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美术作业(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4:0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全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美术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全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美术作业》。

第一篇:2011全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美术作业

必答题:

1.如何处理技能与想象的关系? 答: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一味空洞地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他们不一定表现得出来,因为没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幼儿的美术活动又空有刺激没有收获。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使孩子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画画中,建立自信,享受成功。因此,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处理技能与想象的关系呢?这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伟大的画家毕加索有一句名言“终其一生向孩子学习”。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艺术的细胞在孩子身上随处可见。孩子的思维没有定式,他们可以轻易将非常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又可以将非常简单的东西变得极富美感。但如果不出示范画(尤其对年龄越小的孩子),一些绘画中的技能技巧又难以表现和教会幼儿。然而,老师怎样正确处理幼儿技能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呢?我在日常的美术活动中不断尝试,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正确看待所谓的模仿丰富教学内容,全面调动幼儿感官,在提高技能的基础上因人施教,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在以前的幼儿美术教育多局限于简笔画和一些技能练习,教学以教师出示范画让幼儿临摹为主,评价画也以幼儿画得“像”与“不像”为标准。这样的弊端是幼儿没有创造力,只会机械模仿,即使有美好的想象也没有办法表现出来。显然,这种教育方法无疑扼杀了孩子个性的张扬,熄灭了孩子创作的激情,是不科学的,也违背了幼儿美术教育的规律。

在绘画过程中模仿是避免不了的,关键是幼儿什么时候模仿,以及怎样模仿。当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遇到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或空间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时,我会不急于示范给孩子看,而是引导孩子去看一些其他作品,或借鉴一下别人的表现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创造意图,这种方式中也存在着模仿,但没有削弱孩子的思维过程,只是在表现方式上拓宽幼儿的思路,使想象更加生动,色彩更加和谐,构图更加合理。将它们分开。

(2)、给幼儿充分的自由绘画的时间和空间。

在小班阶段,由于年龄的关系,手臂小肌肉发育尚不完善、大脑发育也尚不健全,此时应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正确的握笔姿势及随意的涂画来锻炼其手指的灵活,幼儿在随意涂画的过程中会对自己所画出的“画面”感兴趣,同时对绘画活动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一段时间后,老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发展水平适时地具体指导,如:在幼儿圈涂的线条中加画上一根竖线,问幼儿像不像一个棒棒糖;或让幼儿自己说说像什么等;这样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教师注意给予适当的范例引导。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结合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注意运用适当的示范和讲解进行启发和引导。范例能给幼儿的美术作品以参考,也能帮助幼儿唤起想要表现物体的清晰意象。但为了避免幼儿对范例的模仿,教师要注意:可提供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但主题相同的幼儿绘画作品给幼儿欣赏,并组织幼儿对这些绘画作品进行讨论,这样,既可让幼儿从别人的创作中获得启发和灵感,又可在欣赏、交流中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认识。留下了多种形式和方法的图画表现,让幼儿感受到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适合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作品,从而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4)、引导幼儿观察,形成感性认识,丰富教学内容。我们从多方面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教学内容的安排尽量丰富。可以安排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东西在里面。如:《奇妙的天空》让幼儿想象和回忆空中的东西,有风筝、滑翔机、热气球、小鸟、外星人等。这样一来,并不要求幼儿千篇一律地画一种模式,幼儿可以自己设计,碰到表现不出来的地方,老师再给予帮助。对于幼儿的绘画作品,老师都给予肯定,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或者针对性地安排一些教学内容。如《看花灯》,画前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也请幼儿自己描述所看见的情景,教室做简单的示范或提供可参考的图片等,然后引导幼儿按自己所看见的情景去画。在这种宽松要求,既解决了能力强,想充分表现自己画面构想的幼儿的要求,也解决了能力弱,借助图片学画的幼儿的要求。

每个孩子都蕴藏着创新潜能,关键看我们如何开发、如何恰当地引导孩子给与提供表现的机会。我们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要启发幼儿的思维等,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幼儿掌握技能技巧,通过自己对绘画技术的观察,在“领悟”的基础上,去主动学习、尝试、创作。

2简述各国儿童美术教育为什么要强调个人表现?

答:学前儿童的美术能力包括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美术欣赏能力、绘画能力发展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

涂鸦期经历了由无分化的涂鸦到有控制的涂鸦和命名涂鸦三个阶段,在造型上幼儿还画不出象样的东西,不会主动地调换颜色,把所有的物体随意地安放在纸上。

象征期特征是: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色彩上: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涂色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构图上: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

图式期的特征是:造型上能用较流畅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并用细节加以刻画,结构合理;色彩上对色彩的认识日趋精细和完善,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用色彩表达事物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涂色时做到均匀;构图上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形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基本上能反映主题。

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分为玩耍阶段、直觉表现阶段、灵活表现阶段。

玩耍阶段初期,孩子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只是以纯粹的玩耍为中心,此阶段后期的儿童从拍打泥土撕纸的阶段进入了用手掌把粘土压平、伸展、用指甲挖;用手指把纸撕成碎片,或用剪刀随意的剪成纸条或纸片,并给偶然形成的造型命名。

直接表现阶段的孩子表现欲非常强,喜欢使用剪刀等工具来制作。然而作品谈不上有什么技能,工具使用的稚拙感很明显,他们已有一定的制作意图,能利用粘土的可塑性去开展各种尝试,能用纸张折出简单的物体,也能够运用手,剪刀等工具斯、剪出简单的图形,进而全神贯注的实现自己的愿望。

灵活表现阶段随着幼儿手腕动作的逐渐,手眼协调能力的不断发展,此阶段幼儿已不能满足于仅用一两种技能制作简单的物体形象,希望能够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出他们喜欢的较复杂的物体形象,并用几个物体想象构成具有一定情节的场面。

