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血病儿童及家庭疗社会工作介入过程研究
白血病儿童及家庭医疗社会工作介入过程研究
——以三〇一医院白血病儿童及家庭社会工作救助项目为例
首都师范大学“太阳花”医疗社会工作小组
一、医疗社会工作的背景及起源
医疗社会工作(Medical Social Work)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之一,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完善的理论指导、专业的工作方法,以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的结合为主要目标,尤其是在医疗制度改革的新时期,其对疾病相关问题的介入更具有现实意义。医疗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患者消除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与其它介入疾病相关问题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着独特的价值观、系统的、理论基础、专业的工作方法。
医疗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实务领域,最初起源于西方。在涵义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医疗社会工作是指在医院围绕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而展开的社会工作,广义的医疗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因疾病而产生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增进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保护意识。
1984年,医疗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正式建立医疗社会工作制度。1876年,英国伦敦慈善组织会社(COS)率先向皇家自由医院派遣女收账员(lady almoners),标志世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和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的正式诞生。1894年,纽约The Post Graduate 医院就首先开始聘用社会工作者在小儿科服务。1905年, 卡波特(Cabot)医生超前、敏锐地意识到整体医疗理念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卓越贡献, 认为社会工作者是临床医生的“专业伙伴”,他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聘请首位社会工作者, 标志着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正式诞生(秦燕,1996)。如今在美国, 许多医院设有社会工作部,医务社会工作者根据医院规模按比例配置,和医生护士一样是医院的正式雇员。仅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就有100 多名社会工作者。并且美国医院联合会将是否设立社会服务部作为鉴定医院是否合格 的一项指标。目前,美国的社工由政府和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共同管理,其社会工作的各方面均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NASW有明确的组织章程规定相关组织目标、基本责任、具体工作,其社会工作者都是专业人员。医院设有医疗社会工作部门,医务社会工作者隶属于该部门,分工细化,都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背景,下属有主任、督导、顾问、社会工作研究员、社会工作员、助理社会工作员、社会工作技术员、社区工作员等人员,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团队,合作工作。其中主任、督导、顾问需要硕士学位,社会工作研究员、社会工作员、助理社会工作员则需要学士学位。
美国对医务社会工作有严格的资质认定:一是通过州政府通过立法建立社会工作者最低(人门)执业资格;二是通过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导社会工作者从业资格,通过更加严格的从业要求,为部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和特定服务领域提供更加规范和完善的专业服务(马福云,2007<10>:52-53)。
美国《医院社会工作主管协会》(1984)认为医院社会工作的任务如下:
1、提供有关社区资源的讯息。(病人家属对信息资源存在认识缺陷)
2、处理转介来的个案。
3、入院的计划。
4、主动发现个案或筛检高社会危险群病患。
5、出院计划
6、协助病患和家属利用医院的服务,并提供咨询。
7、社会及心理评估。
8、卫生健康教育。
9、医疗费补助。
10、检视社会工作运作过程
11、对医院员工及社区机构提供有关个案的咨询。
12、对医院员工及社区机构提供有关方案的咨询。
13、参与医院计划或社区保健计划有关的活动。
14、研究工作。
1918年,全美医院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成立。医务社会工作因其服务手法与内容的高度专业性与适应性成为社会工作中发展异常活跃的部分。在今日美国,医 院已成为社会行政机构与民间家庭服务机构之后的社会工作第三大实施机构(施荣利,1991)。
二、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是伴随基督教会医院和西医进入中国社会开始的。1906年,伦敦会与英国、美国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创办协和医学堂。1915年,美国人洛克菲勒通过中华医学基金会,重新建立首个新型的协和医学院和附属医院。1921年,浦爱德女士创办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成为中国医学史和社会工作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不仅培养了中国首批医务社会工作者,而且将医务社会工作模式传播到山东齐鲁医学院、上海仁济医院、中山医院和其他医院,开创了当代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1952年,院校调整和专业合并之后,社会工作专业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均被取消,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也由此销声匿迹,长期无人知晓。但是,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发展并未中断,而且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949年台北医院首先成立社会服务部,到1967年台湾省立医院普遍成立社会服务部,1983年台湾成立医务社会服务协会,并于1991年更名为医务社会工作协会。1985年台湾“行政院”卫生署将社会工作纳入医院评价标准。1989年台湾“行政院”卫生署公布慢性病医院和精神科医院设置标准,规定设立社会工作人员。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台湾社会环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转型,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和全民健康保险事业迅猛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迅猛,医务社会工作组织纷纷建立,大学中社会工作系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教材的编写出版,医务社会工作人员专业组织的建立,专业服务和专业研究的发展,都表明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陈宇嘉, 2002<23>:59-61.7;朱希峰,2007<7>:16-20)。
中国香港医务社会工作始于1939年的医疗救助。1949年后大批教会团体和专业人士进入香港,为香港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奠定了基础。50年代后,伴随香港殖民政府越来越多地介入社会福利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得到较快发展,并且成为亚太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70年代以来,伴随香港经济起飞和生活方式转变,健康需要成为最重要需要,临床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快 速发展,有关医务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课程、专业服务项目、专业教材和理论研究专著出版、国际和地区性专业会议和专业会议交流了取得显著成绩。
在中国内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一些高校又恢复开设了社会工作的课程,1979年作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的社会学课程及相应的机构得以恢复和重建,在一些院校先后建立社会学系,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1988年,北京大学开办了第一个非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开设了社会康复专业,标志着了医务社会工作教育的开始。
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医院社会工作部首先在上海东方医院和上海儿童医院正式挂牌成立。2000年5月,上海东方医院成立了医务社工部,其隶属于浦东社工协会,作为医院的一个独立行政部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于2004年成立社会工作部,医护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密切合作转介病儿,以病房和病人为基础开展工作。2007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社会工作部又再次正式恢复建立起来。
2010年12月23日,在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有关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成立了“中国医务社工联盟”。中国社工协会时任会长徐瑞新、常务副会长杨建昌、中国社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中国社工协会副会长李德运、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主任科员胡瑞荣等领导同志、以及联合国儿基会项目官员、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李嘉诚基金会项目官员等有关人士出席了“中国医务社工联盟”成立大会。北京协和医院社会工作处、山东省立医院社会工作办公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社会工作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中华女子学院社工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三零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北京市第二医院专业医务社工、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北京市老年医院发展规划部、北京朝阳医院社工办公室、北京人民医院社工部、北京第六医院社工部、北京西城区社会工作联合会、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北京复兴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助学助医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办公室、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社工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社工联络部、上海远大新兴医院、上海仁爱医院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心内科、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社会服务部、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山东大学社会工作系、河南洛阳市第一医院、郑州第七医院医患服务办公室、郑州第七医院爱心助医办公室、湖南社会工作协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工系、广东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社工部、深圳慈善公益网医务社工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防治乳腺癌专项基金组、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养老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培训中心等六十余家医疗单位及高等院校的社工团体,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中国新闻社、《健康报》、《中国社会报》、《公益时报》、《第一视频》、《中国医学》杂志社等十余家传媒机构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医务社工联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本土化医疗社会工作进入到本土化探索的全新发展阶段。
三、医疗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分为外借理论(borrowed theory)与实施理论(practice theory)。外借理论是指医务社会工作所应用的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精神医学、行为医学、教育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其中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与精神医学知识,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主要部分。实施理论是指医务社会工作应用外借理论的知识体系所创造的属于自己的应用理论,如生命周期的理论、问题解决派的理论、行为修正派的理论、危机调适理论等。也有学者将医疗社会工作必备的知识基础分为五类:人类行为与发展、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技巧、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疾病与治疗的社会心理反应、医务社会工作的境遇与影响。
在医疗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中,个案工作是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医院中,病人向社工求助有以下途径:(1)医生的介绍,(2)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的介绍,(3)病患或其家属、亲友自行要求协助,(4)社会福利机构转介,(5)社会工作者主动发现。(6)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病情后,将根据对病人的心理、家庭、职业、社交等的了解,像医生写病历一样,写出关于病人的社会历史(Social history)记录,涉及病人得病的原因及其所处的环境,并做出评估与处理计划。社工对病人社会历史的考察为医生正确的医疗诊断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同时也为社工自己的工作明确了方向。
个案工作最经常处理的问题有:疾病或医疗适应问题、情绪问题、经济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出院问题等。小组工作在医院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组织病人小组集体活动的方式,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与影响,来获得情绪的宣泄、经验的交流、积极人生观的建立,从而建立起面对疾病的积极人生态度。小组工作也经常应用于病人家属,通过病人家属之间交流照顾病人的经验,分担情绪困绕,从而使病人获得较好的照料。小组工作也可应用于医护人员与病患者之间,使二者得以及时沟通。如为某种或某类疾病开设的小组或团体,如糖尿病俱乐部、开心俱乐部(心脏病)、肾友会(尿毒症)等。
社区工作的应用与医院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努力联系在一起。医院通过为社区设计公共卫生方面的服务方案和在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中推广卫生教育和社区复健计划的实施,从而力图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医务社会工作者还利用社区工作的手法组织和培训志愿者参与医院的医疗服务。经常开发与联系社区中的社会资源,也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利用社会资源服务于有需求的病人极好地体现了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除此之外,医务社会工作者还在医疗团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的医疗团队是指针对某种或某类病人治疗形成的不同专业人员的集合体,通常包括医师、药师、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通过不同专业知识技巧优势的综合发挥来达到救治病人的目的。
对于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有学者对此做了精辟的概括,社会工作在医疗保健领域的主旨是:填补医疗方面的漏洞,提供实用性的建议事项,并且减少医疗界与病患者间之差距。而这些也正是现代卫生医疗上最需要充实的事项,以确保医业目标与病患福祉得以充分实现(Cabot,1975)。Colombots则将社会工作者与医生和护士的区别刻画出来,她认为:社会工作者关注的范围是人类的特质、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生活。
医疗社会工作者担负着多重角色,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倡导与健康宣传教育,又有中观层面的社区健康和职业健康,还有微观层面的病人照顾等。自医院社会工作诞生以来,医疗社会工作者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扮演着越来越多的专业角色。由最初的家庭访问者和家庭调查者、医护人员的助手、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桥梁,转变为医院病人管理者、临床治疗师、医疗服务管理者、医疗服务组织者和健康宣传教育者,进而发展为健康照顾服务咨询者、疾病预防 策划者、外展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整合者角色,特别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普及性健康促进运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倡导和服务提供者等角色。
四、项目组针对白血病儿童及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一)项目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是国内最具实力的综合性临床医院之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的综合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其一直致力于社会性的服务。
2012年6月起,受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委员会、神华基金会委托,在对白血病儿童及 家庭开展医疗救助的同时,三零一医院小儿内科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经过积极的联络,决定联合开展针对白血病儿童及家庭的社会工作综合救助服务项目。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北京市海淀睿搏社会工作事务所的3名教授、副教授、13名 本科生、研究生和专职社工成立了首师大-睿搏三〇一医院白血病儿童及家庭“太阳花”医疗社工小组。通过与三〇一医院儿科签署合作协议方式开展医疗社会工作综合服务,负责在三〇一医院儿科面向20个白血病儿童及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叙事治疗、课业辅导、生命教育、医患关系调节、哀伤疏导等专业服务。项目迄今为止已进展将近一年,得到了三〇一医院的大力支持,深受患儿、家长、医护人员欢迎,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医疗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众多,实务工作模式多样,主要的工作手法涵盖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首师大-睿搏“太阳花”医疗社会工作小组在三〇一医院开展的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也主要体现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病区工作三个层面上。
1.个案工作方法应用
我们在301医院,针对白血病儿童及其家长,开展了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个案工作。社工通过主动访谈患者,建立社工病房探访日志,详细记录探访患者的相关情况,了解、评估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的需求与困难。在此基础上,选择需 跟进的对象,制定相应的个案干预计划、措施,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个案手法加以实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估。个案服务力求通过与患者一对一的接触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排除患者对疾病的心理恐惧,个人自信心下降等问题, 以达到“自我认识(self-recognizance)”和“自我成长(self-growth)”的目的。个案服务主要采用“对话式”,主动与患者建立起一种特殊服务关系。
(1)沟通与对话: 在初次接触白血病儿童及家长时,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我们这些医疗社工都属于陌生人。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社工,更不知道什么是医疗社工,只知道我们是一群和善的陌生人,愿意帮助他们。于是,很多家长愿意对社工敞开心扉,倾诉烦恼,而我们在认真倾听的同时,也获取了不少有效信息。因此,我们一直将倾听作为重要的个案工作手法保留。实务经验也证明,这是可以有效拉近距离的工作方式。
通过与患者个人直接进行交流,听取其个人诉求,并传递有关信息。按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规则,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操守,协助患者解决面临的问题,改善其生活状态,为其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求。同时将与患者对话的结果专递给医务工作者,协助医务工作者做好患者的诊疗工作,甚至在有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充当心理层面的临时医生进行干预与诊疗。在患者进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后,及时了解与患者相关的信息,为其建立相应的社会信息个人档案并与生理病理相整合。收集分析患者信息后回馈给医务工作者,并协助制定医疗诊疗方案。面对专业性极强的医疗诊疗方案社会工作者应当做好及时的解释、沟通工作,减少在医疗诊疗过程中的不信任和抵抗情绪。同时,医务社工为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缺乏专业知识的患者充当临时维权者,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彼此之间在法律与伦理的基础上建立的信任关系与以往的合同关系有所区别。医务社工充当患者的维权者,保护患者的基本权利与医务工作者直接对话,同时完成第三方监督工作,主持公平、正义,减少医患之间潜在的矛盾发生。
