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案例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A.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B.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够按照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这个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并能给这些类别的动物增添成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类的科学习惯。【教学重点】
1.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
2.认识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并能够给这些类别的动物增添成员。
【教学难点】
知道给常见的动物分类的科学标准是按照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等类别来分类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题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谁能说说你知道的动物有哪些呢?(充分让学生由发言,体现动物的多样性)
2.引入课题: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在动物王国中,动物种类纷繁复杂,至今为止,已发现的就有150多万种。面对如此众多的动物,我们如何将他们进行分类呢?
这一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种类繁多的动物”(板书课题:种类繁多的动物)。
二、自主探究:如何给动物进行正确分类
(一)活动一: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过渡: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动物朋友(课件)和他们认识认识!2.接下来,我们就以这几种动物为例,给他们分分类。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根据你日常积累的知识,小组讨论交流,试着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九种动物分分类,并用卡片将小组分类方法展示出来。3.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4.汇报交流。(预设: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对多种多样动物的分类,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生汇报时要简要说明不同方法的分类标准,当学生分类标准说不清时教师可作适当提示,对不科学的分类方法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证精神。)
(二)活动二:比较动物的骨骼 1.过渡
同学们,从刚才的活动中,你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动物,而且都能用自己的方法给这些动物分类了,收获真不小。但大家的分类方法中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不科学的,我们接着往下研究。
刚才的活动中看到大家个个兴致勃勃,那根筋绷的那么紧,一定累了吧?(累)那好吧,现在就让我们放松放松,对子之间互相摸摸后背,按摩按摩。开始!
大家刚才在按摩的过程中发现了你的后背都长有什么?(骨骼)那还有那些动物具有类似的脊柱呢?大家先讨论下,然后汇报。
2.认识脊柱:课件出示鸟的骨骼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鸟的骨骼标本由哪几部分组成,是怎样连成一个整体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概括:连接鸟的整个身体的这条骨骼叫作脊柱。
3.比较:出示鱼、狗的骨骼标本,比较三者共同特征。
(比较动物骨骼时,侧重于对脊椎动物骨骼的观察,最好给学生准备实物标本,如没有就只能用课件来代替,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背部的脊柱。)
(学生自由发言)
4.加深认识:列举认识的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 5.得出科学概念:科学家根据动物身体构造的这一特征,把动物分成了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6.学生巩固活动:根据动物身体中是否有脊柱的特征,利用卡片对九种动物进行科学分类。
汇报交流。
三、深入探究: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活动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
1.过渡:不错,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四副插图,并快速阅读课本78页中的动物小百科知识,说说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阅读知识交流
(预设:昆虫类:身上有三对足;鸟类:身上长羽毛;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哺乳类:哺乳、胎生。)
2.根据动物小百科中所提到的动物的特征,你能在刚才分类的基础上,将这九种动物做更进一步的分类吗?(学生再次利用动物卡片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更进一步分类)
讨论交流
(预设:在此次分类活动中,出现蜗牛分不下去的现象,教师必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即三年级所学的蜗牛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蜗牛不属于昆虫类,它是无脊椎动物中的另一个类别---软体动物。)
3.生活扩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类别呢?它们又有何显著特征?能说说吗?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根据不同动物身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征。科学家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类,而这些特征正是他们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到了初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习。
4.巩固练习: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1)比一比:根据你所知道的动物的特征,你能给不同类别的动物增添新成员吗? 比一比:谁知道的最多?(学生学习活动卡)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鱼类 昆虫类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根据所知道的动物的特征,给不同类别的动物增添新成员吗? A.小组讨论,完成学习卡,记录员做好记录。
B.还可以补充上你知道特征的其它动物类别,并为他们添加新成员。C.活动时间: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学习卡
(3)汇报交流,对汇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5.结合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1)过渡:同学们,从刚才活动中可以看出,你们认识的动物可真多啊,(2)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这么多动物,每天和我们朝夕相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但是,某些人却为了个人的私欲,正对这些动物进行肆意捕杀,(课件展示)对他们的行为,你有何看法呢?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珍惜动物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拓展性活动
过渡:说得真好,同学们,我们这个生命世界中,正因为生存着这么多的动物,才如此美丽,而我们的生活,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动物的存在而变得丰富多彩,珍惜动物,保护动物,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让我们跟随大屏幕走进动物王国,去感受动物世界无穷的奥妙吧!
