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史作业5
中国美术史
作业5
1.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__
___,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2.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____
___时代是___
____ 3.《步辇图》中所花的皇帝是__
_____ 4.吴道子的生活时代是___
____ 5.五代荆浩所著的山水画论是___
____ 6.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城市是____
___ 7.顾闳中传世的著名画卷是___
____ 8.白描画卷《五马图》的作者是_____
__ 9.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____
___ 10.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_
______ 11.我国唐代最享盛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是__
_____ 12.《捣练图》的作者是____
___ 13.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作品有__
_____ 14.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____ ___ 15.明末以画肖像而著名的画家是____ ___ 16.清初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中抒发家国之痛的是_ _____ 17.元代前期倡导书画同法,并在绘画、书法上都有较高造诣的是____ ___ 18.阎立本生活的年代是_ ______ 19.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形式是___ ____ 20.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是___ ____ 21.黄公望创作的著名山水画长卷是___ ____ 22.倡导“南北宗说”的画家是____ ___ 中国美术史
作业5
23.新石器时代半坡型彩陶的典型装饰纹样是___ ____ 24.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佛本生故事作品有___ ____ 25.唐代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有__ _____ 26.唐代王维被誉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 27.北宋初年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的山水画家是___
____ 28.以生动自然的花鸟形象打破黄筌画风对宫廷绘画垄断的北宋画家是___ ____ 29.北宋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被辑成《 》一书。
30.宋代李唐在《采薇图》中描绘 的故事。31.明代后期在水墨写意花卉画中最富有成就的画家是____ ___ 32.大同云冈石窟创建于____ ___ 33.中国商周时期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_____ 34.龙门石窟的所在地是_______ 35.顾恺之的传世绘画作品有_______ 36.宋代画家范宽被誉为“ ”,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 37.元代山水画《渔庄秋霁图》的作者是_______ 38.“扬州八怪”中最擅画墨竹的是_______ 39.明人“吴门四家”中有一位工匠出身的著名画家是_______ 40.出土于湖南长沙的两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是_______ 41.在中国美术史上,绘画最早被列入国家科举制是在_______ 42.克孜尔石窟所在地是_______ 43.明代绘画是_______ 44.《画继》的作者是_______ 中国美术史
作业5
45.在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创“披麻皴”的是_______ 46.在明代万历年间,把欧洲圣像油画带入中国的是_______ 47.“以形写神”说最早由 提出来的。
48.元代王绎写过一篇专门论述肖像画创作的文章,它的名称是_______ 49.中国春秋时期有一件最富特色的青铜器是_______ 50.中国最早的一部绘画通史是_______ 51.在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家是_______ 52.山水画“三远法”最早提出者是_______ 53.“大痴道人”是元代画家 的别号。54.元代山水画《太白山图》的作者是_______ 55.“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理论是宋代著名文人 56.“笔墨当随时代”的绘画主张者是清楚著名画家_______ 57.《太白行吟图》的作者是_______ 58.《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_______ 59.《重屏会旗图》描写的是南唐皇帝_______的故事 60.山水画《庐山高》的作者是_______ 61.“六如居士”是明代画家 的别号。62.唐代绘画断代史《唐朝名画录》的作者是_______ 63.俑为葬具,它兴起于_______ 64.山水画《淮扬洁秋图》的作者是_______ 65.敦煌石窟开凿于_______ 66.“仰韶文化”在黄河流域,属于 中期的文化
提出的。中国美术史
作业5
67.明代“波臣派”的代表是_______ 68.清代供职于宫廷的外籍画家中来自意大利的是_______ 69.山西永乐宫壁画是(朝代)的作品。70.清代画家 通常被称为金陵八家之首。71.南齐谢赫写过一部很著名的理论著作是_______ 72.五代山水画《万壑松风图》的作者是_______ 73.中国古代刻板印刷图画出于_______ 74.《步辇图》的作者是_______ 75.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 76.张萱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 77.唐代画家韩干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 78.唐代画家韩滉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 79.《踏歌图》是南宋画家 的代表作品。80.宋代画家陈居中的代表作是_______ 81.清代画家郎世宁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 82.宣德时期至景泰年间,最盛行的工艺品是_______ 83.明清时期的、、(工艺)已经发展到中国古代的最高水平。
84.明清时期的,,至今有世界声誉。85.(时期)以后,徽派版画兴起,至万历年间达到了顶峰。86.文人士大夫的墨竹墨梅在北宋中后期形成独特体系。87.米氏云山的创造者是_______ 中国美术史
作业5
88.北宋擅画小景山水的画家是_______ 89.《林泉高致集》的作者是北宋画家_______ 90.《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共 卷。
91.“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是由 提出来的。
92.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_______髡残、弘仁。93、美术一般包括四大类,即绘画、工艺美术(设计艺术)_______和_________。94、工艺美术一般分为二大类,即______和_____。
95、透视学、_____和_____是造型艺术的三大基础理论,或称“技法理论”。96、纹样一般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隅饰纹样、_____、_____和连续纹样。97、我们党的文艺“二为方针”是文艺为______,文艺为_____。
98、欧洲洞穴壁画以今西班牙境内的_____洞和法国境内的______洞壁画为代表。99、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兴盛,形成了石窟、_____和____三种建筑形态。100、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有浙江良渚文化、湖北_____和湖北____。101、陕西西汉霍去病墓动物石雕群,以《_____》为主体,气势恢宏,是汉代纪念性雕刻的杰作。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青铜雕塑《_____》,塑造了一匹神速的骏马,三足腾空,—足将飞燕踏地的意境。
102、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式的帛画,一为陈家大山的《_____》,一为长沙子弹库出土的《____》。
103、顾恺之传有后人摹临的代表作品《列女传·仁智图》、《____》和《____》等三幅。104、唐代人物画家阎立本代表作品有《_____》和《步荤图》;南唐顾闳中代表作品是《_____》。
105、宋代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______.宋代花鸟画《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_____。106、“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_____和_____。107、“清初四王”是指_____、_____、王原祁和_____。中国美术史
作业5
108、“岭南画派”代表画家有_____、高奇峰和_____。填空:
1.庙底沟类型以河南_________和陕西_________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2.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可分为先后连续的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陶器的制作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半坡类型彩陶器形,最有特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
6.龙山文化陶器以_________为主,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黑陶工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是人类最先利用的一种金属。10.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冶炼技术的成熟。
11.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得分跃和提高。12.青铜器门类很多,其中艺术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青铜器中最尊贵的器物是:_________
15.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县的_________(春秋中期)与商代青铜器的风格大异其趣。16.战国时期的铜镜以出土于_________的楚国铜镜最为杰出。17.商代的青铜立人像出土于__________________ 18.有记载的
3.《古画品录》的作者及“六法”的内容。4.《韩熙载夜宴图》有哪些艺术特色? 5.请答出元四家的名字和他们的艺术特色。6.霍去病墓石雕群的意义 7.半坡类型彩陶的特点是什么?