(2)倾听与陪伴
倾听,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手法,也是建立关系、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倾听发言,接收发言者所提供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 息;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也要通过自己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让发言者了解社会工作者正在倾听和关注他的发言。
在项目伊始,要建立一种专业关系是很重要的。作为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是很重要的,小组内的很多成员,在刚开始,觉得自己去医院每次都只是去聊天,聊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很没有意思,那就是对自己角色定位的不清晰,没有认识到陪伴者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所在。尽管我们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做,但实际上意义重大。另外,由于长期在病房里照顾孩子,和外界的接触机会变少了,每天面对的都是孩子病情带来的痛苦,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儿童,都容易产生沮丧和烦躁情绪,我们作为外来者,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释放和改善情绪的空间。
(3)心理疏导
当患者患病后,除了疾病本身以外,其在生理、心理上的不适,物质上的需求及病理知识上的缺乏、困惑已形成一个整体效应,且密不可分,互为影响。因此,医院在负责医治病人的躯体疾病的同时,不能忽视病人的社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包括:因疾病引起的恐惧、失望、沮丧,病人与整个社会的交往能力的下降,个人能力的下降等。我们必须关注到患者及家长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及服务。同时,也将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及时汇报给主治医生,方便医生更好地掌握病人及家属情况,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4)个案管理
医疗社会工作者作为咨询者,写下病人的社会历史(Social history)记录供医护人员参考,这种记录以其对病人心理社会致病因素分析的准确深入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住院病人,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经常的咨询服务,将其掌握的病人心理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反映给医护人员,将对及时调整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在与病人及家属初次见面的时候,医疗社工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籍贯,入院时间,疗程数,首次入院的时间,基本的需求有哪些,家庭的人员情况,经济状况,以及观察孩子和家长的性格,以此确定是否需要做个别的哀伤辅导或对家长做心理疏导的工作。作为医疗社会工作者,通过经常性的咨询服务,将掌握的病人心理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反映给医护人员,对及时调整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小组工作方法应用
小组工作手法作为社工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小组工作更多的是让患者根据工作人员设定的活动主题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包括有目的性的游戏活动,如户外活动和放松训练等,让病友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疾病的知识,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同时也鼓励有经验的病友介绍战胜疾病方面的心得体会,让病友们分享彼此的成功喜悦,从而看到自己的未来,以达到“经验学习(social learning)”和“提升自信心(self-confidenceincreasing)”的目的。
1.家长心路历程分享会
医疗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通过小组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具有相同或相似境遇的病人、病人家属等相互交流对抗疾病的经验,从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获得实际的经验。病患者家庭常会因为疾病的突然出现,而导致家庭问题丛生,这影响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医疗社会工作者帮助病人家庭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病人的治疗,这也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促进者角色的发挥。
2012年10月份,针对不同的白血病儿童家长,我们举行了两次心路历程分享会。分享会邀请了孩子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家长,分享形式以聊天为主。从分享会总结来看,收获主要在三个地方:
打破病房之间的陌生感,使家长彼此之间可以建立沟通与联系,增强病患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2)给了家长一个倾诉的地方,释放其心中的压力;社工对其作出相应的回应,建立和家长的信任关系,获得其更高的认同,体现我们的专业性;(3)引导家长对医生做出正面的评价,并进行录制,以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我们也会恳请家长评估我们社工的工作成绩,帮助我们自身获得成长。
2.患儿生日会
生日会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孩子们能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度过自己的生日,同时还能通过这样一种机会将患者、家属以及医生护士有效地连接起来,可以促进三方之间关系的发展。2012年11月5日,我们第一次为一个与病魔抗争的小朋友举办生日会,医生、护士、社工,都来为小寿星点蜡烛,唱生日歌,孩子母亲也非常感动。这是一次成功的小组工作,也成为我们的固定小组工作方法之一。3.医生护士减压小组活动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医生和护士所受压力极大,由于所接触的人群的影响,医生护士会产生很强的职业倦怠以及职业压力。我们很有必要做关于护士与医生的职业减压小组,这样不仅能够缓解他们的压力,同时还能够让他们以更好的职业状态来面对孩子们。2012年12月2日,我们举行了第一次护士减压小组,参加活动是301医院小儿内科的医生和护士,还有医疗社工,活动时间持续四个小时,活动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游戏、分享、拉歌比赛等。通过这次减压活动,社工与护士们不但有了近距离接触,而且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这对今后医院相关活动开展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一次小组活动的成功,也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医护人员的相处与交流,进一步确认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3.社区工作方法应用
社区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常用的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社工作为社会资源的调节者,认为案主的需要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制度、资源与机会的分配更有效地得到满足。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案主更成功地完成生命任务或者克服与缓解目前的困难。角色的目标是将人与提供资源、服务和机会的系统连接起来,引导人们使用这些资源、服务和机会。医务社会工作者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就是要站在为病人谋福利的立场上,为病人争取医疗资源、社会资源。在301医院开展的活动中,医疗社工也要尽力为案主链接社会资源、寻求社会救助、开展项目评估等。
(1)链接社会资源
就目前为止,很大一部分白血病儿童都面临着家庭经济困难。作为专业社工,我们试图为白血病儿童及家庭链接相关的社会资源。神华集团的“神华爱心行动”项目、小天使红十字会基金以及北京新阳光青少年专项基金,都是我们可以帮助链接的社会资源。我们有专门的社工,帮助医院整理神华资金的审批以及相关资料。同时,还为所有患者提供相应的申请表格,并帮助他们加以正确填写,完成申请过程,并帮助查询申请流程。
(2)寻求社会救助
与此同时,我们利用微博、人人网等网络资源,介绍一些家庭困难、亟需救助的孩子的情况,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我们还尝试开展校园募捐活动。201
211 年9月26日,我们为一位白血病儿童开展了校园募捐活动。在这次募捐活动中,我们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积极响应,共筹得善款一万三千余元。我们将将其中的部分善款交给了儿童家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虽说与疾病本身所需要的花费比起来,这些钱的数额并不多,但是这却是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援助基金。我们希望今后可以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获得来自社会的援助,尽最大可能帮助困境中的孩子。
(3)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
在开展实务的过程,我们也在逐步探索创建“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就必须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治疗过程中真正贯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想。在病人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致病因素,从而综合施治。同时应该改变以医生为中心的诊疗过程,让病人参与对自己疾病的治疗活动(唐文,2006,27(5):41-43.4)。
正是秉持着这一理念,我们在实务工作中,试图将服务过程流程化和制度化,为病人及家庭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比如,在每个病人入院之处,提供卡片指引,上面有医院科室和医生护士的介绍,有医疗社工服务领域的介绍,还有医疗社工的联系方式。我们还收集了每个病人的个人及家庭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需求,并建立个人档案,以备咨询和参考。同时,我们也积极反馈病人及家属对治疗过程的认识和建议,让医生及时了解到病人及家庭对治疗方案和过程的反应和态度。从我们的评估结果来看,许多病人及家属认可医疗社工的角色,我们的存在也填补了医院人手不足的状况,为病人及家属做了许多医生及护士无暇顾及的事情。一位家长在我们做个案服务评估时说,“我也很感谢你们这些医疗社工,常常来病房陪孩子,孩子就盼着你们来。你们来了心情就特别好,治疗效果也理想。”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社工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他们提高了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无论是在帮助新入院的病人及家属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更快投入治疗过程;还是在加强医患沟通,缓解医患矛盾方面,社工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实务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真正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品质,还有众多的空白需要填补。比如如何调动病人及家属的潜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如何解决医院与病人之间的医疗纠纷,如何解决经济困难病人的医疗负担问题,如何将具有 心理问题的病人转介给心理医生等。归根到底,如何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建成制度,并在医院中加以推广,这是创建这一服务模式面临的最大问题。
(4)探索医疗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构建人文医疗服务体系
在医院,患者的需求包括技术性医疗服务和人文服务。人文服务就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在医院内,除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外,患者对于医院的服务关注度也在逐渐提升,即从单纯的治愈疾病、寻求技术性医疗服务为主,逐渐转变为注重就医感、环境和流程等人文服务等内容。这就要求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技术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要尽力提供人文医疗服务。
人文医疗服务体系的内涵建设是转变我国现行的医疗服务模式的主体方向。正如我们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样,白血病儿童及其家长,由于罹患重大身体疾病而同时产生了某些心理反应,例如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等。而医院陌生的诊治环境和过程也会给患者带来情感和心理上的反应。而构建医院人文服务体系,就是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心理反应特点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精神、情感层面的服务,真正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注,与患者建立共同抗争疾病的情感联盟,成为患者的精神支柱,帮助患者重拾信心和勇气。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医疗氛围都极其重要。
在实践中,我们建立了“医院、患者、社工”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从接触患者起,到患者出院的跟踪服务,从进入医院,到在医院开展系列服务活动,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务工作经验,也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流程。
在实务中,我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白血病儿童及家长提供心理情感疏导、社会适应指导、健康科普知识传授、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心理调适等服务,以帮助提高白血病儿童及家长应对问题的能力,调动他们内在的自愈力,帮助促进全面康复。
在医患矛盾突出的今天,我们尝试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促进医疗机构各项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实现。从我们的工作成果来看,医患之间的沟通得到了加强,医患之间的冲突和对立得到了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有所加强,同时,树立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在医院病区内营造了“友好、热 忱、专业”的服务氛围,通过“医院、患者、社工”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尝试在医院构建人文医疗服务体系。这对转变医院的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治疗效果,都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我们作为医疗社工,也在不断地学习相关病理和治疗知识,尽力为白血病儿童及其家长提供相关的医疗资讯,帮助他们更了解相关的病情知识,对治疗过程也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们通过与白血病儿童及家长的近距离接触,为每个白血病儿童都建立了个人医疗档案,并不断更新相关家庭经济、心理状态、情绪反应等信息,方便医院和医生对治疗过程加以调试。因此,我们在开展医疗社会工作的同时,全面掌握了白血病儿童及家长的需求,可以建立与医疗技术协同的社会服务,提供全面综合的优质服务,实现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与照顾,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五、医疗社会工作的问题与困难
(一)社会认同度不高
从我们的实务经验来看,无论是医院还是患者,在我们刚开始提供服务的时候,对医疗社会工作都不了解,认同度都不高。当然,从小范围来看,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医院和患者已经了解了我们的专业身份和工作内容,也肯定了我们的工作成效。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医疗社会工作要进一步往前拓深,就必须加强整个社会的认同度。
医疗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感不强,这是影响医疗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政府还未在整体层面上认同社会工作。受传统民政工作模式的影响,政府部门把社会工作当作行政工作对待,医疗主管部门也就把医务社会工作划归医政部门负责,并没有真正把医务社会工作当作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来发展,也没有形成培养和吸收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机制。其次,医院对专业医疗社会工作认识不足。很多医院虽在病人入院时就为病人提供导诊服务,也有专门的人员为病人解答有关医保问题。有的医院建立了医生探房制度,专门了解病人的需要,解答病人的疑问。但从事这些工作的都是非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士,所提供的服务也有限,远不能满足患者多层次和高水平的需求。再次,社会成员对医务社会工作十分陌生。大多数成员并不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大多数人习惯数千年来形成的以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亲友互助体系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行政性的专业化社会 工作。
因此,要大力促进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就需要大力提升医疗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只有获得政府、医院和社会的整体关注,医疗社会工作才能有往前发展的空间。
(二)工作环境特殊介入难度较大
医疗社会工作的难点之一,在于工作环境特殊。以医院为主要工作环境的工作过程,首先需要医疗社工要了解医院的工作特征、工作环境、工作规律及工作日程;了解医生、护士的联系及分工、每天的基本工作日程及工作内容;具备关于儿童白血病等救助对象所患疾病及救助疗程的基本知识;具备有关为患者及家庭争取有关社会救助方法、获取社会捐助的基本途径及相关知识;了解社会救助方面的社会组织、社会政策、有关基金会的救助项目等基本知识。对于医院、医生、护士来说,如果医疗社工不懂医学知识,不能站在医院的立场上帮助医生护士化解医患纠纷、不能提高医院方面的病人满意度指标,那么,医疗社工的工作就是可有可无的,甚至他们会认为“有了这些人,反倒是添乱了”。这种情况无疑给医疗社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困难。
医疗社会工作的难点之二,在于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极为特殊。患者及家庭在疾病折磨下,往往会充满了孤独无助、悲伤绝望、愤世嫉俗等复杂情绪,对医疗社工的工作往往在经济救助方面要求过高。用一些儿童白血病儿家长的话来说,他们最缺的就是钱,如果医疗社工不能帮助他们筹到更多的钱,那么,在患儿家长看来,医疗社工做再多其他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似乎都是无意义的。这这情况无形中加大了医疗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客观上要求医疗社工面对患者不仅应当树立牢固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以满腔热情和仁厚爱心开展工作,而且还需要工作者具有娴熟的社会工作的理念及技巧,坚持助人自助发掘潜能的社会工作理念,不断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在客观上来说难度是很大的。
医疗社会工作的难点之三,在于我们面对的各种矛盾比较特殊。在对白血病儿童开展医疗救助的过程中,本来就充满着医患矛盾、患患矛盾、医护矛盾等重叠交叉的矛盾关系。矛盾各方往往会因对救助过程、救助方案的不同认知而相互不满、埋怨、甚至是相互指责。医疗社工在介入这个过程时,有时会因对医院人际关系及矛盾关系的不了解而无意中陷入被动,或者会无形中陷入两难境地,在做与不做、帮与不帮之间不知所从,左右为难。
(三)医疗社会工作方法欠缺和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从我们的实务经验来看,当前的医疗社会工作还缺少本土化的工作经验,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摸索。在6个月的服务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有效的工作经验,并总结了一套工作模式,同时,也希望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法和模式,并加以推广。
从医疗社会工作者的人才队伍建设来看,目前还缺少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医疗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大的意义上来说,医疗社工的专业人才建设,关系到社会工作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关系到医疗社会工作的存在和发展。我们希望,有更多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开设与医学基础相关的课程,培养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推动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六、医疗社会工作的需求及发展前景(1)社会需求
传统的家庭模式是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也是承受灾难的利益和精神共同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核心化,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传统的亲友互助模式力不从心患者其连带的社会、家庭、心理等复杂问题千头万绪,绝非有限的人力在短期内所能完全解决。亲友互助模式功能下降,需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化的助人体系来承担这些工作,因此,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承担这些医疗服务便成为必然。
不仅如此,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要求医生不仅能及时有效的治愈疾病,而且能给与更多的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安慰和行为上的指导。但医生只能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待病人,不可能照顾到病人方方面面的需求,这也超出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能力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要启动新的服务机制。因此,需要由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患者提供外界力量的帮助,给病人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必要的心理干预,协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完成治疗(王波,孙艳,2006)。
