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与探索

时间:2019-05-15 04:4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与探索》。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与探索

《多元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黄埠中心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正步入对话时代,对话正逐步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元对话的过程。”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

纵观我国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形式——传授式:

表现为传递式的说听关系,能快捷有效地将前人千百年来实践的知识成果系统有序地传承下来,也就是一下子把学生扶到巨人的肩上,这正是传统教学的魅力所在,它仍旧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石与根底。但这种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权威,是知识的占有者,课程的主宰者。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给,你收,教学的“双边活动”蜕变为“单边活动”,学习成了机械接收。这使得学生常处在单调、封闭的循环系统中被动地学习,语文学习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相隔离,学生兴趣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而对话式教学: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改变了原有的角色,从知识的给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探究者、合作者,师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对话教学从人性出发,沿着人性的道路,走向人性,从根本上解构了传统的教学。体现对话时代精神的对话教学,要求把学生从被动世界解放出来,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知识变成了“话题”,变成了手段,而课堂和学校则真正成为了育人、成人的乐园。

从目前我国的研究情况看,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研究较多,成果也较丰富,而偏僻农村小学对于对话教学的研究却很少。针对这一事实,我校从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校文化、研究特色、教师兴趣等,我们成立课题组,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将多元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

究作为课题,进行实践与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多元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对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是美国及西方一些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在重新审视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的对话教学的原理主张。早在20 世纪60 年代末,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在拉美和非洲开展的长期教育实践研究,就提倡“对话式教学”。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 在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形态早已演化为对话教育方式。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对课堂对话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中国,学者们在国外教育思潮的启示下,从对现实教育的批判中,也在呼唤着教育教学的对话精神,有的立足于教学规范,有的立足于师生关系,一种新的追求开始逐渐公开,“对话教学”已经浮出水面。华东师大的袁振国先生站在国际国内教育的前沿,发表了《教育新理念》一书呼唤对话式课堂教学。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已经悄然展开,上海、广东东莞等地的小学课堂上已经展开了对话式课堂教学。从地区讲,教育发达地区早已触及对话式课堂教学,目前,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教育形态已显现对话教育的势头,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正在逐渐普及。

我们课题组将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动,如开设“倾听诉说课堂”、开展“多元对话式教学优质课评比”等,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研究的意义 1.实际意义

(1)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人们生活在对话之中。《语文课程标准》也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对话,让语文教学充满了人性;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对话,给予了语文教学一片灵性的天空。对话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更使教学伦理和教学思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

化。它所倡导的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为目的,无疑是对传统教学全方位的改造,具有重大的意义。多元对话教学的强大生命力,必特使其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2)本课题立足于现实,主要综合采用实验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边行动边研究,积累有形的教育经验,如教学设计、经验总结、调查分析、论文等,形成有于课堂教学的对话教学体系,探索提高阅读教学中的多元对话教学的策略和体系。

(3)作为建宁县黄埠中心小学,我校有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研究中的有形成果,有着广泛推广、验证的条件和机会。

2.理论意义

(1)新课程理论。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这种主张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相同的,因此,我们有很必要利用这一理论,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对话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3)存在论。在西方哲学家那里,“对话”被赋予了“存在论”的意义,认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话关系”。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我——你”的对话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即“我——你”的主体间共同参与并相互影响以至相互造就,使对方的存在成为自我存在的前提。存在论认为,对话人生是超越世界与世界建立起精神相遇、相融、相成关系的人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课题的界定

1.课题的内涵:

所谓“多元对话教学”,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进行教学的活动过程。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

其内涵有五:(1)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2)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3)对话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4)对话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5)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教学。

2.课题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就是对话是带有探究目的的,不是无边际的漫谈、海侃。(2)引导性原则:即是实现对话目的,同时实现老师的主导作用,把多元对话引向深刻、本质,提升学生认识。

(3)互动性原则:是指对话双方或多方在倾听,思考的基础上的互动;(4)快乐性原则:是指整个对话过程应是轻松、快乐的,充满人性关怀和自由氛围,有利于个性思维,创新思维的产生。

3.评价方式:

以愉快有益为评价宗旨,拟定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模式和评估量表(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的指标)

(二)支撑性理论 刘庆昌 《对话教学初论》 袁振国 《教育教学理念》

华卜泉 《对话教学:概念.基础.要素》 徐红梅 《人格对话:语文教学新思维》 钟启泉 《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林佩燕 《对话教学: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新理念》 胡东方 《走进对话: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与使命》