8.阎立本的绘画代表作品及其绘画特点是什么? 9.“吴带当风”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0.五代时期主要的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和艺术创作特征。11.“元四家”及其主要艺术成就。12.简述“吴门四家”及其主要艺术成就。13.“清初四王”及其主要的艺术成就。14.南宋四家及其代表作品。
15.试述李公麟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其在宋代绘画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6.唐代陵墓雕塑有哪些重要创造,举出重要作品分析其艺术成就。17.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
18.何为浙派?有哪些代表性画家?试举出几件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成就。19.简要论述吴门画派的形成及其艺术特色。
20.清初四僧是哪些人?分别论述其艺术风格和成就。
21.简述四王的师承和艺术追求,分析其艺术风格的异同及其在绘画艺术发展中的影响。22.简单介绍郑燮的生平、思想及其绘画艺术成就。
23.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处于何种状态?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意见?
24.举例说明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的题材内容及风格特色。25.简单介绍周昉其人,并简述他的主要艺术成就。26.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美术史
作业5
27.简述莫高窟早期壁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28.试论述我国早期佛教雕塑风格的演变。
29.《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的主题是什么?有何艺术特色。30.霍去病墓前石雕的中心作品是什么?它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其艺术特色怎样? 31.简述莫高窟早期壁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32.唐代佛教壁画从内容到形式有什么新的变化? 33.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34.宋代山水画的两种艺术境界是什么?
35.文人画兴起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6.明清两代绘画的特点是什么?
37.简述陈淳花鸟画在题材、表现、技巧方面的特色。38.以《墨葡萄图轴》为例,谈谈徐渭绘画艺术的特色。39.试比较沈周、文征明艺术风格的差异。40.简述清初画坛的基本格局。
1.《步辇图》 2.“黄家富贵,徐熙野逸”3.墓室壁画4.画像石、画像砖5.“张家样” 6.“三远”7.北宋三大家8.梁楷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10.南陈北崔11.金陵八家12.海上三任
13.南北宗论14.《秋郊饮马图》15.《韩熙载夜宴图》16.“迁想妙得” 17.仰韶文化彩陶
18.岩画19.饕餮纹20.“畅神说”21.“意在笔先”22.院体画23.董其昌24.扬州画派
25..赵孟頫26.李公麟27.《太白行吟图》28..李思训29.“比德说”30.吴带当风 31.本生故事32.赵之谦33.朱耷34.石涛35.齐白石36.“南宋四大家37.“元四家” 38.明代四家39.“曹衣出水”
第二篇:美术史
法国拉斯科洞窟--马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绘画
特点:1.用线粗阔
2.造型洗练
3.着重刻画眼睛
《受伤的野牛》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 特点:用粗细浓淡变化的线条对动物的体积和结构进行渲染,力求达到再现自然的效果。
中国原始岩画
特点:1.主体形象被夸大,突出其基本特征,造型稚拙
2.不注重细节刻画,无浓淡区别,多以单色平涂,线条简单,形式感强。
无论东方或西方的原始绘画,都反映出人类审美感知和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内而亡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古埃及壁画
特点:1.侧面头部,正面的眼睛
2.正面的身体,侧面的双脚
“正面律”风格
古希腊瓶画 特点:继承了古埃及公式化的绘画风格,进步、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和运动的知识。
古希腊--掷铁饼者 作者米隆
头、身躯、腿之间所形成的动态,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艺术家仍然受古埃及造型法则的影响,不过从人物的比例关系、骨骼机构和肌肉形状看,艺术家已经开始使用模特做创作参照,使人物造型更加真实可信。
罗马--卡拉卡拉 深受希腊的影响,继承了理想化风格,强调表现人物强烈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趋于写实。
中世纪绘画 《逃往埃及》
是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者乔托的作品。构图层次分明,气氛庄重朴实,画家通过“面向自然”创造出具有现实生活情趣的图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思想。这幅壁画奠定了文艺复兴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对日后新艺术的发展影响至深。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达·芬奇擅长于以炭笔和色粉两种工具交换使用来绘画。他的素描往往形象饱满,光线柔和,立体感极强。画面上好像被蒙上一层薄雾,圣母女两人就在这种雾一般的环境中相对地微笑着。加上画家选用的是青灰色画纸,因而炭笔所形成的朦胧感,又有一种月光下的大气感。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先是以雕刻家的身份稳定了自己艺术家的地位。
壁画《利比亚巫女》的素描画稿中,画家为了准确、生动、真实地表现力的感觉和英雄气概,曾三次描画了左脚趾紧张用力的姿态,还两次描绘了左手的细部。强化了整体的艺术感染力。
拉斐尔
《圣女卡德利娜》是文艺复兴时期线条素描的典范
提香
《圣塞巴斯提安》作品显得壮丽、热情、富有想象,用笔奔放,人物粗狂,意气风发,完整。
丁托列托
《雕像习作》构图新颖、形象饱满、感情奔放、宁静优美。
丢勒:德国名垂不朽的一代素描宗师 创造出了一套完整的三维空间、立体造型方法和人体解剖学,形成了素描科学体系,其基本思想与认识方法,至今仍被人们视为素描造型的普遍规律,并作为西方传统绘画造型的基础。
17世纪的绘画 鲁本斯:致力于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研究,并深受其影响。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强调肌肉的丰满圆实,时而略显夸张,富有很强的生命力。
伦勃朗:在继承意大利和尼德兰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写意性的古典绘画风格。
18世纪的绘画
法兰西杰出画家:华多、布歇 素描以对客观对象的敏锐观察、深入体味是画面生动入微。同时表现手法洗练而不失丰富多彩,风格严谨而不失气质豪迈。
西班牙绘画大师:戈雅 素描饱含激情,描绘了当时西班牙人民现实生活与革命斗争。他的绘画风格用笔随意奔放,不同于以往任何画家。在画面效果上,他把古典绘画中强烈的光线效果和主观的明暗处理所产生的戏剧性因素,巧妙的结合为一体,突出了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
19世纪的绘画 安格尔:认为离开了素描的功力就谈不到艺术的成就。他的人像素描最求像古代大理石雕像那样崇高、完美和宁静。他的素描以精准的线条和微妙的明暗,极其严格的表现了人物的形态与结构,并在理性观念的指导下和写生求实的基础上,追求造型的理想化、形象的真实感和艺术的完整性,使其具有典雅的审美价值。
法兰西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德拉克罗瓦
