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学原理填空
学前教育学原理复习题(本科)
第一、二、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广义的学前教育是对几岁儿童的教育0-
6、7岁
2、在强调社会需要的同时,开始关注儿童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第一人是 卢梭
3、以社会道德需要为指向的教育目标观的代表人物是C 孔子
4、美国早期补偿教育计划的教育效率是
5、《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哪年颁布C 1996年
6、多数国家把多少岁之前的儿童作为早期教育的对象C 16岁
7、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A 1.5岁
8、教育生态学的提出者是B 劳伦斯·克雷明
9、我国哪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内含对蒙养院的规定,标志着幼儿教育被纳入国家规划发展的阶段D 1904年
10、解放区出现的一种新的幼儿教育机构是C 保育院
11、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是有机体固有的过程,这是什么理论的表述
A 成熟主义理论
12、强调幼儿学习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同化、顺应建自己认知结构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B 皮亚杰
13、微型教学一般用时D 5-20分钟
14、经验+反思=成长是谁的观点B 波斯纳
15、布鲁纳假定,17岁的智力是100%,那么4岁之前获得D 50% 第四、五、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B 2小时
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游戏场地不得少于A 60平米
3、如果一个幼儿园共有6个班,那么它的共有游戏场地面积不得少于D 280平米
5、幼儿园室内窗户面积应是地面面积的 C 1/4-1/2
6、师幼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其实质是C 你与我的人际关系
7、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有两种不同的托幼园所编班形式,它们分别以哪个年龄为界把幼儿编入不同的托幼机构A 3岁、5岁
8、自然后果法以什么理论为基础B 行为主义理论
9、除了按年龄编班,幼儿园
还什么编班形式C 混龄编班
10、在师幼关系的认识中,认为两者都是主体,而且它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观点是D 互主体说 第七、八、九、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课程一词最早在我国出现在什么著作中唐代孔颖达《诗经·小雅》的注释里
2.下面认为课程即学科的人物是C 孔子
3.强调学生的活动,重视目标和手段的结合,这是哪种课程理论的认识D 课程即经验
4.我国最早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拟定于哪年B 1932年
5.陶行知根据我国当时幼稚园教育存在的三病,提出生活教育的理念,并且建立新的课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他的看法D 世界化
6.“活教育”是谁提出的A 陈鹤琴
7、“儿童之家”的创办者是B蒙台梭利
8、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是D 加德纳
9、提前开端计划的发起国是C 美国
10、幼儿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始于哪个年代A 19世纪40年代
11、支架式教学以什么理论为基础C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2、瑞吉欧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合作教学
13、视觉型、听觉型等属于哪一类个别差异B 学习类型
14、从时间的量上讲,幼儿园因材施教主要手段是C 生活教育
15、班级规模是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幼儿的社会性交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现代,因起始年龄的不同,对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学前教育的年龄范围是(B.3-7岁)2.托幼机构安排家长来园所参观或参加活动,家长通过参观托幼机构的设施和观看各种教育活动,了解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内容,增进对园所工作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对同一年龄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对比,可以侧面认识自己的孩子,以改进家庭教育。这种方式属于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方式中的家长开放日)
3.有些教育者在教育儿童过程中,有时会采用训斥、罚站,甚至体罚等方法,这种做法违背了()
A.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C.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4.专业化幼儿教师主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二是(D.他们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5.教育者训斥,甚至打骂儿童的做法,主要违背了儿童观和教育观中的(B.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6.以下不属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途径的是(B.脱产学习进修)7.所提供视觉材料、操作材料以及各
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现实发展水平,而不是尾随幼儿的发展,也不是平行于幼儿的发展。这是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的(A.挑战性原则)8.对烂熟于胸的、“自动化”了的教育模式感到厌烦,渴望新鲜刺激,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新趋势、新观点以及新方法,同时收集、研究新的教学内容和材料,以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改革和发展课程。这属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中的(A.发展阶段)
9.将教师当作主体,把幼儿作为客体,教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育幼儿,幼儿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甚至是被利用的地位。这种师幼关系是(主-客关系)10.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投入社会经济之后,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长,指的是学前教育效益中的(A.社会经济效益)
11.家园联系中最灵活、最快捷,能及时沟通幼儿在家或在园所的情况,迅速处理一些应急性的问题,这种方式是(C.电话联系)
12.强调环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而不能盲目或随意,要求利用环境提供给幼儿的知识信息、活动材料等要保持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三维空间同时提供的内容要有较密切的横向联系,并且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这种联系。这是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的(C.系统性原则)13.下面全部属于幼儿园户内环境的是(D.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模式、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
14.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建议、劝告,强调教师应该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的开展、活动的规则等,而不是事事都由教师说了算。这主要体现了优质师幼关系的(A.民主性)15.园艺区和种植区属于幼儿园环境中的(A.户外环境)
16.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包括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和(A.专业性)17.教师与幼儿之间在经验、信息、情感、认识等方面要能够彼此交流与碰撞。这主要体现了优质师幼关系的(D.互主体性)
18.组织儿童的各种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绘画游戏等)、参观等活动的能力,主要属于幼儿教师能力结构中的(D.组织管理能力)19.认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正是通过活动,在幼儿身上形成着人所特有的心理特性与能力,所以,“活动之外不存在发展”。这主要属于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中的()