(二)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研究总目标:

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以服务于学生主体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阵地,运用“对话理论”,开展 “多元对话教学”,构建小学语文“多元对话教学”体系,力争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发展自主和谐,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增强研究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研究子目标:

(1)通过对对话教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在课堂上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2)通过对对话教学的研究活动,把学生培植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让学生通过对话生成个性。并能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生成式的对话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通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改革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探究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

(4)通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四)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课题共分解为三个子课题:

之一:《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负责人:)之二:《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负责人:)之三:《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负责人:)

三、课题研究方法设计

(对应于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的具体方法的设计)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伽达默尔的的现代哲学解释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等理论的研究,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小学语文对话课堂教学的最新情况,给课题的实践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参与研究,选择行动措施。重在实践,贵在探索。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

(3)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实际,记录小学语文多元对话教学案例,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并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4)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方法。它是对已经实行的工作实践,回过头来进行概括研究。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教师与学生)对话的策略。(2)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生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策略。(3)、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本”(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

四、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一)研究组织 组长: 成员:

(二)研究能力:

我校教师对阅读对话教学方面的探索有很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课题组成员全部是大专学历,人中有高级教师

人,一级教师 人。平均年龄 岁,具有研究所需要的旺盛精力。由校长带头参加课题研究,并形成和落实层层管理、逐级负责、相互交流、定期汇报的科研制度。

该课题主持人系统地学习了小教专业理论,专业素质较强,多年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曾参加建宁县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2013学年被评为三明

市优秀教师。撰写的论文在福建教育杂志社和县教师论文中汇编。根据该主持人以往的工作表现和突出成绩,其有条件,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关于我校多元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虽然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它十分具有研究的基础。有关对话教学的理论都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我校自2010年起,逐渐开展有关对话教学的课题研究,如《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等等,经过多年的时间探索,我校在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理性和实践经验。包括论文、活动设计、文字成果。学校现已经成立了多元对话教学研究小组,并开展了相关工作。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研究基础。这个课题立足于我校实际,围绕本校学生,经实践所得的第一手资料便于一线教师展开研究工作并及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本课题更得到了县、校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肯定和支持。我们将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讲座和指导,会使我校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更加有利于探究工作的开展。

(三)保障能力 1.经济支持:

课题经济资源及时、丰富。我校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拟订相关制度、在课题研究经费上专相投入,优先派送课题组成员参观、培训,对有优异成绩表现的给予相应的奖励。

2.社会配合:

本课题的活动开展获得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3.时空保证:

本课题设计围绕我校学生,主要由本校教师组织有关活动,师生交流的时间、空间充裕。由于以上条件的支持,本校能合理安排一定的专项研究活动,以及交流、研讨、整理等研究时间,保证课题顺利、有效的开展。

4.资料设备:

资料收集整理有专人负责,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内容充足。

五、研究过程设计

(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总结评估验收时间为2016年9月至12月。总负责人:

1、第一阶段(2014年3月~2014年8月)研究准备阶段

(1)思想发动,培训教师,成立研究小组,学习收集并整理有关对话教学的资料。包括:报刊、书籍、教案、实录、录像等。

(2)制定研究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3)课题组内开题论证,修订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6年8月)研究实施阶段

(1)开展案例研究。深入课堂实际,记录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案例,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并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2)开展历史研究。广泛收集各种有关对话教学的教学案例及有关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归类。

(3)开展行动研究。将以上对话教学的思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并不断反思和改进、完善。

(4)每学期召开一次小型研讨会,有关负责人必须在会上作中期报告,交流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学期进行一次“对话”课堂研讨会,展现阶段实验成果。

3、第三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研究总结阶段

(1)课堂观察、资料分析等形式收集研究结束时的数据,与前阶段的相关数据比较,总结相关经验。

(2)研究成果展示会,展示课堂教学,教师论文或总结或案例等。(3)结题鉴定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1、发表或获奖教学论文。

2、编著:《课堂对话教学案例集》(含教案、教师课堂评价、学生个性化表现、教后感等)。

3、学生获奖成果集。

4、专题研究报告:“小学语文多元对话教学”实施策略。

5、总结性研究报告。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与探索(定稿)

《实现多元对话,提高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方案

黄埠中心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正步入对话时代,对话正逐步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元对话的过程。”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

