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4:2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生物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生物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古生物学教学大纲

• 第一章

生命起源与动物体基本结构

本章重点 :掌握生命起源的过程及生命发展史的主要阶段,了解生命史研究中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第 1 节 生命的起源与有机体的演化

• 1 生命起源及其相关讨论(掌握生命起源的过程、前生物演化阶段的特征,了解生命起源各学说--神创论、宇宙论、自然起源论的主要论点)

• 2 古老的原始生命(掌握古老生命的古生物学证据及其生存年代,了解古老生命的生存环境)

• 3 细胞的起源及多级生态体系的出现(掌握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分解者、合成者、消费者等概念的含义,掌握最早真核生物的化石证据)

第 2 节 动物机体的发展

• 1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熟记概念,了解现生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

• 2 生物机体的发展(熟记胚胎的发育过程、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侧生动物、原口动物、后口动物等概念,并了解各类动物的的代表)

• 3 后生动物的早期演化(掌握埃迪卡拉动物群的分布与性质,了解后生动物的早期演化及其证据)

第 3 节 生命起源研究新进展生命发展史的主要阶段 生命史研究中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第二章 生物的系统与分类

本章重点 :掌握物种的概念、生物学的命名法则,了解物种的形成方式

第 1 节 生物分类原则及阶元生物分类的原则(了解)生物分类的阶元(掌握分类主要阶元含义,了解辅助分类阶元的使用)

第 2 节 物种的概念及其形成方式 现代生物学中物种的概念(熟记概念,了解居群,隔离等在现代物种定义中的意义)古生物学中物种的概念(熟记概念,掌握形态种的特性)判断物种的几点标志(了解形态,起源,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居群在判断物种中的意义)物种的形成方式(掌握物种形成的模式 — 渐变与突变,了解有关物种形成的学说)隔离产生的原因(地理隔离、生态隔离)

第 3 节 生物学的命名法则 各阶元的名称组成(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规定(熟记二名法,优先律,有效学名,可用名的概念及其使用,了解生物命名的基本法则)模式与居群(了解模式与居群的概念及其和生物命名中的作用)

第 4 节 系统与分类

1.系统学及其主要分类学派简介(了解各主要分类学派的内涵)

(1)传统分类学派(综合分类)

(2)分支系统学派(近祖特征,近裔特征,姊妹群)

(3)数值分类学派(性状分异度)

2.分类的方法与程序(标本的收集、鉴定、鉴定依据的特征)

第三章 生物进化与进化规律

本章重点 :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学说及生物进化的规律,了解生物进化的重大事件。

第 1 节 生物进化

• 1生物进化的概念与证据(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进化的古生物学的例证,比较解剖学的例证,胚胎学的例证,生理生化的例证)

• 2 生物演化的学说(掌握达尔文学说的实质,了解其他生物进化的发展及主要学说的内涵)

(1)生物演化的早期学说(布丰、拉马克、居维叶)

(2)达尔文学说(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第 2 节 生物演化的规律 演化方式(熟记 线系渐变与间断平衡、进化、分化、特化、退化、趋异、趋同、绝灭等概念,并能够举例说明)演化规律(熟记不可逆性、相关律、重演律等概念,并能够使用概念解释生物演化史中的一些现象)进化总貌(掌握生物进化总貌---进步性,分枝性,阶段性,并能够了解其在地质学的应用)生物进化的重大事件(了解生物进化的重大事件 — 十大事件)

• 第四章

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地质学中的作用

本章重点 :掌握古生物学及化石的定义,化石的形成条件。掌握古生物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了解古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 1 节 古生物学及其内容

1.古生物学内涵与外延(熟记古生物学的概念,了解其外延)

2.生物学与古生物学关系(了解)

第 2 节 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1.化石的定义及其真假化石的区别(熟记化石定义并能够应用其鉴别真假化石)

2.化石的形成条件(掌握生物自身条件、埋葬条件、时间条件、成岩条件等对化石形成的影响,掌握化石的不完整性及其古生物学意义)

3.化石的保存类型(了解化石的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遗迹化石)

第 3 节 环境对化石形成的影响 化石的形成过程(掌握从生物群、经过死亡群、埋藏群,到化石群的化石形成过程及其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生物层积中遗体变化的原因与特征(掌握化石形成过程中,风化、搬运、其他动物的再作用、成岩作用等因素作用下,化石数量与形态的变化特征)化石埋葬类型的划分及其判断标志(了解原域埋藏,异域埋藏,原地埋藏,搬运埋藏,混合埋藏等类型的含义及其各类埋藏类型的鉴别标志)从化石群恢复生物群的分析方法(了解通过生物年龄结构判断生物死亡的方式,进而判断化石群与生物群间的关系)第 4 节 人类对化石的认识过程(通过人类对化石认识经历,从中了解人类认识自然过程)

1.16 世纪“自然哲学”时期对化石的理解

2.17 世纪“宇宙起源学说”时期对化石的理解

3.18 世纪自然史时期对化石的理解

4.19 世纪地质学早期对化石的理解

5.达尔文时期对化石的理解

第 5 节 古生物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地层系统和地层年代表的建立(了解地层系统和地层年代表建立的理论基础,掌握各生物演化阶段的主要特征)生物地层学(掌握生物地层的划分方法--标准化石法,组合法,系谱演化法)古地理、古生态研究中的作用(掌握古生态学、指相化石的含义,了解古生物学在古地理、古生态研究中的作用)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作用(了解)与地球化学及矿产的关系(了解)

第 6 节 古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古生物标本采集、研究的过程,初步了解性状分析的方法及其分类学意义)野外采集(发掘、包装、编号、登记)化石的修理 室内研究中的性状分析

(1)共性与特性

(2)祖先特征与新生特征

(3)亲缘标志与生活标志

(4)个体变异与群体变异

第五章 生物与环境 本章重点 :掌握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方式、形态及类型的控制作用及环境对化石形成过程的影响。了解生物生态和生物地理划分。

• 第 1 节

自然地理分区与对应生物组合(掌握不同环境下、环境因子的作用、生物组合的分类、形态、生活方式等)滨海、浅海、深海及各种环境下的生物组合陆地,河流、湖泊及各种环境下的生物组合

• 第 2 节

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了解各类环境因素的)

(了解环境因子----温度,压力,盐度,基底性质,透光性、地貌、植被、降雨量等的特性及其对生物分布的工控制用)

第 3 节 生物的生活方式 生物的形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重点掌握生物形态对环境适应性的表现)生物的觅食类型(了解生物自养,异养-食腐,食泥,食草,食肉,杂食,寄生等觅食类型的特性)生物的运动类型(了解生物漂浮,游泳,假浮游,爬行等运动类型的形态特征)生物的居住类型(潜居,钻孔,洞穴,树栖等)生物的繁殖(了解生物有性,无性,单性,营养体繁殖的概念)

第六章 无脊椎动物学

本章重点 :掌握无脊椎动物各门类基本特征及主要门类的构造模式,了解各门类的生态类型及相标志、进化趋势及主要时代分布。

第 1 节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系统(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系统)

• 1 各分类单元主要特征(了解无脊椎动物各门类基本特征,掌握纺锤虫、四射珊瑚、腕足、头足、三叶虫等主要类别的构造模式)

第 2 节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化石证据(掌握小壳动物、布尔吉斯软躯生物群、澄江生物群的主要特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原因(了解有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成因的各种假说)第 3 节 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 主要类别的生活环境(了解纺锤虫、四射珊瑚、腕足、双壳、头足、三叶虫等主要类别的生活环境,遗迹化石的地质意义)沉积环境的相标志(了解划分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如遗迹、生物类型)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生物组合(以纪为单位,初步了解不同地质时代不同门类间组合及生物相互关系)

第 4 节 无脊椎动物主要分类单元的进化趋势及阶段 进化趋势(了解纺锤虫、四射珊瑚、腕足、头足、三叶虫等类别的进化趋势)具有地层学意义的进化阶段性(了解纺锤虫、四射珊瑚、腕足、头足、三叶虫等类别的进化的阶段性)

第七章 脊索动物

本章重点 :掌握脊索动物的鉴别特征及基本构造模式,了解各门类的生态类型、进化趋势及主要时代分布。理解环境演变与脊椎动物重大进化事件的联系

第 1 节 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及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掌握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脊索、神经管及鳃裂的位置与特点)脊索动物的分类(了解脊索动物在亚门级别上的分类系统及脊椎动物亚门在纲一级别上的分类,了解)

第 2 节 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 头骨的演化(了解脊椎动物头骨主要骨片的演化及鱼形类、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类头骨特征)脊椎的类型(了解双凹形、前凹形、后凹形、双平形及马鞍形脊椎的特征,了解鱼形类、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类脊椎特征)不同运动类型四肢骨的变化(主要了解肢骨形态变化)

第 3 节 脊椎动物分类单元及其特征(初步掌握鱼形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特征)

第 4 节 脊椎动物演化的重大事件及其原因 脊椎动物演化重大事件(了解脊椎动物起源、羊膜卵的出现 — 由水生到陆生、爬行动物的辐射发展、飞翔起源与鸟类的分异、哺乳与胎生等脊椎动物演化史重大事件的内涵,相关学说的的主要论点)脊椎动物演化事件的环境背景(了解脊椎动物演化事件的时代、与地质构造事件的关系等)

第八章 植 物

本章重点 :掌握主要分类单位的基本特征及构造模式,了解生态类型、进化趋势及演化阶段。

第 1 节 植物形态与分类系统 高等植物的形态与结构(根茎叶的分化及其功能、茎的结构,叶片组成、形态、叶脉、叶的结构等)系统分类与主要单元特征(了解低等植物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其地层学意义;掌握各高等植物门的形态特征,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本质区别)第 2 节 进化演化阶段与环境

• 1 自然条件及其分带性(了解控制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现代植被的水平和垂直分带)1

• 2 进化趋势(以植物演化的阶段为基础,从形态、组织等角度分析植物的进化趋势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进化阶段性及其地质意义(掌握植物演化 5 个阶段的特征、各阶段的时代,我国古植物的特殊性)

第 3 节 我国古植物研究新进展

第九章 课程总结--古生物学研究进展与问题

本章重点 :掌握古生物学当前研究前沿与重大发展方向、了解中国古生物学学界近年来的重大发现及其影响。

第 1 节 古生物学研究的主攻方向 进化古生物学----经典古生物学的深化化石埋藏学----化石形成的环境影响 精细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学与重大地质事件的连接桥梁

第 2 节 中国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与重大发现

第 3 节 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 4 节 制约中国古生物学发展的瓶颈

实习一 化石的保存类型及石化作用

一、预习内容

古生物学、化石的基本概念,化石保存类型、石化作用。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化石的各种保存类型、特点及含义。

2、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以及石化作用的定义及类型。

3、对化石的内涵有全面的理解。

三、实习内容

参观陈列室及博物馆,参观各种各样的化石,重点了解各类化石的形成过程。

(一)实体化石

(二)模铸化石

(三)遗迹化石

(四)生物与沉积作用构成的化石 如叠层石、核形石等。

(五)假化石如锰质沉积的树形石(如区别真化石)。

四、思考题

1、印模化石与印痕化石如何区别?

2、外核与铸型、内核与外核、内核与内模有何关系及彼此区别?

3、何谓硅化?

4、从化石形成的过程阐述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

5、化学化石的定义?研究化学化石的意义是什么?、化石组合中 原地埋藏与异地埋藏的区别标志 是什么?、利用古生物资料划分地层的方法与原理、利用古生物资料建立地质年表的原理 ?、说明生物演化总貌及其阶段性

实习二 资料选读 生物的进化及主要学派介评

1.实习目的 通过资料阅读,使学生基本上了解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近年来的发展,并使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学会查阅文献,撰写报告。

2.实习要求 阅读 5-7 篇论文,写出 3—4 千字左右的读书体会,其内容包括 :(1)什么是进化论 ? 达尔文主义的主要思想体系是什么 ?

