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教学计划

时间:2019-05-15 03:4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教学计划》。

第一篇: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教学计划

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教学计划(50课时)(每周一节课为一课时,共90分钟)

第一讲 语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归纳(4课时)第一部分

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2.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3.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4.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5.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6.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7.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8.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二部分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2.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3.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4.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5.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 方法、技巧。

6.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7.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8.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9.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10.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1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结构三部分

12.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3.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14.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第三部分

1.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2.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第四部分

1.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2.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3.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4.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5.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7.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8.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五部分

1.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2.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 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第二讲 文体知识(5课时)

一、记叙文(2课时)

(一)记叙文的含义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三)记叙文的顺序

(四)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六)记叙文的人称

(七)记叙文的线索

(八)记叙文的景物描写

(九)记叙文的结构

(十)记叙的详略

(十一)记叙文的主题

(十二)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十三)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手法

二、说明文(1课时)

(一)说明文的含义

(二)说明文的种类

(三)说明的顺序

(四)说明的结构

(五)说明的对象

(六)说明的特征

(七)说明的方法

(八)说明的语言

三、议论文(1课时)

(一)议论文的含义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三)议论文的结构

(四)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五)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四、文学作品(1课时)

(一)散文

(二)小说

(三)诗歌

(四)戏剧

第三讲 读法指导(5课时)

一、阅读步骤

二、阅读要领

三、阅读方法

四、阅读技巧

(一)明确要求

(二)分析主旨

(三)标记信息

(四)理清思路

(五)审清题干

(六)抓住关键

(七)瞄准骨干

(八)剖析重点

(九)把握精髓

(十)寻找标志

第三讲 解题方法(32课时)

一、文体阅读技巧(6课时)6(1)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2)说明文阅读技巧(3)议论文阅读技巧

二、题型分析技巧(20课时)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四)标示题

(五)排序题

(六)复位题

(七)仿写题

(八)简答题

(九)改错题

(十)开放题

三、解题技巧(3课时)

(一)有关词语方面的解题技巧

(二)有关句子方面的解题技巧

(三)有关章节方面的解题技巧

四、解题误区(3课时)

1.常见修辞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一)比喻

(二)比拟

(三)排比

(四)对偶

(五)借代

(六)夸张

(七)设问

(八)反问

(九)双关

(十)反语

(十一)对比

(十二)反复

(十三)顶真

(十四)引用

(十五)通感(十六)辞格综合运用

2、审题理解出现偏差

3、答题得分点不全

第二篇:艺术生语文辅导教学计划

2016年艺体生高考语文教学辅导计划

艺术生由于长时间未进行复习与巩固,在基础知识,词语运用、修改病句、句子衔接、图文转换等方面,很多学生自认为学的不错,没什么大问题,在系统复习时才知道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病句不会分析,语言运用不够得体、连贯、简明,图文转换不够准确具体等。文言文背诵与诗词默写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印象模糊,识记不清,写错字、别字等,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这也是高考最容易得分也最容易丢分的地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是高考拉开分数的分水岭,有些学生在其中某一项上感觉很难,有些看见阅读不知所措,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正确的阅读方式,答题丢分情况严重。漏要点,答非所问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实在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多加练习后得高分是不难的。作文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能写出来,不能拿高分。鉴于作文与个人语文素养有关,需要广泛积累作文素材,建议学生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在标题,开头,构思,结尾等方面多下功夫。

2016艺体生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内容安排

一、正确使用词语 【教学目标】 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级(表达运用)【教学重点】 词语辨析,包括熟语(成语)。命题形式有: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主观改错题,主观简答试题。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一个明显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教学课时】10课时。其中讲读课2节,练习课4节,评讲课4节

二、辨析和修改病句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考查的病句的基本类型和主要修改手法; 2.能够准确的找出病句; 3.能够适当的修改病句;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制造病句,能够纠正病句。

【教学重点】

1.分析病句的基本类型和主要修改手法;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辨和识别病句; 3.探讨病句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辨和识别病句; 2.能够适当的修改病句。

