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儿童”与“儿童的表达”——浅谈“儿童本位”的童诗教学(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3:1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表达儿童”与“儿童的表达”——浅谈“儿童本位”的童诗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表达儿童”与“儿童的表达”——浅谈“儿童本位”的童诗教学》。

第一篇:“表达儿童”与“儿童的表达”——浅谈“儿童本位”的童诗教学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中心学校 李竹平

研究表明,儿童诗的创作自19世纪以来,主要有两个立场,即歌咏儿童的立场和抒发儿童心声的立场。无论从哪个立场出发,儿童诗作家的创作都可以概括为“表达儿童”,而这种立足于儿童这一主体的表达,正好契合了儿童心理和言语发展的需要,暗合了儿童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以发现、唤醒、分享、启发等方式促成了“儿童的表达”。因此,儿童诗是真正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童诗教学也就成为了必然的诉求。那么,如何构建“儿童本位”的儿童诗教学呢?

一、研读儿童诗,破解儿童诗“表达儿童”的密码

对文本进行科学、适切的教学解读,是教师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的基础。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特质,其教学价值体现在与文本特性紧密相关的具体读写目标当中。而同一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当中,无论是习得阅读策略还是领悟表达方法,都具有共性的一面。儿童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隐含着怎样的秘密呢?破解儿童诗的言语密码,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1.儿童的意象。

儿童诗是“表达儿童”的,所以要求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儿童诗以形象来表达情感,但儿童诗有别于儿歌,儿歌的形象直接而具体,儿童诗的形象表现为一种“意境”,“象”中寓“意”,是为“意象”。

儿童诗的意象是儿童能够直觉的、心领神会的艺术形象,它或托物言情,或借景抒情,主观思想十分鲜明。如《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这里的“小手”“花苞”富于抒情主人公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力,“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明显表现的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再如《植物妈妈有办法》,“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样的题目就是一个令儿童浮想联翩的意象的载体。“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看似平白如话的诗句,却不着痕迹地内蕴了丰富的情感信息和广阔的意象空间。“孩子——妈妈”,这样的关联最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四海为家”,是心跳,是期待,是探寻二是呀,“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的孩子要离开妈妈,它们靠的什么办法呢?试想,哪颗童心不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吸引?这绝对不是对枯燥的知识产生的兴趣,而是自然、真切的情感的追寻,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的沉浸。2.儿童的独白。

什么是儿童的独白?维果茨基说:“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代表独白,而大多数情况下口头语言则代表对话。”他还说:“比较而言,独白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可以从容不迫地、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精心组织。”简单地讲,儿童诗的独白,强调的是儿童诗语言的沉思性、含蓄性,是一种意蕴丰厚的、儿童言语思维的“言外之意”,需要读者“沉吟体悟”。如“柳树跟孩子们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长高了„„”(《柳树醒了》)这首诗语言活泼,看似浅白,但诗句中蕴含的情趣需要顿悟或静静品味,才能深得个中滋味。读者,尤其是儿童,需要调动内在的言语结构以及对生活的诗性敏悟,才能领会其间蕴含的意趣再如《心》:“妈妈是大人,/个头比我大。/可是,/妈妈的心好小,/因为妈妈说,/满心都是小小的我。/我是个娃娃,/个头还很小。/但是小小的我,/心很大很大。/因为我的心里,/装了妈妈也不会满。”——整首诗完全是儿童的诗性独白,诗人将儿童诗性的灵感用朴素而细腻的语言形象化,让人读后或会心一笑,或静静回味。与儿歌进行比较,儿童诗“独白”的特点就更清晰了。

3.儿童的修辞。

“情欲信,辞欲巧”,诗歌是离不开修辞的。儿童诗当然也离不开修辞。与成人诗的修辞不同,儿童诗运用的是与儿童形象思维密切相关的修辞方式,如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夸张等,还有“图画”(通过将诗句形象化地排列,以强化想象和感受)。之所以将儿童诗中常用的修辞称为“儿童的修辞”,因为这些修辞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是儿童言语思维世界的本真形态。如《一株紫丁香》:“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叉甜。”“星星困得眨眼”是儿童的拟人修辞;“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是儿童的直觉想象中的通感。再如《磨刀石》:“月亮把夜天/当成一块/蓝幽幽的/磨刀石/磨亮了镰刀/她就要去收割/像麦粒一样成熟的/满天的星星了”——“夜天”像“蓝幽幽的磨刀石”,“月亮”像“镰刀”,而“星星”就像成熟的麦粒,正是这形象的、儿童眼中的自自然然的比喻,让这首诗独具一格,韵味无穷 4.儿童的发现。

儿童的发现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儿童诗作者对儿童生命、儿童世界的发现;一是指儿童以其特有的生命方式对世界的发现,表现为率真的童趣。这两种发现都是儿童诗参与儿童精神世界构建的必然诉求。如《游戏》:“‘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姐姐当老师,/你当学生。’/‘姐姐,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一/我看——/让她当校长算了。”’校长什么也不会做,这完全属于儿童的“发现”,它不符合事实,却充满了童趣。再如《篱笆那边》:“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诗人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世界就如同那“真甜”的草莓,孩子忍不住去摘二问题在于,大人们总是以各种理由阻止孩子“犯错”。而诗人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更敏锐地发现:“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这样,儿童眼光的立场,使诗歌的象征意义充满了儿童化的情趣和韵昧。