在传统的治疗当中,医生与患者总是处在一个难以沟通和协调的角色中。医生通常不大会关注引起病人得病及影响痊愈的社会、家庭、心理、经济、文化以 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病人的需求与感受也可能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被忽略,这些空白与“灰色地带”恰恰正是医疗社会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就是医疗社工的工作职责所在。
(2)发展前景
在政策方面,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在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和教育推广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医务社会工作已取得的实际成果争取卫生部对专业的承认,并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体系,将之纳入规范管理。香港社会工作的职级系统包括主任职级和助理职级。主任职级包括首席社会工作主任、总社会工作主任、高级社会工作主任、社会工作主任、助理社会工作主任,助理职级包括总社会工作助理、高级社会工作助理、社会工作助理。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资格认证体系可以建立类似的职级系统对医务社会工作者进行认证,并对不同医院的医务社工设置标准作出规定,这是将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化的重要途径(王卫平,2004)。
医疗社会工作是医护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结合体。医疗和社会工作都是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主导的专业服务活动,专业价值观至关重要。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的专业价值观和最高的职业道德是为病人和服务对象谋福利,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绝不利用工作之便,做无道德乃至违法的事,要严格保守秘密,尊重个人隐私等。美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的专业价值观承认个人在社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尊重服务对象与自己的工作关系并保守秘密,尊重个人和群体的差异,维护社会正义和所有人的最大福利等,说明医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趋同一致,就是要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满足病人的需求,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当然,医疗社会工作也会对治疗过程产生影响,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综上所述,虽然医疗社会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工作难度很大,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国内外有关经验已经证明,医疗社会工作的推行可以弥补医疗方面的漏洞,为防范医疗纠纷调整医患关系提供了建设性措施,为病人和家庭提供医疗救助之外的更广泛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救助,体现了更深刻的人文关怀。医疗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而且也适应了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创新的客观需求,使一些孤立无助的患儿和家庭,在某种意义上找到了生命的陪伴者,以及与病魔抗震的援助者,精神压力得到极 大缓解。同时,也是医护人员感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减轻缓解了工作压力。因此,可以预见尽管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社会需求无疑是巨大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助人自助、调解关系、发掘潜能的社会工作理念指导下,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一定会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社工服务模式,走出一条中国本土化的医疗社会工作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廖荣利(1991),《医疗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版。2.秦燕(1996),《医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6年版。3.于德华,张一奇(2007)《,现代医学人文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国医院》,2007年第三期。
4.王波,孙艳(2006),《论医学模式的演变与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发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5.王卫平(2004),《医疗体制改革呼唤医务社会工作》,《医学与社会》, 2004年第2期。
6.唐文(2006),《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学人文关怀的使者》,《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41-43.4。
7.卫生部人事司(2007),《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现状与政策开发研究报告(摘要)》,《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1):1-3。
8.马福云(2007),《美国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探析》,《中国社会导刊》,2007(10):52-53。
9.陈宇嘉(2002),《社会工作在台湾》,《社会》,2002(23):59-61.7。
10.朱希峰(2007),《台湾社会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考察》,《社会工作》,2007(7):16-20。
第二篇: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十八大在司法改革再一次提到社区矫正,使得社区矫正一时之间成为热词。实施社区矫正目的是为了让罪犯改正错误的同时重新回归社会,而社会工作则是一项解决问题帮助他人的工作,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社区矫正的实施的效果的如何离不开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社工的专业性工作方法将有利于社区矫正目的的真正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多年来,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各地通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专业机构建设,在以司法人员为主导、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的模式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矫正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随着社区矫正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开放的社区环境和多元的文化环境下,如何继续有效地做好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做进一步探讨。笔者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基本问题入手,对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的关系进行了界定,指出了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实务的必要性和实务的过程,解析了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思路。
目 录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社区矫正的概念
(三)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的关系界定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实务的必要性
1、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社区矫正的契合性
2、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不可替代性
3、社会工作实务程序为社区矫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五)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实务的过程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尚未完善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工作模式机制须待完善和优化
(三)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整体偏低,难以胜任社区矫正社会工作
(四)经费和资金短缺致使很多介入工作开展受阻,操作比较困难
(五)社区矫正的岗位建制有待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介入受阻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现实路径
(一)推进社区矫正岗位设置,拓宽社会工作介入的路径
(二)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化建设 1.厘清职责,明确定位。2.建立矫正社工职业制度 3.健全社工介入机制
(三)以立法形式推动社工介入社区矫治法制化
(四)加大县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投入
(五)完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参与社区矫正的能力和水平1.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2.提高社工薪酬待遇
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方式,在我国的发展不过数十年,依旧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才能逐步完善。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之一,而违法犯罪则危害着社会的治安与和谐。传统的刑罚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而社区矫正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我国的社区矫正一开始借鉴国外的经验,着重于社区矫正的政治化及其立法,随着社区矫正的发展,社区矫正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社区矫正理论的缺乏成为当前的焦点。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的共通性使得社会工作人员涉入社区矫正成为可能。为了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本文结合当前的问题焦点,探讨了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基本问题
当前我国的社区矫治是以司法工作者为主导,社会工作者为参与力量,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专业技巧的应用,对社区矫治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区矫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工作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加入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明确二者的基本概念,界定二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作介入社区矫正实务的必要性和实务的过程等这些基本问题。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社会工作,也简称社工,是指在专业价值观引导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作为专业的助人活动,它可以为工作对象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其合法权益。服务、平等而不是利己、控制,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
社会工作的特质就是要改变服务对象的不利情况。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身处困难境地,属于弱势和边缘群体,没有来自社会的平等对待和人本服务,其自身的潜能难以唤醒、社会功能难以修复,“赋权增能”和“助人自助”的目标就无法落到实处。社会工作起源于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是伴随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其发展路径为从国外到国内,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形成的、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大力支持的新兴社会职业和专门学科。它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1987年国家民政部在北京大学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在国内正式实施;2000年上海浦东新区在医院、学校和社区设立社会工作站,成为我国社会工作进入实践的重要标志,2004年国家颁发的《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试行)》,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象征,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已从教育领域逐步发展到实务领域,并在国家层面和全国范围开始推广。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战略目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工作的蓬勃迅速发展。
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称为社会工作者,它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的前提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主要由以下三部分人组成:一是从正式的社会工作学院毕业,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者;二是在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指导下,能完成社会工作任务者;三是在社会工作的基层单位从事社会服务者。另外,广大的志愿者在社会工作中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在完成无需专业知识人员而且亟需大量一般性人员参与的重大社会工作,社会志愿者发挥的作用凸显非常重要而巨大。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领域非常宽泛,已广泛运用到社区、学校、司法、医护等工作领域,特别是在社区矫正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社区矫正的对象为服刑人员,它是社会公众视野中“异类”,其自身的特殊标签和对社会造成的损害,把他们隔离在社会之外,也加剧了他们与社会的对立。关押犯人的监狱尽管也有帮助教育改造的职能,但由于服刑人员与社会的隔绝,在缺乏社会过度阶段的情况下,面对新的困境或诱惑,往往很可能重新犯罪。社区矫正的施行,是打破社会隔离的尝试。在开放的社区环境下,服刑人员与社会和家庭保持联结,形成了改造和教育同时进行的基点,这样的情形势必要求社会工作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这五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社区矫正是全新的刑法方式,又称社区刑。社区矫正实施的最初原因是为缓解监狱罪犯过多而产生的压力。其目的是为通过政府、社会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使矫正对象改正恶习,并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罪犯又称为社区服刑人员,其中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是社区矫正罪犯的重点对象。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首先它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它是一种刑事制裁措施,刑罚的制裁性决定了社区矫正措施的惩罚性,必须落实具体的惩罚性措施,以实现刑罚的惩罚性,这是国家实现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公正的客观要求。其次它具有明确的恢复性。社区矫正作为行刑社会化的一种方式,通过弱化监狱的封闭性、放宽罪犯自由度、增加罪犯与社会的联系,促使罪犯掌握生活技能与相关社会知识、塑造罪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念和人格,摆脱犯罪“标签”的影响,最终促成罪犯回归社会,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由此可见,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难点不在惩罚性而在于恢复性上,它重在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犯在社区中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教育和改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2004年,中央有关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文件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纳入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范围。2005年初,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有关文件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改革由司法部牵头,中央综治办、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国务院法制办、中央编办、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1个部门参与,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改革发展。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积极推行社区矫正。
2008年,中央有关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文件明确要求,积极探索多样化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工作。2011年,中央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文件要求“建立完善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2014年,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社区矫正作为司法行政一项重点工作,科学谋划、深入推进,明确指出:“社区矫正已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要持续跟踪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加快推进相关立法,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矫正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事关社区矫正工作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社区矫正工作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既有理论上的引领,又有实践上的指导,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做好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制定社区矫正法”,“优化司法职权配臵,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行试点,逐渐扩大试点范围;由点到面,全面试行,目前已发展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从2003年试点开始,社区矫正历经了首批试点、扩大试点、全面试行和全面推进四个重要发展阶段。社区矫正在国内十多年的试点工作也为我们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全省许多地方正在继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方法。
201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等4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正式确立,对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从刑事立法精神上有力地回应了国际社会行刑社会化的要求。从立法上明确确立了行刑社会化理念,使得社会化行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我国在行刑社会化发展中的一次里程碑;二是对完善中国特色的刑罚执行制度的有益探索。社区矫正的立法,贯彻落实了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犯罪分子“教育、感化、挽救”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政策;三是确立了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相辅相成的两大矫正体系。如果说以自由刑取代肉体刑是刑罚执行方式的第一次飞跃,那么社区矫正的实施,使刑罚执行方式由监禁刑向非监禁刑的发展就是刑罚执行方式第二次飞跃。社区矫正相对于监禁矫正来说有其巨大优越性,但这并不能取代监禁矫正,二者是具有相辅相成的统一辩证关系。从监禁矫正和社区矫正的特点来看,监禁矫正是为罪犯关上了社会的大门,而社区矫正是给罪犯打开了社会的大门。这一关一开之间,必须考虑到矫正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使两大矫正体系之间相衔接,通过二者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使得行刑资源得到合理的配臵,刑罚效能得以增强,行刑成本得以降低;四是进一步促进了刑罚配臵结构的合理化。社区矫正写入刑法是社区刑实施的立法依据,是与生命刑和自由刑并列的一种刑种,确促了刑罚结构的合理化。
