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代理制度教案
代理制度教案
姚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上传时间:2003-5-30 浏览次数:10619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一、授课内容
《法国民法典》将代理制度作为“委任契约”列入“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实现了代理制度的初步立法化。《德国民法典》则将代理制度列入“法律行为”一章加以规定,并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所效仿。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上,明确规定了代理制度,并将代理区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其中,《民法通则》第四章第二节为关于代理制度的一般规定及关于直接代理制度的规定;《合同法》第二十一章则设有两个条文,即第402条和第403条,规定间接代理关系消灭的特殊原因。
关于代理制度的基本理论,我认为值得掌握及深入研究的,有以下几对范畴:
一、区别论与等同论
(一)区别论
大陆法系代理法的理论基础是区别论(the theory of separation)。所谓区别论,是指把委任(mandate,即作为内部关系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合同)与授权(authority,即作为外部关系的代理人代表委托人与第三人缔约的权力)的概念严格区别开来。根据这一观点,代理关系基于代理权而存在,独立于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委任契约;代理人的代理权只能根据委托人的授权行为而产生,至于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委托、合伙、雇佣等委任契约关系只是授权行为的基础法律关系,与代理的形成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所包含的权利义务完全不影响因代理行为所发生的在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区别论的核心是,尽管本人在委任协议中对代理人的权限予以了限制,但此限制原则上并不产生对第三人的拘束力。
(二)等同论
英美法系不区分代理与委任合同。其代理法的基础是本人与代理人的等同论(the theory of identity)。所谓等同论,是指代理人的行为等同于本人的行为。也就是说“通过他人去做的行为视同自己亲自做的一样”。(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
(三)区别论与等同论的区别
区别论强调代理三方关系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即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内部关系,本人和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外部关系;代理权的授予可以被视为一种由本人向第三人所作的单方法律行为;而且对内部关系的限制并不必然地限制外部关系。因此,第三人有权信赖代理的表象,尽管第三人知道,或者有理由知道代理人事实上没有得到授权,或者本人限制了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本人也不得通过对代理人授权的限制来减轻自己的责任。
与区别论不同,等同论笼统地把代理人行为视同于本人行为。即使是代理人的行为,其产生的结果也和本人亲自为之一模一样。由于英美法没有能够适当地区分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内部关系,以及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外部关系,只是简单地从一者引申出另一者。因此,在代理人和本人之间,谁和第三人进行交易并不重要。
二、代理和委托
大陆法的代理制度是建立在将委任与代理权严格区别的基础上的。委任是指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内部关系,而代理则指交易的外部方面,即本人和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
1.代理属于对外关系,即代理人与相对人或者被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委托是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内部关系,即使在委托代理的情形中,委托合同关系也仅存在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
2.委托合同是产生委托代理权的基础关系。委托授权行为是被代理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的行为,是委托代理产生的直接根据。委托合同是产生委托代理授权的前提和基础,但委托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并不当然地产生代理权,只有在委托人作出授予代理权的单方行为后,代理权才发生。
3.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托合同仅仅是委托代理的基础关系。4.依民法通则,代理人必须依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法律行为;而受托人既可以委托人名义为法律行为,亦可以自己名义为法律行为。
5.代理的内容,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而委托合同的受托人,既可根据委托实施法律行为,亦可根据委托实施非法律行为。
