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欣赏

时间:2019-05-15 04:2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欣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欣赏》。

第一篇: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欣赏

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欣赏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113年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岁月流长,我们的每一天…… 把日子过成诗……

用诗般感受日子的美满……

“天下第一名社”、113年历史的西泠印社七位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书法手迹。

西泠印社是一个艺术学术社团,也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虽然占地不过一万平方米,却见证了中国100年的文化发展历程。西泠印社,被认为是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西林印社创建于1904年,至今已有113年历史。百余年间共选出社长七名,分别是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

西泠印社选社长要求颇为严苛,所选之人杰都是艺术界名望、地位、实力数一数二的大师。

吴昌硕被认为是一代艺术宗师,在艺术各个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其中,他的石鼓篆书,广为称道。

吴昌硕病逝后,西泠印社发展已经颇具规模。但随后而来的抗战爆发,文从沈梦了解,印社活动处于停顿状态。直到吴昌硕离世20年后的1947年,才选出第二任社长,马衡。

马衡是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他精通,金石书法,长于篆书,名气弱于吴昌硕。

马衡1955年辞世。之后,西泠印社,有几年萧条期。从1957年开始,相关人士又着手西泠印社恢复工作。1963年,西泠印社创建60周年纪念会的日子,81岁的张宗祥,被选为社长。可惜两年后,他就离世了!西泠印社的发展和大时代环境息息相关,张宗祥离世不久,文化进入十多年停滞状态,直到1979年,才正式恢复。年纪年近80的沙孟海,当选第四任社长。沙孟海书法,沉雄茂密,气势磅礴,其大字榜书,为人赞赏。沙孟海离世后,著名学者、宗教领袖,赵朴初接任社长。赵朴初为西泠印社的发展多次资助,贡献非浅。赵朴初的书法,结构谨严,潇洒,不受拘束。2002年,90岁的启功当选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他的名气很大,书法作品广为流传!2011年,94岁的饶宗颐获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现在,饶宗颐已经满一百岁,他堪称为数不多的、仍在世的国学大师。

七位社长,见证100年文化辉煌的历史,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值得了解,值得尊重!《黄帝内经》天才的时间医学思想,2500年前,就已经有了精辟表述。时间医学,从《黄帝内经》中走出来,走进了当代世界医学。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的时间医学,是极其天才精辟的学说。甚至可以说是极为超前,极为先锋的学说。当代西方医学才刚刚开始研究。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

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岁月流长,今后的每一天…… 把日子过成诗……

用诗般感受日子的美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

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把日子过成诗

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心若自由,日日是好日,时时终南山。?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不妨也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像诗一样吧!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饱含着生活追求,处处透露出,高雅的品味和独特的审美。虽然生活节俭,但也绝不将就,屋内家具坚持一个原则,要买就买最好、最合适的。而那些精致的细节,却会汇成优雅的生活。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每到丰收的季节,箩筐都被装得满满当当,院子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将吃不完的果蔬,装进瓶中密封、腌制起来。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还能将菜籽榨成纯纯的植物油。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

随随便便就能做出一桌丰盛的午餐。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将草莓做成美味的果酱,赠与远方的亲友。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或是做成美味的草莓蛋糕,添上一壶茶,慢悠悠地过生活。

把日子过成诗

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经常用文字记录下细小的点滴,还配上可爱的图。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鸟儿的水盆。欢迎,来洗个澡吧!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日升月落,岁月流转,四季更迭,岁月静好。

把日子过成诗

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把日子过成诗。

简单而精致,优雅而从容。-生活方式-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理想的世界里,总会有一个如画般的世外桃源,有鸟语花香,无人世纷扰。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阳光很暖,日子很慢......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够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吃好每一顿饭,睡好每一次觉,画好每一次妆,过好只会越来越精致的每一天。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心之所向,才能身之所往。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只求此一刻的简单、从容。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就从为自己准备一顿精致早餐开始吧。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莫过于咬上一口美味的满足了。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

就从做一件赏心悦目的小事开始吧。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把围绕在身边的那些,该扔的东西都扔掉,当你的房间变得整洁明亮,桌子上的绿植或插花散发出清香,心情也会变得开朗而明快了。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那就读一本书或来一次远行,心或身,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只需要做自己就好。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那都是灵魂散发的香气。

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

岁月很长,人海茫茫,生活是一场修行,别回头,也别将就。即使是平凡的日子里,也每天开开心心起舞吧。

将动人的故事和浪漫的爱情与你分享,愿你做一个心里有爱,爱有未来的人,无论刮风下雨,日出日落。把日子过成诗,89岁的初夜91岁的世纪金源…… 还有着一个诗意的世界。把日子过成诗,人与自己相和,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享受快乐的,那是一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姿态。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刘先银题写书名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时光流转,时空转换,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史诗般的巨变。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继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继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刘先银书画作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刘先银编著《毛泽东诗词赏析》李志松书法 西苑出版社 2008年出版发行

《毛泽东诗词赏析》是2008年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刘先银。该书的诗词赏析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

《跟毛泽东学诗词》由刘先银教授编著。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从创作背景、诗意赏析、典故了同处注释等详尽资料中欣赏毛泽东诗词“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之美,而且还可以欣赏毛泽东手书真迹及历史珍贵图片。让我们走入毛泽东诗词的瑰丽世界,领略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境界吧!期待着该书能给大家带来一次引人入胜、美不胜收的精神远足和灵魂的洗礼。

六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解释辞

《黄帝内经》第二部医理篇

第十八集阴晴圆缺

【提要】天才的时间医学思想,2500年前,就已经有了精辟表述。时间医学,从《黄帝内经》中走出来,走进了当代世界医学。

(字幕: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

《黄帝内经》的时间医学,是极其天才精辟的学说。甚至可以说是极为超前,极为先锋的学说。当代西方医学才刚刚开始研究。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各种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时间的关系(都)非常密切,时间在医学上意义重大。

首先,人体的生理活动,与一天的时间相对应,而一天的时间是以阴阳分段的。那么,一天的阴阳是如何流转变化的呢?“平旦(早晨)至日中(中午),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入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就是说,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属于天气的阳气时间段,是阳中之阳(一天之中阳气鼎盛的时间)。中午到黄昏(这段时间),仍属于天气的阳气时间段,但却是阳中之阴,即从这个时间段开始,由阳转入阴(阳气在逐渐消退,阴气在逐渐上升了)。入夜到鸡鸣时分,属于天气的阴气时间段,是阴中之阴(一天之中阴气鼎盛的时间)。鸡鸣到早晨,仍属天气的阴气时间段,但却是阴中之阳,即从这个时间段开始,阴又转入阳(阴气逐渐消退,阳气逐渐上升了)。人体的气血运行与天地日月的运转相应,人体内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也是与一天时间的阴阳变化相对应的。

黄帝问,有时冷热合适,也有人突然病倒,这是什么缘故?歧伯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是非常深刻的道理。这表明人与大自然,与时间息息相关。一天上的明月为例,满月时海水西盛。人气血积于身,肌肉、皮肤充实细致,即使遇到风邪病邪,其侵入体内也不会很深。如果月缺廓空,则海水东盛。人体气血空虚,遇到病邪,便会入侵很深,发病也突然凶猛。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气血阴阳的生理活动,是与时间因素息息相关的,并且具有周期性,规律性的变化。人体阴阳的消长受季节变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体内正气与脏腑的关系,也具有周期性的变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比如男性血酯固醇,一般在冬季高,春夏季低。钙、磷代谢也有明显的季节的变化。

