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孟子的语言艺术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孟子的语言艺术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 崔丽华
在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信息。鸟儿靠鸣叫声的长短、高低、急缓相互沟通;蚂蚁靠触觉的碰撞传情达意;蜜蜂以优美的舞姿指示蜜源。作为自然界万物指灵的人类相互之间沟通的基本工具是语言。仁人志士慷慨激昂的言辞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父母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慈爱与希望,师长的谆谆教诲,更让人如浴春风,如饮醇酿。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生活在五彩缤纷的语言环境之中。古人常说:“文以载道”,而作为有声文字的语言,同样也是传播真善美的重要途径。我们教育工作者,正是一群铸魂育人,以传播真善美为己任的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被误认为是只知滔滔不绝讲大道理,对学生冷面无情,语言枯燥乏味,表达苍白无力的人。这种看法是有其历史因缘的,因为从古到今一提起老师都给人这样的印象。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创新,都在争相塑造着自己的新形象。我们教师更应为人师表,为大家做出榜样,走在时代的前列,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也应该正视上述问题,要彻底改变以往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说理”这一方式来宣传真理,弘扬正气,提倡美德的教学方法。宜采取正当而又新颖别致巧妙的说理方式,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注重表达的技巧性和艺术性,这应该是我们必备的教学素质之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中,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其表达的艺术和技巧就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邑(今山东省邹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语言表达方面,他以善辩著称。其雄辩之才堪为世人典范。在《孟子》七篇中,他那敏锐的思维,雄辩的口才、灵活多样的表达技巧,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
一、引经据典,振聋发聩。
在《孟子》七章中,引经据典之处俯拾皆是。为了表达人们对暴虐统治的反抗,他引用《汤誓》里的“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警告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引《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劝滕文公致力国事,施行王道。孟子也认为“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
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表达他对孔子的 崇尚之情。
孟子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引经据典,相当于在双方架起一座走向共识的桥梁,使对方易于接受。同时,因引用的都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且具有权威性的话,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犹如让古代的圣人贤士跑出来帮助自己说话,即借他人之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孟子深谙此道。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充分的掌握好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是老师在板起面孔来给他讲大道理,而是许多让他崇拜佩服的大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或者他平日最喜欢读的文学作品,在亲切的关心他,帮助他,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自身的优劣得失,并给他指点迷津,师生关系肯定会亲密无间的,那将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多么美妙的境界。
二、运用哲理警句,启发警示后人。
哲理警句语言优美,隽永深刻,情绪激昂,内容凝练,是闪耀着智慧之光的人生哲理。孟子开言吐语,头头是道,其中不乏具有丰富哲理性的名言佳句,对世人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如他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更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力论据,成为许多人修身立德的准则,进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成为后世众多的仁人志士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动力。
由此可以看出,孟子确实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这些哲理警句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寓意深远,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生学习孟子的文章时,不仅要让他们背过并弄清楚他们的出处和意思,还应该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和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找一找哪些人他们的什么事迹体现了孟子的哪些名言警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争做孟子名言警
