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时间:2019-05-13 19:4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第一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规模日渐扩大,高职院校的规模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难以解决挑战和问题。因此,做好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1、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据教育部资料,“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50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毕业生规模增长到2010年可能达到峰值,之后才逐步趋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将有超过600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如何找工作、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情况非常严峻。

2、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逐年增加,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不断挤占有限的就业空间

据资料显示,2009年存有60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根据近几年的统计也发现,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而2009年全国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人。致使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571万人上升到目前的795万人。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这为本来就日益研究的大学就业形势平添了更大的障碍。

3、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娴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都是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并且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各高校要重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抓毕业生技能的提高,如专业技能、实用文体写作技能(如决策书、合同书、会议纪要、市场分析报告、广告文体)等方面技能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方面的教育培养。

4、用人标准不断提高,增加了就业难度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而且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而且动手能力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已经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他们选择人才更加注重素质、能力和品德。这种抬高门坎的现象为毕业生步入合适的岗位,顺利实现就业增加了难度。

第二篇: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翻开任何一部世界高等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特征。英国也是如此。

世界 精英教育(15%)大众教育(50%)普及教育(50%以上)

英国 博雅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60年代为分界

60年代以前:博雅教育长达千年(千年名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一、60——70年代中期

开始高等教育大众化

1、《罗宾斯报告》:高等教育的课程应该向所有在成绩和能力上合格的,希望介绍高等教育扩招(降低录取标准,更多的人进入大学)

2、双重制:高等教育分为大学由大学构成的“自治”部分和由大学以外的各种学院构成的“公共”部分。

传统的大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是学术自由。

公共教育,工科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大学。学校猛增,使更多的人工读交替制:学校学一年,到企业工作一年,回学校学习。

3、质量保证:一下子产生了这么多的高等学校,学校的办学质量就成了一个很急迫的问题,英国主要通过学位制度来确保高校的质量。分为:(1)传统的大学有高度的自治权,当然就有学位授予权(因为这些大学有着浓厚的精英思想,或者说精英情结,重视学术研究,如(剑桥,牛津),怎么说呢,这些都是名校,对质量比较看重,国家和民众放心);(2)对于那些新生的高校,英国专门成立了“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负责全国的公共高等教育的学位授予,采取国家管理的形式。

4、学群教学,导师制的保留,多元评价机制(教师,学生,第三方)

二、70——80年代中期

高等教育市场化:经济危机,政府缩减教育经费。学校为生存,自寻出路,与企业,工厂展开合作,高校开始和社会紧密联系,走向市场,积极发挥高校的社会功能。

三、80——90年代中期

已经完成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1995年,入学率达45%,北爱尔兰已达50%),(前面我们说过,英国怀有强烈的精英教育情结),这一时段,在已经完成大众化之后,向普及化迈进的过程中,英国更加关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先后成立了多个高校管理机构(如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英国质量与课程委员会等),较好的保证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

四、90年代至今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

对比中国,中国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颁布,之后,全国大规模扩招,扩招是好事,数量得到了提升,但质量却被忽视了,该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一些好的,适合我们国家的做法。

第三篇:大众化餐饮发展研究

大众化餐饮发展研究

摘要:新时期,随着人们餐饮消费观念的成熟,大众消费将成为餐饮市场的消费主体,旅游饭店餐饮业为适应市场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施大众化经营成为必然趋势。只有制定适应旅游饭店餐饮业发展的大众化经营策略,才能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大众餐饮 经营策略

一、引言

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分析显示,大众化餐饮仍然是需求最大的市场。大众化餐饮是指相对于酒楼、宾馆等高档的餐饮服务,中低档的餐馆、进行连锁化扩展的餐馆针对中等及以下收入水平的消费者需求提供的包括中西快餐、早餐、正餐中的家常菜等在内的餐饮服务。

大众餐饮的目标客户群涵盖社会的各个阶层,经营范围广泛并且依照顾客的需要可随时进行更改,餐厅的选址、布局、定位等非常灵活。其界定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便利快捷(convenient):制售快捷,食用便利,服务简便、迅速、高效,满足客户的基本需要和节省时间两方面的需求,服务方式遵循便利顾客的原则。

