第一篇:中班数学活动 高朋友 矮朋友
数学活动 高朋友 矮朋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高度或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2、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具有相对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画有两位小朋友,一位小朋友站在凳子上,另一位小朋友站在地上。
2、各种各样的饮料瓶、水杯、宝宝霜盒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高人走、矮人走”
幼儿边听音乐(十个小矮人),玩着“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回到位置
师:孩子们,我们先来玩一玩“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吧,请你们跟着音乐学高人和矮人走路的样子围着教室走一圈,然后坐回自己的位置。
二、比一比谁是高朋友、谁是矮朋友,在比较中知道高矮是相对的
1、比一比谁是高朋友,谁是矮朋友
师:诶~刚才我们玩了高人走和矮人走的游戏,那在我们教室里,谁是高朋友、谁是矮朋友呢?
幼儿A:我是高朋友,师:哦?A说他是高朋友,你们同意吗? 幼儿:不同意
幼儿B:我是高朋友
师:诶~A和B都说他自己是高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来鉴定一下呢? 幼儿:让他们比一比。师:好办法,(幼儿背对背,比较高矮)他们俩谁是高朋友谁是矮朋友啊? 幼儿:A是高朋友,B是矮朋友。
师:好,我再请小朋友来说说,你觉得自己是高朋友还是矮朋友。
幼儿C:我是高朋友。幼儿D:我是矮朋友。
师:我们其他小朋友一起帮他们鉴定一下,他们说的对不对。(幼背对背、比较高矮)
2、在比较中知道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师:E,你觉得你是高朋友还是矮朋友?
幼儿E:高朋友
师:诶,E是我们班最高的小朋友,可是他真的就是高朋友吗?你们确定吗?
好,你们看,他和周老师比呢?我们两个谁是高朋友,谁是矮朋友? 幼儿:周老师是高朋友,E是矮朋友。
师: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E一会是高朋友,一会变成矮朋友了?谁来说说看。幼儿:因为他和我们,我们都比他矮,所以他是高朋友。他和周老师比的时候,周老师比他高,所以他又变成了矮朋友。(此处可请多名幼儿回答)
师:所以,孩子们,高和矮是一定的吗?
幼儿:不是。
师:什么时候你会是高朋友?(和比你矮的小朋友比的时候)
什么时候你又是矮朋友呢?(和比你高的小朋友比的时候)
小结:高和矮并不是绝对的,它们是相对而言的。可能和比你矮的小朋友比你是高朋友,但如果和比你高的小朋友比,你就是矮朋友。(注:加下划线处幼儿齐说)
三、探究比较高矮的规则,需要站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比较
师:孩子们,你们看看黑板上这两个小朋友他们俩谁是高朋友呢?(出示图片)
幼儿:一样高。
师:诶,你们都觉得他们一样高,周老师啊也和你们想的一样。这两个小朋友头顶都是在一条线上的。(用长尺测量小朋友头顶)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幼儿:想!
师:我也很想知道,(做神秘状)嘘……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猜得对不对。
(揭开遮盖的纸)
师:是不是一样高?
幼儿:不一样。
师:咦~可是刚才我们明明看到他们两个是一样高的啊,也用尺子量了一下。为什么你们现在又说他们不是一样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因为小女孩站在一块木头上,木头把她垫高了,所以她看起来和小男孩一样高。
师:那如果我把这块木头拿掉,他们俩谁是高朋友,谁是矮朋友了?
幼儿:小男孩是高朋友,小女孩是矮朋友
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请两名幼儿上台 冰冰和韦宇涵)
现在谁是高朋友,谁是矮朋友?
幼儿:冰冰
师:(冰冰踩在箱子上)那现在呢?
幼儿:涵涵是矮朋友,冰冰是高朋友
师:(请幼儿回位置)那孩子们,我们平时和好朋友比较高矮的时候能不能一个站在高处,一个站在下面,这么比啊? 幼儿:不能
师:那应该要这么比?
幼儿:要站在同一条线上,要站在同一个地面上,要站在同一个高度上。
小结:在和小朋友比较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同一个高度上,这样才能正确比较出高矮。
四、学会比较三个及以上物体的高矮并排序,尝试高矮排序的表达。
师:诶~刚才我们比较高矮的时候都是两个两个比的,现在啊,我想请你们自己动手,按照图片上从高到矮的顺序给你们桌上的瓶子、杯子、盒子排排队。最高的瓶子应该从哪开始放啊?(红旗边上)一会,小朋友不搬椅子上位,排好后就请你们回到半圆安静地坐好,周老师今天要看看,哪个小朋友像小解放军一样又快、又好、又安静 师:好,现在请第一排的小朋友先上位,第二排的小朋友上位。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快,我请XXX来说说,你是怎么给你的瓶子排队的? 幼儿:高的,矮的,最矮的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师:除了这个说法,我们还能怎么说?XX你来说说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给你的瓶子排队的?