一、立足“儿童本位”,构建儿童诗教学新模式

(一)让学生经历自我发现之旅

儿童诗教学,也就是童诗教育,是语文或者说文学对生命的启蒙教育。而这种教育的实现,必须也只能依靠儿童自己的方式,即儿童的自我发现去实现。

把学生带入儿童诗的世界,总是从阅读、感悟、欣赏开始的。让学生以言语生命的体验方式走进儿童诗的世界,教师一定要避免理性的解读与讲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每一首优秀的儿童诗中都有真实的儿童存在,这是儿童诗的特性决定的。儿童诗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去发现,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运用儿童的语言(诗的语言)对儿童生活进行形象抒写和表现。如《四季》:“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诗中的雪人不就是顽皮的儿童自己的形象吗?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时,看到的是自己的童年;儿童诵读这样的诗句时,发现了自己就在诗中。学生阅读这样的儿童诗,只有经历一个完整地自我发现之旅,才能真正人情入境,还原并融人诗歌意象之中,实现言语生命的自我构建。

让学生经历自我发现之旅,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属于自己的儿童诗阅读过程,教师不能先人为主或过度介入。学生打开一首儿童诗,一句一句地用心读下来,于诗歌形式当中,会自然而然地发现优美的节奏和韵味;于诗歌形象当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所以,和学生一起走进儿童诗的意境,教师只需在学生读到兴味盎然时,迎着学生的兴致聊聊学生的发现和感受。例如,教学儿童诗《我想》,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自主地思,当学生读到情不自禁或心领神会之时,教师再引导他们谈一谈:反反复复,用心用情地读着这首儿童诗,你现在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感受是什么?(二)用“儿童的表达”促进儿童的表达

儿童诗中“儿童的表达”指的就是上文所讲到的“儿童的意象”“儿童的独白”“儿童的修辞”“儿童的发现”等,是符合儿童心性,指向儿童心灵,契合儿童言语生命形态的表达。所以,利用儿童诗的这种特性来促进儿童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儿童诗教学的应然选择。对应儿童诗“表达儿童”的“密码”,在儿童诗教学中促进儿童的表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意象”融通,以情激思。

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这样写道:“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虾游戏。∥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飘到广场上,/去堆胖雪人,/望着你笑眯眯。∥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亲亲她,/然后就快乐地融化。”简单的引导、对话,学生便能从诗歌意象中明白雪花的快乐和善良,感受到这世界中生命的奇妙。学生读懂了“雪花”形象,情感便产生了共鸣,对“象外之意”的领悟便自然转化为“意内之象”,相似意象的表达与塑造也就水到渠成:“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会做哪些美妙的事情呢?”果然,学生的“创作”让人拍手称快:“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会飘落到小草身旁,/跟种子一起做游戏,/让干枯的小草不再寂寞。∥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愿飘落到白杨树的枝干上,/等待绿叶,/开心地冒出来。∥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愿落到爸爸的肩上,/亲亲他,亲亲他,/然后再温暖地融化”。2.感受意蕴,以智启思。

“诗言志,歌咏言。”对于成年作者来说,儿童诗是沉思的结晶,而对于儿童来说,儿童诗就是儿童诗性智慧的自然流露。儿童诗的“独白”实质上是一种意蕴丰厚的、儿童言语思维的“言外之意”,充满了顿悟式的儿童智慧。例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街头》)这样的表达,正是儿童自然状态下的言语思维,正如儿童会这样描述挂着露珠的花朵:“花儿开心得笑出了眼泪。”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儿童诗中的这种“独白”,唤醒学生的诗性思维,鼓励学生智性地表达。

学生诵读金子美玲的《心》后,充分感受了“大”与“小”的独特意蕴,很自然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太阳/是最胆小的,/看见比自己小的星星、月亮,/就一溜姻儿地跑了,/还要拉着我们,/一起逃回家”。儿童的这种“独白”需要的往往不是学习,而是唤醒与激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儿童诗中感悟其言语思维的智慧,从而受到启发,释放自己心中的“诗”。

3.品味修辞,放飞想象一

没有修辞,便没有诗歌;没有儿童的修辞,便没有儿童诗。修辞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想象的结晶。对于儿童而言,修辞是其认识世界和言语思维的一种本真方式,阅读真正的儿童诗,品味诗中的修辞,需要的是童真和敏感,儿童诗教学要呵护这份童真,珍视这种敏感,从而保证儿童敢于、善于、乐于运用属于自己的修辞方式来表达,来创作。

儿童诗中,像“星星困得眨眼”这样的拟人修辞,“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这样的自觉想象中的通感比比皆是。再看朱邦彦的《稻田》:“稻田/这本书/风好爱翻/太阳好爱读∥风翻来翻去/太阳一读再读/一直读到—/熟”.这里有拟人,还有双关,想象力之丰富,修辞运用之巧妙,都是儿童心所向往、心领神会的表达之美。引导儿童品味儿童诗的修辞,其实就是唤醒自己的想象和言语直觉,他们的创作便自然展现出修辞之美,想象之趣:“蓝天妈妈心情古怪。/有时晴,/带着太阳从早逛到晚、/有时阴,/把白云骂得脸色发青。/有时雨,/把太阳关家里做作业,/自己却还哭个不停”。4.展示自我,抒写真情。