经济实惠(cheap):提供配套、合理、适中的菜品及服务,经营价位低廉物美,物有所值,与顾客的消费水平相适应,满足其“精打细算”的节俭心理。

卫生安全(clean)餐饮单位持合法有效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状况较好,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满足大众基本的食品安全和清洁的要求,提供无公害的就餐食品。

二、我国大众化餐饮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需求量很大。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休闲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外出就餐,从社区的居民到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学业紧张的学生族,都倾向于外出解决饮食问题。

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不断增加的流动人口,由于其收入往往处于中低水平或者时间紧迫,也加入到在外就餐的队伍,构成了大众化餐饮庞大的潜在顾客群。同时,外出就餐也成为居民的亲友聚会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居民在外就餐的花费持续升高。2005年全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达到680元,比2004年高出100元,同比增长17%。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省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已超千元,餐饮企业节假日市场的营业额较平日普遍增长2O%以上。据商务部监测,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五一”黄金周增长15.5%,其中餐饮业增长17%。

(二)市场增长速度很快。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78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仅为54.8亿元,经过20年的发展,到1998年餐饮业的零售业达到2816.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0倍。自1991年以来,全国餐饮业零售额每年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2005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达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净增133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重达到13.9%。2006年,我国餐饮业市场活跃,继续呈现又好又快的稳步发展态势,餐饮消费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全年零售额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净增1458亿元,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比GDP增速高出5.7个百分点,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增长了188倍。2007年1至4月份,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3880.1亿元,同比增长17.6%,比去年同期增幅高出3.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3.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9%。商务部预计2007年餐饮业市场运行将继续以17%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中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将达915元,全年零售额有望达到12100亿元。

(三)市场进入门槛低。餐饮业的行业是一个起点较低的行业。投资者只要有一定场地、资金就可以营业。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餐传统手工、经验式的制作工艺特点也不会产生较高的行业技术标准门槛。不需要投入很高的技术、太多资金,经营风险较低,获利相对有保障,尤其对于街头流动摊点,又没有房租、税收等的压力,吸引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或者城市外来人员加入大众化餐饮服务提供的行列。此外政府部门对于进入餐饮行业的限制措施也不严格。

(四)分布广泛激烈的市场竞争分化出多种大众化餐饮的业态,如家常菜为主的大众餐馆、满足快节奏生活的快餐,简捷方便的社区店和街道的早餐点,人口流动密集地段的便当与流动餐饮,适宜旅游与休闲的小吃广场等。这些业态形式,加上较低的行业进入门槛,巨大的潜在客户需求,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大众化餐饮市场。目前,各式各样的大众化餐饮企业充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流动人口、外出人员提供物美价廉、简单便捷的餐饮成品、半成品、方便食品等等。“放心早餐工程”推动着早餐点网络逐渐拓展,学校、医院、火车站等附近地区的流动餐点连续不断。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连锁性餐饮企业也迅速扩张,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集团(企业)共计300个,三年增长了64个,其中快餐类从2003年的78增长到2005年的117个。同时,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达到8514个,其中快餐业的门点数达到4178,两者比上年均增长了12.3%。

