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的---千里马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的
“计算机应用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微信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发挥出创新作用。本文以建构主义和教育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以教与学双主体为原则,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探索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这一名词进入大众的视野,也给教育信息化注入新的活力。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教育理念的创新为先导,以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为核心。”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教育内容持续更新,教育样式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政治导向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高校思政课程如何迎接“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挑战?目前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状态基本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广播式授课;学生在固定时空下被动学习;教学是一次性过程,缺少有效互动。这种状态背后的本质是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要求,“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学习网站和微信公众账号学习的平台,使之成为宣传展示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阵地”。
智能手机与无线Wi-Fi的普及,为教育带来了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的模式正好符合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思想的核心,为大学生创造了崭新的学习环境。2015年8月腾讯发布了《2015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86.2%的用户在18岁~36岁之间。微信公众号用途方面,用户关注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41.1%),其次是方便生活(36.9%)和学习知识(13.7%)[1]。在经历几年的发展之后,微信不仅仅是个聊天工具,已经实现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互联网的连接,成为每个用户的“移动ID”。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微信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发挥出创新作用。我们可以把微信看做是“互联网+”的连接器,利用微信的交流共享等功能,打造一个以自由、开放、协作、平等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
二、构建思政课程“微信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机械的记忆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共同体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先验知识为基础,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意义建构将其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充分利用微信进行思政课程教学,通过朋友圈之间的信息会话与交流共同作用,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成为构建协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微信还可以组织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课堂作业的讨论,开展协作学习及个性化学习,实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教育传播学理论
教育传播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的效果,筛选组织适当的教学资料,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学习者的一种活动。教育传播学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是教学的主体,教育媒介则是人类传递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教学工具,教学工具是依附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不能本末倒置[2]。将微信应用于思政教育正是发挥了微信的媒介作用。在“微信课堂”中,教育者利用微信将教育信息传播给学习者,人和媒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微信用于教学的特点
微信主要提供了通讯交流功能、平台推送功能和支持性工具等基本功能,这些功能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当中,组织资源发布、资源共享、资源收藏、资源管理、交流互动、在线答疑、考核评价等学习活动。
1.遴选有效学习资源。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可能让学习者陷入盲目状态,无法实现有效学习。为此,可以通过微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围绕课程内容遴选合适的知识点和资源发送给学生,作为预习和课后提升阶段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单独发送给能力强的学生,帮助优秀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功能让知识集中化并起到以点对面的传播效果,有效地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2.整合碎片化学习时间。由于微信安装于移动终端,学习者只要拥有移动设备并安装微信,就可以抓住指尖流逝的时间,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同步或异步地查看学习内容及其他学习者的观点,并随时交流反馈,实现真正的“学习随身,教师随行”。
3.拓展师生交流空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面对面沟通,学生往往有诸多顾虑,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育工作者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微信则通过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以及“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纯粹的课堂教学,“虚拟教学”使双向沟通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得到加强。在教学上,通过开展微演讲、微访谈等活动,使大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答疑解惑,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充分展现微信潜移默化的正向引导能力。
(二)“微信课堂”教学基本原则
1.教与学双主体原则。教育信息化领域广泛实践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倡教学是一个双主体过程。它强调教师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思政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宣传和政治导向性,传统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其作用不可低估[3]。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信息化环境下的思政“微信课堂”是传统学习方式和和移动在线学习有效结合,既要发挥老师引导、辅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是对技术环境下思政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与建构的过程。
