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单元欧美览胜教案
第五单元
欧美览胜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并能认识船歌这种体裁。
2、通过聆听、演唱,感受大调式的特点,了解相关知识。
3、通过演唱、欣赏,接触欧美优秀的音乐作品,领略其独特的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难点:大调式歌曲的色彩和特点。教
具: 电子琴,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音乐声中播放一组图片。
提问:刚才的画面大家熟悉吗?这些画面使我们想到了哪些国家?
(有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威尼斯水城、贝多芬、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等。异国风情。)教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去感受那异国的音乐 教师范唱歌曲《桑塔露琪亚》,学生听完歌曲思考:风情。
二、新授
1、学唱歌曲
《桑塔露琪亚》
(1)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歌曲的情绪怎样?是什么节拍? 船儿在水中荡漾,悠闲自在的情景。
歌曲的情绪比较明朗奔放,热情洋溢。3/8拍的拍子。
(介绍)《桑塔露琪亚》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船歌,是意大利作曲家科威特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的,歌曲描绘了人们在星月交汇的夏夜荡舟海面的情景。(2)跟琴学唱,注意三拍子的强弱对比。
(3)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形式,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及船儿在水中荡漾的感觉。(可以加上划船的动作边做边唱,体会三拍子的律动。)
2、讲解歌曲调式——大调式
以歌曲《桑塔露琪亚》歌谱为例,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音符,把这些音符按顺序排列成1 3 4 5 6 7,再找出歌曲最后一个音1,结合歌曲的情绪讲解大调式。由7个音组成,do 音为调式主音(核心音),适于表现明朗、宽广、热情等情绪。其调式音阶为 1 2 3 4 5 6 7 i,最后一个音落在主音上。
3、欣赏美国民歌《扬基歌》
提问: 旋律是否听过? 此曲体现了何种情绪? 歌曲是什么调式的 ?
教师补充:此曲被视为美国的第一国歌,旋律热情,轻快而活泼,如同美国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
4、欣赏
《孤独的牧羊人》
听这段音乐使我们想起了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讲述了年轻的音乐教师玛利亚在一位退役军官家里当家庭教师,通过音乐的魅力打动孩子们并和他们友好相处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电影里面好听的歌曲。欣赏《音乐之声》的片段《孤独的牧羊人》。补充拓展:感受“约德尔”唱法的魅力。约德尔唱法简介
播放一小段约德尔唱法视频
拓展练习:听赏
1、船歌听辨
2、大调式歌曲听辨
三、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了一组欧美地区的音乐,感受了它们的艺术魅力。同学们的演唱表演也很认真,希望大家以后能自己去探索,接触更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
四、作业
(1)课后练习歌曲《桑塔露琪亚》第二声部。
(2)去网上搜索和欧洲相关的艺术文化和了解欧美历史。
五、教后记
第二篇:第八单元《歌剧览胜》教案
教学内容: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歌剧览胜
(一)》 第1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的基本含义,能够正确区别舞剧和歌剧。
2、能够了解1-2部中国经典歌剧的基本故事情节。
3、能够学会演唱歌剧当中的一首歌曲,并进行简单表演。
教学重点: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能够做好歌剧表演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
(一)歌剧《白毛女》欣赏
1、与舞剧进行对比,歌剧的不同之处。
(1)观看舞剧和歌剧视频片段,对比不同。
两种艺术形式不同在主要的表达方式,一种用舞蹈一种用唱歌。
舞剧是舞台剧本的一种,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舞剧由若干要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事件、矛盾冲突。
歌剧(意大利语:opera,opere为复数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2)而由于各国唱歌的方式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各国的特色。
观看国外歌剧与国内歌剧演唱片段,对比不同点。
2、结合已学舞剧知识,谈一谈编排一台歌剧需要做哪些准备?
歌剧具备: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
然而编排首先需要一位好的导演;
需要专业的服装、道具、音响师;
需要出色的演员表演;
需要背景及背后工作人员;
齐心合力,共同完成,它是一项集体的艺术。
3、聊一聊歌剧《白毛女》的故事情节。(分小组讨论,各组相互完善)
剧本情节是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污辱其女喜儿,喜儿被迫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八路军来到了该地区,喜儿重见天日。
4、为歌剧《白毛女》划分故事章节。
(1)杨白劳、喜儿开开心心过年;
(2)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污辱其女喜儿;
(3)喜儿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
(4)八路军解救喜儿。
5、聆听2首《白毛女》歌曲,说一说可以将它们放置在歌剧《白毛女》故事的哪个部分?