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因为其中隐含着“发现儿童”和儿童自我发现的秘密,能够直抵儿童的心灵,引起儿童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儿童诗教学中用“儿童的表达”来促进儿童的表达,仅仅从形式的角度人手是不够的,根本的还是要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用一颗本真的心来感受世界,用纯净的眼来发现世界,然后才能用诗来表达,来倾诉。

“我是一个了不起的巨人,/高高坐在枕头山岗上,/静静俯视我的平原和峡谷,/还有整个床上的大陆。”(斯蒂文森《床上的大陆》)读着这样的诗句,想象着这样的情景,有哪个儿童不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不正是他们曾经或者正在拥有的游戏吗?所以,抓住时机,鼓励儿童也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事物,这样的诗句便从儿童的笔尖流淌出来:“太阳/是个小宝宝/因为/他每天起床/都要公鸡/一遍叉一遍地喊/哈哈/就像我一样”、或者让儿童写写自己的诗意生活,这样的儿童诗自然是在表达儿童的诗意存在:“爷爷的爱,/是准时的接送;/奶奶的爱,/是喷香的鸡腿;/爸爸的爱,/是严厉地检查作业;/妈妈的爱,/是重复的叮咛;∥我的爱,/就是让他们都高兴”。或者引导儿童诗意地表达童真童趣的沉思:“你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不听线妈妈的劝告。/啪——/线断了。/是不是太调皮了,/才闪了腰?”

“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不要忘记,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的手段。毋庸赘言,诗歌能帮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的形成。”丘科夫斯基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丫儿童诗教学之于儿童的教育和言语学习的重要性。儿童本位的儿童诗教学,无论是赏读还是仿写、创作,教师眼中、心中都要有真实的、活生生的儿童,要运用儿童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把儿童诗“还给”儿童。

第二篇:儿童语言的表达

儿童语言的表达,是以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并与思维、观察、情感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作文教学直接影响儿童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以致情感的陶冶,思想观点的形成。足见,作文教学在儿童全面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意义,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儿童作文同样离不开生活。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的。儿童的作文水平是与其认识能力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如果儿童对周围世界缺乏认识,而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是不可能的。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通过观察,周围那些鲜明的形象、色彩、印象,像一幅幅图画,会永久的保留在儿童记忆力,因此观察情景教作文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方式。

不管教学生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也好,还是教他们写景物,写动物的文章也罢,都离不开实际观察,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会有话可写,而言之有物,言中有情,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否则,学生只能瞎编乱写,肚中无货,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空话满天飞,枯燥乏味。因此,情景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是重要的一步、关键的一步。当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尤其是毫无目标、不会观察的学生。

只要学生在平常有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想象作文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的。

第三篇:儿童英语口语的10个地道表达

儿童英语口语的10个地道表达

儿童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不能实际运用解决问题的英语实则“哑巴英语”,而瑞思学科英语老师经过大量的教学经验总结,特别甄选提取出10个地道表达,助力儿童英语学习的你,在英语学习路上,能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才算得上真正的“Native Speaker”,会用之后感觉口语水平瞬间上升一万点。

1、I'm good I'm good除了可以用来回答How are you?,表示“我很好”之外,还常用于:

-Do you want some chips with your sandwich? 你的三明治要带薯条吗?

-No, I'm good.Thanks.不用了,谢谢。

也可用作委婉拒绝。

-Do you wanna go to a strip club? 要不要去看脱衣舞?Thank you!Oh sorry!-No problem!

在英语学习上,尤其是儿童英语和少儿英语学习上,往往有很多问题去解决,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幼儿英语学习的孩子们,学习英语不能一蹴而就,只能是点滴积累才能成就语言学习的巅峰,那种追求或者宣扬速成的英语学习往往是不靠谱的,所以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们,都不要“中招”哦,而应该像瑞思那样,脚踏实地地学习、应用、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关于瑞思学科英语

2007年进入中国,率先从事学科英语教育培训,3-18岁少儿英语培训专家,其“浸入式学科英语”课程体系涵盖3~6岁幼儿英语、7~12岁儿童英语、13~18岁青少儿英语,并注重培养项目管理、演讲演示和团队合作三大能力。

每天,全国80多个城市250多家校区10万多名学员在瑞思同步学习;

每年,数十万家庭选择瑞思,九成以上的家庭选择持续续费,让孩子一直在瑞思学习,直至进入美国名校。

第四篇:自闭症个案儿童口语表达障碍的初步观察与分析

自闭症个案儿童口语表达障碍的初步观察与分析

内容摘要:语言发展障碍是自闭症儿童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症状,在我所施教的范围内就有这样的一个案例。针对该自闭症个案口语表达障碍方面的缺陷,通过一系列的口语句子的测试,观察与分析他对口语的感受、理解、动词运用等的障碍原因,以便帮他找出更有效、更准确的语言治疗和康复的方法

