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市流浪儿童调研分报告-流浪儿童调研报告
成都市流浪儿童调研分报告-流浪儿童调研报告
[论文资料库为您搜集整理]【摘要】儿童是弱势群体,流浪儿童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随着社会的变迁,流浪儿童问题在各城市地区开始凸显,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在对成都市流浪儿童的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弱势群体;流浪儿童;基本状况
儿童是弱势群体,流浪儿童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随着社会的变迁,流浪儿童问题在各城市地区开始凸显,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那么,促使儿童流浪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帮助流浪儿童不再流浪?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儿童流浪?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弄清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预防、控制儿童流浪和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参考性建议则是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
一、成都市流浪儿童基本状况及特征
(一)成都市流浪儿童基本状况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出,离家时间不到一个月有26人,占所调查51个样本的51.0%;离家时间在一个月以上,不到半年有11人,占21.6%;离家时间在半年以上,不到一年有2人,占3.9%;离家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到两年有6人,占11.8%;离家时间在两年以上,不到三年有3人,占5.9%;离家三年以上有3人,占5.9%。根据调查问卷及访谈我们得知,流浪儿童的临时居住地多集中在车站、桥下、建筑工地、网吧及银行等场所。这些流浪儿童在街头生活主要依靠捡垃圾(如塑料瓶、纸盒等)卖钱、乞讨、偷骗抢及打廉价工来维持生活。在我们所调查的51名流浪儿童中,14人次有过偷骗抢的经历;15人次有过抽烟喝酒的经历;12人次有过打架经历;18人次迷恋网吧、电子游戏。
(二)成都市流浪儿童基本特征
从以上流浪儿童基本状况看,我们可以总结出流浪儿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流浪儿童年龄大都在8~12岁和13~15岁两个年龄段,以男性流浪儿童为主,但与往相比,女性流浪儿童的比例成上升趋势。在这51名流浪儿童中8~12岁占17.6%;13~15岁占64.7%,并且此年龄段中女性相对百分比高于男性。从文化程度上看,文盲占7.8%,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44.9%,仅有2.0%完成了初中教育。从其流出地状况来看,主要来自本省,其中农村34人,占66.7%,城市10人,占19.6%。
从其离家出走流浪的时间上看,不到一个月占51.0%;离家时间在一个月以上、不到半年占21.6%;从此可以看出流浪时间的周期性短,一方面可以说明政府救助及时,另一方面可以得出流浪人次频率高的特征。
二、成都市流浪儿童成因分析
造成儿童离家外出流浪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交织,但我们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原因:经济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此外,犯罪分子引诱、拐骗儿童导致其流浪也是其原因之一,在我们调查中发现有7人次,占13.7%的儿童有过被引诱、拐骗的经历,这些儿童逃离了拐骗者的控制,由于缺乏生存手段,却又流落社会,而被迫流浪。
三、成都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措施及所面临的困境
(一)成都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措施
成都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该中心)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多宝寺南路,地处成都市东南区,该中心于2000年10月正式成立。经过几年的救助保
护工作,该中心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预防、控制和救助保护体系,形成了全方位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平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救助保护模式。
1.各级领导重视流量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为了加强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依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成都市政府制定了《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并成立了成都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任工作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分别为11个部门的副局长。
2.各部门之间在救助保护流量乞讨人员协调比较通畅。
3.针对流浪儿童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救助保护体系。
(二)成都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尽管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许多工作还在不断地摸索当中前进。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是法律的缺失;三是专业人员短缺。此外,资金投入也不足。一方面,救助保护中心一些相应的设备不够完善,缺少娃娃们娱乐、游戏、学习等设施,而且娃娃们没有一个较为宽广的活动场地;另一方面,对无法送回户口所在地的儿童安置问题也是当前所面临的又一困境,家庭支付不起监护权,留下的孤儿可以去孤儿院,但对于流浪儿童,就必须有政府出面,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安置他们。
四、预防、控制儿童流浪和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对策建议
预防、控制儿童流浪和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但是这些工作又具有强烈的紧迫性。流浪儿童群体在扩大,犯罪群体也在扩大,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今天的流浪儿童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救护,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犯罪分子。对整个社会而言,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和社会运营成本,不安全因素也会随之增加,造成公民心理恐慌。因此,在预防、控制儿童流浪和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对策方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协调救助保护体系发展的平衡性
1.协调城乡救助保护体系发展的平衡性。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流浪儿童的流出地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比如:对于家庭离异、外出打工人员留下的子女由专门的人员安排他们上学、吃饭、休息,这样就可以灭其源头,为作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救助保护体系,在预防、控制工作方面加大对流浪儿童流出地较为频繁的乡村财政投入。一方面,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儿童外出流浪;另一方,也可以大大减少流入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同时也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矛盾。
2.协调各城市间救助保护体系发展的平衡性。一方面,各城市间的救助保护中心有好的经验、模式可以互相学习借鉴,这样可以减少摸索的时间,少走弯路,节省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在实施一些政策、法律规范上应该口令统一,避免行政错位,否则不但降低了一些政策、法令的效力,也不利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法律制度
为流浪儿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需要出台一部专门的法律规范,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提供一个合理、合法的平台,更有利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展开。因此,我们建议在整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
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有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一项专门针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办法。
(三)完善人员配备
在政策上吸引专业性人才补充到队伍中来,完善多层次的人员配备,为已有的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流浪儿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救助保护工作。此外,救助中心应杜绝拉关系、走门路到中心来的无用之人,做到有岗必有责。
(四)增加资金投入
一方面,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做到专款专用(如阳光家园等社会安置资金),以便使各项活动良好、持续发展。以儿童为本,并不断完善救助中心的硬件设施,并为儿童提供和谐的生活、娱乐、活动的环境,虽然他们大多只做短暂的停留,但要使他们感觉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怀和爱。另一方,吸引社会企业、机构、团体、个人捐款,弥补资金的不足,鼓励他们参与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来,对一些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做出贡献的企业、机构、团体、个人,政府在政策上要予以补偿,比如:根据企业、机构、团体、个人贡献大小在税收等相关政策上提供优惠政策。
(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总之,政府、社会都应该重视流浪儿童问题,认识救助保护流浪儿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本地状况制定出符合本地特色的一些救助保护模式,并不断地探索、创新,协调各个部门预防和控制流浪儿童,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关注流浪儿童,关爱我们的孩子,让每个儿童都拥有同样的一片蓝天!
