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
儿童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的关系
含义:儿童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儿童的教育和保护工作中,不仅救助和保护不幸儿童,而且关心一般儿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儿童社会工作是一项儿童福利工作,需要充分运用一切能促使儿童成长发展的个人和环境的资源,以确保儿童福利服务的实施。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者是一种事后补救性的工作,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包括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待儿童、情绪或行为偏差儿童等。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其中主要有:能增进儿童健全发展的各种措施;能防范危害儿童的保护措施;能保障儿童福利的措施;能协助儿童处理成长和适应过程中的难题的措施;以及能促成儿童发展潜能的措施
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前后至19世纪,可以称之为以救济为主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其特点是:服务的手段主要是领养、寄养等被动、消极的救济方法,工作对象集中于孤儿、弃儿和部分贫困儿童。第二阶段:自发表了《儿童权利宣言》起至以后,可以称之为以积极的儿童福利为目标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这份宣言强调:儿童应该受到关怀、爱护和了解;儿童应该有足够的营养和医疗照顾;儿童应该有法定的免费教育;儿童应该有全面的康乐和游戏的权利;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和国籍;如果遇到伤残和灾难,儿童应该受到妥善的照顾和获得优先救济;儿童应该有发展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权利;儿童应该有建立友爱与和平精神的权利;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家和地区,儿童都应该同等享有上述的权利(王思斌,1999)。《儿童权利宣言》成为现代儿童社会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本土化:社会工作者主动从不同层面参与到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与服务中,既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有益尝试,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还可以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彰显,在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专业理论和价值的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思想的升华,还有方法与技巧在应用中的锻炼和提高,是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感到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儿童社会工作及服务还有一条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在吸取西方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的相关理论及经验的同时,结合当代中国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社会工作与儿童服务的道路。
以下是几点建议: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儿童社会工作专业队伍
从事儿童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要求具有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社会工作理论素养,还要精通儿童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的操作技巧。才能面对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儿童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专门从事儿童工作的专业人员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爱心和宽容心,更重要的还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要能望远寻找方向,也能俯下身体倾听儿童的心声。因此,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培养和用好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是搞好儿童社会工作的首要条件。
(二)尽快整合力量建立儿童社会工作专业体系
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要有整体规划,要与国家对儿童事业的发展远景相结合,工作的目标、原则、任务、方法、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工作重点和阶段目标,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立我国今后一个阶段的儿童发展政策的重点和分阶段的实施计划。以保证有限的资源产生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有关儿童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有的儿童保护法规政策在操作方面显得太过宏观,这就容易出现因理解和运用中的偏差导致标准不统一,进而侵害儿童和家庭的基本权利。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出台某些具体的单一性法规,以加强法律执行的一致性、严谨性。如《反弃婴法》《单亲儿童抚养条例》等。
(四)加强政府对儿童工作的宏观协调管理
国家应该更加明确儿童工作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门、下属和协作机构的职能、工作范围,人员配置、财政来源比例,加强对全国儿童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服务工作标准及评估指标的建立。以政策导向,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和研究领域,建立公开的全国儿童工作研究和服务的信息资源网,以提高研究和服务的水平。
(五)加强对儿童服务设施的布局和调整,搞好阵地建设
娱乐是儿童最主要的需要和权利,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要从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国各地区的儿童活动资源进行总体的规划安排,是指更合理更贴近实际的需要,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要用好福利彩票的收入以点带面,合理布局,调动各方面的人、财、物力资源,为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2009年成立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提出几点要求: 一是要明确工作思路。要紧紧围绕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子女、流浪未成年人、残障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问题儿童群体深入开展研究,帮助政府部门改进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掌握了解国际先进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法,总结提升我国儿童工作成熟经验,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模式。二是要建立研究队伍。要认真考虑我国儿童工作具有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特点,有效整合现有政府部门、人民团体、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一支跨学科、跨领域,专职与兼职、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的研究队伍。要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特长和积极性,提高研究质量,打造研究品牌。三是要加强国际交流。发展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既要广泛吸纳国际上一切先进经验,也要不断丰富完善、提炼总结本土理论和实务方法。
