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东师大中外教育史答案[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4:5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春东师大中外教育史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春东师大中外教育史答案》。

第一篇:2018春东师大中外教育史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墨子

答:墨子,名翟,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政治家、躬行实践的伟大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2、学而优则仕

答: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进一步推行仁义)。

3、万木草堂我

答: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

4、夸美纽斯

答: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5、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倡的新文化 新思潮。

6、帝国大学

答:简称帝大,是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帝国,在其本土和殖民地上的中心城市所建立的,象征国家最高荣誉并具有浓厚帝国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性质的,全国最顶尖的实施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的九所国立综合大学的统称。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我国古代私学的兴起、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答:私学的兴起:(1)、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是私学的繁荣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

(2)、养士之风盛行

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3)、百家争鸣

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

特点:学以致用,学海无涯。

意义:

1、私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保存、传递、发展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水平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由国家垄断教育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学术下移运动,以及百家争鸣时代的来临。

3、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和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对加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私人办学形式一直保持下来,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我国古代有哪几种选士制度?请分别作简要介绍。

答:(1)、察举制兴起于汉代,为推荐制度,由地方官员考察本地优秀人才推荐给朝廷供朝廷任用,其标准为“孝廉”,即推举孝顺、公正两种品质的人才,这种制度由于受地方大族的影响,举荐的人多是地方大户的子弟,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地方势力.(2)、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兴盛于南北朝,为推荐评选制度,由中正官对推荐人选评级,一共有九个等级,又叫九品官人法,评完级别之后,国家按照人的品级(人品)授予相应的官职(官品),由于中正官大多由名门望族中人担任,这个制度实际上是维护门阀士族统治的.(3)、科举制兴起于隋朝并在其后历代逐步完善,为考试选拔制度,历代考核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如唐代还考诗歌),但是主要以儒家经典思想为主,由于科举制的兴起,以血统维系的门阀士族逐渐崩解,新兴的科举士族崛起,这个制度在古代保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3、简述“百日维新”教育改革的内容及意义。答:内容:(1)举办京师大学堂

(2)所有书院、祠庙、义学及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3)各省设高等学堂,府城设中学,州县设小学(4)鼓励私人开办学堂

(5)设立翻译、医学、农、商、铁路、矿、茶务及蚕桑速成学堂(6)派遣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

(7)废八股文、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8)设译书局

(9)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意义: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4、泛爱主义教育思想的主张。

18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运动。“泛爱派”的创始人巴西多(1724-1790)根据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应培养学生博爱、节制、勤劳等美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反对压抑儿童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最主要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他们要求教育者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地发展,他们还重视体育,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智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泛爱主义者所办的学校中,户外活动占有重要地位。巴西多还提出寓教育于游戏中的进步教育主张,并呼吁社会捐资助学。在教学上,泛爱主义者重视发展理性,重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1774年,巴西多在德骚创办了一所“泛爱学校”,实践他的教育主张。在它的影下,当时德国还开办了另外一些泛爱学校,这些学校主要教授实科知识、本国语、外语、体育、音乐、舞蹈等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方法,以直观性原则为依据,通过对话、游戏和参观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智力,让儿童主动地学习。

5、简述日本《教育敕语》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教育敕语后来成为小学在固定庆典时必须朗读的文件;但是自从明治时期,如西园寺公望等人都批评过,教育敕语的内容过度侧重于国家主义;也曾经发生过内村鉴三拒绝向教育敕语行礼的“不敬事件”。而到昭和年间,教育敕语变成绝对化与神圣化,并且强制学生背颂,学校也必须兴建特别的奉安殿安置教育敕语。而且在日本于1938年通过《国家总动员法》后,教育敕语的内容成为军国主义的教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占领军主导之下,教育敕语于1946年起从教育体系中被排除;但是,教育敕语中提倡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基本法》中仍被保存。

与《军人敕谕》相比,《教育敕语》具有更浓的儒学色彩。在《军人敕谕》和《教育敕语》颁发之前,天皇侍讲元田永孚起草的《教学大旨》(1879年)是在教育界最有影响的具有全民性质的重要文献。它指出“教育之要,在于明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是故 自今以往,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使人人崇尚诚实品行”。而1890年10月30日,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则进一步将儒学精神融入“国体精华”之中。

6、简述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答: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在罗马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对西方教育思想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论雄辩家》一书中阐述了关于雄辩家应具备的素质及其教育内容和方法,真实地反映了罗马教育传统的巨大转变,即从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从农民——军人教育转向雄辩家——政治家教育。因而他的《论雄辩家》一书也以“罗马的伟大教育理论著作”而著称于世。另一方面,他以纯洁的拉丁语和优美的拉丁文体,向罗马世界介绍希腊化时代的文学和哲学,不仅推动了拉丁文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及其拉丁文作品对当时罗马及后世欧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他的时代被称为“西塞罗时代”、罗马帝国时期杰出的雄辩教育家昆体良对西塞罗的雄辩术推崇备至,甚至认为西塞罗的雄辩术在当时已“达到了顶峰”,或“已处于执牛耳的地位”[15],并在《雄辩术原理》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西塞罗关于雄辩家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到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西塞罗教育思想的研究经久不衰。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伊拉斯漠等人的教育主张都从西塞罗那里受到启迪。在15—16世纪,西塞罗的拉丁散文作品被神圣化,成为当时文法教学的主要教材。他的拉丁文体受到人们的刻意模仿,以至于字斟句酌,徒尚技巧,而忽视在文思和意境上开拓创新,形成所谓的西塞罗主义,从而一度阻碍了教育和文学的发展,但是从整体而论,西塞罗教育思想及其拉丁散文作品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仍占主导地位。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书院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有什么特点?这对发展我国民办教育有何借鉴意义?

答:第一,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其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密切相联,共生互动。

第二,“百家争鸣”与“门户开放”。书院的教学继承了稷下学宫的优良传统,采取“百家争鸣”、门户开放的政策。书院教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允许不同学派之间进行广泛的辩鸣。比如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是两个不同学派的学术领袖,曾进行过公开的论辩。但朱熹却主动邀请陆九渊到自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学,并把讲学内容刊刻在石头上,以便于学生学习与参考,这为不同学派在同一书院讲学树立了榜样,首开书院“讲会”之先河。此后,许多书院的主讲在讲学中都欢迎别人质疑问难,进行辩论,逐渐形成书院的“讲会制度”,使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气氛活跃,学术研究气氛浓厚。而且,书院讲会制度的盛行,不仅打破了各家书院之间的门户之见,而且打破了师生之间在受业上的地域限制,学生来去自由,师生之间自由交流,形成了高等学校开放的办学传统。

第三,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书院的大师在教学过程中,大抵是提举纲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至于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各有差异,决不强求一致,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更是随其钻研体会的程度,令其各有所思,不求一律。老师有时略加点化,启发自悟,有时明白讲解,以期彻悟。另外,书院教学注重知行结合,讲求“躬行践履”。书院的大师们认为只教学生“读书穷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读书穷理与“躬行践履”相结合,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义理付之于亲身实践。书院的教学寓教于乐,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期间,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每有闲暇即赴书院留居,与生徒游泉石山水林木之间,寓讲说、启迪、点化于游乐之中。

第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尤其是在私学教育中,形成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书院制度是由私学演化发展而来的,它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私学这一光荣传统。书院实行着自由择师的制度,学生往往是慕名而来,师生之间以道义相守,以诚相待。学生跟随老师的时间较长等都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比如,明代东林书院的师生共同关心时政,探讨学术,议论得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讽议朝政惨遭迫害的情况下,生死相随,矢志不移。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书院是在官府或私家聚书、藏书的基础上发展为以学者讲学、士子求学为主的培养人才的机构。科学地讲,书院实质上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化教育组织,它具有多种功能。既是图书馆、高等学校,又是研究院和学者以文会友的重要场所。同时,书院从事著书、编书、校书等事业,也开创了世界高等学校创办图书馆和出版社的先例。总之,书院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近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物质依托,对中国古代人才的培养与学术的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2、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答:

一、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提出“手脑 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 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则;

三、职业教育的功能,提出职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四、职业教育的目的,他将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五、职业道德教育,“爱国爱民”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

3、论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答: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他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对现代教育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杜威学校实验的基础上,杜威结合生物学、进化论、机能主义心理学、实用主义等思想,站在对传统哲学批判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于新的经验、探究概念的教育思想。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因此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 “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杜威认为:一,经验是一种行为、涵盖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非理性的因素。二是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仅受环境的塑造,同时也对环境加以若干改变。三是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是有机体受环境塑造,还存在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改造。四是经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不存在终极目的的发展过程,因此教育就是个人经验的不断生长。

4.学校即社会

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而要将此落于实处,就必须改革学校课程,即从分科课程转变为活动课程。“学校即社会”是对“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的进一步引申,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课程的引入使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基本保证。

5.教育无目的论

从教育本质出发,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无目的。杜威所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认为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在民主的社会中,教育目的应该内在于教育过程之中。因此,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的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 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 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 教育。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五步探究教学法 杜威因为反对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提出的“从做中学”是一种通过主动作业、在经验的情境中思维的方法,从而达到经验与思维的统一、思维与教学的的统一、课程与作业的统一、教材与教法的统一。根据科学的实验主义探究方法和反省思维方式,杜威提出了五步探究教学法。即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教材心理化 教材心理化是指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的部分回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的之前的原来的经验,就是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之后再把直接经验组织化,从而形成能提供给有技能、成熟的人的教材形式。杜威一向反对将成人和专家编就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作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必须以儿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起点,并强强调对直接经验加以组织、抽象和概括。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儿童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在他看来,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