有关研究指出,社区矫正的关键,不是将惩罚放在首位,而是将矫正作为最终追求。社区矫正不仅是一种落实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刑法执行工作,更是一种对犯罪人犯罪心理及行为恶习进行矫正的社会工作,即社区矫正具有刑罚执行与社会工作的双重属性,只是前者为主后者为从。“法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权保障,这是法的人文关怀的实质蕴含”,刑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犯罪人员恢复社会功能,真正回归社会,重新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实现人性复归,成为善良的社会一员。传统的犯罪理论认为,犯罪人员的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是构成犯罪行为的基本原因。而现在的调查研究显示,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不是构成犯罪的根本,而是其背后深刻的原因,尤其是与社会联结的偏离、失衡和中断,致使他们的社会功能丧失或缺损才是根本所在。因此必须把监狱和犯罪者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考虑,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应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这是不仅社会的责任,更是是实施社区矫正的目标追求。
社区矫正是现代国际司法进步的产物。目前,社区矫正已被联合国有关规则、宣言所认同。如《联合国非监禁措施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监禁替代措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等,都倡导尽可能避免监禁,将监禁作为最后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使用,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社会刑罚制度中对非监禁刑的适用。如今,社区矫正已在世界各国被广泛使用。
(三)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的关系界定
随着社会工作的广泛开展和社区矫正的纵向推进,社区矫正和社会工作的关系越来越需要加以确定,全面理解把握二者的关系界定,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将提供有益帮助。
1、二者的工作性质不同
社区矫正是属于开放性的社区刑法活动,对罪犯具有一定的惩罚功能。社区矫正必须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的严格性,其工作性质定位重在刑法性;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社会专业化的帮助救助功能。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既要提供必需的救助和帮助,又要“赋权增能”,增强生存和个性发展能力,使其更有效地面对困难。社会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的方法及理念,通过提供社会化的帮助和服务,来实现工作目标。
2、二者的工作主体不同
社会工作的工作主体是一切社会工作者,包括司法在内的社会所有领域。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是司法人员,包括司法人员中的社会工作者。两者在工作的理念资格和方法程序上存在不同。司法工作者具有执法资格,根据法律规定要完成刑罚执行任务,并开展法治思想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者除一般性的社会志愿者外,要有一定的从业执法资格,用专业理念和方法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物质、心理和社会等帮助,扎实细致地做好这一特殊人群向社会的完美过度和回归工作。
3、二者的功能作用存在互补交叉
社区矫正的工作性质,要求社会工作者的力量跟进介入才能完成,而社会工作特有的助人理念及专业方法,为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在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功能上实现了交叉互补的契合性。社区矫正的执法活动是在社区而不是在监狱,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风险系数较高,必须要对罪犯服刑人员进行社会化改造。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运用专业资源,帮助社区服刑正确认识主观能力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解决个人与家庭、邻里、社会的和谐和睦相处的支撑点,并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平台,重塑其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实务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也可称为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它是由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技术,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生活照顾等,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社区矫正旨在实现矫正对象恢复社会功能、顺利回归社会的目标,恢复性和回归性是社区矫正的典型特点,强调了对矫正对象的帮扶及其最终回归社会的预期。社会工作其康复功能、发展功能、预防功能和平等、尊重的价值理念运用于社区矫正,是社区矫治的初衷,是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实务必要性的具体体现。
1.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社区矫正的契合性
“人是可以改造的”,这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基本理念。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同时也必须是遵从这一基本理念。这与社会工作 “人是具有潜能的”以及 “人是可改变的” 等专业价值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在实践中,社区矫正能汲取平等、尊重、同理等社会工作价值,尊重矫正对象的人格与权利,正视他们的需求,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开展矫正工作,有利于社区矫正的正常开展。
2.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不可替代性
个案工作能够实现与社区服刑人员一对一互动,个性化地制定矫正方案和帮扶规划;小组工作使矫正对象在团体情境中与相似经历者相互支持、彼此促进、实现改变;社区工作方法旨在为矫正人员发掘社区和社会资源,构建个体再社会化的社会支持网络。3.社会工作实务程序为社区矫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社会工作实务程序为社区矫正的开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一般经历矫正关系建立、搜集和分析资料、矫正对象问题诊断、制定矫正方案、社区矫正介入、社区矫正结案评估与跟进几大步骤。另外,社区矫正可以吸取“动机式晤谈法”、“认知—行为治疗法”、“危机介入法”等社会工作实务技巧为矫正人员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咨询与治疗服务。
(五)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实务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达到助人自助目标的过程和专业。它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它运用科学的知识和专业的方法, 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提高或恢复其社会功能运作的能力, 并创造有利于案主生活的一项专业活动, 运用专业方法对案主实施矫正。
1、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社会工作者要提前做好前期接案工作, 主动与矫正对象所在的司法所、矫正机构取得联系, 第一时间了解矫正对象生活状况与家庭背景等情况。在与司法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进行首次面谈时, 向他说明社区服刑的重要性, 及违返社区矫正日常规范的严重后果。要求矫正对象在思想上十分重视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从而为以后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2、提高案主认知, 改善交友
针对矫正对象认知不全的问题, 组织该对象观看一些有意义的专题教育片, 鼓励该对象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有意义的健康活动, 通过类似活动对该对象认知方面及交友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杜绝与社会不良青少年的往来, 帮助其以乐观向上的面貌面对现实生活。
3、与案主父母沟通, 改变教育方式
针对其父母在教育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 互相缺少沟通平台。因此, 通过个别教育及家访的形式, 构筑交流平台。一方面,引导、鼓励该矫正对象经常和父母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 指导其父母交流的技巧, 用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心理暗示)与其彼此交流, 来引导该对象走健康向上之路。
4、鼓励案主多学知识, 掌握一技之长
社会工作者鼓励该对象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使他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不被社会所淘汰, 为今后的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实际了解的情况来看, 该对象自身也比较珍惜每次参加活动的机会, 也希望能学到一些有用的技能, 以便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通过以上社工的个案辅导, 该对象在三个月的个性化教育中, 能够自觉遵守社区矫正日常行为规范之缓刑的相关规定, 主动参加社区矫正集中教育、个别教育, 对自己所犯的罪刑有所悔意。并且在社工多次家访引导下, 家人对该对象的关注、管教有所增加, 缩小了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尚能听取父母的建议与批评。经社工的再三鼓励, 该对象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结束个案辅导后, 社工还定期做好该对象的回访工作, 以便随时了解矫正对象的情况。而这些辅导对于司法所、社区民警来说是无法办到的, 他们除了对矫正对象具有执行惩罚功能之外, 在回应该对象的其他需求上, 比如成长问题、家庭问题、社交问题和就业问题等, 显得日益困难和乏力。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社区矫正非常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以便能更好地促使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自2003年以来,经过近13年的发展,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不断加强,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不断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全国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6.4万人,解除矫正49.8万人(含符合条件特赦的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全国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一直处于0.2%的较低水平。但由于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和社会工作的思想基础比较薄弱、意识想观念相对滞后、发展起步时间较晚而且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值得探讨研究。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尚未完善
社区矫正的立法滞后特别是社会工作的介入缺乏明确具体的制度和法律条文,是亟待解决的根本症结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制定社区矫正法”。总书记对社区矫正工作已作出重要指示:“要持续跟踪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加快推进立法,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矫正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截止2015年,我国法律还没有对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2012年1月颁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里仅提到“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这是我国目前社会工作者和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团长以及民间组织想要介入社区矫正唯一能够的依据的法律条文。法律没有规定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矫正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工作,如何开展工作,在开展工作中其行为又负有怎样的法律责任,该如何与国家司法机关配合、协作等一系列问题,没有法律依据的社会工作者们在介入社区矫正工作中,往往有着监管的责任却没有法律规定的相应的权力,从而导致服务对象不配合社工的工作,矫正工作开展困难,收效甚微。同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体制的问题。制度的不健全,体系的不成熟,使得社工即便能够介入社区矫正工作也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我国目前社区矫正体系中仅有部分一线工作者来自社会招募,绝大部分都是体制内或从体制内分离出来,行政色彩浓重。机制的不健全带来的是社工介入的困难和开展工作过程中的处处牵制,社工的专业工作方法难以实施,这直接造成我国社区矫正社工工作专业性的缺乏。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工作模式机制必须完善和优化 首先,社区矫正模式必须转变,形成以社会矫正为主的新模式。目前的社区矫正模式基本上是在社区矫正小组领导下,由司法局或下属的司法所具体执行。这一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司法执行。虽然能够保证对服刑人员的监管,也规定了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的参与,规定了释犯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的时间要求,但是司法机构与社区缺乏横向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明显不足。由于社区发挥作用的有限性,在具体执行中,社区矫正往往成为单纯的司法活动,与惩罚和矫正兼具的社区矫正目标产生了不小的距离,在这一模式下,社区矫正实质上成为司法矫正,其应有的帮助教育功能难以真正实施,直接影响到矫正对象刑满释放后重新回归社会的归属感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其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运行机制需要完善。社区矫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刑罚执行和社会工作的统一,社区矫正的方法理应以社会工作的方法为主。但是在我国,社工大规模介入社区矫正工作的情况还不普遍,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基本上由从各监狱、教管所以及司法行政部门里抽调出来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民警为主;专业的社工和社会志愿者十分稀少。因此如何让拥有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了解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面临的困境。
(三)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整体偏低,难以胜任社区矫正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的重心在县级以下司法行政机关,但基层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整体偏低成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又一突出问题。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河南省还有7个省辖市、98个县(市区)没有成立社区矫正机构,分别占四成和八成,是全国唯一没有实现社区矫正机构全覆盖的省份。社区矫正机构建设的滞后和缺失,直接导致社区矫正中专业社工人员的引进和培育。社区矫正中的社工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们的服务对象和案主将是社区的服刑罪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对介入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要求和能力比普通社会工作者要高。从本质上来讲,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制度,如果没有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做支撑,缺少必要的职业资质,矫正的效果将很难有保证,自然也就达不到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的社工除了要求有基本的社工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以及其他别的知识基础,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我国的专业社工培养工作开展才几年时间,很多社会工作者都是刚从大学校门出来,在学校学习的都是些社工理论知识,真正实践的机会很少,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很多已经介入到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中的社工们,在面谈、倾听、观察等些技巧上都显得不足,这也是许多地方社区矫正工作不录用、少录用社工专业工作者的原因。社工要想真正的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其本身的专业作用,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经费资金短缺致使开展介入工作受阻,操作比较困难
专项经费保障不力,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特别是社会介入工作的开展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难题。资料显示,2014年,河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工作实施意见》,但落实情况很不到位。2015年,还有1个省辖市、42个县(市区)社会矫正经费未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全省县级社区矫正经费1500余万元,社区服刑人均300元,与文件规定人均1600元标准距离很大,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经费更无法得到保障,本应承担大部分费用的政府机关在这方面的投入匮乏致使相关社工团体和民间组织的经费周转都面临困境。事实上,矫正社工的基本工作除了要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的矫正服务,帮助其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之外还要“借助各种社会资源帮助罪犯及其家属解决因犯罪带来的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困难,以促进罪犯的改造。”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没有充足的经费可供支出,矫正工作将难以开展下去,取得的效果也不如预期。也就是说,矫正经费能否做到充足、有效、及时地供给,也是关系社工能否能真正的介入社区矫正工作,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重视。
(五)社区矫正的岗位建制有待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介入受阻 按照我国现有的状况,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归属问题存在很大问题,他们即不能归属于公务员系统也不能归属于事业单位系统,更不能归属于企业系统。这不仅意味着他们不能归属于社会职业的主流系统,而且意味着这些职业系统所能得到的相应利益他们也不能享有。这就使得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非常尴尬的处境,很多社会工作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社区矫正这方面的工作,这样也造成人才流失严重。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现实路径
社区矫正工作意义重大,社会工作的介入任务繁重、任重道远,我们要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正视问题困难,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攻坚克难,勇于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现实路径。
(一)推进社区矫正岗位设置,拓宽社会工作介入的路径 司法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加强与编制部门的沟通联络,尽快建立独立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并按辖区大小、监管社区服刑人员多少,合理配臵社区管理机构人员,特别是要设臵足够的专职社会工作人员岗位编制。安排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尝试性和探索性工作,从部分试点县(市、区)看,其作用不容低估,但也存在社会认知度和知晓率不高、缺乏制度性保障、工资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定、专人不专用、专业化难实现等问题,社区矫正专业化任重而道远。下一步要明确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改进社区矫正的思维模式,将社区矫正定位为惩罚与康复、发展并重;推动社区矫正专职社工逐步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根据其工作性质,确定为事业编制,由财政统一拨款,实行绩效工资;建立矫正社会工作者制度,改革人事制度,开发和设臵专门从事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者的岗位,使其成为与法官、检察官、律师一样的司法系统的职业之一;建立领导体系,设臵职能处室,加大宣传,着力构建专职社工人才队伍;加大选培力度,严把选人用人关,严把教育培训关,严把考核管理关,着力提高专职社工人才素质,全面优化环境,着力维护专职社工队伍稳定。要充分发挥社区岗位人员的作用,积极拓宽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协调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积极发挥乡镇办基层组织的作用,协助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困难帮扶、社区服务工作,促进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会,回归社会。