【教学课时】10课时。其中讲读课2节,练习课4节,评讲课4节

技巧:1.压缩法2.对照发3.类比法4.分类法

三、语言表达及运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句子衔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图文转换的题型。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知识点涉及各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题技艺,增强学生得分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句子衔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图文转换涉及的几种题型。

重点是“设置情景,确定重点,限定要求”。

2.熟练掌握各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各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教学课时】16课时。其中讲解课4节,练习课6节,评讲课6节

四、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高考常考查的180个常见文言实词各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教学难点】(1)常见文言实词(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通假字(5)词类活用(6)偏义复词(7)兼词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16课时。其中讲读课4节,练习课6节,讲评课6节。

五、文言翻译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 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翻译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16课时。其中讲读课4节,练习课6节,讲评课6节。

六、论述类文本(科技文、社科文、人物传记)阅读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科技文解题技巧。

2.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评讲结合

【教学课时】20课时。其中讲读课6节,练习课8节,讲评课6节。

七、文学作品(散文、小说)阅读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点】

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语句 3.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

4.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

5.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

6.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评讲结合

【教学课时】20课时。其中讲读课6节,练习课8节,讲评课6节。

八、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提高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及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评,进一步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接受古代诗歌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诗歌鉴赏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评讲结合

【教学课时】12课时。其中讲读课4节,练习课4节,讲评课2节。

九、考场议论文的写作

【教学目标】

1、讲解作文

2、了解议论文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3、议论文写作指导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2、议论文写指导 【课时安排】10课时。其中讲读课2节,练习课4节,讲评课4节。

十、考场作文开头、结尾以及结构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讲解散文写作

2、了解散文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3、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重点】

1、了解散文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2、散文写指导 【课时安排】10课时。其中讲读课2节,练习课4节,讲评课4节。

2016艺体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内容安排

本轮复习重点在于巩固第一轮复习,及时查漏补缺,提高解题技能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为第三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内容:成语(熟语)+病句+语言表达

题量:每种题型各一题

【课时安排】:10课时。一课一练一讲解。

二、古诗文阅读练习

内容:古文+诗词鉴赏+默写 题量:每种题型各一题

【课时安排】:10课时。一课一练一讲解。

三、现代文阅读

内容:实用类(论述类)阅读+文学类阅读 题量:每种题型各一题

【课时安排】:10课时。一课一练一讲解。

四、作文

内容:拟题+开头+简单构思+结尾 题量:一个话题

【课时安排】:10课时。一课一个话题一篇作文。

2016艺体生高考语文第三轮复习内容安排

本轮复习为实战演练,进入模拟与真题的训练。目的在于让考生进一步熟悉考题,把握考试时间,明确自身语文水平。进一步巩固基础,查漏补缺,冲刺高考。

一、真题演练

内容:四川卷近5年真题+全国卷近5年真题+2015其他省份真题 题量:一堂课一张试卷,作文只写标题与框架

【课时安排】:20课时。一课一张试卷

二、模拟高考

内容:高考模拟试卷10套

题量:一堂课一张试卷,作文只写标题与框架

【课时安排】:20课时。练习10节,讲解10节

第三篇:语文一对一辅导教学计划二

语文一对一辅导教学计划

联合教育李云云学生黄睿骏年级 五年级(上)

一、学情分析:

通过近一个星期作业辅导班的观察和对测试卷的分析,发现黄睿骏同学思维较活跃,个性比较强,但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语文基础知识比较差,特别是拼音、形近字的辨析以及词语成语的积累方面;

2、对于课文中一些需要牢记的知识点,比如名言名句、作者年代等,未能熟记;

3、语文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经常用错或者漏加标点符号;

4、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作业字迹潦草;

5、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针对于此,本计划决定加大对其的辅导力度,尽快促使黄睿骏跟上学习进度,使之成为思想进步,成绩合格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7个主题单元,共计28篇课文,其中14篇为略读课文,另外还有8篇选读课文。