(4)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美国的克伯屈是杜威的学生,致力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通俗阐释,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克伯屈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学习理论,他依据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创造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设计教学法废除了班级授课制,打破了学科体系,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是:(1)学生根据其兴趣和需要,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出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2)制订达到目的的工作计划;(3)在自然状态下,适用具体材料,通过实际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4)检查其结果。设计教学法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力求使教学符合儿童心里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加强了教学与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设计教学法的核心是有目的的活动。注重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和现有的教材,取消分科教学,按照学生有目的的活动来设计学习单元。

4、论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答: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 年代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要素主义教育家的哲学观点完全不一致,对某些教育问题看法也有差异,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如下:

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2、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3、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篇:中外教育史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3.老子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有:虚静无为、柔弱处下、知足不争。

4.一般认为<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

5.王守仁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采取 诱、导、讽 的教学方法。

6.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和乡学

7.孟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有:由博反约、深造自得、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专心有恒,循序渐进

8.宋初四大书院指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

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

10.思想家、教育家有 昆体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1.中世纪的教育有两类: 宗教教育、世俗教育。

12.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是明了、联合成联想、系统、方法

13.《爱弥儿》卢梭,《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教育漫画》 洛克,《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14.大学最早出现于12世纪的 意大利、法国、英国

15.宗教改革运动最先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马丁.路德

1.《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时期,著名演说家、教育家昆体良根据自己多年雄辩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当时罗马教育情况,于公元96年发表的专著,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集中论述了他的分班教学、学科并进、早期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对学生天性禀赋的了解等教育思想。

2.壬子癸丑学制:1913年,教育部陆续公布的法令法规与壬子学制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因1913年为农历癸丑年,故称此体系为壬子癸丑学制。

3.(孔子的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先师。教师要积极开导启发学生的思考,但不要勉强和牵制学生,也不提供给予现成的答案。让学生乐学、爱学,积极主动地学习。

4.科举:即分科选举,是指通过逐级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从隋朝产生,清末废止,共沿用了13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长,影响最大的取士制度。

5.卢梭的自然教育观:针对封建经院主义教育违背自然残害人性而提出的,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以培养自然人、自由人为目的并根据他对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儿童教育分为四个时期。

6.苏格拉底教学法:也被称作“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法”等,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一种启发诱导式的问答法。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等四个环节。

7.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前人相关成果进行继承和系统化的结果,主张把学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和程度分成班级,班级应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每一个班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位老师统一面向班级授课,每个班级以10人为单位分成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也称十人长,其职责是协助老师管理学生,考察学业情况等。

1.《劝学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学习和教育的问题,它是出自:《荀子》

2.“独尊儒术”的思想是以下哪一位思想家、教育家提出来的?董仲舒

3.我国最早提倡并投身与职业教育的是:黄炎培

4.我国全面以科举考试取仕制代替推荐取仕制是在:唐朝

5.《母育学校》是西方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

6.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的《教育学》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7.“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是以下哪一派提出来的?法家

8.提出“五育”并重,“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的教育思想的是:蔡元培

9.《理想国》是古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所著

10.提出“集体教育理论”的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11.“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12.194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个对英国现代教育颇具影响的教育法令:《巴特勒法案》

1.简述孔子的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2.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立志乐道;自省自克(克己复礼为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3.简述宋代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其意义。

①书院是教学结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结构;②书院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院讲学,辩理;③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④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并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⑤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感情相当深厚。

4.朱熹读书六法是什么?

①循序渐进②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勤加背诵,认真思考;③虚心涵泳: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④切己体察:“读书其理,当体之于身”,把圣贤之言变成自己的行动;⑤着紧用力:抓紧时间,坚持不懈;⑥居静持志:要收心敛气。

5.简述王安石的教育改革思想。

①改革科举考试制度:a,废除明经诸科b增加进士名额c进士科考试,答本经和兼经 d考试分四场e原明经诸科,一律改考进士科f新立明法科,试以律令刑统大义②改革学校教育制度a改革太学b整顿州县学c建立武学,律学和医学③置经义局,撰《三经新义》④重视学校的教育和作用,反对天才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

6.简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即纲常伦理,“西学”指西方军事,科学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坚持封建礼教统治秩序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律例和先进技术,作为维持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

7.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8.简述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五原则。

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儿童学习愿望和主动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知识的理解,恰当的应用),量力性原则(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9.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简述:是夸美纽斯对前人相关成果进行继承和系统化的结果,主张把学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和程度分成班级,班级应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每一个班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位老师统一面向班级授课,每个班级以10人为单位分成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也称十人长,其职责是协助老师管理学生,考察学业情况等。

意义:为扩大教学规模,实现教育对象的普及和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今天所有学校教育部采纳的基本教学制度。

10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

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1)教师要按照一定教育目的进行教学(2)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3)思想品德教育和系统知识教学应统一起来。

1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论。

根据对兴趣和注意规律的分析,赫尔巴特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四个阶段:

明了:教师通过直接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地表象。联想成想象:教师和学生进行无拘束谈话,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准备获得新知识。

系统: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成或消化为他自己的知识的阶段。

方法:对所学知识通过行动加以巩固和强化。

12.简述赞科夫的教学五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5)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论述题

1.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陶行知结合中国的社会条件和他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杜威的思想进行改造提出了:(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a生活便是教育;b生活决定教育;c教育可以改造生活;(2)社会即学校。主张走出校门,接触生活和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教育。(3)教学做合一。教和学都应该围绕生活这一中心而进行。

2.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教育思想:(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试析科举考试制度的利弊及其对我国今天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利:(1)作为取士制度适应时代的需要,利于大量选用人才,打击贵族特权,扩大当权者统治的阶级基础;(2)其思想统治作用有利于加强封建王朝的向心力,巩固中央集权;(3)促进社会上求学向仕的风气,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4)以成绩为标准取士,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士的相对客观。

弊:(1)科举成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世人求学的目的及学习态度有了偏差;(2)科举内容限于儒家经典及华丽辞章,禁锢了学术思想,扼杀士人的创造性,形成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3)科举考试中贿赂考官、徇私舞弊等现象普遍,考试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真实水平;(4)统治者重视科举而轻视学校独立发展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及内容围绕科举而展开,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4.试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主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关于教育改革:①课堂教学,主张知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和准备,从而学以致用。(3)关于爱情教育的思想,他认为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应该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感情。(4)关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①热爱孩子②有崇高的共产主义情操和渊博的学识③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④有工作热情,敢于创新。(5)关于学校管理:①论教育思想领导②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组织领导③论校长的听课和分析课④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⑤论教师工作与管理⑥论学年工作总结(6)关于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①关于农村教育的论述②有关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

第三篇: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1古代希伯来:家庭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最重要的目标

2古代印度:在婆罗门的家庭中,儿童约在3~5岁经过剃度礼开始接受家庭教育

3斯巴达:尚武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灵魂,斯巴达式的训练始于儿童的诞生(军事化教育)

5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儿童按年龄划分,教育顺应自然主张;论儿童的年龄分期0~7岁体育7~14岁德育14~21岁理智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双语教育

7预成论:当妇女受孕时,一个极小的完全成型的人就被植于精子或卵子中,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8伊拉斯莫斯:《幼儿教育论》

9蒙田: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消化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教师的责任是用对道德的挚爱多于对道德的尊崇来充塞孩子的心

10康帕内拉: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

11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世界图解》对后世影响最大,“泛智”思想(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集体教育形式-4~6岁儿童为对象的“母亲督导的班” 国库补助政策,1840年8月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视学官首次发出关于幼儿学校检查项目的训令,这时幼儿学校才真正成了国库补助的对象

13伦克夫妇:1851年夫妇二人在英国设立德语幼儿园,1854年在伦敦举办了一次教育博览会,别劳夫人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了福禄培尔的恩物以及其他物品;在英国自引进福禄培尔幼儿园以后,幼儿教育的设施出现了“双轨制”的局面

开办编织学校的活动拉开了法国近代学前社会教育历史的序幕;至法国已基本上确立起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在法国教育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织学校(1770年创设)

15.托儿所运动:帕斯莱特、柯夏和马尔波是法国19世纪上半期开展的托儿所运动的著名人物;1826年帕斯特莱领导妇女会创办了法国最早的托儿所;柯夏主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育

16.托儿所性质的转变:183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的特别视学官的规定》,提出视学官具有视察和监督托儿所的权利,这是法国政府正式管理托儿所的开端;1836年教育大臣布雷发出传阅文件,明确指出托儿所是公共教育部领导下的学校,这标志着法国托儿所性质的重大转变,即由面向贫民的慈善救济事业转向面对全体国民的国民教育事业;1837年法国政府发布了最早的有关托儿所管理和监督体系的规定,把法国的托儿所纳入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轨道

17:福禄培尔幼儿园方法的传入:由于19世纪中叶别劳夫人(德国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的领袖)的努力及法国政府的支持协助

1881年和1882年先后通过“第一费里法案”“第二费里法案”最终确立了法国初等教育“免费.义务.世俗化”三位一体的原则,原则的确立为普及学前教育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世俗化;1881年8月2日的政令采用“母育学校”这个名称并沿用至今,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政令的颁布意味着基本确立了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凯果玛: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托儿所改造为母育学校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她指出了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双重目的:社会目的和教育目的20塞贡:为弱智儿童首创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着重感觉和运动神经的训练

