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

时间:2019-05-14 04:5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

第一篇: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

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

[日期:2009-05-11] 来源:作者:一九九九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国家计委新近公布的《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中国将在2005年进入高等教育的初级大众化水平,学校在校人数将由2000年的1100万增加到1600万,在校人数将增至6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以上。大众化教育理论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办学层次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1813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909.7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1041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556.09万人,比上年增加122.9万人,增长28.37%,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上年的3815人增加到5289人,其中本科院校由上年的5275人增加到6916人;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200余所,注册学生98.17万人;2000年高职195.16万人,在校生419.78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由1999年的10.5%提高到2000年的11.5%。我国2001年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64.21万人,比2000年增长23.21%,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就招生268.28万人,比2000年增长21.61%,全国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1175.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3.3%左右(为世人所公认的15%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标),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进程中。

当下,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民办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已3分有1,而且其比例肯定在不断地增长,公办的普通高校的资源,虽一再努力扩大,但扩招之势,已显出后继乏力,而民办高等学校正在蓬勃兴起,2005年上半年17所民办职业学院新获晋升本科民办高等学校,正蓄势待发,大有挑起13.3%向15%冲刺这项历史重担之势。民办“高等学校”是1983年普遍兴起的,那时被称作“拾遗补缺”的“助学机构”,1996年民办高校被称作“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到2000年,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已经发展到3分有1,现在民办高校已经义不容辞地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担。据估计,到2010年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将达到总在校生的二分之一。

众所周知,按照习惯,我国的高校分为四个层次,虽然民办高校还被列在第四层次,第一层次是被教育部确定的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9所高校,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它们都是研究型大学,完全隶属于教育部,它们是使无数青年学子竞相折腰、朝暮期盼的神圣殿堂;第二层次,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它们基本上是国家重点大学,其中不乏部分在国内有较高声誉,某些学科享誉于世的大学;第三层次,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它的数量较多,类型各异,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还拥有较多数量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少量的博士学位授

予点。它们是我国培养中间层次人才的主要力量;第四层次,除以上之外的其它高等院校。它们数量特别庞大,包括没有独立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各类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等,它们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坚实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生力军,它们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专业设置灵活,是他们的优势和特色,社会上称它们为“三本”或“高职、高专”等等。当下民办高等学校还处在这个范畴之中。的专业设置,大多是以“社会急需”、“热门”、“有出路”为取向的。他们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大众化教育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到了民办高校的肩上,他们的容量、潜力极大,从在校学生人数看,大有超越公办大学的趋势。人们普遍认为,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应该并存的,这是社会的要求。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促使高等教育自身结构产生变化。我国部分学者担心,随着数量的扩张,忽视教育质量标准,势必导致教育质量的滑坡。也曾有人对美国大学教学状况进行过调查,“教育目标上的混乱,是美国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招揽学生,同时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驱使,许多本科院校丧失了使命感,对其应负的使命认识不清”。他们还曾担心,美国大学这种现象在处于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担心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出现失控现象。其实这些担心大可不必。

教育质量,向来就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认识,也向来就有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倾向,就质量而言,它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话题。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而确立不同的质量观。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习惯地用学术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与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反之,我们也不能以职业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与要求学术性教育,由此而警叹,当今“高等学校毕业生还不如一名高级技师”。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大众化的阶段,大众化的本身就是以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多样化质量标准为生存条件的。我们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很明显,一把尺子怎能把包括研究生层次,本专科以及偏向学术性的精英型高等教育和注重职业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统一规范成一个质量标准。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多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是要处理好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关系,总体上走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发展的道路,纠正低估职业性高等教育的偏向,着力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步伐。

高等教育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取向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们又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两者应当并重、融合,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许多民办高校,已充分地认识到学术性与职业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绝对排他。在全国的高教系统中,在某一系统的高教中,甚至在同一个民办高校中,或同一高校的某些专业中也可努力实现学术性与职业兼容的局面,这是民办

高校充分的自主权,灵活的管理机制使然,一种培养一个人既能忠实地服务于其所在工作岗位、体现出出色的职业性,又有可能致力于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发挥学术性研究作用的新型的融合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民办高校将越来越多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独建奇功。

