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也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也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由此可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时不仅要声音洪亮,而且要利用声音、声调的变化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听者受到美的感染和艺术的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做好朗读训练要明确以下几点要求。
(一)运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要读准字音
朗读要用普通话来进行,而不是用方言来朗读,也不要在朗读中夹杂着方言。要字字清晰,读准字音,尤其是容易受方言读音干扰的字词、一字多音的字词、有着特殊读音的人名地名等词语,学生要特别注意,做到口齿清楚,韵尾收音完整。
(二)流利朗读,不改变文章的语言原貌
也就是说,在朗读中,要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该停顿的时候停顿,不该停顿的时候不要停顿,语言流畅,流利地朗读,不改变文章的语言原貌。
(三)有感情地朗读,深刻理解作品
每篇文章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欢喜,或悲伤,朗读时,学生要将自己的感情灌注到作品中,与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借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传达课文作者的立场、观念、感情,力求完全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四)控制音量
朗读的声音要控制得当,既不能小声模糊难辨,也不能扯着嗓子喊,而是声音要高低适当,节奏要符合课文的基调,该急则急,该缓则缓。
二、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朗读时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对朗读教学不太重视,也就不会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只是让学生集体读一下或者叫几个学生读一下就算是朗读了,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的朗读教学对于学生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得到训练,朗读水平没有提高。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真正让学生学会朗读。那么,时间从哪里来呢?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想给朗读留出时间,教师就要少讲、少说,多给学生留出实践的机会。所以,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去掉那些繁琐的分析,努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把没有多少用处的课堂环节让位给朗读,“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不要让朗读成为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明确朗读的要求,切实取得朗读的成效,从而使学生乐于朗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非智力因素对于朗读教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教学,提高朗读实效。
(一)教师做好示范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于教师有着天然的模仿心理,在朗读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的范读对于朗读训练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示范朗读能让学生的眼睛看到教师的神态,耳朵听到教师朗读的声音,亲身体验到朗读的氛围,这样学生的思想感情会随教师的语调、语气和语态的变化而变化,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碰撞,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提高朗读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自然就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舒缓、动听的音乐为背景,用宽厚的声音朗读出文章中优美、流畅的语言,并充满感情,使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心灵受到感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使学生争先恐后地投入到了朗读训练中。
(二)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乐于朗读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经过反复的朗读才能形成。为了让学生保持朗读的兴奋度,教师应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乐于朗读。朗读训练的形式可以分为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配乐读、表演读、默读、速读等等。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朗读中体验到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朗读,愿意朗读,乐于朗读,积极主动地参与朗读。这样的朗读训练形式,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朗读与评价结合,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课堂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朗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将朗读教学与课堂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士气,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或由衷的称赞和夸奖,都能让学生产生被尊重、被认可的满足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进行师评、生评、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朗读教学评价过程,并对学生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对于学生读得不好的地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改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的教学,肯定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情境,渗入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创设朗读情境,培养学生的欣赏情感
学生的朗读活动也是学生的思想活动,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蕴含在了文章中,随着语言文字流淌了出来。所以,教师要创设朗读情境,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语言情境中调动自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欣赏情感,让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也就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一般而言,这种朗读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诗歌和散文的教学,因为诗歌和散文的语言、意境比较优美,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适合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而且这种类型的文章意境比较深远,学生通过朗读去品味文章,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能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境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责编 张翼翔)