2.技术辅助性原则。教育信息化本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整合。微信有很多功能可以用于教育教学,如微信公众号即时推送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事件和新闻时政评论;微信群可以就教育教学话题发起即时讨论交流;微信朋友圈捕捉当下生活状态或转发令人深思的文章;微信群发功能设置作业提醒;微信发起活动功能作用于思政课程社会实践,等等。微信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让教育者和学习者发挥出传统课堂之外最大的效益。但技术始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可以利用微信进行混合式学习,使课堂面授教学与微信移动学习的优势互补,将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结合,绝不可本末倒置,将技术凌驾于教学之上。
(三)利用微信进行思政课程翻转教学的实践
思政教学“微信课堂”注重面向学习过程的设计,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从课前的下达任务,到课后的延伸拓展、交流,期间多个环节教师与学生都要通过空间进行沟通、交流,并纳入考核。这样教师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效引导、监控、评价学生的学习。
1.“微信课堂”的资源开发与共享。随着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学习习惯也在进行改变,倾向于消费越来越短的文字。结合学习者的阅读习惯及移动学习工具屏幕分辨率小的特点,教师在微信学习的平台中提供的学习资源最好是精炼简短的某个知识点。碎片化资源粒度小、内容精,非常适合情景化和个性化学习。但是过于碎片化的知识可能会让学生的思维碎片化,无法建构对学科的整体认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将知识内容“碎片化”的同时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充分考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让微信平台的学习内容成为课堂学习内容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2.“微信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微信运用于正式课堂学习。思政课程教学往往是大班教学,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互动人数和时间有限。为此,可以引进微信的互动评论界面,借鉴流行的“弹幕”软件,利用微信进行课堂话题的微弹幕,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投影大屏幕,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和回答问题,并与教学过程同时并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师生互动变得容易,教学过程能有效辐射到课堂里的每位学生,一改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增强。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交流发言越多的小组,屏幕显示颜色越深。教师很容易一目了然地区分上课积极活跃分子和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便于重点关注。
微信运用于非正式学习。利用微信进行翻转课堂学习,是将技术与教学结合的一种普遍方法。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适合微信平台播放的微课视频推送到学生端供其自主学习,并加上一段语言信息。微课视频选取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形象的动态影片。语音的运用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者通过复习、巩固、拓展、交流、反思、在线测试等学习活动完成随时随地学习。学习资源不只有教师通过公众平台发布的,还有学习者之间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共享的资源,微信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资源的生成者。学习不再囿于教室,也不限于上课时间,学生宛如随时置身于无限时空的学习环境,成为思政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达到互补效果。
3.“微信课堂”教学考核与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纸笔考试为主,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教育教学考核方式不断更新。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实时记录和监控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情况。
教师可以让微信成为学生成果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政治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在教学实践上,笔者先后发布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学生优秀作业展播平台、学生动态考核表、学习团队滚动排行榜等多形式的评价方式,课程考核从“关注期末考试”向“关注学习过程”转变。教师还可以随时发布思政小测试,运用技术手段让学生在碎片化时间段参与答题。
四、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提高学生信息分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将微信引入日常教学,除技术开发外,对它的应用与管理也需要摸索。例如,微信推送的信息储存难度大,增加了信息回溯难度。微信的内容以聊天为主,信息的深度不如微博,也不如传统的博客和论坛,可能无法完成深度学习与正式课堂内容的推送。教师需要将微信在内的网络学习行为纳入对大学生现有的考评系统中,督促学习者自觉地利用有效网络信息资源开展对话与学习[4]。
(二)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
传统课堂教学依旧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态,如何将微信公众平台无缝地整合到教师日常课程教学中,实现微信公众平台运用的常态化就成为关键问题。为此,教师应站在教育信息化的前端,自觉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微信应用的深入研发,微信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方式。我们要充分挖掘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服务。
作者:彭瑚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36期
第二篇:谈“互联网+”背景下微课程群建设
谈“互联网+”背景下微课程群建设
------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
今社会各学科教学的新形势、新趋势,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微课教学、微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微课制作数量较多质量不高、微课程不成体系、网络平台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在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高中地理微课制作、建设过程,以案例的形式总结了网络平台微课程群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目前微课程群建设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措施。关键词:微课 微课程群 “互联网+” 自主学习
1.微课概念的界定 1.1 微课程
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他主张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一个长度为1-3分钟的教学视频,用来理解核心概念,并设计相关的阅读和探索的课程任务,将课程任务与教学视频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供学习者学习[1]。在我国,对微课程的理解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概念,他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2 微课程的特点 1.2.1时间短 微课程与传统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微”,容量少,视频时间短小,一般5-10分钟,这样大大缩短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减轻学习者的压力和负担。1.2.2主题明确