新课程的实施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上有了显著的改变,同时也有了明显的效果,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应该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但是轻松愉悦不是新课程理念的全部,形式更为内容服务。我们要的是热闹背后的效益,轻松背后的厚重,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多元对话,不断的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目前的语文多元对话教学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表现为:

1、教师对多元对话的狭隘理解,课堂教学只停留在设计课堂提问的基础上,但这种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权威,是知识的占有者,课程的主宰者;

2、课堂教学以“问答式”贯穿全过程,我问,你答,学生的思维完全是在教师的掌控当中,教学的“双边活动”蜕变为“单边活动”,学习成了机械接收。这使得学生常处在单调、封闭的循环系统中被动地学习;

3、多元对话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相隔离,学生兴趣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然而在准确、恰当、有效的多元对话这种模式下,教师改变了原有的角色,从知识的给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探究者、合作者,师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对话教学从人性出发,沿着人性的道路,走向人性,从根本上解构了传统的教学。体现对话时代精神的对话教学,要求把学生从被动世界解放出来,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知识变成了“话题”,变成了手段,而课堂和学校则真正

成为了育人、成人的乐园。

从目前我国的研究情况看,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研究较多,成果也较丰富,而偏僻农村小学对于对话教学的研究却很少。针对这一事实,我校从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校文化、研究特色、教师兴趣等,我们成立课题组,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将多元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作为课题,进行实践与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多元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对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是美国及西方一些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在重新审视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的对话教学的原理主张。早在20 世纪60 年代末,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在拉美和非洲开展的长期教育实践研究,就提倡“对话式教学”。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 在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形态早已演化为对话教育方式。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对课堂对话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中国,学者们在国外教育思潮的启示下,从对现实教育的批判中,也在呼唤着教育教学的对话精神,有的立足于教学规范,有的立足于师生关系,一种新的追求开始逐渐公开,“对话教学”已经浮出水面。华东师大的袁振国先生站在国际国内教育的前沿,发表了《教育新理念》一书呼唤对话式课堂教学。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已经悄然展开,上海、广东东莞等地的小学课堂上已经展开了对话式课堂教学。从地区讲,教育发达地区早已触及对话式课堂教学,目前,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教育形态已显现对话教育的势头,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正在逐渐普及。

我们课题组将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动,如开设“倾听诉说课堂”、开展“多元对话式教学优质课评比”等,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研究的意义

1.实际意义

(1)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人们生活在对话之中。《语文课程标准》也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对话,让语文教学充满了人性;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对话,给予了语文教学一片灵性的天空。对话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更使教学伦理和教学思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所倡导的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为目的,无疑是对传统教学全方位的改造,具有重大的意义。多元对话教学的强大生命力,必特使其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2)本课题立足于现实,主要综合采用实验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边行动边研究,积累有形的教育经验,如教学设计、经验总结、调查分析、论文等,形成有于课堂教学的对话教学体系,探索提高阅读教学中的多元对话教学的策略和体系。

(3)作为建宁县黄埠中心小学,我校有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研究中的有形成果,有着广泛推广、验证的条件和机会。

2.理论意义

(1)新课程理论。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这种主张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相同的,因此,我们有很必要利用这一理论,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对话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3)存在论。在西方哲学家那里,“对话”被赋予了“存在论”的意义,认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话关系”。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我——你”的对话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即“我

——你”的主体间共同参与并相互影响以至相互造就,使对方的存在成为自我存在的前提。存在论认为,对话人生是超越世界与世界建立起精神相遇、相融、相成关系的人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课题的界定

1.课题的内涵:

所谓“多元对话教学”,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进行教学的活动过程。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

其内涵有五:(1)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2)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3)对话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4)对话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5)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教学。

2.课题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就是对话是带有探究目的的,不是无边际的漫谈、海侃。(2)引导性原则:即是实现对话目的,同时实现老师的主导作用,把多元对话引向深刻、本质,提升学生认识。

(3)互动性原则:是指对话双方或多方在倾听,思考的基础上的互动;(4)快乐性原则:是指整个对话过程应是轻松、快乐的,充满人性关怀和自由氛围,有利于个性思维,创新思维的产生。

3.评价方式:

以愉快有益为评价宗旨,拟定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模式和评估量表(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的指标)

