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卷
(一)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井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亚硝胺等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唾液能让发霉食物中的致癌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兵精粮足”,血管和皮下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束之高阁:
兵精粮足:
2、阅读全文,我们知道唾液的作用有、、、。
3、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第③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它的作用:
5、第④自然段“唾液能让发霉食物中的致癌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中
“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二)土白蚁
①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涌”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土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情形就更是屡见不鲜了。
②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
③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土白蚁具有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的特点。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巢常有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就像是人类的住宅小区。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
④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千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景必将成为现实。
1、土白蚁的特点是
2、土白蚁是如何造成堤坝在汛期出现险情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
3、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在我国,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木两栖性白蚁。()
(2)第②自然段是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安全等基本劳动。()
(4)文中加双引号的词句较多,这些引号的作用都是表示特殊含义。()
4、“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一句中“对人类而言”能否去掉?为什么?
5、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三)雾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附着在水滴上,危害着人的健康。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气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名副其实)。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区别“雾”与“霾”的重要依据是,当它达到88%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
造成的,一般被称为。
2、在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上打“√”。
3、第⑥自然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
4、“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这句话中的“常常”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5、对付雾霾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可以采取哪些“减排消尘”措施?(至少2条)
(四)动物欺骗术面面观
①自然界的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②装死是动物的一大伎俩。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它立刻就会装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实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
③蟹、虾、蛇、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术,迷惑对方,保护自己。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蟹或虾的螯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这绝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当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了断足截尾的绝招,来一个“舍车保帅”,新的足或尾巴还未长成原来大小的缘故。
④变色法是动物的又一招式,栖息在北级圈内的白狐、北欧山区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的雷鸟,都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如雷鸟到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绚丽的“春装”;盛夏酷暑,浑身又换成栗褐之色;而当秋风萧瑟的时节来到,则又穿上与环境一致的暗棕色羽裳。
⑤有的动物甚至会“行诈术”。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费了一番脑筋;它嘴衔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而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随即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落在水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鹭便以闪电般的速度扑向水面,吞食了美味。
⑥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绝不是简单的屈从或毫不掩饰其真面目。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一点。
1、本文列举的动物的欺骗术有、、、。
2、仔细读第③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以壁虎为例,“舍车保帅”中的“车”指的是,“帅”指的是。
3.阅读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文中引号的作用是(填序号)。
A.表示引用 B.表示着重论述 C,表示特殊含义
4.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有 和。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盐水虾的生命循环过程是:、、、、,这生命循环过程具有、的特征。
2、用“~~~~”在短文中画出交代盐水虾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的句子。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到了第12天,当盐水虾长到3厘米左右时,母虾就会怀有几百个小虾卵。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吃辣椒的三个好处:。分别指出第3自然段中说明这三个好处的句子(填序号,可多选),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列举了
和
两个事例,是为了说明。
3、第2自然段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概括第3、4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20字)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4、第4自然段中“据心理学家分析”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三)最糟糕的发明
①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塑料制品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活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很难自然降解。这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人们把这种灾难称为“白色污染”。
②目前大部分国家处理塑料废弃物只能高温焚烧或者挖土填埋。塑料焚烧时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导致大气污染;埋在土壤中的塑料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还会破坏土壤的透气性,影响植物生长。
③没有被回收处理的塑料废弃物,散落在世界各地,导致了许多动物的悲剧。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海洋里的海豚等经常因误食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无独有偶,中国西安市动物园有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塑料袋。
④塑料废弃物不仅堵塞了动物的消化道,甚至还堵塞了江河的通道。前些年,重庆市由于嘉陵江、长江上游取水口被塑料废弃物堵塞,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⑤随着白色污染的加剧,人们认识到塑料的危害,积极想办法减少污染。有些国家采取了有偿使用的方法,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使用塑料袋。荷兰等国的许多大型超市为每个一次性塑料袋向顾客收取0.3欧元的费用,其中0.1欧元为成本费,0.2欧元为环保税。有些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法规抵制或限制使用塑料袋。2007年美国旧金山市成为第一个禁用塑料袋的城市。2008年6月1日,中国实行禁用免费塑料袋的政策。市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或环保布袋,用实际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⑥塑料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怪不得英国《卫报》称塑料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呢。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塑料制品具有、、、的优点,但是,人们把这种灾难称为“
”。目前大部分国家处理塑料废弃物的方法是
或者。
2、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第⑤自然段从
和
两方面写出了人们为减少白色污染所采取的方法。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目前大部分国家处理塑料废弃物只能高温焚烧或者挖土填埋。
5、学校开展以“限塑”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请你为这项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一)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节选)
①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④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⑤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水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可是后来它变得,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含沙量最大,河床高出农田地段易决口,造成大水灾。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黄土高原,助长了水土流失;二是人口迅速增长,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双引号有三大作用:①直接引用人物的话;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下面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3、第⑤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第⑥自然段中的“据科学家研究”这几个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