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教案

时间:2019-05-15 04:0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边形》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边形》教案》。

第一篇:《四边形》教案

《四 边 形》教 案

教学内容:第35-36页的例

1、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思维能力。

3、通过教材的情景图及把生活中的图形引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四边形的特点,分辨出不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议、纸、剪刀、三角板、直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四边形

1、引入课题——四边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出示动画:“四边形”)

“你们想象中的四边形是怎样的?”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2、(2)动画出示书本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图画中有哪些图形?并说出它的名称。

(3)尝试把主题图中的四边形画出来或用红笔描出来。

2、结合图形得出: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二、探究新知(寻找四边形)

1、在众多图形中找。

出示学习例1:

(1)开放尝试,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练习,交流讨论。

(3)比较加深,说说那几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2、完成做一做1。举例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三、动手实践

1、动手剪四边形。

学生独立动手,让学生上台展示,反馈交流。

2、动手分类。教学例2,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1)小组合作,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比一比哪个组分得最快最好。(2)汇报交流,说说分类的方法。

四、延伸拓展

1、完成做一做2(1)用尺子量一量,再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2)哪两个四边形的形状比较接近,不同在那里?

小结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它们的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课堂练习(略)

3、课堂小结。

五、课外实践

1、画一个对边相等,但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

2、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在校园里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各3个。

3、动手试一试,把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会变成什么形状?

第二篇:《四边形》教案

《四边形》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P87~88例1及练习十九第1、2、3题。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后面学习梯形、三角形、圆的面积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困难。因此,本节课将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全面参与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迁移式、尝试、扶放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生:剪刀、直尺、平行四边形纸片若干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为了创建文明城市,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某社区准备要修建两个大花坛(出示教材第87页情境图)。这两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让学生猜测:你觉得哪一个花坛大一些?多数学生认为不容易猜测,极少数同学猜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大。通过猜测,引导学生总结出:要想比较哪个花坛大,需要计算它们的面积。

3.提问:你会算它们的面积吗?

生:我们以前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和宽,用“长×宽”计算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非常好!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互动新授

(一)利用方格,初步探究。

1.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回想一下,以前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时候,用过什么方法?

生:我们以前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时候,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以及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格?每一个小方格是l平方米,不满一格的均按半格计算)

2.同桌交流方法并完成教材87页的表格。

3.汇报想法。谁愿意说说你数的方法?

4.根据填表的结果进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5.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这是一种巧合吗?看来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提问:通过数方格子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如果是一个很大的平行四边形田地还能用数格子的方法吗?(不能,很麻烦)

6.引导学生小结并质疑: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数格子的方法是很不方便的,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既方便又简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

(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介绍材料,老师为每组准备了4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和学习卡,大家可以结合教材第88页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2.活动要求:

(1)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

(2)观察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发现?(记录在学习卡上)。

(3)尝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比一比,那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3.汇报交流。

让各小组展示不同的剪拼方法并说出剪拼过程。(多让几个学生上台展示)老师把不同剪拼方法粘贴在黑板上。

质疑:你们为什么要沿高剪呢?

生:因为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下,会出现直角,再平移到另一边才可以拼成长方形。

4.课件演示剪拼过程。

师:同学们做得又快又好,下面再次欣赏课件演示剪拼过程。

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让学生再次体验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加深对图形转化的理解。

5.引导学生小组思考讨论:

(1)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有什么关系?

(3)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发现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后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即长方形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6.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

追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学生得出结论: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

7.教学用字母表示。

师:翻开教材自学第88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板书)

8.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9.小结:刚才同学们利用剪拼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这种方法在数学中运用很多,在后面学习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也会用到,同学们表现真棒!学习了新知识我们就要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了,大家敢接受挑战吗?(生齐答:敢)请看题目。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出示教材第88页例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教师板书。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升。

1.计算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快速填表。

5.比较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练习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题量虽然不多,但涵盖了这节课所有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内化了新知。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h

↑ ↑ ↑ =6×4

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24(m2)

S=ah

《四边形》教案2

1、知道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

2、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重点

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难点

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

一、三角形的高

1、复习:过点A做BC的垂线,垂足为D

2、在黑板上做△ABC,过点A做对边BC

的垂线,垂足为D,我们

就将线段AD称为△ABC的高

3高的定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与垂

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

例如在上图中,我们从△ABC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它对边BC所在

的直线作垂线,垂足为D,线段AD就是三角形的高

注:1)三角形的高必为线段

2)三角形的高必过顶点垂直于对边

3)三角形有三条高

为了将这三条高加以区别,我们把AD称为BC边上的高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高

1锐角三角形:

可由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

其余两个

2直角三角形

由于∠C等于900,说明AC⊥BC,那么BC

边上的高即为AC,AC边上的高即为BC,

3钝角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引入:一知△ABC,做∠A的平分线AD交BC与点E,线段AE就称为△ABC的角平分线

2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注: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为线段,而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一条射线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过顶点平分三角形的一内角如上所示,△ABC的`角平分线AE平分∠A,即∠BAE=∠CAE=∠BAC

3)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

为了将这三条角平分线加以区别,我们把AE称为∠BACD的角平分线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其余两个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中线

1引入:如右所示,取BC的中点F,连结AF,那么线段AF就称为△ABC的中线

2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如上所示,线段AF就是△ABC的中线

31)三角形的中线必为线段

2)三角形的中线必平分对边如上所示,线段AF是△ABC的中线

必有:BF=CF=BC

3)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其余两个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素材A:

1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

BE是中线,∠BAD=400,则

∠CAD=,

若AC=6cm,则AE=

素材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三角形的三条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

D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均在三角形外

答案:1400、6㎝2C

《四边形》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

(小组合作,分一分)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

(四边形)(板书课题)

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

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

四、教学拓展――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

(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

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四边形》教案4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本册书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第一小节的内容。前面学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几何图形的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且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所以,要使学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2. 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含义,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转化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

(2)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难点: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以旧探新

这是一幅街区图,上部是住宅小区,中部是街道,下部是学校的大门内外,图上的学校将是我们城关一小未来的面貌。为了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丽,学校准备在大门前修建两个花坛,那要考虑什么实际问题呢?(修多大的花坛,也就是要计算它们的面积有多大)。(课件依次出现)

这块花坛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如何求出这块地的面积?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如何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

方法一: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以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今天,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每个方格按1㎡)

1.用方格纸制作成的平行四边形放在边长是1米的方格中,数一数占几个方格(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几平方米。这块空地的面积是24平方米。

根据这个例子,让同学将书本80页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也会发现上面的规律!

2.填表并讨论: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

(1)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观察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想到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方法二:“割补”法:通过数方格我们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乘高来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中心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提出假设: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用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

2.动手实验:(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及剪刀,自己动手,运用所学过的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那样的话我们就能不用方格就可以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在操作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就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以后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2)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观察拼出来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1)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2)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剪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怎样计算?得出:(面积=长×宽)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表示?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全班交流推导公式:

(1)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呢?请上台来交流!

(2)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继续请同学演示)。

研究得出: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拼合成一个长方形。

(3)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

(4)字母公式: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就是S=ah

三、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方便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

1.出示书上82页的1题,请大家做一做。

2.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强化认识:那请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底和高,强调高是底边上的高)

四、巩固练习

1、试一试

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同学说说你的方法。

35cm 20dm 4.8m

26cm 28dm 5m

公式: 公式: 公式:

列式: 列式: 列式:

2、我能填得准。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 )。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cm,对应的高是4cm,面积是( )。

五、课堂总结

反思一下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四边形》教案5

本节课,采用了“导学――精教――勤练”六字教学法,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运用猜想使学生初步勾勒出知识的轮廓,从整体上了解所学的内容。在学习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提出假设,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推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假设。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主旨,在关键处设问,学生从课题中自己寻找目标,变“被动”为“主动”。自学指导的出示,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符合数学教学简洁明了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3、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平行四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导课:

情景引入(出示课件)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你发现了什么?(从平行四边形的花坛中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生自由说)随机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会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看教材第80页方格图:小组合作,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图形面积,填好表格。观察表格的数据,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活动活动,教师巡视)

(2)合作完成,汇报结果,可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3)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计算,那么我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就只用数方格的办法来计算呢?(不是)那该怎样计算呢?

拿出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小组合作,根据书81页的图用剪刀剪一刀,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演示剪拼的过程。

(3)教师用课件演示剪――平移――拼接的过程。

(4)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归纳: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师: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

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S=a×h

S=a.h或S=ah

四、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三:

独立完成例1,然后同桌之间交流做法和结果。

(1)读题并理解题意。

(2)学生试做,交流做法和结果。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S=ah=6×4=24(m2),答: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五、当堂训练

出示学案:

六、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四边形》教案6

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

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4.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教材三角形中位线的内容是由一道例题从而引出其概念和性质的,新教材与老教材在这个知识的讲解顺序安排上是不同的,它这种安排是要降低难度,但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添加辅助线的练习很少,因此无论讲解顺序怎么安排,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例1)时,题中辅助线的添加都是一大难点,因此教师一定要重点分析辅助线的作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理解: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证明结论成立的思路与方法。

(2)强调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中位线: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3)要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特点、条件、结论及作用交代清楚:特点:在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表明位置关系,另一个结论表明数量关系;条件(题设):连接两边中点得到中位线;结论:有两个,一个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另一个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的结论);作用:在已知两边中点的条件下,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及线段的倍分关系。

(4)可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掌握其性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例1是教材p98的例4,这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题,教材采用的是先证明后引出概念与性质的方法。

一是要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二是为了降低难度,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度。

建议讲完例1,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后,马上做一组练习,以巩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然后再讲例2.例2是一道补充题,选自老教材的一个例题,它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混合应用题,题型挺好,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也很巧,结论以后也会经常用到,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选讲例2.教学中,要把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讲清楚,可以借助与多媒体或教具。

四、课堂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3.创设情境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8例4)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 bc.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

方法1: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 df,所以de∥bc且de= bc.(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

方法2:如图(2),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cd和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且ad=fc.因为ad=bd,所以bd∥fc,且bd=f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因为de= df,所以de∥bc且de= bc.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

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

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

(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设情境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让学生口述理由)例2(补充)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已知点e、f、g、h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可以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找到四边形efgh的边之间的关系。

由于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接ac或bd,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图形后,此题便可得证。证明:连结ac(图(2)),△dag中,∵ ah=hd,cg=gd,∴ hg∥ac,hg= ac(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同理ef∥ac,ef= ac.∴ hg∥ef,且hg=ef.∴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六、课堂练习

1.(填空)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m,理由是.

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和12cm,求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

3.如图,△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

(1)若ef=5cm,则ab= cm;若bc=9cm,则de= cm;

(2)中线af与de中位线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七、课后练习

1.(填空)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35cm,过三角形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则这三条平行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cm.

2.(填空)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周长是cm.

3.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生举例。

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

(2)动手测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

(3)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反馈练习】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3.学习习近平行四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①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

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

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

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

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4.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四、教师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及特性)

2.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解疑。

3.教师提问: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因为长、正方形也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所以长、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布置作业。

《四边形》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索的习惯。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说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创设“钉制平行四边形框架”这一情境,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方法。如有条件可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由学生自我操作。也可由教师演示。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进行正确的说理。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力正在形成,抽象思维还不够,学习几何知识处于现象描述和说理的.过渡时期。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说理,理清楚四边形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木条,帮助小明的爸爸钉制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学生活动:学生按小组进行探索。

探索方法一:如图,将两根相等木条AC,BD的中点重叠,并用钉子固定,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探索方法二:如图,用两根同样长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再用木条.AD 、BC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探索方法三:如图,将两根不等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再将两根不等木条平行放置在AB 、CD上得到四边形PQRM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点评:对学生采用多种探索方法得出结论给予鼓励。

二、归纳得出结论

平行四边形判别:(如图)

(1)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数学表达式:

(1)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三、试一试

如图,AC ∥ ED,点B在AC上且AB=ED=BC,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采用语言叙述,正确说理方法不限。

解:四边形ABDE,四边形BCDE

理由是:

?? >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四、做一做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如果是,请说明其中的道理,如果不是,请举一个反例。

分析:大家知道,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将其一边重合,适当拼接而成的,如果我们能找到两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且有一对角相等,但不全等,就可以说明这个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探索方法:如图(1),取一个等腰△ ABC其中AB=AC,在BC上取一点D,使BD ≠ DC,连结AD,沿AD将他剪开,再将△ ADB的A点与△ ADC的D点重叠,△ ADB的D点与△ ADC的A点重叠在一起,如图(2),这时,AB=DC,∠ B= ∠ C,但由于BD ≠ AC(即图(1)中的BD ≠ DC)因而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

五、课堂小结

1.本节所学判别方法: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时,要尽可能的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不要总是依赖于全等三角形,否则不利于掌握新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以钉制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引入,学生经过探索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解决平行四边形的相关问题,要能正确的进行说理和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四边形》教案9

一、说教材

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对边分别平行和对边相等的特征。这部分的内容是以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方式探究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二)说学法

1、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观察猜想概括验证交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2、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三角形框架、长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

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准备5cm、10cm、15cm、20cm不等的纸条,大头钉。

六、说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在上课之前玩一个猜图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游戏活动,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印象更深。)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寻找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三)学生自主探究

1、在点子图上画,利用纸条自己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既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安生的学,又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

2、借助手中的材料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制作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研究其特征。

根据平行四边行的特点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判断。提问:为什么第2个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手中材料选择感兴趣的自己去发现和交流,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得出结论。)

七、全课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小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

《四边形》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节课既是七年级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移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并且,学生 在小学里已经初步学习过平行四边形,对平行四边形有直观的感知和认识。在掌握平行线和相交线有关几何事实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获得了一定的探索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合作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借助于远教资源的优势,能使脑、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比较自然地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意识,体会几何知识的内涵与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四边形》教案11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会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二、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

1、创设情境

某地区在退耕还林期间,将一块长m米、宽a米的长方形林区的长、宽分别增加n米和b米,用两种方法表示这块林区现在的面积。

这块林区现在的长为 米,宽为 米。因而面积为________米2。

还可以把这块林地分为四小块,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米2, 米2,_______米2, 米2。故这块地的面积为 。

由于这两个算式表示的都是同一块地的面积,则有 =

如果把(m+n)看作一个整体,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得到这个等式吗?

2、概括: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3、计算

(1) (2)

4、练一练

(1)

(二)合作攻关

1、某酒店的厨房进行改造,在厨房的中间设计一个准备台,要求四面的过道宽都为x米,已知厨房的长宽分别为8米和5米,用代数式表示该厨房过道的总面积。

2、解方程

(三)达标训练

1、填空题:

(1) = =

(2) = 。

2、计算

(1) (2)

(3) (4)

(四)提升

1、怎样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2、若 的乘积中不含 和 项,则a= b=

应用题

第三十五讲 应用题

在本讲中将介绍各类应用题的解法与技巧.

当今数学已经渗入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应用数学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成为各类数学竞赛的一个热点.

应用性问题能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使学生充分到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解答应用性问题,关键是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概括所给的实际问题,揭示其数学本质,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其求解程序如下:

在初中范围内常见的数学模型有:数式模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平面几何模型、图表模型等.

例题求解

一、用数式模型解决应用题

数与式是最基本的数学语言,由于它能够有效、简捷、准确地揭示数学的本质,富有通用性和启发性,因而成为描述和表达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例1】(安徽中考题)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数基本不变。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景点ABCDE

原价(元)1010152025

现价(元)55152530

平均日人数(千人)11232

(1)该风景区称调整前后这5个景点门票的平均收费不变,平均日总收入持平。问风景区是怎样计算的?

(2)另一方面,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日总收入相对于调价前,实际上增加了约9.4%。问游客是 怎样计算的?

(3)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个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

思路点拨 (1)风景区是这样计算的:

调整前的平均价格: ,设整后的平均价格:

∵调整前后的平均价格不变,平均日人数不变.

∴平均日总收入持平.

( 2)游客是这样计算的:

原平均日总收入:10×1+10×1+15×2+20×3+25×2=160(千元)

现平均日总收入:5×1+5×1+15×2+25×3+30×2=175(千元)

∴平均日总收入增加了

(3)游客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

二、用方程模型解应用题

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和现实生恬中有关问题常常要用到方程<组)的知识,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

【例2】 (重庆中考题)某中学新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2min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mln内可以通过800名学生.

(1)求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min内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教学大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造的这4道门整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列方程(组)的关键是找到题中等量关系:两种测试中通过的学生数量.设未知数时一般问什么设什么.“符合安全规定”之义为最大通过量不小于学生总数.

(1)设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以通过x名学生,一道侧门可以通过y名学生,由题意得:

,解得:

(2)这栋楼最多有学生4×8×4 5=1440(名).

拥挤时5min4道门能通过.

5×2(120+80)(1-20%)=1600(名),

因1600>1440,故建造的4道门符合安全规定.

