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互联网+”背景下微课程群建设
谈“互联网+”背景下微课程群建设
------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
今社会各学科教学的新形势、新趋势,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微课教学、微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微课制作数量较多质量不高、微课程不成体系、网络平台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在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高中地理微课制作、建设过程,以案例的形式总结了网络平台微课程群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目前微课程群建设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措施。关键词:微课 微课程群 “互联网+” 自主学习
1.微课概念的界定 1.1 微课程
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他主张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一个长度为1-3分钟的教学视频,用来理解核心概念,并设计相关的阅读和探索的课程任务,将课程任务与教学视频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供学习者学习[1]。在我国,对微课程的理解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概念,他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2 微课程的特点 1.2.1时间短 微课程与传统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微”,容量少,视频时间短小,一般5-10分钟,这样大大缩短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减轻学习者的压力和负担。1.2.2主题明确
微课程旨在解决某个知识点或某个问题,整个课程简明扼要,能让学习者一眼看出学习目标,主题明确,指向性强,这跟传统的专题课有明显的不同。传统的专题课虽然号称“专题”,实际是由若干个子专题或与该专题相关的知识点组成系列构成,而微课程则只是节选其中一个进行重点讲解,因此它比传统课程主题更明确。1.2.3灵活性强
微课程的灵活性体现在:一方面可借助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随时随地学习,不再受制于上课时间和地点;一方面学习者可根据需要在公共网络上随心所欲选择喜欢的或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更明确,更有助于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第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随时暂停下来进行思考,或者反复播放微课程,直至搞清楚为止,这种方式更助于后进生的学习,并且极大程度的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高中地理微课的意义及分类 2.1高中地理微课的意义
当前,人们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国家也提出相应的政策来推动教育的信息化。随着“互联网+”多元化的创新和发展,其所独有的共享方式,强大高效的互动,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广泛的渠道、庞大的覆盖率、及时便捷的操作性、跨越时空的畅通性,在获得广大用户青睐的同时,也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划时代的价值和影响[2]。
对微课程视频的设计与制作进行研究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一方面来说,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如何针对具体的科目设计微课程视频,并把它制作出来,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才是他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关于地理微课程视频的设计与制作的研究在国内还是非常稀少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出现表明信息技术与地理相结合,能够使静态的地理变为动态地理,使地理课程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中国知网或者其他教育网站上搜索之后,发现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属空白,本课题的选 取希望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经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2.2高中地理微课的分类 2.2.1陈述性类
指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微课。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事实静态知识。在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中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分布、地理位置、地理事件等。2.2.2程序性类
指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的微课。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主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在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中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2.2.3策略性类
指以策略性知识为主的微课。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主要处理的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为目标。在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中主要包括对地理概念、规律、原理的运用,培养学生地理认知能力和地理自我调控能力,如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3]。3.高中地理微课制作、微课程群建设过程 3.1湘教版《必修一》微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是主题明确,微课程是围绕某一主题(知识点)而开展的简短音视频资源。微课程必须只阐述一个教学知识点,完整的表述一个主题;二是简洁明了,微课程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设计过程中要力求简洁明了,不可拖泥带水;三是富有艺术性,微课程设计中,除了字体得体,语言清楚、规范外,还要求富有艺术性,让人有所启迪和思想感悟;四是设计新颖,微课程要不断创设形式、思路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2以湘教版《必修一》《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复习微课程设计为例
(1)选取考点确定复习内容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本节课复习内容为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分析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
①学习目标: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 岩石及其主要特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②重难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设计微课程
本节课复习容量大,知识点较多,有些知识点彼此之间比较孤立,联系不紧密,学生很容易遗漏。将其制作成微课程,形成知识网络树或知识框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建构来获取知识,还可供学生课上课下反复学习查找学习。本节课地理术语很多,概念很容易混淆,例如“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褶皱”和“背斜、向斜”,“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等等。通过制作微课程,将这几组易混淆的概念和术语分别进行比较,比简单的PPT说明更透彻,在比较过程中可以借助PPT指针选项对各组概念进行辨析。
(4)搜集材料制作课件
与授导型微课程搜集制作方法一致。(5)微课程录制
录制过程要开门见山通过PPT展示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框架,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在课程结束时还要回顾知识体系,组后再通过练习即练即评迁移达成。
(6)使用评价,矫正修改
