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时间:2019-05-15 04:0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篇: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内容摘要]: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好形式,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二、以故事形式启发幼儿作画,让幼儿自编自画;

三、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思维特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五、创造良好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关键词: 绘画 幼儿 创造性 思维 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思维、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是公民素质的教育,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表现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感受、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的教育。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绘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绘画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从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蕴育,创造动机、意象的生成等,整个活动孩子们人人可以动手,个个可以画画,作品完成后每人都有成就感。的确,爱画画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与美术几乎是一体的。有人称幼儿是天才的画家,一点也不夸张,对于孩子来说,只要给他一张纸、一支笔,他就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奇奇怪怪梦幻般的想象等在纸上任意画出,其想象,大胆创意,是任何画家难以媲美的,所以说绘画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好形式,通过绘画,孩子运用点、线、面满足不同的愿望,表现出自己头脑中对某些事物的情感,把想象变成现实,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又可以促进孩子思维更活跃,更富有创造性。

一、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作为美术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敢想,敢画,任意发挥,让孩子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如以前我们部分教师在组织幼儿画画时,往往先向幼儿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幼儿讲解示范,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等,一切都按老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例如画小鸟,给幼儿示范的是圆形头,椭圆形的身子,三角形的尾巴,同种形状的大小鸟等,要求幼儿必须按教师示范的方式画,不允许超出此范围,只允许在添画内容上有所改变,画得越像老师的越受到鼓励,表扬,而有的幼儿一笔画错了,教师往往就提出批评和责备,“你怎么画成这样”等,之后让他重新换纸再来画,长期下来,孩子的手脚渐渐被束缚,越来越不敢画,不想画了,这样的教学将会导致孩子绘画兴趣减退,天生的一点创作热情和才能也容易消失。作为最能吸引孩子、最能使孩子发挥想象及创造的美术教育活动,怎样挖掘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我想必须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幼儿大胆下笔,大胆创造,变要我画为我要画。如同样画鸟,教师可准备不同形状、形态各异、各种鸟的范例,让幼儿先观察,然后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允许孩子画错,并鼓励幼儿画出和别人不同的画为荣,这样,错与对的界限变模糊了,幼儿再也没有拘束和压力,变不仅敢画而且爱画,每个幼儿都画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鸟(见后图一)。幼儿把美术活动看成了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故事形式启发幼儿作画,让幼儿自编自画

根据儿童画的心理分析,孩子绘画基本形成阶段,圆会更多地出现;美国心理学家罗艾斯经过实验指出:“儿童总愿意从一堆不同形状的物体中挑选出圆的形状,儿童对于圆是偏爱的”。依据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在中班进行绘画活动时,我选择了一节“蛋变戏法”的活动,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如我们班孩子们喜欢看‘复活蛋”的录像,我就把录像的故事内容和绘画活动结合起来,活动开始我出示鸡妈妈,告诉幼儿鸡妈妈生了许多孩子(蛋宝宝),小兔子看见了这些蛋宝宝高兴极了,它把鸡妈妈的蛋宝宝一篮一篮运走,把蛋宝宝变成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之后我把事先画好的蛋形物体展示给孩子,让幼儿观察片刻就拿掉,然后分发给孩子的画纸上有若干方位不同的蛋,让幼儿代替小兔子变魔术,有趣的故事启发了幼儿,使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产生美妙的遐想,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表现出来(见后图二),蛋宝宝一下子就变成了许多不同的物体,活动结束时,当鸡妈妈再一次出现时,孩子们兴奋地对它说“鸡妈妈,你再也找不到你的蛋宝宝啦!”故事能启发幼儿作画,可以使幼儿毫无拘束地大胆自由构想。再如,《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深受孩子们欢迎,结合故事,我让幼儿大胆想象创编,之后再让幼儿作画,并在每个孩子的画纸上提供了一只狐狸,让幼儿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构思,开展自由的想象。由于有故事的铺垫,幼儿在画中所反映出的内容有乌鸦停在大树上,张开大嘴巴唱歌,一块肉从嘴里失落掉下来;乌鸦听了狐狸的甜言蜜语,张开翅膀,嘴里咬着肉在树上得意洋洋的样子等,每个画面都生动有趣,孩子们自编自画,整个活动轻松愉快,达到动手动脑,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思维特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莫里斯满含憧憬地说:“如果人的潜力和人的差别得到尊重,自我创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是个性的产物,是民族的产物,它的取向是求异”。罗恩菲德主张通过美术教育提供儿童自我表现机会以促进儿童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所谓自我表现的意思是,在教师所提供的自由而无干涉的条件和环境下,儿童能自在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形式去表达其知觉、感情与思想。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引导和维持儿童自我表现的动机,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自我表现机会。罗恩菲德倡导美术教育以创作为内容,“教”的成分要降低,“导”的成分要升高,他主张美术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有效地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则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只会求同,不会求异,不敢创新。重复,再现,临摹,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画,这种依葫芦画瓢的思维方式,不仅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思维,而且还会使幼儿形成依附的性格,头脑中永远不会有创新的火花。所以,根据早期幼儿的个性和思维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多看、多摸、多闻、多尝、多听,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慢慢地由依赖实物思维变成依靠头脑中的表象来思考,然后再教幼儿将实物进行类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老师的责任是不断地开拓幼儿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如看到水中的鸭、鹅,就联想到大海中的船;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就联想到各种各样的飞机等,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而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如,一次我让幼儿在听完故事《小兔乖乖》后作画,一个很淘气,但爱动脑筋的孩子创作了一幅让小兔子插上翅膀,飞起来的作品,我问他为什么要让小兔子飞起来,他说:“兔妈妈非常担心大灰狼来吃掉它的兔宝宝,没办法出门去做事情,我帮兔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让小兔子插上翅膀,在危险关头,它们随时可以起飞,防止大灰狼来吃它们,兔妈妈也可以放心地出远门了。”(注:此作品后获中日美术绘画书法大赛优秀奖)可见孩子的想象是多么丰富,这不是创造精神的体现吗?我及时对孩子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鼓励其他孩子也像他一样能大胆想象,大胆作画,以画出构思独特新颖的画而自豪。由于幼儿作画不是先想好才画,常常是边画边想,再想,再画,画错了,就改变原来的主意。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不受时空、比例、透视、形体、明暗的限制,画出的东西往往超出现实生活,喜欢夸张;如:大而不圆的头,歪嘴巴,手从腰间长出,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牛头马面,动物拟人化,太阳可以是七彩的等,这些就是孩子们独具的知觉、思维、想象,这些充分显示着儿童内心世界的独特性,所以,作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愉快、和谐、自由自在、充满情和爱,没有压抑和限制的宽松环境和氛围中,充分发挥,充分展示,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将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听觉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而听觉和视觉是相连相通的。在绘画活动中如果把音乐和绘画综合起来,那么优美的音乐宛如一条五彩斑斓的路,会引领着孩子们走进一个无比美妙的童话艺术世界。当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如果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那绘画的效果是和无音乐绘画活动有着天壤之别的。

