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施行愉快教育初探

时间:2019-05-15 04:3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识字教学施行愉快教育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识字教学施行愉快教育初探》。

第一篇:识字教学施行愉快教育初探

识字教学施行愉快教育初探

法例析识字教学施行愉价教育初探口韩燕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25ou个左右·····一、二、三年级要学会1700个左右.四、五、六年级800个左右。”字数的对比告诉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识字。

这么大的识字量,都千篇一律“横、撇、竖、捺„„”地按笔画一笔一笔地教,一画一画地学,再一字一字地记,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往往是学了后边忘前头,“回生”现象严重,效果不佳。因此,以往的识字教学方法巫待改革,需要一种新的、能消除以往弊端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住全国第五届“愉快教育”研讨会上明确指出:

“愉快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它所否定的是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个使学生痛苦、厌倦,甚至产生对立心理、逃避心理、抗拒心理的过程。”这无疑是为改革以往的识字教学方法指明了途径—开展愉快教育。汉字的构字特点及规律,又为我们在识字教学朴寻找和探索愉快教育,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汉字多为公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和象形字。结·28·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能力实际,我们可采用如下的识字教学方法:

l、组织众,’家庭”,多记形声字形声字,由两个以_L的偏旁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如:“村”、“柏”、“植”„„“木”是这些字的形旁,表义,表示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树”木有关;“寸”、“白”、“直”分别是每个字的声旁,表音,确定了三个字的读音分别是。url,bai,zhi。根据形声字的这一规律,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组织众“家庭,的形式来学。先让他们把不同的部首名称看作是不同的人家的姓,如:木字旁姓“木”,三点水旁姓“水”,竹字头姓“竹”„„再带领学生把所学的字按“姓”(部首)去找它们自己的“家”。然后,把各个“家庭”的成员按“年龄”—笔画多的,“年龄”大;笔画少的,年龄小,依笔画多少排列顺序。这样教学,学生兴趣大,加深了对形声字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又能巩固汉字笔画、笔顺的知识。

2、编讲小故窜,牢记会意字会意字是几个独体字组成一个合体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如“册”.字形本身就表明了它的意思:

用两只手把东酉分开。根据会意字的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编一些简短、浅显的小故事,帮助学生识记。比如:

“看’,字,可以这样讲:古时候,农民在田中耕作。中午,太阳当空照,他又渴又饿.盼望家里人赶快给他送水、送饭来。他朝自己家的方向望,可是阳光太强烈了,照得他睁不开眼睛。只见他抬起左手,在眼前遮当阳光。表示这一行为的“看”字就这样形成了。

为了便于记忆.还可以把小故事http://www.xiexiebang.com/编成短语—“手搭凉棚看得清”。讲故事,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主动地在所学过的汉字中挑选会意字,并兴致极高地学编故事。

比如:学“笔”字,讲古)、做毛笔的情形;学“森”字,讲小兴安岭的林海,树木一片连一片,形成大森林„„这样的学字方法,逐渐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3、画画加联想,速记象形字象形字,是从图画直接演变而来的,直观性、形象性强,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效果好。比如;学习“象”字,不少学生多写一笔,把第六笔“撇”分成两笔“竖”、“撇”。纠正多次,效果欠佳。后来,老师在黑板__卜画了一个大象的头,突出大象的嘴。边画边讲:“在字中,用‘口’表示大象的嘴。一只巨大的象牙从嘴里长出来。”学生看到,象牙是从大象的嘴里伸出来的,而不是长在嘴外边的。

再引导他们联想在实际中看到的大象,学生便深刻地记住了“象”的字形。再比如,画细流教“水”字,画弯月教“月”字,画眼睛教“目”字。有的象形字,不便于画图,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实物,如:“果”字,想象秋天水果成熟,挂满枝头的情景;“甩”字,想象老牛甩尾巴的样子„„象形字,在教材中为数不多,而且字形简单,都是独体字。但对于初学汉字的低年级儿童来说,借助图画和想象来学习生字.形式生动、活泼

第二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构建愉快识字教学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构建愉快识字教学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中心小学/钟莉红

内容摘要:为追求高效识字、愉快识字,使识字课堂充满快乐体验,而将识字与阅读、积累相结合,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本文从引导识字、识字过程、巩固识字、积累词汇等方面探索识字教学新方法,新思路。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

关键词:识字教学;兴趣;自主识字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是它的任务。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最特殊的使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段识字有明确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会写其中的800-1000个。然而识字教学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识字课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满快乐体验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我们的识字课堂充满快乐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一、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也是我们无法替代的好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他们饱满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兴奋点也比较容易转移。我们只有精心创设一切可以调动、维系孩子积极性的氛围与条件,才能不断激发孩子识字、学词的兴趣和欲望。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个活动:

1.猜字谜游戏

在学习《画》一课时,就让学生猜:一块豆腐割四块,放进锅里盖上盖儿。这是什么字?学了“们”和“闪”就可编出“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的谜语让学生一谜猜两字。学习“想”就可编“木目下加心”。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激发了兴趣,学生主动参与编字谜游戏,比如他们编出“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棉)”;“二木不成林(相)”;“1+1不等于2(王)”等等来互相猜。学生在编字谜过程中,思维进入一种积极状态,何愁记不住这些字呢?

2.自编儿歌

儿歌的韵律和趣味受到小朋友欢迎,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合特点编一些孩子好记易背的儿歌。例如“聪”,可以这样编:“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又如:“目争睁,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时。两字合一字,好记好认识。”再如:“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学生把顺口溜记住了,字也就认识了,真是要形有形,要义有义。

3.变字魔术师

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变幻出新字。例如,学习“口、日、人、了”等字后,请学生加一笔或两笔,学了“广、玉、方”后请学生减一笔,学习“鸟、青、皮”后,可以加偏旁,学习“江、飘、请”后,可以换偏旁„„。学生既巩固了旧字又认了新字。

4.我像谁,我的兄弟呢?

利用汉字偏旁、部件卡片,让学生通过组合新字进行识字游戏。也可出示偏旁和部件请学生组合成另外的生字。还有就是给某个字加或者换偏旁组成新字。如:旁(磅、榜、镑、谤、蒡、膀、搒)。还可出示生字卡片,找出它的形近字。如:牛———午,圆———园,为———办。

5.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调动多种感官

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识字情景,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有效参与,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那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教学“日”“月”、“禾”、“火”、“山”等汉字时,可先出示它们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让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实践证明,利用课件进行识字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欲望。此外,还可以采用联想法、讲故事法、偏旁归类法等来帮助孩子记忆生字。

二、形式多样,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1.猜谜学字词游戏

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趣的活动方式,是学生个性展现的绿地。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我在识字教学六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一起来做游戏——猜猜我是谁?请小朋友来表演你喜欢的动物,让大家猜猜他演的是谁?或者根据动物的特征出个谜语,让大家来猜。同学们争先恐后,即兴说出:一头乱发的万兽之王(狮子)。它的尾巴像一把五彩折扇,高兴的时候就会展开,向别人炫耀(孔雀)。同学们的动作表演,更是有趣:双手抬起,双脚合拢,连续用力向前蹦(袋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中,学生爱说、爱表演,别具一格的活动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动物也有更深的了解。