《黄帝内经》特别说明了斗转星移,日落日升,潮水涨落与人体密切相关。月亮圆缺的时间周期,不仅引起潮汐起落,也是人体虚实的外界自然因素之一。《黄帝内经》的月亮周期论述,在妇女月经周期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妇女月经的二十八天周期,恰好处于“恒星月”周期27天7小时43分11.47秒、“朔望月”和月相变化的周期29天12小时44分2.78秒之间。而成熟卵的形成,也呈现14天正负2天的周期。上海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教学组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凌耀星教授说:“月亮的形状,它(呢)跟潮汐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内经》提到,潮汐对于人体的关系。《内经》认为月圆的时候,跟月缺的时候,不但影响到潮汐,就是潮水的变化,而且影响到人的生理。所以说人的生理治疗的时候,也必须根据这个规律。像妇女月经,每一个月周期来一次。这个就是说,人身体跟天、地也是相应的。”

美国医学家莫里斯、伯利等人研究认为,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情绪、健康和行为,因此时好时坏。在月满时,心脏病和脑病患者特别容易发病,出血性溃疡病发作最厉害,溢血症最严重,中风与癫痫、惊厥发生最频繁,精神病人情绪最不稳定,许多人难以入眠并有紧张感。

月球的引力,吸引地球上的海洋而产生潮汐。人体与地球表面的情况有些相似。体内大约80 %是水份,20 %是固体。从化学角度看,人体内的水分,与海水并无本质的不同。科学家认为,月球的引力,同样对人的体液产生作用和影响。研究表明,月球引力较强时,人体内的酶和内分泌更有活动力,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心理状况较为紧张,从而导致人的情绪、健康、行为发生微妙的变化。

《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晋侯患病,郑简公派子产大夫为使者去慰问。晋大夫叔向向子产询问晋侯的病因。子产说,“我听说君子把一天分为四个阶段,早晨听政,白天访问,晚上修令,夜间休息。通过有规律性的活动,调节和散发体气,不至于造成壅塞凝滞的疾病。”

凌耀星教授说:“《内经》把一天分为四季,早上是春,中午是夏,傍晚是球,半夜是冬。那么人身体的阳气也就跟着它而不同,一般的病早上好一点,中午还可以,下午要慢慢地重一点,半夜就比较更重了。所以我们用药,哪怕是判断预后,也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字幕:旦慧 昼安 夕加 夜甚)

早晨人气开始生发,病气因此衰收,所以称为“旦慧”。白天人气较盛,正胜邪,所以谓之“昼安”。黄昏后人气开始衰收,邪气开始生发,所以病情渐渐加重,而谓之“夕加”。到半夜时分,人气进入脏腑,邪气布满全身所以病情大大加重,谓之“夜甚”。这种体验恐怕人人都有。所以不慎生病的时候,千万注意这个(病情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因素。从时间这个要素上,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付维康先生指出,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病人一般在早晨、中午时病情稳定,入夜后,特别是半夜前后,病情变化大,甚至恶化死亡。

《黄帝内经》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了时间因素对不同疾病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特殊规律。

(字幕)肝病者平旦慧 下晡(读音:bu,哺)甚半夜静 就是说,肝病患者,早晨状况较好,下午三点到五点病情加重,半夜时安静。

(字幕)心病者 日中慧 夜半甚平旦静 就是说,心病患者,中午状况较好,半夜时分病情严重,早晨安静。

(字幕)脾病者日昳(读音:die,迭)慧日出甚下晡静 就是说,脾病患者,太阳偏西的时候(状况)较好,日出的时候严重,下午三点到五点安静。(字幕)肺病者 下晡慧 日中甚 夜半静

就是说,肺病患者,下午三点到五点(情况)较好,中午的时候病情加重,半夜时分安静。(字幕)肾病者 夜半慧 四季甚 下晡静

就是说,肾病患者,半夜时较好,下午三点到五点安静。(字幕语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全文详见附录)

上述情况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比如,肺病咯血,常常出现在白天;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作多在夜里;结核病、风湿病的发热往往出现在下午;哮喘病大多在夜间发作和加重;而五更泄,则更是典型的具有时间规律的病症。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这位58岁的妇女,抑郁症已经有两三年了。(那个)吃西药效果不是太稳定,时好时坏,所以就想吃中药看看(效果)是不是更好一些。她的表现(呢)就是,早上一醒来,天快亮的时候,大概是早上四、五点钟吧,就开始心烦,懊恼。这个老太太可能是胶东人,说我这一醒来心里就好痒好痒好痒(烦)。找我看病的时候,她一边这么说着,我心里好痒啊(烦),就一边哭。大概我给她看了有十几分钟,不到二十分钟,她就给我哭诉了二十分钟。诉什么呢?无非就是说我心里难受,难受得不得了,(好痒好痒好痒,)其实老是这句话。询问病因,比较清楚,就是她在发病之前,她的丈夫,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因为工伤突然去世了,老太太受精神打击,受不了了。我一想这个病因很清楚,(她的好痒好痒,也就是)心中不舒服呗,也是属于肝胆郁热的现象,再加上早晨四五点钟,这是寅卯时,三点到五点就是寅时,五点到七点就是卯时,早晨,寅卯这个时间,按中医的时间医学来算,是与肝胆之气相通应的,或者说它就属于肝胆。肝胆之气在这个时候就应当最旺盛。(那么这个)老太太四、五点钟一醒来就好痒好痒(烦)的受不了,加上病程长了,就属于肝胆痰热在内了。所以应该清化肝胆痰热的方法去治疗。我就给她开了一个礼拜的中药。这个病人拿了药吃了之后,下个礼拜又来了,依然如此。还是一边哭一边跟我说了二十分钟。我想有问题,我指得不错呀,为什么效果不好呢?再仔细询问,再思考一下,还发现了一个特点。这老太太还说,每天(到)下午三点以后,心情就明显好转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提着篮子去买菜,买点东西,回来再操持家务。早晨一醒来,那又干不了活了,就一天这么难受,三点以后明显好转。这是什么问题呢?考虑到三点以后,其实又到了申时了。申时和酉时,(下午)三点到七点这段时间,在五行属金,在脏腑就属于肺和大肠。本来病是肝胆,是属于木的,肝胆之气不疏,木郁在里面。我原来给她疏泄肝胆,对不对,对了,但是力量不够。当金气声的时候,自然界的气候一变她就好转,金气一盛就可以把原来木气给它治一下就好了。好,就按这个道理去考虑问题。也就在原来那个方子的基础上又加了两味宣散利肺气的药,也就是让她的金气盛一下,一方面我给她疏泄肝胆,一方面利肺气,用金,还是用了金克木来治疗。吃下去之后非常好。第三个礼拜再来看的时候,老太太讲了,说我吃了你三副药以后,早晨起来就不难受了,就不那么好痒(烦)好痒(烦)的难受了。”

肝病,一般在夏季病愈,夏季没有好转,到秋季就更严重,如果过了秋季、冬季,到春季又开始发作。心病,一般在长夏季节病愈,长夏如果不好转,在冬季就更严重,如果能过了冬季、春季,到夏季优惠复发。脾病,一般在秋季病愈,秋季没有好转,在(到第二年的)春季就更严重,如果能过了春季、夏季,到长夏季节会复发。肺病,一般在冬季病愈,冬季没有好转,在(来年的)夏季就更严重,如果能过了夏季、长夏,会在秋季复发。肾病,一般在春季病愈,春季不好转,拖到长夏就更严重,如果能过了长夏、秋季,到冬季就会复发。全国古籍领导小组成员兼学术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余瀛鳌教授:“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还有因地制宜。根据节令的不同,在治疗上就会加以综合考虑。”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王庆其教授:“同样的病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治疗的方法要有所变化。”(字幕:《生生子医案》)