关键词:自闭症 口语表达 观察与分析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通常在三岁以前可以察觉,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情绪与模式等方面。临床特征为Kanner三联症,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行为刻板、僵硬,也可伴有其他症状,但不及三大症状具有诊断意义。①

语言发展障碍是孤独症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症状,孤独症的语言障碍是一种质的全面的损害,他们不用语言交际,其表现为以下形式:㈠沉默不语或极少说话。㈡言语应用能力缺损,表现在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提出话题或维持话题。㈢刻板重复的言语或模仿言语。㈣言语音调、节奏的障碍。㈤出于自我刺激的使用言语。㈥非语言性交流的损害,不能用手势、姿态及面部表情表达其需要和要求,即使他们完全懂得别人姿势的含义,也不常使用非语言性交流。②

在我所施教的范围内存有4个孤独症案例。其中两名案例偏重于社会交往型孤独症,对测试者有情绪抵触,不能接纳测试者,因此无法对他们进行观察与分析;其中1个年龄最小的男孩几乎已经丧失了与人交流的功能,只会发出一些咿咿呀呀、别人无法理解的声音,因此也是无法对他进行测试的。最后一名案例是由于先天性脑功能受损而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的自闭。通过在校的学习和训练,已有较少的语言基础,并从情绪上不抵触测试者,因此我选择对他的口语表达层面出现的障碍进行观察与分析,希望通过这些观察与分析能够找出帮助他口语治疗和康复的更有效、更准确的方法。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个案为男性,12岁。出生时母亲难产并使用助产器,个案大脑严重缺氧,左脑部分受损。三岁前发觉异常,表现为听力正常但语言发展迟缓,口语理解和表达有障碍,语言发音不全并含糊不清,8岁入普通小学学习两年,对极简单的数字和汉字有书面的书写和认识,但口语表达不出或混淆不清。10岁后入我们学校学习,初步诊断为言语发展障碍型孤独症,问题重点在口语表达障碍上。经过两年的学习和训练后,该生口语表达还仅限于较为简单的字、词和不完全的句子。因此,可能由于口语表达上有障碍的原因,该生从不主动与人交流和提出问题,即使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也很难产生自发言语,且很难维持话题。

二、障碍观察

针对该生口语表达障碍的缺陷,我用一系列的口语句子对他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测试和观察。㈠对口语的感受;㈡用口语表述;㈢用口语交流;㈣用口语复述。发现该生口语表达具体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㈠含任务性要求的口语感知的障碍;㈡口语句子运用和表达的障碍;㈢口语表达中动词运用的障碍。

(一)含任务性要求的口语感知的障碍;

1、对别人的指令动作口语感受模糊

当老师发出“你站起来。”“我们向前走”“把笔拿出来”“拿拖把来”“擦桌子”等等有具体行为动作的口语命令时该生表情木然,不知所措。老师如果反复发出指令并辅以相对应的非语言动作,该生迟疑几秒钟后,犹豫地做出相应的动作,但50%做错。(老师用实物具体演示的都能做对,用语言和手势粗略的比划一下的,就很容易做错。)可见,该生对具体的口头语言表达出的指令动作的感受是模糊的,而无须语言的具体模仿是能够感知和表现的。

2、任务性的指令感受分辨不清

在平时,老师让他到办公室去拿东西,有目的的训练他听指令的能力。如让他到办公室去拿几支笔来或拿其它的什么物品来,或者是拿错了东西,或者是空手而回,或者是站在办公室里想不起来了。结果没有一次是独自顺利完成的。也就是说测试100%是失败的。而提出同样的要求,让另一个同学具体示范给他看一次,该生却能够完成任务。比如我说“你帮老师到办公室把语文书拿来”。第一次试验,个案独自站在办公室嘴里念叨着“语文书”傻站着,既没有找也没有回头问老师。第二次,让他看同学表演同样的要求之后再让该个案执行,他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第三次,我说“你帮老师到办公室拿支笔来”。他还是将语文书拿来了。反复试验几次,结果都一样。可见,该生只是处在单纯的模仿阶段而不能主动分析口语中指令的变化,对含有任务性行为的口头语言的感受是有障碍的。

(二)口语句子运用和表达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回答问题,口语表达运用不当,或不符合要求,这种情况达90%以上。如: 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问:“老师在干什么?” 该生回答:“老师抓粉笔。”(运用不当)老师问:“图上画的是哪儿?”

该生回答:“小朋友敲门。”(回答不符合要求)

2、口语表达的句子虽然不错,但添词、漏词的情况严重,还常常把老师要求复述句子中的词语改换掉。有的基本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有的就改变了原来句子的意思。如:

老师说:“我在教室里读书。”该生复述;“我在教室读书。”(遗漏“里”字,不改变意思)

老师说:“他在教室里洒水、扫地。”该生复述:“他扫地。”(遗漏“在教室里洒水”几个字,意思改变)

老师说:“三月八日妇女节。”该生复述:“三月八号是妇女节。”(把“日”改成“号”意思不变)

老师说:“我们是好儿童。”该生复述:“我们是好孩子。”(“好儿童”改换成“好孩子”意思几乎不变)

老师说:“老师爱学生,妈妈爱孩子。”该生复述:“老师爱学生,老师爱妈妈。”(改换词语,意思全变)

