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拱形的力量教案
3、拱形的力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拱形承受能力大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拱形承受能力大。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
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5、分析拱形受力特点:
教师画图、讲解:当拱形受力时,它会把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部分,是各紧密相连。
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4、小组展示成果、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5、教师花示意图,分析原因:拱形受力时,会产生一个外推理,抵住这个外推理,拱形的承受能力更大。
四、长寿的石拱桥
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五、课外探究
1、按书中的要求搭一个瓜皮拱、并测量它的承受能力,比一比哪组的承受能力最大。
六、当堂练习作业本13
第二篇:拱形的力量教案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
龚 海 华
教学目标:
1、认识拱形结构和拱形受力的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
2、能根据拱形结构的形变来分析拱形受力的状况。
3、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拱形比平形能承受更多压力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拱形能够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教学难点:
拱形如何加强抗弯曲的能力。
教学用具:卡纸、垫圈、尺子、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
二、探究过程:
1、要研究拱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拱形,介绍拱形:拱形的顶部,叫拱顶。拱形的这两端,叫拱脚,也叫拱足。
2、拱形承受压力的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
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在放垫圈的过程中拱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纸拱受压时拱足向两边推开。压力大拱足向两边移动的距离更大了。
三、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1、如何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预设1
把纸拱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物。
预设2
把拱足粘住。
预设3
抵住拱足。
四、研讨:
与横梁相比较,拱形结构承受压力性能怎样?为什么拱形能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五、分析:
1、整体观察数据,对比拱足被抵住前后数据的变化,得出结论。
(用物体抵住拱足能增强纸拱的承重力)
2、观察每个小组的数据,还有什么新发现?
(抵住拱足的木块数越多,能承受的垫片就越多。)
3、为什么抵住拱足能增强纸拱的承重力?
4、学生尝试解释
5、教师引导分析:垫片在拱顶的压力是向下的,而产生让“拱足”向两边外推的力,这个外推的力是怎么来的?
6、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预设4
压力可以向各个方向传递。
预设5
向下的压力可以向两边传递。
7、出示课件小结:
(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向下压的力传向两边,所以,“拱足”才会向两边移。)
六、长寿的石拱桥
1、课件介绍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2、为什么赵州桥经历了一千多年,还如此牢固?
七、拓展延伸
拱形具有神奇的力量,它不仅仅应用在桥梁建设上,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也随处可见,课后请大家收集生活中见到的拱形,并将它们记录下来。
《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
1.让学生挑战拱形的力量,就要拿出挑战的氛围来。
2.冬瓜皮、西瓜皮拱都是和前面纸拱重复的实验,呈现的目的是雷同的,有时候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真的应该设计上去,设计思路上需要缜密。
3.全班演示的时候要出示凳子,但是凳子不能出现在整节课中。该呈现的时候呈现效果更好。一是凳子不会挡到教师、而是可以用凳子的呈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4.三寸讲堂是教师的舞台,有时候也要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美感。
5.抵住拱足,拱形抗弯曲能力增强;抵住拱足的重物越多,拱形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这两个实验可以一起做,而且引导起来也不费劲,“你觉得两边各抵住1本科学书抗弯曲效果会增强;那么两边各放2本呢、4本呢,抗弯曲能怎么变?实验试一试,你还能够发现什么。”
第三篇:《拱形的力量》教案
《拱形的力量》教案
班级:六(2)班 执教人:林登露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课本第31和32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3.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各种拱形。
2.这些建筑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拱形)3.猜一猜: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物都是带有拱形的呢? 板书课题:拱形的力量
(二)实验探究 1.平桥与拱桥承重能力的比较
(1)师:那么拱形的力量有多大呢?我们不妨拿一张拱纸和一张平纸来做个比较,(出示拱纸、平纸)那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师补充)
【1跨度一样。2纸的大小、材质一样。3扣针轻轻放,放中间,一个一个放。4及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记录在作业本活动记录……】(2)师演示实验(3)比较哪个承受力大。
(4)师:为什么拱形承受的压力要大呢?你能作出解释吗?(师可引导:它们分别是怎么变形的?)
(5)小结:确实拱形受到力的时候,能把力向下向外进行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外推力,所以它的拱足,就散开来了。(板书拱形图)
2.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力
(1)师:现在你们有没有办法使我们刚才的拱承受更大的压力?(跨度不变,纸的大小、材质不变。)(2)学生实验 ①出示实验单和材料 ②说明实验要求
(3)汇报实验结果。
(4)分析实验
观察:抵住拱足的书本数与拱纸承受的扣针数有什么关系?