主张摆脱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枷锁,反对刻板僵化的艺术教条,提倡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以激烈奔放的感情反应激荡的生动场面,并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向古典派发起冲击,使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现实主义画家杜米埃、库尔贝、米勒
主张客观的观察、认识自然和社会,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反对脱离社会生活、刻板僵化的学院派风气,抛弃概念化、理想化的模式,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真是美和时代特征,反映现实生活。
俄罗斯绘画艺术
借鉴欧洲素描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写实素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过分强调精细逼真的素描效果,以致在后来的教学中出现了僵化的现象。
印象派画家: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人
研究出用外光表现对象的方法,主张用对象“同时观察”的方法来代替过去对物象逐个细看的“连续观察”方法,着重光色的表现,进入纯粹感觉的领域,舍弃轮廓线的画法,用多变的线、点和明暗色调或故意模糊的笔迹,表达形体在某种特定气氛中光与色的感觉,不再追求形体固有的结构和实感,显示出一种空间的活力而感到轻松。
塞尚、梵高、高更、劳特累克、修拉
后期则不满足于外光的片面追求,反对客观主义的描写自然,提倡抒发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对客观形象予以变形的夸张而不同于自然,强调内在的本质结构,表现物象的具体性和稳定性,重视形的构成及线条与色块的处理,使之富有厚实感和装饰效果,对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和表现派等流派,产生课很大影响。
现代素描19-20世纪
画家们不再将素描视为仅仅真实再现客观地手段,而是通过自身的内心体验和意想,从不同的感觉和不同的理想中去探求素描的表现,使不同的素描形式与不同的艺术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开始了改变自然形态、夸张、装饰等样式和形态。
野兽派:马蒂斯、杜飞、费拉伊克 主张夸张变形、对比强烈,追求浓厚的东方装饰效果和原始艺术与儿童般的单纯天真,强调表现主义精神。
抽象表现主义主张:“绘画变现以不反映肉眼看到的对象,其本身应该是与肉眼所见不同的对象,这就是用素描线条去表现运动和速度。”
第三篇:工业设计史作业
产品设计中的合理与不合理
--论我眼中的iphone设计
工设0907 潘静密
“apple改变了世界,并且不只一点点。”当牛顿从apple落地悟出万有引力,apple已被誉为创新的代名词,影响和改变着商业世界。近年来**暗涌的电子市场,apple公司的产品可谓是独领风骚,以特立独行的姿态站在行业技术的最前沿,并一次次奉献出艺术般的完美产品,让无数消费者为之倾倒。就拿iphone来说,在技术领域内引发了无数次潮流,它一次次推出的革命性的外观设计,给已经陷入瓶颈僵化的手机设计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使同行无不跟着apple的设计亦步亦趋。
iPhone 设计很好地将远程通信,IT 技术结合起来,集聚了最新显示科技的成果,最大地发挥了手提式电子设备的优势,实现了工作,办公,通讯、个人娱乐的一体化。而这对于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成功人士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当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同时拿出一台iphone4的时候,不得不承认,apple公司举世瞩目的成功。
“ I skate to where the puck is going to be, not to where it’s been。”乔布斯所说的这句话也同样是apple正努力在做的。Apple 不断推出的系列产品,每一个都给消费者带来激动人心的惊喜感,超乎想象的喜悦感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对品牌价值的认可。抛开营销和市场因素,单从设计方面来考量,apple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不难发现,圆角、阴影、高光广泛应用于apple产品设计和互联网设计中,正是这三种元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图标的质感。给用户以极致生动的感官享受,也体现了apple在设计上的诚意和细节上的推敲。不得不承认UI的空间感是其一大特色,打破一般的平面感,用立体与三维方式来展现,大大增加炫酷和华丽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也成功凸显重要内容。有了空间感的思维之后,发现常规的设计可以有非常多的突破!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个人认为最能激发购物冲动的就是iphone的拟物化生命力,在这个充斥数码产品的时代,人们开始追求人机之间的亲切感和交流度,极大程度地融化冰冷感,给用户以最真实而真切的感受,iphone4做到了,于是在那第一眼打动了用户的心。
当然iphone4也并非无懈可击完美的作品,在它受到热情追捧的时候,有些问题却依然值得考究。正如前文所说iphone“实现了工作,办公,通讯、个人娱乐的一体化”,我们是否理性考虑过多功能的必要性和社会性。各种智能手机多如牛毛的大小功能真正发挥功效的有多少,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除了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以及时下年轻人热衷的上网功能之外,很多闲置的功能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资源浪费呢?另一方面,日益发达的高科技致力于方便人类交流沟通却导致人们对机器的依赖而更加自闭。
在iphone旗帜下,全球的移动设备厂商疯狂追赶触摸屏的潮流,而这却是我个人认为设计中不那么优秀的地方。虽然触摸屏技术日渐成熟,但理性的分析,不得不承认在使用的交互模式,不如键盘有手感。
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和运动知觉来感受认知这个世界,网络会议总或多或少存在真实感的缺失,六种感觉中某些感觉的缺失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不真切的认知。而触摸屏实际上是没有触摸感觉的屏,我们能接受这种不自然的幻觉,是因为现在的计算机界面到处都是这类虚拟的指代和不自然的错觉。但当你按下iPhone的屏幕按钮,你感觉不到任何东西,按每个按钮都是一样没有真切的物体移动感知。当然,销售商和我们会说服自己接受触控屏界面这似乎微小的缺点,去换取诸如更大的显示屏幕和可调整布局的虚拟键盘这样的优点。但推崇触控屏没有缺点而抛弃感官感觉,在我看来是疯狂的,设计不是要将人与现实脱离,而是更好的和谐。
第四篇:基督教会史作业
《基督教会史》开卷考试题(1-18章)参考(美)雪莱教授著《基督教会史》一书 刘平翻译
第一章问题:
1.耶稣基督的生日是如何确立的?对吗?
答:事实上,人们并不准确知道耶稣基督的生日,圣诞节只是人们后来为了纪念他而订下的一个日子。基督徒最看重的应该是复活节,因为耶稣基督的复活,我们才有了永生的盼望。
2.是主耶稣创立了基督教吗?
答:这个说法虽然为众多外邦人以及基督徒普遍的接受,但却是荒谬的,基督教并非从主耶稣道成肉身才开始,而是从创世之初亚当夏娃既已开始,甚至可以说从永恒中就早已存在。我们只能说新约教会是从耶稣基督开始的。3.基督教何时开始?
答:以弗所书1:4中说道,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这说明永恒中上帝早已有定旨,也就是说,永恒中教会既已存在,那基督教就应该从那时开始,最晚也可以追溯到创世之初亚当夏娃的时候,有形教会既已显现。4.耶稣传道的核心是什么?
答:耶稣基督传道的核心是上帝的国度。他通过宣教、医病、赶鬼等等作为意在描绘一幅上帝国度的概略图,引导那蒙拣选的儿女重获新的生命,弃绝罪恶,回归真道,仰望上帝之城的永恒福乐。
5、基督教会历史从何时开始?
答:正如前两题所回答的,有形教会的历史应该从亚当夏娃开始。
第二章问题:
1.基督教与犹太教有什么关系?
答: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根本分歧在于一个以耶稣为弥赛亚,而另一个则刚硬的否认其权柄。但是基督教与犹太教是同根同源的,拥有基本相同的旧约圣经,而犹太教应该是从文士以斯拉之后开始发展,有律法主义,会堂聚会的特点,正式形成是在他们否认耶稣为基督之后。
2.希伯来文圣经与希腊文旧约圣经有什么差别?