三、教学目标:

1、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结合阅读、习作的实践解决错别字的问题,增加生字新词、名言警句、佳作的积累;

2、阅读训练。要求能准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基本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学会写摘录、批注笔记,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习作训练。养成写日记(周记)的好习惯,练习写真实生活,能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4、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四、主要教学措施及思想:

1、仔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扎实进行语言训练,向课堂要质量。

2、将识字、学词、学句作为基础和重点,多读多写多练,形式由教师的教到导,逐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学习。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摘录笔记的方法,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3、阅读教学着重从理解、感悟、感受上下功夫,帮助学生在自读材料时建立自己的阅读感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个性体会落到实处。

4、习作多以生活实际为依托,采取日记(周记)和小作文等多种方式练习,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并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

第四篇: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辅导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辅导

一、关于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记述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并没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多样的文体。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二、知识点归纳:

(一)记叙文知识点归纳:

1、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本来顺序进行叙述,依次从开端、发展写到高潮、结局,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这就是顺叙。顺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2)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人物经历、事件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就是倒叙。倒叙有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启发人们思考的艺术效果。

(3)插叙:在叙述进行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事,然后再把原叙述继续下去,这就是插叙。插叙有追忆往事、补足有关情况的作用。

(4)补叙:在叙述结束后,又对前面的有关情节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这就是补叙。

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就是叙述。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就是描写。小说中运用描写比较多,一般记叙文则只是在叙述中穿插一些描写。这些描写,按对象来划分、大体可归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3)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文章中直接公开地表白自己的喜怒爱憎感情,就是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运用较多,一般记叙文不宜多用。否则令人产生做作、乏味之感。

间接抒情:将感情渗透在写景、叙事、说理之中,边叙述边抒情,边描写边抒情,边议论边抒情,就是间接抒情。这是记叙文的主要抒情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抒情,可熔情、景、事、理于一炉,使文章更显得丰富多彩、富有情味。

(4)议论:议论是论说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它只是一种穿插在叙述和描写中的辅助手段,一般表现为对文中叙述的事物画龙点睛式地发表议论,即夹叙夹议。

3、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疏密来看又可分为概括介绍和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还可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5、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关于象征手法:

以茅盾的《白杨礼赞》、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例,作者不是单纯地赞美白杨、莲花,而是借这些物来赞颂某些美德或具备这些美德的人。这种写作手法,通常称为“象征手法”。“象征手法”在诗歌、散文中是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二)小说的要素: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物:(主要人物的确定要看该人物能否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2)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比如春夏秋冬,风雨云雪,以及山川,平原、草地、小河、公园等。)作用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指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作用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其它文体中的环境描写的区别在于,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是人物个性形成乃至于人物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而其他文体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没有这样的功效,至少这样的作用不是主要的。例如写景散文中有很多环境描写,并且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但它不一定以塑造人物为旨归,而往往是借助于景物描写直接抒发对这景物的感情,或者对这景物的象征物的感情。即所谓的“借景抒情”。

三、近年中考语段

《我的叔叔于勒》——95年:这封信------女婿起疑心。

《故乡》——96年:(1)环境描写一段(2)我问他景况——吸烟

93年:非常难——拣择

98年:这来的便是闰土——说不出话来。

《变色龙》——97年:拧起眉头——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孔乙己》——98年:分茴香豆情节;排出九文大钱-----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喝了半碗酒-----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99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叫孔乙己,他脸上------走去了。

三、记叙文考点:

纵观中考所考记叙文,都具有以下特点:思想内容健康,有较强的道德导引性;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突出,规范典型。

其考察角度有以下几点:

1、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

这种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涵,是否对文章记叙的中心了然于心。其文题的设置常与文章的标题结合在一起。如2003年重庆市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第一题为: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内容回答。又如2003年武汉市题《一桩奇特的诉讼案》的第一题为:这桩诉讼案原因“奇特”在哪里?第二题为:用精练而明确的语言概括本文主旨。以上所举三题均为最为常见的考查对文章整体感知和理解的命题形式。这种问题的本质其实是要探寻文章记叙的事件的核心。