(2)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后,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进化理论,它们主要特点是什么 ?(3)新进化模式不断出现的客观原因 ? 3.参考资料

(1)张 昀 1998,生物进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穆西南主编,1993,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理论新假说,科学出版社

(3)B 齐格勒(赵祥麟等译)1992,现代古生物学导论 地质出版社

(4)进化论选集编辑委员会,1983,《进化论选集》 , 科学出版社

(5)李 难,1982,,生物进化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6)达尔文(舒德干等译)1859 物种起源 陕西人民出版社

(7)郝守刚等,2000,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考题 最古老生命的表现形式及存在证据早期陆生生命及其环境背景从生物进化角度解释物种的形成方式

实习三 纺锤虫亚目

一、预习内容 纺锤虫的基本构造部分,特别注意构造的空间概念及其在轴向、旋向切面上的表现。纺锤虫的生态部分

二、实习要求

通过对实际标本的观察(手标本和各个方向的切片),达到以下几点目的:

1、熟悉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方法,并能独立熟练地使用。

2、熟悉地掌握纺锤虫外壳的基本构造。准确的判断纺锤虫的切面方向,并能在薄片中选择自己所需的切面方向。

3、了解纺锤虫分类主要依据。

4、通过观察,对纺锤虫鉴定方法和步骤有一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纺锤虫的手标本观察方法。熟记 Schwagerina 特征及地史分布,掌握 Fusulina,Neoschwagerina,Verbeekina 等标本地史分布。

三、实习内容

观察薄片 Fusulina,Schwagerina,Neoschwagerina,Verbeekina 及手标本

四、思考题 在轴切面和旋切面中各能观察到那些基本构造?试述各时代纺锤虫的特征。试述纺锤虫类演化趋向。

实习四 四射珊瑚

一、预习内容 四射珊瑚、横板珊瑚基本构造,特别注意构造的空间概念及其在纵向、横向切面上的表现形式四射构造类型、地史分布珊瑚的生态

二、实习要求、能熟练地区分单体的各种形态以及复体的各种类型。、能判别切面方向,并能从不同方向的切面上观察各种内部构造以及构造形态。、通过构造的观察,准确地指出观察标本的构造组合类型。掌握代表属的特征和时代。从而达到了解四射珊瑚亚纲的主要特点及与构造、形态近拟类别的区分。4 熟记 Tachylasma 的构造特征及地史分布,掌握 Kueichouphyllum,Lithostrotion,Cystiphyllum,Favosites 的地史分布。

三、实习内容

观察薄片 Tachylasma,Kueichouphyllum,Lithostrotion,Cystiphyllum,Favosites 及手标本

四、思考题、四射珊瑚与古杯动物硬体有哪些异同点?、四射珊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四射珊瑚的生态、珊瑚的构造类型及时代分布

实习五 腕足动物门

一、预习内容 腕足动物外壳的形态及定向硬体的外部及内部构造主要类别的地史分布及进化趋势腕足动物的生态

二、实习要求

1、掌握腕足动物硬体的主要特征,内部和外部构造名称。

2、通过内部和外部构造的观察,掌握区分背、腹瓣的原则。

3、通过代表属的观察,掌握无铰纲与具铰纲的区别。

4、熟记 Orthis,Yangtzeella 特征及地史分布,掌握 Obolus,Pentamerus,Oldhamina,Yunnanellam,Strigocephalus 地史分布。

三、实习内容

Obolus,Orthis,Yangtzeella,Pentamerus,Oldhamina,Yunnanellam,Strigocephalus

四、思考题 1、试从外部特征对比腕足动物背腹瓣主要区别。、腕足动物的壳形和构造特点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蠕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进化意义。、不同时代腕足动物的共生化石。

实习六 软体动物

一、预习内容 腹足纲、双壳纲及头足纲外壳形态腹足纲、双壳纲及头足纲硬体构造模式腹足纲、双壳纲及头足纲地史分布

二、实习要求

• 掌握腹足纲和双壳纲硬体基本构造,正确判断螺壳的旋转方向和左右壳。

• 掌握鹦鹉螺类的硬体构造

• 掌握菊石类的硬体构造,重点掌握缝合线类型及其分布时代

• 熟记 Claraia,Maclurites, Sinoceras, 特征及地史分布,掌握 Lamprutula,Naticopsis,Manticoceras, Armenoceras 的地史分布

三、实习内容

Claraia,Lamprutula,Maclurites,Naticopsis, Manticoceras, Sinoceras, Armenoceras

四、思考题、腹足、双壳动物特殊的地层学意义、头足类缝合线的发展趋势及地层学意义、试比较腕足动物与双壳类、腹足类与菊石类硬体构造区别、在地质历史中,双壳类和腕足类互为消长关系的内涵

实习七 三叶虫、笔石动物

一、预习内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类三叶虫头甲的构造模式笔石动物的胞管类型 三叶虫和笔石主要类别的地史分布三叶虫和笔石的生态

二、实习要求、掌握三叶虫背甲(主要是头盖和尾甲)的主要构造、掌握笔石类的构造模式(发育方式、胞管类型)、了解三叶虫、笔石的分类依据、熟记 Redlichia, Monograptus 的地史分布和形态特征,掌握 Dorypyge, Drepanura, Ninginolithus, Climacograptus, Tetragraptus, 的地史分布

三、实习内容

Redlichia, Dorypyge, Drepanura, Ninginolithus, Monograptus, Climacograptus, Tetragraptus,四、思考题、三叶虫面线类型及其功能?、不同生态类型三叶虫在形态、分布、演化速度及保存上有何不同?、笔石动物分类归属的证据有哪些?、三叶虫和笔石的共生化石有哪些?

实习八 脊椎动物

一、预习内容 脊索动物的特征及 分类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 变化 3 分 类理论与分类方法

二、实习要求、掌握脊椎动物为亚门各纲的主要特征。、掌握脊椎动物演化史中的重大事件。、了解环境进化对动物进化的影响与作用、掌握 Bothriolepis, Lycoptera, Tyrannosaurus, Mamenchisaurus, Archaeopteryx, Hipparion, Equus, Stegodon d 的地史分布

三、实习内容

Bothriolepis, Lycoptera, Tyrannosaurus, Mamenchisaurus, Archaeopteryx, Hipparion, Equus, Stegodon 的模型或部分标本

四、思考题、鱼形类外骨骼的演化趋势及其原因、恐龙绝灭的假说及其证据、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及其环境意义、简述脊椎动物的重大进化事件及对应的环境演变

实习九 植物

一、预习内容、主要分类单位的基本特征及构造模式、植物的主要演化趋势及演化阶段

二、实习要求、熟悉高等植物分类系统,掌握主要门的特征及化石代表。、了解真蕨、种子蕨叶形态结构、小羽片类型、脉序等、熟记 Lepidodendron, Sphenophyllum, Calamites, Cladophlebis, Nilssonia, Ginkgoites, Cordaites, Podozamites 的地史分布和分类位置

三、实习内容

Lepidodendron, Sphenophyllum, Calamites, Cladophlebis, Nilssonia, Ginkgoites, Cordaites, Podozamites

四、思考题:、植物演化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简述植物与动物演化阶段一致、用古植物的例子说明何谓器官属?何谓形态属?

实习十 古生物学综合实习

一、教学基本思路及实习要求

本次教学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基本地质素材(包括未定名化石标本及化石产地地质剖面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知识,掌握化石的鉴定方法、步骤,进行化石的鉴定和时代分析。学会利用资料,就实习内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二、实习内容

对所提供的未定名化石标本进行鉴定,鉴定的详细程度以满足地层分析要求为原则。在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对所提供的地质剖面进行分析,最终提供化石鉴定报告和地质分析报告。

三、实习步骤

• 根据化石构造特征,首先确定标本的高级别分类

• 根据课堂上所介绍的该类化石鉴定的主要依据,参考所提供的《各门类化石鉴定手册》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定名。

根据上下层位的化石时代分布资料,分析所鉴定的化石在时代上是否有矛盾,进行初步鉴定校对

• 编写化石鉴定报告

根据化石在地层中的位置,确定含化石层的地质年代

简要分析地质演化历史并形成报告。

四、化石鉴定报告格式要求

化石鉴定报告格式要求规范,包括以下部分 材料; 2 主要特征; 3 主要分布时代; 4 在本剖面上的确切时代

五、地层分析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各时段的划分; 2 沉积环境演变; 3 地质发展简史

六、思考题:、总结地质历史主要阶段的生物组合的主要特征 2、总结有明确地层时代意义的生物门类或生物构造

第二篇:《门类古生物学》教学大纲

《门类古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65220 课程名称:门类古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Taxonomy of Palaeontology 总学时:32学时(讲授:14学时;实验:18学时)学分:2学分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门类古生物学》是一门地质专业课。是通过古生物学理论和门类化石的学习,掌握生命起源与演化和地史时期重要的化石门类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演化以及地史分布,进而掌握地史时期生命的演化历史和各门类的地史分布特征。

二、课程简介

《门类古生物学》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无脊椎古动物学、脊椎古动物学和古植物学。其中无脊椎古动物学部分将系统地重点介绍六个动物门(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和半索动物门),均为地史时期意义重大、化石丰富、且研究比较深入的门类,以各分类单位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演化以及地史分布为主要教学内容;脊椎古动物学重点介绍各纲的结构、分类和演化,附带介绍当前有关生物起源、演化和绝灭的研究新进展;古植物学重点介绍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各纲的结构和分类以及植物界的演化的阶段性。

本课程性质是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通过各门类重要化石的熟知,掌握地史时期各生物类别的产出、分布规律,进而掌握古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Taxonomy of Palaeontology》consist of 3 main proportions, namely Invertebrate Palaeozoology , Vertebrate Palaeozoology and Palaeobotany.Invertebrate Palaeozoology will introduce 6 Phyllum systematically, they are Protozoa, Coelenterata, Mollusca, Arthropoda, Brachiopoda and Hemichordata, they all have importance significance and abundance fossils in geological historic time, and at present they are all studied thoroughly.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to introduce the shap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paleoecology, evol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every Classes;Vertebrate Palaeozoology main introduc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evolvement of every Classes, and parenthesis introduce some new achievements in biotic origin, evolvement and extinction;Palaeobotany will introduce the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Pteridophyte, Gymnosperms and Angiosperms, and introduce the evolvement phases of the Plants.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urse is a integrate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experimental teaching.Through studying the importance fossils of every Phyllums, the students will command the distribution orderliness of each Phyllum and master the basic researching method of Palaeontology and its theory significance.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安排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类

一、放射虫亚纲

二、有孔虫亚纲

第三节

蜓目

一、概述

二、形态

三、分类

四、演化

五、生态和地史分布

第二章

多孔动物门和古杯动物门

第一节 形态

第二节 分类

第三节 古生态

第四节

起源与分布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类

第三节 珊瑚纲

一、概述

二、分类

三、珊瑚的生态与环境

四、地史分布

第四章 软体动物门(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类 第三节

腹足纲

第四节

双壳纲

第五节

头足纲

第五章

节肢动物门(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三叶虫纲

一、形态

二、分类

三、生态

四、演化及地史分布 第三节

介形亚纲

第四节 昆虫纲

第六章

腕足动物门(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无铰纲 第三节

有铰纲

第四节

生态

第七章

半索动物门及笔石纲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 第二节

笔石纲

一、形态

二、分类

三、演化及地史分布

四、古生态

第八章

脊索动物门(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无颌纲 第三节

鱼类

第四节

两栖纲

第五节

爬行纲

第六节

鸟纲

第七节 哺乳纲

第九章

古植物学(2学时)

第一节

低等植物

第二节

高等植物

一、蕨类植物

二、裸子植物

三、被子植物

第三节

植物界的起源与演化

(二)实验课安排

实验

一、原生动物门(2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蜓目的结构、构造特征

2.掌握6个科级分类的主要特征及重要的化石代表 3.掌握蜓目的演化和地史分布特征

实验

二、腔肠动物门(2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珊瑚纲的结构、构造特征

2.掌握皱纹珊瑚、床板珊瑚、硬珊瑚、异珊瑚以及日射珊瑚的结构特征和分类系统 3.掌握珊瑚的重要的化石代表和地史分布

实验

三、软体动物门(2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腹足纲、双壳纲和头足纲的结构、构造和分类系统 2.掌握重要的化石代表

3.掌握软体动物门的生态和地史分布

实验

四、节肢动物门(2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三叶虫纲、介形亚纲和昆虫纲的结构、构造和分类系统

2.掌握重要的化石代表

3.掌握三叶虫纲的演化和地史分布

实验

五、腕足动物门(2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腕足动物门的结构、构造和分类系统以及重要的化石代表 2.掌握腕足动物门各目级分类的特征及地史分布特征

实验

六、半索动物门及笔石纲(2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笔石纲的结构、构造和分类系统以及重要的化石代表 2.掌握笔石纲的演化和地史分布特征

实验

七、脊索动物门(2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脊索动物门各纲的结构、构造和分类特征及重要化石

2.掌握脊索动物门的演化

实验八

古植物学

(4学时)

1.掌握植物界各门的主要结构构造特征、主要代表化石及地史分布特征 2.掌握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阶段。

四、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古生物学导论》——门凤歧、赵祥麟 主编,地质出版社

(1993年第二版)参考书:

(1)《现代古生物学导论》——B.齐格勒著,赵祥麟等译,地质出版社

(1992年第一版)

(2)《古生物学简明教程》——谭光弼主编,地质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第三篇:《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学大纲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Palaeontology & Stratigraphy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56,实验学时8