如在主题画(花园)中,我们把幼儿分成两组,同是一个主题,一组配上相应关于春天的音乐,一组则无音乐,绘画的效果截然不同的,可见,有音乐的一组的幼儿在活动中心情愉快,心态较平静,独立思考的较多,活动室内相对安静,幼儿的作品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快、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富有想象。无音乐一组幼儿处于焦虑状态,心情烦躁,无可奈何。表现在在教室内来回走动,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画面反映的情况是线条断续,苍白无力,图形形象含糊,残缺不全,画面零散不均,偏重一边一角,色彩平淡单薄,内容贫乏单调、无意义。

由此可见,幼儿的绘画活动是离不开音乐的,优美的音乐是让幼儿展开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最好工具。我们不但可让音乐融人美术创造活动,也可把舞蹈等带入绘画活动,以增强幼儿的绘画元素,让幼儿对美术创造灌注极大的热情,从而去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五、创造良好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经过研究表明,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育、环境、儿童自身活动,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幼教实践证明了环境与幼儿成长的密切关系。环境造就人,环境培养人,幼儿园美术环境是向幼儿提供自由欣赏与创造的外部条件,它能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术的熏陶。幼儿需生活在一个美化了的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因此,幼儿园的美术环境创设要体现幼儿的特点,要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他们生活在其中感到舒适和自由。简洁明快、天真活泼、安全耐用、可塑性强等等是环境创设中不可少的特点。此外,幼儿园因地点场合不同,美术环境必须各有其特点。如室内与室外活动场所的环境创造,室内的环境创造要尽量丰富,不可杂乱,要使平面式的墙壁布置与立体的展台式布置相结合,描绘装饰与实物照片相结合;而室外的环境创造应以自然欣赏物为主,种植四季树木花草、人造物为点缀。总之,环境创造要让幼儿感到舒适、安全、美丽、有创造力,能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视觉空间和想象,使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能画出不同的画来。如:当幼儿已掌握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形时,我们在一所环境优美、富有童趣的幼儿园与一所环境较差的幼儿园里,分别让幼儿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结合起来,因为形与美的教学易于幼儿掌握,它可以使画面变得生动、有趣;其结果显示:幼儿所处环境的不同,对其事物理解也就不同,创造性思维也就明显不一样。在环境优美的园所里,幼儿所作的画画面充实,饱满,想象丰富。而在环境较差的园所里,幼儿所作的画画面平淡,娇小,想象力贫乏。如此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在幼儿绘画中,教师还应创造一个能为幼儿相互交流的场所,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如我们可以把幼儿带到一个环境优雅的地方,组织幼儿开展绘画接龙,启发幼儿根据已知画面分析、想象、续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产生创新意识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但不是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即使自信心很强的幼儿,在碰到困难或遭到失败后,自信心也会减退,甚至转为自卑。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要成为一个机敏的观察者,善于捕捉幼儿瞬间的想象及构思,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感乏味时,要及时的给予指导,必要时向幼儿示范如何掌握技巧(点、线、面、形,涂色等),切忌不宜代笔或当面指责,“你怎么这样笨,看画成什么”等。这样,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从而影响创新意识的萌发与培养。