三、用不等式模型解应用题

现实世界中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许多问题有时并不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只需要确定某个量的变化范围,即可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例3】 (苏州中考题)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风力资源丰富,一年内月平均的风速不小于3m/s的时间共约160天,其中日平均风速不小于6m/s的时间占60天.为了充分利用“风能”这种“绿色资源”,该地拟建一个小型风力发电场,决定选用A、B两种型号的风力发电机,根据产品说明,这两种风力发电机在各种风速下的日发电量(即一天的发电量)如下表:一天的发电量)如下表:

日平均风速v(米/秒)v<33≤v<6v≥6

日发电量 (千瓦?时)A型发电机O≥36≥150

B型发电机O≥24≥90

根据上面的数据回答:

(1)若这个发电场购x台A型风力发电机,则预计这些A型风力发电机一年的发电总量至少为 千瓦?时;

(2)已知A型风力发电机每台O.3万元,B型风力发电机每台O.2万元.该发电场拟购置风力发电机共10台,希望购机的费用不超过2.6万元,而建成的风力发电场每年的发电总量不少于10千瓦?时,请你提供符合条件的购机方案.

根据上面的数据回答:

思路点拨 (1) (100×36+60×150)x=12600x;

(2)设购A型发电机x台,则购B型发电机(10—x)台,

解法一根据题意得:

解得5≤x ≤6.

故可购A型发电机5台,B型发电机5台;或购A型发电机6台,B型发电视4台.

四、用函数知识解决的应用题

函数类应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从实际问题出发,引进数学符号,建立函数关系;(2)由提供的基本模型和初始条件去确定函数关系式.

【例4】 (扬州)杨嫂在再就业中心的扶持下,创办了“润杨”报刊零售点.对经营的某种晚报,杨嫂提供丁如下信息:

①买进每份0.20元,卖出每份0.30元;

②一个月内(以30天计),有20天每天可以卖出200份,其余10天每天只能卖出120份;

③一个月内,每天从报社买进的报纸份数必须相同.当天卖不掉的报纸,以每份0.10元退回给报社;

(1)填表:

一个月内每天买进该种晚报的份数100150

当月利润(单位:元)

(2)设每天从报社买进该种晚报x份,120≤x≤200时,月利润为y元,试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月利润的最大值.

思路点拨(1)填表:

一个月内每天买进该种晚报的份数100150

当月利润(单位:元)300390

(2)由题意可知,一个月内的20天可获利润:

20×=2x(元);其余10天可获利润:

10=240—x(元);

故y=x+240,(120≤x≤200), 当x=200时,月利润y的最大值为440元.

注 根据题意,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特别要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另外,初三还会提及统计型应用题,几何型应用题.

【例5】 (桂林市)某公司需在一月(31天)内完成新建办公楼的装修工程.如果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12天可完成;如果由甲、乙两队单独做,甲队比乙队少用10天完成.

(1)求甲、乙两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的天数.

(2)如果请甲工程队施工,公司每日需付费用200 0元;如果请乙工程队施工,公司每日需付费用1400元.在规定时间内:A.请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B.请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 程; C.请甲、乙两队合作完成此项工程.以上方案哪一种花钱最少?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策略优选问题.工程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工时.

(1)设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x天,根据题意得:

, x=30合题意,

所以,甲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用20天,乙队需30天.

(2)各种方案所需的费用分别为:

A.请甲队需2000×20=40000元;

B.请乙队需1400×30=4200元;

C.请甲、乙两队合作需(2000+1400)×12=40800元.

所队单独请甲队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

【例6】 (2全国联赛初赛题)一支科学考察队前往某条河流的上游去考察一个生态区,他们以每天17km的速度出发,沿河岸向上游行进若干天后到达目的地,然后在生态区考察了若干天,完成任务后以每天25km的速度返回,在出发后的第60天,考察队行进了24km后回到出发点,试问:科学考察队的生态区考察了多少天?

思路点拨 挖掘题目中隐藏条件是关键!

设考察队到 生态区去用了x天,返回用了y天,考察用了z天,则x+y+z=60,

17x-25y=-1,即25y-17x=1. ①

这里x、y是正整数,现设 法求出①的一组合题意的解,然后计算出z的值.

为此,先求出①的一组特殊解(x0,y0),(这里x0,y0可以是负整数).用辗转相除法.

25=l ×17+8,17=2×8+1,故1=17—2×8=17-2×(25—17)=3 ×17-2×25.

与①的左端比较可知,x0 =-3,y0=-2.

下面再求出①的合题意的解.

由不定方程的知识可知,①的一切整数解可表示为x=-3+25t,y=-2+17t,

∴ x+y=42t-5,t为整数.按题意0

∴z=60—(x+y)=23.

答:考察队在生态区考察的天数是23天.

注 本题涉及到的未知量多,最终转化为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来解,希读者仔细咀嚼所用方法.

【例7】 (江苏省第17届初中竞赛题)华鑫超市对顾客实行优惠购物,规定如下:

(1)若一次购物少于200元,则不予优惠;

(2)若一次购物满200元,但不超过500元,按标价给予九折优惠;

(3)若一次购物超过500元,其中500元部分给予九折优惠,超过500元部分给予八折 优惠.

小明两次去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198元与554元.现在小亮决定一次去购 买小明分两次购买的同样多的物品,他需付款多少?

思路点拨 应付198元购物款讨论:

第一次付款198元,可是所购物品的实价,未 享受优惠;也可能是按九折优惠后所付的款.故应分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情形1 当198元为购物不打折付的钱时,所购物品的原价为198元 .

又554=450+104,其中450元为购物500元打九折付的钱,104元为购物打八折付的钱;104÷0. 8 =130(元).

因此,554元所购物品的原价为130+500=630(元),于是购买小呀花198 +630=828(元)所购的全部物品,小亮一次性购买应付500×0.9+(828-500)×0.8=712.4(元).

情形2 当198元为购物打九折付的钱时,所购物品的原价为198 ÷0.9=220(元) .仿情形1的讨论,,购220+630=850{元}物品一次性付款应为500×0.9+(850-500)×0.8=730(元).

综上所述,小亮一次去超市购买小明已购的同样多的物品,应付款712.40元或730元

【例8】 (全国数学竞赛题)某项工程,如果由甲、乙两队承包,2 天完成,需1800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 天完成,需付1500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 天完成,需付160000元.现在工程由一个队单独承包,在保证一周完成的前提下,哪个队承包费用最少?

思路点拨 关键问题是甲、乙、丙单独做各需的天数及独做时各方日付工资.分两个层次考虑:

设甲、乙、丙单独承包各需x、y、z天完成.

则 ,解得

再设甲、乙、丙单独工作一天,各需付u、v、w元,

则 ,解得

于是,由甲队单独承包,费用是45500×4=182000 (元).

由乙队单独承包,费用是29500×6= 177000 (元).

而丙队不能在一周内完成.所以由乙队承包费用最少.

学历训练

(A级)

1.(河南)在防治“SARS”的战役中,为防止疫情扩散,某制药厂接到了生产240箱过氧乙酸消毒液的任务.在生产了60箱后,需要加快生产,每天比原来多生产15箱,结果6天就完成了任务.求加快速度后每天生产多少箱消毒液?

2.(山东省竞赛题)某市为鼓励节约用水,对自来水妁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月每户用水中不超过10t部分按0.45元/吨收费;超过10t而不超过20t部分按每吨0.8元收费;超过20t部分按每吨1.50元收费,某月甲户比乙户多缴水费7.10元,乙户比丙户多缴水费3.75元,问甲、乙、丙该月各缴水费多少?(自来水按整吨收费)

3.(江苏省竞赛题)甲、乙、丙三人共解出100道数学题,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题,将其中只有1人解出的题叫做难题,3人都解出的题叫做容易题.试问:难题多还是容易题多?多的比少的多几道题?

4.某人从A地到B地乘坐出租车有两种方案,一种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10元,每千米1.2元;另一种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8元,每千米1.4元,问选择哪一种出租车比较合适?

(提示:根据目前出租车管理条例,车型不同,起步价可以不同,但起步价的最大行驶里程是相同的,且此里程内只收起步价而不管其行驶里程是多少)

(B级)

1.(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江堤边一洼地发生了管涌,江水不断地涌出,假定每分钟涌出的水量相等,如果用两台抽水机抽水,40min可抽完;如果用4台抽水机抽,16min可抽完.如果要在10min抽完水,那么至少需要抽水机 台.

2.(希望杯)有一批影碟机(VCD)原售价:800元/台.甲商场用如下办法促销:

购买台数1~5台6~10台11~15台16~20台20台以上

每台价格760元720元680元640元600元

乙商场用如下办法促销:每次购买1~8台,每台打九折;每次购买9~16台,每台打八五折; 每次购买17~24台,每台打八折;每次购买24台以上,每台打七五折.

(1)请仿照甲商场的促销列表,列出到乙商场购买VCD的购买台数与每台价格的对照表;

(2)现在有A、B、C三个单位,且单位要买10台VCD,B单位要买16台VCD,C单位要买20台VCD,问他们到哪家商场购买花费较少?

3.(河北创新与知识应用竞赛题)某钱币收藏爱好者想把3.50元纸币兑换成1分、2分、5分的硬币,他要求硬币总数为150枚,且每种硬币不少于20枚,5分的硬币要多于2分的硬币.请你据此设计兑换方案.

4.从自动扶梯上走到二楼(扶梯本身也在行驶),如果男孩和女孩都做匀速运动且男孩每分钟走动的级数是女孩的两倍,已知男孩走了27级到达扶梯顶部,而女孩走了18级到达扶梯顶部(设男孩、女孩每次只踏—级).问:

(1)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有多少级?

(2)如果扶梯附近有一从二楼到一楼的楼梯,楼梯的级数和扶梯的级数相等,两孩子各自到扶梯顶部后按原速度再下楼梯,到楼梯底部再乘扶梯(不考虑扶梯与楼梯间距离)则男孩第一次追上女孩时走了多少级台阶?

5.某化肥厂库存三种不同的混合肥,第一种 含磷60%,钾40%,第二种含钾10%,氮90%;第三种含钾50%,磷20%,氮30%,现将三种肥混合成含氮45%的混合肥100?(每种肥都必须取),试问在这三种不同混合肥的不同取量中,新混合肥含钾的取值范围.

6.(黄冈竞赛题)有麦田5块A、B、C、D、E,它们的产量,(单位:吨)、交通状况和每相邻两块麦田的距离如图21-2所示,要建一座永久性打麦场,这5块麦田生产的麦子都在此打场.问建在哪快麦田上(不允许建在除麦田以外的其他地方)才能使总运输量最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产量,直线段上的字母a、b、d表示距离,且b < a

多边形的边角与对角线

j.Co M

第十四讲 多边形的边角与对角线

边、角、对角线是多边形中最基本的概念,求多边形的边数 、内外角度数、对角线条数是解与多边形相关的基本问题,常用到三角形内角和、多边形内、外角和定理、不等式、方程等知识.

多边形 的内角和定理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n-2)×180°随n的变化而变化;而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反映出更本质的规律;360°是一个常数,把内角问题转化为外角问题,以静制动是解多边形有关问题的常用技巧.

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是解多边形问题的基本策略,连对角线或向外补形、对内分割是转化的常用方法,从凸 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把 凸 边形分成 个多角形,凸n边形一共可引出 对角线.

例题求解

【例1】在一个多边形中,除了两个内角外,其余内角之和为°,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江苏省竞赛题)

思路点拨 设除去的角为°,y°,多边形的边数 为 ,可建立关于x、y的不定方程;又0°

链接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一个不断地聚合和分裂的过程,点是几何学最原始的概念,点生线、线生面、面生体,几何元素的聚合不断产生新的图形,另一方面,不断地分割已有的图形可得到新的几何图形,发现新的几何性质,多边形可分成三角形,三角形可以合成其他

一些几何图形.

【例2】 在凸10边形的所有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是( )

A.0 B.1 C.3 D.5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思路点拨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随着多边形的边数变化而变化的,而外角和却总是不变的,因此,可把内角为锐角的个数讨论转化为 外角为钝角的个数的探讨.

【例3】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D⊥BC于D,且AD=BC=4,若将此三角形沿AD剪开成为两个三角形,在平面上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你能拼出所有的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吗?画出所拼四边形的示意图(标出图中直角),并分别写出所拼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

(乌鲁木齐市中考题)

思路点拨 把动手操作与合情想象相结合 ,解题的关键是能注意到重合的边作为四边形对角线有不同情形.

注 教学建模是当今教学教育、考试改革最热门的一个话题,简单地说,“数学建模”就是通过数学化(引元、画图等)把实际问题特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再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方法(模型)解决问题.

本例通过设元,把“没有重叠、没有空隙”转译成等式,通过不定方程求解.

【例4】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做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拼成了一个平面图形.

(1)请根据下列图形,填写表中空格:

(2)如果限于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形?

(3)从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中选一种,再在其他正多边形中选一种,请画出用这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成的一个平面图形(草图);并探索这两种正多边形共能镶嵌成几种不同的平面 图形?说明你的理由.

(陕西省中考题)

思路点拨 本例主要研究两个问题:①如果限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可选哪些正多边形;②选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探索性.假定正n边形满足铺砌要求,那么在它的顶点接合的地方,n个内角的和为360°,这样,将问题的讨论转化为求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

【例5】 如图,五边形ABCDE的每条边所在直线沿该边垂直方向向外平移4个单位,得到新的五边形A'B'C'D'E'.

(1)图中5块阴影部分即四边形AHA'G、BFB'P、COC'N、DMD'L、EKE'I能拼成一个五边形吗?说明理由.

(2)证明五边形A'B'C'D'E'的周长比五边形ABCD正的周长至少增加25个单位.

(江苏省竞赛题)

思路点拨 (1)5块阴影部分要能拼成一个五边形须满足条件:,A'GB'; B'PC'; C'ND';D'LE';E'IA'三点分别共线;∠1+∠2+∠3+∠4+∠5=360°;(2)增加的周长等于A'H+A'G+B'F+B'P+C'O+C'N+D'M+D'L+E'K+E'I,用圆的周长逼近估算.

1.如图,用硬纸片剪一个长为16cm、宽为12cm的长方形,再沿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可拼出各种三角形和四边形来,其中周长最大的是 ?,周长最小的是 cm.

(选6《荚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如图,∠1+∠2+∠3+∠4+∠5+∠6= .

3.如图,ABCD是凸四边形,AB=2,BC=4,CD=7,则线段AD的取值范围是 .

4.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2)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江西省中考题)

5.凸n边形中有且仅有两个内角为钝角,则n的最大值是( )

A.4 B.5 C. 6 D.7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6.一个凸多边 形的每一内角都等于14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9条 B.8条 C.7条 D. 6条

7.有一个边长为4m的正六边形客厅,用边长为50cm的正三角形瓷砖铺满,则需要这种瓷砖( )

A.216块 B.288块 C.384块 D.512块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8.已知△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CD是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现将△ABC和△ACD拼成一个凸四边形ABCD.

(1))画出四边形ABCD;

(2)求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

(上海市闵行区中考题)

9.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CD,∠ABC=90°,∠BCD=150°,求∠BAD的度数.

(北京市竞赛题)

10.如图,在五边形A1A2A3A4A5中,Bl是A1的对边A3A4的中点,连结A1B1,我们称A1B1是这个五边形的一条中对线,如果五边形的每条中对线都将五边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求证:五边形的每条边都有一条对角线和它平行.

(安徽省中考题)

11.如图,凸四边形有 个;∠A+∠B+∠C+∠D+∠E+∠F+∠G= .

(重庆市竞赛题)

12.如图,延长凸五边形A1A2A3A4A5的各边相交得到5个角,∠B1,∠B2,∠B3,∠B4,∠B5,它们的和等于 ;若延长凸n边形(n≥5)的各边相交,则得到的n个角的和等于 .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13.设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记作A1(图a),将每条边三等分,在中间的线段上向外作正三角形,去掉中间的线段后所得到的图形记作A 2(图b),再将每条边三等分,并重复上述过程,所得到的图形记作A3(图c);再将每条边三 等分,并重复上述过程,所得到的图形记作A4,那么,A4的周长是 ;A4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倍.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14.如图,六边形ABCDEF中,∠A=∠B=∠C=∠D=∠E=∠F,且AB+BC=11,FA—CD=3,则BC+DC= . (北京市竞赛题)

15.在一个n边形中,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n一1)个内角的和为2750°,则这个内角的度数为( )

A.130° D.140° C .105° D.120°

16.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90°,AB=BC=2 ,AC=6,AD=3,则CD的长为( )

A.4 B.4 C.3 D. 3 (江苏省竞赛题)

注 按题中的方法'不断地做下去,就会成为下图那样的图形,它的边界有一个美丽的名称——雪花曲线或 科克曲线(瑞典数学家),这类图形称为“分形”,大量的物理、生物与数学现象都导致分形,分形是新兴学科“混沌”的重要分支.

17.如图,设∠CGE=α,则∠A+∠B+∠C+∠D+∠C+∠F=( )

A.360°一α B.270°一αC.180°+α D.2α

(山东省竞赛题)

18.平面上有A、B,C、D四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一直线上,求证:在△ABC、△ABD、△ACD、△BDC中至少有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不超过45°.