美术欣赏能力分为生理性的直接感知阶段、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

0-2岁是直接感知阶段,婴儿生理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一般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但是他们的感知觉的发展为其审美偏爱和审美感知奠定了基础。审美感知阶段表现出以下特点:强烈的注重颜色、对绘画题材产生自由联想的反应、关注画面的局部特征。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观念,美术美术创作没有“对”与“错”的分别,儿童的美术创作也是同样的,不能一味地评价儿童作品的好坏,儿童和家长都需要了解美术创作是没有“对”与“错”的这一观点。只有他们认识绘画创作更自由左旋地展示他们的创想,打开他们的思维;而不断进行自己有目的的创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培养儿童以一种自信、灵活、流畅、独一无二的形式,独立创作出他们喜欢的作品,这是老师培养儿童的方向。长期保持这种形式的创作,保持创作的原始和纯真,就能培养出来未来的美术大师!就能培养儿童成为大人眼中所希望的有创意、有思维、有想法的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表面看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面上的竞争模式,而追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江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19世纪初期,儿童美术教育还仅仅被认为是培养儿童学习技能技巧的课程,与开发儿童智慧无关,美术课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地位可言。现在从各国艺术教育趋势来看,就有了根本的转变。儿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播和继承人类文化艺术、进行审美教育、健全心理教育、完善人格教育,它也被被认为是一种以开发大脑潜能,培养儿童创新精神为重要目标的综合教育课。它是培养各类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

(2)创造力的开拓和发展对社会、个人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艺术和艺术教育来说:它又是一种最高的追求,美术又是创造活动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又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有成效的学科之一,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更应加强创造力的培养。(3)美国学者阿诺德•托因比指出:“为潜在的创造力提供良好机会,这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社会没有让杰出的创造力发挥出效能,那就是对它的成员的失职,并将会给它本身带来只能责怪自己的那种惩罚。”托因比的忠言绝非危言耸听总之,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具有不同方面和层次。它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学校的任务,也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就应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进行创新教育的积极探索。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儿童美术教育强调个人表现。

3.这是一位四岁幼儿的绘画作品,请你结合相关的内容展开评价。

答:对于四岁的幼儿来说,这是一副很好的绘画作品。他画画的线条流畅、形象鲜明,准确的表达了他的想法。从画面的整体效果来看,该幼儿能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画出了物体的基本部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符合了这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画中出现了苹果图形、小鸟的图像、太阳的图形,以及圆形,这些图形都是4岁幼儿喜欢的,能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印象。画中也表达出了幼儿快乐的情绪、情感。从构图上看,幼儿各种形象以排队的方式放置在基底线上,形成并列式的构图方式。她已有初步的表现目的,虽然画中的形象并不都是与主题相关。也不太注意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但已开始有安排布局的意愿。如太阳、小鸟画在纸的上部,而花草房子则画在纸的下部。

对于四岁幼儿来说,我们在指导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通过多种形式观察物体:教师应引导儿童多注意观察、积累生活经验。让儿童比较物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关系。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把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从单一的表现,过渡到表现一定的情节。

2、进行简单的构图练习:教师通过提供儿童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单张图片,如人物、交通工具、动植物、建筑物等,让儿童根据主题进行构图。

3、通过情感体验来表现空间关系:在早期阶段里,空间关系相当受到价值判断的支配。通过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近的内容使幼儿来表现空间关系。选答题:

5.计一篇美术欣赏的教学活动,要有设计意图,以详案的形式呈现包括:活动名称、年龄班、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体现出你的教学方法)。

活动名称:美术欣赏教案——年画 年龄班:大班 设计意图:

教师带领幼儿在鞭炮声中,听着《金蛇狂舞》的音乐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张灯结彩、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环境气氛中,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对内容进行欣赏时,教师采用了分散自由欣赏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在自己的欣赏活动中初步感受年画的不同形式和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对几幅较典型的年画进行集体欣赏讲述,可以使幼儿对年画形式、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教师也体现了一个宽松、民主的讨论与交流的环境,同时也给了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机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了解古代年画的构图及其所要表现的含义。

2、引导幼儿欣赏年画的主要色调,感受年画色彩所呈现的快乐、喜庆、吉祥的气氛。

3、引导幼儿自由创作一幅具有某种含义或能表现自己美好祝愿的年画。活动准备:

1、收集各类古代年画。

2、了解一些喜庆吉祥的问候语。

3、录有鞭炮声和《金蛇狂舞》音乐的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

一、听放鞭炮的声音,随着《金蛇狂舞》的音乐,教师身穿唐装带领幼儿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导入活动。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听到鞭炮声我们感觉要——过—年—啦!

过年啦,我们一起来贴年画吧。(教师带领幼儿在鞭炮声中听着《金蛇狂舞》的音乐在活动室的门窗上一起张贴年画。)

(评析:教师带领幼儿在鞭炮声中,听着《金蛇狂舞》的音乐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张灯结彩、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环境气氛中,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贴完年画,孩子们纷纷发出:“哇„„好美”的赞叹声,接着在孩子的兴趣点上,教师自然的引入对年画进行欣赏。)

二、欣赏年画,了解年画的构图及要表现的含义。

1、欣赏年画的内容。

(1)引导幼儿分散自由讨论欣赏。

师:这么多画贴在窗上真漂亮呀,现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看看这些年画上画了些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年画中的主要内容)

(2)集中欣赏,请个别观察几幅典型年画并讲得较好的幼儿交流。

师:你看了哪幅年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年画并展示在黑板上)