幼儿幼稚,但好幻想,幼儿时期所创作的作品是人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有人说得好,幼儿期正处于人生的拂晓,对周围的一切认知甚少,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难辨真伪,他们常常只能用猜想和揣摩反映世界,所以此时期幼儿所创作的作品,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想象奇特;他们可以物我不分,千变万化的想象,使生活披上神奇的色彩,难怪西方幼儿教育十分重视幼儿的绘画活动,认为绘画最能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诱发其创造性思维,所以,日本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发明协会,每年专为少年儿童举行一次“未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画展上可以看到儿童画里的‘未来的房屋”,“整理玩具的机器”等一些富有科学幻想情趣的图画。俗话说,“不敢大胆想,就没有多大造意”。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幼儿多想,敢想,甚至异想天开,切忌不能泼冷水,要多赞扬,鼓励,并引导幼儿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要敢于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分解组合,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比如,多鼓励孩子想着画,把天真浪漫的想象付于作品之中,把动物画得会说话,车船有感情,万物有生命,如《乘宇宙飞船到火星去玩》,《猫和老鼠是朋友》,《神奇树上会长出各种水果》、《小猫自己种了一棵树,会长出许多鱼来》、《我们在月亮上荡秋千》等,这些都是孩子创造精神的体现。通过这一幅幅生动有趣,具有想象和创造的画面,会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会把我们的现实生活升华到童话境界,会使宇宙生辉,万物生灵,神奇活现。

总之,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非就是要让孩子们达到科学或艺术的高峰,对幼儿来说“创造”不应该具有“职业”的意味,而应该只是他们生活的本身。面对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创造性为特征的世纪。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紧迫感,要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要从小保护好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满足他们的创造欲望,尊重他们的创造,从而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创造的价值,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辛店镇第一幼儿园

张保红 2010年6月

第二篇: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D120115025177 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单位:武进区雪堰中心幼儿园邮编:213169

姓名:吕英教龄:11年

摘要: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呼唤创造型人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为主要手段,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倘其无思,即无美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为了开发创造力,关键在于教会幼儿学会创造性思维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传统的艺术教育一灌输为主,以临摹和写生为主,往往会使幼儿认为:只有教师灌输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一旦离开了这些东西,他们就无能为力,更谈不上自由创作,反而捆绑了自己,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冷落。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绘画的特点,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幼儿素质全面提高呢?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题

这里所说的“宽松环境”,包括以幼儿为主体的师幼良好的民主关系,和教师为幼儿营造的轻松的教学情境、学习环境。

陶行之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宽松、自由、平等、民主才是创新之芽萌发的温床。创设良好的师幼氛围,教师要打破幼儿“跟着跑”的教学模式,做到真正地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充满一颗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让幼儿充分体会到“幼儿园像我家”的感觉。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表现、表达。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缺点和不足,都有困难和错误。教师要像爱迪生母亲宽容爱迪生那样宽容幼儿,理解幼儿,给幼儿提供改正的时间和机会,教师还要创设民主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到自己才是活动的主人,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关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活动度较大,顾忌少,可以充分联想、交流和表现。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个性品质。

教师还要善于营造教学情境,创设创造性学习环境。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幼儿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技能,还能创造前所未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情境,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

学习的环境还要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单调的环境不可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倾向于集中的氛围,也难以使幼儿产生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温床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环境。如在陈列柜里摆放各种可供欣赏的工艺品,以及幼儿的优秀绘画、手工制品,墙壁上挂有各种名画、摄影,还有许多可供给幼儿随时操作的工具和材料。

二、提高幼儿创新意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新意识,即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具体说就是使他们有一种创新的冲动和萌芽,有一种探究的兴趣和执着,凡事能问一个为什么,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破除他们在事物认识上的功能固着和思考惰性,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思维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其实也是一种创立意识。加强幼儿的创新意识,非一朝一夕之事,要贯穿在每次活动的始终,教师要鼓励创新、鼓励发现,教师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激发幼儿创新欲望和动机。

在美术活动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增加一些幼儿能理解的名作欣赏,如《天国神鸟》、《照镜子的女人》、《大碗岛的星期天》、《向日葵》等。这些作品色彩鲜明,表现手法各异,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活动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表达自己的感受,再联系自己的所见、所感,幼儿就会迫不及待地要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这时,再画,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幼儿的作品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创新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凡是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的每种设想都应给予充分的评价,对有创意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从而有效增强创新意识。

三、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决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它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知识,以知识本身的魅力引导幼儿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自行探索,从而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感性经验,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使幼儿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与创造的喜悦。