4、学

分:3.5

5、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

6、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7、大纲执笔:基础地质教研室 陆廷清

8、大纲审批: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

9、修订时间:2006年9月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各主要古生物门类及几类微体化石的特征、生态与地层意义,地层划分对比的基本方法。配合理论传授,安排室内实验,其目的是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初步具备从事有关生产和科研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古生物化石的形成条件、保存类型及其用途,各主要古生物门类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地层、生态意义,熟悉几类微体化石(有孔虫、牙形石、孢粉、轮藻、介形虫等)的基本特征及地层、生态意义。要求学生掌握层状岩石的形成顺序和年代关系,掌握岩层的形状、分布、岩性成分、化石内容以及环境、形成方式和地质历史解释,具体的讲偏重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层剖面的描述、几种常用地层单位及划分对比方法。

四、教学内容、要求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 第一部分 古生物学 绪论(4学时)

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化石的基本概念,化石保存类型、形成过程,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类单位及命名法则;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古生物学资料的利用;古生物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掌握化石的基本概念;了解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熟悉化石保存类型、形成过程;熟悉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类单位及命名法则;熟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熟悉古生物学资料的利用;了解古生物学的发展史及现状。重点是化石保存类型及形成过程;难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

古无脊椎动物(10学时)

古无脊椎动物的一般特征,腔肠动物门(四射珊瑚、横板珊瑚)、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节肢动物门(三叶虫)、腕足动物门、笔石类、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结构构造特征、生态及地史分布,各门类的显微构造特征。

重点掌握腔肠动物门(四射珊瑚、横板珊瑚)、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节肢动物门(三叶虫)、腕足动物门、笔石类、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结构构造特征,熟悉其生态及地史分布,了解其显微构造特征。难点是各门类生物构造特征与生态的关系。

第二章

古植物(4学时)

古植物的一般特征,分类;高等植物的各器官形态和结构,古高等植物的分类;高等植物主要化石门类(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地史分布;植物的演化阶段。

熟悉高等植物的各器官形态和结构,了解古植物的分类;熟悉高等植物主要化石门类(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熟悉植物的演化阶段。重点是各高等植物化石门类的主要特征;难点是植物的演化阶段。

第三章

微体化石(6学时)

微体化石的一般特征,处理研究方法和用途;蜓、有孔虫、牙形石、介形虫、叶肢介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态和地史分布。孢粉、轮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研究方法和意义。

重点掌握蜓、有孔虫、牙形石、介形虫、叶肢介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态和地史分布。熟悉孢粉、轮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熟悉各主要门类的生态和地史分布;了解微体化石的处理和研究方法。难点是微体化石的地史分布及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地层学 绪论(1学时)

地层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地层学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地层和岩层的基本概念、特征。

重点掌握地层和岩层的基本概念和区别,熟悉地层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了解地层学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第一章

地层分类体系及地质年代(4学时)

当代地层分类体系的由来和演变,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表;地层层型的含义。

了解当代地层分类体系的由来和演变,重点掌握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表;了解地层层型的含义。难点是生物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表。

第二章

地层划分对比的沉积学方法及原理(6学时)

沉积作用(垂向加积、侧向加积)、海进、海退与地层的形成,地层划分对比的含义和方法,熟悉地层特征、地层结构与岩石地层划分对比,事件沉积与地层划分对比。

重点掌握地层划分对比的含义和方法,地层特征、地层结构与岩石地层划分对比,熟悉沉积作用(垂向加积、侧向加积)、海进、海退与地层的形成,熟悉事件沉积与地层划分对比。难点是地层的形成。

第三章

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3学时)

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应用。难点是生物地层学方法。

第四章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原理(3学时)

生态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定量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

重点熟悉事件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了解生态地层学、定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难点是磁性地层学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

中国区域地层的基本特征(7学时)

地层沉积类型与大地构造背景的关系,地层分区的原则和依据、等级和特点,中国各地层的区域地层特点。

重点熟悉地层沉积类型与大地构造背景的关系,地层分区的原则和依据、等级和特点,了解中国各地层区的区域地层特点。难点是中国各地层区的区域地层特点。

(二)实验教学 必开实验

1、实验项目名称:珊瑚类、腕足动物、三叶虫

2学时

验证型 实验目的:通过实习,掌握四射珊瑚、横板珊瑚、腕足动物、三叶虫的硬体主要构造,学会鉴定方法;掌握各代表属的主要构造特征及地质时代,了解其生活环境及地层意义。

实验设备:放大镜、化石标本、模型 消耗材料:化石标本

2、实验项目名称:双壳纲、头足纲、笔石类

2学时

验证型 实验目的:掌握双壳纲、头足纲、笔石类的外形和主要硬体构造,学会鉴定方法;掌握各代表属的主要构造特征及地质时代,了解其生活环境及地层意义。

实验设备:放大镜、化石标本、模型 消耗材料:化石标本

3、实验项目名称:古植物

2学时

验证型 实验目的:掌握古植物各门类主要特征,掌握主要化石代表属的特征及地质时代。

实验设备:放大镜、大植物化石标本 消耗材料:化石标本

4、实验项目名称:蜓、有孔虫、牙形石

2学时

验证型 实验目的:掌握这三类化石的形态和构造特征,学会鉴定方法。掌握主要化石代表属的特征及地质时代。

实验设备: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放大镜、化石标本、模型、幻灯片、幻灯机、投影机。

消耗材料:化石标本 选作实验

1、实验项目名称:地层划分和对比及地层单位的确定

2学时

综合型 实验目的:通过对一个地区地层剖面进行地层划分并确定地层单位,学会和深入理解地层划分的方法,掌握对不同地区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

实验设备:三峡地区地层柱状图以及多个地区同时代地层柱状图 消耗材料:化石标本

2、实验项目名称:不同地层区地层特征的识别

2学时

综合型 实验目的:通过总结掌握中国东部华北地台、扬子地台、东南地槽区早古生代的地层特征。

实验设备:三个地区的地层资料

消耗材料:化石标本 选修实验

1、实验项目名称:孢粉、介形虫、叶肢介

2学时

验证型 实验目的:掌握这三类化石的形态和构造特征。

实验设备: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放大镜、化石标本、模型、幻灯片、幻灯机

消耗材料:化石标本

2、实验项目名称:主要沉积环境及常见岩相类型的识别

2学时

综合型 实验目的:观察了解一些常见岩相类型的识别标志,学习岩相分析的方法。实验设备:不同环境的化石、岩石、矿物、沉积构造,放大镜

消耗材料:化石标本

五、考试考核办法

笔试为主。期末考试70%,平时15%,实验15%。

六、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杜远生,童金南主编,《古生物地史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二)参考书

[1] 何心一,徐桂荣,《古生物学教程》,地质出版社,1993

[2] 张永辂,刘冠邦,《古生物学》,地质出版社,1988

[3] 魏沐潮,《微体古生物学简明教程》,地质出版社,1990

[4] 吴瑞棠,王治平,《地层学原理及方法》,地质出版社,1994

[5] 吴瑞棠,张守信,《现代地层学》,地质出版社,1989

[6](美)邓巴,《地层学原理》,地质出版社,1974

[7] Evolution of the Earth(sixth edition),Donald R.Prothero,Robert H.Dott, Jr.,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2

第四篇:《古生物学》教案

《古生物学》教案

第一章 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学科—古生物学

一.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及其内容

二.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三.化石形成的条件

地质历史时期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够以化石形式保存下来,形成化石要有一定的条件。主要为生物硬体,埋藏环境和时间因素。

1.生物硬体

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贝壳,骨片及骨骼等,还有一些几丁质物质,以及树木的叶子,根,茎等容易以较稳定的碳形式保存下来。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一些不具硬体的动物也能保存为印痕化石或留下遗迹。

2.快速埋藏

生物死后能较快的被埋藏,如在海洋•,湖泊等水体中沉积物迅速堆积的地方,生物遗体就能较快的被埋藏,在这种条件下,生物遗体形成化石的机会就多。•如果生物死后长期暴露在地表,就容易被风化分解。如果长期在水底而未被埋藏,也容易受水动力破坏或为其它动物吞食。

3.长时间石化

埋藏起来的生物遗体必须经过较长时期的石化过程才能成为化石,如果生物遗体虽然被迅速埋藏了,但在较短时间内又被剥蚀,•冲刷暴露出来,仍然不能形成化石。

四.化石形成的过程

1.矿质充填作用

无脊椎动物的硬壳,骨片及其它支撑构造,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等,它们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孔隙,硬体掩埋日久,地下水携带的矿物质,主要是碳酸钙进行充填,使这些硬体更为致密坚硬。这种化石保留了原来生物硬体的细微构造。

2.置换作用

生物硬体的原来成分为地下水中所含的矿物质置换,其置换的物质一般为碳酸钙,二氧化硅和黄铁矿等,可分别称为钙化,硅化和黄铁矿化。

3.碳化作用

指植物体或硬体含几丁质的动物体,经埋藏分解后,其中所含的氧,氢,氮等易挥发逸散,仅留下碳质薄膜保存为化石,这种作用也称为碳化作用。

化石的形成过程一般有以上三种方式。在特殊情况下,由于密封,冷藏,干燥等条件,才能使得整个生物体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如西伯利亚的猛犸象化石,抚顺煤层中的琥珀。•但这些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整体化石,是极为少见的。

五.化石的保存类型

地层中保存的化石样式很多,主要可分为四类: 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或分子化石)。

1.实体化石

实体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主要有两类:(1).未变实体

原来生物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化石。

(2).变化实体

生物遗体经过一定程度的石化作用,全部硬体或部分硬体保存为化石,这一类在所有化石中占绝大多数。

2.模铸化石

是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留下的各种印痕和复铸物。虽然并非实体本身,但却能反映生物体的主要特征。按其与围岩的关系可分出下列几种:(1).印痕(impression)专指生物死亡后,•遗体沉落在松软细密底层上留下的印迹。生物遗体往往遭受破坏而消失。但这种印迹却反映该生物体的主要特征。

(2).印模(mold)主要指生物硬体(如贝壳等)在围岩上印压的模。可分外模和内模。它们分别反映原来生物硬体的外表和内部形态及构造特征。其上的纹饰构造与原物表面凹凸相反。

(3).核(core)核化石含有整体之意,能反映生物形态,大小,纹饰等特征。核有内核,外核之分。贝壳内的泥砂充填物称为内核,表面就是内模。当贝壳溶解后,其空间再被泥砂所充填,则形成外核。外核表面的形状是由外模反印出来的。

(4).铸型(cast)贝壳在沉积物中已形成外模及内核后,壳质又全被溶解,空间被另一种矿质充填,就形成铸型。它与外核的区别在于内部还含有一个内核。

3.遗迹化石

指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和遗物。主要是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时在底质(如沉积物和贝壳)表面或内部留下的各种生物活动的痕迹,它们多属原地埋葬,很少与实体化石同时发现。主要为足迹,爬迹,蛋化石和粪化石等,如高级动物行走时留下的足迹、脚印,低级动物移动时留下的移迹,钻孔生物在石质底质中钻蚀的栖孔和在软底质表面或内部挖掘的潜穴,粪团、粪粒、蛋、卯、珍珠、胃石等生物代谢、排泄、生殖的产物,甚至古人类使用的石器和骨器等遗物,也称遗迹化石。遗迹化石是分析古地理环境的重要标志。

4.化学化石

化学化石(或分子化石)是残留在化石和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的有机分子,主要指组成生物体的一些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蛋白质等,能未经变化或轻微变化地保存在各时代岩层中,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能证明古代生物的存在,•称为化学化石和分子化石。研究化学化石对探讨地史中生命的起源,阐明生物发展演变历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化石的大小来看,可分成三级: 大化石,微体化石和超微化石。大化石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化石;微体化石是指在一般显微镜下研究的化石;超微化石是指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研究的化石,一般大小在10微米以下。

第三章 古无脊椎动物

一.原生动物门 1.概述

原生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一类动物,为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只有一个细胞所组成。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外膜的基本结构。•原生动物的单体是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它具有一般动物应有的主要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排泄,感应,繁殖等。为了行使各种机能,细胞各部进化分化,各司一定的功能,形成了各种细胞器,如鞭毛,纤毛,伪足就是原生动物的运动类器官。

原生动物身体微小,一般在250微米以下,由一团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质内具有骨骼或形成坚固的外壳。这类动物分布广泛,生活在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营寄生生活。

2.蜓目

隶属原生动物门有孔虫亚纲,是已经绝灭的海生有孔虫,分布于石炭纪和二叠纪。通常认为蜓是一种浅海底栖动物,又称纺缍虫,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正常浅海环境。

(1).蜓壳的基本构造

蜓目具钙质微粒状壳,一般大如麦粒,最小者不到一毫米,大者可达30-60毫米。具包旋的多房室壳,常呈纺缍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圆柱形,球形或透镜形。

蜓最初形成的房室称初房,初房多呈圆球形,房壁有一个小口。继初房形成之后,细胞质从初房上的小口溢出分泌壳质,形成第二个,第三个……房室。在个体增长中,这些房室围绕一个假想的“中轴”旋转若干圈,每旋转一周为一壳圈,外壳圈将内壳圈包围。壳圈上,各房室上部壳壁相连的部分称旋壁。•旋壁在增长过程中向里方弯折的部分称隔壁。隔壁与“中轴”平行,有的平直,有的褶皱,褶皱仅限于隔壁下部的为轻微褶皱,上下部全部褶皱的为强烈褶皱。旋壁弯折为隔壁时在壳上形成下凹的纵沟称隔壁沟。