4.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如何利用微课程群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1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①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②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③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④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4.2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阶段
借助于“互联网+”,可以将课程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提升和总结测评三个阶段。具体为:自主学习阶段(约15分钟):依托“任务单”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梳理。本阶段有三个基本环节:教材自学→微课助学→知识前测。在学生掌握操作基本要领的基础上,突出自主学习。合作提升阶段(约20分钟):知识内化学习、疑难问题研讨、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本阶段有四个基本环节:体系建构→问题研学→教师点拨→训练展示。此阶段要注意就课堂重难点、易错易混点、盲点加强组内互助学习。总结测评阶段(约5分钟):本阶段有两个环节:总结提升→测学反馈。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实现“堂堂清”。
4.3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以湘教版《必修一》《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为例
(1)自主学习课程实施
课前发放自主学习导学单,布置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观看微课程,然后根据导学单上的学习指南完成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课上,教师首先以登山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山地构造和构造地貌知识的探究兴趣,然后采取两两互阅作业检查课前微课程学习情况,组内互相交流自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尝试讨论解决,小组长搜集整理问题。之后布置三个新任务,让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去完成,完成之后,请完成较好的小组代表上台一一展示。这个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举一反三,自主提升的过程。
(2)自主学习设计实验探究
①教师编写实验探究型微课程教案。例如,在本案例中,要突破“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这样三个重难点,前两个可以设计为用切片面包作为实验工具来模拟演示,第三个可以用装满水和油的密闭玻璃瓶进行模拟演示。②为了使实验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还要为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记录表。实验探究型微课程特别适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这就需要在实验记录表中说明小组的人数和分工情况,明确个人职责,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顺利完成资料的查找、整理和实验活动。
(3)媒体选择和微课程录制
结合实际情况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实验探究视 频的录制,例如DV、手机。实验探究视频录制完之后,根据实验记录情况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可以用PPT来展示。
(4)自主学习课程的评价
本节课地理术语很多,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正地形和倒地形的成因和实践中的应用是重点和难点。制作实验模拟探究型微课程可以降低难度,置于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置于课上直观、形象的精讲点拨。总之,在新授课中运用实验探究型微课程一定会大大增强教学有效性,直观、形象、具体的处理抽象、空洞的知识点。5.高中地理微课发展问题分析 5.1从教育维度来看
绝大部分教师只提供微视频,而没有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微练习、微课件、微教案等辅助资源,微课变成了录制的一段教学片断节选而已。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都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但在微课教学中,由于缺乏真实的课堂情境,却存在很多问题。在切入主题方面,部分微课没有简单明了的主题说明,缺少适当的情境导入,显得教学突兀,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语速偏快,缺乏感染力,没有适当的停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理解知识点;部分教师在微课结束时没有课堂总结与收尾。在教学策略上,大部分教师都是以单向的讲授法为主,缺乏相应的问题情境设置、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环节[4],忽视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多数教师对于教学工具的使用较少,主要靠PPT静态图片和文字,对于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较为困难。从教育维度分析可知,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微课理论的理解和相应的实践经验,没有将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学习与注重地理问题探究的课程理念相结合,导致在微课教学中出现问题,影响了微课作品的质量。
5.2从技术维度来看
多数微课视频不够清晰,画面布局不够合理、美观,绝大多数微课作品对重要内容没有字幕提示,部分微课视频声音有杂音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提高微课的制作技术。
6.高中地理微课程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措施与建议 6.1加强新技术培训,提高教育技术水平
教师的新技术应用水平是网络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对教师来说,信息处理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因而,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方面的水平。网络课程的有效应用依赖于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
6.2建立导航系统,引导自主学习
微课程应建立明确的课程结构说明和操作说明,避免学习者由于方向不明而迷失方向,以至于降低学习兴趣。具体而言,结构说明包括课程层次、目录结构、学习记录与学习内容、资源检索与导航帮助等,使学习者能够对整个课程一目了然;操作说明应包括介绍界面设计、超文本链接的内容和使用等。微课程应该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网络明确的学习导航系统,使学习者能够切换自如,在任何章节随进随出,并通过检索方式的帮助查找概念和关键名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6.3建立学习沙龙,激活学习氛围
随着QQ即时应用软件和微信圈在中学教学中的融入,高中地理教师直接接触学生的机会增加了,现在许多学生通过QQ、微信随时可与教师联系和交流。借助这些平台,课堂上学生尚未消化和未懂的知识难点,学生及时向教师求解答疑。而教师借助QQ和微信,还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地理学习的全程跟踪,及时反馈,打破了地理课堂壁垒,促进了教师个性化课堂讲解模式的构建和完善。QQ群、微信空间的适当利用也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教师经常在空间中发地理新闻阅读、地理事件分析、地理话题讨论、地理美文欣赏、地理问题解答、地理试题选做等,让学生从多方面感知地理知识的实用,进而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参考文献:
[1]范敏.地理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5.5.[2]罗定.“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J].地理教学.2016.4.[3]李娜.高中自然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5.[4]周小高.高中地理微课程设计与实现研究——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
第二篇:“互联网 ”背景下音乐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互联网走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音乐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被层出不穷的新模式替代,教学的时空关系重新定位。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力求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为国家培养大量音乐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教学,教学模式,慕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41-02