微课程旨在解决某个知识点或某个问题,整个课程简明扼要,能让学习者一眼看出学习目标,主题明确,指向性强,这跟传统的专题课有明显的不同。传统的专题课虽然号称“专题”,实际是由若干个子专题或与该专题相关的知识点组成系列构成,而微课程则只是节选其中一个进行重点讲解,因此它比传统课程主题更明确。1.2.3灵活性强
微课程的灵活性体现在:一方面可借助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随时随地学习,不再受制于上课时间和地点;一方面学习者可根据需要在公共网络上随心所欲选择喜欢的或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更明确,更有助于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第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随时暂停下来进行思考,或者反复播放微课程,直至搞清楚为止,这种方式更助于后进生的学习,并且极大程度的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高中地理微课的意义及分类 2.1高中地理微课的意义
当前,人们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国家也提出相应的政策来推动教育的信息化。随着“互联网+”多元化的创新和发展,其所独有的共享方式,强大高效的互动,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广泛的渠道、庞大的覆盖率、及时便捷的操作性、跨越时空的畅通性,在获得广大用户青睐的同时,也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划时代的价值和影响[2]。
对微课程视频的设计与制作进行研究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一方面来说,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如何针对具体的科目设计微课程视频,并把它制作出来,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才是他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关于地理微课程视频的设计与制作的研究在国内还是非常稀少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出现表明信息技术与地理相结合,能够使静态的地理变为动态地理,使地理课程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中国知网或者其他教育网站上搜索之后,发现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属空白,本课题的选 取希望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经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2.2高中地理微课的分类 2.2.1陈述性类
指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微课。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事实静态知识。在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中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分布、地理位置、地理事件等。2.2.2程序性类
指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的微课。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主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在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中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2.2.3策略性类
指以策略性知识为主的微课。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主要处理的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为目标。在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中主要包括对地理概念、规律、原理的运用,培养学生地理认知能力和地理自我调控能力,如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3]。3.高中地理微课制作、微课程群建设过程 3.1湘教版《必修一》微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是主题明确,微课程是围绕某一主题(知识点)而开展的简短音视频资源。微课程必须只阐述一个教学知识点,完整的表述一个主题;二是简洁明了,微课程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设计过程中要力求简洁明了,不可拖泥带水;三是富有艺术性,微课程设计中,除了字体得体,语言清楚、规范外,还要求富有艺术性,让人有所启迪和思想感悟;四是设计新颖,微课程要不断创设形式、思路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2以湘教版《必修一》《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复习微课程设计为例
(1)选取考点确定复习内容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本节课复习内容为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分析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
①学习目标: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 岩石及其主要特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②重难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设计微课程
本节课复习容量大,知识点较多,有些知识点彼此之间比较孤立,联系不紧密,学生很容易遗漏。将其制作成微课程,形成知识网络树或知识框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建构来获取知识,还可供学生课上课下反复学习查找学习。本节课地理术语很多,概念很容易混淆,例如“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褶皱”和“背斜、向斜”,“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等等。通过制作微课程,将这几组易混淆的概念和术语分别进行比较,比简单的PPT说明更透彻,在比较过程中可以借助PPT指针选项对各组概念进行辨析。
(4)搜集材料制作课件
与授导型微课程搜集制作方法一致。(5)微课程录制
录制过程要开门见山通过PPT展示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框架,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在课程结束时还要回顾知识体系,组后再通过练习即练即评迁移达成。
(6)使用评价,矫正修改
4.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如何利用微课程群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1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①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②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③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④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4.2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阶段
借助于“互联网+”,可以将课程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提升和总结测评三个阶段。具体为:自主学习阶段(约15分钟):依托“任务单”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梳理。本阶段有三个基本环节:教材自学→微课助学→知识前测。在学生掌握操作基本要领的基础上,突出自主学习。合作提升阶段(约20分钟):知识内化学习、疑难问题研讨、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本阶段有四个基本环节:体系建构→问题研学→教师点拨→训练展示。此阶段要注意就课堂重难点、易错易混点、盲点加强组内互助学习。总结测评阶段(约5分钟):本阶段有两个环节:总结提升→测学反馈。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实现“堂堂清”。
