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与诗同行
《与诗同行》说课稿
西街实验小学 吴海霞
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正如我们写作不是为了成为作家,指导孩子们写诗,也并不是要让孩子们个个成为诗人。学写儿童诗,是为了引导孩子们拥有一颗“诗心”,让心灵找到回家的路,从而将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学会去观察、思考、想象,并从中学会表达。
说教材:
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本节课属于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学写儿童诗是教材提出的一个要求,旨在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使其身心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说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课堂环节设计:
说教法:环节一,以故事导入,目的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环节二,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本上的两首儿童诗《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合作、探究,了解儿童诗的特点。(设计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环节三,学生展示朗读,展示自己对儿童是的理解。(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另外,展示可以是学生获得自信,取长补短,更透彻的理解知识。)环节四,给学生时间让其练习创作诗歌。环节五,组织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在展示的
过程中不仅有老师的评价,而且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多元。)
说学法:1.在独立朗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了解儿童诗的特点。(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语文的方法。)2.独立写诗或与同学合作写诗歌。(目的: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有创意的表达。)3.积极展示自己写的诗歌。(目的: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诊断和相互评价,最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说板书设计:理念——板书应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书写内容要突出重点,有利于突破难点,要少而精。因此,我的板书只有四个字:想象、修辞。想象是写儿童诗的必备前提,修辞手法是写儿童诗的中要工具。
课堂教学大赛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与诗同行”之儿童诗写作指导
西街实验小学 吴海霞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正如我们写作不是为了成为作家,指导孩子们写诗,也并不是要让孩子们个个成为诗人。学写儿童诗,是为了引导孩子们拥有一颗“诗心”,让心灵找到回家的路,从而将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学会去观察、思考、想象,并从中学会表达。
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本节课属于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学写儿童诗是教材提出的一个要求,旨在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使其身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学过程:
导案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 国度,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就以唐诗宋词为伴,我们总是忍不住赞叹李白、杜甫他们简直太神奇了。其实,写诗并不难,只要你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你也能做一名现代小诗人。相信吗?好,今天我们就来见证这个奇迹。(放课件)
(多媒体播放雪图画,配乐。)
师:同学们,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冬天真的就来了。冬天是一个生长童话的季节,每一
片雪花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其中有一个童话,名字就叫——《线条的梦》。
二、故事激趣,启发想象
师: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第二天大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风姐姐在雪地上画了一条笔直的竖线,小猴子看见了,兴奋地说:“哦,这是一根很高很高的竹竿呀,我顺着它爬上去,就能吃到树上的果子。你要是小猴子,你觉得它还是什么呀?顺着它爬上去还能做什么呢?
师:评价。
师:风姐姐在雪地上又画了一条直直的横线,小马看见了,高兴地说:“这是一条平坦的大路,我沿着它跑过去,就能跑到大草原,吃到青青的草。就能„„
师:风姐姐听了一高兴,“呼”,把竖线吹斜了,把横线吹成了曲线。小猴子大叫起来:“不好啦!不好啦!„„(补充)小猴还可能叫什么呀?小马可能怎么说呀?
生:略
师:评价
三、品读悟特点
(一)师:同学们,一根普普通通的线条因为有了想象,变得不再普通。想象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梦一般的诗歌国度。大家仔细品读课本上的两首儿童诗《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看它们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想象。
1.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2.展示读。(生生评价、师评价)
3.小组合作讨论这两首诗的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的。4.小组出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二)师:儿童诗创作还有很多种方法。欣赏多媒体课件,了解其他写法。
(三)仿写以上两首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计时5分钟)
(四)展示优秀作品;有问题的作品共同修改。
教师小结 :
今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颗纯真的心,拥抱童诗。尽管我们的小诗还显得稚嫩,还有许多不完美,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播下了诗的种子!最后,我也写了一首小诗《我希望》送给你们。
我希望
我希望/我可爱的孩子们/穿越习题的封锁线/来到童心湖畔/看风车旋转/听鸟儿歌唱/ 我希望/我娇嫩的花朵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到诗歌花园/随风儿一起去追云揽月/跟蜜蜂一起为梦想而采撷酝酿
学案设计
一、教师寄语:
可爱的你,只要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你就会有最大的收获。老师相信你是最聪明的!期待你的出色表现!