某些类别每一隔壁的中央底部处留出一个孔道,借以沟通各房室,这些旋向的孔道称通道。通道两侧各堆积一个旋向的突起物称旋脊,在高级类别中,•每一隔壁下部有一排小孔称列孔,介于列孔之间各旋向的堆积物则称似旋脊。有的类别,•在初房两侧沿“中轴”方向布有钙质物质称轴积。

(2).蜓壳的形状

蜓壳形状多样,按长宽比例可分为三种: 长轴形: 壳长大于壳宽,如纺缍形壳。等轴形: 壳长等于壳宽,如球形壳。短轴形: 壳长小于壳宽,如透镜形壳。

(3).旋壁的构造

蜓壳旋壁的分层构造复杂,是划分属种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包括: 致密层 为一层薄而紧密的黑色物质,显微镜下不透光,所有蜓类都有此层。透明层 位于致密层之下,无色较透明,在较低级的蜓类有此层。

疏松层 疏松而不均一的灰黑色物质,位于致密层上,下方,•分别称为外疏松层及内疏松层 蜂巢层 位于致密层的下方,在切面中呈纤维状。

(4).旋壁的类型

单层式 旋壁仅一层致密层。

双层式 致密层加透明层;致密层加蜂巢层。三层式 致密层加内,外疏松层;致密层,蜂巢层加内疏松层。四层式 致密层,透明层及内,外疏松层。

(5).蜓壳切面方向

轴切面 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轴切面最重要,能看的构造最多。中切面 通过初房垂直于旋轴的切面,又称横切面。弦切面 不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

3.蜓类的重要化石代表

Eostaffella(始史塔夫蜓)壳微小到小,透镜形,壳缘窄圆,旋壁薄,•低等者由原始层组成,较高等者由致密层及内,外疏松层组成。隔壁平,旋脊小。石炭纪。

Palaeofusulina(古纺缍蜓)壳小,粗纺缍形,中部膨大,两端钝圆•,包旋较紧。旋壁由致密层和透明层组成。隔壁强烈褶皱,初房较大。晚二叠世。

Fusulina(纺缍蜓)壳小至大,纺缍形至长纺缍形。旋壁四层式。•隔壁全面强烈褶皱。旋脊小,初房较大。中石炭世。

Fusulinella(小纺缍蜓)壳小到中等,纺缍形。旋壁四层式。隔壁褶皱仅限于两极。旋脊粗大,初房小。中石炭世。

Schwagerina(希瓦格蜓)壳小到大,多为纺缍形。旋壁两层式•。隔壁强烈褶皱。无旋脊。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

Triticites(麦粒蜓)壳小到大,厚纺缍形到长纺缍形,旋壁由致密层和蜂巢层组成。隔壁褶皱限于两极,旋脊粗大或中等,初房球形。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

Pseudoschwagerina(假希瓦格蜓)壳中等到大。厚纺缍形到亚球形。•旋壁由致密层和蜂巢层组成。隔壁平直或微褶皱。晚石炭世。

Neoschwagerina(新希瓦格蜓)壳大,厚纺缍形•。旋壁由致密层及蜂巢层组成。具副隔壁,拟旋脊宽而低,具列孔,初房小。二叠纪。

Verbeekina(费伯克蜓)壳中等到巨大,球形或近球形,壳圈多包卷均匀。•旋壁由致密层,细蜂巢层及薄的内疏松层组成。隔壁平,具列孔。早二叠世。

Misellina(米斯蜓)壳小,粗纺缍形至椭圆形,旋壁由致密层,细蜂巢层及内疏松层组成,隔壁平,拟旋脊发育,低而宽,列孔多。早二叠世。

4.蜓类的演化与地史分布

蜓的演化趋势一般为个体由小变大,壳形由短轴向长轴变化,旋壁由原始单层分化为多层以及蜂巢层的出现,旋脊由强变弱或演化为拟旋脊。蜓在早石炭世出现时,个体微小,一般为“中轴”短的原始类型。中石炭世开始繁盛,•以纺缍蜓科大量出现为特色。晚石炭世时,旋壁具蜂巢层的类别极为繁盛。早二叠世时为蜓的全盛时期,以拟旋脊和副隔壁出现为特点。晚二叠世逐渐衰亡,形体特殊,晚二叠世末期蜓类绝灭。

二.腔肠动物门 1.概述

腔肠动物属于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是真正的后生动物,包括有现存的海葵和造礁珊瑚,本门动物有明确的组织,身体多呈辐射对称,少数为两侧对称,是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胶层组成的体壁包围而成。中间有一空腔,司消化和吸收,称为腔肠。上有口既是食物的进口,又是废物的排泄孔。口周围有一圈和数圈触手。腔肠完全是水生,而主要是海生,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其体型有固着生活的水螅型和自由浮游的水母型。这两种体型往往是一种腔肠动物生活之中的两个阶段。有些腔肠动物能分泌钙质或角质的骨骼。

腔肠动物在前寒武纪晚期业已发现,但保存的都为印膜,古生代以来具硬体的腔肠动物相继兴起,现代仍十分繁盛。腔肠动物中最重要的类别为珊瑚纲。

珊瑚纲终身为水螅型,口的下部有口道(食道)与腔肠相通,腔肠内具有纵向辐射的隔膜。珊瑚的骨骼多由外胚层分泌而成,珊瑚的骨骼统称珊瑚体,•有单体和群体之分。珊瑚纲中主要的类别为四射珊瑚,六射珊瑚和床板(横板)珊瑚。

2.四射珊瑚目

(1).四身珊瑚的基本特征

四射珊瑚因其外壁表面常覆以生长皱纹,又称皱纹珊瑚,单体常呈锥状,•锥柱状和拖鞋状等,复体呈丛状或个体紧密接触的块状。

四射珊瑚最早发生六个原生隔壁,即主隔壁,对隔壁,•两个侧隔壁和两个对侧隔壁。原生隔壁发生之后,在主隔壁和侧隔壁之间以及侧隔壁和对侧隔壁之间的四个区域内依次发生一级隔壁,其发生的次数各类不一。许多类别在一级隔壁之间常发育较短的二级隔壁。上述这些隔壁发育成羽状排列或近于辐射状排列。

珊瑚体中央部分的构造称轴部构造,某些珊瑚体的轴部可发育成中轴•(单中柱)或中柱(复中柱)。四射珊瑚的各构造又可配列成四种类型: 单带型 仅有隔壁和横板。O-P,以O-S为主。

双带型 隔壁,横板和鳞板(或泡沫板)。S-P,以S,D为主。三带型 隔壁,横板,鳞板(或泡沫板)和中轴(或中柱)。S-D。泡沫型 隔壁不连续呈刺状,横板和鳞板均呈泡沫状。C-P。

(2).四射珊瑚的重要化石代表

Tachylasma 速壁珊瑚 小型单体,弯锥状,隔壁呈羽状排列,侧隔壁和对侧隔壁内端加厚呈棒缍状。横板上拱。石炭纪至二叠纪。

Hexagonaria 六方珊瑚 个体角柱状。隔壁两级。鳞板带宽•,由多列的鳞板组成。横板带较窄。泥盆纪。Kueichouphyllum 贵州珊瑚 大型单体,锥柱状。一级隔壁多且长,次级隔壁亦长。鳞板带宽,宽度相当于隔壁的长度。横板不完整。早石炭世。

Liangshanophyllum 梁山珊瑚丛状复体,隔壁两级,个体边缘加厚,鳞板带窄。中柱小。二叠纪。Calceola 拖鞋珊瑚 单体,拖鞋状,一面平坦,一面拱形。隔壁短脊状,体内全为钙质充填。早至中泥盆世。

Yuanophyllum 袁氏珊瑚 单体,弯锥状,对隔壁在中央形成板状中轴,鳞板呈人字形排列。横板泡沫状,向中轴升起。早石炭世。

(3).四射珊瑚的演化趋势和地史分布

演化趋势为: 单体-丛状复体-块状复体;单带型-双带型-三带型;一级隔壁-二级隔壁-三级隔壁;边缘无鳞板-具鳞板或泡沫板;横板完整-不完整;•无中轴中柱-具中轴中柱。四射珊瑚的可靠化石记录在中奥陶世初期出现,经历了早中志留世,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四个发展高潮。主要产于石灰岩和泥灰岩中,有的造礁。四射珊瑚到二叠纪末期全部绝灭。3.床板珊瑚目

(1).基本构造特征

床板珊瑚又叫横板珊瑚,是一类已绝灭的珊瑚。和四射珊瑚一起常形成礁体。•床板珊瑚全是复体,是由许多管状个体组成,个体很小,一般不超过4-5毫米(直径)。管内横板发育。

床板珊瑚的复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紧密相连的块状复体,一种是个体间有一定间隙的丛状复体。床板珊瑚的内部构造主要有隔壁,横板和联结构造。

(2).重要化石代表

Favosites 蜂巢珊瑚 块状复体,个体多角柱状,联结孔分布在壁上,隔壁呈刺状或瘤状。志留纪至二叠纪。

Hayasakaia 早板珊瑚 复状丛体,由圆柱状个体以联结管联结,横板漏斗状,具隔壁刺。晚奥陶世至早二叠世。

4.六射珊瑚目

(1).基本构造特征

具钙质骨骼的六射珊瑚又称石珊瑚,珊瑚体是由体壁外部分泌的外骨骼组成。单体或复体,其六个原生隔壁将珊瑚体划为六个象限,形成辐射状排列。•珊瑚虫栖息在杯形的萼中,单体形状一般是锥形或圆柱形,复体珊瑚在形状和大小上变化很大,特别是现代的造礁珊瑚。六射珊瑚自中三叠世出现延续至今,在中,晚侏罗世发展成一个演化高峰,在现代造礁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重要化石代表

Thamnasteria 灌木星珊瑚 块状复体,呈互通状或树丛状。隔壁上有许多瘤状或不连续的脊凸。中三叠世至白垩纪。

5.珊瑚的生活环境及地质意义

珊瑚全属海生,是固着底栖动物,主要富集在温暖的浅海环境。根据其生态又可分为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两类,造礁珊瑚一般生活于水深50米的范围内,水温在20度左右。非造礁珊瑚(以单体珊瑚为主),适应范围广。因为礁体是生物结构,各种孔隙和洞穴相当发育,是石油的良好储集空间,世界上许多高产油田都分布在这个相带。珊瑚外壁表面的生长线与时间概念密切相关,现代珊瑚的生长线是每昼夜生长一圈,每28圈生长线构成一个生长带,在泥盆纪每年有400圈左右的生长线。石炭纪是385-390圈。珊瑚的生长线可作为古生物钟,推算地质时期的时间。

三.腕足动物门 1.概述

腕足动物是海生的底栖动物,全为单体,有两瓣外壳,两壳不等大,大的一个叫腹壳,小的一个叫背壳,但每壳两侧对称。壳的后端具有供肉茎伸出的洞孔,•使肉茎钻穴或固着于它物上。腕足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温暖的浅海环境,大都营底栖固着生活。

腕足动物背腹壳的外形有圆形,近三角形,近五角形,长卵形,舌形,半椭圆形等。腕足动物两壳凸凹程度亦变化很大,按两壳凸隆程度可分出以下几种类型: 双凸型 两壳凸隆程度近于相等。背凸型 背壳凸隆程度远大于腹壳。平凸型 背壳近平而腹壳凸隆。凹凸型 背壳凹陷而腹壳凸隆。颠倒型 幼年期凹凸而老年期变为凸凹。

腕足动物外壳的最早形成部分为壳喙,壳喙多位于壳体的最后方,壳体具肉茎的一方为后方,有铰腕足动物两壳闭合时,在后方相互连接成线,称铰合线。腕足动物的某些类别,壳中央常产生一个凸隆或凹槽,分别称为中隆或中槽。中隆多见于背壳,中槽则多见于腹壳。

腕足动物的壳面上,除少数类别近于平滑外,一般都有壳饰,一种是呈同心状分布的同心纹或同心线;另一种是放射状分布的放射纹或放射线,当二者同时具有时,则形成网格状。有些类别的壳面上可具有壳瘤,壳刺或壳针。

根据壳质成分,铰合构造等特征,可分出无铰纲和有铰纲。

2.无绞纲

多为几丁质或几丁磷灰质壳,无铰合构造,轮廓多为圆形,卵形和舌形,具茎孔和茎沟。寒武纪至现代。Lingula 舌形贝 壳薄,长卵形,腹瓣稍大,前缘平直,腹瓣茎沟明显。奥陶纪至现代。