在学习过程中,凡是幼儿能想、能说、能做的,就要放手让幼儿去想、去说、去做,要尽可能地为幼儿主动探索创造情境和机会。围绕目标,进行探索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撕纸活动中,采取“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在不给幼儿任何暗示和指导的前提下,让幼儿围绕问题自己探索方法。在教师出示撕纸作品,幼儿发现都用旧挂历撕出来的。那怎样才能撕出图形呢?幼儿自主探索得出:一只手按住纸,另一只手向上拉撕或两只手捏住纸一点点向后退着撕,这两种撕纸方法都是正确的。在探索撕纸中间的小圆洞时,有的先用手指或铅笔戳个洞,再把手伸进去撕,虽然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对幼儿来说,这也是一种探索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自己运用已知获取新知的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在探索中学习,幼儿可以“异想天开”,大胆猜想。可以在探索中试验,寻找最佳方法,从而得出结论,掌握知识,有效地提高幼儿主动探索的学习品质,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发展幼儿发散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发散思维是根据问题的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开放式思维形式。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三个特征。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能从一个方面上流畅地产生出多种同类型方案。如教师以画一画、赛一赛的形式,让幼儿快速地把“T”“人”等几根线条添成一幅幅画,要求幼儿要快速,不能迟疑,也不要考虑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愈快表示愈流畅。幼儿的积极性极高,争先恐后,气氛活跃,添画各不相同,这样的活动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性。美国心理学家称: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学生的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帮助,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解决问题时,从不同方向产生不同类型方案。它以灵活性作为基础,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设计和运用“发散点”为幼儿的思维发散提供情境,条件和机会。通过“一题多思”、“一题多说”、“一题多画”、“一题多变”等形式,培养幼儿敢于大胆求异,敢于举一反三,勇于联想。如一次绘画课,教师画了一个图形,启发幼儿联想,结果幼儿想出的结果让老师感到吃惊,有的说是家里的吊灯,有的说是花园里的花,有的说是老师手里的铃鼓„„幼儿各抒已见,在赞赏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并且非常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添画,从而体会创造的无穷乐趣。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新颖、独特性。独创性是建立在流畅性、变通性基础上的。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鼓励表现于别人不同的想法、画法,鼓励标新立异,鼓励大胆“妄想”,对幼儿的每一点创新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鼓励幼儿标新立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保证

要使幼儿敢于标新立异,就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不但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幼儿提出质疑,允许幼儿突发奇想、“节外生枝”。尽管幼儿的想法有些离奇,里面却可能蕴含着创造性,要多看其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肯定,甚至将其“发扬光大”。这将会大大激发全体幼儿敢于标新立异,勇于标新立异的意识,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绘画 “我的爸爸” 活动中,幼儿纷纷给“爸爸的脸”涂上“肤色”,教师发现有一幼儿把“爸爸的脸”上涂得蓝一块、青一块,就小声问为什么?这个幼儿说:“爸爸生气时,脸就变青。高兴时脸就会变红,爸爸的脸是许多种颜色的。”虽然幼儿没有表达的十分清楚,教师还是明白了:人的面部表情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班中大大表扬该幼儿,其他幼儿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唤起了幼儿在绘画中敢于用色,敢于标新立异的意识。

要让幼儿学会创新方法,善于标新立异,教师要挖掘活动中的创新因素,抓住创新契机,活动中多采取一些发散式提问,如“还有什么想法?”“还有哪些可能性?”不把幼儿的思维限制在“一条线”上,而要努力使他们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摸索“多条线”,为幼儿标新立异,提供有利的条件。

总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是鼓励幼儿主动探索知识和不断创新。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赫尔巴特说:“创造力的育成,不是由大人注入的,而是以儿童自身表现为中心”。因此,绘画活动不是单纯地让幼儿模仿,而是要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创造,发展个性,启迪智能,从而发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幼儿素质。

第三篇: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024班

姚莉 yaoli_024@163.com

摘要: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儿童借助绘画活动可以交流感情、表现生活感受,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但笔者通过为期四个多月的教育实践,通过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的观察记录,发现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绘画简单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孩子由原来的“异想天开”创造性地绘画变成了机械地服从或模仿成人。

其实孩子天性活泼,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们作为孩子的引导者,不是考虑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教幼儿画出多么美丽、完整的画面;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去想象、去操作;用手中的画笔去体现智慧、体现想象。

关键词:观察分析、培养、想象力

一、问题的提出: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儿童借助绘画活动可以交流感情,表现生活感受。孩子们依靠观察、记忆,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自己构成画面空间去表现认识,从儿去或得成就感、得到兴趣的满足。儿童参与绘画活动是一种乐趣,在这种愉悦中,他们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画的形象也许有些歪斜、也许与生活中的真实还有些距离,但他们是创造“艺术”,是用自己独有的方法去传达。然而,笔者在为期四个多月的实习过程中发现。在幼儿绘画活动过程中,老师似乎形成了一种教学模式,先是告诉幼儿绘画的主题是什么?应该画些什么?然后老师示范画,接着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按照老师的范画进行绘画活动。幼儿从不会画到会从画不像到画得像。绘画活动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幼儿的想象力受到了束缚。

到底如何培养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想象力呢?绘画能力的发展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个案观察记录及分析

笔者通过四个多月的教育实习,结合自己对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种种表现的观察和记录,从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观察进行分析,并且引发思考: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想象因画笔的表现而更美!案例一:旭旭是一个从小对绘画很感兴趣的孩子,平日里老师拿出纸和笔说要画画的时候,他总显得异常的兴奋,今天同样如此。老师首先以谈话形式导入活动,幼儿交流“暑假我去过哪里”!然后老师有选择地范画,老师画的是东方明珠塔,在简单介绍和范画后,幼儿自己进行绘画活动。旭旭的画面很满,无论是画面和纸的比例还是造型老师都非常满意!但是有一次老师对小朋友们进行了命题画,旭旭的题目是“我们的小区”。老师给了旭旭一幅范画,希望旭旭能按照范画进行绘画,可是旭旭迟迟不画,最后在老师的督促下,他依葫芦画瓢,总算是完成了!但和旭旭以往画画的表现来看,显然是退步了,不仅造型不好,连画面也显得很拘谨。