第二篇: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朗读技巧
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朗读技巧朗读即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重要要求之一。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我以为不妨应用如下技巧,教会学生朗读:
一、停顿。停顿是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声音的间歇,是朗读必须掌握的技巧。停顿作用有三:
(一)有利于生理上的换气。
(二)有助于体现结构、层次。
(三)有助于朗读的情感表达。例:“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通过庄重语气和稍短的停顿,突出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丰碑》表现为加大音量,增加高音,延长时间,但有时要重音轻读。
二、节奏。课文所表达内容由思想感情决定的快与慢、抑与仰、轻与重、虚与实等回环交替的声音形式,就是节奏。课文的 感情基调,可造成六种节奏类型:轻快型,多仰少抑,多轻少重,轻快欢畅;凝重型,语势平缓,多抑少仰,声音强而有里;低沉型,语势压抑沉重,声音缓慢偏暗;高亢型,语势高昂,步步推进,声音响亮豪迈;舒缓型,多扬少坠,气长而稳,声音清亮舒展;紧张型,多扬少抑,多重少轻,紧张急促,气促音短。一篇文章的基本节奏是就全局性、整体性而言的,并不是每一句话都符合。了解了一篇文章的节奏类型,还必须进一步掌握此类型的节奏转换方法,这些转换在朗读中往往是综合重叠使用的。例:《梅花魂》(1)“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低沉性,用激动的语气。)(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凝重型,赞美、自豪的语气。)(3)“一个中国人,无论 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高亢型,坚定的语气。)
三、句调。句调是指朗读课文时句子的高低机升降变化。有了这些变化,就能准确细致地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感情,并能使语言富有音乐美。根据语势趋向,一般把语调分为四类:升调,前低后高;降调,前高后低;平调,语势较平直舒缓;曲调,低-高-低。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用什么样的句调表达,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在有声语言表达实践中,反复实践和探索,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例:(1)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升调)《一夜的工作》(2)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降调)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升调)《月光曲》(3)我的鼻子是碰壁碰扁的。(曲调)《我 的伯父鲁迅先生》。
四、重音。重音是指朗读时对句子中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加大音量,增加高音,延长时间,但有时要重音轻读。例:(1)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才干”和“妒忌”突出了诸葛亮和周瑜的特点,要重读。《草船 借箭》(2)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这句是强调重音,应轻读,声少气多。《十六年前的回忆》
浅谈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的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总之,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文字,熟读体验情感。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我在教学中探讨了如下几种形式:
一、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朗读训练
“读”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把握住每个词、每句话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的训练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一番体会与揣摩。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句子:“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句话初读很平谈,可放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下,就不一样了,此句描写路长人多,不正是为表现人们悲痛欲绝、望眼欲穿的感觉吗?因此,把这句话放在文中体会,学生意识到前半句应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来读,后读“望”字时要延长声音,加深感情。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读”的训练是阅读最常用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把握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二、创设情境进行朗读训练
看到波澜的大海,会心胸开阔;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会心旷神怡。而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海的广阔,草原的美丽呢?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媒体演示、实验、欣赏自然、表演、游戏、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活动富有情趣,学生如身临其境,得其熏陶感染。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本校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范读课文,一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使小兴安岭在他们心目中有个朦胧的印象。再让学生观察画面,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抓住“抽”、“嫩绿”、“融化”、“汇成”、“淙淙”、“散步”、“俯下”等词语,想像树木的长势、颜色以及小溪悦耳的声响,小鹿顽皮的动作、神态等,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当,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最后,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品味小兴安岭的美丽、迷人,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宛如步入小兴安岭美丽的画卷之中。
三、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朗读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课文,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桂林山水》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桂林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 何为 “美美”?景色又美在何处?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文中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的“大”体会也更深了。
四、通过榜样示范进行朗读训练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应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教师全文范读可放在总结课文之前。至于一些重点句段的示范朗读,一般是和提问连在一起,随时示范。如:1、听老师读这段课文,看老师强调了哪几个词语?