句的实践者。这样一来,教育工作者,不仅运用孟子的名言警句来启迪了人的心扉,更锻炼了他们用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政治、艺术的胆略去揭示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美的本质的能力,让自己和受教育者的情操都不断得到陶冶,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更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超越自我,不断向新的高峰攀登。
三、借用寓言,曲径通幽。
孟子善于借用寓言,以具有趣味性的短小易懂的故事,来深入浅出的说明自己要阐述的道理,例如,他用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规劝人们做事不能急躁冒进,一定要循序渐进,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他借用“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一寓言,极力讽刺了那些为求贤达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的丑恶灵魂。以“邻人偷鸡”的寓言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寓言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易懂,寓意含蓄深刻。孟子正是利用了这些特点,在说明道理、阐述观点的过程中灵活的借用寓言,既能使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又能让对方心平气和地领会。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如能适当的采用这种形式,同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相互交流思想,实现铸魂育人的目的。
四、善用比喻,旁敲侧击。
比喻把所要表达的思想的逻辑性,精炼的表现为人们的常识最容易感受到的知觉对象,省却许多语言,通俗易懂的说明了复杂的问题,这是孟子最擅长的。例如:他用“每天偷别人一只鸡的行为改为每月偷别人一只鸡”的比喻,指责那不肯立即改正错误的人,用不着阐述理由,使那受指责者无可答辩。又如:梁惠王平时不行“仁政”,到了凶年,做一点点临时性的对少数人的救济事情,因而沾沾自喜。孟子说,这是和“畏怯敌人,从战场上退却五十步的人讥笑那退却百步的人”一样的可鄙。像这样尖锐、辛辣的比喻,其作用胜过使用多量语言的批评。又如:他对急于求成的作风,给予“揠苗助长 ”的讽刺;同时也指出,那放任自流的懒汉和“不耕苗者”一样得不到收获。孟子采用比喻这种表达方式,避开正面回答,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而巧妙的“言他物明己意”,迂回曲折,间接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如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用“一曝十寒”来比喻做事如果没有恒心,就很难达到目的的道理,规劝人们做事应有毅力,坚定不移。又如齐桓公欲扩张国土,征求孟子 的意见,孟子对他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缘木求鱼”,暗示他的所作所为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其结果是必然适得其反。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学习孟子的这种艺术技巧,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如果也象孟子那样善用比喻,就会避免干巴巴的空洞说教和正面冲突,给自己和对方留有思考的余的,从而增强了说理的艺术性,对学生来说,则是旁敲侧击,发人深省。
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先引导学生心领神会的赏析体味孟子文章中的比喻的特色,让学生对其比喻有了透彻深入的了解,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的让学生先从仿句开始练习,掌握其句式的特点,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写的作文中加以体现,这样孟子的这一语言艺术特色,就会流传百世,永垂不朽,也算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一大贡献。
五、亦正亦反,形成合围。
《孟子》书中论辩式的文章则如此,孟子善于掌握论敌的思想矛盾发展情况,善于从反面或侧面顺着对方的意思,作起波澜,一纵一擒的诱导对方思想上的积极因素发生作用,逐渐减轻消极方面的抵抗,以便于把自己的意见投入对方的心坎。例如:他把齐宣王“好货、好色、好乐、好勇”的缺点,都说成是可以行施“仁政”和争取“王天下”的条件;他把“以羊易牛”、受到老百姓批评等弄得齐宣王在思想上搞不通的小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指出这是“仁术”,是“保民而王”的大事业的基础。又如:他顺着陈贾为齐王辩护错误的说法,在承认陈贾自以为得到胜利的“然则圣人且又过与”的结论下,忽然调转话头,严厉指出陈贾替齐王掩饰错误的卑鄙企图。又如:他对陈相,以从容不迫的回答方式,一层一层地逐渐引出陈相“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结论,随即根据对方的论点,及时的宣传自己的主张,文字上显得波澜壮阔,内容丰富。
教育工作者整天面对的是长着千人千模样,有着万人万思想的学生,在不同意见的对象面前,如果一开始便从正面“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意见摆出来,那会使人只感到“异”而不感到“同”,往往引起抵触或厌倦的情绪,从而增加解决矛盾的困难,减少说服力。正的方面,就是直陈意见。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有时正面的意见难于被人接受,尤其是广大的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有的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这时,如果学习使用孟子的这种“相反相成、”“因势利导”的方法,我们迂回曲折,辅之以反面,让学生看到“如果不这样”所产生的后果,就有可能起到茅塞顿开的作用,达到师生相看两不厌的美好境界。
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教育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时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敢于创新。多种形式的辩论会非常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在辩论时,能学习孟子的这种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采用从正反两方面着手的方法,迂回曲折,欲擒故纵,诱敌深入。让敌方跟着你不自觉的进入你设的圈套,既驳倒了对方又证明了自己观点是正确的。甚至倒过来让他也信服你的观点,岂不妙哉?