A.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B.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C.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D.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20.现实中,教师不断地向儿童“言说”,但却很少“倾听”儿童;儿童只被要求对教师的“倾听”,但却很少有机会、有权利向教师和同伴“言说”。这主要体现了师幼关系单向度中的(B.教师——儿童的“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
虫”)
21.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制度和规则应(B.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依据)22.幼儿行为辅导技术主要采取的方法是(A.心理疏导)
23.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课程研究工作的教育家是(A.陈鹤琴)
24.学前教育潜在课程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潜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式,是有层次结构的,其内层是(B.文化——心理类)
25.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出台的要求对“处境不利者”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是(A.提前开端计划)
26.幼儿行为辅导的主要工作内容是(C.预防、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育和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27.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幼儿园课程 组织方式叫(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28.批判主义教育家吉鲁曾说:“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这是强调()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B.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C.自我与社会的整合 D.自然与社会的整合
29.幼儿园教育基本的活动形式是(B.游戏活动)
30.与凯米课程相比,HIGH/SCOPE课程的特点在于作为建构课程的框架是结构化了的(B.关键经验)
1.“公有公育”的学前教育现象出现在(C.原始社会)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
3.强调特殊儿童适应正常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的做法属于()
A.生物学模式 B.医学模式 C.心理学模式 D.社会学模式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学前教育功能具有单一性)
5.已有研究发现,幼儿掌握词汇最快的时期是(D.5~6岁)
6.“全纳式教育”的兴起始于(D.20世纪90年代)
7.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A.游戏 B.交往 C.活动 D.游玩
8.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内涵是(A.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9.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10.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发展社区学前教育,其核心是(B.幼儿园)
11.就大多数国家来说,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初生到(C.16岁的孩子)12.幼儿园活动室的采光原则要求尽可能采用(C.自然光)
13.我国有教材、有组织形式的蒙养教育始于()
A.虞舜以后 B.殷商时期 C.秦汉以后 D.春秋战国
14.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基本单位是(D.幼儿班级)
15.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是(D.维果茨基)
16.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至少(C.2小时)
17.幼儿接受空气浴、日光浴的最佳方式是(C.户外活动)
18.既是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又是幼儿园环境的母系统,这是(C.教育环境)
19.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A.幼教领导 B.幼儿教师 C.幼教设施 D.幼儿家长
20.在幼儿教育领域,新型的师幼关系是一种(D.师幼互为主体关系)
21.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这样的幼儿园物质环境较适合于(D.大班)
22.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B.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的矛盾)
23.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辅导,可以发展幼儿健全的(B.人格)
24.我国幼儿教育被纳入国家规划发展始于()
A.唐朝末年 B.明末清初 C.清朝末年 D.民国初年年
25.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是(A.陶行知)
26.认为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全社会的利益和进步,这是()
A.个人本位课程观 B.社会本位课程观C.回归生活课程观 D.进步主义课程观 27.建国以来影响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种关于幼儿园课程的一般见解是(A.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
28.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类的教育专家是(C.布鲁姆)
29.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是(C.支架式教学)
30.我国幼教事业的组织领导主要采取的办法是(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1.整个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学前教育的(D.基本问题)
2.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青春期 B.少年期C.童年期 D.学前期
3.1809年开办专门招收1~6岁贫穷儿童的“性格形成新学园”的人是罗伯特)4.现代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实施形式是(B.托幼机构教育)
5.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抵可分为四个阶段,即(D.顺应、适应、发展、专业化)
6.以0~6、7岁这一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是(D.学前教育)7.人们把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作为托幼机构所追求的目标,并广泛开展关于“什么是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的研究和讨论,始于(C.20世纪80年代)
8.回答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其事实效应的是(学前教育职能)9.已有研究发现,5岁左右是幼儿个体(B.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期)
10.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内涵是(A.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
11.影响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是(D.家2
庭、托幼机构、社区)
12.家庭早期教育首先影响的是孩子的(A.智力发展)
14.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C.促使“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
16.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
A.观察与模仿 B.游戏与交往C.观察与研究 D.游戏与模仿
17.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
18.我国古代的幼儿蒙养教育始于()
A.虞舜时期 B.隋唐时期C.殷商时代 D.秦汉时代
19.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被纳入国家规划发展阶段的教育法规是(B.《奏定学堂章程》)
23.幼儿班级组织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B.合理编定班级)
24.幼儿班级生活管理的目标应当是(C.幼儿发展的目标)
25.我国学前教育开始注重潜在课程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是在()