流浪儿童状况:民政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未成年人,绝大部分是文盲或小学文化,因经济、教育、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外出流浪,主要靠捡垃圾、乞讨、做廉价小工、卖艺卖花等方式维持生活。其中一部分被成年人利用来偷盗、行乞、散发小广告,成为幕后黑手逃避打击、大肆敛财的工具。而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会办公室一项抽样调查推算,我国流浪未成年人大致有100万至150万。我国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数量大,生存状况恶劣,基本权益难以保障,易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目前民政部已累计投入本部级
福利彩票公益金5000多万元,地方配套资金投入1亿多元,在全国各地建成了130多个专门为流浪儿童提供紧急庇护的救助保护中心,给了因各种原因流落街头的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相对于一般的救助站,流浪儿童救助管理机构可以说是个新事物,其发展历史及发展经验都相对不足。面对这样一个比较大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系统,如何管理,以达到让流浪儿童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目的便成为全国各个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不断探索的路子,各级民政部门也在不断努力积极探索,例如除了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外,民政部门在不断规范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2006年8月1日民政部制定实施的《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 就是探索成果之一。但是如何进一步的去落实以上两个规范,尤其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即如何去把《规范》的内容落到实处、如何把《规范》的理念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起来还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及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救助保护流浪儿童“郑州模式”,是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创新的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体系。这个体系采取全天候开放式救助点、固定救助亭、流动救助车、类家庭、家庭寄养、技能培训、网站服务、跟踪回访、高校社工合作、定期评估等多种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救助保护。“郑州模式”的创立,首开了国内多项救助工作之先河,不仅使数万名儿童从中受益,也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树起了一面旗帜,成为民政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合作的成功典范。民政部不但给予了“在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极高评价,而且在全国全面推广了郑州社会救助工作经验。
2003年10月22日,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朝阳区王四营乡南花园村成立。这个从一座废弃的小学改建成的救助保护中心对在全北京市发现的3岁至18岁、身体基本健康、智力基本正常、身边没有监护人的流浪乞讨儿童进行救助保护。截至今年7月20日,中心已经救助未成年人1425人次,其中1363名受助儿童已经回归家庭和社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管理模式探索都处于起步阶段,未保中心的探索也是处于开创阶段。且在救助保护工作的现实中,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管理工作还是面临很多的挑战的,例如在现阶段送孩子回家是否是最好的选择?社会资源的调动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引进在时间延续性方面的困境等等。这些不可避免的制约性因素时刻鞭策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管理人员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创新。
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的联系: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社工通过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治等介入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即流浪儿童恢复社会能力,达到“良性回归”的目标。在机构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案访谈,利用年龄同孩子们相差不大的天然优势,同他们建立起信任关系,帮助其解决一系列诸如说谎、自闭、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开展小组工作针对流浪儿童的一些共性问题如自私、不友好等。通过在一起有目的性的游戏和分享交流,促使他们在行为上发生改变。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应是他们在走向社会前学会的最基本的待人接物原则。
为流浪儿童寻求社会帮助,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满足其需要,解决或者缓解其面临问题。由于大部分的流浪儿童来自问题家庭,如家庭贫困、父母离异或者去世、家庭暴力、遗弃等,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被迫流落街头。对流浪少年儿童的教育,首先要实施“情感补足”,即营造“爱”的环境,用亲人般的关怀、朋友式的爱护、师长式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建立起信任的关系。社会工作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与社会相联系的独立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都有生存、得到社会尊重和关怀的权利,相信人有自我改变、成长及解决危机、实现自我发展的潜能,社会有责任向成员
提供条件和机会,并尊重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客观合理性。这一理念使社会工作者能够对流浪儿童做到“同理”、“尊重”、“接纳”,从而打开他们封闭的心扉,唤醒他们爱的感受和幸福的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篇: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救助方法制度
黄翠兰
孙志刚无辜死亡的悲惨事件废除了实行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催生了中国管理流浪人员制度的变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0日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办法”),对流浪人员以自愿的接受救助制度取代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无疑是中国法律变革和人权发展的重大事件。7月21日,民政部发布2003年第24号部令,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救助办法和实施细则将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但最让人遗憾的是,对流浪儿童[1]的关注以及救助制度依然掩埋在本就模糊的对所有人的救助制度之中,流浪儿童的权利依然无法得到保护。本文力图揭示流浪儿童救助制度与流浪成年人救助制度的差异并提出建立中国流浪儿童制度的建议,以希冀得到有关方面重视从而为保障本就不幸的流浪儿童的权利创造一个必要的环境。