(教师应对学生做如下指导: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急于作出回答。虽然这种问题常在前两题中出现。但在做题时不妨先从其他题目入手,而把这种问题放在最后。在读透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的线索,弄懂文章题目的表面含义和内在含义,然后进行语言组织,完成答案。)

2、考查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

这种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个别词句的理解能力。一般情况下,这些考查的词句在文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考生在解释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要符合文章的语言环境。典型考题如200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题《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的第一题为:请根据语言环境,解释文中两个加点词的意义。2003年重庆市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第三题为:爸爸“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女儿“语言”的具体含义是?2003年江苏省盐城市题《牵着母亲过马路》中第一题为:第(1)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7)段中写“母亲的眼中闪过惊喜”。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这几道题或针对词语或针对句子设计题目,要求考生进行正确理解。这些词和句

子一般来说都是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部分。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做这类题目要把握一个准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也就是说解释词语和句子都必须回到文章中去,在词语和句子所在的特定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决不可望文生义,随意揣测。做题步骤是(1)看清题干要求,锁定词句。(2)回到文中,还原词句位置。(3)划定语言环境,前后勾连,综合信息。(4)组织语言,完成答案。)

3、考查对文章描写手法的掌握。

对于记叙文而言,描写手法的运用是其最为重要的写作特点。一般来说,凡考记叙文阅读,描写手法大多是必考内容。所以考生必须将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环境描写的特征熟记于心。对这几种描写手法的作用也要牢牢记住。典型考题如2003年陕西省题《最美的眼神》中第四题是:在塑造雒老师形象时,本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2003年我市试题《担子》第四题为: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003年河南省题《选择》第一题为:第(6)段中划线句子属于——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心理。这几道题考查的都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对这样的题目,考生要争取获取满分。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做这类题目,只需把握一点。那就是准确区分各种描写手法,特 别要注意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的区别。此外各种描写的作用要记牢,并且要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回答其作用。)

4、考查对文章修辞运用的理解与作用。

修辞运用在记叙文中必不可少,修辞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修辞有两种,一是词语的铸炼,二是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项内容都是中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考查内容。如2003年海南省题《母亲的纯净水》的第三题为:在“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心灵的光芒”这句话中,有人说可以将“丑陋”改为“丑恶”。你认为可不可以?请说明理由。2003年河南省题《今晚入梦》第一题为:第(2)段中作者把————比喻为“祥和的云光”,这个比喻形象的表现了————。2003年山西省题《捅马蜂窝》的第七题为:文中加“─——”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章理解其运用的妙处。从以上几体可以看出,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对修辞的考查难度并不大,修辞手法多集中在比喻等最常见的形式上。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辨析词语的修辞效果要注意分析词语的意义、色彩、轻重、词性等,既要分析其不同之处,又要分析其相同之处,更要分析出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至于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的常规作用,比如比喻的表达作用一般是可以使文章表达更生动、形象,排比的表达作用主要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度,加强语言的气势。其次要具体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怎样更形象了,怎样有气势了。)

5、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

检验考生是否对文章的内容掌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考生将叙述的过程写出来,也就是理出文章的脉络。中考中此类考题比较常见,如2003年山西省考题《捅马蜂窝》的第二题为: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我”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2003年山东威海市题《智慧的美丽》的第二题为:读完全文,请你用恰当的词语说明“我”的情感(心理)变化。()——()——()----(流泪)。2003年北京市题《月是故乡明》的第一题为: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那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捉知了)——()——()——()。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做此类题从两点入手,一是读透文章内容,弄清所叙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是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提示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前后推理。在上面几例中,需要学生填写的只是整个思路的一部分,学生应根据已知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6、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近年的中考题中,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开放性试题。这些题目或引导考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或启发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新写作。可以说,这种考题现在已成为各地命题的首选形式。在2003年的考题中,这种开放性的试题屡见不鲜。如2003年上海市题《成全一棵树》的第4题为:第17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剧,请你为他设计一段独白。2003年江苏盐城市题《牵着母亲过马路》的第6题为:这篇文章写得