老师说;“祝老师节日快乐!”该生复述:“祝老师生日快乐!”(改换词语,意思全变)

3、口语句子运用和表达的本身就有错误。有的是意思错误;如:老师要学生复述:“见到老师、客人要问好。”该生说成:“见到老师好。”

有的是词语错误;如:老师问:“给人看病的人是什么人?”该生回答:“病人。”

有的是遗漏词语,致使句子不完整;如:老师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该生说成:“九月教师节。”老师说:“敬爱的老师像妈妈。”该生复述成:“敬老师像妈妈。”

4、完全表达不出

老师拦在教室门口,不让个案进去,想让他说:“老师让我进去。”个案徘徊了几次走开了就是没有任何表达。

老师拿住该生的饭盆不让他打饭,想让他说:“老师给我饭盆吃饭。”个案始终看着老师,没有任何口语表达,也没有任何非口语的手势和表情等的表达。

老师想通过提问使他产生自发言语,结果无论你怎么刺激,他就是产生不了自发言语,实验失败。

(三)口语表达中动词的运用的障碍。

在要求个案用口语复述句子的过程中发现一系列的句子错误都是由于遗漏谓语动词而造成的。如:

老师要学生复述:“某某擦黑板。”该生说成:“某某黑板。” 老师要学生复述:“老师关上门。”该生说成:“老师门。” 老师要学生复述:“某某吃苹果。”该生说成:“某某苹果。” 老师要学生复述:“我们在喝水。”该生说成:“我们水。” 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又进行了一些观察和测试,具体有:

1、看图说动作

共10个图片。说对3个:“扫地、洒水、拍球(说成打球)”;说错6个:“晒被子”说成“被子”、“搬桌子”说成“桌子”、“跳绳”说成“绳子”、“洗碗”说成“碗子”、“刷牙”说成“牙刷”、“用盆打水”说成“盆子”;表达不出1个:“爬竿”。正确率30%。

2、看示范说动作

老师共示范10个动作:说对4个“跳”“走”“蹲”“坐”;说错4个:“摇手”说成“手”,“摇头”说成“头”,“跺脚”说成“脚”,“抬腿”说成“腿”;表达不出2个“眨眼睛”、“伸胳膊”,正确率40%。

3、看图或录像表演动作(无需口头语言)

共10个动作:“走、坐、站、刷牙、洗手、扫地、拍手、摇头、打球、搬桌子”。表演全部正确,正确率100%。

听语言表演以上动作,只对了4个“走、坐、站、扫地”,正确率40%。

4、用准确的动词表达

踢 拖 戴 系 写 穿 围 晒 搬 打 手套 字 足球 地板 鞋带 鞋子 被子 围巾 球 桌子 共10组分2天2次完成,1次5组。老师先出示各种个案熟悉的实物,再表演以上行为动作,请个案用准确的动词来表示。第1组说对一个“写字”其余的表达不出来;第2组说对一个“打球”其余的表达不出。正确率20%。

可见,用具体的动词来表示相应的行为是有障碍的。

三、障碍分析

语言障碍是指语言的感受、理解、表达及交流过程的障碍,包括口头语言障碍,表现为语音、语义、语法和与语言交流的异常,包括语言发展延迟、特殊语言发育(感受性/表达性)障碍、获得性失语症。③等等。

自闭症儿童的整个认知都是受影响的,不可能武断地说出障碍因素就是什么,只能就其上口语表达的问题和表现做一些分析。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㈠语言的感受能力;㈡词汇水平;㈢语法能力;㈣语句的使用频率等

(一)语言的感受能力

“由于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大脑的生物性成熟和心理语言环境的刺激,先有语言感受能力,然后才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语言表达障碍必然混合语言感受能力障碍,不可能单有语言感受能力的障碍。”

这里所说的感受能力主要是指儿童接收、贮存、分析和综合处理的能力。由于大脑障碍的原因,此个案对来自体外的各种信息是难以及时接收、贮存、分析和综合处理,导致了他语句感受能力首先就有障碍。辨别语音也有很大的困难,在句子中词语变化而引起的语音变化他是不能精确辨析的。他往往也分不清所听到的连贯言语,即使能够从连贯言语中把已知词语分解出来,他对这些词语的感知也不是很精确的。所以在接受到老师的信息之后,由于感知的不明确或是记忆不及时、分辨不清晰等都会造成他最终处理的失败。从动词运用的测试来看,纯动作行为个案是能够识别的,如:“跳、走、蹲、坐”等。但是一旦接触到有实物的动作行为,往往他头脑中的信息会被实物所干扰,而且干扰的强度很大。如“跳绳”“洗碗”“晒被子”等,他直接将感值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可见的概念性的实物上,而忽略了虽可见但比较抽象性的动作。无需有声语言的动作模仿是能够感知和模仿的,而在听辨时却模糊不清。可见在行动感知上多依赖于直观形象,即直观直觉。尚处在单纯的模仿阶段而不能主动注意和分析口语中言语的变化。