合同法将委托与代理加以区分,进一步明确了委托法律关系和代理法律关系的内涵。《民法通则》对代理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合同法》则严格界定了委托合同的概念。
三、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显名代理奠定了大陆法代理制度的基础,并由此导致了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大陆法系主要在民法中规定直接代理,而在直接代理中采纳了严格的显名或公示原则,《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在一些国家的商法典中规定了间接代理。所谓间接代理,它是与直接代理相对应的;在传统民法上,间接代理也称为行纪,但我国实际上承认此种代理为间接代理。例如,合同法第402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此处提到“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因此,合同法尽管是将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所从事的法律行为规定在委托合同之中,但实际上,合同法又确认其是一种代理关系。由于这种代理又不同于民法通则所规定的直接代理,可见,合同法是将这种代理作为间接代理加以规定的。
四、隐名代理与间接代理
有观点认为间接代理就是隐名代理,该观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认为,委托代理可以分为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前者为代理人使用被代理人名义的代理,又称为显名代理,后者为代理人使用自己名义的代理,又称为隐名代理。并据此将合同法第402、403条的规定称为间接代理。
严格说来,隐名代理的概念,必须追溯至其辞源加以理解。以代理人的责任承担方式或者本人身份的公开状况为准,英美法中的代理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公开本人姓名的代理、隐名代理和不公开本人身份的代理。(1)显名代理或公开本人姓名的代理(agency for a named principal)这种代理指既明示为本人利益,又明示以本人名义而表示意思或接受意思表示的代理。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同第三人进行商事活动时,既公开本人的存在、也公开其姓名。
(2)隐名代理或不公开本人姓名的代理(agency for an unnamed principal)
这种代理指不明示以本人名义,但明示为本人利益而表示意思或接受意思表示的代理。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在订约时表示有代理关系存在、表明自己的代理人身份,公开本人的存在,但不指出本人的姓名。
(3)不公开本人身份的代理(agency for an undisclosed principal)
这种代理指既不明示以本人名义,也不明示为本人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表示意思或接受意思表示的代理。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事实上得到本人的授权、有代理权,但他在订约时根本不披露有代理关系一事。既不公开本人是否存在,更不指出本人是谁,而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商事活动。可见,英美法系中的显名代理与大陆法系中的直接代理完全相同;而英美法系中隐名代理与不公开本人身份的代理大致上相当于大陆法系中的间接代理。
五、间接代理与行纪
有的著作将行纪、居间和经纪称为“代理的衍生形式”。但实际上,在大陆法上,行纪和居间均属于契约制度的范畴,行纪关系、居间关系必须以契约形式而存在,与代理制度在法律性质上并不相干,学者对它们的“相似性”也只是做一般比较法意义的研究。传统民法上通常将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从事的民事法律行为称为行纪。在大陆法中一般将间接代理称为行纪关系,所谓行纪关系,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也称为“信托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14条,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在行纪合同关系中,委托对方为自己从事贸易活动,并为此向对方给付报酬的当事人为委托人;接受委托为对方从事贸易活动,并为此而获得报酬的当事人为行纪人。行纪是指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在合同法起草过程中,几个草案曾将间接代理与行纪合二为一,称为行纪,将间接代理规定为行纪中的外贸代理行纪。但我国合同法最终将间接代理规定在委托合同之中,而不是规定在行纪合同中,这主要是为了强调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别。间接代理与行纪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在间接代理制度下,虽然代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合同的,但在符合合同法第402条和第403条规定的间接代理的条件下,被代理人有权介入该合同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第三人也有权选择被代理人作为合同相对人。而行纪关系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构成的,因此,合同应当分别履行,委托人只能向行纪人提出合同请求,第三人也只能向行纪人提出请求。
2.行纪合同都是有偿的,行纪人通常都是专门从事行纪业务的经纪人,在行纪合同中,委托人应当向行纪人给付报酬。而在间接代理中则不一定是有偿的。
