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 ”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互联网+”的信息化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从《审计学》课程教学定位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化、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教学内容的可操作化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为推动我国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审计学;教学改革;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8-0059-03
《审计学》作为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基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基础学科之上的综合学科。该门课程一般开设在会计专业大二或大三学期,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能力和管理学专业基础之上。但有的高职院校在尚未开展《财务管理》或《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前提下进行《审计学》课程的学习,课程体系欠缺科学性,且先修课程的考核也不严格,再加之民办高校注册招生的生源学习底子薄弱,在对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审计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的理论学习和理解上陷入困境,形成畏难情绪,以至于在审计业务循环实务中的学习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整体上而言,该门课程的教学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状态。此外,对民办高校而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对《审计学》课程投入不够重视,加之教师待遇不高和学校督导检查也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民办高校审计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发展缓慢。
一、《审计学》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通过对历年《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献的搜索,国内学者早期研究的是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课程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在整个课程教学或某个专题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学生兴趣的启发等方面的内容。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国内高等教育也随之进入“互联网+”教学的研究热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新的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新方式,将课堂由课上延伸到课下,由教室延伸到互联网联通的各个角落。同时,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新的教学变革研究也应景而生,前期研究主要关注“互联网+”课堂教学框架的建构、教学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教与学的互动、网络教学测评等的研究。针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对审计课程的教学更多是从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审计实验的信息化设计、审计模拟实验室的构建到审计实践教学开展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由此,笔者发现国内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研究的主体针对性界限不明,没有区分出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教学应用,且没有结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相关信息化的建设思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将从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需求,结合当前“互联网+”的信息化环境,对《审计学》课程的建设思路进行一定的研究,为推动我国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二、“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会计的工作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现在会计行业的计算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手工计算转变为会计电算化、会计云平台,会计工作环境的改变引导着审计工作也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也日趋明显,但是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民办高职院校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变革起步较晚,或者在转变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转变效果不理想,不能培养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等文件精神,“互联网+教育”改善了教育生态环境,使得传统的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民办高职院校对于《审计学》这样一门相对较难的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考虑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经费紧张、教师欠缺理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基础差的校情、学情,有的放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在“互联网+”的信息化环境中,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旨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审计教学变革,努力实现《审计学》课程教学环境互联网化、教学内容知识点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W管理信息化,以全面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学》教学改革思路研究
1.《审计学》课程教学定位的信息化
传统的《审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已然不能适应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互联网+”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电子计算机、审计软件、网络技术来解决审计实务工作中的问题。所以该门课程的教学定位要有开放化的思维,培养学生遵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依据《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要求开展审计业务,通过利用审计软件、审计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和信息传递效率,实现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拥有较强的运用专业技能从事审计职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新审计环境发展的生存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2.《审计学》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化