21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由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舒尔兹于1855年在威斯康星州的瓦特镇创立的;1860年美国妇女伊利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被美国人尊为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1868年在波士顿出现了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1877年伦理文化社的领导人弗利克斯、阿德勒在纽约

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慈善幼儿园;最早建立幼儿园的教会是1877年俄亥俄州托利多的特雷尼梯教会;1870年在密尔沃基成立了第一个幼儿园协会

22.(公立幼儿园运动):【~的建立是以公立学校为基础的19世纪30年代以新英格兰为中心在美国兴起了一场以发展初等教育为目标的公立学校运动】到19世纪最后十年~~在美国各地得到蓬勃发展;1873年秋美国第一所~在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斯学校建立,美国其他州也纷纷仿效,一些私立幼儿园和慈善幼儿园逐步被纳入公立学校系统;1914年几乎在美国所有稍大的城市都建立了公立幼儿园系统;~~是美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此后美国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3.洛克:最主要的教育著作1962年的《教育漫话》;主张心灵白板说;把培养绅士作为教育的目的24自然后果律: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就是让儿童凭自己的直接经验去接受教育,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自然后果,从而学会怎样服从自然的法则

25.裴斯泰洛齐:主要著作《隐士的黄昏》《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化’(名解)并付诸教育实践,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有效方法

26.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教育性教学思想(认为教学是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于教学,在他看来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学)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训育方法有限制.赞许(奖励).责备.惩罚.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

27.战后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势:a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b提早幼儿教育起点.重视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c学前教育机构多种多样,幼儿入园率大幅度提高d重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e确立学前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奠基地位f注意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力量g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h扩大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28.英国:据英国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5岁为义务教育开始的年龄;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问题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哈多报告立足于儿童中心主义.集欧文.裴斯泰洛齐.蒙台梭利.福禄培尔和麦克米伦等的幼儿教育思想之大成,被认为是英国学前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为解决保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幼儿游戏班”应运而生

29.法国:1905年比纳与西蒙编写出版了第一份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以3~13岁儿童为对象;战后曾出现过以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计划为代表的各种教育改革方案

30.开端计划: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由经济机会办公室发起.这是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具体计划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4~5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至一年的保育

31.福禄培尔:1826年发表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一所学校1840年将学校命名为幼儿园1843《母亲与儿歌》1861年他的生前好友撰写发表《幼儿园教育学》教育的本质通过教育使人能自由和自觉的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教育的任务人类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类最终才能认识上帝的统一人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计划过程一样,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对立的法则(天性与环境)和调和(变内部为外部变外部为内部)的法则 32(自我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据: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游戏被他看作是儿童(--)的集中体现是幼儿园的教育方式a他拟定了一个以儿童的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并精心创制出有关的教具材料b1843年他在《母亲与儿歌》中系统的介绍了通过歌谣及相关的游戏活动教育婴幼儿童的方法c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将游戏列入幼儿课程中.游戏是能够发展儿童内在生命力的活动d幼儿园应当是幼儿游戏的乐园.游戏分为三类-身体的游戏.感官的游戏.精神的游戏e提倡村镇设立公共游戏场 33杜威: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论教育本质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生活c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连续性原则)

思维五步骤-疑难的境地;指出疑难点所在的位置;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检验假设】a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

动b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c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d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的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e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35蒙台梭利:创办儿童之家,教具;《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有吸收力的心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方法》

为了解决苏联有些地方出现不按年龄分班.将二者合办及由于托儿所年龄班和幼儿园年龄班分别隶属于卫生部和教育部所产生的矛盾.就需要创办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起来的统一的学前教育设施并实行一元化的行政指导。1959年学前教育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创立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的统一学前教育设施;为适应新设施1962年苏联公布了世界第一部综合婴幼儿教育的大纲《幼儿园教育大纲》,该大纲将原来婴幼儿(0~3岁)和学前儿童(3~7岁)互相分离的教育内容系统化、一元化了

他们的环境必须适合幼儿个性的最有利的发展我们必须耐心等待,使儿童的精神自由发展和表现出它的力量c蒙台梭利把活动看作实现儿童自由的关键

38马卡连柯:是苏联家庭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父母必读》和《儿童教育讲座》奠定了苏联家庭教育理论的基础并成为家长和儿童教育工作者必读的书籍

39集体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集体是以社会主义的结合原则为基础的人与人互相接触的总体;响原则:教师必须把整个集体作为教育对象尊重与要求结合的原则前景教育

40苏联:乌索娃将“学前教育”一词作为学术用语引入苏联;1960年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学前教育研究所并设立了学前早期儿童实验室,1962年制定了苏联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幼儿园教育大纲》

41德可乐利::《论个性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整体化现象在教学中的作用》《语言的发展》《新教育法》 42皮亚杰: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43欧文:1816年元旦在新拉纳克成立“性格形成新学园”;性格形成学说是欧文从事社会改革和教育实验活动的出发点:a人的性格即智力、德行和体质b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的性格的决定因素c坚持一个方针:必须改变有害环境代之以良好的环境d寄希望于教育—教育人就是培养他的性格

44奴隶社会:《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作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是当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子师、慈母、保姆合称“三母”;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45#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总特点:a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而代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儿童的任务b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利,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c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较明确的年龄划分d对幼儿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e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46封建社会:《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简称“

三、百、千”;诗赋是科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常用的教材《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北宋汪洙的《神童诗》;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颜之推,有特色的观点是“要求均爱勿偏”,主张博习致用

#47#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特点:a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之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c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前教育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d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e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亲自为儿童编写《小学》(分内外两篇)与《童蒙须知》

#49#王守仁的教育观点及评价:a顺导性情,鼓舞兴趣:要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儿童的兴趣b循序渐进,量力而施: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的成长过程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教育内容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要注意量力而行c因材施教,各成其才:教育者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材施教,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

才d全面诱导,不执一偏: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应当是多方面的。评价: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它不仅当时在反对传统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儿童教育的规律“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尤其是他的“自然教育论”的提出,比西方最早表达自然教育思想的名著法国卢梭的《爱弥儿》的出版时间早了200多年,实属难能可贵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1904年颁布;1903年兴起倡办新式学堂的热潮,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就此诞生

51幼稚师范的设立1898年英国长老会在厦门创办幼稚园师资班,1912年发展成为怀德幼稚师范学校,这是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

未满六岁的儿童

53康有为:儿童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律实行公养公育,他是我国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54:在中国最早传播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是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张雪门的行为课程、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均源于杜威学说;克伯屈创制了设计教学法;陈鹤琴创办了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陶行知指出国内幼稚园的三大病:外国病、化钱病、富贵病并提出要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最早的是1917年首创幼稚教育研究会,1929年成立小庄幼稚教育研究会

55.幼稚园制度及其建立和发展: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新学制,在这个学制中将蒙养园改称为幼稚园,接受6岁以下的儿童并把它正式列入幼稚系统,1927年在陶行知的领导下于南京郊区燕子矶、晓庄等地创办了我国第一批幼教机构;1932年10月由教育部正式公布,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新学制颁行后,此期的公立幼稚园以附设于其他学校机关者为最多;私立民办幼稚园有陈嘉庚的集美幼稚园、熊希龄的香山慈幼院、陈鹤琴的鼓楼幼稚园(进行了课程研究)、陶行知的燕子矶幼稚园是在南京郊区创办的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上海大同幼稚院专门收容与抚育革命同志的子女;1939年12月24日教育部颁布了《幼稚园规程》1943年又将其改为《幼稚园设置办法》;1940年10月我国第一所独立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成立,校长是陈鹤琴

56.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1934年2月中央人民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它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在陕甘宁边区创建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战时儿童保育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托幼机构的类型主要有a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b单位日间托儿所c变工托儿所、哺乳室d游击式的托幼组织(或称化整为零的托幼组织)e小学附设幼稚班(园)f私人设立的托儿所g混合类型的托幼组织;教学方法a直观教学法b比较教学法c三化教学法

57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的首创者,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 58陶行知:1923-1926年间他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创办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称为小庄学校;他的学前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人民大众的需要,从工农大众的需要出发

#59#陶行知六大解放:a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去思考b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c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d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特别是有问问题的自由e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从鸟笼式的学校里走出来去接触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创造力f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

60艺友制:凡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里做幼稚教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用这种方法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

61行为课程的含义:a张雪门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b生活和实际行为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c在他看来行为课程应自然的融合在儿童的自然生活中,并把生活和行动看做相互联系的整体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62张宗麟:第一位男幼儿教师

63填空:将分散的多所学校合并为南京师范学院幼儿教育系,将北京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家政系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合并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力量相对集中,目标较明确,担负着为全国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师资母机的任务 52蔡元培:制定并公布了 “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堂更名为学校,蒙养院改称蒙养园,收

#64#《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内容:1989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号发布1990年2月1日起施行1996年正式颁布,共10章60条包括总则,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的园舍、设备,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幼儿园的经费,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及附则明确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属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性质)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教育工作的原则: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强调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规定》的颁布,对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意义)

