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照市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日照市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以规范促质量,增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市教研室《日照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具体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教学计划管理办法
1、教研组要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本学科教学任务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经全组教师讨论,教导处审定后执行。教研组计划原则上要在开学前一周完成。
2、教师要在通读学科课程标准和现行义务教育教材基础上,依据学校、教研组教学计划制定出个人教学计划,在开学前完成,由教研组和学校审核通过后实施。
3、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①教学任务与目标;②教材内容的基本分析(含重点、难点等)、删补意见、教学进度安排;③学生综合性素质因素的基本分析;④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措施;⑤教学改革的大体设想。⑥阶段反思要求。
4、个人教学计划要项目齐全,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严禁抄袭或从网上直接下载别人的教学计划,一经发现个人教学计划一项在常规检查中不计分。
6、个人教学计划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上传学校管理系统,过期视为没有按照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扣除在常规检查中的分数。
7、学校要对个人教学计划进行评比,分一、二、三等奖,并计入期 末常规检查成绩。
8、要认真按照所指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期末要对计划的实施情况做全面的反思和总结。
集体备课管理办法
1、各年级各学科均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由教研组长全权负责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各教研组坚持每单元安排一次集体备课,根据学期初集体备课计划,做到“四定”、“四统一”。“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即: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点。
3、主讲人应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前做好准备,分别从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设计及教学中的困惑等方面撰写发言稿。要突出“五点”,即教学的重难点、切入点、创新点、疑点、练点。
4、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备课设想,再由参加备课的同志根据主备人的困惑、突破重难点的想法、教学设计中某个环节、教法学法或落实学生自主参与等方面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研组还应安排专人做好记录。
5、集体备课中应严格考勤制度,做好“五个保证”即:保证参备人数,保证充分准备,保证备课时间,保证不做私活,保证备课质量。杜绝一切未经请假又未参加集体备课的现象发生,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6、每次集体备课结束前,教研组长布臵下一次集体备课内容和主备人,以便主备人和参加备课的人提前作好准备。
7、集体备课结束后,由主备人根据大家的意见,整理成基础教案,可打印人手一份,上课人必须根据本班情况增加具有个性化的内容;各参备人也可根据集体备课意见,整理成教案上课。
8、各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集体备课并做好记录(包括教研时间、参加人员及到位时间、教研内容、活动讨论意见等),每周上交教科室检查一次。
个人备课管理办法
1.备课必须涉及到远程教育资源及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每星期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络资源或自制课件上课2节以上。
2.备为教,备课是艰苦的再创造。要个人钻研,掌握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结合实际选择教法,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设计作业,并要考虑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为上课作好各项准备。
3.备课要坚持“十字诀”: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深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和难点)→理路(理清作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切实(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法、组织教学结构)。
4、备课采用立体化表格式备课。备课应项目齐全,体现知识性、思想性和能力性的统一,精心进行 “八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重、难点设计;(3)教学方法设计;(4)教学板书设计;(5)教学手段设计;(6)师生活动、时间设计;(7)教学过程设计;(8)练习点设计。要有教后反思(教学扎记)等内容。
5.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教案)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
6、对自己过去的同课教案,可以作为参考,要结合不同班级实际及教改要求,做到“教老课,有新意”。切不可“陈案再现”。
7.要超前一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青年教师所有教案要写详案。8.上课前,要“复备”,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作教前修改。
9、各备课组每学期开学初制定详细的备课分工计划,经教研组长审核后上报教务处。
10、教学设计至少提前一周上传到各自电脑教案共享文件夹中,以便其他教师浏览参考。
11、每篇教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完全抄袭网络教案或无主体完善的网上下载则视作无教案。
12、学校对实行电子备课的学科通过网上邻居进行随时检查,发现备课的不及时或不规范,将终止其备课组电子备课,重新进行抄写备课,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进行记录,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13、学期结束后备课组汇总一份电子教案上报到教导处,以便电子备课的资源积累,实行共享。
14、每单元至少设计一个学案。
15、各备课组要及时对备课资料进行备份,以防丢失。
16、不允许无教案上课。电子备课的目的是为提高教学质量而非相反,教务处将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和进行随堂听课。
17、鼓励教师对电子备课的形式、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本办法也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
课堂教学管理办法
1、教师上课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不得让学生拿教具、备课资料等教学用品和个人用品。但在教师无法一个人完成时,适当让学生协助。
2、上课不得迟到。上课前,教师必须提前到班等候,上课钟响,教师准时进入课堂,开始授课。
3、上课时间,教师必须全心按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不得做任何与本节课无关的事,不拖堂、不中离、不早退。禁止手机铃声、禁止抽烟、喝茶、会客。
4、课堂上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禁止罚站、讥讽、侮辱学生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不得有教鞭抽打桌面的声音。
5、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自身形象和体态语言。衣着、打扮均要大方,站姿、坐姿要得体,不得坐姿上课。学生做作业,教师要巡回指导,督促按时完成。
6、教师要热爱关心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坚持以鼓励学生学习为主。不岐视学困生,对课堂上生病的学生应及时予以关照、处理。
7、教师上室外课时,应认真组织学生活动,加强教学秩序管理,切实保证学生安全。不得搞自由活动,更不能撒手放任。
8、各科教师均应严格执行“三表”,不经教务处允许,不得挪课,调课;经同意后调课的应按调课时间按时上课。
9、教师在课堂上,要管教管导,既要管教学任务完成,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保证课堂具在良好的教学秩序。
10、教师在课堂上应紧扣课程标准,依托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环节,扎实进行“三基”教学,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和价值观。
作业管理办法
一.总体要求:
本着“内容精选、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总原则设计和布臵作业,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二.主要学科作业分类要求: 1.语文学科:(1)总体要求:
作业设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册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要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要突出重点,覆盖相关的知识点,兼顾到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到本课作业与本单元、本册相关知识的整合;要体现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因材施教。
(2)作业结构:作业设计主要分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课文(内外)阅读理解和读写结合训练三大版块;也可以就某一训练重点进行 单项训练。
(3)作业类别(必查作业):
①低年级“语文生字抄写本”(低年级含拼音)。学生应另有一本专用的“生字词抄写本”。②“作业本”。“练习册”
③“作文”。低年级按教材要求进行口语交际或写话训练,每学期不少于8次;中、高年级成篇作文训练不少于8次。
④日记。每周至少三篇:校内两篇,家庭作业一篇(中高年级提倡写周记)。校内日记原则上要求有一篇是教师统一指导完成的命题作文。⑤家庭作业:作业量要适中,原则上一二年级不留机械抄写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要求作业要经过备课组统一设计。(4)批改要求:
①批改要及时,原则上所有作业当天完成批改,最迟不超过第二天;日记在下次写作前完成批改,作文当周完成批改。②教师要有批改记录,学生要有纠错本。
③作业批改要使用等级制(“优”“良”“及格”“不及格”),要注明批改日期(注在作业最后),提倡使用个性化符号(如笑脸、大拇指、贴星)和有针对性评语。
④日记实行简批制,要纠正明显的错别字和病句,提倡
一、两句话的简评。作文实行详批制,要纠正明显的错别字和病句,要有眉批、段批、总批,对文章的选材、结构、行文、遣词造句等进行有针对性地 评述。
⑤作业批改做到一题一钩。作业批改后,学生订正,教师有回批。⑥高年级日记、作文和家庭作业,可以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互批互改,原则上不超过总量的20﹪,要求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批改。2.数学学科:
(1)总体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本册本课的教学目标,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作业设计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要强化作业的趣味性与训练性、层次性与全面性、探索性与开放性。
(2)作业结构: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合理搭配题型,难易结合,突出重点,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也要有一些综合性和富有思考性的作业,但不能过于繁难。可以是综合性作业,也可以是单项训练。原则上每节新课都要有作业。(3)作业类别(必查作业): ①“练习册”。②“作业本”。
③家庭作业:作业量要适中,原则上一二年级不留机械抄写的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要经过备课组统一设计,(见“总体要求”)。(4)批改要求:
①批改要及时,原则上所有作业当天批改完成最迟不超过第二天。②教师要有批改记录,学生要有纠错本。
③作业批改要使用等级制(“优”“良”“及格”“不及格”),要注明批改日期(注在作业最后),提倡使用个性化符号(如笑脸、大拇指、贴星)和有针对性评语。
④作业批改做到一题一钩。作业批改后,学生有订正,教师有回批。⑤ 家庭作业,可以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互批互改,原则上不超过总量的30﹪,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批改。3.其它学科:
(1)作业类别(必查作业):
①英语:“练习册”“单词抄写本”三至六年级周末要有书面的家庭作业。
②科学:科学探究活动类成果,每学期至少2次。③美术:课堂作业。④写字:课堂作业。
⑤品与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实践类活动成果,每学期至少2次。⑥体育、音乐、劳动、活动课程不设书面作业。(2)批改要求:
①各类作业要完成学科规定的数量。
②英语作业教师要有批改记录本,学生要有纠错本。美术作业教师要有范画,所有学生美术作业要装订存档。
③批改要及时,原则上所有作业当天批改完成最迟不超过第二天。④作业批改要使用等级制(“优”“良”“及格”“不及格”),要注明批 改日期(注在作业最后),提倡使用个性化符号(如笑脸、大拇指、贴星)和有针对性评语。
⑤作业批改做到一题一钩。作业批改后,学生订正,教师须有回批。
三、书写规格:
(1)
一、二年级用铅笔,三至六年级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2)方格作业,字要写在方格的正中央;横格作业,字要沿底线书写,字要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3)作业要整洁,不能在作业上乱涂乱画。
(4)凡作业中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每个标点符号占一个字的位臵(破折号、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臵)。
学生考查与评价管理办法
1、考查与评价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各科《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的要求,注意知识性和技能的体现。
2、语数学科每单元进行目标达成性检测,学校实行期中、期末检测制度,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教师辅导,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检测。
3、检测后及时进行讲评、反馈,要认真地从卷面成绩、试题的正误等方面分析教与学的情况,切实研究改进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措施,形成检测小结。共性问题重点讲评,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4、检测后,要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刻苦学习的自觉性。
5、体育学科一年一次达标性检测,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学期末进行一次质量检测,采取口试、笔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 方法,英语要加强听说能力方面的内容。按基础知识和技能各占50%的比例进行质量抽测。科学、品生、品社等学科期末进行质量检测,采用实践探究考察和抽测等方式,学生成绩学期末纳入教师评估。
6、考试要严格控制次数,不要因为考试使学生过份紧张和劳累,注重平时的考查,不能以最后的卷面分数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学生考试成绩不能排队。
7、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学业考试提倡实行等级评价(一般为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或A、B、C、D四个等级)
8、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任何统一考试、竞赛或其他考级考试等活动。
9、严格按学校要求参加监考、阅卷工作,尽职尽责,不徇私舞弊,做到公平、公正。
学生辅导管理办法
1、教师要倡导“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好风气,发挥集体力量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成绩(如组织优等生帮助知识缺漏的学生)。
2、各科老师要制订好辅导计划,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建立学习档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抓好落实:
(1)小目标,快步伐,多关注,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和学习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心,扬起进步的风帆。
(2)坚持课堂辅导为主,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利用差异,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把困难解决在课堂上。(3)任课教师要有学困生的辅导计划,内容包括:学困生名单、学生情况分析、辅导措施及时间安排。
3、对于因病因事请假而误课的学生,可适当予以补课辅导,坚持个人自学与教师辅导、小组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时间不易过长,不得影响学生参加其他活动。
4、取得家长的配合,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辅导方法,取得家庭的帮助,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5、把辅导活动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发展特长兴趣。要创造条件,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用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
6、每次辅导要做好辅导记录。