小结扩展:动物世界真是奇妙无穷,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很多的动物,但对于我们来说,对动物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动物世界中还有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大家还有兴趣去认识更多的动物,进一步探索动物王国吗?好,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外作业:通过电视、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动物分类的科学小论文,下节课我们来进行成果展示,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小小动物学家。
五、板书设计
鸟类
鸽子
鸭
哺乳动物
虎
牛
脊椎动物
鱼类
草鱼
带鱼
两栖动物
娃娃鱼 青蛙
爬行动物
鳄鱼
种类繁多的动物
软体动物
蜗牛
章鱼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蝴蝶
环节动物
蚯蚓
水蛭
【教后记】《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节课是以学生经验中已有的动物种类为研究基础,让学生在给动物分类的活动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对于教材中选择的九种动物,本人认为可以把草鱼换成金鱼。黄牛可以换成小狗或小猫,理由是金鱼比草鱼更被学生们所熟知,而小狗和小猫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都非常熟知,换了之后,分类也不受影响;而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蜗牛来说。给动物添加新成员时,只有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并没软体动物,也就是说蜗牛是分不下去的,那出示蜗牛是不是显得多余。我的理解是不多余,而且很重要。A.学生对蜗牛很熟悉。三年级时,我们专门引导学生研究过它。这一节课,我们有必要通过分类活动,唤起学生的回忆。B.消除一种误解。在小孩子的心目中,什么是昆虫?孩子们的回答是“小动物”。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昆虫是等同于小动物的。什么蜘蛛、瓢虫、蜈蚣、蜗牛都是“昆虫”。C.对分类的一个拓展。让学生明白,动物的分类不只是这四类,还有其它的,需要我们到课外去了解。
第二篇: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生物多样性”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生物多样性单元”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P77、P78页)
【教材分析】:三年级时学生们已经研究过周围的动物,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积累,已经有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又通过本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的学习,学生更加了解了他们所熟悉的校园中生活着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那自然界会有多少种动物?这个问题必然会引发学生了解动物种类的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说,每个学生能说出的动物名称都将数不胜数。但是动物怎样科学地分类,学生们并不清楚。基于这样的原因,本节课以学生常见的动物为研究基础,让学生通过分类的活动感受动物的种类繁多,从而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
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骨骼中有没有脊柱是分类的依据。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经验和思维特点,他们理解鸽子、狗、鲤鱼等动物是脊椎动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也必将为本节课继续研究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类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学习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更多类别的动物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
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身体特征比较明显,这些类别中的动物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在这节课中通过对比观察,继续培养学生根据生物的身体特征给生物分类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分类是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学情分析】:与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为教学内容有着相同的原因,这一节课以学生经验中已有的动物种类为研究基础,让学生在给动物的分类中,感受动物的多种多样,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骨骼中有没有脊柱是分类的依据。六年级的小学生有过多次研究动物的经历,他们已经认识到地球上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完全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A、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B、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够按照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这个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并能给这些类别的动物增添成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B、认识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并能够给这些类别的动物增添成员。
2、教学难点
知道给常见的动物分类的科学标准是按照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等类别来分类的。【教学方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探究式”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科学教学。这也是科学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探究的方法进行动物分类教学,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动物名称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多种多样的植物,关于植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2、提问:你们喜欢动物吗?谁能说说你知道的动物有哪些呢?(充分让学生由发言,体现动物的多样性)
2、引入课题: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在动物王国中,动物种类纷繁复杂,至今为止,已发现的就有150多万种。面对如此众多的动物,我们如何将他们进行分类呢?这一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板书课题:种类繁多的动物)。
二、自主探究:如何给动物进行正确分类
(一)、活动一: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过渡: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九位动物朋友,请大家拿起桌上的卡片快速和他们认识认识!
