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3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3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1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知识点:
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P89)
二、儿童的需要(P92)
1、生存的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的需要
4、游戏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
三、儿童的成长、面临问题及资源(P93)婴儿期(0-1)面临问题:如何避免疾病困扰以及保障生命安全等,主要是生理层面的。资源:家庭或其他抚养主体提供的物质和照顾,相关法律及政策,可获得的公共服务等。幼儿期(1-5岁)面临问题:除了生理发育方面的问题外,婴儿期的儿童会有分离焦虑,而处于儿童早期的儿童会出现恐惧;害怕环境中出现陌生生物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觉;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行为及心理偏差。例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资源:父母和家庭是照顾儿童和帮助儿童克服成长面临的问题的重要资源。除此之外,医疗照顾的形态、安全住处的拥有、健全的营养和适当的正式与非正式儿童照顾的安排都是重要的社会结构资源的实例。学龄期(6-14岁)问题:可能会出现学习性问题,如厌学、焦虑等。幼儿期的行为问题,在学龄期表现的更加明显,甚至会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等。资源:儿童自身的生理、心理资源是儿童应对自身发展及其障碍以及人生任务的主要因素。社会结构资源在这个时期仍然保持着重要性,家庭、社区环境、学校系统和同辈群体都是儿童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点(P94)儿童社会工作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在当前的法律、文化背景下,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及自助服务活动。
特点(1)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立足于现有的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之上的。
2)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象需要和特点基础之上。
(3)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
(4)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
第2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
1、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96)
(一)儿童生物学
(二)儿童心理学
(三)儿童教育学
(四)儿童社会学
(五)儿童文化学
2、儿童社会工作的表现形式(P100)
(一)宏观层面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2、促养儿童的养育
3、推动儿童教育事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
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7、增强儿童权益保护
8、提供有关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二)微观层面(1)支持性服务(2)保护性服务(3)补充性服务(4)替代性服务
3、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P103)家庭 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4、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P104)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
第3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知识点: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区别(P106)
儿童社会工作中评估的应用(P109)
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P115)
1、儿童辅导(想象互动游戏治疗、沙盘游戏治疗)
2、儿童小组工作
3、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二篇:儿童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
儿童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的关系
含义:儿童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儿童的教育和保护工作中,不仅救助和保护不幸儿童,而且关心一般儿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儿童社会工作是一项儿童福利工作,需要充分运用一切能促使儿童成长发展的个人和环境的资源,以确保儿童福利服务的实施。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者是一种事后补救性的工作,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包括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待儿童、情绪或行为偏差儿童等。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其中主要有:能增进儿童健全发展的各种措施;能防范危害儿童的保护措施;能保障儿童福利的措施;能协助儿童处理成长和适应过程中的难题的措施;以及能促成儿童发展潜能的措施