二、欣赏儿童诗: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蛋,常常忘了回家。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
妈妈的眼睛 白天,妈妈的眼睛是暖融 融的太阳,照在身上心是暖的; 夜晚,妈妈的眼睛是亮 晶晶的星星,照在床前梦是 甜的。
风
风儿 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那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如果我变成风 ……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三、有感情地朗读,准备展示朗读。
四、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寻找儿童诗的特点。
五、展示:写儿童诗要抓住哪些特点。
六、我会仿写儿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案例
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案例
教学构想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如花中奇葩,在我校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诗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各种形式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在诗歌中感受学习语文的氛围和激情,让这一深厚的文化资源走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诗歌的魅力。
学习目标
1、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诗歌或记录芜湖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能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激发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2、整理资料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学会欣赏诗歌、交流从中体悟到的情感,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策划分组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社会交往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活动程序:
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策划分组,制定计划阶段
2、自主合作,计划实施阶段
3、总结经验,成果展示阶段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策划分组,制定计划(课内)课堂指导
(一)导入: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二)学生交流搜集来的创作的诗歌及家乡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在小组中读读找到的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目的: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和兴趣]
(三)阅读、欣赏诗歌
1、自读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诗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中的注释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2、在小组内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对话、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逐步构思出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构思、策划活动
1、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搜集到的诗歌,如何分类?
2、小组交流:关于诗歌有哪些知识和故事?
3、说说你知道我们家乡芜湖的哪些民歌、童谣?
4、策划分组
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和研究的专题不同,自由组合,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民主推举组长,组长在小组内集体制订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要在组内演说通过。经过全班交流讨论,成立以下学习小组: Ⅰ诗海畅游组; Ⅱ民歌童谣组; Ⅲ知识故事组; Ⅳ艺术表演组; Ⅴ诗歌创作组 Ⅵ网络编辑组。
[目的:通过明确活动任务,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更有针对性,自由按兴趣组成小组,能增强学生凝聚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动力,更大发挥学生的潜力。] ※第二阶段:自主合作,实施计划(课外)
各组按指定的计划进行活动,诗歌组的同学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查询,到图书馆里翻阅资料,阅读报刊、杂志和相关书籍并作分类整理。创作组的同学通过阅读同龄人的诗歌,想想他们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情感的,并自己试着创作诗歌,与本组同学交流。民歌童谣组的同学邀请当地老人,聆听他们唱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小组里进行整理。艺术表演组的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在老师带领下到少年宫找老师学唱诗歌改编的歌曲及由芜湖民歌改编的舞蹈,传说故事组要通过查资料、走访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后按内容进行分类。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成果展示(多媒体教室)
各小组按组排列,展示长达两周的“走进诗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
(一)谈话导入:
经过两周的“走进诗歌 与诗同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无不惊叹诗歌的博大精深,它的确是祖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这堂课就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三)分组展示。
1、艺术表演组展示。
①歌舞展示:学生将诗配以舞蹈,演唱琅琅上口的优美诗歌; ②小品:学生分别扮演诗歌中的人物角色。
2、诗歌畅游组
①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诗配画、配乐诗作品-----小组成员配乐朗诵。②诗朗诵----组长领诵,其他小组成员集体诵读,让大家从动人的画面上,从传情的乐声中,想象、体味、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③展示本组同学通过想象为诗歌绘出了生动活泼的画面而创办的诗画报。
3、诗歌创作组
①介绍本组同学阅读同龄人写的诗歌的收获,重点说说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感受的。
②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并展开互动点评。
4、知识故事组
①资料展示——学生在广泛搜集诗歌知识、故事和诗人趣闻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类:传说类,知识类,故事类„„
剪贴成小报、小册子或者制作成电子幻灯片;