第二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一)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一)摘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代写论文认清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抓好教学基本建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加大教学投入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开展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改变教学质量现状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教学质量;办学思路;办学条件;教学改革;质量保证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了某高校的文、理、管、工、艺五科的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及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60份,有效问卷340份,占94.44%。其中教师74份,学生266份。我们首先通过座谈会、个人访谈等形式走访了从事高教工作多年的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而后结合国家教育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提炼了办学指导思想、学生情况、教学条件及其利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八个方面,并以此为主要内容编制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该调查表以单项选择为主,共44题,每题有5个选择项,分别是“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办学指导思想方面的评价

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教师的满意率略高于60%,学生的满意率为50%左右。满意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办学理念不太明确,没有很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教学、科研问题的运行程序;学校管理者没有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及时、充分地传达给师生;并校以后,学校很多重大的决策,如学校的定位、办学理念、教学工作思路等问题没能及时的制定和落实,所以近一半师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办学指导思想。

(二)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学生情况方面的评价

教师与学生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满意率在60%左右,说明两者对学生的评价都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教师所教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

一、陈旧,还是采用以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方式;三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三)教师和学生对该校教学条件及其利用方面的评价

师生对该校基础设施,除对“校园网建设”满意率超过60%,其它项目均低于60%,尤其是对该校操场及体育设施,学生的满意率普遍未超过30%。对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校舍、教室”的满意率也刚刚达到31.84%。这是因为:一是学校对扩招的准备不够充分;二是连续扩招导致教学设施紧张的状况更为加剧,特别是实验设备并没有相应的增加,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四)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师资队伍方面的评价

对“师生比”,学生的满意率为68.80%,而教师的满意率仅为48.81%。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在于:①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合理的师生比”的标准不了解,习惯于上大课的学生对该校的教师数量偏低的状况难以察觉;②扩招后,该校主要采取增加教师工作量、上大课的形式来缓解教师短缺问题,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使得很多教师忙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很好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从事学术研究。“对于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教师的满意率为80.54%,学生的满意率也达到78.57%,师生都表现为满意。

(五)教师和学生对该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的评价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这方面,教师的满意率普遍高于学生。这说明教师与学生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对于专业课程的把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强化,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把握则注重实践经验的习得与运用。尤其在“教材建设及选用”项目上,教师的满意率要高出学生满意率近20%,这可能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教师只管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对学生需求的变化不够敏锐;还有些教师忽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仅依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教学。

(六)教师和学生对该校教学管理的评价

对教学管理的满意率为60%左右。原因在于:原来精英教育阶段所采用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措施已经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学生现状不太适应,学校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意识,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措施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行政人员工作效率不高,学校与学生双方之间缺少交流、沟通与协调,使得学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了解不甚清楚,造成了学生对学校管理层许多管理制度的不认同。(七)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学风建设的评价

对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和学风,教师的满意率分别是78.38%和67.57%,而学生的满意率都低于60%。主要原因有:经历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到了大学里少了外界的管理和监督,目标迷失,缺乏上进心与自控力;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就业压力;学校即“社会”,学校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方面措施不得力等。(八)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其他方面的评价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的满意率仅为56.39%。这表明校园文化建设还没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当中,因此,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师生的满意率均高于70%。大多数师生都能认真对待“产品”的最后一个环节。

“社会对该校的评价”,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对该校的评价较低。教师的满意率为70.27%,学生的满意率为53.38%。

第三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郭 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逐步驶入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1999年7月,国家作出高校扩招战略决策以后,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平台,出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在新世

纪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英才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总趋势。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入学人口的15%后,便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这一观点虽然直观,但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本质特征。实质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数量。从我国目前情况看,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2002年达到320万,是98年的3倍。到2003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600万,毛入学率达到15%,[2]其中北京市的毛入学率为49%。按照国际通行的口径,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正处于英才教育的转折期。但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学校的功能和规模等仍停留于英才教育阶段,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育才理念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各个种类、各个层次的人才,而且,与各种职业相对的技术逐步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行政主导的计划模式,现行高等教育的设置、布局、结构等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格局,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许多专业已明显落后时代要求,而一些急需的专业则未列入高等教育范畴。因而,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便出现了市场适应性差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育才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和错位现象,没有体现市场选择和市场导向的作用。