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前后至19世纪,可以称之为以救济为主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其特点是:服务的手段主要是领养、寄养等被动、消极的救济方法,工作对象集中于孤儿、弃儿和部分贫困儿童。第二阶段:自发表了《儿童权利宣言》起至以后,可以称之为以积极的儿童福利为目标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这份宣言强调:儿童应该受到关怀、爱护和了解;儿童应该有足够的营养和医疗照顾;儿童应该有法定的免费教育;儿童应该有全面的康乐和游戏的权利;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和国籍;如果遇到伤残和灾难,儿童应该受到妥善的照顾和获得优先救济;儿童应该有发展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权利;儿童应该有建立友爱与和平精神的权利;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家和地区,儿童都应该同等享有上述的权利(王思斌,1999)。《儿童权利宣言》成为现代儿童社会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本土化:社会工作者主动从不同层面参与到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与服务中,既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有益尝试,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还可以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彰显,在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专业理论和价值的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思想的升华,还有方法与技巧在应用中的锻炼和提高,是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感到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儿童社会工作及服务还有一条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在吸取西方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的相关理论及经验的同时,结合当代中国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社会工作与儿童服务的道路。
以下是几点建议: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儿童社会工作专业队伍
从事儿童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要求具有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社会工作理论素养,还要精通儿童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的操作技巧。才能面对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儿童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专门从事儿童工作的专业人员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爱心和宽容心,更重要的还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要能望远寻找方向,也能俯下身体倾听儿童的心声。因此,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培养和用好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是搞好儿童社会工作的首要条件。
(二)尽快整合力量建立儿童社会工作专业体系
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要有整体规划,要与国家对儿童事业的发展远景相结合,工作的目标、原则、任务、方法、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工作重点和阶段目标,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立我国今后一个阶段的儿童发展政策的重点和分阶段的实施计划。以保证有限的资源产生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有关儿童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有的儿童保护法规政策在操作方面显得太过宏观,这就容易出现因理解和运用中的偏差导致标准不统一,进而侵害儿童和家庭的基本权利。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出台某些具体的单一性法规,以加强法律执行的一致性、严谨性。如《反弃婴法》《单亲儿童抚养条例》等。
(四)加强政府对儿童工作的宏观协调管理
国家应该更加明确儿童工作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门、下属和协作机构的职能、工作范围,人员配置、财政来源比例,加强对全国儿童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服务工作标准及评估指标的建立。以政策导向,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和研究领域,建立公开的全国儿童工作研究和服务的信息资源网,以提高研究和服务的水平。
(五)加强对儿童服务设施的布局和调整,搞好阵地建设
娱乐是儿童最主要的需要和权利,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要从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国各地区的儿童活动资源进行总体的规划安排,是指更合理更贴近实际的需要,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要用好福利彩票的收入以点带面,合理布局,调动各方面的人、财、物力资源,为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2009年成立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提出几点要求: 一是要明确工作思路。要紧紧围绕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子女、流浪未成年人、残障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问题儿童群体深入开展研究,帮助政府部门改进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掌握了解国际先进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法,总结提升我国儿童工作成熟经验,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模式。二是要建立研究队伍。要认真考虑我国儿童工作具有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特点,有效整合现有政府部门、人民团体、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一支跨学科、跨领域,专职与兼职、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的研究队伍。要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特长和积极性,提高研究质量,打造研究品牌。三是要加强国际交流。发展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既要广泛吸纳国际上一切先进经验,也要不断丰富完善、提炼总结本土理论和实务方法。