2、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九种动物为例,给他们分分类。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根据你日常积累的知识,小组讨论交流,试着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九种动物分分类,并用卡片将小组分类方法展示出来。
3、学生活动,教师相机指导。
4、汇报交流。
(预设: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对多种多样动物的分类,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生汇报时要简要说明不同方法的分类标准,当学生分类标准说不清时教师可作适当提示,对不科学的分类方法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证精神。)
(二)、活动二:比较动物的骨骼
1、过渡:同学们,从刚才的活动中,你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动物,而且都能用自己的方法给这些动物分类了,收获真不小。但大家的分类方法中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不科学的,我们接着往下研究。
2、认识脊柱:课件出示豹子的图片和骨骼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豹子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是怎样连成一个整体的?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概括:连接鸟的整个身体的这条骨骼叫作脊柱。
3、比较:出示其它动物的图片和骨骼图片,比较特征。
(比较动物骨骼时,侧重于对脊椎动物骨骼的观察,最好给学生准备实物标本,如没有就只能用课件来代替,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背部的脊柱。)
(学生自由发言)
4、加深认识:列举认识的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
5、得出科学概念:科学家根据动物身体构造的这一特征,把动物分成了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6、学生巩固活动:根据动物身体中是否有脊柱的特征,利用卡片对九种动物进行科学分类。
汇报交流。
三、深入探究: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活动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
1、过渡:不错,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四副插图,并快速阅读课本78页中的动物小百科知识,说说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阅读知识交流
(预设:昆虫类:身上有三对足;鸟类:身上长羽毛;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哺乳类:哺乳、胎生。)
2、根据动物小百科中所提到的动物的特征,你能在刚才分类的基础上,将这九种动物做更进一步的分类吗?(学生再次利用动物卡片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更进一步分类)
讨论交流
(预设:在此次分类活动中,出现蜗牛分不下去的现象,教师必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即三年级所学的蜗牛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蜗牛不属于昆虫类,它是无脊椎动物中的另一个类别---软体动物。)
3、生活扩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类别呢?它们又有何显著特征?能说说吗?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根据不同动物身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征。科学家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类,而这些特征正是他们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到了初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习。
4、巩固练习: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1)、比一比:根据你所知道的动物的特征,你能给不同类别的动物增添新成员吗?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根据所知道的动物的特征,给不同类别的动物增添新成员吗? a、小组讨论,完成学习卡,记录员做好记录。
b、还可以补充上你知道特征的其它动物类别,并为他们添加新成员。c、活动时间:2分钟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学习卡
(3)、汇报交流,对汇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学们,从刚才活动中可以看出,你们认识的动物可真多啊,这么多动物,每天和我们朝夕相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但是,某些人却为了个人的私欲,正对这些动物进行肆意捕杀,对他们的行为,你有何看法呢?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珍惜动物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拓展性活动:
小结扩展:动物世界真是奇妙无穷,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很多的动物,但对于我们来说,对动物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动物世界中还有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大家还有兴趣去认识更多的动物,进一步探索动物王国吗?好,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外作业:通过电视、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动物分类的科学小论文,下节课我们来进行成果展示,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小小动物学家。
