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朋友吗?
生:记得。
师:谁来读一读?请你来读第一行。生1:不信,青蛙,弄错,坐井观天。师:你读得真好!请你来读第二行。生1:回答,抬头,井沿,无边无际。
师:两位同学的发音都很准确,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齐读)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在什么地方。生:在井。
师:最后小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谁来把它们放到正确的地方?请这位女孩子。
生1:把小鸟放放在井沿上。
师:这位小女孩让小鸟和青蛙来到了正确的位置,对吗? 生:对。
师:里面哪句话写出了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找出课文里的一句话,找到的同学举手。青蛙,小鸟,在什么地方?请这位男孩子。生1:
师:好,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请你来。生2: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师:井沿在哪里?请你说。
生1:井沿就是在井的上面的边边那里。
师:哦,井口的边叫做什么? 生:井沿。
师:井沿,对啊,那我们来看一下,那碗口的边叫做什么? 生1:碗沿。
师:对,那河的两边呢?你说。生1:河沿。
师:对了,同学们多聪明呀!下次就会了什么是碗沿,什么是井沿。一起来读一下,一,二,起。(齐读)那这个沿字该怎样记住它呢?请你说。
生1:左右结构,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几一个口。师:那我们记住这个字时要记住哪些笔画呢?请你说。生1:注意那个几不要画勾。师:恩,你说出它的笔画来。生1:撇,横折弯。师:哦,这一笔叫什么? 生:横折弯。
师:注意不要多了勾。看老师写一下这个字,三点水写在左半格,右边占的位置比较多一点。我们拿出右手食指,一起来写一下这个沿字。沿,起。生:点,点,提,撇,横折弯,竖,横折,横 师:它的拼音的什么? 生:yán 师:我们把这个沿字放回句子里,谁再来读一次。这位小男孩,请你来。生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生2: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读得流利多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青蛙和小鸟争论不休,他们在争论什么?请同学们看动画。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个什么问题而争论? 生1:青蛙以为天只有井口这么大。生2:他们为了争论天的问题。天无边无际。师:有同学认为天无边无际,小鸟同不同意? 生1: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的,小鸟不同意。
师:那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读一读,用直线画出青蛙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鸟的话。好,开始。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谁来说一说。生1:青蛙认为天像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师:你能找出天有多大的那句话吗?
生1: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能飞那么远吗? 师: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呢?
生1:我读懂了青蛙坐在井里,每天一抬头,看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窄,那么小,小鸟还要飞那么远吗? 生2:不用飞那么远吧。
生3:在青蛙眼里,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就不用飞那么远了。师:请男生读读上面那句,女生读下面那句。生读。
师:那你还读懂了什么呢?青蛙相不相信小鸟的话? 生齐:不相信。
师:那哪个词语可以看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 生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要飞那么远吗?
师:还有一个词。生2:大话。师:什么叫说大话? 生1:骗人的话。生2:说谎。生3:不切实际的。生4:吹牛。
师:青蛙认为小鸟的那句话吹牛,不符合实际?找一找书本是哪一句? 生1: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生2:大得很呢?
师:小鸟的哪句话是说大话?
生1:我从天上来,飞来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师: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一百多里是多远? 生:很远。
师:对,我们小沥小学到东日酒店那才1里。100多里比到广州还更远,那小鸟飞的距离呢? 生:很远,很远。师:谁能读出很远很远? 生1,生2,生3读
(齐读)。
师:小鸟飞了那么远,飞到天的尽头了吗? 生:没有。
师: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生1:无边无际。
师:请你找出小鸟的那句话读一读。
生1: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师:谁能读读小鸟的话?
生1: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师:请一二组的同学读青蛙的话,三四组的读小鸟的话。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吧!生齐读。
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那还有什么都无边无际呢? 生1:宇宙 :无边无际,大得很呢!生2:大海无边无际,大得很呢!生3:望远镜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东西!生4:地球无边无际,大得很呢!生5:森林无边无际,大得很呢!生6:还有沙漠无边无际,大得很呢!师: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无边无际。生齐读
师:真的非常非常得大啊!
师:让我们更小鸟浏览这无边无际的世界吧!师:什么无边无际? 生:大海。
师:小鸟来到了哪里? 生:草原。
师:小鸟去到哪里呢?
