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04:1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

【摘要】 本文首先对近年来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进程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主要针对《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提}}:了一些问题并加以探讨,并在文章的最后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关键词】 司法鉴定;改革;权力

【中图分类号】d91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

9297(2005)03—0163—0

4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①尤其是司

法鉴定体制亟须改革,目前也正处于改革进程中。但

对于如何进行改革,各方态度却很不一致。对于这种

状况。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刘一杰司长曾有过这样一段

比较精辟的概括:“⋯ ⋯对于现状的不满意。现状必须

改革已经成为众口一词。但是以什么样的理念来主导

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未来的司法鉴定体制是一

种什么样的模式。却是众口百议⋯ ⋯”。②

下文中。笔者将针对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进程中的某些司法鉴定制度问题展开粗浅探讨

一、关于近年来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进程的简

要回顾

应当说,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主要起始于国

家对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其主导力量是我国司法

部。其标志性举措应当是2000年的3部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在我国建立起统一的司法鉴定的行业管理和资格准人制度,等等。

但是人们也普遍看到,自2000年起的四五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似无甚实质性进

展。比如2000年的《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鉴定人管理办法》)中第l6条、第l7条对于建立“全

国统一的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进行过较明

确的规定,但直到2003年9月23日。湖北省还在“首

次”举行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考试。来自该省公安、检

察、司法行政、国家安全等政法部门和城建、质监、物

价等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社会鉴定机构的报考人员共

333人参加了该次考试。④时至今日,这种全国统一的、类似于“司法考试”的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考试也

还没有举办过。

此间。最高人民法院也曾对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

和程序性制度这两方面的改革做过努力。

对于我国的司法鉴定程序性制度,最高人民法院

曾颁布、实施过两部重要的诉讼证据方面的司法解

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001年)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

题的规定》(2002年)。两部司法解释对“司法鉴定程序

[作者简介]窦树亮(1970一),男,汉,大学本科,助理1二程师,研究方向:物证技术。

① 对于司法鉴定制度所包括的内容,我国学者的观点不完全一致,有观点认为司法鉴定制度包括了司法鉴定的管理制度、司法鉴

定的人事制度和司法鉴定的程序制度(何家弘:《司法鉴定导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版.88页):也有观点认为司法鉴定制

度主要包括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司法鉴定协调机制、司法鉴定机构制度、司法鉴定人制度、司法鉴定启动制度、司法鉴定程序制

度、司法鉴定质证制度和司法鉴定认证制度等内容(参见:杜志淳、霍宪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4月版,l1页);等等。笔者为了便于本文的叙述,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将司法鉴定制度的内容分为两大方面:司法鉴定组织管

理性的制度(具体包括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等内容,近似于本文中所说的“司法鉴定体制”)和司法鉴定程序性的制度(具体包括

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和采信等内容)

② 引自:《司法鉴定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l版。序l页。

③ 2000年8月14 13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和2000年l1月29 13的《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

(试行)》。

④ 见中国普法网2003年10月8 13消息,http://www.xiexiebang.com。

③ 如我国湖南省发生的“黄静死因不明案”

④ 这也是该《决定》引起社会最为关注的亮点,即:彻底取缔了“鉴审合一”或“自审自鉴”。

⑤ 引自:邹明理,《司法鉴定》,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43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3期)

制度的贯彻执行必须依赖它们所创造的司法大环境。

我国目前的诉讼制度、证据制度正在不断走向完善,因而对司法鉴定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⑨

看来的确如此,在我国的诉讼制度不断完善的过

程中,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程序正义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重视,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动性也日益明显,“当

事人主义”的倾向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情况下,必然对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问题、司法鉴定结论的质

证与司法鉴定结论证据的可采性等等司法鉴定程序

性制度问题提出完善或改革的要求。而如何对司法鉴

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组织管理,显然不是这些要

求最迫切关心的,更不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

在。①

(二)《决定》倾向于建立何种模式的司法鉴定体

制?

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模式一直是个饱受非议的话题,至于应当建立何种模式的体制,也一直是个备

受争议的话题。②

显然,《决定》实施后的司法鉴定体制肯定了“一

元多极”构想@的观点。因为:一方面,从横向上来说,虽然彻底取消了司法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所属的司

法鉴定机构,但侦查机关所属的司法鉴定机构依然存

在,尤其是公安机关,无论从技术力量还是人员数量,哪方面在原先的公检法司4系统中都是最强大的。即

原先的“公检法司四足鼎立”的局面将变成“公、检、社

会3部分”。也就是说,至少在刑事诉讼中,人们原先

所认为的、由于司法鉴定体制不合理所造成的种种问

题,④在理论上应当不会因为《决定》的实施而有所缓

解。而从纵向上来看,至少在笔者看来,《决定》第8条

所说的“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会对侦查

机关所属司法鉴定机构的现有工作运转机制造成什

么有意义的影响。所以《决定》显然容许了以前为学者

们所指出的“多极化”模式的存在。另一方面,《决定》

又充分肯定了司法行政部门对全国司法鉴定工作的统一的行业管理职能,而这恰恰是“一元多极”论的一

· 165-

个最重要的构想。

相信不久的将来,“司法鉴定人资格考试”会与现

今的“司法考试”一样火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可能也

会有些许相似。而在如何具体设计考试的问题上,恐

怕会比“司法考试”更加有难度。

(三)“鉴定人名册”如何使用?