②诗歌知识竞赛---该组选派组员主持竞赛活动,用电子幻灯片出示赛题,选派两名组员当判官,公布正确答案,并选派两名组员现场发放奖品。
5、民歌童谣组 ①组长介绍本组成员如何搜集整理资料的情况并相机展示图文资料、影像资料。
②展示本组成员将精选的童谣在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的同时,拍手击掌吟诵的情景,激发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6、网络编辑组
①该组同学在组长带领下,请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将本次活动作为一条新闻发布到校园网上,并把所有资料整理、合并,建立一个“走进诗歌 与诗同行”的专题学习网站,定期刊登同学们抄录绘制的诗配画及配乐诗影像,并刊登同学们创作的诗歌,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发动同学们用诗歌互赠交流。
②展示本组同学录制的各组开展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彩花絮,交流总结综合性学习的经验和新的收获。
第三篇: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与诗同行”活动汇报
一、设计意图:
沿着经典诗歌的流淌脉络,现代人开始重温这些经典。作为新时代的学子,作为有诗的国度之称的炎黄子孙,我们对诗歌的了解有多少?期待通过《轻叩诗歌的大门》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学习的心得和收获。让学生在展示活动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持续学习诗歌的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根据综合学习的特点,我力求做到凸现综合特点,不失语文个性。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从而轻轻叩响诗歌的大门。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发展起源以及特点。能力目标:学会搜集、整理诗歌,能创作诗歌。情感目标:
1、学会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2、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做好汇报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整理好的资料,朗诵的内容、音乐。编好的诗集,以及我班学生创作的诗歌、班级《蝶舞轻扬》文学社的儿童诗集。难点:学生的创作与朗诵。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汇报活动设计,收集学生积累的资料(教师积累的资料也整理出来)制作好精美的课件。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呈现。
2、学生准备:朗诵材料,汇报内容,自编诗集、诗配画,原创小诗,好诗欣赏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师:同学们,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们中国更是世人公认的诗的国度。这两周来,我们开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从制定活动计划、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自我创作诗歌、编小诗集(呈现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时的图片),今天我们将大家搜集、整理、创作的成果向大家作汇报。首先老师要介绍一下同学们的分组情况,分别是诗歌知识1组、诗歌知识2组、唱诗歌组、演诗歌组、诗歌创作1组和诗歌创作2组。下面请我们的主持人李高欣和曾英琦同学上台。
二、诗歌知识组汇报
主持人A: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主持人B:我们在诗海边拾贝,主持人(合)我们与诗同行!
主持人A:下面我们进行诗歌知识竞赛,请诗歌知识1组和2组的同学做好准备。一个组答一个题,如果该组不能答出另一组可以接过题答。我们每个小组有10个小题,每个小题答对获1颗星。后面我们也会用星星来给其他组的同学分别打分并填在黑板上,最后评选出一、二名。主持人B:下面我们开始诗歌知识竞赛,没有参加比赛的组请认真听。主持人A出题,主持人B公布是否正确并把星记入黑板框中。
诗歌知识竞赛题目为:
1、最开心的事?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最孤独的人?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最值钱的书信?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最高的瀑布?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最知心的朋友?生:(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6、最深厚的友谊?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最强的生命力?生:(离离原小草,一岁一枯荣。)
8、离家最久的人?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录诗歌()篇。
10、词又被称为()
11、我们通常说的“元曲”,正式的名称应该叫做()
12、词和曲与诗歌的不同之一是在题目前还分别有()和()
13、《七步诗》的作者是()
14、唐代诗歌创作高峰的两大著名诗人是()和()
1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哪一句诗来教育我们?
1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哪一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17、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子)
1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主持人B:公布每个组得星情况。
主持人A:诗歌知识竞赛虽然结束了,但学习知识的行动没有停止,今后我们将学习更多的诗歌知识,欣赏这块中华文学瑰宝。
三、唱诗歌组和演诗歌组汇报
主持人A: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一个广阔的海洋。
主持人B:到了宋朝,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盛起来了,那就是“词”。“词”又叫“长短句”,是可以供人演唱的,一般都有词牌名。主持A: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唱诗歌组的《长亭送别》,一起看看演诗歌组的同学的“郑板桥巧改诗歌”。最后由我们主持人和其他组的同学为他们打分。
主持人B:下面就由请我们唱诗歌组的同学上台(表演1组的同学上台)组长:我们组的同学在这段时间内学唱了一些词、曲,先给大家唱一首节选自王实甫《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
请大家欣赏。
(老师播放背景音乐,全组同学合唱《长亭送别》)
组员代表:我们还可以根据这首词的调子来学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组一起唱《长相思》)
主持人A: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
主持人B:下面请演诗歌组的同学代表上台表演。(表演2组同学上台)
组长:我们组给大家表演一个“郑板桥巧改诗歌”的故事。(表演2组的同学表演)
主持人A:请其他组的组长评价,并打分。
主持人B:下面我公布唱诗歌组得()分,演诗歌组()分。
四、诗歌创作组汇报 主持人A:春天有大树的歌,老师的关爱似春风吹过。主持人B:夏天有白云的歌,老师的汗水如同珍珠闪烁。主持人A:秋天有枫叶的歌,老师的努力换来我们的收获。主持人B:冬天有雪花的歌,老师的激情像熊熊的烈火。主持人A:你这样的诗歌创作还有很多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创作1组和创作2组同学们写的诗歌吧!