生1:小鸟去到了草原,大海,森林,沙漠。
师:小鸟面对着这么美丽的景物,它会说什么呢?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师:你们觉得这只小鸟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 生1:爱旅行的小鸟。生2:聪明的小鸟。生3:它不怕累飞翔的小鸟。生4:勤奋的小鸟
生5:勤快的小鸟。
师:小鸟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见到了那么多的景物,真是一只见多识广的小鸟啊。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出一个字谜:它有二只小耳朵。你们猜这是这个句子的哪一个字呢? 生1:际
师:那你们是怎么记这个字呢? 生1:左边是双耳刀,右边是一个示字。师:让老师写写这个字吧!我们来读一读小鸟与青蛙的对话吧!生齐读(男读青蛙,女读小鸟)师:你听,他么在争论什么啊?
生1:他们在争论,青蛙说青蛙:朋友,我天天坐在井口里,一抬头就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又说回:小鸟: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师:那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生1:我认为小鸟对,青蛙错,因为天是无边无际的,不是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2:我认为小鸟对,青蛙错,因为青蛙它整天只坐在井口里,不知道天究竟会有多大。师:对啊!
师:蛤蜊也没想到这是一只井底之蛙啊!很聪明,还有什么呢? 生1:还有懒惰的青蛙,它不愿意跳出井口。
生2:它是一只没见识的青蛙。
师:对啊,它的见识太少了,眼光太浅了,这也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生1读: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我一抬头,就看见天空,我是不会弄错的。
生2: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看吧!师:同学们,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1:他们读得没有感情。
师:对啊,青蛙小鸟是笑着的对对方说的啊!谁还来读读?
生1: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我一抬头,就看见天空,我是不会弄错的。生2: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看吧!师:谁来说说,这两位小朋友读得怎么样呢? 生:她读书多了一个字。师: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好吗? 男读青蛙的,女读小鸟的。
师:青蛙整天做在井里,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所以人们叫它这是一只井? 生齐说:井底之蛙。师:你们相对青蛙说什么呢?
生1:青蛙啊,你还是跳出井来,出来看看这天空有多大啦,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生2:青蛙啊,你一定要看看小鸟是怎么在外面飞的,小鸟的见识很广,你就知道,所以你不要弄错了。
生3:青蛙啊,你坐在井底,可是小鸟在天上飞,它知道的知识比你多得,所以你一定出来看一看啊?
师:那我们现在听一听小鸟和青蛙的争论吧,请同桌两位演绎一下吧!师:谁来演绎一下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呢?
生:青蛙:你从哪儿来呀?小鸟:我从天上来的,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了呢!青蛙:朋友,我天天坐在井口里,一抬头就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师: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1:他们读得感情很足,但是很没有表情。生2:你们两个很没有表情。没有动作。生3:还有他们的声音很不响亮,没有感情。师:你们又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呢?
生1:我觉得那个男孩子的声音很响亮,很有大进步。
师:同学们,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1:原来小鸟说得对的,那我以后真的要跳出井里来看看。
生2:哇,原来天是这么大的,我错了,原来小鸟是对的,我一定要向小鸟学习,去看看世界究竟有多大才行啊。
生3:哇,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啊,我一定要经常跳出来才对啊。生4:小鸟如果不跟我说,我也不知道天也会这么得大的。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觉得青蛙要听小鸟的劝告,如果自己没去尝试,那就青蛙都不知道这个回事是究竟怎么样的!
生2:我明白了干什么事情都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不可以鼠目寸光。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对待问题,认识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要像青蛙那样犯了错没自以为是。生齐读
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成语是和坐井观天的意思是一样的? 生1:自以为是
生2:亡羊补牢。生3:一叶障目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一个成语叫做什么? 生齐:坐井观天。师:课后我们也要读一读
生齐: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狐假虎威。师:同学们也要找一找这些课外书来看一看,好吗? 生齐:好!
第二篇:《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听清楚了: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这是什么动物呢? 生1:青蛙。
师:对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一起来读课题。生:《坐井观天》。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生1: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生2: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师:我也是知道:什么叫坐井观天? 生: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整体感知,多样识字。
(一)初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下面大家就自己读读这个小故事。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1:可以拼读拼音。生2:查字典。生3:问老师。生4:问同学。师:那就按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
师:同桌两个互相读读课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再多读几遍。生互读。
师:谁愿意读课文?