A.20世纪60年代末
B.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末
26.创办燕子矶幼稚园,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27.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来源是(D.自然、社会、自我)28.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在教学方面的特色是(D.合作教学)
29.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A.“个别差异”)
30.获得师幼交往、教育活动、物质环境的使用情况等资料的最基本方法是()
A.与幼教人员交谈 B.向幼教人员发放问卷C.在活动室进行观察 D.查阅托幼机构保存的材料。
1.在国际教育民主化的推动下,全纳式教育兴起于(D.20 世纪90 年代)。
2.托幼机构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三制”指的是(B.园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
3.明确规定:“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 健康的行为”的法规是(D.《幼儿园工作规程》)。
4.儿童的第一个教养场所是(D.家庭)。
5.美国怀特教授认为:四种教育基础的每一种——语言发展、好奇心、智能和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是()。A.6 个月—1 岁 B.8 个月—2 岁 C.10 个月—3 岁 D.3—6 岁
6.托幼机构由专职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幼儿实施教育,体现了托幼机构的(A.社会性)。
7.成熟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格塞尔)。
8.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幼儿教师应是幼儿学习的()。
A.管理者 B.扶持者 C.评估者 D.强化者
9.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
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一般是指()。
A.教育机智 B.教育技能 C.教育方法 D.教学效能感
10.教师对幼儿的行为特征与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判别与处理幼儿的一般问题,开始能够掌握 和“控制”局面,此时的教师处于()A.顺应阶段 B.适应阶段 C.发展阶段 D.专业化阶段
11.1979 年,开始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发展问题的是(A.勃朗费勃朗)。
14.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支配自由,体现的是(D.主体性原则)。
17.混龄编班具有同龄班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B.真正实现因人施教)。
18.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A.榜样)。
19.主张课程即目标的是(A.博比特)。
20.陶行知创办幼儿园的理念是(D.生活教育)。
21.行为主义是西方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产生于(B.1913 年)。
22.20 世纪80 年代,全美早期教育协会提出了(B.0-8 岁儿童最优教育方案)。
23.斯宾塞的代表作是(D.《教育论》)。
24.过程模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而产生的课程模式是()。
A.预成课程 B.生成课程 C.活动课程 D.主题课程
25.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是()。
A.直接教学 B.间接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合作教学
26.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始于()。
A.18 世纪40 年代 B.18 世纪60 年代 C.19 世纪40 年代 D.19 世纪60 年代
27.儿童全面发展的桥梁是(A.因人施教)。
28.方案设计法的四个环节是()。
A.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展示成果、评价成果 B.制定计划、展示成果、实施计划、评价成果 C.展示成果、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成果 D.展示成果、评价成果、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29.教育评价制度和理论的真正形成和发展始于()。
A.19 世纪初期 B.19 世纪中叶 C.19 世纪后半叶 D.20 世纪初期
30.1904 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所由官方开办的托幼机构()。
A.湖南幼稚园 B.湖北幼稚园 C.武昌幼稚园 D.北平幼稚园
1.学前教育是指(D.入小学前儿童的教育)
2.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是()
A.幼儿家庭教育 B.幼儿社会教育 C.社会公共教育 D.婴儿医护教育
3.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采用一些特殊方法训练处境不利的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称是(D.儿童之家)
4.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培养“自然人”的是(B.卢梭)
5.强调学前教育职责,反映学前教育期待效应的概念是(B.学前教育职 能)
6.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促进幼儿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7.在学前教育阶段体现出来的最为明显、直接的效益是(A.个人精神效益)
8.学前教育区别中小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C.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
9.作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一般(A.以班级为单位)
10.我国古代幼儿蒙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B.家庭)
11.认为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这是哪种理论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点?(C.行为主义理论)
12.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B.专家型教师)
13.“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什么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B.环境)
14.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要做到(D.童趣化)
15.物质环境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体现了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的(C.动态性原则)
16.从本质上说,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C.人际关系)
17.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编班所采取的方式基本上是(A.按年龄编班)
19.幼儿之间的关系开始分化,大部分幼儿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同伴、朋友关系。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C.大班)
20.幼儿出现孤独症、恐惧症、抑郁症以及多动症,说明他存在(C.心智方面的行为问题)
21.在西方教育史上,课程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意为“跑马道”,据此,课程最常见的意思是(A.学习的进程)
22.比较系统的社会本位课程思想(教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A.柏拉图)
23.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B.陈鹤琴)
24.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全面探讨课程问题,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理论)的是(C.布鲁纳)
25.以儿童及教师的兴趣、儿童发展的需要和环境中有关材料等为课程来源,反映儿童在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与儿童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成的课程,即属于(A.生成课程)
26.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27.幼儿教师在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时要()