【作者简介】李晓壮(1980-),男,辽宁辽阳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研究生。
第二篇: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救助方法制度
黄翠兰
孙志刚无辜死亡的悲惨事件废除了实行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催生了中国管理流浪人员制度的变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0日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办法”),对流浪人员以自愿的接受救助制度取代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无疑是中国法律变革和人权发展的重大事件。7月21日,民政部发布2003年第24号部令,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救助办法和实施细则将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但最让人遗憾的是,对流浪儿童[1]的关注以及救助制度依然掩埋在本就模糊的对所有人的救助制度之中,流浪儿童的权利依然无法得到保护。本文力图揭示流浪儿童救助制度与流浪成年人救助制度的差异并提出建立中国流浪儿童制度的建议,以希冀得到有关方面重视从而为保障本就不幸的流浪儿童的权利创造一个必要的环境。
一、流浪儿童与流浪成年人救助制度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一个成年人有权利选择自己包括流浪在内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即使出于救助、帮助的目的,也不能对流浪的成年人采取强制性的救助方式。但未成年人则不同。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有权利得到父母、国家的特别保护和照料。父母或国家为了承担保护和照料未成年人的职责有时甚至要采取强制措施,如为了避免其离家出走、避免其接触危险物品。CRC[2]在前言中明确:回顾联合国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宣布: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料和协助;铭记如《儿童权利宣言》所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确认世界各国都有生活在极端困难情况下的儿童,对这些儿童需要给予特别的照顾。该公约第二十条规定:1、暂时或永久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或为其最大利益不得在这种环境中继续生活的儿童,应有权得到国家的特别保护和协助。2、缔约国应按照本国法律确保此类儿童得到其他方式的照顾。我国法律也国家承担保护儿童责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如《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2、场所、设施、人员要求不同
未成年人自身身体、心理发育的状况决定了他们生活场所、环境与成年人的差异。从舒适、安全角度考虑,儿童救助机构的床铺、板凳、桌椅、厕所等都应该有成年人有差异;从照料、管理、保护流浪儿童角度考虑,儿童救助机构的管理人员应该富有爱心、懂得儿童心理、了解儿童工作基本知识。CRC第3条第3款规定:缔约国应确保负责照料或保护儿童的机构、服务部门及设施符合主管当局规定的标准,尤其是安全、卫生、工作人员数目和资格以及有效监督等方面的标准。根据这一规定,主管部门应该在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安全、医疗、环境、工作人员素质以及数量等方面作出特别规定。
3、救助内容不同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0条中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1
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结合有关法律以及上述监护职责的规定,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照料、管理和保护
根据国家民政部门的统计:7岁以下的儿童占流浪儿童总数的10%,8-12岁的占23%。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提供的资料也证实了上述低龄儿童流浪的情况以及所占比例。[3]这些低龄流浪儿童的生活需要得到照顾。所以流浪儿童的救助机构还要承担一种职责,那就是要照顾他们的生活。除此以外,流浪儿童救助机构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流浪儿童的生活、学习、娱乐进行管理并保护他们的安全。
(2)、教育
CRC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1、缔约国确认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此项权利,缔约国尤应:(A)实现全面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B)鼓励发展不同形式的中学教育、包括普通和职业教育,使所有儿童均能享有和接受这种教育,并采取适当措施,诸如实行免费教育和对有需要的人提供津贴;(C)根据能力以一切适当方式使所有人均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D)使所有儿童均能得到教育和职业方面的资料和指导;(E)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按时出勤和降低辍学率。《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义务教育法》
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上述公约及法律的规定,接受9年义务教育是儿童享有的权利,国家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到9年义务教育。对于流浪儿童,国家更是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得以接受9年义务教育。否则就是其失职。所以建立流浪儿童救助机构,不仅是要保证流浪儿童的吃、住以及基本生存需要,而且要保障流浪儿童接受9年义务教育。
(3)、矫治
流浪儿童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大都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如说谎、盗窃、以强凌弱、暴力倾向甚至仇视社会。这就要求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必须承担起矫治他们不良行为的责任。
二、流浪儿童救助机构与儿童福利院的区别
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是对流浪儿童的短期救助制度,与儿童福利院的主要区别在于:
1、流浪儿童救助制度不是国家监护制度,救助机构与流浪儿童之间没有形成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法律关系;而儿童福利院是一种单位担任监护人的国家监护制度,儿童福利院是监护人,在儿童福利院的儿童是被监护人。
2、根据目前的制度,儿童福利院只接收父母双亡的孤儿和弃婴,对年龄一般也都有限制。而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接收儿童不应受年龄或流浪原因限制,只要是在流浪,就有权利获得救助。
3、儿童福利院由于与接收的儿童形成了稳定的基于监护制度产生的法律关系,所以一般不存在考虑儿童出路问题。而儿童福利院是短期救助制度,一个使命就是了解儿童流浪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以维护该儿童的权利。了解到儿童流浪是基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权或不履行监护职责,应该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情节恶劣或屡教不改,就应该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三、最新流浪人员救助制度在救助流浪儿童方面存在的缺陷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有三个条款:
第五条: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第十一条:救助站应当劝导受助人员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救助站对受助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照顾;对查明住址的,及时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领回;对无家可归的,由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妥善安置。
第十二条:受助人员住所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教育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
民政部公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有六个条款涉及未成年人。
第五条: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应当及时安排救助;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
第十三条: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
第十四条:对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可以查明其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受助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
第十五条:对因年老、年幼或者残疾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表达能力,因而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上级民政主管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
第十六条、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应当事先告知,救助站不得限制。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开救助站,须经救助站同意。受助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八条:受助人员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乡级、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返回的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避免其再次外出流浪乞讨;对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责令其履行抚养、赡养义务;对确实无家可归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安置。
但认真分析《《救助办法》》和《实施细则》的上述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条款,这些规定还无法保障流浪儿童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具体来看:
1、没有体现国家对流浪儿童赋有的法定职责
对于流浪中的儿童,公安、城管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接受救助。也就是说对于流浪的成年人是救助机构等待救助人员的主动到来和自愿申请,而对
于流浪的儿童则应该采取主动措施使其接受救助。至于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的“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的规定,对流浪儿童来说显然推卸了责任。不论流浪的儿童是否如实提供了个人情况,不论流浪儿童是否主动申请或要求救助,流浪儿童救助机构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救助。
2、在救助场所、设施、人员等方面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公安部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二十一条中规定:对于被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犯分别关押、管理,并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给予照顾。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受到成年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的侵害以及教唆、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关押、管理方面都是与成年人分开的,但对于没有违法犯罪的流浪儿童却没有规定这种分开管理的制度。《救助办法》第八条只是规定: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整个《救助办法》以及民政部的实施细则都没有规定要将流浪儿童与流浪成年人分开管理的制度。