一、流浪儿童与流浪成年人救助制度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一个成年人有权利选择自己包括流浪在内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即使出于救助、帮助的目的,也不能对流浪的成年人采取强制性的救助方式。但未成年人则不同。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有权利得到父母、国家的特别保护和照料。父母或国家为了承担保护和照料未成年人的职责有时甚至要采取强制措施,如为了避免其离家出走、避免其接触危险物品。CRC[2]在前言中明确:回顾联合国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宣布: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料和协助;铭记如《儿童权利宣言》所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确认世界各国都有生活在极端困难情况下的儿童,对这些儿童需要给予特别的照顾。该公约第二十条规定:1、暂时或永久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或为其最大利益不得在这种环境中继续生活的儿童,应有权得到国家的特别保护和协助。2、缔约国应按照本国法律确保此类儿童得到其他方式的照顾。我国法律也国家承担保护儿童责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如《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2、场所、设施、人员要求不同
未成年人自身身体、心理发育的状况决定了他们生活场所、环境与成年人的差异。从舒适、安全角度考虑,儿童救助机构的床铺、板凳、桌椅、厕所等都应该有成年人有差异;从照料、管理、保护流浪儿童角度考虑,儿童救助机构的管理人员应该富有爱心、懂得儿童心理、了解儿童工作基本知识。CRC第3条第3款规定:缔约国应确保负责照料或保护儿童的机构、服务部门及设施符合主管当局规定的标准,尤其是安全、卫生、工作人员数目和资格以及有效监督等方面的标准。根据这一规定,主管部门应该在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安全、医疗、环境、工作人员素质以及数量等方面作出特别规定。
3、救助内容不同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0条中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1
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结合有关法律以及上述监护职责的规定,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照料、管理和保护
根据国家民政部门的统计:7岁以下的儿童占流浪儿童总数的10%,8-12岁的占23%。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提供的资料也证实了上述低龄儿童流浪的情况以及所占比例。[3]这些低龄流浪儿童的生活需要得到照顾。所以流浪儿童的救助机构还要承担一种职责,那就是要照顾他们的生活。除此以外,流浪儿童救助机构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流浪儿童的生活、学习、娱乐进行管理并保护他们的安全。
(2)、教育
CRC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1、缔约国确认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此项权利,缔约国尤应:(A)实现全面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B)鼓励发展不同形式的中学教育、包括普通和职业教育,使所有儿童均能享有和接受这种教育,并采取适当措施,诸如实行免费教育和对有需要的人提供津贴;(C)根据能力以一切适当方式使所有人均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D)使所有儿童均能得到教育和职业方面的资料和指导;(E)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按时出勤和降低辍学率。《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义务教育法》
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上述公约及法律的规定,接受9年义务教育是儿童享有的权利,国家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到9年义务教育。对于流浪儿童,国家更是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得以接受9年义务教育。否则就是其失职。所以建立流浪儿童救助机构,不仅是要保证流浪儿童的吃、住以及基本生存需要,而且要保障流浪儿童接受9年义务教育。
(3)、矫治
流浪儿童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大都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如说谎、盗窃、以强凌弱、暴力倾向甚至仇视社会。这就要求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必须承担起矫治他们不良行为的责任。
二、流浪儿童救助机构与儿童福利院的区别
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是对流浪儿童的短期救助制度,与儿童福利院的主要区别在于:
1、流浪儿童救助制度不是国家监护制度,救助机构与流浪儿童之间没有形成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法律关系;而儿童福利院是一种单位担任监护人的国家监护制度,儿童福利院是监护人,在儿童福利院的儿童是被监护人。
2、根据目前的制度,儿童福利院只接收父母双亡的孤儿和弃婴,对年龄一般也都有限制。而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接收儿童不应受年龄或流浪原因限制,只要是在流浪,就有权利获得救助。
3、儿童福利院由于与接收的儿童形成了稳定的基于监护制度产生的法律关系,所以一般不存在考虑儿童出路问题。而儿童福利院是短期救助制度,一个使命就是了解儿童流浪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以维护该儿童的权利。了解到儿童流浪是基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权或不履行监护职责,应该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情节恶劣或屡教不改,就应该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三、最新流浪人员救助制度在救助流浪儿童方面存在的缺陷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有三个条款:
第五条: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第十一条:救助站应当劝导受助人员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救助站对受助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照顾;对查明住址的,及时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领回;对无家可归的,由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妥善安置。
第十二条:受助人员住所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教育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
民政部公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有六个条款涉及未成年人。
第五条: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应当及时安排救助;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
第十三条: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
第十四条:对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可以查明其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受助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
第十五条:对因年老、年幼或者残疾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表达能力,因而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上级民政主管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