案例分析:其实旭旭对绘画有着很浓的兴趣,他喜欢自由绘画,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按照范画进行临摹;这时候老师应该给他创造良好的绘画气氛,让他根据以有的经验及独特的想象力进行绘画活动。

案例二:孜孜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男孩子,老师说的他都会尽力做到最好,绘画也同样如此。绘画活动“堆雪人”中,老师像以往一样都会有范画,绘中天空中飘着雪花,两个小朋友在堆雪人。画面很单调,在自由分组绘画活动时,孜孜按照老师的范画完成了绘画。他的认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是他的绘画缺少了童真、童趣。

案例分析:其实在日常的绘画活动中,老师为了取得绘画的成效,只要孩子画的像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幼儿的绘画显得枯燥,没有一种应有的稚气;绘画内容缺乏想象力。孩子的绘画水平自然很难提高。

案例三:米米是个心思细腻的小女孩,对绘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绘画活动“秋天的水果树”这一主题中,老师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平时看到的果树进行绘画,幼儿大多数画了秋天的苹果树和梨树。在涂色这一环节中,我发现米米跟别的幼儿截然不同。其他幼儿都是绿色的叶子红红的苹果,而她把苹果树涂成了红色,我很好奇问她为什么这样涂,她笑着对我说:“因为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的果子都成熟了,苹果熟了的时候都是红彤彤的,所以我涂红的的!”

案例分析: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米米无论是在命题绘画还是自由绘画过程中,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她的绘画有时让人很惊讶。无论是画面内容的设计还是色彩的运用,总会让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幼儿绘画活动与幼儿的发展:

笔者通过对三名幼儿的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与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例如:

绘画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通过绘画教学发展幼儿的智力,必须先重视幼儿、指导幼儿观察,使他们获得知识、开阔眼界,然后让幼儿开动脑筋,尽情想像,按自己的理解去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当然了,在创造过程中想像力表现得越充分,思维的积极性就越高,情感越丰富,效果就越好。这三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绘画对幼儿智力的发展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绘画色彩与幼儿情绪的关系:绘画中的色彩可以代表情绪变化,如红色令人精神亢奋,黄色使人精神愉悦,蓝色使人心胸开阔,灰色代表心情沉闷、忧郁。幼儿在绘画中,大多采用令人喜悦和精神兴奋,感情强烈的红、黄、蓝等明亮的色彩,而较少使用令人沉闷、忧郁的灰暗的、深沉的色彩。这正是幼儿情绪愉快、稳定的表现。

绘画活动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幼儿绘画活动过程中,无论是与幼儿智力发展的关系、情绪的关系等等,其中想象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有所创新,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鲜事物。在对这三个孩子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中,想象力始终贯穿着整个绘画过程,也直接影响着绘画的效果。那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笔者通过在活动中的观察和自己的活动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点。

四、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诱发幼儿的想象。

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而且具有绘画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则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第一步。因此我对活动室的布置,墙壁的美化都注意了构思的形象夸张,画面的栩栩如生,色彩的鲜明调和,且符合童趣。因为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如我在教幼儿学画鱼时,事先在墙上贴了鱼类的各种图片,在自然角养了各种鱼,把玩具角布置成鱼的世界,让幼儿随时欣赏,激起他们无限的想象。课上我与幼儿一起欣赏“鱼游”的音乐,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对乐曲的理解。幼儿情绪高涨,都想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结果全班小朋友都画出了各种鱼的故事:鲨鱼的一家、小鱼旅行记、海底音乐会„„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各自的独创性。在美术角我提供了一块方便幼儿随意涂抹的白色瓷砖,让幼儿把园内外、节假日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充分展示在这块园地上,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观察美、欣赏美,还能随意及时地表现美、创造美,从而诱发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新。

(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

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地让幼儿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如在画“冬天的运动”前,首先老师得启发幼儿交流、讲述自己了解的冬天的运动,教师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有特色的冬季运动项目;其次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演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引导幼儿观察身体各部位和动作的关系,为接下来的绘画做铺垫。结果幼儿绘画出了做各种运动的人的姿势,如拍球时的弯腰、踢足球时脚的位置„„这些画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充满了童趣。再如在画“漂亮的围手套”前,首先我准备了许多种类的围巾、手套,幼儿可以三五一群交流,然后向小朋友介绍自己喜欢的围巾、手套,并手出理由。幼儿通过感知和自由的交流,不仅感受到商品的琳琅满目,而且很感兴趣。为做画做了很好的铺垫。画完后还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真所谓“见多识广”。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幼儿增长了知识,在绘画活动中表现无比的热情,还促进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激起了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三)进行合理的作品评价,保护幼儿的想象。