邱公子,二十岁左右,随父亲大司马邱老到北方治理黄河,并居住在那里。邱公子患有白浊病,即小便色白,混浊,精液时常随尿而出。从山东、淮扬、镇江到江右三吴等地,一路上请了许多名医治疗,医治了三年,仍然没有效果。癸酉年冬天,大司马恭请名医,人称生生子的孙一奎给公子看病。孙医生诊其脉,短促而微弱,关处脉搏跳动流畅,尺处脉象浮而有力。诊后,公子便很信任而又亲近地请孙医生开药方。孙医生说,公子的病很容易治好,只要到明年初春服一剂药就能好了,但是现在不可以。公子请求说,先生是名医大家,常常是救人之所急,凭你的医术治我这样的小病,一定是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何必要等到来年呢?孙医生回答,这不是什么秘不可宣的事。《黄帝内经》说,一定要顺应阴阳升降沉浮的规律。又说,天时不能违背。公子所患是湿痰下流症,湿痰由尿液排出。《黄帝内经》指出,治痰必先理气,治疗方法应从阴出发而引导阳,现在是冬天,应该是闭藏的时候,冬天之所以要闭藏,实际上,是为第二年春天的生长作准备。换言之,冬天的闭藏,是春天生长发育的根本。没有冬天的闭藏,就没有春天的生长,天人一理,万物都是一样。所以,这个药方必须到明年开春才能服用。这就是遵循了《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的理论精神。

《黄帝内经》还特别强调人体与“八纪”的关系。八纪,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东、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八个节气中,《黄帝内经》最注重夏至、冬至这两个节气。光照时间的长短,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一年当中,夏至的光照时间最长,冬至则最短。这长短两极与疾病密切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1958年至1978年之间,对南京、上海五个医疗单位的49402例疾病死亡人进行调查发现,冬至的死亡率明显最高。如果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进行比较,其死亡率高地的次序是,冬至大于秋分,秋分大于春分,春分大于夏至。《黄帝内经》反复告诫医生们,必须依天时,注意时间因素,根据与时间相应的人体生理周期进行诊断和治疗。否则,便会出现误诊误治,或失去疗机。一句话“因时而治”。

附录:《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全文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歧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耎(音ruan,柔),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音die)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于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焠,音cui;?,音ai。焠?,爆渍之热食也)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音huang。不明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音sun)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音bi)、腨(音shuan,小腿肚)、胻(音heng、hang)、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亁。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刘先银编著《毛泽东诗词赏析》李志松书法 西苑出版社 2008年出版发行

《毛泽东诗词赏析》,作者:刘先银,2008年西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诗词赏析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跟毛泽东学诗词》由刘先银教授编著,2009年西苑出版社出版发行。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从创作背景、诗意赏析、典故了同处注释等详尽资料中欣赏毛泽东诗词“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之美,而且还可以欣赏毛泽东手书真迹及历史珍贵图片。让我们走入毛泽东诗词的瑰丽世界,领略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境界吧!期待着该书能给大家带来一次引人入胜、美不胜收的精神远足和灵魂的洗礼。

第二篇:西泠印社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第一单元 第1课 运笔的提按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笔提按的写法。

2.了解不同书法家运笔的提按变化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好提按 教学过程:

一、激励导入

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二、学习“提”和“按”

提按是学习书法极其重要的技巧,可以说每一个笔画的书写都离不开提按。正确运用提按,能写出优美的笔画。楷书的起笔、行笔、收笔过程,提按转换丰富。

1.观察提按的变化,发现区别 教师出示:(1)轻按起笔;

(2)折笔向右按笔下行;(3)渐行渐按;(4)向右下重按:(5)向又渐提渐行:(6)快提后收笔。2.练一练 临写下面例字 丈 女 久 教师讲解;

学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3.找一找

比较不同书法家运笔的提按变化特点,以“之”为例。柳公权 褚遂良 欧阳询 赵孟頫

三、总结

连续不断,持之以恒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办法。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似的,一头钻进字帖里,专心致志。每天抽一定时间临摹帖,注意运笔的提、按,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

四、作业 完成书法练习

五、教学反思

第2课 我来写贺卡

教学目标:

1.学习写贺卡。

2.了解“尊师重教”的书写规律。3.感恩教师的辛勤付出。教学重难点: 学习写“尊师重教” 感恩教师的付出。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狂草大师怀素》

1.教师讲故事,学生仔细听。

2.让学生说听后的感想。(学书法要不怕累,一定要持之以恒。)

二、新课指导

1.教师用辛勤的汗水哺育着我们健康成长。师恩难忘,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用毛笔写张贺卡,祝老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2.临习指导

“师”字左高右低,左收右放,末笔悬针竖长伸。“恩”字上窄下宽,上收下放,“心”的三点相互呼应。3.贺卡展示

PPT 展示:贺卡:天天开心 尊师重教

我们可以在自制的贺卡或买来的贺卡上用毛笔书写自己想对老师表达的祝福,赠送给自己的老师。4.练一练 尊 师 重 教 教师书写展示 学生临摹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外拓展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在贺卡上用毛笔书写“心想事成”、“桃李满园”等。

四、总结

“尊师重教”四个字分量极重,我们在书写的同时,不要忘记教师的辛勤付出。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六、教学反思

第3课 集字临摹练习

(一)教学目的:

1.学习书写“中国梦想”; 2.了解中国梦。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梦”的正确书法。难点:把握横幅、条幅的结构布局。教学准备:笔、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二、临习指导

“中”字“口”呈扁状,上大下小,竖从中间穿过,挺劲有力。“国”字外框笔画横细竖粗,内部笔画较细。

“梦”字体态较长,上部紧密,笔画之间的距离小,横钩向右伸展;“夕”撇长而向左下伸,斜中求正。练一练:

临写下面的例字:中 国 梦 想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作品展示 横幅 条幅 书写要点:

三个字写成横幅时,大小穿插,每个字笔画多少不一,组合在一起时,笔画多的字不能太大;

三个字写成条幅时,上中下重心对正,中间字小一点,末尾字大一点。

四、课外拓展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精忠报国”。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六、教学反思

第2单元

第4课 人字头与登字头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人字头与登字头; 2.了解泰山刻石。教学重难点:

1.学习人字头和登字头; 2.写好“金、翕、登、发” 教学过程:

一、偏旁部首是汉字的组成部分,写好部首对写好汉字特别重要,今天,我们学习书写人字头和登字头。

二、要领图解 人笔顺笔法展示

人字头先撇后捺。撇画露锋尖收,捺画露锋尖起,中段粗重。登字头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令 舍 登 发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人字头由撇捺组成,撇轻捺重。登字头一般请况下左小右大,有时右捺写成长点。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人字头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翕”人字头下面笔画较多,撇捺左右舒展,容纳下面部分;

“发”字上面的登字左低右高,下部分结构要左右对称,末笔捺改为点。

七、知识链接 泰山刻石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5课 四点底和皿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四点底与皿字底; 2.了解石门颂。教学重难点:

3.学习四点底和皿字底; 4.写好“无、烈、盖、盘”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四点底与皿字底。

二、要领图解

四点自左向右写。左点偏向左下,第二点竖而偏左,第三点高,最后一点偏向右下。

笔顺笔法展示

皿字底的中竖画左细右粗,长横起笔较轻收笔较重。登字头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照 默 盖 盛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四点底的每个点呈纵向,左右两点相向呼应。皿字底四短竖上松下紧,下横长。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人字头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翕”人字头下面笔画较多,撇捺左右舒展,容纳下面部分;

“发”字上面的登字左低右高,下部分结构要左右对称,末笔捺改为点。

七、知识链接 泰山刻石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6课 八字头与八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八字与八字底; 2.了解乙瑛碑。教学重难点:

5.学习八字头和八字底; 6.写好“前、首、共、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八字头与八字底。

二、要领图解

八字头两点先左后右。左点短,右点长。笔顺笔法展示

八字底两点先左后右,左点长细,右点厚实,左低右高。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照 默 盖 盛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八字头有两种写法:一种左圆点、右撇点;一种左撇点、右圆点。八字底也有两种写法,左边有撇点和提点两种,右点的写法一般用侧点。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八字头和八字底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首”字上部分取横势,左右伸展;下部分取纵势,对准八字头两点中心。“具”字上窄下宽,末横要斜长,八字底左右分开,能托住上部。

七、知识链接 乙瑛碑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7课 集字临摹练习

(二)教学目标:

学会正确书写“上善若水”。教学重难点: 学习上善若水。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上善若水”。

二、集字解读

“上善若水”,出自我国传统典籍《道德经》。意思是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做人的道理也一样,这样的品格是十分高尚的。

三、临习指导

“上”字竖画粗壮厚实,起笔力量要重,“善”字横画长短错落,中横舒展。“若”字上下小中间大。“水”字撇捺舒展,左右基本对称。

四、作品展示 横幅 上善若水

五、书写要点

四个字的横幅作品中,如有字形特别扁的,位置宜稍偏上,每个字的形态要有变化。“上”字需粗重。“善”字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下伸展。“若”字字形方正,中横伸展。“水”字字形扁而宽,不可太大。

六、课外拓展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万象更新”。

七、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八、教学反思

第8课 日字头与日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炅、是、昔、书”; 2.了解“日”的字形演变。教学重难点:

学习“炅、是、昔、书”;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日字头与日字底。

二、要领图解

日字头先写竖再写横折,最后写两短横。形态瘦长。笔顺笔法展示

日字底笔顺同日字头。形态略宽,以求沉稳。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是 炅 普 替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日字头和日字底呈长形时,竖长横短;呈扁形时,竖短横长。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日字头和日字底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晃”字上窄下宽,日字头扁小;“光”左右伸展,托住整字。“智”字上宽下窄,“知”

左长右短呈扁形;日字底宽窄适度,竖左细右粗,左短右长。

七、知识链接 “日”的字形演变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9课 心字底与贝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思、感、资、贞”; 2.了解“心”的字形演变。教学重难点:

学习“思、感、资、贞”;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心字底与贝字底。

二、要领图解

心字底先写左点再写卧钩,先中点后右点。三点左低右高。笔顺笔法展示

贝字底左竖短,横折形长,三横有长短,下两点要能托住上部分。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志 想 贤 质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心字底由三点和卧钩组成,呈扁状,三点左低右高。贝字底呈纵势,下两点撑开;撇点较长,向左伸;中间两横靠左,不与右竖相接。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心字底和贝字底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息”字上纵下横,心子底左右取势,托住上部。“(质)”字上横下纵,贝字底下两点撑开托住上部。

七、知识链接 “心”的字形演变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10课 山字头与京字头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崇、岁、玄、夜”; 2.了解礼器碑。教学重难点:

学习“崇、岁、玄、夜”;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山字头与京字头。

二、要领图解

山字头中间竖短而斜向左下。竖折分笔写成。右短竖壮实。整体左低右高。笔顺笔法展示

京字头先写点在写横。点取直势,形态粗壮,横画细长,左低右高。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崇 岩 夜 京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山字头三竖略斜,中间竖略长,横画向右上斜。京字头点居横中,形态丰富,或竖或侧,横略向右上斜。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京字头的特点 玄 夜 玄 言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岑”字山字头较小,“今”撇捺舒展。“亭”字的京字头要比中间秃宝盖短,竖钩出钩较长。

七、知识链接 礼器碑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11课 集字临摹练习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学、而、时、习”; 2.了解书法作品。教学重难点:

学习“学、而、时、习”;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学而时习之。

二、集字解读

“学而时习之”,出自我国传统典籍《论语》。意思是说,我们学习了知识后,还要时常温习巩固。

三、练一练

教师指导:“(学)”字中间宽,上部分紧密,下部分疏朗。“而”字形扁,四个纵向笔画的间距要匀称。“(时)”字左窄右宽。“(习)”字上横下纵。“之”字左缩右伸。

四、作品展示

书写要点:“(学)”字笔画多,字形较大;“而”字笔画少,字形较小,对比明显。“之”字捺画粗重舒展。

五、课外拓展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夜静春山空”。

六、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七、教学反思

第12课 厂字旁与广字旁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辰、厥、府、庭”; 2.了解西狭颂。教学重难点:

学习“辰、厥、府、庭”;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厂字旁与广字旁。

二、要领图解

厂字旁横画斜而短,撇画先竖后转向左下。笔顺笔法展示

广字旁先写点,后写横,撇露起尖收。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座 度 唐 辰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厂字旁和广字旁写法相似。厂字旁横稍上斜,撇斜长。广字旁横的长短视下部分宽窄而定,横较细,撇细长略带弧度,点居横中。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厂字旁与广字旁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阙字由于笔画较多,厂字旁的横较长,撇较细,被包围的部分左右对等,改捺为点。“庭”字点居横中,广字旁的撇与“廷”的按左右伸展,撇轻捺重。

七、知识链接 西狭颂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13课 走之底与走字旁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近、通、起、超”; 2.了解“走”的字形演变。教学重难点:

学习“近、通、起、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走之底与走字旁。

二、要领图解

走字底点取平势,横折折撇短小呈纵势,平捺上平下斜。笔顺笔法展示

走字旁先写“土”,再写竖和短横,最后斜撇和捺。撇短呈纵势,捺长取横势。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迎 造 起 赵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组成,重点注意横折折撇的写法,要轻重适宜,捺画平而舒展。走字旁上两横上短下长,左边参差,右边较齐,撇细短,捺平而舒展。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走之底与走字旁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通”字的走之底横折折撇粗细分明,“甬”高于走之底。“超”字的走字旁要包围托住“召”,捺要由轻变重在提锋收笔,尽量舒展。

七、知识链接 “走”的字形演变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14课 同字框与门字框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同、用、开、问”; 2.了解“门”的字形演变。教学重难点:

学习“同、用、开、问”;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同字框与门字框。

二、要领图解

同字框先写竖再写横折钩。左竖短,横折钩的钩朝左上。笔顺笔法展示

门字框先写竖在写横折,两横短小。竖折较直,内横靠左,横折钩形长。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同 闻 问 开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同字框和门字框,框的宽窄应视框里的笔画多少而定,如笔画多,框应略宽,笔画略细;笔画少,框应略小,笔画略粗。门字框要注意左短右长,左小右大。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同字框与门字框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同”字中同字框左竖细,横细,竖钩较粗,里面部分上靠。“(问)“字的门字框左小右大,“口”上靠。

七、知识链接 “门”的字形演变

八、作 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15课 方框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团、圆、因、围”; 2.了解曹全碑。教学重难点:

学习“团、圆、因、围”;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方框。

二、要领图解

先写竖,在写横折。写完被包围部分再写长横封口。笔顺笔法展示

三、我来动笔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四 因 圆 围

四、练一练

教师指导:方框左竖细短,右竖钩粗长。末横要连接右竖钩的钩。

五、比一比

比较不同书法家写方框的特点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六、临习指导

“因”字方框内笔画较少,“大”偏左靠上,笔画较粗。“(围)”字方框内笔画繁多,与上下横相粘,线条较细。

七、知识链接——曹全碑

八、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16课 集字临摹练习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天、地、正、气”; 2.欣赏书法作品。教学重难点:

学习“天、地、正、气”;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天地正气。

二、集字解读

“天地有正气,出自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有一股浩然正气。

三、练一练

教师指导:“天”字撇捺舒展。“地”字左窄右宽,左纵右横,左缩右伸。“有”字上横下纵。“正”字纵横间距匀称,上缩下伸。“(气)”字横折弯钩的弯钩部分,应向内收而圆劲有力,出钩爽利。

四、作品展示 斗方 条幅

五、课外拓展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天高秋月明”。

六、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西泠印社 五年级上册书法第十课

第十课山字头与京字头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山字头与京字头的书写要领,了解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书写时的细微变化。

2.能临写好“崇、岑、玄、亭”四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体验书写的快乐,感受书法之美。结构比例适当 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山字头与京字头》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板块包括了“要领图解、我来动笔、练一练、比一比、临习指导知识链接”六部分,要求掌握山字头与京字头这两个偏旁的基本写法,把握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准确地书写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注意间架结构,逐步做到用笔精准,结体匀称,端正美观。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掌握山字头与京字头的书写要领。难点:初步掌握带有山字头与京字头的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板书设计

山字头与京字头

山字头三坚略短,呈扁势 京字头点居横中,横画伸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用幻灯出示“崇、岁、玄、夜”四字,请学生说一说这四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的偏旁分别是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山字头与京字头》

二、学习新知学习山字头与京字头的写法

(1)出示图解,教师运用投影仪进行示范书写(或播放相应视须),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山字头与京字头的书写笔顺和笔法(2)教师小结书写要领。

山字头:中间竖短而斜向左下,竖折分笔写成,右短察整体左低右高 京字头:先写点再写横。点取直势,形态粗壮,横画细左低右高

(3)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书上“我来动笔”几个字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4)评一评: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2.临写范字

(1)教师示范书写“崇、岁、玄、夜”四字(或播放相视)边写(放)边对“崇、岁、玄、夜”进行结构、用笔的分解分析

“崇”字为上下结构,山字头三竖略向左斜,竖折的竖画和横画分开两笔写成:中间的宝盖向右伸展:下部“示”的竖钩与山字头的竖在同一中心线上,左右两点相互呼应。

“岁”字为上下结构,山字头三竖略向左斜,竖折的竖画和横画分开两笔写成:下部笔画较多,注意穿插和避让,应写得紧凑一些,斜钩向右下伸展。“玄”字为上下结构,京字头点居横中,为竖点;下部的撇折起笔不碰到横画,末笔的点画饱满圆润。

“夜”字为上下结构,上合下开;京字头点居横中,为侧点下部的单人撇画向左伸展,“夕”笔画紧凑,末笔捺画伸展。

(2)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重点指导。(3)对部分优秀作业进行投影,学生点评,教师穿插指导。(4)总结书写规律:山字头与京字头的宽窄应与下部协调配合

三、拓展延伸

1.拓展训练: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玄、夜、言”,请学生比一比不同书法家书写京字头的特点。2.了解《礼器碑》。

(1)出示《礼器碑》,请学生欣赏。

(2)请学生说说看了《礼器碑》的感受。

(3)教师介绍《礼器碑》,帮助学生了解《礼器碑》刻立的时间、背景以及书写风格。

四、自主练习

1.请学生观察“岑、岂、亭、京”四字,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岑”字为上下结构,山字头较小,“今”部的舒展,最后一笔为短竖。

“岂”字为上下结构,山字头竖画较为倾斜,最后一写作短撒:下部“豆”的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二,注意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口”较扁,末笔横画伸展,托起上面部分。

“亭”字为上下结构,京字头比中间的秃宝盖窄:末笔与首笔点在同一中心线上,出钩较长。

“京”字为上下结构,京字头点居横中,横画伸展;下部“曰”上宽下窄,“小”的竖钩与首笔点中心对正,左右两点分得较开,呈八字形,相互呼应。2.学生临习“岑、岂、亭、京”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山字头和京字头的写法,并且在书写相关的字时感受到了山字头和京字头的变化和运用。3.清洁、整理学具。

第四篇:西泠印社部分书法篆刻名家

西泠印社部分书法篆刻名家

邵裴子(1884—1968),原名闻泰,又名长光。浙江杭州人。西泠印社社员,理事。幼丧父,依靠母亲刺绣度日,16岁进学,19岁中举人。后入上海南洋公学经济特课班学习英文三年,又以官费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经济。1909年学成回国,历任浙江省高等学堂英文教习、教务长、校长。1913年去北京,在财政部任职,兼政治大学英文教授及教务长。北伐前夕返回杭州,应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之聘,任浙大教授,继任文理学院院长,1928年接任浙大校长。1935年离开浙大,赋闲杭州,专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和校对书籍。抗战期间,任浙江省临时参议会副会长。

解放后,邵裴子先后当选为浙江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民革后,任民革浙江省副主委、中央委员。曾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对于古代美术品之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多所贡献。善书法,最擅行楷,清劲挺秀,饶唐人韵味。精鉴赏,尤深于识别陶瓷。编有《宋诗三百首》,撰有《唐诗绝句选》、《林和靖附林和靖事》等。

陈锡均(1879—1963)字伯衡,江苏淮阴人,住杭州,室名“石墨楼”。西泠印社社员。曾任浙江寿昌县知事、绍兴酒捐局局长等职。喜藏碑帖与金石书籍,罗致碑帖声名籍甚,为研究碑版专家,识者及同好咸奉若祭酒,由是博得“黑老虎”魁首之雅谑。此喻虽欠雅训,亦实至名归之定评。其所藏碑帖每种均亲自考证或题识,不下数千种。诸如《司马温公家人卦》、吴越钱鏐《凤凰山排衙石刻诗》、吴越王钱弘俶《金涂塔铭文》、《杭州石物洞造像拓本》五十八种、《桐庐县令独孤勉等题名》、《葛洪处州南明山题字》等珍品均有收藏。伯衡先生解放前任浙江通志馆编纂。1950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任常务委员,从事碑碣及拓本之鉴别整理。1953年转职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曾著有《碑版金石录》、《历代篆书石刻目录》(不分卷)以志心得,迄未付梓,甚为可惜。又著有《金石述阐》、《枫树山房帖目主编》等。

伯衡先生去世后,所藏碑帖二十六大箱,于1963年经王松泉介绍全部捐给浙江图书馆,获奖金3千元。剩余之金石善本书及古代现代名人书画册页、砚台、图章、玉器瓷器尚很多,惜在“文革”时被抄达六次之多,所有文物均被抄殆尽。至1985年落实政策,所抄之物可以认领收回。唯伯衡先生大世兄,系外科医生,不识家中所有文物,且人又老实,去认领二次,均认领不到一物归来。其时本人又

奉命出国为外国人治病,需时二年。其母言:只要家中大小平安,被抄之物都是身外之物,能领到收回一点当然好,如认领不到也只好作罢,不必耿耿于怀。就此放弃认领。叹几代收藏,从此家中一无旧物宜!