(二)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化建设
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验证明,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建设,是决定社区矫正工作成败的关键。具体有以下几点:
1、厘清职责,明确定位。
目前,从我国试点城市情况看,社区矫正工作的普遍着眼点是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作为辅助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协助执法人员从事社区矫正的监督和管理,如登记、信息平台和档案的管理,长此以往形成了社区矫正行政化、流程化严重。而“作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增能者、资源链接者、服务者、教育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社区,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定点或长期跟踪社区服刑人员,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避免他们重新犯罪,帮助他们完成再社会化,顺利回归社会。因此,社区矫正的三支人才队伍应厘清职责、明确分工,各有侧重,即司法行政人员的工作重点是监督和管理,而专职矫正工作者以教育和帮助为主,在帮矫中管理好社区服刑人员,志愿者在社区提供辅助性的服务。由此,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定位为真正意义上的“专职社会工作者”,为将来的向“司法社会工作”专业方向发展创造条件。
2、建立矫正社工职业制度
社区矫正在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进程中,与社会工作的理念、目标和过程有内在的统一性。目前,我国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低,产生如此反差是因为缺少社会工作者就业的岗位。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改革我国的人事制度,开发和设臵专门从事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者的岗位。社会工作者要参加社会工作者资格证的考试,持证上岗,有编制,有职称,有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制度,使得社会工作者有职业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其次,不设机构设岗位。可以在司法局(所),只设岗位,不设机构,将社区矫正的专职工作者纳入到社会工作者的人才队伍中。民政部门可牵头与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合作,以政府购买的方式,统一招聘、培训、管理和晋级,再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将专职工作者分配到司法所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他们的工资、待遇有了保障,职业才有发展的空间。
3、健全社工介入机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能否健康持续开展,关键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要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指导管理,法院、检察院、公安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行刑社会化是社区矫正的显著特征,必须要有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学校、单位的协助参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人改造人的独特优势。要创新活动平台和载体,动员社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多形式、多渠道参与到社区服刑人员的行为矫正、心理疏导和帮困扶助,提高社区矫正的社会化参与程度。濮阳市华龙区司法局自2014年以来组织开展的“黄丝带行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黄丝带”寓意接纳、宽容、爱心和感恩。活动由司法机关牵头,由民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法律部门配合实施,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安臵帮教对象持续开展关怀、帮扶、教育和救治,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河南省首例社区服刑人员黄某某就是“黄丝带行动”行动中的典型案例。黄某因寻衅滋事被判处缓刑,纳入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社区矫正管理,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帮扶教育,黄某某思想深处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极大改变,从一个暴力型罪犯转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进步青年,被当地政法部门认定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依法减刑四个月,成为全省首例。由于社会工作主要以直接提供服务为己任,现阶段应以基层社区矫正主管部门与社工机构的合作为重点,通过委托、购买或全额支持等形式,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民间组织为主的社工机构介入社区矫正的运行机制。
(三)以立法形式推动社工介入社区矫治法制化
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建设,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提供法律保障。应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制定工作,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社区矫正的性质、对象、经费来源等问题”。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的功能,使社区矫正真正成为与监禁刑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行刑方式,必须完善社区矫正立法,增加社区服务刑,并规定由社会工作者对社区服务刑的规划、监督和评估职责。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应尽快走向法制化轨道。比较发达的西方各国均已制定一系列比较完备的社会工作法律体系,现今中国,社会工作立法基本上尚属空白,对社会工作者的规范也是刚刚起步,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法制化建设还任重而道远。省市党委政府及人大政协要密切跟踪《社区矫正法》立法进度,推动地方社区矫正工作条例的制定工作,为社区矫正提供法律保障;地方司法机关要共同研究制定《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形成覆盖社区矫正调查评估、交付接收、管理教育、考核奖惩、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重点执法环节的制度体系,以立法形式推动社工介入社区矫治法制化。
(四)加大县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投入 社区矫正工作规范的开展离不开必要的场所设施保障。社区矫正中心作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管理教育帮扶的平台,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工程,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已建成社区矫正中心等场所800多个,北京、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等省已全部建立了县级社区矫正中心,但还有多数省份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要求,如我们河南省就是其中之一。要多形式、多渠道推进县(市、区)社区中心建设,根据社区矫正执行工作的特殊要求,逐步加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介入装备及办公通信设备配备,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向前发展。社区矫正经费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关键。当前,矫正经费短缺已日渐显露,直接影响着矫正工作的效果。从工作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巧为矫正对象提供人道的矫正服务,培养其有利于回归社会的动机,协助其接受矫正工作者的教育。同时,社会工作者要设法改善矫正对象 的生活环境,使矫正对象生活在更健康的社会环境中。要借助对社会资源的认识,帮助矫正对象及其家属运用各种社会和经济资源解决因矫正对象而带来的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困难,以促进矫正对象的改造。由于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矫正工作时会有大量的经费发生。包括对矫正对象进行帮助、联络、解决生活、家庭问题 所需费用及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交通费用等。没有经费的支出,往往会在关键时刻陷入僵局,工作难以开展。由于这部分经费是行刑工作的一部分,理应由政府而不是由社会团体支出,而且社团也没有这笔经费可供支出。因此,应该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全额保障制度,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经费、行政运行经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动态增长机制。2006年,《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制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已将社区矫正经费纳入公用经费保障范围。2009年7月,国家印发了《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提出了新 的要求,强调要制定、完善和调整公用经费标准。“试点以来,虽然一些地区将社区矫正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但大部分省份仍主要靠政府临时性拨款或挤占其他业务经费,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进 一步开展。”由此可见,“加大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力度,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的基础性条件。”社区矫正是国家刑罚执行工作,社区矫正经费应当由国家全 额保障。为此,各地政府必须加大工作力度,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经费上的保障。
(五)完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社工薪酬待遇 1.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矫正专职社工是指具备一定条件专门从事社区矫正事务的全日制专业人员,属编外聘用制人员,按照聘用制人员管理。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办理衔接手续;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矫正个案工作计划,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犯罪心理矫正等;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完成司法所交办的与社区矫正有关的工作任务。社区矫正的专业队伍由社区矫正的专职管理部门、专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共同组成。社会工作者是其中的重要力量。目前,社会工作者的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要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制订出台的《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发展规划,按照与社区服刑人员配备的比例为司法所安排社会工作者。
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强化领导,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因此,司法行政机关要抓住社区矫正在全国试行的机遇,切实做好牵头组织工作,认真履行指导管理的职责,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配臵、高效率运行”的工作思路,以“抓队伍、强素质、促保障”为突破口,建立起一支人员充足、素质较高、保障有力的社工队伍,为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努力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日程,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建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协作,建立社区矫正衔接配合的长效机制。同时,在乡镇(街道)设立依托于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站,以便减少工作环节,提高运转效率,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2.提高社工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是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重要机制。要建立专业的社区矫正人才队伍,需要稳定的资金作保障。首先,政府在公共服务财政预算中调整收支结构,设立社会工作发展专项经费,全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体制,政府逐步地由直接地“养机构、养人、办事”变为向机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民间组织)购买服务。其次,政府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筹资制度,积极拓展社会资本进入社区矫正的领域,应增加社区矫正的专项经费支持的额度,提高专职工作者的薪酬标准,基本达到所在城市平均工资水平或与社区的专职社会工作者的收入相当。建议矫正社会工作者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待遇相同。社会工作者岗位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员级四个等级(即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员)。其中,高级社会工作师分三档,分别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六、七级;社会工作师分三档,分别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九、十级;助理社会工作师为二档,分别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十二级;员级一档。晋升条件和年限各地可参照专业技术岗再结合社会工作岗位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细则。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重在社会工作的介入和深化,全社会必须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高度,加强与社区矫正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强化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机构队伍建设,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新跨越、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7.[2]郭建安,郑霞泽.社区矫正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7-10.[3]孙静琴,张培忠.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J].2009,(4).[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10.[5]林兰芬,周劲松.试析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6).[6]李伟梁.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分析[J].社会工作,2009,(8).后 记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论文的完成时一个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三年的求学使我懂得许多道理,积淀了丰富知识和经验,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非常感谢在论文的写作时给予帮助的老师和同学,最重要的是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他知识渊博,思路开阔,总站在知识的最前沿,在他的引导下,我认识了领导能力的重要性,极大的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也为本篇论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论文撰写方面更是给予了方向性的指导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导师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以及宽容的生活态度将会一直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努力、勇往直前。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写作中引用和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孙雪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参与城市建设,逐渐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一方面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有效推动了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亦称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非常突出。教育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化、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阶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正因如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描述和解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形成机制,寻找解决该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如何认识和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一直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焦点问题。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实践与应用的学科,儿童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两大专业领域,这两大领域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另外,从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析视角出发,本人认为:留守儿童是一个应该被关注和关爱的群体,但关注不能误读,关爱更孕育着理解。正确的认识和感悟是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一切干预活动的基础,也是本文研究和探索该问题的出发点。本文选取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剖析出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势视角出发,利用增能理论作指导,运用叙事治疗方法和技巧,寻找解决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介入措施,以期推动该问题的顺利解决。另外,对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探索也是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有效尝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走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本土化则是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经之路[1]。”而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化 社会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69.5 【目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1
一、绪论11-15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二)研究方法13-14
(三)研究思路14-15
二、文献综述15-19
(一)国内研究现状15-17
(二)国外研究现状17-19
三、参乡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9-23
(一)参乡基本状况19-20 1.地理环境19 2.经济现实背景19-20
(二)参乡留守儿童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20-21
(三)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21-23
四、参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综合调查23-38
(一)家庭环境下的参乡留守儿童教育23-33 1.参乡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23-26 2.参乡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析26-30 3.参乡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分析30-33
(二)学校教育下的参乡留守儿童33-35
(三)社区环境下的参乡留守儿童教育35-38
五、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38-45
(一)介入中应用的理论及治疗方法38-41 1.基于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38-40 2.增能理论的指导40-41 3.叙事治疗法41
(二)实施运用以及反思41-45 1.增能的实施及运用41-42 2.叙事疗法和优势视角的结合运用42-45
六、实践操作模式的选择45-47
(一)学校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工作者及留守儿童家长的联合45
(二)政府、社区工作者与社会力量的结合45-46
(三)“社工+助工+义工”的联动服务46-47 结语47-48 注释48-50 参考文献50-51 导师及作者简介51-52 后记52-53 附录53-55
第四篇:家庭暴力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毕业论文.