流浪儿童状况:民政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未成年人,绝大部分是文盲或小学文化,因经济、教育、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外出流浪,主要靠捡垃圾、乞讨、做廉价小工、卖艺卖花等方式维持生活。其中一部分被成年人利用来偷盗、行乞、散发小广告,成为幕后黑手逃避打击、大肆敛财的工具。而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会办公室一项抽样调查推算,我国流浪未成年人大致有100万至150万。我国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数量大,生存状况恶劣,基本权益难以保障,易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目前民政部已累计投入本部级
福利彩票公益金5000多万元,地方配套资金投入1亿多元,在全国各地建成了130多个专门为流浪儿童提供紧急庇护的救助保护中心,给了因各种原因流落街头的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相对于一般的救助站,流浪儿童救助管理机构可以说是个新事物,其发展历史及发展经验都相对不足。面对这样一个比较大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系统,如何管理,以达到让流浪儿童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目的便成为全国各个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不断探索的路子,各级民政部门也在不断努力积极探索,例如除了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外,民政部门在不断规范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2006年8月1日民政部制定实施的《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 就是探索成果之一。但是如何进一步的去落实以上两个规范,尤其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即如何去把《规范》的内容落到实处、如何把《规范》的理念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起来还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及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救助保护流浪儿童“郑州模式”,是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创新的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体系。这个体系采取全天候开放式救助点、固定救助亭、流动救助车、类家庭、家庭寄养、技能培训、网站服务、跟踪回访、高校社工合作、定期评估等多种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救助保护。“郑州模式”的创立,首开了国内多项救助工作之先河,不仅使数万名儿童从中受益,也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树起了一面旗帜,成为民政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合作的成功典范。民政部不但给予了“在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极高评价,而且在全国全面推广了郑州社会救助工作经验。
2003年10月22日,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朝阳区王四营乡南花园村成立。这个从一座废弃的小学改建成的救助保护中心对在全北京市发现的3岁至18岁、身体基本健康、智力基本正常、身边没有监护人的流浪乞讨儿童进行救助保护。截至今年7月20日,中心已经救助未成年人1425人次,其中1363名受助儿童已经回归家庭和社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管理模式探索都处于起步阶段,未保中心的探索也是处于开创阶段。且在救助保护工作的现实中,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管理工作还是面临很多的挑战的,例如在现阶段送孩子回家是否是最好的选择?社会资源的调动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引进在时间延续性方面的困境等等。这些不可避免的制约性因素时刻鞭策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管理人员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创新。
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的联系: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社工通过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治等介入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即流浪儿童恢复社会能力,达到“良性回归”的目标。在机构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案访谈,利用年龄同孩子们相差不大的天然优势,同他们建立起信任关系,帮助其解决一系列诸如说谎、自闭、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开展小组工作针对流浪儿童的一些共性问题如自私、不友好等。通过在一起有目的性的游戏和分享交流,促使他们在行为上发生改变。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应是他们在走向社会前学会的最基本的待人接物原则。
为流浪儿童寻求社会帮助,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满足其需要,解决或者缓解其面临问题。由于大部分的流浪儿童来自问题家庭,如家庭贫困、父母离异或者去世、家庭暴力、遗弃等,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被迫流落街头。对流浪少年儿童的教育,首先要实施“情感补足”,即营造“爱”的环境,用亲人般的关怀、朋友式的爱护、师长式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建立起信任的关系。社会工作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与社会相联系的独立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都有生存、得到社会尊重和关怀的权利,相信人有自我改变、成长及解决危机、实现自我发展的潜能,社会有责任向成员
提供条件和机会,并尊重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客观合理性。这一理念使社会工作者能够对流浪儿童做到“同理”、“尊重”、“接纳”,从而打开他们封闭的心扉,唤醒他们爱的感受和幸福的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篇:《儿童青年社会工作》读书笔记
读《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心得体会
一、书本大体内容