潘天寿(1898—1971),原名天授,字颐,号阿寿、寿者,别署三门湾人、大颐寿者、颐者、懒道人,室名无谓斋、止无室、止止堂、听天阁。浙江海宁人。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画家、印学家、学者。27岁时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中国画室教授,曾著《中国绘画史》,以后曾担任上海美专等高级美术学院的教授、主任和校长。擅画写意花鸟和山水,一扫清后一百年间陈陈相印的媚俗画风。破常规,创新格,布局敢于造险、破险,笔墨浓重豪放,有金石味,色彩单纯,气势雄阔。其指墨画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建国后历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前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画领域中屈指可数的大师之一。编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论随笔》、《中国书法讲义》、《治印纵谈》、《顾恺之研究》等。

齐 璜(1863—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篆刻齐派创始人。解放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早年曾为木工,二十七岁起习书画篆刻,刻苦自励,中年后五次出游南北交友访艺,1919年起定居北京。篆刻初学浙派,后取法汉凿印,采用“天发神谶碑”等方折字发入印,布局齐肆朴茂,单刀侧锋直下,痛快劲辣,自创一家,称誉印坛。有《齐白石印存》、《齐白石诗文篆刻集》等著述多种。

张鲁庵(1901—1962)1901年生,字炎夫,号幼蕉。浙江慈溪人。西泠印社社员。精篆刻又以善制印泥名驰遐迩。其时北京有徐正庵者,亦善印泥著闻,两岐并峙,曾有“南张北徐”之雅誉。鲁庵先生癖嗜历代名家印谱,广收博集,积有四百余家,可谓集印谱之大成,颇少可与之抗衡者。其藏书中尤足珍者,有传世不多之明版善本,韫椟而藏鲜肯出示。另从事历代印章实物之收藏,日积月累得四千余方,其中有少见之何雪渔先辈印章二十方,鲁庵先生特拓为专集;所藏“放情诗酒”一印,系杭州著名金石收藏大家魏稼孙旧物。鲁庵先生治印在民国20年(1931年),始学赵次闲及西泠诸家,后乃以邓完白氏为依归,尝以重金购得邓氏燕翼堂五面印,所以宠之备至。鲁庵刻印行世者,有《仿邓完白山人印谱》两卷(民国21年影印)、《鲁庵印选》、《鲁庵印谱》。另辑有《寄黟山人印存》、《横云山氏印聚》、《金罍印摭》、《钟矞中印存》、《完白山人印谱》等。鲁庵先生与余杭褚德彝(字礼堂)哲嗣保衡曾辑礼堂遗印百方,冠名曰《松窗遗印》两册,以精工精拓而付剞劂,仅拓引四十部,得之者珍如瑰宝。鲁庵先生乐于助人,人若相识告贷,凡丧葬者有求必应;而如若婚事呼将,辄拒不置理,此为其处世之哲理。鲁庵先生作古后,家属悉将所藏印章印谱,捐献给西泠印社。秦康祥(1914——1968),字彦冲,原名仲祥。浙江宁波人,居上海。西泠印社社员。擅诗文书画,亦精鼓琴,工金石篆刻,以收藏名竹刻、印章等驰名海内。嗜印之深,功力之勤,堪张鲁庵相匹,广事收藏古玺印、名家印三千余方,并编拓成谱,有《睿识阁古铜印谱》十卷,《唐石斋花押印》四卷,自用印辑成《濮尊朱佛斋印印》,另有《竹刻集拓》、《竹人三録》、《藏竹小记》,与王福庵、孙智敏合编《西泠印社志稿》,后编《西泠印社小志》并出资发行。

孙智敏(1881——1961)字廑才,浙江杭州人,清光绪癸卯科翰林,任翰林院编修。宣统元年(1909年)任浙江图书馆会办。辛亥(1911年)后任建德、龙游两县知县,又任杭州高等学校监督、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之江大学文理学院教授、青岛市政府秘书。喜藏书。三十年代后,从事教育工作或以卖字、卖文为生。长骈文,善作诗。著有《知足居文存》《知足居诗存》《知足居联语录存》

等。擅书法,所书均清代通行之馆阁体,方整清秀,字如其人。如亲友向其求墨宝者,无不应命。孙智敏故世后,藏书由家人陆续售完。其早时曾和钱塘丁辅之、仁和叶为铭、王寿祺三人同辑《西泠印社志》,并由孙作序,惜散失。其著述尚多,惜均未付印而遭散失。

韩登安(1905——1976),名竞,一字铮,号耿斋、印农。浙江萧山人,居杭州。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五十年代前后任西泠印社总干事,东皋雅集总干事,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精篆隶,尤以玉筋篆著名。善刻 印,所刻细朱文,人称绝艺。酷嗜浙派,间仿皖派,与王福厂交善,画亦清秀淡逸。编著有《登安印存》118册,《登安集拓金石图》、《明清印篆选录》、《西泠印社胜迹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留痕》、《增补作篆通假》、《毛泽东诗词刻石》、《岁华集印谱》等。

诸乐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乐

三、希斋,别号南屿山人,浙江孝丰县人。闻韵弟吴缶入室弟子。善书画,工篆刻,尤长花卉,精于篆书,对石鼓钻研尤深。作风均似其师。初为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及国立艺专教授,后任中国美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

余任天(1903—1984),号天庐,浙江诸暨县人,居杭州。善画山水,先从西画入手,后致力传统笔墨,天分高,魄力大,吸收性强,故能于写生山水中以古法行之,构成现实性的巨幅创作。精篆刻,潘天寿部分用印皆出其手。山水花卉人物皆精到,在现代风格上颇有成就。

唐源邺(1886—1969)字李候、蒲佣,号醉农、醉龙,又号韭园,别号醉石、醉石山农,晚年称醉翁。湖南长沙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七岁丧父,十三岁随外祖父李黼耀宦游杭州。喜金石碑拓印谱,研习鉴赏,博古多识。善汉隶,气息高古沉雄,名重一时。治印尤宗秦汉,继浙派印艺真谛,尽去浮习,凝重宽博,苍秀浑厚,为振兴浙派印坛主将之一。韩登安称之为清代以后第一人。曾应马衡之邀赴京任故宫博物院顾问,审定文物。后任中央印铸局技正。解放后任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湖北东湖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著有《唐醉石印存》、《醉石山农印稿》、《唐醉石专集》、《醉翁印最》、《急就篇印谱》、《唐醉石自用印印存 》等。

唐醉石篆刻作品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广平、一琴,号漱筒,又号瘦桐,字秋宾;丧母后改名哀,字哀公,又字惜霜;留学日本改名岸,号叔同、息霜,又字微阳,号黄昏老人;出家后法名演音,又署演银和尚,简署音,号弘一。浙江平湖人。著名画家、诗人、音乐家、美术家和教育家。于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为我国近代高僧。钱君匋(1907—1998),原名玉堂,曾用名玉棠、豫堂、敬堂、涵、冰壶生。浙江桐乡人,居上海。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其书法涉猎广泛,兼取博收,擅多种书体,尤长汉简帛书自具风貌,篆刻功底深厚,治印以万计,风格多样,力能扛鼎,善刻巨印长跋,鹤立印坛,名烁中外。亦擅国画,以花卉见长。此外,散文、评论、新旧体诗、作曲、教育、收藏鉴赏、翻译、出版、书籍装帧,广泛涉猎并见成果,同辈中比肩者无多。曾任上海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美术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美术教育研究会顾问,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君匋艺术院院长。编著有《摘花》、《中国民歌选》、《小学校音乐集》、《水晶座》、《君匋诗集》、《蝴蝶鞋》、《战地行脚》、《钱君匋篆刻选》、《钱君匋印存》二册、《君匋印选》、《长征印谱》、《鲁迅笔名印谱》、《茅盾印谱》、《钱君匋长跋巨印选》等。

陈从周(1918—1998),浙江杭州人,原名郁文,室名随月楼。著名古建筑家、园艺家,又工于书画,为张大千早年入室弟子,梅兰竹菊等皆专,1952年任同济、之江大学教授,曾为博士生导师。有多种刊物出版。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方去疾(1922—2001),又名超,原名文俊,字正孚、季君,别署四角亭长。浙江温州人,居上海。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印学家、篆刻家、鉴赏家,印宗秦汉,每多独到。于篆刻、印学,笃学深思,继古创新,以秦篆为体,欹侧求险,别开生面,得前人之未传(韩天衡语)。搜集整理,鉴别数十种印谱孤本以出版。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常委等职。著有《去疾印存》等。