19.一块地能被n块相同的正方形地砖所覆盖,如果用较小的相同正方形地砖,那么需n+76块这样的地砖才能覆盖该块地,已知n及地砖的边长都是整数,求n. (上海市竞赛题)

20.如图,凸八边形ABCDEFGH的8 个内角都相等,边AB、BC、CD、DE、EF、FG的长分别为7,4,2,5,6,2,求该八边形的周长.

21.如图l是一张可折叠的钢丝床的示意图,这是展开后支撑起来放在地面上的情况,如果折叠起来,床头部分被折到了床面之下(这里的A、B、C、D各点都是活动的`),活动床头是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设计而成的,其折叠过程可由图2的变换反映出来.

如果已知四边形ABCD中,AB=6,CD=15,那么BC、AD取多长时,才能实现上述的折叠变化?

(淄博市中考题)

22.一个凸n边形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无重叠、无间隙地拼成,求此凸n边形各个内角的大小,并画出这样的 凸n边形的草图.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前苏联数学家亚格龙将几何学定义为:几何学是研究几何图形在运动中不变的那些性质的学科.

几何变换是指把一个几何图形Fl变换成另一个几何图形F2的方法,若仅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这种变换称为合同变换,平移、旋转是常见的合同变换.

如图1,若把平面图形Fl上的各点按一定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得到图形F2后,则由的变换叫平移变换.

平移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如图2,若把平面图Fl绕一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得到图形F2,则由Fl到F2的变换叫旋转变换,其中定点叫旋转中心,定角叫旋转角.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通过平移或旋转,把部分图形搬到新的位置,使问题的条件相对集中,从而使条件与待求结论之间的关系明朗化,促使问题的解决.

注 合同变换、等积变换、相似变换是基本的几何变换.等积变换,只是图形在保持面积不变情况下的形变'而相似变换,只保留线段间的比例关系,而线段本身的大小要改变.

例题求解

【例1】如图,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PA:PB:PC=1:2:3,则∠APD= .

思路点拨 通过旋转,把PA、PB、PC或关联的线段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

【例2】 如图,在等腰Rt△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M,N,使∠MCN=45°,记AM=m,MN= x,DN=n,则以线 段x、m、n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随x、m、n的变化而改变

思路点拨 把△ACN绕C点顺时针旋转45°,得△CBD,这样∠ACM+∠BCN=45°就集中成一个与∠MCN相等的角,在一条直线上的m、x、n 集中为△DNB,只需判定△DNB的形状即可.

注 下列情形,常实施旋转变换:

(1)图形中出现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把旋转角分别定为60°、90°;

(2)图形中有线段的中点,将图形绕中点旋转180°,构造中心对称全等三角形;

(3)图形中出现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将含有相等线段的图形绕公共端点,旋转两相等线段的夹角后与另一相等线段重合.

【例3】 如图,六边形ADCDEF中,AN∥DE,BC∥EF,CD∥AF,对边之差BC-EF=ED?AB=AF?CD>0,求证:该六边形的各角相等.

(全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思路点拨 设法将复杂的条件BC?FF=ED?AB=AF?CD>0用一个基本图形表示,题设中有平行条件,可考虑实施平移变换.

注平移变换常与平行线相关,往往要用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移变换可将角,线段移到适当的位置,使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促使问题的解决.

【例4】 如图,在等腰△ABC的两腰AB、AC上分别取点E和F,使AE=CF.已知BC=2,求证:EF≥1. (西安市竞赛题)

思路点拨 本例实际上就是证明2EF≥BC,不便直接证明,通过平移把BC与EF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注 三角形中的不等关系,涉及到以下基本知识:

(1)两点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

(2)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例5】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 ,点P是△ABC内的一点,且PA2+PB2=PC2,若PC=5,求PA、PB的长.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思路点拨 题设条件满足勾股关系PA2+PB2=PC2的三边PA、PB、PC不构成三角形,不能直接应用,通过旋转变换使其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这是解本例的关 键.

学历训练

1.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现将△ABP绕点B顾时针方向旋转能与△CBP′重合,若PB=3,则PP′= .

2.如图,P是等边△ABC内一点,PA=6,PB=8,PC=10,则∠APB .

3.如图,四边形ABC D中,AB∥CD,∠D=2∠B,若AD=a,AB=b,则CD的长为 .

4.如图,把△ABC沿AB边平移到△A'B'C'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若AB= ,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AA'是( )

A. B. C.l D. (20荆州市中考题)

5.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C、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 S△ABC;④EF=AP.

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20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

6.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E, S四边形ABCD d=8,则BE的长为( )

A.2 B.3 C . D. (武汉市选拔赛试题)

7.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H的边长分别为 和 ,对角线BD、FH都在直线 上,O1、O2分别为正方形的中心,线段O1O2的长叫做两个正方形的中心距,当中心O2在直线 上平移时,正方形EFGH也随之平移,在平移时正方形EFGH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

(1)计算:O1D= ,O2F= ;

(2)当中心O2在直线 上平移到两个正方形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中心距O1O2= ;

(3)随着中心O2在直线 上平移,两个正方形的公共点的个数还有哪些变化?并求出相对应的中心距的值或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徐州市中考题)

8.图形的操做过程(本题中四个矩形的水平方向的边长均为a,竖直 方向的边长均为b):

在图a中,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1个单位到B1B2,得到封闭图形A1A2B1B2(即阴影部分);

在图b中, 将折线A1A2A3向右平移1个单位到B1B2B3,得到封闭图形A1A2A3B1B2B3(即阴影部分);

(1)在图c中,请你类似地画一条有两个折点的折线,同样向右平移1个单位,从而得到一个封闭图形,并用斜线画出阴影;

(2)请你分别写出上述三个图形中除去阴影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面积:S1= ,,S2= ,S3= ;

(3)联想与探索:

如图d,在一块矩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1个单位),请你猜想空白部分表示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并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2002年河北省中考题)

9.如图,已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

说明及要求:本题是《几何》第二册几15中第13题,现要求:

(1)将△ACM绕C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A点落在CB上,请对照原题图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①所得的图形中,结论“AN=BM”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①得到的图形中,设MA的延长线与BN相交于D点,请你判断△ABD与四边形MDN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0.如图,在Rt△ABC中,∠A=90°,AB=3cm,AC=4cm,以斜边BC上距离B点3cm的点P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DEF,则旋转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cm2.

1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90°,BC=CD=12,∠ABE=45°,点E在DC上,AE、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AE=10,则S△ADE+S△CEF的值是 .

(绍兴市中考题)

12.如图,在△ABC中,∠BAC=120°,P是△ABC内一点,则PA+PB+PC与AB+A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AB+AC B.PA+PB+PCC. PA+PB+PC=AB+AC D.无法确定

13.如图,设P到等边三角形ABC两顶点A、B的距离分别为2、3,则PC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为( )

A. B. C .5 D.6

(20武汉市选拔赛试题)

14.如图,已知△ABC中,AB=AC,D为AB上一点,E为AC 延长线上一点,BD=CE,连DE,求证:DE>DC.

15.如图,P为等边△ABC内一点,PA、PB、PC的长为正整数,且PA2+PB2=PC2,设PA=m,n为大于5的实数,满 ,求△ABC的面积.

16.如图,五羊大学建立分校,校本部与分校隔着两条平行的小河, ∥ 表示小河甲, ∥ 表示小河乙,A为校本部大门,B为分校大门,为方便人员来往,要在两条小河上各建一座桥,桥面垂直于河岸.图中的尺寸是:甲河宽8米,乙河宽10米,A到甲河垂直距离为40米,B到乙河垂直距离为20米,两河距离100米,A、B两点水平距离(与小河平行方向)120米,为使A、B两点间来往路程最短,两座桥都按这个目标而建,那么,此时A、D两点间来往的路程是多少米? (“五羊杯”竞赛题)

17.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O是△ABC内一点,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都等于1,将△ABC绕 点O顺时针旋转45°,得△A1BlC1 ,两三角形公共部分为多边形KLMNPQ.

(1)证明:△AKL、△BMN、△CPQ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ABC与△A1BlC1公共部分的面积. (山东省竞赛题)

18.(1)操作与证明:如图1,O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ACBD的中心,将一块半径足够长,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纸板的圆心放在O点处,并将纸板绕O点旋转,求证:正方形ABCD的边被纸板覆盖部分的总长度为定值.

(2)尝试与思考:如图2,将一块半径足够长的扇形纸板的圆心放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或正五边形的中心O点处,并将纸板绕O点旋转, 当扇形纸板的圆心角为 时,正三角形的边被纸板覆盖部分的总长度为定值a;当扇形纸板的圆心角为 时,正五边形的边被纸板覆盖部分的总长度也为定值a.

(3)探究与引申:一般地,将一块半径足够长的扇形纸板的圆心放在边长为a的正n边形的中心O点处,并将纸板绕O点旋转.当扇形纸板的圆心角为 时,正n边形的边被纸板覆盖部分 的总长度为定值a;这时正n边形被纸板覆盖部分的面积是否也为定值?若为定值,写出它与正n边形面积S之间的关系;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四边形》教案12

课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过程方法

在对简单图形分类的过程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2、在对简单图形分类的过程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谁能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认识新的图形。

二、探究与实践

1、认识平行四边形

(1)小组活动:我们每个组老师都发了8张图形卡片,请同学们小组内共同合作,仔细观察,把这8张卡片分成两类。

(2)全班交流:哪个组的同学可以出个代表来前面说一说你们组是如何分类的?同学们的分类方法非常好,而且还有很多种,老师也用两种方法给它们分了类,我们一起看一下,看看和你们组分的一样吗?(多媒体展示分类过程)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板书)平行四边形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有平行四边形,谁能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平行四边形?老师也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我们一起看一下。(多媒体展示图片)

2、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我们既然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老师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教师演示活动的长方形用手拉对角。谁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学生对图形分类,小组合作。

学生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

(1)都有直角1 4 5 6

(2)没有直角2 3 7 8

二种

(1)三角形5 7

(2)四边形1 4 3 2 6 8 小组内派一名同学在展台上边操作,边说分类的根据。

全班交流,让学生把分类的想法和结果交流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像图2、图8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木框的变化,尝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板书)巩固旧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与应用师出示课件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同样大的平行四边形。

老师也和大家一起来画,你们看看,老师的画法和你的`画法一样吗?(多媒体演示画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3、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大一点的平行四边形。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平行四边形,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

如何把一个长方形的纸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今天学习了《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节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时,我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引入课题,再学习由长方形到平行四边形的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拉动长方形的框架,观察、体验、交流,借助已有的长方形的有关知识自己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从而使课堂气氛很活跃,更进一步的认识平行四边行。总体来说,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特点的过程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边形》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

(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要注意:

①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

②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

(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

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单推理的能力.

(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96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边说明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拼一个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引入

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从探究中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6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

(证明过程参看教材)

问;你还有其它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方法简单.

例2(补充) 已知:如图,A′B′∥BA,B′C′∥CB, C′A′∥AC.

求证:(1) ∠ABC=∠B′,∠CAB=∠A′,∠BCA=∠C′;

(2) △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

证明:(1)∵A′B′∥BA,C′B′∥BC,

∴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

∴ ∠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同理∠CAB=∠A′,∠BCA=∠C′.

(2) 由(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

∴ AB=B′C, 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B′C=A′C.

同理 B′A=C′A, A′B=C′B.

∴ △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C′A′、A′B′的中点.

例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戏时,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ABCO, BCDO,CDEO,DEFO,EFAO.

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

六随堂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_cm,CD=___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_cm,DO=__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上,DF∥BE,EF交BD于点O.求证:EO=OF.

3.灵活运用课本P89例题,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

①第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__.

(6个)

②第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__.

(20个)

七课后练习

1.(选择)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如图,△ABC,BD平分∠ABC,DE∥BC,EF∥BC,

求证:BE=CF

《四边形》教案14

教学内容: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第142—143页的内容,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三十二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并会作平行四边形的高。

3、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全班齐练:画平行线。指名板演。

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作出下面三角形的高,并指出高和底。指名板演。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下图)请大家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

2、这些图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3、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

4、打开教材第142页,请同学们用三角板和直尺检验一下平行四边形的每组对边,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再量一量每组对边的长度,你又发现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5、那么平行四边形究竟是一种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呢?(向学生指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说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6、怎样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7、做教材第143页的“做一做”第2题,指名在钉子板上围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8、老师出示长方形木框。要求学生拿出用硬纸条做的长方形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拉成了什么图形?两组对边平行吗?用三角板检验。角的大小变了吗?

9、我们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就具有易变形、不稳定性的特性。

10、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11、老师投影:放缩尺和卡车拖车连结部分图。讲解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特性的应用。

12、打开教材第143页,自学。回答: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区别?

13、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

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既然说“一条边上的一点”就可以是任意一点,不像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所以作平行四边形的高,以下情况都对。只是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对边的垂线。

14、想一想:在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中间能作几条高?(无数条)

15、做教材第143页“做一做”第1题。先检验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不能凭眼睛看。再作平行四边形的高,要求作不同方向的高,每个图作2条高。

16、投影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吗?能不能说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区别在哪?正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17、老师指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老师板书)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性?

2、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3、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怎样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题,自己拿出小棒摆得试试看。可以摆成什么图形。

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2题。独立完成,老师巡视辅导。

3、做练习三十二的第3题。自己动手,看谁拼得方法多。

《四边形》教案15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公式,能够熟练地进行有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条底和这条底边上的高的乘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教学重点: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础知识

1、请你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先同桌说,再指名说)

得到:S=AH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7.59.2

14

(1)让生独立做。

(2)检查,可能有两种情况:

14×7.5=105(平方厘米)14×9.2=128.8(平方厘米)

(3)讨论:你认为哪种正确?请说出理由。

(4)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条底和这条底上的高的乘积。

3、先量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算出它们的面积。

1.5厘米1.5厘米

2厘米2厘米

(1)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

(2)检查:两个图形的面积都是2×1.5=3(平方厘米)

(3)讨论:通过计算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得到什么结论?

(4)得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强调“等底等高”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二、练习

1、选择适当的底和高,计算下面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0

5624

12

18

20

2、量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3、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铁皮,底是8.5厘米,高是7.2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底是27米,是高的3倍。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钢板,底是4.6米,高是5米,求它的面积。这种钢板1平方米重59千克,这块平行四边形钢板重多少千克?

6、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8厘米

12厘米

7、填空。

(1)平行四边形的底不变,高扩大2倍,面积()。

(2)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面积()。

(3)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6倍,高缩小2倍,面积()。

三、总结。

第三篇:《四边形》教案

《四边形》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79~8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渗透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导课

建国60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李明家和张海家不单在普罗旺斯小区买了新房子,还买了私家车,他们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明也提高了。这不他们又在为两个停车位而互相礼让着,都想把面积大的让给对方。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个停车位的面积哪个大吗?

导入新课,揭示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复习:复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归纳意见,提出验证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画、拼、折等,先自己思考,再和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寻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学生汇报结果,展示操作过程

小组的代表来展示各组的操作方法。

4、演示过程,强化结果

多媒体演示,再来回顾一遍剪拼的过程。并适时提问:在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而什么没有变?

5、填空、归纳公式

根据刚才的操作过程,完成填空题,并归纳板书公式。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提问质疑

学生阅读课本81页的内容,质疑。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用公式分别算一算两个停车位的面积。

2、计算相对应的底和高的平行四边形花圃面积。

3、计算平行四边形牌两面涂漆的面积。

4、小小设计师:在小区南面有一块空地,想在空地里设计一个面积为36平方米的草坪,你有几种设计?请你画出图形,并标出有关数据。

四: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新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转化)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四边形》教案2

教学要求: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二、新授

1、教学例5

(1)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2)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4)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5)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2、巩固练习。

(1)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2)46页做一做第二题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

《四边形》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生举例.

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

(2)动手测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

(3)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反馈练习】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易变形)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

(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

3.学习习近平行四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①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

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

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

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4.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

四、教师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及特性)

2.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解疑.

3.教师提问: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因为长、正方形也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所以长、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布置作业.

1.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2.在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中分别画出两条不同的高。

《四边形》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它们的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 具: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梯子的侧面-梯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3.小组交流:

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3、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4、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2、七巧板拼一拼

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下面的图形中有()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4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四边形》教案5

教学目的:

1、深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区别于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3、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定理2及其推论、定理3和四个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4、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特殊--一般--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难点:

性质、判定定理的运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创情导入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对边平行(定义);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角:对角相等(定理1);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边:两组 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1)

二、授新

1、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判定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方法:

2、自学质疑:自学课本P79-82页,并提出疑难问题。

3、分组讨论: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问题。

4、反馈归纳:根据预习和讨论的效果,进行点拨指导。

5、尝试练习:完成习题,解答疑难。

6、深化创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对边平行(定义);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角:对角相等(定理1);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边:两组 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1)

7、推荐作业

1、熟记“归纳整理的内容”;

2、完成《练习卷》;

3、预习:(1)矩形的定义?

(2)矩形的性质定理1、2及其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3)怎样证明?

(4)例1的解答过程中,运用哪些性质?