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能恰当引用古诗文、语言优美者可另加1-2分)。200年陕西省题《最美的眼神》的第5题为: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请写出你想说的话来。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开放性试题要用开放的眼光来对待。首先,做这类题不可循规蹈矩,只要不逾越提干的要求,尽可以畅所欲言。其次这类题目想象性较强,考生要根据要求大胆想象,如上面第一例就必须围绕“百感交集”展开想象,何谓“百感”?兴奋、愉悦、苦涩、痛苦等等都有才是百感。写作时就不能只写一种感受。再者,这类题目最讲究个性,讲究语言。在写作是要把自己平时的阅读储备发掘出来,写出文采,写出个性,写出独特。上面第二例中明确指出“能恰当引用古诗文、语言优美者可另加1-2分”,其目的就是要考生尽其所能,考出水平。)

四、【复习指导】

针对中考考点,复习时应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①.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

②.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

③.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④.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①.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②.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③.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④.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⑤.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文章,归纳主题,属于分析、概括、综合的表述能力的考查。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

第五、了解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文常见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少数如书信、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等情况下才使用第二人称。

第六、掌握记叙的中心和记叙的详略。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是要详写的,相反,与文章中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写的。

第七、分析描写的作用。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

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八、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九、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第十、注意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合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合义。

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章中近义词、关联词的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各种修辞在文中的运用与作用等。

十一、区别认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文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是多方面的:①.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②.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③.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④.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⑤.记叙文中的语言特色,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阅读时要细加体会。

十二、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课文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离不开描写,学生对描写这种表达手法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常常把描写的内容与作用相混淆。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点。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去哲尔赛岛旅行的途中,“像平静的大理石桌面的海面”烘托了菲利普 一家人的愉悦心情,而归途中“阴影般的哲尔赛岛”则烘托了一家人失望、沮丧的心情。

(三)、展示人物性格

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①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两个字:„请进‟” ②“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磊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③“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都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的性格。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1、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

2.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写出段意。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 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② 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2、蒙蒙的小雨

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 迎面一辆 的士 飞驰而来 她猛地拐向路边 但车把挂在树干上 她摔倒了 小妹妹 没事吧 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 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与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色。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洒,可是我却重重地跌倒了,像你一样。不,还不如你。”“噢,你的左腿——?”停了一会儿,小伙子说:“就在那次跌倒时被后面的汽车轧断了。”听了这话,陈红陷入了沉思??

医院到了,小伙子搀着陈红进了急诊室。“我去通知你父母,你知道他们的电话吗?”陈红把号码告诉了他。不一会儿,陈红的父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见到女儿腿上雪白的绷带,忙问这问那。陈红把经过告诉了他们,又说,“要不是那位大哥哥,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哎,他呢?”这时,只听护土小姐说:“那个小伙子,看见你爸妈来后,他就离开医院了。”陈红怔住了:“我还不知他叫什么呢!”

父亲背起陈红,母亲在旁边扶着,一家人走出医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小伙子的身影。

1.给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逞强—— 风风火火——

3.用“~~~~”画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句子。

4.在第二自然段中用“

”画出比喻句,这句是用____ 比喻__

。5.写出第二、三自然段段意。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6.为什么陈红一家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个小伙子?