A.以发挥自己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 B.以发挥教学的育人作用和功能为指导思想 C.以发挥幼儿的主3
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指导思想 D.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直观作用为指导思想
28.从本质上讲因人施教就是根据儿童实际,使儿童得到最适合个体的教育)
29.因人施教方案设计的具体运行程序的第一步是(B.观察研究儿童)
30.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构成通常包括四类:()
A.效果标准、效益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B.效果标准、效率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C.成果标准、绩效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D.成效标准、效功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1.注重对儿童的生活照料、身体养护和德行早期培养。这是哪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学前教育特点?(B.农业社会)2.把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作出明确的年龄范围划分,并把学前教育确定为“仅指入学前1年的教育”的国家是(B.美国)
3.体现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关系的概念是(A.学前教育价值)4.学前教育的本体功能和价值是(C.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5.为提高学前教育效益,改革运行体制,采用“两权分离”,这“两权分离”是指幼儿园的(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分离)7.决定幼儿园班级活动运行特征的主要是(C.幼儿教师的活动)
8.时代呼唤着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的幼儿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学习的指导者)
9.认为幼儿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学习的研究者和扶持者,为幼儿提供支架式的教学。这是哪种理论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点?(D.社会建构主义理论)10.幼儿教师的中心工作是()A.制定幼儿班级教育工作计划并加以督促实施B.对幼儿进行行为辅导,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C.教育全班幼儿,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D.配合家长,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爱好和特长
11.在儿童发展理论中,行为主义理论、自然成熟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尽管存在许多对立和分歧,但它们也有着共同的观点,其中一个共同的观点是(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12.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在强调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应当力求做到(A.儿童化、教育化、绿化和美化)
13.望远镜、温度计、电池、电珠、电线、磁铁等供幼儿观察与实验的材料归放到幼儿活动室的(B.科学区)14.从哲学认识论层面上看,关于师幼关系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师幼关系是“互主体关系”)
15.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正互动应该是一种(C.双向交流活动)
16.幼儿班级生活的安排(C.以一日生活为基础)
17.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制度和规则应(C.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依据)
18.师幼关系较为稳定、同伴关系确立、班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幼儿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中班)
19.幼儿行为辅导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预防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育和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21.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价值问题,指出课程的各门学科应对社会生存提供效用,并对课程学科作出分类安排的是(A.斯宾塞)
22.广泛开展幼稚园生活教育课程实验,创办中国化、平民化幼稚园,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D.陶行知)
23.唯一被皮亚杰承认的、“正统”的认知主义幼儿园课程模式是(凯米课程)24.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课程要具有过渡性、衔接性,提供给系统化的知识。这是哪一幼儿园课程流派的基本理论?(D.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25.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出台的要求对“处境不利者”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是(A.“提前开端计划”)
26.把课程设计过程概括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这样四个步骤的研究专家是(B.泰勒)
27.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幼儿园课程组织方式叫(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28.更符合幼儿特点、适合幼儿的学习活动是(A.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29.因人施教的宗旨是让各种学习类型、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儿童(C.显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0.编制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首先应当(A.确定评定标准)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推荐]
《学前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
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3、学前教育价值是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4、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5、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6、学前教育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作用。
7、学前教育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第二章
1、家庭教育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即在家庭里,无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所施加的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2、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前教育制度的基础。
3、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4、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
5、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第三章
1、因人施教是指幼儿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采取适合于他的特点的方式方法,对他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进步,促进他的发展。
2、幼儿教师是以幼儿教育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3、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4、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5、幼儿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具有动力作用的教育观念系统。
6、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7、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归因倾向是指教师在幼儿发展的原因上所持的态度和观点。