幼1:我看的这幅画上中间有个金黄色的“福”字,边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鱼,还有一曲一曲的波浪。

幼2:我看的这幅画上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盆,里面有许多的珍珠和元宝,闪闪发光,边上围着三只羊。

幼3:我看的这幅画上有一个财神爷,手里有个如意,还有两个小孩,一个手里拿着做官的帽子,一个手里拿着金元宝,上面还有一棵树,树上都是钱。

幼4:这幅画上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他们手里都提着钱,还有用金子做的鱼,身上穿着幸福的衣服在恭喜别人。

幼5:这幅画上有几个仙人,一个仙人手里拿着桃子,一个拿着钱。

幼6:这幅画上有一匹马在跑,马背上有元宝,地上也有金银珠宝。

幼7:这幅画上有一个小女孩骑在凤上,脸上笑眯眯的,手里拿着一个彩带好像在说祝福的话,还有一个小男孩骑在龙上,脸上笑眯眯的,手里也拿着一个彩带好象也在说祝福的话。

2、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年画所表现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看了许多年画,每一幅年画上的内容都不一样,那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上这些东西呢?他要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1:这幅画表示三羊开泰。

师:你怎么知道呢?

幼1:上面画了三只羊。

师:你们觉得呢?

幼:三羊开泰。

师:还有几幅呢?

幼2:这幅表示年年有余,上面画了许多鱼。

师:年年有余是什么意思呢?

幼2:希望我们每一年有很多钱多出来到明年用。

幼3:这幅表示财源广进,恭喜发财,上面有许多的金银珠宝。

师:有谁有不同意见吗?

幼:没有。

幼4:还表示万事如意,升官发财,上面有如意还有官帽。

幼5:这幅画我觉得表示龙马精神。

幼6:这幅画上有小女孩小男孩我觉得是祝愿我们新年万事如意,羊年喜气洋洋。

幼7:还祝福我们身体健康,发大财。

教师小结:

原来这些年画都有一定的含义,它可以表示一种祝愿也可以表示一种希望。

(评析:教师采用了分散自由欣赏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在自己的欣赏活动中初步感受年画的不同形式和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对几幅较典型的年画进行集体欣赏讲述,可以使幼儿对年画形式、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接着教师转入对年画所表现含义的讨论中,这一环节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上这些东西呢?他要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运用现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中再听取其他人的不同意见,共同理解每一幅年画所要表现的含义。教师正体现了一个宽松、民主的讨论与交流的环境,同时也给了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机会。)

三、欣赏年画的色彩,感受色彩所带来的喜庆、吉祥、欢乐的气氛。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年画,你发现它们大都用了什么颜色?

幼1:红色最多,还有金黄色

幼2:红色最多,还有他们的衣服五颜六色的很漂亮

师:红色、金黄色给你什么感觉呢?

幼1:很热闹、很开心

幼2:很快乐

幼3:很吉祥

四、交代要求,幼儿自由创作。

师:如果请你来设计一幅年画,你想在上面画些什么?(幼儿交流)

为什么要画这些?

幼1:我要画许多鱼,祝爸爸妈妈年年有余。

幼2:我要画一个“福”,还有许多元宝,祝爸爸妈妈发大财。

幼3:我要画摇钱树,还有珠宝,还有小人在祝我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师:我们也来设计一幅年画,先想想你的年画上要画些什么,表达什么愿望,然后想想用哪些颜色可以表现出过年时热闹、欢乐、喜庆、吉祥的气氛,看谁设计得和别人不一样。

五、结束讲评。

展示幼儿作品

1、请你说说你的年画上画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你觉得谁的年画看上去很热闹、很喜庆?为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在创作中,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想法和祝愿,作品中有的孩子画面中间画了一个“福”,而这个“福”字没有教师的帮助,都是他们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完全“画”出来的,在“福”周围有许多的元宝,左右画了两个小孩手里那着钱,他们要恭喜爸爸妈妈发大财。有的孩子画面中间画了一棵摇钱树,边上有两个孩子,穿着有“喜”字的衣服,他们周围都是钱,也是恭喜我们财源滚滚来,有的孩子画了许多鱼,祝大家年年有鱼,有的孩子画了辆汽车,装了许多钱,都掉下来了,希望自己发财。从幼儿这些充满童贞的作品中,看出通过这次欣赏活动,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古代年画的构图内容所表现的含义,同时也表现出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真实想法。6.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班幼儿捏泥活动的指导方法。

答: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和才干来自他们的指尖。„„孩子们的手越巧,就越聪明。”教育家的精辟论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发展幼儿潜能,提高幼儿素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泥塑活动中如何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做了一些尝试。

泥工活动在小班阶段深受幼儿喜爱。它的色彩鲜艳,质地柔软,可塑性强。幼儿在反复捏弄着中塑造出各种形象奇特的物体来,并在活动中幼儿的手指和小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通过尝试,小班幼儿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塑造各种物体形象(人物、动物等),也能通过视觉和触觉初步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塑造表现一些物体简单的立体造型。幼儿认识事物的能力,空间立体感得到了一些有效的发展,同时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发展。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方法:

一、通过多途径激发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避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因此,在泥工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兴趣盎然的参与活动,是学习泥工的基本条件。比如,在幼儿刚开始接触泥工活动时,我首先出现的是色彩鲜艳、易揉玩的培乐多,并以游戏的口吻启发幼儿:“这些泥团会变„„,你们变变看,它可以变成什么?”这时孩子们欢快、有序的动起手来,有的搓,有的团,有的捏。一会儿的功夫,泥团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造型。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我的橡皮泥变成了大饼!”,“我的橡皮泥变成了小萝卜!”,“我的橡皮泥变成了小团圆!”„„。看着孩子们那惊喜的神情,我不禁赞叹道:“你们真能干。”初次泥工制作活动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二、让幼儿尝试动手制作,亲身感受泥塑作品的美。