第十六条、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应当事先告知,救助站不得限制。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开救助站,须经救助站同意。受助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八条:受助人员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乡级、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返回的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避免其再次外出流浪乞讨;对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责令其履行抚养、赡养义务;对确实无家可归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安置。
但认真分析《《救助办法》》和《实施细则》的上述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条款,这些规定还无法保障流浪儿童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具体来看:
1、没有体现国家对流浪儿童赋有的法定职责
对于流浪中的儿童,公安、城管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接受救助。也就是说对于流浪的成年人是救助机构等待救助人员的主动到来和自愿申请,而对
于流浪的儿童则应该采取主动措施使其接受救助。至于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的“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的规定,对流浪儿童来说显然推卸了责任。不论流浪的儿童是否如实提供了个人情况,不论流浪儿童是否主动申请或要求救助,流浪儿童救助机构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救助。
2、在救助场所、设施、人员等方面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公安部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二十一条中规定:对于被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犯分别关押、管理,并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给予照顾。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受到成年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的侵害以及教唆、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关押、管理方面都是与成年人分开的,但对于没有违法犯罪的流浪儿童却没有规定这种分开管理的制度。《救助办法》第八条只是规定: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整个《救助办法》以及民政部的实施细则都没有规定要将流浪儿童与流浪成年人分开管理的制度。
3、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忽视
《救助办法》第七条规定了救助站提供救助的内容: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这种救助内容只是解决了吃、住、行、与亲属联系问题,却没有解决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即使被收容、犯罪后被判刑执行刑罚,也要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而现在问题是,体现人道精神的最新的流浪儿童救助制度却依然无法保证流浪儿童享有公约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受教育权。
4、推回原籍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对《《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第十四条所确定的由流入地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所在单位以及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的处理流浪人员的原则,我认为是典型的制度设置中的互相推委。尤其对于处理流浪儿童问题,在儿童没有单位、没有相关制度以及机构可以保证户口所在地和住所地安置有能力对流浪儿童进行安置的背景下,只能寄希望于亲属。诚然,从理论上说,父母等亲属是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最佳去处;从实践来看,依靠父母等亲属也确实解决了很多流浪儿童问题。但必须意识到,父母遗弃、虐待子女或长期争吵等家庭原因是导致儿童流浪的最主要原因,家庭问题不解决,只是把流浪儿童送回家中,必然导致重复流浪和流浪儿童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以往具有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也证明了这点:在流浪儿童中,二次以上的流浪占流浪儿童总数的40%。
5、对流浪儿童不应限定期限
《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救助办法》没有规定救助期限,而《实施细则》却规定了10天的期限。这一期限的规定甚至使救助机构根本无
法查清流浪儿童的来处,教育、矫治可能就更是成为一句空话。流浪儿童救助制度不应限定这种期限。
第三篇: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流浪乞讨儿童谁来解救?
摘要:当我们走在繁华都市的街头,总会看到那些被埋没在来往人群中却艰难的生存着的人,有老人、孩子、青年人。乞讨儿童问题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流浪儿童群体也日趋庞大,他们的生存、人身、教育、发展等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流浪乞讨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及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又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和公共管理问题.本文将对
关键词:乞讨儿童;微博解救;福利政策;
引言
解救乞讨儿童,是近期微博上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2011年1月17日,一名失踪儿童的母亲给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发了一封求救信,希望通过网络找到自己的孩子。于建嵘随后通过微博向网友求助。在接到更多的寻人信息之后,于建嵘教授专门建立了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号召网友们随时留意身边的乞讨儿童,帮助他们和亲人团聚。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不仅在热心人群中反响强烈,还受到了名人微博和公安微博的推荐与回应。
城市中的流浪乞讨儿童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群体,这类特殊的群体一直被当作污染城市环境的垃圾,但是他们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法治等各方面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他们的产生及大量涌入城市必将会对城市的管理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对这一群体进行现象分析、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合理有效的救助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乞讨儿童的现状分析
丐是社会的私处,我们天天羞于示人,却又天天感觉存在;丐又是极端传说,丐到洪七公的境界,皇帝都不做,丐到残疾童丐的境地,则暗无天日,江河无语。
根据民政部《十一五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流浪乞讨儿童100-150万,其中80%有盗窃、抢夺等违法行为,45%的儿童常年以违法行为为生,74.4%的儿童在流浪乞讨两个月后就会出现违法行为。
(一)流浪乞讨儿童的乞讨方式
1.沿街流动行乞,这种方式较为普遍,或行走在商业区,或在过街天桥,或在地下通道。
2.示残型乞讨,主要是展示残疾或畸形的肢体,以获取路人的同情。
3.卖艺型乞讨,主要采用吹拉弹唱、表演杂技等方式进行乞讨。
4.以贫病等虚假理由欺骗行乞,以天灾人祸,本人落难,家人生病,无钱就医等理由进行乞讨。