首先必须说明,《决定》实施后,省级人民政府司

法行政部门是编造、公布“司法鉴定人名册”(以下简

称“名册”)的合法主体,其具体实施办法也将由国务

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见《决定》第3条、第l6条)。

笔者认为,如果要探讨《决定》实施后,在具体使

用“名册”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问题,必须针对使用

“名册”的不同主体分别来加以探讨

首先是对于仲裁机构。

《决定》第1条即规定了“司法鉴定”的法定含义,其中明确排除了“仲裁”活动。由于笔者并不打算对

“司法鉴定”的概念再展开讨论,故而对于如何解决在仲裁活动中所遇到的专业性问题,本文不再展开讨

论。当然具体到“名册”的使用问题,估计今后很可能的情况是“比照使用”。

其次是对于侦查机关

《决定》第7条不允许这类机关所属的司法鉴定

机构面向社会服务,但并未禁止侦查机关在诉讼中委

托列入“名册”的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即该《决

定》第9条之规定。④

那么,如果a县公安机关向a市公安机关所属司

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人(已列入“名册”的)委托司

法鉴定是否可以呢?回答也许是“可以”,因为这属于

公安系统内部协作;但如果是a县人民检察院向我国

公安部所属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人(已列入“名

册”的)委托司法鉴定是否可以呢? 当然回答也许是

“收费就不可以”,⑤抑或其他;但如果某个公安机关所

属的司法鉴定机构的某项司法鉴定业务水平在国内

是首屈一指的,也不允许其“面向社会服务”吗?总之

① 即:应当采用集中型、分散型还是混合型的司法鉴定体制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之间没有什么

必然联系。在这个问题上,“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参见,徐景和:“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之比较”,《司法鉴定立法研究》,法

律出版社,2002年4月版,378页。

② 类似观点非常多。例见:杜志淳、霍宪丹,《巾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版,56~7l页,等等。

③ 比如:“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等问题,改革后的司法鉴定部门其实依然是“林立”的。但是,笔者恰恰不认为“司法鉴定部门林

立”是导致“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但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不再对该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④ 《决定》第9条规定,在诉讼中,对本决定第2条所规定的鉴定事项发生争议,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列入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进

行鉴定⋯ ⋯

⑤ 因为根据<机构管理办法》第2条之规定,收取费用可能有“面向社会服务”的嫌疑。

· l66 ·

这些疑问恐怕还需有关方面予以解释。

再次是对于审判机关。

显然我们必须承认,今后所建立起来的“名册”主

要是为审判机关在诉讼中(尤其是民事诉讼中)来使

用的。随着《决定》的实施,前文中所提到的人民法院

系统根据《规定》所建立起来的“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

名册”之地位就比较尴尬了。

如果保留现有的“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则

会与根据《决定》所产生的“名册”并列存在,这不仅明

显违反了《决定》的相关规定,而且从法理上也讲不

通,从实践操作层面讲更是不便.故而此法不足取。

如果废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强制各级

审判机关使用根据《决定》所产生的“名册”,恐怕也有

不妥之处。因为“司法鉴定人员从业资格”与“司法鉴

定人员的实际业务能力”这是两回事。司法行政机关

一般只能通过考试、培训、年度检验报告书甚至不定

期的业务考察来确定“司法鉴定人员从业资格”;而人

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在审判过程中所需要的.其实是

“司法鉴定人员的实际业务能力”,“考试、培训、年度

检验报告书甚至不定期的业务考察”虽然也能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出司法鉴定人的业务能力.但这还远远不

够。更多的.其实还是审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切实

感受”.其实这是一种“内心确信”.不是仅仅依靠通过

“名册”而赋予其“法定的专业权威性”就能够树立起

来的!尽管这种方式有不足之处,但这似乎是一种比

较现实可行的做法。当然,笔者坚信在今后的实践工

作中,审判机关肯定能够通过某种变通方式弥补这一

缺陷。

如果允许人民法院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名

册”进行删减,似乎是个在情在理的办法。可这种做法

说到根本依然不合法— — 实际上还是存在两个“名

册”— — “一大一小”,其不合理性笔者在前文已作过

分析,不赘述。

看来,《决定》在确定编制、公布“名册”的合法主

体时,没有给其实际使用者留有必要的、发表意见的空间。

最后也许有人会认为笔者没有讨论当事人(包括

其代理人、辩护人)的相关情况。对此,笔者的观点是:

在司法鉴定程序启动制度没有改革以前.讨论这个问

题不具有实际意义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l2卷(第3期)

三、结语

总之.主要针对司法鉴定管理的新一轮司法鉴定

制度改革已经展开。尽管笔者在前文中提出了这样或

者那样的质疑,①但在笔者看来,这都不构成我们嘲笑

那些战斗在实务工作第一线的立法者、司法者和执法

者的理由.相反他们应当是值得充分尊敬的!因为正

是他们正在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国的司法鉴定制

度的完善和发展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

因此本文中笔者并不想也不一定有能力提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换一种稍微体面些的说法就是

“笔者将在其他合适的场合予以探讨,留此存照”。

但是也应当看到,至少在笔者看来,这次改革的背后没有太多的理论争论或者学术理念的支持,这其

实是一项国家权力的重新调整工作。随着《决定》的颁

布和实施,或许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权力调整工作可

以暂告结束,但或许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

若干年后我们肯定会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眼光

来回顾这个《决定》,那时可能会发现,《决定》对我国

司法鉴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也可能不会。

不过无论如何.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终将建立和

完善起来。此情此景,笔者不禁想起一篇经典文章,作

者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 至少在这一制度的发生

中,传统的法哲学或法理学教科书上最为津津乐道的道德或正义所起的作用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大,尽

管法学家经常并仍然这样告诉人们。在这里.起源似

乎并不重要,制度实际发生的作用和意义并不会因为

起源的神圣而增加.也不因起源的卑贱而减少。制度

在发生学上的伟大意义往往是后人回头展望之际构

建起来的,在后来者的总体历史观的关照下和理性塑

造下才带上了神圣的光环⋯⋯ ”②

参考文献

[1] 何家弘.司法鉴定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 杜志淳,霍宪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

社.2002

[3] 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司法鉴定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 邹明理.司法鉴定.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 朱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 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

[j].比较法研究,1998,(1)

[6] 徐景和.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之比较[a].见:司法部法规教育

司.司法鉴定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收稿:2005--03—27)

第二篇:浅谈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最终版)

浅谈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司法鉴定制度是在诉讼过程中有关鉴定活动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称。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司法鉴定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程序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

一、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历史发展

鉴定活动是随着诉讼活动而产生的,国家的司法职能出现以后,由于诉讼活动的开展,便有通过鉴定提供证据和审查证据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古代的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