六、善用反诘,先声夺人。
孟子使用反诘句时,一问接着一问,结构紧凑,逻辑严谨。他与齐宣王之间曾有一段对话。当孟子询问齐宣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欤?”王笑而不言时,孟子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孟子运用这一连串的反问,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先声夺人,把要表达的观点让对方说出来,即使对方不愿明说,心中也已服输。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中,使用这种“ 保身”手法可谓高明至极,既避免了与统治者的直接冲突,也含蓄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技巧类似“绵里藏针”,尽管表面和气,内则有咄咄逼人之势,刚柔并济。当然,今天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直接的利害冲突,但也可利用这种方式,在反诘的过程中,获取主动权,逐步引导受教育者走向正确的思维轨道。
七、词句简练,结构短小。
善于使用简练的词句,揭发矛盾,突出主题,形成短小精悍的结构。例如: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全章总共只有七十四个字,用这两个比喻,恰如其分的把统治阶级应该对人民负政治责任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明明白白,减 少一字一句不能,增加一字一句也成废话;“王顾左右而言他”写出齐王心情何等激动!又如“孟子之平陆章”,用一个问题教育了统治阶级两方面的人,对不同对象,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一从正面说服,一从侧面启发;在短短百余字的文章里完成了表达任务。正由于扣紧主题,抓住要害,一口气也不放松,一句话也不含糊的注定要在对方思想上解决问题,就使得两人都自觉的承认了错误。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学习孟子的这种紧凑的结构,简练明快的语言,就会提高课堂效率,养成良好的授课习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指导学生写作时,如果能结合孟子语言的简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文中不能有废话,不能罗嗦,要言简意赅,那我们也算对得起孟老先生了。
孟子高超的表达技巧,为他宣传自己的主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具体的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制,他的一些主张难以被采纳,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一些观点却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孟子》在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汉代曾设博士官,专门研究孟子,文学家司马迁对他也推崇倍至。唐宋八大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清代的刘大魁、方苞、姚鼐等,在思想方面都曾受到孟子的影响,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借鉴。由此可见,孟子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更应吸取孟子语言艺术的长处,为增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取得更佳效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广闻博见,又要善于吸收利用。当然,借鉴孟子的这些表达技巧,最终是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因此,应该把教育内容与表达技巧相结合,融会贯通,这种技巧才具有实用价值。否则,全是华丽词藻的堆砌,玩的是语言
参考文献
1、于菲主编:《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1998重印)
2、胡克善 罗青 李永祥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简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 6 第二次印刷。
3、于菲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第 8次印刷。
4、王连熙 顾易生主编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4月第7次印刷
5、游国恩 王起 萧涤非 季镇准 费振刚 主编:《中国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5次印刷
6、朱东润主编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7次印刷
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学教研室古代文学组选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5月第2次印刷
第二篇: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所必备的一种从业素质,即为语言运用的技巧。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作为桥梁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都深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令人向往的,而对于教师而言,语言的要求就更高,尤其是对语文老师的语言的要求就更是考查的方面颇多,那么其中要求最高的应是面对正处于语言形成时期的,具有着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小学生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了。若学生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被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所吸引,那么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刻在他们心灵深处的思维与品质的发展,该是对我们多大的褒奖啊!
小学语文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语言学习的关键,高超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提高教师课堂语言的表现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其教育对象是儿童,故语言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科学准确和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师应从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启发性、幽默性、表现性等几个方面,结合课堂中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综合运用, 论述课堂语言在教学中的特点,探讨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展现原则,对良好的课堂语言作了归纳和小结。
第三篇: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主题教学使语文教学重组知识结构,建立起语文课程体系,推进母语文化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发展奠定基础。论文通过对主题教学的了解,把握主题教学的内涵,并归纳出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希望通过对主题教学的学习,能够给当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提供一个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主题教学,内涵,启示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研讨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当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公式化、机械化的现象,以致语文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厌学,最终导致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为了使语文教学走出这种困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育界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主题教学。这是由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提出来的,主题教学的提出,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材两者之间的有机整合,把听说读写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同时重视民族文化和生命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视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达到学语言、训思维、经营人性的目标。
一、主题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一)主题教学的含义
主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所谓的“主题教学”,就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具体地说,主题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具有共同主题的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
[1] 性教学。主题教学就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促进生命成长的主题,它有着丰富而
深刻的内涵。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主题教学的具体要求
