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数学垂径定理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教学目标】
1:探索圆的对称性,进而得到垂直于弦的直径所具有的性质;
3:使学生领会数学的2:能够利用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严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 【自主探究】
活动1:用纸剪一个圆,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重复做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活动2: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第一步,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O,沿圆周将圆剪下,把这个圆对折,使圆的两半部分重合;
第二步,得到一条折痕CD;
第三步,在⊙O上任取一点A,过点A作CD折痕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其中点M是两条折痕的交点,即垂足;
第四步,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圆交于另一点B,如图1.
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弧?为什么?
AB所在圆的圆心是点O,过O作OC⊥AB于点D,若CD=4 m,活动3:如图3,弦AB=16 m,求此圆的半径.
二:尝试应用
活动4:如图4,已知AB,请你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AB的中点,说出你的作法.
AB
三 拓展创新
1.如图5,某条河上有一座圆弧形拱桥ACB,桥下面水面宽度AB为7.2米,桥的最高处点C离水面的高度2.4米.现在有一艘宽3米,船舱顶部为方形并高出水面2米的货船要经过这里,问:这艘船是否能够通过这座拱桥?说明CA理由.
B
教学札记:
第二篇:《垂径定理》说课稿
《垂径定理》案例分析
张小飞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从知识体系上看,《垂径定理》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旋转与中心对称》之后,对特殊的中心对称图形圆的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之后,对圆的基本性质的新探究。是中考的必考考点之一。
2、学习目标:
(1)利用圆的对称性探究垂径定理。(2)能运用垂径定理解决问题。(3)全心投入,细心认真。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垂径定理的探究及运用。学习难点:利用垂径定理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征:进入初三,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探索问题充满好奇,在课堂上有互相竞争的渴望,相比以前,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学习积极性有所减退,自我意识增强。
2.学生认知基础: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明确了直径、弦等基本概念,会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学习了勾股定理,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垂径定理》的基本能力.3.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明确了展示课的学习程序,并能利用学案,准备展示,变式训练,归纳方法,灵活运用,具备了学习活动的经验基础.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在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开展小组展示,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观察、思考、运用的过程中,养成全面、有序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法分析:作为一节展示课,学生将在教师的带领下经历明确目标、温故知新、准备展示、展示所学、巩固提升等过程,培养学生独学静思、有效交流、积极合作、大胆展示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及大致时间分配(1)明确目标、(1分钟)
目标出示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2)温故知新(3分钟)
采用个别提问的方式,复习基本知识点,为扎实做充分准备(3)分配任务,准备展示(5分钟)
教师分配展示的任务,并指导学生做展示的前期准备。(4)小组展示,变式训练(20分钟)
学生分组有序展示,在展示中鼓励提问,可做变式训练。要求展示者书写规范,过程完整,声音洪亮,表达流利,衔接紧凑。(5)归纳梳理、整理学案(3分钟)
学生将错误的题目整理,补充不完整的解题过程,要求用双色笔。(6)反馈检测、巩固提高(12分钟)
完成学案反馈检测部分,力争按下课能够完成。
五、教后反思 垂直于弦的直径也叫垂经定理,是初中阶段圆中有关计算方面比较重要的一节。本节课主要经过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折自制的圆形图片得出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它有无数条对称轴。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垂经定理的内容。第三个环节是利用垂经定理解决有关方面的计算。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我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具体经过以下5个步骤:
(1)让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圆形图片对折圆,找出圆心。(学生很感兴趣,有些同学折的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得出圆心,有些同学折的是两条斜交的直径得出圆心,但方法都很好。)
(2)让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其中一条不动,另一条直径向下平移,变成一条普通的弦,并且和原来的一条直径仍然保持垂直关系。
(3)让学生在自己的图片上画出与直径垂直的弦,并让他们把圆形图片沿直径对折,问学生会发现什么结论?(平分弦,也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问学生在什么样条件下得出这些结论的?
(5)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垂经定理的内容,教师再补充、强调并板书。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垂径定理,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在这节课中我感觉最成功的地方。
当然,整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对垂经定理有关计算方面的安排上欠妥,具体表现在:(1)把课本中赵州桥的问题作为第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解决稍微偏难,应该先解决一些简单的类型题。比如:已知弦的长度和圆心到弦的距离,求圆的半径这类题,这样的话学生不但巩固了垂经定理,而且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等再处理赵州桥的问题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2)垂经定理中平分弦的证明过程尽量给学生留点时间让学生板书出来,这样可以防止学生缺少主动性,并且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
(3)应该给学生渗透一些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总之,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我们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要真正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单纯的的知识接受者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三篇: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垂径定理的练习
《垂直于弦的直径》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分一条直径的弦必垂直于这条直径
B.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垂直于这条弧所对的弦 C.弦的垂线必经过这条弦所在圆的圆心
D.在一个圆内平分一条弧和它所对的弦的直线必经过这个圆的圆心 考查目的:考查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
2.如图1,⊙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OM的长为3,那么弦AB的长是().
A.4
B.6
C.7
D.8
考查目的:考查垂径定理的应用,利用垂径定理进行相关计算.