#65#《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内容:1989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4号发布1989年8 月经国务院批准1990年2月1日起施行,共6章32条包括总则,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批准程序,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幼儿园的行政事务,奖励与处罚及附则。此《条例》是在以往有关法规基础上形成的,是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它将对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以加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领导。#66#论活教育及其实施原则:陈鹤琴自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直到1947年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他决心使腐败的死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有生气的活教育,其表述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 A目的论: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目的有4做怎样的人;有怎样的身体;怎样开发儿童的智力;怎样培养情绪应具备的条件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B课程论他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针对传统教育书本万能的旧观念所形成的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他认为~~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学习。C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D教学原则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概括为活动性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等,其基本精神为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所证实,尤其适用于学前教育E训育原则从小到大;从人治到法治;从法治到心理;从对立到一体;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自动;从自我到互助;从知到行;从形式到精神;从分家到合一;从隔阂到联络;从消极到积极;从“空口说到”到“以身作则”

第四篇:中外学前教育史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学前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保傅制度

2、《世界图解》

3、铃木镇一

4、艺友制

5、《颜氏家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我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

2、简述蒙台梭利学说中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3、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4、简述张宗麟关于幼稚园教师的任务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阐述福禄倍尔为儿童创制的教具即恩物的具体内容。

2、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第五篇:中外音乐教育史

《中外音乐教育史》

主讲:罗永良教授

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2010.8 第一章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第一节 氏族社会时期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史是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是教育史与音乐史相互交叉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史,不可回避的首要课题之一是:原始音乐教育意识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无论后世怎样,它——总是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源头。

一、原始自然形态的音乐教育

远古时期的教育,无疑是一种经验的传递。广义的音乐及其教育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演进,成为原始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

谈论音乐教育意识的发生与发展,首先要从音乐的起源谈起。

首先,人类音乐的起源离不开劳动,但也离不开人的审美、生理、生存及宗教的发展与需求。

其次,音乐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模仿,模仿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结论:原始自然形态的音乐教育是在相互呼喊和模仿中产生的。

(1)

二、原始音乐教育意识的萌芽

音乐教育意识的萌芽,取决于人类对生活与美的追求及情感的发泄,其中包括:生产、生活、精神、情感、宗教及异性之间的关系与需求等。而这种需求正是音乐教育赖以发生、发展的美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从广义上讲,音乐教育意识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首先与人的进化有着直接关系。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从无意识到“自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演进的结果,也是一切艺术发生的根本环节。

其次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讲,“自意识”包含着原始的审美意识,它在艺术发生中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艺术活动发生的主要动力。

第三音乐教育意识的产生是伴随人类社会、文化及生理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的,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音乐教育意识并非是人人皆有的。

(2)

三、原始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

1、学校的起源

学校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所致:

其一,学校的产生是社会长期变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

其二,由于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形成,迫使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必须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这些接班人应该是有文化有修养的“知识分子”,能应付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需要和领导众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其三,新石器时代后期,已具备产生学校的社会条件。

2、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

其一,“巫”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了专职或半专职的音乐教师。

其二,音乐教育的起源与宗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3)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音乐教育

一、夏代的音乐教育

1、“庠”的教育场所的出现。

“庠”从广羊声,即“庠”字由“广”与“羊”两字组成:“广”即居住的地方,“羊”为食物之意,是为敬养氏族长老专门设立的一种“养老院”。由于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多为经验丰富、学识广博的老人,后来就逐渐演变为专门教育青年一代的场所。

主要教育内容有:狩猎、军训、忠孝及乐教等方面。乐教已成为具有初步独立形态的教育类型之一,但乐教的概念并非是音乐教育的专称,它还包含着诗歌、舞蹈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甚至把绘画(写字)、纺织、天文也归并到“乐”的范畴之中。

2、“序”和“校”两种新的学校名称的出现。

“序”和“校”与乐教联系甚少,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进行军体训练,以备征战的需要,训练时常有鼓乐随之,以鼓舞受训者的士气。但从中证明了夏代确有军事乐舞的教习,人们也已认识到音乐具有“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之功能作用,也说明夏代已有进行伦理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学校。(4)

3、歌舞《大夏》的出现。

这首作品主要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最后一个领袖又兼作奴隶社会开国君主这样一位过渡性的历史人物夏禹治水利民的事迹。

《大夏》是一部大型音乐舞蹈作品,由九个部分组成,富有变化和对比。在编管乐器“龠”(后世谓排箫)的伴奏下,六十余人头戴皮帽,下着白裙,光着脊梁,手舞足蹈,是一种盛大的群舞场面,音乐规模相当可观。

我们从音乐教育史的角度进行考察与分析不难看出:无论统治者怎样利用音乐(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或手段将要达到什么目的,但统治者确已发现了音乐的教化职能、音乐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音乐的审美功能(娱乐作用)。客观上体现出音乐教育功能在政治、伦理及娱乐等方面所起到的应有作用。

再从上述大型的音乐舞蹈表演来看:至少说明了教师(官)与学生、教育场所、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教育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夏代的音乐教育已处于教育关系的正常化状态。

(5)

二、商代的音乐教育、出现了新的“学”和“瞽宗”等教育机构。它不再是单纯的“军体学院”,而是专门传授礼乐的教学场所。“学”字自商代开始出现,说明教育类型已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从最简单的学字演变到复杂的学字,可以看出学字包含着三个方面的意思,即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场所,这是“学校”构成的三大支柱。

2、音乐是“尊神”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乐造士”是商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殷人尊神”是商代的主要教学思想和特点,而“尊神”则又必须通过各种仪式,如唱歌、跳舞、鼓乐等方式来辅助完成。因此,乐教受其重视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习武是为了征战,习乐是为了祭祀,这一点反映出奴隶制国家统治的需要,是奴隶主阶级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

3、音乐传习行为是社会音乐教育内容之一。商代宫廷娱乐音乐活动中,有大量的女乐、乐官参与其中。这些女乐、乐官音乐才能的培养,是与当时的音乐教习行为相关。

(6)

三、西周的音乐教育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了较为严密的学校网络,教育类型的分化发展日趋明显。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奴隶制官学体系,形成了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

1、视乐教为“国教”。

周代统治者的利用音乐,比前代更进一步。除了利用音乐以加强其统治以外,又利用音乐来宣传阶级社会中等级制度的合法性;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来控制音乐活动;在“国学”中教音乐,培养青年,使其能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图,利用音乐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权;认识到音乐的教化功能,通过乐教的手段来达到“治国安民”的政治目的。

2、音乐教育地位十分突出。

国学中的教官一般分为六类:

(1)大司乐:教职(士国之礼乐之官,掌邦礼典、事神,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子)。等级(中大夫)。(2)乐师:教职(掌教国之小舞)。等级(下大夫)。(3)师氏:教职(以三德、三行教国子)。等级(中大夫)。(4)保氏:教职(养国子以道,教六艺、六仪)。等级(下大夫)。

(7)

(5)大胥:教职(掌学士之版,教国子小舞)。等级(中 士)。

(6)小胥:教职(掌学士之徵令)。等级(下士)。国学中的乐师也分为六类:

(1)大司乐:教职(职掌乐律、乐教和大合乐,领导各种音乐活动)。等级(最高领导)。

(2)大师:教职(直接掌教乐律,参与并组织各种乐教活动和音乐活动)。等级(高级乐师)。

(3)小师:教职(参与各种乐、礼、教学活动)。等级(高级乐师)。

(4)典同:教职(在大师领导下具体负责调律工作)。等级(中级乐师)。

(5)典庸器:教职(负责保管乐器,在典礼场合率领工徒陈设乐悬等)。等级(中级乐师)。

(6)一般乐师:教职(负责各个专项的乐师,如钟、磬、舞等方面的乐师)。等级(低级乐师)。

可见,西周学校中的音乐教学分工是明细的,师资结构也是相当完备的。

3、“礼乐治国”的教育思想已形成。

周代的音乐教育机构可概括为两类,即职业音乐教育和(8)学校音乐教育。两者都属于乐官之长“大司乐”领导。职 业音乐教育机构是十分庞大的,除了“旄人”(旄人,周代官名,掌管乐舞)所属民间乐舞的人数无法计算外,有明确定额的多达1463人。这个机构的职务,包含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三方面。光就音乐教育来看,也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在1463人中,除了少数低级贵族以外,有1277人是属于农奴阶级。可见,在宫廷音乐机构中创作和表演的主要力量是农奴们。但在音乐行政方面的领导和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各级的负责人,则都是由贵族担任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统治阶级对音乐活动的阶级控制是如何严密。从这里还可以看出,统治阶级对音乐教育的功用认识是如何清楚,“礼乐治国”的教育思想已经形成。

周代职业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表演,而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尊神”和满足统治者统治、享受的需要。但客观上却加速了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再从学制、专业、学龄及学习内容等方面来看,学校都有严明规定:“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15岁),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与职业音乐教育不同的是,学校音乐教育以教学为主,而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王和诸侯的长子以及公卿大夫的子弟,平民百姓为数甚微。(9)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孔子的音乐实践及审美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东面),后迁居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是春秋战 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史上的一代宗师,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毛泽东同志讲过:“孔子是教育家,也是音乐家。”

孔子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编、整理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即最早的音乐教科书——《诗经》。

现存“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的《诗经》,是孔子在公元前484年间,自卫返鲁时,在三千余首约有五百年历史的民间音乐文学作品中,经过选编、整理、加工、润色而成的。他六十七岁时,又对《诗经》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与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诗经》的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国风》,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是西周中、晚期的作品,多是文人 歌颂统治者功德的诗歌;《小雅》是周朝东迁以后的作品,(10)