3.行纪涉及到两个独立合同关系,一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之间订立的合同,二是行纪人与委托人之间订立的委托合同。委托人并不参与前一种合同关系,而只是参与后一种合同关系。在间接代理的情况下,尽管也涉及两种法律关系,但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涉及两个合同关系。如果在内部关系中只存在单方授权,则由此产生的只能是间接代理而不能是行纪。
有关代理的理论中,另外一个值得重点探讨的,就是表见代理。
关于表见代理的特殊构成要件,学理上有两种不同主张:
一种为单一要件说,或相对人无过错说,即相对人对无权代理的发生无过错是构成表见代理的唯一特殊要件。这种学说认为,表见代理的成立,不以被代理人主观上具有过失为必要要件。即使被代理人没有过失,只要客观上有使相对人对于代理权存在与否陷于错误判断的客观情形,即可成立表见代理。相对人对无权代理的发生无过失,主要表现在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另一种为双重要件说,或被代理人有过错而相对人无过错说。这种学说认为,表见代理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人以自己的过失行为使相对人确信代理人有代理权。二是,相对人不知也不应知代理人无代理权。在相对人须无过失这一点上,双重要件说与单一要件说并无很大的区别,同样认为构成表见代理必须具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客观情况,相对人主观上对无权代理为善意无过失。所不同的是这种学说对产生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客观情况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区分,将由于本人过错造成这种客观情况单独抽出来作为表见代理的另一个特殊构成要件。所谓本人有过错,是指由于本人的过错行为,使表现在外的客观事实呈现出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假象,这种假象足以造成相对人误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
这两种意见究竟哪个更为合理,诸位不妨做一番思考。
表见代理的种类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表见代理既为无权代理,就无代理权这一点表见代理的发生与狭义无权代理并无不同,主要产生于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超越代理权的代理和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三种情况下。但是,由于在本人存在某种过错和具有使无过错相对人确信行为人有具有代理权的事实方面与狭义无权代理有所差异,因而构成表见代理,现将三种表见代理分述如下:
第一,没有代理权的表见代理。从代理权至始不存在,但行为人仍以本人名义进行活动方面看,与其他无权代理是相同的。这种无权代理之所以构成表见代理,主要是由于本人明示或者默示的行为致使相对人确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而与之为民事行为,尽管事实上本人并未授予其代理权,仍构成表见代理。这种表见代理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本人向相对人声明授予他人以代理权,但事实上并未授权。在这种表见代理中,本人的声明方式,即可以是直接的(如当面或发信),亦可以是间接的(如由他人传达);相对人即可以是特定的,也可以是不特定的。
2.本人将具有代理权证明意义的文件印鉴交于他人,使他人得以凭借其以代理人身份实施民事活动。如果说前一种情况下,是本人直接对相对人作出已授权的通知,在这种情况下,则是由他人(代理行为人)来向相对人表示本人已经授权。这种表示的客观依据就是本人的印章、合同章、单位的空白证明信、空白委托书、空白合同文本等。
3.允许他人挂靠经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
4.允许他人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进行活动。
5.允许(企业)承包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
6.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
第二,超越代理权的表见代理。这就是现代代理制度中“代理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的原则。
第三,代理权终止后的表见代理。行为人本来享有代理权,但由于某种原因字代理权已经终止,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以代理人的身份为民事行为,此时有其代理行为已属无权代理。如果因被代理人的过失,使善意相对人不知代理权已终止,仍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则可构成表见代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代理期间届满或代理事务完成后的代理。凡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或有关授权通知中均应按照法律规定载明代理期间及代理事务,如果本人没有具体作出规定,自然是一种过失行为,即使其与代理人之间对代理人的消灭事由有过约定,只要善意相对人不知这种情况,仍与代理为民事行为,则成立表见代理。
2.本人取消委托后的代理。代理权可以依本人的意思而被撤销,这种撤销行为属单方法律行为,撤销通知到达代理人即发生法律效力——代理人丧失代理权。为了避免原代理人向他人实施无权代理行为,本人理应采取收回代理证书,通知第三人,或者发布撤销代理权的广告等措施。如果本人没有这样做,致使相对人不知代理权被撤销,仍与代理人为民事行为,则构成表见代理。
二、参考书目