3、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忽视
《救助办法》第七条规定了救助站提供救助的内容: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这种救助内容只是解决了吃、住、行、与亲属联系问题,却没有解决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即使被收容、犯罪后被判刑执行刑罚,也要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而现在问题是,体现人道精神的最新的流浪儿童救助制度却依然无法保证流浪儿童享有公约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受教育权。
4、推回原籍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对《《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第十四条所确定的由流入地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所在单位以及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的处理流浪人员的原则,我认为是典型的制度设置中的互相推委。尤其对于处理流浪儿童问题,在儿童没有单位、没有相关制度以及机构可以保证户口所在地和住所地安置有能力对流浪儿童进行安置的背景下,只能寄希望于亲属。诚然,从理论上说,父母等亲属是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最佳去处;从实践来看,依靠父母等亲属也确实解决了很多流浪儿童问题。但必须意识到,父母遗弃、虐待子女或长期争吵等家庭原因是导致儿童流浪的最主要原因,家庭问题不解决,只是把流浪儿童送回家中,必然导致重复流浪和流浪儿童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以往具有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也证明了这点:在流浪儿童中,二次以上的流浪占流浪儿童总数的40%。
5、对流浪儿童不应限定期限
《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救助办法》没有规定救助期限,而《实施细则》却规定了10天的期限。这一期限的规定甚至使救助机构根本无
法查清流浪儿童的来处,教育、矫治可能就更是成为一句空话。流浪儿童救助制度不应限定这种期限。
第三篇:流浪儿童研究小组报告
研究流浪儿童的小组报告
摘要: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经历预示着他们的幸福和成就,更加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然而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大约有100万的流浪儿童,虽然流浪儿童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也在从事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但对于我国来说,仍然有很多不足,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也不尽人意。本文以个案研究为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社工的介入途径,希望能给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流浪儿童;多维分析;社工介入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市化与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社会问题日益增多,流浪儿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对儿童权益保护的日益重视,流浪儿童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是目前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工作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流浪儿童背景知识(郑翔收集材料,符玉果执笔)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 我国城市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 周岁以下, 离开家庭或者监护人, 流落于社会超过24 小时, 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
流浪儿童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00万的流浪儿童,俄罗斯也突破了100万,印度有50万,据我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估算,全国实际存在的流浪儿童应为100万到150万之间,实际受到救助的流浪儿童只有20万左右。流浪儿童群体多以青少年为主体, 他们浪迹街头, 居无定所, 生活无着, 生存艰难。并且没有医疗保障和基本卫生条件, 靠流浪乞讨或出卖廉价劳动力养活自己。但同时这一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可塑性很强,缺乏管教与监控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者成为不法分子利用和侵害的对象, 沦为犯罪分子赚钱的工具,因而他们属于在处境不利儿童中的高危群体。流浪儿童严峻的生存现状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成为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 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构成了巨大的危害。
然而,就我国目前关于流浪儿童的研究来说,起步晚、做得相当的不完善。已有的研究多是针对流浪儿童的群体结构、特点、基本状况以及流浪儿童成因和教育对策做的一些简单的调查与分析;一些研究虽然也涉及流浪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但都是描述性的,缺乏系统规范的实证研究,也没有流浪儿童与处境正常儿童及其他处境不利儿童在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数据对比,在解释和预测流浪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缺乏说服力,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未能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在实际操作救助流浪儿童方面,只是简单地采取为流浪儿童提供衣食住行、帮助他们返回家庭的措施,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流浪儿童在流浪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与人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都是很难改变的,关注流浪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帮助他们重塑健康人格才是标本兼治之道。
有人把流浪儿童形象地比喻为“一枚嘀嗒作响的定时炸弹”。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佟丽华说:“我们说社会进步了, 但是他们没有感受社会的进步, 他们还生活在很艰难的环境当中, 他们会对进步的社会产生一种仇视的心理, 或者因为仇视的心理, 或者因为生活所迫, 他要生存下去呀, 有可能去犯罪了。所以说这批人是犯罪的主力。”
沿街乞讨的流浪儿童不仅与现代都市极不协调, 而且将来极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对现代文明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流浪儿童的存在是与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他们并没有向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享受着应有的权利,他们生活在社会的黑暗面,是被遗忘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流浪可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对整个社会的一种仇视与愤恨,当这一群体发展为犯罪群体的时候,那么他们对社会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而不单单只是给他们寻找一个安置他们的地方,更关键的是我们要重塑他们或许已经变得歪曲的人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他们并不是没有人爱,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让流浪的心不再流浪。
因而我们研究流浪儿童目的在于尽可能深入的去分析流浪儿童形成的原因、流浪儿童的现状,以及怎样去介入到这一群体中,去为这一群体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尽早的摆脱流浪的生活,但最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值得我们全社会共同来关注。
二、流浪儿童案例介绍(米克阿依收集材料,符玉果执笔)
小余,一个10岁女孩,她的父母出来打工后就音信全无了,不得已她只好寄养在姑姑家里,没有父母慈爱的她在姑姑家更没有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经常被虐待,几乎每天身上都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父母的遗弃和姑姑家受到的虐待使得她不爱说话,不愿与别人交往,经常处于焦虑状态,出现严重的自闭倾向和较高的焦虑倾向。面对父母的失踪,家庭的破裂以及贫困和在姑姑家受到的虐待,她表现出超强的逆反心理。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难以忍受,就偷偷跑出来一个人外出找父母,但出来不久就迷失了。由于她缺乏生存手段,却又流落社会,而被迫流浪,走上了流浪的街头。她浪迹街头,居无定所,衣衫褴褛,没有成人照顾和保护,没有医疗保障和起码的卫生条件,生存环境极端恶劣。她的街头生活主要依靠捡垃圾(如塑料瓶、纸盒等)卖钱,吃剩饭、喝残汤,饥不择食,衣不掩体。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就沿街乞讨,边乞讨,边寻找父母。每天走到哪算哪,没有方向。有时候甚至靠偷窃养活自己。白天乞讨,晚上要么在火车站的候车室休息,要么在废弃建筑、水泥管子、大桥下面休息。冬天就用白天捡来或偷来的衣服御寒。遇到醉酒的人,她就要挨打,她的左胳膊就是因为这样而残废的。从小就极贫困的生活环境使得她营养不良,导致她的个子比她同龄的人矮的多。身体上的缺点和残疾加上年纪小,她找不到打工的机会。有时候实在没办法时就到路边的小摊偷点东西吃,或者在别的顾客付钱的时候趁机抢过那些钱就跑,被抓到的时候轻的只是把钱还回去,重的还是会被打。流浪的生活使她失去了她应有的健康成长权。流浪生活使她过早地接触世间的冷暖,心理压力大。被父母遗弃,与姑姑一家感情不合,外出找父母,备受欺凌的她经常处于悲哀和忧郁的情绪之中,对自己和别人失去信心,常鄙视自己,轻蔑自己。
在身体健康方面,她没有正常的休息场所,火车站候车室、废弃建筑、水泥管子、大桥下面是她的栖身之处,营养不良而且被人打成残疾,没有成年人照顾,无法参加法定的计划免疫程序,这种不正常的生活,根本不可能使她拥有一个使身体得到健康发育的良好环境。
在心理健康方面,她因为父母的遗弃和姑姑家的虐待不爱说话,经常处于焦虑状态,有严重的自闭倾向和较高的焦虑倾向。她因缺少父母慈爱和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她常常遭受到周围一些人员的欺骗、歧视、训斥、辱骂、驱赶,她得不到关怀和尊重,也不可能形成心理健康因素中最重要的尊严感。她由于过早地独立生存,她不但要处处小心、自我保护,而且还学会了撒谎、欺骗,心理和行为过早地呈现出畸形社会化现象。她身体受到摧残,人格被扭曲。如今,她心里都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段经历对她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案例中的小余是受家庭和经济条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而走上流浪的道路的。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是以小余为例,通过了解她的流浪原因,流浪经历。用社会,生理,心理三个纬度来分析她流浪的原因,社会对她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总结出整个流浪儿童的心理特征,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并且作为社工,我们在社工应该怎么帮助流浪儿童这个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的侧重点是小余,她流浪后的经历。我们通过小余这个案例来分析流浪儿童。虽然家庭环境决定了她走上流浪的道路,但是我们的侧重点是她小余本人,而不是她家庭。因此案例的对象是个案,而不是家庭。