2、再想想为什么要强调这些词语?3、听老师读这篇课文的结尾,几种读法中,你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学到具体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五、运用比较法进行朗读训练
比较法是就同一内容向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比较这些读法,指出哪种最合适。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和感受课文。
常用的比较法有三种:
1、删减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指导朗读时,在不影响句子通顺的情况下,删减一些准确、传神、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探究课文的内涵,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
2、调整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朗读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选词炼字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采用调换近义词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较。
3、改变句型,引导比较朗读。根据句子的特点相应作出些句型变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既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读好原文的句子,又能促使他们领悟情感,产生共鸣。如在教《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体会白求恩大夫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我把白求恩说的那句话: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成: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让学生分别读这两句话,体会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感悟他们之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比较朗读,就能使学生体会到原句的含义。总之,在阅读教学时,学生的“读”应占一定的时间,要指导学生用心灵去读,要求学生反复地读,用心地去体会,用情去感悟,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学会倾诉自己的心声,凭借文本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最终能体会到语文的美。
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的训练
保山实小分部
张丽娟
2008年6月
第三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在当前的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上笔者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花架子太多,讲风、问风太盛,虽然课堂上不乏精美的课件,动情的语言,巧妙的课后延伸……可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却是越来越少。教师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忙着应付回答问题,问题回答完了,也就下课了。这样的课堂,许多孩子连课文的内容都读不顺畅,读不出感情,谈何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也就失去了语文的本色。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语文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抓好语文教学中的“读”是最根本的策略。“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了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因此,书声琅琅应当成为本色语文课堂的最强音。
例如,在确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方法时,我就经过一番挣扎,是遍寻资料制作好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再现桂林山水的美还是解放自己,解放学生,简简单单教语文?最后,我采用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悟桂林山水秀美的教学方法。因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桂林山水》一课的文字虽美,但因为没有真实的体验,孩子们还是会觉得是比较枯燥的,只有指导他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孩子们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语境,感悟其内容。于是,从课始到课终,孩子们始终处在读读,品品的情绪中,情感被点燃,语言被内化,桂林山水的美也就深深地烙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没有合作学习,没有表演,没有唱唱画画……有的只是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领孩子们与课文的优美语言文字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在读中感悟文章的真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老师根本不用挖空心思地追求情境再现,不用太多的言语,作无谓的解释,让孩子在课堂上大声地朗读,在读中品词品句,说出自己朗读的体会,老师只要加以点拨,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生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语文的素养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何深化这个要求?以读贯穿于我们的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无疑是最好的做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一线的语文教师都要把读书的训练摆在第一位。荀子说过:“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短的文章要让学生熟读成诵;长的文章可选取重点部分、精彩章节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消化吸收;浅显的课文,要让学生读得顺畅流利;深奥的课文要让学生读得明白,读出滋味。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孩子感知性的读。初学课文时,通过朗读,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要学生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二要重视理解性的读。即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三要重视品味性的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分角色地读或表演式地读,把课文内在的情感读出来,把课文的“味道”读出来。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面对层出不穷的先进理念。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当有所坚守,切不可因此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是得以“读”为根本,因为它是语文基本技能“听说写”的轴心,是语文的本色。其实,一篇课文不是靠老师讲出“意思”的。而是让学生读出“味道”来的。“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研能力。一篇课文教完了,学生能把课文读得琅琅上口,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本色的语文教学。但愿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还会是书声琅琅!
第四篇:语文教学朗读指导例谈
《小动物过冬》一课的朗读指导例谈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由此可见,如果能把好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桥梁,利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就能达到如闻其
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
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虽然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个专家定论,但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教学酌文品“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重视读的训练,尽可能地多读少讲,以读代讲,引导孩子在反复朗读中品味作者的语言,咀嚼、消化、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让孩子觉得“有滋有味”。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地读出感悟、品出语文真味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大胆地“放”,还要巧妙地“扶”,并且运用巧妙的语言“扶”得恰倒好处。最近,本人有幸参加了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活动,给农村孩子上了《小动物过冬》一课,我在这一课的朗读指导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一、游戏导入,激趣。
师:今天,我能来到伍佑小学跟二(1)班的小朋友上课,感到非常高兴。这节课,王老师还带来了几位好朋友,现在他们都躲起来了,让老师说几则谜语给你们猜,你们猜到谁,轻轻地喊几声,它就会出来了。
(1)百花村里有人家,鲜花瓣上种庄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劳动人人夸。
(2)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
(3)大眼睛,宽嘴巴,咕呱咕呱爱说话,捉虫能手就是它。
(生先凝神倾听,然后兴奋地轻唤“小蜜蜂、小燕子、小青蛙”,师随即出示三个小动物图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这三个小家伙又聚在一块儿干什么了?答案就在我们要学习的19课里,孩子们,快打开课本到118页,摆好读书姿势,开始读吧!
(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者,都希望孩子们对自己所上的课感兴趣,我也不例外,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我特意动脑筋,找了几个与课文有关的小动物谜语,通过猜谜游戏,放松孩子们的紧张心情,消除初次会面的陌生感,融洽师生关系。接着,我又趁热打铁,用一句“今天,这三个小家伙又聚在一块儿干什么了”,勾起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朗读课文的兴趣已油然而生,孩子们充满热情地去朗读课文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二、斟酌字词,懂意
师:字词读得不错,把词语带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
(出示)(1)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指名读句子)
师:“常常”就是……的意思?如果把它换成“天天” 再读一读、比一比,哪句更好?为什么?