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教学劣势:①教学软件资源上,教师的进修机会、发展空间、福利待遇等一系列的不平等导致民办高职院校难以留住优秀人才。②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招生,国家的财政补助更多倾向于公办高职院校,所以对硬件建设的投入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变化。③对于会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更多的是投入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会计》等课程上,《审计学》的投入相对较少。在这种环境下,《审计学》的教学改革更是发展滞后。
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校情,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我们可以首先从教师能力建设上提高,打造鼓励教师顶岗实习的工作平台,教师通过进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习提高实操能力,也能掌握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相关会计或审计软件的应用状况。通过教师实践反哺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建设适合民办高职学生特色的教学资源,进行学情分析,开发编写项目化、案例化的教材,以审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使每次课程教学任务明确、教学案例可操作、学习成果可展示,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审计理论,增强学习的兴趣。第三,开发综合实训资源,在初步阶段,通过校企合作机会聘请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与在校教师共同整合真实审计案例,进行手工审计实践教学。后期,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辅助审计实务教学,通过审计软件创造一个适合模拟的具体审计环境,通过相关业务模块训练审计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审计水平,适应当前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优势。
3.《审计学》课程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
实现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是提高办学效率的有力武器。互联网信息背景下,微课、慕课等多样化学习方式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实现了全世界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免费课程学习的平台如爱课程、学堂在线等,搜索到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在线学习,突破了只有在教室里才能进行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强大的网络信息共享可以从某种程度降低民办高校的教学成本,但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弱,课上、课外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建立有效的引导、沟通和监督,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沟通平台如微信群、QQ群或教学平台软件如励志君、蓝墨云等,实现教师的电子化考勤、教学资料师生共享、课前课后作业布置和分配、学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及时反馈等,进一步提高互动的翻转式课堂学习效果。再者,审计云平台的搭建使得审计软件的操作可以不受制于学校机房机器和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要通过互联网进入云平台,就可以进行相关软件的反复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审计实务的实操能力。
4.《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可操作化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素养、信息化操作技能、团队协作技能、沟通表达技能。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两大块,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提高教学可操作化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能。对于审计理论的教学,更多的侧重案例教学,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案例进行探讨分析,形成对审计概念、职业道德、执业准则、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的理论素养。对于审计实务的教学,可以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来给学生讲座,让学生知道会计师事务所运营的各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内容,提高学生校内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其次,制定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分步推动审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初期阶段,可采用手工审计实验教学模式,完成从接受业务委托、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编制审计计划、开展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整个流程,这种方式开展比较简单,成本也更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实务。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民办高校必然要加大对审计实验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审计的校内实训环境,可以采购相关审计软件如审计之星、易通审计软件、审计大师软件等,提高学生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的针对性、实战性,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也从一定程度上打造了民办高职院校的特色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欧,刘鹏.“互联网+ 成果导向”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36-137.[2]卢加元.“互联网+”背景下审计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制约因素分析[J].软件导刊,2016(10):41-43.[3]庞卉.审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7):103-108.[4]李璐等.高校审计实验教学开展模式研究[J].审计月刊,2016(5):15-17.[5]王竹立等.职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新思维、新思路[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6]安宁.审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11):34-37.(编辑:鲁利瑞)
第二篇:“互联网 ”背景下音乐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互联网走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音乐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被层出不穷的新模式替代,教学的时空关系重新定位。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力求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为国家培养大量音乐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教学,教学模式,慕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41-02
“互联网+”这一词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2015年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互联网+”中,很多成为了加数,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加数。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形成资源共享。音乐教学也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何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引导音乐教学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的优势