思考题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的逆命题是否是真命题?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 知求证; 2、如何证明性质定理3的逆命题? 3、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 4、例2的证明中,运用了哪些性质及判定?是否有其他方法? 5、例3的证明中,运用了哪些性质及判定?是否有其他方法?

跟踪练习

1、在四边形ABCD中,AC交BD 于点O,若AO=1/2AC,BO=1/2B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2、在四边形ABCD中,AC交BD 于点O,若OC= 且 ,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下列条件中,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一组对角相等; (B)对角线相等;

(C)两条邻边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创新练习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AC和BD相交于O点,经过O点的直线交BC和AD于E、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用两种方法)

达标练习

1、已知如图,O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EF经过点O,且与AB交于E,与CD 交于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M、N分别是OA、OC的中点,求证:BM∥DN,且BM=DN 。

综合应用练习

1、下列条件中,能做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两边分别是4和5,一对角线为10;

(B)一边为4,两条对角线分别为2和5;

(C)一角为600,过此角的对角线为3,一边为4;

(D)两条对角线分别为3和5,他们所夹的锐角为450。

推荐作业

1、熟记“判定定理3”;

2、完成《练习卷》;

3、预习: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的内容 是什么?

(2)怎样证明?还有没有其它证明方法?

(3)例4、例5还有哪些证明方法?

《四边形》教案6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判别四边形。

教具、学具:课件一套、三角尺、四边形、格子纸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1.认识四边形。

(1)师:(板书课题)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见过四边形吗?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图片。

(2)出示下列学生没有说到的图形。

师:那这个是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四条边,四个角。)

2.判断四边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四边形吗?(书第35页中的图形补充4个图形,用课件展示。)

说说为什么不是。那你觉得四边形光有四条边行吗?是怎样的四条边?(补充板书:直的。)

(2)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些不是四边形的图形改成四边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中操作。)

(二)寻找四边形

1.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同学们真能干,经过你们的修改,这些图形都成了四边形,那请你们找一找在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请你摸给大家看。

2.找主题图中的四边形。

师:其实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看这是一幅校园图,你能从中找到四边形吗?(课件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四边形用红色闪一闪,提取出来放在屏幕的右边。)

(三)小结: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边形,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多指名学生说)

(四)四边形分类

1.指导分法。

师:虽然这些都是四边形,可它们的样子还是有些不同的,你们看,这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这个是任意四边形(在黑板上边指边说)。接下来请你们拿出练习纸,你能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分分类吗?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分?需要什么工具吗?

练习纸:

根据学生回答师: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些角的大小(板书:比),你还可以用尺量一量它们的边长(板书:量)。

2.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师:下面就请你们分类,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课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请你选择好工具,定好分类的标准。

2.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3.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分类的理由。

4.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3.反馈、交流。

各组派代表发言,(实物在黑板上移动展示)说说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一类(四个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没有直角)。

(2)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

(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相等);

梯形一类(四条边都不相等)。

4.小结:师: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五)画四边形(书第36页做一做2)

师:我们已经会认四边形,还会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接下来我们来画一画四边形,你觉得怎样才能又标准又快的画出这些四边形呢?需要老师给你们提供什么工具吗?(尺、格子图)请你们把这6个四边形都画一画,一边画一边想一想,这些四边形有什么不同。

实物投影展示,讲评。

你觉得这些四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长方形、正方形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菱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一样长,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还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四个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边形

师:太棒了,你们把这些四边形看的非常透彻了。信封里有一些四边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请你们四人合作,选几个拼成一个四边形(信封材料准备)。

信封里的四边形:

交流、展示。

还有不同拼法吗?

(七)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太强了,老师佩服你们,在这节课里,你们认识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还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四边形还有很多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四边形》教案7

设计理念: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亲身体验,把充足的时间让给学生思考操作探究。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转化变形、联系比较、迁移推理、回顾总结、实践应用等数学活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感悟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图形转化思维能力。并通过运用面积公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设计意图:

1、课堂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利用旧知为新知作铺垫。再开门见山地抛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们会求吗?这样过渡衔接自然。

2、自学课本:让学生自学课本80页内容,教师提出要求,不足一格的算半格。让学生数方格,让学生参与学习,发现其规律。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合作探究:重视操作试验,发展合作能力。本节课教学我充分让学生合作参与学习,让学生剪拼,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去主动探求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我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的关系,高与宽的关系,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样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4、优化练习:练习设计的优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的练习有坡度又注重变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我设计的这一课是一堂快乐的课,是一堂健康的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且真正让学生由“让我学”变为了主动的“我要学”的愉悦心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并能正确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同学们好!(出示教具,这是一个长方形框架)。它是什么图形?

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真让教师高兴。

师:它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的记性可真好,回答的很棒!(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如果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这样拉,(教师演示)同学们看看,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师:对了,你们观察真仔细。

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吧。(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自学课本,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你认为哪个花坛大呢?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师:9号同学你这么快想到了,你很聪明,请坐。

师:其实人们早就学会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花坛的面积大小。

师:(大屏幕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师:请你们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自己认真数一数,并把你的结论填在表中。

师:同学们数的真仔细,请4号、17号、30号同学把你们填好的表格贴在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大家填写的表格和老师填写的是一样的吗?请看大屏幕,是这样填写的请举手,好,同学们填得很正确。(课件出示表格)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从这个表中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师:大家的发现和老师的发现是一样的,你们真厉害呀!

师:刚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操场这么大,用数方格的方法好不好呢?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太麻烦而且得到的数据也不准确,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吗?谁猜一猜。

师: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那谁说的对呢?下面我们还是动手操作实验来揭晓答案吧。

三、合作探究,迁移创造。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剪一剪,拼一拼,将你们手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看哪个小组拼的快。

师:各小组展示你们拼出的图形。(学生演示:这是第一小组的拼法,这是第四小组的拼法很特别唷。)第四小组讲一下你们的拼法。

师:老师很佩服你们的钻研劲儿!希望继续努力!

师:下面我以第一小组的拼法为例,再一次演示一下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请第一小组派代表来作解说。(师课件演示剪拼过程,学生说过程。)(4号同学说:这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是它的底,我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四边形的右侧,这样平行四边形就转换成了长方

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用底乘邻边来求面积是错误的。)

师:你说得可真好,都可以做小老师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师:好,现在老师把4号同学说的用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师板书)请同学齐读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该怎样写?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字母公式。

师:这里老师要强调一点,就是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一定要把它的底和底相对应的高相乘,记住了吗?

师:究竟这个公式是否正确?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把导入时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方格纸上,高80m,这块地有多少公顷?在这块地里共收小麦768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8、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边长18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20厘米,另一条底边是15厘米,求这个底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四边形》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翻书到86页,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

2、好,下面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学过的图形?

3、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二、民主导学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3、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7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

7、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 ,加以验证。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三、检测导结

1、学生自学例1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做书上82页2题。

4、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5、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附: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ah或S=ah

《四边形》教案9

教 学 分 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动手测量、比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的特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性及各自的特性。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并认识平行四边形。

过程与 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交流合作等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积累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品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 动手实践 交流合作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格子纸、三角板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智慧星要带领大家到图形王国去参观。参观之前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仔细观察、多动脑筋。(多媒体演示图片)你能说出这些事物中你认识的图形吗?(抽出长方形、正方形。引出课题)

二、协作探索,研究问题

1.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

(1) 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

(2) 教学对边的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把两个人面对面叫做对面,在长方形中上下两条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左右两条边也叫对边。(多媒体演示)

(3) 小组合作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下面请大家利用你手中的`工具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你自己手中

观察汇报

观察汇报

学习对边的概念

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

长方形的对边和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

(4) 指名汇报,并演示自己发现的过程。

共同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它们都是四边形,它们的每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 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2. 教学平行四边形

(1) 多媒体演示: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这样一些图形,它们是长方形吗?是正方形吗?

我们把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出示格子图中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一数你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

(3) 总结: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

(4) 动手操作:拿出活动的四边形:拉动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总结

动手实践

观察认识平行四边形

观察思考发现特点

动手操作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猜一猜。(多媒体演示)

2. 找一找。(多媒体演示)

3. 说一说。

四、总结。

你今天从智慧星那里学到了什么?

练习巩固

总结交流

板书设计 :

长方形 正方形 和平行四边形

边: 4条 4条 4条

对边相等 全都相等 对边相等

角:4个直角 4个直角 4个

《四边形》教案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70-71页例1,练习十二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学会四边形分类;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四边形关系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具各一个。

学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师:我们以前已学过很多图形了,请认真观察下面图形它们是由几条边围成的?(课件出示)

生:四条。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由四条边围成的这些图形叫四边形。

师:在这些四边形中,你最熟悉的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牢固!正方形是长方形吗?

生:是。

师: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我们也可以说长方形包含正方形。

师:你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吗?(指课件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你们认识得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用学具分别量一量它们的边、角各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像这样写下来。并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四人小组活动开始。

生: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汇报发现。

师:谁来大胆汇报自己的发现?你是怎样知道的?

(指名说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师:谁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2、?验证结论

师:刚才有的同学找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互想平行的,我们一起来验证吧,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方法:用直尺、三角尺平移验证)

3、总结概念。

师:(边操作边说)这组对边平行,这组对边也平行,两组对边都平行。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吗?(指名回答)

师:请打开课本71页,找找课本是怎么说的,画起来齐读一遍。

揭示概念:[课件展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4、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师:在这定义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点?

生:两组,平行,四边形。

师:你真会找。我们把重点词读重音,齐读一遍。

生:学生读。

师: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看谁读得好。(男女分别读)

师反问:要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5、穿插练习。

请判断下面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打“”,不是打“”。

(三)认识梯形

1、汇报发现

师:梯形的边又有哪些特点呢?

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你们都有同样的发现吗?(板书)

生:有。

2、?验证结论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边操作边说)这组对边不平行,这组对边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总结概念。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的四边形叫“梯形”吗?

师:请打开课本71页,找找课本是怎么说的,画起来齐读一遍。

揭示概念:[课件展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并板书)

4、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师:在这定义中,你又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点?

生:只有一组,平行四边形。

师:你找得真准确,我们把重点词读重音,再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来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师反问:要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必须要符合什么条件?

5、穿插练习。

请判断下面图形是梯形的打“”,不是打“”。

6、比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

师:(指练习中的平行四边形)问:它为什么不是梯形?它其实是个平行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图形了,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课件出示四边形的集合图)

师:我们先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两组对边都平行。

师: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四人小组讨论)

师:指名汇报。

师总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特殊在哪里?

生: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梯形有没有两组对边平行?

生:没有。

师:所以梯形自己为一类。

教师总结:所以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中[展示:四边形集合圈],有平行四边形、梯形、一般四边形这几个家庭组成[展示:平行四边形、梯形集合圈],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家庭中,包含有长方形这个特殊的小家庭[展示:长方形集合圈],长方形这个小家庭中又包含正方形这个特殊的成员[展示:正方形集合圈]。

师:现在我们对照课本71页的这个集合图,同桌互相说说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生: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说它们的关系。(指名说)

四、质疑。

师:请打开课本70--71页,看书有没有要问老师的呢?

五、巩固练习。

1、判断: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4)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你们判断得真准确。其实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呢?(指名说说)

师:好,老师现在带你们去校园找找,看这美丽的校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呢?(主题图)

师:谁愿意上来找找?

师:同学们真会找,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和梯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欣赏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我们生活中很多建筑物都要用到我们学过的图形的。你们想不想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亲手拼一幅美丽的图画呢?

生:想。

3、拼图。

师:拼图要求: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你们喜欢的图画。

(1)找图形(2)小组拼图画。(3)展示作品。

生:学生动手拼。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拼出这么漂亮的图画,你们的手真巧。在这些美丽的图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六、总结:谈收获。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四边形》教案11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 64 – 67页

说教材:教材先给出方格上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从数图形中的方格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利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仍然是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遇到图形中边与边之间有不成直角的情况时,该怎样计算面积,学生还没有学过。,教材通过数的方法,转化的方法,可以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从而使新问题得到解决。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本课采用的教法:自学法 、转化方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景, 为新课作铺垫。

请同学们帮李师傅的一个忙,

求出下面的面积,你是怎样想的?3厘米

5厘米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采用自学课本64页。师提出问题,通过自学,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猜到了什么?

有的同学说: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数出来的)。 有的说:我用割补的方法把平形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还 有的说: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长方形的宽。 有的说:我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通过同学们发现与猜想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并说出你的思考过程这样使学生能人人参与,个个思考。汇报交流结果(小组派出代表到前边演示操作过程边述说)学生甲:我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补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与平形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我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底乘高

学生乙(与前边的内容大概相同复述一遍,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作在中间)

学生丁我还有一种方法,我将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划一条线,分成两个面积相等三角形,虽然拼成还是一个原平行四边形。但学生争着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尽量展现在同学面前,其中不乏有闪光的思维亮点。

四例题独立完成,体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自己解决, 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信心。

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长乘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乘高

s= a h

《四边形》教案12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册第66-66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树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的思想。

2、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探索、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多媒体及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每组准备2-3个纸剪的平行四边形和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长方形。提问: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会求它的面积吗?只要量出它的什么的尺寸就能计算?

2、演示: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提问:这又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会求它的面积吗?

二、探索新知。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同桌合作,讨论完成再汇报。

出示思考题:

(1)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3)比较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发现了什么?

(4)比较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发现了什么?

过渡: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2、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小组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小组合作时,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2)把有代表性的几组作品贴在黑板上。

思考:不论沿平行四边形的哪条高剪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都有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学生看书交流。

(2)教师板书:S=a×h

=a·h

=ah

3、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道它的什么条件就可以了?

4、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出示例1

读题后让学生想:根据什么列式?对得数有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第66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六第1题。

2、练习十六第3题。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2、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小组评价。

五、作业。

练习十六第2、5题。

《四边形》教案13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印发,每人一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四边形》教案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80—8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自制平行四边形框架、方格纸、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探究,组织讨论,指导点拨,启发帮助。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

我力求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始终,在师生共同创造的问题情境下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设置悬念,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推(负迁移)→试误→验证→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应用→拓展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获得基本的活动体验,最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一天,阿凡提正在卖毛毯,地主巴依走过来。一眼就看中了阿凡提的花毛毯,聪明的阿凡提拿出两块毛毯,说:“亲爱的巴依老爷,如果你能从这两块毛毯中挑出一块大的来,我就不收你的钱,可是如果您选错了,你就得答应我把欠长工的工钱都给付清,怎么样?”巴依一听不收钱,马上两眼放光,一把抓起这块长方形的毛毯,说:“这块大,我要这块!”

同学们,巴依老爷认为长方形的毛毯大,你们也来猜一猜?

生1:长方形的毛毯大。生2:平行四边形的毛毯大。生3:两个毛毯一样大。

师:想一想,我们说的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面积。

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这一环节中部分同学会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与周长计算公式弄混淆,我不对其进行评价,而是由学生互评)

生:用字母表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2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要想知道阿凡提手中的毛毯到底哪一块大,就要靠大家来算一算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了,你会计算哪个毛毯的面积呢?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都会计算长方形毛毯的面积,只需要量出它的长和宽就可以了。

师: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毛毯的面积怎样求呢?要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家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利用方格,初步探究

师: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第80页,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分别是什么图形?

2、图中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图形面积的?

3、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4、完成表格,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5、通过运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汇报结果)

生1:图中运用了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图形面积时,应注意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生3:图中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生4: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生5:长×宽正好得到的是长方形的面积,底×高得到的结果正好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生5: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太麻烦。

师:想一想如果我想计算出学校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吗?(学生都一致认为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较大的图形的面积很不切实际)生提出疑问:如果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那样有一个固定的计算公式就好了。

(二)小组合作,初步设疑

师:如果想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想一想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熟悉的图形来计算出它的面积?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交流和回答,结果归为两大类)

小组1: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拉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应该是用这两条边的长度相乘。

根据该小组的分析,板书——猜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与底相邻的边小组2:通过刚才数方格的数据,我们推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好就等于它的底×高。

根据该小组的分析,板书——猜测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动手操作,再次探究。

师:这两种猜测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根据提示,小组合作,动手试一试。探究提示:

1、拿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小组合作,在纸上描出平行四边形。

2、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框架,放在纸上,使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重合,再描出长方形。

3、对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拉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结果,有的认为面积增大,有的认为面积减小,也有的认为面积不变。

老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中将平行四边行拉成长方形的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

邻边

师:通过阴影部分面积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生1:平行四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小一点,长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大一点。生2:说明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面积变大了。

师:既然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面积变大了,那么推测1中底×与底相邻的边求的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如果不是,它又是谁的面积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底×与底相邻的边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小结: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以后,面积变,平行四边形的底变成长方形的(),与底相邻的边变成了长方形的(),所以底×与底相邻的边其实就相当于长×宽,求的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生共同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与底相邻的边是错误的。师: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吗?