阮性山(生卒不详),号木石,杭州人。诗、书、画皆精,擅花卉,尤长梅竹,格调高古,墨彩雅致。均有清韵逸致。中年因病致聋,只专心绘事,忘世绝俗,与人作笔谈,颇趣,盖心慧者也。惜耳病不易世人交往,反埋声名矣。

吴幼潜(1904—1971),原名熊生,又名熊、德光,字蟠蜚,号持华。浙江绍兴人,居上海。西泠印社社员。吴隐次子,能刻印擅镌碑,出版过数十种印谱。

吴振平(1907—1979),原名锦生,又名珑,字儋山,号龢庵。浙江绍兴人,居上海。西泠印社社员。吴隐三子,工画山水,能篆刻,善鼓琴,精制印泥,编有《小鉥印存》等。1982年其家属将160余册印谱珍品捐献西泠印社收藏。

丁立中(1866—1920)字和甫,杭州人,清“八千卷楼”主丁丙(松生)先生哲嗣。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举人。能世其家学,富藏书。编有《丁氏八千卷书目》二十卷十册(铅字排印,民国21年出版);并有《禾庐诗》(全集排印六册)及《松生府君年谱》等著述;又辑《宜堂类录要》计二十二册,《禾庐新百咏》三卷。光绪丁未(1907)因经商失败,亏欠公帑,尽鬻家产抵偿,所藏八千卷善本书,以七万元代价全部出售给江南图书馆。乡邦文献,遗惠石头城,洵非始料未及。然归国家收藏,胜于吴兴皕宋楼陆氏之贩诸东瀛实多矣!

汪曼峰(生卒不详),一作虿锋,名嵚,杭州人。民国成立后第一任杭县知事。对于杭州市政最初的基本建设,多所规划。兴办学校,启迪后进。博学嗜古,善诗文书法,擅写行书,笔致劲挺,姿势开张,著名于时。提倡职业性的工艺美术,造就许多精刻精拓碑版的技术人才,以资继承传统的技巧于不坠,颇有功绩。西泠印社其时景观建筑多尽力赞助。民国10余年卒,年约五十许。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鼎堂,常用的笔名有麦克昂等。四川乐山沙湾镇人,是中国的文化巨人,他一生向往光明,追求革命,一生激昂跌宕,充满传奇色彩。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文联主席。著作等身。他在生前,足迹遍及全世界、全中国。临终前,留下遗言,将骨灰撒在大寨。

孙慕唐(生卒不详),字天水,浙江吴兴人。昔从事外交界及交通界,现为浙江文史研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究馆馆员。善书画,尤工山水,亦能古琴。

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1915年至1921年就读于杭州省立第一师范(今杭高),1927年秋,应邀在浙江图书馆整理《四库全书》。曹聚仁是20世纪在众多方面都有重大影响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既是一位名教授、名记者、名编辑、名作家,也是 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学。他一生著作等身,创下了诸多中国新闻采访、编辑出版方面的第一,留下了四千余万文字,代表作《国学概念》、《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文坛五十年》、《鲁迅评传》、《听涛室人物谈》、《上海春秋》、《万里行记》、《我与我的世界》等。作为记者,他出入抗日前线,发表过不少激励人心的消息和通讯。作为教育工作者,他20多岁就当上教授,讲授国学、史学和新闻学。培养了好几代文学和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为祖国的统一做了大量的秘密工作,被周总理尊为“爱国人士”,受到毛泽东、陈毅等中央领导的 接见和赞许,被罗青长称赞为“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人。

阮毅成(1905—1989)学名冠华,字思宁,晚年自号适庐老人。江苏兴化人。诗人,律师。其伯父阮性存为我国早期法学名家,民国初期任杭县律师会长,北伐时任浙江省司法厅长。阮毅成幼年随伯父在杭州读书,中学毕业后,任杭县地方法院帮办推事,经陈叔通资助游学法国,回国后任教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兼主任,金华行政督察专员,抗战时期任浙江省民政厅长。1949年迁居台北。故后,其子遵嘱,奉请牌位,入寄杭州灵隐寺。一生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奖掖后学,公余笔耕不辍,著有《三句不离本“杭”》、《毅成诗稿》等。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号谢邻,晚号瞿髯。浙江温州人。杭州大学教授,词学家、诗词作家、教育家。被学术界誉为“一代词宗”。一生著述宏富,发表有《白石歌曲谱辨》、《天风阁学词日记》共计26部。

郭仲选(1919—),山东临沂人,居杭州,1992年起任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著名书法家。行书流畅,雅俗共赏,柔美见胜,矫健苍秀。极富韵致,人称“郭体”,江南各地胜景,多有题迹。早年从政,曾任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受浙江省表彰的德艺双馨老文艺家。主编《今古谈》杂志,著有《夕阳轩书画集》。

叶一苇(1918—)字航元,号纵如,浙江武义人,居杭州。西泠印社理事。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印学家、诗人。从事教育工作,现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武义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受浙江省表彰的德艺双馨老文艺家,著有《一苇印踪》、《一苇诗词选》、《中国篆刻史》、《篆刻丛谈》、《篆刻丛谈续集》、《中国的篆刻艺术与技巧》、《一苇印话》、《诗经三首篆刻》、《一苇印论集》等。

高式熊(1921—),名廷肃,浙江鄞县人。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印学家。真草隶篆四体皆擅,篆书尤精,其篆刻出入秦汉宋元,朴厚静穆,清俊婉丽,功力深厚。现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编有《张鲁庵所藏印谱目录》一册四卷,《 篆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刻存景》、《西泠印社同人印传》、《式熊印稿》等。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

第五篇: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从形式上说,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也可以说是智测无涯,固也无涯,具以风神气者为居上,奸于功用者居下,其中之奥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书冥之间”。由是观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无声之间,无形之相。

对于书法艺术欣赏,可谓见仁见智;但既要欣赏,就要有客观的书法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真正的书法艺术欣赏就是要了解书法作品客观存在的艺术价值;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探索不同的价值,各家知言,相互辉映、相互补充,就会逐渐接近作品的全貌。通过不断的鉴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拓展视野,更重要的是:前人经验的累积,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吸取精华,作为研习与创作的借鉴。真正的书法欣赏也就是书法艺术的再创造,书法欣赏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气韵等等。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透过艺术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因而理隐而意深,或寄以骋从横知志:或托以散郁结知怀,使作品表现出韵味、风姿与气式,亦所谓“笔情墨趣”。

书法是线的艺术,书法的线条,具有生命的律动感,点画活跃灵动,力求依于笔、本乎道、通于神、达乎气,化实象为空灵,从有限中游离出无限,传达一种超越于线条之外不可言喻的思想,飘忽即逝的意绪和直指心性的生命风神。书法之线关乎人的心灵,生命是自由的不断展开的过程,书法则是生命创造活动中最自由、最简约的形式。书法通过点线的律动成为揭示精神世界的有效形式,书法艺术不断的开启着各个时代人们审美的新维度,并使其心性自由的随着精神解放,在黑白构成的世界中不断的展开并升华。欣赏书法作品,不仅注意形质的学识修养的欣赏,而且通过字里行间也可欣赏到作者的审美意识,如典雅的、质朴的、豪放的、爽丽的都一一展现在作品之中,通过其点画型态的自然表述,而美感尽现,如点如坠石、横若阵云、竖有向背、转同折钗等等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美的享受,使审美趋向更加人性化。

综合所述,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交流中更放异彩,并将继续保持其古老而又年轻的魅力。

书法鉴赏的论文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惟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书法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一)书法展现传统精神