三、评估与分析
(一)社会学维度(鲁健全、晏永胜收集材料,晏永胜执笔)我国流浪儿童成因分析
流浪儿童作为古今中外都曾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们通常习惯于从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角度去探寻某一社会问题的根源。的确,流浪儿童问题与经济贫困、不发达存在着莫大的关联,儿童流浪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我国流浪儿童主要来自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些都是有力的旁证。因此,经济上的贫困是流浪儿童产生的重要原因,这是无可置疑的。然而如果进而将流浪儿童的产生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因素,则有待商榷。首先,流浪儿童的产生通常是因为个体家庭的贫困,而不是社会的整体贫困,事实上,个体家庭的相对贫困在某些时候比社会的整体贫困更容易造成儿童流浪现象,而个体家庭的贫困或相对贫困可能是体制性、制度性的。其次,流浪儿童的产生与经济发展程度并非呈现简单的负相关关系,经济的高度发达也不能完全抑制儿童流浪现象。例如在宝鸡新星流浪儿童援助中心,虽然流浪儿童基本上来自欠发达农村地区,但是却没有来自特别贫困的地区,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同样存在儿童流浪现象。此外,流浪儿童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这说明儿童流浪除了与经济因素有关外,还有其复杂的社会根源,与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社会环境有关。
从世纪年代以来我国流浪儿童现象的发展过程看,这一点显得尤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时期,尤其是进入年代以后这一进程进一步加快,而我国儿童流浪现象的发展轨迹与这一进程基本上是吻合的。所以,研究流浪儿童的成因不能不将其置于这一基本社会背景中。社会转型过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价值规范处于新旧交替之中,社会秩序相对不稳定,社会关系趋于紧张,各种冲突和矛盾较为突出。二是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政府管理滞后于社会发展要求,普遍存在管理弱化、管理缺位等问题。三是社会在集体关注某一中心问题的同时容易忽视其他社会问题,社会发展不协调。我国流浪儿童问题与这一背景息息相关,它既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其他社会问题的衍生物,始终与其他社会问题相伴随。
上述是为了从整体上了解我国流浪儿童产生的原因,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上的贫困是流浪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尚有个贫困县,有近万贫困人,这些贫困地区中,很多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在农闲或者遇到自然灾害时,有些家庭就带子女或者单独让子女外出务工。贫困人口的盲目外流,无法获得稳定就业,造成一些人衣食无着而流落街头。
据调查,大部分的流浪儿童都是来自灾区。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和城镇下岗职工的子女,他们的家庭生活都比较困难,被逼无奈只有乞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激发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对富裕生活的渴望,人们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深深关切,以巨大的热情和勇气自主地、积极地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们在农闲时节或有合适的机会携带子女或让子女单独出来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务工挣钱,这己经成为摆脱生活困境、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然而,由于1000多万的失业人口,1500多万的企业富余职工,1.6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三支庞大的劳动力群体,给中国的就业工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盲目流动、无事可做、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的儿童,只能无奈地流落街头,或者随家人流浪,或者独自漂泊,朝不保夕。
从这一原因来看案例中的小余,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小余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后音信全无,从而导致了寄养在姑姑家且被虐待的悲惨经历,不堪忍受的她只好选择离“家”出走去寻找父母,在这途中只好流落街头,备受欺辱。2.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不当是造成儿童流浪的主要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承担着人类的生育、扶养、教育、保护等功能,是一个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性格、人格、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要素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流浪儿童的产生。对流浪儿童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能导致儿童的流浪。2.(1)家庭功能失衡
过分强调家庭的生产功能,弱化了家庭的养育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大量涌现,在广开就业途径,鼓励创新致富的政策感召下,整个社会家庭的生产功能得到极大的加强,其结果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儿童的存在及成长需要。有的家长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上,整日为生计操劳奔波,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有的让孩子中断学业,随着父母迁徙流动打工挣钱,有的甚至依靠儿童外出流浪乞讨所得贴补家用。2.(2)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始自婚姻.男女两性的结合缔结为家庭,家庭为孩子的正常成长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环境和最起码的社会化条件。然而由于家庭矛盾的出现、夫妻病故、离异等原因导致了家庭气氛紧张和家长角色不全的问题,有关资料显示,随着婚姻、家庭、两性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元化,离婚率逐年上升,以同年的结婚数和离婚数相比,20世纪70年代末仅为100:3,到1998年上升到100:13,有的大城市甚至高达100:25—100:30。家庭解体的直接后果是孩子失去了稳定的家庭环境,失去了父爱或母爱,造成了情感世界的残缺。有的儿童因此失去了完整的情感依恋,导致内心的苦闷和心理的创伤。从自我角色评价上将自己等同于社会的弃儿,为了寻求感情上的慰藉,流浪在外,成为有着相同体验和感受的能够引起感情共鸣的流浪儿童中的一员。
2.(3)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不当
家庭是人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承载着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帮助成人自立等社会化的责任。然而,由于整个社会缺乏对教育者的教育,一个人似乎只要实现了生育子女的自然功能,就天然具有了教育者的一切能力、知识和资格,以至于一些有着错误的亲子观、儿童观、教子观、人才观的父母未加任何的修正和提醒,就通过各种本能的行为传递到孩子们身上。
家庭作为每个人最初的社会化场所,她的功能是不能被忽视的。如果在最初的社会化过程中受到阻碍,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很难顺利的进行下去,小余的情况很清楚的反映出了她的初始社会化过程: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了,并且音讯全无,失去父爱母爱的她又受到姑姑家人的虐待。这样的社会化致使她产生对社会、对任何人的不信任,从而逃避社会,生发出偷盗等行为。
3、教育制度的失误
大量失学儿童不能接受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流浪儿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从流浪儿童的年龄统计看,15岁以下的占96﹪。如果保证适龄儿童接受正规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他们不可能流落街头。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学龄儿童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受教育的权利,也就注定难逃流浪的命运。
①是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经费,师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的需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一些地区还处于口号提倡阶段。据我国<<九十年代儿童发展状况报告>>证实,有的人口地区只能初等教育或一年小学教育,未实现“普九”教育的人接近亿。
②是由于目前就业问题严峻。“毕业即失业”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盛行,一些家境比较贫寒的家庭认为穷人家的孩子天生不是上学的料,上学也白上,不如早挣钱,早发家,结果让未成年的孩子在独闯天下、自谋生路的过程中成了城市街头的流浪儿。
③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学校和老师的考核指标的做法,使学校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关心、爱护和锻炼提高的机会,越来越好。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关心和帮助,反而遭到冷落,严重的被嘲讽、责骂或体罚,在这种状况下的孩子久而久之成为具有心理障碍的“边缘儿童”,对同学、老师、学校进而对学习产生厌恶、排斥、抵触、反抗的心理,最终,有的被学校劝退,有的为了保留一点做人的自尊,自动辍学,浪迹天涯。
这方面的原因在我看来其影响力要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教育资源不是不够,而是分配的很不均,外加每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是机会的不等。具体到小余的身上,其家境贫寒,父母无力供她上学,传统观念和现实的影响,使他们外出不回。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可以顺利的实施的话,相信她上学的机会会很大,也不至于父母离弃而去。
4、其他社会原因
社会是复杂的,因而造成流浪儿童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这些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被不法分子拐骗,流浪街头。有的儿童,得到犯罪分子的小恩小惠,禁不住犯罪分子的威逼利诱而跟随出走。当犯罪分子利用这些儿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将他们放逐在街头。二是被黑社会组织诱骗,成为少年犯。有的流浪儿童成为黑社会的帮凶,被黑社会组织所控制,在黑老大的发号施令下,从事着地下经济活动。三是流浪儿童经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社会是色彩斑斓的,有的场所对儿童充满着诱惑。当这部分儿童接触到光怪陆离的东西或者见到别人过上声色犬马的生活时,经不起社会的风吹雨打而成为流浪儿童。
这个原因没有体现在案例中小余的身上,这里我们就不做详细分析。
5、自身原因
