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造性思维在合作学习中的培养工作报告
《创造性思维在合作学习中的培养》工作报告
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的今天,学校教育应勇于担负起创新学习教学的重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弃,提出来自己的新思想、观点、方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学习的基本特征,思维本身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孔子曰:“学而不思则”如果有了疑问,不去思考,学业就荒废了,当然就无创新可言,可以这样说,科学创见始于思考,没有思考何来创新。因此,动脑思考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不满足现状,更深地揭示事物的矛盾,发展学生的个性,久而久之,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观念的能力就弱了,杨振宇博士对中美教育比较进曾经谈到中国学生有于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我校学生也正是这样,基于此,我校结合学生实际提出该课题研
究。
现就课题组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加强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课题研究自开题以来,课题研究组的领导迅速组织参研人员查阅资料,分析情况,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提出了“科学、有序、务实、互助”的工作理念,要求所有的研究组成员要遵循这一理念,做好自己的工作,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此,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强大的变化,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道理的权威者和说教者及始终处于主宰地位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永远处于被动位置的配角。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合作者。因此通过本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在新学习方式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学习方式与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内涵、特征的研究
(2)小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的方法、途径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
(3)新学习方式下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案例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质疑问难法 在教学中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引导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或平中见奇,从一般不易觉察的地方看出问题,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提出疑问。
(二)标新立异法 即正中求反,逆向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并不是对正确道理的否定,而是对正面道理的补充,给司空见惯的现象,老生常谈的话题,传统的定论增添新意。
(三)“辐射发散”法 以一事物为触发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思考和想象的思维方法,按照思维类型,可分为辐射发散性思考和辐射发散性想象。发散性思考。即对认识对象,可以从纵向、横向、正向、反向、动态、静态、已知、未知等多方面展开辐射性的发散思考。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求其全、得其真。全面分析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总体把握事物本质,分清主流与支流。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还可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四)聚焦统摄法 就是指把各种各样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原先零碎的、杂乱的信息组成系统的、条理分明的相互之间有机联系、脉络清楚的材料,并从中“摄取”有意义价值的东西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基于新学习方式下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育原则研究
1.整体发展原则 教师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看成一个生命整体的发展。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完整地掌握对创新发展起奠基作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也要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优化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严谨求实、质疑批判、研讨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不畏艰难、正视挫折、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
2.民主性原则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学生的创造性要得以发挥需要民主的教育氛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宽松的心境,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传统教学方法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往往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常因缺乏“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而成为旁观者。教师必须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解除学生思想上的束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小组合作的学习局面,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新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多给学生自由争辩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3.主动学习原则创新教育强调学生是主体,主动学习是创新教育的核心。知识不是简单机械地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而只能基于自己对经验的操作、交流,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来主动建构。教师要从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导,激活学生内在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激发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养成勤学好问、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并获得具有创新发展价值的学习方法和规律,真正成为创新学习的主人。
4.情感激励原则 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情感去感染和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之中。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质疑,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创新的自信和勇气,并体验创新的乐趣。
5.再现过程原则 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知识是数学家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数学教学是再现数学家思维过程的一个缩影。“让学生看到思维的过程”,这种愿望在名家队伍中由来己久。希尔伯特的老师富克斯习惯于课堂上现想现推,有时就把自己置于困境,再“突围"出来。这使得希尔伯特有机会看到高明的思维过程是如何推进的,有力地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
6.启迪思维原则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创设思维情景,设置思维障碍,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启迪学生思维的方式。
7.科学性原则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内容,在一节课内,准备的问题或所用的方法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达不到,又不能一下子就达到,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如果问题难度过大,要注意设计铺垫性的阶梯,循序渐进。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多层次的思维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洞察的敏锐性、想象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独特性、灵感的活跃性。培育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并非只有上述几种方法,但实践证明,这几种方法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特点和品格养成。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活动
1、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五思”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地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五思”即学与思、听与思、做与思、评与思、写与思。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实践不断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促进自己对新学习方式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五思”系列实践,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地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五思”即学与思、听与思、做与思、评与思、写与思。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实践不断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促进自己对新学习方式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学校在总结“四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生态教育特色研究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态理念,努力打造体现 “四边”精神的生态课堂文化,开展主题为“让课堂充满精彩的生成”的“五研”系列校本研修活动,从开学初的骨干教师展示课到聆听专家讲座,从主题性教学叙事的撰写到组级课的切磋,从备课组集体备课共同打磨到校级团队赛课的展示,从上课、评课到组级、校级总结„„每次活动都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理论层面的思考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此外,我校组织开展了以“让课堂充满生成的精彩”为主题的教学研究系列活动。