可见,口语感知的障碍是造成他错误的先决因素。

(二)词汇水平

孤独症儿童本身存在着感知和表达的障碍,平时就很少开口说话,很少和别人主动交流,他所能感知和贮存的词汇量是非常少的。即使他感知到了一些词汇,但是他也很难将这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整合起来。像给人看病的人是“医生。”、“敬爱的老师”说成“敬老师”等等,这些词他们是很难理解的。该个案的词汇水平和平时的生活境遇也有关。如“洒水”“扫地”等都是每天早晨打扫教室时,分配给他的主要任务,因此,这些词汇他记忆和理解得较为深刻。“拍球”也是该生最喜爱做的游戏,虽然他还不能更精确地区分出“拍球”与“打球”的区别,但还是基本能够用准确的动词表达对应的行为的。而如“跳绳”“洗碗”“晒被子”等,该生在平时虽有接触,但偏重于对实物的认知阶段,动词的记忆和分析不能够准确对应。因此,这些口语表达中动词运用的障碍与他的认知、脑内贮存的分析对应的词汇的水平是有很大关系的,词汇上有问题自然就影响了口语的表达。

(三)语法能力

在上述口语表达的句子中不难看到,贯穿始终的一个语法问题,就是该生的谓语动词运用障碍问题。上述口语表达的句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生于复述。一般来说,复述是比较容易完成的语言行为。该孤独症个案在复述过程中常常遗漏谓语动词,他不知道这样的句子是不完全的,谓语动词在完整的句子中一般是不可缺少的。这与他的语法能力不成熟是有很大关系的

(四)语句使用的频率

该个案在复述句子的过程中经常改换词语的现象可能和句子使用的频率有关。把“祝老师节日快乐”说成“祝老师生日快乐”是因为这样的句子比“祝老师节日快乐”更经常听到和使用到。“我们是好儿童”被他说成“我们是好孩子”,也是因为“我们是好孩子”这句话比“我们是好儿童”这句话被他听到的更多和使用的更多。还如“三月八日妇女节”该生说成“三月八号妇女节”也是可能在方言中“号”比“日”用的更多的原因。

然而,孤独症儿童口语表达障碍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有社会的、有心理的、还有医学的等等。这里仅仅是从纯语言学的角度,从口语表达的层面对一个具体的孤独症儿童口语的感受、理解、动词运用的障碍方面进行分析。只是针对该个案的语言表达障碍的具体情况而做的一项工作,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通过此分析,起码我知道可以从他动词运用的障碍入手,首先帮助于他专项治疗口语表达中运用动词的方法。从口语表达具体的侧面治疗和补偿该生语言障碍的缺陷。

注释:

① 刘小红 李兴民 《儿童行为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第92页 ② 同上 第92页 ③ 同上 第81页 ④ 同上 第82页 参考文献:

1、林祥楣 《现代汉语》 语文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2版

2、刑公畹 《语言学概论》 语文出版社 1992年 7月第1版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1版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 《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1版

5、徐 云 施毓英 《弱智儿童教育经验精选》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年5月第1版

6、刘小红 李兴民 《儿童行为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7、周 耿 王 梅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年5月第1版

8、特殊教育研究会编 《培智学校教学文萃》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3月第1版

第五篇:儿童简笔画教学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儿童简笔画教学

一、简笔画的表现方法与绘画技法

(一)表现方法

简笔画是一种利用简单的点、线、面等绘画要素来表现物象基本特征的绘画形式。

1、观察与分析。以删繁就简为原则,把复杂进行概括,简化成点、线、面等基本形。观察时,要从物象的结构、形状、比例、组织特征以及姿态、表情、线条、色彩等形色的美感出发,力求“看清全体,抓住特征”。

2、运用联想、夸张的手法。

3、用基本形概括物象。

4、抓住特征。

(二)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与步骤

(三)简笔画的画法

1.连线画法:连线画法又名“一笔成图”。是在熟悉、理解和掌握所画物象的形体比例、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用一笔或几笔连线去概括物象的轮廓,力求一气呵成、连贯画完的一种画法。其特点是用单线条的转折,突出表现物象的外形结构和特征,并根据各种物象的外形特征,巧妙、生动地进行夸张和省略,达到简练、形象、有趣的艺术效果。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2.直线画法:将人体的躯干、上肢、下肢、手和脚,均用长短不同的直线去概括地画出来的一种画法,有人称为“火柴棍式人物画法”。有时也先把畜、兽等四肢动物的头部简单地画出来,再将颈、躯干、四肢及尾用长短不同的直线去概括地画出来。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3.几何形画法:是将人体的躯干、上肢、下肢、手和脚,或畜、兽等四肢动物的头、颈、躯干、四肢及尾,或将禽、鸟的躯干(包括背、腰、胸、腹)和特有的翅膀,景物、花卉及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物体等的外轮廓、各个局部概括为各种形状的几何形的一种画法。

如用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多角形、扇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去概括外形特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点,即用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造型要素而不拘细节地加以概括和夸张,强调其特点。

在观察概括时,注意比例,多联想,充分发挥想像力,并要抓住典型特点。

4.线、形组合画法:线、形组合画法是对绘制人体、动物、植物或花卉等物体的简笔画时,把其比例较大的部分(或主要部分)概括为各种简单的几何形(如人体的头部、胸廓、臀部、动物的头部、躯体,花卉的花朵、树叶等),把“附属的部分”(如人的四肢、颈部,动物的四肢、颈部花卉的花梗、叶柄、细小的枝条等)概括简化为不等的直线,就可以简洁、灵活地表现所绘物象的活动与生动形态。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二、动物简笔画