主题教学立足于语文教材,从课文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张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现状,课程单元和教材自身出发,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拓展迁移,以“积累、感悟、创造“为形式,由主题为关键,再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确切的说就是要挖掘出的文章的哲学主题或文化主题,把那些散乱的拓展材料串联起来,提炼升华,形成立体的主题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是说要跳文章本抓主题,而是立足于课文,坚持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取向,从课文的主题中挖掘出促进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价值主题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主题教学遵循“积累——感悟——创造”三位一体的主题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升华自我四个步骤完成由主题确立到创设主题教学情境到升华文章主题的教学实施过程。在主题教学中,抓住主题,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自身感悟。
教学时以课文为主体,在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同时注重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多角度地把课文理解透彻。理解文本,首先要从文字入手,抓住文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成语、典故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能力。主题教学引导学生从作者巧妙的语言文字的背后挖掘蕴含深刻的主题思想,体会课文深刻而丰富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课外知识,加强与文本有关或相似的篇章阅读,对比阅读,找出文章主题的共鸣处,多角度、多渠道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把散乱的课外资源组合成课文主题,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得到整体的认识和升华。通过朗读从文章语言中提炼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中的感情,在教学中运用朗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诵读,将课文中的感情读出来,并仔细体会,将酝酿在心底的感受表达出来。
主题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文本的特点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角度诵读法;创设主题情境法;课堂对话法等。这样比起传统的教授法来要好得多。
(二)主题教学的特点
主题教学的特点是:一是丰富性;二是基础性;三是发展性丰富性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强调积累。即从文章的主题出发,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加大课堂知识容量。主题教学根据主题相同或相近,向着语文的广度拓展材料,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把有限的教学内容无限扩大。基础性
主题教学的基础性体现在“三个一”的语文教学目标上,即“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主题教学从基础出发,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并根据主题教学自身特点,根据不同年级特点都有不同的要求发展性
主题教学的发展性体现在它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上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所达到的思维深度,情感浓度和理解高度,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备学生”,并深入地解读教材、运用教材、拓展教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现象到本质,形成教学阶梯。
二 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主题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推广运用,对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培养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注重实践,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主题教学的理念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还主张让孩子们懂得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收集广告语、谚语、春联;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讨论社会的热点话题;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界的美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要将语文引
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立足课堂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场所,根据主题教学的这一理念,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文并紧密联系生活,着眼于“课堂即生活”,比如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与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自己是怎样做的,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扮演各种角色进行采访,了解不同的人对待困难与挫折的态度,从而营造一个开放性的语文课堂。“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将生活实践与语文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用自己的思想去畅游语文世界,真正地将生活融入课堂,学会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二)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教师要引领学生敢于向教材质疑,敢于向名人发难,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通常我们上课的时候习惯性地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展开教学,内容机械化、公式化,老师满堂灌,把学生当初录音机,教师成了传声筒,漠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主题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这种弊端,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分为课前、课内与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是教师指导学生预习自学阶段,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对课文及相关资料进行预习,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按老师的规定有序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课内,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边读边思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质疑,不问就要问,更要注重学生自身的独特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学生
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课后的复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巩固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有针对性。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
主题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要明白我们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学会自我创新,自我超越,做到与时俱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语文教育和德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满足于当好教书匠就行了。每一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没有创造力老师就没有学生的创造力。要明白语文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不同观点,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同时要明白教师与学生间应该是平等的,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交流的过程。
总之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材、课堂、教师方面的进行全面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释
[1]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 [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04(12).
[3] 张微.“主题教学”—迈向语文教学更恢宏的境界[J].上海:基础教育,2007(02).