3.有铰纲

钙质壳,有铰合构造。

Sinorthis 中华正形贝近方形,平凸型,铰合线直,稍短,背壳具浅宽的中槽,壳面具放射线。早奥陶世。

Yangtzella 扬子贝 横方形,背壳凸度较腹壳强,中槽中隆明显,仅有同心纹。早至中奥陶世。Pentamerus 五房贝近五边形,双凸型,壳面平滑或具同心纹。志留纪。

Dictyclostus 网格长身贝近方形,凹凸型,铰合线直,主端耳翼状,放射线与同心线组成网格状,具壳刺。石炭纪至二叠纪。

Yunnanella 云南贝近三角形,双凸形,具中槽中隆,•放射线为分叉式或插入式,在壳体前缘形成棱形放射褶。晚泥盆世。

Atrypa 无洞贝 圆形,腹壳三角孔为三角板所覆盖。中奥陶世至早石炭世。

Cyrtospirifer 弓石燕 双凸型,三角孔发育,中槽中隆明显,放射线较细密,且作分叉式或插入式。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

Stringocephalus 号 头贝 壳体大,卵圆形,双凸型,铰合线短,腹壳喙显著,作钩状弯曲,茎孔卵圆形。壳面近平滑,仅有同心纹。中泥盆世。

Acrospirifer 巅石燕 壳体大或中等,半圆或横椭圆形,双凸型,铰合线长等于壳宽,主端翼状,中槽中褶显著。早,中泥盆世。

Choristites 分喙石燕 壳中等或大,近方形,双凸形,铰合线等于壳宽,中槽浅,具少数同心线。中,晚石炭世。

四.软体动物门 1.概述

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数目众多的一个门类,已知现代种和化石种共有12•万个,约占动物总数的11%,仅次于节肢动物。分布广泛,生活适应能力强,陆上,淡水,咸水中均有代表,如蜗牛,河蚌,海螺及乌贼等。虽然各类软体动物的外形差异很大,但基本构造相似,身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可分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四部分。•身体两侧对称,多数以鳃呼吸。

根据硬壳和软体等特征,本门动物一般分为九个纲•,其中重要的门类为腹足纲,瓣鳃纲和头足纲。2.腹足纲

(1).基本特征

腹足动物包括分布在海洋,湖沼和陆地上的各种螺类•。其肉足位于身体的腹面,常呈宽平状,足的前部是头,呼吸器官为鳃或肺,大多营爬行的生活。腹足动物在幼年初期,其内脏器官和外壳都是两侧对称,到幼年后期,内脏器官发生扭转,同时外壳也开始作旋转,形成了不对称的体制,这是腹足类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腹足类螺壳的形状依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呈塔形,纺缍形,锥形,蛹形或陀螺形等。螺壳的最初形成部分为胎壳,以后螺壳所旋转的每一周称为一个螺环,末螺环具有一个供动物体伸缩的壳口,壳口形状多样。末螺环以外的所有螺环统称螺塔,螺塔的顶端为壳顶。壳面除生长线外,具各种壳饰,•有轴向壳饰和与螺环平行的旋向壳饰。

螺壳旋转有紧有松,紧旋时壳体中心的螺环部分相互形成柱状的壳轴,松旋时则在壳体轴心处留有宽窄不一的脐孔。脐孔一般位于螺壳的底部。

腹足类的定向是: 将壳顶朝上,壳口对着观察者,壳口位于壳体的右侧者称右旋壳,在左侧者称左旋壳,壳口的前端为前方,壳顶端为后方。

(2).化石代表

Bellerophon 神螺 壳近球形,平面包旋式,左右对称,壳口椭圆或近圆形,外唇裂口深,裂带明显,壳面饰以生长线。奥陶纪至二叠纪。

Ophileta 蛇卷螺 低锥形,周缘角状,旋环横断面略呈三角形,脐孔宽大,宽面具生长线。奥陶纪。

(3).生态与地史分布

腹足动物的演化向着两个方向: 一支从海生底栖爬行向暂时性游泳,永久性游泳或漂浮方向发展:另一支向着淡水和陆地生活发展。

腹足动物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奥陶纪开始增多,石炭纪为又一繁盛期。中生代的腹足类壳饰复杂,侏罗白垩纪是第三繁盛期,新生代则为腹足类的全盛时期,淡水及陆地生活的种类繁多,如田螺,扁卷螺,蜗牛等。

3.瓣鳃纲(双壳纲)(1).基本特征

瓣鳃纲动物现代十分繁盛,分布于海洋,河流及湖泊等各种水域,因多数种类具瓣状鳃而得名,又因具有两个外壳,称双壳纲。两壳的大小,凸度和形状常常是相等的,但每个壳本身前后不对称。壳上最早形成的壳尖叫做喙,喙多数指向前方,极少数指向后方。观察时,将壳顶向上,前端向前,位于观察者左边的为左壳,右边的为右壳。

瓣鳃类的两壳在背部铰合,其铰合的边缘称为铰边。有的种类沿铰边的前,•后端发育有明显的突出部分,分别称为前耳和后耳。瓣鳃类的壳面普遍发育有生长线,壳面装饰主要是同心饰和放射饰,同心饰如同生长线的排列,•按其发育程度又有同心脊,同心层和同心褶之分。放射饰则自壳嘴向壳边缘作放射状排列,也有放射线,放射脊,放射褶的区别,后者突起很强,使壳内面也相应地凸凹。有些类别还在壳面上发育有壳刺或壳瘤。

瓣鳃类以铰边之下成相间排列的铰齿和铰窝进行铰合,铰齿呈齿状突起,铰齿的数目,形状和排列的不同可构成许多齿型: 古栉齿型 许多形状近似的小齿成栉状排成一列。射齿型一些形状近似的长齿作放射状排列。

异齿型具放射排列的主齿及位于主齿两侧的侧齿,主齿粗短,侧齿狭长。假异齿型 壳觜之下只有假主齿及向后延伸的片状齿。裂齿型中央的主齿增大并呈叉状分裂,无侧齿。厚齿型齿的形状短圆而强大。

等齿型弹体窝两侧各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形状近似的齿。新栉齿型 似古栉齿型,但具明显三角形基面。弱齿型铰齿很不发育,呈微弱的片状或栉状的突起。贫齿型无真正的铰齿,或完全无齿。

(2).化石代表

Myophoria 褶翅蛤 壳近三角形,铰缘短,具后壳顶脊,壳面光滑或具放射脊,铰齿为裂齿式。三叠纪。Unio 河蚌 壳卵形至长卵形,较大而厚,内壳层为珍珠层,有后壳顶脊,为典型的假主齿型。晚三叠世至现代。

Lamprotala 丽蚌 壳较大且厚,圆三角形至长卵形,喙近前端,壳面具粗生长线(层),假主齿型。中侏罗世至现代。

Eumorphotis 正海扇 扇形,左壳略凸于右壳,前后耳凹都较明显,前耳小,•后耳大,前耳凹深。三叠纪。

Claraia 克氏蛤 壳圆或卵圆形,左壳凸,右壳平,喙位前方,铰缘直而短于壳长,前耳小,后耳较大,具同心线或放射线。早三叠世。

Daonella 鱼鳞蛤 壳近半圆形,喙小而微凸,位于壳的近中部,无耳,两侧和壳顶均扁,具放射线,脊。同心线弱。中,晚三叠世。

Ostrea 牡蛎 壳厚,壳显著不等,形态也不规则,左壳凸,右壳平,无铰齿,韧带区窄,无外套弯。三叠纪至现代。

Burmesia 缅甸蛤 壳横卵形,等壳,喙近居中,无齿,壳面中部有放射线,•前后部具同心线。晚三叠世,少数可延至早侏罗世。

Ferganoconcha 费尔干蚌 壳薄,不大,略膨凸至相当膨凸,无后壳顶脊,•壳顶基本上不突出铰边。同心线明显,片状齿短。侏罗纪。

Pseudocardinia 假铰蚌 不等侧,多为椭圆三角形,腹边较直,后壳顶脊较明显,有同心线。具片状齿。侏罗纪。

(3).生态及地史分布

瓣鳃动物生活于海水,半咸水或淡水中,有底栖爬行,钻穴,固着和游泳多种生活方式。爬行生活的类型,大多为等壳,等柱,铰齿发育,常无外套弯;钻穴生活的类型,壳形多较长,铰齿多不发育,常有外套弯;以足丝固着的类型,若固着程度增加,则大多为不等壳,铰齿微弱;以壳体固着硬底生活的类型,两壳不等的程度更加显著。

瓣鳃类自寒武纪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现代,并以中,新生代最为繁盛。•古生代的瓣鳃类在生物地层学研究中作用较小,中生代以后的瓣鳃类在地层划分和对比及确定沉积相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陆相地层,淡水瓣鳃类的重要性更加明显。4.头足纲

(1).一般特征

头足纲包括地史时期曾十分繁盛并具有大量化石的鹦鹉螺,菊石,•箭石及现代的章鱼,乌贼等。它们全为海生的食肉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水中游泳,是软体动物门中体制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一个纲。头足动物两侧对称,头在前方且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足的前部为环列于口周围的腕,最长的腕肢称触腕,用以捕食及匍匐。足的后部变成排水的管状漏斗,故名为头足类。头足类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感觉器官等都较其它软体动物发达。雌雄异体。鳃四个或两个,前者都具外壳,如鹦鹉螺,菊石;后者的壳体则被外套膜包埋而成内壳或无壳,如章鱼和乌贼。根据壳的位置等特征,头足纲可分为外壳亚纲和内壳亚纲两大类。在地层学上以外壳亚纲占主要地位。

(2).外壳亚纲的基本特点

外壳头足动物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壳形也多种多样,有直形,弓形,环形和旋卷形等,旋卷形壳每旋卷一周称为一旋环,最后旋成的旋环为外旋环,外旋环以内的所有旋环统称为内旋环。其壳体侧面中央下凹部分称为脐,脐的外缘叫脐缘。•按旋卷程度,外旋环与内旋环接触或包围其一小部分称为外卷式,外旋环完全包围内旋环或仅露出极少部分称为内卷式。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半外卷式和半内卷式。外卷式和半外卷式的脐较大,而内卷式和半内卷式的脐很窄小或完全闭合。

壳的定向方法是: 在直壳或弯壳中,壳的尖端为后方,壳的口部为前方;在旋卷壳中,壳口为前方,胎壳为后方。壳体最初形成的部分为胎壳。最前方具壳口的房室最大,为软体居住之处,叫住室,其余各室充以气体称气室。外壳头足类的壳中有一条贯通胎壳到住室的灰质管道,称为体管,体管一般位于壳体的中央或腹部,少数位于背部。头足动物的隔壁边缘与壳壁内面相接触的线叫缝合线,缝合线在分类和演化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在外壳表皮剥去后才能露出缝合线。

(3).外壳类的化石代表

Protocycloceras 前环角石 壳直或微弯,横切面圆至椭圆形,壳面饰有横环,环及环间有细的横纹。体管中等大小,不在中央,连接环厚。早奥陶世。

Armenoceras 阿门角石 壳直,横切面卵形,隔壁较密,体管大,呈扁串珠形,有时可看到内体管及放射管。中奥陶世至晚志留世。

Sinoceras 震旦角石 壳直锥形,壳面有显著的波状横纹,体管细小,位于中央或微偏,隔壁颈较长。中奥陶世。

Lituites 喇叭角石 幼年期平旋,成年期则变成直壳,壳面具明显的横肋,体管近背部,缝合线直线形。中奥陶世。

Manticoceras 尖棱菊石 壳半外卷至内卷,呈扁饼状。表面饰有弓形的生长纹线,缝合线清楚。晚泥盆世。

Ophiceras 蛇菊石 壳外卷,呈盘状,脐宽而浅,腹部穹圆,旋环横断面略呈三角形,表面一般光滑或具不明显的肋或瘤。缝合线为微弱的齿菊石型。早三叠世。

Clymenia 海神石 壳外卷呈盘状,脐宽而浅。壳面较光滑,缝合线的腹鞍宽大,体管在背部。晚泥盆世。Pseudogastrioceras 假腹菊石 壳近内卷,呈厚饼状,脐小,腹部穹圆,侧面外部及腹部有旋纹。晚二叠世。

Trachyceras 粗菊石 半内卷,呈饼状,腹部穹圆,中间有腹沟,沟旁各有两排瘤,壳侧面有弯曲的肋。中三叠世至晚三叠世。(4).头足动物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现代外壳头足动物仅存一属,主要在浅海区营游泳及底栖爬行生活。现代内壳头足动物都是营游泳生活。地史时期的头足动物有很广的地理分布,而且演化快,属种生存的地质时间短,许多种类成为标准化石,可以对比远距离地层。

头足类的地史分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古生代的头足类全为鹦鹉螺类,•缝合线为简单的鹦鹉螺型;晚古生代至中生代以菊石类和箭石类为主,缝合线趋向复杂,外壳转为内壳;新生代的头足动物以内壳类的繁荣为特征,•代表了头足动物发展史上的高级阶段,外壳菊石类已于中生代未绝灭。

