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
胡向东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丁• 特罗教授,在1962年提出了“精英”、“大众”、“普及”的教育阶段论,提出了“大众高等教育”概念,1970年提出“普及高等教育”概念,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三阶段论,至此产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根据马丁• 特罗的理论,在整个人口中,若18-22岁年龄段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
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存在着质的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学生通常是完成中等教育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学生住校并且不间断地(假期除外)学习直到获得学位。接受高等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精英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教学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个别指导,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师徒关系。学校的管理由学术人员即高级教授兼任行政职务。在大众化阶段,入学日益容易。学生是寄宿与走读相结合,同时,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趋向模块化,更加灵活,更容易接受,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学生在主要的学习领域或高校之间更加容易流动。教学形式一般是通过讲演进行,以讨论式教学为补充,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不同层次的初级工作人员享有学校管理权。学生不断拥有影响学校决策的权利。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对所有希望入学或有资格入学的人开放,其标准是个人是否愿意进入大学。这时接受高等教育逐渐被看作是一种义务,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在这一阶段,课程之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学生和教师之间直接的个人关系也更为复杂;还出现了如函授、电视、计算机等其它教学形式。在学校的内部管理上也越来越倡导民主参与。
在我国,以1999年全国性高等教育大扩招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开始过渡,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看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以质变推动量变,质、量共同发展”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提升:从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报名资格来看,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人很广泛,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观相吻合。
2.课程设置的改进:进入90年代以后,我们通过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组合,实行了选课制。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界限,实现了“大专业、小口径”的课程模式,这些措施的实行都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3.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立体交叉的高等教育体系,初步体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学校类型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伴随着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期特点出现的还有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良性的发展,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
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对教育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过于冒进和极端,数量的增长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各学校在进行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要认真评估自身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使学生不仅能够“进得来”,还要能够“学得好”,要使量和质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本来就不是也不应是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量的增长是“有质”的量的增长,质的提高是“有量”的质的提高。另外,二者的协调还共同受制于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当内外部条件不能满足需要时,二者的分离或不能同时兼顾便容易出现。因此,并不是二者不可协调,而是促使其协调的内外部条件如经费、管理等尚未得到满足从而引起二者的相对立。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其教育目标定位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不是少数精英。从这个意义上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从原来处于适龄人口顶尖的10%扩大到15%,使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国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
总之,在数量与质量及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一手抓数量增长、一手抓质量提高,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2.平衡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目前高等教育毕业生中出现了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的现象。造成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尽管大学生绝对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由于一些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不少大学生不能发挥个人所学,施展聪明才智。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以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各个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都不能被短期现象所蒙蔽,而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周期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保证能够培养出真正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并以此推动高等教育自身的良性发展。
3.平衡好各层次院校之间的关系