8、教师的情感是教师的心理品质之一,它不仅教师积极工作,有所创造和成就,而且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影响教育教学过程。
9、教育机智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地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10、显概念是指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隐概念是指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第四章
1、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2、教育环境主要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
3、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情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4、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第六章
1、幼儿班级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
2、混龄编班是指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3、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
4、幼儿行为辅导主要是指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人为的干预。
5、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
6、移情训练法是指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共鸣,这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
第七章
1、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2、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3、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是指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学龄前期的教学与发展”和乌索娃的“学前教学论”等理论的影响下,以乌索娃、查包洛塞兹为代表的前苏联学前教育研究者,经过多年努力探索,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4、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意大利的瑞吉欧 艾米里亚市在马拉古兹的发起和领导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推出了一个新的有特色幼儿教育体系,即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5、幼儿园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的系统化活动。
6、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式是一种概念化得课程设计思路,为进行实际的课程设计提供途径和方法。
7、目标模式是根据课程设计者对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期望而确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
8、过程模式是指不预先设定目标,而是在设计中详细地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采取的方法以及该活动中固有的标准。
9、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
10、教学策略是指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措施的总和。
11、效果评价指的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第八章
1、幼儿园教学指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学习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
2、演示(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各项活动中,配合讲述和谈话,把实物、教具(标本、模型、图片、图画、幻灯、录音、录像等)展示给幼儿,或者给幼儿做示范性的小实验,用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
3、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如模范行为、英雄事迹等),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
4、直接教学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这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
5、间接教学是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物质环境人际环境),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
6、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老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又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麻醉后坼去支架。
第九章
1、因人施教就是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差异,通过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材料等方面的多选择性,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最适合的教育。
2、全纳式教育是指给所有受教育者(包括残疾者)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
3、活动模式是指把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幼儿亲身参与、直接感知和体验的学习活动,如操作活动、表演活动、游戏活动以及生活活动等,通过主体的“做”进行学习,获得生动的知识经验。
4、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指的是把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问题、矛盾、困难等,让幼儿在创造性地解决它们的过程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5、发现法是指将某种矛盾、现象和规律等设计为可供幼儿探索的、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希望他们发现的东西,以使幼儿习惯于究原因、寻依据、提依据、提异议、求异同等,使他们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第十章
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是指托幼机构教育满足社会和个体明确的和潜在的需要的特性。
2、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3、效果标准是从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
4、效率标准时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工作业绩的标准。
5、职责标准主要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6、素质标准是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
7、观察法是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托幼机构的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观察,以搜集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
8、访谈法是评价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被评价者进行交谈以搜集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
9、问卷法是评价者通过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提出经过严格设计的问题,从而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
10、查阅材料法是评价者对托幼机构保存或准备的材料进行检索、阅读、整理、统计以至浓缩,从而获取定量和定性的评价资料的方法。
1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12、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前教育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B)
A.示范法B.范例法C.观察法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A)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B.情绪追忆C.巩固深化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C)