卡尔•拉伦兹:《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813~907页。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669~750页。龙卫球:《民法总论》(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563~600页。江帆:《代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出版。徐海燕:《英美代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郑自文:《国际代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出版。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出版。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龙翼飞、姚辉
人大民法学精品课程讲义
(四)龙翼飞、姚辉
人大民法学精品课程讲义
(三)龙翼飞、姚辉
人大民法学精品课程讲义
(二)龙翼飞、姚辉
人大民法学精品课程讲义
(一)王利明 龙翼飞 姚辉
民法学教学大纲(下)
王利明 龙翼飞 姚辉
民法学教学大纲(上)
姚辉
合同履行教案
>>> 更多
建议使用IE4.0以上1024*768浏览器访问本站
版权所有©2000-2006: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ruccivillaw@163.com,civillaw@ruc.edu.cn 京ICP备05010211号
第二篇:为民服务代理制度
为民服务代理制度
为切实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解决群众长期关注的“办事难”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民服务代理制度,是指依托农村社区以无偿代理的形式,通过内部协调运作,依法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工作制度。乡镇成立为民服务中心,每个中心抽调3-4人具体负责代理工作;村成立为民服务代理办公室,确定2名村干部具体负责代理工作。
二、为民服务代理的项目有:协助办理农民建房用地审批手续、招商引资有关证明、个体工商户证照、企业申请登记、林权证、户口转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二胎准生证、独生子女证、人口出生登记、身份证、残疾证;办理外出务工信息咨询、就业介绍、三农政策法律法规咨询、法律咨询服务、科技服务、党团关系转接等服务代理事项。乡镇可结合实际增加代办项目。
对群众申办的事项,均要予以受理;对属于乡镇、村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均要予以协调办理;对不属于乡镇、村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三、为民服务代理工作,必须坚持“便民、公开、依法、无偿、高效”的原则。
便民原则。即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可列入代理范围。
公开原则。即公开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监督机构,做到公开透明。
依法原则。即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代理有关事项,1
严格按程序管理和办理,既要热情服务、方便群众,又要按规矩办事。
无偿原则。即为群众代理的所有事项,除国家明文规定的费用外,一律不收取代理费或其他手续费。
高效原则。即对每一件代理的事项都要承诺办结时间,做到随时受理,限期办结。
四、为民服务代理的基本程序主要由受理、承办和回复三个环节组成。受理。凡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可向为民服务中心(受理室)口头或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文书资料。为民服务中心(受理室)对属于受理范围内的事项,均要予以受理。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事项,告知申办人向有关单位申请办理。为民服务中心(受理室)接到受理申请后,填写《为民服务代理登记表》,告知申办人的权利、义务,承诺办理期限。
办结。为民服务中心(受理室)接到群众申请后,凡能直接办理的,要即时协调办理:不能直接办理的,由为民服务中心(受理室)按承诺时限进行服务办理;不能办理的,向申办人解释说明原因。
回复。承办事项办结后,由为民服务中心(受理室)填写《为民服务代理回复单》送达申办人。
五、申办人可按三种方式申办服务项目,即向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代办点申请,由代办员代办服务;向村受理室申请,由村受理室服务办理;向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申请,由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服务办理。
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为民服务受理室建立统一的登记表和回复单,做到件件有记录、有答复。
六、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为民服务代理办公室受理群众申办事项实行首问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七、对受理事项实行限时办理。能立即办理的,当即予以办理;对在乡镇、村职权范围内的,并需要做好协调工作的,一般不超过三天:对一些国家有明文规定时限的办理事项,按规定时限办理。
八、根据申办人所申办的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社区为民服务中心不得以任何名义索取代理费和其他手续费。
九、采取设立举报箱、意见箱、监督电话、配备义务监督员等形式,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防止和克服违规代理、失职渎职和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采取分级管理的办法,市、乡镇党组织以不定期抽查方式加强监督。