4.3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以湘教版《必修一》《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为例
(1)自主学习课程实施
课前发放自主学习导学单,布置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观看微课程,然后根据导学单上的学习指南完成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课上,教师首先以登山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山地构造和构造地貌知识的探究兴趣,然后采取两两互阅作业检查课前微课程学习情况,组内互相交流自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尝试讨论解决,小组长搜集整理问题。之后布置三个新任务,让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去完成,完成之后,请完成较好的小组代表上台一一展示。这个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举一反三,自主提升的过程。
(2)自主学习设计实验探究
①教师编写实验探究型微课程教案。例如,在本案例中,要突破“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这样三个重难点,前两个可以设计为用切片面包作为实验工具来模拟演示,第三个可以用装满水和油的密闭玻璃瓶进行模拟演示。②为了使实验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还要为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记录表。实验探究型微课程特别适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这就需要在实验记录表中说明小组的人数和分工情况,明确个人职责,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顺利完成资料的查找、整理和实验活动。
(3)媒体选择和微课程录制
结合实际情况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实验探究视 频的录制,例如DV、手机。实验探究视频录制完之后,根据实验记录情况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可以用PPT来展示。
(4)自主学习课程的评价
本节课地理术语很多,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正地形和倒地形的成因和实践中的应用是重点和难点。制作实验模拟探究型微课程可以降低难度,置于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置于课上直观、形象的精讲点拨。总之,在新授课中运用实验探究型微课程一定会大大增强教学有效性,直观、形象、具体的处理抽象、空洞的知识点。5.高中地理微课发展问题分析 5.1从教育维度来看
绝大部分教师只提供微视频,而没有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微练习、微课件、微教案等辅助资源,微课变成了录制的一段教学片断节选而已。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都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但在微课教学中,由于缺乏真实的课堂情境,却存在很多问题。在切入主题方面,部分微课没有简单明了的主题说明,缺少适当的情境导入,显得教学突兀,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语速偏快,缺乏感染力,没有适当的停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理解知识点;部分教师在微课结束时没有课堂总结与收尾。在教学策略上,大部分教师都是以单向的讲授法为主,缺乏相应的问题情境设置、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环节[4],忽视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多数教师对于教学工具的使用较少,主要靠PPT静态图片和文字,对于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较为困难。从教育维度分析可知,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微课理论的理解和相应的实践经验,没有将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学习与注重地理问题探究的课程理念相结合,导致在微课教学中出现问题,影响了微课作品的质量。
5.2从技术维度来看
多数微课视频不够清晰,画面布局不够合理、美观,绝大多数微课作品对重要内容没有字幕提示,部分微课视频声音有杂音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提高微课的制作技术。
6.高中地理微课程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措施与建议 6.1加强新技术培训,提高教育技术水平
教师的新技术应用水平是网络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对教师来说,信息处理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因而,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方面的水平。网络课程的有效应用依赖于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
6.2建立导航系统,引导自主学习
微课程应建立明确的课程结构说明和操作说明,避免学习者由于方向不明而迷失方向,以至于降低学习兴趣。具体而言,结构说明包括课程层次、目录结构、学习记录与学习内容、资源检索与导航帮助等,使学习者能够对整个课程一目了然;操作说明应包括介绍界面设计、超文本链接的内容和使用等。微课程应该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网络明确的学习导航系统,使学习者能够切换自如,在任何章节随进随出,并通过检索方式的帮助查找概念和关键名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6.3建立学习沙龙,激活学习氛围
随着QQ即时应用软件和微信圈在中学教学中的融入,高中地理教师直接接触学生的机会增加了,现在许多学生通过QQ、微信随时可与教师联系和交流。借助这些平台,课堂上学生尚未消化和未懂的知识难点,学生及时向教师求解答疑。而教师借助QQ和微信,还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地理学习的全程跟踪,及时反馈,打破了地理课堂壁垒,促进了教师个性化课堂讲解模式的构建和完善。QQ群、微信空间的适当利用也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教师经常在空间中发地理新闻阅读、地理事件分析、地理话题讨论、地理美文欣赏、地理问题解答、地理试题选做等,让学生从多方面感知地理知识的实用,进而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参考文献:
[1]范敏.地理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5.5.[2]罗定.“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J].地理教学.2016.4.[3]李娜.高中自然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5.[4]周小高.高中地理微课程设计与实现研究——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
第三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路径分析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路径分析
摘 要:20多年前,互联网悄无声息地进入到商业和社会领域,并在随后逐步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在深刻改变社会运转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独到看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中国各行业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高校思政课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以期开辟出一条适应时代潮流的高校思政课发展道路。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机遇;挑战