7、对特长生、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学科竞赛取得成绩的辅导教师,每学期要单独列表登记,并附上荣誉证书或文章发表的复印件,学校按教科研规定纳入辅导教师评估。
8、正确处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严禁占用自习课和节假日时间进行集体补课,严谨有偿家教或有偿辅导。
教学研究管理办法
1、教科室要不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网络,做好校本教研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总结评价工作;各教研组要根据教科室教研计划,制定本组的教研活动计划,做到条目齐全,针对性、适应性强,且有可操作性,一般在开学一周前完成,经教科室审阅批准,发给本组各任课教师落实、执行。
2、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教研组为活动平台,每周四下午为教研组活动时间,集体备课和本组课题研究活动间周一次,做好活动记录,上交教科室备案,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的依据。
3、教科室要制定学期读书计划,提出读书要求,选择读书基本书目;每位教师都要根据教科室的读书计划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上传教科室,每月围绕所读书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学习心得,上传学校读书心得平台,教科室要及时组织评选,每月一公布。
4、实施日常听评课“五课制”,即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能课、中年教师特色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绿色课堂达标课。新教师汇报课结合青年教师的日常学习进行;骨干教师示范课与中年教师特色课结合进行,间周一次,在每周四上午第三节;青年教师展能课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举行。听课实行签名制,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要做好听课记录,并开展评课活动,要做好记录。
5、参加青年教师导师制专业成长结对教师,要制定学期规划,间周开展一次活动,或听评课,或专题研讨,并做好记录,注意积累过程性材料,学期结束将材料上报教科室,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员。
6、教研组要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学科性的课题研究、教学资源开发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等活动,加强学科建设。教研组要从学校和教学实际选择实用性强、能解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的课题展开研究,严格按“选项——立项——研究——总结——结题——实践”的过程开展,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实用性,要及时记录教育研究 心得和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学期结束要对开展的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评比。
7、积极开展网络校本教研,利用个人博客、学校在网站校本教研平台,围绕教学中的问题,间周开展一次网上教研。
8、采取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提倡叙事研究、案例研讨、教学博文、教学反思、教学小论文等教研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立足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和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期结束组织这五个方面的“五优”评选。入选的结集编印,作为教师的研究成果。
9、提倡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做到“五个一”: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执教一节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交流、评奖或发表一篇教学论文,面向学生或教师开设一次专题讲座。
10、对每位教师参加市以上的教科研材料及各种外出学习材料要及时交教科室,以便整理归档。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体系中设臵的必修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续和补充。
(2)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个领域。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 要结合学科特点,每学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音、体、美等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系列体育艺术活动,各班还要统筹安排学生社团活动、学科兴趣小组活动、阅读教育活动、调查、访问、参观等,体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点。
(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尤其要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选感兴趣的课题;要尽可能地开展小课题研究,坚持让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全体教师要注意“团体指导、协同教学”,要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组织和吸收全体学生参加,但不能过多增加学生负担。综合实践活动课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臵,每周平均3课时。除每周一节的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以外,还有一课时,各科任教师要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活动要有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要求,要定时间(列入课表)、定内容、定指导老师;教师要有教学专题、教学计划、教案;学生要有学习水平的评价记录。(5)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情况纳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之中。
二、关于地方课程
1、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内,由省教育厅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2、教师要按照学校的安排,上好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课时不得随意增减或挪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地方课程课。
3、地方课程要有教学计划、有教案,实践活动有方案、记录,教学有评价、考评。
4、学校要将地方课程实施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的管理和考察当中,绩效、工作量与国家课程同等对待。
5、地方课程的课时可分散使用也可以集中使用。
三、关于校本课程
1、学校要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设校本课程的老师必须研制《课程纲要》。每学期学校提供《校本课程选修目录与课程介绍》供学生选课,按教导处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
2、课程门类基本满足学生选修需求,每位学生每年至少选修一门课程。每门课程学生选修的人数不得低于60人。
3、实施校本课程“走班选课制”,每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为走班选课时间,课程、教师、教室固定,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不得随意增减或挪用,学生在学期内修完校本课程的,可在下一学期重新选修其他门类的校本课程。
4、校本课程要有教学计划、有教案,实践活动有方案、记录,教学有评价、考评。
5、教师要做好校本课程开设学生的管理工作,建立点名册,确保学生安全、有序的搞好校本课程的选修。
6、提倡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融合,以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更大效应。
7、学校将地方课程实施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的管理和考察当中,绩效、工作量与国家课程同等对待。
课外活动管理办法
1、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放任自流。
2、认真选择课外活动的指导教师,并督促其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3、教师要按课外活动计划规定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不得擅离岗位,活动完成后安全带回教室。
4、如有学校安排的课外活动皆由指定的专人负责,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
工作总结管理办法