主持人B: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会为他们两个组分别打分。请同学们认真听,好好地欣赏。
主持人A:先由创作1组的同学开始,你们两个组轮流展示,看哪个组同学写的诗歌更有诗味!看哪些同学朗诵得更好,最好分别跟这两个组打分。
(创作1、2组的同学轮流用竞赛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创作,你一首我一首。)
主持人A:好了,我们展示先到此结束。我们听了你们写的诗歌,让我们也手痒痒心痒痒的。赶快来给他们两个组打打分吧!
主持人B:请其他组组长简单评价并打分。
主持人A:我公布创作1组得()分,创作2组得()分。最后评出每一轮的一名、二名。
主持人B:下面我们把掌声送给获得第一名的组。主持人A:诗歌是一朵美丽的鲜花 主持人B:诗歌是一颗璀灿的明珠
主持人A:与诗同行是一次有趣的游览 主持人B;与诗同行是一次美妙的体验(合):让我们继续与诗同行吧!主持人A: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五、教师总结评价 师:(鼓掌走上讲台)老师首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一个个才女,一个个才子就在老师的眼前啊!同学们,其实诗就在我们身边,诗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朝一日,或者在座的某一个同学,会成为诗人也说不定呢。老师期待着这一天。在这段时间同学们在诗海边拾贝,与诗歌一同前行这让我们满载而归。你看那一道道诗歌竞赛题、一首首美妙的词曲、一个个诗歌小故事、一本本自编诗词集、一句句儿童诗都是你们的学习成果啊!
在明天我们还要一起来写这次活动的总结。在活动总结中老师还会给同学们颁发奖状和提出一些建议。下面老师想把我们老师的一首诗送给大家,让我们以这次“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起步,今后在诗海中走得更远,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吧!
(幻灯片出示配乐诗歌)老师朗诵。
诗歌是多么令人神往
诗歌是多么令人神往 诗歌就是歌唱
凡是有歌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的天堂 走进诗经
那“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犹在耳边回荡 走进楚辞
兰蕙依然为祖国命运而开放 走进“大风歌”
我仿佛看到了好男儿志在四方 走进诗仙
我仿佛看到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 走进杜甫
我仿佛看到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伤 走进白居易
我仿佛听到了琵琶的音响 走进“七绝圣手”
我仿佛看到了边塞的苍茫 走进苏轼
我仿佛看到了“大江东去”的豪放 走进徐志摩
我仿佛看到了康桥挂着一轮月亮 走进普希金
我读懂了:面对生活,请不要悲伤 诗歌是多么令人神往 诗歌就是歌唱
凡是有歌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分享 诗歌就是擦亮眼睛 诗歌就是掏出良心 诗歌就是捧着关心 诗歌就是牵手爱心 诗歌就是攥着同情心 诗歌就是发现美丽的芳心 诗歌多么令人神往 诗歌就是歌唱
凡是有歌唱的地方就会有馨香
“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组竞赛形式)
一、小组长汇报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感受,展示合编的小诗集
二、诗歌朗诵会
1、每个小组一首,形式不限,可以个人朗读、男女对诵、小组合诵、配乐诗表演朗诵等,内容为名家名诗
参考: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柳永《雨霖铃》等
2、全班齐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
三、诗歌创作台:朗诵自己创作的儿童诗,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
四、节目表演
1、唱诗歌
参考:《水调歌头》、《虞美人》、《游子吟》
2、其他,如相声、小品
3、讲与诗歌有关的故事
五、诗歌知识竞赛
一、必答题
第一轮:问答题。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李商隐)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 什么节日?