“互联网+”这一词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2015年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互联网+”中,很多成为了加数,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加数。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形成资源共享。音乐教学也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何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引导音乐教学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的优势
手机客户端、微信和慕课等走进课堂,形成的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在互联网模式下的音乐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的闲散时间去学习,除了课堂上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也可以随时向指导教师咨询,与指导教师互动交流。随时随地的教学指导增加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互联网、手机与微信平台交流可以最大限度获取最新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获得信息量,随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上资源的开放性,链接手机和电脑就可以学习。同时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也不受师资力量限制,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爱好寻找自己的学习资源,特别方便那些没有进入高校的学习者学习。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学习的平台让学校系统教育、教室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随时随地的教育模式。网络课程设置能够根据学生个性需要,学生查询自己所需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大限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和手机APP客户端,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取大量的音乐资源,开阔了视野。传统教学都在教师和学生框架大纲内进行,所有的知识都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知识的传播。互联网、微信和手机平台打破原有狭隘的纲目限制,让学生接触到音乐的最新知识和动态,甚至可以快速获取国内外的信息资料,让自己知识始终处于最前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音乐学习者通过“互联网+”获得学习资源,立足于最前沿先进的知识和学习理念,不会被落后的思想束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习思维方式,更多的是推动了音乐教学的发展。
(四)实现了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互联网+”背景下的慕课、微信平台等把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汇集到网络上,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可以获取到相关的知识。传统模式下,很多教学名师都只在各个重点院校讲课,即使偶尔出现,受众者也是有限。“互联网+”背景给了教学名师更广阔的舞台,都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让很多音乐学习者都享受到名师授课的待遇,优秀资源实现了全社会的共享。
二、“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的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一)互联网资源管理不到位。网络上的庞大资源为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也因为网络资源管理不到位而出现问题。网络上的音乐资源分布比较杂乱而零散,学习者要费很大精力去搜集和整理资料,缺乏专业系统的资源管理,会浪费很多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很多学习者如果没有线下的专业指导,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学习资源。同时海量的音乐教学资源,也是良莠不齐,一些运营商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质量和水平不到位的音乐也在网上传播,没有专业者组织和管理,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缺乏面对面交流。科技进步,让音乐教育有了深刻的变革。传统教学师生在同一个空间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也可以面对面交流,因材施教是传统教学的特色。“互联网+”教育形式下,教师通过微信等客户端指导,有时候会出现滞后,不能及时对学生学习的偏差进行纠正。人与手机屏幕或者电脑屏幕上沟通,是没有办法跟现实中面对面沟通相比的。“互联网+”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完全依赖学生的主动和自觉性,没有教师的监督,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网络音乐声音失真。目前手机、电脑普及,但是也是有质量区别,不同的手机质量和电脑音箱,导致的音乐传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不同于原始的声音,会出现音乐声音失真现象。教师在慕课、手机客户端进行教学时,并不是所有的设备、技术和网络环境都能达到专业水平,会影响音乐声音效果,学生在最初的时候是采取模仿的手段去学习,由于失真的声音会给学生误导。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愿意去演唱会现场,而不是简单的在线倾听音乐的原因。网络教学会因为录音师和录音设备等原因出现偏差。
三、“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问题的对策
在“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育带来很大益处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解决。
(一)整合?W络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网络教育,发挥网络带来的优势,必须进行网上教学资源整合。统一建立音乐教育系统,让各种音乐网络资源在严格把关情况下加入进来,节约学生的搜索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应该利用互联网优势,对于学习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统一进行管理。
(二)加强网上学习交流的互动。互联网资源在学习上可以让时间与空间分离,不受限制,同时也会减少互动反馈。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可以加强在线交流,这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同时在线,能够及时进行交流和反馈。建立在线空间讲堂,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出现在同一虚拟空间中,针对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解决了由于地域限制,难遇见名师指导的问题,更多人能够实现网络“面对面”的教学。
(三)提高音乐音质效果。受到录制人和设备条件限制,网络音乐的音质与现实的音乐效果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实现网络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各位音乐教师上传网路学习资源资料的时候,尽量在录制时候,找专业人士和专业设备,毕竟音乐在网络传播广泛,受众群体数量庞大。同时在网络教学资源投入上,相关部门要给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更录制出好的音乐。录制教师也要给予充分重视,加强录音技术学习,平达到音乐的艺术效果。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音乐的学习是音乐教学的重大发展,电脑、微信,手机APP改善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学生有机会在触手可得的平台上获取自己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教学模式会与时俱进地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哲.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云亮等.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3]韩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传统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00-101.[4]单莺歌.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探析[J].音乐时空.2015(19).[5]陈茴茴.音乐教育如何搭“互联网+”这班车?[N].音乐周报,2016(9).