聆听《北风吹》和《扎红头绳》
(二)歌剧《江姐》绣红旗部分表演前期准备工作
1、推选导演一至两人;
2、导演编排故事,对同学讲解故事情节;
3、安排服装、道具、音响各一人,与导演协商,自行制作道具并搜集音乐;
4、选出孙明霞、难友甲、杨二嫂、江姐、难友乙、送饭人等角色扮演者,分角色对(串)台词;
5、背景合唱人员练习歌曲《太阳出来了》和《绣红旗》;
(三)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歌剧,同时做好了歌剧表演前的基本工作,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表演歌剧《江姐》,这将是我们全班参与编导演的第一部歌剧,我将制作成录像送给大家,同学们,期待下节课的再见。
(四)下课仪式
教学内容: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歌剧览胜
(一)》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融入到歌剧表演中,尽情展现。
2、完整展现歌剧《江姐》绣红旗部分。
教学难点:学生能融入到故事,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歌剧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深巩固歌剧知识
歌剧(意大利语:opera,opere为复数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教师让学生与学生合作,简单了解各种演唱方式的不同。
(二)歌剧《江姐》表演前氛围营造
播放战争画面,革命者英勇牺牲及爱国视频。
(三)片段演练指导。
片段1——信到之前:
孙明霞:看样子敌人要逃跑了!
难友甲:天,就要亮了!
杨二嫂:国民党垮杆了!
江姐:不要忘了,毒蛇临死还会咬人一口。
胜利就在眼前,斗争会更加残酷的„„
表演指导:互相轻声的在耳边说话,但语言有力量,眼睛有神兴奋的神情。江姐第一句,面带怒色,在众人面前弯腰说话。第二句站直,眼睛望着远方,神情严肃。
片段2——信到后,念信:
表演指导:
送饭人:小心谨慎。
孙明霞、众难友、杨二嫂、难友乙:一直带着一种兴奋高兴的神情,从开信—游击队来了—国和国成立—五星红旗,兴奋之情一步一步升温,但又不能太高兴让看守发觉,因此压低声音说话。
江姐:低声有力的念信,第一段坐着念信,第二段站起来念信。安慰杨二嫂的话,要扶着杨二嫂的手臂说。欢呼的一段,走向前台低声有力的说,并带有手掌向上举高的动作。
片段3——绣红旗:
江姐:第一句台词激动地话语,并拿出红旗。第二句台词坚定,固执,不可否认的神情及语言。第三句台词召唤大家,并带有召唤动作。
送饭人:焦急的情绪但语速不宜过快。
众难友:迫切、急切、难过。
(四)联排,合伴奏。
(五)总结
我们班歌剧表演的成功有同学们不可磨灭的功劳,得要感谢导演、服装师、道具师、音响师、各表演者以及我们可爱的合唱团,虽然还有
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老师为你们的表演感到骄傲,自豪,你们在表演领域有了自己小小的成就,恭喜大家。
(六)下课仪式
第八单元《歌剧览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及其的发展。
二、了解歌剧的起源。
三、欣赏。
四、对外国歌剧与民族歌剧进行简单对比。教学重点:
一、歌剧欣赏。
二、歌剧的起源及其表演形式。教学难点:
一、歌剧的起源。教学内容:
一、《北风吹》(选自歌剧《白毛女》)
二、《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歌剧的起源
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歌
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非欧》。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起
源
一
: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
起艺术
产源
生的二
根
源
。:
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
歌
剧的源重
要
起
源
之
一
。三
起
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中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起
源
四
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
律
和
简
单源的和
声
伴
奏
。五
起
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
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同一首诗歌中,还可以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二)中国歌剧的发展
中国歌剧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从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亦属于“歌剧”性质,但还不是歌剧。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黎锦晖作曲),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作曲)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张昊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了先行作用。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马可,瞿维等作曲)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后来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为了与中国固有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到解放战争期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如《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等作曲),《王秀鸾》(艾实惕等作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歌剧得到了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
验,陆续涌现出《小二黑结婚》(马可作曲),《红霞》(张锐作曲),《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伤逝》(施光南作曲)等优秀作品。
中国歌剧的发展,自三十年代开始进入探索期,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形
式
出
现。
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总有
作
品
近
百
部
之
多。
二、《白毛女》
(一)歌剧简介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二)艺术形式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而这段歌词,是故事开始时,老杨给女儿买来一条红头绳,喜儿乐得又唱又跳的情景。
就文学结构而言,《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大胆的浪漫主义手法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典范之作。剧作由前半部分的现实主义向后半部分的浪漫主义的过渡,即见作者的集体智慧,也反映了《白毛女》在加工修改过程中的发展趋向和基本色调。
此剧采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调塑造杨白劳的音乐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乐突现喜儿的不屈和渴望复仇的心情等等艺术处理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
出的永恒旋律。