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好模仿,而且逆反心理强,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主观上有要求家长和社会尊重其个性和独立的朦胧意识,但实际上又不具备分辨是非和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旦家长或老师的教养方式失当,就会导致一些性格偏激的儿童负气离家闯世界。还有一些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看到很多同村的人外出打工,也就萌发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但是他们受谋生能力所限,往往难以得到安定就业,因衣食无着而四处漂泊。
从自身原因来看,小余并没表现出好奇,但我们也不能就这么认为她没有好奇心,外加她心理素质很脆弱。父母的离弃、和对姑姑家虐待的不堪忍受就是她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并且这里也不容忽视负气出走的可能。
(二)心理学维度(陈毅辉、刘香华收集材料,符玉果执笔)
小余,作为一个流浪儿童,在不良的生活环境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论文《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城市流浪儿童的生活感受》中调查者了解到:大多数流浪的儿童不喜欢流浪,认为外面不安全,并思念父母亲人,感到孤独,被人看不起①。我们从心里维度对流浪儿童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解释。下面是我们运用皮亚杰的认知与情感理论和自我概念发展等理论对小余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小余出现的心理问题及人格障碍。
在皮亚杰的认知与情感理论中,儿童是态度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智力或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而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又是这种适应的本质。主体只有通过动作形成对客体的适应,才能真正导致儿童心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它通过两种形式实现:同化与顺应。另外,皮亚杰对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成熟,即神经系统的成熟。他认为,一定的躯体结构或神经通路的发生机能在整个心理成长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但并非决定作用。小余正处于儿童期,正是神经系统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小余由于正处在不利的环境之中,食物营养不足,极易导致小余心理发展障碍。
社会环境,即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言等。皮亚杰认为,社会经验同样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小余处在流浪过程中,外在的环境对小余极为不利,父母的抛弃,流浪过程中周围人的冷漠对待甚至是虐待,对小余心理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流浪群体中的其他人的,粗鲁语言及偷窃等不良行为模式也会在社会群体互动中对小余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平衡又称为自我调节,即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平衡,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平衡,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这种动态的平衡,实现儿童思维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小余遭受父母遗弃,及姑姑的虐待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群体的影响。而小余在自我平衡方面不足。小余的内心其实对外界的关爱和温暖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她面对确实外界的虐待,冷漠。这时的小余必然面临内部需要与外界环境的冲突。难以达到平衡,这必然会对小余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阻碍作用。使得小余心理发生扭曲。
在自我概念拓展方面,儿童期正是自我观念的拓展期:理想自我、人种意识、良知觉醒,能够自我区分,形成更加稳定的自我概念,镜中我的概念。而此时10岁的小余正好处于这一时期,但是由于小余的特殊经历,如被父母遗弃,与姑姑一家感情不合,外出找父母,备受欺凌,这些都会是小余对人丧失信心,必然会在理想自我,与良知发展方面迷茫,受阻,甚至是出现扭曲。
处于儿童时期的女生自我接受程度与自我谐和程度表现为随年龄的增大而渐减的趋势,即年龄越大,自我接受程度越弱。小余作为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处于这一时期的她必然也面临这一问题,处于特殊环境中的小余,由于父母的抛弃,亲人的虐待必然使她在自我接受程度方面越来越弱,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疑问。而身心的和谐程度也必然会降低,出现自我矛盾,甚至人格分裂。
这个阶段儿童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如,自尊心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由于儿童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一致性,小余在自我体验中,由于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自我体验必然是消极的,由此他的自我评价自然也是较低的。而且儿童在这一时期对生命的理解在认识上逐步深化,从模糊认知,形象认知到抽象认知、态度认知再发展到哲理性思考。②
儿童时期的心理危险包括控制的内化问题如社交恐惧、焦虑、孤独、抑郁、情绪障碍(焦虑、恐惧、强迫、逃避,抑郁等)品行障碍、抽动障碍等。小余悲惨的经历会造成小余的心理危险。小余在找父母的过程中,周围人的冷漠,及对小于的虐待都会是小余产生焦虑,恐惧,抑郁,逃避等情绪障碍。由于过早的接触到社会的黑暗面,会使流浪儿童小余在品行上出现障碍,如偷窃,抢劫等。小余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自闭倾向,对周围的人采取了回避态度。
在人格与爱的形成上,环境因素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有较大的可塑性,强烈的精神刺激会给儿童个性发育带来严重影响,不合理的教养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展,缺乏家庭正确教育或父母的虐待是发生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另外,恶劣的社会风尚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均可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人格障碍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流浪儿童的人格特征根据赵维太③的调查显示,流浪儿童养成玩劣的习惯,流浪思想具有独立性。④
小余有自闭倾向,并会偷东西,小余的人格障碍及有可能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的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多种挑战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害怕社交活动,即使有集体活动也会躲在一旁。小余有自闭倾向,明显是回避型人格。小余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小余存在偷盗行为,及有可能是一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扼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哀的行为,都与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总之,流浪儿童小余由于特殊的生存条件,社会环境,使她在心理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时的小余在心里发展方面,需要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需要周围人的关怀。
(三)生理学维度(朱凯收集材料,符玉果执笔)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家庭破裂、教育不当、生活贫困等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导致一些年幼无知的未成年人,小小年纪就离开监护人,流落街头。
目前全球的流浪儿童数量已经达到了1亿到1.5亿人,抵得上俄罗斯一个国家的人口。在我国,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各地流浪的未成年人大约有十五万人,所占人口的比例虽然较低,但产生的社会不良后果却不容忽视。在流浪生涯中,流浪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伤和扭曲,有的甚至被社会不良势力控制、教唆、利用,从事危害社会的活动。
对于有着更为复杂的家庭社会原因而外出流浪的孩子,临时性应急救助,常常不能持续发挥作用,有的家庭已经丧失了孩子健康生活的环境,孩子无法在原来的家庭环境中正常生活;有的孩子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经历,身心发生严重扭曲,无法沿着普通孩子生活的轨迹成长发展。
流浪的儿童往往长期流浪在外,不仅风餐露宿而且生理受到严重伤害和扭曲,他们同主流社会存在着适应性隔阂,有的甚至被社会不良势力残害、控制、利用,成为他们从事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因此,他们中不少人会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社会对他们的保护性救助,甚至逃避和拒绝救助,流浪儿童普遍经历过非正常的社会生活,有过不安和痛苦的生活体验,存在着接受正常教育的功能障碍,不少人伴有不良行为和恶习。
流浪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状况极差。被迫乞讨的儿童有些身体被故意致残,即使没有明显的残疾,乞讨生活都给流浪儿童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疾病。他们终日卫生状况极差,满身污垢,吃剩菜剩饭,遭人漠视或白眼,在街头、宾馆饭店时常有他们瘦小、柔弱的身影。有的跪在地上,身前摆放着一张“求助信”,其内容不外就是诉说自己家里贫穷,上不起学,请大家帮助,或是诉说自己家人得了重病,无钱治疗,请大家援助等等。还附一些假学生证、假入学证明、假病历等等;他们有的是残疾儿童,坐在街头,穿着很少的衣服露出他们残疾、扭曲的身体,肮脏的小手捧着搪瓷碗;他们有的二、三个在一起,在街头摆起场子表演各种让市民看了都心疼的杂耍。比如一个孩子裸露着上身,其他
一、两个孩子则用钢丝在他脖子、身躯上紧紧地缠绕几圈,待市民们洒下一些可怜钱之后,他们才将钢丝松下来,身躯上是深紫的瘀痕;他们有的穿着破衣,在影院、商场等繁华地段,追逐着过往的市民,拉扯着过往市民的衣服,让他们给了钱后才不再纠缠;还有更小的(几个月、一、二岁)则被一些妇女抱着,牵着向过往行人乞讨,而控制这些乞讨儿童的并非他们的父母、亲人,而是被遗弃后抚养他们的人或者是拐卖他们的人。这些孩子的社会化过程被异化,对于主流社会和群体方式有着复杂而无知的情绪。他们的性格中多是独立、敏感、封闭、自我、多疑、固执、缺乏合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
在我们的案例中,小余就是一个因为乞讨被打残废的孩子,无奈乞讨还要遭受这种冷漠的待遇——乞讨的孩子被打残,这对她的生活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她的生理各方面本就存在诸如营养不良、瘦弱等问题,残废会使她的乞讨增加诸多不便,例如会因此被其他乞讨的人员抢走乞讨到的一切东西。生理上的残疾不仅仅是生理问题,更多的应该关注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许她会因此丧失对人的信任感,进而憎恨社会的冷漠,甚至开始以各种手段报复社会等。
四、社工可能的介入途径
(一)社会学维度(鲁健全、晏永胜收集材料,符玉果执笔)从社会学维度的成因来看,流浪儿童的需要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教育及业余生活等方面。那么我们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在于让孩子有尊严地生活,而不认为是一种施舍,培养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心,去掉自卑感。⑴政府支持系统