(二)支撑性理论 刘庆昌 《对话教学初论》 袁振国 《教育教学理念》

华卜泉 《对话教学:概念.基础.要素》 徐红梅 《人格对话:语文教学新思维》 钟启泉 《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林佩燕 《对话教学: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新理念》 胡东方 《走进对话: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与使命》

(二)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研究总目标:

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以服务于学生主体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阵地,运用“对话理论”,开展 “多元对话教学”,构建小学语文“多元对话教学”体系,力争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发展自主和谐,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增强研究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研究子目标:

(1)通过对对话教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在课堂上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2)通过对对话教学的研究活动,把学生培植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让学生通过对话生成个性。并能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生成式的对话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通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改革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探究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

(4)通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四)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课题共分解为两个子课题:

之一:《教师与学生、文本的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负责人:)

之二:《学生与学生、文本的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负责人:)

三、课题研究方法设计

(对应于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的具体方法的设计)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伽达默尔的的现代哲学解释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等理论的研究,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小学语文对话课堂教学的最新情况,给课题的实践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参与研究,选择行动措施。重在实践,贵在探索。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

(3)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实际,记录小学语文多元对话教学案例,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并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4)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方法。它是对已经实行的工作实践,回过头来进行概括研究。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教师与学生)对话的策略。(2)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生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策略。(3)、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本”(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

四、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一)研究组织 组长: 成员:

(二)研究能力:

我校教师对阅读对话教学方面的探索有很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课题组成员全部是大专学历,人中有高级教师

人,一级教师 人。平均年龄 岁,具有研究所需要的旺盛精力。由校长带头参加课题研究,并形成和落实层层管理、逐级负责、相互交流、定期汇报的科研制度。

该课题主持人系统地学习了小教专业理论,专业素质较强,多年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曾参加建宁县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2013学年被评为三明市优秀教师。撰写的论文在福建教育杂志社和县教师论文中汇编。根据该主持人以往的工作表现和突出成绩,其有条件,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关于我校多元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虽然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它十分具有研究的基础。有关对话教学的理论都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我校自2010年起,逐渐开展有关对话教学的课题研究,如《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等等,经过多年的时间探索,我校在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理性和实践经验。包括论文、活动设计、文字成果。学校现已经成立了多元对话教学研究小组,并开展了相关工作。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研究基础。这个课题立足于我校实际,围绕本校学生,经实践所得的第一手资料便于一线教师展开研究工作并及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本课题更得到了县、校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肯定和支持。我们将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讲座和指导,会使我校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更加有利于探究工作的开展。

(三)保障能力 1.经济支持:

课题经济资源及时、丰富。我校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拟订相关制度、在课题研究经费上专相投入,优先派送课题组成员参观、培训,对有优异成绩表现的给予相应的奖励。

2.社会配合:

本课题的活动开展获得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3.时空保证:

本课题设计围绕我校学生,主要由本校教师组织有关活动,师生交流的时间、空间充裕。由于以上条件的支持,本校能合理安排一定的专项研究活动,以及交流、研讨、整理等研究时间,保证课题顺利、有效的开展。

4.资料设备:

资料收集整理有专人负责,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内容充足。

五、研究过程设计

(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总结评估验收时间为2016年9月至12月。总负责人:

1、第一阶段(2014年3月~2014年8月)研究准备阶段

(1)思想发动,培训教师,成立研究小组,学习收集并整理有关对话教学的资料。包括:报刊、书籍、教案、实录、录像等。

(2)制定研究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3)课题组内开题论证,修订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6年8月)研究实施阶段

(1)开展案例研究。深入课堂实际,记录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案例,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并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2)开展历史研究。广泛收集各种有关对话教学的教学案例及有关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归类。

(3)开展行动研究。将以上对话教学的思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并不断反思和改进、完善。

(4)每学期召开一次小型研讨会,有关负责人必须在会上作中期报告,交流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学期进行一次“对话”课堂研讨会,展现阶段实验成果。

3、第三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研究总结阶段

(1)课堂观察、资料分析等形式收集研究结束时的数据,与前阶段的相关

数据比较,总结相关经验。

(2)研究成果展示会,展示课堂教学,教师论文或总结或案例等。(3)结题鉴定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1、发表或获奖教学论文。

2、编著:《课堂对话教学案例集》(含教案、教师课堂评价、学生个性化表现、教后感等)。

3、学生获奖成果集。

4、专题研究报告:“小学语文多元对话教学”实施策略。

5、总结性研究报告。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实施与创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实施与创新