三、我国大众化餐饮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卫生等隐患较多。由于大众化餐饮企业规模不等,食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人员素质整体不高,流动性相对较强,卫生部门的监管难以到位等原因,其卫生消防安全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从2006年至今,一连串的餐饮安全事故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2006年沈阳市“3•15”爆燃事故中,鑫大同江海鲜大排档——个人经营饭店——未经过消防审批,私自后厨安装了液化气加压阀。饭店工作人员用燃烧的烟头查找后厨液化气的漏气点时导致燃爆,造成后厨工作人员3人重伤、8人轻伤的严重后果。2006年6月,北京电视台调查发现,一道北京的时尚美味小吃——麻辣小龙虾铅和砷的含量超标。2006年8月,媒体曝光南京餐饮企业为节省成本重复用油的“口水油”沸腾鱼事件。同月,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的“佳肴”——福寿螺,导致160多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属于脑膜炎一种)。仅仅因为厨师对于凉拌福寿螺操作理解有误而产生了这样的安全问题。国人一向推崇的洋快餐业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06年2月麦当劳薯条检测中发现含高量危害物质——反式脂肪。目前,麦当劳、肯德基已宣布拟在美停用含反式脂肪的烹调油,而在中国还暂无换油计划。2007年3•15前夕,肯德基在陕西榆林、咸阳地区曝光使用“滤油粉”,以“抛光”混浊煎炸油,延长食用油的寿命,目前其安全性尚不能确定,但无疑已经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诸多案例说明目前的餐饮市场安全隐患颇多。

(二)污染、能耗较大。能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温总理将节能降耗和保证环境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餐饮业作为高能耗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不合理不科学的行为和现象。一是全国各地浪费的现象严重,据有关材料反映,上海市日产餐饮垃圾1100吨,济南市一天倒掉300问饭菜。同时不注重废物回收,污染大气、地表环境,恶化人们居住条件,同时造成的部分水体污染,引起水生动植物的死亡。二是餐饮企业在用电用水以及消耗品方面也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如有些空调系统起行不加控制、锅炉无回收设施等。三是流动摊点,如露天餐饮、烧烤、早餐、夜市餐饮等,油烟、粉尘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市容市貌等,与政府倡导的高效节能、保护环境、居民提高自身生存环境的要求相悖。

(三)菜品质量不稳定。中国餐饮业一向采用经验型、手工操作为主导的方式,烹调过程中个人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很强,科学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面向中低端市场的餐饮企业、流动餐点,菜品原材料货源杂、质量和价格不稳定,菜具不一致,盛器的使用不严格如一,制作的流程不标准,出品的时间不严格,色泽味上也不统一,加之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等,导致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稳定性较差,成为中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同时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餐饮业整体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还有略显不足,现今还未形成科学、规范的原料采购、运输,检验、菜品加工、销售渠道全程的跟踪监督机制;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营养标准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中餐烹饪品种繁多、色香味形的优势反而转化为中餐企业的劣势。客人投诉菜品和服务不稳定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由于餐饮行业进入的门槛低,对投资者资金、技术等要求都不高,政府对餐饮行业的进入限制很少,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大量的下岗工人或外来的务工人员涌入其中,这些小摊贩充当了市场的补缺者。但随之而来的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落后,文化程度不高,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系统接受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的很少,经营管理理念、复合管理能力更是几乎不具备,从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发展。

四、促进大众化餐饮发展的策略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大众化餐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餐饮产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支柱产业,其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2006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的数据,1997~2002年餐饮业实际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六年期间持续上升,从1.22%增长到1.93%。同时,餐饮业因其具有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的双重特性,在满足大众的差异化需求,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在肯定餐饮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充分使用政府规划的手段与市场调节的手段:一方面,在地区商业规划中,应当重视对大众化餐饮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即各城市在发挥地方特色,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的同时,应注重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发挥不同行业间的连带效应,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另一方面,借助市场化手段,调节餐饮企业的供给状况。由于餐饮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某些企业的运作欠规范,服务质量较低,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餐饮企业在就餐环境、菜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标准上下功夫,改善供应产品质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二)促进大众化餐饮发展的具体策略

1、政府加强管理,督促餐饮企业消除各种潜在隐患为保证居民就餐的安全,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卫生安全管理,增强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各个环节的食品监管力度,建立和健全各种卫生安全检验标准,并认真落实相关的各项规定,如《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饭馆(餐厅)卫生标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等,引导餐饮企业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原料进货检验验收制度、可追溯制度等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的卫生安全保证能力。对从业人员执行健康制度,开展食品安全教育。针对大众化餐饮企业存在的诸多隐患,还要重点抓好中小餐馆、流动餐点的卫生、安全监管以及人员密集及事故多发场所的消防安全,确保消防设施完好,疏散通道畅通,清查各种事故的隐患。