根据史料证实,我国古朴的司法鉴定活动产生于距今2000余年的奴隶社会,在周朝就有了为诉讼服务的伤害鉴定。秦汉以后有了法医鉴定、笔迹鉴定、文书鉴定、痕迹鉴定。这些鉴定的案例都散记在《秦简•封诊式• 穴盗篇》、《三国志• 魏书• 国渊传》、《洗冤集录》等史料及三言二拍小说中。我国古代司法鉴定的特点是:有司法鉴定的实践。无司法鉴定的明文制度;有具体鉴定与应用的案例记录,无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司法鉴定制度还处在萌芽发展的初期。

(二)我国近代的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

近代我国由于漫长封建社会时代限制,生产力低下,墨守旧规,袭用陈法,司法鉴定及制度的发展缓慢。1906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对鉴定问题作了规定,但这部法典未获准实施。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其中对鉴定作了两条规定:第74条“凡诉讼上有必要鉴定,始能得其事实真相者,得用鉴定人”;第75条“鉴定人须由审判官选用,不论本国人或外

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及其技能者,均得为之”。这是我国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司法鉴定活动。近代我国司法鉴定的特点是:鉴定的项目较为广泛,有关鉴定的专著论文已出现,司法鉴定的分支学科已形成,司法鉴定制度已初步形成。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这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鉴定制度的形成时期。这时的司法鉴定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在司法实践中自然形成的部门分设体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都设有司法鉴定部门,但主要在公安机关,承担的鉴定任务大多为刑事案件中的鉴定。公安机关鉴定机构建立最早,发展稳定。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形成鉴定网络,三级技术点配置。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司法鉴定定型时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三大法律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必须与诉讼制度、证据制度同步进行。这时期除了公、检、法的鉴定机构外,逐渐增设了一些社会专门鉴定机构。各部门都颁布了有关司法鉴定的法规,对司法鉴定活动予以规范。这时期承担的鉴定任务大多为民事案件中的鉴定。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属于典型的部门设立,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第三阶段,以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颁布为标志,为司法鉴定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利益多元化使矛盾和纠纷大量增加;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导致司法实践中高科技和各种专门问题大量出现,诉讼中需要鉴定的事项越来越多;公民不断增强的权利和法律意识要求社会提供一个客观,公正,中立的鉴定服务机构。《决定》的颁布是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精神的一大举措,促使了司法鉴定活动走向了法制化道路,对于提高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里程碑。

二、《决定》对司法制度的改革

《决定》的颁布实施对司法制度作了重大改革,是规范司法鉴定目前最高级别的法律文件,其目标是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体制。

(一)司法鉴定机构准入制度

《决定》对司法鉴定机构的申报、审批作了明确的规定,是使司法鉴定向社会化方向进行了改革。司法机构的成立应当是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接受司法机关和其他组织或当事人的委托,为诉讼活动提供鉴定服务的中介组织。从《决定》精神和鉴定实践来看,司法鉴定机构具有以下属性:第一,中立性。司法鉴定是服务于诉讼程序的认知活动,既不是司法行为、也不是行政行为,而是为司法活动服务的科学技术证实行为,从科学技术角度为司法机关、其他组织和个人提供证据。第二,独立性。司法鉴定机构不依附于其他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供服务,承担责任。只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监督,而不受其他行政部门和

个人的干涉,各鉴定机构没有隶属关系。独立性是保障司法鉴定活动客观性的前提。第三,服务性。司法鉴定是一种协助司法机关解决专门性问题的诉讼活动。因接受委托而启动鉴定程序,依靠在鉴定机构内执业的司法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经验进行鉴定活动,从而为诉讼服务。第四,营利性。司法鉴定项目按各地经济状况,由各地发改委公布收费标准,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法纳税,因此具有一定的营利性。

(二)保留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

《决定》明确规定了“侦查机关因侦查工作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这一规定实际上有三层含义:第一,“因侦查工作需要”从而限制了侦查机关的鉴定范围必须与侦查相关;第二,“设立的鉴定机构”,这是对鉴定机构数量的限制;第三,“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这是服务面向社会的严格控制。保留我国侦查机关内部鉴定机构的做法在目前具有相对合理性。由于侦查工作只是提供控方证据,按照控审分离,审判中立,控辩平等的诉讼原则,犯罪嫌疑人也有举证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权利。因此,侦查机关不能超越侦查职能面向社会接受委托。

(三)鉴定人资格准入制度

司法鉴定人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核心,明确司法鉴定人资格是完善司法鉴定人制度的前提。《决定》对司法鉴定人准入资格作了明确的规定。司法部、公安部也相继颁布了《司法鉴定人登记管

理办法》、《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对司法鉴定人制度进一步完善,使成为司法鉴定人有了统一标准。第一,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第二,具有所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格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第三,具有所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10年以上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这就对鉴定人资格准入规定提高了门槛,有助于对司法鉴定人统一管理,保证鉴定质量。

(四)明确了鉴定人负责制和鉴定人独立进行鉴定的制度

《决定》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实行鉴定人负责制,这是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的一大亮点。司法鉴定是鉴定人以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的鉴别和判断行为,具有直接性、亲历和独立的特点。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和独立进行鉴定。有利于排除干扰,真正落实中立性和独立性,有利于提高鉴定人的职业风险意识,强化鉴定人的责任意识,使违法鉴定责任追究得以落实。

(五)确定了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制度。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定义务。

司法鉴定结论是鉴定人独立做出的,鉴定机构的自律和自我约束、鉴定人遵守职业道德的程度,将直接影响鉴定结论的客观真实性,影响到司法公正。司法鉴定的公信力和行业形象,必须要靠制度来维护和提升。

(六)确定了对鉴定人、鉴定机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决定》规定了鉴定人和鉴定机构严重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拒绝出庭等行为,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根据后果严重程度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故意作虚假鉴定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制度上保证了司法鉴定的严肃性。

(七)规定了司法鉴定行政管理制度。

《决定》明确规定了,司法鉴定的行政管理是司法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赋予了司法行政机关统一管理司法鉴定的重要职能。其管理权限是对司法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准入进行登记管理,名册编制和公告,鉴定人协会的行业管理、职业道德、纪律、错鉴责任等进行行政管理,使司法鉴定秩序得到规范,使司法鉴定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诉讼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促进司法公正。