政府一方面要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改变高等教育就应该在研究型和综合型大学中进行,职业教育不能够被纳入到高等教育范畴中去的看法。另一方面,加大对这些院校的引导和扶持,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在办学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将这些院校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使学校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促进这些院校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的转型期,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充分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期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得到良性发展,让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973 年6 月,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世界经合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 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马丁•特罗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并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 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 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 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 时, 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 转向大众化。如果这个过渡成功, 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 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 时, 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化阶段。”
马丁•特罗的《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文中,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阐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普及”阶段过渡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以毛入学率为指标,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并且对每一阶段的量的变化都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他提出了三方面的数量指标:“成长率”———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巨大化”———高等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在校率”———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占适龄人数的百分率。接着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发展观出发,剖析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在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所存在的“质”的变化。他认为,伴随高等教育对象从少数精英向大众化过渡,直到普及化的发展进程,在观念上,接受高等教育从“少数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转变为“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和全体人的“一种义务”。在目的和功能上,从“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培养政府和学术精英转向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在高等教育系统方面,学校类型从单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演变为包括全日制、部分时间制、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等多种办学模式共存的多样化系统,学生的学习经历,从“住校的不间断学习”趋向延迟入学,时学时辍的现象增多。师生间原有的亲密关系逐渐淡化。学术标准从共同的高标准趋向多样化。课程从高度的专门结构趋向“灵活的模块化”,并逐渐淡化。在入学与选拔上,从根据“考试成绩、英才成就”到引入“非学术标准”,以及凭借“个人意愿”。在领导与决策上,社会公众逐步介入原来由“少数学术精英团体”所垄断的决策。在学校行政领导与管理上,也从“由学术人员兼任”转变为由“专业管理者、管理专家”专门管理并吸收校外人士参与。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即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382万人,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0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门槛。几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大幅度增加,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美国从1901年开始用了约40年才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日本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过渡;英国也在这个时期,用了1213年走完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程。中国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走完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看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以质变推动量变,质、量共同发展”的道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是高等教育观念的改变。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主体范围大大增加,绝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观相吻合。
其次,课程设置的改进。进入90年代以后,我们通过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组合,实行了选课制。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界限,实现了“大专业、小口径”的课程模式,这些措施的实行都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再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立体交叉的高等教育体系,初步体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学校类型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伴随这上述过渡时期特点出现的还有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总结出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的一些问题:(1)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应当如何正确看待。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大量增加,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现象: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现象并存。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分析了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其中在精英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相比,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治国精英和学术精英,它起到赋予这些精英以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高等教育是用来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是“天之骄子””。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在我国,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大学毕业生就是“国家干部”。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同时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地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就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而言,是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大学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变为普通老百姓,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观念与功能等的改变,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也必然发生变化。为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相关部门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毕业生也需要应与时俱进,改变精英高等教育的就业观,树立起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就业观。