答:希腊文圣经是由若干犹太学者(相传为72名,故又称七十士译本),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期间陆续译出。他与希伯来文圣经的不同在于,他不仅包括已列入正典的39卷犹太经卷,也包括一些当时广泛流行但尚未被犹太教正式采用的书卷(即《次经》)。
3、正典、次经、伪经的差别是什么?
答:正典即为先知和使徒们受圣灵感动所记录并留存下来的经典,而次经指的是几部存在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但不存在于希伯来文圣经的著作,一般认为,这些著作是犹太教抄经士冒用先知之名所写的,有一些参考意义,但不能作为正典接受。伪经指的是救恩观、基督论等明显存在错误的一些人为歪曲真理的作品,是不能阅读的。然而基督教各教派历来对“次经”看法不一,对伪经看法则较为一致。天主教和东正教认为“次经”一半有圣灵默示,是圣经正典,而伪经则不是圣经正典,全无圣灵默示,不是信仰依据;天主教认为次经是信仰依据,东正教认为次经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据。改革宗则认为“伪经”全无灵感,不是正典,因此也就不是信仰依据。第三章问题: 1.福音是什么?
答:福音即哥林多前书15:3-4节所讲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2.福音如何在罗马帝国传播的?
答:福音传播的起点是从犹太人开始的,而后随着使徒们和那些散居于罗马帝国各地的归主了的犹太人而传播开来,先是耶路撒冷,到犹太全地,再到外邦各地,直到遍布罗马帝国,并且传播的模式是从中心城市向规模较小的乡镇推进。
3、福音是无产阶级运动吗? 答:这个说法不对,首先,使徒们以及初期的一些信徒从事的工作有渔夫、税吏、医生、官员等等,其中不乏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和有地位的官吏,其次,福音传播也几乎是从大城市向规模较小的乡镇推进,所以说福音是无产阶级运动实在是一种误解。
4、诺斯替主义是什么宗教?
答:诺斯替主义是罗马帝国时期希腊—罗马世界的一秘传宗教,在公元初年开始为人所知。他认为物质世界是邪恶的,并非至高神所创造,而是由低于他的一位“得穆革”所造。至高神的本质是“心灵”,“生命”,“光”,而与物质世界“浮兮斯”相平行有一个实存的精神世界。它认为人只有通过禁欲清修,重视灵性才可得救。它的形成过程中受到希腊罗马其他秘传宗教影响,并且汲取伊朗的二元论,印度的灵魂轮回观念,巴比伦的占星术等。基督教新约教会形成之后产生了一种诺斯替主义的教义,在第二三世纪盛极一时,后被大公教会定为异端,并在基督教国教化后遭禁而最终衰弱,但其影响仍持续数百年。曾对摩尼教及中世纪欧洲的清洁派、阿尔比派等产生影响。其主要特点及贬低物质,高抬灵性,且持守善恶二元论。如今对基督教仍有影响。3.爱任纽主教在批判哪一种异端?
答:诺斯替主义。
4.三位一体的概念是由谁先提出来的?
答:第一个提出三位一体概念的是德尔图良。
第四章问题:
1.主教波利卡普因何殉道?
答:波利卡普因为拒绝否认耶稣基督为救主而殉道。
2.罗马帝国的基督徒受到迫害的几个理由是:1.不随从罪恶;2.性与诽谤;3.拒绝国家高于三位上帝。你同意吗?
答:以上三个理由并非根本性的原因。基督徒受到迫害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唯独敬拜上帝,唯独称耶稣基督为主,并肩负传福音的使命为上帝的国度征战,而尘世的罪人生活在罪恶当中,必然是与上帝为敌并恨恶那些显出他们是有多么罪恶刚硬的基督徒的,所以迫害便发生了。
3.如何评价基督教化的罗马帝国?参奥古斯丁主教的《上帝之城》
答:罗马帝国集体归信基督教,为基督教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加强了教会对内部异端的清除以及对外福音的拓展,同时也对帝国民众的道德水平提高和生活安定带来益处,但是集体归信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令教会面临世俗化侵袭渗透的危险,另外,许多民众只是迫于压力而并非真心加入大公教会。总之,虽然罗马帝国基督教化,但它依然是地上的罪恶之城,故而再辉煌、强大也是会灭亡的,所以基督徒不应该寄希望在国家上,我们唯一的盼望只能是永恒的上帝之城,但教会可以引导国家敬畏上帝,惩恶扬善。
第五章问题:
1.大公教会神学是如何开始的?
答:奇妙的是,初代教会出现的一些异端教义,试图阐释真理而形成的错谬迫使教会一步一步的去树立有关圣经启示的周全而系统的论述,搭建起正统信仰的框架,即正大公教会神学。
2.大公教会如何分辨正统与异端?使徒统绪有何意义? 答:大公教会依据使徒及使徒后教父们的教导、大公会议的决议来分辨正统与异端。②“使徒统绪”就是教会的基本信仰,包括教义、教规、圣职、礼仪等可以追溯到古教父和使徒,直至耶稣基督,体现了一种传承关系。使徒统绪有效的保证了信仰的一贯性和纯正性,确保了真理能世代相传,避免异端对正统教会信仰造成侵扰,同时也保证了教会有序的管理和牧养。
3.诺斯底主义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答:诺斯替主义的核心特点是善恶二元论,即他们认为世界最终分为两种宇宙力量,善与恶,并且他们将恶等同于物质,故而,他们否定物质,崇尚灵性。4.今天基督教里面有诺斯底主义吗?
答:今天基督教会里依然有诺斯替主义的影响,即抬高灵性,贬低物质。5.使徒信经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早期教会面临一些异端教义(如诺斯替主义)的挑衅,大公教会被迫要澄清信仰,另外,初信徒受洗加入教会之前需要明白一些基本的真理教导,故而使徒信经就在教会驳斥异端建立信仰的过程中凝结而成。
6.使徒信经都是针对哪一些异端观点?
答:使徒信经驳斥了撒伯流派、马吉安派、诺斯替派以及多纳徒派。
第六章问题:
1、新教《圣经》中新旧约各多少卷?
答:旧约39卷,新约27卷。
2、请简述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圣经有何区别。
答:基督教的圣经里不接纳次经,而天主教和东正教接纳次经作为第二正典。基督教圣经旧约采纳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承认的希伯来文正典39卷,新约则是公元397年正式确认的正典27卷。天主教的《圣经》总有73卷,其中《旧约》含有7卷次经,故有46卷,《新约》正典27卷,与基督教和东正教相同。东正教的圣经旧约共有50卷,其中包括4卷天主教亦不承认的次经,不过,他们主张次经只是作为参考,其真理性并非等同于正典。
3、第一次确认圣经正典是在哪一次大会?确认旧约和新约各是多少卷?
答:第一次确认圣经正典是在公元393年北非召开的希波公会议。确认旧约39卷,新约27卷。
第七章问题:
1、教会是圣徒的社团还是罪人的学校?