2.补渔网

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破烂的渔网,每个破烂处里有许多汉字,如果你能准确读出每个汉字,就能把渔网补好。选出部分学生参加这个游戏,老师点击鼠标一次,破烂的渔网中就出现一个汉字,学生认读汉字,直至补好渔网。

3.找合作伙伴

两个字组合成词,可以是反义词组合,也可以是近义词组合,还可以是一个字的不同部件组合,具体形式根据内容确定。如在对对子识字时,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一张纸上,再把这张纸举在自己胸前,然后找到能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比谁找到的合作伙伴多。

4.看图贴词语

出示有下列内容的图画:图一:两枝彩笔,一长一短,一黑一白。图二:两个小朋友,一高一矮,一个在热情地招待客人,另一个脸上表情很冷淡。词卡:长、短;黑、白;高、矮;热情、冷淡。学生看图,将词语卡片贴在相应图画下面。

5.摘果子

在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果子,果子上面写生字,让学生来读。读对就把果子奖励给他,让学生产生收获的喜悦。此法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另外,还有拼字游戏、词语接龙、击鼓传花认字等,从活动中学,再用到活动中去,将快乐识字教学进行到底。

6.练中积累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因为学生头脑中“语汇仓库”储存日丰,将来就会“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郭沫若语)。而低年级的词句积累,更是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基础。教学中,要让学生多默读、朗读、复述、背诵、填空、听写、默写课文,直接感知、熟记课文的语言材料。实践中积累的方法也很多,主要包括:(1)转换。如学“五彩斑斓”时可引导学生把这个词换成“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等。(2)归类。比如教学《掌声》这篇课文时,在理解了“注视”这个词后,可启发学生写出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如“俯视、仰视、瞧、盯、”等。(3)扩展。例如,在教“称赞”这个词时,将第二词素牵引出“赞扬、赞美、赞赏、赞同”等词语。(4)诵读记忆。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先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词语,然后把它抄到积累本上去,再背诵下来。

三、引入竞争机制,定期展示识字成果

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针对学习内容,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识字目标,鼓励学生在课外识字,定期展示学习成果,评选出每期的识字明星、识字大王、识字天才等。例如,学生入学时,同学间进行自我介绍。这时,我就把认识同学的名字作为阶段性目标。老师不失时机地把所有学生的姓名都写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各自认识的同学名字或朋友名字,评选优胜者给予奖励。这样,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会了好多字。再如,学习一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时,我布置学生跟爸爸、妈妈到商场购物,比一比看谁在商场里认识了更多的字,把你认识的字剪下来粘贴在识字本上。在展示学习成果时,学生的识字量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有的甚至识记了几十上百个字。由此可见,学生的识字潜能是无穷尽的。在此基础上再鼓励他们扩大识字场所,例如,通过家庭、街道、学校、电视广告、电视字幕、报刊杂志等进行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年级字词句的训练,直接关系着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和发展,科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年龄越小,语言发展能力越强。因此可以说,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水平的高低,关乎孩子一生的语言能力,我们今天的训练,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构建愉快识字教学,旨为孩子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化被动为主动,这才是开展识字教学的真谛。

浅淡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多媒体被引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它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技术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多媒体已经走进了中学课堂,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于一体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喜爱,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这一教学辅助手段,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根据笔者近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就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谈点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美,营造课堂氛围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情感具有情境性,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并从中受到感染启迪。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声像兼备的课件,有利于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美,营造氛围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散文诗歌的教学中。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运用优美柔婉恬静的理查德钢琴曲《秋思》,画面是西欧秋天里的风光:落叶飘零的静静的林荫大道,高远蔚蓝的天空,夕阳西下绮丽的霞光,静静的草地,柔婉舒缓清彻的河流,河畔在风中舞蹈的金柳,水底柔柔的青荇,一叶扁舟在河中漂荡„„教师伴着这些优美的意境,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伴着画面、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沉浸在这诗情画意中,融入到诗人浪漫的康河梦境,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宁静、恬美的二胡曲《良宵》,伴以多媒体画面:幽静的夜空,一轮满月,曲曲弯弯的小径,稀疏斑驳的树影,昏暗的灯光,静静的荷塘,田田的荷叶,洁白的荷花,幽人独徘徊的意境让学生体味“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深邃含蓄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人的心境,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而郁达夫的《胡都的秋》则用凄美的《二泉映月》,伴以高远的天空,香山红叶,幽静的钓鱼台,疏落的梧桐,一行驯鸽清凄的鸣叫,淅沥的秋雨,孤寂的冷月,加上抑扬顿挫的朗读,让学生体味到清、静、悲凉的秋味,品味诗人清、静、悲凉的心境,从而把握全文主旨,达到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达到意境美、情感美、意蕴美,营造课堂良好的情感氛围,对语文素质开发,大有裨益。

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而提高语文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风景谈》时,让学生熟读课文,而后制作六幅画面的课件:沙漠驼铃,延河夕照,高原归耕,石洞雨景,桃园小憩,北国晨号,再配以适当的解说辞,为每一幅画面配上适当的音乐,再为每幅画面打上六段议论文字,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学生体味到学习语文的愉悦,枯燥的教学内容演化成有声有色的生动形象的东西,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再如《我的空中楼阁》的教学,教师先不讲授,学生自读,而后经过讨论、对比,确定以文中“一望无限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底色上灵动的色彩”为主题选取画面、音乐,培养学习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讨,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增强学生内在动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如《阿Q正传》的教学,运用多媒体变传统课堂课文点评分析为影评法,通过看电影,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阿Q的灵魂,在笑声中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点评,一方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影视作品的长短,从而熟悉课文,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再如教授《沁园春•长沙》一课,将另外两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曹操的《观沧海》,同时用多媒体打出,放在一起上比较文学课,让学生课前设计画面,课中进行比较,从诗人个性,语言风格、诗人的情怀进行比较,活跃课堂氛围,启动学生思维,开拓视野,增大信息量,再用多媒体播出《名作欣赏》中有关的比较文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如传统的议论文教学囿于一篇课文观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而有些议论又存在陈旧这一问题,若用多媒体将有关报刊杂志上的新鲜时文,比照阅读,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进行比较,再制作有关的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同一论题多种观点,这样学生一方面培养了如何多角度写作,又使课堂洋溢着时代气息,学生始终接触到当今社会新的思想观念与文化知识,学习兴趣增浓,适合时代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达到从传统小语文走向现代大语文。

运用多媒体进行复习的教学,远优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方面多媒体快捷,可加大课堂容量,设置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抢答题、答辩题,采用一题多解、改错、讨论、自测等方式,有利于引导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探讨。

运用多媒体,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因课而异,因材施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充分体现多媒体的功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潜能,激发学生感情,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彻底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现代教育观——中外名家教育思想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杨鑫辉等主编