该剧在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传统。人物出场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不少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话剧的表现方法。
(三)形象简析
喜儿是《白毛女》的主人公,也是全剧所着力塑造的反抗的农民形象。她的性格和生活道路与杨白劳迥然相异。剧本在开头描写了她的天真淳朴,接着描写她在生活中所受到的一系列打击,最后才把她的反抗性推上了最高点。当她受到黄世仁的污辱后,也曾喊着“爹呀!我要跟你去啦!”企图自尽。但在遇救后很快就抛弃了“不能见人”的思想,决心为复仇而活下去。她表示“我就是再没有能耐,也不能再象我爹似的了。”她决然地告别了父辈的屈辱的道路。在她的性格发展过程中,正是一系列苦难的折磨,培育了她对地主阶级的不共戴天的仇恨。
杨白劳
杨白劳是喜儿的父亲,是与喜儿相对照的形象。他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很低,年关躲债七天,但忍耐使他遭受地主更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虽看清地主等的反动本质,却看不到出路,没能反抗,卖女后,痛苦自杀。他的形象告诉人们:劳动人民不奋起反抗旧制度,非但不能改变苦难的命运,反而会被旧社会所吞吃。
(四)人物原型
1930年代末就在晋察冀边区一带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记者给周扬写信,讲述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县易家庄一带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
(五)创作背景: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六)创作特色: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
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白毛女》是歌剧。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对话三者兼而有之,《白毛女》就是如此。歌词的语言是诗的语言,既要有节奏韵律,富有音乐性,又要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在音乐上,《白毛女》采取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又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在歌剧的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有机结合的传统,以此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推动剧情发展。人物对话采用的是话剧的表现方法,也注意学习戏曲中的道白。在语言上,《白毛女》的对白是提炼过的大众化口语,自然、淳朴,常使用民间谚语、俗语或歇后语。歌词凝练、深刻,一般采用传统戏曲唱段中句句押韵的方式,音韵和谐、铿锵,琅琅上口;同时学习了民歌和传统戏曲中抒情写意的方式,大量使用比兴、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巧用对比,也是《白毛女》的一个重要特色。杨家贫寒凄凉,苦度年关,黄家张灯结彩,欢度除夕,场景气氛的对比反映了严重的阶级对立;黄家堂后猜拳行令,狂欢作乐,堂前讨租索债,逼迫卖女,内外情景的对比揭示了地主阶级用穷人的尸骨建筑自己天堂的罪恶本质。特别是在人物塑造
上,剧中人物性格迥然不同,黄家主奴的凶残,杨白劳的纯朴忠厚,正反分明,对比强烈,形成尖锐的戏剧冲突,突出地表现了主题。在刻画反面人物时,多以夸张的语言突出其本质特征。如穆仁智上场时“讨租讨租,要账要账”的唱段和黄世仁上场时“花天酒地辞旧岁,张灯结彩过除夕”的唱段,就把狗腿子和恶霸地主的不同身份与丑恶灵魂表现得入木三分。
(七)重要意义:《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它是中华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它的成功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作品不仅对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对他后来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八)欣赏
三、本科小结
第三篇:第八单元《歌剧览胜》教案
第八单元《歌剧览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及其的发展。
二、了解歌剧的起源。
三、欣赏。
四、对外国歌剧与民族歌剧进行简单对比。教学重点:
一、歌剧欣赏。
二、歌剧的起源及其表演形式。教学难点:
一、歌剧的起源。教学内容:
一、《北风吹》(选自歌剧《白毛女》)
二、《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歌剧的起源
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第一部
公认的歌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非欧》。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起源一: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起源二:
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起源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中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起源四
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起源五
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同一首诗歌中,还可以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二)中国歌剧的发展
中国歌剧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从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亦属于“歌剧”性质,但还不是歌剧。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黎锦晖作曲),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作曲)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张昊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了先行作用。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马可,瞿维等作曲)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后来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为了与中国固有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到解放战争期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如《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等作曲),《王秀鸾》(艾实惕等作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歌剧得到了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验,陆续涌现出《小二黑结婚》(马可作曲),《红霞》(张锐作曲),《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伤逝》(施光南作曲)等优秀作品。
中国歌剧的发展,自三十年代开始进入探索期,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形式出现。
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总有作品近百部之多。
二、《白毛女》
(一)歌剧简介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