五.节肢动物门 1.概述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庞大的一个门类,无论种类和数量都占统治地位。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发展而来的一个比较高级的无脊椎动物门类,如现代生存的虾,蜘蛛,蜻蜓等。我们所熟悉的蟹,昆虫等,也都属于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由于辐射适应而得到广阔的发展,既可在水中,又可在干燥的陆地生活,也能在空中飞翔,身体多呈左右对称,并由若干体节组成,体节愈合成头,胸,尾三部,每个体节具有一个分节的附肢,故得名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外皮表面能分泌几丁质及含钙几丁质的外骨骼,外骨骼的表层具蜡质,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其它水溶物质侵入。由于外骨骼(外壳)的伸展有一定的限度,它不能随动物的生长而不断地增大,所以需要定期地脱壳。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较发达,头部构造也较完善,其呼吸器官为鳃,或肺,或用气管,也有的身体表皮具有呼吸功能。•其生殖方式一般系雌雄异体,卵生。节肢动物门的分类尚有很大分歧,可分出七至十个纲或超纲,其中三叶虫纲和昆虫纲最为重要。

2.三叶虫纲

(1).基本特征

三叶虫是已经绝灭的海生节肢动物,身体扁平,分背腹两面,•腹面各体节上生有节状的附肢。由前至后可区分为头,胸,尾三部。眼位于头之背面,口则位于头之腹面。三叶虫的背甲被两条纵沟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而成三叶,因而称三叶虫。三叶虫成虫通常长3-10厘米,小者不足6毫米,大者可达70厘米。

三叶虫的外壳包括矿物质组成的坚硬部分和比较柔软的几丁质部分。背壳坚硬,附肢柔软,附肢保存为化石的极为少见,所见化石大都为其背壳。三叶虫的背壳一般为卵形或椭圆形,可划为纵向的三叶,其中轴的壳区为轴叶,左右两侧的壳区为肋叶。三叶虫头部为一硬壳板,外形以半椭圆形为主,也有的呈半圆形,新月形,次梯形和次三角形,又可称为头甲。三叶虫中央隆起部分称为头鞍,头鞍有时光滑,•有时具成对的沟,称鞍沟。头鞍的两肋叶部分称为颊部,其后侧角为颊角,颊角向后可延伸成颊刺,大多数三叶虫都有一对眼,眼位于颊部,颊部可分出固定颊和活动颊。

三叶虫的胸部由若干胸节组成,胸节数目各类不一,成虫最少为二节,最多可达40节以上,各肋节所具的沟称肋沟。三叶虫的尾部由若干尾节互相融合而成,其形状,大小和凸度变化很大,少数类别尾部极小而不分节,尾部也由背沟纵分为三叶。•尾部的外缘整齐或具刺状构造。

(2).化石代表

Redlichia 莱德利基虫 头鞍长,锥形,具2-3对鞍沟,眼叶长,新月形,靠近头鞍,内边缘极窄,面线与中轴成45-90度夹角。胸节多,尾板极小。早寒武世。

Eoredlichia 始莱德利基虫 头鞍锥形,三对鞍沟,眼叶长,面线与头鞍中轴成30-40度交角。早寒武世。Palaeolenus 古油栉虫 头鞍长方形,具4对鞍沟,固定颊宽,眼叶长,后端靠近后边缘沟。早寒武世。Dorypyge 叉尾虫 头鞍大,强烈上凸呈卵形或两侧平行,外边缘极窄,具颈刺,固定颊窄,尾轴高凸,有6对尾刺,壳面具小瘤点。中寒武世。

Shantungaspis 山东盾壳虫 头盖横宽,头鞍向前略收缩,具3 对鞍沟,具颈刺,内边缘宽,外边缘窄而凸,中部宽,向两侧变狭,眼叶中等大小。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

Kaotaia 高台虫 头鞍向前略收缩,前端平直,具3对鞍沟,内边缘宽,强烈上凸。中寒武世早期。Bailiella 毕雷氏虫 头鞍锥形,前端浑圆,内边缘宽,无眼,固定颊极宽,尾小,分节清楚,尾缘显著。中寒武世。

Damesella 德氏虫 头甲横宽,头鞍长,向前收缩,鞍沟短,无内边缘,•外边缘宽,略上凸,眼叶中等大小,固定颊宽,尾部末端浑圆,具尾刺6-7对,壳面具瘤点。中寒武世晚期。

Blackwelderia 蝴蝶虫 头盖横宽,头鞍急速向前收缩,呈截锥形,最后一对鞍沟长,眼叶中等大小,较凸出,固定颊宽度中等,尾轴长,锥形,边缘较明显,一般具七对尾刺。晚寒武世早期。

Drepanura 蝙蝠虫 头盖梯形,头鞍后部宽大,前部较窄,前端截切,眼叶小,后侧翼成宽大的三角形,尾轴窄而短,末端变尖,尾部具一对强大的前肋刺。晚寒武世早期。

Nankinolithus 南京三瘤虫 头部强烈凸起,头鞍棒状,前部极凸,•具三对鞍沟,后两对较明显,尾甲横三角形,中轴狭,分节明显。晚奥陶世。

Coronocephalus 王冠虫 头鞍前宽后窄,成棒状,头甲具粗瘤,尾甲长三角形,中轴窄,平凸,分为35-45节。中志留世。

Changshania 长山虫 头鞍狭,鞍沟不显,半圆形,固定颊狭,后侧翼宽而细小,尾部宽,略呈菱形。晚寒武世。

(3).三叶虫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三叶虫与海生动物如珊瑚,海百合,腕足类,头足类等共生。三叶虫化石只在海相沉积岩中出现,多为浅海底栖爬行或半游泳生活,少数可在远洋中游泳或漂浮生活。

三叶虫自早寒武世开始出现,以寒武纪和奥陶纪最繁盛,志留纪,泥盆纪逐渐衰退,石炭纪,二叠纪仅有少数代表生存,二叠纪末全部绝灭。

六.笔石动物 1.概述

笔石是一类已经绝灭的海生群体动物,其外骨骼呈简单或复杂的细枝状,因保存的化石象是用笔在岩层面上所写的象形文字而得名。笔石的分类位置长期难以确定,暂列为半索动物亚门(或门)的一个纲。笔石纲分为树形笔石目和正笔石目两大类。

笔石演化快,分布广,特征明显,是重要的标准化石。笔石大量保存在黑色页岩中,表明当时的沉积环境闭塞,底栖生物难以生存,而漂浮生活的笔石可以在这种环境生存。笔石死后,沉于底层,不易于被破坏,容易保存为化石。因此,笔石是一种很好的指相化石。

2.笔石的基本构造

笔石的外骨骼统称为笔石体,一个笔石体由一个胎管和许多胞管组成。

胎管是笔石最初形成的管状骨骼,是笔石动物第一个个体所分泌的长锥形管子,大都一端开口,一端变尖,其尖端处可向外伸出丝状的线管,口端处可具有刺状构造。胎管开口部分称胎管口。

胞管是笔石虫个体居住的管状骨骼,第一个胞管从胎管处生长出后以不同的方式连续发生。树形笔石类有三种胞管,即正胞管,副胞管,茎胞管。一般正胞管大,副胞管小,二者均向外开口,茎胞管互相连接,不向外开口。正笔石类只有一种胞管,即正胞管,各胞管的始端以共通沟互相沟通,末端各自向外开口。

笔石的第一个胞管由胎管长出,以后每一代胞管则由前一代胞管长出,许多胞管连续生长,排列成枝,叫笔石枝。一条压扁了的笔石枝,象是一把锯子,许多排列整齐的胞管,象是锯齿。带锯齿的一侧,称腹侧,无胞管的一侧称背侧。

笔石枝上胞管排列的型式有: 单列式,仅一侧有胞管。双列式,两侧都有胞管。四列式,一个枝上有四列胞管。

笔石枝的伸展方向以胎管尖端向上为准,分七种形式: 下垂式,下斜式,下曲式,平伸式,上斜式,上曲式,上攀式。

一个笔石体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笔石枝,许多笔石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体,称为笔石簇。

3.笔石的重要化石代表

Dendrograptus 树笔石 笔石体呈树状,一般分枝不规则,正胞管常为管状,副胞管形状不定。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

Dictyonema 网格笔石 笔石体呈锥形或盘状,胎管露出或包围在根状构造里,笔石枝为正分枝,各枝平行或近于平行,枝间有横耙连接,形成网格状。晚寒武世至早石炭世。

Dichograptus 均分笔石 笔石体平伸至上斜伸展,正分枝三次,具5-8个末枝,末级枝长,胞管直。早奥陶世。

Tetragraptus 四笔石 笔石体左右对称,正分枝两次,具四个笔石枝,•下垂至上斜式,胞管直管状。早至中奥陶世。

Didymograptus 对笔石 笔石体两边对称,仅有两个笔石枝,下垂或上斜,•胞管直管状。早至中奥陶世。Sinograptus 中国笔石 具两个下垂的笔石枝,胞管强烈褶皱,褶皱顶端均具相当发育的刺。早奥陶世。Nemagaptus 丝笔石 两个主枝细长而弯曲,有时作“S”形,主枝外弯的一侧生有次级枝。各枝间距离近等。中奥陶世。

Dicellograptus 叉笔石 两枝上斜生长或互相交叉,胞管曲折,口部向内转曲,口穴显著。奥陶纪。Dicranograptus 双头笔石 笔石体的两个笔石枝在始部攀合,末部分开向上斜伸,呈“Y”形。胞管为叉笔石式。中奥陶世至晚奥陶世。

Phyllograptus 叶笔石 四枝攀合,背部相靠,横切面呈十字形。胞管简单。早奥陶世。

Glyptograptus 雕笔石 笔石体单枝双列,横切面椭圆形,胞管腹缘波形弯曲,常呈尖锐的口尖。早奥陶世至早志留世。

Monograptus 单笔石 笔石枝直或微弯曲,胞管口部向外弯曲,呈钩状。早志留世至早泥盆世。Pristiograptus 锯笔石 上攀单列,笔石体直或弯曲•,胞管为简单的直管状。志留纪。

Rastrites 耙笔石 笔石体弯曲,钩形,非常纤细,胞管线形,孤立,无掩盖,口部向内弯曲,胞管与轴近乎垂直相交。早志留世。

Cyrtograptus 弓笔石 笔石体螺旋形卷曲,具有胞管幼枝,胞管三角形。中志留世。

4.笔石的演化及地史分布

笔石的演化以正笔石目的比较清楚,原始的正笔石由树形笔石演化而来,其特点是分枝多,以后逐渐减少。正笔石的演化一般表现为: 无轴到有轴•,双列到单列,胞管简单到向内弯和向外弯,多枝到少枝。笔 石枝生长方向变化的总趋势是从下垂式-平伸式-上斜式-攀合式。

笔石动物在地史上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尤其是正笔石目表现更为明显,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早奥陶世早期,以树形笔石目的反称笔石动物群为主。

(2).早奥陶世中至晚期,以均分笔石动物群为主,双笔石动物群相继发展。

(3).中至晚奥陶世,叉笔石动物群和双笔石动物群同时发展,尤以叉笔石动物群最为丰富。(4).志留纪至早泥盆世,以单笔石动物群为主,在早至中志留世还有双笔石动物群存在。晚志留世至早泥盆世只有单笔石动物群,至早泥盆世末全部绝灭。

树形笔石目在中、晚寒武世及早奥陶世较多,但一直延至早石炭世才绝灭。

第四章 古脊椎动物

一.概述

脊椎动物在分类上是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脊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类,它们的身体里有一条脊索,脊索是有弹性的棒状组织,起支柱作用。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中最进步的一类,除原始类别外•,其脊索被骨化了的脊柱所代替,脊柱由脊椎骨组成,包括脊柱在内的主要骨骼为肌肉所包围,属内骨骼,•并具有发达的中枢神经和脑,因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的身体两侧对称,整个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躯干部具附肢(偶鳍或四肢),中枢神经位于身体背侧,循环系统在腹侧,与无脊椎动物恰好相反。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内骨骼支持整个身体并供肌肉附着。体外常着生毛,鳞,羽,爪,刺,外骨板及角等。

脊椎动物的内,外骨骼及牙齿,鳞片等容易保存为化石。人们对地史时期脊椎动物的了解多借助于骨骼或牙齿。由于内骨骼及牙齿等可以充分反映动物身体各部的功能及形态,因此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动物的世系,而使脊椎动物化石在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脊椎动物化石在地层划分和对比中可以作为标准化石,还有不少脊椎动物化石对于阐明当时的环境条件极为有用,是很好的指相化石,对于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划分和对比,脊椎动物化石更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身体结构和生态等特征,脊椎动物亚门可分为: 无颌纲,盾皮鱼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其中无颌类和鱼类生活在水中,称为鱼形动物。

二.无颌纲 1.概述

无颌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水生,无真正的上、下颌,不具硬骨和外骨骼,没有真正的脊柱,只在脊索上部出现一些成对排列的软骨组织,有奇鳍而无偶鳍。