3、与名师对话:光明出版社,韦民主编

(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资源网)

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新世纪之初,国家教育部制定了《语文课程标准》,这为战斗在语文第一线的教师们拨开了重重迷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顺应时代要求,代表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对于古老的黑板、粉笔对学生的吸引更是可想而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它与实际教学存在的还不太和谐的因素,坚持扬长避短,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儿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

在大屏幕前,我们的教师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的摆在学生们面前,引领他们去欣赏“春”的千姿百态,聆听“潮”的汹涌澎湃,感受“莲”文化的无穷魅力。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乐学,老师不累,语文课上其乐融融。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传统教学中,去过苏州的老师还好点儿,没身临其境的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真是老师心里犯嘀咕,学生课下真糊涂。如今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边欣赏园林实景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真正是“游”了一番苏州,这一遍下来园林的美妙不用多说也明白了八九分,再看课文已是一目了然。最后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老师提前按课文描述的内容制作好课件,让学生对着画面配解说词,学生们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的介绍,俨然一位当地的导游,此时的学生有新鲜感、成就感,因此个个兴趣盎然,整个课堂气氛热烈。

不光是在新课的传授上,复习课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上得有声有色。如有的老师在上复习课时将题设计成打靶的样子,答对了就会听到“你真棒!”的鼓励,答错了也有“呀,答错了,再想想吧!”的安慰。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做之前跃跃欲试,做之后意犹未尽。由此根据课文特点、抓住学生心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快、学得透,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二)创设情境

感染学生

尽快让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是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关键,传统教学中通过精心准备导语或范读课文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现代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事实证明此种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有的老师配了一段《春之声圆舞曲》,乐曲悠扬动听,很快就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带入春天诗意盎然的意境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对春的喜爱和赞美已蕴在心底。再如讲授余光中先生的《纸船》时,一位老师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一片深蓝的大海,一只白色的小船在波浪中摇曳,屏幕的右下角,一只红烛发着微弱而执着的光,鲜明的颜色、动态的设计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对祖国深沉的爱已通过画面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样,在美的意境中,对文章的理解,从字面到内涵,层层深入,既把语句理解透了,又体会了所要表达的主题,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得到语感和美感的双重训练。

(三)增大容量

长课短讲

传统的授课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如讲授传统篇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有关节选,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电视”,热火朝天的谈感受,贾雨村的忘恩负义、门子的阴险狡诈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

(四)资源共享

齐头并进

好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在同一年级交流,使学生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教师也可以节约备课时间。如我校初三年级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都使用了同一课件,收到了齐头并进的好效果。校园网的开通更为老师们提供了资源共享的便利条件,网上的杀毒软件、制作课件的工具软件随时为你服务,同行们的课件你可以随意浏览、学习、借鉴。多媒体的这一优势让教育为大家,大家为教育成为了现实。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不求实效

只玩花样

多媒体教学走进校园之后,我们看到一堂堂推优课、公开课无不采用这种形式,学校及有关部门也热火朝天地推出多媒体课件比赛,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如今的老师不采用多媒体就落伍了。于是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轰而上把“好看”当作最高标准的现象,只要界面好看就万事大吉,真正的课堂实效倒被放在一边了。结果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晕头转向,不知这节课要学什么。新生事物面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守住我们的位置。高科技的教育技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决不是我们的灵魂。语文教学要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可以迎接挑战,但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成为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的奴隶。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把实事求是作为最高标准,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努力提高素质,充实自我,使讲出来的课内容丰实,条理清晰,这样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能实实在在给学生以收获,也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二)忽视基础

舍本逐末

听说读写是学生的四门功课,可有的老师在使用多媒体之后就忽视了这一基本能力的训练,变成“听说读写”为“看”让路了。一节课学生主要在看屏幕,课本笔记反而给丢在一边,更不用提读文章了,如此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是文字性的东西,不读怎能感知课文内容,如何赏析作品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违背以认识教材为基础的规律,淡化教材,甚至脱离教材的做法是很有害的。

另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教师已明明白白展示出来了,学生不用动脑子,长此下去想象的翅膀会不会退化呢?尤其是在诗歌的讲授上,这一弊病就表现的更为突出了。诗歌是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这种内容是需要自己去体会和添加的。恩格斯曾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有的老师图解诗文,让学生一览无余,将含蓄美的诗歌变成一杯白开水。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不断缩小。

(三)师生交流

受到阻碍

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改变教法、思路甚至内容,其灵活性有目共睹,可多媒体一旦设计好了程序就不能随便改变,教师成了“播映员”,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更有的教师因为初学,操作起来手忙脚乱,与学生的交流也就“省”了。师生的互动受到阻碍。师生情感交流产生隔膜,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语文多媒体的发展方向

(一)扬长避短

注重实效

钱梦龙先生曾评价现代教育技术有三种基本态度,一是拒绝,二是追风,三是勇于实践。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热潮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用在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而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纯粹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教学。利用语言能讲清讲透的,就不一定非用多媒体,切不可搞形式主义,使课堂教学变成各种电教手段的演示会。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存在的误区,不去拒绝,不赶时髦,而是以教学效果为准绳,扬长避短,勇于实践,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为学生一辈子负责。

(二)因“材”施教

灵活运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这篇教材适合用多媒体则用,不适合则不用;用小黑板、投影仪、录音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多媒体;多是文字表述的不用多媒体;在空旷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师生交流不理想的不用多媒体。另外还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决定是否采用多媒体,如说明文,像介绍建筑物、工艺流程等内容,学生了解不多,学起来困难很大,如果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资料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清楚明白的效果,再如叙事、抒情一类文章,关键在揣摩、领悟上,用了多媒体反而会限制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总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本着实效的原则,灵活运用。

(三)互助互利、形成体系

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如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熟练的技巧制作起来是很令人头疼的,一旦做成只使用一次两次就束之高阁又实在让人心疼,这就要求学校和教育部门一方面能为老师们多提供符合教学实际的课件,多提供资源共享的机会,另一方面注意搜集大家的课件,分门别类使课件也形成一个体系,总之,让这一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多媒体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是前所未有。关键在于,我们利用它,即不能把它神秘化,看成一剂良药,夸大它的作用,也不应排斥它,拒之门外,我认为还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清它的利与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带着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扬利去弊,用好这一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资源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用细节为课堂装扮精彩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安徽省太和县西小寨小学/关欣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过: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一、精彩源自“生命关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但我们很多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有些就连起码的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也无法做到。正是对细节的忽略、不重视,才导致了种种不完美。如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班级的活跃分子,才思敏捷,成为了教师的最爱,成为课堂的“主力”,无限风光;有些学生回答问题语不成串,对文本的体验一知半解,在课堂上偶露一回脸,成为课堂的“冷板凳”;有的学生则沦为“看客”,上场锻炼的机会微乎其微。这种以偏代全,“万绿丛中一点红”式的参与面应该不是教育的主旋律。正如张化万老师说的:“我不妄想孩子一刀切齐步走的大提高,但期盼所有孩子起步走,向前走,在各自基础上层次各异,速度不同地提高进步。”只有胸含全体,心系全体,我们的课堂才不至于一枝或几枝独秀,而是“满园春色关不住”。在一次公开课上,笔者深深地被执教老师一段引课所震撼。