手机客户端、微信和慕课等走进课堂,形成的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在互联网模式下的音乐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的闲散时间去学习,除了课堂上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也可以随时向指导教师咨询,与指导教师互动交流。随时随地的教学指导增加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互联网、手机与微信平台交流可以最大限度获取最新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获得信息量,随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上资源的开放性,链接手机和电脑就可以学习。同时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也不受师资力量限制,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爱好寻找自己的学习资源,特别方便那些没有进入高校的学习者学习。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学习的平台让学校系统教育、教室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随时随地的教育模式。网络课程设置能够根据学生个性需要,学生查询自己所需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大限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和手机APP客户端,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取大量的音乐资源,开阔了视野。传统教学都在教师和学生框架大纲内进行,所有的知识都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知识的传播。互联网、微信和手机平台打破原有狭隘的纲目限制,让学生接触到音乐的最新知识和动态,甚至可以快速获取国内外的信息资料,让自己知识始终处于最前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音乐学习者通过“互联网+”获得学习资源,立足于最前沿先进的知识和学习理念,不会被落后的思想束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习思维方式,更多的是推动了音乐教学的发展。
(四)实现了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互联网+”背景下的慕课、微信平台等把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汇集到网络上,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可以获取到相关的知识。传统模式下,很多教学名师都只在各个重点院校讲课,即使偶尔出现,受众者也是有限。“互联网+”背景给了教学名师更广阔的舞台,都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让很多音乐学习者都享受到名师授课的待遇,优秀资源实现了全社会的共享。
二、“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的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一)互联网资源管理不到位。网络上的庞大资源为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也因为网络资源管理不到位而出现问题。网络上的音乐资源分布比较杂乱而零散,学习者要费很大精力去搜集和整理资料,缺乏专业系统的资源管理,会浪费很多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很多学习者如果没有线下的专业指导,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学习资源。同时海量的音乐教学资源,也是良莠不齐,一些运营商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质量和水平不到位的音乐也在网上传播,没有专业者组织和管理,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缺乏面对面交流。科技进步,让音乐教育有了深刻的变革。传统教学师生在同一个空间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也可以面对面交流,因材施教是传统教学的特色。“互联网+”教育形式下,教师通过微信等客户端指导,有时候会出现滞后,不能及时对学生学习的偏差进行纠正。人与手机屏幕或者电脑屏幕上沟通,是没有办法跟现实中面对面沟通相比的。“互联网+”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完全依赖学生的主动和自觉性,没有教师的监督,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网络音乐声音失真。目前手机、电脑普及,但是也是有质量区别,不同的手机质量和电脑音箱,导致的音乐传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不同于原始的声音,会出现音乐声音失真现象。教师在慕课、手机客户端进行教学时,并不是所有的设备、技术和网络环境都能达到专业水平,会影响音乐声音效果,学生在最初的时候是采取模仿的手段去学习,由于失真的声音会给学生误导。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愿意去演唱会现场,而不是简单的在线倾听音乐的原因。网络教学会因为录音师和录音设备等原因出现偏差。
三、“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问题的对策
在“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育带来很大益处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解决。
(一)整合?W络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网络教育,发挥网络带来的优势,必须进行网上教学资源整合。统一建立音乐教育系统,让各种音乐网络资源在严格把关情况下加入进来,节约学生的搜索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应该利用互联网优势,对于学习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统一进行管理。
(二)加强网上学习交流的互动。互联网资源在学习上可以让时间与空间分离,不受限制,同时也会减少互动反馈。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可以加强在线交流,这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同时在线,能够及时进行交流和反馈。建立在线空间讲堂,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出现在同一虚拟空间中,针对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解决了由于地域限制,难遇见名师指导的问题,更多人能够实现网络“面对面”的教学。
(三)提高音乐音质效果。受到录制人和设备条件限制,网络音乐的音质与现实的音乐效果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实现网络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各位音乐教师上传网路学习资源资料的时候,尽量在录制时候,找专业人士和专业设备,毕竟音乐在网络传播广泛,受众群体数量庞大。同时在网络教学资源投入上,相关部门要给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更录制出好的音乐。录制教师也要给予充分重视,加强录音技术学习,平达到音乐的艺术效果。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音乐的学习是音乐教学的重大发展,电脑、微信,手机APP改善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学生有机会在触手可得的平台上获取自己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教学模式会与时俱进地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哲.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云亮等.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3]韩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传统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00-101.[4]单莺歌.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探析[J].音乐时空.2015(19).[5]陈茴茴.音乐教育如何搭“互联网+”这班车?[N].音乐周报,2016(9).