无颌类始见于志留纪,泥盆纪极为繁盛,此时的无颌类,因体外一般披有坚厚的骨质甲片,常统称为甲胄鱼类。泥盆纪末无颌类绝大部分绝灭,仅少数无颌类残延至今。

2.无颌类的化石代表

Cephalaspis 头甲鱼 具扁平的头甲,身体后部覆有长形鳞片,头甲上具有感觉区(发电区)。泥盆纪。

三.盾皮鱼纲 1.概述

盾皮鱼纲是已经绝灭的原始鱼类,具有原始的上下颌,通常都有偶鳍,头部披有骨甲,最早出现于中志留世,繁盛于整个泥盆纪,仅有少数延续到二叠纪。盾皮鱼类中颌的出现在脊椎动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脊椎动物能够有效地捕食。2.化石代表

Bothrolepis 沟鳞鱼 为世界性分布的胴甲鱼类化石,头甲六边形,躯甲具短脊状及瘤状纹饰,头甲及躯甲上具发育的凹线沟。中泥盆世。

四.软骨鱼纲 1.概述

软骨鱼类的内骨骼全为软骨质,故化石多为牙齿和鳍刺,现代鲨鱼属此纲。软骨鱼类自泥盆纪开始出现,中生代繁盛。

2.化石代表

Hybodus 弓鲛 体鲨形,背鳍两个,牙齿圆锥形,齿冠具纹饰。侏罗纪。

五.硬骨鱼纲 1.概述

硬骨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纲,它的内骨骼部分地或完全地骨化成硬骨,体外生有骨质鳞。硬骨鱼类一般可分为辐鳍鱼类与肉鳍鱼类。辐鳍鱼类又可分为软骨硬鳞鱼,全骨鱼和真骨鱼三类,代表逐步发展和相互过渡的三个阶段。肉鳍鱼类具有两个背鳍,偶鳍基部具多肉质的柄,有骨骼支持。一般有内鼻孔,可以直接用肺呼吸,肉鳍鱼类又分为肺鱼类和总鳍鱼类。总鳍鱼类偶鳍中骨骼的排列方式与陆生脊椎动物的肢骨可以大致对比。古老总鳍鱼生活在淡水中,它们的一类逐步适应陆地生活并发展成为古老的两栖类。

硬骨鱼类最早出现于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有一定发展,中生代开始,硬骨鱼类大大地超过了软骨鱼类。尤其是白垩纪之后,辐鳍鱼类中的真骨鱼类得到充分发展。直到今天,水生脊椎动物中仍然处于硬骨鱼类的繁盛时代。

2.化石代表

Sinamia 中华弓鳍鱼 体长梭形,头低平,全长约为头长的4-5倍,背鳍基部很长,鳞片菱形,后缘下部有锯齿。侏罗纪。

Lycoptera 狼鳍鱼 体长梭形,头大,顶骨大,眼大,上下颌具小而尖锐的牙齿。胸鳍长大,鳞片小,为近圆形的骨鳞,正形尾。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

六.两栖纲 1.概述

两栖类是水陆两栖的动物,一生中有变态过程。两栖类在身体结构及机能上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1).由用鳃呼吸转变为用肺呼吸,幼虫在水中生活时仍用鳃呼吸。(2).早期类型体外被盖骨甲或坚硬的皮膜,以防止水分过分蒸发。(3).以四肢支持身体并司运动,其尾主要起平衡作用。

(4).繁殖方式上,以水中产卵为主,部分是在潮湿地方产卵,卵孵化后,幼虫仍需在水中生活。

2.化石代表

Ichthyostega 鱼石螈 为最早的两栖动物,其体形等特征与总鳍鱼很相似,但出现了五趾型四肢。格陵兰,晚泥盆世。

Rana basaltica 玄武蛙 为我国两栖类著名化石,产于山东临朐中新世山旺组,化石保存完整,皮肤印痕亦保存,与现代蛙极为相似。七.爬行纲 1.概述

爬行类比两栖动物更进步,是真正的陆生四足动物,最先能在陆地上繁殖,这是因为爬行类的卵中有了能防止胚胎中水分蒸发的羊膜,卵可以在陆地上孵化,幼虫不在变态,在羊膜内腔有羊水和供给胚胎发育的养分,因此爬行类摆脱了在水中繁殖的束缚,而向陆地发展。

爬行类的身体分头,颈,躯干,尾和四肢等部,皮肤的角化程度加深,四肢一般是向体侧两旁伸出,趾通常为五趾形。爬行类从两栖类中分化出来后,很快适应各种陆地环境,在发展过程中有些类别适应了水体和空中生活,其前后肢或前肢发生了相应变化。

爬行类出现于晚石炭世,二叠纪增多,全盛于中生代,所以中生代又称为“爬行类时代”。中生代末大多数爬行类绝灭,仅少数种类残留到现代,如龟,鳄,蜥,蛇等。•爬行类在中生代最繁盛的门类是恐龙类,一般身体庞大,四足或两足行走,肉食和植物食性都有,最早出现于中晚三叠世,到白垩纪末全部绝灭。

2.恐龙类的化石代表

Lufengosaurus 禄丰龙 体长约4.5米,高约2.5米,头小颈长,牙锐利,呈锥形,前肢短,后肢长,足趾有爪,尾长。肉食。产于云南禄丰,晚三叠世。

Mamenchisaurus 马门溪龙 高3.5米,长22米,颈部特长,占体长之半,生活于湖沼地区,草食。产于四川合川。晚侏罗世。

Tsintaosaurus 青岛龙 长约6.6米,高5米,头骨鼻部向上伸出一长棘,前肢小,后肢大,生活于沼泽中。产于山东莱阳。晚白垩世。

八.鸟 纲 1.概述

鸟类是脊椎动物进化系统上从爬行类发展出去的一个旁支,适应于飞行,鸟类不是唯一能飞行的脊椎动物,但它对飞行的适应是最成功的。为适应飞行的需要,它的骨骼变得中空而轻,髓腔大,前肢变为翼,身披羽毛,心脏分隔完全,恒温。

鸟类化石最早发现于晚侏罗世,自第三纪开始繁盛并一直延续到现代。鸟类骨骼中空而纤细,死亡后,缺乏保存条件,很容易分解或被其它动物破坏,故形成化石机会不多。

2.化石代表

Archaeopteryx 始祖鸟 著名的古鸟类化石,大小如鸡,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已基本变成翼,但亦有若干爬行类的特征存在。它为爬行类到鸟类的过渡类型。产于德国。晚侏罗世。

九.哺乳纲 1.概述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一个纲,具有更高的适应环境能力。恒温,胎生,哺乳,脑发达,牙齿分化,头骨中具有较大的脑腔,四肢骨由肩带和腰带与脊椎相接。

哺乳动物的牙齿易保存为化石,在鉴定中有重要意义。哺乳动物的牙齿为二出性,有乳齿及恒齿之分。

2.分类及重要化石代表

哺乳动物自晚三叠世开始出现,延续至今,可分出许多目或亚纲,仅举重要几目如下:(1).长鼻目

即“象类”动物,现代长鼻类个体大,头前方有一长鼻和一对大牙(第二上门齿)。最古老的象为始祖象,生存于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大小如猪,无典型大牙。Stegodon 剑齿象 上门齿长大,臼齿低冠至半高冠。上新世至更新世。

(2).奇蹄目

包括马,犀等,四肢的趾数通常为奇数。

Hipparion 三趾马 前后足均三趾。上新世至早更新世。Rhinoceros 犀 头骨长,鼻骨上有一单角存在。更新世至现代。

(3).偶蹄目

包括猪,河马,骆驼,鹿,牛,羊等,一般每足有二至四个趾。始新世至现代。

(4).灵长目

包括猴,猿和人等。可分为两大类群,较原始的原猿类和较高等的类人猿类。Homo erectus 猿人(或称直立人)是人类进化的第二阶段,是能直立行走的人,生活在距今300万-30万年间,基本特征与现代人接近,但脑量小。

第五章 古植物

一.概述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属于植物界,自元古代到新生代,古植物在地层划分和对比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古植物是划分和恢复古大陆气候地理分区的主要标志。各种古植物本身亦参与了成矿作用,如藻类形成礁灰岩,硅藻土,低等植物与石油,油页岩生成有关,高等植物则是各地史时期聚煤的物质基础。

整个植物界根据其结构和完善程度,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低等植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无真正的根,茎,叶,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地衣等。高等植物由多细胞组成,大多具有司输导等作用的维管束系统,一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高等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

二.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是以孢子繁殖的陆生高等植物,具有陆生植物生存必需的输导系统-维管组织。除裸蕨纲外,都有根,茎,叶之分。按照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特征,蕨类植物门分为四纲,即裸蕨纲,石松纲,楔叶纲(节蕨纲)和真蕨纲。

1.裸蕨纲

(1).基本特征

裸蕨纲植物因其基轴裸露无叶而得名,又称无叶类,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陆生维管植物,归入本纲的都是化石植物。

裸蕨纲植物体都较矮小,一般高不到一米,茎结构简单,二歧式分枝,具假根,原生中柱,孢子囊大都顶生。

裸蕨纲是植物界征服陆地的先驱者,它的出现是植物界进化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完成了从水生环境扩展至陆生环境的飞跃。

裸蕨纲自晚志留世出现,繁盛于早,中泥盆世,至晚泥盆世绝灭。

(2).化石代表

Zosterophyllum 工蕨 植物体高仅20厘米,丛生,基部分叉成“H”或“K”•形的根状茎或假根,茎轴不分枝或二歧分枝,光滑,无叶,孢子囊肾形,侧生于轴顶。早、中泥盆世。2.石松纲

(1).基本特征

石松纲具有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类型,茎作二歧式分枝,叶小,多为单脉,•呈螺旋状或假轮状排列于茎或枝上。叶的基部膨大,叶脱落后可在茎和枝上留下痕迹叫叶座,叶座中上部有叶痕,为叶基直接着生处的痕迹,叶痕中央有维管束痕,为叶脉断离的痕迹,维管束两侧的通气道痕又称侧痕。

(2).化石代表

Protolepidodendron 原始鳞木草本,高20-30厘米,具平卧根状茎,茎粗约2-6毫米,叶长达15毫米左右,宽仅1毫米,分叉一次,基部较宽。叶座细小,狭菱形或纺缍形,无叶痕,呈螺旋状或假轮状排列。孢子囊单个着生于叶的腹面,圆形或椭圆形。中泥盆世。

Leptophloeum 薄皮木 乔木状,二歧分枝,叶座较大,菱形,表面光滑,螺旋状排列,叶痕纺缍形,位叶座顶端。晚泥盆世。

Lepidodendron 鳞木乔木,高可达30米以上,叶座通常呈纵的菱形或纺缍形,其中上部有叶痕。叶痕呈横菱形或斜方形,中央有一维管束痕,两侧各有一侧痕。•叶痕下方常有一中脊和横纹。石炭纪至二叠纪。

Sigillaria 封印木 乔木,高达25-30米,分枝少,仅在顶端分叉1-3•次或不分叉,叶线形,长达一米,叶座常不太明显,成直行排列,叶痕较大,六边形或扁圆形。石炭纪至二叠纪。

Stigmaria 根座 鳞木类树干的根,二歧式分枝,分枝的表面有微弱的皱纹和许多螺旋状排列的脐状根痕,根痕为不定根着生的地方。晚泥盆世至晚二叠世。

3.楔叶纲

(1).基本特征

草本或木本,茎为单轴式分枝,明显地分为节和节间,叶和分枝轮生于节上。叶不发达,为小型叶,有的叶基部相互联合成叶鞘。节间表面具有纵向分布的肋和沟,分别称为纵肋和纵沟。孢子囊生于特殊的孢子囊柄上,组成孢子叶穗。

(2).化石代表

Sphenophyllum 楔叶 茎枝细弱,分节与节间,节间上的纵肋直通过节,每轮叶通常为六枚,楔形,线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等,顶端全缘或具齿,叶脉扇状。晚泥盆世到晚二叠世。

Calamites 芦木 茎干髓模化石,相邻节间的纵肋和纵沟在节上交错排列,纵肋的顶端常具有节下管痕。中石炭世至二叠纪。

Annularia 轮叶 叶轮生,与枝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上,每轮叶有6-40枚,叶线形,倒披针形,或匙形等,具单脉。中石炭世至二叠纪。

Lobatannularia 瓣轮叶 叶形和着生方式同轮叶,但叶长短差别大。叶倒披针形,具单脉,略向上弯,叶轮分为较明显的两瓣,每瓣叶数约10枚。二叠纪。

Equisetites 似木贼 常为茎干外部印痕化石,茎细,分节明显,节内有节隔膜。纵肋和纵沟不明显,在节的上下彼此错开。枝,叶轮生于节上,叶基部相互连合成鞘状紧贴于茎上,称为叶鞘,上部彼此分离作齿状。中石炭世至新生代。