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二)艺术形式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而这段歌词,是故事开始时,老杨给女儿买来一条红头绳,喜儿乐得又唱又跳的情景。
就文学结构而言,《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大胆的浪漫主义手法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典范之作。剧作由前半部分的现实主义向后半部分的浪漫主义的过渡,即见作者的集体智慧,也反映了《白毛女》在加工修改过程中的发展趋向和基本色调。
此剧采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调塑造杨白劳的音乐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乐突现喜儿的不屈和渴望复仇的心情等等艺术处理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出的永恒旋律。
该剧在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传统。人物出场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不少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话剧的表现方法。
(三)形象简析
喜儿是《白毛女》的主人公,也是全剧所着力塑造的反抗的农民形象。她的性格和生活道路与杨白劳迥然相异。剧本在开头描写了她的天真淳朴,接着描写她在生活中所受到的一系列打击,最后才把她的反抗性推上了最高点。当她受到黄世仁的污辱后,也曾喊着“爹呀!我要跟你去啦!”企图自尽。但在遇救后很快就抛弃了“不能见人”的思想,决心为复仇而活下去。她表示“我就是再没有能耐,也不能再象我爹似 的了。”她决然地告别了父辈的屈辱的道路。在她的性格发展过程中,正是一系列苦难的折磨,培育了她对地主阶级的不共戴天的仇恨。
杨白劳
杨白劳是喜儿的父亲,是与喜儿相对照的形象。他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很低,年关躲债七天,但忍耐使他遭受地主更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虽看清地主等的反动本质,却看不到出路,没能反抗,卖女后,痛苦自杀。他的形象告诉人们:劳动人民不奋起反抗旧制度,非但不能改变苦难的命运,反而会被旧社会所吞吃。
(四)人物原型
1930年代末就在晋察冀边区一带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记者给周扬写信,讲述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县易家庄一带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
(五)创作背景: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六)创作特色: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白毛女》是歌剧。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对话三者兼而有之,《白
毛女》就是如此。歌词的语言是诗的语言,既要有节奏韵律,富有音乐性,又要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在音乐上,《白毛女》采取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又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在歌剧的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有机结合的传统,以此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推动剧情发展。人物对话采用的是话剧的表现方法,也注意学习戏曲中的道白。在语言上,《白毛女》的对白是提炼过的大众化口语,自然、淳朴,常使用民间谚语、俗语或歇后语。歌词凝练、深刻,一般采用传统戏曲唱段中句句押韵的方式,音韵和谐、铿锵,琅琅上口;同时学习了民歌和传统戏曲中抒情写意的方式,大量使用比兴、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巧用对比,也是《白毛女》的一个重要特色。杨家贫寒凄凉,苦度年关,黄家张灯结彩,欢度除夕,场景气氛的对比反映了严重的阶级对立;黄家堂后猜拳行令,狂欢作乐,堂前讨租索债,逼迫卖女,内外情景的对比揭示了地主阶级用穷人的尸骨建筑自己天堂的罪恶本质。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剧中人物性格迥然不同,黄家主奴的凶残,杨白劳的纯朴忠厚,正反分明,对比强烈,形成尖锐的戏剧冲突,突出地表现了主题。在刻画反面人物时,多以夸张的语言突出其本质特征。如穆仁智上场时“讨租讨租,要账要账”的唱段和黄世仁上场时“花天酒地
辞旧岁,张灯结彩过除夕”的唱段,就把狗腿子和恶霸地主的不同身份与丑恶灵魂表现得入木三分。
(七)重要意义:《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它是中华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它的成功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作品不仅对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对他后来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八)欣赏
三、本科小结
第四篇:第5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
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准备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们吗?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3、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第53页的第一题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例
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开始同桌交流)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口答)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练习中试试看放大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二、新授。教学例8。(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机器人比飞机贵5元。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
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宜几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几元? 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课本第52页。
学生独立填,再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1)出5元,要买的东西3元,应找回2元。
(2)出20元,要买的东西10元,应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买的东西0.50元,应找回1元5角。2元=20角
0.5元=5角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练习九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第10题: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角+2角=5角。