十、乡镇党委具体负责社区为民服务中心、村代理办公室的管理工作。社区为民服务中心每季度对服务代理事项进行公布,接受监督。市、乡镇对为民服务代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平时抽查和年底考核,将检查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通报。
十一、对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代理工作人员由乡镇给予一定补助,表现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培养提拔使用的重点对象。对未按要求履行为民服务代理职责的,群众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不到90%的,给予通报批评等处理。
十二、本制度由昌城镇党委负责解释。
第三篇:代理记账制度
会计代理
代理记账:
代理记帐是指企业将本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记账公司完成,本企业一般只设出纳岗位,负责日常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
一、代理记帐的服务内容 · 审核原始凭证 · 填制记账凭证 · 登记会计账簿 · 编制会计报表
· 填制纳税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 · 税务政策传递 · 日常电话答疑。
· 定期电话或上门回访
二、代理记帐服务方式
代理记帐服务方式分客户送达和上门服务二种:
第一 客户送达是客户将准备的原始凭证送到我公司。第二 上门服务由我公司人员去客户处取,由我公司进行记帐工作。
三、代理记帐服务目的
专业人员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会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税收政策,避免因信息不畅,精力所限理解不准确,而多交、错交、税费,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本公司提供的税务咨询税务筹划等业务使企业达到合理税负的目的。本公司专业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提出管理建议及财务监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经营效益受损,达到效益最大的目的。
四、代理记帐的原则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财务会计制度,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保守客户商业秘密。
五、代理记帐所需资料
1、现金单据(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员工工资、社保费、通讯费、运输费、邮递费等)
2、银行单据(提现、转帐、贷记凭证、电汇、进帐单、借款单等)
3、发票(本月1日---31日开具的所有发票)
4、增值税清单(当月销项汇总清单、当月销项明细清单、当月进项认定表)
5、报表上所需盖的公章
6、工商年检、税务年检需要的其他资料
服务流程
1、接受委托签订财务代理记帐合同,确定服务项目及费用。
2、接票(时间:每月20号-25号)
■ 届时客户将当月做帐票据送到我公司,或我公司安排外勤会计到客户指定地点收取当月做帐票据,并对票据进行初步整理。
■ 对于新设立的从来没有做过财务会计工作的客户,我们将帮助他们:开立会计帐户,建立会计核算体系;根据客户提供的合法原始凭证
(指:购销发票、入库单、领料单、款项汇出汇入底单及其他财务收支单据、有关经济合同等)编制会计分录;记帐及结帐;编制会计报表。
3、做账(时间:每月25号-30号)
■ 记账会计对客户票据进一步整理,对票据存在的问题与客户及时沟通,进行会计核算、帐务处理,税款计算。
■ 审核会计对软件会计做帐结果进行审核,包括票据完整性、合法性的审核、帐务处理正确性的审核、税款计算合法性的审核、往来帐的核对、并对客户帐务问题的隐患给予准确评估。在所有帐务审核无误后填制税务纳税申报表,税收缴款书,并对纳税情况与客户沟通。
4、报税(时间:地税每月1号-10号;国税每月1号-15日)
■ 外勤会计将审核会计填制的税收缴款书交到客户,或者由报税会计网上划转税款。
■ 外勤会计到国、地税税务所上门申报。
■ 专人负责网上税务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
5、回访(时间:每月10号-20号)
■ 由本公司返回税单、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与出纳对账,安排下月工作
■ 及时反馈给客户税务最新的各项政策、通知。
记账报税
①代理企业日常记账 ②企业纳税申报
③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申报 ⑤出口退税申报
⑥一般纳税人申请、转正 ⑦针对税收稽查的相关问题,定期向企业做税前提醒
代理转让证照
①河东、东丽(小规模企业)(服务型企业)②和平(一般纳税人企业)十万元版增值税发票
代理记账的一般工作流程
1.签定协议:签定财务代理记账合同,确定服务项目和费用,代理协议签定的时候均有一份保密协议,以保障客户的利益
2.代理记账的范围:为客户提供因前期不规范的账务处理,导致后续会计差错账务处理的纠错服务;对客户前期未规范建账或因计税差异,申报差错等原因而导致少交税多交税的账务处理;针对客户企业注销清算审计或者是企业变更,重新注册账务清算等事项,提供最合理的账务处理咨询
3.在客户提供相关资料后进行账务处理:核算会计对客户票据进一步整理,对票据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客户及时沟通,进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税款计算,审核会计师对软件会计账务处理结果进行审核,包括票据的完整性,合法性的审核,账务处理正确性的审核,税款计算合法性的审核,往来账款的核对,并对客户账务问题的隐患给予准确的评估,把所有账务审核无误后填制税务纳税申报表,税收缴款书,并对纳税情况和客户进行沟通