【摘 要】

作文向来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在小学还是中学,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小学教学阶段,作文却渐渐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头痛的问题,作文的完成,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也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水平。如此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就成为了比较难以提升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感到无计可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根源开始,彻底地思考自身的作文教学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更换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继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本文将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实施与创新,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一些关于作文教学的参考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实施与创新

小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理论上来说作文正是需要小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然而在教育应试的压力之下,教师的作文教学始终处在“条条框框”之中,由此,学生的作文也被禁锢在“条条框框”之内,阻碍了小学生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首先找到学生无法提升的问题所在,教师才能够“对症下药”,为小学作文课堂做出改变,使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旧模式带给他们的阴影,学会用文字来传情达意。使学生能够明白,除了通过口头语言以外,书面语言同样是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在文字的世界里,所想、所见都可以被接纳。想要让自己的观点被他人所接受,就需要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具有“灵性”,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一、做好情境创设,激活学生思维

传统的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多借助参考资料为学生讲解范文,强调一些重要的文学知识,再让学生在两节作文课之内写出一篇作文来。这样的作文教学依然形成了一种模式,让学生的写作受到限制,学生也将写作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写作的意义并且无法感受文字带给自己的快乐。因而,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内心出发,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如此学生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开展写作,对于教师写作知识的传授也就更加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学会为作文课堂创设情境,带给学生他们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物描写手法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图片、动画或者视频,比如比较流行的动画片。让学生观看片段,然后找出最主要的人物,运用一些方法来对人物进行描述。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修改,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创造,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鼓励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学生最初可能常常遇到“提笔无言”的状况,或者写出来的语句大多口语化。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从实例中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技能。从阅读当中积累优美的文字素材,感悟名家的真情实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学生便能将内化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写作技能也将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学生也能在广泛的阅读当中开拓自己的眼界,从文字中了解这个世界。语文教师能够做的,便是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阅读,及时监督学生的阅读情况,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写作素材才会在教师的督促下逐渐积累起来。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衣》时,首先为学生挑选出重点段落。比如这节课主要讲体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人物对话的几个段落,然后向学生抛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以组为单位谈一谈本文描写人物时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人物性格如此明显等等。学生在集体的带动下能够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理解写作手法。

三、写作源于生活,传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作文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可能会出现“假大空”的描述,这也体现了学生的写作并没有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小学期间,学生可能会阅读大量的童话或者寓言,而这类文学作品当中,很多的描述都比较的夸张。学生最开始可能会模仿这类作品进行写作,但某些运用在动物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被学生也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就会显得特别的不协调,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特别的虚假。因而,教师要及时地指引学生选择正确地表达情感的方式,所选择的写作题目也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让学生从传情达意开始,写出更加真实的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才能够熟练掌握表达情感的写作技能,而不是一味地模仿。

例如,在学习完《画杨桃》一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观察”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自由观察一件事物,可以是自己的父母、朋友,也可以是花草植物。及?r记录下自己观察的结果与感想,在下一次的作文课堂中,加入写作手法与实物描述,写出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学生有了真实的观察基础,所写出来的内容也就会是最真实的内容,传达的情感也必然是真实的情感。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作文的可读感才会得到慢慢提升。

【结 语】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着想,寻求更加丰富的语文教学方式,不要固步自封,扼杀了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写作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作文也能够成为学生情感的另一个出口。因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先,提供学生更加喜欢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更加愉快的写作过程。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的作文教学,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文知识,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感受,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轻松快乐,学生也更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所散发的魅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小学语文学科也能在不断地革新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J】.学周刊,2013(11)

【2】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2013(9)

第四篇:高效课堂实施与探索

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1.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申报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创建体育高效课堂只是其中研究的一个部分,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大环境和良好的氛围;在此之前我们进行过《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学校体育与艺术师资力量很强,领导决定以体艺为抓手,把我校打造成体艺特色学校。基于以上三个原因,领导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让体育课堂“有效”,我们还要让课堂“高效”,通过探索与实践,总结一套富有我校特色的体育“高效课堂”成功经验。2.研究对象 我校全体学生。3.研究方法 3.1文献研究法

强化学习研究《体育教学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等,借鉴他人先进经验,在《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建高效课堂。

3.2调查研究法

广泛调查学生身体发育现状、运动技能现状、习惯养成现状以及运动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高效的解决措施;广泛调查学生进行高效教学后的行为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广泛调查总结教师们在创建高效课题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