(2)是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应当如何平衡的问题。在全国性大扩招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把完成扩招任务当成政治任务硬性压给各高校,不少地方高校受各种利益机制的驱动而大量扩招,使原本紧张的办学条件更趋紧张,多数扩招学校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更趋严重。一些高校学生宿舍拥挤、破旧;大多数高校基础设施老化,供电、供水、供气设施因资金短缺而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隐患;高校教学用房、图书馆和仪器设备、食堂、浴室及体育活动场地极为紧缺,无法满足扩招的需要。此外,一向被社会认为潜力很大的师资也已经处于全面紧张的状态。
(3)是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二者关系应当如何平衡。目前高等教育毕业生中出现了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的现象,近几年来各级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即为适例。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实践中人才的浪费。大学生绝对数量在逐年不断攀升,但是由于一些大学为了扩招而盲目设置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只负责扩招、普及,不考虑实际需求,导致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总体上说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且全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7.5%;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集中在国有单位,其中大多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中,在国有事业单位就职的占60%,而在企业的不足40%,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必然有别于马丁·特罗所描述的大众化的普遍模式。因此,在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使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得到良性发展,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高等教育管理学说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在1995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论稿》(姚启和、陈敏等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完善而成的。《高等教育管理论稿》一书曾在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和一些高等学校用作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或高校管理干部培训的教材。作者从事高等学校管理实践和研究40多年,近10年来一直对研究生讲授“高等教育管理学”课程,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和教学、研究的心得,也注意吸收或借鉴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同行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体系,力求论述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问题。作者在构思本书的体系结构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一、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实际出发上升到理论分析。当然要注意学科的内在逻辑和理论的系统性,但本书注意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符合认识规律,尽可能反映新的研究成果,回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新问题,并能适应培养和提高高校管理干部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还是一门新学科,如何构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找到逻辑起点,学术界正在研究探讨之中。也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极为复杂,难以抽象出一个可以兼容其他的起始范畴,找到一个适当的逻辑起点。每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逻辑起点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科。经济学方法论不一定能在教育学中适用。在自然科学中公理化方法为许多学科普遍采用。公理化方法是从经验事实归纳出公理然后利用演绎推理层层推论。同逻辑起点方法不同的是,公理就不是一个,而是几个。①这些看法不无道理。高等教育学尚且如此,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更复杂。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国际上许多著名的管理学著作都是管理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不是一位职业理论家;他的著作来源于他30年的实际经验。1937年切斯特·巴纳德在波士顿的洛厄尔学院作了8次演讲,系统地介绍了他的实践经验和基本观点,这些内容后来扩充成《总经理的职责》一书,成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著作。②美国的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所著《管理学原理》一书,现在已出第10版,并被译成16国文字,得到世界各地读者和教育家的好评。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把“重点放在以正确理论为基础的管理实践上”,“全书都用真实材料
说明管理概念和原理”。③这说明,不能认为实践经验的总结就没有理论,问题在于如何去总结和总结的深度。在当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的情况下,本书紧密联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来安排章节结构,似乎也可以自成体系。
二、力求讲清高等教育管理各方面的特点。适当借鉴外国现代管理学理论是必要的,但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只是作照搬照抄的介绍。“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④外国现代管理学理论讲了许多管理的共性问题,高等教育管理学也是一种管理学,当然离不开共性,要借答发源于外国的现代管理学理论。
第四篇:儒家学说发展
第三节 仁以为己任
——儒家学说的发展
儒家,影响中国历史2000多年,甚至还要长久地影响下去,它的光辉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阶段,它的思想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它的影子萦绕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里。所以,儒家是我们学习中不能跨越的学派,而儒家的文章贯穿着整个中学文言文的学习,并且还将伴随我们更长的时间,影响我们更长的时间,这个学派的内容必须重点掌握。
现在我们还是要考虑一个问题:关于儒家,现在在重读经典的良好社会风气下(我们暂且承认),出现了非常多的人出来讲解儒家经典,像于丹等,那么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解读呢?(或许你没有了解过她)你如何有自己的理解呢?在学习了儒家经典之后,我们要来回答这个问题。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儒家道统的传承,一个是儒家经典的解读。