1、根据教学计划开展的各项工作,期末要写好各类工作总结:每位教师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教研组长要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承担课题研究者,还要写好总结性论文或实验报告。以上材料学期末交教务处。
2、总结一般应包括:①完成目标任务基本情况②主要收获③存在的问题④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想法。
4、个人总结要项目齐全,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严禁抄袭或从网上直接下载别人的总结,一经发现个人总结一项在常规检查中不计分。
6、个人总结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上传学校管理系统,过期视为没有按照要求完成教学总结,扣除在常规检查中的分数。
7、学校要对个人总结进行评比,分一、二、三等奖,并计入期末常规检查成绩。
以上教学常规管理办法,请老师遵照执行,教导处负责督查,坚持每学期每月考核一次,期末汇总总结,作为学期常规成绩,检查结果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通报反馈,并纳入教师学期工作评估中,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精神,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营造和谐、有序、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改革的健康深入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1、学校依据教学工作目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附“行事历”),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执行。
3、专任教师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面向实际,注重实效,操作性要强。
4、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级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写出书面总结。
二、对备、讲、批、辅、考几个环节的要求
(一)备课
1、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要做到研课标、备教材、备学
生、备教法、备学法。不得上无教案,无准备的课。
2、教师要认真编写规范的教案。
3、教案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2)教材的重点、难点。
(3)明确的教学步骤和合理的板书设计。(4)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5)教具和媒体准备。(6)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7)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8)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9)作业和练习题。(10)课后反思。
4、建立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要集思广益,讲求实效。倡导组内合作,同课异构,提倡网上备课活动的积极开展,鼓励校际“牵手”活动的广泛推进。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集体备课要有中心主讲人。
5、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不许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
(二)讲课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前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
作,每堂课都要备课。做到研课标、备教材(既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挖掘教材特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认真编写规范的教案。不上无教案、无准备的课。
2、课堂氛围和谐。
课堂上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沟通、理解,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学生广泛、主动参与学习,且学有所获。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意见。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做出公正的评价。要对学生多鼓励,严禁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组织教学贯穿全过程。
组织教学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管理,维持好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学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严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内容密度适当,深度、广度适中,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使所有学生集中精力、认真思考。要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4、遵循学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方针,每节课的教学应结合实际教情学情,依照《课程标准》设置的具体的课堂目标,设计课堂各环节,且因此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有效达成课堂目标。
每堂课力求达到下述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①立足具体学情,贯彻“三维”目标;②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目标达成度便于检测和评价;③教学目标要正确,不含糊其辞,应该是观察到的行为和
行为结果的表现形式。);(2)讲解正确;(3)方法得当;(4)重点突出;(5)难点突破;(6)讲练结合;(7)效果落实。
5、遵循学科教学常规。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富有个性的教学规律和基本要求。只有按照教学规则和遵循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课堂目标。
6、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
要注重研究“教法”和“学法”。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思维方法、分析、归纳、记忆方法等,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解题思路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老师设问深度广度恰当,切合学生实际。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切磋,防止“一讲到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面要广。
7、规范学生学习习惯。
要注意培养学生预习、写课堂笔记、及时复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认真思考、正确读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站姿、坐姿、读书、写字姿势。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8、要注重教学手段的选用,要加强实验教学。
在运用好常规教学手段的同时,努力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具和与现代教学媒体,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反对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要加强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科学等学科要认真
上好实验课,实验器材使用要规范。教材规定的实验开出率,演示实验达到100%,学生实验达到95 %以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9、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衣着要整洁大方;教学用语要简练、准确、有条理,要使用普通话;板书布局合理,书写规范正确,严禁书写错别字;教师要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上课,不得随意调课;上课不得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上课时不随意离开教室,不在课堂上进行非教学活动;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0、做好课堂总结。
下课前,对授课内容(围绕重点)要有总结(师生均可)。
(三)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
1、作业布置(1)作业数量 小学段(学期量): 语文:
①识字量:各年级以教材中“生字表”为依据。
②阅读量:一年级:1万字;二年级:5万字;三年级:10万字;四年级:20万字;五年级:25万字;六年级:30万字。
③背诵量:一年级:20首;二年级:20首;三年级:20首;四年级:20首;五年级:20首;六年级:15首。