这本书分四个部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的概念框架;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的公共政策及因素;高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关于实务的协调和实务评估等内容。
1、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概念框架。主要以儿童青少年个体及其环境所发挥的功能为目标,用交互性的观点来解释评量和与儿童青少年会谈。在实务工作中,我们很容易忘记儿童青少年在很大意义上是为其环境所界定的。同时也有助于确定迫切需要改变的是儿童青少年自身,还是其生活的环境,或者二者都须改变。进一步的概念是从生态的观点和系统的概念出发来强化这个框架。
2、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的公共政策及因素。为读者介绍了一些联邦的方案和政策,以及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直接产生影响的那些家庭的和文化的变数,而这些对社会工作实务也一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提供了关于儿童青少年发展理论方面的简要概述。
3、高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描述了一些高危群体学生的当前状况和特质,并探讨了恰当的介入方法。许多儿童群体处于危险之中,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作者在这里挑选了那些最能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来进行讨论。
4、关于实务的协调和实务评估。这一部分主要讨论案例管理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方法,它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类服务输送中的服务协调和问责性问题,以及案例管理者的多种角色和倡导模式。
二、我的简要分析
我对书中“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更为感兴趣,所以接下来我就这一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做一下总结,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有关见解或感想。
1、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发展阶段划分
(1)产前期:在诸多由基因决定的疾病中,导致精神障碍的疾病有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特纳是综合征和克莱费特氏综合征。早产会在身体和心理发育方面影响儿童的发展;婴儿越是早产,发展迟缓的可能性越大,另外,作者还指出,在胎儿发育期间摄入药物、酒精和香烟的悲剧性后果是它们对胎儿的影响。
(2)婴儿期: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婴儿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成长和发育。运动技巧和
感官协调的发展遵循预先决定的方式。婴儿最先被色彩和运动所吸引,在大约8—10个月时,他们发展出记忆能力。婴儿能区分出他们的照看者、咿呀学语和微笑。在2岁的时候,儿童的协调能力已发展的非常好,语言和技巧的发展也日趋增加。这时期的儿童仍常有分离焦虑。
(3)学前期:在这一时期(3—5岁),儿童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快速变化,句子表述更长且更复杂。攻击性是儿童这一时期社会化的目标,尤其是当他受到挫折的时候。当儿童开始内化某些标准,并模仿其环境中重要成员的动作时,就显示出意识的发展。恐惧在这一年龄阶段是普遍的。角色模仿被视为对发展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4)儿童中期:这一阶段(6—12岁)儿童以身体的快速成长为特征,且认知技巧也有了快速的提高。父母在儿童发展中依然扮演着关键角色。儿童的全部自我概念受家庭的影响。与伙伴和兄妹的关系也可能对儿童的人格有重大影响。另外,作者指出,儿童中期的心理问题可能包括恐惧症、抽搐、焦虑反应、强迫性困扰顽念、身心症状。当尝试界定导致儿童心理不良的因素时,对家庭亲子关系的品质、社会环境、加诸儿童身上的钱期待和儿童的健康等方面的探讨时非常重要的。
(5)青少年期: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作者对于这一时期的介绍是最多的,首先,作者叙述了青少年期的一些生理变化,接着指出青少年身体的急剧变化也伴随着认知的变化并指出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一些认知问题。的确,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开始出现青春性征,由此也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根据埃里克森的研究,青年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认同问题”,如若不能及时化解有可能会导致偏离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犯罪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我认同危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个体发展的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强调的是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因素,特别是性的因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他把人格化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5个时期,即口腔期(0岁—1岁)、肛门期(1岁—3岁)、性器期(3岁—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他认为,前三个时期对一生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一生的人格在这三个时期即已基本确定下来。这三个时期的基本需求,特别是性欲的满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
(2)心理社会理论:埃里克森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观点以及人格在四五岁时既已
基本完成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他认为社会心理的发展有八个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2.自治对羞愧和怀疑;3.主动对罪恶感;4.勤奋对自卑;5.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疏离;7.生产对停滞;8.自我完善对绝望。然而,埃里克森未能从根本上超脱弗洛伊德本能论的观点,同时他的发展模型是建立在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基础上,不免有失偏颇,且理论多从经验观察而的,缺乏客观的科学实验根据。