先来了解儒家的发展变化过程,然后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儒家思想从开始到现在实质的内容还是不是“仁”?你如何理解现在的儒家思想?你如何看待孔子和儒家思想? 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这里不细说,著名史学家、儒学家钱穆有《孔子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仁”上,很多时候,很多东西都是别人这么一说,然后我们就这么一听的,就像大家说孔子的思想是“仁”,好,那就是“仁”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去思考过,真正去想过为什么,或者去理解过“仁”,后面讲儒家经典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孔子“仁”的思想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是“德政”(为政以德和为政以礼),而如果我们将孔子当做一个老师来看待的话,他所讲的实际上就是好好做人。首先要学习,并且注意学习的方法,“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有志向,并且坚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要诚恳待人,多替别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这里说的并不详细。但是从这些里面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点,孔子是平易近人的,而且不是枯燥的说教,我们在后面的阅读里面会更进一步地认识他。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点,孔子的思想是积极的,入世的思想。
下面我们将孔子的思想来和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前面我们大致了解了老子的“清静无为”、“顺乎自然”的思想,那么现在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比较孔子思想和老子思想。
第一,从孔子和老子为我们描绘的理想世界去看。《礼记·大同》中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孔子推崇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可以看出,孔子是从统治者的层面出发,从人自身内在的修养出发,去对社会造成良好的影响,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高素质,实现理想社会。很显然,谁去做这些有修养的人去影响别人,那么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并且去培养这些人,如何去影响别人,就是通过做官去影响更多的人,因此这就是后来发展成为儒家的入世哲学。
我们再来看老子的理想社会,《道德经》(第八十章)中提到: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地方:这个地方人很少,什么琐碎繁杂的东西都没有,没有战争,没有税赋,没有压力,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地种自己的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用和外人交往,这是一种和“大同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老子就是想找一块这样的地方,但不是想去营造这种地方,这就是老子的思想。所以后来我们看到道家思想就形成了出世哲学。
第二,我们从孔子和老子所推崇的核心内容出发。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不管是孔子,还是老子,都有他们自己的道。孔子的道是“仁”,老子的“道”是难以诠释的。既然提到了,我们就不得不对“仁”和“道”进行论述了。当然,这里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仁”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标准的,有的人认为“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人认为“仁”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有的人认为“仁”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然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忠孝节义”都包含在“仁”的内容之中。我认为“仁”的内涵是实践。内容是丰富的,但是难的是实践“仁”的内容,其实这也应该是“仁”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再来看老子的“道”,“顺乎自然”,“清静无为”,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老子的“道”是飘忽的,难以捉摸的,正如《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它确实是宇宙的大道,我们抛开那些难以理解的词句,从中也看到了“上善若水”,并非断章取义,我们确实从中看到了老子的胸怀和终极意义,他实际上和孔子一样,对世人饱含仁爱之心,他也提倡对世人的仁爱,而我觉得,老子是看透了世界,看透了人性,所以选择遁世,这也代表了很多哲学家的处世风格,我们可以从后世更多的哲学家身上发现这一点,由此,我们也可以从他对后世的影响中得出结论。正如很多人所说,孔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无为,无为是为有为”。
第三,我们从孔子和老子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他们的不同。前面所说的两点你会觉得他们都有相似之处,最终的结论都是“入世”与“出世”的区别,实际上并非如此,第一点是说明他们终极理想的不同,第二点是说明他们实际的中心思想有想通之处,第三点是说明他们的思想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不同,从而出现道家与儒家的分歧。而我们所要理解的是道家和儒家之间是一种互补,我们知道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很明显地带有儒家和道家的双重影响,这就是后世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儒道结合”。这里,我们就不详细地叙说儒家和道家的流传,因为我们后面马上就会说到,不做重复。那么总结一下就是,儒家和道家各自发展,但是在整个民族的性格养成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他们在不断地融合,形成了现在中华民族的性格,当然这里面还有佛教的影响,可能,或者说我们也已经看到了基督教等西方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的影响了。
好,关于孔老我们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另外一个儒家代表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也有说邹国为鲁国附属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言行记录在《孟子》中。我们在后面学习儒家经典的时候会重点提到。想了解关于孟子更多的信息,我们课后交流。
下面,我们接着介绍儒家学派代表----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当世尊称为“荀卿”、“孙卿”(避汉宣帝刘询讳)。主张“性恶论”,常与孟子“性善论”相比较,这里不做比较。对于儒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对儒家经典的整理和对“礼学”的发展,在儒家一派形成自己的“荀学”,韩非和李斯是其入门弟子,苏轼《荀卿论》中有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荀子作品丰富,我们来学习他晚年的作品《劝学》,来阅读1.3.1.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在孔子辞世之后总共分为八派,我们就不一一细说了,而关于春秋战国之后的儒家学派发展,我们在讲到时代的时候再细说。