④练笔量:一年级:0.1万字;二年级:0.5万字;三年级:1万字;四年级:1.5万字;五年级:1.8万字;六年级:2万字(说明:
一、二年级“练笔量”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三至六年级“练
笔量”指书面表达:摘抄、习作、日记、读书笔记、手抄小报等)。
数学:一年级:60次;二年级:60次;三年级:60次;四年级:60次;五年级:60次;六年级:60次;
英语:各年级不少于25次(三年级上学期以口头作业为主)。学生书写要工整,占格要准确。
教师要在课堂上利用录音机进行听力教学;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本(或课外)内容朗读。
科学、品社:完成课后作业,作业在课内进行;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综合性作业。
美术:一课一做,包括画画、手工,泥塑等实践性作业。音乐:课内乐理知识、歌曲要求全员掌握。初中段:
语文:基础知识作业基本篇目每课1次,作业量不超过课后习题总量。大作文每学期应不少于7次,其他练笔量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
数学:各年级作业量每周不超过5次,每次作业数量应控制在1小时之内完成。
英语:各年级作业量每周不超过4次,每次作业数量应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完成。
物理、化学:八年级物理作业量每周不超过2次,九年级物理、化学作业量每周不超过3次。每次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内完成。
其他学科的书面作业量,原则上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2)作业的质量
①作业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②教师应精心设计作业,针对性要强,要紧扣教学内容,有代表性、典型性,实施分层次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③要科学布置作业,坚决禁止以机械重复的作业题挤压学生时间的做法。作业总量由班主任同任课教师协商调剂平衡。
④除书面作业外,还应该安排一些动手实验、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科技兴趣方面的作业。
⑤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规范要求,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2、作业批改
(1)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作业本要及时发还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2)作业批改布置一次,批阅一次。批改后写明批改日期。(3)作业批改力求正确,评语书写要整洁规范。
对作文的批改作如下要求:教一个班的教师大作文必须全批全改,教两个班的教师每次批改不少于总人数的3/5。小作文老师要查阅。教师的作文批语应有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指导性、鼓励性、示范性。严禁套话式批语。
(4)应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查漏补缺,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作业评改。
(5)为培养学生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确需学生和家长参与的作业修改,要向学生和家长讲明后进行,但不宜安排过多。
(四)辅导
1、辅导内容:学习目的、态度、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差生查漏补缺,优生发展提高。
2、辅导方法:对普遍问题集体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个别辅导。
3、对成绩优秀学生和特长生,要采取特殊办法进行培养,并通过第二课堂等途径进行提高。
4、对各学科学困生,必须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及时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对学习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切忌采取嫌弃、排斥态度。
5、课堂练习(作业)时教师要加强巡视,要特别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好学科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听课
(1)学校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校长、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学期不得少于15节,10年以下教龄的教师不得少于25节。
(3)做好听课笔记,提出评课意见,及时与做课教师进行意见交换。
(六)考检(考试)
1、考试(考查)前应根据《课标》、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较系统的复习。
2、学校要严格控制测验次数,平时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练习性检查,以及时查漏补缺,期中、期末可根据实际安排考试。
3、考试命题要根据《课标》要求,既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也要注意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核。
4、要不断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要特别注意实验操作和实际能力考查,要笔试口试结合,不能凭一张考卷定优劣。
5、要做好考试后的评卷、讲评、质量分析工作,提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三、教学研究
1、各学校要建立建全各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优势。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应提前指定中心发言人,做到有准备、有目的,分包年级的领导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应着重统一教学进度,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确定重点、难点、商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办法,交流教学经验,探讨育人途径。
2、各学校要建立以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骨干的教学研究组织,把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作为重点研究课题,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指导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开展教学观摩,及时交流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3、各学科教研组要进行主题研究活动,形成制度,定期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交1-2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体会,记入年终考核。
4、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一是研究学生心理特点,二是研究学生的所学、所需、所想,三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并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的学习。
5、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6、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从自身具体情况和学科特点出发,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结果即成果”为指导,开展以实践应用为重点的教育科学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检查评估
1、学校对本办法要认真组织实施。学校领导要定期检查评比教师的备课、讲课、听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辅导、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一学期1-2次),并将学期检查评比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
2、旗教研室要建立教学常规检查评估制度。教育局领导、教研员和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各学科执行教学计划、贯彻课程标准的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及时指导教学,并研究制定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第三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文章来源:综合文章作者:综合发布时间: 2008-6-28 13:02:01
为了规范完善xx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教学常规,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让全体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xx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望全体教师认真执行。