20多年前,互联网悄无声息地进入到商业和社会领域,并在随后逐步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在深刻改变社会运转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独到看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中国各行业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战略的推出,首次给了“互联网”作为主体“被加数”的机会。“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与其深度融合,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机遇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因互联网而更有魅力。
1、“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和充实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任何一门课的讲授都希望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理论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这就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理论教学与当下鲜活的时事之间的桥梁,使课程贴近学生的生活。目前,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之一是众多的大学生被明星真人秀、八卦新闻乃至韩剧、美剧和各类神剧吸引,他们在课余甚至课上时间获取时政新闻、言论观点和深度评论的渠道,更多的是微博、微信以及各类手机应用。在掌握学生这一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系统对各类网络平台的关键词汇、热点事件、焦点现象进行挖掘、分类和整合,并在讲授思政课重要理论知识时以我们所整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趣事或真人真事为引入点,对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时尚而流行的编辑,加以生动、接地气的点评,使思想和知识生动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了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教师也真正做到了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领。
2、“互联网+”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扩展了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平台。“互联网+”给思政课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升级带来契机:“互联网+”打破了教育者对知识的垄断,使知识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利用知识;“互联网+”的开放性、连接性特征正在推动着全球性知识库的形成,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了解的资源。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组织专任教师通过建 QQ 群、微信群、论坛、开发 APP 手机应用、编辑微信公众号、录制网络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对学生进行在线教育,把经过教师编辑的核心观点和重要内容通过线上教育的形式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突破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自己错过或感兴趣的知识点。
3、“互联网+”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创新。在大学教育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给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打分,已经成为促进教师获得良性发展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也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系统升级,这具体体现在:其一,教学评价不再仅仅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网络评价,其最大的变化在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升级。在“互联网+”催生了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创新的情况下,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整合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获得与学生分享的程度、教师线上与学生的互动、点评、反馈率等都将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其二,可以通过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构建师生互评的统一数据平台,这一数据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对教师的线上线下综合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所做的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学习态度、互动情况、作业提交情况、最终成绩等,同时教师和学生还可以登录智能手机上的数据平台,及时的获取评价信息。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的信息海量性使高校思政课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面临巨大冲击。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规定。然而,随着微博、微信和 APP 手机应用等“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人人都可以针砭实事、评论政府,这就给高校思政课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带来巨大挑战。因为,在“众声喧哗的信息集散地,从来就不缺投机者、造谣者、煽动者、炒作者、挑拨者、谋划者、闹事者„„以近年来出现的英雄被污名化现象为例,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先后被质疑,一些不分是非、颠倒黑白、大放厥词的言论大行其道。”而且,对于这样一些对英雄人物的恶搞却能够迅速吸引眼球,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追之信之,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辛苦灌输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提出质疑。如此,高校思政课就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他们又时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接触着各种消极的、负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网上传播的错误思想和消极价值观的影响。因而,如何更有效地履行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职责,发挥正能量,在多元中确立主导,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地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成为其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
2、在高校思政课融合“互联网+”开放性特点的同时,增加了教育者主体权威性被弱化的风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来实现,教学内容的素材多由教育主体提供,“客体”在“主体”的引导下接受教育者的知识熏陶和思想陶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作用明显。虽然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质疑声音不断,但它确保了教育者的主体权威性和思想政治教学的教育引导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要引领者。但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人人具有话语参与、话语表达、话语制造可能与自由的信息网络空间,表达渠道成倍扩大、人人拥有话语的表达权,出现了话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倾向,话语趋向破碎化、分散化、猎奇化,课堂话语的权威性、真理性受到冲击,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力与影响力受到弱化等情况。