4、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请来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过程性指导,目前已来校讲座一次,面对面个性化指导两次。教师学习了《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创新学习能力论》、《生态教育理论》等书籍,聆听了专家做的有关创新思维课题
研究的讲座以及生态课堂的报告,并且有幸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们还撰写了学习体会和教学案例。
五、课题研究成果
1、培养了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善于提出问题,围绕教师创设的数学情景或问题引发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提出探究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
2、养成了合作性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学习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组内互帮互助,解决问题的习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以拓宽理解,形成新技能。
3、培养了学生自信的学习习惯。
自信心是创新者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思维活跃,不人云亦云,不偏激武断,实事求是,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看法,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4、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
从9月开始,我校先后在两个平行班中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由一人执教进行了对比实验,到7月实验结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班各学科考试成绩较前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在全镇每学期末的统考中,各学科成绩都居同年级第一名,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校领导的表扬。
经过几年的深入系统研究,本课题组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创造性思维在合作学习中的培养”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大纲》
2、《中国当代教育》
3、《中小学课堂教学》
4、《素质教育与实践》
5、《数学课堂标准》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对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求他有什么科学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创造发明,主要是在他们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质疑、假设、探究、想象、发散与聚合等多种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习惯,以便为他们今后升入高一级学校、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打好必要的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青少年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青少年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理解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所学知识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与思想的结晶。
第二篇:创造性思维在合作学习中的培养中期报告
《创造性思维在合作学习中的培养》课题中期报告
我们从20010年9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前期准备2011年2月正式立项以来,我们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方法、步骤,认真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狠抓课堂教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结构方式和方法策略。力求从理论把握上,材料积累上有所发展,有些提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该课题的研究已进入中期,现总结如下:
一.该课题的概况及具体事实规划
(一)课题研究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科学发现”的自主、创新、合作的教学方法,着重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提高。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不守旧、想创新、追求创新的意识。
(二)主要理论依据
1、人的潜能开发理论:
追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绝大部分是一种潜能,教育的作用就是开发这种潜能。这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事实上,创新能力是学生固有的一种能力,教育就是把他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培养和发展。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来发展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创新思维品质理论:
创新思维品质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是在“学生碰到了引发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通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念,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创新思维本质上具有创新性、变通性、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特征,是各种思维的有机结合,它是建立在脑科学、思维心理学、创造学等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成分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深刻性、跨越性、多元性和预见性思维等,是一种动态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空间结构。研究和运用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展示学生思维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体现出教育以人为本的功能。
(三)课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践操作法、观察研究法等展开研究,通过收集了解国内外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手段和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思路,并请专家指导,不断完善实验观念和方案。
2.研究步骤和时间
①准备阶段(20010年9月----2010年12月)选择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方案、课题组成员培训、请专家指导、调查分析教学现状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成果与发展动态、设计有关表格。
②实验阶段(2011年2月----2011年5月)开展各种研讨活动,收集积累实验资料,修改论证课题并不断完善
③结题论证(2011年6月----2011年10月)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和教学心得、完成实验报告
④课题成果形式:实验方案、调查报告、经验总结、课堂实录、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
⑤课题研究组织:课题负责人为刘新同 王立芝
二.课题有关研究活动
(一)提高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数学教育活动中应充分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而后者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正如波利亚所倡导的那样,要“把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照原样提供出来”,关于这一点,费赖登塔尔强调指出:“要组织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第一原则”。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在此宗旨的指导下,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
首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了课题实施的目的要求,并请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等专家作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最终成果与发展动态,组织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资料的收集、积累,平时定期不定期地学习有关理论,进行摘记、随笔剪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得失,并对研究方案作适当微调,在实施课题以来,我们有多篇相关论文获奖: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制作了一些课件,撰写了一些教案,并指导和修正教学实践,我们除了课题组的老师进行课题研究外,在利用课题组的成员带动其他老师一起进行研究,使教学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研究,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练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需解决的研究问题
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也有了一定的实施经验,但在自我总结中仍感到有些问题尚需要彻底解决或突破。
1、在创新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上,我们还未能有稳定、科学的模式,还有待探讨。
2、在实践操作和理论的吻合上清晰度还不够。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意识不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3在某些方面课题组成员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滞后于研究活动的进
展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4专家指导及教师的理论学习还须加强。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创造性思维在合作学习中的培养》这项课题结题还有一段时间,任务重,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教学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重要作用,要多学理论,多进行实践的碰撞,不断寻找新的并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多请专家作讲座,在领导和专家的帮助、指导下,高质量地完成该课题的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的数学学科教学带来实际上的意义。