其内容多为写对统治阶级的批评及对社会流弊的讽刺。《颂》又分为《周颂》、《商颂》和《鲁颂》三种,都是统治阶级颂祖、祭祀用的歌辞。

孔子编订的《诗经》不但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也是孔子实施乐教的基本教材之一,成为最能代表华夏民族之文化艺术的经典著作。此外,孔子还编订过《尚书》、《易》、《礼》和《春秋》等古代文献,为后人总结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研究早期礼乐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料。

2、创办私学,重视音乐教育。

孔子开创了我国古代私立音乐教育的先河,树立了中国 教育事业上的宝贵传统与光辉榜样。

孔子在制定培养弟子的教学计划里,把“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作为每一位弟子的必修课目,把乐置居第二位,可见他对乐教的重视。他在实施乐教的同时,也兼顾着德、育、体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思想修养和文化艺术素养,由表及里地对人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最终使人成“仁”。

孔子礼乐并重的教育观,形成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学 说与道德规范,对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11)

3、强调音乐的教化职能,注重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孔子把礼教与乐教视为政治需要的重要手段,治国育民 的要策。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主张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淳化民风,洗涤人的心灵,改造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成为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和音乐美学思想体系核心学说。即使在今天,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仍有很大的教益与启示。

4、提出内容与形式要统一,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 准。

孔子尤其注重人品的内在素养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他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即形式与内容统一的问题。音乐作品也要表里一致。他在听《韶》和《武》乐时,从“美”、“善”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政治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的文艺批评原则。这种文艺批评标准,成为后世各朝代在推行音乐教育方案和实施音乐教育内容中的根本性的指导思想。综上所述,孔子是位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艺术造诣很 深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对我国音乐事业的贡献是全面的、巨大的,为中国音乐教育史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12)

二、孟子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但他提出了“与民同乐”的 教育主张和音乐审美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孟子》一书中。他认为:对音乐的审美感情人皆有之,作为一国之王爱好音乐没有错误,只有真正具有全面音乐素养的国君,才能知道运用音乐教育人民,使人民精神升华,道德高尚;王与民只要有了共同的爱好与兴趣,彼此情感才能沟通,矛盾才能缓解或消除;音乐才能更好地为政治服务,王与君才有稳固的江山,所以王应“与民同乐”。

孟子与孔子一样,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去阐述自己的 观点,必然代表了某些阶级的利益或思想偏见。不过,把孟子“与民同乐”的音乐思想与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等级观念相比,显然是有根本不同的。

(13)

二、荀子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荀子的音乐思想与孔、孟相比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他从 人性本体论出发,对人性结构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他的《乐论》主张“人之初,性本恶”,必须用教育手段,把人改变成善的和美的。音乐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荀子这里所说的“乐”,不是音乐的“乐”,而是快乐的“乐”。人不能没有欢乐,人不能无愉快的情感,而这种欢乐与情感必然表现在声音或形体的律动上,而这种“律动”(行为方式)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跳出“礼”的圈子,违背天命,走向悖乱。而作为艺术形式的“乐”(不但指音乐,也包括与音乐有关的诗和舞及其它艺术形式)是一种人性本能的美的渴望,音乐、吟诗、舞蹈是人生的快乐,人类应该拥有这些快乐。

荀子指出人的行为如果违背礼义,那就会外危内恐,这 也就是所谓“以欲忘道,惑而不乐”的意思,而“乐”亦即艺术的重要作用,恰好在于它能把人的欢乐的情感导向礼义,使人不至于“以欲忘道”。所以用“礼乐”来教育人民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因为如此,音乐教育才能达到“化恶为善,化性起伪”的目的。

(14)

四、墨子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墨子站在与儒家相对立的立场,对儒家礼乐思想提出“非乐”主张,他不承认艺术及审美教育的社会价值,但也没有完全否认人应该有审美和接受美的需求。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百姓在“劳者不得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的情况下,没有审美要求也不具备接受审美教育的条件;儒家的音乐思想及其倡导的审美教育主张,并没有实用价值,是一种“虚伪”的东西;发展这种事业,反而为社会带来诸多消极因素,使人民加重负担,使君主贵族只顾享乐,这样国不能强,民不能富。而音乐事业与国、民之利是无缘的,这既不能“兴天下之利”,又不能“除天下之害”,故“为乐非也”。墨子将审美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非乐”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没有看到音乐始终起着鼓舞和教育人民的作用。他反对儒家的“礼乐”思想,但没有看到儒家“礼乐”思想的实质。他决心“非乐”,但没有去探讨音乐审美活动及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因此他的“非乐”主张理论依据不充分,思想又缺乏美学价值,致使他的音乐思想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15)

五、老、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老子反对任何功利,他认为一切“有为”的东西都是多 余的,不如顺其自然,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命题。老子思想的实质在于回避自然、超越自然,使人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这就是“道”的精神,也是艺术的精神。他的“大音希声”的理论集中表现出了他的音乐思想与美育主张。他认为最完美的“音乐”是作为“道”的音乐,即“大音”,“大音”是指“道”运行时的声音及“道”的自然之音,这种声音是一般人听不到的,故曰“希声”。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将“大音”与一般音乐对立起来,倡导“大音”,反对“五音”。从根本上否定了音乐存在的价值,更谈不上音乐的社会功能与其审美功能。

庄子特别注重个人的审美修养,但不承认个人的审美修 养是通过审美教育手段或得的。他认为没有一定的审美修养是无法得到自然无为的“道”,也无法进入“至美”的境界。从音乐审美角度讲,欣赏音乐除用感官接受音频信息之外,还必须用心去听;而用心听往往带有尘世的杂念,所以必须再进入“听之以气”的超脱状态,这样才能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佳境,才能真正领悟“无形无声”的“天乐”

(16)

之美。庄子的“至乐无乐”的思想给后人以深刻启示:怎样 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来探究音乐之奥秘。

先秦时期的审美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源头。儒、墨、道三家就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论战,孰是孰非,很难用对错两极进行简单评判。但就整体而言,墨、道两家的音乐思想由于脱离现实,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群体文化意识不合节奏,所以在整个古代社会中没有象儒家那样发展壮大,其影响也无法与儒家音乐思想相比。

儒家在于:把音乐及音乐教育紧密地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与政治、伦理及整体文化发展联系起来,并在实施礼乐教育的同时,又注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教化职能,有力地配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历代统治者善于利用的一种精神武器。这是历代统治者为何尊孔崇儒、重视礼乐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7)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贾谊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贾谊(前200—前168年),西汉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音乐教育的狂热鼓吹者。贾谊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以民为本,礼乐治国,有强烈的政治抱负和忧患意识。贾谊所著的《新书》集中体现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和音乐教育主张。贾谊在音乐教育方面最伟大的贡献是最早提出“音乐胎教”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世界音乐教育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贾谊不但要求对于王子进行严格的音乐教育,也对达官显宦和天子左右的师、保、傅及其他大臣职责提出了实施音乐教育的“六项”指标和许多规定。贾谊还是“音乐亡国论”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和鼓吹者。他信奉“审乐知政”和“乐兴而礼兴,乐亡而礼衰,礼衰而国废”及“礼、乐、刑、政及其一也”的道理,坚持“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的观点,提出“乐者所以载国”的政治主张。贾谊不但全面继承了孔孟的礼乐传统思想,在许多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地,他认为天子应“与民同乐”,但乐不能无形,乐而不乱,乐而不淫,所谓“乐不可妄举”也。(18)

二、董仲舒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汉大儒,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著述颇丰,但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春秋繁露》和保存在《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贤良对策》两部著述中。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对先秦音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们存在着同构派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对这一思想在派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异属性,尤其是他特别强调的并贯穿他的全部思想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与汉代音乐美学以及对后世音乐审美思想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他主张人以仁义为本,国以礼乐为纲,子孙安定,国家安宁,政治稳定,江山如磐石,仍礼乐教化之功能。从本质意义上来讲,董仲舒所强调的制礼作乐,主要是为统治者制定政治纲领而服务的。在我国古代社会,礼乐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基本上涵盖了上层建筑领域的所有内容,成了这一领域的代名词。大凡与道德、法律、政治、典章仪式、文学艺术等方面有关的活动内容,均称之为制礼作乐。

董仲舒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充分地体现出了他的现实主义的特征,迎合了时政的需要,对治国安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9)

三、《淮南子》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汉高祖之孙刘安(前179—前122年)招致门客集体撰写而成的一部专著。它是继《吕氏春秋》之后集众家美学观和思想资料于一体的又一美学巨著。

《淮南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较为糅杂,有儒、墨、名、法、阴阳诸家的成分,但主体仍以道家思想为其哲学理论基础。它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肯定现实生活中美的客观性、相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审美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非常深刻地论证,尤其是对审美主题的强调。

在音乐教育方面,《淮南子》基本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强调并肯定了礼乐治国、礼乐育人的重要性。

在音乐学习和音乐表现方面,《淮南子》主张必须用“心”用“情”而从之。它有句名言:“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对于任何一位表演者来说,音乐的情感都是由心而发,而声音只是外部的表现形式,作为情感的载体,它的任务是将这种情感信息传递到另外一个接受主体上,并在这个主体上产生心灵的振动,从而达到感悟他人的目的,这才是音乐表现的根本所在。音乐家必须用心感悟作品,用真实不伪的感情去表现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作品。

(20)