4.纳税申报:安排专人负责网上税务申报,个人所得税重点纳税人申报,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
免税手续,一般税人申请手续,发票审批手续等,专业的出口退税申报服务。以上便是一般代理记账公司的服务流程。
代理记账是一项专业性和知识性极强的社会化服务。我公司聘请了多位资深税务、财务专业人士担任顾问,拥有一支精通会计业务,有较强财务经验的财会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使用财务专业软件,电算化操作承接各类企业的建账、记账、会计核算、资金策划、纳税申报等会计全面代理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财务专业服务。
服务对象 ①中小型科技创新型公司、大学生自主创业兴办的公司
②个人独资有限公司及各类合伙型有限公司、中介机构
③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不设置专职会计人员的独立核算经济组织
业务范围 ①代理内、外资企业建账、记账、算账、出具财务报表
②代理内、外资企业进行纳税申报及出口退税申报
③代理内、外资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
④代办新建内、外资企业的验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一条龙服务
⑤代办内、外资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转正申请
⑥代办内、外资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增票申请
⑦代办内、外资企业工商税务登记及变更、注销等手续
⑧代办内、外资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年检
服务内容 ①根据企业提供的原始凭证记账、填制会计报表及纳税申报的纸质、电子表
②按规定时间内办理税务上门报税和网上报税
③负责填制委托方委托的其他各类报表
④负责装订会计凭证、会计档案,随时提供企业所需的会计资料
⑤负责办理与税务相关的事宜,接待税务检查,参加税务组织的各项会议、培训,及时反馈给企业最新的财税政策信息
⑥随时与企业沟通有关财务工作的信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的财务记账工作委托给专业的代理记账公司,既节省成本又能获得符合会计准则标准的会计报表、账簿、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专业会计人员可随时根据企业相关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
天津代理记账公司使用先进的用友财务软件,拥有规范健全的代理记账工作程序,遵守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责任,负责解释和处理会计工作的日常业务。
代理记账方式 ①客户送达:由客户派专人月末将会计原始凭证送到我公司
②上门取票:由我公司派专人到客户单位取会计资料
③上门服务:(外包会计)由我公司专派会计师到客户单位进行系列的会计核算等工作
代理记账:分为送单服务和上门服务两种方式
1、接受委托:签订财务外包代理记账合同,确定服务项目及费用。
2、接票:(时间:每月25日—次月5日)客户将当月做账票据送到我公司,或我公司将安排外勤会计到客户指定地点收取当月做账票据,并对票据进行初步整理。对于新设立的从来没有做过财务会计工作的客户,我们将帮助他们:开立会计账户,建立会计核算体系;根据客户提供的合法原始凭证(指:购销发票、入库单、领料单、款项汇出汇入底单及其他财务收支单据、有关经济合同等)编制会计分录;记账及结账;编制会计报表。
3、做账:制单→审核→记账→编制财务报表→填制纳税申报表
公司记账会计对客户票据进一步整理,对票据存在的问题与客户及时沟通,进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税款计算。
审核会计对软件会计代理记账结果进行审核,包括票据完整性、合法性的审核。账务处理正确性的审核、税款计算合法性的审核、往来账的核对、并对客户帐帐问题的隐患给予准确评估,在所有账务审核无误后填制税务、纳税申报表、税收缴款书,并对纳税情况与客户沟通、为客户代理记账,并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一般纳税人申请手续、发票审批手续等。
4、报税(时间:每月1日—10日)
有专人负责纳税申报工作,每月1日—10日进行代理报税服务,按照财政和税务部门的要求编制和打印月度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主要税金明细表”、“各种纳税申报表”,外勤会计到税务所上门申报。专人负责网上税务申报、个人所得税重点纳税人申报。
代理记账:分为送单服务和上门服务两种方式
第四篇:三资委托代理制度
“三资”委托代理制度
一、资金收入管理制度
1、资金监管范围:村集体一切资金收入。包括村长期积累、各业发包收入、经营收入、国家征用地补偿收入、变卖集体财产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等;
2、村集体各项收入必须全额、及时上交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不得坐支、截留、挪用或擅自抵顶债务;
3、村集体借款、贷款,村委会必须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提交申请,待审核批准后再行办理借贷手续,并将资金全额划入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监管。
二、资金支出管理制度
1、村集体支出实行“三审会签”制度,必须由支部书记、村主任签字,村阳光监督委员会盖章后方可开支;
2、村集体小额支出单据实行报账管理,由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后,加盖“核销审批专用章”;村备用金具体金额由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根据村实际情况确定;