讲评是沟通教师和幼儿之间交流的桥梁,能起概括、分析、提高的作用,它既是美术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孩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评价幼儿作品,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幼儿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与“不像”,“对”与“不对”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多地是让幼儿相互审视、交流、发表见解,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你觉得自己的画好在哪里?”„„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及自己的不足,并能从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绘画中加以改进。教师应听取孩子们自己对作品的表达设想,给予每位幼儿展览作品的机会和权力,注意发现作品的独创性,从而维护和肯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我学会了跳绳绘画中,有个小朋友在“小朋友”的身后画了一些黑颜色,本来和谐的图画加上了黑色,不觉有点逊色。讲评时我让这位幼儿自己说,原来他认为在太阳下跳绳应该有影子,那黑色正是画的影子,多好的创造想象,我及时表扬了他。当孩子们有了点滴进步,我们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信心倍增,更激起了想象和创新的积极性。

五、总结 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方法将使幼儿受益终生。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们的孩子在美术教育中才能有好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中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并不断丰富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新的生命历程。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想象是将外界事物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操作是表现手段,也是再认过程。我们应当在绘画活动过程中诱发幼儿的想象,通过画笔的表现体现想象的智慧!让我们给予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力,让他们在绘画这块空地上,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愿绘画活动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第四篇: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摘 要:幼儿园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去表现出不一样的美术作品,既能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64-02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为此,我们学科组围绕“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时间:2012年10月28日。

地点:金坛市实验幼儿园二楼会议室。

专题: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主持人:曹俊芳。

参加人员:艺术学科组全体教师。

旁听人员:业务园长及其他学科组的部分教师。

过程实录:

【主持人开场白】: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关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方面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都能看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我们学科组围绕 “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已将近一年,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什么意义?你觉得哪些做法可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你在美术活动的实践中是怎样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今天我们就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观点、经验、方法等,希望我们能在思维的碰撞中分享大家的智慧,从而获得更多的专业成长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探讨问题1: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什么意义?

主持人:幼儿园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我们来谈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什么意义?

教师1:我认为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去表现出不一样的美术作品。

教师2:“指南”中说得好,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要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引导教程中,教师注重创建出的宽松氛围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可以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创作灵感不断涌现,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教师3: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选择各种材料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他们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我们成人如果有“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就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样既可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可以保护幼儿想象和创造的萌芽。

主持人:老师们讲得很好,我们在美术活动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支持幼儿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可见在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很有必要的。

探讨问题2:你觉得哪些做法可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哪些做法可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幼儿自我的感知,运用自己的记忆,加之思考与联想,将这些作为创作的基础,然后以探索性、求知性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那么,你觉得哪些做法可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呢?

教师4:我认为老师或家长经常带幼儿去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一些艺术作品,积累一定的经验基础,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5:我也这么认为,除了美术馆、博物馆这些地方,还可以带幼儿参观或者共同参与一些民间的艺术活动,如剪纸、糖画、捏面人等,让幼儿接触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多观察、多用语言、动作等进行描述,可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6:我觉得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对幼儿的创作很有效。如用肯定的眼神、赞许的表情、温暖的微笑等支持幼儿的美术创作,他们会很乐意表现。

探讨问题3:你在美术活动的实践中是怎样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

主持人:老师们说的这些做法都很好。那在你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谈一谈你的策略。

教师7:我很认同前面一位老师的想法。我在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性。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法中,创造性思维随时出现,老师要及时捕捉,精心培育。例如在开展小班美术活动“欢乐的曲线”时,我精心创设了轻松愉快、利于探索的幼儿喜欢的游戏环境,以“彩带跳舞”为线索,给每一位幼儿提供了一条彩带,让他们自由地挥舞,并在游戏的环境中融入不同方向的曲线的练习,组成了由“感受→体验→参与表现”的一系列艺术活动。这样,幼儿在这种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中,能使各种感官得到刺激,充分体验了自主探索的快乐,他们的思维更活跃,创作意识更强烈。

主持人:刚才这位老师用自己的教学实例剖析了“创设宽松环境”这一策略的有效性,非常好。其他老师还有别的策略吗?

教师8:我想从美术活动中的绘画这一形式来谈谈。我从平时的实践中验证出:要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多‘范例’、少‘范画’”这一策略很有效。传统的绘画教学中,我们老师都习惯“范画”,习惯在集体中边讲解边示范该如何画,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中,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他们的作品千篇一律,都是老师“范画”的翻版,毫无创造可言。我觉得,在活动中可以多提供“范例”,也就是提供一些优秀的作品或相关的图片让幼儿欣赏,为他们积累一定的经验,却又不局限他们的思维。比如我在开展绘画活动“漂亮的房子”时,特意没有准备范画,而是贴了很多各种各样房子的图片,引导他们从造型、色彩等方面欣赏,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想设计一套什么样的房子。幼儿们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我想画的房子是有轮子的,可以像汽车一样开着走,这样可以开着房子出去旅游。”“我想画的房子是有滑滑梯的,这样下楼就不用走楼梯了,可以直接从滑梯上滑下来,又快又好玩。”“我画的房子房顶是透明的,在家里就能看到天上的云朵,还有小鸟。”“我的房子是会变颜色的,想变什么颜色就可以变什么颜色。”……幼儿们想象的大门被启开了,想法都很奇特,很有意思。这样一来,幼儿们的作品就各有特色,极具创造性,都蕴含着他们各自非同一般的想法。