[4] 王晶.初中语文主题教学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 余蕾.语文教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8] 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雷州市英利第二中学廖萍英***524251
第四篇:试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试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区县:河东区学校: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学科:语文姓名:栾安明
试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内容提要:针对中学语文课堂上存在的种种痼疾,探索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的方法,透过课堂教学的表象,分析语文教师不同的语言风格,分别以有文采的教学语言,幽默的教学语言,机智的教学语言为切入点,研究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通过恰当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教学语言艺术 有文采 幽默 机智 学生 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1]“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方式方面,也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与语文教育界的前辈钱梦龙先生一直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可是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课堂的主人——学生,却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许多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这样尴尬的现象:“学生最不怕耽误的课是什么课?大部分学生回答是语文课。上甲课做乙事的情况哪一种课最多?语文课也排在前列。”[2]更有甚者,在《南方周 末》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针对目前语文教材的选篇问题,女儿对父亲说:“谁在乎这个!进语文课本的东西,香的也臭了,来了《哈里·波特》,我照样不想读。”[3]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偏激,但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批评,我们不得不思考,语文课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母语课程却无法得到青少年的认可?如果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对语文课充满了厌烦,我们费尽心力进行的教学改革岂不是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面对这样的语文课堂现状,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批评阶段,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一个负责的理论家,如果一味以破坏、炮轰为满足,而不知正面建设,缺乏把哲学美学的方法和观念转化为操作性程序的能耐,充其量也只能是跛脚的理论家。”[4]笔者正是针对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试图以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作为切入点,研究教师如何以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对课堂形成正面积极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于母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对于语文教师来讲,使用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度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隐含着高度的专业性。”[5]教学语言艺术正体现了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语言就像火种一样,可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让学生乐于在语文知识的殿堂中漫步。
另外,教师必须明确自己课堂“引导者”身份的定位,以有效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 学生能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而这一切都依赖语言这一载体去实现。
有的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恹恹欲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在下面却神游天外,不知所云。造成这种错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教学语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的语文课堂上,书声朗朗,学生会心微笑,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开心,学生在下面听得专心,师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了“双赢”的结果。我们认真分析那些能够获得学生认可的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教师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能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语言使课堂变成一潭“活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真正要实现这样“双赢”的课堂,师生必须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不能以“俯视”的姿态对待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差异、情感特点,放下教师的“架子”,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能听懂的,喜欢听的语言,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用恰到好处的有文采的教学语言可以使课堂变得“美”起来。有的教师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花费很大精力设计出很有文采的教学语言,学生却很难接受,往往有些优美的,有文采的语言脱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听得云山雾罩,这样的教学语言就成了“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如一则《杜甫诗三首》的导语设计:“杜甫出身在世代‘奉 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教育的熏陶„„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杜甫一生命运多舛,让他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在他的如椽巨笔之下,多少辛酸苦闷倾泻而出,多少忧国忧民积郁心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这则导语设计美则美矣,也能看出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就是缺乏了对学生这个主体的研究,在这位教师用正常语速讲这则导语的时候,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完全理解尚且会出现困难,何况授课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那些显示教师渊博学识的“旁征博引”,起到的效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缺乏对学生现状的研究,孤芳自赏的导语设计缺乏可操作性,自然更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盲目地追求课堂教学语言有文采未必是“终南捷径”,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锤炼自己的语言,让优美的教学语言带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笔者在讲授李白的《蜀道难》之时,选择了一种“以诗解读作者”的方式走近李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先选取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现代诗《寻李白》其中几句作为板书,诗句如下:“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用现代诗歌解读古代诗人,本身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在文采飞扬的诗句中受到美的熏陶。“酒”,“月光”这两种学 生熟悉的意象的选取,使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知识积累中调出和这两种意象有关的诗句,对这两种意象进行分析,寻找李白的性格发展脉络,联系他的个人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风格,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各种华丽的诗句让课堂充满了“美感”,教师在这里可以适当补充学生不太熟悉的诗句,例如:《侠客行》一诗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从中了解李白的豪侠性格,联系李白的锄奸惩恶的“侠客”理想,理解“三分啸成剑气”的诗句。同时,也可联系金庸先生的小说《侠客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说一说李白的诗歌对唐代、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李白在不同时期写下的诗句,既让学生了解了李白的生平、性格,也让他们总结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原因,学生在诗歌美的熏陶下掌握了知识。