(四)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图形转换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学生汇报结果:生1: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

师:你们是如何拼的?把你的步骤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汇报时,引导说清楚“我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剪开,把它拼成……形”。)根据学生的汇报,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展示。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种剪拼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剪拼,并把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展台上给大家展示,并由学生自己上台进行描述,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生:因为长方形里有四个直角,只有沿着高剪开才能剪成长方形。

2、探讨联系

师: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就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长方形,再次观察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过程,小组内思考、交流:

(1)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从中得出剪拼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剪拼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

学生分小组汇报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结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这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推导公式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自学课本81页,如何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生根据自学汇报结果: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S=a×h=ah(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

4、提问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80—81页,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学生阅读课本并质疑)

三、层层递进,拓展深化

1、算一算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算一算停车场里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动手算一算,再让学生汇报。)

mm大货车5m小汽车3m

2、选一选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要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几个选择,你选哪个?为什么?

4厘米6厘米5厘米

厘米A、×4C、×6B、5×4D、5×6(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

3、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4 cm2的平行四边形,看谁画得又对又快。(先向学生说明这个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要求学生想清楚该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应注意什么?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次回到阿凡提卖毯的故事中,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到底哪个毛毯大一些?

根据课件中展示的两块毛毯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后汇报结果。生:这两个毛毯的面积一样大。所以巴依老爷输了。

五、作业布置

课本82页3、4

《四边形》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运用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灵活变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认识自己;

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培养团结合作、和谐共进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运用公式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动手操作,细心观察,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框架、长方形图片、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表格。

[学具准备]

长方形图片、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

[设计思路]

设置疑问-引发猜想-探究感悟-再探究深化-生成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一、

,引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①出示第79页的主题图,问:在这美丽的学校或学校的周围,你能看到我们所学过的图形吗?

②谁能说说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正方形呢?

③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最喜欢看的是学校中间的两个花坛,你们知道长方形的花坛大还是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大吗?是怎样知道的?(估计学生会说我会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上去跟长方形的面积差不多)

教师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以学生熟悉的学校作为情景,让学生倍感亲切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观察让学生重温学过的旧几何图形知识,然后再设置疑问,起到了一种温故而入新的效果。

,获

1、数方格,比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

①拿出老师预先准备的方格纸图,即第80页平行四边形图和长方形图,然后叫学生用数的方法数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②再认真观察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并完成以下的表格。

平行四边形

面积

长方形

面积

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也有的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等于它的底×高,对于任何一种发现,教师都要表扬,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发现更要大力表扬。

通过猜测,数方格,填表格,仔细观察,不数兑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再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储备了澎湃的动力。

2、剪图形,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出示图形,问谁有方法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指出:要求这个图形的面积要用剪或拼的方法,那给你这两个图形,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或其它方法来求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剪或其它方法共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3、小组汇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汇报完后,教师再通过电脑课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

4、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高相当于宽,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阅读课本,捕捉新知。

让学生自己看书本第81页的内容,看完后谈自己还发现了什么?

通过剪的小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合作、观察、思考、交流、概括等活动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正好符合当前的.教学理念,即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验证了学生之前的猜想。

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学会从书中获取知识,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知识升华。

(一)基本练习

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强调学生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应先写出它的字母公式,然后根据公式直接计出它的面积。

2、完成书本第82页的第1题。

此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只作简单的讲评。

(二)综合练习

1、游戏式练习。

用一个文件袋装着两个没有给出底边、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叫学生出来抽其中一个,抽到面积大的哪位同学赢。

学生在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时,渗透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的知识。

2、完成第82页的第3题。

3、选择题。

(1)如右图,()的面积大。

A、甲B、乙C、相等

(2)将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面积()。

A、变大B、变小C、不变

4、完成书本第82页的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分层次、有梯度地进行练习,目的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更好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同学的表现呢?老师呢?

自评、互评更能让学生认识自己,在评价中更能反思自己的行为或表现,促使共同进步。

第四篇:《四边形》教案

《四边形》教案

《四边形》教案1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单元教学难点:

1、建立周长的概念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性。

教学准备:情景图,各种形状的纸,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

课时安排:(7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平行四边形…………………………………………2课时

周长和估计…………………………………………4课时

课题一 “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判别四边形。

教具、学具:课件一套、三角尺、四边形、格子纸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1.认识四边形。

(1)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见过四边形吗?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图片。

(2)出示下列学生没有说到的图形。

那这个是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四条边,四个角。)

2.判断四边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四边形吗?(书第35页中的图形补充 4个图形,用课件展示。)

说说为什么不是。那你觉得四边形光有四条边行吗?是怎样的四条边?(补充板书:“直的”。)

(2)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些不是四边形的图形改成四边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中操作。)

(二)寻找四边形

1.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同学们真能干,经过你们的修改,这些图形都成了四边形,那请你们找一找在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请你摸给大家看。

2.找主题图中的四边形。

师:其实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看这是一幅校园图,你能从中找到四边形吗?(课件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四边形用红色闪一闪,提取出来放在屏幕的右边。)

(三)小结: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边形,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多指名学生说)

(四)四边形分类

1.指导分法。

师:虽然这些都是四边形,可它们的样子还是有些不同的,你们看,这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这个是任意四边形(在黑板上边指边说)。接下来请你们拿出练习纸,你能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分分类吗?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分?需要什么工具吗?

《四边形》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

(小组合作,分一分)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

(四边形)(板书课题)

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

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

四、教学拓展――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

(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

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四边形》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测量、探索等数学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了解其特性。

2、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4、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

教学设想: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学习中发展,因此,我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对现行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全过程,具体设计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从各种各样的实物形体中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实物,然后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探索活动2: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借助自己的思维去发现这一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探索出多种发现的方法,有困难的,小组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探索活动3: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活动,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特点,设计了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和三角形的框子,通过让学生动手拉发现二者的不同特性。

探索活动4:拼摆平行四边形,学生在拼平行四边形的小组活动中,合作竞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同学们把你找的周围四边形的物体,想大家做个汇报。

2、演示:出示以下图形

3、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长方形

4、在这些四边形中我们已经研究过那几种图形?他们各有那些特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方形

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以四个同学为一组,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特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图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来测定)

(2)小组汇报,学生互相评价

汇报1:通过用三角板和直尺测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汇报2:用直尺量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汇报3:用量角器和对比的方法,测出对角也相等。教师用事物演证这一特点。

2、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看书、质疑。

4、小组合作探索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与长、正方形的关系

长方形

正方形

小组讨论,自己画出关系图

小组汇报、展示画的图形

5、小组合作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小组合作用自己制作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拉动后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验证、板书:容易变形

三、实验应用,拓展创新。

1、说出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自己根据今天学的知识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2、用塑料拼板拼平行四边形

(分组合作拼摆,展示拼摆的结果)

四、评价体验。

1、评价本节课自己及其同学的表现。

2、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课后,可以帮助你解决那些平时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设计活动,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找周围的四边形物体,巧妙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自然过渡到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始了让学生“辨、拼、说”的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

2、独立思考,有效合作。本节课教学中,教师注重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实践与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交流中思考,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深化巩固”,或是“联系实际”,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3、改善策略,创新思维。教学时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第一,设计学生喜欢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学时这样设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学生经过积极、自主的思考、实践,创造了不少的方法。第二、提供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再创造”。课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数学”,在做中创新,在做中“再创造”。第三、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四边形》教案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平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归的方法探索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

平行四边形纸片、电脑软件。

教学教程:

一、复习引入

1、旧知回顾。

师:请按要求进行练习。

要求(1)、过A、B两点画一条直线;

生:活动;

A B要求(2)、从直线AB外一点C,画出到直线AB的距离;

生:活动;

C A B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从直线AB外一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怎么画的?生:C点向直线AB画垂直的线段,就是C点到直线AB的距离;

师:要求同桌说一说(板书:垂直线段);

要求(3)、过直线外一点C画直线AB的平行线;

A B C生:活动;

师:以线段AB为底,以C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高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活动,教师巡查指导,同桌同学互查。

C AA B师:张老师也按照要求画了几个平行四边形,请大家来判断是否正确?正确就大声鼓掌通过。(媒体出示)

C AA B C AA B师:如果请同学们接着按照要求在头脑中再画两个,能行吗?生:在脑中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让你继续画,你还能画吗?能画多少个呢?生:能画,并且能画无数个。

师:张老师还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看看正确吗?C AA B生:大部分都鼓掌通过!师:张老师画的是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判断是正确的呢?生: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哦,明白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点装糊涂样子)那它特殊在哪里呢?生1: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2: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师:板书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宽

二、过程展开

(一)、观察比较

1、直观比较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观察比较刚才按要求画出的一般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大小关系;

生:两个图形是一样大的。(大部分同学赞同)

师:数学直观判断很重要,但是有时为了让别人更信服,还得依靠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说明。如果张老师移动平行四边形,使之与长方形重叠部分,你能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2、合理验证师:媒体演示。

生:指着图来说明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关系,大致两个方向思路:一是把平行四边形部分剪下,移到长方形空白部分,正好补成一个长方形,说明它们面积是相等的;

二是把长方形的部分剪下,移到平行四边形的空白部分,正好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说明它们面积是相等的;

师:板书割→移→补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二)、操作反馈

1、验证两种转化思路的可行性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通过“割→移→补”的方法转化为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生:可以的(有些犹豫)。

生: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操作验证。

师:出示活动要求

(1)选一选:选择1-2个图形进行研究.

(2)想一想:怎么剪(只许剪一刀),可以把原图形分割后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3)画一画:用铅笔和尺子画出剪刀所要经过的位置;

(4)剪一剪:看谁剪的位置的选择合理、准确;

(5)拼一拼:把剪后的图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6)说一说: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剪的?看谁说的既全面又准确。

(7)写一写:拼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联系呢(把相关数据填入表格)?

2、交流转化的操作方式

(1)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操作方法。

顺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割→移→补,并且媒体演示说明

(2)把长方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操作方法。

破坏长方形对面两条边进行割→移→补,并且媒体演示说明

3、收集数据,反馈说明。

长方形序号长(厘米)

宽(厘米)

1 7.2 4.5 2 9.5 3.8 3 6 9 4 10 5.5 5 8.6 4.8 6 5.8 4 … … …

平行四边形序号底(厘米)

高(厘米)

1 7.2 4.5 2 9.5 3.8 3 6 9 4 10 5.5 5 8.6 4.8 6 5.8 4 … … …

4、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师:同学们来个速算比赛,请把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出来。

生:计算并汇报数据。

长方形序号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1 7.2 4.5 32.4 2 9.5 3.8 36.1 3 6 9 54 4 10 5.5 55 5 8.6 4.8 41.28 6 5.8 4 23.2 … … … …

平行四边形序号底(厘米)

高(厘米)

1 7.2 4.5 2 9.5 3.8 3 6 9 4 10 5.5 5 8.6 4.8 6 5.8 4 … … …

5、简单推理,补充完整长方形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割→移→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转化成与之对应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说明它们之间的面积相等,因此,请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迅速报出它所对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补充完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数据长方形序号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1 7.2 4.5 32.4 2 9.5 3.8 36.1 3 6 9 54 4 10 5.5 55 5 8.6 4.8 41.28 6 5.8 4 23.2 … … … …

平行四边形序号底(厘米)

高(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1 7.2 4.5 32.4 2 9.5 3.8 36.1 3 6 9 54 4 10 5.5 55 5 8.6 4.8 41.28 6 5.8 4 23.2 … … … …

(三)、观察概括1、观察数据师:擦去表格中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数据。请同学们观察平行四边形底、高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序号底(厘米)

高(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1 7.2 4.5 32.4 2 9.5 3.8 36.1 3 6 9 54 4 10 5.5 55 5 8.6 4.8 41.28 6 5.8 4 23.2 … … … …

2、概括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密切关系,底和高越大对应的面积就越大。

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生3: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生4: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教师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强化练习

(一)、基础练习1、计算复习引入时按要求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量、算结合)

C AA B 2、求出指定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体验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

师:刚才按照要求画这样的平行四边形有多少个?生:无数个!师:那么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呢?生:面积相等!师:为什么?生:因为它们的底与高都一样,所以面积一定相等。

师:板书(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

20厘米15厘米40厘米20分米70分米12米10米4、请你判别。

A、下面几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4=12(平方米)

B、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哪个算式正确?

(二)、发展练习7米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如图),如果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的总长度是多少? 6米12米

《四边形》教案5

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实践活动,经历主动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激发探索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倒过程,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行四边形纸片. 剪刀、三角尺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说的故事发生在动物村。这是小熊家,它的菜地是这块;这是小兔家,它的菜地是这块。它们觉得这样跑来跑去干活很不方便,于是,小熊就说:“我们俩换块菜地怎么样”?小兔说:“好啊,可我不知道这两块地的面积是否相等?”同学们,你们能帮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

生:分别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行了。

师:谁来说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师:怎样列式?(10×6=60平方米)

师:求长方形的面积有公式很方便,那你会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尝试解决,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你能想办法把它的面积算出来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

学生活动,独立尝试解决。

教师巡视,

2、反馈学生尝试计算结果。

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

学生汇报结果。

师:求一个图形的面积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可能吗?(不可能)

到底哪个结果正确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平行四边形纸,通过剪、拼的方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提示:应该沿哪里剪才能把它拼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同桌合作。

3、学生汇报验证过程。

师:请你上台把这过程演示一遍。

学生演示。

师:我想问一下,你这一剪是随便剪的吗?

生:不是,是沿高剪的。

师:哦,这位同学是这样剪的。

师:不错,谁还有不同的剪法?

学生汇报。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这两个同学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看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用老师的教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的过程再演示一遍。谁来上台演示?

师:大家边看边想: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师:面积没有变,也就是――(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师:非常正确!

师:谢谢你开了个好头。接下来,请小组讨论:转化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师演示教具。

生:转化后的长方形,长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师:说得真好。那现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们会算了吗?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不错。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 表示底,用h表示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呢?

学生说完,师完成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表示:S=a×h=ah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经过努力你们终于发现并验证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81页,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补充完整。这个面积公式适用于所有的平行四边形。

师:刚才这三位同学都表现得很好。接下来,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出示课件)你会填吗?

4、解决问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再来看看原来同学们写的这几个结果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那现在你们能为小熊、小兔俩解决问题了吗?

生:能,小熊和小兔的菜地可以交换,因为这两块地的面积一样大。

师:谢谢你们为小熊和小兔解决了交换菜地的问题。

师:解决了小熊和小兔的问题,接下来老师要同学们算一算我们学校花坛的面积。

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尝试练习,生上台板演。

师:通过这道题,请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生:底和高。

师:不错,需要知道两个条件,就是底和高。只要知道它的一组底和高就能求面积了。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师:谁来说第1个图形的面积怎么求?第2个图形呢?刚才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真是太容易算了,我们来一个稍为难点的图形,这个图形有点不一样。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算出它的面积?(有)请同学们写到课堂作业上。

生上台板演。

师:同学们,算完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做对了没有?

师:今后我们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要看清楚它的底和高一定要相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师:同学们,如果我给出底是12厘米相对应的高,你们还能用另外一种方法算出它的面积吗?(能)谁来说?

2、课本82页第2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做课本82页的第2题。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你打算怎么做? 女生算第1个图形,男生算第2个图形。我们比一比

学生上台展示。,

3、考考你。

师:比完了,接下来老师又要出题目考你们了。

4、小小设计师。

师:同学们,想不想当设计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黑板报栏目,要求面积是24平方分米,那么底和高各是多少分米?(底和高都是整数)

四、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们是怎样学会的呢?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好。好在哪里呢?同学们不是等待,而是动脑筋,想办法。敢于把新问题转化成已有的知识来解决。

《四边形》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索的习惯。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说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创设“钉制平行四边形框架”这一情境,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方法。如有条件可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由学生自我操作。也可由教师演示。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进行正确的说理。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力正在形成,抽象思维还不够,学习几何知识处于现象描述和说理的过渡时期。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说理,理清楚四边形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木条,帮助小明的爸爸钉制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学生活动:学生按小组进行探索。

探索方法一:如图,将两根相等木条AC,BD的中点重叠,并用钉子固定,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探索方法二:如图,用两根同样长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再用木条.AD 、BC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探索方法三:如图,将两根不等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再将两根不等木条平行放置在AB 、CD上得到四边形PQRM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点评:对学生采用多种探索方法得出结论给予鼓励。

二、归纳得出结论

平行四边形判别:(如图)

(1)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数学表达式:

(1)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三、试一试

如图,AC ∥ ED,点B在AC上且AB=ED=BC,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采用语言叙述,正确说理方法不限。

解:四边形ABDE,四边形BCDE

理由是:

?? >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四、做一做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如果是,请说明其中的道理,如果不是,请举一个反例。

分析:大家知道,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将其一边重合,适当拼接而成的,如果我们能找到两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且有一对角相等,但不全等,就可以说明这个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探索方法:如图(1),取一个等腰△ ABC其中AB=AC,在BC上取一点D,使BD ≠ DC,连结AD,沿AD将他剪开,再将△ ADB的A点与△ ADC的D点重叠,△ ADB的D点与△ ADC的A点重叠在一起,如图(2),这时,AB=DC,∠ B= ∠ C,但由于BD ≠ AC(即图(1)中的BD ≠ DC)因而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

五、课堂小结

1.本节所学判别方法: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时,要尽可能的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不要总是依赖于全等三角形,否则不利于掌握新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以钉制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引入,学生经过探索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解决平行四边形的相关问题,要能正确的进行说理和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四边形》教案7

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图

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0-103页

教学目的: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会自己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小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门,你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找后口述

你是怎样辨认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我们今天旧来讨论

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小组动手实践,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指导方法,用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

跨组交流

三、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整理并板书

4条边4个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相等

四、巩固拓展

课堂活动练习十四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03页——104页

教学目的:

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创色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角,如红领巾黑板桌角等

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角?