答:教会并非圣徒的社团,因为来到教会的人里面杂混着麦子和稗子,人难以分辨,而神到末后的日子自会显明。说教会是为罪人设立的学校时需分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蒙恩得救的人被上帝称为义,亦即说真信徒重生得救,身份上已从罪人转为义人,只不过是仍旧会犯罪的义人,那我们说教会是罪人的学习似乎也欠妥。
2、主教制是什么 ?新约教会从何时开始实行主教制?圣经里的神权如何在教会体现?
答:教会在对付诺斯底派及孟他努派异端时,产生了主教形态的管理,即主教、长老、执事三级管理制度。主教由使徒统绪按立产生,主教再按立长老和执事一起管理教会,直到公元1517年改教前教会唯一采用的管理模式即主教制。新约教会从2世纪初即已实行主教制,而这些主教基本都是使徒后教父。圣经里的神权在教会的体现就是,教会实行神权管理,由主教作为上帝的代言人来管理教会,如伊格那丢所言「你们都要跟随主教,如同基督跟随天父。行事不可不经主教认可。」
3、大公教会如何形成?如何判定异端?判定异端的标准是什么?
答:在由使徒后教父们对内驳斥异端与对外传扬福音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主教制管理模式、大公会议决议以及圣经正典,即正统信仰的大公教会。对异端的分辨是教会主教们依据大公会议决议来判定的。
4、补赎是什么?
答:教会圣事论用语。意为惩罚、惩戒。指信徒犯罪以后通过诵经、禁食、朝圣等方式表明自己真心悔罪、节制肉欲并祈求宽恕。此圣事传统为天主教所继承使用。
第八章问题:
1、奥利金的核心神学观点是什么?为何他被定为异端?
答:
一、奥利金的核心神学观点包括:宇宙有三个层次,即上帝、受造的灵魂、以及受造的物质世界等,甚至他也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之间存在等级从属关系,圣子是小于父的。②灵魂先存说,即认为人类和耶稣的灵魂在始祖亚当之前早已预先存在。③人复活以后的身体与生前的身体并非同一,死后也无永罚,一切灵魂--包括天使、人的灵魂、魔鬼、最终都可升入天堂。④他认为《圣经》的词义是寓意性质的,所以推崇寓意解经,只要教会没有规定的,他就自由解释。
二、奥利金在公元553年的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被定为异端。因为他已经违背了大公教会的正统信仰。
2、有文化的基督徒经常会犯何种错误?
答:知识分子基督徒常常容易自以为是的胡乱解释圣经,而非来到教会听神仆的教导。
3、我们能够随便引用异端的著作吗?
答:不能。被大公教会定为异端的著作就是错谬的,所以不能随便引用,以免造成误导。如果出于研究需要而使用,则需要标明此为大公教会所判定之异端。
第九章问题:
1、罗马归信基督教的首位皇帝是谁?
答:君士坦丁。
2、他是怎样推进基督教国教化进程的?
答: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允许基督教的合法敬拜,并且他也公开表示喜欢基督教,进而他允许基督教神职人员像异教祭司一样享有免税权,他废除了十字架死刑,他终止了用角斗士格斗的方式惩罚罪犯,到公元321年,他规定星期天为公共假日,极其重要的是公元325年,为了确立帝国信仰统一的正统教义,他以皇帝的名义召集帝国境内约300名主教在尼西亚召开了第一次大公会议,推动了正统教义的普及。
3、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如何使得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忏悔的?
答:安布罗斯禁止狄奥多西领受圣餐,除非他谦卑悔改。
第十章问题:
1、什么是“阿里乌主义”?
答:阿里乌主义起始于一个叫阿里乌的亚历山大长老,他主张圣子是被造的,从属于圣父,从而否定了耶稣基督的神性。
2、请简述它与《尼西亚信经》的观点不同之处。
答:尼西亚信经为驳斥阿里乌否认耶稣基督神性的错谬而如此写道: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
3、耶和华见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异端?
答:耶和华见证会是从基督教复临派中分化而成的教派。1881年由拉塞尔创建于美国。相信基督于1914年在天国行使统治,魔鬼会在地上作祟,但基督复临后将捆绑魔鬼,消灭一切非信徒,在地上建立人间天堂;反对三位一体说,只承认耶和华神,认为耶稣是人,被拣选作基督;视现世无可救药,唯有参加该派才可得救;认为圣餐和洗礼纯属纪念,目前有信徒6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北欧。
4、亚历山大的阿塔那修主教有何贡献?
答:勇敢无畏的为维护尼西亚信经而奋斗终身。
第十一章问题:
1、什么是“基督二性论”?,存在哪些异端思想?大公教会正统的基督论是什么?
答:基督二性论指的是耶稣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者,他真是上帝也真是人。有异端“基督一性论”否认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认为基督的人性完全融入神性,故只有一个本性。大公教会正统的基督论认为耶稣基督是神人二性会合于一个位格。
2、大公教会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推翻这些异端思想的?
答:大公教会在325年、381年、431年、451年分别召开了尼西亚会议、君士坦丁堡会议、以弗所会议、迦克墩会议,并通过了一些决议,形成了信经,抵挡住异端,巩固了信仰。
3、迦克墩信经重点强调什么?称玛利亚为上帝之母的神学意义何在?
答:迦克墩信经重点强调了基督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且二性会合于一个位格。称玛利亚为上帝之母的意义在于承认耶稣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且按着神性来说,他与父同体。
第十二章问题:
1、住院隐修制是何时由何人提出的?
答:住院隐修制是约公元320年由一位名为帕科米乌的人提出的。
2、住院隐修制与传统的个人隐修制有何区别?
答:住院隐修制不允许修士独居或者几个人在一起生活,各人自行其是,而是建立了有管理的共同生活,使得修士们可以一起起居、劳动和崇拜,他们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并且一起参加体力劳动、穿着统一、严格遵守纪律。总括有几个区别,第一,集体共同生活,第二,有统一的管理,第三,有严格的纪律。3、3-4世纪最伟大的修士是谁? 答:圣安东尼。
4、五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本尼迪克修会的特点是什么?
答:本尼迪克修会制定了一套“约束与某种程度的自由相结合”的会规来管理修士们的修道生活,而这样的管理权归于一位院长。一方面,每为修士发誓愿要绝对顺服院长的命令,即使这些命令对他来说似乎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院长由修士们自己选举产生,也就是说,只有在得到全体裁判之后院长才可以决定主要事务。②会规里面规定每个修道院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合理,都应当配备生活必需品,修士们自己劳动编织衣服,酿酒等,即特别注重体力劳动。③会规里还为崇拜仪式制定了特别的计划。
第十三章问题:
1、简单介绍奥古斯丁主教的历史贡献。
答:著书立作,驳斥异端,阐明信仰,奠定了基督教正统神学的基础,并且深刻影响着后世西方教会以及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的神学传统。
2、什么是“帕拉纠主义”?今天有“帕拉纠主义”吗?