(出示)(2)它们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比较,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方式。针对孩子们的这个特点,我先用一句“把词语带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激起他们的斗志,忘记学习的疲劳,重新调整好情趣继续学习,接着又通过换词的方式,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比较。通过比较,孩子们不仅明白了“常常”就是“经常”,不是“天天”的意思,还道出了“三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职责,它们要辛勤工作,造福别人,不能天天聚在一起玩。”的话,实在出乎我的预料。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字词内容,才能读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感情来。因此,指导朗读,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功夫,而不要只单纯地做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三、研读文本,晓理。
师:三个小伙伴非常友好,生活得非常快乐。可是,当秋风刮起时,三个好朋友都不约而同地烦恼起来了。小朋友猜一猜,它们会为什么事烦恼呢?
生:它们都要过冬了,整个冬天就不能在一起唱歌跳舞了。
师:三个好朋友要分开了,它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你能体会一下吗?
生:很难过,很伤心。
师:既然这样,它们为什么就不在一起过冬呢?
生:因为它们三个过冬的方式不一样。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小动物到底是怎么过冬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找到了,先与小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分角色演一演。
(生兴趣盎然地研读起课本来,师行间巡视,不时融入学生的交流圈中。)
几
第五篇:也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也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山阳县色河中学 张健民 726412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高中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有力推进,尤其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得到充分利用。然而在语文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影响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但对于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正确把握使用原则,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作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认识误区,注意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而在语文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很多老师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和误区,直接影响了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
一、教学手段与素质教育思想脱节,误用甚至滥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有一些教师只是一味追求教育手段的先进,而忽略了教育思想的更新。现在不少的学校甚至在各种示范课和优质课的评比中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一个必备条件、评比标准,于是在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技术的美丽外衣下,仍旧演绎着死灌硬教的教学传统,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了新课改形势下对传统教学方法换汤不换药的一种摆设,注重了形式而忽视了其本质意义和应用实效性。
二、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使用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 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另外,实施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会不能割爱,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或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师生请安的交流。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了老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的性质是什么?或许有很多老师都会回答: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变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仅仅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所以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在看教师演戏。多媒体教学只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四:直观形象的视听演示使学生没有了联想和发挥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 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另外,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几乎完全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是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少了,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要考虑学科的可创造性,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其它学科中的巨大功用。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它的缺憾确实是难以弥补的。
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正因为此,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运用得也越来越普遍。但是,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怎样恰到好处地运用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所以,多媒体的应用要注意以下面几个方面。
一、注重适用性。
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的结果,传统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低下。现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多媒体手段的最大特质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了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的教师从网络上下载多媒体课件,这为我们的教师备课,教学大开方便之门,实现了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下载的资源未必真正适用教学实际,课堂上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原有的教学设想被打乱,甚至是手忙脚乱,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要结合课本和学生的实际,以及课堂的需要有所选择的加以运用。
二、注意适量性
我们评价一节课,看的是教学实际效果,并非是看教学中是否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换句话说,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 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手段面前,就好象一个穷急了又被逼急的饿汉一样,不知如何办才好,一味地依赖这种电教手段,有时一节课学生基本上是看他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花俚呼哨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时一节课甚至就是一个课件的演示过程。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这种手段的本质意义了。多媒体做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代替一切,不能滥用,但有些教师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要么整节课全然不用,要么仅靠它来帮助板书而已,这都是不妥当的。
三、考虑适当性。
新型的多媒体手段虽好,既不能滥用,又不能不用,那么,何时用才是恰当的呢?一般认为,一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用。用动感极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来取代单凭教师一讲到底的劳动效果要好得多,它能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之全身心投入,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能,也就保证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二是在弥补教师素质本身的不足用。素质再高的教师也不一定就能是一个全才,他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但普通话水平不一定让人恭维,而语文教学常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范读课文,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调用绘声绘色有情有意的朗读。三是在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或延伸学生思维空间处用。由于各种的原因,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课文所及的实景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它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多媒体手段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但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应用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只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语文教学就会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2、倪文锦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1
3、苏玉堂 《创新能力教程》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