XXXX届毕业论文
题 目:家庭暴力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探析
家庭暴力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探析
摘要
在社会急剧变迁中,中国的家庭暴力现象不断显现出来。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妇女的人身权,影响了妇女的全面发展,也破坏了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安定。而专业社会工作具有解决社会问题,去除人们生活障碍,满足个人需求,发挥潜能,建立和谐社会的功能。社会工作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中,可以从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建立互助小组、整合社会资源等角度发挥其专业优势。在预防和消除婚姻家庭问题、构建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尝试分析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防控家庭暴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家庭暴力,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对策
Domestic violence and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methods probing
Abstract
Rapid changes in society, China's domestic violence continue to be felt.Domestic violence is not only serious violations of women's personal rights, affec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women, but also destroyed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and social stability.And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has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remove barriers to people's lives,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their potential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functions.Social work in addressing issues of domestic violence, can provid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support, to establish support groups and resources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integration play their professional advantage.In the prevention and elimination of marriage and family issues, building a harmonious famil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the profession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work.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omestic violence and ha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made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Key words: domestic violence,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methods, strategies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家庭暴力的基本概述.................................................................................................1 1.1家庭暴力的现状...................................................................................................................1 1.2家庭暴力的界定...................................................................................................................1 1.3家庭暴力的类型...................................................................................................................1 1.4家庭暴力的危害...................................................................................................................2 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3 2.1社会变化的原因...................................................................................................................3 2.2妇女自身原因.......................................................................................................................3 2.3思想根源方面.......................................................................................................................4 2.4法律方面的原因...................................................................................................................4 2.5经济的原因...........................................................................................................................4 第三章
家庭暴力防控的法律依据...........................................................................................5 3.1对家庭暴力进行防控干预的法律依据...............................................................................5 3.2我国现有关于家庭暴力法律防控的不足...........................................................................6 3.3家庭社会工作的潜在问题...................................................................................................6 第四章
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8 4.1传统的干预形式及其缺陷...................................................................................................8 4.2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性...........................................................8 4.3社会工作干预的原则...........................................................................................................9 4.4社会工作干预的方法.........................................................................................................10 4.5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措施.....................................................................................................11 第五章
展
望.................................................................................................................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家庭暴力的基本概述
1.1家庭暴力的现状
近些年来,家庭暴力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当事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1。据2009年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6%存在家庭暴力,全国每年约有45万个家庭解体,其中四分之一缘于家庭暴力。虽然大多数受害者选择了沉默,但近两来年,全国妇联接到的家庭暴力投诉量近5 万件,年均增速为70%。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一份来自浙江、湖南、甘肃三省的“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调查报告”显示,在夫妻间发生冲突时,65%的丈夫不理睬妻子,28%的丈夫辱骂妻子;夫妻间冲突时,丈夫用脚踢妻子的占12.1%,用东西砸妻子的占9.7%,强迫过性生活的占5.8%。并且,家庭暴力正呈现出从低层次家庭向高层次家庭发展的趋势。调查表明,在施暴者中,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干部、知识分子占13%,农民占21%,工人占16%。其他的为无业人员或自由职业、职员等2。
1.2家庭暴力的界定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3。
1.3家庭暴力的类型
最常见的家庭暴力有以下三种类型:
(1损害身体健康的暴力,如殴打、体罚,超重、超时的体力劳动等;(2摧残精神健康的暴力,如威胁、恐吓、限制人身自由、造谣、侮辱等;(3暴力性行为,主要指不顾对方的精神和身体等情况,在违背对方性权利的情形下,采用暴力性行为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4。
1.4家庭暴力的危害
首先,它侵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夫妻是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自愿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进入婚姻关系的女性没有因此丧失自己理应享有的伦理和法律权利,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构成对其人身权利的侵犯。
其次,它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社会所有成员的参与,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创造者。被家庭暴力的人,在基本权利被剥夺的情况下,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家庭暴力不仅是对这些人的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而且更会影响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生产的积极性。
容易诱发犯罪。一些妇女长期生活在阴影里无法逃避暴力,其中一个“暴力起义“就是走上犯罪道路的极端方式。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得不到正常的发泄途径。法律虽然保护妇女不受虐待,但是法律是不完善的,有很多受虐妇女失去了勇气去起诉,家庭暴力的不被扼制最终会导致情况越来越糟糕,最后引起受虐妇女难消愤慨,进行极端报复5。
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
2.1社会变化的原因
(1)社会宽容和疏忽。中国传统文化是夫妇打架是个人私事,不便干预。除了严重的后果,否则一些轻微的危害、暴力都作为一般的家务事。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些思想允许公众和一些执法机构不愿意介入家庭冲突,家庭暴力往往是一个简单事件处理,即使是相对暴力事件的处罚一般从会轻处理,采取妥协的态度,从而不能解决冲突,使暴力不断升级。
(2)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去外地打工赚钱,由于诸多原因,夫妇不能同行,最后导致夫妇多年不在一起生活,婚姻不稳定。许多人都是一年回家一次,有些甚至是几年回家一次,他们需要妻子的照顾。和妻子在家里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另外还有教育孩子,孝敬姻亲,生活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心理和生理需要人的照顾和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造成的感情“空白”阶段,如果一方无法把握他的心理变化,极易引发男人对他的妻子家庭暴力。
2.2妇女自身原因
(1)经济收入不平衡。传统的观念中,一般配偶是男性强势女性软弱,女人希望找到一个比自己方方面面更好的丈夫,而男人则喜欢温柔顺从的妻子。因为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女性从事家务,照顾他们的孩子。男人能获得这次机会来增加社会财富,而男性和女性的家庭经济收入不平衡、家庭经济地位的差距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2)由于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沉积,女人的文化程度、接受教育的机会, 再加上已婚妇女受“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的影响,结婚以后很少注重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经济上和精神上都依附于男方,一旦离婚则意味着丧失了一切。所以,妇女什么都忍受了,宁愿当“保姆”,也不要离开丈夫,过着这种奴隶的生活。此外,一些妻子也认为被丈夫打是家庭内部的问题,让陌生人知道不光彩,最后导致轻者离婚,重者会发生家庭谋杀事件,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3思想根源方面
我国长期以来是以男性为中心文化的根基,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我国,“男尊女卑”夫权统治贯穿数千年,直到今天,崇尚男性对女性进行暴力依然深刻影响了当代家庭。
2.4法律方面的原因
尽管我国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但也有相对不完善的地方。禁止性的条款比较多,但是处罚性的就比较少。虽然国家对有关部门宏观要求多,但是责任追究的很少。尽管我国《刑法》,《婚姻法》,《保障妇女的权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将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禁止性规定,但没有明确的认定和制裁条款,缺乏可操作性。此外,在家庭暴力问题上,受害妇女举证比较困难6。
2.5经济的原因
经济是生命的基础,在经济尚未高度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在大多数人仍然在为自己及家庭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辛勤劳作的案件中,谁在家庭中作得贡献大、收入多,他(她)就会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身体强壮优于身体虚弱的,男性更占据着在经济建设中的统治地位。在广大的贫困农村,男女不平等现象更加严重,妇女无独立收入,在经济上只能依附于男性,使其成为男子侵害的对象也就在所难免了7
第三章
家庭暴力防控的法律依据
3.1对家庭暴力进行防控干预的法律依据
(1)《宪法》第49条第1款、第4款: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2)因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的案件增多,并呈上升趋势,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因此,必须严厉打击家庭暴力的违法犯罪行为。修改后的新《婚姻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的虐待和遗弃。
(3)《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体现了禁止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精神。
(4)《继承法》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能引起继承权的丧失:“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
(5)《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禁止家庭暴力行为。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等规定应由公安机关予以拘留、罚款或警告。
(6)《诉讼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家庭暴力受害人寻求司法救济的途径: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追究施暴人的民事责任;对构成犯罪的,依照刑事诉讼程序提起自诉,或通过告诉,由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施暴人的刑事责任;对公安机关不依法履行制止或处罚家庭暴力职责的,受害人可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要求其限期履行并赔偿相应损失。
(7)2005年修订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6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8)《刑法》第260条、第261条分别规定了虐待罪和遗弃罪,以对因家庭暴力引起 的刑事犯罪给予了相关刑事处罚。
3.2我国现有关于家庭暴力法律防控的不足
(1)《宪法》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2)在民事法律方面,虽然《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明确指出“禁止家庭暴力”,但对家庭暴力的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虽然对此作出了解释,但该解释显然将家庭暴力的范围限定过窄。而且,由于家庭暴力引起的赔偿问题,法律规定也不是很明确。
(3)刑事法律在家庭暴力方面的立法不能适应实际情况。首先,《刑法》没有将家庭暴力确定为一种单独的罪,如果要指控家庭暴力行为,就要以虐待罪、遗弃罪等的名义提出,而这些罪名多以“情节恶劣”、“情节严重”作为条件,而且在程序上将其列为自诉案件,最终把相当一些家庭暴力行为排斥在刑事事件之外。
(4)现行法律中缺乏关于惩处施暴者的行政责任,缺乏政府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职责方面的相关规定8。
3.3家庭社会工作的潜在问题