5.纠缠尾随等强讨恶要,采用抱住行人大腿,强拉硬拽的方式,这类儿童一般受人暗中教唆。
(二)、流浪乞讨儿童的特点分析
1.被操控性及团体化乞讨现象突出
操控行为主体往往是成年人,包括其亲人、老乡、陌生人等,通常以幕后操控或者带领乞讨为主要形式来组织、控制流浪儿童的乞讨。操控主体与流浪儿童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亲人为主,带领或近距离控制流浪儿童以示弱方式为主要手段进行乞讨。第二种主体与这些儿童大多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以收养、领养、租、捡、买、诱骗等方式获得婴儿、病童、残疾儿童等,并以其为工具进行乞讨。乞讨所得基本为操控者所占有。第三种,成人通过哄骗、威逼利诱等方式控制流浪儿童,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把他们组织起来,经过培训,操纵行乞从中获利。例如大街上的一些卖花童,操控卖花童的有些是亲人,但大多是老乡或陌生人,他们组织卖花童以抱脚、纠缠情侣、下跪乞求等方式强卖获得高利,并用体罚、挨饿
等形式虐待未达到收入要求的卖花童。
2.职业化、半职业化倾向明显
由于流浪儿童乞讨者的被操控性,通过成人有计划的组织、培训、监控等手段强化了流浪儿童乞讨行为的职业化或半职业化走向。
3.低龄化与低学历状况严重
有调查显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乞讨人员占了调查对象的八成多,反映未成年乞讨者低龄化现象较为突出。这些乞讨儿童大部分都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一般处于小学文化程度,有的儿童并没有接受过教育。
4.乞讨收益与个人受益极度失衡
儿童乞讨者一般每天都能乞讨到几十元,尤其是卖花童,他们每晚到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夜市卖花,一般都有几十元至一百元收入。尽管有较高的乞讨收入,但未成年乞讨者所得一般都要交由控制他们的成年人掌管并占有,他们仅得能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不是现金。
(三)、乞讨儿童未被满足的需求
乞讨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很多方面的基本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而乞讨儿童的最低级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更不要说更高等级的需求。乞讨儿童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基本需求,指在衣、食、住、医疗等生存和安全层面上的需要。长期在外流浪乞讨的儿童,他们中很多都有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露宿街头、有病无法医治的经历。
然后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乞讨儿童大多缺少爱和关怀,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价值观和认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流浪儿童都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一些孩子在流浪过程中沾染了很多不良的习惯。
其次是受教育的需求,这是指在文化知识、人格品性、社会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乞讨儿童并不能和一般儿童一样,幸福地依偎在爸妈的怀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们的受教育的权利被无情的剥夺了,所以,更多的孩子表现出人格、品性方面的缺陷,如低自尊、爱说谎、打架、骂人、孤僻、偷摸、自由散漫、对他人和社会缺乏信任等
最后是回归与发展的需求,有的儿童成为乞讨儿童是因为被拐骗离开家庭,所以,面对这样的群体,把他们从背后操作的人手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回归到自己的家庭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他们各方面的需求未被满足,在未来发展上与一般儿童有很大程度的差距,他们的未来发展问题也毅然非常重要。
二、儿童乞讨的原因分析
在基本了解儿童乞讨的现状,特点之后,我们大致可以将儿童乞讨现象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每一个人都首先是家庭的一部分,都来自于特定的家庭,同时也归属特定的家庭。家庭在人最初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不良的影响导致未成年人出现心理危机,再由于得不到良好的救助,最终离家出走。再由于温饱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他们便不得不走上乞讨之路。
家庭因素导致的外出乞讨主要有自愿乞讨和被迫乞讨。儿童自愿选择乞讨的道路多由于逃避家庭暴力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脱离家庭虽然是他们远离暴力的径直途径,然而一旦脱离家庭,就断绝了家庭给予他们的生活上的支持,乞讨便成为他们维持生活的手段。造成儿童被迫乞讨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解体和父母的遗弃。父母的分离或死亡是原有的家庭解体,孩子处于孤立的地位,孩子对家庭的依附性也减少了,被迫流浪街头,乞讨为生。
(二)社会因素
1.经济贫困
物质生活条件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基础。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物质未能达到极大丰富,全民未能实现共同富裕,有的贫困家庭人员包括儿童寻找生活的出路,乞讨无疑是一种便捷的途径。
《新民周刊》经多年的调查显示乞讨儿童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2月10日,海南省三亚市有了一个新的进展,8名在三亚市第一市场行乞的河南籍儿童被警方发现后带至三亚市救助管理处,经调查,其中7名孩子均因贫困由父母或亲戚带至三亚卖艺行乞。
2.保障性原因
(1)对未成年人群体保护不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乞讨儿童未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获得针对性的保护。对乞讨儿童的解决方法和管理手段仍然同成年乞讨者混杂在一起,一旦发现乞讨者便用遣返原家庭等简单方式解决,未能探究引起其乞讨的根本原因,不能从根源上切除令其乞讨的问题所在。
(2)对利用儿童乞讨的行为打击不够。对于犯罪分子操纵儿童乞讨的打击力度不够。犯罪分子看到利用儿童乞讨带来的利益远大于操纵儿童进行乞讨的风险,致使这种行为的扩大化的趋势。
(三)儿童自身的因素
1.厌学、逃学
现行的教育制度,分数被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被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训斥、嘲笑、批评甚至打骂。日积月累的叛逆心理和厌学情绪使得这些儿童逃学、辍学,走上乞讨的道路。
2.迷恋社会诱惑
网络游戏、带有情色内容的电影、杂志对于鉴别能力弱、自制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说往往有不恰当的指引。支付这些诱惑的开销一旦在家庭不能满足时,未成年人只能自谋出路,乞讨便是成本小,受益大的有效途径。
流浪乞讨儿童的出现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对于独立思考能力还未完全形成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流浪乞讨行为大多是被迫的。有些流浪乞讨儿童甚至是遭到的身体和心灵的残害后,被操控着进行乞讨。他们作为被某些“弱势群体”操控的弱势群体,对得到救助的愿望就更为强烈,而全社会通过各方面的行动对其进行能使其真正获得救助的要求也更加紧迫。
三、乞讨儿童的救助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法律规定
从法律上说,乞讨儿童本不应存在。《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均应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仅就这一法条的施行而言,年满六周岁的乞讨儿童都应接受当地政府的调查和救助。我国在其他许多法律中也保护了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权利。
例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9条,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规定利用残疾人的残疾,侵犯其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1条规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2006年6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规定了“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不满十