第二,管理体制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一方面,高等学校要面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参与竞争,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最佳效能;另一方面,要提升高等教育产业观念的认识,将高等教育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变革办学体制、改变投资机制。但从目前情况看来,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行政主导模式,高等学校带有行政附属的痕迹。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一些地方的发展政策中也把高等教育视为公益性和福利型事业。忽略了它的产业特性。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投资机制等仍在一定程度上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对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办学水平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门槛,表现为规模扩大、学校数量增多、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但从总体上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有限和利用率不高的状况仍未有根本的改观。高校的数量、规模、结构、设施等尚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入学需求,名校和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还基本上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

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把招生作为生命线,把精力主要放在招生上,一味扩大招生规模,转眼间在校生超过了万人。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资源缺乏。教育发展很快,仅以师资队伍建设而言,相对滞后。绝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师生比超过1:20,有的甚至超过1:50,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偏重,教师成了讲课的机器。为了开课,不得不从外面聘请教师,有的高职高专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至于教师的资格、学历层次、职称、专业能力,那就更是一言难尽了。因此,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矛盾的焦点转移到高等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上来了,对教育质量十分关注。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第四,社会承受能力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和家庭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的过程。在计划模式下,高等教育作为计划性的、福利性的一种教育,个人基本上不负担有关教育经费,然而在大众化阶段,国家虽然提供一部分教育经费,但高教的主要支撑者是老百姓。高等教育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缺的消费将纳入公民的消费结构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高等教育大众化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大众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高等教育也与经济发展一样呈“二元结构”,大城市已步入大众化,而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升学率则相当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农民、下岗工人等低收入群体和大量的贫困人口对高等教育的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很多人拿不出钱供子女上大学。这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要障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状态相关联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其体制、规模、结构、功能等的过程。在现阶段,必须根据高等教育实际状况、各种客观性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大众化阶段。

(一)以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过去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不仅受到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而且也受到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国有政办”,办学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在大众化进程中,必须打破这种单一的、落后的办学方式,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实行多元化、社会化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采取多种形式举办高等教育,首先必须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我国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弱国。人才需求量大和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坚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要的支撑力量。其次要开辟筹措教育经费的多种渠道。在现阶段,我国政府的税收尚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因此,要通过收取学费和举办产业、积极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与国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追求的是规模、结构、效益、质量协调统一的目标。其中结构的优劣,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因而,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素质的社会适应性为着眼点,尽快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按大众化要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类别结构。即既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教育,也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业余教育,形成多种形式、各种门类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要注意发展使包括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员在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另一方面,要调整专业结构,在专业布点上,适应市场需求,减少重复设置。改变各高校专业设置同构化发展的倾向,创造条件设置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及其专业,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使高等教育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加快发展速度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加强国家调控的前提下,强化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是大众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克服过去单纯运用行政指令手段和计划模式进行调节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教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高等教育始终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

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还必须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不顾教育规律和办学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也就是说,既要充分挖掘现有高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高校达到合理规模,提高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同时也要通过联合办学、合并等形式,使高教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高校建设走出小而全的传统模式,(四)以政策支撑为保障,推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能缺少国家政策的支撑,其中最受群众关注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最难把握的是个人投资政策。目前,提高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政策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实际上,高校扩招后,所需正常教育经费的相当一部分也是靠学生缴纳学费来解决的。目前这部分经费约占估算成本费用的25%左右,绝对额大约为5000-6000元人民币。事实证明,坚持并正确制定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能否向大众化顺利发展的关键。

从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实际执行个人投资政策,必须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具体来说,首先要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按各地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确定合理的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解决高等教育的区域失衡问题。其次要根据社会各阶层收入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消费政策,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学生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照顾。特别要通过发展校办产业、组织勤俭办学、开展扶贫助困等办法,使低收入家庭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获得学费来源和就学的机会。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展开的,没有历史的、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当前,我们必须着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切实解决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体制、结构、规模等各个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不断满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人才资源的需求。

第四篇: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

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力量。2009年,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总数已达到8.93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所数的64.6%,在园幼儿数约占在园幼儿总数的43%。在许多民办园举办者以经济利益为主要驱动力的情况下,如何鼓励民办幼儿园回归公益性,支持公益性民办幼儿园大力发展,是我们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正视并努力解决的难题。