A.直观形象法B.参观法C.环境体验法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B)
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远期目标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C)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A)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D)
A.幼儿园创收B.补偿教育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B)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
A.出生的第一年B.3-4岁C.5-6岁D.6-10岁
1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C)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和教育D.生理成熟
12.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A)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13.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C)
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4.“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B)
A.蒙台梭利B.杜威C.维果斯基D.加德纳
15.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B)
A.裴斯泰洛齐B.福禄培尔C.卢梭D.洛克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试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2、结合实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简答题。
1.答: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幼儿教师劳动的艰巨性
二、幼儿教师劳动的细致性
三、幼儿教师劳动的自主性
四、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五、幼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六、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
2.答: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
(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二.论述题。
1.答:
(一)原因:
(1)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2)师资力量薄弱
(3)办学条件差
(二)危害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答:作用(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游戏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游戏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
龙 岩 技 师 学 院
11中幼教(1)-(5)班《学前教育学》学习材料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1.2.3.4.5.6.7.识记:简述物质环境的内容?P14 领会:简述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的关系?P15 识记:精神环境的概念是什么?P15 识记:精神环境对学前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哪些?P16 领会: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P16 领会:现代教育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P17 识记: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200807单选,201007单选,201107单选} P17
8.识记:简述政治的基本概念?P17-18
9.领会: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200904简答,201104单选} P18
10.领会:政治对学前教育有哪些影响?{201104单选} P18-19
11.识记:文化的概念是什么?{201004单选,201007单选} P19
12.识记: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P12
13.识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200904单选} P20
14.领会: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200807单选,200904单选,201004单选,201007简答} P20-21
15.领会:简述文化水平对教育的影响?{200907单选,201004单选,201007单选} P21
16.领会:简述文化传递的概念及传播对教育的影响?P21-22
17.领会:简述文化选择的概念及其与教育的关系?P22
18.领会:简述文化变迁的定义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22-23
19.领会:简述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P23
20.领会: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影响?P23-24
21.领会:简述我国人口现状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P24-25
22.领会:简述人口与学前教育的关系?P25
23.识记:个体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P25
24.识记:个体社会化过程有哪些分类?{201104单选} P25-26
25.领会:学前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哪些?P26
26.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联。如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和社会政治的关系,教育与人口关系,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同时也要理解教育和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其间的关系在作用的性质、作用的程度和作用的过程是各不相同的,务求把握得当,发挥教育的积极、正面的社会功能。
重点应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的概念及其对教育的关系和影响。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概论 参考资料;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2.梁志.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版 4.唐淑.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版 5.杨汉麟.外国幼儿教育史.北京: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版 6.桂景宣.学前教育概论.北京:高教出版社.2007年版 课 时:34 周学时:2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
知识结构:理论知识50%+实践能力50% 成绩匹配:考试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建立良好师幼关系5%+教育目标设计5%+教案撰写5%+说课10%+模拟教学10%+评课5%+游戏创编5%+与家长沟通5% 期末成绩(50%)=笔试50%(选择题20%+案例分析30%)职业标准:无 教学目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了解婴幼儿教育的注意内容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须的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际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养,使他们初步具备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1.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 2.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教育观; 3.掌握学前教育的目标;
4.掌握学前教育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途径; 5.掌握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相关理论; 6.了解游戏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掌握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和评价标准,学会创设园区活动及正确选择游戏材料;