3、坚持专款专用制度,特别是大额度资金使用,不得改变用途,未用完的现金应同支出单据一起交回,不得以其他支出单据抵顶;
三、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1、村集体资产、资源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哄抢、侵占、损坏、挪用、私分、挥霍浪费、平调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用村集体资产、资源。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和管理机构有权制止。
2、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集体资产、资源登记台帐。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应当及时登记,准确、全面地反映集体资产资源的变动情况和运营状况。资产、资源发生变动必须向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备案。
3、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有偿使用和保值增值的原则管理和经营集体资产、资源。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采用公开、公正的方式确定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者和使用者。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招标、投标方式。经营或者使用集体资产、资源的,应当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成员不得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和低价出租集体资产、资源。
4、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受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指导和监督,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四、农村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其生产资料或经营项目发包给其内部成员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承包(租赁)经营的或农村重大经济事项实行招标投标的,应当按照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书面形式,签订经济合同。
2、经济合同的订立,要由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在镇司法所和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制定条款签订合同。经济合同正式签订前,村民委主任应将所拟定的合同文本交由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后,双方当事人方可签字盖章。经济合同订立后,应将合同报送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存档一份。
3、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负责镇域内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各村民委主任负责本村经济合同保管工作。经济合同档案管理范围包括村级各类合同书、调整变更合同协议书、纠纷调解书、仲裁书、合同兑现资料以及涉及合同管理的有关资料。各类合同档案应分别装订成册,编号存档,以便查阅。
4、镇、村两级都应建立健全各类经济合同档案,并建立档案借阅审批制度以及档案安全保管制度,防止档案遗失和毁损。
第五篇:采购代理机构制度
(五)建立采购费用收取及退还控制管理制度
1、本控制管理制度目的:
①、为了实现社会代理机构能够按照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根据采购项目类型、大小、复杂程度等特点,采取定额收费和比例收费的方法,合理收费。
②、防止代理机构用低于成本报价获取采购代理业务,以排挤其他社会代理机构公平竞争或者事后与供应商串通获取不正当利益。③、防止代理机构向中标(成交)供应商收取代理服务费和保证金之外的其他费用,并能够及时退还保证金。
④、为实现集中采购机构不能无权利人合法授权,强制向中标(成交)供应商收取履约保证金,并能够及时退还保证金,对依法不予退还的保证金及其孳息能够按照规定及时上缴国库。
2、针对社会代理机构
(1)代理服务费收费
①、代理服务收费,是指采购招标代理机构接受委托,从事编制采购招标文件(包括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底),为投标人答疑,组织开标、评标、定标,以及提供招标前期咨询、协调合同的签订等业务所收取的费用。
②、本机构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符合招标人的技术、质量要求,合理收取费用。③、本机构从事政府采购代理业务并收取服务费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相应资质。
④、本机构进行政府采购代理服务遵循公开、公正、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严禁任何强制指定代理机构或强制具有自行招标资格的单位接受代理并收取费用。
⑤、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2)采购项目投标(谈判、询价、磋商)保证金收取、履约保证金代收、保证金退还 ①、投标保证金收取
a、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投标保证金条款,而且该条款也成为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资格要求,供应商的投标文件如果没有对采购文件中的投标保证金条款进行响应,必将导致投标无效。