第三篇: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政策和任务驱动可能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偏重网络教育资源和手段向学校教育渗透。本文围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相关热议论题,结合课堂应用与教学实践,比较分析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功能。分析表明课堂和网络是差别迥异的场域,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互动会产生不同影响。课堂教学应理性处理和积极应对教育生态的新变化,秉持开放姿态和价值坚守,在对比权衡的基础上慎重取舍。
时至今日,互联网在微观领域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在宏观领域,更是引发产业创新、引领新兴业态的强大引擎。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涌现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新资源、新形态、新模式,相关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持续升温。随着“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学校教育如何理性分析和积极应对“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生态的新变化,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谋划的重要问题。
一、近几年我国教育网络化进程及其校园实践
慕课(MOOC)是最主要的网络化教育载体,它打破了教室的限制,翻越了院校的围墙,使知识成为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物品。2012年,美国Udacity、Coursera、edX相继成立,并很快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慕课平台供应商。2013年5月21日,中国北大、清华在同一天加入edX,在该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慕课。国内高等院校迅速跟进,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985”学校,还有国立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等都在同年陆续加入慕课的三大平台之一。国内的慕课平台也陆续上线,如网易云课堂、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过来人公开课、好大学在线等,2014年,“爱课程”与网易联袂打造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已有39所大学的340门网络课程在线。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微课也是发端于美国,经由可汗学院和TED-Ed的网络推广迅速成为慕课环境下的基本学习单元。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微课网站陆续推出各种类型的微课,微课也成为我国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抓手,仅2013年就先后举办了四个全国性微课(教学)大赛,涵盖大中小学各个教育阶段 [1]。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是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据了解,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学、中学、小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实验规模有班级、年级甚至全校参与的,实验课目有文科、理科、信息技术等,山东昌乐一中于2014年9月实现在全校、全学科范围的翻转课堂,目前属全国首例。各校总结出不少本土化教学模式,比如“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2]、“在线导学”模式[3]、“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4],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争议与思考。
也许可以这样说,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是由互联网催生的“教育新宠”,校园“三课”——课堂、课程、课本将实现“网络变身”,课本变身为网络资源,课程变身为慕课,校园教室变身为翻转课堂,再进一步,就是学校教育变身为“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背景下的政策和任务驱动可能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偏重互联网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向课堂教育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变身”不等于“替代”,学校和网络是差别迥异的场域,需要认真审视两个场域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互动的影响,在对比权衡的基础上慎重取舍。本文再次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三个不同层面的论题并置,是因为它们与课堂教学发生的关联,并或多或少在改变着现有教学生态。我们试图通过对比分析的视角,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展开思考。
二、两个课堂:网络课堂与学校课堂
慕课的引入与本土化构建,丰富了在线教育资源。慕课平台构筑的网络课堂,其突出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开放性,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学习门槛的开放性和教学师资的开放性;二是即时性,包括内容更新的即时性、学习活动的即时性、学习效果反馈的即时性以及交流互动的即时性;三是个性化,海量的课程资源以及零门槛让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者兴趣偏好决定学习的快慢、深度。
慕课作为网络课堂,其内容生产的开放性非校园课堂所能匹敌,其内容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也大大超过课堂教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内容、传播和载体的支撑,更需要教学的互动互促,即师生在智慧、情感、价值观上的成长。从“教”这一端来说,慕课充分利用视频制作的跨时空、组合性、灵活性和便捷性的特点,教学形式包括出镜讲解、幕后讲解、实景授课、专题短片和访谈式教学等,其丰富程度是课堂难以达到的。但是,从“学”这一端来说,慕课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难掩其学习过程的单一性。慕课所有教学都是以单一媒介——视频呈现,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被动型“观看”占主导,缺乏情境刺激,容易产生注意疲劳和注意涣散。不管是电脑固定观看还是手机移动观看,学习者和屏幕之间的学习场较弱,干扰因素较多。教学双方通过网络进行的主要是信息传递,而缺乏体验与情感的沟通,这是网络课堂的“硬伤”,基于电子载体的网络互动(人—电子媒介—人)永远无法代替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课堂教学创设的场域有较强的凝聚力,教师可以随时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注意涣散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不仅传授“显性知识”,还传达“隐性知识”,因而能够承载更为宽泛的教育功能,实现教学相长[5]。另外,网络课堂的开放性在使学习者获得选学自由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学习的随意性。目前对慕课最尖锐的批评,恐怕就是说它“是最易实施的教育形式,因为它缺少„教育原则‟” [6]。
由此看来,慕课的优势是由互联网的特性(开放性、参与性、渗透性)所赋予的,慕课对课堂教育带来一定挑战,但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就目前来看,基于学校课堂的全日制教育仍是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程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和体系化,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但是应该看到,慕课的出现打破了教师-学生二元教育生态,以慕课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教育平台已经迅速成为教育生态中新的独立主体[7]。多元的教育生态需要探索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教育应充分认识这一变化,开掘慕课的资源优势,适当纳入课堂教学与管理体系,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模式。比如,通过对慕课优质师资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通过非主干课程的慕课引入,降低教育成本;通过慕课学习资源的利用,消化与深化知识理解,提高学习效果。而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或条件接受学校教育的人群,亦或缺乏师资的某些校园课程,可以通过扩大慕课传播,共享网络教育资源。