3.3经验总结法

我们将平时体育教学实践的手记、案例、反思、论文等进行汇总,分学段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修正失败的教训。4.研究过程与措施

4.1明确目标,明细分工,形成研究合力。

研究伊始,我们就成立了由分管副校长负责,体育教师具体实施,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协调配合的研究机构。具体分工为:校长负责统一领导、管理、检查、指导;体育教师由组长牵头制定总的实施方案,给每位体育教师提出具体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各班主任科任教师要

服从领导统一安排,协调配合,不得占用体育课,让学生按时上体育课等。各研究成员要定期进行汇报小结,确保研究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为此我们确立了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为集体研究汇报时间,每周必须有一位教师承担一节研究课,研究课和学校的滚动听评课相互补充,保证有充足的研究平台。

4.2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把握课堂主阵地

课堂是我们研究的主阵地,我们要向40分钟要效率,我们要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优化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学有所获。因此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通过一节节体育课去实践,促进师生教与学行为变化,达到教学的高效行为。每学期,我们通过滚动听评课活动、优质课竞赛活动,让每位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示范课、研究课。每位参赛者在参赛之前都要经历好几番的磨课过程,上课——说课——议课——改进后再上课——说课——议课——再改进后到不同班级上课。这样的过程我们每个人每学期要经历好几次,每次都有领导的参与,有时还把教研员请来指导,经历这样的过程,不管是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反思都记录下来,记得多,写得多,日积月累,成功的经验自然也就多了。为此我们整理编写了《精品案例反思》、《优秀教案》、《游戏集锦》。

4.3以空竹为抓手,打造特色项目,推动“高效课堂”创建

经学校研究决定,把空竹作为我校的特色运动项目,这为我们创建“高效课堂”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前的体育课,其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可如今不一样了,师生人手一空竹,体育课少了“放羊式”,教师为了教好空竹,课外也是花了不少时间练习,熟练掌握了基本的绕摆旋绷抄抛动作及大量组合动作,为此,还专门派教师到宜昌取经。我们不仅学会了空竹的许多技术,而且摸索出了一套空竹教学方法,我们将成功的经验编写成了《空竹教材》。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抓好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高效教学”的前提。

不管是针对学生还是针对老师,建立一定的常规是很有必要的。如不迟到、不早退;站队做到快静齐;尽量着运动装,身上不带坚硬的物体;教师讲解示范时要保持安静等。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而且要把这些制度告知学生,而且要

狠抓常规的执行,比如学生站队不能做到快、静、齐,教师就要采用反复强化练习的方法直到达到常规的要求,这样做能使学生意识到这种课堂常规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当然常规也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待学生逐渐适应这些常规并形成习惯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度调整常规内容,使学生具拥有更多的灵活空间。一旦常规成为了学生和老师的自觉行为,就会给正常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便利,那么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会进展得很顺利,课堂效率自然会很高。

5.2游戏教学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对于学生参与运动、掌握运动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游戏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游戏,运用的频率也不同,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运动技术游戏化提倡多用,特别是在球类教学中,如果以游戏的方式予以串联,那么将成为一种较高水平的教学和艺术。

5.3创设情景的教学手段对突破重难点很凑效。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锻炼身体、学习体育”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尤其是对低年级的一些枯燥的身体练习和难度较大的教材非常适用。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其处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如故事情景、语言情景、场地情景、想象情景、描述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情景,通过一定的音乐渲染,语言的描绘、启发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观察情景、体会情景、欣赏情景,在情境中参与运动、掌握技能,当然它的运用也有特定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对待。

5.4教师的教态和标准的示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教态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情态,它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品德修养的“亮相”。一个教师的教态好,可以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及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仿效,由此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各种身体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因此动作技术的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

那么教师的示范动作就应力求准确优美利落大方,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动作,让学生一开始就建立起一个较完美的正确的动作表象,假如教师的示范动作不正确,就会使学生对动作技术观察和理解不清楚,甚至建立错误的动作形象概念,这样练习起来就会出现错误的动作,而错误的动作通过多次的重要练习,就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示范动作至关重要。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5做好课前课后细枝末节工作,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策略固然重要,但课前课后一些细枝末节的工作做好了,也可以为创建“高效课堂”助一臂之力。通过实践,我们总结了如下经验:学校运动器材专人专管,有借有还,摆放整齐;课前备好课,检查固定的运动器材有无安全隐患;课前各体育教师之间划分好场地,避免班与班之间的相互干扰;课后教师要小结,告知学生下节课要准备什么、注意什么、谁借还器材;利用课间时间为学生球打气、解空竹抖绳、修理器材等。6.研究成效