学生汇报

2、揭示课题

其实,在生活中,角到处可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角

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1

展示三个角

老师:观察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组织研究

请用三角板比一比3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比较探后交流

教师板书: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指导学生看书103-104

教师: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三、巩固提高

你能用手臂比出大小不同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吗?

用纸折角

用小棒摆角

四、尝试画角

同学们能比,能折,能摆这3种角了,你会画吗?

学生画角

练习

课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5页

教学目的:

1、认识平行四边行的'特征

2、会辨认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色情竟,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同学门观察了楼梯扶手,防盗栏,篱笆等实物,请你们说说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

教师:这些都是平行四边形,生活中,到处可见平行四边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平行四边形?

学生汇报

平行四边形到处可见,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实践操作,初步感知

学生用纸条做长方形后拉一拉,看有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交流

全般汇报

课后记: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8-109

教学目的: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平图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色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带大家到图形王国去完

出示各种图形

出示各种图形平成的实物图片

二、讨论观察

大树叶子想什么?树干呢?

鱼和帆船,象什么图形,你会拼吗?

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是我们学国的图形拼成的?

学生交流

三、操作实践

1、学生动手拼图形

学生展示评价

2、学生用三角行拼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七巧板

介绍七巧板

学生用七巧板拼图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记:

《四边形》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

2.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彼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利用分类、特殊化的方法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复习四边形的知识.

(1)引导学生画任意凸四边形,指出它的主要元素——顶点、边、角、对角线。

强调对角线的作用:将四边形分割化归为三角形来研究.

(2)将四边形的边角按位置关系分为两类:

边角

教学时应结合图形,让学生识别清楚,并注意与三角形中角的对边、边的对角相区别.

2.教师提问:四边形中的两组对边按位置关系分为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画图回答,并出示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如图.

3.对比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引导学生根据上图,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引出课题.

(2)注意它与梯形的对比,及它与四边形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还具有一般四边形不具备的特殊性质(特性).

(3)强调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同时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4)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及定义的使用方法:

①∵ABCD,

∴AD//BC,AB//CD(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②∵AD//BC,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二、讲授新课

议一议:

用教具演示如图,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注意:用定义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必须同时满足:①有一个角是直角②是平行四边形,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思考:

(1)如果把“平行四边形”换成“四边形”或去掉“有一个角是直角”能保证是矩形吗?

(2)增加条件行不行?如“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可以吗?

引导学生思考后,进一步明确定义的内涵。

类比“平行四边形演变成矩形”而得到菱形。强调平行四边形增加一个特定条件“一组邻边相等”就得到菱形

可以发现:随着AB的运动,它仍然保持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但BC的长度却在不断地改变当BC恰好与AB相等时,就得到一种特殊的四边形———菱形。

2.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否可能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呢?这时,平行四边形演变成什么图形?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3.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试一试:正方形、、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存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正方形、、矩形、菱形之间也存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你能用一张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把你设计的图和同学们讨论,并写下来。

引导学生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如下:

集合表示,突出关系

平行四边形

矩形正方形菱形

三、练习巩固概念P54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矩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且有一组邻边相等正方形

菱形

五、课后作业

六、课后反思

《四边形》教案9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九册64页及例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初步掌握并学会运用面积公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和小组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几个相同的平行四边形、投影、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设计情趣

拍卖公告

拍卖:为了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本镇现有一块地皮欲拍卖,有意者请与新袁镇政府办公室联系。

新袁镇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1日

问:

1、如果你想参加竞拍,那你应该知道哪些条件呢?

2、如果这块地是个正方形,那求它的面积应该知道那些条件呢?长方形呢?

3、如果是平行四边形,那应该知道什么呢?(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按照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让学生说出有多少?(让学生讨论如果不满一格应该怎么办)

2、出示一个长方形,再引导学生计算一下,说出结果。

比较一下: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是拍卖的那块地你还能数嘛?那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那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

(2)、用割补平移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到前边来演示。

4、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是把从平行四边形左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这样好吗?在变边剪下的直角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呢?

(1)、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2)、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3)、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

(3)、引导学生比较

5、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6、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7、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归纳总结: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4)、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8、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9、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

(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告知S和h的读音)

说明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S=ah

(6)、应用总结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0、回到课件首页,说一下那块地皮的底和高,引导学生想想根据什么列式?

11、完成后让学生看书第65页例1

《四边形》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5页。

二、教学目标:

1、能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2、通过对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水彩笔一支。四人小组:一袋四边形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2、光明小学校园里,同学们也正在进行各种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1)仔细观察,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了什么图形?(先自己找一找,再同桌交流)

(2)交流汇报,学生可能找到的图形有:(指名回答,课件单一闪动)

3、导入课题。

在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同时闪动这些图形)这些都是平面图形,都叫四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的认识。

4、初步感知:你认为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二)探索交流、概括特征。

1、动手操作。

(1)涂一涂(让学生感知面)

同学们,数学书第35也有许多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并涂上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看。

(2)涂完后,同桌交流,说说理由。

(3)集体反馈,为什么这些是四边形,而那些却不是?

2、讨论,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1)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先小组,再反馈)

(2)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3、判断四边形。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他们是四边形吗?(集体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是,你能把他变成四边形吗?(课件演示)

4、我们知道了四边形的特征,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

(三)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1、分一分:每一小组一信封,内有六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不规则四边形和梯形。

(1)活动建议:小组合作,给这些四边形分分类,组长把分的结果记录在学习卡上,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分法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为一类的分法最后出现)

(2)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

①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菱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四边形、梯形(没有直角)。

②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两组对边相等),梯形、不规则四边形(两组对边不相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菱形(四边相等),不规则四边形、梯形(四边都不相等)。

③按对角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对角相等),不规则四边形、梯形(对角不相等)。

(3)在学生分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解决一些最基本的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的引导:上下为一组对边,左右为另一组对边)

2、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我们来看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一类的这种分法:

(1)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的四边形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内说一说,可以借助三角板和直尺。

(2)小组汇报,得出结论。(在黑板上贴出正方形和长方形)

(3)我们请电脑博士来演示一下。

(4)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其他的四边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四)(机动)拓展应用。

1、谁来帮帮我。

(1)是一个形,也是一个()边形。

(2)是()边形,有()角,其中有()个直角。

(3)图中有()个四边形。

2、自己拿出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会变成什么形状,请你动手试一试。

(五)课堂总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四边形》教案11

教学内容: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节《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

三角形框架、长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分别长5cm、10cm、15cm、20cm的纸条不等,大头钉,直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老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今天在学习新课之前来玩一个猜图游戏。(教具三角形框架、长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

老师拿教具三角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和正方形框架,让学生们猜。(学生们分别说出是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老师:同学们真棒!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给你们看。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它。(拿出长方形教具,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其变为另一个图形。)

学生1:我知道,这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2:这既不是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3:……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平行四边形)。一边板书一边说:“同学们都非常棒呢,这个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和认识平行四边形,来认识平面图形家族的另一个新成员平行四边形。通过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相信同学们都会有新的收获。

二、探索新知

1、找平行四边形。

老师:同学们每天都要经过校门进入校园,但是你们注意观察我们的校园了吗?

学生1:校园的电动门

学生2:老师手里刚才拿的教具

学生3:……

老师: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呢,其实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那除了校园中的事物,同学们能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那你们还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1:活动衣架。

学生2:风筝的框架、楼梯栏杆。

版书:(找平行四边形)

2、画平行四边形

(1)老师:你们想把刚才在生活中找到的平行四边形在纸上画出来吗?

(2)让学生展示作品,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老师:我们来展示一下大家都画的什么(随机点名让他们展示并回答画的是生活中的什么物品)

老师:大家都很棒呢!看来大家都对平行四边形有大概的了解了。

板书:(画平行四边形)

3、做平行四边形

(1)老师:现在各小组手上都有很多纸条,那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将全班分成几小组,每一小组发教具纸条(5cm、10cm各一条,15cm、20cm各两条),用大头钉固定。同学们自己动手尝试做平行四边形。(小组内可随意交流)各小组做完后,每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内的作品,并说一说在动手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特点和做作品的心得。

老师提问

a、老师: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呢?

b、老师:你们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等等。

板书:(做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老师:老师告诉同学们,平行四边形还会听口令呢,我们来试试,我们一起喊向左——向右——变大——变小。看看你们手中的也会不会听口令呢?

设置疑问:

老师:三角形也会听口令吗?(同学们摆弄三角形框架)

(在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将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

然后每小组的同学们拉一下三角形的框架和平行四边形的框架,进行比较,同学们总结出:

老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易变性

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电线杆的拉线、篮球架

介绍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升降架、伸缩拉门

(老师出示课件或者图片)

5、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

提问:老师: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围成的呢?

学生回答:四条边

板书:(上、下、左、右)

设置疑问:老师:是否拿随意的四条边就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呢?

有学生说出:从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就发现不是随意的四条边就能组成平行四边形的,必须其对边相等。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6、练习

(1)书本65页练习题1题。

(2)第2题大家一起讨论。

三、作业

老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图形——平行四边形,并且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们对生活中的物体在找一找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个新图形。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探索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来让学生教材和生活有所联系。接着,让学生画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最后,设计了拉动长方形变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活动,启发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向学生联系实物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最后学生合作交流可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四边形》教案12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及性质定理2

3、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预习指导:

1、在四边形中,最常见、价值最大的是平行四边形,生活中也常见平行四边形的实例,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都是平行四边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学习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1)定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行四边形。

(2)几何语言表述: ∵ AB∥CD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定义的双重性: 具备_____ 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

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性质。

(4)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

已知:如图 ABCD,

求证:AB=CD,CB=AD.

分析:要证AB=CD,CB=AD.我们可以考虑只要证明四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我们可以作辅助线_____ _____________,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们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证明:

总结:本题提供了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也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在上题中你能证明∠B=∠D, ∠BAD=∠BCD吗?利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证明:

通过上面的证明,我们得到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应用举例: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求证:AF=CE.

例2、(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500,求∠B、∠C、∠D的度数。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00,求∠A的邻角的` 度数。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 D中,AE=CF,求证:AF=CE.

例2、(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500,求∠B、∠C、∠D的度数。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00,求∠A的邻角的度数。

三、随堂练习

1.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比是2:5,周长为28cm,求四边形的各边的长。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B=2:3,求∠C、∠D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

五、当堂检测

1.(选择)在下列图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角相等 (B)对角互补 (C)邻角互补 (D)内角和是

2.(选择)如图,在 ABCD中,如果EF∥AD,GH∥CD,

EF与GH相交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

(A)4个 (B)5个 (C)8个 (D)9个

3.如图,在 ABCD中,AC为对角线,BE⊥AC,DF⊥AC,E、F为垂足,求证:BE=DF.

《四边形》教案13

一、教学目的: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并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具:

电脑、课件(cai),实物投影,两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剪刀一把。

四、学具:

学生每人准备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方格纸一张,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鼓励学生。

师:王老师听说四(1)班的同学特别棒,我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cai:出示十运会吉祥物金麟的形象)认识吗?(金麟)这就是今年南京将要举办的十运会的吉祥物金麟,)为了使南京以更加优美的环境来迎接十运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绿化环境,连小动物们也行动起来了。一天金麟到小狗家做客,它们在一起商量着什么呢?同学们请看:(cai出示一只小狗并播放录音,出示商量的内容)

小狗说:“金麟,我家前、后面各有一块空地,我想把它们绿化一下,但我不知道空地的面积各是多少,你能帮我吗?”(cai:出现两块不规则空地,书第42页上面右边的两幅图。)

(评析:注重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如课中联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十运会的吉祥物金麟引入绿化环境,再引出求图形的面积。既激起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又使学生体会到:原来这就是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这就是那两块空地,同学们,你能用学过的方法帮帮小狗吗?(数方格)(cai:覆盖上方格)数方格时,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数第二幅图王老师想请同桌两位同学合作,一人数整格、一人数半格。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几个方格?(15个)。(cai:闪动一个小方格,接着闪动各个图形的方格换颜色。如果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各是15平方米)

3、小组讨论:不数方格,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1:把左边凸出的部分剪下来,补到右边凹进去的地方。生2:这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cai出示剪拼的过程。)

4、小结:

先沿虚线剪下,再向左平移到缺口处,就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了学过的长方形,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即“转化思想”。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板书:转化)现在转化成了什么图形?面积怎么求?公式?

5、到此为止,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数方格求面积,第二种应用公式计算,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6、观察思考:小结: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转化的过程中,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转化成什么图形?(长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7、引入:今天我们就要用转化思想来学习新的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评析:在数、算、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让学生初步领悟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比较,得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学习研究作铺垫。)

二、教学新知。

1、创设情境。

(1)出示平行四边形。(cai)师: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拿出这个平行四边形,你能告诉我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师板书 )你能马上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18)怎样算的?(用6乘3)为什么?(底乘高)你知道为什么用底乘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同学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长方形),对不对?我们需要验证。

(评析: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渗透验证的思想。)

2、引导发现。

(1)下面我们就来做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实验,请同学们拿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内边讨论边操作,看哪个小组研究得认真,完成得快!

(2) 拼好的请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是不是长方形。谁愿意把你转化的方法告诉大家?(学生投影仪上展示)

(3)观察:你是怎样剪的?这种转化方法是沿着什么剪的?(都是沿着高剪的)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呢?(这样才能形成直角。因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 教师演示:

(师拿出两个平行四边形),我这儿也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现在我把它们?(重合)说明什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完全一样)请大家仔细观察,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动手操作)

第一步剪: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剪下了一个什么?(直角三角形)

第二步移: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地向右平移。我是怎样移的?(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平移。)

第三步拼:直至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5)、我分了几个步骤?(剪)剪下了什么?(直角三角形)、然后呢?(移)沿着什么平移?(底边)最后呢?、(拼),拼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

(6)、想看电脑演示吗?(cai演示剪、移、拼的过程。)

(7)、你能像电脑演示的那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能)好,请同学们把刚才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重新操作一遍。(学生操作)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思考讨论:

①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形状变了,面积没变)(cai分别闪动两个图形的表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不会求,但是你们却把它转化成了一个已经学过的长方形,如果我们把长方形的面积求出来,不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板书)各是多少?(长6宽3)为什么?(长就是底,高就是宽)面积怎么计算?(6乘3得18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18)为什么?(面积相等)

②是不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有这些联系呢?我们需要验证。想做这个实验吗?(想)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

要求:把这个平行四边形也转化成长方形,并填写书第43页的表格,再在小组内讨论,现在的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操作、填表、讨论)

(小黑板出示书43页表格,指名多位学生填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表中的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底就是长,高就是宽,面积相等)(cai出示书43页的填空),学生填在书上,(cai出现答案)。

(2)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板书)(3)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板书: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实验看出:(屏幕显示)我们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同桌互说)

(4)用字母怎样表示呢,请打开书第44页,自己读一读。(指读师板书)

(5)、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需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如果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你会求它的面积吗?(会)

(评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为学生创造了充分地动手操作的空间,每一次操作目的都很明确。

第一次,猜想、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尝试,动手剪、拼、割、补,动脑思考,进一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提供了探究的材料,真正地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第二次,交流、思考: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探究结果,在实物投影上操作转化的过程,并说一说怎样想的。让学生交流彼此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进行思考、取长补短的能力。

第三次,观察、思考:教师操作转化的过程,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整理出完整的过程,学生仔细观察明晰步骤。

第四次,观察、比较:cai再演示剪、移、拼的过程,既形象直观、又生动,发挥了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再一次完整连贯地体会整个转化的过程,进一步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五次,练习、比较: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再一次操作,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边比较,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并整理成文字叙述的形式。

第六次,提问、验证:提出是不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有这样的关系呢?让学生自己剪一个任意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再验证,从而得出结论引导出公式。

培养了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交流、练习、思考、提问、猜想、验证、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求异创新的能力。)

4、应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1)(cai出示例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如右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后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注意单位名称是?

5、指导看书,小结质疑: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重点知识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书第44页的“练一练”,(学生自己读题、再独立完成、集体核对问清根据什么列式计算的?)