三、两种课时:微课10分钟与课堂40分钟
教学单元的时间设置,其基本依据是既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保证学习者的注意力维持。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在主观学习动机与意愿相同的情况下,对学习者的注意水平的影响有所不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面对的是机器(屏幕),多视窗显示以及窗口弹出模式使得学习者随时面临多种选择,频繁的注意分散和注意转移直接影响知识学习和理解,影响学习效率,尤其是较为陌生与困难的科目;另外,由于网络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人-机之外的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成为干扰因素,网络学习者注意力的维持会受到一定减损。因此,网络课程普遍采用了微课视频教学单元。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大多数则在10分钟左右,占用的贮存空间较小(一般几十兆),便于学习者在移动设备上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多手段、多角度、多形式的呈现,形成多维学习刺激;在教学进度上采取“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一组微课可以呈现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的这些设置兼顾了网络环境和网络学习者的注意力特点,成为慕课普遍采用的“默认模式”。而在课堂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调节讲课内容、改变语音语调、或是直接提示提醒等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把控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中“他人在场”的群体效应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与持续,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互动直接、交流活跃,这些都构成围绕学习内容的良性刺激,学校课堂的环境刺激要远远高于网络课堂,因此学习者可以获得较长的注意集中时间,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40-60分钟是被经验证明和普遍认可的课堂教学时长。以上分析表明,微课10分钟与课堂40分钟,是不同教学环境下的相应选择。由于对微课的内涵及其功能缺乏正确理解,造成在微课制作与课堂应用上的诸多误区[8]。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将微课简单理解为“10分钟课堂”,一是校园课堂“微时化”,将微课这一适合于网络的教学时长照搬到课堂,教师被要求将原来连贯的讲解机械地进行时段切割,将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生硬地撕裂、拆散,人为造成“思维断点”;二是将微课制作等同于课堂教学的分段视频,直接把教师的整堂讲课录像按微课的“规定时间”进行分割。究其原因,就是对不同情境下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长的机械理解,导致了“削足适履”、“东施效颦”的错位。因此,首先亟需加强对微课的内涵和功能定位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微课制作能力,突出微课“问题聚焦”、“多维呈现”、“同步反馈”等特征。其次,准确把握微课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适恰度,微课应当是给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第三,随着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日益普及,微课建设的主战场应当在校外,使之成为共享的新型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个性化需求。
四、两类教学:常规教学还是翻转课堂教学
一般认为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学流程,即由传统的“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翻转课堂的基本要求,是把网络学习纳入组织化的课堂教学流程,学生必须较高质量地先行完成学习任务(视频中会设置问题、习题等跟踪学习效果并控制学习过程),以保证课堂交流的高效率。实际上,翻转课堂所依托的授课视频承担了“网络家教”的角色,教师是虚拟在场。而常规课堂教学也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先教后学”,老师一般都会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不过对预习效果难作硬性要求和严格评估,默认学生对新内容的知识掌握为“零”,在实际讲课时仍然会“从头说起”。因此常规课堂与翻转课堂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教”与“学”的孰先孰后,而是孰显孰隐。常规课堂中,“教”是显性的,“学”是隐性的;翻转课堂中,“学”是显性的,“教”是隐性的。另外,交互性被认为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而常规课堂教学也存在交互性,学生发言、提问、上黑板做练习、做演示等等,都是穿插于讲授之中的师生互动。相比较而言,翻转课堂的课上环节是更高层面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高度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则答疑解惑启发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的主要价值在于问题导向的知识生成价值,即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经过互动探讨,加深知识理解,产生“新质”。
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学生的同时,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9],教师、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信息技能、问题意识、心理品质,才能使翻转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成效的互动教学形态,实现教与学的双赢。翻转课堂的高效能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方面的高效能,缺一不可。第一是学生自学的高效能。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交流讨论”互动的前提,只有在较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较高层次的讨论,也才可能在翻转课堂促发具有生成价值的互动,否则回到课堂,即便有讨论,也只能是在低水平上重复教学内容而已。自学的学习效果除了学习者的努力程度,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品质,这不仅需要学生对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较好的坚持力、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等。第二是教师在翻转课堂上的高效能。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要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生成式的教学互动,需要更为广博的知识储备、更为敏锐的信息筛选、更为灵活的现场把控,才能聚焦问题、层层推进,促进认识深化。第三是教学媒体的高效能。不管是授课教师自己制作,还是选用网络资源,教学媒体在内容上对学习重点难点的讲解、演示等必须优于现行教材,在技术上保证易操作、有反馈。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这种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如单纯的课堂教学,如果不顾现实条件,很容易陷入“翻转课堂”形式化的误区,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目前一些学校进行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以短时期、单科目实验性教学为主,不能排除“实验性”给师生带来的“社会助长”效应;有的学校用“快班”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其结果不具备广泛的推论性;有的学校占用了学生在校的自习与晚自习时间进行“在校翻转”,增加了学生的时间负荷,违背翻转课堂的初衷。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而言,教学科目多、强度大,学生自学与自控能力普遍欠缺,网络课程资源不尽人意,翻转课堂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使师生应接不暇,嚼多不烂。