6.1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6.1.1、有效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有效意识,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6.1.2、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动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6.1.3、学生的课堂常规习惯已逐步形成、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都有显著的提高。

6.1.4、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6.1.5、从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6.2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到实处

6.2.1、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对课堂高效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6.2.2、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6.2.3、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提升。这一阶段的研究,锻炼了我校体育教师队伍,全组成员的研究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实验中能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不足。

6.3推进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运动兴趣是越来越高,自带运动器材是常有的事儿,但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学校购置了大批的体育器材:空竹、大小呼啦圈、小体操垫、软式排球、小篮球、足球、毽球、沙包等,能满足5位体育教师同时上课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时地对操场上固定的运动器材进行检修。7.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研究活动,让每位教师看到了孩子蕴藏的巨大潜力,感受到了孩子强大的求知欲。我们深感研究有利于师生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但同时也意识到许多仍需探究的问题。

7.1各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并加以长期的衔接引导,而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虽然有分学段经验的交流和总结,但忽略了不同水平之间的衔接。各教师的研究都停留在自己的年级上,因此每个年级的衔接过渡还有待探索。

7.2课题侧重实施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但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如何评价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否高效的研究还有所欠缺,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师的过多,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需求研究不够全面、深入。8.主要参考文献

[1]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毛振明,杜晓红,于素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指出了阅读教学的途径,即通过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实现。这种“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心扉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如何领会对话教学的实质并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一、搭建平台,平等对话,营造融洽氛围

民主的课堂首先是要容忍学生出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要得到落实,就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扬“善讲、善问”是容易的,而真正蹲下来听学生那些奇谈怪谈却是不容易的。作为小学生,他们受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有一些奇思怪想,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该善待这些有怪想法的学生,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艺术性,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现在,我尽量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在情感上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尽量避免出现口头语,多用“请”、“我们”等文明用语,尽量弯下腰来和他们对话,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学生确实因此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愿意提出问题,愿意与老师交流。

二、创设多彩的对话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在入景动情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1、创设多媒体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并提供对话的素材。如在教学《儿童和平条约》时,上课伊始,我便给学生们看伊拉克战争时儿童和非洲饥饿的儿童图片。学生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儿童带来灾难,饥饿给儿童带来痛苦,儿童渴望和平,向往和平,学生说话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了。

2、创设活动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方式,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以对话为主的课文《回到自己的祖国去》时,我采用了让学生“演一演”的办法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在共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学生在练习时,把华罗庚回自己祖国去的决心表现得惟妙惟肖。在表演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助,既对同学的表演指出了不足,也对课文有的更深的理解;既实现了文本对话,也实现了生生之间的对话。

3、联系生活,拓宽对话的广度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唤起他们的生活记忆储备,帮助学生提炼生活经验解读课文。如在教学《寓言二则》中“滥竽充数”这一课时,我抓住课文主要一句“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芋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鼓”、“捂”动作词理解“装腔作势”的词语,再让学生演一演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更深理解词语,从而我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我们每天早上做操,有些同学就像南郭先生这样“装腔作势”混在队里瞒天过海。再让学生自由畅所欲言,积极发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行有效对话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及语文课本的对话,消除原有教学中的障碍,使语文老师知识能够更加快速、畅通的实现相互的传达。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以语文课本为核心,积极探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下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摘要: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程,有效传递及反馈教学信息是需要实现的关键性目标,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为充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 钟东福 [摘 要] 把握对话的本质特征,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对话。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与自我的真正......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史汉祥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精神,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践了“对话”,但由于理解上......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读后感 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使我感受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急需解决的问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有......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

    建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

    建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任务有二:一是产生教学的思路。把一篇课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会,就不得不依靠对话时所产生的......

    2014年家长工作的实施与探索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施与探索1、建立园所公开栏:可以设在我们大厅门口的铁架两侧,里面张贴一些园内精彩活动。 2、建立服务中心:会员维护、家长工作的随时协调及处理、节日短信......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与改革探索

    宜宾电大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与改革探索 (宜宾电大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摘 要 现阶段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