四、《乐记》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乐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音乐艺术规律和音乐艺术本质特征的美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家美学思想在理论形态上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和相当成熟的阶段,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又一块里程碑。《乐记》中音乐教育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说继承是因为《乐记》中的一些篇章从立论到整段文字和《荀子·乐论》都是相同的;说发展是因为他站在儒家的肩膀上又提出了一些先秦儒家所没有涉及的问题。

1、《乐记》在音乐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它首先提出了音乐的情感物化学说。认为音乐之所以有“化人之深,化人也速”的特殊功效是因为音乐的情感问题,而情感的产生是由于心理作用的结果。更多的是从音乐情感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强调的,指出情感之生,是来源于主体外感于物的结果。“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艺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首先以音乐作品为载体,由表及里感悟人心,再由里至表作用其行为,方能达到音乐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21)

2、《乐记》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大同音乐教育思想。“乐者,天地之和也”,认为音乐依“天理”而作,顺万物而兴,因此,“乐和”可以统万物之异,“乐和,故百物皆化”,所以音乐可以“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体现出宇宙万物的谐和和统一。并再次强调指出:“乐”能使人快乐,是人们为了满足情感的需要的精神产品。“乐”由声而发,声变而情移,不同的声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的表现必须具有饱满的热情和正确的表现形式,否则,就会发生混乱。

音乐能够使人健康向上,快乐和气血通畅,却不能使人放纵。音乐的表现要符合结构与章法的要求,不能陷于呆板,要有对比:曲调的起伏与平直、简单与复杂、声音的紧凑与宏大以及各种节奏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可以使人意志品质得以提升。这就是先王制礼作乐的最终目的。用这样的音乐来教育人民,民必和,政必顺,异归同,国必强。所以“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至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就进一步阐明了《乐记》大同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22)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整体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1、从教育史的角度看:

魏晋南北朝各时期、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学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思想与汉代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基本上处于时兴时废、时有时无的状态之中。而文化的传承不能断续,教育在私学、世教和宗教领域中又找到自己的出路。

2、从音乐史的角度看: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族民间音乐进入了一个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二是传统礼乐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是清商乐(清乐)的出现。

四是佛教音乐的兴起。

五是民族歌、舞、曲的并行发展。

六是外来乐器的引进。

七是科学化乐律理论的产生。

八是音乐思想的进步。

(23)

二、音乐教育的交流与传承

1、民歌与清商乐的交流与传承。

古代音乐的传承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口传心授”。民族之间的音乐交流,总是双向选择的,你选择我,我选择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互交融的并行关系。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除保留着本土民歌文化的传统和风格外,还在交流中创造了更多更新的民歌。这一时期的民歌,内容上较前有了极大的丰富;演唱形式也十分多样,有清唱、帮腔、继唱、联唱、合唱等。歌唱形式与歌唱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是这一时期民歌发展的一大特色,这是音乐教育交流的结果。由相和歌演变而来的清商乐,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主体。清商乐作为民间音乐的泛称,三国时期就有大量的清商曲辞,并设立了清商署机构,专门管理清商乐。它是一个庞大的音乐传教和音乐表演机构,音乐教育内容有歌、舞、乐三个方面。可见清商署对清商乐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显见的,并一直延续到隋唐。

(24)

2、民族器乐与歌舞音乐的交流与传承。民族器乐的交流与演化,除对文化、审美意识的认同外,还要具备交流的“物质”基础—乐器。仅从北魏时期的《西凉乐》来看,所用的乐器就有19种之多,这些乐器的出现与使用,大大的改观了传统民族器乐作品的演奏形式和音乐表述方式。在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音乐家们,在接受外来音乐的同时,没有忘记先辈的传统,他们既不原样照搬,也不呆板模仿,在以中原音乐文化为根的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从音乐创作到音乐演奏,从乐队编配到服饰道具等方面,对外来音乐艺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造,使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地域的“胡乐”自然地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大河之中,并成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行为伴随着对外来音乐的改造的整个过程,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中国音乐交流史,应从先秦写起,甚至更久远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是中国音乐交流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它广泛地汲取着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营养成分,丰富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壮丽业绩,为谱写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光辉的一页—盛唐音乐文化,做了充分的铺垫。

(25)

3、琴乐的发展与父女音乐家的贡献。

琴乐,是古琴音乐的简称,古琴是我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亦称瑶琴、玉琴,现代称为古琴、七弦琴。从先秦到明清,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以弹琴著称的大音乐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以琴教徒,歌诗相依;司马相如以琴抒怀,深得文君爱慕;蔡邕抚琴高歌,痛斥人生与社会的不平;嵇康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一直到今天,琴乐的发展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琴乐的发展不仅是艺术门类的独立发展,它还肩负着极为重要的道德教育和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历史使命,后来的琴乐发展与进步,是中国音乐教育史上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父女音乐家的琴乐贡献。

父:蔡邕(132—192)字伯喈,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尤以善弹古琴闻名遐迩。创作有著名琴曲《蔡氏五弄》,即《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五首作品。琴学文献《琴操》。女:蔡琰(177—?)字文姬,一代琴界名师。创作了著名琴曲《胡笳十八拍》。该曲共分十八段,它的音乐流传至今,它的歌词也为后人广 为吟颂。

(26)

4、嵇康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嵇康(223—263)原姓奚,字叔夜。魏宗室的女婿,官拜中散大夫,世称“稽中散”,“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酷爱音乐,终生以琴为友,以弹《广陵散》著称。嵇康不但擅长弹琴,而且也能作曲,所作《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传谱至今,世称“嵇氏四弄”。嵇康所著《琴赋》,以富丽的辞藻,铺叙了琴的体制、奏法和功效。嵇康的音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中,“声无哀乐”是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文章是以设问的形式写成,借“秦客”为客,以“东野”为主(实指本人),在“客”、“主”的反复驳难中提出问题,阐发观点,并加以理论上的论证。嵇康在“声无哀乐”的立论之下,鲜明地阐发乐自己的音乐教育主张:

(1)提出“越名教”的音乐教育思想。

“越名教”,即超越“名教”,反对“名教”。这里所说的名教,指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声无哀乐论》一方面有力地驳斥了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音乐观,对于统治者推行的形式主义的礼乐教化思想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理想中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音乐(27)

教育主张;一方面反对儒家虚伪教条的礼教,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理想中的礼教的重要性。(2)认为音乐的自然属性是首要的,音乐的社会属性是人给予的。他认为音乐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社会教化和修心养性两个方面。在理想社会“衰弊”之后的社会中,音乐不再有移风易俗的作用。音乐是什么?音乐是“和谐”,音乐的主体是“心”,“心和”而“乐和”。音乐本身没有教化作用,它只有通过“心”、“声”对映,并感于物后才能使人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音乐是一种自然,音乐只有音(音响)的形式,最美好的音乐是“和心”,音乐只不过是“和心”的自然外化而已,所以,它的作用也是自然的,音乐的本身是没有社会和阶级属性的。

(3)主张扬音乐的自然属性之长,避功利属性之短。他认为,音乐教育是为了养其性、导气神、节其欲、泄幽情,是修心养性、回避现实、超凡脱俗为最终目标的审美教育手段。这就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本质。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对传统礼乐教育思想最有力的抨击。《声无哀乐论》可以与《乐记》相媲美,论其历史成就与学术价值而言,两者足以形成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两座理论巨峰,两种美学流派的杰出代表。

(28)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历史背景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在隋唐和五代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到来,使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为中国音乐教育史,也为世界音乐教育史写下重重的一笔。这一时期在民族民间音乐(民歌、说唱音乐、歌舞、戏曲等)、宫廷燕乐(声乐、器乐、歌舞、散乐、创作等)、宗教音乐、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音乐教育的交流、乐器的制作、乐谱的刊行、乐曲形式的改革、音乐理论及音乐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遥遥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头。唐都长安已成为音乐中的“维也纳”之城,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从教育史的角度看,唐代的教育机构和学制体系达到了空前完备的地步。主要设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以及类型各异的职业教育机构。就整体而言,学校可概分为:经学学校(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的学校)、专科性学校、职业性学校三种基本类型。而职业性学校的学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一边演出,体现了职业音乐教育的特点。

二、官府中的音乐教育机构。

1、大乐署。

大乐署又称太乐属,是太常寺下属的音乐教育、表演机

(29)

构。它既管雅乐,也管燕乐,机构规模庞大,除一些官员外,“计有文武二舞郎140人,散乐382人,仗内散乐1000人,音声人10027人”。太乐署的学制、考核制度、奖罚标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方面,都有严明的规定和健全的制度,这种科学化、体系化、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在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史上还是十分罕见的。

2、鼓吹署。

鼓吹署即管理鼓吹乐的单位,当时的鼓吹乐主要用在仪仗活动与宫廷礼仪活动之中,因此它所管理的内容除鼓吹乐以外还包括由鼓吹相伴的一些礼仪活动,同时也兼管百戏(古代对诸种戏、乐舞的总称)。“鼓吹署”属于音乐行政管理机构,也即卤簿与军乐的官署。所谓卤簿,指古代皇氏要员外出时,前呼后拥的仪仗队(包括吹奏乐队),人数不等,少者百余人,多者千余人。

3、教坊。

一般指管理教习音乐、领导教习人员的机构。就整体而言,教坊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太乐署没有多少差别。教坊的教(30)

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歌、舞、器乐及散乐等。教坊还担任着各种不同的演出任务,使学生所学的技能及时地付诸实践。学生来源不等,有农家民女,也有富豪子弟。他们通过学习之后,进行业务考核,根据成绩优劣进行等级分配。