(3)行为或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来自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儿童学到各种类型的行为。行为和学习理论关注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行为指标,一如关注其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学习是儿童借以搜集其所处环境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塑造其对环境的反应方式。作者在最后提出了作为实务工作者必须提出的问题,如:如果儿童有适应不良的行为,在他/她的环境中是什么强化了它们?谁是这一行为的角色模型?
(4)认知理论: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介绍了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的理论框架主要是关于认知和智力的发展。儿童会经历一系列的复杂阶段皮亚杰认为“人”(特指儿童)是试图控制和学习他/她切身环境的积极地生物。儿童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他们不断的努力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皮亚杰将他的理论分为四个主要的智力发展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出生到2岁)、前运算时期(2—7岁)、具体运算时期(7—11岁)和形式运算时期(11岁以后)。每一阶段是下一阶段的基础,每个新学会的技巧都会延续至下一阶段。
(5)道德发展和人本心理学: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了理论认为有三种水平和种类的道德推理:1.前道德时期。这一阶段儿童仅仅顺从但没有充分理解为什么他/她要遵从他人的愿望。2.合乎规则的道德时期。这一时期儿童举止恰当,因为他/她希望被别人以某种方式来认定。3.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则时期。这一时期儿童青少年明白道德是如何有益于人们民主地接受法律和保护他人的权利。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体是持续形成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最后作者提出,个体在成人期有机会矫正早期社会化的失败。人本主义理论拒绝心理分析认为内驱力决定行为的观点,而且也拒绝行为和环境理论认为行为仅仅由环境决定的观点。而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个体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且,只有当低层次需求获得满足时,他/她才有追求较高层次需求的可能。
3、风险因素与发展
作者首先列举了Werner提供的儿童主要发展阶段的风险因素,并且提到,风险因素在不同情形和不同国家都会有所变化,随着处理各种风险因素的社会技术的提高,这些风险因素也会降低。作者指出,这种对河发展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分析所呈现出来的是互动或交互模
式,而不是直线模式。这个观点则迫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儿童青少年和他们所处的各种环境间的互动关系。
接着作者表明,一个多变量的风险模式假设,在儿童应对他们环境网络中的压迫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技巧较低时容易产生行为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表格,最后指出这个观点让我们摆脱了单变量的分析模式,即认为而同时问题的起因以及环境是困难的根源。
最后,作者由风险的概念引发了下面的观念,即如果风险能为一些儿童及其家庭所知晓,那也许能够创造和组织缓冲器去影响不利的结果。而这些缓冲器可以被视为阻止或影响消极结果的障碍性因素。最后作者列举了Werner和Smith提供的儿童切身的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的一份清单。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社会儿童青少年中较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交互性框架”这一中心议题,以及该领域内社会政策的配套措施、发展历程和社会工作的专业进展、手法等,这对于开阔国内读者的阅读和研究视野很有益处。
书名:《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作者:米尔斯(美)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3月版
页数:共计250页
第四篇: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八章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
(1)目标
儿童个案工作,一方面,直接启迪儿童发展的需求,帮助其调整心理情绪状态,激发发展的潜能,辅导其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向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进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
(2)特点
①工作对象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②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与技术性;
③在本质上强调助人自助;
④坚持过程的系统性,从各个方面去分析整理儿童问题产生的环境原因及儿童自身的主观原因;
⑤工作具有扩展性等。
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儿童改变不良行为,辅导儿童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
(3)经常使用的儿童个案工作的两种主要形式源:考试资料网
一种是面向儿童的个别谈话。这种谈话式的个案工作一般随意性较大,专业技术的运用也不明显,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
另一种是面向儿童的咨询服务。例如,医疗机构、热线电话、专业课程等。
2.儿童小组工作
(1)定义
儿童小组工作是以儿童团体(小组)为对象,运用团体动力程序与团体活动过程设计技术,使团体中的儿童达到社会性的发展、行为的改变,实现儿童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功能
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加孩子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儿童健康发展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
(3)要素与特点
儿童小组工作包含的基本要素有:儿童小组工作对象,儿童小组工作以识别、区分儿童群体的状况,促进儿童群体的正面发展,运用群体力量促进儿童个体行为的矫治和社会性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儿童与群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等为工作的重点。