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些法律条文对减少流浪乞讨儿童的数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法律也存在一些不足,覆盖面过窄;法律情节规定不明确,使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处罚力度不够,不能威慑一些犯罪分子。面对这些不足,应具体而明确的去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
(二)丰富和创新适合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确保有效救助。
相关部门在对成年人乞讨者采取引导救助、即时救助、昼夜救助和流动救助等积极救助方式的同时,应创新救助方式,做到主动出击、及时发现、即时甄别、强制护送至救助站或儿童保护中心进行救助,实行一步到位的救助。救助要根据不同的受助对象需要,做到分类救助。当然,按需施救是以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素质为前提的。为此必须拥有一批合资格的救助人员,救助人员必须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的系统学习,具备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计划、干预和评估的能力等。
(三)协调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要对流浪乞讨者的救助真正产生实效,实现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必须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以及运用政府的调剂手段,建立完善的生活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养老保障等制度,扩大贫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使农村中老有所养,弱有所保,痛有所医,幼有所学。
(四)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乞讨儿童安置问题
1.建立统一的信息收集、监测、发布系统。一个连接民政、公安、城管等多部门的信息网络,对有过乞讨经历的儿童进行身份登记,将信息资料翔实入网,使得信息能够共享。
2.建立全国性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立这样的保护中心,需要分三个阶段和四个环节,第一阶段,在省会和大中城市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第二阶段是在中心的基础上在各区县建立分中心;第三阶段在分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救助点。四个环节是早期干预制度——中心帮教——回归安置——定期回访。
3.建立救助主体网络,形成政府、社会、社区救助乞讨儿童的合力。对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不仅由政府负责,还要靠社会力量的补充,吸引中介组织和民间团体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活动。首先,借助社会力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其次,要创造条件,催生社会中介组织及民间救助团体,开发和扶持其发展,用制定优惠政策、减税、购买专业社团的服务等具体措施,刺激和鼓励群众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最后,寻求社区协作,建立社区化救助模式。
第四篇:浅谈中国流浪儿童问题
浅谈中国流浪儿童问题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流浪儿童日益增多,他们的生存问题、受教育问题等等,是
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沿街乞讨的流浪儿童不仅与社
会和谐面貌不协调,而且将来极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现代文明和社会稳
定构成威胁。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谈
谈关于流浪儿童形成的原因、对策、教育现状和社工在这方面的工作等。
关键词:流浪儿童;相关政策;原因;措施;社工
材料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对北京、杭州、上海等九城市进行抽样调查推算,全国流浪儿童应该在100万至150万间。又说:据民政部统计,全国流浪儿童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绝大部分流浪儿童是文盲或是小学文化程度,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到15岁之间。从这些数据看出,流浪儿童的数目是不少的,他们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些流浪儿童本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他们却成为城市边缘少年,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坐在宽敞的教室接受文化知识。但这些流浪儿童早已经在社会打滚,但这种打滚却是给我们的社会增添了多少不和谐音啊。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我国城市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者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儿童。我国对流浪人员的社会救助实现了由收容遣送向救助管理的制度转变,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也得到发展。“以人为本”是救助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实践中,必须兼顾流浪儿童“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这一原则的实质。但现行救助模式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临时性的生活保障和护送返家,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尚未得到重视。这些儿童,有的家庭解体无人管教,有的家庭存在功能障碍、缺乏温暖。由于他们自身在不良家庭环境和流浪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偏差未得到根本改变,许多孩子被送回家不久又再次流浪。据调查,多次离家流浪的儿童占流浪儿童总数的39.22%。这些流浪儿童要重新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必须依靠教育。流浪儿童浪迹街头,居无定所,生活无着,生存艰难。他们没有医疗保障和基本卫生条件,靠流浪乞讨或出卖廉价劳动力养活自己,他们中的部分人甚至成为不法分子利用和侵害的对象,沦为犯罪分子赚钱的工具。城市流浪儿童严峻的生存现状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成为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构成了巨大的危害。如:近期比较关注的农民工第二代问题。
一、流浪儿童出现的原因分析
儿童流浪的原因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社会原因
流浪作为一种生存状况或生存方式毕竟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相背离。从我国情况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为人们创造自由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流浪现象提供了条件。这也就是说,流浪儿童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副产品。另外,在一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欠佳的地区,拐卖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经济原因
我国约有592个贫困县和14600万的贫困人口,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相对贫困人口也在逐渐上升。因为天灾人祸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2010-12-261