政府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最主要支持因素,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占据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在中国,政府对于流浪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法律、政策上支持、重视保护流浪儿童的各种权益对流浪儿童的支持,法律支持是基础、是保证。所以社工可以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尽力在社会上创造一种保护流浪儿童的法律氛围。
②民政部门的直接支持,民政部门是中国政府支持、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主要职能部门。社工可以联系当地的民政部门,或者带着小余到有关部门进行流浪儿童救助的登记,例如救助站及一些有关的福利部门。社工也不能自己担当起照顾小余的责任,所以要把她转移到有关部门,这也是社会的责任。
③政府对流浪儿童的舆论支持。社工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与他们进行沟通,加强政府利用媒体来进行舆论的支持,在社会上引起关注与重视。④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⑵群体支持系统
①学校的支持。社工可以到小余原来就读的小学进行情况的了解,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了解小余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及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及同学的待遇。接着与校长沟通,争取有机会可以让小余回去读书,与他详细介绍小余的情况,并鼓励做家访,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可以对小余倾注更多一些关怀与照顾,让她感受到来自身边人的温暖,让她不再孤单。
②由群众团体提供的社会支持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利用自己独特的组织优势,通过开展维护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以及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在支持流浪儿童方面发挥着独具特色的巨大作用。③社区支持。⑶个体支持系统 ①以血缘为基础的个体支持。这主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和亲戚方面的社会支持。社工可以到小余姑姑家里进行了解并与之沟通,了解她的困难与想法并进行有效地调节,希望他们可以善待小余,毕竟他们是小余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
②以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人支持。以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支持流浪儿童主要表现在家庭寄养、助养两方面。
(二)心理学维度(陈毅辉收集材料,晏永胜执笔)建立有针对性的流浪儿童心理救助方案
流浪儿童具有较多的不良心理特征,如何帮助这些儿童从心理创伤的阴影中走出来,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今后生活的挑战,在救助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受助未成年人,要了解其家庭情况和流浪经历,确定救助、保护、教育工作方案。应根据其知识结构特点、年龄、身体和智力发展水平,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运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强化与惩罚、同伴教育、认知重建等心理学方法对这些儿童进行系统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救助。⑴支持性心理疗法
流浪儿童多是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的,这些孩子大多是在家庭或学校受到不公正甚至是粗暴的对待,有了困扰和压力得不到有效舒解和支持才离开家庭流落社会的,这些也导致他们对他人冷漠、敌视的心理。因此,在心理辅导中,社工应该倾听小余的心声、关注她的经历、尊重她的人格、理解她的困境以获取她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听了她(在经过一两次)对自己以往经历的充分倾诉后,社工会对其不幸和内心的痛苦表示同情,并给予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样可以使她的敌意减轻,应该还时时回忆起曾经有过父母的关爱及他人的帮助。⑵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主要通过强化与惩罚来实现。首先可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奖励机制,对孩子们的平时操行规范进行评比,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通过不断表扬、肯定,以此来建立他们的荣誉感。当别的孩子都能得到表扬时,得不到的孩子自然会反思自己没得到表扬的原因,这比让他们只是简单地承认错误有效得多。并且可以给连续得到表扬的孩子奖励,通过这样的精神激励法逐渐使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和满足,成为他们日后成长的一个原动力。惩罚并不是直接的治疗手段,但却是最有效的阻止心理及行为问题更趋严重的手段。社工可以组织一些流浪儿童小组,在活动中针对小余的一些习惯性不良行为,例如她会偷窃,社工就可以单独不给他发冰淇淋或小礼物,使她记住偷窃的后果。另外,我们还采用不允许参加下一次体育活动或外出等方法消除她的不良行为。⑶认知重建法
家庭不幸和流浪经历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最大障碍是自我认同和归属感的缺失。心理学认为,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们对环境的解释,决定了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因此,社工可以给小余讲述一些少年不幸而又成才的故事,使她逐渐明白,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困难或不幸,只有克服了困难,而不是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才会成为一个受别人尊敬、对社会有用的人。除此以外,让她自己从责任和使命感中得到自我认同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因为 她自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认为自己是被遗弃的孩子,没有人关心,更别谈完成他人所能做成的事情,如果社工给她某项任务,赋予她一些责任和使命,让她体会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之前没得到机会,在这种激励下,她会特别认真地完成交与她的事情,而且也会树立强烈的自信心。⑷同伴教育法
流浪儿童具有乐群性的特点,让儿童相互讨论流浪的经历,容易引起他们的相互信任和共鸣。在救助保护中心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交流非常频繁,他们也很容易相互模仿。之所以同辈群体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些受助儿童的相互交往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就是一个经验学习的过程。他们在相互交谈中的确学习到了一些相关的处理事情的经验和方法,也使他们的一些能力在某些方面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因此,在对小余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心理素质较好、领悟力较强、不良习惯较少的流浪未成年人,让他们成为辅导老师的助手。
流浪儿童是个庞大的群体,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增长,问题也还在不断出现,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教育心理机构、心理辅导人员、社会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完善现有救助体系、配备更加专业化的工作人员、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都是当务之急。
(三)生理学维度
流浪儿童被置于社会医疗体系之外,他们普遍都有生理上的疾病需要治疗,而且有些身体残疾甚至被故意致残。但流浪生活使他们缺乏就医的可能,而残疾甚至成为乞讨的重要条件。即使流浪儿童进入救助中心,中心卫生站只能处理常见、轻微的疾病,每个孩子每月的费用定为150元,包括衣食住行和医疗,如果出现大病,并没有资金救助。所以在解决流浪儿童的生理问题及缺陷的问题上,我们的政府及有关福利机构应该足够重视,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加大流浪儿童的照顾及后续工作,如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执行该项目,让他们体会到来自政府的关心与帮助。有关福利机构,如儿童救助中心,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和配备人员的不够专业及负责,所以在机构方面应该集资,来自企业的、来自政府的和来自民间的,以此来增加机构的可用资金,使救助活动进行得顺利。
所以案例中的小余应该被收入儿童救助中心,主要改善她的生活环境,先尽可能解决她的生理问题,达到一个正常孩子的水平。也应该给她关心,不仅仅在生理上,让她的心里感觉到温暖,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她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广州流浪儿童最多的城市[EB/OL].http:/ / news.qq.com/ a/20071025/ 001631.htm.(背景知识部分)
严海波,隋树霞.关注中国城市流浪儿童-徐州市流浪儿童 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5,(2).(背景知识部分)①,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8,《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②,赵维太,2005,《对河南流浪儿童调查》 ③,毕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2008,《国内流浪儿童研究状况综述》 ④,陈秀娣,2008,上海师范大学,《儿童青少年生命认知及生命价值观的发展特点》
学习反思
(一)14020078100370—陈毅辉
弹指一挥间已至期末,小组课题研究也圆满完成。回眸往昔,一路上可谓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心中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曾经也为此而迷茫,几经徘徊,不过好事多磨,课题还是依旧如期完成。一路上总觉得在矛盾中艰难前进,矛盾在于一份心态。毕竟对于社会学专业的我,该门课只是门选修课,若花如此大的精力与时间在此课题研究上,显然存在着太大的机会成本,权衡利弊,我不得不以相对“中庸”甚至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一切(在此深表歉意)。然而,现实总该要面对,更重要是存乎于内心的那份责任心,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与对待这一切。因此我总是在前进中矛盾,在矛盾中前进。
心态虽是矛盾的,该走的路还是一步步走下来了。这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满脸沧沧的流浪儿童正迈着无助的步伐,满眼期待与困顿,走着一条寂寞不归的路。正如那天在小组拉票时我所讲的,流浪不是他们的错,是他们缺少一份爱,一份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爱。通过此次流浪儿童的小组研究,让我真正认识到有那么一群孩子,是那么的无助与凄凉,同时我也懂得如何从不同研究维度去审视这些孩子,这些现象;也大概明白了社工在这一问题上应该扮演着一个怎样的社会角色。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小组,应该说研究任务的完成主要取决与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以及组员们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我们的组长,更是以一份谦和而积极的心态领导这我们的小组,协调这大家的工作(在此深表谢意)。
感触颇多,却也一言难尽„„
(二)14020078100374—符玉果
一个本就不算长的学期已不知不觉接近尾声了,除了紧张地复习已经没有很多的时间来颓废了,所以,一切都按部就班吧。
一个学期的《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也随着学期的即将结束而接近尾声,现在想来,有很多的感慨,应该在学期的尾巴上做个简短的总结及反思了,在此感谢老师的辛苦与用心!