特点:
①团体(小组)内外儿童间的沟通和互动;
②专业的技能和方法;
③儿童小组工作者的重要角色;
④重视非正式的儿童团体(小组)。
1.儿童社区工作
(1)定义与内涵
儿童社区工作以调动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为重点,以营造社区内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和引导儿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社会形成互动为工作对象,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服务于儿童,促进社区健全发展。
有三个方面的内涵:①从直接的物质性建设目标入手介入社区;②从非物质的、教育性服务入手介入社区;③从社区儿童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儿童为中心的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④从动员组织社区内综合服务的力量入手介入社区;⑤从建设社区相关社会舆论入手介入社区;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几个特殊整合方式
1.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
(1)家庭支持性服务
最主要的是家庭补助。家庭补助主要是为贫困或单亲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以使儿童能够享受家庭的温暖。另外还有其他辅助性服务,家庭服务通过协助治疗父母亲,增进其亲子功能以服务儿童。
家庭服务机构及儿童辅导机构是儿童家庭服务的主要支持性机构。
(2)家庭寄养
即儿童的亲生父母仍有监护权,而保护权则转向寄养家庭。寄养有三个特点:①在家庭内提供照顾;②非机构的替代照顾;③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寄养,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寄养家庭有收容之家、免费寄养家庭、工作式寄养家庭、受津贴寄养家庭和团体之家之分。这些寄养家庭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家庭寄养的安置过程包括接案、安置、探视、再安置、结案五个步骤。
(3)收养
以收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为标准,可将收养服务分为亲属收养与非亲属收养(机构安置、独立安置)两类。
在有社会福利组织介入的情况下,收养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审查及会谈、家庭访视、配对、试养安置、正式收养、结案、追踪诸项。
2.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建设
(1)儿童福利院的种类及建设原则
儿童福利院是儿童服务的主要社会福利机构,其服务对象包括孤儿及由于各种原因必须从家庭中移出的儿童。福利院的教养方式可分为家庭模式和团体模式两种,前者指一群年龄大小家庭的模式;后者则是由一群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儿童居住在一起,一切生活起居、作息时间皆以团体行动方式展开的模式。
(2)儿童福利院的安置过程
①安置前的准备阶段。运用个案手法,努力维系儿童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必须要安置时,要取得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了解儿童的背景资料。
②安置期间。使儿童适应院内生活。
③安置结束期。第一,进入法定从业年龄的儿童,对其提供职业咨询或职业技能训练;第二,问题基本解决的儿童,可以返回原家庭或安置于寄养家庭庭等。上述两种情况都需要机构提供必要的追踪服务,确保出院者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3.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辅导
(1)少年法庭里的儿童社会工作
是通过建立专门审查少年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帮助犯罪儿童得到教育和指导。需要专职的少年法庭法官和正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参与。
(2)为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少年儿童提供的教育机构中的儿童社会工作
它是在少管所、工读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展的、旨在为儿童提供新的社会气氛,充足的营养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帮助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少年重返社会。
(3)社区服务中的儿童服务
主要包括:①为儿童提供各种服务;②干预社区闲散儿童,帮助其脱离原有生活轨道;③矫治有轻度犯罪行为的问题儿童,提高问题儿童的转化率。
第五篇: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教案(24讲)
第三节孤儿
一、了解我国孤儿的现状
2005年4—7月份,在民政部的邀请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儿童保护中心的调查组参与组织了中国首次全国性孤儿登记排查。对孤儿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全国31个省统计所得到的资料来看,当时我国处于18周岁以下,父母均死亡以及在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共有57.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四点四三。在2011年重新进行统计时,人数上升到了71.2万,5年时间增加了24%。以青海、西藏、新疆、宁夏以及广西、贵州、云南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孤儿占人口比例高于其它地区。新疆、广西、河南、安徽、湖北、云南等地疾病致孤的比例高于全国水平,可能与艾滋病局部流行有一定关系。农村户口的孤儿占总数的86.3%,城市户口的孤儿占13.7%。
从年龄上看,我国孤儿绝大部分集中在6到15岁的年龄组。在这个年龄之前和之后的孤儿比重都大大小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
从原因上看,我国城乡地区不同年龄孤儿致孤的原因有明显差异。城市地区孤儿致孤的首要原因是遗弃等其他原因,尤其是女婴,并且0-3岁的遗弃儿童比例最高;其次是疾病病故;排在第三位的是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导致的孤儿所占比重非常低。遗弃就成为城市孤儿致孤的最重要原因。在农村地区,父母因为疾病病故是首要原因,第二是意外事故,第三才是遭到遗弃,排在最后一位的是自然灾害。
二、孤儿的概念