答:帕拉纠主义是公元4世纪由不列颠修士帕拉纠创立。他反对奥古斯丁的预定论和原罪说,主张人的得救不是靠神的恩典,而是人的自由意志。于公元431年被以弗所公会议定为异端。今天仍然有帕拉纠主义,在阿米念神学中得到发展,并且持守这种神人合作信仰的教会几乎多于正统。
3、针对“帕拉纠主义”的异端思想,奥古斯丁有哪些观点?
答:奥古斯丁提出神有绝对的主权,决定拯救谁不拯救谁。人从始祖亚当犯罪开始即有原罪,是全然败坏而无法自救的,故而唯独仰赖上帝的恩典拯救。
4、多纳主义异端的问题在哪里? 答:多纳徒主义坚持认为教会必须是圣洁的,强调教会纪律,坚定不移的抵抗不称职的主教们,特别是有背教经历的主教和信徒们,总之想要建立一个完全纯洁的教会,从而造成了教会的分裂。
5、简述奥古斯丁主义与加尔文主义的异同。
答:加尔文与奥古斯丁对基督论、救恩论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强调三位一体、预定论、基督的神人二性一位格、上帝的绝对主权、人的全然败坏、人对神救恩的绝对依赖。准确来讲,加尔文是传承了奥古斯丁直至保罗的信仰,但是他并没有继承奥古斯丁的教会论,包括主教制的教会管理模式、七大圣礼等,差异即在此。第十四章问题:
1、教宗制又称“教皇制”,与主教制有何差别?
答:公元2世纪安提阿教会已经实行了主教、长老、执事三级管理制度,主教按照使徒统绪按立产生,主教再按立长老和执事一起管理教会,直到公元1517年改教前教会唯一采用的管理模式即主教制。而教宗制是从主教制渐渐演变而来的,它是以教宗为整个教会最高首脑的教会组织制度,教宗在教会中居于最高位置,享有最高权威,为彼得的继承人和基督的代职人,11世纪东西方教会分裂后,西方教会逐步形成教宗制,1059年正式形成,教宗由枢机选举产生,任期终身。
2、罗马教会主教为何成为大公教会第一主教?教宗利奥一世与此有何关系?
答:罗马是帝国的首都,是五大教区里面最大且最富有的教会。②罗马的信徒和神职人员众多,影响力最大。③早期教会的一些教父,从2世纪的爱任纽开始指出彼得和保罗是罗马教会的奠基人,随后的主教是使徒的继承人。
利奥根据福音书上的三处记述(太16:13-19,路22:31-32,约21:15-17),认为基督允诺在万世基石彼得之上建立他的教会,而罗马主教就是这个权威的继承者,从而奠立了教宗首席权的理论基础。
3、随着罗马帝国的东移,教会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随着罗马帝国东移,君士坦丁堡的政治力量增强,各个教会盼望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也被要求负担起与其他几个主要城市相当的属灵和教理上的领导地位。但是,罗马帝国皇帝却有自己另外的想法,他想要通过加强君士坦丁堡教会主教的权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教会的目的,所以有关教会首席权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究竟新旧罗马中哪一个才具有首席的地位。而君士坦丁堡因为越来越依赖其政治地位而渐渐的为国家所辖制,宗主教也越来越失去独立性。然而罗马教会却因为西部罗马帝国的衰弱而日益独立,从而为日后教宗的产生奠定了先决基础。
4、罗马教会首席权从何而来?是否合理或合乎圣经?
答:罗马教会由于其特殊地位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利奥更是依据福音书里的有关记述而奠定了教宗首席权的理论基础,认为罗马主教就是彼得的继承人,理应具有首要发言权。公元445年罗马皇帝瓦伦廷三世颁布法令指示高卢的罗马执政官埃提乌强迫拒绝自愿赴会的主教加入教宗法庭,使得利奥的主张变成了一项法律。西部罗马帝国的渐渐衰弱也促进了罗马主教的独立,令其权力倍增,实至名归成了教会的最高首脑。
②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16:18节里说的要将教会建造在磐石上,指得并非彼得一人,而是以彼得为代表的使徒们,亦即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了教会。所以若单凭这一节经文而定罗马教会为首席的话是有些欠妥的,但是罗马教会由于其特殊性而成为教会最高首脑,对教会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无论对教会的管理、对异端的驳斥还是拓展福音都是有好处的。第十五章问题:
1、大公教会是何时开始有分裂的萌芽?
答:自从君士坦丁将首都从罗马东移至君士坦丁堡,从而使得君士坦丁堡在政治权利和属灵权力上都与罗马分庭抗礼,两个城市徘徊于首席权斗争的边缘,而随着公元395年狄奥多西大帝驾崩前将帝国分赐给了他的两个儿子,这一事件标志着东西方教会分裂的开始。
2、东西方教会在处理教会和国家的关系上各持什么样的观点?
答:东方教会渐渐的依附于国家,成了国家的联盟,而西方教会努力摆脱国家对教会的辖制,起而领导国家。
3、何谓东正教?第七次大公会议于787年在尼西亚举行,主要决议是什么?
答: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支派中的一支,又称正教会或正统教会。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今天它大约有15家截然不同的教会,大多数分布在东欧,与天主教不同,正教由一些被称为“自主教会”或“自治教会”的地方教会松散的组成,这些教会彼此独立,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②此会议指责圣像破坏运动为异端行为,并宣布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当成神来崇拜。
4、简要解释大公教会的七大公会议的决议内容。
答:公元325年的尼西亚公会议订阿里乌主义为异端,制定了《尼西亚信经》,确认了圣子与圣父是同质的,是受生的而非被造的,是出于真神的真神。②公元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公会议重新确认了《尼西亚信经》,并且驳斥了阿波利拿认为基督并不是完全的人的错谬思想。③公元431年的以弗所公会议驳斥了聂斯托留否认马利亚为“神之母”的将耶稣基督神人二性分割开来的错谬。④公元451年的迦克敦公会议产生了重要的基督论定义,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以及二性联合于一个位格”,此会议将基督一性派定为异端,并且制定了《迦克敦信经》。⑤公元553年召开的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将“基督一性论”视为异端。⑥公元680年召开的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定“基督意志单一说”为异端,宣称耶稣基督为上帝“道成肉身”,具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⑦公元787年召开的第二次尼西亚会议主要讨论了圣像崇拜的问题,指责了圣像破坏运动为异端行为,并宣布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当成神来崇拜。
第十六章问题:
1、卜尼法斯被人称为“日耳曼人的使徒”,他有什么事迹?
答:卜尼法斯是一位公元8世纪的传教士,他受教宗格列高利二世的委派向日耳曼人传福音,他进入日耳曼族的一处圣地,即供奉着雷神托尔的圣林,然后操起斧头走向那颗受膜拜的巨大橡树,正当他落下第一斧的时候,一阵飓风吹倒了这颗树,异教徒们大为震惊,于是就都改信基督教了,卜尼法斯用这棵树的木头建立了一座圣彼得小教堂。2、476年通常标志着基督教西罗马帝国的什么?