美丽的秋天到了,我们开展了“我眼中的秋天”主题活动,活动中幼儿对常见的水果的外形特征有了较深的认识,于是我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学习捏水果,幼儿的兴趣可浓啦!我在区域中及时地提供了橡皮泥以及牙签、小枯枝等一些辅助材料。在幼儿的反复搓揉下,一个圆圆的苹果的外形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很高兴,可他们又很快的发现这圆圆的东西似乎更象一个皮球,因为苹果上面有小坑、小柄,那怎样捏出小坑呢?孩子们开始思索。我没有直接讲解示范,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只见烨烨小朋友用手指轻轻一按,一个小坑出现了,她兴奋地说“老师我会捏小坑了”。然后请她做小老师来介绍,她自豪地演示了一下,其他幼儿也很快地学会了。苹果上还有小柄怎么做呢?有的幼儿马上想到了材料盆里的牙签做小柄,另外苹果的柄是硬硬地,像树枝,这时,飞飞小朋友灵机一动又想出一招“老师剪一些树枝也可以做小柄的”,哎,这办法真不错,我就把事先准备好地树枝拿出来,幼儿津津乐道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材料,专心致致地做起了苹果、橘子,西红柿,柿子等水果。他们用自己独到的目光、灵巧的双手,为小小的泥块赋予了新的生命。

三、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由于是小班孩子,他们从未接触过泥工活动,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们进行了分组教学,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内容。集体教学时,对不同的孩子提不同的要求,如:能力强的幼儿要求他们注意物体间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的精细度;对能力稍弱的幼儿要求他们能掌握基本的技能,能塑造出形体便可,对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孩子都从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另外我们老师根据个别差异对不同幼儿给予个别指导,巩固基本技能。在班上我们还采取一帮一的形式,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他们之间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接受,效果不错。在活动中,幼儿一旦学会了基本的方法,他们就会在所学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捏出他们自己想要的形象,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篇: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

(《学校法律纠纷》)作业

发布时间: 2014-5-22 12:51:21

学校法律纠纷有哪些关注点?在你身边发生得最多的是哪种,请谈一谈解决这类纠纷你有什么好的经验或方法。

作业要求:(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2)作业内容必须原创。(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提交的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作业

发布时间: 2014-5-22 12:50:44

结合个人实际谈一谈,如何有效管理压力,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

作业要求:(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2)作业内容必须原创。(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提交的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教师的权利义务与学生的法律保护》)作业

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有哪些基本义务?教师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履行自己的义务?

作业要求:(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2)作业内容必须原创。(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提交的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第三篇:继续教育作业

在本次高中教师“有效教学”专题远程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师的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听过之后,获益匪浅。文中提到的各种全国闻名的“模式”,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等,让我感受到了“有效教学”模式的核心“先学后教”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了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中进一步体会“有效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价值,在最近的高三复习“时态和语态”中,我特地尝试运用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教学效果。

时态和语态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于教师而言都是如此。在我的一个班里,我先给学生提供了时态和语态的很多资料,包括多个版本的讲解,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专门留给了学生两个自习课的时间去仔细地研读这些资料和联系。学生重来没有见过这些的语法复习方式,显得很激动。在这两节仔细课中,他们看的很仔细很认真,可以看到他们的资料上都标注的密密麻麻。对于有些知识点,他们可能会有不同地看法和观点,于是就在一起探讨。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在学生中间,给他们以指导。同时通过他们的讨论和询问,我也知道了他们的不解和困惑的问题是什么,那么在后来的讲解中,我便更加详细的讲解这些疑难问题。两节课结束之后,可以再学生的表情中看到他们有很多的收获。

第三节课时,我便串讲这些时态和语态,每讲解一个,便请学生来告诉大家这个时态的用法,结构,和要注意的知识点,绝大多数同学讲的都很好,有讲的不到位的便请其它学生来补充,这让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另一个班里,我仍旧采用以前的方法,一个时态一个时态的逐个讲解,很少与学生互动,学生被动的听和记,课堂气氛很差,其效果可想而知。

通过这次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有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尝试使用这种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篇:继续教育作业

艺术

1、作业:通过本专题学习,请谈谈如何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感受与欣赏美的能力。

美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的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更为重要,一个不会感受美、不会欣赏美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在培养孩子美感的活动中,首先考虑到幼儿的情绪,因为幼儿的美感与情绪有紧密的联系,他们在积极的情绪下就对美的事物产生快感。另外还要考虑到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安排的活动总要和他们的动作相伴随,具有表面性和行动性特点。

在幼儿的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处处都有美的内容,成人可以引导孩子感受美的存在,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欣赏环境美。使幼儿的生活环境整齐、舒适、美观,潜移默化地提高他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2)欣赏大自然的美。成人要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启发和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从他们的色彩、形态、声响的变化中领略大自然的美;还可以用幼儿能理解的艺术语言充分表达其中的美,并教给孩子用艺术语言描写自然景色。(3)欣赏艺术美。它里面也包含了两大点: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如在米罗《哈里昆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出示这幅作品,儿童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他们有的瞪大双眼,有的兴奋地晃动着身体,有的大声叫着“真漂亮!”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面对儿童的这种表现,教师如果选择制止、阻拦甚至训斥儿童的随意和不守规矩的态度,就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妨碍儿童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审美心境的形成。