3.如图,⊙O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则线段OM长的最小值为().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
4.如图,AB为⊙O的弦,⊙O的半径为5,OC⊥AB于点D,交⊙O于点C,且CD=l,则弦AB的长是
.
考查目的:考查垂径定理的应用,利用垂径定理进行相关计算. 5.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为10 cm,最短弦长为8cm,则OM的长为
.
考查目的:考查垂径定理的应用,利用垂径定理进行相关计算.
6.如图,⊙O的直径AB平分弦CD,垂足为E,若∠COD=120°,OE=3厘米,则CD=
厘米.
考查目的:考查垂径定理推论的应用,利用推论进行相关计算.
三、解答题
7.如图是一个隧道的截面,如果路面在圆的半径的长.
宽为8米,净高
为8米,求这个隧道所
考查目的:考查垂径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考察方程思想.
8.已知⊙O的半径长为R=5,弦AB 与弦CD平行,AB=6,CD=8,求AB,CD间的距离.
考查目的:考查垂径定理的应用,利用垂径定理进行相关计算.分类讨论思想.
第四篇:垂径定理教学反思
《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教学反思
垂直于弦的直径也叫垂经定理,是初中九年级人教版第二十四章第2节内容,它是圆中有关计算方面比较重要的一节。
本节课主要经过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折自制的圆形图片得出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它有无数条对称轴。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垂经定理的内容。第三个环节是利用垂经定理解决有关方面的计算。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我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具体经过以下5个步骤:
(1)让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圆形图片对折圆,找出圆心。(学生 很感兴趣,有些同学折的 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得出圆心,有些同学折的是两条斜交的直径得出圆心,但方法都很好。)
(2)让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其中一条不动,另一条直径向下平移,变成一条普通的弦,并且和原来的一条直径仍然保持垂直关系。
(3)让学生在自己的图片上画出与直径垂直的弦,并让他们把圆形图片沿直径对折,问学生会发现什么结论?(平分弦,也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问学生在什么样条件下得出这些结论的?
(5)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垂经定理的内容,教师再补充、强调并板书。
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垂径定理,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在这节课中我感觉最成功的地方。
当然,整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对垂经定理有关计算方面的安排上欠妥,具体表现在:
(1)把课本中赵州桥的问题作为第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解决稍微偏难,应该先解决一些简单的类型题。比如:已知弦的长度和圆心到弦的距离,求圆的半径这类题,这样的话学生不但巩固了垂经定理,而且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等再处理赵州桥的问题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2)垂经定理中平分弦的证明过程尽量给学生留点时间让学生板书出来,这样可以防止学生缺少主动性,并且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
(3)应该给学生渗透一些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总之,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我们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要真正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单纯的的知识接受者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垂径定理教学设计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掌握垂径定理
3.学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的证明、计算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垂径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
垂径定理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圆形纸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地震造成我们小区的圆柱形供水管道损坏,现在工人师傅要为我们换管道,如图,他测量出管道有积水部分的最大深度是3CM,水面的宽度为6CM,这个工人师傅想了又想,也不知道该用多大的水管来替换,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运用教具与学具(学生自制的圆形纸片)演示,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实验,把圆形纸片沿直径对折,观察两部分是否重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圆是轴对称图形(2)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注:不能说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3)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4)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出示教具演示)。
2、请同学们在自己作的圆中作图:(1)任意作一条弦 AB;(2)作直径CD垂直弦AB垂足为E。(出示教具演示)引导学生分析直径CD与弦AB此时的关系,说明直径CD垂直于弦AB的,并设问:垂直于弦的直径它除了上述性质外,是否还有其他性质呢?导出本节课的课题.三、讲解新课---探求新知
(1)实验--观察--猜想: 让学生将上述作好的圆沿直径CD对折,观察重合部分后,发现有哪些线段相等、弧相等,并得出猜想:在圆O中,CD是直径,AB是弦,CD垂直AB于E.那么AE=BE,弧AC=弧BC,弧AD=弧BD.(2)证明:引导学生用“叠合法”证明此定理(3)对定理的结构进行分析(4)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表述(5)垂径定理的变式
四、定理的应用:
例1:(2008哈尔滨中考)如图,AB为⊙O的弦,⊙O的半径为5,OC⊥AB于点D,交
⊙O于点C,且CD=1,则弦AB的长是___________ 练习1:(08年福州中考)如图,AB是圆O的弦,OC⊥AB于C,若AB=8cm,OC=3cm,则圆O的半径长为多少?
精讲点拨:求圆中有关线段的长度时,常借助垂径定理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半径r、弦半a/
2、弦心距d,三者构造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知道两个量可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个量
例2:如图,两个圆都以点O为圆心,求证AC=BD 练习2:如图,在⊙O中,AB、AC为互相垂直且相等的两条弦,OD⊥AB于D,OE⊥AC于E.求证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五、小结与反思: 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你掌握了哪些思想方法? 你还有什么问题 ?
六、课后拓展:
1、(09年模拟)如图,已知AB、AC为弦,OM⊥AB于点M,ON⊥AC于点N,BC=4,则MN= ————.
2、你能帮工人师傅解决水管替换问题了吗?
3、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CD,AB=12,AB和CD的距离为 .
七、布置作业:习题,1,9
八、教学反思:
CD=1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