课前,老师与学生们真诚对话,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当他关注到最后一个举手的同学时,老师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老师十分佩服你。因为我知道,通常情况下,最后一个举手的同学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他要犹豫好长一段时间才最后把手举起来。”之后并真诚地与这位同学握手。“你能不能想办法改变同学对你的印象。就从今天开始,你将成为咱们班举手越来越多的同学,好吗?”这位同学在老师的激情鼓励下勇敢地举起了手。在课堂上,老师始终关注这位同学的表现。一句恰如其分的点评,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使这个常常游离在课堂外的孩子在那天终于被感染了,被感动了。整堂课,这位同学全身心投入,一次又一次自信地举起了手。

请平时充当“观众”的学生发言,是一般教师上公开课最不敢触摸的敏感地带。但在这里却充当了最好的教学资源,这个“举手”细节源自老师一颗博大的爱心,源自老师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小心呵护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积极引导学生闯过一个个难关,播洒一粒粒自信的种子,课堂才真正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二、精彩源自“精雕细琢”

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

首先,精雕细琢对教材的理解。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那必将是流于肤浅;它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那必将流于浮华;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那必将流于腐俗。那是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

教师在教学《万里长城》一课的“要采制这么多的砖头和条石,并运送到陡峭的山峦上砌筑起来,光靠肩膀和手,得有多少巧妙的办法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这句话时,引导学生逐层体会。先提问建筑长城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让学生体会出建造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的不容易,然后再来读这句话,学生自然而然地重读了两个“多少”和“一个个困难”。然后通过对“血汗和生命”的理解,情感上再进一层,学生的体会就更深入了,真正从心底被文本感染了。

其次,精心雕琢教学过程的各个教学细节。

老师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感情真挚,扣击学生的心扉,拨响感情的琴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同时,教师用适时、灵活、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的教态,如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站立姿势,甚至服装、发式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不难发现他们总是满面春风走上讲台,之后眼观全班学生,用准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始讲课。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用赞许的目光以示鼓励,或肯定地点点头,拍拍学生的肩膀;当学生走了神,老师用皱眉、扬眉,用亲切的目光主动捕捉学生的视线,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融洽的师生情谊,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情趣盎然。

当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书写规范匀称的粉笔字,这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书写指导,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老师有一手流利潇洒、漂亮规范的粉笔字,学生定然会对你增添几分敬意。

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同时,教师改变以往说教者的形象,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用商量的语气就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进行交流,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点燃写作热情,就能从学生的作文里看到许多平时听不到的话。

这些事儿虽小,看似可有可无,与课程改革似乎也搭不上边儿,但这些细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果新课程改革不建筑在这些行为细节之上,怎能算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呢?怎能算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呢?

三、精彩源自“互动生成”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珍视细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别样的精彩。

一位教师在《生命桥》上至高潮时,老师说:“同学们,你们也能带着这份神圣劲儿把这句话读好吗?”一生读:“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凌空而起,„„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该生把“一座”读成了“一座座”。)另一生站起来说:“老师,他把‘一座’读成了‘一座座’”。老师却微笑着说:“我觉得他读得挺有道理!”生3:“我明白了,一老一少两只羚羊跳过悬崖时,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是“一座”生命桥,现在是一队队羚羊飞跃山涧,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弧线,那不就是“一座座”生命桥吗?”生4:“那“一座座”生命桥是以一头头老羚羊的死亡换来的!生5:“真悲壮呀!”教师激情飞扬地说:“这真是一曲‘生命的壮歌’!”此时,该生激动得满脸通红,眼里闪着惊喜之光。全班再次齐读时,读得更悲壮。

当学生朗读出错时,一般教师无非是纠正一下。但在片段中教师从另一个角度加以引导,巧妙地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得到温馨的呵护,体验了一次意外的喜悦。可见,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如果用得巧妙,同样能成为一种课程资源,错误也会是精彩的。

四、精彩源自“潜能开发”

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创造能力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去发掘。小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方法,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精彩的。

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智慧的翅膀。如许多课文中作者留下的“空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罗盛教》一课中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这个“摸”字正是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扩展点”。教师启发学生“罗盛教在水底是怎样摸的?你能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出来吗?”学生们受到启发,用生动的语言把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刺骨的冰水浸透了罗盛教的衣衫,冰下水流很急,罗盛教一会儿向前摸,一会儿向后摸,一点点在水中摸索着。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摸到。”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生疑、质疑乃至解疑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临近下课时,安排了质疑问难的环节。有个学生提出了问题:“邱少云和战友们都潜伏在浓密的草丛中,当大火蔓延时,为什么别的战士身上没有着火?”这一问,如同一颗炸弹,把同学们问得目瞪口呆。教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课堂生成资源,让大家课后找找资料。下课后,学生们分成小组,纷纷行动,到处查询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学生汇报:“一本介绍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上说,当时战士们早就想到敌人会打燃烧弹、所以出发前都把衣服浇湿了,战士们是穿着湿衣服趴在草丛中的,所以身上没烧着。”教师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么,邱少云为什么烧着了呢?”学生回答:“我从网上查到,邱少云是通讯兵,为了保护身上携带的资料,他没有把衣服浇湿,所以着火了。”这一席话赢得了阵阵掌声。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精彩源自“巧妙调控”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部协作曲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伴奏”之音尽可能生动、美妙,才能保障协奏曲更和谐,更完美,更有振撼力。

师:“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觉得“翠”是绿色的意思,因为课文中告诉我们翠鸟穿着“浅绿色的外衣”。

师:能够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说明你很会学习。

生2:我同意他的看法,因为以前学过的一篇文章《家乡的秋白梨》中有一句话“梨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而叶子是绿色的。

师:不错,这位同学还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不简单。

生3:我觉得这里的“翠”字还应该带有一点“青”的色彩,因为课文中说翠鸟有一条“橄榄色的头巾”,我看到过新鲜的橄榄,它是一种青绿色。

师: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识,说明你是一个很会动脑子的小朋友。

生4:我觉得这里的“翠”还应该是绿色中带点白的感觉,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远远看去翠鸟会闪着白光,显得更漂亮了。

生5:“翠”还有一种很可爱、很亲切、很温柔的感觉。

师:你们的感受与众不同,但是经你们这么一说,老师也感觉到翠鸟更美丽、更可爱了。其实,我也觉得“翠鸟”的“翠”字不单单是指绿色,还带有很多种不同的感觉,至于是怎样的感觉,我想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只能靠我们用自己心灵去感受了。

这位执教者高明之处在于针对四位同学的独特理解,提炼出了他们不同的理解途径和学习方式,并通过课堂评价这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渗透,进而使之为全体学生所共有。

