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一月份教学心得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心得
单甲完小
李学卉
一、单元教材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文章故事浅显、道理深刻,是引导学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人文熏陶的好教材。《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感。《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二、单元教学目标: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的学习。”这个观点在我备课第四单元时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这个单元主题:环保——“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从学情视角考量,对于这个主题,学生很熟悉,所以,学习本单元时,往往容易走偏:一味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而忽视了本单元所应承担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任务。造成“意义绚烂,语言迷失”的困局。于是,“以语言的学习着手,领会作者是如何借不同的语言表现来表达同一个主题。”成为我备课的理念支撑。
(四篇课文的教学分别可以:抓严谨的语言、形象的语言、情感浓厚的语言、语意丰富的语言,以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只有一个地球》:开掘“语文味”,很多老师往往会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认为有失偏颇。这篇课文重点是什么呢?1.体会文章用词准确性、行文的严谨。2.感受作者如何妥帖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来阐述“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课后练习2的内容,以加点词“本来”和“至少”来体会用词的准确,如何教出语文味,分两步:第一步:语意区别:故意遗漏,问学生:两个词可不可以去掉,——去掉后天差地别:意思完全不同,表达绝对化,也削弱了情感,第二步:语言品味:老师说:我们似乎听到作者在演讲中,说到这两处信息时那发颤的声音,你听出了话外之意了吗?(生领悟:“本来”饱含作者深深的惋惜,对过往的留恋。“至少”话外之音是:作者正指着我们的脑袋告诫我们:最近的距离都已经不可能移居,更别指望遥望的星球,别再痴心妄想,痴人作梦了。至此,以比较为手段,以品情为中介,教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二)《鹿和狼的故事》:触摸情感脉动。略读课文教学,关键在两字“取舍”。我认为略读课文有一个基本模式:抓提示语(撷取思路,处理方式可灵活多样,避免僵化和生硬照搬照抄)→自读感知整体→抓住1-2个重点片断精读→拓展提升(延伸)。
(三)、《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聚焦言语形式。激趣导入:看看作者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一座城与一个人名字完全一样,了解了背景。)让学生会感受到:水是印第安人亲密无间的伙伴,与印第安人的生活已融为一体,印第安人对水也充满无限敬畏。丰盈了感受之后,最最重要的是要声情并茂地一读、再读,读得振聋发聩,绕梁不绝。
但是在教学过程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基础较薄弱,没能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但是在这过程我体验了尝试教学带来的艰难和快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尝试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第二篇:十一月份团课心得
“期待之全会,改革之未来”团课学习心得
2013年11月14日下午14:30,我班开展了“期待之全会,改革之未来”团课主题活动。我班团支书主持此次活动,做了重要的深刻的动员讲话。一节团课培训,让我获益匪浅,深有体会。
1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35年来,改革的号角响彻神州大地,梦想的追逐激励前进的脚步。今天,改革的战鼓再次擂响,改革的重任交给我们,13亿中华儿女是改革的主导者,也是改革的生力军。
人类与历史,总在变革中迸发前进的力量;国家与民族,总在梦想里张扬时代的辉煌。35年前的岁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中华大地,风起云涌,春华秋实。35年后的今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
人民愿望是改革之源,群众支持是改革之基。我们盼望改革,也必须支持改革。改革,意味着利益的调整。如果说30多年前的初期改革是普遍式的让所有人受益,那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触动一部分人的既有利益。冲
破利益的藩篱和思想的障碍,需要勇气,需要魄力,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鼎力支持与不懈努力。只有国家好,才有个人好;只有民族强,才有个人强。敢于“革掉”自己的小利益,引来国家和民族的大利益,是改革过程中我们的共同期待!相信此次改革将会成为“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最好实践。一项媒体调查显示,“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平正义”位列榜首,占调查人数的六成。还有,街头巷尾的老百姓关注食品药品卫生安全、谈论蔬菜水果物价上涨等话题,民间的期望,社会的呼唤,都是改革的方向。由此可见,推进公平正义、关注百姓话题不仅是现阶段改革重要的民意基础,也是改革的重要目标。无论是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还是总书记强调“保障人民各方面权益”等系列讲话精神,我们都能看到中央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平安和谐的清晰轨迹。
经过这次的团课学习,使我对足改革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坚定了信念。
第三篇:十一月份读书心得
十月份读书心得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有感
最近,有幸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此书读起来非常亲切,他的每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他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教师和领导都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书中的第十二条“要继续学习”,我感触颇深。想想自己,正如郑校长说的那样以“平时工作太辛苦,工作量太大”作为不学习的理由。殊不知“教师如果不学习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面对当今教育的趋势,教师应该要与时俱进,不进则退。以前总是说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施压”下,在同事的建议鼓励下,终于啃起了书本。所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进步,便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
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仅靠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那点点已不可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学习化社会”,“学习化家庭”,“学习化学校”将迅速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学习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不学习,生存就要受到挑战,受到威胁,就将被时代抛弃,这一点对我们教师尤其是如此。要想不落伍,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即使学到老,还是学不了。