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是缺乏力量,只能接受知识的客体了,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的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有着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兴趣、需要去建构知识,寻求意义。”[6]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自身经验,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幽默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语境中学习。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家伦先生亲自执教中学语文作文课—— “怎样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在这节课的课堂实录中有这样一段:
“师:同学们,洪老师有没有向你们介绍过我? 生:(齐摇头)没有。
师:(笑道)那我只能自己介绍自己了。在下姓王,名叫家伦,(指课件上的漫画)这个光辉形象就是我(生笑)。我十三年前就已经从中学讲台上“金盆洗手”,到苏州大学文学院教别人怎样教语文;现在重出江湖,再操旧业(生笑)。同学们都说作文难写,多痛苦哇。告诉大家,写作文不难。今天我就教同学们“怎样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指课件题目)。“我是苏州大学文学院的教师,十三年前就已经金盆洗手了,今天重出江湖”,刚才这些话是谁说的?对,是我自己说的。但是,你们写的时候能不能把这些话变成是你们从洪老师那儿听来的呢?(学生齐说可以)好,我们找一个同学来试一试,就让我的本家王同学出来吧。”[7]王先生在执教的过程中,用“光辉形象”、“金盆洗手”、“重出江湖”、“再操旧业”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心理年龄等特点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出发,设置问题,把生活引入课堂,接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同学自然总结出让人物活起来的第一个办法,那就是借用别人的介绍。
在这一节课中,他同时借用了金庸先生《书剑恩仇录》中的情节,通过分析香香公主出场时,清兵的反应,自然引出作文的另一种技巧,通过写别人的反应来写一个人。王家伦先生在这节课中,把自己当作模特,举学生熟悉的武侠小说中的事例,与学生平等对话,语言幽默风趣,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取得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也学得扎实,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如果写人物的写作技巧。
笔者在教授话剧《雷雨》的过程中,也在思考如何运用合适的课堂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剧中人物鲁侍萍在三十年后见到周朴园,面对周朴园的询问,她的人物台词是:“我姓鲁,老爷。”“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仅仅让学生从台词中直接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性格,难免让课堂沉闷无趣,于是笔者让学生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女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笔者罗列出如下的台词:“你这没良心的,杀千刀的,你不认得我了?”“你这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东西!”把这样的台词一换,学生立刻在笑声中开始驳斥笔者所罗列的台词,分析出这样的台词变化不符合侍萍善良的性格,难以体现出鲁侍萍内心的怨恨,悲愤之情,无法突出她对周朴园那种复杂的、爱恨纠缠、难以言说的情感。笔者换了一种比较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重要人物鲁侍萍的性格和心理,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见,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对于语文课堂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
机智的教学语言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有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强调语文课堂的“预设”,但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这就使一些教师的“预设”在多变的课堂上失去了效用,在课堂上出现了教师难以“预设”的问题,这时就能考验出教师的教学智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智的教 学语言不但可以缓解课堂尴尬的气氛,而且可以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上,“于漪老师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
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8]于漪老师对于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体现了其较高的教学智慧,运用机智的教学语言,因势利导,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树立了学生的信心。
笔者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琵琶行》,在这节公开课将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认为,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作者白居易与琵琶女在船上相见,聊天,不符合当时的社会 现实,所以,我认为琵琶女的形象应该是虚构的,根本没有琵琶女这个人。”由于事起突然,时间紧迫,这位语文老师把这个问题处理成:琵琶女在这篇文章中不重要,重要的是借琵琶女来表现作者的那种政治上失意,遭贬斥,怀才不遇的抑郁悲凄之情。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欠妥当,面对这样的课堂突发事件,正是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的时候,如果我们机智的以恰当的教学语言加以引导,把这个问题处理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我们可以用经常流连于青楼歌馆的宋代词人柳永为例,讲解一下古代文人墨客,与青楼歌女诗酒唱和的交往,让学生了解一下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同时,肯定学生勇于思考、质疑的精神,还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查找有关《琵琶行》的资料,写一篇关于“琵琶女在《琵琶行》中的地位”的小论文,这样机智的处理课堂问题,不但可以让课堂更精彩,也可以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教育技巧的运用,离不开机智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