这门课,教会了我们很多,从理论知识到合作精神,从文化知识到生活情感。
一、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我们需要很多的心理学知识,在这门课上,我们尽可能地学到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到班杜拉的学习理论等等,我们都有所接触到,以前接触过的现在得到了强化和加深。不能确保掌握得很好,但至少可以算了解了。这些知识对我们社会工作,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习操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会是我们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同时,这门课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分享体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我是记者”、个人成长分析等,让同学们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中得到活跃与缓解,而分享其他同学的心得及体会,也让自己有所收获,从中得到启发。
三、从开始到结束都采用小组的形式,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们的关系,原本不是很熟悉的同学因此互相更好地熟悉和了解,在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合作的精神,看到大家在一起努力的感觉很好,为了集体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
四、通过很多视频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生每个阶段的一些特点与现象,这对我们深入认识自己及他人有很大的帮助,认识自己过去的一些行为,现在的一些想法及将来的一些预想。其实也更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一些现象及行为,从而学会理解和接纳,而不是采取排斥和责备的态度。
但对老师很抱歉的是,有时候会因为讲解内容的繁多而选择逃避,或者会有选择性地听讲,在此深表歉意。其实我们都理解,这门课的内容很多,而我们的课时并没有因此而增加,所以也是没办法的事了。总的来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真的收获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尽可能地发挥这些知识的作用。
(三)14020078100397—刘香华
通过从心里学角度分析小余的案例,让我对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情感理论,自我概念,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在查阅了大量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到流浪儿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解决流浪儿童的这些问题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了解到对流浪儿童救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流浪儿童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与社会和周围环境相关联。流浪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不良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造成的。流浪儿童心理问题不仅是家庭个人问题,更是全社会应给予关心,负责的问题。流浪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控制内化问题和人格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集合家庭,社会,学校的力量来共同帮助。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并且从小组合作中,体验到小组工作的优势和小组工作的意义。在小组合作中,我们体验到小组工作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优势:可以节省时间,可以集思广益,可以互相帮助。但是在小组工作中,必须有密切的合作,小组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小组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几点:一是,要有强有力的、负责任,明智的领导,根据小组成员的优势特点分工,督促整个小组工作按时有序进行。二是,要有明确合理的分工。三是,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并积极对小组工作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只有人人尽力,小组合作才能成功。
(四)14020078100431—鲁健全
对流浪儿童的案例报告,也算是顺利的完成了,在这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感想。首先,无可否认的就是对流浪儿童这一群体在认识上的清晰化。在做这一个案之前,对流浪儿童的了解主要是从社会上所看到真实画面和网上几张照片得到的,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其原因、现状什么的。但从“在我国实际存在的流浪儿童为100万到150万之间,实际受到救助的流浪儿童只有20万左右”这些简单的数据以及流浪儿童的现状和成因中,我所感觉到的是流浪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和对流浪儿童问题关注的迫切性。
其次,对导致流浪儿童问题的一个原因,即有关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状,我产生了很多很消极的想法,对于此现象我感到很是不公。对于这一现象,大家接触的不算少了,城市里的学校与乡村学校条件的差距,贵族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等等都表现出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是在很多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国家教育资源不够什么的话,在我看来这是对自己言行的不负责,他们只看到了我们国家教育资源、设备方面的有限这面,而没有说道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所在。也许我在这方面表现的大学生愤世嫉俗的一面过于强烈了!
总之,在这次报告中我们只是找一些资料来解释和分析案例,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到流浪儿童,这是比较遗憾的。希望有机会能做一次真正的实践!