2、强化节能降耗。配合中央有关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相关要求,鼓励和倡导餐饮企业采取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饮食业污水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报批稿)、《饮食业潲水油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控制规范》(报批稿)、《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保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宣传和引导居民的合理、节约、绿色消费。

3、鼓励中餐工业化的探索,加快中餐工业化进程,降低中餐的制作成本。将传统的中餐手工操作变成工厂化操作,提高菜品制作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业效率;在每一种菜点从原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均遵循特定的工艺流程,每一道工序都采用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条件;建立统一的菜点质量标准,并设立有相应的控制手段,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控制菜点质量。同时,商务部应牵头,联合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组织选择有代表的、有实力的企业,进行重点中餐工业化餐饮企业培育,并组织各种相关技术的推广活动,促使中餐与国际接轨。

4、鼓励菜品创新,建立菜品标准化体系,奖励菜品的研究开发建立各种菜品制作程序及关键工序的技术标准,引导餐饮企业根据消费者多层次需求,提供相应的特色饮食,鼓励大佬餐饮企业在菜品烹饪原料、使用的器皿、工艺的科技含量、风味特征、审美价值、营养功效等方面推陈出新,奖励各种菜品研发活动,打击剽窃他人菜品行为,从而遏制菜品同质化倾向,延长菜品经济生命周期,丰富菜品品种,增强餐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5、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餐饮人员的素质由于我国目前的餐饮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要求,亟需建立培训与培养并重的餐饮人才教育系统,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兼具系统性和超前性的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培养既熟悉餐饮方面的知识又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通过立法,实行餐饮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学习世界知名餐饮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本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人员管理和培训系统,加强对员工业务及职业道德的培训,提升餐饮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6、柔性管理鉴于许多流动餐饮企业对社会大众化餐饮的市场补缺作用,应当对流动餐饮企业采取相对“柔性”管理,即不依靠制度法规等强制性外力对流动餐点进行管理,而通过教化引导流动餐饮企业发挥内在的自觉主动精神,自我约束,从而实现城管部门、流动餐饮企业的和谐相处。最近,上海、重庆、北京等城市已经对流动商贩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方法,“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一方面逐渐松动对小商贩的限制,划定特定的经营区域,建设城市整体规划的商业设施;另一方面,政府正确引导,加强监管力度,为市民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 丁肇青.旅游饭店餐饮大众化经营策略探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

[2] 舒伯阳.经济型饭店经营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 唐德鹏.现代饭店经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第四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郭 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逐步驶入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1999年7月,国家作出高校扩招战略决策以后,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平台,出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在新世

纪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英才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总趋势。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入学人口的15%后,便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这一观点虽然直观,但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本质特征。实质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数量。从我国目前情况看,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2002年达到320万,是98年的3倍。到2003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600万,毛入学率达到15%,[2]其中北京市的毛入学率为49%。按照国际通行的口径,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正处于英才教育的转折期。但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学校的功能和规模等仍停留于英才教育阶段,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育才理念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各个种类、各个层次的人才,而且,与各种职业相对的技术逐步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行政主导的计划模式,现行高等教育的设置、布局、结构等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格局,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许多专业已明显落后时代要求,而一些急需的专业则未列入高等教育范畴。因而,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便出现了市场适应性差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育才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和错位现象,没有体现市场选择和市场导向的作用。

第二,管理体制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一方面,高等学校要面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参与竞争,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最佳效能;另一方面,要提升高等教育产业观念的认识,将高等教育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变革办学体制、改变投资机制。但从目前情况看来,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行政主导模式,高等学校带有行政附属的痕迹。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一些地方的发展政策中也把高等教育视为公益性和福利型事业。忽略了它的产业特性。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投资机制等仍在一定程度上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对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办学水平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门槛,表现为规模扩大、学校数量增多、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但从总体上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有限和利用率不高的状况仍未有根本的改观。高校的数量、规模、结构、设施等尚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入学需求,名校和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还基本上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