4、梨园。

是培养、选拔音乐人才的教育机构,主要教学内容是传习“法学”。唐代的梨园有三个:其中最重要的是内廷梨园,由宫廷直接管理,皇帝亲自执教。西京有一个“太常梨园别教院”,以传习法曲为主,并担任着一定的演出任务和新作品演奏的任务。洛阳有一个“梨园新院”,以传习和演奏俗乐为主,兼学其它。

5、小部音声。

是梨园法部特设的一个音乐“少幼班”,是在唐玄宗亲自倡导与关照下设立的。目的是为唐乐的稳步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并与其它音乐教育机构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这种专业化、体系化的音乐教育机构可与当今的音乐学院相媲美,即使对于今天的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唐玄宗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1、唐玄宗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有:《霓裳羽衣曲》、《紫云归》、《小

(31)

破陈氏》、《春光好》、《秋风高》、《龙池乐》、《夜半乐》、《光圣乐》、《得宝乐》、《凌波仙》等。从贞观到安史年间,这些作品成为当时音乐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表演活动中最重要的曲目。唐玄宗的不少音乐作品至今还在音乐舞台上回响。

2、唐玄宗是一位优秀的演奏家。

唐玄宗通晓乐理,艺才超人,凡属乐器,他都可以奏出非常美妙的声音。他长于演奏羯鼓,水平已达到非常高深的地步。羯鼓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源于西域地区,南北朝时传入我国,由于唐玄宗对它的青眛,在唐代甚为流行。唐玄宗对乐器的爱好简直如影随形,在朝臣奏议军国大事之际,他身居殿中竟然心不在焉,用手指摸着龙袍内的玉笛孔来寻乐思,这位皇帝真不愧为真正的“乐迷”。

3、唐玄宗是一位高瞻远瞩的音乐教育家。

唐玄宗从发展的观点出发,为更进一步提高乐工、乐伎的音乐素养与技艺,使乐才源源不断,他在梨园法部专设了一个音乐“少幼班”——小部音声,它为唐代音乐艺术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基础。这种对于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性的音乐教育尝试,在世界音乐教育史上也是少见的。(32)

四、白居易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卓越成就的音乐评论家、乐器演奏家和进步的音乐思想家。

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音乐作品的内容同诗歌一样,应成为现实政治的“反光镜”,内容是本质的、重要的,形式(包括唱奏技术及乐曲的演奏形式)是次要的,为内容而服务的。他认为艺术应该具备真实性,反映真事,抒发真情。他强调“乐德”、“文义”——即内容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进步的音乐思想,对于当时流行的脱离具体内容空谈“声音美”的唯美主义唱法及纯技术的思想观点,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与纠正。

2、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其基本观点是:政治的得失决定着音乐的哀乐,音乐的哀乐反映出政治的得失。强调协调神人,和顺风格,本不在于音乐自身的更变。欲达音乐教化之目的,不是改换乐器,不是弃古颂今,变易曲调与纠正声音,重要的是“善其政”才能“和其情”,“和其情”才能“乐其声”。

3、对待雅乐与今乐的态度。

白居易对流于形式的雅乐,是持相反意见的。这对当时空谈复古,极力推崇雅乐的落后思潮,给予了有力抵制。他是一位理论上重视古乐而实践中重视今乐的音乐家,(33)

他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进步思想的突出代表。他认识到:雅乐是一个传统,抛弃传统社会就会**;雅乐是一种陈设,是统治阶级的传世法宝;雅乐之声是颂神的,演奏给死人听而给今人看的;雅乐是庄严肃穆的,可以单调呆板,这样更适合先王制礼作乐的本意。而今乐优美动听,生动活泼,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的审美需要;今乐来自生活,又反映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具体写照;今乐是给活人听的,是让活人享乐的,活人听的音乐就必须有活生生的情感;今乐新鲜、刺激,有生命力,它与人的关系直接,所以人们喜爱。

4、白居易的音乐教育思想。

他首先强调的是:教育是立国、治国之本,国家的教育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礼与乐的关系、作用,礼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礼乐教育的目的与方法等。他反对形式主义的礼乐教育,提出礼乐教育要注重实效,不能背离古训本意。

5、对外来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问题。他主观上反对外来音乐,尤其是反对那些对于外来音乐

(34)

不假思索地进行死搬硬套的模仿,风格各异的拼凑,生吞活剥的借鉴。

他客观上对于那些借鉴得好的乐曲也是认可的。白居易对外来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的两点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如果把外来音乐一律视为“夷声邪乱”,或把唐乐一概说成“华声和谐”,或者把中外音乐一律视为“不令夷夏相交侵”,显然是不正确的。

6、“千古第一音乐诗”的《琵琶行》。

白居易的音乐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音乐思想家、卓越的音乐评论家与音乐鉴赏家。他的惊世之作《琵琶行》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音乐诗”,他的音乐观及其美学思想对中唐后的音乐发展产生过指导作用,对后来现实主义文艺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琵琶行》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音乐美学巨著,其中所包蕴的丰富音乐内涵和对音乐审美情感的阐发,真是到了叹为观止、无以言表的地步。

唐朝开明的政治政策和一系列推动生产力的改良举措,使大唐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他们把“传统”和“更新”这对概念,置于社会发展的动态结构中审视,得出的结论只有一条:接受一切利国利民的因素,顺应历史的潮流而动,全面提升整个国民文化素质,达到建国、治国的政治目的,这是一切文化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唐代的音乐教育呈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在官学

(35)

中他们没有抛弃传统的礼乐教育,既强调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和对社会的净化作用,又不强制推行重质轻文、重道轻艺的传统信条;各类艺术遵循自身的规律,摆脱沉重的“政治负载”和“教义”的束缚,在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里得到迅速发展;在私学和宗教领域中,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不同的社会人文背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创造着中国音乐文化,使华夏音乐史象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直到今天。专业音乐教育结构的设立、隋唐燕乐的高度兴盛、道佛宗教音乐的发展、音乐谱式的发明、对外音乐的交流、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社会音乐教育的斑斓多姿、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的崭新成就等等,共同铸就了我国古代史上一座最辉煌夺目的音乐丰碑。

(36)

第七节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宋元时期的音乐教育综述。

1、“蒙学”的发展。

“蒙学”,即启蒙教育之学。一般将8—15岁的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谓之蒙学。这阶段为了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在实施其它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兼顾着音乐方面的教育内容。从宋元到清末,官学中的蒙学时兴时废、变化无常,真正承担起蒙学教育任务的是私立性质的“学塾”。这种教育机构一出现,就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在明清两代的城市、乡村之间普遍发展起来。音乐教育在学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书院的教育。

书院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书院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官学和传统私教的形式: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高于一般官学和私学。学生以自学为主,可以自由选择老师。授课形式自由活泼,集聚大量名家和图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教育管理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书院把音乐教育视为一种素质教育,极大地发挥了音乐教育在人文教育,尤其是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7)

二、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沈括(1031—1095),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著名的音乐理论家、美学家。他的《梦溪笔谈》以科学的现实主义观为主体,对音乐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在词曲的关系问题上,他主张要继承古代的优良传统,提出“声词相从”、“表里统一”方能“感人至深”的观点。内容与形式要统一,歌词与曲调要统一,统一在艺术作品这个整体的构思中。

2、对于演唱、演奏方面的要求。

他对“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注解是:对于一位真正的歌唱者,要演出清亮透彻、高低起伏、曲折悠长、环绕不息的声音。每一个字的发音、落韵、收音,要清晰而圆润,完全融化在歌声之中。在字、腔之间的转换中,要流畅自然,音纯无杂,听不出疙瘩,似“如贯珠”。沈括的注解不但总结了古人的演唱经验,而且也向那些善于歌唱的人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他极力反对那些只炫耀华丽的演奏技巧,不注意表达思想感情的乐师。提出和谐的音乐出自和谐的心灵,不要不注重“乐思”而只知玩弄技术。

3、其它方面的贡献。他对于班固十二律的理论及李元编造李嗣真密求徵音

(38)的唯心主义邪说,给予了辛酸的讽刺与批判。他还在《上欧阳参政书》中,明确地指出,创造与发展文化艺术的不是“先王”,而是劳苦大众。他还为乐器的制作、乐曲的记载考证、唐宋燕乐的研究、乐律的比较、演奏形式、字谱等方面提供了众多史料事实。

沈括的音乐思想代表了整个宋元时期进步思想的潮流。

三、明清时期的音乐教育综述。

音乐教育就整体而言,与宋元相比呈下降趋势,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教学内容被削弱,音乐事业的发展受到统治者的严厉限制。音乐教育的重心不在官府而在民间,在非官方的教育行为中,以她强大的生命力,延续着历史所赋予她的文化传承使命。但活跃在教育界、文化界的明代大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者王守仁的教育主张常常与政府被道而驰。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明其心”的学习活动,诸如:读经、习礼、写字、弹琴、歌诗、习射等,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课程。他还批判了那些把歌诗、习礼看成“不切时务”的“未俗庸鄙之见”,强调音乐教育与礼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两者所具有的美育意义和德育意义。(39)