民办学前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民办教育的主体部分。但目前,民办幼儿园的社会美誉度参差不齐、正面评价有待提升,深究其中缘由,民办幼儿园公益性的弱化是一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以营利性为目的虚高收费,举办者尚不能从学前教育公益性的角度谋划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过程中,一些所谓最新理念的虚假宣传、忽悠家长的现象不时出现,难以做到优质优价;无序竞争,导致部分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不高,无法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公益性应该是也必须是学前教育事业追求的价值取向。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内地民办幼儿园快速发展的历史较短暂,对于民办幼儿园公益性的探索及积累的经验较浅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国家和地区破解民办幼儿园公益性方面的探索思路和措施,应该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从而推动我国内地民办幼儿园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用法规引导民办园提供公益性服务

公益性历来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考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端,世界上第一所托幼机构的诞生就具有慈善性、救助性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将之视作典型的社会公益事业,并予以保障。法国根本大法《宪法》(1958年)作为最上位的法律条款,对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性质明确定位为:“各个阶段教育”具有“公共性、义务性、免费性和世俗性”。法国《教育法典》第L211条(2000年)指出教育是国家公共事业,其组织和执行由国家予以保证。《教育指导法》强调教育是国家最优先发展的公共事业,公共教育事业应有助于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机会平等,而不论其社会地位、文化或地理背景如何。法国国会颁布的《地方自由和责任法案》也进一步从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对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作出规定,明确提出“教育具有国家公共服务的性质”。迄今为止,法国已颁布实施并持续生效的学前教育及相关教育法、法令多达40余部,切实维护和保障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地位。

1997年,葡萄牙政府颁布《学前教育框架法》,将三类幼儿园(慈善性保育取向的私立幼儿园系统、公立幼儿园系统、非慈善性私立幼儿园)统整为全国统一的学前教育系统。《学前教育框架法》赋予所有幼儿园承担教育和保育两种职能,并明确规定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能的时间每天不低于5小时,每天上午9时前和下午3时半以后,幼儿园主要履行保育职能。葡萄牙中央政府重视发挥各类民办幼儿园的作用,将其纳入国家统一的学前教育体系,对其实行调控,并大幅度地资助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

在日本,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已成为国民教育机构的组成部分。二战以后,日本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民办教育的专门性法律法规,确立了系统、配套、健全的有关民办教育机构的法令法规,详尽规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权利和义务、设置程序及标准、对私人捐资兴学的奖励办法和教师权益等,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也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这些法令法规的颁布,既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自身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有利于国家的管理督导。如:政府依据有关民办教育的《振兴财团法》、《振兴资助法》和《振兴资助法施行令》等法令,为民办幼儿园提供经费补助。其后,政府又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通过国家补助减免进入民办幼儿园的入园费和保育费,从而保障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推动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在设施、师资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家长和社会。

对非营利性民办园提供财政支持

由于教育具有公益性,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以不同形式向民办教育机构提供经济上的补助,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也通过不同方式向私立教育机构提供捐赠和资助。政府的财政援助是民办教育机构赖以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其给予民办教育机构的财政支持方式有:

提供财政经费。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对非营利民办教育机构实行免税制度。非营利民办教育机构的房地产,捐赠给非营利民办教育机构的财产、基金,以及收益用于其发展的产业可以免税。OECD(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对民办幼儿园也提供公费资助,学前教育经费是以政府资助为主,民间资助为辅,从而为学前教育公益性提供经济保障。2006年,OECD成员国在私立幼儿园就学的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的34.9%,学前教育生均经费的公共经费投入超越了私人经费的投入。如:挪威和丹麦,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分别占国家GDP的1.02%和0.8%,其中公共经费投入分别占GDP的0.85%和0.65%,私人经费投入约占GDP的0.17%和0.15%。OECD国家向民办幼教机构提供财政支持,有利于保证学前教育机构具有更高的质量,确保惠及所有应该接受早期教育的幼儿。当然,早教机构要想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必须提供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服务,并接受政府的检查和监督,以此来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资助家庭。1995年,英国公布了7.3亿英镑的“幼儿教育券计划”,对4岁儿童发放教育券,实行正规的学前1年免费教育。其实施路径为:地方教育当局把价值1100英镑的票证发给4岁儿童的家长,以保证其孩子能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家长把票证交给幼儿园,幼儿园把票证上交给地方当局,地方当局再把票证交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根据票证数额,拨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拨款给幼儿园。1996年,该计划在英国少数地区开始试行,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实施,使众多家长能自由选择公立或私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推动了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提高了办学质量。