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音乐有明快激昂的,也有阴郁低沉的,在愉快欣赏的过程中,经过成人给以的指导,孩子会逐渐体会出音乐要表达的感情,这时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想,对于音乐不光是听一听,还要促使孩子用心灵的耳朵去领会。给孩子看美丽的画册,欣赏名画,也会提高孩子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力和判断力。孩子小时候喜欢看色彩对比强烈的东西,但不能一直给他们看同一类型的艺术品,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各种创作方法、各种类型的艺术品给幼儿欣赏,有抽象的,有写实的,有鲜艳的,有暗淡的,逐步发展他们的艺术趣味,但要注意内容健康和幼儿所能够理解接受的。

另外,一段好听的音乐会引出一幅好画,一个好的泥塑会引出一美丽的童话,不要孤立地从事某一种美术活动。

2、考核:案例分析:中二班准备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张老师坐在椅子上逐一叫孩子的名字,叫到名字的小朋友到张老师手中接过一张铅画纸和一盒油画棒,直到所有的孩子都到前面来领好纸张和油画棒后张老师开始讲解示范。请问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张老师的教育行为导致了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可见在集体活动中要尽量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时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对于幼儿来讲幼儿园短短的15至30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是他们建构知识的摇篮,也是获得知识最基本的途径。

教师作为集体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对活动内容的熟悉、活动环节的设计以及活动过程的引导上不把握好,都会产生消极等待带来时间的浪费。活动的内容是教师开展活动必须掌握和熟悉的,也是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的保证。教师对活动内容的熟悉程度大大的制约着活动开展的进度和时间,如果不熟悉或者教师没有预设,往往导致环节的脱节,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消极等待。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消极等待现象出现是很难避免的,但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只要凭借认真钻研的态度、敏锐的随机观察力,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用心去体会幼儿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动机、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水平在行动,知道哪个幼儿需要及时的支援、哪个正需要暗示提醒、哪个将有某中行为发生等,教师心中有数,就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控制好有效时间,使幼儿跟随教师在趣味、生动、新颖、形象和紧凑的教学活动中成长,把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科学

1、作业:通过本专题学习,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在工作中如何发展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纲要》中提出:“在活动中教师应更多的培养幼儿对知识主动探究的能力,而不应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教师应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和改进教学,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探究机会,让幼儿真正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一、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如在“沉与浮”科学活动中,教师把几盆水放在室内地板上各个地方,让孩子自由地把木块、小石块、纸片、海绵、泡沫、树叶、吹塑玩具等有沉、有浮的各种物体等放入水中,观察、探索、操作,发现哪些是沉,哪些是浮。然后,发给每个幼儿一块橡皮泥,让他们试试怎样使橡皮泥稳稳当当地浮在水面上。幼儿在反复的“玩”中,学会了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借助木头、小石碗、塑料袋使它浮起来。孩子们个个找到了不同的方法,由于提供了丰富的操作原材料,充分让幼儿去探索、发现,从而获得经验,有了收获。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例如在《秋天的色彩》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动手采集树叶、收集石子,并允许他们带回。和家长配合,引领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走走、看看、玩玩、想想、听听、说说,不仅使幼儿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幼儿的感知和观察力,还促进了幼儿探索思考。

三、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幼儿喜欢摆弄、好游戏,幼儿游戏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幼儿需要通过探究、实验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才能真正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我们在区角中适时投放了多种材料,如:“有趣的磁铁”、“陀螺怎样转起来”、“物体沉浮”、“镜子会反光”、“找空气”等,引发幼儿自主探索、摆弄。

四、在种植和饲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我们在园内开辟了种植园地。根据时令季节种上不同的蔬菜、瓜果等植物,并让幼儿参与简单的种植活动,如:挖小坑、除草、浇水、采摘等。我们还在活动室长廊内设置了自然角。幼儿通过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探究动植物,有更多的新发现,教师更应充分提供幼儿参与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在科学活动之后,记录信息、表达交流对于巩固幼儿探究成果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帮助幼儿把实验中的现象或探索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如:文字、图画、符号、照片„„用别人能听懂、看懂的话写下来、画出来,然后,向同伴汇报自己的探索过程,并就某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2、考核:案例分析:在小班的区角活动中,露露在美工区用树叶拼贴了一张《小金鱼》后拿给王老师看,王老师看了一眼说:“真棒!”,然后转身对着刚从建筑区跑出来的妙妙说:“你怎么出来了,快回去”妙妙说:“老师,我不想玩了!”王老师说:“不行,今天你就玩这个,进去!”妙妙低头走进了建筑区??请问你是如何评价王老师的教育行为?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怎么做?

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幼儿发展本身具有复杂性,在不同情景,不同情绪状态,不同的环境下,幼儿的行为往往有较大不同。客观上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幼儿的发展状况。

王老师对露露和妙妙的评价方式是对露露行为总的评价,是一种静态的评价,它只是评价了幼儿的表现幼儿活动的结果,没有提出下一次的希望,缺少对幼儿活动细节的评价,给幼儿的感觉是空洞的,对教育活动的内部印象不深,而且只是获得了知识,没有培养幼儿动手、思维、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活动中,应将对幼儿的评价作适当的调整不仅对幼儿的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还应使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活动过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使之成为动态评价,通过评价给予幼儿支持和援助。而王老师对妙妙的行为也没有起到正确引导,孩子不想进区了,老师应正确引导,分析孩子为什么不想进这个区?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发现区域里的快乐与学习,培养孩子坚持的品性;如果孩子真的要换区,老师也应尊重孩子的选择,拓展孩子的活动内容。

语言

1、作业:(1)、请谈谈语言领域中倾听与表达包含哪几个目标?