人数较多,因此为了维持生计很多未成年人外出打工,而当他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生活时,常常选择乞讨。从流浪儿童的来源地来看,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新疆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三)家庭原因
单亲家庭、与继父母生活的儿童与监护人不融洽,会造成彼此间感情淡漠,家庭矛盾不能及时消除,日积月累他们便会与家长产生隔阂,孩子在受到身体或心灵伤害后会离家出走。另外,有些父母对子女教育不当也会造成他们选择离家出走到街头流浪。
(四)教育原因
很多学校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纯追求升学率;家长也望子成龙,除了学校的日常学习外,还给子女报名参加一系列辅导班,无形中又给子女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考名校成为学校和家长为孩子构建的梦想,在以“分数”为标准评价孩子优劣的前提下,那些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在家庭和学校乃至学生群体中经常被忽略、蔑视的学生,会成为“边缘儿童”。这部分孩子时间一长便会产生厌学情绪,以至脱离学校和家庭,转向社会成为流浪儿童。
(五)自身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8~14岁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这个时期是心理学理论认为的“危险年龄阶段”。他们逆反心理强,主观上有要求家长和社会尊重其个性和独立意志的朦胧意识,但实际上又不具备分辨是非和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流浪儿童的基本特征
有研究表明,我国流浪儿童依据其外出流浪的原因基本上是五种类型:一是主要想打工赚钱的流浪儿童,流浪生活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不大;二是非打工赚钱的纯粹流浪动机的儿童,流浪生活对他们身心伤害和负面影响是致命性的。他们是真正意义的流浪儿童,是社会工作者干预和提供服务的主要对象;三是那些因暂时和偶然性因素离家出走,流落街头的儿童,流浪生活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不大,他们是短暂的流浪儿童群体;四是因非本人意愿影响而流浪街头,失去家庭温暖的儿童,他们一般渴望回到家庭和家乡。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和可怜的流浪儿童群体;五是具有纯粹的流浪动机并且染有偷窃和盗窃恶习的长期流浪儿童,他们虽然数量上不多,但是他们对其他类型流浪儿童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巨大,例如长期流浪的惯流。他们常与青少年犯罪、黑社会(有组织犯罪)和团伙犯罪密切相关,这是最危险的流浪儿童群体。这个群体男性比例比较大;年龄在12~16岁居多;以汉族居多,少数民族儿童数量较少;近九成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一半以上没读完小学在中小学阶段辍学;身体三成以上有受过伤害痕迹和有生理缺陷,是流浪儿童的显著特征。
三、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救助机构教育职能不清、教育功能不足,使得流浪儿童教育工作发展缓慢,未形成完善的教育模式,全国一百多个救助机构中,仅有少数几个市的救助机构开展了教育工作,大多数救助机构并未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现有的这些教育工作也是零星、不系统的,缺乏长远规划、制度性保障和政策支持。师资缺乏,教育内容随意性大,教育成效非常有限。流浪儿童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和同龄儿童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目前,全国流浪儿童救助教育机构中基本没有适合流浪儿童特殊需要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现在的从教人员主要是救助机构管理人员兼任,缺乏教育教学训练,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足,对促进流浪儿童的转变和成长、真正回归主流社会的作用非常有限。
四、救助流浪儿童的对策或途径
1、采取宏观经济措施,促进各地区经济和谐发展。很多流浪儿童都来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大力发展当地经济,逐渐减少各地区的贫富差距。
2、多方筹集资金,使救助经费得以保障。利用税收机制鼓励企业关心社会福利事业,企业、私营业主向救助保护中心捐善款,促进其积极性。基金会、群团、国内外慈善机构关注和参
与流动儿童及其救助保护设施建设、物资捐赠、技术援助,应同样享有优惠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
3、加强相关部门协作,发挥整体协同效能。妇儿工委、民政、妇联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加强部门协作和国际合作,支持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为救助保护中心扩大部门间、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救助保护中心要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吸收国际援助资金和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救助水平和救助能力。
4、大力倡导和谐社会,从和谐家庭做起。家庭不和谐是造成流浪儿童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家庭是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儿童在家庭的成长才会是正常的、快乐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5、加强师资培训和教育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功能。
6、充分认识流浪儿童教育的特殊性,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
7、呼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制度性的政策支持,明确救助机构的教育职能。对于由教育因素引起的流浪儿童现象,我们则应该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各级政府应当从保障流浪儿童基本权利、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流浪儿童教育的必要性,对建立健全流浪儿童教育体制和机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学校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减少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学习压力,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社工对流浪儿童的救助
在推进人性化救助的实务中,要以个别化的原则来推动流浪儿童个性和人格的发展。特别要关注流浪儿童的发展性和可塑性,构建适应流浪儿童成长的环境。当前,流浪儿童保护模式还停留在封闭式或半开放式的状态,这种状态容易导致以保护流浪儿童为出发点的救助制度因为执行中的偏差而最终对流浪儿童产生伤害。人性化的救助,实际上要求救助制度和工作者们更加关注个体的需求和权益,重视人性和价值,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社工在实践中要坚持“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将流浪儿童的发展视为己任。
参考文献:
【1】 李艳红: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7;
社会保障
【2】 谢琼:流浪儿童救助:政策评估及相关建议;山东社会科学
【3】 冯元;冯曙:流浪儿童教育问题探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4】 罗一娴:关注城市流浪儿童;教育研究;2008
【5】 程福财:能动的童年:关于流浪儿童生存策略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
所
第五篇:流浪儿童调查问卷
流浪儿童调查问卷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所处的年龄段是?A、3-7岁B、8-11岁C、12-15岁D、15岁以上
3.您目前所在的地区是?A、一级城市B、一级城市周边地区C、乡镇
4.您的户籍地是?A、农村B、城镇
5.您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流浪人员?