无论是恰当的有文采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还是机智的教学语言,都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受到教师的教学个性品质、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教师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厚积薄发的成果。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研究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不断学习、吸收、借鉴对自己有益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有个性的,卓有成效的教学语言风格,才能在语文 教学中如鱼得水,让自己成为语文课堂上有魅力的“舞者”,实现语文课堂的真正师生“双赢”。
参考书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第3页 [2]胡立根《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 第2页
[3]缪哲《与H先生论语文课本书》,《南方周末》2007年9月20日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期
[4]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第1页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386页 [6]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第25~26页
[7]王家伦 傅嘉德 缪葵慈 陈晓姿《让笔下的任务“活”起来——一堂作文教学的课堂实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 第48页
[8]梁万兵《问题教学,教师的智慧在哪里闪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10期 第46页
第五篇: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教学就是一门语言艺术。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语言要有趣味性
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高度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是不够的,若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原本预期的效果便于无形中大大削弱了。每天一堂接一堂45分钟的课,即使知识容量再大,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我听过一节课老师语言平平,使前一节课还生龙活虎的学生一下像被打了霜的茄子,更有甚者在下面大呼“催眠曲”,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 味,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用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媒体领域的渐渐“入侵”,语言幽默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却生动幽默的插话。这种“碎语”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但另一方面,我认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其内在的差别。含蓄、温故知新式的幽默固然能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粗俗、哗众取宠式的幽默或挖苦性过强的“趣语”,也会弄巧成拙地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样,“喧宾夺主”式的过多打趣也会因影响了知识的传授而引起学生反感。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一个“度”。
二.语言要有情感
教师的语言不仅流畅准确,还要富有情感,具有清冽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要让学生在蕴的语言世界咯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侵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教师恰当的情感语言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意。如何使教师语言具有情感呢?首先,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冼练准确,生动丰富,还要风趣幽默,充满激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内容和要求恰当地选择自己的教学用语要尽量用生动、新颖、优美的词汇来组合自己的语言,力求新鲜、丰富、准确。声情并茂充满磁性的课堂语言使学生如沐春风,欣然入耳,愉悦如心,自觉成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对所学的知识刻骨铭心,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在讲授元曲名家马 致远的《秋思》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理解诗中意象的基础上精心组织选择的教学语言“在深秋晦暗的暮色里,那枯藤老树上,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树头上盘旋着,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的窗前透过温暖的光亮,乌鸦归巢,家人团聚,而 在暮色里,瑟瑟西风中,奔波在荒凉古道口的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学生被这情真意切,生动准确的语言组合吸引感动,通过想象和联想大脑里很快便勾勒出一幅深沉悲凉的逼真画面,不由自主地进入到诗的意境,对诗人所描写的元代下层知识分子那种“儒人不如人”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三、语言要有规范性
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语言,必须语法正确,用语规范,合乎逻辑,发音标准,避免语病。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遣词造句要讲究语法,避免出现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混乱、文义矛盾等语法错误;说理叙述要合乎逻辑,避免产生前言不搭后语、混乱颠倒等逻辑错误。此外,语言的规范化还要注意语言的干净利落,杜绝语病。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理应是学生语言的样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吐字清晰,表达流利。教师在运用语言“传道、授业、解惑”时,要充分驾驭课堂语言,要善于发挥汉语的优势,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讲课时语言要有音乐节奏感,优美生动,当高必高,当急必急,当缓必缓。关键之处应有逻辑重音,重点之处应有反复,难懂之处应仔细咀嚼,教师应从讲课语言的声调变化之中显示出讲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要学生驰骋想象的地方,应以声传情,并辅以适当的手势。如此较为熟练地运用语言的“整齐美”、“错落美”、“节奏美”,就能使学生从原来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这也是语言的规 范性和美感性的魅力之所在。
课堂教学中的表达,若过于冗长复沓,杂乱无章,必然会造成语无重点、索然无味、语无伦次的后果,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教师尚须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用语简明扼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以便让学生从教师精炼的课堂语言中很容易地把握每句话、每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所以,教师应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四、语言要朴实
课堂语言的朴实不能不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若细心揣摩特级教师的课堂语言,简直觅不到半点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亲切,甚至相当口语化的语言也频频闪亮登场,这丝毫不损特级教师高大形象,反而觉得这就是真实的课堂,美丽的课堂,如饮甘露。课堂上的语言,应是随感而发的,兴之所至的,信手拈来的„„一句话,课堂语言美在自然,美在使教师与学生能零距离的对话。我们总感觉到,某些老师上课,太郑重,太庄严,甚至所有的开头语、过渡语、结束语都预先设计好,课堂上只是朗诵了出来而已。这样的语言,其实就是将学生推到了三尺之外。这样一味地宣讲,一味地展示教师自己的口才和词汇量,一味地有意雕琢,让课堂烙上矫揉造作的痕迹,使学生觉得拘束与紧张,到头来,只落个“华而不实”的评价。只有亲切自然的课堂,才能使学生没有上课的那份紧张和压力,没有逆水行舟的那份心理负担,他们可以在轻松惬意中学知识,长才干,老师呢,也将使自己的教学变得举重若轻,反璞归真。
总之,关注运用中的语言,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必能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形成优秀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