六、精彩源自“情境创设”

细节还源自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追求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

如在教学《月光曲》这一课第8、9两个自然段时,我没有做过多地讲述指点,只是让学生欣赏《月光曲》的音乐,在和谐优美的旋律中,学生的身心愉悦,脑海充盈想像,整个身心完全融合于音乐的意境之中,学生很快便感受到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洒满银光。接着皓洁的月光、轻纱似的微云,狂风巨浪,雪亮的浪花等画面的一一展现,高昂激越乐曲节奏的变化,把学生置身于这形、声、色俱全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拨响着学生的想象之弦。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因而当指名读、小组读,或是全班朗读时,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各自的情感了。

《月光曲》描绘的的美妙境界如果仅靠语言的点拨,学生的朗读是难以到位的。通过情景创设,气氛的渲染,使学生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一部好看的电影或电视剧,总能有一些精彩的镜头留在我们的脑海。一堂好的课,也总会有一些精彩的片断让我们回味无穷。这些,都是“细节”留下的魅力。纵观新课改下的课堂,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特级教师华应龙说:“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境界、见文化、见魅力„„”教学细节犹如深夜的流星,一抹而逝,也如狂雨中的闪电,耀眼夺目,往往会成为教学的闪光点,成为学生思维的开启点,教学难点的破解点。我们的课堂也许无法做到完美,但我们要做到在一些细节处理方面的精彩和独到,就能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处见功力。总之精彩的课堂来自精彩的细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更精彩

2009-04-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

[摘要]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的化解课文的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从而使语文课更精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兴趣突破难点审美情趣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往往可以满足具体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成为文字教材的延伸,升华,并可优化整体教学效果,使语文课更精彩。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兴奋点。利用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达到此目的。

我在上《美丽的公鸡》这一课时,先播放了一段动画(课文第六自然段的内容:公鸡每天天不亮就打鸣催人早起。)然后提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学生答道”这是一只勤劳的公鸡。“”这是一只美丽的公鸡。“”这是一只能为人们做事的公鸡。“„„这时我巧设悬念:以前这只公鸡是什么样的呢?接着播放前几自然段的动画,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导课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具体的事物进行形象思维,需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思维才会随之展开。在上《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我为了讲明狐狸和乌鸦分别在哪里,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动手“操作”,把狐狸和乌鸦分别“送”回自己的家里。如果送错了位置,计算机就会说“我不是住在这里的,你再送我一次好吗?”如果送对了位置,计算机会说:“你真聪明!”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尝到了亲自“操作”的乐趣,有效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图文并茂化解课文的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干枯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在学习《葡萄沟》这一课时,学生对新疆的风情、新疆的葡萄、新疆的阴房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没有多少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可录相上美丽的画面和通俗的解说,却似乎把学生带到了新疆,学生好像是一位游客,正随着导游游玩呢。这样,从文字到画面,再到文字,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对这些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内容就在学生兴致昂然的欣赏过程中解决了。

《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怎样指导学生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的外祖父的爱国之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我在教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品格后,适时地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画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再出示图文片(图文片的背景是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梅花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景了。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我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在学生深入了解了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后,我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我和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一起跟着音乐唱,歌声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这节课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仓库。课文中富有文采的语言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使语文教学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架起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领悟到课文深层的美的内涵,获得美的体验。

课文《荷花》所表达的自然之美,蕴涵在图画和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情景的美和情趣的美。

为了使学生感受荷花的生长美,我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花中的“冒”字设计了一幅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丛中冒出的情景动画。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动画并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看到的情景。同学们说出了“长出来”、“钻出来”“伸出来”“挤出来”„„这时我再让同学们和作者的“冒”字做比较,说说这个“冒”子好在哪里?说明了什么?学生答道:“说明白荷花的生命力很顽强。”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通过欣赏课件仔细品味“冒”字,学生感受到了荷花那旺盛的生命力,那喜人的生命之美。

语文课件中文字运用较多,如字词的教学、精美的语句、片段欣赏都离不开文字。传统的教学靠粉笔黑板打天下,那种单调、冷漠让学生难以接受。此时电脑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字体的设计可以是楷体、宋体,也可以是艺术字体;字体呈现的方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字的颜色可以是多种色彩,再用漂亮的背景做衬托,文字的魅力尽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和鼓舞。”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恰恰能很好地唤醒学生的各种内在情感,从而使语文课变得更加精彩。

上一页 1 2

第三篇:愉快教育汇报

推进学习设计,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

(愉快教育汇报材料)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对上海一行专家和区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你们来到我校,对你们在百忙之中能来我校进行指导和培训再一次表示感谢。

一、学校情况简介

佳木斯市XX小学是2004年由黑龙江省XX划归地方的学校,座落在莲江口农场总场,是一所全日制半寄宿制学校,占地面积224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教职员工62名,在校生768名。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100%,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骨干教师15名,市级科研骨干教师10名,区级科研骨干教师9名。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为34.5岁,是全区最年轻的教师团队。

我校的办学理念为:XX。实施“知识+特长+品质”的教育策略;以管理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现在学校的教育工作核心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习,尤其是力行《弟子规》,加强对学生良好人格、品质、习惯的培养。教学工作核心为:“落实愉快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丰富个性培养。”通过“愉快教育”的落实,提高课堂有效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师生在愉悦的课堂上尽情的放飞,充分的发展。

几年来,学校被评为市级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市级示范性小学,市级教研先进单位,市级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市级艺体教研先进单位,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基地,区级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区级科研先进单位,区级教研先进单位,区级运用信息技术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学校。

二、我们对“愉快教育”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我们学校跟“愉快教育”有着特殊的一份渊源。2009年4月我本人赴上海进行挂职学习,其间参观了愉快教育研究所,更有幸参加了09年全国愉快教育研讨会,当时就感受到了“愉快教育”那神奇的魅力,也萌发了回校开展“愉快教育”的美好愿望。2010年10月我校付海艳校长也到上海挂职学习,其间参观了一师附小等上海名校,并专门对“愉快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学习。2010年年末我校在郊区教育局的推荐下,十分荣幸的加入了“愉快教育研究基地”,可以说愿望终于实现。我们终于可以近距离地向上海教育专家请教学习,可以接受到全国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再一次,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你们在XX小学身心愉悦,工作愉快。

在今年3月我校开始进行”愉快教育”的研究学习。首先是让大家初步了解认知什么是“愉快教育”?“愉快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然后是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学习设计” 的培训。在研究学习过程中,我们对愉快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并在课堂教学中对愉快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通过培训学习,我们教师懂得了“学习设计”是为实现“为学生的学而教”的理想,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指南,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为依据,是走向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学校首先就“学习设计”四个操作点结合我校实际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1)强化分析学情,准确把握学习起点。以前我们也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但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效果不是太好。经过培训学习教师知道了学情分析的重要。开学初第一次各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就是深入学习本学科本学段的课程标准。年级组在集体备课时也是先进行学情分析。它包括分析课标,分析学习材料的特点、重点、难点,学生情况等。本学期领导听推门课时重点看学习目标的设立是否合理,学习重难点是否达到。