A、本地人,无家可归B、本地人,有家不愿归
C、外地人,无意中流浪到此地D、外地人,特意选择此地 第二部分:家庭情况
6.您认为您与父母及家庭关系属于:
A、完整和谐B、完整但经常争吵C、父母分居D、单亲 E、重组家庭F、父母双亡G、父母有残疾
7.您认为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属于:
A、富裕高收入家庭B、一般收入家庭
C、低收入家庭D、贫困家庭
8.是否经历过家庭暴力?
A、有,家庭暴力是致使流浪的原因
B、有,但不是致使流浪的原因
C、没有
9.是否能与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取得联系?A、是B、否
10.如果能够联系到你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您愿意回家吗?A、愿意B、不愿意 第三部分:学习情况
11.您流浪前是否接受过教育?
A、没读过书
B、读过书,但没读完小学
D、读完小学就开始流浪
E、小学毕业,未读完中学
F、中学毕业
12.您是出于什么主要原因失学的?
A、家庭困难B、学不进去C、想早点打工挣钱
D、父母不让上学E、其他原因
13.现在是否希望回到学校读书?A、是B、否
第四部分:目前生活情况
14.您的身体状况是?A、良好B、偶尔感冒C、时常生病D、患严重疾病
15.您流浪多长时间了?
A、三个月B、半年C、一年 D、一年以上三年以下 E、三年以上
16.您流浪是出于哪方面的原因?
A、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家庭温暖
B、家庭氛围不和谐,不愿待在家中
C、家庭贫困,不得不以乞讨维持生计
D、受专门组织偷盗的犯罪集团控制,无法脱身
E、被父母强迫外出打工,不堪工作重负而选择流浪
F、从小就是孤儿或被父母抛弃,无依无靠
17.是否有被送回家后又返回社会流浪的经历?A、有B、没有
18.是否曾有因为违法进过派出所的经历?A、常常B、偶尔C、没有
19.流浪时一日三餐是否能保证?
A、可以保证一日三餐B、每天只能吃上一两次饭
C、有时能吃饱有时吃不饱D、常常一连几天吃不上饭
20.有无固定居住场所?
A、有,自己搭的简易居所
B、没有,晚上睡街道,公园一类的公共场所
21.您的生活来源是?
A.他人救济B、街边乞讨C、沿街叫卖或派发广告D、其他(请具体说明)第五部分:心理状况
22.你的性格是?A、开朗B、内向C、暴躁D、软弱E、其他
23.您觉得自己现在过得?A、开心B、孤独无助
24.你有朋友吗?A、没有B、1-2个C、3-5个D、5个以上
25.是否觉得自己被社会所抛弃?
A、是,但并不是很明显
B、是,很强烈的被遗弃的感觉
C、没有,觉得跟社会无关
D、没有,从来没想过
第五部分:受救助情况
26.是否知道救助站等社会福利中心?A、知道B、不知道
27.是否去过救助站等社会福利中心?A、是B、否
28.是否接受过社会性质的任何救助,接受的救助方式是?(可多选)
A、是,金钱B、是,食物C、是,生活用品D、否
29.是否认为接受的救助对您的生活有实质性的帮助?A、是B、否 第六部分:未来打算
30.是否想过以后的打算?
A、想过,希望尽快找到亲人能够回家
B、想过,希望自食其力,结束流浪生活
C、没想过,过一天是一天
D、没想过,觉得流浪乞讨的生活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