一、教学思想
1、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
2、教学要坚持“三全”。即:全面理解和执行教育方针,全面执行上级制订的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要严格执行“两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做到专课专用,专时专用。
3、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六观”:
人才观:明确培养目标,人才有层次性。
教育观:教学要教育领先,渗透其中,使教书与育人统一。
素质观:做到素质教育学科化,课堂教学素质化。
基础观:小学是基础教育。在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打好两个基础,即知识基础和做人基础。
潜能观:教师要发展地看学生,积极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为学生不是贮存知识的机器,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质量观:教师应有全面的质量观,不可偏育偏科。教师应认真学习,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责任感。
二、教师素质
1、全体教师应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习课程标准,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经验,了解信息,摘录信息,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2、坚持“全面、求实、灵活、创新”的教风,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改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①写一手好字;
②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③具备各学科的教学基本功;
④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⑤能自制投影片和简单的课件。
4、要坚持读书看报,了解教育信息,了解社会,不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期初认真制定个人进修计划。
5、要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坚持积累教学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参加交流,积极投稿。
三、备课
1、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初教师根据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点难点的策略,安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交教导处保存。
2、有课必备,语数科学科必须有教案,其他兼职教师或非统考学科应有不拘形式的备课。
3、编写课时教案。每位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知识缺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课时备课,编写课时教案。充分理解把握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结合实际,选择教法,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设计作业,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为上课作好各项准备。备课要充分,项目要齐全,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小结。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2)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3)教学方法要讲究技巧,体现巧、妙、趣、活、新。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思路要清晰,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启迪和开阔学生思维、发展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板书设计要简明扼要,形式灵活,有针对性。
(6)教后反思要结合教学实际,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如教学设计的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等,进行反思,有所感悟,对教学设计有重建、有改进。
3、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案字清楚整洁。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
四、上课
1、上课前,要复读一遍教案,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作教前修改。
2、教师在上课预备铃响时,离开办公室到达教室门口,检查学生准备和课前准备活动(猜谜语、背古诗、唱歌等)情况,使其安静;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或者班级呼口号、背古诗等)后开始上课。
3、遵守教师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态度和蔼,精神饱满,讲普通话,语速要适当。不带个人情绪。要站立讲课,紧扣内容。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
4、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学思想要端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讽刺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要保证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得接待客人,中途不得随便出入教室。未经批准不得随意串课。
6、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最佳时间。语、数、科学、英语课一般在30分钟内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学生集中练习不少于10分钟。
7、教室上课一律关掉手机,严禁接打电话。
8、教师讲授知识必须正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切忌“可能”“也许”。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不同意见。讲究教学方法和精心安排教学进度,使复习、新授、作业有机结合,师生活动协调和谐,努力使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9、教学过程要和谐。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着眼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沿着“学会——会学——乐学”的轨迹走向进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10、教师要具有教育智慧,能够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灵活地调控课堂。
11、教师要锤炼自己具有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较高的教学基本功,语言要准确、生动,有启发性、激励性;板书书写规范、整齐、清晰、有条理。根据需要有计划有准备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巡课制度。学校要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学校除安排有组织的巡课外,校长每周不定期巡课不少于1次,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不少于2次,并做好记录。
五、作业
1、作业设置:
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不得超过1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必须十分重视,做到精心设计,要求明确,布置清楚。具体要求如下:
(1)、作业内容:要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精心设计。作业题选择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收集资料,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语文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预习题,或教师设计后让学生完成。预习题设计要根据课文尽量设计收集资料题,让学生提问题又自行解答的题目,以此来达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求异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2)、作业的份量: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免影响学习效果,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低年级学生不布置家庭作业,中年级学生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高年级学生控制在一个小时。