我国的翻转课堂是由教育信息化推动、在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这种变革的成败与否不单单由数字化技术水平决定,更多地是取决于是否尊重了基本教育教学规律,是否顺应了数字化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发展性、目的性、适切性、变革性”原则[10]。
应该清醒地看到,实现翻转课堂的条件目前尚未成熟,需要在充分的适应性评估和效率评估基础上,理性谨慎对待。
五、教育新生态下的课堂教学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三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更多、更新颖的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和教育模式一定还会出现。如果把教育领域比作一个巨大的秀场,那么借力于“互联网+”,在传统教育的“校园秀场”外,“网络秀场”蓬勃发展,“校园”与“网络”教育的互动还有望形成更值得期待的“校-网创生秀场”。因此,要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新引擎,必须发挥“校园秀场”和“网络秀场”的各自优势,并在融合共赢上多下功夫。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以开放姿态面对“互联网+”,借由网络引擎注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要稳固价值坚守,警惕“技术至上”和“行政律令至上”,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不能无视现实条件。课堂教学的开放与坚守,都应服务于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发展与成长。
第四篇:“互联网 ”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互联网+”的信息化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从《审计学》课程教学定位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化、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教学内容的可操作化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为推动我国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审计学;教学改革;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8-0059-03
《审计学》作为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基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基础学科之上的综合学科。该门课程一般开设在会计专业大二或大三学期,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能力和管理学专业基础之上。但有的高职院校在尚未开展《财务管理》或《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前提下进行《审计学》课程的学习,课程体系欠缺科学性,且先修课程的考核也不严格,再加之民办高校注册招生的生源学习底子薄弱,在对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审计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的理论学习和理解上陷入困境,形成畏难情绪,以至于在审计业务循环实务中的学习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整体上而言,该门课程的教学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状态。此外,对民办高校而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对《审计学》课程投入不够重视,加之教师待遇不高和学校督导检查也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民办高校审计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发展缓慢。
一、《审计学》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通过对历年《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献的搜索,国内学者早期研究的是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课程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在整个课程教学或某个专题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学生兴趣的启发等方面的内容。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国内高等教育也随之进入“互联网+”教学的研究热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新的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新方式,将课堂由课上延伸到课下,由教室延伸到互联网联通的各个角落。同时,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新的教学变革研究也应景而生,前期研究主要关注“互联网+”课堂教学框架的建构、教学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教与学的互动、网络教学测评等的研究。针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对审计课程的教学更多是从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审计实验的信息化设计、审计模拟实验室的构建到审计实践教学开展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由此,笔者发现国内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研究的主体针对性界限不明,没有区分出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教学应用,且没有结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相关信息化的建设思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将从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需求,结合当前“互联网+”的信息化环境,对《审计学》课程的建设思路进行一定的研究,为推动我国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二、“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会计的工作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现在会计行业的计算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手工计算转变为会计电算化、会计云平台,会计工作环境的改变引导着审计工作也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也日趋明显,但是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民办高职院校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变革起步较晚,或者在转变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转变效果不理想,不能培养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等文件精神,“互联网+教育”改善了教育生态环境,使得传统的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民办高职院校对于《审计学》这样一门相对较难的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考虑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经费紧张、教师欠缺理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基础差的校情、学情,有的放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在“互联网+”的信息化环境中,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旨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审计教学变革,努力实现《审计学》课程教学环境互联网化、教学内容知识点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W管理信息化,以全面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学》教学改革思路研究
1.《审计学》课程教学定位的信息化