五、板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鱼类…… 昆虫类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鸽子 虎 草鱼 蝴蝶 蚯蚓 蜗牛…… 鸭„„ 牛„„ 带鱼„„ 蝗虫„„
【教学反思】:
《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节课是以学生经验中已有的动物种类为研究基础,让学生在给动物分类的活动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生物界公认的分类方法是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等级进行逐级分类的。但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分类不全的现象。例如:比较动物骨骼时,只出示了鸟类、鱼类、哺乳动物的骨骼,却少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这两大类。对于分类不全的这一现象,我的理解是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不是要给学生一个如何完整的、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而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兴趣。只要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即可,对学有余力的、兴趣特浓的学生建议他们课外自主学习,老师则作必要的引导。
2、对于教材中选择的九种动物,本人认为可以把草鱼换成金鱼。黄牛可以换成小狗或小猫,理由是金鱼比草鱼更被学生们所熟知,而小狗和小猫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都非常熟知,换了之后,分类也不受影响;而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蜗牛来说。给动物添加新成员时,只有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并没软体动物,也就是说蜗牛是分不下去的,那出示蜗牛是不是显得多余。我的理解是不多余,而且很重要。A、学生对蜗牛很熟悉。三年级时,我们专门引导学生研究过它。这一节课,我们有必要通过分类活动,唤起学生的回忆。B、消除一种误解。在小孩子的心目中,什么是昆虫?孩子们的回答是“小动物”。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昆虫是等同于小动物的。什么蜘蛛、瓢虫、蜈蚣、蜗牛都是“昆虫”。C、对分类的一个拓展。让学生明白,动物的分类不只是这四类,还有其它的,需要我们到课外去了解。
3、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让学生感受到生物有多样性。在这节课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这一核心概念。A、说自己认识的动物。从说不完中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B、分类和补充相似的动物。让学生在分类和补充中感受动物种类的多样。C、扩展活动。结合乡土教材,让学生在认识多种动物类别的基础上,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情感教育,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动物世界的欲望。
4、教学预设问题:A、在学生尝试分类的时候,应让学生先说自己的分类标准,再说怎么分。这样学生更能弄清一次分类时,只能有一个分类标准。B、当学出现争论时,要静下心来,舍得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而不是急着做判断。
第三篇:《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上册《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的教学与前一课《多种多样的植物》一样,以学生已知的动物为研究基础,让学生通过分类活动感受动物的多种多样,从而进一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动物分成不同的类别。以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动物种类繁多的感性认识。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研究过周围的动物,加上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的积累,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许许多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因此本课一开始学生都很活跃,还列举了大量人们常见的动物。但是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征,怎样根据他们的特征来分类,学生们并不清楚。所以一开始我的想法是从常见的动物入手,再介绍身边熟悉的动物,等交流到一定程度后,再让学生讨论分类的标准,然后依据不同标准进行排列分组。大家都能较直观地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他们提出了诸如按生殖方式、按食性不同、按生活环境、按饲养方式等等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在这样的分类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了动物的种类繁杂。借助几种动物骨骼照片,结合平时生活中吃鱼、吃鸡时的感受,学生对脊椎动物的特征能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通过比较,学生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就比较清楚了。通过比较观察脊椎动物中的成员,在之前的分类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类活动中,学生想法很多,甚至分类比较混乱,所以我让同学们借助书本上的小知识来帮助自己解决的难题。这个过程中,因为学生不能完全了解动物的生活方式、繁殖方式、体貌特征和运动方式,就算划分了种类,也不见得能正确的给这些类别添加新的成员。所以教学中我重点抓住各大类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特征,然后请学生按照这些特征重新给这些类别添加新的成员,这样一来,就感觉简单多了。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认识到学生的知识建构,要靠他们自己去认识,去理解,去内化,才能真正地装进他们脑子里.科学课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一种思维,一种科学精神!