(一般情况下,抵住拱足的书本越多,拱能承受的垫圈也越多。)(5)小结:是啊,这就说明了:拱形承受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会产生一种向外推的力,如果抵住了这个外推力,拱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看教科书P32拱形受力示意图及文字)
(三)知识延伸
1、图片展示过渡:同学们,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拱形结构的桥,那么你们想不想做个模拟实验?(搭一个瓜皮拱)
2、布置学生课后做,照教科书P32做
五、板书设计
拱形的力量
抵住外推力
拱形承受压力更大
第四篇:《拱形的力量》教案2
拱形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2.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受力特点: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教学准备
学生用:做拱形的卡纸,铁垫圈若干,木质桥墩。教师用:相关的图片资料,卡纸,垫圈,木质桥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知名的拱形建筑物图片
谈话:认识这些建筑吗?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有拱形)讨论:为什么这些建筑物中都用到拱形呢?它有什么优点呢?
师:大家都认为拱形具有坚固、美观、便于通行这么多优点,那我们今天就来深入研究一下拱形。(板书课题)
(二)测试拱形
我们来看看拱形是不是可以增加承重力
1.先将一张书写纸平放在两个桥墩上观察现象(书写纸连自身重量都承受不了就弯曲了)
2.将书写纸弯成拱形再次放在两个桥墩之间观察现象(拱形可以保持其形状)3.在拱形上放小垫圈观察现象(可以承受一个小垫圈的重量)讨论:这说明了什么?(把材料做成拱形可以增强其承重力)
(三)拱形的受力特点
提问:拱受力时形状会变化,拱形在受力时有什么特点? 1.再次试验 用一张硬卡纸做一个拱形,放在两个桥墩之间。在拱形上放重物,仔细观察拱在受力时形状是怎样变化的?
2.归纳拱形受力的特点
拱形受力时力会沿着拱面向下传递,在拱足处转化为向两侧的推力 3.电脑动画演示:拱形受力时形状的变化
(四)加固拱形
1.讨论:如何让拱形变的更坚固? 2.分组实验验证
每组选择方法进行加固拱形并记录其承重效果 3.汇报实验结果 评比出较好的方法 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五)巩固应用 寻找我们身边的拱形
第五篇:拱形的力量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拱形结构的形变来分析受力的状况;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拱形比平形能承受更多压力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拱形结构与技术的结合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在结构性活动中构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能根据拱形结构的形变来分析受力的情况。
教学准备:做拱形的纸(7),课件(教师用),铁垫圈,塑料杯、镊子。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上节课我们基于[各种形状的钢材]这一现象研究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谁能来说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与平的横梁相比,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会增强呢?(预设:改变形状后,虽然减小了纸的宽度,但却增加了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2、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图片,在这些建筑在设计上都运用了一种形状?请大家仔细看是什么形状?(播放课件:拱桥、拱门„„)学生介绍发现——拱形(预设)
3、一问:这些建筑都采用了拱形设计会是什么原因?
4、学生谈初步看法(预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拱形是不是真的能增强抗弯曲能力,它的承重力到底有多大?[拱形的力量]
二、拱形与横梁承受压力的比较测试
1.怎么研究呢?是不是增强了抗弯曲能力还需要跟什么作个比较? 2.用同样厚度的纸条,分别搭一个拱形的纸桥和平桥,它们承受垫圈数量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吗?
4.演示实验,并记录(重复)。
5.从实验中[有什么发现]?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解释] 6.二问:为什么同样的纸片,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7.学生发表观点(并画示意图)
8.看来刚才的实验我们认为是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同学的观点,是吧?刚才在测试拱形承受力的实验中,谁还有其他什么发现?它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9.学生汇报交流,纸拱受压时拱足向两边推开。师介绍拱形:下面与纸板接触支撑拱的部分叫做“拱足”(板书标出拱足)教师引导分析:垫片在拱顶的压力是向下的,而产生让“拱足”向两边外推的力是怎么来的?(并画示意图)
10.面对这种的一种现象,你又想怎样继续研究?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
三、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1、用物体抵住拱足能不能增强纸拱的承重能力?怎么做?
2、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3、如果用两本书抵住后真的增强了它的承受力,接下去你们还想怎么做?
4、实验、并记录。
5、学生汇总数据。
(1)分析、观察数据,对比拱足被抵住前后数据的变化,[有什么发现]?
抵住拱足的书本越多,能承受的垫片就越多。
(2)[怎么解释?]用物体抵住拱足能增强纸拱的承重力;
6、三问:为什么抵住拱足能增强纸拱的承重力?
7、学生尝试解释(追问:还是因为改变形状的原因吗?通过今天的研究,你对于结论的得出又有什么新的看法?)
8、小结:(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很大的重量。)
9、思考:是不是无限的增加两侧抵住拱足的书本,拱形的承重力也会无限的增加?
四、搭建一个瓜皮拱
1、谈话:说得真不错,为了表示奖励,今天老师送大家一个礼物,想要吗?
2、课后活动:冬瓜拱承重力挑战。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五、巩固落实
1、看教材,回顾所学
2、完成作业本,并记忆关键知识点
六、拓展延伸
我们的古代人民就利用聪明才智巧妙的利用了拱形的力量,作为更富有创造精神的现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如何利用拱形的呢?请大家课后收集生活中见到的拱形,并将它们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