(重阳节)
3.唐代的诗仙、诗圣、诗鬼分别指谁?(李白、杜甫、李贺)
4.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 什么?(河豚)
5.王安石在写诗过程中反复选择用字”绿”而成为千古名句的是哪一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苏轼、辛弃疾)说出一个
7.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柳永、李清照)说出一个
8、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第二轮: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
1、《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后一首是苏轼)
2、《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3、《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词)
4、“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西湖)
6、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有诗100多首。(×,305首)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洞庭湖)
第三轮: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一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庐山、春风、下雨、长江、花。
如: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以下略)
二、抢答题:
第一轮: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二轮:选择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4、“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2)柳永、李清照(3)李煜、李商隐
5、《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6、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三轮:我会用。(联系语境写上恰当的诗句)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这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与古诗同行》教学设计
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 黄丽娜
执教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与古诗同行》(课文内容见附件)
第一课时
(制定计划,确定学习主题)
第二课时
(课外搜集、整理资料)
第三课时
(课堂展示)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本节课,我专门选择了“古诗”这一范畴让学生围绕“与古诗同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从而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虽然六年来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但要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是需要对古诗词有更深更广的积累。因此,针对本次综合性学习,从开学初就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希望能让学生在有一定的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近诗歌,去“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开始后,指导学生分小组、按题材去搜集诗歌,背诵诗歌,这样,学生的收集避免了盲目性,主题更鲜明,学习效果会更显著。
3、问渠哪得请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在活动展示环节,通过小组展示主题诗词、古诗知识竞赛、吟唱积累古诗、学写总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领略古诗的韵味,让学生走进经典诗文,在活动中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古诗词,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并能按一定标准给古诗词分类。
2、通过朗诵古诗、吟唱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展示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感受古诗的魅力。
3、通过古诗知识竞赛的方式,积累诗歌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古诗。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给小组取个组名,制作小组标志,并有一句小组口号。
2、课前分小组根据主题搜集古诗,准备以小组形式在全班交流。
3、每个小组准备两道古诗知识题,准备参加古诗知识竞赛的出题考其他小组环节。
(二)教师准备:
1、课件。
2、知识竞赛环节需要的“竞赛花”及冠军队奖品。
3、“与古诗同行”活动安排表。
四、教学过程: 与古诗同行
一、导入:
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搜集、阅读了许多诗。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叩响诗歌的大门,与古诗同行。(板书课题)
2、在学习中,同学们自由组合成了4个小组。现在首先请组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组。
3、组长们的介绍真是各具特色,相信你们接下来的展示一定也十分精彩。
二、经典诗文我最爱:
1、在前段时间的学习中,各组制定了学习计划,确定了主题,我想,你们已经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搜集了很多古诗吧?能在全班交流吗?
2、各组汇报学习情况:
(1)思乡诗。
(2)四季诗。
(3)送别诗。
(4)诗歌知识。
三、知识竞赛我能行:
1、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古诗知识题,咱们来一场古诗知识竞赛,能行吗?
2、同学们分小组答题,答对一题得一朵红花,比一比,哪一组得到的红花多。
(一)诗情画意猜诗名:
1、老师这儿有许多好看的画,你能根据图画猜出是哪首古诗吗?
2、看图猜诗:
(1)《游园不值》
(2)《望庐山瀑布》
(3)《游子吟》
(4)《静夜思》
(二)你说我答猜诗人:
1、老师来介绍诗人的情况,在老师叙述的过程中,只要你猜到了诗人的名字,可以随时举手。
2、请仔细听:
(1)王维
(2)杜甫
(3)王昌龄
(4)陆游
3、第二轮答题后,我们来看看各组得分。今天的竞赛紧张激烈,冠军到底花落谁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名句荟萃对对碰:
1、进入第三关──名句荟萃对对碰!
2、学生答题。
3、诗海浩瀚,知识无限,经典诗词,值得传诵。
(四)妙语生花用古诗:
1、积累了这些多的诗句,能灵活运用吗?让我们试着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一些诗句。
2、学生答题。
3、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所学的知识就是有意义的知识。
(五)智力陷阱考考你:
1、老师出的题目都已经答完了,我们来看看各组得分情况。落后的小组不要着急,咱们还有一次机会──智力陷阱考考你!
2、同学们课外也编写了一些古诗知识题,拿出准备好的题卡。明确要求:如果你们答错了题目,则就要从你们的红花中拿出一朵奖给出题小组;如果答对了题目,则出题小组拿出一朵花奖给你们。
3、学生进行两轮的出题竞赛。
4、现在,我们来看看最终花落谁家?恭喜,今天的冠军队就是──(发放奖品)
5、得到冠军高兴吗?请组长代表你们发表获奖感言,好吗?(组长谈感受)
6、为了表达喜悦的心情,也安慰一下咱们没得奖的几组同学,能结合咱们今天“与古诗同行”的活动表演个节目吗?
四、古诗新曲我来唱:
1、给古诗谱上好听的曲,通过吟唱表演的方式积累古诗,既展现了古诗的魅力,又弘扬了中华的传统文化。老师也找了一些这样的古诗新曲,愿意一起来唱唱吗?