三、司法鉴定制度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决定》已经实施两年多,对全国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产生的积极效应已充分显示。但在司法鉴定管理制定上尚有不足。第一,司法行政部门对司法鉴定统一管理范围太小,《决定》目前列入司法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司法鉴定业务类别,只有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其他鉴定业务只是笼统规定为“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对这项规定至今无司法解释,导致对管理不力。第二,没有明确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人资格考试。这是司法鉴定人准入上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保证司法鉴定人队伍素

质的关卡之一。第三,司法鉴定人培训和晋升制度尚待完善。现司法鉴定人多为原公、检、法退休人员,年龄偏大。对新生力量的培训,职称晋升要建立健全制度。

两年来,在贯彻实施《决定》进程中取得了成绩,但构建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是因为司法鉴定活动的对象广泛复杂,涉及到行业部门多所决定的。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任重道远。

第三篇:司法改革进程中的理性思考

司法改革进程中的理性思考————审判组织改革之定位

[ 单华东 ]——(2004-5-2)/ 已阅11311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民法院所承担的调整、规范、裁决人们在民商事、知识产权、刑事、行政等方面关系的职能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与其相适应,社会公众追求司法公开、公正、民主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党的十六大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审判组织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经过前一阶段改革,审判组织已不断趋向完善。但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前的人民法院审判组织设置及做法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理论界和司法界存在不少争论,笔者认为审判组织改革的思路要进行准确定位,以期有利于改革的不断发展。

一、审判组织改革的目标定位

司法体制改革首先应该是审判组织改革,从体制上保障审判组织能够依法独立办案,独立行使审判权,减少和克服来自法院内部和外部的过度干预,确保审判独立、司法公正,最终实现法官独立,走向法官负责制,当然这是法律的理想状态,也是改革的最终目标。然而任何改革必须结合实际,考虑时间性和地域性,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审判组织改革应该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才能取得成效,实现最终目标,如果要想一步到位,则欲速不达。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步改革有碍于实现目标的有关制度,以及一些传统的习惯做法。笔者以为,中国现行的审判组织形式不能完全抛弃,其有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司法基础,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充分运用好,使其发挥最佳作用,为实现法官独立——法官负责制准备条件。

我国现行审判组织存在的必要有以下五点:

其一,现行审判组织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贯穿了一个民主、监督、制约的思想,以合议制、集体讨论的方式决定问题往往比单个人或数量较少的人讨论决定问题要可靠得多,尤其是在现行的整体司法体制下,加之法官整体素质偏低,独立执法能力较差,由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与见解来讨论决定问题,弥补法官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执法能力的不足,其优点更为明显。

其二,有利于保持司法体制的完整性。现行的司法权是在人大监督下行使,各级法院的人、财、物均由同级的党委、政府管理和支配,法官行使审判权不仅受到同级人大的监督,而且受到同级党委、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同时还受到同级检察机关的法定监督,这种体制下的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宪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法官更难于完全独立,因此在对法院、法官的管理模式与运作未有质的改变的现有司法体制下,只有保留现有的审判组织形式,与社会发展同步。

其三,现代司法理念还未深入人心,社会接受程度还不够,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威信严重不足。我们在理念上要维护司法权威,树立司法公信力是至高无上的,法院的各种裁判不容否认,正如美国联邦法院的一位大法官说过:“我的判决之所以是不可推翻的,不是因为我的判决是正确的,恰恰相反,我的判决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我的判决不可推翻”。但是实践中我们大部分的法官素质与职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业务水平还不高,其判决在不同部门及单位的监督下,还不能保证具有不可争论,不能保证其判决的完全正确性,当然,诉讼制度上的不足对之也有较大影响,种种因素造成了司法缺乏权威性。

其四,法官的经济状况,与其责任、义务不相对等。法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法官应尽量避免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因而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收入,薪金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国家应保证法官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但长期以来,法官没有自已的工资序列,参照的是公务员序列,不具有具体可操作性,而且党委、政府的各种摊派导致有的基层法院的工资待遇不能保证,而法官作为纠纷的最后裁判者,审判行为作为一种复杂劳动,本身具有的责任特别重大,负担较重,而与其相对应的律师工作则比较轻松,收入水平比法官高得多,同是法律职业,对比显明,“法官下岗当律师”这一本未倒置现象在中国产生就不足为奇。虽然培养法官的廉洁作风不能只凭高收入来保证,但实行高薪制,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保持法官队伍稳定,同时保证法官的权利、义务相对等,毕竟中国的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能被神化。其五,审判组织改革必须在现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决不能违背法律规定或脱离法律另搞一套,甚至做出与法律规定相矛盾、相冲突的行为。作为司法机关,忠与和遵守法律是其基本特征和关键性的价值取向,不能有法不依,随心所欲,为一种实用价值来牺牲国家法律的尊严与价值。首先在法院干警心中要有法律至上的观念,即使有误的法律,在没有修改之前,也要遵守,法官必须服从于法律,这也是一种司法理念。

要实现法官负责制的目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目前还做不到,由于上述原因,如果放任法官个体独立,脱离了制约与监督,在各种内外压力下,法官的司法公正较难实现,冤假错案会不断出现,而案件的反复会加重法院的诉累和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还不如现在加强监督,减少错案发生,须知好的制度在不相适应的环境下也会变成恶的制度,还不如不断完善现行的具有一定优势和存在依据的组织形式和制度。

二、审判组织的权力定位

目前司法机关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再加上法院的行政管理制度,从而侵蚀了审判工作制度,行政管理职能与审判职能相融合,滋生了许多弊端,影响了审判独立。就法院与外部关系面言,现行法院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一府两院”的基本框架内自上而下建立了四级法院体制,地方法院由同级人大产生,司法管辖与行政区划重合,地方各级法院除受上级法院指导外,还受地方同级党委的领导和同级人大的监督,同时又由于人、财、物独立性的欠缺,客观上还受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制约,法院自身没有人事权,干部由地方党政部门产生,又没有财权,利益与地方紧密相连,法院实质上相同于政府的一个部门,造成了法院只能对地方党政领导负责,而不是纯粹对法律负责。就法院内部而言,审判人员与庭、院长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关系,审判管理是按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运行的,法官的职级、职务的变化也是依照行政方式来确定的,形成了严格的法官位阶体制,造成“法官不带长,说话也不响”的行政“官本位”。笔者以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审判权力定位。