教师9:我很同意前面这位老师的观点,我也认为循规蹈矩的范画会局限幼儿们的思维。我曾经组织过一个小班绘画活动“太阳宝贝”,因为有了单一的范画,几乎所有幼儿的作品都和老师的太阳宝贝如出一辙。幼儿的作品都很不错,非常漂亮,但幼儿的创作能力没有得到展现。我想我可以试试黄老师的这一策略,引导幼儿们欣赏用各种方式表现的不同的太阳,而后再以鼓励的态度去支持幼儿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太阳。没有了范画、没有了局限,有了欣赏、有了经验、有了创作的泉眼,幼儿们的创造性一定能激发出来。

主持人:这两位老师的案例很生动,尤其是第8位老师,她的“多‘范例’、少‘范画’”的策略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富于想象、富于创造的画面,说明我们老师在活动中所采用的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会引导、支持着幼儿们去想象、去创造。老师们还有别的策略吗?

教师10: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选择新颖合适的内容也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我们应从幼儿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使幼儿有足够的兴趣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去进行创造,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记得有一次,我带幼儿们在园内散步,当时正是秋天,我发现他们对落叶和菊花很感兴趣,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观察起来。我惊讶地发现幼儿们的想象竟是如此丰富。一个幼儿指着一片挂在树枝上快要掉落的叶子说:“那是一只蝴蝶在荡秋千。”另一个幼儿说:“树叶宝宝在翻跟头。”在观赏菊花时,幼儿们又会说:“菊花的花瓣像妈妈烫的头发,像好看的烟花,像白白的萝卜丝……”回到班上后,我让幼儿们把自己眼中的落叶和菊花画下来,他们的美术作品是那么的生动有趣:小树叶长出了手和脚,真的像个树叶宝宝;菊花也一朵朵变成了有着不同发型的菊花姑娘。美妙的想象充分展示了幼儿们的纯真和智慧。

教师7:“新颖的选材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个观点我也认同。我曾经组织过一个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奇妙的拉绳画”,引导孩子们用棉绳蘸上颜料在纸上摆出不同的样子,将纸对折后拉动绳子,就会在纸上留下对称的图案。可以说,每一个孩子呈现的作品都是一幅艺术品,并且没有一幅作品是相同的。这个活动的选材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很乐意去进行作品创作。

教师11:前面老师说的策略对我很有启发,我想我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尝试实践一下。在这儿,我也有一条策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要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必须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有的时候将错就错,能触发幼儿进行创造。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经常会有“画坏”的现象,而且一旦“画坏”,他们就会换一个地方画,或者干脆把纸翻过来画,这大大影响了作品的美观、创作的热情和思维的发展。因此,老师在幼儿“画坏”时要及时捕捉,并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其再思维,进行再创造。我想到的最好方法是添加法。比如当画正面人脸部“画坏”了,可以启发幼儿添加上头巾或帽子,或添加上头发变成背面人;当衣服的线条“画坏”了,可以启发幼儿添加成条状或格子状;当画得太小时,可以引导幼儿想想能否将其作为饰品装饰在主体上;当画得位置不好时,可以引导幼儿动动脑,能否把它当成背景的一部分等。这些小小的创作灵感,会让幼儿们对绘画更感兴趣,更有成就感。

主持人:何老师的这种教学智慧不仅能促动幼儿进行创造,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乐意去创作。有智慧的老师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主持人作结束语】: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对“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个话题进行了相关讨论,刚才大家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谈论了自己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一些策略,比如“创设宽松环境”“多‘范例’少‘范画’”“新颖的选材”“将错就错”等,大家讲得非常真实也很精彩,这是我们思维碰撞中的一些美丽的智慧。在这次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积极地参与,相信我们在这样的合作、互动中一定能获得专业成长。通过今天的思维碰撞,也使我们更有底气:今后我们的科研之路会走得更踏实、更自信。

参考文献:

[1]赵汇鑫.美术课程互动式教学与素质教育[J].艺术探索,2010(04).[2]张?B.如何上好幼儿美术课[J].考试周刊,2012(38).

第五篇:在大班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养成文章摘要:

绘画活动是发展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最有效的活动之一。教师做好绘画活动的指导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2、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3、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活动。

(二)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

1、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源泉。

2、质疑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动力。

3、坚持性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养成的必备能力。

4、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新要素。

(三)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1、,教师鼓励幼儿在自评中说出自己的绘画思路,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得以二次升华。

2、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的正强化行为有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3、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保护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究结果

实验证明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养成是很有效果的希望我的研究能够让更多的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逐渐形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也希望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陪伴幼儿终身!