答:公元476年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标志着中世纪的开始。
3、克洛维(234—544 年在位),他是第一位归正大公教会的蛮族首领,有何意义?
答:克洛维的归正同时带来了整个法兰克族的集体归信,也为福音传至大不列颠提供了一条通道,同时,归信后的法兰克族也成为日后福音征服整个欧洲的先遣部队,是教会的忠实力量。
4、福音在欧洲大陆传播时遭遇里那些问题?对信仰的建立有何影响?
答:语言不通,增加了传福音的难度。②4世纪阿利乌主义在帝国内大行其道的时候即已在蛮族世界中广为流传,而正统信仰要进入传播必然要对信仰进行澄清。③异教文化和神祇对福音的传播造成极大阻碍。第十七章问题
1、上帝的执政官是指谁? 答:指的是大格列高利。
2、他有何重大贡献?他用什么人作为传福音的的主力军? 答:格列高利排遣大批修士进入蛮族世界传扬福音,为中世纪福音征服欧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为教会赢得了罗马周围广大的土地,即教产。③抵挡住了蛮族国家的军事进攻,保护了教会和国家。④他有魄力的领导扩大了教宗职位的权威,令教会摆脱国家的控制,并引导国家在乱世中建立稳定秩序。⑤鼓励严格简朴的隐修生活,对后世修院发展影响深刻。⑥他阐述了他那个时代的共同信仰,并将之传递给中世纪的大公教会。
格列高利以修士作为传福音的主力军。
3、他的神学错误是什么? 答:他的神学错误在于认为人的得救靠神的白白恩典拯救,但是得救后犯罪却要依靠苦行来赎罪,从而有了炼狱的概念,另外他主张圣徒代求,鼓励收集并尊崇圣徒和殉道士的遗物,例如头发、指甲、衣服等等,从而产生了圣徒崇拜的错谬,对中世纪教会以及改教后的天主教会影响很大。
4、从他来看,罗马教会的主教有何重要性?
答:罗马教会主教的有力领导能够确保教会的信仰传承②使得福音在蛮族世界得到广泛传扬③在国家遇到军事威胁的时候,皇帝和军队无法保护国家,而教会主教却挺身而出保护了教会和国家免受毁灭④为几乎沦亡的乱世带来了秩序。
第十八章问题:
1、查理曼大帝的贡献是什么?
答:他制定良好的法律,并认真推行,为国家带来安全与秩序。②他在全国推广学校,培养蛮族世界的文化气息与学习气氛,也推动复兴了学术与艺术。③他通过征战自回教徒手中解救了西班牙,将回教势力推到庇里牛斯山后,直达伊博河,保卫了基督教世界免受穆斯林的侵扰。④他通过长年征战统一了蛮族世界,以刀剑为福音开路。
2、欧洲封建制的意义?欧洲封建制与中国封建制的不同何在?
答:继承查理曼的诸王,很快便发现自己没有能力保卫国家免于蛮族入侵。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国王就把国土分给他手下的主要战士,但条件是:在需要时,提供国王军事援助。而这些新兴的封建王侯,也依同法再把他所得的土地分给下面的贵族们,贵族又把土地再分给更低的佃户,依此类推。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结果是造成「地方分治」的局面,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同时,封建制度也对教会带来了深切影响,因为一些虔诚的基督徒往往会把土地捐给教会或修道院,于是主教、大主教及修道院院长渐渐成为地主,这样,他们也进入了封建制度。最后,全欧洲每一个人都在封建系统之中,而皇帝视教宗如同诸侯,为后来教会带来严重的问题。②欧洲封建制与中国封建制的根本不同在于欧洲封建制的政治权力归属地方,由个人而非中央集权国家的代理人掌握,皇帝也只不过是许多贵族中为首的一位而已。
3、格列高利七世及继承人坚持两个原则:(1)忠诚教会优先于忠诚国家。(2)家庭只有在基督里面,只有顺从于神的律法才能找到真正的团结。你同意吗?
答:同意。
2、什么是符合圣经原则的教权与王权的关系?
答:教会作为永恒的上帝之城是高于国家的,而国家再辉煌伟大也是短暂的罪恶之城,并且国家执政官的权柄也是上帝所赐予,故而教会不干预政治,而国家也不能干预教会的属灵事务,并且需要在教会的引导下更好的惩恶扬善。
第五篇:美术史讲演稿
但凡宗教,多产生于对某一压迫势力的反抗,上节课我们说到佛教是以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压迫而生的。而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皇帝统治时期。这时的罗马帝国虽然正处在全盛时期,但是民族和阶级的矛盾都是尖锐的。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民灾难深重,他们渴望有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这时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出现了。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瑟。玛利亚未被迎娶前,圣灵降临在她身上,使她怀孕。约瑟一度想休了玛利亚,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过来。不久后,玛丽亚便在一个马棚里生下了耶稣。
耶稣三十岁时受了约翰的洗礼,又在旷野中经受了魔鬼撒旦的诱惑,这一切坚定了他对上帝的信念。他提出了所谓的金率:“你想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空还难。”“平等,博爱”,以及“来世”“天国的幸福”这些主张也深受被迫害的穷苦人民的同情,并且给了一些走投无路的人以暂时的慰藉。为拯救人类,耶稣带领十二个门徒四方游说,他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就可升入天堂。
耶稣的降临,成为了绝望的人们心中的救世主。在希腊语中,基督就是救世主。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就被称为基督教。最初,因为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督教受到了罗马皇帝下令镇压。而耶稣也因为犹太贵族的出卖,被罗马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三日后,耶稣复活,向门徒和群众显现神迹,要求他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宣讲福音。从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中记述的都是上帝的启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总纲和处世的规范,是永恒的真理。
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两个字--“博爱”。在耶稣眼里,博爱分为两个方面: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它的要求是: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达到博爱的最高境界--爱人如己。
我们知道,最初的基督教徒大多是一些下层人民,传说耶稣的父亲约瑟是一个木匠,追随耶稣的信徒也是一些牧人,渔民,罪犯等穷苦人民。一开始,他们就部分种族阶级吸收信徒,他们互相帮助救济,一起祈祷,做礼拜,他们很团结,这就使得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于是,罗马帝国就意识到了他们的威胁,开始迫害教徒们。于是,信徒们秘密活动,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上的一些地下墓窟里进行集会,并逐渐形成了有组织的教会,有了定的教士,长老,主教等职务,而且教义和一些仪式也变得正式起来。同时,为了传教,他们开始在墓窟的墙壁上绘制或者雕刻一些圣经上的教义,这时,早期的基督教艺术也就产生了。这些绘画和雕刻受到罗马的绘画和浮雕的影响,但是他们只讲究实用,不追求美,所以作品显得比较幼稚拙劣。