第三篇:创造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
创造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日本学者曾强调:“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创新决定国家的命运,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如果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不会认为只有成人才有创造性思维,相反,在我看来小学生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有关专家认为,任何一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而且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时期,幼儿期和学龄期是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为这是孩子们渴望自己能主动地去创造和发现的时期,此时所奠定的基础可能会影响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如果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不会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太迟,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教学中都不应该忽视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其创造能力。掌握和利用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能动性,培养其创造能力。掌握和利用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将知识学活学牢,而且将转化为能力。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
作为一名老师,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应该了解到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发展特点:学龄前儿童(6~12岁)心理发展主要体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发展方面,以游戏为主导转向为以学习为主导,思维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学龄期也正是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开拓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它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坚持每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改变旧有的教学思想。300年前,在古希腊普鲁塔戈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打破学生由接受知识的容器或者存储知识的口袋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我会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其成为主体。具体方法如下:
①.激发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设
疑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宗旨,给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冲破凝固性的思维障碍。使学生不仅得到成功的快感,而且创造能力也得到培养。
②.设计具有针对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是对教学疑点具有思考价值,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难易适中,适应多数学生,兼顾优、差生。
③.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干涉太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④.教学活动灵活掌握,不拘泥于公式化。
第二,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密在于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学习效率越佳。一般而言,学生的情绪的好坏与学习成绩成下比,如果学生的情绪好,爱学习,其大脑皮层就处于兴奋状态,脑子就灵活,应变能力、想象能力就越强。一个人作他感兴趣的工作,他全部才能发挥80%,不感兴趣的工作,才能发挥20%。学习也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课程不感兴趣,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哪会有创新呢?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广泛积累资料,设计形象的生动的教学情境,轻松教学气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巧于设计问题,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饶有兴趣的民谣、美妙动听音乐、富有情趣的漫画等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歌曲找哲理,即对旧知识的回顾,也为学习本课埋下伏笔,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萌动的创新意识。
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因此,我平时会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到自然界去观察,然后应道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通过安排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和课外活动课,如“畅想课”、“欣赏课”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在教学环节我也会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采用智力游戏启发学生思维。
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用几根火柴组成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取走一根火柴,是否能组成6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图形呢?(火柴不能折断,也不能弄弯)
此外,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堆不规则图形,考验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学生良好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和事业心,个性的独立,坚定的自信心,具有冒险精神等。不仅是我们老师要注重培养,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会鼓励家长们改变把孩子一切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不理不管的思想。为了鼓励和培养儿童进行独立操作的能力,我会为孩子们建立一体“成果登记薄”,把儿童自己在一定时间里完成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记录时不过分考虑孩子做得是否很好,不太强调质量。即使是一些做得不太好的甚至是做糟了的事情,也应该记录下来,但不作什么批评。这份记录将成为儿童从事创造性尝试的完全记录。它不仅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检查和识别儿童创造性活动的活跃时期和创造性活动进行的条件,而且也可以使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其创造力。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形式多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不必是昂贵的。事实上,一些旧杂志、书籍、旧物、旧钟表、旧电器和旧家具等东西更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施展和发挥。家长也还要注意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为孩子提供一个能进行自由阅读和探索的空间。还要注意经常给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使孩子的劳动成果有展示的机会。儿童的各种想法和行为应该常能得到家长积极反应。来自家长的鼓励、支持和赞赏,或者来自家长的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对于儿童积极从事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内容摘要: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对于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新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关键词:中职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新颖性的思维活动,它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播、掌握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才能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一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使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不良的甚至恶劣的环境,可以扼杀创造性人才的出现。认为“为了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教育领导人必须建立一个鼓励冒险、增强信心、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而营造这样的环境,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信念: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错误有利于学习;
2、不要求学生一开始就什么都能理解,注意循序渐进;
3、重视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并持之以恒;
4、好学生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反馈;
5、不懈的努力、有效的策略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6、每个人都能成功。
因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改变专制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让他们敢说、敢做,允许自由创造。
二、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因素
据学习心理来说,要起到刺激、强化以至巩固的作用,则题量仍有待提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并非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是每套教材所包含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量是有差异的,3、是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善于挖掘教材,善于提炼出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和想像等创造性思维相关的素材,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暴露知识猜想、发现的过程