2、歌曲联唱:《村居》《江南》《出塞》《春晓》。
五、总结活动:
1、在“与古诗同行”的学习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请你们为这次活动写一个总结!
2、学生写总结。
3、交流“总结”。
4、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走得更远,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与古诗同行》磨课经历
历经了市级、省级的选拔赛,我终于有幸参加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录像课竞赛。曾几何时,参加一次全国赛课,是我多年的职业梦想。为了圆梦,12年来,我历经了校内、市级、省级多次的尝试。这一次,机会不期而至。12年一线教学的积淀,我终于走上了全国赛课的“舞台”。
磨砺
一节看似平常的课,如何上才能既达成学习目标,又能出新、出彩呢?设计的过程真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我想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许多人会把这个过程称之为 “磨课”!
磨课是什么?是大量地阅读材料──实践的、理论的、浅显的、高深的。一些文章不仅要读,还要反复地读。像关于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章节的教材分析,我前后读过上十遍。因为只有在反复地阅读与思考中,你才能逐渐领悟到课程的精髓,解释心中的疑惑。
磨课是什么?是在漫无边际的遐想中苦苦寻找设计上的灵感。走在路上、睡在床上、吃饭时、交谈时……这节课总是在你的脑子里打转。记得,学校组织老师开展党员知识竞赛时,正是“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这一课设计的关键期,此时比赛的各个环节,在我的眼里,似乎都变成了有价值的素材,我认真听,认真看,听竞赛中每个人的语言,看竞赛中每个人的表情,心里总想着:它们是否能给我的这节课带来些什么?
磨课是什么?是一次次的试教、修改再试教。试教的过程往往是不完美的,甚至是令人沮丧的。课堂气氛为什么这么冷?为什么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时间为什么不够……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困扰着你,逼着你去思考,去尝试。
成长
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彩虹,不经历磨砺又怎样收获成长。正是因为有了磨砺,才让我在在磨课的过程中经历成长,这是我认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
深层次的思考让我成长。为什么精心设计的环节学生的表现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在一次次试教与反思中我逐渐触摸到课的本质,不仅仅是一节课,更是对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这一全新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正视自己也让我成长。有时我会将自己试教的全过程录下来,虽然心里有些别扭,但还是要耐着性子去听。第一次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自己上课,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段话怎么这么啰嗦?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如果换种处理方式也许会更好吧?上课的语调还是缺乏抑扬顿挫的……
这样的正视帮助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逐渐积累的课前预设,也帮助我不断提高对课堂的驾驭与应变能力。
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参赛课,我发现,即使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也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语气的抑扬顿挫,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感谢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这份成功了凝聚了太多老师的心血与智慧。虽然在录像课中,上台的就我一个人,但这背后是整个双峰教育团队的无限支持。
在我的思路走入瓶颈的时候,是导师们及时将我点醒;在我的设计陷入困惑时,又是导师们为我点燃创意的种子。
有时我感到自己像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呵护与安慰的孩子──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每每看到老师们熟悉的身影,就能找回一份踏实;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还清楚地记得,我站在前面,老师们给我做学生,在一句句设问的组织与演练中,在一个个预设的酝酿与讨论中,我逐渐学会如何用最准确、最富情感的语言去与学生对话,去组织自己的教学。
从学校到市,从市到省,最终到全国,磨课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在磨砺中成长,在成长中前行!老师们,请继续见证我的努力与成长吧。
第四篇: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与诗同行”活动汇报
一、设计意图:
沿着经典诗歌的流淌脉络,现代人开始重温这些经典。作为新时代的学子,作为有诗的国度之称的炎黄子孙,我们对诗歌的了解有多少?期待通过《轻叩诗歌的大门》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学习的心得和收获。让学生在展示活动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持续学习诗歌的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根据综合学习的特点,我力求做到凸现综合特点,不失语文个性。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从而轻轻叩响诗歌的大门。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发展起源以及特点。能力目标:学会搜集、整理诗歌,能创作诗歌。情感目标:
1、学会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2、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做好汇报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整理好的资料,朗诵的内容、音乐。以及我班学生创作的诗歌。
难点:学生的创作与朗诵。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汇报活动设计,收集学生积累的资料(教师积累的资料也整理出来)制作好精美的课件。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呈现。
2、学生准备:朗诵材料,汇报内容,诗配画,原创小诗,好故事欣赏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师:同学们,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们中国更是世人公认的诗的国度。这两周来,我们开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从制定活动计划、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自我创作诗歌、编小诗集(呈现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时的图片),今天我们将大家搜集、整理、创作的成果向大家作汇报。首先老师要介绍一下同学们的分组情况,分别是诗歌知识1组、诗歌知识2组、唱诗歌组、演诗歌组、诗歌创作1组和诗歌创作2组。下面请我们的主持人上台。
二、诗歌知识组汇报
主持人A: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主持人B:我们在诗海边拾贝,主持人(合)我们与诗同行!