我们书上说的,父母亲均不在位,不在位有很多种情况。这里的孤儿并不仅仅是无父无母的孩子,而是从更大的范围进行界定,具体符合以下情况:第一、父母双亡;第二、父母中一方由于疾病、死亡、服刑、改嫁、离婚等原因导致缺位,另一方迫于生存压力(经济压力、身体疾病、精神疾病),无法独自承担起照料孩子的重任;第三、被亲生父母抛弃,查找不到亲生父母或者领养人死亡,事实上无人照料的孩子;第四、父母健在,因为残疾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缺少经济来源,处于极度贫困,无力承担孩子的生活、教育费用。第五、父母离异,事实上均未承担起抚养义务。
这里的孤儿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要跟“心理孤儿”现象区分开。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在集体氛围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胆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实际就是心理不健全的一种现象。
三、孤儿的困境
比如说很多农村地区的散居孤儿一般是由缺乏劳动力、经济条件差、年龄较大的外祖父母、祖父母去抚养,有时候连吃饭穿衣都要靠亲朋或邻里去帮助。而且,这部分老年人实际上也都已经进入了需要他人照顾的年纪,精力和体力都使他们不能在孩子学习和心理疏导方面发挥家长的作用。而且更糟糕的是,这部分老人他们自身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自己本身也要靠子女养老,老人和孤儿的生活来源仅仅是田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和获得的少量金钱。老人的其他子女可能会接济一部分,但都是杯水车薪。物质问题严重匮乏,而且这种情况下的老人往往会有一种担忧,就是自己去世以后没有人来照顾孩子。当然这个只是针对农村散居孤儿中的一种情况进
行了一下阐释。那么在庞大的孤儿群体中,还有城市散居孤儿,艾滋孤儿,以及一些机构里面收养的孤儿,具有不同特点的孤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比正常家庭孩子更多的问题,更加弱势。
(一)生存问题
(1)经济窘迫。没有经济来源,缺乏物质,生活会很贫困。因为自己没有劳动能力可以取得收入。能吃饱饭已经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想想自己吃了上顿都不知道下一顿在哪是多难受、可怕的一件事情。好吃的零食、好看的衣服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所以爸妈真的是一张长期饭票呀,白吃白喝他们还心甘情愿。父母是一个坚实的后盾,没有后盾没有保障也挺可怕的。这是经济方面的困境。这点应该也是我们最容易想得到的(2)营养不良和疾病。由于经济原因,食物来源和营养状况方面会比较缺乏保障。营养水平跟体格发育、智力发展有关,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贫血、发育不良等,引发一系列的疾病。(3)失去遗产继承权。尤其是没有父母作为的依靠的孩子,面临着被送养、收养、卖掉等情况。住房和财产继承权常常会被亲戚朋友中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觊觎。
(二)教育问题
这里应该包括生活教育和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上,主要是年纪比较小的,要保证能够及时入学(适龄的孤儿不因为没有父母或经济问题而使其没办法像同龄孩子一样准时接受教育)、继续学习(学习中途家里出现一些困难,父母缺位而没办法继续学习;还包括一条就是针对18岁以上,但是还在上学的孩子,已经在义务教育范畴外的,很有可能会面临不上大学而中断学业的可能,放弃继续发展的机会)文化教育上要保证不辍学。生活教育上其实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这些规范、习惯类的行为指导。像小孩子怎么拿筷子,一般的礼仪,懂得说谢谢、对不起等等,在大家看来最不值得关注的这些细节在孤儿身上需要考虑,因为这些是家庭功能的一个范畴。他们的这部分教育是缺失的。
(三)心理问题
书上提到四点,(1)人生目标两极化现象日益凸显,要不就是没有理想,要不就是空想,很少有切合自身而又可望可及的愿望。(2)情感脆弱性日益明显。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无助感。一般别人欺负你,你会想到告诉爸妈或家长,会给你出气。可孤儿就没有底气说这些话,没有亲人作为心灵的后盾,没有家庭作为生活的保障,生活的风浪只能自己承受。久而久之会有一些习得性无助,别人的欺负、诽谤等都能忍受。(3)人生交往中恐惧感与失范性并存。(4)失衡感与过强的自尊心交融在一起。孤儿群体往往在自尊方面会存在高自尊或低自尊的情况。低自尊就是自卑,很多孩子会因为自卑而有意识地回避与人接触与人交往,这样来保护自己少受伤害。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高自尊就是说自尊心太强,对于别人的帮助会当做是种可怜,自己在内心会受不了,实际情况又必须要这些帮助,所以内心会比较扭曲。当然这儿还有一些情况,通常我们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放在这些孩子身上还是比较实用的。孤儿院的小孩,不太懂得感恩。因为一直都是接受别人帮助的,在衣食住行上习惯了别人的给予,来自社会的关爱。时间久了就觉得这个是应该的、无偿的,习惯了索取,忘记了回报、感恩。其实这个现象还不是小范围的。也是属于心理问题。所以可以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孤儿群体还有哪些心理问题。
(四)社会化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说跟前面三个因素很相关,前面的那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他们没法儿顺利成长、融入社会,甚至影响融入社会以后的一些行为。
四、孤儿的救助模式
(一)集中供养型:让这些孤儿集中生活在由政府出钱兴办的儿童福利机构里面,服务是由政府买单。
(二)助养型:由社会上的个人或者单位出资资助,可以资助一名或若干名儿童的部分或全部养育费用,由福利机构提供集中照顾。这种的水平还会高些,比政府出资的质量高。(杨梅学)
(三)代养型:由个人或机构为福利机构监护的这些儿童提供短暂或较长期的家庭式、小机构式的服务,个人提供的服务多以“周末妈妈”的形式出现,这种经常在港台电视剧里面会看到。
(四)机构形态的家庭照顾。比较典型的就是SOS儿童村。SOS儿童村一种民间社会福利组织。宗旨是通过为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提供一个有“妈妈”的家庭式的生活环境,使他们重新获得母爱并享受“家庭”温暖。世界上第一所SOS儿童村由奥地利科学院名誉院士H.格迈纳尔医生于1949年在奥地利建立。国际SOS儿童村组织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SOS儿童村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解决孤儿问题的成功典范,国际SOS儿童村组织也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为世界人民所尊敬的国际民间慈善机构。SOS儿童村的特色在于其采用家庭模式管理、抚养、教育孩子们。儿童村以及其青年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家庭式的生活环境,并努力让他们逐步学会自立,为将来的独立生活作好准备。SOS儿童村模式的基本概念由四个部分组成:SOS妈妈、兄弟姐妹、家庭住宅,每个SOS家庭都有一幢独立的家庭住宅;村落。采用小家庭分养方式,每个家庭有6~8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孤儿,他们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由一个妇女充当家庭中妈妈的角色。该妇女要有献身精神,喜欢孩子,爱护孩子,并能教育孩子,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这位母亲角色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与正常家庭中的母亲一样。每一个儿童村有15~20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立的住宅。进入就学年龄的孤儿,可就近上学,这些孤儿进入青年期后,迁至SOS青年宿舍居住,直到完全独立走向社会。1984年11日,由国际SOS儿童村赞助,在中国天津市和烟台市建立中国SOS儿童村,并于1986年10月开始收养孤儿。现在在天津、烟台、乌鲁木齐、齐齐哈尔、南昌、成都、开封、莆田建立了SOS儿童村。