其一,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要立即实现法院单独序列,进行直管,人、财、物由最高人民法院管理,实难做到,只能要求在法院用人、经费上法定化、程序化。法院干警职级、职务的落实,缺少一个法定程序,弹性很大,往往要法院花精力去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笔者认为法院要实事求是的列出一个建议,提请全国人大或地方人大通过,以正式法律或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出台,法律或地方性法规中应包含:明确的法官晋升晋级、福利待遇的标准及程序,当法官达到条件时就依法定的程序提出晋升,没有特定的情况不得否决,缩小地方党委、政府的弹性幅度;按法院人数和每年的案件数明确各级法院应该的财政预算,各级法院每年按法律或地方性法规制定财政预算报人大批准后,就当然应从财政部门支取,财政部门行使的只是一些原则的核实程序,而非决定程序,不得随意克扣预算资金,保证经费流通的合法、公正,摆脱地方对司法权的控制。

其二,对于法院审判管理的行政化我们可以通过审判管理程序化,内部用人程序法定化,强化合议庭权力,明确合议庭与院、庭长的权力定位。一是全面落实合议庭负责制。合议庭一经成立非依法定事由或正当理由不得改变,合议庭对案件负责,除少数上审委会的案件外,合议庭应当“拍板”定夺,院、庭长个人对案件的裁判意见不能随意干预,必须通过法定的程序行使监督权。二是实行行政管理职能与司法职能分离。院、庭长在行政事务上与普通法官是行政领导关系,但对案件审理上,仅能是管理、监督、指导关系,可以对重大疑难案件,亲自参加庭审担任审判长,由直接审理取代听取汇报所起的把关作用;对确有错误的裁决,可依法定程序启动再审程序;通过旁听庭审、检查法律文书、诉讼卷宗等方式,了解审判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意见等等。三是建立法定的内部用人机制。规范司法行政权的决策机制,防止司法行政中的随意性,增强法院行政决策中的民主性,在法院内部实行以法官为中心的制度,可以在内部设立由法官选举产生的法官会议,行使某些重大司法行政权,如内部用人权等等,使法官的晋升不受行政领导的左右,杜绝法官为了满足自身晋升的需要,视司法公正、维护正义为次要目的,在审判时片面考虑行政领导的思想影响,迎合领导的权力欲。

三、审判组织的职能定位

审判组织的职能就是“审”与“判”的内在关联性所决定的,审理权与裁判权应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审判工作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不允许只审不判和只判不审的行为存在,但是实践中各种主体对审判主体审判权的侵蚀,审理权与裁权的分离,审判人员的责任心削弱或丧失,非理性意见对裁判结果的支配,影响了司法公正。审判主体独立裁判权的丧失、审判权的分散及多个裁判主体间的重复劳动,使案件不能及时审结,降低了审判效率,加大了诉讼成本。有必要对各个审判组织之间、审判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职能定位。

依照《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合议庭的主要职能是审判普通第一审案件、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独任审判的职能是审判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审判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1)总结审判工作经验,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掌握审判工作态势,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意见,指导审判实践;探索各项审判工作规律,建章立制,使审判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通过归类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使带有共性的同类案件的特点和审判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上升为审判理论,用以指导审判实践。(2)决定民事、行政案件是否再审,发挥其审判监督作用。(3)讨论决定重大的或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直接参与案件审判活动。

审判长选任制后,院、庭长放权与合议庭,明确了院、庭长的职能是通过担任审判长,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可以提请复议,发挥管理、监督作用;可以启动再审程序,发挥其审判监督作用;对庭、院内的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职能。现在存在的主要是合议庭的案件审委会研究比较随意,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之间讨论决定案件缺少合理划分和平衡,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职能定位问题。

笔者以为,在现有的体制下,必须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审判指导与监督职能,明确和限制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范围,还权与合议庭。首先,否定审判委员会只讨论刑事案件的观点,明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不仅仅是刑事案件,而且包括民事、行政案件,传统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刑事法律制度,具有重大影响的也仅是刑事案件,民事、行政案件只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存在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性质,故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没有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建设上升为主要内容,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领域的新类型案件、疑难复杂案件不断增多,可以适用《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原则精神,组织审判委员会讨论此类案件。其次,界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范围,可采取列举式界定:

1、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重大的涉外案件;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4、上级法院指定下级法院审判的案件;

5、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

6、可能被宣告无罪的案件;

7、法律规定不明或无明文规定的新类型案件;

8、合议庭对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存在重大分歧的案件。要明确审委会讨论这些案件并不纯粹是决定案件的定罪量刑,而是为总结审判经验、研究执法问题和审判规律奠定基础。另外,要充分发挥审判案例指导作用,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必须予以公布或编订成册下发给辖区内的法院,作为此类案件定罪、量刑的参考,决定此类案件不再提提交、不允许提交各级审判委员会讨论,为以后的此类审判工作提出规范性的指导意见。院、庭长的职能、审委会的职能定位了,侵蚀合议庭审判职能的基础消失了,合议庭的职能自然会得以强化。

四、审判组织行使职能的程序定位

合议庭由法官或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成员都应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评议,都应发表自已独立的见解,在表决案件审理结果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各合议庭成员都有一票表决权。但是,在现行合议庭审理案件中,合议庭成员参与庭审意识不强、评议案件无独立见解,名义上是合议庭审理案件,实际上是由承办人一人审判,合议庭评议案件往往是承办人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其他成员只是原则上表态或者在合议庭笔录上签字,有的甚至是承办人先作出裁决,然后再向其他合议庭成员分别通气,形成了实质上的“合而不议”、“议而不审”的局面。其原因是:合议庭工作实绩的考核及追究责任只针对承办人一人进行,其他成员没有成绩也没有责任,导致其他成员对不是自已主审的案件莫不关心,既缺乏积极性,又没有应有的责任心。