语言领域从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方面,提出6个目标。强调语言领域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育建议方面,强调要积极为幼儿提供与同伴和成人交流的机会,愿意讲话并能清除的表达;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强调要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萌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反对通过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过早识字。

(2)、请谈谈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1、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2、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3、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等。

2、考核:案例分析:大二班的佳佳爸爸向幼儿园提意见“你们幼儿园为什么不教孩子写字,学拼音,你们教孩子什么呀?以后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如果你是大二班的老师,你会对佳佳爸爸说什么?

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做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归根结底,仅仅只是因为他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从这一点上讲,这同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不相违背的,因为我们也是爱着孩子的,我们对他们的诸多要求也是为了能使他们能更好地成长。

要想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首先要引导家长来信任我们。那么,在建立信任之前,我们首先要交流,要用心地观察家长的不同需要,在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家长的同时,也要尽量去照顾家长的不同需求。每位幼儿的家长素质水平等的不同,对幼儿园教育在认识、理解的深度、广度等方面就有了明显的悬殊。作为教师,首先应激励家长加强自身素质,不断深入了解幼儿教育,了解整合课程,紧跟幼教改革步伐不断进步。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家长快速地成长了起来。如聘请幼儿教育、健康、心理、营养等方面的专家或园领导、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就家长关心的问题等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家长会;设置家长园地,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经验等;设置家长借书角,提供合适的书籍供家长借阅;制作家长联系卡(电话联系卡、E-mail)为家长的相互沟通提供方便;向家长介绍较合适的网址或E-mail,以便家长上网查阅。邀个别家长与教师一起备课,有助于家长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教育方法,掌握教育技巧,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社会

1、作业:请谈谈如何有效帮助刚入园幼儿解决分离焦虑、不愿意入园等问题,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入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当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家的温馨能给幼儿带来愉悦,让幼儿能沉浸在爱的包围中,使他们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是活动实施的前提条件。如何尽快消除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拿什么来“拯救”他们呢?首先我们要探索分析出一些幼儿不适应的原因及有效的方法:

孩子从家里来到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员,面对新的生活作息时间,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据观察,影响孩子入园适应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1、环境因素;

2、人际因素;

3、活动方式因素。那么为了引导幼儿克服入园后的种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面对社会,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我们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入园前帮助幼儿及家长做好入园准备。入园前,重在让孩子熟悉老师,熟悉幼儿园,产生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喜爱之情,以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孩子身临其境地参与活动、和老师亲密接触的做游戏、老师家访走进家庭都不失为是个好办法。

(二)在园时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可以有以下方式:

1、重视幼儿的来园与离园。

2、提供幼儿喜欢的玩具材料,吸引他们投入有趣的游戏活动。

3、进餐时的组织与培养。

4、午睡时的照顾及习惯的养成。

5、幼儿入厕时间及习惯的培养。无论是接送、进餐、午睡,还是入厕等,这些习惯的养成一定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请家长了解孩子各种正确的作息习惯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周六周日对孩子继续进行培养。

(三)入园后仍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活动。孩子、家长、老师是需要密切配合和相互关注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入园后开展的活动不仅要面向孩子还要家园互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得到孩子的喜爱,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总之,幼儿入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教师细心观察,耐心解读,付出真心,就能和孩子、家长一起度过难关,尽快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共同顺利成长。

2、考核:通过本课程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指南对自己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进一步的觉得幼儿教师应积极的转变观念,调整角色,建立新的幼教价值体系;应认识到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时期。教师的教育态度应是关怀的、接纳的、尊重的,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教育方式应是方向性地指点引导,不是指令性的指导教导。应树立大环境观,充分认识到环境的教育功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头脑灵活、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品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孩子。我们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推行赏识教育,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努力做到家园同步,发挥幼儿教育的最大作用。同时开始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其他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教师还应当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目前提倡的是一种与幼儿对话的师幼观,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要求幼儿教师“蹲下来与幼儿说话”,当然这种“蹲下来”的主张并非只是形式上的蹲下来,实际上这要求幼儿教师彻底转变自己的幼儿观和师幼观,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的平等。而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就要求教师明白视野中的孩子应是一个发展的、完整的、独特的、多元化的生命体,是最终要走向独立的社会人,是自己成长的主人,所以必须还孩子一个“成为他自己”的精神家园,还孩子一个个性自由的时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累积了大量的知识,以后形成了很多的经验,但是这些知识和经验是不常流的没有条理性的,需要给孩子提供一种逻辑思维以及认识世界和描述世界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具有概括性、标准化以及宏观性,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支持这些思维方式有三种:

1、配对——寻找异同;

2、排序——寻找顺序的规律;

3、分类——综合、分解能力。这三种方式就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大胆采用新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一种“快乐式”的幼儿教育,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健康

1、作业:(1)、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2)、我们怎样训练幼儿的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力?

创造条件和机会:

(1)、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染给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2)、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3)、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2、考核:案例分析:晚上

8:00,苗苗的妈妈打电话给中二班的张老师,生气地说“你这个老师怎么当的,我女儿小便尿在裤子上,你都没有发现,回到家奶奶看到才给换的。苗苗说在幼儿园里和你说了,但是你没有听到。所以她憋不住,就拉在裤子上了。捂了这么久,孩子都要冻出病!”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怎么对苗苗妈妈说?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可以耐心地听完家长发完牢骚后,真诚地向家长道歉,并和她就家长怎样和孩子当时的具体情形进行分析与探讨,最后终究是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精诚所至,我相信以教师的诚挚态度,家长最终会接受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良好方式方法。现在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尝试着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们也就能充分地感受到那种深切的爱,同时也就不难理解家长这样或那样的,有理的或无理的要求了。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只有不断反思自己,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自然才会赢得多数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第五篇:继续教育作业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何谓“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反思即指教师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剖析、解读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它反映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知。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它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困惑及心智上的困顿,还包括寻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动 , 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方法。反思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境,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 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是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是事实性、情境性和过程性研究。教学反思重点在“思”。简单地说,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