3、“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化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必需的反思性和思想性遭到削弱。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是高校思政课最为本质的特征,作为帮助学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政治理论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是一套科学系统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思想体系,它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反思能力。然而,“互联网+”平台在打破时空壁垒的同时也将知识严重地碎片化,这极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浅尝辄止,进而形成懒于思考、惰于反思的习惯。互联网世界的碎片化阅读,使我们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我们正在丧失的是专注能力、深思能力和反省能力。而这种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恰恰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所必备的素养。因而,“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化在把大学生的专注和思考能力撕成碎片的同时,必然使高校思政课所必需的反思性和思想性遭到削弱。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路径选择
1、面对各类“互联网+”平台上传播的多元化价值观,高校思政课应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碰撞下,始终保持其意识形态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南,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然而,当前不可忽视的现状是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网络评论稂莠不齐,理性言论并不一定总是能够战胜非理性言论。对于此,高校思政课在引入“互联网+”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应正确处理好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的关系,做好舆论引导,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多元化,积极防止负面信息对高校思政课的侵蚀;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大学生所经常接触的各类“互联网+”平台建立专题活动和话题栏目,引导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让互联网更好的为思政课教学所用。
2、高校思政课改革应坚持课堂教学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同时,保持课堂教学的充分性。“互联网+”平台虽然能够解决部分知识传授问题,但它不可能替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的大学功能。正如在通信领域,微信 APP 的出现并没有彻底颠覆传统通信行业,反而是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这也正验证了马化腾所言,“‘互联网+’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不是颠覆掉传统行业。”“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变革升级应涵盖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平台、教学评价的更新,其最终目的始终是增强其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在这一目的引导下,引入“互联网+”,使得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从当前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升级到教师与学习者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的互动互生,这无疑是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措施。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坚守高校思政课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核心需求出发去合理、高效地利用互联网,始终把“互联网+”平台作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将虚拟空间的学习与互动视作学生与课堂教学的粘合剂,而不能“反客为主”,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以线上的学习与互动完全代替课堂上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以“互联
网+”的工具理性代替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理性。
3、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主导性作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师如何更充分的发挥其主导性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认识到“互联网+”平台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原来的知识为主升级为思想为主,教予学生在面对各类互联网信息的同时学会思考懂的反思,而不是一味跟风随波逐流。
4、建设“互联网+”品牌阵地,加强对“互联网+”的掌控与运用。当前,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互联网+”平台已经渗透到 90 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学生的心情、个性签名、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很多时候都会通过这些平台表达出来。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实际,高校思政课负责部门可以通过组织任课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开发具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 APP 手机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等的方式,更加有效地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从而能够更好地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功能,增强其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杜春梅.网络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捍卫思政课教学主导性[J].改革与开放,2015(2).[2] 裴晓军.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1).[3] 王茜.“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6(9).[4] 李娜.“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9).[5] 毕冉.“互联网+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5(12).[6] 蒋明敏.新媒体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路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3(4).[7] 于杰,马婷婷.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J].前沿,2014(2).[8] 李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狠抓课堂建设[J].红旗文稿,2016(21).