笔者以为,合议庭行使职能的程序必须定位。一是改变承办人为唯一办案主体的错误理念。承办人只是合议庭内部负责处理具体诉讼事务的成员,其工作职责是合议庭内部的不同分工而矣,承办人以合议庭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对合议庭负责,没有经合议庭的讨论决定,不得私自行事,其行为后果也应由合议庭承担。二是完善合议程序。庭前要合议,案件分配到合议庭后,要进行合议,按各自专业特点确定由哪一个成员承办及对其他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共同制定庭审提纲和要点;庭上要合议,主持庭审的审判长要通过传递纸条、交头接耳或微机联网交流等方式,征求其他成员的意见;庭后要合议,合议庭成员各负其责地就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发表意见。三是完善裁判文书签名核稿程序。裁判文书由分工负责的成员拟好后,合议庭每位成员必须认真审核,确保裁判文书上表述认定的事实证据与庭审认定的事实证据一致,同时必须在裁判文书上签名,对裁判文书的内容负责。四是建立科学的工作实绩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合议庭成员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所付出的劳动予以确认,在平均分配的基础上,给审判长和承办人适当的加分补偿,对其多付出的劳动予以肯定。同时在合议庭内部合理分配责任,实行责任自负原则,在评议时发表正确的意见不承担责任,发表错误意见导致案件错判的多数成员应分别承担相应责任。五是要充分发挥审判长在合议庭审理案件中的指挥、调度作用。在审判长选任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固定了合议庭,由审判长主持合议庭工作,包括主持庭审、主持合议、在其他成员审核裁判文书后,最后审核、签发裁判文书,但并不是审判长负责制,所的的工作必须由合议庭决定,审判长并不能决定,其仅起组织作用,实质是合议庭负责制。

在司法界和法学理论界要求取消审判委员会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以为,由于现有的法律框架没有变,只有在不脱离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完善审判委员会行使职能的程序,最大限度的保证司法公正。

一是审判委员会只对案件的定性、责任分担及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讨论决定,因其没有参与庭审,没有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辩论,对案件的证据、事实的认定,没有听审的基础,不予讨论,由合议庭完成,在事实、证据认定的基础上对其他问题的讨论就仅是法律理论运用方面指导决定。

二是合议庭通过庭审对事实、证据难以作出认定的案件,本身就说明了其复杂性,此类案件值得总结和探索,从案件审理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可以在开庭时说明此案情重大、复杂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由审判委员会重新组成合议庭,严格按合议庭程序进行审判。

三是严格讨论案件的程序。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合议庭必须在讨论前3—7天内把详细的审理报告发给委员,给予委员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与思考;审判委员会委员必须对审理报告进行认真审阅,并形成书面形式的发言,对案件的定性、责任分担及法律适用提出独立的见解及明确的意见,在讨论时可以进行修改;委员的发言顺序也要有限制,院长作为委员发言必须在最后,承办案件合议庭的庭领导和分管院领导作为委员的,不能先发言,必须在最后院长发言之前进行;审委会结束后,委员必须将其书面发言签名后交会议秘书备案,同时作为工作业绩考核和追究责任的依据。

四是确定由合议庭汇报案件制度。具体可由审判长代表合议庭汇报,全体合议庭成员参与补充汇报,其本身也是汇报主体,这样可以使审判委员会全面了解案情,又尊重了合议庭成员的劳动,同时防止汇报人汇报不全面。

五是逐步形成审判委员会委员的专业化,吸收业务尖子进入审判委员会队伍,确保审判委员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否则程序定位越好,对委员的要求越高,案件讨论的质量就越差。

五、对审判组织的监督定位

目前,对审判组织监督的主体很多,有党委、人大、检察机关、人民群众等等,这里主要探讨法院内部监督的定位。审判长选任制后,强化了合议庭职能,完全放权于合议庭,案件质量有所下降,各个合议庭之间判决不平衡,影响了司法公正,有必要对合议庭采取合法的、适当的程序性监督,同时注意内部监督、指导的规范化、制度化,减少监督的随意性。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监督,一是院、庭长享有判后监督权,认为裁判确有错误的可依照法定程序发动再审程序;二是院、庭长在合议庭评议时,可以列席,期间也可以提出个人意见,但该意见对合议庭不具有约束力,当合议庭意见一致,而院、庭长意见与合议庭意见不一致时,院长可以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而庭长没有此权力,但应该明确庭长提请审判委员会的建议权;三是院、庭长可以通过旁听开庭、检查裁判文书、诉讼卷宗等方式,了解合议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对存在的问题要有记载,同时对审限临近的案件进行督促;四是院、庭长下放裁判文书签发权,只是表明其对合议庭决定案件没有干预权,并不代表其不可以签发裁判文书,为了保证裁判文书的质量,院、庭长可以在审判长签发后,对裁判文书的撰写格式及文字表述进行最后把关,但不改变合议庭对案件的审理判决结果。

第四篇:我国投资改革的进程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进程

我国投资体制和投融资机制20多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1980年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有经济投资所占比重达82%,集体经济占5%,个体和其他经济占13%。而2003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有经济占39%,集体经济占14%.个体和其他经济占47%。地方政府具有了规定范围内的投资决策权,企业有自主的投资权。二是资金来源多元化,主要表现为预算内投资比重大大下降了。1981年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28%,国内贷款占139《,利用外资占4%,自筹和其他投资占55》\。2003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家预算内投资占4.6%.国内贷款占20.59《,利用外资占4.4%,自筹资金占70.5%。三是投资方向多元化。表现为:投资方向增多,投资于新型产业的投资额增加,而制造业投资额下降。四是政府从依靠行政命令直接控制企业投资,开始转变为通过各项经济政策引导市场,从而间接影响企业投资;从依靠国家计划指标和项目审批等手段直接控制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转变为主要通过经济、技术政策及政策工具进行投资管理。

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

1.投资体制初步下放管理权限阶段(1980—1987年)

改革开放以后,投资领域中的国家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的传统做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开始对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1)打破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传统格局,扩大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决策权限,促进了投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责任制。(2)改革了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建设资金开始由财政无偿拨付转向银行有偿贷款,拓宽了建设资金来源;投融资体制从以财政投资为主向间接融资为主转变。当然,由于金融体制改革落后于企业改革,企业的资金融通还是有一定困难的。(3)改进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提高了项目审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水平,推行项目投资承包责任制。(4)在投资项目建设施工领域引入招投标的市场竞争机制。