第三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进了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应如何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如何在大学课堂中普及,是现代一个较重要的课题。互联网创新的概念是什么,计算机类的学生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投入到创新创业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鼓励,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互联网互联网创新的概念
互联网创新的主要概念是凭借预见网络发展前景的独特眼光和对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那么创业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个很多人都可以理解为在某一领域成就一番事业称为创业。新时代的互联网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在2013年的经济人物颁奖仪式上,雷军、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对此问题给出了3种不同的论断:董明珠认为互联网是渠道,服务于传统制造业;马云认为互联网是工具,一种与传统思维兼容的工具;雷军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思维,需要抛弃传统制造业的思维。
3种思维,3条路径,谁胜谁负?马云当晚说得好:二十年后再看。
众所周知,参与互联网创业的大佬们都毕业于名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技术出身。马云除外,马云从小并没有互联网方面的天赋,他从事互联网实际上是投资于一个自己并不十分懂得和擅长的领域,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凭借了预见网络发展前景的独特眼光和对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再有就是他的坚持。小米总裁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基本完成了大学四年的课程,而且获得了武大所有的奖学金。腾讯总裁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等。
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模仿并超越对手。马云是在去美国考察,看到美国的EBAY是如此的方便和快捷,于是联想到了中国内地的空白市场。马化腾模仿以色列人开的OICQ,转化为风靡全中国的实时交流工具QQ等等。在90年代,中国的互联网可以说是起步较晚,便很多互联网产品能很快占领中国市场,为什么他们能一枝独秀呢,最主要的是: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创造奇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高职院校,目的是为了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可高职院校很多课程模仿的是本科院校开设的课程,理论多于实践。最终导致这些本来对理论课就不太感兴趣的同学,被逼无奈去接受那些课程,谁知怎么听都像听天书,非常的痛苦。但是,如果让他们去实操的话,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充满了激情。像计算机的课程,有些理论较枯燥,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些需要实际的操作才行等。
打游戏,看电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很多同学都是无所事事,不知何去何从。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想改变自己,送外卖,手机贴膜等,认为这就是一种创业,有些学校提供了场地,也是化妆、修甲等,有一点技术含量的网站建设,网络开发几乎看不到。教育厅让报创业项目,就临时想几个项目,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情况怎么能算创新创业呢?2014年6月搜狐网做了一份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8.4%。在众多的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成功创业率只有2%~3%左右。
教育部已发文《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新工作。通知还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虽然教育部针对各高校的创新创业已明文规定,虽有些高职院校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实际行动,已把创新创业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但是,一般都是学生即将毕业时突击开设的课程,很多都和就业指导课混为一体,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1)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导师缺少,具有互联网实战经验的老师稀缺,很多老师都是一校门到另一个校门,导致为了充数,很多学校的这门课由辅导员来完成。(2)部分条件不错的学校提供了创业基地,供学生去发挥,但大部分也只是餐厅、奶茶店等初级的服务行业,可模仿性较高。
再看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创业成本较低,现在已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已风靡全中国,农村已有了农村淘宝,过年回家都是网上购买火车票。
再来看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走过10年,如果一个B2B网站不能实现在线交易,只是企业信息展示的平台,它就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作为第二代电子商务网站,CEO相信最难的就搭建平台,你必须让买家和卖家对这个平台都有很高的信任度。她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江浙等外贸出口发达的地区,在阿里巴巴的眼皮底下,撬动了敦煌网的第一个客户,直至第一批用户。随后,又去东莞、温州跑一家一家企业,求着别人来敦煌网注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敦煌网作为一个敢于超越的“小萝卜头”。以下数据可以有力地证明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行性:从2004年到2010年,敦煌网的交易金额年均增长率高达1700%多,到2010年,敦煌网已有210万买家,来自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大约占到了80%。2010年成交额达到60亿人民币。对此,王树彤说:“这个时代给留下了很多机会,雅虎曾经如日中天,也差点被谷歌并购了;两个大学生的企业(face book)又把GOOGLE”给超越了。大企业很优秀,但是阻挡不了‘小萝卜头’的超越。”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信息时代,每一天都有奇迹发生的可能。现在,王树彤可以底气十足地向市场推销她的新概念:敦煌网实现了国际贸易的彻底在线化,从而给成千上万的国内中小企业带来了线上丝绸之路。
不可否认,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先知先觉者,在国人尚不知互联网是何物,更不知道通过网络能够完成商品交易时,马云已经领悟到了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以及对人们生活将会造成的影响。
第四篇:浅谈高职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研究
张媛媛
摘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一种新的重要的动画表现形式——三维动画得以大量运用于动画片的创作之中。该文结合实践教学,对三维动画的教学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三维动画课程 教学研究
在高职院校中,三维动画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其它所有学科一样,是以培养高素质的设计创作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培养三维动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手段而应当具有的个性的艺术语言的问题。二是针对不同设计领域,三维动画应当具有的专业设计手法。在三维动画的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上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1高职院校三维动画教学的内容
1.1动画构成