由于罗马帝国统治极其残暴,罗马帝国的后期,生产凋敝,军人控制政权,53年间竟然更换了30个皇帝,大都死于政变谋杀,不仅被压迫的奴隶神兽苦痛,就连一些上层人民也开始被基督教吸引,他们就提供一些物质上的支持,使得基督教能够有正确的领导,并且日益浮出地面。这时,出现了一位明君——坦丁。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使给他看十字架,并说:你将在这一标志下获胜。所以在313年,是基督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坦丁大帝公布了米兰勒令,准许基督信仰自由,并且在资金上大量资助。而他本人在临死前也接受了洗礼。公元380年,狄奥多西勒令使基督教成为了国教。有了这把保护伞,基督教也开始讲起了排场,他们开始建造教堂,作为一些宗教活动的场所。由于之前一直是在墓室,他们没有自己风格的建筑,于是他们看中了一种流行于古典文化时代,名为“巴西利卡”的大会堂。巴西利卡有木结构的交叉拱顶或隧道式拱顶,在拱顶覆盖着长方形的主殿,是会众集合之处,两边有狭窄而比较低矮的侧廊,数排圆柱将其与中殿隔开,人们常把这些柱子装饰成华丽的爱奥尼亚等希腊柱式,高高的侧窗将主殿照得明亮,尽头是一个半圆形龛(kan),被当作主祭坛,称为唱诗班席。这种教堂在当时很盛行,但现在,我们只能通过绘画和资料来了解它了。
早期的基督教艺术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基督教起先是反对偶像崇拜,但由于希腊罗马传统的影响,早期的基督教艺术家开始模仿希腊的范本创作出阿波罗式的基督形象。但是他仅仅作为纪念性浮雕出现在石棺上,并且由于当时基督教还不像后世那样一统西方天下,异教崇拜仍相当活跃,当时的基督教徒也毫不迟疑的将异教神灵包含在自己的作品中,另一方面,为了向教徒宣扬宗教,因此,他们借浮雕来让教徒们了解一些圣经或者是传教中发生的故事。所以,不必要的东西绝不画进去,以免混淆教徒的心灵,为了让教徒对神灵产生敬畏,所以画上的形象与真实人像产生一定距离。这时的艺术开始倾向于追求内在精神和宗教信仰,而不仅是艺术形式上的美。我们可以从下面两幅图中看到上述所讲的一些特征。这是两座石棺上的浮雕。
到了公元4世纪末,罗马分裂为东西两帝国。公元476年,由于蛮族的各民族的侵略,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一直延续到15世纪,并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政治经济相对稳定,未遭蛮族侵略,一方面更好的保存了希腊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的黄金桥梁,因此便于吸收东方艺术成果。在东西方艺术的影响下,东罗马帝国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经历了三个时期,繁盛期: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低谷期:帝国四分五裂,奴隶制向封建制改变,发生了破坏圣像运动,基督教艺术逐渐没落。复苏期:马其顿王朝和克姆尼诺夫王朝,恢复了圣象崇拜,封建制度基本确立,社会安定,艺术也得到了相对的发展。
5-6世纪,拜占庭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在巩固了军权以后,开始大兴土木,并要求在建筑,绘画,雕刻等方面创造新形式,他崇尚奢华富丽的的艺术形式,因此这时的基督教美术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富丽堂皇的阶段。建筑师在巴西利卡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堂建筑形制,它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屋顶来覆盖建筑物中部,从而使整个建筑向中央集中,形成广阔而又变化的空间,显得气势宏大。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这种建筑的最出色代表。
我们所看到的图片中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已不是最初的巴西利卡式的长方形结构,而是是大火之后查士丁尼重建的,从远处眺望教堂,高大的圆穹,平整明亮的墙体,教堂的主体部分为高达56.08米的巨大半圆穹顶,穹顶部分高15米,直径32.6米,东西两头接着两个较小半圆穹顶,每个半圆左右两端又接上更小的半圆穹顶。南北两边是圆拱型墙体。下面有两层厚实的墙体和列柱支撑,列柱后面又有回廊,如此反复。形成了一个高大宽阔、气势磅礴而又节奏分明的内部空间。穹窿底部以及壁龛、半圆室、边墙和楼廊上有大量窗户,还有灿烂夺目的敷色,墩子和墙体全用彩色大理石贴面,以红白绿黑等颜色组成各种图案,柱子有红有绿,柱头是清澈的白大理石镶着金箔,柱头柱身的交界线都有包金铜箍。室外阳光从无数的窗户透入,星星闪闪,金碧辉煌,犹如来自天国,因为侧廊比较暗,所以在大殿中的演讲者看起来会让人产生畏惧和崇敬。当你置身圆顶之下的空间时,犹如置身天界。圣索菲亚大教堂宏伟豪华庄严,气派恢宏,体现了6世纪拜占庭艺术的显著特征,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
拜占庭绘画以镶嵌画著称于世。它起源于古希腊,艺术家把无数的彩色小石头或玻璃,按需要的形状,以固定的程式拼接起来,比如,描绘基督时,用的是蓝色或樱桃红色,金色的底,圣母为蓝色,教徒则为黄色或浅蓝色。它的特点是:使用补色并列和色块对比,利用色彩光谱的一切变化取得了绚烂与和谐,为了协调主体敷色的五彩斑斓,采用了金色的小石头做背景,并在上面覆盖一层薄玻璃片,获得了金光璀璨的效果。所以拜占庭镶嵌画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这种华丽的艺术手法非常适合用来描绘神或者是皇帝,所以镶嵌画在当时也是非常流行的,不管是用于宗教还是世俗。
下面来看两幅代表作。首先是《查士丁尼积极随从》。这幅画描绘的是查士丁尼和廷臣出巡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查士丁尼在正中间,手持贡物,身着华丽的长袍,头后有象征神圣的光环,身边的群臣表情严肃,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物都是正面的,身材比较偏长,体态比较僵硬,好像不是真正的人,而是某种符号,作品轮廓线条粗放,明快,富有装饰感,色彩和明暗变化很简单和纯粹。没有明显的三维暗示。突出了双脚瘦小纤弱,没有支撑力量,像是悬在半空中,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表现了一种将人物神圣化的感觉。
第二幅是《皇后西奥多拉及其随从》。形势与色调与前一幅相呼应,但气氛相对柔和,线条婉转,主要表现皇后的端庄华贵,宫女的优雅大方,他们的衣着色彩丰富,有漂亮的花纹,大块的白色,灰紫色,黄褐色,绛红色,蔚蓝色,翠绿色和金光闪闪的色块相配合,优美华丽。
在马其顿时期,拜占庭镶嵌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线条逐渐变得柔和,代表作为《基督——神圣的智慧》,但是由于我找不到他的图片,所以我想通过另外一幅作品来展示,《弗拉基米尔圣母子像》。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轮廓和衣纹线条相当柔和细致,圣母俨然是温柔、有着淡淡忧愁的母亲,基督天真可爱的依偎在慈母怀中,一派温情脉脉的场景,这时的镶嵌画已不再如之前那样冷淡超凡。
拜占庭的绘画艺术中,取得较高成就的还包括一些壁画和,手抄本,风格基本和镶嵌画差不多。独特的拜占庭艺术为黑暗的西罗马艺术带去了光辉的艺术养分,引起了基督教艺术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