(五)家庭寄养型
由政府买单,福利机构选择适合的家庭,由家庭提供直接的生活照料和服务。
(六)领养型。参照收养法去领养的。之前讲过收养的相关程序。这里补充一点。之前说的是一个人只能收养一个子女,而且要自己无子女才能收养。这点请大家看到树上297页,第八条下面。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五、进一步做好孤儿救助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基于社会工作关于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及社会对个体、个体对个体提供帮助的理念以及孤儿成长性特点导致孤儿福利的发展性理念,提出了要建立一个由中央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地方
政府和社区家族提供具体服务、社会提供志愿帮助的当代孤儿的社会帮助体系。社会上的志愿服务组织还是比较多,但是单个的志愿者帮助不成气候,也缺乏资金。上次看到一个河南的,是在少林寺的和尚,会些功夫,之前在香港混了多年,存了一部分钱,就回河南办孤儿院,虽然入院的孩子需要交一部分资金,但是还是不够,最后经营到后面这个人靠去搬砖挣钱供养这些孤儿,资金上确实缺乏来源。围绕这样一个体系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善孤儿福利结构,完善孤儿福利制度,提高孤儿福利质量。增加福利内容上的项目包含保障生存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社会交往权等在内的多项服务。福利提供的程序要规范,对于福利经费要准确及时地到达。我国防城港的孤儿救助模式比较值得提倡。短短4个月,孤儿养育救助标准就从83元/月提到了1000元/月。为了改善当地孤儿的生活质量,防城港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三个相关文件。防城港市通过“政府引导、社区(村)配合、社会参与”等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社会救助,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公共福利机构救助为骨干,社区(村)照料为支持,社会组织、家庭及个人收养、寄养和助养相结合的综合养育网络。并率先在全国实施了“两个最低养育标准”:集中在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孤儿养育标准,从原来的200元/月提高到1000元/月;分散供养的孤儿,则从原来的83元/月提高到600元/月。
(二)加快孤儿福利机构的转变,大力发展家庭寄养模式。这点强调了家庭功能的一个重要性。
(三)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完善的为孤儿服务的现代社会服务网络。基层社区组织通过建立专门从事孤儿福利事务,承担孤儿救助服务的只能部门。或者是鼓励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参与儿童福利领域。
(四)加大对孤儿监护及实际抚养家庭的培训、监控和管理。强化监护人抚养孤儿的社会责任和意识,培养其抚养孤儿的技能,提高抚养能力和水平。对于隔代抚养孤儿的贫困家庭,应该实施特殊政策,给予更大程度的支持。要对实际抚养孤儿的家庭和抚养人进行信息跟踪、联系和监控,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自身的条件变化和对孤儿抚养的情况,保证救助经费真正用到孤儿身上,权益能够在抚养家庭中得到保护。
(五)加快建设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参与到救助和帮助的所有环节。
第五节流动人口中的儿童
一、定义: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儿童。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制造。留守儿童的现象一般只在中国被提及,也是中国近年出现的一个严重社会现象。其出现是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而导致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需外出到城市打工以维持生计,但由于无法担负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能接孩子进城或留在身边。
二、分布: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年龄及性别分布: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男女性
别比为114:75。地区分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
三、留守儿童问题
(一)生活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很容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饥饿无偿现象经常出现。此外,由于经济原因,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可能会突出,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另一个方面,没有父母的引导,有些留守儿童会沉溺于不良影视文化中,花钱大手大脚,经常和不良群体混在一起,养成追求享受、不思进取、懒惰贪玩的不良习惯。
(二)教育方面: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学习的动力,成绩下降。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三)心理方面: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2010年5月25日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同孩子联系一次,21.1%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和孩子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和孩子没有联系。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如下:性质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