(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同一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列式计算?钱该怎么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3)抢答比赛:付给售货员2元钱买以上3种物品,应找回多少钱? 2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试试看。
(1)可以买()块这样的橡皮。(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角。(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
第五篇:第5单元 复习教案
第5单元《青春的脚步 青春的气息》单元测试题(鲁教七下)
课题:青春的脚步 青春的气息
课型:复习
授课:
审核:
授课时间:3-22
课时:2 【单元主题】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即如何调整心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如何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处理好自己的心理矛盾;如何处理和认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复习目标】
1、了解青少年的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
3、知道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基本方式和方法。【重点复习题】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青春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P5-7-8)三点。
3、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P10)
*
4、弹奏好青春协奏曲(解决青春期矛盾、消除青春期烦恼的方法)?(P11-12-13)
怎样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
5、心理冲动产生的不良后果(危害)(课本12页):
6、男女同学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作用;男女同学混合编班编组的理由?
*
7、男女同学交往需要掌握的原则。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怎样荡起友谊的双桨?谈谈男女生如何更好地相处,充分发挥异性效应? 假如郊游时,有异性参加,父母会交代哪些注意的问题?(P17页:因此,我们、、、、+P18-20三点)。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步入青春期,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烦恼。面对这些烦恼,我们的正确做法()
A.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胆的发泄出来
B.毫不保留的告诉别人
C.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别人交流
D.不要告诉别人,要藏在心里
2、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_____的表现。A.悦纳他人
B.孤芳自赏
C.悦纳自己
D.自命清高
3、女同学与男同学交往时不要()
A.自尊自爱
B.举止文明,谈吐文雅
C.清高自傲
D.方式恰当
4、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是()
A.幼儿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5、上初中后,张洋发现自己不仅比同学们长得矮很多,而且脸上还开始有青春痘,她为此十分苦恼。张洋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
①立即去医院或美容院动手术
②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
③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能长高,也会变美
④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像,因为我们的身体发育有的慢,有的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当自己脸上长了青春痘之后,正确的保健方法有()
①常用温水洗脸保持皮肤清洁
②少吃对皮肤有刺激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等
③保持情绪稳定,心情开朗
④病情严重时,应该用手挤压以防止其扩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伴随身体的变化,性意识的觉醒,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了一种神秘感,渴望了解异性,希望自己引起异性的注意。下列适宜中学生的行为的是()
A.穿高档名牌时装
B.外出活动,男生主动帮女生拿东西,干力气活
C.为引起男生注意,女生涂脂抹粉
D.出游时,大把花钱,以显示自己潇洒大方
9、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如渴望交际,珍惜友情,却又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朝气蓬勃,勇于探索,但遇到挫折又容易失去信心,悲观失望„„对这些心理矛盾,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有()
A.这些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可以置之不理
B.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
C.这些心理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它们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动力
D.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来调控各种心理矛盾,是非常有必要的
10、“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说明,在与异性同学交往过程中要()
A.自然大方
B.尊重对方
C.有相对广泛的范围
D.不拘小节
二、判断题
1.判断正误:异性同学交往是正常的,也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交往。()解析:
2.判断正误: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要注意分寸,不要过于亲密。()解析:
3.判断正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有益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带来许多困惑。()
解析:
4、班内同学都长高了,我却原地不动,别的男生很英俊,我却长出了毛绒绒的胡子,真感到羞于见人。判断:()理由:
5、欣赏自己独特的美,容易孤芳自赏,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走向自负。判断:()理由:
6、小霞说:早恋是感情问题,与学习无关,没什么了不起的。判断:()理由:
三、非选择题
1、星期天,妈妈发现周超捷将头发染成了三种颜色,而且还带左耳环,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怎么能打扮得如此古怪。”周超捷不以为然地说:“你真老土!好多同学都羡慕我这种新潮打扮,只不过他们没有勇气做而已。”妈妈又说了几句,周超捷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怎样打扮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1)你羡慕这种打扮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认为我们上初中后还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吗?为什么?