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把招生作为生命线,把精力主要放在招生上,一味扩大招生规模,转眼间在校生超过了万人。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资源缺乏。教育发展很快,仅以师资队伍建设而言,相对滞后。绝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师生比超过1:20,有的甚至超过1:50,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偏重,教师成了讲课的机器。为了开课,不得不从外面聘请教师,有的高职高专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至于教师的资格、学历层次、职称、专业能力,那就更是一言难尽了。因此,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矛盾的焦点转移到高等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上来了,对教育质量十分关注。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第四,社会承受能力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和家庭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的过程。在计划模式下,高等教育作为计划性的、福利性的一种教育,个人基本上不负担有关教育经费,然而在大众化阶段,国家虽然提供一部分教育经费,但高教的主要支撑者是老百姓。高等教育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缺的消费将纳入公民的消费结构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高等教育大众化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大众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高等教育也与经济发展一样呈“二元结构”,大城市已步入大众化,而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升学率则相当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农民、下岗工人等低收入群体和大量的贫困人口对高等教育的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很多人拿不出钱供子女上大学。这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要障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状态相关联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其体制、规模、结构、功能等的过程。在现阶段,必须根据高等教育实际状况、各种客观性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大众化阶段。

(一)以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过去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不仅受到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而且也受到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国有政办”,办学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在大众化进程中,必须打破这种单一的、落后的办学方式,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实行多元化、社会化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采取多种形式举办高等教育,首先必须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我国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弱国。人才需求量大和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坚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要的支撑力量。其次要开辟筹措教育经费的多种渠道。在现阶段,我国政府的税收尚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因此,要通过收取学费和举办产业、积极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与国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追求的是规模、结构、效益、质量协调统一的目标。其中结构的优劣,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因而,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素质的社会适应性为着眼点,尽快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按大众化要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类别结构。即既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教育,也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业余教育,形成多种形式、各种门类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要注意发展使包括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员在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另一方面,要调整专业结构,在专业布点上,适应市场需求,减少重复设置。改变各高校专业设置同构化发展的倾向,创造条件设置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及其专业,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使高等教育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加快发展速度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加强国家调控的前提下,强化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是大众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克服过去单纯运用行政指令手段和计划模式进行调节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教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高等教育始终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

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还必须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不顾教育规律和办学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也就是说,既要充分挖掘现有高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高校达到合理规模,提高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同时也要通过联合办学、合并等形式,使高教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高校建设走出小而全的传统模式,(四)以政策支撑为保障,推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能缺少国家政策的支撑,其中最受群众关注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最难把握的是个人投资政策。目前,提高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政策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实际上,高校扩招后,所需正常教育经费的相当一部分也是靠学生缴纳学费来解决的。目前这部分经费约占估算成本费用的25%左右,绝对额大约为5000-6000元人民币。事实证明,坚持并正确制定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能否向大众化顺利发展的关键。

从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实际执行个人投资政策,必须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具体来说,首先要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按各地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确定合理的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解决高等教育的区域失衡问题。其次要根据社会各阶层收入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消费政策,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学生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照顾。特别要通过发展校办产业、组织勤俭办学、开展扶贫助困等办法,使低收入家庭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获得学费来源和就学的机会。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展开的,没有历史的、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当前,我们必须着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切实解决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体制、结构、规模等各个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不断满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人才资源的需求。

第五篇: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摘要]应用型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在中国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批优秀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已是不远的未来。因此,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的产生、特点及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我国一般性高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应用型大学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在校生人数倍增,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等等。至2008年秋季入学,中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23%,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意味着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应用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其内涵、特征以及发展途径逐渐成为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关注的焦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我国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可行途径,这对于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型大学的产生

(一)社会的发展与大学功能的分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使得企业对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细化,这就要求大学不能仅仅为统治阶级培养有知识、有教养的精神贵族,而且要为工农业生产发展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和基层工作人员。此外,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广大民众有能力也有需求接受高等教育,上大学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和高等学校的功能分化。很多高校开始关注工业社会的生活,接近社会文化的底层,把职业课程逐步引入大学课堂,并越来越注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以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个人需求,“直接为社会服务”成为了这些大学的第三个功能。正是由于大学功能的分化促使大学类型也逐渐多样化,一种新类型的大学诞生了,这种大学兼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即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又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把这种大学就叫做应用型大学。