首先,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虽然有许多组织进入该领域,但专业人才缺乏。目前,一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拥有心理咨询师或婚姻咨询师的资格证书,也有一些人是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年轻人,但又缺乏对本土婚姻家庭的了解。家庭社会工作人员培训和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是当务之急。
第二,社会工作者缺乏对婚姻家庭的原则和价值的讨论。社会工作者在各种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这种价值冲突包括:家庭社工应当倡导怎样的价值观和家庭伦理。家庭社会工作者至少要实现三种情况:家庭问题,改善家庭福利,实现家庭的功能。解决家庭问题意味着危机干预,这些危机可能是孩子,丈夫,妻子,代际关系,既涉及财产也涉及情感,社工对这些危机干预必须遵守至少三种原则:第一,个人权利和价值的平等,而不是作为一种工具。其次,自定义的原则,这是建立在经验以及喜欢和不喜欢的基础上解释和解决问题。第三种是情境主义原则,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特定的情境为原则35。家庭社工价值观要处理好两大基本矛盾。矛盾之一是人们的重建个人幸福伦理和家庭责任伦理的矛盾。这主要发生在夫妻关系层面,在离婚率增高和婚外恋增多的背后,是有
关每个人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的思想在作祟,要处理好人们对个人幸福的普遍追求和其养育子女和抚养老人的家庭责任之间的关系。矛盾之二是平等化伦理与等级化伦理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发生在代际关系和亲子关系中,传统条件下成长的父母或祖父母们如何尊重在强调个人权利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的权利,处理好家长权威与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到子女健康成长和人们老有所养的问题
。对家庭社会工作来说,上述三种原则之间的非一致性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行动者的行为选择。在此笔者希望倡导以尊重个人权利为基础、以家庭成员平等互助为原则的价值取向37。
第三,“类”家庭社工有将家庭工具化的趋向,名义上是为家庭服务,实质上是利用家庭来解决相关成员的困难。例如,老年人,年轻人家庭的社会工作经常强调儿童和家长的责任,没有考虑到这些有着老年人的家庭本身需要全方位的社会支持。因此,出现了一些父母离异家庭的青少年问题难以解决等现象化的倾向。
。同时,相关的政策也存在着将家庭工具
第四章
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
4.1传统的干预形式及其缺陷
首先,在现行法律和法规的缺陷下处罚家庭暴力很无力。“宪法”,“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等法律明确禁止家庭暴力,但是可操作性不强。属于自诉家庭暴力案件,大多数受害者认为家庭暴力属于个人隐私,如果在司法所反映,将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大多数受害者采取忍耐的态度,一般是不会轻易采取法律的措施,从而导致司法介入困难。第二,有关部门参与的程度不够,对家庭暴力缺乏专业技能。妇联的维权工作和一些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因为缺乏相关法律制度及其他机构的支持,开展工作举步维艰,如广州的受虐妇女庇护所曾经遭到受庇护妇女的丈夫攻击。非正式网络虽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介入普遍,然而这些部门在提供帮助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技能,最多只是起到调解缓和的作用,暴力问题可能暂时不会发生。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暴力隐患,经过一段时间后,暴力行为可能会再次出现9。
4.2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性
1.关于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相关理论
“客体化”理论
“客体化”理论是以妇女为对象。把女人“物化”,她并没有自己的头衔,但由男子拥有可以进行交易,可以是与其他东西交换的对象;她没有自己的权利,没有能动性、意识和活动,而是可以侵犯的,你能粉碎或碰坏,她被认为是财产,因此无需考虑她的感受。把妇女当作财产,还使男性因占有欲而嫉妒她们,当女性表现出自主性时,男性也就容易发生暴力行为,以便重新建立他们的财产超过其控制的嫉妒10。
“社会支持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区心理学者运用社会支持这个术语来指称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社会关系,并通常将社会支持当作网络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以增进个人的健康和幸福11。2.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防治的可能性。
首先,社会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助“的专业理念与实践。在处理家庭暴力中,社会工作具有以下功能:“填补了家庭系统的不足,调节社会矛盾和不平等,促进个人潜能的发展。”社会工作在处理家庭暴力这些特殊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次,社会工作的专业,尊重,保密性和其他承诺,特别是在处理个人的困境,受助人不希望被熟人知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工作的同时,帮助受助人实现自我发展,挖掘他们的潜力,实现个人和家庭幸福。因此,这种社会工作的功能也非常符合多数中国家庭发生暴力事件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性,以解决家庭暴力问题12。
4.3社会工作干预的原则
(1)中立原则
家庭暴力本身带有复杂的情感和情绪因素,因此在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态度与家庭建立关系,保持情感和道德上的中立,不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任何情感纠纷,不做任何道德评判和价值判断, 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信任和支持”13。
(2)自决原则
家庭暴力的介入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介入的目的是增进家庭的了解和团结,改善家庭关系,但如果暴力受害者切实觉得家庭暴力已经使他(她)对家庭失去信心,没有挽救的必要时,应该尊重受害者自己的选择14。(3)积极赋义原则
对于家庭暴力,家庭成员往往都有自己的消极解释,他们有可能长期被这些消极的解释所迷惑而看不到问题解决的方向。因此,应该帮助他们换位思考问题,引导家庭成员进行积极的思考,改变他们沟通的技巧,以使他们自己探询到问题解决的办法。(4)保密的原则
介入过程中应该重家庭的隐私,并要保守在专业介入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信息和秘密。
(5)订立契约的原则。
社会工作契约是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服务协议,像其他契约一样,是一种约束机制,将参与各方约束在一起,直到实现特定的目标。订立契约的前提是双方或一方有主动或被动改变现状的愿望,想寻求他人的帮助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契约的内容必须得到双方的
充分理解和认同,对介入的目标、策略以及各自的角色有明确的规定。社会工作实践表明,没有契约,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就不会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关系也不会持久,而且他们在助人过程中的表现就可能不那么令人满意15。
4.4社会工作干预的方法
1.妇女个案社会工作
妇女个案社会工作,是指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以一对一的形式,为案主提供援助。这种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 对案主进行工作,利用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它通过提供物资援助,精神支持和其他服务,协助案主来解决问题,并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个性和自尊心,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整合、维持并发展他们的个人或家庭的功能,以促进他们的福利16。妇女个案工作中求助人员的特点表现在从集体身份转换为个人身份;第一,需求的多样性,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需求;二是个性化,妇女个体的需求伴随着社会转型日益丰富, 她们的需求突出个性化,三是复杂的需求,妇女需求涉及的内容、关系越来越复杂化17。因此,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术给妇联工作模式提供一个专业的基础。2.妇女小组社会工作
妇女小组社会工作是妇女社会工作者在这一特殊群体中,组织相关妇女成立各种互助小组, 用来拓宽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 包括亲戚、邻居和社区互助小组等。例如:鼓励妇女参与相关的抗骚扰小组,在该组中教一些就如何抵制性骚扰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的性骚扰和性虐待的经验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小组内分享女性们的经验,通过小组成员的分享得到情感支持,提高反应能力,以促进相互自助,从而实现自助这一目标。此外,还可以成立慰藉小组,,让内心困苦的妇女可以有一个诉说对象,在分享中获得更多的心灵慰藉与情感支持,,从而有利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8。3.妇女社区社会工作
妇女社区社会工作是以社区为基础工作方法,在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专业技能的帮助下,与社区内的妇女进行互动,开展与福利有关的社区发展,社区规划和社区护理工作19。妇女社区社会工作是以社区妇女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过程。它通过组织社区妇女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 合力解决社区问题, 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让妇女在社区活动中建立一种归属感,培养互动和自觉的意识,发挥其潜能,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妇女的社区工作,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妇女组织,社区服务,服务妇女,促进社区发展的
需要20。妇女在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有:家庭,妇女和儿童的居民,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女职工,妇女组织,各阶层、各界别、各类型群众自治组织中的女性。目前特别关注下岗女工,老、弱、病、残妇女和农民工子女。社会工作者对社区妇女的主要任务是:第一,社会对妇女教育的发展。对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教育和引导妇女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第二,成立以妇女社区服务为主体,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和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妇女再就业的能力,引导和帮助下岗女工实现社区服务再就业领域。第三,社区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面向社区的妇女和家庭宣传法律援助和其他服务,以提高妇女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第四,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区和家庭文化。对妇女之家,妇女学校,妇女中心,读书俱乐部和其他文化,进行一系列的教育,科学,体育,娱乐等各种活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妇女文化需求,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21。
4.5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措施
1,警察和社会工作者在司法系统涉及:司法社工检查执法中的性别盲点,改变态度,提供资源,以保护受害者。
在司法部门,性别平等原则的普遍识别率较高,然而,如果贯彻这一认识却参差不齐,因为中国的家庭暴力,性质和地位等问题的概念,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也很含糊22。因此,在司法,价值观泛化的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将男性的权力和价值泛化到女性身上,而没有考虑女性自身的特点,这不仅影响了司法工作者对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也造成了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惩罚不力,导致受虐的妇女得不到有效的支持,进而造成对这些妇女的“二次伤害” 23。因此,我们应该增加对司法系统的社会工作者的加入,增加执法人员进行性别和家庭暴力的培训,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司法人员、法律工作者的人权,平等意识,和性别的认识,并将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与方法纳入到执法工作之中。
2,卫生保健系统,社会工作干预:提供医疗服务,医院的社会工作者提供指导意见,第一时间保护受害者。
在面对家庭暴力受害妇女时,医生很可能是第一见证人。因此,医院假如能够设置医疗社工,就可以及时发现家庭暴力的存在,并协助医生诊断可能的家庭暴力个案,从而帮助联系或找到相关的社区资源24。例如,为受害者请求警方协助,为受虐妇女提供庇护所,或者转介给其他社会支持团体等。一般来说,医疗社会工作者干预家庭暴力的目标是,运用各种干预策略让受虐妇女知道她们的权益。具体来说,这些干预策略包括:一方面,对
于没有被干预的受虐的妇女,医生要接纳她们,要尊重她们25。同时,帮助受害妇女理清权利关系,促进其意识到不平等的问题,而不是妇女的错误;最后,要使妇女了解家庭暴力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公害,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多方面的资源来维护自己的权益26。另一方面,对于需要干预的受虐妇女,医生应认真填写病历,对受虐妇女的具体情况考虑采取下一步的措施,如对专业社工的转介等。此外,一些学者将医务社会工作者干预受虐妇女权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对话阶段,主动建立与受虐妇女的合作关系;二是发现阶段,即是帮助受虐妇女发现存在但未知的资源发展;第三阶段,即协助受虐妇女的能力,建立适合其需要和系统资源27。
三,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工作者应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以形成在社区多机构合作,干预家庭暴力所造成的伤害。
由于国内暴力不是家庭的“私事”,而是社会的危害
28,因此,反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在充分发挥社区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多部门干预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如社会治安,司法,医院,妇联,中介组织和其他部门一起,共同推动整个社会意识对家庭暴力问题,形成合力,打击家庭暴力29。经过研究,我们进一步提出了社区社会工作在反家庭暴力中的如下介入对策:
(1)在社区建立多机构合作的工作网络。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妇女组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家庭暴力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因此,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学习国外及港台经验,组建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为网络枢纽,并使反家庭暴力纳入政府日常工作中,进而成为政府社区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则可以将家庭暴力的防治工作通过网络逐级传达到基层社区,一步一步为反家庭暴力进行宣传,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教育的和谐发展30。
(2)社会工作者进驻社区,并在社区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处理家庭暴力问题。例如,社会工作者可设立调解委员会或咨询援助机构,给予受虐者法律援助和心理辅导,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31。所以,社会工作者对受虐妇女的维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案主分析权力关系,促进其认识“两性权利的不平等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实现案主对这方面的意识不断提高,能够帮助他们相信,改变自己,帮助他们创造自我概念,并鼓励他们以保障他们的人身权利,敢于向外部寻求帮助32。
(3)在社区内根据不同的群体开展培训,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包括:使用公告板,板报形式,其中包含了一些反家庭暴力的内容;分发小册子给每一个家庭;定期召开一些家庭座谈会,以此了解社区内的家庭暴力情况及开展宣传教育;聘请一些有空闲时间,愿
意发挥余热的积极分子,让他们加入家庭暴力预防活动;由社会工作者组织和建立社区反家庭暴力的工作网络,联合一些民间组织和人才,以在社区中针对不同人群包括社区领导到干部、一般群众、受暴者、施暴者,来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宣传法律知识,改变传统观念,提升对家庭暴力的根源与危害性的认识,以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33。
(4)建立社区庇护所,向受虐妇女提供紧急服务。由于家庭暴力避难所可以帮助受害者脱离暴力环境,获得生活与心理支持建立。因此,借鉴外国的经验,在社区层面给渴望摆脱家暴的受害者提供紧急援助,社区住房,为受虐妇女提供法律,心理咨询和其他服务34。
第五章
展
望
在预防家庭暴力方面,西方国家和香港、台湾社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家庭暴力的干预和探索还正在处于萌芽阶段,因为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有限我们仍然需要通过社区,妇联和一些其他组织来开展工作39。我们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继续推进其发展。我相信,只要拥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在处理家庭暴力的问题上联合法律,医疗和其他社会机构或组织,对家庭暴力的受虐者作出最大程度帮助,使其能从阴影中走出,从而逐步消除家庭暴力,使个人,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40。
参考文献
[1]巫昌祯.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概况[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2]陈静.家庭暴力问题探析[J].华章.