(2)分解学习任务,合理配置学习资源。培训时要求教师把学习材料转化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把总的学习目标分解成与每个学习任务相匹配的具体学习目标。这是教师集体备课和授课时时的一个难点,因为目标和任务要一致。

(3)搭建支架,有效落实学习目标: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个学习任务的导学活动时,考虑为学生提供哪些学习资源(包括文本、媒体、实物……),分析完成学习任务要用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为不同基础学生提供对应学习目标的课堂练习及回家作业。并尽可能预见学生学习的疑虑。我校为教师备课和上课提供了各种网上学习资源,教师可利用班班通,远程接收资源,实验室、语音室进行上课,更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在提问问题和作业布置上要区别对待。

(4)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领域:通过培训学习课堂评价这一内容,改正了教师在之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认为有意识地夸夸学生就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误区,使教师认识到除了运用激励性言语,实施学习评价外,还可以运用文本材料,实施学习评价,就是检测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知识领域的掌握情况,也就是练习、作业单的完成情况。教师则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巡视,搜集错

误的资源信息,再将这些信息统一反馈,帮助学生澄清理解上的错误。

以上,是我们借助相关学习资料,对“愉快教育”的“学习设计”的初步认识和一些操作,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

三、今后开展“愉快教育”工作打算

通过方方面面的学习,我们从领导到老师,都对“愉快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都被“愉快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和方法所折服。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将“愉快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

1、首先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托“愉快教育”确立了“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学习设计及实施的策略研究”的课题。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走进学习设计,教师面临重建课堂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学习本质的任务

2、强化学情分析,把握学习起点

3、细化学习目标,落实学习任务

4、搭建支架,落实学习目标

5、实施学习评价,检测学习成效。我校各个教研组还设立了学科子课题: 数学子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学科实施有效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语文子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学科实施有效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英语子课题名称:小学英语学科实施有效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

由我亲自指导课题研究,负责宏观规划。由教学副校长负责课题研究策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止。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积淀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科研底蕴。本课题研究骨干人员共10人,其中区骨干教师4名,区科研骨干教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省级教学能手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其余的研究成员均为教学骨干教师。

我校历来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确立并结题了区级课题《在新课改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并结题了省级督导课题《以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获省级督导课题一等奖,国家级子课题《如何进行课堂有效教学》也已经结题。上学期我校确立了省级心育课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小学语文素养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功培养的策略研究》。从领导到老师都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

另外,我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和班班通教学资源。学校具有较完善的教科研制度,研究活动定期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扎实进行。学校也将尽量为研究人员提供外出听课等学习机会,学校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每月组织教学研究课或观摩课,在教学中尝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课堂

教学实际,每月开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每学期举行一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论坛,收编教师优秀论文集并组织投稿。另外,学校设立了专项基金,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圆满开展。

2、其次,我校将先期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进行愉快教育项目推进,主要是以“教科研一体化”落实愉快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实施,更好地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重点学科,优秀师资的学习、研究、运用、反馈、改进到最后向其他学科渗透、引领。使得“愉快教育”在全校所有学科第一节课堂上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发展。

3、以“学习设计”为重点研究项目。为了更好地推进愉快教育在学校的实施,确保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将以“学习设计”在学科教学中的推进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将对教师进行培训,从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入手,组织教师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分析好教材,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的分析,把握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让授课教师心里有标准,心里有教材,心里有学生。按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习目标应以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出发,真正起到导向作用,恰当确定三围目标,制定出有层次的目标。把学习内容任务化,把学习目标分散到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帮助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由潜入深主动地学习,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给予不同程度地辅导,总结,提升;在评价方面,时刻考虑设定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初次接触学习设计,所以在培训和学习上学校和教师都有很大的困惑,“学习设计到底和我们平时写的教案有什么区别?”为了更好的学习学习设计,在培训研究学习时,同一课我们拿了以前的备课教案和愉快教育的学习设计进行对比,研究推敲。比如今天所上的语文课《三峡之秋》,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以往的备课虽然口头上在说备学生,但仔细研究便不难发现,其实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而采用“愉快教育”教学设计之后,真的是在为学生的学而教。所以我们提出今后将采用学习设计的备课方案来开展备课,很多教师对此也反响很大,如此大的工作量,该如何入手?这么复杂的学习设计该怎样写? “这样设计让我们怎么上课?”“我们怎么设计这样的教案?学习任务、目标、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学习方法、导学要点、学习评价和备注)分得细。这些想法和困惑也是我们急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依然充满信心。

4、在教师中采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首先对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先让他们学习改变以前的备课方式,先让他们设计出学习设计,先把学习设计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上,这样全体教师再通过观摩听课进行学习,来逐步应用教学设计于课堂中。就象今天,所展示的三节课那样,他们既有教学主任,也有教研组长,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尽于人意之处,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但他们是我校第一批运用学习设计上课的老师,请各位专家多给予批评和指正。

5、抓好总体评价和反馈

工作不仅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结果。尤其是我们做教育的,绝不能一阵风似的工作,也绝不能虎头蛇尾似的工作。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愉快教育”的先进性、优越性,我们也一定会立足校情去逐步的实施与落实。在整个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一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比如:实施“愉快教育”前课堂有效性的评估值,学习成绩的原始分数,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评估,学生学习愉悦感、成就感的调查与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始数据。这些我们都在逐步的摸清、摸实。在实施“愉快教育”一段时间后,我们还要都这些项目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弄清实施“愉快教育”对学生、教师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这样工作才能有说服力,才能不断的调整与完善相关环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经常性的和教育局、进修学校的主管领导和“愉快教育”研究所的专家进行汇报与沟通,使得整个的运作过程始终处于高效、科学、规范的动作轨道。

“让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为学生的学而教”“愉快教育”已经在我校生根发芽,感谢区局、区进修的领导对我校的重视,(把我校列为基地校,才有了今天的契机)感谢刘所长以及“愉快教育”的各位专家,相信在上海愉快教育研究所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愉快教育研究将会做的越来越好。愉快教育、教育愉快,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愉快的去学习和成长,愿所有的教育者都能愉快的去工作与收获。谢谢。

第四篇:愉快教学

浅谈愉快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展愉快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设计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情轻松地学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课堂教学力求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点,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1.注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课堂导入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

堂课的效果。

导入方法有很多,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人、故事导人、影视导人、赏物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景导人、设置悬念

导入等。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我教《秋天的思念》这一课时,在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优美的旋律回荡在教室里。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在情感上已产生共鸣。再如学朱自清的《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上课时请同学站起来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于是春景就像一幅幅的画呈现在大家的眼前。通过诗句意境的创设,学生便很自然地进入到春天的意境中。

2.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开展了多样的活动。

说:复述课文内容,或根据情节改编成单口相声,既调动了兴趣又增加了对文本的理解。

诵: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通过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艺术手法处理变为有声语言,那便会收到感染人、震憾人的艺术效果。因此诗歌、散文教学时不妨在课堂上举行一些小型的朗诵竞赛,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在熟能成诵中达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怎会不受感染而产生兴趣?

