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教下乡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送教下乡”值得重视的五个问题
西乡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董小疆
“送教下乡”作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培训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为学校教师“走出去、拿进来、用上去”提供了范例,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这一培训形式受到广大农村教师的喜爱。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不断总结思考,怎样充实、完善,才能真正使“送教下乡”不流于形式,取得最大实效。我认为,特别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重视“送教”的有效性。送教下乡要送活生生的真实可感的教学理念,一种科学、合理、有效,可供模仿的教学方法。让农村教师感悟城镇教师在挖掘教材、驾驭课堂、师生互动方面的长处,千万来不得半点“作秀”(无论形式上还是方法上),脱离农村实际的表演,或者与所授课年级、内容不相符的教学内容,会使“送”来的课与乡下课堂距离无限大,大到没有可比性,也就没了可学性。
二要重视突破“送教”的局限性。送课范围不仅仅停留在语、数、英三科或更小范围之内,其它科目也应纳入送教范围;看课及互动的人员不仅限于某校,而应是多校或一个片区的教师共同参与,有利于“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三要重视评价的多面性。对一堂课的评价,参与者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教研员、学校领导,也应让学生参与进来。因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想知道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更好地、及时地纠正我们的教学行为。
四要重视及时总结和推广已得到的“真经”。“送教下乡”应是一项长期和有效的培训手段。每次送完教后,组织者要从多方面调查了解教师对所学到的经验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引”和“促”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下次送教时解决具体问题的针对性。
五要重视从“送教”过程中发现问题,为管理决策服务。现在“送教下乡”大都由教研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承办。每次在活动过程中都会发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说不同的“学情”体现不同的学校或片区教师在教学方法、基本素质、工作态度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这些情况,可以为以后教师调配,人员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注意的五个问题第一,加强领导,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领导者好比种子,通过他们把安全价值观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进而通过细致的工作和努力的实践不断进行培育,就能最有效地加快安全文化建设速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第二,紧紧围绕企业实际,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文化推进过程中,各单位要注重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可以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启动后完善、先见效后提高”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切实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第三,不断创新安全文化的培育手段和方式。在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情况,根据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地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吸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思想,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人的文化行为一定要靠文化来影响,安全文化也是这样。我们要利用一切的宣传和教育形式传播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的目的。第四,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要把对安全文化的宣传摆在与生产管理同等重要、甚至比其更重要的位置来宣传。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但一旦形成,则具有变化人、陶冶人的功能。
第五,不断加大投入,发挥硬件的保证作用。企业要预防事故,除了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外,还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依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来不断提高安全化的程度,即保证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主要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过程),保证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生产场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应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人、机、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
第三篇:送教下乡 体会
“送教下乡”听课体会
索龙
马江
11月30日,我和其他两位老师到坦途一小参加了白城市“送教下乡”活动。活动中,我们首先每人听了两节课,然后与主讲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最后由白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围绕小学生作文中虚假现象的产生及对策进行了讲座。
我听的第一节是三年级的作文课——我来介绍书,第二节是五年级的《琥珀》。课上,两位老师利用课件,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两节课让我获益匪浅。首先是他们的语言,生动活泼而准确,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也这样试过,可是很难达到活泼与准确并重,往往是语言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却有欠准确。今后,我应该在课堂实践中多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其次是他们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灵活多变而不着痕迹,过渡非常自然。我在教学实践中由一种教学方法向另一种教学方法过渡时往往存在着明显的痕迹,给人以生硬的感觉。今后,我会在实践中对教学方法的过渡进行研究。
还有,他们对电脑及课件运用的熟练程度,是我所不具备的。我能用电脑,也会做、会用课件,但真的运用起来,熟练程度就差远了。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与他人的差距,今后,我会努力学习、探索,提高自己的水平,缩小这种差距。
第四篇:送教下乡培训
“国培计划”送培到县培训心得
株洲县南洲镇昭陵学校 龙思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送培到县的培训学习。在培训期间,我有幸听到了几位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独到的见解,亲自观摩了几位名师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身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接受了新思维、新观念的洗礼。上课的老师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教学方面的新观念、好方法;教师心理方面的自我健康调适,而且为我们的人生指明了出路,点亮了明灯。名师、专家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也使我倍受感染。
同课异构的教学给了我今后调控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指导;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几年中,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在理念、方法、过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着。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该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有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要遵循教学规律,要关注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要提倡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我尤其感到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有效教学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支撑。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他在课堂调控上会灵活多变。教师一定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与实践意识。
我更加体会到对于数学学科,如果是专业老师教,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数学思维还是发展学生的思维,都是具备专业性质的,不是其他教师教授书本知识能够达到的,不是专业的数学老师或许能教,并且能教得好,但是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还是有局限性的。
这次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第五篇:送教下乡体会
付出、收获、快乐、思考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13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一周的支教生活,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很多很多。
在这次活动中,首先我要感谢市教育局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教育局能给我们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我还要感谢高阳中心校的各位领导,高阳小学的武校长、田主任和各位热情的老师。田主任为了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她及时组织教师相互听评课,在反思交流中吸收内化,在内化中提高。她工作细致周到、力求尽善尽美,我们享受着也感动着。还让我感动的是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在这次活动中,我做课四节,让我高兴的是在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堂上,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孩子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快乐着、收获着。看得出孩子们是喜欢这样轻松的课堂活动!在评课议课中,听了听课老师真诚感谢的话语,我们此次出行是没白费,能给乡镇老师一些活动的启示,一种崭新的理念,让他们有所收获,我很快乐。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行程安排较紧凑,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有一份不小的收获,收获到的是高阳小学老师那种不断进取、求学上进的精神;收获到的是个人教学经验和教学应变能力的提高。
在下乡支教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自己精心备课、用心做课、认真讲座、真心交流对高阳小学的英语老师有抛砖引玉之用,我很知足,很快乐。那里的学生都很淳朴;那里的教师很敬业,很勤奋;那里的校长很务实,很上进。在下乡活动中,我收获了热情和温暖,我收获了进步和惊喜,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一些自信。
此次活动后,我思考过多的是无论农村的孩子,还是城里的孩子,需要的都是鲜活的、愉悦的、高效的课堂,而我们离满足时代需求、学校需求、孩子需求还有不小的距离,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校内学习同组同事们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法,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窍门,同时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有一点,也是本人感触最深的一点:学生需要合作,教师更需要合作。单说做课件一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个人做一课时比较适用的、还算是科学的课件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0小时(包括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备课)。鉴于此,我提议我们每个学校一学期研究制作一册书的课件(这样思维较连贯,较系统),交与教研室,然后下发到每个学校,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当然每个学校,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己的思想以及学生的实际灵活地有增有删地使
用这些课件。这样不是省事不少吗?
再一次发自内心地感谢教育局领导、府东街小学的领导让我有这样宝贵的锻炼提高机会。也恳请有关领导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