主持人A:下面我们进行诗歌知识竞赛,请诗歌知识1组和2组的同学做好准备。一个组答一个题,如果该组不能答出另一组可以接过题答。我们每个小组有10个小题,每个小题答对获1颗星。后面我们也会用星星来给其他组的同学分别打分并填在黑板上,最后评选出一、二名。
主持人B:下面我们开始诗歌知识竞赛,没有参加比赛的组请认真听。主持人A出题,主持人B公布是否正确并把星记入黑板框中。
诗歌知识竞赛题目为:
1、最开心的事?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最孤独的人?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最值钱的书信?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最高的瀑布?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最知心的朋友?生:(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6、最深厚的友谊?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最强的生命力?生:(离离原小草,一岁一枯荣。)
8、离家最久的人?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录诗歌()篇。
10、词又被称为()
11、我们通常说的“元曲”,正式的名称应该叫做()
12、词和曲与诗歌的不同之一是在题目前还分别有()和()
13、《七步诗》的作者是()
14、唐代诗歌创作高峰的两大著名诗人是()和()
1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哪一句诗来教育我们?
1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哪一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17、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1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主持人B:公布每个组得星情况。
主持人A:诗歌知识竞赛虽然结束了,但学习知识的行动没有停止,今后我们将学习更多的诗歌知识,欣赏这块中华文学瑰宝。
三、唱诗歌组和演诗歌组汇报
主持人A: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一个广阔的海洋。
主持人B:到了宋朝,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盛起来了,那就是“词”。“词”又叫“长短句”,是可以供人演唱的,一般都有词牌名。
主持A: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唱诗歌组的《长亭送别》,一起看看演诗歌组的同学的“郑板桥巧改诗歌”。最后由我们主持人和其他组的同学为他们打分。
主持人B:下面就由请我们唱诗歌组的同学上台(表演1组的同学上台)组长:我们组的同学在这段时间内学唱了一些词、曲,先给大家唱一首节选自王实甫《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
请大家欣赏。
(老师播放背景音乐,全组同学合唱《长亭送别》)
组员代表:我们还可以根据这首词的调子来学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组一起唱《长相思》)主持人A: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
主持人B:下面请演诗歌组的同学代表上台表演。(表演2组同学上台)
组长:我们组给大家表演一个“郑板桥巧改诗歌”的故事。(表演2组的同学表演)
主持人A:请其他组的组长评价,并打分。
主持人B:下面我公布唱诗歌组得()分,演诗歌组()分。
四、诗歌创作组汇报 主持人A:春天有大树的歌,老师的关爱似春风吹过。
主持人B:夏天有白云的歌,老师的汗水如同珍珠闪烁。
主持人A:秋天有枫叶的歌,老师的努力换来我们的收获。
主持人B:冬天有雪花的歌,老师的激情像熊熊的烈火。
主持人A:你这样的诗歌创作还有很多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创作1组和创作2组同学们写的诗歌吧!主持人B: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会为他们两个组分别打分。请同学们认真听,好好地欣赏。
主持人A:先由创作1组的同学开始,你们两个组轮流展示,看哪个组同学写的诗歌更有诗味!看哪些同学朗诵得更好,最好分别跟这两个组打分。
(创作1、2组的同学轮流用竞赛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创作,你一首我一首。)主持人A:好了,我们展示先到此结束。我们听了你们写的诗歌,让我们也手痒痒心痒痒的。赶快来给他们两个组打打分吧!