3、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地静,好像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词语:出奇——

2.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时间的变化 ②地点的转移 ③总分结构

④事物几方面 ⑤事情发展顺序

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

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缩成最简句子

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4、我四岁半时,爸爸和妈妈因感情不合而离异。我听大人们议论:爸爸和我不像个家了。‖

时间不久,她突然来了。我与她很陌生,格格不入。她比妈妈小好多岁,长得比妈妈好看。她话不多,手可勤,下班回到家就闲不住。我和爸爸的世界在她手下很快变了样儿。爸爸自然高兴,我心里却不舒服,仍想着自己的妈妈。爸爸逼我叫她“妈妈”,我硬是不肯,而且哭了,还扬起手去打爸爸。“叫我阿姨好了。”她说,看不出她有生气的样子。她下班回来常给我带些好吃的,还有玩具、衣服„„给什么我都要,可就是不叫“妈”。

她做了绝育手术,为的是只要我一个,爸爸又逼我叫她“妈妈”,我还是不开口。“就叫阿姨好了。”她还是那句话。

我的生日到了。那是她第一次为我过生日。我的小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我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她还给我买了许多学习用品。吃得更新鲜,都是她亲手做的。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大蛋糕,上面插着13 支蜡烛,蛋糕上用奶油镶嵌着四个字:新的旅程。烛光与彩灯相辉映。说笑之间,我飘然如梦。恍惚中,我情不自禁地冲她叫了声:“妈。”她马上应了一声,很自 然。爸爸当然高兴。从这以后,我便开始叫她“妈”了。‖

我觉得眼前的妈妈就是我亲妈。妈妈的胸怀是我最安全的地方,妈妈的扶持是我学走路的拐棍,妈妈的宽容是我成长的雨露。

1.给短文选个最合适的题目加上。

(1)好后妈

(2)我和后妈

(3)同是亲妈

2.用“‖”把第二段画出来(第一、三段已用“‖”标出),并写

出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

第三段:

3.下面哪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思想,找出来打上“√”。

(1)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说明后妈对“我”很关心。

(2)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赞颂了后妈心胸的开阔和宽容。

(3)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表达了“我”对后妈的感激之情。

4.按照句子的意思从文章里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2)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3)有抵触情绪,不相容。()

5、碗

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dūn)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小小的手儿,要举起那么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你死去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gěng)咽(yâ)的小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

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在下面画横线。

端着碗(zhe zhuó zháo zhāo)猜不着(zhe zhuó zháo zhāo)..

2.在文中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写出各段段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3.小姐姐为什么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

4.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人物的外表。从这外表你知道小姐姐会想些什么?

5.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画“√”。

①表示省略了的话。()②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6、手术成功了

一天放学,我回到家,打开鸡窝,高兴得叫起来:“成功了!成功了!”爸爸听了连声问:“什么成功了?”“试验成功了。”我一边说一边拉着爸爸来到鸡窝前,指着那只吃了塑料管的小鸡说:“鸡嗉里的塑料管‘消化’了。”“哪有这种事?”“不信你摸摸看。”爸爸一摸鸡嗉,更惊奇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高兴地向爸爸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自从发现小鸡误吃了不能消化的塑料管后,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小鸡嗉里的管子取出来呢?我左思右想,突然眼睛一亮: 有了?医生能给病人剖腹取出瘤块,使病人康复,难道鸡嗉就不能剖开吗?我就借它做个试验吧。于是我第一次当了外科医生,我想好了动手术的步骤后,拿来消毒药水、剪刀、镊子、针线,并请小表弟做我的助手。

手术台就是小椅子。我让小表弟把鸡仰在椅子上,按住小鸡的脚和头部,不让它乱动。我先用剪子剪去鸡脖子下的毛,然后用棉花蘸上消毒药水擦洗要开刀的部位,又用一只手捏着鸡嗉上的皮,先划破鸡皮再刺破鸡嗉,这时,鸡“叽叽”地乱叫起来。看到小鸡痛苦的样子,我的手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但是为了小鸡的生命,为了试验,我还是硬起头皮,继续将口子划大,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镊子伸进鸡嗉,夹住管子的一端,慢慢拔了出来。这时从刀口处冒出许多红色的血和气泡,小鸡发出无力的叫声,我心里一阵紧张,连忙用针线将伤口缝好。‖

手术后,我把“小病号”放在温暖的窝里。小鸡两眼眯着,缩着脖子,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动。我既希望着又担心着。今天,我回来,看到小鸡不但没死,反而能找食吃了,这不是说明手术成功了吗?爸爸听到了我的介绍,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夸我敢想敢干,将来可以当医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担心()

温暖()

紧张()

成功()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1)康复:

(2)左思右想:

3.在“我既希望着又担心着。”这句话中我希望什么?担心什么?