(五)14020078100416—晏永胜
在学习《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研究了流浪儿童的相关问题。通过我们大家的辛勤努力,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一些个人的反思与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研究流浪儿童问题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流浪儿童都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自带残疾父母抛弃,有的是因为父母的观念不想要女孩而被抛弃,有的是因为家庭暴力而离家出走,有的是因为贫穷而开始流浪„„虎毒不食子,再看看这些父母,想想我觉得心寒,试想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完全尽到自己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每年会减少多少流浪儿童,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减少多少伤害,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多大的好处!时代在变,观念更要改变啊,我们的父母无论多么困难,也不至于让自己的孩子流浪街头吧!无论是什么原因,也不会让自己骨肉饱受欺凌吧„„
流浪儿童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来关注和解决。而我们社会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优势。因为我们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家庭、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在救助流浪儿童这类弱势群体方面,社会工作者有着重要作用和专业优势。然而不幸的是,在我国由于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以及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不能很好的为流浪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
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凡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都会伸出自己友爱的手,给予他们美好的明天。
(六)14020078100424—郑翔
这是我的第三次小组合作,虽然已经有了前几次的经验,但是面对不一样的合作者、不一样的研究课题,总会还有一些困难。我们组的组员彼此基本上是第一次合作,因而在开始时交流沟通上有一些障碍,大家都不怎么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但随着合作的深入、互动的增多,我们克服了这一难题,组员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小组的讨论当中,对于组长的工作更是显示出强烈的配合性,尽可能努力去做好自己的那部分任务,因而我们也形成了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小组,气氛比较的融洽。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以及团体内部良好的交流气氛对小组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们组做的比较的好。
不过在选定案例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点问题,那就是如何将案例做得更完善一些,以期分析的更为全面与深入,但我们发现很难将各个维度都进行分析,因而只选择其中的侧重点,并没有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再一个,我们组的人力资源比较的丰富,做起事来比较的快速高效,找的资料很全面。但是就是感觉理论的东西太多,全面但不深入,重点并不突出,说的比较的空,没有很好的将理论与要研究的案例相结合,只是简单的对理论进行说明。这也导致了研究没有较强的说服力,不会跟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师讲了很多的理论,但是我们并不能很好灵活运用,因而在做案例分析的初期,我们都感到比较的茫然,不知道从何入手,这一方法面促使我们加深一下所学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浪费了时间。好在我们组能很好的做出调节,组长及时作出调整,明确每个人的具体分工,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及时进行。
通过又一次的小组合作,我再一次体会到了,小组力量的强大以及团体合作的乐趣。他教会我如何在小组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如何与小组其他的成员进行交流、保持良好关系,如何协助组长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这一切都让我受益不少,因而我希望再有合作的机会。
(七)14020078100428—朱凯
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每周星期四下午的三节“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老师总是试图给予同学们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不给予同学们太多的负担,并把同学们分在了不同的小组里,因为也有其他系的学生,我们也因此交到了更多的新朋友。老师讲课有一个特点,就是讲完理论之后会放一段视频给我们看,这样有助于我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充分理解,在更深入的层面把握学到的知识,效果是很有效的。因为老师推荐的书本没有买到,所以老师讲的理论有时候比较省略的地方就只好自己再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比如说,老师在讲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时提到了力比多、本能、本我、自我、超我。这些内容也勾起了我对于这方面的兴趣,我便扼要地翻阅了有关方面的书籍,有《自我和本我》、《精神分析概要》,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于我的自学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学到知识的感觉是兴奋的,同时也感到了知识的深邃和无穷,激发我们勇往直前,探索真理。我们在完成小组报告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在小组间默契的配合,怎样产生集体荣誉感,这在以后的小组合作中都将是一个很有益的帮助,但我们组对于本组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疑问,分别是:
(一)、社会工作的伦理要求尊重案主的隐私权,强调保密性,但这在实际操作中与目标任务在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突、矛盾,此乃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
(二)、社会工作感觉有时有些地方太过于程式化,(技术化、程序化、模式化),难免显得僵硬、做作、冗赘,让人感觉不自然。而心理学上的心理治疗看上去更单纯、间接、干脆、直接。个人认为只要运用常人的心理常识、生活常理适当加以开导开化就行了。当然,这对开导者的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
(三)、由于采用人本治疗模式,导致以下一些问题不等:
1.只笼统解决了内心(主观世界)的根本的问题,怀疑在实际生活中,在与人互动的行为中,缺少相关环境要素的系统配合(配套机制)而疗效甚微。
2.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知道、懂道理是一回事,实际行动表现又是另一回事。似乎可以怀疑人本治疗的疗效。
3.人本治疗模式对案主本身的勇气毅力、理性理智、认知思维能力、哲学气质等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这就带来了哪些人适合人本治疗的模式选择上的困难,以及进行人本治疗究竟有多大的全面持久彻底有效的疗效?
4.如果采用多种治疗模式综合治疗,似乎更合乎生活实际,更能收到疗效,但是,这样子就没有自己的专业权威和体系特色了。这是一个悖论。
(八)14020078105042—米克阿依
眨眼间,我们进入了考试阶段,这个学期即将结束。我们“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也结束了。还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听了老师的很多要求就很后悔选这门课。不过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这门课蛮有趣的。不仅老师讲的内容丰富,而且课堂上进行的那些活动也很有意思。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第二节课的记者采访活动,第三节课的个人成长经历演讲,再后来的小组报告。觉得整个过程挺充实的。第一节课自我介绍活动,我还以为每个人只把名字写在黑板上就可以了,可没想到那不仅仅是为了自我介绍,而且它是老师把我们分组的一个特殊手段。后来我们那几个人就组成一个组,共同完成了小组报告。第二节课的记者采访活动,我还认识了外系的一个女孩。第三节课的个人成长经历演讲,我们全班同学分享了宋召静的个人成长经历。再后来的小组报告。
这门课最重要的还是小组报告了,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期末成绩。我们组的案例是关于流浪儿童的。对于流浪儿童,我不是很了解。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关注的,应该多了解的群体有时候被我们忽略了。看看新闻报道就觉得我们挺了解这些群体的,可是等到我们真正关注这个群体,开始了解这个群体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很少很少,只是表面上的了解而已。比如我们这次的案例学习,对于流浪儿童这个群体,以前我不是很了解。在电视上,网上就看看关于流浪儿童的新闻报道,不过不太注意,对流浪儿童这个群体也没有太多的思考。通过这次的案例学习,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流浪儿童的整体情况。这次的案例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在流浪儿童方面的知识。这是我在案例学习小组活动中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其次,一方面,案例学习活动给我们提供了锻炼我们小组合作的能力,在另一方面,它培养了我们作为社工所准备的专业能力。虽然我们小组活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觉得案例学习或多或少增加了组员之间的感情,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像我这样平时不怎么跟同学联系的学生,案例学习活动给我提供了跟他们交流的机会。
流浪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需要政府的力量,它更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力量,它需要的是社会的关注和爱心。它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而且更需要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虽然我的专业不是社工,但是无论我们的专业是什么,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注和爱心。不是政府,是我们才是真正能够帮助他们,使他们拥有跟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幸福生活的人。。总之,这次的案例学习后,我的收获很大,感触也很多。。
第四篇:法学院流浪儿童救助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者:**(法学院)实践选题:通过对兰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知识,了解该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感受社会救助作为中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在基层的发展与面临的困难;了解被救助儿童的心理状况与背景,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分析需求满足的可能性,鼓励他们建立信心面对未来。
实践成果摘要:
从结构设置上来说,作为一个旨在为流浪儿童提供暂时的保护场所,兰州市流浪救助管理所的设置是比较完善的,能够顺利地完成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而且在对待流浪儿童的日常生活也是非常细致的。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看到他们极度渴望他人的重视与关怀。但是,兰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暂时性也使得机构人员忽视了对孩子们的教育。由于工作人员大多不是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只是简单地照顾孩子们的起居。由于受场地限制,孩子们并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也没有正常学校拥有的操场、电脑房,他们只能看电视、打扑克牌。中心虽然有不少书籍,但不公开借阅,所以有的孩子想要看书也不能得到满足。流浪儿童救助管理中心无法彻底地解决每个儿童的心理问题。
第五篇:法学院流浪儿童救助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者:**(法学院)
实践选题:通过对兰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知识,了解该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感受社会救助作为中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在基层的发展与面临的困难;了解被救助儿童的心理状况与背景,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分析需求满足的可能性,鼓励他们建立信心面对未来。
实践成果摘要:
兰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的对象主要是18岁以下离家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活保障的少年儿童和16岁以下被遗弃的智障儿童。被救助对象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到中心:一是自己愿意来到中心接受救助;二是通过公安机关护送到中心;三是群众护送到中心。
从结构设置上来说,作为一个旨在为流浪儿童提供暂时的保护场所,兰州市流浪救助管理所的设置是比较完善的,能够顺利地完成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而且在对待流浪儿童的日常生活也是非常细致的。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看到他们极度渴望他人的重视与关怀。但是,兰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暂时性也使得机构人员忽视了对孩子们的教育。由于工作人员大多不是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只是简单地照顾孩子们的起居。由于受场地限制,孩子们并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也没有正常学校拥有的操场、电脑房,他们只能看电视、打扑克牌。中心虽然有不少书籍,但不公开借阅,所以有的孩子想要看书也不能得到满足。流浪儿童救助管理中心无法彻底地解决每个儿童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