幼儿:最高的,高的,矮的
师:我们一起说最高的、高的、矮的
(此处不设统一答案,可以是开放性回答)
师:刚才XX和XX说的都很好,真棒!好,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排队的方法,请你们自己看图重新给你们的瓶子排排队。幼儿操作
师:谁来说说,根据图示,你是怎么给你的瓶子排队的?(从矮到高)师:孩子们,今天我们通过比较,知道了高矮是具有相对性的,和矮朋友比,你就是高朋友,和高朋友比,你又是矮朋友。我们还知道,比较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比较才公平。
五、学做解放军,快速按高矮排队
师:现在啊,司令员要来我们中一班招募小小解放军了,我们知道,解放军叔叔都是从矮到高排队的,而且排的又快又好。这里有六张小椅子,每张椅子上都有你们小组的编号,这是第一组,这是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每一组的小解放军都面向小椅子,按照从矮到高的的顺序排好队。司令员聘请了六位小队长来帮助你们,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在你们队长的指挥下排的又快又好,可以被司令员招进我们的军队。师:准备好了吗? 幼儿:准备好了。师:准备列队
今天我们的小朋友排的都非常好,全部通过考核,恭喜你们已经都成为小小解放军啦。现在我们排着队一起去操练吧。(在进行曲声中幼儿排队走出教室活动)
第二篇:中班数学活动《图形找朋友》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图形找朋友》教学反思
邹旻衡
在本节课之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等,本节课在小朋友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比较、分类的能力。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这一节数学活动课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本节课以图形宝宝找朋友的游戏为主线,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点,从颜色、形状、大小,鼓励幼儿积极的参加图形找朋友的游戏,逐步深入,通过PPT的操作让幼儿更直接的去感受,幼儿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不足之处:
1、在图形找朋友游戏时次数玩得不多,一些孩子都没玩到,有些失落。
2、电脑上操作演示的东西可以丰富些。
作为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己在教学中的领悟和体会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需要自己平时慢慢思考,慢慢积累的。
第三篇:中班数学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
中班数学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设计意图
本次教学活动,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因此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通过趣味性游戏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有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进一步巩固对数字1—10的认识;
2.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游戏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会认读阿拉伯数字1—10并知道“邻居”的概念;会唱《我的朋友在哪里》。
2.物质准备:10座蘑菇小房子,1—10的数字卡片多套,图纸若干,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五、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片展示,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最近呀,青青草原上盖了许多的蘑菇房子,让我们一起数一下一共有多少呢?
幼儿从1数到10。
师:宝贝儿们知不知道这些房子是给谁住的呢?让我们来听听蘑菇房子怎么说?
(二)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并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1.出示数字卡片,给数字宝宝安家。
师:原来这些房子是给数字宝宝住的,现在这么多的数字宝宝,它们应该住在哪一间呢?
请幼儿上台帮助数字宝宝安家,把数字卡片按照顺序粘贴到蘑菇房子上。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
2.通过“邻居”引出“相邻数”的概念,并通过游戏巩固。
师:数字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家,我们都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它的邻居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并初步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三)通过游戏、动手操作,掌握并巩固相邻数的概念和10以内的相邻数。
1.做游戏,进一步掌握相邻数的概念和10以内的相邻数。 《拍手游戏》。
师:小朋友,我问问你,6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幼儿:代老师,我告诉你,6的相邻数是5和7。 游戏《纸牌乐》
游戏玩法:两个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把1—10的纸牌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石头剪子布”,赢幼儿先取一张纸牌,输的幼儿在剩余的纸牌中找出它的相邻数。一问一答,内容与《拍手游戏》相同。游戏循环进行,教师巡回指导。2.动手操作
师:现在请小朋友抽出一张牌放好,好了,现在就请小朋友帮数字宝宝找到它的相邻数按顺序放好,放好后,就为它们画上和它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
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更加直观的了解相邻数的概念。幼儿画好后,请个别幼儿到台前来展示,进一步巩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四)游戏结束。
全班一起做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听音乐及老师的口令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如:“1234567,6的朋友在哪里?”,身上佩带数字6的小朋友就唱着“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迅速找到5和7,并按顺序上台站好。
师:1234567,数字宝宝在哪里?
幼儿一起回答:在这里,在这里。
六、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投放1—10的数字卡片,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开展数学活动,让幼儿理解并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第四篇:中班数学活动;我和朋友比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
我和朋友比高矮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学习将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3.能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两个高矮不一的小朋友的图片。
2.高矮不同的树、房子、杯子、小人的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一、激趣,感知高矮。
师:老师这有气球,你们谁能碰到它?老师来试试看能不能碰到?为什么老师能碰到气球而小朋友不能碰到?
二、猜想,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1.让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
出示图片的上半部分(露出两位小朋友的头部),请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再露出图片的下半部分,让幼儿验证自已的猜测。
2.感知、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1)请幼儿两人比高矮,能说出谁高谁矮。(2)三人比高矮。(3)游戏:比高矮。
三、操作,巩固比较方法。1.小组合作,感知高矮的不同,进行正确排序。2.集体评价。
四、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比高矮的本领,下面我们就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比你高,有什么东西比你矮。
第五篇:幼儿园 中班数学:找朋友 教案
中班数学:找朋友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意义,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能够知道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重点:能够知道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数字的有趣。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小鸡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出示PPT空白表格 师:你知道上面有几个格子吗?
2、出示PPT2 师:在每个格子里藏着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边看边猜他们分别是数字几?
师:在猜数字宝宝之前呢,先要记住这句话,从0-9的数,一个一个的数,才会发现少的数字。
3、给数字排队
师:看一下这十个数字宝宝里,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师:你能给这几个数字宝宝排一排队吗?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怎么排?
师: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吗?
4、教师出示PPT 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排的吗?
5、在小黑板上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动手操作,让全体幼儿大声朗读加深记忆。
二、有趣的数字
1、出示PPT小鸡,师:看,这是什么?数字3怎么了?怎么变?除了数字3还有几?
2、出示图片冰淇淋,师:这又有那些数字宝宝呢,他们怎么了?
3、出示图片小猫,师:这又有哪些数字宝宝呢?
3、出示图片魔术师 师:这次的图片,老师0-9每个数字宝宝用了一次,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记住0-9一个一个的数,你就会发现不见的数字哦。
四、10以内的相邻数
1、师:数字宝宝5在哪里呢?出示PPT,由此开始引出5的相邻数。在小黑板上出示小鸡数字卡片,让幼儿找出10以内的相邻数,反复练习,加深记忆。
2、教师评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