高级讲师方方校长说:“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可能慷慨解囊;一个教师知识贫乏,决不可能有效地传道授业解惑。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教师应该是终身教育的典范。”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读书。读书可以创造生命的神奇,读书可以使人的思想神采飞扬。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友谊和恋爱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它需要别人而很难得到。惟有读书才是最可靠的,它一直属于我们,即使在年老或孤独的时候,书籍可以伴随我们。
工作学习矛盾当然十分突出。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改作、思想工作、家务,负担并不轻松,稍一松懈就挤掉了读书时间。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是一个人生的忠告。让读书成为习惯,主要是指让读书成为业余生活中的习惯。作为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
书中说到:“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学高为师”。教师要适应未来社会,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岗位自学,生存一天、学习一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地给自己“充电”、“加油”,培育造血功能,营造好自身的造血系统,实现有“源头活水”,适应社会的需求。
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先行者,也是教育创新的先行者,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创设情景、探究学习、自行解决问题”等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继续学习同样给我的课堂教学带进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从最初简单的电教媒体,到现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越来越理想,使知识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可以把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新知。当然要熟练掌握使用这些教学手段,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才能制作出精美的课件。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社会在发展,中国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借用方方校长的一句话:“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就,重要法宝是让学习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习惯,并让这种习惯熏陶我们身边的每一株幼苗,为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第四篇:十一月份教学反思
十一月份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认识钟表》这一单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有些学生会认读,并掌握本单元所要求的内容,有些同学对钟表的知识不会,在课堂中学生是第一次认识钟表与时间因此,在本节课教学时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问你们喜欢水果吗?老师这里有很多水果,数出你喜欢吃的水果,好不好?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有让学生抓花生米先估数,再数数,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如同学数水果数量时,及时问你是怎么数的?除了一个一个的数外,还可以怎样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我在教学整时的认读时,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了几个特殊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互相认,小组说,主动探索,发现规律。这样的设计及有意识的板书,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相对容易的发现看整时的方法,同时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为半时的学习作好铺垫。
总之,这两单元教学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第五篇:十一月份教学反思
十一月份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主要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这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教材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和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根据图形推断原立体图形的形状。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学习和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具体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的计算结果编出乘法口诀,逐步提高要求。7的乘法口诀是由实物图引导学生操作,得出连加结果,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的;8的乘法口诀以学生熟悉的军乐队列队图,通过引导观察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的;9的乘法口诀以赛龙舟的示意图,通过观察与推想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的。总体看,逐步提高了抽象程度。
2.解决问题的编排上也是逐渐加深的。7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3个例题。先用摆图形的实例引入,再用摆物与推想来解决计算问题,最后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8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1个例题。创设超市的情境直接把学生带入生活画面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9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一个乘车问题,用乘法口诀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内容编排设计上逐步增强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7、8、9的乘法口诀,乘法竖式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起来更加困难。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其主要知识点以及解决办法: 1.7~9的乘法口诀。2.运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多次经历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上,给了学生更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4.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体验中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新知识,注重规律方法的概括总结。教师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并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品尝到合作创新的乐趣。由此产生的互动效应,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分析与表达,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6.练习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