提供专项资金。我国香港特区政府通过直接提供专项资金的方式,对学前教育机构特别是非营利性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工资、地租和办学条件等进行专项财政支持,以提高学前教育机构的师资建设水平、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具体措施有:采用直接资助方式对非营利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工资进行专项资助;制订《发还地租》(1997年),规定所有的非营利幼稚园可以向教育部门申请发还学校所缴纳的部分地租。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上述政策给予非营利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各种优惠或倾斜政策,不断加大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投入,并在此过程中对其办园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过程等进行规范与管理,引导促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向非营利性质转变,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整体联动确保民办园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事业持续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整体联动,也有赖于各项政策的配套执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贯通。英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与技能部,负责制定学前教育相关政策,颁布法令,制定发展规划等,由教育大臣直接负责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加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宏观指导、规划、组织领导与协调方面的职责。与此同时,地方当局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立法的过程中的地位与责任也不断凸显。英国政府设立儿童服务指导的职位,负责地方当局的儿童教育和社会服务,并在教育与技能部设立儿童、青年与家庭部长的职位,以在地方政府间协调政策,支持和促进其合作。此外,英国还规定在地方上设立地方儿童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儿童权益的保护。这些,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运转和儿童发展基本权益的保障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负责全国的学前教育事务,政府十几个涉及儿童发展的其他部门则要共同发挥作用,加强协调、合作与整合。2003年,英国发布《每个儿童都重要》绿皮书,提出在教育与技能部建立“标准设立与调控机制”,负责制定不同部门需要满足的基本标准,并设立联合的监督与检查团,对各部门的工作及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进行评估,设立干预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各部门的行为表现等,消除影响服务有效性的障碍并减少相关的行政性负担。此外,英国政府还通过在各种服务中确保儿童优先,制定清晰的与儿童相关的各部门的操作标准,使其行为目标、计划、资金来源、经济责任及其他各方面指标明确化、合理化、制度化,建立起整合的儿童服务监督指导框架。绿皮书提出要改善学前教育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分享机制,制定一个有效的评估框架,获得有关儿童成长、教育和服务的关键信

息,并减少部门间工作的重复,努力使相关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具有针对性、有效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及其家庭的实际需要。

措施的系统配套。为更好实施“学券”计划,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学前教育学卷计划下的质素评核架构》,将政府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支持同对机构的质量评价紧密相连。该政策规定,凡是参加学前教育学券计划的非营利性幼稚园或幼儿园暨幼儿中心以及参加3年过渡安排的幼稚园或幼儿园暨幼儿中心,必须在2007-2008学年开始接受质量评核直到2012-2013学年,且只有达到指定标准的本地非营利性幼稚园或幼儿园暨幼儿中心才可继续参加学券计划,从政府那里兑现学券。评价工作由教育局组织的评价工作组与每所参与学券计划的学前教育机构共同完成,采用评价工作组“质量保证视学”、学前教育机构“自我评估”、评价工作组对自评的核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所依据的指标主要为香港特区教育局2003年所颁布的《表现指标(学前机构)(第二版)》。《学前教育学券计划下的质素评核架构》既是对学前教育的评估,也是一种问责制度,为香港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起了科学、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五篇:科技馆在科普教育中异军突起

科技馆在科普教育中异军突起

洪 鹤 沈阳科学宫

摘要:科技馆要充分体现参与性的展教特征,树立以与观众交流、互动为首要目标的展教理念,增进公众对科技与社会文化发展关系的了解;展项的设置要能够吸引和鼓励观众参与,在交互实践的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使之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通过互联网的桥梁建设数字科技馆,使普及效果得到成倍的扩展,实现资源共享。关键词:普及化;实践;数字科技馆;核心价值