2.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88—1991年)

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投资管理体制近期改革方案》,1989年颁布了《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明确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支持和限制的重点,对投资结构进行了调整。其主

要内容有五个方面:(1)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权责,重大建设投资分层管理,面向全国的项目由中央承担,区域性的项目由地方承担;具体划分了中央投资或以中央投资为主的投资项目、地方项目的具体范围,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地方办重点项目的积极性。(2)明确了企业的投资权责,扩大企业投资决策权,使企业成为一般建设的投资主体。企业在国家计划和法规指导下,有权自主筹措资金和物资;有权自主把本企业生产发展基金、折旧基金和其他自有资金捆起来使用;有权自主选定投资方式和建设方案;有权自主支配应得的投资效益。(3)明确了投资资金来源,建立基本建设基金制,保证重点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中央基本建设基金的建立,促进了一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以及一些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建成投产。(4)明确了国家投资的组织方式,成立国家级投资公司,用经济办法对投资进行管理。1988年中央一级成立能源、交通、原材料、机电轻纺、农业、林业6个国家专业投资公司,负责经营管理本行业中央投资的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公司具有控股公司的职能,又承担国家政策性投资的职能。通过独立核算,用经济办法进行管理,逐步将建设工作中的行政关系改变为经济合同关系。(5)明确了政府的投资导向。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表明政府对投资方向的支持或限制的态度。虽然这一时期以治理整顿为主,但投资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3.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进阶段(1992—1997年)

1992年以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计划部门和体制改革研究部门提出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方案。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改进投资计划管理体制,编制投资计划的重点从投资工作量计划转为投资资金计划。(2)项目分类、主体分工。将项目归为三大类,按类界定可参与投资的主体。具体是将投资项目划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三大类,明确竞争性项目以企业为基本投资主体,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筹资、建设和经营;基础性项目主要由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投资,并吸收企业和外商参与投资;公益性项目主要由各级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安排建设,同时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兴办社会事业项目。(3)组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实现商业性投资贷款和政策性投资贷款相分离。(4)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开始建立和规范投资主体的风险约束机制。这一时期的改革是对前一阶段投资体制改革的更具体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同一改革层次上的两个阶段。(5)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行内部股票或上市,加大了直接融资的比重。

4.投融资体制酝酿重大改革的攻坚阶段(1998—2004年)

现行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显性化,这些问题可概括为:(1)投资主体问题。由于未很好地完成投资主体由政府向企业转变的过程,因此,政府既承担国有经济预算内投资的责任,又承担全社会投资中相当部分的责任。投资主体不明确,无人对项目筹资、建设、经营的全过程统一负责并承担风险;投资权利和责任、收益和损失没有统一起来,缺乏产权明确而又具有实力的企业型投资主体。(2)投资的管理问题。由于主体不明确,管理中也存在混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投资管理与决策的关系上没有完全制度化,更没有法律化;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审批和管理权限仍过大且没有相关法律。投资决策中行政干预多而且是多方干预多,条子工程屡禁不止,对投资真正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形成。如何完善财政投资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摆脱过多直接抓投资项目的压力,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如何形成长、中、短和大、中、小投资项目的协调均衡发展等都还有待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3)投融资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在社会投资项目中,商业银行与投资主体之间按市场化要求的合作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由于各种原因,银行对企业还存在所有制歧视,不能从效益、安全等纯银行运作的角度进行贷款。由于银行背负着国有企业的大批债务,对中长期的投资信贷信心不足。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无力,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尚未实现平等化,还有人为的非经济因素作为条件。银行本身对投资项目的审查能力也需要提高。投融资市场中介发育还很不健全。(4)投资效果差。投资结构不合理,地区产业雷同严重;投资效益差,回报率低,不少项目建成之日便是亏损之时;资本形成的质量差,新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等。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但在相当多的方面,还没有摆脱计划体制下投资思路的影响,还需要进行一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5.投融资体制开始进行重大改革(2004一)

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出台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融资体制;自主决策、行为规范、责权利统一的多元投资主体体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市场有效约束的融资体系;自主经营、自律性强的投资融资中介服务;以间接方式为主、覆盖全社会投资融资活动的宏观调控体系。从具体内容来说有六大特点:(1)企业不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投资领域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模式,但还存在着一些企业投资决策权未落实等问题。《决定》指出,彻底改

革现行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对于企业不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按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2)颁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决定》明确指出,要严格限定实行政府核准制的范围,并适时调整。目录中所列项目,是指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分为农林水利、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原材料等13个类别。按照规定,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目录以外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以外,实行备案管理。有专家指出,这一目录将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适时作出动态调整,有利于强化和完善投资宏观调控手段。(3)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决定》明确提出,能够由社会投资建设的项目,尽可能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决定》还指出,逐步理顺公共产品价格,通过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舶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于涉及国家垄断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统一规划布局的项目,政府在确定建设规划后,可向社会公开招标选定项目业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境外投资。(4)加快推行代建制。所谓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代建制突破了政府工程的恫有方式,投资行为得到了规疮。’不少人将代建制看成是抑制腐败、克服“三超F,;(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现象的有效武器,这将有效地预防部分政府投资项目中的不廉政和腐败行为。(5)改进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决定》直接对政府投资行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更是对政府部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相比过去对投资项目的层层审批,政府部门今后将主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社会的投资进行间接调控,切实做到“微观上该放的一定要放开,宏观上该管的一定要管住”,保持国家对全社会投资的积极引导和有效调控。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灵活运用投资补助、贴息、价格、利率、税收等多种手段,引导社会投资,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6)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近几年,不少地方领导推崇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林林总总,最后“官”是升了,但其身后却落下了一大堆“花架子、无效益”的工程。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相关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今后将有效抑制盲目投资、乱花钱的行为。

(本文引自《宏观经济学中国版》-李晓西著2005)