(3)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富于思考,做到少而精,切忌多而滥,避免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大量抄写的作业。
3、作业要求:
(1)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的习惯:姿势要端正,做到“三个一”;格式要整齐,书写要认真;按时完成,认真检查,按时收交;有错就改,不懂就问。
(2)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者,要认真分析原因,耐心教育、指导,促其完成不准以作业压学生、罚作业,不准罚抄、罚写、罚做,不准撕毁学生作业本。
4、书写规格:
(1)
一、二年级用铅笔,三至六年级一律用钢笔。
(2)方格作业,字要写在方格的正中央;横格作业,字要沿底线书写,字要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
(3)作业要整洁,不能在作业上乱涂乱画。
(4)凡作业中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每个标点符号占一个字的位置(破折号、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
5、作业批改:
(1)教师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
(2)教师批改要认真、及时,评价要恰当,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应当规范统一,提倡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写清批改日期,适当做好批改记录。
(3)做好作业批改记录,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及时反馈,对作业特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对作业有错的同学要指导他们认真改错,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评,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大家的赞扬和榜样的激励下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文可采取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办法。
(4)作文每次精批三分之一; 要先通览后细改,有眉批、间批、总批; 略批三分之二,要通览全文,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精批与略批轮换进行。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择取共性问题,以供评讲。
(5)语文积累、日记、课外练笔、读书笔记可适当指导学生互改互评。
六、检测
1、语数科学科每单元进行目标达成性检测,学校实行月考、期中、期末检测制度,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教师辅导,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检测。
2、检测后及时进行讲评、反馈,要认真地从卷面成绩、试题的正误等方面分析教与学的情况,切实研究改进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措施,形成检测小结。并有计划、针对性地、及时地进行二次检测。二次检测形式可灵活多样,不搞一刀切,共性问题重点讲评,同年级组教师共同研究交流,由一人主持出一份有针对性的补偿检测题,进行二次检测。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3、检测后,要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刻苦学习的自觉性。
4、体育学科一年一次达标性检测,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学期末进行一次质量检测,采取口试、笔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英语要加强听说能力方面的内容。按基础知识和技能各占50%的比例进行质量抽测。
5、社会、思品等学科期末一次质量检测,一律实行闭卷考试,学生成绩学期末纳入教师评估。
七、辅导
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好培优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开辟第二课堂;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不得占用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上课。
1、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各科老师要制订好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建立学习档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抓好落实。
(1)小目标,快步伐,多关注,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和学习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心,扬起进步的风帆。
(2)坚持课堂辅导为主,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利用差异,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把困难解决在课堂上。
(3)任课教师要有学困生的辅导计划,内容包括:学困生名单、学生情况分析、辅导措施及时间安排。
3、对于因病因事请假而误课的学生,可适当予以补课辅导,坚持个人自学与教师辅导、小组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时间不易过长,不得影响学生参加其他活动。
4、取得家长的配合,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辅导方法,取得家庭的帮助,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5、把辅导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发展特长兴趣。要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用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
6、每次辅导要做好辅导记录。
7对课外兴趣小组、特长生、学科竞赛取得成绩的辅导教师,每学期要单独列表登记,并附上荣誉证书或文章发表的复印件,学校按规定纳入辅导教师评估。
8、课外辅导要安排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不准侵占和挪用非语数课时间进行辅导。
七、教育科研
1、教师进行相互听课时,要以学习为主,同时也要诚恳地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互评议后讲课教师要在听课笔记上签字。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同类学科不少于70%。
2、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上级组织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做到“三定”:定时、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
4、每周四第七节课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根据各自情况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并作好记录。
5、每位教师每期至少上交一篇(打印)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
八、工作总结
根据教学计划开展的各项工作,期末要写好各类工作总结:每位教师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班主任要写好班级工作总结,承担课题研究者,还要写好总结性论文或实验报告。以上材料学期末交教导处。
第四篇:实验小学音乐教学常规
宁国市实验小学音乐教学常规
一、备课
1、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灵活而具体地设计音乐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
2、课时安排:参考教师用书,根据音乐课时恰当安排,对教师用书中不合理的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
3、音乐教学技能:突出音乐备课特点,教师要在课前把教材中的歌曲、乐曲、律动、舞蹈等内容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表现出来,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4、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步骤):首先要对教学有一个总的设计思路或框架,在框架内要对教学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根据新课程理念,既要考虑教师的教法,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法;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要活跃课堂气氛,还要激发创造性思维等等。同时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组织。
二、上课
(一)教学目标明确