第四篇:《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培养积极的探究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生命世界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了解生命体的主要特征,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命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生命科学领域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如下: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二单元《动物》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五年级下册:无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探究式”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科学教学。这也是科学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自主探究的方法给动物分类教学,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研究过周围的动物,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积淀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又通过本单元《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的学习,学生更多的了解了他们所熟悉的校园中生活着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再拓展学生的研究范围,那自然界会有多少种动物?这个问题必然会引发学生了解动物种类的极大兴趣。但是动物怎样科学地分类,学生们并不清楚。本节课以学生较常见的动物为研究支撑,让学生通过分类活动感受动物的种类繁多,从而为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奠定探究兴趣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
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骨骼中有没有脊柱是分类的依据。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经验和思维特点,他们理解鸽子、狗、鲤鱼等动物是脊椎动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也必将为本节课继续研究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类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学习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更多类别的动物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因此在这节课中通过对比观察,继续培养学生根据生物的身体特征、生活环境、运动方式给生物分类的能力,体会分类是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学情分析】:与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为教学内容有着相同的原因,这一节课以学生经验中已有的动物种类为研究基础,让学生在给动物的分类中,感受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骨骼中有没有脊柱是分类的依据。六年级的小学生有过多次研究动物的经历,他们已经认识到地球上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完全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够按照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这个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2、能给这些类别的动物增添成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
2、认识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并能够给这些类别的动物增添成员。
二、教学难点
知道给常见的动物分类的科学标准是按照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等类别来分类的。
【教具准备】
课件(动物世界视频短片、动物图片)、动物骨骼标本、【教学流程】
一、课题引入
出示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视频短片),让学生体会动物的种类繁多。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从短片中看到了许多动物,有天上飞的、水中游的、还有在地上走或爬的,你们喜欢吗?想了解他们吗?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去研究种类繁多的动物吧!(板书课题:种类繁多的动物)。
二、自主探究:如何给动物进行正确分类
(一)、活动一: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过渡(出示动物图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九位动物朋友,请大家快速和他们认识认识!
2、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九种动物为例,给他们分分类。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根据你日常积累的知识,小组讨论交流,试着按你自己的分类标准给九种动物分分类。
3、学生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巡视纠偏。
4、汇报交流,并分享成果。
(预设: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要鼓励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给多种多样动物的分类。学生汇报时要简要说明不同方法的分类标准及依据,当学生分类标准说不清时教师可作适当提示,对不科学的分类方法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
(二)、活动二(出示动物骨骼标本):比较动物的骨骼
1、过渡:同学们,从刚才的活动中,你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动物,而且都能用自己的标准给这些动物分类了,收获真不小。但大家的分类方法中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不科学的,我们接着往下研究。
2、认识脊柱:课件出示鸟的骨骼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鸟的骨骼标本由哪几部分组成,是怎样连成一个整体的?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概括:连接鸟的整个身体的这条骨骼叫作脊柱。
3、比较:出示鱼、狗的骨骼标本,比较三者共同特征。
(比较动物骨骼时,侧重于对脊椎动物骨骼的观察,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背部的脊柱。)
(学生自由发言)
4、加深认识:列举认识的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
5、归纳出科学概念:科学家根据动物身体构造的这一特征,把动物分成了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6、学生巩固活动:根据动物身体中是否有脊柱的特征,利用动物图片(PPT演示文稿)对九种动物进行科学分类。
汇报交流。
三、深入探究: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活动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
1、过渡:不错。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书上第78页四幅插图,并快速阅读本页中的灰底色部分的动物小百科知识,说说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阅读知识交流。
(预设:昆虫类: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三对足,胸部有一对触角;鸟类:全身覆盖羽毛,卵生;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卵生;哺乳类:全身覆盖毛,哺乳、胎生。)
2、根据动物小百科中所提到的动物的特征,教师再次出示动物图片(PPT演示文稿):你能在刚才分类的基础上,将这九种动物做更进一步的分类吗?
讨论交流
(预设:在此次分类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将鲸、海龟、鳄鱼分到鱼类现象,如果是这样恰恰是老师所期盼的,这样一类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好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出现意想不到争论高潮。在此,老师就顺理成章地给学生讲解许多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身体的某些特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对动物的生存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3、生活扩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类别呢?它们又有何显著特征?能说说吗?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根据不同动物身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征。科学家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类,而这些特征正是他们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到了初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习。
4、巩固练习: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根据你所知道的动物的特征,你能给不同类别的动物增添新成员吗?