b、投标保证金对投标人的投标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保证招标投标活动的严肃性,一旦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作出承诺,则合同即告成立,中标的投标人必须接受,并受到约束。否则,投标人就要承担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就要承担投标保证金被招标人没收的法律后果.这实际上是对投标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一种惩罚。c、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百分之二,投标保证金有限期应该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d、投标保证金采用现金、支票、汇票等形式,是对投标人流动资金的直接考验。投标保证金采用银行保函的形式.银行在出具投标保函之前一般都要对投标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考察,信誉欠佳或资不抵债的投标人很难从银行获得经济担保,由于银行一般都对投标人进行动态的资信评价,掌握着大量投标人的资信信息,因此,投标人能否获得银行保函,能够获得多大额度的银行保函,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投标人的实力。
e、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的递交时间,应在开标前以有效形式递交,开标前的时间很充裕,从知晓采购信息开始,一般到采购截止日都会有一段时间,招标采购为20天以后,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几种采购方式,从采购公告发布之日到采购当天也会有一个时间段。
②、履约保证金代收
a、履约担保是发包人为防止承包人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违反合同规定或违约,并弥补给发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其形式有履约担保金(又叫履约保证金)、履约银行保函和履约担保书三种。履约保证金可用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履约保证金一般不超过合同价格的10%。
b、法律法规对履约保证金交付给谁没有明确规定。从表面上看,履约保证金与合同履行密切相关,似乎应该由采购人收取,但这是片面的。政府采购具有公共政策功能,政策功能的体现应是全方位、具体的。
c、履约保证金的数目要大于合同预付款数目,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d、履约保证金的数目要与投标保证金持平或稍高,技术含量高、不能准时履约将会给采购人带来巨大损失的项目,要适当提高履约保证金数额。
e、履约保证金数额的确定要与合同付款条件联系起来,初步设想两者之间应该成反比关系,即分阶段付款条件对供应商有利时,履约保证金应该多收,反之则少收。
f、履约保证金有利于维护合同的法律效力,承包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履行承担的义务,才能按质按量按要求完成任务,也是招标单位对中标单位极为有力的约束条件,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③、保证金退还
a、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或者其他形式履约担保的,中标人拒绝提交的,视为放弃中标项目。此时,招标人可以选择其他中标候选人作为中标人。原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投标保证金数额的,原中标人还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
b、保证金是指为合同的履行所提供的一种金钱保证,在双方合同到期或者依法解除时才予以退还。
c、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退还一律按照供应商提交投标保证金时的路径、银行账号由银行转账方式无息返还,供应商应开具由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往来款收据。
3、针对集中采购机构 ①、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集中采购机构进行政府采购活动,应当符合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采购效率更高、采购质量优良和服务良好的要求。②、促进集中采购机构发挥采购规模优势,采用充分竞争的采购方式,获得规模效益,降低采购成本,体现实行政府采购在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优越性。
③、履约保证金由集中采购机构收取后,能保持操作的连贯性、一致性。
④、集中采购机构不能让履约保证金变成采购人手中可以任意处置中标人的武器。
⑤、一旦集中采购机构建立了供应商的诚信档案,确立了综合考核与评估制度,结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领域的行业协会设立的供应商诚信档案记录,能对供应商的诚信等级做出正确评估,即可不再收取履约保证金。
⑥、在双方合同到期、投标人完成合同内规定任务或者依法解除后,予以退还保证金。
⑦、对于投标人不依法履行合同内义务的,投标人就要依法承担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就要承担保证金被没收的法律后果.这实际上是对投标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一种惩罚。依法不予退还的保证金按照规定及时上缴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