指几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生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生2: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生3: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生4: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生5: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生6: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生7: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师: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专心!
(二)多样识字。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现在一定能准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了吧!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呢!谁先来? 生1:不信、青蛙、弄错、坐井观天。生2:回答、井沿、抬头、无边无际。师:如果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
生:不信、青蛙、弄错、坐井观天、回答、井沿、抬头、无边无际。师: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生1:不信、青蛙、弄错、坐井观天。生2:回答、井沿、抬头、无边无际。师:自己读读看。谁会读? 生自由读词语。
师:大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 生1:我用熟字加偏旁认识了“际、信”字。生2:“际”和“信”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 ……
师:看来大家掌握地识记生字的方法还真不少,真是细心的好孩子!出示“旋转魔方”
师:现在老师快速旋转魔方,学生抢读魔方上的词语,看看谁读得又对多快。
生齐读:井沿、弄错、坐井观天、抬头、不信、青蛙、回答、无边无际。
师:看来旋转魔方也难不到同学们锐利的眼睛。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师: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播放课文朗读。
生1: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生2: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进行了三次谈话。师:小朋友们请看插图,读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生1: “你从哪儿来呀?”
生2:“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我感觉到小鸟又累又渴了。
生1:“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生2:“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青蛙对小鸟的回答赞同吗?来,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大话”是说太夸张的话 生2:“大话”是吹牛的意思。
生3:“无边无际”是说天很大很大,大得没有边。师:同学们真会读书。
师:请小朋友们读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同桌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生自由读。
师:哪位小朋友来读读青蛙的话?
生: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师:“天天”是什么意思? 生:每天。
师: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他为什么笑呢? 生:青蛙坚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青蛙的自信,谁愿意试试? 生: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师:我们再来听听小鸟的回答。最后小鸟是怎么做的?读读小鸟的话 生: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师:我听出了小鸟耐心而诚恳的话语。
生: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师:小鸟,你对青蛙很有耐心啊。师:谁来评价一下故事中的青蛙与小鸟? 生1:我们要向小鸟学习。
生2: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生3: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四、写字教学。
师:你们看,生字朋友都急着要跟大家再次见面呢。生读生字词。师: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1:“信、抬、蛙”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生2:“答”上下结构。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老师怎样把这些字写在田字格中。师教师范写。生书空。
师:现在请大家开始写一写,注意写字时正确姿势是怎样的? 生:头正腰直两脚平,眼离桌面一尺远,手指离笔尖一寸长。师:好,开始认真写字,看谁写得漂亮? 生练字。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小朋友写的怎样?谁来评一评? 生:“信”字的三横不是一样长的。师:是呀,哪一横最长? 生:第一横最长。师:还有谁来评?
生:“答”字的竹字头写得不好看。师:哦,你观察得很仔细。师纠正错误笔画。
生:第二个同学写得很好看,每个字都八分满,两分空。师:你很会评价呀。请坐下。
师:请同学们对照一下你所写的字,认为自己写得漂亮的,送给自己一朵小红花,认为哪个字不够美观,擦掉再写一遍。生修改。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
13《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词,会写“信、错、答、还”四个生字
2、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课文所包含的的道理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重点: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青蛙头饰、小鸟头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直接导入
1、认读词语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我们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还记得课文中的词语吗?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下自己?
(逐个出示词语:青蛙、坐井观天、井沿、抬头、无边无际)
指名读,其他学生跟读。
2、听写词语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把这些词语写下来,有信心吗?