7.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要素,组织形式,能够独立设计幼儿园工作计划; 8.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及途径。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内涵及历史发展,了解学前教育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各大流派的主要观点有所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内涵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及观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
(一)概念
(二)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2.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3.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4.现代社会(20世纪下半叶)的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学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价值
1.对学前教育具有理性认识价值 2.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理性指导价值 3.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评估价值
(三)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
1.探讨学前教育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在建设中,不断探讨其规律)2.建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3.指导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
(四)研究内容
1.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 2.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 3.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4.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 5.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 6.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
7.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 8.幼儿教师的素质与培训
第二节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一)国内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著作中,中国古代逐步积累了教育儿童的经验,史书记载了原始社会儿童公育的现象。颜之推《颜氏家训》 司马光《家范》 朱熹《童蒙须知》
(二)西方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一)西方
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二)中国
陶行知、陈鹤琴、张学门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杜威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学派及其思想
(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六)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体系 第二章 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并能将此体现于实践教学中。
教学重点: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教学难点: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学 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形态
(一)社会主导的儿童观
(二)学术理论的儿童观
(三)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
二、儿童观的结构
(一)自然构面
(二)社会构面
(三)精神构面
三、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一)儿童是稚嫩的个体
(二)儿童是独立的个体
(三)儿童是完整的个体
(四)儿童是正在发育的个体
(五)儿童是天生具有性别属性的个体
(六)儿童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 第二节 教师观
一、教师观的内涵
(一)从社会历史角度
(二)从教育过程来看
二、当前教育观的主要观点
(一)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主要力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二)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与安全的保护者,又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引导者,他们的劳动是伟大的
(三)早期启蒙教育需要身心投入,并且有广博的知识,是艺术是科学,而不仅仅是教育
(四)幼儿教师具有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种工作关系到儿童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
(五)幼教是专业的职业,有一套科学的方法理论,掌握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技能方法
第三节 教育观
一、学前教育观相关概念
(一)学前教育价值观
(二)学前教育目的观
(三)学前教育环境观
(四)学前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二、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
(一)学前教育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二)学前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认知、社会性、情感全面和谐发展
(三)学前教育要有效率的进行,内容上要具有适宜性,连续性,针对性,不同内容进行方法决策
(四)幼教是一门科学,有规律约束,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自身的规律
(五)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各界人士都应关心她
(六)学前教育是一门艺术,轻松愉快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教育目标,结合教育工作领会教育目标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2.知道学前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懂得确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 3.使学生必须全面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的内涵,形成科学的基础素质教育观 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 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内涵 教学时数:4学时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目标的社会取向
(二)目标的教育取向观
(三)目标的发展取向
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一)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体系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任务
一、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教育目的在学前阶段的具体体现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反映了人人的合理的素质结构和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儿童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相互关系
(一)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的作用
(二)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又是具有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四、国外有关学前教育任务的一些提法简介 第四章 学前儿童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