四、世界律学史上的一座雄伟丰碑—朱载堉。朱载堉(1536—1611),世界著名的乐律学者,中国杰出的历学家与算学家,十二平均律的创始人。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以公比的等比级数的方式,完成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的科学运算,解决了我国律学史上有史以来黄钟之律不能还原的重大难题,对十二平均律从理论上与运算上做了精辟阐述,为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从根本上解决了旋宫转调的问题,彻底避免了旧律不能周而复始的弊端。为十二平均律乐器的制造、音乐创作上的自由转调奠定了科学基础,为音乐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音响世界。自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诞生以后,欧洲的律学史才真正告别了纯律时期,走向了十二平均律时代。被西方人公认的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威克迈斯特,比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时整整晚了一个世纪之多。但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及其它科学创造,并未引起社会及明政府的重视。他曾进献给皇帝的伟大巨著《乐律全书》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以致这重大的发明创造无法付诸实施。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分为两个时期:1840—1919年为近代,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为现代,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是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及教育内容等方面大改革、大转变、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国音乐教育史的基本组成部分。

(40)

第一节 我国近代的音乐教育。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来经济、文化的冲击,使国内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等政治经济革新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学堂乐歌”的出现,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音乐课正式列入国家教育计划。中国音乐教育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一、“维新派”的音乐教育主张。

康有为:“学生要在德智体几方面协调发展,对学生要进行音乐、舞蹈、体育和军事体操的训练。”“令乡皆立小学,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人之,教以文史、算术、语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他把乐歌视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在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在新式学校中设立“乐歌”的教育主张。

梁启超:“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

(41)

很大的影响,得到了改革派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撰写文章,著书立说,宣传音乐教育之重要作用。他们提出应以国外先进教育为楷模,专门设立音乐学校;要普通学校中增设乐歌课程,广泛开展社会音乐活动,提高民众的音乐文化素养。这无疑是一种反封建的进步潮流,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

二、“乐歌运动”的意义。

沈心工:“乐歌的作用,最足以发起精神,激扬思想,故欧西各国均以为注重之科目。„„专以陶冶学生之性情为宗旨。”“讵料郑卫淫声杂,古乐失传到今荒;幸有欧西新歌来,学界改良增荣光。”这里极为明白地反映了他的音乐教育观和他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深刻理解。曾志斋:“凡欲发达某种事业,必先发达其利器”,认为音乐教育的“利器”有四:一是培养自己的音乐师资;二是聘请外籍教师;三是撰编音乐教科书;四是仿造西洋乐器。

(42)

毋庸讳言,曾志斋的音乐教育论,对于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事业建设仍有启迪与教益。

学堂乐歌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开始。它是中国民主主义文化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反映,也是中国音乐教育方向发生根本转折的出发点。学堂乐歌课的开设对树立新的社会风尚和改造“国民音乐之品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初期的学堂乐歌主要采用旧曲填词的方法,通过乐歌课的集体歌唱,向学生传授西方的乐理知识,同时对学生也进行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三、政府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1903年,清政府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已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允许在学堂里设乐歌课。同年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对音乐教育之目的的理解与认识,有着与前人不同的看法。1905年,在近代音乐教育史上发生了三件值得注意的事情: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科学校,开设有唱歌在内的8门课程;二是出版了简谱本《小学唱歌教科书初级》一册;三是改良书塾首先在上海等地出现。(此乃一种由旧式书塾向新式学堂过渡的教育体制,开设的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乐歌等。)上述现象可见,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已全面启动,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43)

四、1906—1919年间的重大音乐教育事件。1、1906年,我国第一本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在日本东京印刷,后运回上海发行,由李叔同编创。2、1907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在课程设置方面第一次将音乐列为初、高两等小学的随意科目,并规定“音乐一科可置专科教习”,突破了以往音乐在学校章程中毫无地位的局面。3、1909年,清政府批准学部《奏改初等小学堂章程》,将原定必修课程开设8科改为5科,同时增加“乐歌”为随意科。4、1910年,清政府学部公布《小学校校舍建筑图》,要求设专用唱歌教室。5、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仿美国学制开设音乐课。6、1912年,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正式增设图音手工专修科,聘请留学归来的李叔同为该科音乐、美术主任教师。7、1917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的蔡元培先生,推行“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并大力提倡美育,致使北京大学“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第二节 我国现代的音乐教育

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我国的音乐文化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一、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

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8、1919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成立。

(44)

蔡元培先生,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包括美育在内的“五育并重”,“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为人生的艺术”等一些开创性见解。蔡元培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为确立当时的教育方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21年冬季,我国成立了“中华音乐教育委员会”,该会的主旨有四:一是音乐教育之设计;二是编审音乐教科用书;三是音乐教员之考核鉴定;四是推荐音乐教员,介绍音乐名家,组织各种音乐会。30—40年代左右,教育部又对普通学校的音乐设课、课时进行了多次调整与修改 1921—1949年间,我国共出版了音乐教科书及音乐教育理论方面的专著约250余种。(45)

二、师范音乐教育与音乐师范教育。师范音乐教育是指师范学校中的普通音乐教育,而音乐师范教育是指师范教育系统中的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性质相同: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业修养和就业手段的一部分,其目的都是以美感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精神生活为宗旨的教育形式,但客观上却为普通中小学提供了大批的兼职或专职的音乐师资,这批师资成为中国音乐教育战线上的一支强大的力量。音乐师范教育虽亦具备上述教育性质与特点,但它主要以培养专职音乐教师为己任。音乐师范教育为我国各类学校输送了大批的音乐教师,并造就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尤其是在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刚刚起步的时期,他们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我国较早、较专业化、正规化的音乐师范教育,应首推由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于1919年共同筹办的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有: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声乐、钢琴、小提琴、国乐(琵琶、二胡)等。1923年学校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大学”。该校建校后的8年中,共培养了艺术师资近千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46)

1942年,教育部公布了音乐师范科教育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规定的音乐专业课就有11门之多,总课时达75节。1943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师范学校及简易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程的教育目标又作了具体规定:

(1)养成学生对于普通乐曲有能看能唱能奏的知识和技能。(2)特别训练学生的听觉和发声器官,使之有示范儿童及成人以模范歌声的能力。

(3)使学生明瞭中心国民学校应用音乐及一般指导方法。(4)使学生明瞭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注意涵养和谐、优美、刚强、沉着等情感,发扬仁爱、和平、英勇、壮烈等民族精神。

上述可见,音乐师范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十分明确的,音乐课程的设置已达到相当完备的地步。即使对于今天的音乐师范教育改革仍有很多启示与教益。

三、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始。1927年,由我国自办的、体制和规模都比较完备的第一所独立的专业音乐学校—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1937年,组建起一所由共产党领导的综合性艺术学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第三章 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就整体而言,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二个阶段。

第一节 社会主义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

第一时期(1949—1966年)。

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发生巨大转变和迅速发展的事期。其主要任务是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把教育方向转移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音乐教育亦然。建国初期,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行政法规,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全国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迅速使全国的音乐教育步入正轨。1949年底至1966年初,先后创立和设置了9所高等音乐学院,全国各大行政区至少有一所专科以上的音乐专门学校,部分省市的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音乐系,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师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会议指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以理论与实(48)

践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准备和开始吸收工农班干部和工农青年进高等学校,以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同年,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举行了成立典礼,1958年,该院由天津迁往北京。1951年,为掌握全国艺术教育方针、政策,中央文化部艺术局成立艺术教育组,负责全国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和戏剧教育事宜。同年,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通过对全国227所小学、190所中学、46所中等师范学校的调查材料汇总撰写的《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一文,提出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需要大量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在职教师迫切需要提高业务水平;中学音乐教师普遍要求增加音乐课时间;采用简谱或五线谱教学问题;关于小学课程标准等问题。1952年,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章程,突出强调了“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明确规定了美育的任务、地位及课程设置。1956年,教育部颁行的《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学校音乐教育是“美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唱歌和感(49)

受音乐,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欣赏三部分”,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内容由单一歌唱式课型逐步过渡到歌唱、欣赏、音乐常识三项并举的综合性课型上来,音乐教学的内容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一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音乐教学的内容紧密配合社会政治活动。这种特点,一方面是继承了从学堂乐歌、救亡运动以来的优良传统,中小学音乐课内外所学的歌曲和社会上的歌咏活动在宣传、鼓舞群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受到较明显的影响,以至从五十年代后期,美育和音乐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音乐课时被削减。

第二时期(1966—1978年)。

这是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时期。音乐教育备受冷落,教育观念发生扭曲,教学内容出现了极端的政治化、畸形化色

下载2018春东师大中外教育史答案[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春东师大中外教育史答案[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一、简述题 1、简述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简述卢梭关于自然教育的基本要求 3、简述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心理化和要素教育的内容及其影响 4、列举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

    中外教育史学习心得

    中外教育史学习心得 首先,看古今中外,教育源远流长。中国、埃及、古巴比伦、希腊、印度等世界文明古国,文化教育起源早,发展快,其中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

    2016秋《中外学前教育史》答案

    1.第1题 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昆体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2.第2题 古代罗马的......

    2011中外教育史考研测试题答案

    2011中外教育史考研测试题答案 万学海文 一、填空题 1、国学,大学,小学,乡学 2、《学记》 3、设科射策 4、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5、《三字经》、......

    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书》 答:诗。书。礼。乐。易。春秋 2、爱国女学 答:1902年,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的爱国女学,是中国......

    11春中国教育史答案

    试卷代号:5051 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 中国教育简史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7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百家争......

    《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编:中国学前教育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 1、奴隶社会建立的保傅教育制度中,设有 “三公”“三少”教育子女,三公是指什么? (太保、太傅、太师;少保、少傅、少师 ) 2、慈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