(一)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二)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答:教育案例就是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包含有实际情境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对某一具体教学故事发展全过程的完整叙述 和理性思考。教育案例讲述的是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教育事例。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教育案例应包括如下特征: 教育案例蕴涵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问题性。(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 育情境。(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 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 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 和警示的作用。()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案例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少数教师将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混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案例的含义、特征及结构等把握不准。为了让 大家辨析和区分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异同,我们分别作以下介绍,使教育 案例的概念在大家头脑中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撰写教育案例的方法。

(一)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 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 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 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二)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 计与说明,重在预测; 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三)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 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 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四)教育案例与教后记的区别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 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 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

(五)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 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 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 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六)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 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七)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 1 2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 案例一般有这几个要素: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研究、评析反思,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1)有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2)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3)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 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3 2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需要有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答: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 , 但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千差 万别。为了揭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案例的本质特征,更好地驾驭它的规律性,寻 求教育案例的开发空间,促使教育案例更具实效性和可借鉴性,根据教育案例的特点和写作目的,从不同视角和侧重面我们可以将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帮助教 师将各种不同问题的零散经验进行整合,形成经验链、经验集 , 从而充分发挥 教育案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际作用。教育案例在分类的过程中,因着眼点不同、侧重面不同均可分为若干类。但不管怎样分类,因不同类型的案例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所以不可能截然分开。从教育案例使用范围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从教育案例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 事件、现象、活动、个人描述与研究;从教育案例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探求、思索、质疑、正反、经验等;从教育案例的内容出发,我们又 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德育类、实践类、课堂教学类、教育反思类、创新类等类 别。

(一)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

(二)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 案例、探索性案例等

(三)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

(四)从传统学科分,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

(五)从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

(六)从内容覆盖面的宽窄,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 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

(七)从内容性质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

(八)按篇幅大小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1500 字 以上)

(九)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要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由于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其论文的写作的表述方式也丰富多彩,但是,为了实现论文的认识价值与实用价值,人们在长期 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对某些文体文章的写作逐步形成了一些特定规范——即结构 的基本型。这种“型”开始是某个人的创造,但是由于它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所以一直被沿用下来,并在人们的反复运用中逐步完美、定型化。这主要是:研 讨型论文、经验型论文、述评型论文、报告型论文、学位论文与叙事研究报告。

一、研讨型论文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 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 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 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二、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 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

经 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三、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 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 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 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 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述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 新构想。

四、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五、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 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 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 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

六、叙事研究报告 在教育领域,叙事用来描述教育教学活动的事实、经验、资料数据、过程等,反映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在人类的日常生活领域,“叙事”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事件相关的认知结构,使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 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 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 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 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 证。(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 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 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

6. 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答: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其情况不同,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1 课后备课 课后,教师要根据教师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 改和完善教案,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增强教育效果。2 反思日记 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总结 成功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3课堂观摩 校内外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教育教学情况,详细描述所 观察到的情境,并就有关问题相互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形成一种最佳解决方案。4 专家会诊 请专业研究员追踪式听课,不断发现课堂教育教学中的观念、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点评,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 效方法。5 行动研究 为弄清教育领域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求用以改进教育教 学实际的行动方案,教师与专门研究者合作进行专题的调查与研究。6 教学后记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教育教学过程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后,作为 反思的一种基础和雏形,作为教师今后系统化反思的依据。7 案例研究 案例是含有问题式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案 例是教育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师教学行为提升的阶梯。在案例研究中,教师首 先要了解当前教育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观察、调研、收集典型的案例,然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和思考,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成为一名思想活跃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常用的三种形式如:

1、反思日记,如我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总结 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还有就是写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使自己在今后吸取教训,让教学更上一层楼。总之,记教学日记,以写促思,以思促 写,以思促教,长期积累,会有很大的收获。

2、教学后记,在教学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教育教学过程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本后面,作为 反思的一种基础和雏形,作为我今后系统化反思的依据。这种反思形式我天天坚 持。

3、课堂观摩,学校组织“轮教互听”经常在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彼此的教育教学情况,详细描述所观察到的情境,并就有关问题每周四相互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形成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然后教师们形成共识,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去,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大家的共同提高。同时也能优化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提高。

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要求教师在具体 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要有反思的意识、反思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教师应基于新课改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反思才会有发展,有反思才会有改革,有反思才会有提高。当然,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等的意义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反思” 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许多教师由于缺乏问题意识,常常发出没有课题可研究的感叹。于是,学校科研贪大求全、标新立异、课题至上,致使口号 理念满天飞,而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无法进入科研课题,科研的本真目的 受到扭曲。因此,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让教师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生发出问题意识,通过研究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 难,为教学实践扫除障碍,并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首先要选择好切入点。而切入点就是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反思活动时,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 人,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例如: 在教育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 ? 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 ? 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 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 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 或许,教师刚开始写反思日 记时,是强迫自己进行的,但经过了一段

时间后,就会慢慢增强对问题的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曾明确地指出:“没 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教师作为研究者,其批判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在我 国,大多教师习惯于专家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想,领导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做,缺乏批判性的思考。这种状况不仅阻碍新课程的推进,而且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 化发展。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育反思虽然始于某一现象或问题,但并不只是就事论事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教师以研究主体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不能一味地认同他人的观点和认识,要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范式下,作为课程依 附者和消极执行者的被动角色。同时,作为研究的教育反思,它具有持续性、不 间断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让教师在实践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教师批判和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 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反思,教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角色的 转换。