主持人B:请其他组组长简单评价并打分。
主持人A:我公布创作1组得()分,创作2组得()分。最后评出每一轮的一名、二名。
主持人B:下面我们把掌声送给获得第一名的组。主持人A:诗歌是一朵美丽的鲜花 主持人B:诗歌是一颗璀灿的明珠 主持人A:与诗同行是一次有趣的游览 主持人B;与诗同行是一次美妙的体验(合):让我们继续与诗同行吧!主持人A: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五、教师总结评价
师:(鼓掌走上讲台)老师首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一个个才女,一个个才子就在老师的眼前啊!同学们,其实诗就在我们身边,诗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朝一日,或者在座的某一个同学,会成为诗人也说不定呢。老师期待着这一天。在这段时间同学们在诗海边拾贝,与诗歌一同前行这让我们满载而归。你看那一道道诗歌竞赛题、一首首美妙的词曲、一个个诗歌小故事、一本本自编诗词集、一句句儿童诗都是你们的学习成果啊!在明天我们还要一起来写这次活动的总结。在活动总结中老师还会给同学们颁发奖状和提出一些建议。
下面老师想把一首诗送给大家,让我们以这次“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起步,今后在诗海中走得更远,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吧!
(幻灯片出示配乐诗歌)老师朗诵。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教案设计
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教
案设计
教材分析:
诗海拾贝中有《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太阳的话》和《白桦》都是现代诗,一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儿童作家金波所作,一首是俄国作家叶赛宁所作,这两首诗和前四首古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这六首诗歌描写的都是自然景物。这六首诗歌让学生大体了解诗歌从古到今的变化。阅读古诗,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
诗海拾贝中还有整理、欣赏诗歌这个内容。这项活动比较难操作,却又很有意义。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歌,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伟大的诗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等,他们的诗篇,为各国传诵。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将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还可以试着写一写诗歌。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
教学目标:、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难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整理诗歌,在整理活动过程中,知道古诗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点。
学情分析: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课堂内外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一点有关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阅读现代诗,让学生知道现代诗的写法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整理资料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准备资料,然后在班级小组中进行,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学法指导:
在搜集整理交流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魅力;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古诗特点的资料,搜集有关的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的诗人。我们从小耳熟能详,能随口朗诵出很多古诗词。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出示古诗《诗经采薇》,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字及学生读错的字。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联系前后文等方法,解决问题。
2、独自自学。
3、小组交流学习。
四、检查学习效果,讨论交流
、通过自学与讨论,交流,汇报。
2、学生交流诗的大体意思。
随机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五、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喜”。
2、交流诗意,感悟诗情。
3、试着背诵这首诗。
六、课堂小结
学习古诗方法,继而师对两首诗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抽查背诵《诗经采薇》、《春夜喜雨》。
上节课我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自由地读诗歌,出示要求。
2、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小组派代表说说诗歌大意,老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默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交流:朗读、感悟古诗后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老师对两首词曲的写作特色与情感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课时
一、教师激情朗读,导入新课
、师朗读艾青的《太阳的话》。
2、让学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致内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初步感悟诗意。
2、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
《太阳的话》是一首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明媚和亮堂的抒情诗,诗歌的题目是“太阳的话”,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了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自读诗歌。
2、小组交流你的发现。鼓励学生有新的发现。
3、全班反馈,指导总结: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速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1)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2)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背诵诗歌。
2、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七、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搜集诗歌
一、抽取学生朗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
、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2、交流:这6首诗歌围绕一个什么主题?
3、确定主题:吟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二、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
、什么是古代诗歌?
学生交流发现:字数、形式、内容等
教师归纳,总结: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2、现代诗又有如何特点?
学生交流,老师归纳:
(1)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2)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确定诗歌搜集的方法和形式
、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五课时
整理诗歌
一、复习“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
、自由朗读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4)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5)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6)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小组内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第六课时
欣赏诗歌
一、欣赏诗歌、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理解课文内容。
3、读了这篇课文,你还了解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2、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3、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4、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唐诗宋词元曲,等。
作业布置:、背诵自己搜集的古诗、词。
2、与同学交流古诗的意思。
第七课时
诗歌展评
一、诗歌朗诵、分小组派代表上台朗诵。
2、学生评议。
二、自己动手写写诗,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有一颗童心。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重在鼓励,着重看是不是写出了自己的感情,有童真童趣。鼓励学生朗诵、交流自己写的诗。
三、合作编本小诗集。
诗集中可以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辅以书法。要求:诗集材料丰富,编排有创意,书写整齐、美观,插图配置合理,有序。
四、活动小结。
活动是如何开展的?
谈谈活动的收获?
归纳:语文知识能力了解诗歌特点,诗歌的分类,朗诵技巧。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