教材总是将知识和方法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演绎将知识展开,而省去了这些定论的观察、猜想、发现过程。教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重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启动学生的内驱力,触发学生探索意向,激起强烈求知欲望。
四、以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创造过程的开始。科学地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好的问题必须是建立在教师深入研究、挖掘教材和广泛了解对象的基础之上。问题可分为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性三类。呈现型问题是目前学校中最常见、最典型的问题情景,它们是一些给定的问题(由教师或教科书提出),答案往往是现成的,学生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结果;发现型问题有的也有已知的答案,但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而不是由老师或教科书给定的,因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探索,往往通向发明创造;创造性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因其独特、新颖而且富于科学意义而弥足珍贵。强化问题意识,不是培养学生追求那种“按图索骥”式的呈现型问题,而是鼓励他们自由探究、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逐步成长为创造性人才。
五、鼓励学生质疑诘难
在学校里,孩子们常常通过不断地重复记忆来积累知识,从而达到取悦老师、考试过关的目的,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退化。实际上,中国自古就有质疑的传统,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疑问难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在不断的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才能增长才干。鼓励学生质疑诘难,教师需要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践证明只要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六、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只有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管不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平等地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平等地探讨科学问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怎么谈得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必须极大地改善中小学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形成他们探求创造的愿望。
七、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中小的培养可以结合各种活动课程,也可以直接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进行专门的创造思维训练。目前,我国有五种类型“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认知型训练内容是按认知过程安排的;渗透型训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练内容是从各科教学中提炼出来的;技法型训练内容是结合发明方法编排的;右脑型训练内容是侧重于富有形象的题材;综合型训练内容与众不同,不是限于某个侧面或某个领域,而是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门科学的各种范畴中,精选训练题材,全面进行训练的。要根据不同情况,优选或组合运用好不同类型的创造思维训练课,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创造性思维是有规律可寻的,也是有技巧可以进行训练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想方设法地提高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有良好的环境,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自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对新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张文新.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37-39.[2]陈健兴,李晓晨.南宁市小学、初中学生创造力的调查.基础教育研究,2000(2).[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338.[4]徐青.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研究.应用心理学,1999(5).[5]刘文明.初高中学生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步增长实验报告.教育研究,1997(3).
第五篇:在命题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命题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江门市丹灶小学
周其添
【内容提要】
本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为指导,以命题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论点。首先指出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规范性指导、定性式的要求过多等不足,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然后结合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选取典型的事例,就命题作文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启发疏导学生展开超现实的丰富想象等分论点作了详尽的论述。实践证明,在命题作文教学中只有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才能在写作训练过程不断升华。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创造性思维
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定调”,学生“弹琴”,甚至是老师提供范文,学生依葫芦画瓢,写出来的作文必然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教师形式上“苦口婆心”的规范性指导,加上定性式的要求,不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以致使学生的作文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境地。
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作文教学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秉承和发展了这一指导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仅‘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在习作中以创作性的思维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①。”那么,在命题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教师命题时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它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创作欲望,使作文教学出现“一树之花,千朵千样,一花之瓣,瓣瓣不同”的喜人局面。据此,我认为命题作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的潜力,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憧憬。作文题目如果不拘泥于现实,出现类似《十年以后的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多向思维,合理虚构出未知事物的形象,描绘出未来生活的图景,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在写作训练过程不断升华。
例如,联合国举办的“空间活动将如何改变我国和世界”征文比赛,荣获亚洲一等奖的傅洁同学的《乔迁之喜》,就是用想象描绘了一个人们从没见过的太空城——螃蟹城,来自各国的人们在这里和睦相处,反映了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理想和愿望。想象独特、颇具见地。还如,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古诗进行改写,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有一位同学对杜甫《绝句》改写道:“春天来了,柳树抽出绿色的芽,长长的柳条迎风垂摆着。两只黄鹂飞来飞去,叫声婉转动听。一行白鹭在蓝天中展翅飞翔。诗人杜甫昂首远眺高大雄伟的西岭山,只见那终年不化的积雪被阳光照得银光闪闪,江面上许多欲破浪远航的船只正整装待发,去万里以外的东吴。诗人陶醉了,吟诵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诸如此类的练习,既可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又可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三、命题可采取延伸故事情节的方式,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语文课文中,有些故事情节常常写得比较概括。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加以扩充拓宽,这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作品的理想和愿望,联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给人物安排不同的结局。这样,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而不依赖于现成的描述或示意,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势,这一心理过程,是学生创造想象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为创造想象和积极思维是相生相伴的,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例如:教学托尔斯泰的《穷人》一课后,我让学生以《桑娜拉开了帐子后》为题。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如结局一,渔夫和桑娜生活更加艰难,七个孩子沿街乞讨,无人问津;结局二,渔夫和桑娜用勤劳换来了幸福的生活,一家人生活美满幸福;结局三,七个孩子都求学成才,渔夫和桑娜晚年生活幸福„„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四、命题可让学生“反弹琵琶”,启发逆向思维
作文贵在新。惟有创新,才能吸引人。作文要让学生敢于摆脱传统的,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寻找独特的构思角度,使写作不落俗套,独辟蹊径,富有新意。如《狐假虎威》,历来都贬斥狐狸的狡猾,我让学生以《为狐狸正名》、《狐假虎威新说》为题目,启发学生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学生就出现了“赞狐狸聪明才智,善于用老虎的威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