唱:许多课文都可以和歌唱结合,如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让学生唱《好汉歌》;学《白毛女》,唱《扎红头绳》;学《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唱李叔同的《送别》;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唱王菲演唱的同名曲。音乐与文学相通,琅琅书声与阵阵歌声都应是语文课上的亮丽风景,它不但能活跃气氛,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演:选择一些课文,让学生自己编故事。自己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到轻松、愉快。如

学《狼》《石壕吏》这些浅显的文言文,教师不作r[何提示,让学生自己根据注解理解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出来。学生对课文了解得越深,表演得也越到位、逼真。狼的狡诈、屠户的勇敢机智、小吏的凶残、老妇的悲苦,通过读与表演,学生都能自己领悟到。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一的灌输好得多。

赛: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

态转入活跃状态。如学《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这些说明文时,笔者就设计几个竞赛环节:设计最佳参观路线,设计导游词,设计旅游纪念品,评出最佳导游奖、最佳团队合作奖等。这几个环节下来,学生从课本获取了大量知识,还主动补充了许多的课外知识。这也不仅仅是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为了让学生放飞思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设计导游词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说,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精确、简洁、生动;设计参观路线可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二、教师利用激励手段实行多元化评价

如果教师能以饱满的热情、热切的关注、殷切的期待去激励、鼓舞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从而逐渐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任 何聪明的教师都懂得让学生得到一次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说教。我曾经教过一个叫黄丽的女生,每次语文考试还可以,但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出的作文结构支离破碎、语言枯燥乏味姑且不说,通篇的错别字有时竟达十几个。有次,她有感而发,写下了数百字的随感,情感真挚、内容丰富。我批阅后把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点评。在同学们诧异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中,黄丽微微泛红着脸,开心地笑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丽从此对语文,尤其是对写作有了格外的兴趣。还自订了《语文报》《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刊杂志。此后在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中,她写的《放飞诚信的翅膀》获校二等奖。尝到成功甜头的她,不忘“一鼓作气,再创辉煌”,撰写的《我自信所以我美丽》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获一等奖,在全校引起了轰动。当然表扬激励也应讲个度,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多过滥,否则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如果愉快教学法运用得当,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当然过度的兴奋也会给学生学习带来

干扰性影响。这个尺度需要教师准确把握。

第五篇:幼儿识字教育

教学部

1-6岁

识字教育

识字教育

识字教育的目的

1、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婴幼儿开智启蒙的最好文字。

1)汉字的图案性适合用婴幼儿的模式来认知事物,具有笼统地把某种事物当做一个模式整体无遗地加以记忆的能力。汉字是平面化的方块图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具有某种特征的图像,汉字的这一特点正好适宜于婴幼儿辨认。因此婴幼儿识记汉字的方式就像照像一样,触目入脑刻板成像整体储存起来,没有分析过程,没有难易感觉。2)汉字的形声一体性有利于孩子记忆。

汉字是辨认字形,由形知义。汉字的形声字有90%,其形旁和字义紧密关联,对字义已初步归类,再加上字与字区分明显,个性突出,有助于学习记认。比如“胡”,加“水”为“湖’’指湖泊,加“火”为“煳”指烤煳,加“米”为“糊”指糨糊,加“王”为“瑚”指珊瑚,加“艹”为“葫”指葫芦,加“犭”为“猢”指猢狲,这是多么巧妙而易于记认的设计形式啊。

2、识汉字越多,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联想、想象能力,让孩子的头脑越来越灵活。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先生的论断,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汉字能使我们产生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他认为汉字的演变合乎逻辑、富于联想,启发思考、易懂易记。比如“人、大、天、夫”几个字,一个人站着,叉开两腿就像“人”字,又伸开双臂就成“大”字,上面再加一横,至高无上就成“天”字,天字出头,敢于冲破天就是大丈夫的“夫”字。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会发现,与水有关的字有三点水旁,同最有联系的字有个口字旁等。汉字是有规律的,便于通过推理,判断出字音,联想出字义,引发儿童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使儿童变得聪明起来。

3、汉字极便于高速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提高阅读效率以获得新知识。汉字字与字之间区分明显,个性突出,各有特征,极利于“一目十行”。再加上汉语的语法精练,句子短悍,极便于高速阅读。婴幼儿大量识记汉字后,便可经过训练学会快速阅读,乘上知识经济的时代列车。

4、汉字是复脑文字,是婴幼儿开发大脑潜能的得力玩具

美国斯佩里博士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和右脑开发理论为人类开发自身潜能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美国人口学家认为中国人智商超过欧、美和日本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汉字的因素。研究表明,拼音文字的阅读和书写均是偏向左脑的“单脑文字”,而汉字则是大脑左右两半脑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语音、字、形、语义多重编码兼用的。汉字特征的优越性在于和人脑的生理功能和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工的不对称性相协调,充分调动和使用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即形象思维和逻辑思 教学部

1-6岁

识字教育

维。汉字的复脑性正好符合了婴幼儿以右脑认识事物的特点。因此,汉字不仅利于婴幼儿识记,也是开发婴幼儿大脑潜能的一种好“玩具”。因而,我们不能不说汉字是婴幼儿开智启蒙的最好文字。学前儿童识字的特点 1.无意注意识别

学前儿童感知能力强,思维具体,记忆形象,这具体体现在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发展上。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但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难以做到有目的地识字。他们常常是在有趣的活动中或翻阅图画书时“无意”记住一些汉字的,如简单名词“狗”、“水”、“爸爸”、“妈妈”、“苹果”、“手”等,动词:“吃”、“走”、“跑”“笑”等,形容词:“红”、“黄”、“快”、“大”、“小”等。因此,他们认的字数有限,“零敲碎打”,认一个,算一个,识字随机性大。而且,当认过的字被挪动,不是出现在他们爱看的画书上,或者一个个字单独指给他们认时,他们常常有困难,难得再认出来。2.整体字形识别

学前儿童的感知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他们在识字时还不可能分解汉字字形的内部结构,而只是有对汉字字形的整体感觉。他们对汉字的外围轮廓特征感觉强。对学前儿童来说,汉字不是由笔画单位组成的,而只是一个整体图象单位。因此,他们在识字时,并不在乎一个字的笔画多少,字与字的外围轮廓区别越大越好辨认;相反,字的笔画虽然简单,但字的整体图象相近,儿童就难以辨认。如字形相近的字:“走”、“是”、“足”、“早”,还有“来”、“米”、“菜”、“家”,“爱”、“发”,“去”、“会”,“四”、“西”等;另外,他们也容易混淆合体字中同部首偏旁的字,象“捉”、“掉”、“拔”和“送”、“这”、“追”等。3.具体形象识别