2、书第45页练习九的第3题。(同上)

四、(cai)以下练习共有三关,每闯过一关,屏幕就会出现一幅画面,如果闯过全部四关,屏幕上将会向你展示一幅完整的画面(十运会已经建成的场馆外观和周遍的绿化结合图。),向你表示祝贺。想闯过去吗?(想)1、三个平行四边形a、b、c中哪一个的面积是3×2=6(平方厘米)?(单位:厘米)

2、求下图的面积。(强调找准对应的底和高)

3、为了迎接“十运会”,金麟打算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开辟出一块面积是24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绿地,你能同时说出它的底和高吗?有不同的吗?看谁想出的答案多。

最后教师在揭晓有关十运会所拍摄的'画面中以宣传爱护绿化、保护环境,争做“小小东道主”结束全课。

(评析:体现了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不仅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积极争当“小小东道主”,为南京将要举行的十运会献一份力的意识。)

案例总评: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所提供的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如果一味的固守“教材决定论”,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生搬硬套地使用教材,利用现有的有限的教材对学生实施着以教材为本的数学教学,完全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放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进程限制于数学课本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是为了会解几道书上的习题而已,教材怎样说教师就怎样教。必然难以实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从多种角度、多个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结构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具现实性与挑战性、探索性与人文性的丰富素材,赋予数学学习材料以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且拥有高品位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情感,生成智慧,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具生命的价值。

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南京将要举行的十运会为切入点,即对学生进行了十运会的宣传,也很好的过渡到了知识点的教学上,在学生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变枯燥的图形教学为学生感兴趣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亲身的实践过程,在动画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中,学生都得到了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动脑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的成功感,获得了满足感。在闯关的过程中、在画面揭晓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闯关的欲望,同时还进行了热爱南京、以南京为傲的教育。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对学生提出了倡议: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活动“争做小小东道主”。

《四边形》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平行四边形的易变特征;

2、在实际操作、想象验证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关系,渗透事物间是互相联系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四边形内各种图形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1个、平行线胶片。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教学过程:

一、准备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现在同学们动手在投影片上画一组平行线,好吗?

提醒:线可以画得长一点,流畅一些!

二、操作、反思

1.操作(一)

(1)想象。

师:老师课前也画了一组平行线。如果把两组平行线相交,围成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大家能先来想象一下吗?把你想到的图形画在纸上。

[学生作图,教师有意识的巡视学生的作品]

(2)交流。我们来交流一下,可以吗?

要求学生介绍一下图形的明显特征。

(3)验证。

师:那么两组平行线相交,真能搭成这些图形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同桌合作,动手搭一搭,看看能不能成功?

2、操作(二)

(1)想象。

师:接下来我们换换材料,好吗?还是两组线,一组仍是平行线,另一组是不平行的线,它们相交,围成的又会是什么图形呢?你能来画画吗?

(学生想象作图)

(2)交流。

教师选择学生所作[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类似的作代表],同时出示与之对应的彩色图形,贴在磁板上。

……

(3)验证。

师:又有了各种各样的。我们请个同学上来搭一搭,帮我们验证一下!

三、展开:

1、分类

(1)师:全面欣赏一下我们的成果。这么多图形,大家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2)我们四人为一组,一起来找一找,看看哪个组发现得最多!

①(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四边形,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板书:四边形

②有直角和没直角的;

③有些是由两组平行线搭成的,有些是由一组平行线和一组不平行的线搭成的!能听明白吗?谁来给们解释一下!

(3)根据这个特点,谁能上来把这些图形分分类。

2、取名,进一步了解特征

(1)师:(手指分类后平行四边形一列)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还有谁想说?(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谁能给这类图形取一个符合它特点名字吗?

(板书: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师:(手指另一列)它们能叫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师:这种特点的四边形,我们该叫它什么呢?

3、生活应用

(1)师:为什么有同学要称它们为梯形呢?

(2)生活中你还在哪些东西上看到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生举例后,教师投影相应的图片:比较美观、上窄下宽,非常稳定

(3)出示实物图:这是校园的铁栅门。我们从上面能找到[平行四边形],用这样的形状制造,有什么好处吗?老师这里有几个木架,我们来玩一玩,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校园铁栅栏材料招标工作现在开始:各路图形,争先恐后,争相竞标。其中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争夺尤其激烈。如果你是总务主任,会选择哪种材料呢?为什么?

4、两组练习。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来巩固一下:

(1)下图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同学们有没有问题?

(2)我们曾经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那么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种特殊的关系又该怎么表示呢?

可以用文字表达的!如果我们画图呢?

四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3)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l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l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图形,都叫平行四边形;

5、拓展:了解图形转换的内在联系[机动]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数学游戏,进一步了解图形间的关系。

(1)你能用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吗?

(2)用撕一撕的方法,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撕成两个完全相等的图形吗?

……

投影学生的各种图形:

小结:图形确实可以千变万化,再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它们之间还有着十分丰富的联系,有兴趣的话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研究。

《四边形》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

(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要注意:

①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

②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

(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

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单推理的能力.

(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96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边说明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拼一个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引入

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从探究中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6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

(证明过程参看教材)

问;你还有其它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方法简单.

例2(补充) 已知:如图,A′B′∥BA,B′C′∥CB, C′A′∥AC.

求证:(1) ∠ABC=∠B′,∠CAB=∠A′,∠BCA=∠C′;

(2) △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

证明:(1)∵A′B′∥BA,C′B′∥BC,

∴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

∴ ∠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同理∠CAB=∠A′,∠BCA=∠C′.

(2) 由(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

∴ AB=B′C, 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B′C=A′C.

同理 B′A=C′A, A′B=C′B.

∴ △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C′A′、A′B′的中点.

例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戏时,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ABCO, BCDO,CDEO,DEFO,EFAO.

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

六随堂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_cm,CD=___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_cm,DO=__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上,DF∥BE,EF交BD于点O.求证:EO=OF.

3.灵活运用课本P89例题,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

①第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__.

(6个)

②第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__.

(20个)

七课后练习

1.(选择)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如图,△ABC,BD平分∠ABC,DE∥BC,EF∥BC,

求证:BE=CF

第五篇:《四边形》教案

《四边形》教案

《四边形》教案1

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高。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梯形则是第一次学习。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 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再教学梯形。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

1、让学生通过做图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 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

(1) 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凭已有的直观认识想办法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他们做的方法一定很多,教材里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还有别的做法。做图形的目的是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时要注意四点:

① 课前要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如小棒、钉子板、方格纸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准备的。有些材料是预设的,有些材料是教学中即时想到的。

② 在做中发现特征,要让学生说说做的体会。做图形的目的是感受图形的形状特征,所以,要组织学生交流做法与思考。如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根小棒一样长,左、右两根小棒也一样长。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也互相平行

③ 要抓住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进行教学。平行四边形有许多特点,如对角相等、邻角和是180等。例题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所以要抓主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至于其他特点,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必须使学生充分体会。不仅凭眼睛看,还要用画平行线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验证。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的重要特点,在以后计算面积时经常用到。也要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或验证。

④ 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互补共享。每个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的,用小棒摆容易发现对边相等,不注意对边平行;用直尺画容易体会对边平行,不注意长度相等。因此,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吸收、共享发现成果尤为必要。听听别人的发现,看看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也这样,就能做到互补共享。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交流,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如把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互相平行概括地说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 在活动中体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这两种图形。想想做做第3、4题都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分移拼的活动变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一方面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形状不相同,另一方面体会到变化前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同。这些都为以后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了准备。第6题把4根饮料管先串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两组对边都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四个角上。

(3) 第一次教学梯形,先让学生观察屋顶的一个面、梯子、清洁箱的抛物口、足球门的侧面,形成对梯形的直观感知。然后通过做梯形体会它的特点。教学线索和主要活动与平行四边形基本相同,仅有两点变化: 一是白菜卡通的提问方式变了,不是问梯形有什么特点,而是问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区别;二是多了辣椒卡通在回答问题。这些变化是引导学生寻找梯形的本质特征,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的梯形概念。

学生有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体验,现在做一个梯形,教学可以放得更开一些。如做的材料自己寻找、做的方法自己设计,并要求学生通过做了解梯形的特点。在交流梯形的特点时,要紧扣教材中的问题进行,突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精心设计高的教学。

四年级(上册)教学平行的时候,曾经让学生在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中间画几条与两条直线都垂直的线段,通过度量还发现了画出的所有垂直线段长度都相等。那时候让学生做这道题的目的是体会平行与垂直是不同的位置关系。并通过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长度相等,体会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不会相交。这道题又可以成为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起点。

(1)平行四边形有两组互相平行的对边,有两条长度不等的高。教材把两条高分两步教学,先讲平行四边形上、下一组对边间的高,再讲左、右一组对边间的高。

第44页例题要求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上、下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两条边之间的距离是它们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量距离要先画出垂直线段。画垂直线段的方法一般是在一条边上确定一点,从这一点向对边作垂线。学生经过这样的过程,理解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高的描述式定义就有了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并画一画两条红线间的垂直线段。

试一试的左边一题仍然是上、下两条边之间的高,通过这题巩固对平行四边形高的初步认识。同时看到,画高的时候要在上面一条边上任意确定一点,这任意一点也可以是上面一条边的一个端点,即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右边两题是左、右两条边之间的'高,要让学生想一想: 图中的红线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为什么?抓住高的本质特征思考,从而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

(2) 第47页教学梯形的高,教材的编写线索和安排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基本相同,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不同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结合教学梯形的高讲了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二是例题里的梯形的底是上、下两条互相平行的边,试一试里出现底是左、右两条互相平行的边的梯形,还有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高是垂直于底的那条腰。与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同,画梯形的高要在一条底上任意选一点。如果选的点是梯形的顶点,那么这条高把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选的点不是梯形的顶点,那么这条高把梯形分成两个较小的梯形。第48页第3题就为此而设计。

《四边形》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生举例。

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

(2)动手测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

(3)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反馈练习】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3.学习习近平行四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①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

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

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

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

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4.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四、教师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及特性)

2.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解疑。

3.教师提问: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因为长、正方形也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所以长、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布置作业。

《四边形》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

2.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彼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利用分类、特殊化的方法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复习四边形的知识.

(1)引导学生画任意凸四边形,指出它的主要元素——顶点、边、角、对角线。

强调对角线的作用:将四边形分割化归为三角形来研究.

(2)将四边形的`边角按位置关系分为两类:

边角

教学时应结合图形,让学生识别清楚,并注意与三角形中角的对边、边的对角相区别.

2.教师提问:四边形中的两组对边按位置关系分为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画图回答,并出示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如图.

3.对比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引导学生根据上图,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引出课题.

(2)注意它与梯形的对比,及它与四边形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还具有一般四边形不具备的特殊性质(特性).

(3)强调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同时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4)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及定义的使用方法:

①∵ABCD,

∴AD//BC,AB//CD(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②∵AD//BC,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二、讲授新课

议一议:

用教具演示如图,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注意:用定义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必须同时满足:①有一个角是直角②是平行四边形,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思考:

(1)如果把“平行四边形”换成“四边形”或去掉“有一个角是直角”能保证是矩形吗?

(2)增加条件行不行?如“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可以吗?

引导学生思考后,进一步明确定义的内涵。

类比“平行四边形演变成矩形”而得到菱形。强调平行四边形增加一个特定条件“一组邻边相等”就得到菱形

可以发现:随着AB的运动,它仍然保持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但BC的长度却在不断地改变当BC恰好与AB相等时,就得到一种特殊的四边形———菱形。

2.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否可能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呢?这时,平行四边形演变成什么图形?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3.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试一试:正方形、、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存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正方形、、矩形、菱形之间也存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你能用一张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把你设计的图和同学们讨论,并写下来。

引导学生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如下:

集合表示,突出关系

平行四边形

矩形正方形菱形

三、练习巩固概念P54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矩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且有一组邻边相等正方形

菱形

五、课后作业

六、课后反思

《四边形》教案4

设计说明

四边形分类是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的基础。在本课时的设计上,既重视知识本身的构建,又重视课堂结构的构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通过“分一分”“想一想”“填一填”“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其特征,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学习数学既是一个主动探究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共享、相互启发的过程。本课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学习兴趣盎然,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不同类型的四边形图片剪刀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下面一组图形。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是一组四边形)

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四边形的特征给它们分分类。(板书课题:四边形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指认学过的四边形,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分类探究

1.简单四边形分类。

(1)让学生说说如何将上面的6个图形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①学生分类后交流、汇报分类过程和结果。

这些图形可以分成两类:①③⑤为一类,它们都有两组互相平行的边;②④⑥为一类,它们都只有一组互相平行的边。

②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明确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请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哪些。

学生分别指认6个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复杂四边形分类。

(1)在上图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四边形⑦和⑧。(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们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

(2)自主探究,尝试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把上面的8个图形分类。

(3)汇报、展示分类的结果。

分类完成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分类结果。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没有平行的边:

(4)为什么这样分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汇报是根据四边形的对边是否互相平行和有几组对边互相平行进行分类的。

师: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生汇报分别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比较,根据边的特点,可以把四边形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任意四边形。

《四边形》教案5

一、创设情境,呈现真实

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已经学过关于长方形的哪些知识?(出示长方形,并且让学生回忆有关它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里有两个图形,请大家先测量有关数据,再计算它们的面积。(图略)

生活动后汇报如下:

长方形的长6厘米,宽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

(1)平行四边形底6厘米,另一条底4厘米,它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

(2)平行四边形底6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6×3=18平方厘米

二、否定错误猜想

1、师:计算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家有几种不同的想法,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错误。请大家看清楚,每种猜想的意思,然后作出判断。

你觉得哪种更合理?能不能举个例子,证明哪种是错误的。

生:我觉得可以用底乘底来计算。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如果把一条底边拉直,就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底。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征。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生:老师,我不同意这样的想法,按照他的说法,如果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压扁,它的面积难道还是24平方厘米吗?

2、师:(演示平行四边形变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在变形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始终没变?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在变形过程中,面积边了,而两条边的长度始终不变。所以用“底乘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错误的。

师:在平行四边形变形过程中,随着面积的变化,什么也同时发生了变化?(再次演示长方形渐变成平行四边形。)

生:(兴奋地)高!

师:现在,你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生: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高有很大的'关系。

3、师:用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呢?

生:把平行四边形多出来的三角形剪下来,补到另一边,看出长方形大,平行四边形小。

师:变成长方形后,面积大小变了没有?

生:没有

师:那么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办?

生:要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是6乘3来计算,而不是6乘4。

生:6是长方形的长,也是平行四边形的底,3是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宽,也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

师:这位同学把“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转化成了“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三、归纳计算方法

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剪拼成长方形呢?请同学们任意拿一个平行四边形,想一想,怎样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课件演示,出现几种拼法(略)

师:这几种剪拼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先沿着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在剪拼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不变。

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

生:因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公式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呢?为什么?

生:对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只要沿着底边上的高剪开,一定都可以拼成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我们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那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h。

四、反思探究过程

师:今天我们遇到了一个什么新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收获?

《四边形》教案6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虽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小学学过,但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四边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尤其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推论,推论的应用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夹在两条平行线间;

一个是平行线段,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平行线段相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结论都不成立,这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教师要反复强调.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哪几个条件,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3.教法建议

(1)教科书一开始就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感觉这样引入新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设计了一个动画,建议老师们用它作为本节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2)在生产或生活中,平行四边形是常见图形之一,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最后做总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要判断两点:首先是四边形,然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3)对于教师来说讲课固然重要,但讲完课后有目的的强化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做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内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要反思回顾,总结深化.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

3.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知道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推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导、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渗透几何方法美和几何语言美及图形内在美和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阅读、思考、讲解、分析、转化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运用性质定理2的推论;在计算或证明中综合应用本节前一章的知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关于性质定理2的推论;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中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注重对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上述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投影仪,投影胶片,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提问,学习思考口答;教师设疑引思,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结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达标练习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四边形?什么叫四边形的一组对边?

2.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在位置上有几种可能?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画出图1)

图1

【引入新课】

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这是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注意: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因此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判定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如图1就是平行四边形

,记作“

”.

align=middle>

图1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四边形,当然还有其特性(个性),下面介绍的性质就是其特性,这是一般四边形所不具有的.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教具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凑的平行四边形演示,由此得到证明以上两个定理的方法.如图2)

图2如图3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由此得到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图3

要注意:必须有两个平行,即夹两条平行线段的两条直线平行,被夹的两条线段平行,缺一不可,如图4中的几种情况都不可以推出图4

4.平行线间的距离

从推论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从一条直线上所有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如图5.

我们把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平行线的距离.

图5

注意:(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

(2)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一定要注意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1 已知:如图1,

《四边形》教案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80—8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自制平行四边形框架、方格纸、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探究,组织讨论,指导点拨,启发帮助。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

我力求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始终,在师生共同创造的问题情境下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设置悬念,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推(负迁移)→试误→验证→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应用→拓展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获得基本的活动体验,最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一天,阿凡提正在卖毛毯,地主巴依走过来。一眼就看中了阿凡提的花毛毯,聪明的阿凡提拿出两块毛毯,说:“亲爱的巴依老爷,如果你能从这两块毛毯中挑出一块大的来,我就不收你的钱,可是如果您选错了,你就得答应我把欠长工的工钱都给付清,怎么样?”巴依一听不收钱,马上两眼放光,一把抓起这块长方形的毛毯,说:“这块大,我要这块!”

同学们,巴依老爷认为长方形的毛毯大,你们也来猜一猜?