自然界的畜兽、禽鸟、鱼虫等动物和人一样,其结构和体态千变万化。简笔画描绘动物形象,要抓住两个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关键: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畜、兽的主要结构有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巴。躯干包括肩、腹、臀部。畜、兽的种类繁多,形体比例也各有不同,形体差别很大。

画好畜、兽简笔画的关键:“多观察,抓特点,找差异”。在归纳概括中,对有些动物要夸张其外形的特点,有些动物则要突出灵活的动作。如画猪要夸张其肥圆的外形特征,画猴子则要抓住其灵活的动作等。

2.禽、鸟形体结构:自然界的禽鸟中,无论是体大的天鹅、鹤、鹰等,还是体小的麻雀等,都有一对能飞翔的翅膀,躯干和头都近似于呈卵圆形,直立时身体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禽、鸟的躯干包括背、腰、胸、腹。翅膀在背部的前方,腿足生于腹部的下方,尾巴生于躯干最后部。

3.鱼、虫的形体结构:鱼、虫的形体结构比较简单。鱼体可分为头、身、尾三部分,一般有背、胸、腹等;而金鱼还有尾大、眼大、身躯圆短的突出特点。

昆虫的形体结构分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三对足。有的昆虫两对翅膀左右对称。昆虫中蝶、蜂、蜻蜓等的翅膀发达,特别是蝴蝶的翅膀大且有各种花斑。除翅膀发达外,蜻蜓还有两个特点是头大,身躯细长。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二)观察分析动物特点

1.观察:各种角度观察各类动物外形特征,并加以比较与鉴别。大象有很长的鼻子和高大身躯,骆驼有突起的驼峰,禽鸟嘴的形状及长短因食性不同差异很大等。要画好动物简笔画必须深入观察,找出其各自的规律和共同规律,总结出图形特征,反复练习,达到随心所欲。

2.抓住动物的形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头、身子、四肢、尾巴、脖子、耳朵、毛色及斑纹上。为了突出动物的特征,可采用夸张手法进行艺术处理。如狐狸尾巴可画得长一些,兔子耳朵画得大一些。又如画金鱼时,要突出其尾大、眼大、身躯圆短的特点。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4、把握动物动态特点:抓住主要矛盾,画出动动态中关键部分。先画表现动物头、颈、躯体关系的动态线,一般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再根据对动物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理解,将其余部分画上;画好后,再修正那些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三)画法步骤

1.用基本形概括动物形体:例如牛头,呈倒梯形,躯体呈长方形;如老鼠,头身相连呈半圆形,耳朵呈半圆形……使其形象生动、简练。画简笔画时,删繁就简,抓住主要特点,省略次要部分,要力求画出精炼而生动的简笔画。

2.用基本形定位:在熟悉长颈鹿这种动物大体结构基础上,确定掌握动物的头、颈、躯干、四肢相应的基本形,并在画纸上进行上下左右位置的安排和布局。

3.定动态:确定动物的姿势,根据其特有的动态规律,画出动物头、颈、躯干、四肢相互之间关联的动态线。

4.勾画具体形象:在已确定的位置上画出头、嘴、眼、脚。必要时,补充动物头、四肢关节处不可缺少的部分,要特别注意把握动物躯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三、静物简笔画

静物简笔画以家用瓶罐器皿、花卉草叶、瓜果蔬菜、花布色布、丝绸呢绒、标本、小型工具等为描绘对象。

静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体上可以归纳概括为方形、圆形、半圆形、梯形、三角形等。有的物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如家具、家电用品大都是长方形,书、报、杂志是方形,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是方、圆的组合等。

只要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再仔细体会构成基本形体的各要素,然后归纳概括,画静物简笔画就比较容易了。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一)静物画的构图

静物是人工布置的物体,安排应宾主分明、错落有致,即集中饱满而不堆砌庞杂,或单纯雅致而不贫乏单凋。静物画的构图是实物布局的再现,布置若得当,则画面表现充实。

1.画面内容:画面内容首先是要做到“物体归类”。静物画选择物体较自由,并无固定的格式要求。

2.实物体积:实物要做到大小匀称、长短适度。静物在配备物体时,各物体的体积要匀称适度,彼此不要悬殊太大,入画才有美感。过大会有压抑膨胀之势,过小又有琐碎零星之感,体积悬殊太大,又有轻重不稳之弊。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画面上各物体形体比例应与实物同大,以增加物体的真实感;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应当适宜,各物体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都易失真。

(二)掌握形体构造

有的静物构造复杂,教师需分清楚形体结构关系。例如,电灯,由电灯头、灯泡组成;桌子,由桌面与桌腿组成。多数物体一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的。

(三)分别类型

为了便于概括,把静物类型归纳成三大类:一是类似长方形体、方形体;二是类似圆球体、椭圆球体;三是类似锥体、类似圆柱体等。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有的静物类型不易分清,如花瓶的颈部是柱体,而腹部是球体。此类静物应该细致观察、精心分析,才能得出该物体基本类型的归属。