这门课程是作为我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来设定的。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形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限制的条件,有意识的去组织与创造以获得一种“造形”的创造力。形态、材质、灯光是三维动画最重要的三大审美要素。首先,动画构成的学习应当从探索三维造型形态语义开始通过象征法、显微法、仿生法、解构法等造型的构成方法,从单体造型、组合造型、群体造型等各个刀‘面进行练习,以获得对造型手法的理解。其次,在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材质是一种重要的视觉形象,如何充分发挥材质在立体和运动形态中的强大表现力,是材质构成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另外.灯光也是三维动画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1.2动画短片设计制作的教学
1)剧本写作。角色动画的最基本形式就是讲故事,好的故事赋予角色动机、冲突和行动的路线。2)故事板。动画是一个视觉性很强的媒体,因此需要设计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将这些镜头用图画的方法表示出来,这就是故事板。3)动画美术设计。动画短片首先应确定他的整体美术风格,美术设计在动画制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动画艺术观感。4)动画制作。三维动画的教学不应孤立地安排,而应该和动画制作的大流程结合起来,依据前面工作的内容,在进行三维动画制作时应尽量表达出美术设计的特色与风格。
2高职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的几点经验
2.1课程定位要明晰准确
高职院校在开设此课程之前一定要作好前期调研。不同的三维动画专业方向对三维课程的要求差别很大,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的说,高职三维动画课程设置主要有三个针对方向:一是影视动画方向,二是游戏动画方向;三是卡通动画方向。三维动画的教学设施普遍比较昂贵,影视方向的教学,需要配置高端工作站级的硬件设施,甚至需要引进价值数百万的大型动态捕捉设备,更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专业性。游戏方向与卡通动画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又有很大区别,游戏方向要培养学生的设计团队合作能力,能准确地领悟到整个团队任务的性质,卡通动画方向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剧情创意能力、角色造型能力、动作卡通化艺术处理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尤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2.2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首先要建立主动思维的互动平台。采用新颖的课堂互动,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三维动画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单一的软件操作学习。根据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在三维动画制作的综合性课程中按模块分解进行教学。建议采用实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师在分模块进行教学时,要根据不同模块设置教学实例和学习任务,将对软件的应用学习融入到实例的讲解中,强调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任务中,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三维动画课程综合性很强,关系到美感、技术、创意等多方面修养的训练,因此任课教师一定要把握住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特性,要研究课程特色,采用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以求最好的教学效果。2.3合理设置三维动画课程
课程的设置将更有助于学生把基础理论同技术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j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全面提高,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针对专业的特点进行合理科学的课程安排,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我们将重点调整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比例,并调整专业课程的针对性,使课程更具有专业方向。技术性课程应成为基础课而非专业课,相关专业软件尽量在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这样二年级才能有个熟悉的过程,三年级便可自如地应用,并进行创作。这样方可将动画作为一种艺术素质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艺术底蕴,培养通用型人才,适应数字化的要求,适应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要求。
2.4培养学生良好的动画制作习惯
三维动画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利用它完成一个完整的动画制作是一个极其细琐、繁芜的工作。三维动画教学中光注重技法的传授是不够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动画制作习惯。1)作图前先做好整体规划,构思组成场景的每个元素,如何建模,选择的材质等,这样在动手之前充分设计蓝图,才能在制作时有的放矢。2)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场景创建,同时挑选好视角,对于不可视的面或较远的物体,建模时不必考虑细节,以节省工作量。3)尽量不要在总场景内直接建模。在独立的场景中为不同的物体建模,然后再用合并命令将不同的子场景进行合并,从而合理利用计算机资源,提高作图效率。4)几何元素的命名。建模时,软件会提供物体的默认名,很容易造成混淆,所以当建立了一个几何元素后要及时地进行命名,也要及时的为材质进行命名,以免混乱。2.5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维动画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补充,不断充实知识的过程,要与社会接触,不断了解公司对于岗位的需求,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公司的制作。调整自身的学习重点和知识结构。当前一些高校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软件学习上面,方不知三维动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在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过程中进行.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同时。三维动画课程教学又需要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绘画基础、图像处理实用技术、动画实用技术、二维动画等课程为依托。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为此,高等学校要加强与动画制作企业的合作,把企业里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实践者请进校门,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三维动画教学,或者把直接把企业的动画设计项目引入到教学中,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环节与课后实践训练,比如举办动画创作大赛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三维动画课程的学习注重实践,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经过一段长时间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三维动画工作室,并将学生在三维动画工作室的实践课程纳入三维动画教学体系里.分阶段与理论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结合起来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冠英.动画美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韩大勇.高职三维动画专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职业圈.2007(13).
[3]熊亚蒙.关于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2006(6).