(3)请你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穿着打扮提几条合理建议。
2、小于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花也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简要分析小花不愿与同学交往的这种心理。
(2)“与同学进行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3)你认为小花该怎么办?
3、情景一:如今,我经常为一点儿小 事而冲动,为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烦恼。
情景二:近来,我常常喜欢在女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想引起她们的注意,对我产生好感,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分心。我想努力控制好自己,却又做不到。不知这是怎么了!
他(她)们应该怎么办?请你给他(她)们提几点建议,帮他(她)们消除青春期的烦恼?
4.以下是中学生陈刚和妈妈的一段母子对话:
陈刚:明天星期天了,我跟几个同学一块去看电影,行吗? 妈妈:有女生吗? 陈刚:有。妈妈:不行!陈刚:为什么?
妈妈:不行就是不行!
陈刚沉默了一会,极不高兴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作为与陈刚相约一起看电影的同学,你如何尝试正确地化解陈刚母子的矛盾?
【教学反思】
1.C 2.C 3.C 4.B 5.D 6.D 8.B 9.A 10.B
1.判断正误:异性同学交往是正常的,也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交往。()
解析: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故此观点正确。答案:√
2.判断正误: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要注意分寸,不要过于亲密。()解析:此观点正确。男女同学交往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答案:√
3.判断正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有益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带来许多困惑。()
解析:以良好的心态、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才能收获纯真的友谊。 答案:√
4、班内同学都长高了,我却原地不动,别的男生很英俊,我却长出了毛绒绒的胡子,真感到羞于见人。判断:(错误)
理由: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和身体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特征自己不能决定和控制,掌握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以正确的态度应对生理变化,接纳自己的外表。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外在美。同时,要注重提高自己内在的修养。
5、欣赏自己独特的美,容易孤芳自赏,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走向自负。判断:(错误)
理由:欣赏自己独特的美,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但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此不会走向自负。
6、小霞说:早恋是感情问题,与学习无关,没什么了不起的。判断:(错误)
理由: 青少年应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早恋会产生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妨碍我们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
1、(1)不羡慕。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 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服装、打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魄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2)要。因为上初中后,我们依然是未成年人,很多方面不成熟,缺乏独立能力,需要父母进行引导和帮助。(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为正确)
(3)简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最好穿校服等等。
2、(1)小花不愿与同学交往这种心理属于闭锁心理,这种心理会影响她与同学的友谊,影响她的学习,影响她的健康成长。
(2)“与同学们进行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不对,因为与同学进行交往,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感受集体温暖,增加学习的动力。
(3)在观念上,改变错误的认识;在行动上,积极与同学交往。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克服闭锁心理,与友同行”的理解与运用。第(1)问中小花的这种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交往的误区。根据有关知识,联系材料,解答即可;第(2)问是考查与人交往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第(3)问需要结合课本知识,联系材料,帮小花出出交往的主意。
3、答:这些心理矛盾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有时会使我们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等情绪,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调控好心理矛盾。当这些烦恼和苦闷出现时,我们应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与沟通,寻求它们的指导和帮助,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分享欢乐,调节情绪,排解烦恼。
4、解析:本题涉及前一课的内容,要把两课综合起来,首先要从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劝解陈刚母子,其次要说明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让陈刚学会与父母沟通,让陈刚的妈妈理解和认可异性的正常交往。参考答案:(1)青春期的子女和父母之间产生矛盾是正常的。遇到矛盾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积极沟通交流。
(2)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尊重、相信和引导青春期的孩子。男女同学学习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交往是必不可少的,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恰当的异性交往方式,不要简单地一味拒绝和阻止,那样不但会引起逆反心理,还往往会使以后的沟通更为困难,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