3、选择一本进行投影范批,学生有错当场改正。
二、学习对话,读中领悟
(一)、引出对话
师: 能干的小朋友不仅会读词语,会写词语,还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呢!谁愿意来挑战一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应板书,随后指着板书引导学生一起把课文内容回顾一遍。)
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他们对天的大小怎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看法呢?要明白这个问题啊,同学们要先读懂他们的三次对话。
(二)、朗读课文
1、出示朗读要求:
(1)、不多字、不少字;(2)、用横线画青蛙的话,用波浪线画小鸟的话。
2、学生反馈,教师相应ppt出示三次对话。
(三)、感悟三次对话
1、出示第一次对话
师:有一天小鸟飞过大海、飞过高山......飞了一百多里,她感到很渴,于是落在一口井的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到了,便亲切的问小鸟:(生齐答)。瞧,多会关心人的小鸟呀,哪只小青蛙愿意来关心关心小鸟?(生读青蛙的话)哪只小鸟愿意来回答青蛙?(生读小鸟的话)师: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们知道一百多里有多远吗?(生自由说,老师板书:1百里=50000米)是啊,好远好远的距离哦,这时的小鸟一定又累又渴,谁来读读看小鸟的话?
预设1:如果学生没有读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想想看,小鸟可能飞过了大海、飞过了高山,还可能飞过哪里?”让你(同一位)学生再来试试看。
预设2:读出来了。“听出来了,这只小鸟飞的很远很远,哪只小鸟比这只小鸟还飞的远呢?” 师:我们一起像这只小鸟来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吧。
2、出示第二次对话
师:听小鸟这么说,青蛙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相信了?
生: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
师:哦,大话是什么意思?
生自由回答。
师:谁愿意做这只不相信小鸟的小青蛙?
生:朋友,别说大话了!
师: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 生:不用飞那么远。
课件出示两句话:
1、还用飞那么远吗?
2、不用飞那么远。
师: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
预设生不知道。
师:请你读一读这两句话。(生读)哦,你第一句比第二句语气更强烈,说明你真的很不相信小鸟的话,谁愿意再来做做这只不相信小鸟的青蛙呢?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这只不相信小鸟的青蛙。
师:我们的小鸟也不同意青蛙的话呢!小鸟说(请学生读一读)它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你在生活中看到过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生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导用“无边无际”说句子
预设:我看见过无边无际的大海。我看见过的稻海是无边无际的。
3、学习第三次话
师:青蛙和小鸟各有不同的看法,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争着争着他们都笑了,它们都在笑什么呢?我们一起读一读他们的第三次对话。
读后学生交流看法。
师总结:是呀!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觉得小鸟的话可笑,而小鸟是却是笑青蛙的无知。它们都说服不了对方去相信自己的话。为什么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呢?请大家再读一读他们的第三次对话,找找原因。
实验:课堂作业本卷成望远镜看一看外面的天,看得到天有多大?我们的望远镜就是青蛙的井,因为他天天待在井里,所以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预设生:因为青蛙呆在井里——师:是啊,他是天天呆在井里,看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预设生:因为小鸟在井外。师:小鸟飞在高高的天空,因为他飞的高所以看得远。
三、角色朗读,加深体会。
师: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呀!现在请同桌小伙伴合作着来演一演这个故事,一人扮青蛙,一人扮小鸟,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出示三次对话)
生同桌分角色读
师:(头饰)哪只小青蛙、小鸟愿意展示下?
指名到讲台表演。
四、揭示寓意,联系实际
师:谢谢你们精彩的表演!小朋友们,寓言故事总是通过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1:要向小鸟一样飞得高看得远。
生2:不要天天呆在同一个地方。
师:是啊,小鸟在广阔的天空飞翔,他飞得高,看得远,而青蛙一直呆在井底,见识就小了。小朋友要像小鸟那样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
师举例。
五、拓展想象,复现巩固
1、师:小鸟让青蛙用实际行动,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天的大小呢!我们班哪只小青蛙愿意跳出井口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大家说的让人心动,老师这只大青蛙也准备跳出去看一看啦!(相应出示高山、大海等图片),我真的要感谢小鸟,让我看到了这么多未曾见过的美丽的景色。我要把水果和感谢信送给小鸟!小朋友们愿意帮我送到小鸟那儿吗?
A、青蛙给小鸟带来了水果(一个水果一个词语)
B、还有一封感谢信呢。出示,指名读一读。全班齐读。
3、小青蛙写感谢信还需要小朋友的帮忙呢,请大家一起来写一写这几个字。
“信、错、答、还”
六:学写生字,自我展示
信、错:左右结构。范写“错”
答:上下结构,竹字头,下面是合还:半包围,先写不,在写走之底
1、认读词语并同桌间组词
2、生说关键笔,师范写。
3、生练写,展示。
七、总结全文,简单回顾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只见识短浅的青蛙和一只见多识广的小鸟。(指着板书总结)。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小鸟一样站得高,看得远,也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下课!