选自:<<电脑于知识>> 2010年6月
第五篇:高职院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提出三种实践教学模式,游戏实践教学法、试验模拟教学法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法。
关键词:游戏实践教学法 试验模拟教学法 校企结合法供应链课程定位
《供应链管理》是站在现代管理理论前沿的一门课程,其内容涉及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市场营销和运筹学等多门学科,具有知识面广、学科交叉、综合性知识强、时间和空间跨度长等特点。《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明确指出,供应链管理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物流专业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本课程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主要培养学生供应链的设计与再设计能力、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能力以及利用信息工具沟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合作精神、成本意识、服务意识以及综合物流管理素质。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案或PPT的演示,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缺少实践性教学;或者通过给定企业经营运作情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但实施难度比较高,所选案例只是代表一般性情况,实用性有一定局限性。通过阅读文献,浏览网站并走访了几所高职院校,归纳总结了当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实践教学方法,游戏实践教学法、实验模拟教学法和工学结合法。这三种方法间存在循序渐进的关系,在课程初期以游戏实践教学为主,讲述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通过实验教学强化操作技能;最后,学生们进入企业工学结合阶段,边工作边学,供应链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再次得到升华。
2.1 游戏实践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课堂参与度很高、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实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和积极性。国外供应链管理教材就很重视这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如啤酒游戏、囚徒困境游戏、桌面游戏实训等。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经过不断探索也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如桌面实训等。在游戏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内容简单、分工明确为前提。游戏实施过程中分为三个环节:前期准备、过程监控及游戏之后的总结点评,这三个环节都影响到游戏质量和效果。供应链管理相关的游戏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啤酒游戏。啤酒游戏是一个供应链全程运作的模拟游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1960年开发的策略游戏。至今世界各地已有成千上万人参与过这个游戏,包括学生、企业管理者乃至政府官员,已被列入许多著名大学的MBA课程中,许多国内高职院校也把它引入到实训环节。通过“啤酒游戏”可以使参加学习和玩游戏的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供应链和动态系统分析这两个概念,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供应链上的不确定因素给企业所带来的压力,并且从本质上了解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同时游戏的结果可以作为绩效评估的分析对象,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到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从而最后达到提高参加者的供应链技能的目的。
②囚徒困境游戏。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1950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该游戏可以运用在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的讲解中,让学生明白供应链管理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追求协作企业双赢的新的企业运作模式,这也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供应链协调管理。类似囚徒困境游戏,还有“智猪博弈”、“斗鸡博弈”、“羊群效应”。通过此类游戏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到供应链中协作的重要性,及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同合作伙伴协同合作等。
③桌面游戏实训。桌面发源于德国,在欧美地区已经风行了几十年,大多使用纸质材料加上精美的模型作为牌具,所以也称纸牌游戏。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纸牌和桌面角色扮演类游戏的特点,根据供应链教学要求设计了供应链桌面实训。该实训包括4大模块,认知供应链、构建供应链、运营供应链和评价供应链。实训开始之前首先要分配实训角色;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商,并且明确说明卡片类型及出牌规则。在指导教师辅导监控下,完全由学生自助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学生供应链管理专业能力。
2.2 实验模拟教学法
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学习过程中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和抽象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明显。实验教学法通过模拟实践工作的情景环境、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用实验模拟教学带动理论教学也是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实验教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接触到企业常用的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与未来工作接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学生由传统填鸭式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并能够在试验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对实际企业的一些基本操作流程及业务进行仿真模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这些业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走向社会时可以更好地实现“零距离”上岗,更好地促进发展。实验模拟教学可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本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实施,可以实现边动手操作边学习。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始重视物流实验教学环节,建立专业的物流实验室或实训中心、沙盘实训室等,并且积极参加教委及行业的各项技能竞赛活动如高职高专物流技能大赛、大学生ERP模拟大赛等,交流实训经验,强化实训教学成果。例如,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天津市最早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院校之一,从建立至今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很多物流软件及配套的硬件设备设施,同供应链管理相关的有用友ERP软件、Logistic软件、自动识别软件等,通过实验室教学可以模拟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管理运营流程,实现订单处理、制作、货物仓储管理和货物配送分销等。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管理知识、训练管理技能、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沙盘模拟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2.3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通过建立实验室或实训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但由于实验模拟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一些院校仅靠自身建设实验室根本解决不了教学实践的需求,也会成为学院的经济负担。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实践教学无疑能够解决这个难题,弥补学校软件和硬件的不足,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资金,利用企业既有的物流设施和软件。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院合作,分解入职培训压力,获取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可以得到学院智力支持等。
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工学结合”模式、“x+1”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员工培训”模式。根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特点,开设之前需要先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因此本课程主要在高年级或毕业班开设。而高年级学生马上面临上岗就业问题,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课程可以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具体运作模式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训,合作企业负责安排学生参与本企业与供应链管理有关的岗位工作,如采购、生产/运营、配送、客户服务等。学生带着教师分派的任务来到企业,一方面通过顶岗实训学习企业的供应链业务流程;另一方面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学生要进行调研、分析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由此学生会产生对供应链管理知识的需求,在需求驱动下自主学习供应链管理知识并通过与企业兼职教师和任课教师的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完成《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解决方案》,并将成果无偿提供给企业,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胡建波.高职《供应链管理实务》学习领域课程整体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2]陈玲玲.供应链管理体验式教学探析[J].科技文汇,2012.[3]王冲,夏远强,张昌生.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06(03).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多维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