(二)国外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应用型大学

1.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①。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急需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现场工程师。当时所有大学的毕业生过于理论化,而职业教育又难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一线高级技术人员和现场工程师的要求,需要提升教育层次和创新教育类型,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应运而生,英文翻译为Applied Science University。它定位于满足职业需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属于非学术性的高等教育,学制四年半。这类大学自诞生以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与德国的学术性大学一起构成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类型之一。

2.澳大利亚的科技大学网络,②。澳大利亚的大学大致分为三个集团,即三类:第一类是研究性大学,属于学术、研究型大学;第二类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建立的大学,这类大学很想发展成为研究性大学;第三类是从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的学校,统称为科技大学网络,它们属于应用型大学,英文翻译为University For Application。这些应用型大学多是20世纪80—90年代成立,是伴随着澳大利亚在高技术和迈向信息社会的过程中建

立起来的,它们实施以学科为基础、面向职业和产业结合的学位教育,可以提供面向研究的大学教育,更强调面向行业、结合企业开展应用性的教育和培训。

3.中国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由技术学院升格了一批科技大学。这些科技大学的出现是因着台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对技术性人才需求的层次高移而产生教育层次提升的结果。面向职业、产学结合、强调应用是这类大学的特点,学制有4年本科、2年专科起点本科、硕士、博士等。台湾的科技大学类型突出,特点明确,深受企业界的欢迎。

二、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④

首先,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不同类型的大学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是不同的。研究型大学要承担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任务;而应用型大学则必须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其次,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精英人才相比,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首先是要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应用性人才,其应用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⑤。第三,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或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应用型大学是与经济、生产第一线和地方大众生活紧密联系并为之直接服务,其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它的专业设置应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和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主要培养工程应用性、技术应用性、服务应用性、职业应用性、复合应用性等专业应用性人才。第四,以构建应用性学科体系,发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改革的出发点应从学科转向市场,也就是说办高等学校并不是单纯地办学科,而是为了社会服务。应用型大学必须以应用为指导,在努力建设工程性学科、技术性学科和复合性学科。第五,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学科和应用两个方面,两个体系之间是平台建设和应用培养的关系,而非主从关系。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具有培养一线工作服务的应用性人才的特点,对应的课程模式分为三个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应用能力平台、基本素质课程平台。每个平台都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平台的课程都贯穿于本科四年,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基本素质课程平台课程逐年减少,应用能力课程逐年增加e。第六,教学方法是学科性教学方法与应用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性教育认为学科不仅是专业的基础,也是专业的背景,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和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可以同步进行,学生应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训练技术:,因此,应用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科性教育和应用性教育两种教学理念结合起来,构建应用性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第七,师资队伍应具备应用能力素质。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所以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第八,产学研结合是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建立产学合作的机制是保证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途径

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途径,结合应用型大学的特征以及我国大陆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由教学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发展

教学型大学在我国为数众多,并且多属于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它们侧重于教学,科研规模和力量相对较小。随着近年来的扩招,教学型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生源主体多数为居于高考成绩中间段甚至是中间偏下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大学,从理论上分析可以有两种发展途径,一种是按照沿着我国高校发展的传统途径,向着研究型大学发展;另一种是向着应用型大学发展,、基于对两种发展途径的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出根据我国目

前的实际情况,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是很难成功的:首先,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实施的是—种“质”的教育,是着重优秀的教育。因此,其科研规模、教学经费以及生源质量都与优秀教育相匹配。从教学型大学目前的实力看,它想要发展成研究型大学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其次,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国家政界、商界、科技界以及教育界的领导人,这些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但是需求量较小。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还需要数以万计的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仅靠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来完成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因而,作为本科层次教育的教学型大学必然要成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力军,它如果继续向着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前进就会与社会发展产生矛盾,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学型大学向着应用型大学的方向发展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教学型大学已经具备成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基础和条件。但是受精英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多数教学型大学仍采用学术性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这种办学理念和模式的存在就成为其发展为应用型大学的障碍,必须进行改造:

(1)转变办学理念。教学型大学应认识到不同类型大学应有不同的人才质量标准。应用型大学承担的是为国家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大学同等重要,而且也能在自己的层面上办出水平,达到一流。(2)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教学型大学要建成应用型大学,还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它首先应能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其次能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解决难题,尤其是为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推广高新实用技术,为提升地方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第二能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培训基地与教育基地。(3)转变办学模式。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应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正三角型”课程模式,按照“学科—.应用型”理念设计课程体系。第二,应要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应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推进教育和应用性科研的结合。

(二)由高职院校向应用型大学发展

高职院校升本发展成为应用型大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应用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发展应用性科学研究。高职院校的课程摆脱了学科系统化的三段式模式课程,其专业学科体系让位于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与本科层次的院校有很大差距。所以,高职院校要建成本科教育层次的应用型大学,就必须加强工程性学科、技术性学科和复合性学科等应用性学科的建设,制定鼓励应用性研究的政策措施。(2)课程设计应注意本、专课程衔接。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专门技术能力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上要优于本科生,但其缺少的是学科基础和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课程设计应注意学科基础知识的补充和职业能/J的提升,尤其是加强对学生技术研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进一步培养。(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从事应用性教育的执教能力。高职院校的师资整体条件和实力与应用型大学要求的师资条件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应用性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从事应用性教育的执教能力的提高。(4)进一步突出产学合作教育。凡是已取得良好社会声誉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建立了良好的产学合作运行机制的学校。但是,应用型大学不仅要为本地区培养大批应用性人才,更要有通过应用性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的服务。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所欠缺的是科研成分较少。因此,高职院校除继续加强产学合作教育外,还应鼓励教师开展应用性研究,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此外,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在向应用型大学发展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规范教学管理和基本教

学要求。

(三)独立设置的重点大学二级学院尝试以新机制向应用型学院发展

除上述两种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途径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独立设置的重点大学二级学院尝试以新机制向应用型大学发展。独立设置的重点大学二级学院在向应用型学院发展的过程中.除应与教学型大学一样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以及办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造外,还应注意:第一,二级学院要充分利用重点大学的声誉和学术优势与行业和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促进应用性教育的发展。第二,重点大学应给予二级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利和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应用性教育。同时,通过发展应用性教育,改变目前大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和培养目标,加强同企业和地方的联系,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第三,重点大学应为二级学院创设条件,建立学术性教育和应用性教育的相互融通和交流。学生可以在两条教育通道互换跑道。

上述是我国应用型大学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保障我国应用型大学的顺利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必须为这些学校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第一,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投入,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投入在高等教育投入的比重,并在办学用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或政策性的倾斜;第二,政府应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案,鼓励学校按照自己的定位要求,健康发展,争创一流。同时国家应像实施“211工程”那样,实施建设优秀应用型大学工程。

[注释]

①②③④高林.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应用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z].北京工委文章.

⑤⑥高林。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性学位教育课程模式及其衔接 [A].2005海峡两岸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2005.

下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精度等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而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液压系统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计 算机仿真技术不仅可以预测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花园戏班也学唱新戏,主要剧目有《沙家浜》(杨锡同饰郭建光,杨锡臣饰阿庆嫂)《红灯记》(魏一金饰李玉和,杨红梅饰铁梅,杨锡臣饰李奶奶)《智取威虎山》(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技。计算机的飞快发展必然带动着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说通信技术,所以选择通信工程专业就读我感到了自己的优越。下面做下自我鉴定: 大学四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呈多角度、高频率、宽领域的大流动,在这支庞大了流动大军中,有成千上万的党员,他们构成了流动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受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牵绊,人们简单的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做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这样会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 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精选五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丰,除了采用优惠价格推销产品外,大量运用商业信用的发展,企业垫支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逐年增加,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