生1:长方形的毛毯大。生2:平行四边形的毛毯大。生3:两个毛毯一样大。

师:想一想,我们说的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面积。

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这一环节中部分同学会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与周长计算公式弄混淆,我不对其进行评价,而是由学生互评)

生:用字母表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2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要想知道阿凡提手中的毛毯到底哪一块大,就要靠大家来算一算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了,你会计算哪个毛毯的面积呢?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都会计算长方形毛毯的面积,只需要量出它的长和宽就可以了。

师: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毛毯的面积怎样求呢?要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家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利用方格,初步探究

师: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第80页,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分别是什么图形?

2、图中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图形面积的?

3、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4、完成表格,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5、通过运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汇报结果)

生1:图中运用了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图形面积时,应注意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生3:图中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生4: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生5:长×宽正好得到的是长方形的面积,底×高得到的结果正好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生5: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太麻烦。

师:想一想如果我想计算出学校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吗?(学生都一致认为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较大的图形的面积很不切实际)生提出疑问:如果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那样有一个固定的计算公式就好了。

(二)小组合作,初步设疑

师:如果想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想一想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熟悉的图形来计算出它的面积?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交流和回答,结果归为两大类)

小组1: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拉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应该是用这两条边的长度相乘。

根据该小组的分析,板书——猜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与底相邻的边小组2:通过刚才数方格的数据,我们推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好就等于它的底×高。

根据该小组的分析,板书——猜测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动手操作,再次探究。

师:这两种猜测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根据提示,小组合作,动手试一试。探究提示:

1、拿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小组合作,在纸上描出平行四边形。

2、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框架,放在纸上,使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重合,再描出长方形。

3、对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拉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结果,有的认为面积增大,有的认为面积减小,也有的认为面积不变。

老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中将平行四边行拉成长方形的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

邻边

师:通过阴影部分面积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生1:平行四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小一点,长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大一点。生2:说明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面积变大了。

师:既然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面积变大了,那么推测1中底×与底相邻的边求的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如果不是,它又是谁的面积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底×与底相邻的边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小结: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以后,面积变,平行四边形的底变成长方形的(),与底相邻的边变成了长方形的(),所以底×与底相邻的边其实就相当于长×宽,求的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生共同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与底相邻的边是错误的。师: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吗?

(四)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图形转换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学生汇报结果:生1: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

师:你们是如何拼的?把你的步骤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汇报时,引导说清楚“我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剪开,把它拼成……形”。)根据学生的汇报,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展示。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种剪拼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剪拼,并把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展台上给大家展示,并由学生自己上台进行描述,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生:因为长方形里有四个直角,只有沿着高剪开才能剪成长方形。

2、探讨联系

师: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就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长方形,再次观察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过程,小组内思考、交流:

(1)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从中得出剪拼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剪拼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

学生分小组汇报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结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这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推导公式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自学课本81页,如何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生根据自学汇报结果: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S=a×h=ah(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

4、提问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80—81页,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学生阅读课本并质疑)

三、层层递进,拓展深化

1、算一算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算一算停车场里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动手算一算,再让学生汇报。)

mm大货车5m小汽车3m

2、选一选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要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几个选择,你选哪个?为什么?

4厘米6厘米5厘米

厘米A、×4C、×6B、5×4D、5×6(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

3、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4 cm2的平行四边形,看谁画得又对又快。(先向学生说明这个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要求学生想清楚该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应注意什么?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次回到阿凡提卖毯的故事中,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到底哪个毛毯大一些?

根据课件中展示的两块毛毯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后汇报结果。生:这两个毛毯的面积一样大。所以巴依老爷输了。

五、作业布置

课本82页3、4

《四边形》教案8

【教学内容】教材第134页复习第12~15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进行面积单难点】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复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土地面积的有关知识。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会进行土地面积计算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二、复习面积单位

1、(1)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并按一定州顺序排列。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做,并说计算过程。

三、复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及其联系

1、说一说这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并说一说每个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我们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都是把它们变成已学过的图形,这种学习方法叫做什么?(转化),以后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时,还是要用到这种方法。

3、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

用图表示出来。

(1) 学生画图:

(2)从图上可以看出,谁的面积是基础?

4、(1)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计算后反馈。

(2)填空:

①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②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扩大3倍,面积( )倍。

③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扩大16倍,高缩小2倍,面积就( )倍。

(3)应用题练习,期末复习第15题。

注意第(2)题单位不统一,先统一单位后再解答。

四、复习土地面积单位

1、(1)计算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1平方千米,1公顷各有多大?

(3)测量土地时,一般用什么作长度单位?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后,再换算成公顷或平方千米。

2、应用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果园,占地3公顷,它的底是400米,高是多少米?

学生做完后,师问:这题要注意什么?

(2)一个梯形的小麦田,上底长200米,下底长400米,高6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小麦田能收小麦多少吨?

反馈时,说明最后结果单位要统一成吨。

3、综合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3题。

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复习了面积计算。进一步知道通过图形的转化,可以推导出平等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且按它们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作业设计】

补充

1、判断: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 ( )

(3)62=62=12。 ( )

(4)40公顷4平方千米。( )

2、一块平行四边形棉田,底400米,是高的2倍,共收籽棉8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籽棉多少克?

3、体育组跳箱的一面是梯形,它的上底是8分米,下底是1米,高11分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边形》教案9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能进一步理解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

2、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能力。

2、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比、转化,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特殊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特殊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启问——交流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1、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师]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这节课我们来应用它们证明和计算一些题。

2、讲授新课

[师]下面大家来猜一猜,想一想

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依次连接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如图)能得到—个怎样的图形呢?先猜一猜,再证明。

《四边形》教案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19~21页。

教材简析:

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让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这样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没有深入研究它们的特征。但是教材安排了许多折、剪、拼的活动,比较多地将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这些操作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围成的这些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的位置,用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可以拼成多种图形。这些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成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初步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摆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像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并让学生正确认识它们。

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若干个,剪刀一把,钉子板和20页上半页的图片。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正分形纸、直角三角形纸若干张、剪刀、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喜欢折纸吗?你们想折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玩折纸游戏好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折一折,认识三角形

(1)教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图形的纸?(正方形纸)请小朋友们拿出和老师手中一样的正方形纸,你能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吗?(教师巡视,如有学生对对折不理解要及时指导。)

(2)展示成果。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折的?

①对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

②对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贴出图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三角形)

③让所有小朋友用正方形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用小手摸一摸折出的三角形的面,再沿着这个三角形的边画一画,然后拿走折纸剩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三角形的样子,并用手书空画出来。

[评析:让学生建立图形表象是教学的重点,教者通过折、摸、画、想、手书空画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空间表象,可谓水到渠成。]

(3)认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分别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让学生认一认,说明这些都叫三角形,让学生记住它们的样子。

(4)认识生活中的三角形。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到红领巾、三角尺等身边有的物体时,让学生摸着红领巾、三角尺的面说:红领巾的.面是三角形的,三角尺的面是三角形的。

(5)在钉字板上围三角形。

你们知道了身边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你们能在钉字板上围出一个三角形吗?各自围一围,同桌相互展示(如有困难,相互帮助)。然后在全班展示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6)摆三角形。

你们能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吗?摆好后小组相互评一评,推选出优秀代表展示。

(7)我们能用正方形纸对折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一张长方形的纸,你也能折成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比一比谁最聪明。

[评析: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也有三角形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再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用小棒摆三角形、用长方形纸折三角形,既体现了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又能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让学生认知三角形,了解三角形。]

2.剪一剪、拼一拼,认识平行四边形

(1)请小朋友们用剪刀把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下来(师生同剪)。

你能用剪下来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不一样的图形吗?

动手拼一拼,把拼成的不同图形贴在黑板上(可能拼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师指着平行四边形问: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图形?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出示各种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认一认,并沿着它们的边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认一认,记一记它们的样子。

(3)找平行四边形。

出示楼梯图片,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用小手指一指,再让全班小朋友打开课本22页,同桌互相找一找篱笆、扶手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4)围平行四边形。

在钉子板上你们能围出平行四边形吗?动手围一围,同桌相互检查,相互帮助,再指名上台来围给大家看一看。

(5)摆平行四边形。

小朋友们围得真好,你们会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在书上第44页方格纸上画一画,选择几幅展示。

[评析:用学习三角形的方法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游戏巩固,拓展提高

1.想想做做第4题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几个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动手拼一拼,展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2.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自由拼一拼,也可以小组讨论,把不同拼法贴到黑板上,再让学生认一认,记一记。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我们刚才拼出了许多形状的图形,下课后拼给同学看一看,回家后拼给爸爸妈妈看一看,好吗?

[总评:本课始终以操作为主线,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让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索新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教师又以比比谁最聪明看谁找得多等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边形》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几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剪刀、胶带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公园准备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上铺上草坪,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1.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并让学生说说是沿那条线剪的。

用数格子方法的老师不要反对,而是引导他们知道当出现不满1格时,都当作半格数。

学生看书上的图。思考:书上的问题。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或动手用带来的纸片等进行操作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剪、拼等方法

学生做完后老师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与其他组进行交流。重点说说用剪拼方法的学生,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逐步将问题转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归纳

以多种探索方法为基础,归纳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本方法。

3.解决问题

根据总结出来的公式求出上面的草坪的面积。并用数格子的结果验证。

三、知识应用

完成课后练习

试一试

学生在剪拼中,会出现多种剪法,根据学生的多种剪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剪法的共同特点,并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4×3=12m2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试一试中的题目

培养学生解决完问题后要主动总结方法和规律。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教学反思: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试一试

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同学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

说说,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试试用代入字母公式的方法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复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二、练一练

第2小题分别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说发现。

三、布置作业

练一练的P1、3、4题。

通过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逐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变形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形象地认识“等积变形”。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其面积也相等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反思:

《四边形》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和辨别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图形王国,愿意吗?

(播放多媒体课件)图形博士说:“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图形王国,我是图形博士。”

二、合作探究:

1、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特征。

播放:“请跟随图形小精灵进入第一宫:辨别图形宫”出示各种各样的图形

提问:这些图形你认识吗?说说他们的名称。

学生回答:6、14是正方形。1、3、13是长方形。4、8、11、12是三角形。2、5、7、9、10都见过,但不清楚他们叫什么。你知道吗?

师:不知道的名称我们先放在一边,过一会儿再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播放:“送你们一张笑脸。请跟随图形小精灵进入第二宫:定义图形宫”

2、了解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的概念。

师:请小朋友们为我们的图形朋友找找他们的家?

(1)那些图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4、8、11、12

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

师:那也就是说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板书)这也是三角形的定义。

(2)那些图型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

1、2、3、5、6、9、10、13、14

师:这些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通常叫他们四边形。

小组讨论:四边形的定义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板书)

师:找一找这些四边形中有没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图形?是哪一些?6、14是正方形,1、3、13是长方形

师:正方形和长方形石是在四边形中找到的也就是说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板书)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是三角形与四边形。(出示课题)

谁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定义,什么是四边形的定义?

(3)还有图形7你知道他叫什么吗?(五边形)

问:为什么叫做五边形?由五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

师: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那么这六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六条线段)七边形呢?八边形呢?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几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3、师:图形小精灵说同学们真聪明,回答的太好了,夸夸自己。

三、动手操作: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三宫:动手宫

1、学生动手拼搭三角形和四边形,抽生介绍自己拼搭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学生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

2、除了能拼搭三角形和四边形之外,你还能拼搭其他的图形吗?

学生自由拼搭,介绍。

3、你能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吗?完成书P55题1

4、第四宫:游戏宫,完成书P55题2。

四、总结下课:

1、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的生活中哪里有三角形和四边形?

课堂练习:练习册P41—42

《四边形》教案13

英买力中心小学:古再丽努尔.伊尔夏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从多种图形中辨认出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分一分等活动,建立四边形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区分辨认四边形,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难点:发现并比较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教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学法:研究性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光明小学的校园图片,在这个图片上,你们看到了那些图形?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在屏幕上出示说出的图形。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图形,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79页例1.

大屏幕上有许多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找一找,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1) 学生在教材上找四边形,涂颜色。、

(2) 投影展示,交流讨论。

(3) 比较加深,说说其他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4) 老师小结:四边形是指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板书)

2.围四边形。

请根据自己的想象,动手折一个四边形。摸一摸自己折的四边形。

老师在下面观察。

3.讨论学习四边形的特征。

师:谁再来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四边形还有四个角。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谁能把他们两个人的答案完整的说一遍。

生: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的图形是四边形。

师:你们的回答很正确,你们真是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象这样由四条直的边围成,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板书:四条直的边、四个角,找学生说四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这么快就掌握的新知识,现在有个新的.挑战正等着你们,你们敢接受吗?(出示图片题,是四边形用Yes 回答,不是用No 回答并说明理由。)

师:这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生:因为它的边不是直直的,所以不是四边形。

师:这个图形为什么也不是?

生:因为它的边没有围在一起。(寻找四边形)

师:同学们可真细心,找到的四边形可真不少。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第二题。

2. 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在校园里找出5个不同的四边形。

四、课后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32页

板书设计

四边形

1.认识四边形

四边形是指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

2.四边形的特征

(1)有四条直的边。

(2)有四个角。

《四边形》教案14

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P87~88例1及练习十九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摆、拼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迁移式、尝试、扶放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生:剪刀、直尺、平行四边形纸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为了创建文明城市,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某社区准备要修建两个大花坛(出示教材第87页情境图)。这两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的?(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2.让学生猜测:你觉得哪一个花坛大一些?多数学生认为不容易猜测,极少数同学猜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大。通过猜测,引导学生总结出:要想比较哪个花坛大,需要计算它们的面积。

3.提问:你会算它们的面积吗?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互动新授

1.数方格,比较大小。

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根据已有经验,学生会想到用数方格的方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及平行四边形图。

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格?每一个小方格是l平方米,不满一格的均按半格计算,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数完以后会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m2。

继续出示教材第87页的长方形图,让学生数一数并算一算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数完得出:长方形的长为6m,宽为4m,面积是24m2。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87页的表格,并对填表的结果进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讨论,得出:两个图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和面积分别相等。

2.猜想验证。

提问:通过数方格子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如果是一个很大的平行四边形田地还能用数格子的方法吗?(不能,很麻烦)

引导学生小结并质疑: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数格子的方法是很不方便的,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既方便又简单?

引导假设: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出它的面积?

操作验证:演示教材第88页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平行四边形纸片,像刚才演示的操作一样,同桌相互合作,动手进行剪、拼、移的操作方法,从中再次验证一下是否正确。

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操作。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操作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发现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后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即长方形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追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学生得出结论: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

3.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推导过程。(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4.教学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板书)

5.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第88页例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完成;教师板书。

三、巩固拓展

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2题。可先让学生试着做,再通过集体订正检查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五、作业: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1、3题。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例1 S =ah

↓ ↓ ↓ =6×4

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24(m2)

↓ ↓ ↓

S=a × h

《四边形》教案15

【教材分析】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四边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有趣的素材。在本节课内容的呈现中,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实世界的物体,通过让学生观察大量丰富的平面图形,从而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发现”四边形,归纳其基本特征。另外,在介绍新知识时,要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课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学习各种四边形。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通过圈一圈、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运用四边形的特征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在一系列感知四边形特征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给四边形分类。

难点: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学具、小棒、七巧板。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小房子、方砖铺成的走廊、松树、苹果树……)这幅画设计的漂亮吗?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都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还有其他一些你叫不出名字的图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现各种形状,得出教材中的主题图。

4.揭示课题:这幅美丽的图画里包含了许多图形,图形中有一种叫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四边形。(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感知四边形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里有许多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

学生先看一看,找一找,再把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用笔做出标记。

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你为什么认为这些图形是四边形?其他的图形不是四边形?

2.探究四边形特征。

出示选好的四边形。

(1)看一看。

师: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四边形有4个角,有四条直的边。

(2)摸一摸。

师:请每个同学手里拿一个四边形,和老师一起来摸一摸它的四周。

归纳: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这就是四边形的特点。(板书)

3.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书中的四边形,那你们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

生:教室的门、窗户、地砖、黑板……

4.动手画一画。

画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针对同学画出的四边形进行评价。

5.动手做一做。

师: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也来做一做四边形呢?在做之前,请看清楚下面的要求。

课件展示要求:

(1)请选好小棒,做出的每个四边形要形状不同。

(2)小组合作完成,看哪一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四边形又快又多。

师:(示范)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两种长度不同的小棒,红色的更长,蓝色的更短,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是相同的,现在请小组长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活动中播放音乐)

师:时间到,放

下手中的小棒。请小组长汇报个数,说出都摆了哪几种形状的四边形。(生答)

【巩固应用】

教材第79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个角。

下载《四边形》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边形》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四边形》教案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四边形及其边、顶点、角、外角的概念;.使学生熟练掌握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并能灵活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过程新课1.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四边形,四边......

    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实验小学(东)张丽娜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边形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同伙圈一圈、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运用四边形的特征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过程与方......

    《四边形的分类》教案

    《四边形的分类》教案 周村区中和街小学 吴贝贝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

    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师:刘辉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

    《认识四边形》教案[大全]

    《认识四边形》教学设计习家店小学 李羽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

    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四边形的认识 凤小:向国宏 教学目标: 1、 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通过涂一涂、找......

    四边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从多种图形中辨认出四边形。 2、通过找、涂、分、围等活动,使学生建立四边形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