4.按照指定的分段,写出第二段段意。

第二段段意:

5.我是怎样给鸡动手术的?(抓住要点回答)

6.作者给鸡动手术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7、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 狐狸 你不认识我了吗 野兔跟上去问 接着说 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读音。

“落”字应选择读音_____ ①luò ②là ③lào ④luō

“背”字应选择读音_____ ①bâi ②bēi

2.给画“_____”的段落加标点。

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三、四段的段意。

第三段:

第四段: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8、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所有的桃花都张着笑脸,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它们授粉的酬谢。

其中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它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它的花蕊中时 它便大叫大骂 去 去 去 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儿得到一点好处 并且拼命摇动花枝 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朋友,也毁掉了自己。

1.在第四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2.“谢”的意思有:①感谢;②认错;③(花或叶子)脱落。

短文中“酬谢”的“谢”应是第______种解释;“凋谢”的“谢”应是第______种解释。

3.给短文中画线的句子缩句:

4.短文共六节,可分成三段,最恰当的分法是下列第________种。

①第一段:第1—2 节第二段:第3—5 节第三段:第6 节

②第一段:第1—3 节第二段:第4—5 节第三段:第6 节

5.按照你确定的分段办法,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9、在饭店里

一天中午放学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不能回家吃午饭了,于是我就和何菲一起到学校对面的幸福餐厅去吃面。

幸福餐厅生意兴(xīng xìng)隆,宽敞的店堂里早就客满。何菲排队买面条,我找座位,好不容易才等到两个空位子。我便坐下来,把书包放在另一个座位上等何菲。邻座是一位打扮入时的姑娘,她旁边的座位也空着。

正等着,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扶着一位盲人爷爷走过来。老爷爷身穿雨衣,戴着墨镜,拄着红白相间(ji ān jiàn)的拐杖。老奶奶看见我们这张桌子还有一角空着,就想让盲人爷爷坐下。那位漂亮姑娘连忙叫道:“喂,这儿有人!”

“等人来了,我们再让吧??”那位老奶奶用商量的口气说。

“那不行!我朋友马上就要来的。”

老奶奶见姑娘不肯让,只好无可奈何地扶着盲人爷爷站在旁边。

“老奶奶,这儿有座位,你们来坐吧!”我连忙站起身来。

“哦?”老奶奶感到意外,她怔怔地望着我。

“不要紧,我同学去买面条了,看样子,还要等一会儿呢!你们先坐吧。”我热情地扶盲人爷爷坐下。

正在这时,何菲一手端着一碗面条小心翼翼地往这儿走。

老奶奶见何菲来了,连忙起身让座。

何菲急忙放下面条,让老奶奶和盲人爷爷坐好,说道:“我们不急,你们先吃吧!”

两碗香喷喷(pēn pân)的面条放在二位老人面前,我随即递给盲人爷爷一双筷子,亲热地说:“老人家,您请用餐吧!”“可真太谢谢你们啦!”老奶奶十分感激地说。盲人爷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不住地念叨:“这餐厅的服务态度真好„„”

我和何菲听了都笑了,周围的顾客也笑了,并向我们投来了赞(zàn zhàn)许的目光。那漂亮的姑娘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1.用“√”给文章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倾盆大雨:

(2)便:

(3)无可奈何:

3.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找近义词:协商()称赞()

找反义词:冷淡()狭窄()

4.按“我们”等座位——让座位——受赞扬的顺序,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6.那漂亮的姑娘羞愧地低下头的原因是什么?