第四篇: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探讨论文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俨然成为企业经济繁荣与腾飞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同时也是社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有效途径。诚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迅速实现了互联网和各个传统行业的无缝结合,这无论是对我国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来说均是一次难得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高职教育角度出发,简单阐述了“互联网+”的概念与内涵,继而分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上所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可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飨读者。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网络营销人才;知识模型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在普通民众以及企业中的影响持续增大,普及率也日渐增高。毋庸置疑,这为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更为多元的发展契机。但纵观“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网络营销现状,营销成效并不高,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校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知识体系过于陈旧,致使学生的思维观念落后,动手能力较弱,且学生能力与企业的岗位要求不符。因此,与时代接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已然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的概念、内涵分析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时代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紧密结合而催生的一种新的网络发展形态。就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来说,“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践行着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理念、形式、内容等的优化更新,继而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诚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为我国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所谓“互联网+”,其实并不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机械结合,而是更多地体现出网络平台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连接价值,这促使了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结合走向更广泛、更深刻、更持久。“互联网+”具有以下六个基本特点,即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生态开放、连接一切。而在这一全新的网络背景下,网络营销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新型、现代且迎合“互联网+”理念和要求的网络营销人才必然将成批量诞生,继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与社会繁荣进步。
二“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
(一)能力目标不明确,知识体系较模糊
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几年以后会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在学校学的课程,工作以后基本用不上,在工作岗位中能用到30%就算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在设置课程之前没有针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调研,所以构建的知识体系比较模糊,导致学生在毕业以后,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用不上,由此就形成了岗位能力与学生能力不对接的情况。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就当下而言,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手段过于机械、呆板,方法缺乏多元创新性,致使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走出一条有别于本科学校的办学模式,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更加不利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再者,网络营销是一项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现代类营销手段,所以对于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既要凸显理论,更要重视实践。
(三)缺少真实的实践环节
学生能力之所以与岗位能力不吻合,其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即:学生不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平日里学生学到的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老师的案例剖析,在虚拟的网络营销环境中进行训练,由于体会不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所以学生各方面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没有学习兴趣。
三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结构模型
在“互联网+”时代,培养优秀的,适合时代发展的多功能网络营销人才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关键与核心所在。那么高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信息化网络营销的人才呢?想要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网络营销人才,必须要针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和企业的岗位需求,然后改革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知识素质结构。为此,可将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结构按模型结构划分为知识素质结构模型、能力素质结构模型、创新素质结构模型,在每一素质结构模型下面又分解为若干个模块,而且在素质目标、任务、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将作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
(一)构建网络营销人才创新素质结构模型
我们将提出三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中:大一确立创新意识,通过公共基础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和实验实训课等;大二第一学期树立创新精神,通过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校内实习、实训的学习,第二学期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专业技能课和校内综合实训课的学习;大三第一学期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和校外综合实习实训等,第二学期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通过顶岗工作、毕业设计与就业岗位相结合进行岗位创新技能集训,将有利于学生在社会需求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抓住就业机会,为提高网络营销人才的职业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创造条件。
(二)构建网络营销人才知识素质结构模型
根据“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专业的学生特点以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重新组织管理经济、计算机、信息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将形成体现信息化专业交叉学科特色的专业理论技能课程体系,将提出并开设一门融创新启蒙教育、专业技能知识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学科教育为一体的网络营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旨在教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概况,进而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三)构建网络营销人才能力素质结构模型
经过社会岗位调查分析,认真规划网络营销人才能力教育体系,将实行六个学期实践技能教学不断线,改革实验实训项目和实践技能内容,强化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商务网站运营、网上创业和电子商务网店等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本专业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渡。将能力教学体系分为课程实验与设计实验、课程实习与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实训和顶岗就业实习与实训等四个层次,各层次相辅相成、循序渐进,使学生了解现代网络营销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掌握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互联网领域电子商务实践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是一项繁琐复杂、循序渐进、缓慢推进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就高职院校来说,更要重视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循序渐进,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力争让新一代的网络营销人才在“互联网”的市场经济中飞的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朱超才.“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02:97-99.[2]杨兆辉.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分析与网络营销人才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3]陈晓媛.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22:295.[4]王晨.锦州百度外卖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08:78-79.