再来看儒家经典,我们应该知道“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书我们都耳熟能详,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那么你了解多少呢?我们课本上选取了很多的小段落,我们也会学习到很多段落,那你对整部书有没有什么印象呢?你对整个儒家有没有印象呢?从这些书中,你学习到多少呢?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能影响中国这么多年呢?好,带着这么许多问题,我们来重读经典。《论语》是记录孔子以及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书籍,通行的今本《论语》全书共二十篇,其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这里本来有一段“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悬案,就是古今《论语》之争,想了解的话我们有空再说,这个悬案到今天也没有定论。)我们初中阶段几乎每一个学期都要学习《论语》,背诵里面的段落,到了高中,我们还是要学习它,确实 2000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学习《论语》,究竟,它的魅力何在?它的精髓何在?它的光芒何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1.3.2.学习了《论语》之后,我们来看探讨它的意义,这里面很多观点只是个人观点,朱熹解读《论语》是按孔子的生平事迹去看待(据《论语序说》),一个人经历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我觉得,从这个方面去看《论语》是恰当的,因为《论语》本身就是一部语录体的书籍,从孔子的言行中,我们能更好地解读《论语》。而从另一个方面将《论语》分类看待的有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里是将《论语》重新分类,按照为人处事,为政为民,家国天下等方面去理解。此外,现在我们看见“百家讲坛”上对《论语》的一些解读,那肯定是一种通俗的,娱乐大众的形式,主要是将我们现在生活中事和《论语》中的话相互联系,但是也不失为一种解读《论语》的方法,只是不再注重《论语》的内在精神了。
在大致了解了《论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论语》的精髓在于“仁”,这既是一个指导思想,也是终极目标;《论语》的魅力在于“仁以为己任”,将“仁”这个概念实行下去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论语》的光芒在于孔子,颜回,曾子等人已经实践过,并且告诉我们这些可行,可以达到“仁”,所以全天下的人都被这光芒吸引。认识了《论语》之后,我们来看《孟子》。《孟子》全书七篇十四卷,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成书于战国中期。里面大致论述了孟子的“仁政”、“王道”、“民本”思想,我们来阅读1.3.3.我们接下来看《大学》,此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曾子所作,北宋二程极力推崇,南宋朱熹将其单独列出,作为“四书”之一。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看阅读1.3.4.《中庸》原来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和《大学》一样,经宋代儒学发展,推崇“中庸之道”,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在《论语》中,“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其内涵十分丰富,这里我们不讨论,我们来看它的实际内容,阅读1.3.5.了解了“四书”之后,我们来看“五经”。”“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诗书礼易春秋”,原来有“六经”,后来《乐经》散佚,剩下“五经”,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我们来了解一下“五经”,阅读1.3.6.《诗经》我们这里先不说,留待诗歌再说专题再说,虽然,我们可以理解为“灵气神韵”;《尚书》主要讲的是古代王室诰命、誓词等,我们可以理解为“帝王之道”;《礼记》是春秋战国时期礼仪制度的汇编,分为《大戴礼记》(戴德编)和《小戴礼记》(戴圣编)两种,我们可以理解为“礼仪举止”;《周易》分为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有六十四部,传的部分有说是孔子对周易的解读,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周易》是算命的书,实际上,它是一部哲学书籍,建立在阴阳二元论的基础之上,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了总结,并且能够引导人们做出基本的预测,而我们自己也有这种能力,比如:天空阴云密布,你就知道可能要下雨了,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未卜先知”;《春秋》是一部史书,文字简短,所以后来出现“春秋三传”,分别为《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左传了,那么关于《春秋》以及更多内容我们在讲到历史专题的时候再看,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史为鉴”,这样儒家通过“五经”来达到锻造一个完人的目的,试想这样一个人:文采飞扬,出口成章,胸怀大志,通晓古今,未卜先知,举止优雅等等等等,那么你觉得这个人会是什么样子的?而儒家就是要我们大家都成为这个样子的,这是一个社会的追求,而有时候,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人类追求完美的自身要求。
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发展和传承,也阅读了很多儒家经典,那么你现在对儒家思想有没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儒家对每一个个体有要求,也给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对一个群体有要求,也给出了目标和规范;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有要求,也给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施政纲领。儒家思想主导中国历史2000多年,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孜孜不倦地教诲每一位来者,谆谆嘱咐,语重心长;就像一条久远的大河,无声无息地哺育每一个生灵,汩汩深情,源远流长;就像一曲悠扬的旋律,轻盈细腻地涤荡每个人的心灵,声声刻骨,句句铭心„„
第五篇:足浴设备发展三阶段
网络盘点足浴设备发展三阶段
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妃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都运用足浴来强身健体;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近代京城名医施今默也是每晚比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
由此观之,足浴之举古来有之。随着足浴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对足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催生了足浴保健行业的发展。足浴设备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1)原始阶段——简单木桶式洗脚盆。此阶段多半出现在古代或者近代,此时的足浴多半是外部单独加热、亦无机械按摩穴位刺激等功能,当然可以手动的放置药物浸泡加以足浴效果更佳。其更多的是用热水对足底穴位的一种血管刺激,功能有限。
(2)探索阶段——传统机械滚轮足浴盆。这个阶段也是足浴设备百花争艳的阶段,随着人们对足浴保健认知的普及,很多厂商也借着这股东风发力,不断壮大自己在足浴行业的影响力。此时的足浴盆,基本能够实现自动加热,简单的机械滚轮按摩,有些也有简单的红光或者活性氧理疗杀菌,这也是足浴设备行业的一种初步的探索。在探索阶段的种种足浴盆或者足浴器,基本能够实现对足底穴位的一个浅层按摩,虽然按摩力度不均匀,活性氧红光杀菌理疗不彻底,但是也是对足浴行业的一大突破和超越。此等足浴设备提供商如泰昌、璐瑶、美妙比比皆是不甚枚举。
(3)成熟阶段——超声波足浴机。近年来,超声波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家电行业里面,特别是欧美国家相对来说已经是相当普及了。超声波技
术应用到了足浴设备的同时,也宣布了足浴行业进入一个成熟阶段。这等设备目前以从事超声波行业已有十几年历史的广东固特超声实业有
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康道超声波足浴机为代表。
① 从设计理念上看。不仅仅继承了原始阶段和探索阶段足浴设备发展中的精华部分,比如自动加热自动机械按摩、红光理疗活性氧杀菌等等,更重要的是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超声波技术,让整个足浴设备变得科学人性化,真正实现足浴和身体理疗相结合。
② 从按摩力度和均匀度来看。传统阶段足浴机的机械滚轮按摩只是一个局部的浅层的机械按摩,而且力度不均匀,对脚底穴位刺激不到
位,而超声波足浴机,因为是通过超声波产生水分子爆破,振动水分子,只要在水面一下的部位都能够实现一个全方面均匀力度的按摩,充分刺激脚底穴位,加强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③ 从杀菌力度。对于脚臭脚痒的人来说,一定是足部细菌太多,用传统的足浴盆或者热水来泡一泡最多只能起到一个暂时的缓解的作用,而超声波足浴机通过振动对水分子造成强烈挤压,水分子爆破能在瞬间产生巨大热能,是最有效的物理杀菌方式。能将介质中的有害细菌瞬间杀死,并持续保持介质环境的清洁。同时又继承了传统足浴盆的一些红光和活性氧二次杀菌消毒,可以说对于脚臭脚痒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款机器推荐。
总的来说,足浴设备从最初原始木桶洗脚盆阶段到现今的超声波足浴机阶段,不仅仅是工业上的一次飞跃,更多的是在足浴保健生活上的一次突破。相信超声波足浴机的诞生,将会给足浴保健消费者一个更多的消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