绘画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美术活动形式,是发展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最有效果的活动之一。教师做好绘画活动的指导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呢?在平时的工作研究中,我总结了以下的经验。

一、研究背景

我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会学、乐学、主动学习是一切人材追求的目标,是孩子未来必须具备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正处于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最具有可塑性。这就使幼儿期成为了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也就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研究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时间,激发幼儿主动地探索,质疑的兴趣。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

要想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就必须要有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安全感、自由感和自信心。

如:在活动中,如果有个别幼儿对主题不感兴趣,教师就应该酌情鼓励幼儿在其他感兴趣的主题上进行表现。这样就使孩子们有了选择的自由。而且创作自己比较有信心的作品,也能够使孩子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得以表现。其次,当幼儿的选择得到了老师的理解与尊重的同时,孩子们的安全感也会油然而生。

2、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

在为幼儿提供美术活动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玩具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变换以及美术活动的进程,为幼儿提供递进性的玩具材料;玩具材料要全面,照顾到个别幼儿的需要。这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表现需要,有利于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与方法。

3、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要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幼儿喜欢主动探索的活动。

教师要用一颗有创造力的心和充满童心的眼睛去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活动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教师要想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首先得细心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然后再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去选择教育内容,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动手动脑探索、质疑和对活动的兴趣,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所以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教育内容,就成为了教师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如:有一次,我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在观察一只被捉住的蝴蝶。他们很喜欢蝴蝶美丽的翅膀。于是我就因此而设计了活动:《美丽的蝴蝶翅膀》。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主动观察蝴蝶,细心的为心爱的蝴蝶设计了各种美丽的 “衣裳”。

(二)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

1、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源泉

“这朵花真好看,我想看看他是怎么长的?” “那个小朋友的衣服真好看,我要仔细瞧瞧。”“这幅画中的小女孩为什么哭呢?找不到家了吗?”鼓励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多问为什么,并把得出的结论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使其养成爱问为什么、喜欢用绘画形式记录好奇心及其答案的习惯。

2、质疑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途径。

“我觉得我画的不对,小宇画的对,我要改一下”“我觉得侧面人的眼睛不是老师画的那个样子的,应该是……”鼓励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否定以往错误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养成质疑的习惯。

3、坚持性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养成的必备能力。

“我要画一幅最棒的画,再辛苦我也不怕!”“一条线还能画出什么画来?让我再好好想想。”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有毅力,才能把事情有始有终地做好。

4、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新要素。未来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有时候,光靠自己一个人努力是

不行的,这就需要人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而这一点的重要性也应该使孩子们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在绘画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多合作、多互相帮助、讲出自己的新发现、及时告诉别的小朋友自己犯的错误以免别的小朋友们多走弯路。逐渐养成好问、好些别人的经验、喜欢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习惯。

(三)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1、教师鼓励幼儿绘画完毕后,自评自画,有助于别人对其画的理解。同时也使幼儿对自己的话有了进一步的质疑的空间,使幼儿的主动学习、探索得以二次升华。

如:在一次绘画《我要上月球》中,小洁在画画之前,对我说:她要画月亮上的小白兔。可是在她画完后,画面上又多了很多东西。于是他给我讲起了故事:“小白兔找不到嫦娥了,我帮他去找嫦娥姐姐……”我问他:“那你想一想,在月亮上人们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于是小洁的创作又开始了……

2、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的正强化行为有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孩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形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之间,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予鼓励、诱导,用一种正强化手段帮助其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有助于幼儿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习惯。

如:大班幼儿娇娇特别喜欢画漂亮的花纹。这是源于在一次绘画评价中,老师对她说:“你画的花纹好看又独特,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你画这些花纹的时候,一定也特别高兴吧?因为这些花纹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对吗?”从此以后,娇娇每次画画的时候,都会为画面创造一些不同的花纹。有的画在人物的衣服上,有的当花边……

3、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保护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究结果

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及收获。在研究的过程中,参与研究的大班幼儿在主动学习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学年初和学年末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实验班幼儿的进步是很明显的。(调查问卷见附表,附表分A、B、C、D四项。从A到D难度依次加深。)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国家迫切的需要能够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人才。而我也希望我的研究能够为更多的教师服务,能够让更多的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逐渐形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也希望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陪伴幼儿终身!

下载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创造性思维 家庭环境 一、启发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

    浅析在绘画活动中幼儿说话能力的培养

    浅析在绘画活动中幼儿说话能力的培养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非常强调绘画对培养幼儿说话学习能力的价值,他们认为幼儿绘画活动是说话潜能的最佳载体,它为幼儿说话能力的发展提......

    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对未来人才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

    创造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

    创造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日本学者曾强调:“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创新决定国家的命运,为了国......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案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案 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实验,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措施、方法; 3、情感目标:逐步转变......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色彩感知能力初探(5篇)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色彩感知能力初探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色彩感知能力初探 新疆福海县幼儿园 芮 霞 【摘 要】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语言和有力手段,幼儿在美术作品中情感的表......

    绘画活动与幼儿创造能力培养

    绘画活动与幼儿创造能力培养 绘画对幼儿来讲是一种语言,通过这种语言来表达幼儿的喜、怒、哀、乐。在绘画过程中,孩子通过画笔、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可以说......

    科研论文:浅谈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科研论文:浅谈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科研论文:浅谈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摘 要]创造力最本质的内涵是想象力,幼儿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阶段,绘画则是培养幼儿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