第五篇: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摘 要: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受到互联网基数影响,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已不适合现阶段高校发展要求,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建设,已成为现阶段各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就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功能来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互联网;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2014)06-0000-0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在高等院校中的广泛应用,不仅给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多机遇,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多挑战。高等院校由于受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影响,使高校成为互联网建设程度很高的区域场所,互联网如今已完全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也是现阶段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途径。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这些都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与人格树立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进入互联网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互联网对思政教育产生的正面影响
互联网技术有效应用到思政教育中,拓宽了思政教育传播途径且加快了传播速度,使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最新潮的文化观点。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依靠教师课堂讲授,所以在思政教育传播途径上受到很大限制,而互联网自身具有传播面积广这一特性,为思政教育传播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主要依靠书本内容与教师讲授,枯燥的课堂学习使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没有放在课堂中,互联网有效应用到思政教育中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互联网中信息在传播上具有直观化与趣味化等特点,学生很容易受到有趣的事物吸引,互联网将各种思政教育思想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思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更加简洁明了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对思政教育思想内容有了一个清晰了解。互联网作为当代大学生最常用的交往工具,所以他们的一些个人观点会通过互联网透露出来,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到学生想法意见,通过对所收集到内容的仔细分析,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思政教育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互联网对思政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学生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休闲时,由于受到中西方文化思想不同这一因素制约,使其在接触西方文化过程中对自身价值观、人格树立造成一定影响。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由于西方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限制较少,使其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我国不断进行渗透,使大学生价值观建立与人格树立过程中受到很大影响。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暴力、色情、伪科学等不良信息,这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造成很多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长期沉迷在网络世界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迷失了人生方向,在人格发展方向上也开始走向极端。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使部分大学生彻底沉浸其中,使他们的道德意识逐渐变得破碎不堪,将教育给予他们的文化观念统统丢掉,最终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难度直线上升。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大学生一旦沉浸其中就会逐渐丧失道德意识,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也被弱化,每天都封闭在自己的网络虚拟世界中,与此同时,由于受到互联网特性影响,道德力量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约束。
二、正确运用互联网开展搞笑思政教育工作策略
(一)高等院校应合理利用互联网优势性能,与自身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相结合,建立出属于高校自己的绿色网站,同时也要注重互联网信息传播范围广泛这一优势,将一些优秀的思政教育理念广泛传播出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构建成新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思政教师可以根据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使学生在思政教学中可以通过视听教学直观的了解思政课程内容。
(二)同时思政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选取一些最新思政信息,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将这些思政信息传播给学生。各院系思政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交流软件,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思政教师交流,思政教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开解。搞笑思政教育工作与互联网有效结合,首先要确保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互联网环境,这不仅需要各高校不断努力,社会各界也应加入到为大学生营造绿色网络环境活动中。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学校内选取优秀学生作为典范,将学生信息制作成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在高校网络上开办一个专栏,将这些信息发布到高校网络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这种行为进行以点带面,将思政教育思想融入到优秀学生事迹中,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中的典范,同时也可以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各高校应安排专人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查阅,一旦发现带有不良思想情节的互联网信息,应立即联系有关单位对其进行封杀,减少不良信息在高等院校学生之间的流动。
(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加强网络宣传的同时,应在现实中建立优秀学生投票选举模式,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为思政教育宣传,同时也彰显了高校应有的公平原则,从而扩大优秀学生事迹辐射范围。高等院校应围绕互联网开展多种多模式网络教育活动,倡导学生遵守文明上网公约,各学院应多多开展一些关于网络知识的讲座,通过讲座将文明上网这一理念渗透到学生脑海中,对学生在基础上加强文明网络教育。各学院也可开展一些以绿色网络为主题的征文、辩论活动,同时学院为其提供一些物质奖励,使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到这一系列活动中,同时也为文明网络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宣传。
三、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中西方之间网络信息传播趋势也在不断增强,这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但互联网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合理运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果十分显然,虽然现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合理的运用互联网各种优势特点,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黎.浅谈互联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1.[2]闫晓静等.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项目成果,2013.[3]司红十,康丽滢.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科技世界,2012.[作者简介]刘红丽(197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