7.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1)津津有味

(2)小心翼翼

10、九龙壁

闻名全国的艺术珍品九龙壁,是一座用琉璃瓦砌成的影壁。今天我游览了北海公园,亲眼见到了它。它那精美的造型使我赞叹不已。

九龙壁,高五米,长二十七米,厚一点二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的琉璃砖分别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雾似的,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它们瞪圆了双眼,怒目相视。黄龙叉开四爪,伸出了锐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照着对方,仿佛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较量吗()()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仗了。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碧涛之上,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刻画精致的九龙壁,我不禁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真是心灵手巧,多么聪明呀!九龙壁是我 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给第二自然段括号里填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赞叹不已——

妙不可言——

3.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4.用“‖”给短文分成三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5.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11、观日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全文有

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 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

慢——()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露(露水

看见

显现)

蹦(出

照)

(2)本自然段共有

句话。第二句的意思是讲

。第七句的意思是讲。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

,这几句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12、丑菊

去年,我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开花。

今年“五一”节,沉睡了一年的丑菊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起初,底窄头宽的绿蕊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大。长了几天,花苞透出一点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过些天,花儿终于开了,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更显得娇小、美丽。

丑菊开花真有意思。夜晚,花瓣像收伞似的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又像撑伞似的张开,而且花心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有人叫它“假葵花”呢!

1、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丑菊的花苞起初是(),非常小,只有()大。长了几天,花苞透出(),这时,已有()大小。

3、第三自然段主要写()。“有意思”表现在:夜晚,();白天,()。这一自然段先()写,后()写。

13、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啊!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那么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2)、大声喘气,形容呼吸急促。()。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三个登山人的不同做法。第一个登山人:()第二个登山人:()第三个登山人:()

3、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的句子。

14、校园秋色

今天早晨,我到校特别早,便想看看校园的秋色。

我信步来到学校的花圃,只觉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树叶上滚动着圆溜溜、亮晶晶的露(lòu lù)珠,怪可爱的。

花圃里盛开着许多菊花,它们显得五彩缤纷:白如雪、红似火、黄赛金。它们的姿势也不一样:有的伸展着很多长长的花瓣,叫“千手观音”;有的花瓣上面直,到了下面就弯曲(qǔ

qū),叫“海底捞月”;有的菊花张牙舞爪(zhuǎ

zhǎo),叫“蟹菊”;还有一种叫“羞答答”的菊花,因为它总是低着头,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花圃里多数树木的叶子已经枯黄了。在一阵瑟瑟的秋风中,树叶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花蝴蝶在林间飞舞,向人们传递着秋天的信息。然而,雪松却依然那样苍翠挺拔,向人们显示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突然,一大片红色映入眼帘,原来是枫树,它就像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我不由得轻轻吟起了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选择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的树叶

()的雪松

()的秋风

3、“信”的意思有:(1)信用

(2)相信

(3)随意(4)消息。文中的“信步”的“信”应取第()种解释;“信息”的“信”应取第()中解释。

4、用“﹋﹋”画出短文中描写秋天的古诗。

5、第三自然段写了花圃里菊花的()和()

6、短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载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仁慈天使(一) 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英国很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从不把玩坏了的布娃娃丢掉,而是把布娃折断的手或脚重新缝好,细心......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一、 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119)

    寂 寞 的 鲁 迅(20分)①当我们中的不少人在感叹文化沙漠日益蔓延的时候,出版家和赞助商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纠正着这种偏见。名人名著的一版再版,使文化走下神秘的祭......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22)

    雪 (11分)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52)

    做自己的救星一位盲人在马路边迟疑,我紧走几步搀扶他过了行人道。 “你上哪儿?我送你去吧。”那天我心情很好。 盲人笑了笑,“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呀!” 我怔......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191)

    生活如椅子 王清铭 梭罗说过这样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凳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时用两张,社交时用三张。 “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肝胆相照的,半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所......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一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 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题(四)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题(四) (不带答案) 境界 李国文 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绝顶而去,我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闻名遐迩的宝刹憩息。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寂寞寺院,寥落蝉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