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在音乐教学法的不同方面和领域有计划,有层次地作好教学安排,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并对每一节课以什么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来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和效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
(二)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1、音乐教学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2、音乐教学必须强调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
3、音乐教育必须强调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像,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音乐教学领域包括:“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各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五)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
(七)创造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三、教学评价
1、音乐教学评价中强调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发展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2、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
3、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3)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演出照片、录音录像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总之,音乐评价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才能使评价活动更有效,评价更具可行性,这对深化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音乐组
教导处
2009年2月20日
第五篇: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宣城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40条(试行)》和宁国市教体局200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
1、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开学第一周在钻研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和了解学生对象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如期实施(教学进度在开学集体备课后统一安排)。不得直接下载,更不得互相抄袭。
2、备课本应填写完整、规范,书写应端正。
3、每单元应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课时安排等。按课时写教案,数学练习课也应备课。
4、平时授课要有超前一周的教案。
5、教师备课要研究课程标准,驾驭教材,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恰当处理教材,设计教案层次清楚,重视学法指导和难点突破,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体现课改精神。不得照抄现成教案。
6、每周要有“教后札记”附于教案之后,如教案实践情况有何欣赏之处,有何改进创新,有何遗漏待补,或者对教材内容编排的意见或建议等等。
二、上课
1、教师在上课铃响前应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上课铃响后即开始上课,不得无故迟进教室。
2、上课要有计划性,要实践教案,不得备教脱钩。
3、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体现人文精神,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智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授课要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法得当,操作规范,语言清晰,板书简练工整。努力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益。
6、教师不得迟到、早退、拖堂和随意缺课,不得在课堂内拔打或接听手机。
7、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教师教学要善于整合教材及学生生活中教育因素,寓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之中。
8、表扬与批评同在,鼓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阻止学生进入课堂或责令学生退出课堂。
9、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来进行。听课主要是随机听课、统一听课、相互听课等形式。评价目的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作业
1、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
3、课堂作业尽量安排课内完成,课外作业要增强实践操作性内容。课外作业要适度(数量、难易程度),不作统一要求。一年级不布置家庭
作业;
二、三年级不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
五、六年级不超过一个小时。
4、作业要认真及时批阅,评价采用等级分制(优、良、合格、待合格)加激励性评价(画物性评价)或指正性提示。不得让学生替代批阅。
5、重视批改后的评讲、订正,再批阅。提高练习效益。
6、教师要重视学生作业科学评价,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标准不统一要求。努力做到让绝大部分学生每次都能迫不急待地打开自己的作业本,查看批改结果。
7、学生作业不认真或不及时完成,要耐心、热情、科学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切忌简单地放任不管或惩罚,造成不良后果。
四、辅导
1、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它应渗透于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
2、辅导应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因人而异,方法多样。对待学困生要“爱”字当头,“帮”字入手,以培养兴趣和转化为主,多关心、多接触、多面批,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解疑,以求转化提高。
3、相信绝大部分学生有上进心,少部分学生只是自控能力弱,导致暂时成绩不够理想,教师教育要有针对性,尽可能找出其优点,让自己努力改正缺点,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都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科学辅导学困生,切忌操之过急、立竿见影或一撮而就。
5、辅导要不断总结、讲究效益、有的放矢,不准课后全体补课。
五、考核
1、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2、考核要有目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要求。
3、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核都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找出教学中的得失,切实研究改进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措施。抓进步学生带动暂时落后学生。
4、对测试结果要注重激励性评语,以鼓励、肯定为主。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对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5、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作业质量、实践操作能力、检测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一道纳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作出学期成绩评定。
6、学生试卷订正批改后,教师要妥善保管(有时效),考试成绩要及时记载。
教学常规工作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学校将加大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在检查形式上将采取常规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检查情况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努力实现教学常规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向管理要效益,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教导处
2009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