一、引言

科技的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人是科学知识的载体和技术的使用者,二者的结合是否紧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科技馆是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产物,致力于科学教育的普及化,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担负着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而艰巨的使命。它的出现拉近了人与科学的距离,使高深晦涩的理论知识技术清晰、直观的映入了公众的视野,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推动科技馆的普及化发展,充分展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引导公众启发科学智慧、培养科学思维、树立科学信念,是实现其教育功能核心价值的关键。

二、正文

1、普及化的展教理念

中国的科技馆是在我国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众在物质生活愈加丰富的同时对科学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渴望了解社会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与此同时科普教育工作又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其宗旨是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以直观和经验方法配合以书本为主的学校教育并补其不足。科学本身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普遍规律的认知和探索,是高深的知识体系,但科普工作和科普设施却应该贴近百姓,反映公众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说一个小小的水龙头,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明白其内部构造的人却不多,那么为什么不能设计这样一件展品来告诉人们其中的奥妙呢?当今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件普通的家用电器,人们普遍能够熟练操作,但对其工作原理却所知甚少,科技馆可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展示。

科学普及的效果好坏,不在于馆舍的富丽堂皇、展项的技术先进、环艺的设计精美,而是民众能够从中学到多少科学知识,接触或开窍到什么程度。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普教育不仅要展示科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更应注重对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强调对科技的了解和实践过程的参与,把动手、动脑和学习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相结合,使人们在接受熏陶的同时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科普教育的目标是发掘人们内在的探索和求知潜力,达到培养兴趣、开阔视野、鼓励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作为科教基地,科技馆同时也是休闲娱乐、旅游场所,为观众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让他们处处感到舒适和方便,引导观众在娱乐中体验科技的魅力,置身于文化和艺术的氛围。公众以科技馆为媒介深入了解、体验科学,使之成为宣传科学思想、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教育阵地,这样的普及方式不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吗?

科技馆的展教模式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实践是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科学素养,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效方式。把符合时代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展教方式应用到科普教育之中,关注科技发展热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是当前势在必行的积极探索。科技馆应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知识与实践的基础上,成为培养科学思维与技能的场所,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的圣殿”,更不能视其为一本立体教科书。现实要求科普工作者们深刻思考如何才能将科技馆真正办成公众的学习、实践基地,而不是单纯的科技博物馆。科技馆的失败往往不是公众疏远了科技馆,而是科技馆没能亲近公众,科技馆与人民贴近,百姓离科学也就更近了!

2、普及化的展教资源

科技馆的展教资源主要由展品、展览环境、展教装备和研究装备等组成。展品是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载体,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功能于一体,展品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三点来检验:是否吸引并易于激发观众的探索欲望?是否便于观众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是否易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因此,展品的设计与制作应以观众的可接受程度为准绳,站在观众的角度上审视展品,确认其通俗易懂并揭示出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知识;藉由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展品,引发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通过趣味性的实验室活动或科学演示来训练参与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增进他们对科技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关系的了解。如机器人实验室,观众可以在里面亲自组装出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并通过编写操作程序,使机器人可根据设计者意愿实现简单的动作和功能。该展品既需要参与者动手组装操作,还需动脑编写程序,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颇受观众欢迎。

科技馆教育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主,推动展教资源的普及化,首先要考虑他们乐于动手、好奇心强等特点,再针对展教资源的内容、形式进行改造与创新,增加展项的游戏性与互动性,在其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激发、捕获他们的注意力。如机械滚球展项,因具有娱乐性强、参与度高、知识面广等特点而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科技馆方面可在日常展览中以比赛的形式组织馆内观众参与,在游戏过程中边操作边讲解,随机提出一些小问题并对回答正确者给予适当奖励;比赛过程中,由展厅工作人员在旁边击鼓敲锣来营造热烈的气氛,激励孩子们的操作热情,充分发挥该展项的教育效果。

展品的选取应注重体现科学原理及其应用,展现科技发展走向,关注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不再简单地告诉观众需要知道些什么,而应越来越倾向于对公众的需求做出反应,使观众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在休闲娱乐的氛围内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科技馆 2 在全民教育中的作用,它应该成为公众接触和了解世界最新科技成果,接受终身教育的课堂。科普展项所覆盖的学科领域、公众文化层次、涉及观众的年龄段越广越好。现今许多科技馆都存在展品覆盖面小、针对人群单一,对成年人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参观人群中,多数大人是陪孩子一同前来的家长,他们对科技馆内展教资源不感兴趣,常常坐在休息区内消磨时间。科技馆可以选取一部分知识面丰富、成年人较为感兴趣的展品或展区穿插于原展品中,藉此吸引成年观众参与其中;通过举办多种类型的竞技活动,以及多元化的教育活动让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人士参与,增进社会公众对科技的认识;开办各具特色的科技培训班,发展成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产业科技教育阵地、举办青少年儿童兴趣班的实践基地、青少年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基地。