传统的《审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已然不能适应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互联网+”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电子计算机、审计软件、网络技术来解决审计实务工作中的问题。所以该门课程的教学定位要有开放化的思维,培养学生遵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依据《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要求开展审计业务,通过利用审计软件、审计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和信息传递效率,实现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拥有较强的运用专业技能从事审计职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新审计环境发展的生存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2.《审计学》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化
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教学劣势:①教学软件资源上,教师的进修机会、发展空间、福利待遇等一系列的不平等导致民办高职院校难以留住优秀人才。②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招生,国家的财政补助更多倾向于公办高职院校,所以对硬件建设的投入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变化。③对于会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更多的是投入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会计》等课程上,《审计学》的投入相对较少。在这种环境下,《审计学》的教学改革更是发展滞后。
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校情,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我们可以首先从教师能力建设上提高,打造鼓励教师顶岗实习的工作平台,教师通过进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习提高实操能力,也能掌握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相关会计或审计软件的应用状况。通过教师实践反哺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建设适合民办高职学生特色的教学资源,进行学情分析,开发编写项目化、案例化的教材,以审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使每次课程教学任务明确、教学案例可操作、学习成果可展示,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审计理论,增强学习的兴趣。第三,开发综合实训资源,在初步阶段,通过校企合作机会聘请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与在校教师共同整合真实审计案例,进行手工审计实践教学。后期,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辅助审计实务教学,通过审计软件创造一个适合模拟的具体审计环境,通过相关业务模块训练审计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审计水平,适应当前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优势。
3.《审计学》课程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
实现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是提高办学效率的有力武器。互联网信息背景下,微课、慕课等多样化学习方式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实现了全世界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免费课程学习的平台如爱课程、学堂在线等,搜索到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在线学习,突破了只有在教室里才能进行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强大的网络信息共享可以从某种程度降低民办高校的教学成本,但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弱,课上、课外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建立有效的引导、沟通和监督,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沟通平台如微信群、QQ群或教学平台软件如励志君、蓝墨云等,实现教师的电子化考勤、教学资料师生共享、课前课后作业布置和分配、学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及时反馈等,进一步提高互动的翻转式课堂学习效果。再者,审计云平台的搭建使得审计软件的操作可以不受制于学校机房机器和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要通过互联网进入云平台,就可以进行相关软件的反复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审计实务的实操能力。
4.《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可操作化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素养、信息化操作技能、团队协作技能、沟通表达技能。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两大块,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提高教学可操作化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能。对于审计理论的教学,更多的侧重案例教学,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案例进行探讨分析,形成对审计概念、职业道德、执业准则、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的理论素养。对于审计实务的教学,可以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来给学生讲座,让学生知道会计师事务所运营的各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内容,提高学生校内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其次,制定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分步推动审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初期阶段,可采用手工审计实验教学模式,完成从接受业务委托、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编制审计计划、开展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整个流程,这种方式开展比较简单,成本也更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实务。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民办高校必然要加大对审计实验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审计的校内实训环境,可以采购相关审计软件如审计之星、易通审计软件、审计大师软件等,提高学生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的针对性、实战性,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也从一定程度上打造了民办高职院校的特色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欧,刘鹏.“互联网+ 成果导向”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36-137.[2]卢加元.“互联网+”背景下审计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制约因素分析[J].软件导刊,2016(10):41-43.[3]庞卉.审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7):103-108.[4]李璐等.高校审计实验教学开展模式研究[J].审计月刊,2016(5):15-17.[5]王竹立等.职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新思维、新思路[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6]安宁.审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11):34-37.(编辑:鲁利瑞)
第五篇:“互联网+”背景下的证券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的证券创新
SMBA2014无锡周荣锴
摘 要:“互联网+证券”方兴未艾,对于传统券商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文从“互联网+证券”的必要性、现状、模式、特点、优势、问题等方面分析,推出其创新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证券创新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