[3]陆剑锋.以案说法-婚姻中的权利与义务[M].2004. [4]谢立中.价值冲突情景下的行为抉择:社会工作与社会[J]. [5]买合苏旦迪里夏提.家庭暴力问题解析[J].法制与经济,2010. [6]陈静.家庭暴力问题探析[J].华章.
[7]王永鸣.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今日南国,2009. [8]唐慕君.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 [9]李爱芹.浅析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社会问题,2009. [10]闫丽娜.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下的家庭暴力防治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 [12]佟新.将平等观念带入家庭[J].北京观察, 2008.
[11]佟新.对中国城市发展家庭社会工作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2009. [13]周丹红.家庭暴力防治: 一个社会工作视角[J].民族与社会,2008. [14]张文霞.家庭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15]成元君.家庭冷暴力防治与社会工作干预[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 [16] [17]吴帆.个案工作及在妇联工作中的运用[J].2008.
[18]肖慧欣.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对妇女社会工作的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2007. [19]谢建社.社区工作教程[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 [20]吉朝珑.家庭暴力受虐妇女庇护研究[J].河北法学,2009. [21]谢建社.社会工作嵌入妇女工作之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9. [22]孟宪范.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沈文捷.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24]王行娟.妇女工作社工模式化的创新意义[J].中国妇运,2005,(4).[25]罗刚.论家庭暴力犯罪[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6).
[26]曾乃明.社会工作的目标、焦点和功能: 一个用数字说明的整合模式[J].中国社会工作,1994(2).[27]刘梦.中国婚姻暴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8]陈钟林.妇女工作与社会工作[J].2008. [29]荣维毅.妇女研究[J].2003.
[30]郑桂珍.女性与家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1][32]相敏.家庭问题社区干预民间组织大有作为[J].妇女研究论丛, 2002. [33]沈颖.零忍耐运动----针对家庭暴力的多机构合作干预[J].南方周末,2004. [34]范德章.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周刊师范学院学报.2005. [35]郑宁.施暴者教育与辅导培训手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6]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
[37]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网络----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
[38]徐永祥.现代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构[J].社会学论坛,2005. [39]佟新.对中国城市发展家庭社会工作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2009. [40]吴国平.遏制家庭暴力之法律对策探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
第五篇:大学生失业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大学生失业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历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献资料,运用归纳与总结的方法对大学生失业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形成了大概认识。文章首先介绍了当前大学生的严峻就业形势,接着,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述了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合理性和服务现状以及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失业现象的优势。最后,分别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个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失业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问题 社会工作介入 优势 途径
大学生失业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一、引言
据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多出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按照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4年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初次就业率为70.2% ,届时将有近217万人的毕业生不能正常就业。要是算上“隐性失业”和在此之前的人学毕业生失业人数历年存量,这个数据将更加庞大。这一新的失业群体常常以“找工作”、“群租”等原因聚居在城市的一个角落,成为新的弱势群体(黄志杰,2014)。如果这些数量众多的大学生的工作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他们很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社会威胁,所以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大学生失业这一社会现象,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并且介绍了利用社会工作解决大学生失业现象的合理途径。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数量与社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严重的不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供需矛盾突出。因此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应当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岗位提供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为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寻求岗位的方面,就是大学生和培养他们的高校。
(一)供给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就业的总量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能带动80-100万人就业。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中低端制造业,对于服务业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直偏弱。我国的低端制造业对于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要求偏低,无法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岗位。另外,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据统计,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43%,美国已超过了80%,全球平均也超过了60%。可见,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当滞后(李佳,2013)。有关研究结果证实,从投入产出的效果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容量大。同时,第三产业相对第一、第二产业,对人才的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更适应高学历人才的就业要求,因此可以大大缓解“大学生失业”问题。
(二)需求方面
1、从社会的角度看
目前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1998年全国高校毕业 生为82万人,2001年为103万人,2005年达306万人,2010年达575万人,2011年达660万人(教育部《教育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2010年),近十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0%。而与此同时,社会需求、尤其是国有单位,非但不能同步增加,反而有所减少。面对就业市场供求总量失衡的局而,许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即面临失业,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国高学历人群的失业问题将是一种长期现象(张静敏,2012)。
2、从高校的角度来看
(l)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
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高校专业设置没能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协同发展。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与市场经济发展脱节。一些学校因其传统学科基础雄厚,不需要增加实验设备等教学成本,学校就大量扩招,使得这些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而一些适应入世后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却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而无法扩大招生,因此,很多院校不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调整专业,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社会不需要或质量不高。很多高校也没有针对职场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而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培养,造成了毕业生的专业而过于狭窄,学非所用,高分低能(李文言,2011)。(2)高校忽视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
如今,在大多数高校中,涉及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非常少。大学生职业规划往往作为选修课,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在读大学期间职业规划课程是四个班级大概一百五十人一起上的。同学翘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课老师也只是抽查其中一个班级的实到人数。至于课程结束时候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书》,我们也是互相借用了彼此的内容草草了事。虽然这只是个个案,无法说明整体情况,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3、从大学生的角度看
(1)大学生自身存在认知错误,精英意识还存在,就业期望过高。
不少大学毕业生仍然存在精英意识:工作太辛苦不去、工资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不去、工作地点不稳定不去、发展空间不大不去„„尽管国家近年来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但是事实上,大学毕业生还是期望到大中城市,而不愿意到小县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兰敏,2014)。
(2)大学生自身素质偏弱
有人说,企业是用人才而不是培养用人才的地方。然而目前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他们有的理论知识较强,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有的甚至理论不强,操作能力也较差。更何况,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很可能当学生毕业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已经不再合用了。
三、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合理性及服务现状
如今,大学生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政府提出了很多的措施,高校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然而这些都是从预防的角度出发的,只是从提高毕业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着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要改善已经失业的大学生生活现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减少再次失业,从而根本减少大学生失业人群数量。
而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非常适用于这一领域。社会工作提倡助人自助的理念,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失业大学生要实现就业所要面对的,既有来自于客观因素方面的制约,也有自身的能力不足、心理压力以及价值观等自我方面的条件限制。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似乎对这些问题有所帮助,比如小组工作中的成长小组,还有个案工作当中的心理慰藉等等。
所以,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研究,既有现实的需要,也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支持。所以它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传统的关于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都是从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出发的,这些研究追溯的是大学生失业的根源,却很少有能涉及关于失业大学生方面的研究,而且在社会工作领域,关于失业大学生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十分匾乏。所以,以一个全新的专业角度去研究失业大学生群体,有利于丰富对失业大学生问题的研究方法(朱宽红,2013)。
四、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失业现象的优势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王思斌,2006)。此专业本质上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下面我们将从社会工作自身的角度和社会工作与当前常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方法的比较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失业现象所具备的的优势。
1、从社会工作自身的角度来看
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经过长期实践中,并且通过了实践检验才获得的,因而它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又因为它的工作方法技巧是建立在这些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所以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活动。
社会工作拥有个案、小组、社区是社会工作的这三大直接工作方法。这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过来的,可以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界定社会工 作本身—它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在于它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方法。无论是社会工作体系的构成还是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都与价值密切相关。价值是贯穿社会工作实践始终的东西。社会工作的价值有“尊重”、“接纳”、“个别化”、“案主自决”等等。这些理念可以帮助促使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
2、从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来看
目前,在大学校园里,比较常见的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介入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今的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日渐显现。现有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沿用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套体系主要实施以校党委为领导、以院系为管理的模式。它强调的更多的是政治性功能,且管理模式单一,忽视了新一代大学生的个性需要,越来越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而社会工作在平等、尊重和接纳的价值指导下,把每一个人看作是惟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在具体实务中,社工会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方法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容易得到案主的认可,并且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从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群体是具有优势的。
五、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
1、个案工作方法。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适和环境改善等方而的支持和服务(宋林飞,1999)。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和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
求职失败的大学生往往容易沮丧、悲观、失望以及对他人产生防备心理。长此以往,不只当事人的心理健康难以得到保证,其原本就比较弱的社会活动水平也可能被破坏,如此恶性循环,大学生的改变自身处境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社会工作者通过专注的聆听,共情等技术表明工作者的了解、接受、信任和乐意帮助的态度来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且在此过程中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阻碍的表达其负而情绪,让大学生案主宣泄失其积蓄已久的心理压力。同时工作者还要促使案主作出冷静、理智和创造性的思考并且根据案主的自身特点搜集大量的就业信息以协助案主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从而走出目前的困境。
2小组工作方法。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
小组社会工作以群体为工作对象。境遇相似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彼此更容易亲近。通过彼此的了解,他们会知道自身的处境并没有那么糟糕,并且处在一个共同的集体当中,彼此能够提供心理支持,不至于像一个人的时候那么孤单无助。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工作者可以借助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3社区工作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的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奏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周沛,2002)。
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区行动,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环境,通过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培养社区的归属感,能够缓解因失业所造成的焦虑焦躁。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借助社区的力量来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黄志杰,2014,《失业大学生生存现状研究》,《集体经济》2014年07期。李佳,2013,《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才智》2013年09期。教育部《教育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2010年)。张静敏,2012,《论我国‘知识性失业”问题的解决》,《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18期。李文言,2011,《试析我国的高学历失业现象》,《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6期。兰敏,2014,《浅析我国大学生失业现状及相关制度》,《祖国》2014年02期。朱宽红,201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研究 ——基于对Y市失业大学生的个案分析》,兰州大学。王思斌,2006,《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林飞,1999,《个案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周沛,2002,《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