注重展品在包装组合、展示方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新,注重人性化、卡通化设计,注意外形设计、色彩搭配的感官刺激和综合艺术效果。每个展品都是一种或几种科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并有助于理解及实践,展示说明牌的撰写,工作人员的讲解、辅导,配套环艺设计等相关展览环境都应侧重表达展品的知识原理,引导观众进行观察、操作、探索及思考。如最速降线,观众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到弧形轨道上的球比直线轨道的下降更快,在直观的现象中却包含着复杂抽象的力学原理,如果展示说明牌单纯的用文字堆砌,便很难表达清楚;要力求科学精神与人本主义充分结合,将科学以让人最感自然舒适、最轻松愉悦的方式渗透传达给公众,另其过目不忘;如果在说明牌上将展项原理通过受力图对比的方式表现出来,再配合工作人员辅助讲解,便可做到清晰直观、易于接受了。

当前国内科技馆纷纷上马,展品基本处于仿制阶段,仅有少量的自主创新,仿制品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舶来品。此类展教资源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及国人的审美观,更无法展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国外科技馆比较成熟,整体优于我们确是不争的事实,故此他们成熟的经验和展品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但在拿来的同时要有选择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自身特点及优势加以改进,实现创新性,进而推动国内科技馆的全面进步和跳跃发展。

3、数字科技馆

科技馆大多坐落在大中城市,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只来参观一次都是不容易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科学普及根本无从谈起。尽管部分科技馆拥有科技大篷车,并经常到城市周边地区进行展示,但覆盖面依旧有限,无法满足广大偏远地区人民接受教育的需求。值此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正悄然的改变着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在网络教育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中国科普事业怎可不搭乘这条顺风的帆船?借助数字科技馆的平台,将展项制作成视频和电子课件发布到网站上,供人们浏览和下载;通过互联网的桥梁,使科普教育效果得到成倍的扩展;使那些没有条件到科技馆参观的孩子们同样接受最好的科普教育。

开设数字科技馆,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及资金投入,使更多的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进入科技馆参观、浏览、探索、互动。既加快了知识传播,方便民众和科技人员查询资料,掌握 3 科技动态;克服了未成年人及偏远地区人员专程前往科技馆的困难,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上网学习,启迪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和社会实践,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人们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撷英,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大批创造性后备人才。数字科技馆网络展厅没有开馆、闭馆的时间限制;不需要展厅辅导员和展品维修人员;展品可根据需要随时撤换、更新,真正做到了常展常新;只要身边有电脑、网络,即可进入数字科技馆的网络展厅参观浏览。数字科技馆的开设,是应用现代科技服务于科普教育的一次全新而有效的尝试,实现了资源共享,造福社会、势在必行。

三、结论

人民的科学意识和素养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的科技场馆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与科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成为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一个着力点。中国的科技馆还很年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内涵,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新颖的学习体验、快乐的实践感受、普及化的教学模式,而后者是实现科技馆核心价值的根本。

下载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砥砺前行(合集五篇)

    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砥砺前行 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透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瞿振元 2015年,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党中央提出......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中本科院校的建校历史不长,大多起步于1999年“扩招”后的公办高校吸收社会资......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加快城市化步伐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对政府应担当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应该如何界定,是首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

    儒家文化传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传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陈国志 (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儒家文化传统自占至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苹和洗礼,其所受到的礼遇和评价也小尽相同。在我国当......

    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中

    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中 创新协会工作,推进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第十四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索 沪 生 (2010年2月4日) 同志们: 现......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转自发表吧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作者:粟琪 姜泽芳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个失去土地却......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来源:资源网作者:李争发布时间:2008.06.24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是由于城......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问题 事关失地农民切身利益,是构建 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但 目前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该本着灵活性、可持续性等原则,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