“互联网+”向传统金融业快速扩张渗透,从2014年开始,证券公司就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巨大压力,纷纷设立带有“互联网金融”字样的部门,并推出创新业务,而券商的互联网业务创新大同小异,多数券商仅将互联网视为零售渠道,没有独特的商业模式及运作理念。证券公司在互联网证券方面的尝试大部分集中在几个方面:网上开户、开设网上商城售卖理财产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导入流量,这些都使得证券公司的服务离目标客户更近、更便利。
一、“互联网+证券”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证券业务环境将发生以下主要变化:
1、最终用户加快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迁移,使包括证券在内的传统金融服务进一步自助化和碎片化;
2、金融需求逐步产品化,以及金融产品的逐步标准化;
3、互联网科技公司借助技术、数据优势,在金融领域发起跨界竞争;
4、具备显著成本优势的电子商务正对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替代,也为券商业务结构多元化提供了出路。鉴于上述环境变化,券商必然要寻求适当的模式实现“互联网+证券”。
二、发展现状
2014年4月4日,证监会批准首批6家证券公司展开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随后在2014年9月19日、2014年11月24日、2014年12月26日、2015年3月2日分别公布8、10、11、20家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证券公司名单。截至2015年3月2日,拥有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数量已达到55家,约占券商总数的一半;上市券商中,除光大证券、东北证券以外,皆已获得该业务资格。
三、主流模式和服务特点
“互联网+证券”与以往单纯的网上证券交易的区别是:它是在“证券交易电子化”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出来的“证券商业网络化”,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建立一套完整的线上商业模式,实现客户开发和维护、营销、交易、清算结算等所有商业活动的完全在线化。
从收入角度识别,我们提出4种主流的“互联网+证券”商业模式。分别是: 券商通过客户端、网上交易平台提供以证券代理买卖为主的综合账户服务,向用户收取佣金;券商在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上代销其他金融机构开发的标准化金融产品;券商自有产品借助其他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券商在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自有产品。
其中,通过自建平台代销金融产品的商业模式投入产出较高,并且先发优势容易转化为品牌效应,有望成为开展“互联网+证券”的主流方向,但前期可能需要投入较多营销费用以发展客户和导入流量,适合于大中型券商;委托其他平台销售自有产品的模式较为灵活,投入成本较低,适合于小型券商。
“互联网+证券”服务的特点:服务手段: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用虚拟化的网络便捷信息的传递,减少不必要的实体成本;服务主体:不仅包括已有传统券商逐渐将业务放到网络上的模式,还应放开门槛,鼓励具有信息技术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服务内容:不仅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开展证券交易,还应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如将路演、发行与承销、信息发布与查询、网上理财经纪服务等业务也放到网络上,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另外,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还应结合其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四、优势
1.大幅降低经营成本。近十年证券电子化的进程已经充分证明,相对以营业部为主导的业务开展模式而言,通过电子渠道开展证券业务,不需要过多的场地、资金、人员、设备投入,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建设能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以较少投入响应大部分的标准化的业务需求,以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得较高的边际收益。以商业银行统计数据来看,通过营业网点柜面进行的交易,其单笔成本达3.06元,ATM自动柜员机的单笔成本仅为0.83元,而网上银行仅为0.49元。电子渠道交易成本大大低于物理渠道,而网上银行的平均交易成本最低。
2.更为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最终用户的行为模式已向网络迁移,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开展的“互联网+证券”无疑贴近了网络时代背景下用户对于交易环境虚拟化、交易空间广泛化、交易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同时,依托云和大数据技术,券商可更好的研究用户的行为模式、购买倾向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信息、投资资讯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以较低成本开发有效客户并获取较强的用户黏性。
3.充分的创新空间和高效的创新转化。在“互联网+证券”模式下,包括综合账户、支付通路、移动客户端等核心要素在内的完整的“账户生态系统”有助于券商灵活开展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并及时通过账户和客户端应用向用户推送创新成果。此外,相比其他行业,“互联网+证券”对物流系统的依赖较低,这意味着“互联网+”背景下,券商在运营和创新上将比传统行业更为灵活和机动。
五、问题
目前,券商互联网金融已由此前简单粗暴的产品接入互联网平台的模式进入到深层次的重构模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分析师钱海利认为,券商对于互联网证券业务的探索和尝试不断深入,但目前券商的互联网证券业务呈现“同质化”,创新行为也大同小异;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券商的互联网证券业务还没发展壮大起来,就已经遭遇了强劲的竞争对手。
内忧:创新不足人才出走自立门户。由于券商同质化的产品和流量入口的天然限制,实际效果并未达预期。一部分证券从业人员意识到金融机构互联网创新空间不足,开始尝试跳出证券监管圈,以金融机构风控理念设计产品,但部分设计又跳脱监管规定,进而以互联网作为分销渠道,抢夺金融机构的客户。
外患:类淘宝模式和大数据突袭。从目前来看,真正颠覆券商金融功能的创新,是投资咨询产品化。依托大数据和类淘宝模式,这种“互联网+证券”模式实现了金融功能分解并精细化。例如将投资咨询打造成淘宝模式,搜索引擎和财经网媒以大数据为基础提供投资咨询,直接冲击和取代了券商的投资咨询业务;而股权融资众筹网站也是一个类淘宝模式,联通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减少了企业融资的中介费用过高问题。两者均颠覆了券商以往的业务态势,实现了服务走向精细化和专业化。还有一种咨询服务是基于大数据实现的,以IT技术实现对专业的颠覆,例如刚刚问世的百度股市通。破局:创新方式大同小异。不同规模的券商几乎均成立了相应的电商或网络金融部门,试图追赶这一互联网证券创新趋势。试图通过完善客户账户体系,作为资金账户互联网应用的补充,建立符合互联网用户习惯的理财账户。实现除了能为客户提供证券交易、资讯、咨询等基础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证券资管、代销金融产品、投顾产品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购买及其他消费支付功能。但是总体来看,不论规模大小,券商的创新模式并无独特之处,诸多触网动作落点都在账户创新和商城建设。
六、趋势
基于上述判断,我认为“互联网+证券”的主要方向是:
交易支持全面化:向客户提供高效、安全、完善的,涵盖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主流设备在内的全渠道交易支持和资讯服务;借助支付牌照和综合账户体系,帮助客户实现跨行业、跨品类的资金配置;进一步实现证券基础业务的自助化和自动化,如支持用户在线注册,在线开户,在线申购,在线路演,在线询价等。
销售活动平台化,即支持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金融机构将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包装设计的各类金融产品在自己的平台上“上架销售”,因此派生出新的盈利模式;除向所有产品提供者和购买者开放销售平台,也积极向其他销售平台投放自有产品,扩大收入来源。营销活动网络化:借助“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开展在线化和碎片化营销;更加重视数据挖掘和个性化营销,建立细化到账户级别的营销模式,提高营销信息的到达率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