第四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鹿城小学教师 张玲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教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张老师已经带着你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教师随即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听听朗读,看看动画,感觉一下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听完后想读一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
2、下面张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张老师读旁白。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张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张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甚至自以为是,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板书:可怜)张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我觉得它是一只弱小的青蛙。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我觉得它是一只孤独的青蛙。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我觉得它很可怜。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我觉得它是一只有礼貌的青蛙,我喜欢它。
(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他太可怜了。
五、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六、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七、这只得到你们救助的青蛙为了感谢小朋友们,它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看么?那就是我们的生字宝宝,快来和它们做朋友吧!
八、我们的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有名成语,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只有善于动脑筋的小朋友能得到老师的这份礼物,你想试试么?来,自信些,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的
第五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摘 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注重本体性教学内容、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贯穿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设计了从认识到内化到实践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的过程中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完成本课时的目标。
【关键词】人物三次对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理解寓意,明道理。
一、回顾旧识,引入新课
1.回顾旧知:(1)比赛,听写,看谁是记字冠军。
(2)小鸟和青蛙因为什么问题发生争论呢?
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二、图文结合,以读代讲
1.看图、听录音范读。(播放课件)
2.读文:自由读。
3.依据图文内容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过渡:处在不同的位置的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它们一共进行了几轮对话呢?(三轮)
三、辅导自学,品读感悟
出示学法:
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2、3段)
二、画:用“――”画青蛙说的话。
用“?n?n”画出小鸟说的话。
三、读:有感情的读对话。
(一)第一次对话
1.读:(2-3自然段)
(1)自由读文
(2)指名读
2.画:
(1)用“――”画出青蛙说的话
用“~~~”画出小鸟的话
(2)自由画句
(3)汇报交流(训练重点:明确语言描写,提示语不用画出。)
(幻灯片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用“――”画)
小鸟回答说:“我从……”(用“~~~”画)
3.读:分角色读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明确读出语气:青蛙的话疑问,小鸟的话肯定。
③同桌分角色读
(二)自学第2、3次对话
1.第二次对话(4-5自然段)第三次对话(6-7自然段)
(1)按学法学习
读:自由读文。
画:用“――”画出青蛙的语言
用“~~~~”画出小鸟的语言
读:读出自然的感情。
(2)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
1)第二次对话
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小鸟→“你弄错了”(读出劝告的语气)
2)第三次对话
青蛙→傲慢,自信,自以为是
鸟→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
(课件出示)
青蛙笑了说…………
小鸟也笑了,说…………
3)用“?”画出神态词(即表情)
(训练重点:认识神态描写,初步了解其作用)
“笑”青蛙觉得小鸟说错了,笑了。
小鸟觉的说了半天青蛙还认为天那么小,笑了。
4)我们都知道那些词是神态词呢?
学生说:
老师送:笑眯眯 伤心;高兴; 难过; 快乐 害怕,紧张 乐陶陶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闷闷不乐、笑呵呵,愁眉苦脸、喜滋滋,乐滋滋 兴高采烈 笑容满面
5)创设情境说句子,神态描写小练习。
①考试得了一百分,回到家里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
②你做错了事,主动向老师认错。
四、感悟观点,阐明道理
过渡:小鸟和青蛙谁也说服不了谁,青蛙说天只有井那么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为什么它们看法不同呢?
出示课件,他们看到的不同的天。
1.谈理解
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自己的理解
2.亲身体验
(1)透过教室的窗户,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2)用纸卷成桶,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3)你站在庆丰山上看到的天有多大?
3.谈感受,明道理:
(1)你想做青蛙,还是做小鸟,为什么?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看问题,看事情,要站的高,要看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以为自己是对的。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知
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呢?
口头编说:(注意青蛙的神态)
(指名说――评议)
六、课堂练习,夯实技能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句
1.老师()地说:“小明最近你 进步了。”
2.老师()地说:“东东,你怎么迟到了?”
3.()()地说:“________”
七、课后作业
续编《坐井观天》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青蛙:天井口大(看得窄小)
小鸟:天无边无际(看得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