文字符号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学前儿童感知的直观性及形象具体性也决定了他们识字的形象具体性。由于受其抽象思维发展的限制,学前儿童对文字符号还缺乏抽象的认识。他们在识字时常常需要把字和具体实物直接相对应,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文字只是实物的替代物。所以,他们难以掌握那些代表抽象概念的文字,也不容易理解文字符号的一字多意等特性,如:“的”、“是”、“也”、“没”、“就”、“在”、“最”等字儿童很难记住。

识字教育的原则

(1)愉快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为教得自然、教得有趣、多表扬。在引导孩子识字的过程中,家长切记不可给孩子硬性规定学习任务,然后像小学老师一样,反复教孩子读生字。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对这种方法实难接受。如果家长规定每天必须学几个字,完不成就责骂,甚至动手打,就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导致孩子畏惧识字。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家长应该采用一种类似玩耍的方式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孩子识字,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2)趣味性原则。孩子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活动越需要靠兴趣来维持。也就是说,孩子感兴趣才肯主动学,孩子缺乏兴趣当然就不肯学。家长如果强迫孩子识字阅读,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家长可能会问,如果孩子不喜欢识字,怎么办?其实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特别对于年龄还很小的儿童,因此,家长首先要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中心和爱好,并把识字 教学部

1-6岁

识字教育

阅读融入其中。其次,要采用丰富多采的游戏形式,保持识字阅读活动的趣味性非常重要。趣味性越强的方法,越能使孩子想学、爱学。

(3)量力性原则。家长在引导孩子识字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或与其他孩子攀比。究竟孩子每天能够认识几个字,要根据孩子当天的情况随机而定,只要坚持不懈,孩子就能顺利获取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学2—4个字为宜,以后随着识字能力的提高,教学量可逐渐增加。总之,每日的教学量不宜过大,占用的时间不应太多。

(4)直观形象性原则。由于儿童早期是以具体的动作与形象进行思维的,因此家长在教孩子识字时,必须结合动态的形象或形象的动作,结合动作学习动词,结合实物学习名词,结合图片、情景等学习形容词等。例如:结合跑的动作认识“跑”字,结合具体的货币认识“钱”字。如果像成人扫盲那样干巴巴地教识字,孩子是难以理解和识记的。

(5)活动性原则。幼儿喜欢各种自主性活动,如探索活动,操作活动、身体运动以及各种游戏活动。因此,只有将识字阅读教学寓于儿童的上述各种活动中,才会取得最佳效果。例如捉迷藏时认识“捉迷藏”3个字;学唱歌时,认识“歌曲”、“唱”等字。切记不能像小学生的识字课,死板地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看字听音,这样很容易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

(6)学用结合原则。家长不仅让孩子认识汉字,还要给孩子提供使用汉字的机会。这样,他们认识的汉字才能得到巩固。例如,买到商品时,让他们认识一下名称与商标以及说明等。一旦孩子能读懂商品的名称、用途时,就会从内心感到满足,从而更加喜欢识字与阅读。

(7)随机识字与定时识字相结合原则。随人、随事,随物、随时,随地、随境教孩子识字阅读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听到打雷认识“雷”字;看见小猫认识“猫”字;看到门牌教孩子读出来。最好能抓住一切识字机会进行教学,但不能要求孩子—次学会记牢。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多次反复就可以终身不忘。”随机教学富有生动形象性,因此效果显著。值得提醒的是,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应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与地点进行识字阅读游戏活动,以使孩子养成习惯,把识字活动看成与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必须履行。这两种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8)贴近儿童生活原则。实验表明,所教的字越是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内容关系密切,孩子越是喜欢认。如果所教字的字义是他们不熟悉的或者是难以理解的,那么孩子就会感到认字不是享受而是受苦,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婴幼儿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从孩子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物、最熟悉的事、最熟悉的动作教起,例如教幼儿认识“爸爸,妈妈、衣服、灯、玩具、吃饭、抱、走”等字很容易。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些字的音和义已经很熟悉。因而很容易记住它的形。有些家长从笔画最简单的字教起,例如

一、乙、丁等字,结果发现孩子既不感兴趣,又记不住,其原因就是这些字的含意抽象,幼儿不熟悉。因此也就难以理解,影响他的记忆。

(9)持之以恒原则。家长应克服—切困难,保证每天至少有10分钟和孩子一起进行识字阅读游戏活动,做到使孩子每天有新收获。坚持这样做,必然会有可喜的收获。现实中,有的家长因为忙和累,当一看到孩子对识字缺乏兴趣,—般家长要么气馁而放弃教学;要么就责备孩子不成器。只有坚持不懈地寻求和探索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将识字阅读活动进行到 教学部

1-6岁

识字教育

底的家长,才能获得早期识字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培养出令人羡慕的孩子。

(10)高潮中结束原则。每天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在孩子兴致高潮中结束,不能等他们玩厌了、学腻了才收场,更不能强迫孩子“再认一个”、“再学一遍”。要在孩子兴致正浓时宣布:“明天接着玩”,才能使他们天天盼明天,而不是怕明天。

识字教育的手段:(1)形象认字(2)字根认字(3)联想认字(4)情景认字(5)影视广告认字(6)图形符号认字

识字教育的方法(1)自然渗透法(2)感官刺激法(3)游戏活动法(4)听读跟读法(5)相似联想法

识字教育的内容选择 低幼儿童(0-3岁):主要以大图片、儿歌和故事中为幼儿提供感知常见的字。学前儿童(3-6岁):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进行识字的游戏或者制定专门的识字课程。

1、看视频(儿歌、故事以及识字游戏),欣赏情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3-4岁)

2、看动画,教笔划,正确识字书写。

1)制作的时候可以先让孩子感受笔划,给予孩子正确的书写示范。2)让孩子跟随动画效果进行模仿学习。

3、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这一部分以让孩子感知和趣味识字为目的)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如“巴”,演变出:爸,吧、把,爬,芭,疤,靶,粑等等。2)相近字比较。“渴”于“喝”。3)找错别字。(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

下载识字教学施行愉快教育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识字教学施行愉快教育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 交口小学 任艳梅 中国的汉字像精灵一样神奇,经不同部件的排列组合,就有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第一学段(1—2年级)......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勿因简单而不为 五指山市南圣镇中心小学王婷 观看了冉茂娟老师关于《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教学分析》的讲座,再反观自己的识字教学课堂,顿觉羞愧不已。冉老师对识字写字教......

    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

    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语教062班 江湘红 20# 关键词:小学 语文识字教学 审美教育 我国的识字教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古至今有多少学者来研究它的教法。如集中识字,分......

    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习主要是以字词为主,它贯穿整个低年级教学的始终。而对于刚踏入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根本不可能认识很多的生字,只能从......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 高要市蛟塘镇赤坳小学 黎彩凤 2005年4月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在刚刚颁布的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你缺失了什么汉字是世界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博大、厚重、美丽、睿智与缜密。几十年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改革与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随着识字教......

    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中国的汉字难学,难记,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