(四)画法与步骤

静物简笔画,应该牢牢记住静物是由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要领。

用基本形体组合时应符合静物特点。按照静物的构造和长宽比例以及各部分前后、高低、穿插的关系去勾画。

有的静物简单,用基本形概括容易;有的静物较复杂,用基本形概括较难,应进行取舍,使它简约、生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四、风景简笔画

风景简笔画是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类改造大自然面貌的一种绘画。

可作为风景简笔画题材的有天空和云、树木、水和倒影、地面、山丘和山石、各种建筑物等。

风景简笔画无论视野的长短,其纵深度和空间效果都要大致有远景、中景和近景的空间感。

天空和云一般作为画面中的“远景”。早晨、中午或下午的天空是不同的;云有各种形状,变幻无穷。树木总的特点是:都有树干、树枝和树叶,树叶有针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画树,首先要抓住它的姿态,再概括地表现它。

树木一般作为“中景”或“远景”来处理。水和倒影作为“远景、中景或近景”均可。

大自然中山的形状各异,可用有节奏的线条概括山的起伏,使之有优美的韵律感。远山、山丘和山石的简笔画法,可以大胆地归纳、取舍、概括、移动和夸张。远山、山丘,一般作为画面中的“远景”来处理。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风景简笔画很讲究取景、构图、透视等,要对客观存在的景象进行提炼、取舍和概括,从作者的立意出发,表达绘画的意境和画面的主题。

(一)风景简笔画概述

1.取景

取景时要从立意出发,运用构图规律,勾画出适合表现一定情调、境界的画面,来确定画面的主题。风景简笔画,在于通过风景表现情调,归纳、概括是风景简笔画的重要特点。

美妙的自然景物往往不是十分完美地配置在一起的。取景时,视野要开阔,视线要对景物进行选择。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写生取景时视线要做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寻找能突出主题的景点,大胆舍去有碍主题的景物;或采用景物搬移法,将左右、前后的景物做相应的调动安排。当然,这种调动安排以不失去原来景物之风貌为度。

2.构图:构图是风景简笔画成败的

(2)十字形构图法。十字构图多以地平线为横线,以实景及倒影构成十字形。它在视觉上有严肃、静穆的感觉,在风景画中常用。

(3)“之”字形构图法。运用“之”字形方法组织画面,能把画面是点推向深度空间,增加画面容量。

另外,还有“U”字形构图法、辐射形构图法等,特点各异,不再赘述。

3.透视:透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画面上视平线的安排是构图的中心问题,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是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构图视向。远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视平线的位置而定。

简笔画技法与运用

(l)视平线的画法。当眼睛向前平视时,视平线是一条与画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如在海面上向前平视时,便可看到水平线(海平面的最远处的一条线)和视平线重合。视平线在画面上代表极远的位置,画一条横线定为视平线,便可分出天和地或水的分界线,然后再画其他的景物。

(2)物象应近大远小。同样大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作画时,要求画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3)物象应近长远短。与视平线平行的同样长短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在视觉上感觉愈来愈短,但始终与视平线保持平行关系。

(4)物象应近稀远密。因远近的位置不同,距离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感觉愈远愈密。

(二)画法与步骤

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作画时既要考虑取景、构图、形体结构、各部分比例和透视关系,又要抓关键,突出重点,并由简

下载“表达儿童”与“儿童的表达”——浅谈“儿童本位”的童诗教学(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表达儿童”与“儿童的表达”——浅谈“儿童本位”的童诗教学(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表达性认知训练的方法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表达性认知训练的方法 在康达教学中,我们部门所接触的自闭症儿童很多都是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常见的水果类,但是孩子在表达时和过......

    儿童水粉画教学与教法

    儿童水粉画教学与教法 我想教儿童水粉画首先要能明确水粉媒材的特质,一开始就是水与粉,他们是可以做很多文章的,水是置于纸上,还是置于色中有不一样的效果,说到粉,颜料是粉,粉笔也......

    幼儿教育随笔:儿童本位=“教育的幸福感”?(范文)

    幼儿教育随笔:儿童本位=“教育的幸福感”? 幼儿教育随笔:儿童本位=“教育的幸福感”? 上午换班了,很遗憾没有听到刘晓东老师的讲座,但是对于儿童本位的理解,还是想交流一下自己的......

    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育的至高境界

    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育的至高境界 孙嘉蕾 儿童生来就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复杂的语言系统在幼儿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能学会。然而,上了小学,语文学习却突然变得难学了,这里面虽然......

    《儿童与课程》读后感

    读杜威《儿童与课程》有感 ——地理科学 12280208 耿 欢 【作者简介】 约翰·杜威 (John Dewey), 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 20 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 他的教育主......

    儿童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

    儿童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的关系 含义:儿童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

    儿童学习与发展

    儿童学习与发展“教育焦虑”正在成为中国父母的流行病,学龄前幼儿的家长也难以幸免。很多父母担心幼儿园教的东西太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

    老人与儿童教案

    《老人与儿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人与儿童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演绎着多彩和生命。老人与儿童在生活中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孙子(女)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