(三)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合理性 的追求亦永无止境。这种不懈追求的本质是教师对自身实践的不断探索、超越和创新,它离不开教学反思。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教学模式的重构、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都使每个学校和教师面临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也使得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困难重重,步履艰难。因此,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出 现的问题,探索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当前尤其重要。教育反思是传统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形成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它以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前瞻性、监控性、批判性的反思来剖 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因此,教育反思特别是反思性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反思能让教师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探 讨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自己的问题 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教师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提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总之,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解决教 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 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 “ 着对他们说: 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 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

么长的尺子啊。” 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 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 他们: 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答: 从片段中首先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平常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创造力的根 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负 担,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用耳朵听数学”。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动手中研究学习,在学习中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探究性学习活动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尚不丰富,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所以教师需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精心地进行组织 引导。片段中教师语言的步步引导恰好为学生开辟了新知识学习的新途径。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 决问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 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

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 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 这是奖给你 ” 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 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 这 说 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 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 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 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 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愕了,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 “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说: 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 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 的勇气,应该奖励。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 校长,你打我吧,我砸 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 ” 地笑了,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 糖果递给王友,“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糖果

递给王友,说: 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糖---甜甜的教育

温和教育胜过怒斥。每个学生在思想、观点、情感等方面都有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扉总是对大多数人关闭,只是对少数挚友开放。而教师要实施教育,恰恰需要了解、熟悉学生的这个精神世界,走进学生心灵之门。陶行知先生对小男孩的教育过程,始终充满了爱心、宽容和温情,而且善于从被批评对象的错误中,挖掘其“闪光点”。这样,被批评者不至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产生“老师不再喜欢我”的感觉,从而疏远老师。.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启发式。教育、批评学生,多用引导开导、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明白错在哪里,往往比教师直接点明起的作用用深刻得多。因材施教的魅力。教育者是启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神圣而艰巨的劳动。教育的对象 因为环境、素质和受教育条件各有不同,因而千差万别。如果不承认差别,在施 教过程中,采用固定不变的模式,就必然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者既要遵循一般性的教育规律,又要了解、熟悉被教育者的具体情况,根据其特点,选择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 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是苏教版五年级第三单元“故事集萃”中的第一课,9月28日那天我在张兰小学讲了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三则短小的成语故事即《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学生读来觉得很有情趣,很受启发。回顾课堂教学,我主要的思路是响应介休市教研室提出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阅读”的号召,尝试着达到“一拖一”的效果,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故事内容,从而了解是三个成语的意思,第二课时中,我先从成语故事《杯弓蛇影》讲起,让学生明白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接着自然引出本课教学,因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进而指导学生的言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演一演、讲一讲、议一议、悟一悟的方式,再次重温故事内容,然后教给学生找故事背后道理的方法,即以《杯弓蛇影》为例,与学生一起得出:乐广的朋友之所以生病,全是疑心惹得祸,紧紧抓住这个“疑”字,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可疑神疑鬼,妄自惊扰,要相信事实这个道理,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抓关键字的方法获取故事背后的道理,不大工夫,结果自然就出来了,《自相矛盾》中抓住“夸”,《滥竽充数》中抓住“混”,《画龙点睛》中抓住“点”,引导学生逐步明白,楚国人夸矛、夸盾,最后夸不下去,说明我们说话时要注意分寸,不

可夸大其词。南郭先生混来混去,混不下去,告诉我们不可蒙混过关,要有真才实学,张僧繇画龙的的动作中最关键的是一点,这一点把龙点活了,告诉我们做事要抓住关键,切中要害,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一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的欲望,初步达到了“一拖一”的效果。文中“夸”、“混”、“点”字在三则成语故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紧扣上述提到的三个字。让学生进行感悟后的表达,指导读好楚国人的“夸口”,读好楚国人开始夸时的自吹自擂,以及后来的张口结舌,读好南郭先生“混”的模样,开始的装模作样,后来逃跑时的狼狈不堪,读好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这样文章的重点凸现了,寓意也就随之显现出来。

这节课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师说的还是相对多了一些,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载2011全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美术作业(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全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美术作业(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继续教育作业

    1、什么是句法?小学各学段句法练习的基本形式与要求是怎样的? 句法是研究句子的个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 句法研究的对象是句子。 小学各学段句法练习的基本形式与要求......

    继续教育作业

    我是一名职高英语老师,平时不太关注普通高考英语试卷,但由于本次继续教育考核我认真阅读了2011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安徽卷)。做完了这张试卷我的感受颇多的,下面就阅读理解部分我发......

    继续教育作业

    1、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答:发生 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

    继续教育作业

    2013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试卷第29题重点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高中实验生物组织中各种化合物的检测、有机物的相互关系、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

    继续教育作业

    一、DNA复制所需要的酶和蛋白质 DNA复制是一个复杂过程,它包括双螺旋和超螺旋的解旋和重新形成,复制的起始和调控,模板上新DNA链的合成,复制的终止等等,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许多相......

    继续教育作业

    继续教育作业2 我认为“教书”和“育人”是殊途同归的两件事,都是为了学生能成为优秀的人。但是,“教书”和“育人”又不完全一致,“教书”侧重智力培养,知识提升;“育人”侧重情......

    继续教育作业

    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随着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教学和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考试试卷试题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许多省市的政治中考都实行了开卷考试......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曾记得,我在园内一次教研会上对我们新进的一批年轻教师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老师,你要“给孩子们一碗水,自己首先得准备一桶水”,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