Neocalamites 新芦木 植物体小,茎分节清楚,纵肋和纵沟细,上下节间的肋,沟相互错开,叶轮生于节上,无节下管痕。三叠纪至中侏罗世。4.真蕨纲

(1).基本特征

真蕨类是蕨类植物门中现代生存数量最多的一纲,绝大多数为多年生草本。茎一般不发育,不具次生组织,以具有大型羽状复叶为特征,一般1-多次羽状复叶,也有单叶和掌状叶,总称为蕨叶。叶脉有羽状脉,网状脉和扇状脉,孢子囊单个和成群着生于叶背面。

小羽片是构成蕨叶的最基本单位,•它的形态和叶脉形式是鉴定蕨叶类型的重要依据。凡载有孢子囊的小羽片或羽片,称为生殖叶或实羽片,不具孢子囊的称营养叶或裸羽片。

(2).化石代表

Pecopteris 栉羊齿 多次羽状复叶,小羽片以整个基部着生于羽轴两侧,两侧边近平行,顶端钝圆或略作收缩,一般全缘。中脉直达小羽片顶端,侧脉不分叉或分叉1-3次。(形态属,多数属真蕨纲)。早石炭世至二叠纪。

Danaeopsis 拟丹尼蕨 蕨叶大,1-2次羽状复叶,小羽片带状,整个基部着生于轴上,下延或收缩。中脉粗,侧脉分叉1-2次,近小羽片边缘处分叉结成稀疏网状,基部下延处有邻脉。孢子囊圆形。晚三叠世。

Bernoullia 贝尔瑙蕨 1-2次羽状复叶,小羽片长5-6厘米,线形至剑线,•基部收缩,中脉粗强,侧脉细密,分叉数次呈束状,孢子囊成群排列于叶背面中脉两侧。•晚三叠世。

Cladophlebis 枝脉蕨 2-4次羽状复叶,小羽片形态似栉羊齿,•但较大且多呈镰刀形,全缘或有锯齿,顶端尖或圆凸,羽状脉,中脉明显,侧脉常分叉。二叠纪至白垩纪。

Coniopteris 锥叶蕨 2-3次羽状复叶,羽片线形至披针形,以宽角着生于轴上,小羽片基部收缩,边缘分裂为楔形,叶脉羽状,实小羽片的裂片常退化,仅留柄状的中脉或侧脉。单个孢子囊群着生于叶脉顶端。侏罗纪至白垩纪。

Dictyophyllum 网叶蕨 蕨叶大,具一长柄,羽片线形至披针形,羽片边缘切裂成三角形或线形的小羽片,各具中脉,侧脉以直角伸出,结成多边形网格,网内有细脉结成小网。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

Clathropteris 格子蕨 蕨叶大,各羽片基部相联合,羽片浅裂成锯齿状,中脉粗直,侧脉羽状,第三次脉相互联成长方形网格。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

Onychiopsis 拟金粉蕨 蕨叶细弱,2-3次羽状复叶,羽片线形,与轴成锐角。小羽片呈伸长的披针形,顶端尖锐,全缘或浅裂,实小羽片呈卵形或椭圆形。中脉明显,孢子囊位于中脉两侧。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

三.裸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的最大特征是以种子进行繁殖,都是多年生的乔木或灌木,•具有明显的根,茎,叶。茎内次生木质部很发达,种子裸露,输导组织比蕨类植物进化。根据繁殖器官,茎的结构和叶的特征等分为种子蕨纲,苏铁纲,银杏纲,科达纲和松柏纲。

1.种子蕨纲

(1).基本特征

是裸子植物门中比较原始的一类,为乔木,灌木或藤本。茎部具次生木质部,•叶多为大型羽状复叶,常有间羽片和间小羽片。生殖叶上长有种子,种子常单个生长在小羽片和羽轴上。

(2).化石代表

Neuropteris 脉羊齿 羽状复叶,小羽片舌形,镰刀形,基部收缩成心形,•以一点附着于羽轴。羽状脉,中脉伸至小羽片全长之1/2到1/3处消散,侧脉多次分叉。早石炭世至早二叠世。Linopteris 网羊齿特征与脉羊齿相似,•区别为侧脉分叉多次联结成简单网状。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Emplectopteris 织羊齿 主叶柄二歧分枝,然后两次羽状分裂。小羽片三角形,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小羽片变形下延似间小羽片。中脉较细,侧脉二歧分叉结成简单网脉。早二叠世。

Gigantonoclea 单网羊齿 至少一次羽状复叶,末级羽轴较粗,不分叉。小羽片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边缘全缘,波状,具锯齿或圆齿。中脉较粗,侧脉分叉1-3级,细脉呈简单网状,网眼长多角形,并具伴网眼。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

Gigantopteris 大羽羊齿大型单叶,倒卵形,歪心形,纺缍形或长椭圆形。边缘全缘,波状或齿状。叶脉有四级。中脉粗,侧脉1-3级,三级侧脉联结成大网眼,并分出细脉,细脉结成小网眼,呈重网状。晚二叠世。

Taeniopteris 带羊齿 单叶或单羽状复叶,叶带形至披针形•,全缘或具细齿,顶端钝或尖,基部收缩。中脉较粗,侧脉常分叉。晚石炭世至白垩纪。

2.苏铁纲

(1).基本特征

多为矮短的木本,通常不分枝,常绿,茎干球状,块状或圆柱状,茎顶端丛生坚硬革质的大型羽状复叶,多为单羽状复叶,叶脉平行或放射状,少数网状,茎表面光滑或粗糙。

(2).化石代表

Pterophyllum 侧羽叶 叶单羽状,裂片线形,扁针形或舌形,基部全部附着于羽轴两侧,平行脉,近基部处分叉1-3次。晚石炭世至早白垩世。

Nilssonia 尼尔桑 羽叶全缘或单羽状分裂成裂片,叶膜或裂片着生于羽轴腹面,简单平行脉。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

Anomozamites 异羽叶 叶羽状,分裂成不规则的短而宽的裂片,裂片以整个基部附着于羽轴两侧,基部微扩大,叶脉简单或分叉。晚三叠世至白垩纪。

Ptilophyllum 毛羽叶单羽状。裂片线形,基部全部着生于羽轴腹面,•裂片基部上边收缩成圆形,下边略向下延。上面裂片常部分覆盖下面裂片。叶脉平行或放射状。晚三叠世至白垩纪。

Otozamites 耳羽叶 单羽状,裂片圆形,宽卵形或披针形,基部收缩成耳状。裂片互生,上下裂片相互叠覆,放射脉。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

3.科达纲

(1).基本特征

亦为较古老的裸子植物,可能和种子蕨纲由同一祖先演化而来。乔木,高可达20-30米,直径一般不超过1米。单叶,大小不一,带形至舌形,螺旋状着生于枝上。叶脉多在基部分叉,几近平行。自晚泥盆世开始出现,至晚二叠世基本绝灭。

(2).化石代表

Cordaites 科达叶 高大乔木,叶大,密集着生于顶端小枝上,线形至带形,•全缘,无柄,平行脉,多具脉间纹。石炭纪至二叠纪。

4.银杏纲

(1).基本特征

为高达30余米的乔木,直径最大可达3-4米以上,单轴式分枝,有长,短枝之分。长枝上稀螺旋状着生单叶,短枝上叶呈密螺旋状排列,形成簇状。单叶,具长柄,扇形,肾形至宽楔形,叶顶中央有一浅裂缺。叶自基部伸出两条脉,•然后均匀地多次二歧式分叉形成扇状脉。

银杏纲通常雌雄异株,繁殖器官成单性的球花(孢子叶球),•雌球花上通常只有一个发育成熟的种子。银杏纲现仅存一属一种,称 Ginkgo biloba,俗称白果树。化石银杏叶多数二歧式分裂,有的叶无柄为线形,舌形。

(2)化石代表

Ginkgoites 似银杏叶与现代银杏相似,具长叶柄,扇形,肾形或楔形,•扇状脉。常二歧分裂为2-8个或更多个最后裂片,每个裂片有近平行的脉4-6条以上。侏罗纪至早白垩纪。

Phoenicopsis 拟刺葵 叶线形,无柄,不分裂,常6-20枚簇生于短枝上。短枝外面包着鳞片状小叶。叶一般长10-20厘米,宽4-10毫米,平行脉,偶有分叉。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

Baiera 拜拉 叶形与似银杏相似,但叶片深裂为狭窄的线形或近于线形的裂片,裂片所含的平行状叶脉不超过4条。三叠纪至白垩纪。

Czekanowskia 茨康叶 叶细长,无柄,簇生于短枝上。细裂片顶端尖,每个最后裂片中有一条叶脉。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

5.松柏纲

(1).基本特征

绝大多数为乔木,少数为灌木,单轴式分枝。单叶,叶小型,形状简单,鳞片形,锥形,针形,条形,披针形等,顶端尖或钝,具单脉或平行脉,一般称为针叶树。•叶排列方式多样化,有覆瓦状,螺旋状,假二列状,轮生,簇生或交错对生。晚石炭世出现,繁盛于侏罗纪和白垩纪。

(2).化石代表

Ullmannia鳞杉(乌尔曼杉)叶小,鳞片状,顶端钝,螺旋状排列,单脉。二叠纪。

Brachyphyllum 短叶杉 枝互生,位于同一平面上。叶鳞片状,质厚•,宽而短,顶端分离部分长度小于叶基座,螺旋状排列,紧贴枝轴,叶脉不明。二叠纪至白垩纪,侏罗纪至早白垩世繁盛。

Podozamites 苏铁杉枝轴细。叶稀螺旋状着生,呈假二列状。叶椭圆形,披针形。叶脉细密,平行叶边缘,至叶顶端常聚缩。二叠纪至早白垩世。

Elatocladus 枞型枝叶螺旋状或假二列状排列,单脉,披针形,基部下延•。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

四.被子植物门 1.特征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类,与裸子植物不同处是种子为果实所包围,如桃,梨等。繁殖器官为明显的花,所以又称为显花植物,是植物界中结构最完善的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陆生,水生或寄生。输导系统发育。单叶或复叶,形态多种多样。羽状脉或平行脉,细脉都结成网状,大多数为重网。

最早的被子植物发现于早白垩世初期,至晚白垩世就迅速广泛分布,第三纪时遍布全球,繁盛于新生代。

2.分类

根据种子内子叶的数目分为两个纲: 双子叶纲和单子叶纲。

单子叶纲的特征是: 胚只有一个子叶,多为草本植物•,叶脉为平行脉或弧形脉,少数羽状脉。双子叶纲的特征是: 胚有两个子叶,茎有形成层,乔木,灌木或草本,叶脉多为复杂的网状脉。

第五篇:古生物学5实习化石名单

古生物学考试化石名单

王永标(wangybcug@163.com)腔肠动物门、珊瑚纲、四射珊瑚亚纲:

六方珊瑚Hexagonaria, D2-3

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C1

贵州珊瑚 Kueichouphyllum,C1晚 棚珊瑚,Dibunophyllum,C似文采尔珊瑚Wentzellophyllum,P2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莱得利基虫Redlichia,早寒武世

山东盾壳虫Shantungaspis,早寒武世晚期 德氏虫Damesella,中寒武世晚期 蝙蝠虫Drepanura,晚寒武世早期 南京三瘤虫Nankinolithus,O3 王冠虫Coronocephalus,S2

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中国笔石Sinograptus,O1

对笔石Didymograptus,O1-2栅笔石Climacograptus,O1-S1单笔石Monograptus,S1-D1耙笔石Rastrites,S1

古植物:

石松植物门

鳞木Lepidodendron,C-P

节蕨植物门

轮叶Annularia,C3-P

芦木Calamites,C3-P

种子蕨植物门

栉羊齿Pecopteris,C-P

脉羊齿Neuropteris,C1-P1

银杏植物门

似银杏Ginkgoites,J-K繁盛

下载古生物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生物学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及教学特点

    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及教学特点 【摘要】古生物学是一门跨生物学和地质学的交叉学科,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积极意义。......

    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 48 (其中,讲课 32 学时,实验 16 学时,上机 0 学时,课外总学时 0......

    教学大纲

    妇产科教学大纲 女性生殖系统 【总体目标】 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学习有关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1.解剖和生理 【达到目标】 (1) 说明女性......

    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属管理学类的课程。该课程是管理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管理学类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程。《管理学》是......

    教学大纲

    《摄影技术与艺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摄影技术与艺术》是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掌握摄影技术,是教育技术专......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积分》2005.6 英文名称:Calculus课程编号:000001学时数及学分:共80学时(第一学期4×14=54学时;第二学期2×13=26学时) 教材名称:《微积分》赵树嫄主编 中国......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第一节:《2.2运动的描述》 一,课程名称:《2.2运动的描述》 二,课程简介: 《2.2运动的描述》是教科版第二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时/学分:72/4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 开课教研室:计算机公共课程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