第五篇:简述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

 简述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

文/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 李洪江

【摘要】本文试图从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关于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启动主体、性质、证明力等方面论述目前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基本现状,进而探讨司法鉴定的中立性对民事案件判决结果的影响。考虑到民事、刑事、行政诉讼领域的区别,本文仅将民事诉讼领域的相关司法鉴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司法鉴定 鉴定结论 证据 证明力

司法鉴定结论已经成为影响民事诉讼判决结论的重要证据形式,特别是涉及专门性问题时,法官或者当事人会借助“司法鉴定结论”作为其诉讼主张的重要依据,在专利侵权诉讼、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著作权侵权诉讼等领域屡见司法鉴定结论的身影。司法鉴定结论在协助法官理解专门性问题方面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某些案件先后出现两份甚至多份完全相反的鉴定结论的情况屡见不鲜,可以说司法鉴定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也颇被当事人诟病。

一、我国关于司法鉴定制度的法律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相应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5条至第29条以及第71至72条对司法鉴定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定,主要涉及委托鉴定、重新鉴定、鉴定结论的审查、证明力等内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1条对司法鉴定的内涵做出了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该条规定是迄今为止关于“司法鉴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法律文件性质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我国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主体

1、职权型司法鉴定制度

在大陆法系国家,司法鉴定人被认为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鉴定人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法官对专门性知识的不足,因此法官为了实现案件的正常审理常常“依职权”委托鉴定机构对专门性问题出具鉴定结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04条规定:鉴定人的选定与其人数,均由受诉法院决定。甚至在法国,司法鉴定人往往被视为合议庭的组成人员,要按照法官的指令将鉴定结论作为发现事实的一种方式,实质上是代替法官所从事的职务性活动。职权型司法鉴定制度在弥补了法官专门性知识的前提下,由于在实践中法官过分依赖“鉴定结论”,导致鉴定结论直接越俎代庖,代替法官作出侵权与否的结论的现象层出不穷,成为法官规避“审判责任”的挡箭牌。

2、当事人型司法鉴定制度

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鉴定人被认为是“当事人的专家证人”,协助当事人一方向法官阐述案件的专门性问题。根据该制度,诉讼中当事人双方根据“举证

责任分配原则”决定应否进行鉴定、进行何种鉴定或由谁鉴定等事项。当事人型司法鉴定制度是当事人主导诉讼体制的典型特点。

当事人型司法鉴定制度将法官设置为“中立状态”,举证责任完全由当事人双方承担,减少了“司法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往往导致“鉴定人”成为“当事人”的“附庸”,“重复鉴定、多次鉴定”的现象不可避免。

3、折中主义司法鉴定模式

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司法鉴定制度的模式并不是“唯物论者”的主张,尊重我国司法鉴定实践,结合我国审判实践,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司法鉴定制度启动模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给出的答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5条第2款规定,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没有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并预交鉴定费用的,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但是上述条文并没有要求“当事人必须按照法院的要求提出鉴定申请”,如果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单方委托鉴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采取了默认的方式,该《规定》第2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11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司法鉴定的委托。《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起草说明》也认可了“当事人自行委托司法鉴定”的法律地位:对于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鉴定结论,第二十八条将其作为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足以反驳的证据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允许。

可见,我国民事诉讼法既规定了“依职权”委托鉴定、“当事人申请法院同意”委托鉴定以及“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三种模式并行的“司法鉴定模式”。这符合我国诉讼体制从“法院的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型的历史特征,既吸收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关于“司法鉴定制度”的优点,又结合自身实际做了突破和创新。

三、我国司法鉴定结论的性质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以上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同时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可见,我国民事诉讼法将司法鉴定结论的性质归结为“民事诉讼的证据”;如果是因当事人的主张而提供的鉴定结论应当是第64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如果是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则属于第64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

四、我国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明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认

定其证明力。第72条规定可以视为“当事人单方委托鉴定结论的证明力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实践中,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即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遇到专门性问题需要委托司法鉴定的情况下,分类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1)如果当事人没有自行委托司法鉴定,并在诉讼中申请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的,法官可以“同意”委托司法鉴定的申请;

(2)如果当事人没有自行委托司法鉴定,并在诉讼中拒绝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的要求的,法官为了“实体正义”的需要,可以要求其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或者“依职权”委托鉴定;

(3)如果当事人自行委托司法鉴定,对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没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应当根据审判经验作出是否采纳司法鉴定的判断;不能因“自行委托”而机械式的不予认可;

(4)如果当事人自行委托司法鉴定,对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可以委托“重新鉴定”。

总之,我国民事诉讼法律法规已经对司法鉴定制度做出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应当认真理解、消化其立法本意,结合我国审判实践的特点,充分尊重我国“依职权”委托鉴定、“当事人申请法院同意”委托鉴定以及“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三种模式并行的“司法鉴定模式”,而不能机械地“以一概全”,无视其他规定的存在。

注释:

①谢怀拭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②谌湫鸿、谌宏伟,《论民事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摘自:http://china.findlaw.cn/,2011年7月25日。

③“最高院于2002年颁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际赋予了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启动权。如果由公检法垄断鉴定程序的启动权,万一鉴定错了,当事人的权利很难保障;赋予当事人启动权,也有利于保障人权。” 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摘自:.cn,2011年7月25日。④“最高院于2002年颁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际赋予了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启动权。如果由公检法垄断鉴定程序的启动权,万一鉴定错了,当事人的权利很难保障;赋予当事人启动权,也有利于保障人权。”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摘自:.cn,2011年7月25日。

下载关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法鉴定援助制度思考措施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但现行的法律援助尚未对需要司法鉴定的弱势群体开展,如何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是健全法律援助制度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建立司法......

    关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进程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进程的思考邱丙利内容提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推动了以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和改进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和改进 一、司法鉴定有关法律规章和文件 法律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关于改革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的思考

    杨明成一、建立统一的行政立法程序标准。目前,我国行政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虽多但基本上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程序标准得到解决。因此,建议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含规章)制定程序法......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加快城市化步伐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对政府应担当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应该如何界定,是首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的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的财务管理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其定位与职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现其职能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摘要: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许多新形势、新情况都成为事业单位必须面临和解决问题。其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成为......

    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哲学思考

    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哲学思考2012年5月21日[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