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鸟类哺乳动物鱼类爬行类昆虫类软体类
【教学评价设计】
1.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依据的回答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要求学生的表述尽量完整,如果遇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给予提示并给予肯定,对其积极发言的态度应给予鼓励。
2.对学生小组合作的评价:小组合作活动时对纪律、速度、参与度都要有评价。选择两三组同学的记录单实物投影,概括得好的给予肯定。
3.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本课要让学生体会到种类繁多的动物,让我们的大自然丰富而美丽,我们要保护动物,保卫我们的生态平衡。
附:
1、板书设计:
2、学生记录单
根据你所知道的动物的特征,你能给不同类别的动物增添新成员吗?
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鸟类哺乳动物鱼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软体类
【设计特色简述】
学生对动物是很喜爱的,在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教师预设了可能会出现将鲸、海龟、鳄鱼分到鱼类现象,如果是这样恰恰是老师所期盼的,这样一类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好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出现意想不到争论高潮。在此,老师就顺理成章地给学生讲解许多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身体的某些特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对动物的生存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教后反思】
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研究过周围的动物,再加上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积累的对于动物的认识,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许许多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因此本课一开始学生都恨兴奋,列举了大量的动物。但是这些动物到底如何表现为多种多样,学生们并不清楚。
由于学生所认知的动物太多,因此我从本单元第一节课校园生物大搜索入手,从常见的动物入手,再介绍身边熟悉的动物,等交流到一定程度后,再让学生讨论分类的标准,然后依据不同标准进行排列分组,大家都能较直观地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对于动物的分类标准,基于前一课的学习,学生的想法还是很多的。虽然还比较朴素,不是那么规范、科学,提出了诸如按生殖方式、按食性不同、按生活环境、按饲养方式等等各种不同的标准。在这样的分类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了动物的种类繁杂。借助几种动物骨骼照片,结合平时生活中吃鱼、吃鸡时的感受,学生对脊椎动物的特征能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通过比较,学生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就比较清楚了。在找昆虫、鸟、鱼、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时,我也设计成让学生在对比中找他们的共同之处,几乎没有什么挑战和悬念,学生很快把这几类动物的特征全找出来了。但在给昆虫、鸟、鱼、哺乳动物添加成员时,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出现将鲸、海龟、鳄鱼分到鱼类现象,可能是学生受平时生活经验的影响或者是受到感官的欺骗,才会有这种低级错误。只好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四类动物的概念特征,并从动物进化的角度去解释、讲解,终于改正过来。
第五篇:《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基础,也如同上一课一样,在于学生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对校园动物的了解,本课教学的重点还是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动物,能依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研究。
本课教学的方法也基本类同于上一课。对于分类研究的动物,让学生先说说校园中搜索到的部分动物,再说说自己了解的认识的动物。因为没有太多相应的照片资料,就写在了一张张卡片纸上贴在黑板上,贴的满黑板是,充分感受到动物种类的多样性。等交流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名称后,让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依据不同标准进行排列分组,能较为直观地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对于动物的分类标准,学生的意见还是较为统一的。
在分类教学时,着重应让学生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了解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的身体特征。借助实验室里的部分动物骨骼标本、^***骨骼模型,结合平时生活中吃鱼、吃鸡时的感受,学生对脊椎动物的特征能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但在给昆虫、鸟、鱼、哺乳动物添加成员时,却又出现了各种问题:鸡、鸭、鹅不当鸟类;蜘蛛、蜈蚣当昆虫等,真是难以理解六年级的学生怎么还会有这种低级错误。在出现这些问题时,我让学生再次阅读书本中关于四种动物的概念定义,再结合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进行区分删选,及时把问题解决。学生在课堂上,还会提出:蜘蛛、蜈蚣还有校园中常见的蜗牛、潮虫(西瓜虫)不是昆虫类动物那属于哪类动物?可以找些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下。学生还会提到校园中看到的毛毛虫,要向学生说明,毛毛虫是蝶蛾动物的幼虫,不是单独的一种动物类别,而蝶蛾属于昆虫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