《兰亭阁序》的作者王羲之是我从小就认识的并被灌输为最伟大的书法家,而《兰亭阁序》也成了行书的绝品。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从《晋书》这段文字的记载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王羲之隐逸以后的生活。他和他的朋友们在江南的青山绿水间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欢愉。这也正是数千年文人所推崇的。王羲之的飘逸自然,张旭的洒脱无拘,颜真卿的钢筋有力。无一不显出了中国文化的真谛。书法的工巧,若汉隶《曹全碑》; 书法的天真,若苏轼《丰乐亭记》; 书法的自然,若《兰亭阁序》; 书法的方正`丰润`紧接`宽博`雄浑。。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书法的那种精神性,最感染人的就是书写者的那个精神性,在作品里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激动人心、感人至深,让人千古人同此心的那种东西他们抓住了,我以为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灵魂,那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动人的因素。

(二)书法在政治上的地位

打开一部部中国书法史书和一卷卷前贤法帖珍品,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一些特殊人物的影子。然而这些人物在中国书法史上起的作用却绝不像影子一样无足轻重,他们的力量和影响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比拟的,他们就是那些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

书法是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前的必修课,它甚至关乎着一国之君的脸面和尊严。长期的笔墨研习,增长了帝王的书写能力和欣赏能力。即使是那些金戈铁马打下江山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统治地位的稳固,他们也必须学习接受汉族传统文化。唐太宗`乾隆都是对书法极度的喜爱。

而书法一直也是封建士大夫的最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无一没为官进爵的。王羲之,右将军。苏轼,丞相。。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闻名的大奸臣的书法也是同样受人称赞的,可能其中的一部分是想借助书法的手段来达到不轨的目的,这也恰恰说明了书法在政治上的地位。

不断地改朝换代,中国书法艺术仍然能够沿着自己的艺术轨迹继续发展。3 帝王和王宫大臣们对于书法的兴趣或轻或重,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也许他们有的人是珍爱艺术,有的人是附庸风雅,有的人是出于政治需要,还有的人是出于装点门面。但是作为书法本体来说,帝王的重视与否确是非常重要的。《三》书法的物质价值

中国子民素来有收集的嗜好,而书法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项,1000年前的唐太宗就是收集到王羲之的《兰亭阁》,并最终将其带入自己的帝王墓。

除却有特殊层次含义的书法作品,如帝王的作品(其价值含有帝王特色,故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其他的名品在现在的价值应该也可以看出书法作品的物质价值。有四个字来形容就一字千金。单就这一点启示就足以说明书法在传统文化的地位。

书法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令我们无限追思和景仰的笔墨宝卷,更重要的是留给了我们一笔沉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财富。站在它的面前,我们应该感到无限的欣慰和幸福,因为每当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我们都可以随时去瞻仰去体会那份古朴优雅和那份博大深邃。

无论是勤学苦练的求索,还是心手两忘的抒怀,无论是浪情恣肆的狂放,还是温文尔雅的内敛。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已经经过漫长 4 的积淀代代相传,浸透在了民族久远的血液之中。透过那变幻万千的点线形式,我们似乎看到了那种沉浸于笔底,洋溢于案头的生命存在 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书法创作成为书家心灵世界的展现,传统文人们自觉地将书法纳入“正人心”的轨道,书法就成了地道的身心修养、人格完善的过程。虽然作为实用性书写工具的毛笔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却保留了下来,它那独具的神韵、百读不厌的气质,至今依然令人倾倒、令人陶醉。千年书法的历史不仅仅是这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的流传史,伴随着文人们的笔墨纸砚流淌千年的毫无疑问应该是那千古不变的翰墨精神。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鉴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包括了解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等。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作用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纵观古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制约和支配。中国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而中国汉字在书法实用性上也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艺术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西周历王—奴隶社会中后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左右)金文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唐朝的狂草书法艺术的出现为标志。再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上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实用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汉代——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200—300年左右)汉隶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东汉、东晋——封建社会时期(100—400年左右)行草书的出现为标志。再次是汉字在实用性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唐朝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颜、欧、柳诸楷书的出现为标志。艺术是生命和真理的化身;书法艺术是表现纯真思想感情和宇宙精神的手段。谁能够借助书法艺术的形式,从而达到表现出宇宙人生真谛的目的,谁才有资格称为书法大师或书法家。从而提供鉴赏作品与方法。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草书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中国书法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王羲之看鹅在水里游、在岸上走。他看鹅的形体姿态跟书法有关系,他把鹅的线条吸取到在书法里。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他看当时的最有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魂托舞,他有悟于书法。大书法家怀素在旅途中听到嘉陵江水的水声,有悟于书法,对书法有感悟。著名的篆书家李阳冰,他甚至声称他对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得,这就叫放射式感悟。然后你把这些感悟,都作为奇妙的添加剂,统统用到书法创作与鉴赏的化合过程中,也就是想像过程当中来,你把它都用到书法创作和鉴赏中来,使得他创作出来的书法形象,成为更加高级的、更加精密的化合物,鉴赏更加精确到位,这就叫聚焦式想像。我们可能会说,别人把书法家的想像说得这么神,我在王羲之书法里我也没看到鹅的形象,张旭的书法我也没看到公孙大娘跳舞,怀素书法我更加听不见嘉陵江水的水声。你要知道这个书法家的想像他并不是把万事万物的形象生硬地、简单地搬到书法创作中来。这种简单、生硬地照搬,它只能造成艺术的分裂。他是通过精深的形象思维,把各种事物具有美的特征的线条、结构、姿致、风度、神情、韵律等等因素经过提炼,转化、熔铸到书法艺术当中。它和简单地拼凑、堆积、杂糅大不相同。从这些故事中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鉴赏书法,关注生活中的书法现象。往往关于书法的故事就会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典故。像智永和尚,隋末唐初人,书圣王羲之的第64代孙。其练字非常刻苦。据说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阁楼上30年不下来。干什么?写字!笔一支接着一支的用完,一筐接着一筐地把用坏的笔装起来。最后,装了满满四大筐之多。于是,他把这些坏笔埋到后院,而成一土丘。这就是,“智永练字,退笔成冢”典故的由来。这样,他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于是,向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求字的人太多了,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坏了。故而,他就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这就是,“铁门槛”典故的由来。常听人说,你的“墨水”太少了,要喝点“墨水”啊!大家知道,这里的“墨水”是借代,指的是“文化水平”。一个有趣的故事便是历史上有人喝墨水。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他在练习写毛笔字时,常常入迷。他写啊,写啊,一天又一天,坚持不懈,忘了疲劳,忘了饥渴。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历史上关于书法的故事很多,细细品味总是有益处的,就现在来说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和鉴赏水平。

下载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欣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欣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泠印社-五年级上册书法第5课

    第5课 四点底与皿字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四点底与皿字底的书写要领,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能临写好“无、烈、盖、盘”四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

    西泠印社-五年级上册书法第3课

    第3课 集字临摹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 2.集字创作“中国梦”三字书法作品,掌握“中国梦”三的书写特点。 3.感悟习总书记的“伟大中国梦”,体验中......

    苏教版西泠印社出版社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第一课 摹帖与临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

    西泠印社 五年级下册书法第四课(共5则)

    第四课 人字头与登子头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人字头与登字头的书写要领,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能临写好“金、翕、登、发”四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

    书法欣赏论文

    书法欣赏论文 姓名:XXX 序号:190 学号:1307021XX 课程:书法欣赏 指导老师:吴勇 文章摘要: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是最重要的代表。在建立中国文化体系的过程中,书法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书......

    汉字书法欣赏

    《汉字书法欣赏》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古代书法艺术欣赏,增进对汉字源流的认识和了解。 2、感受汉字的美感,增强学生对汉字书法的兴趣,。 3、感受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

    书法艺术作品欣赏

    书法欣赏要点《书法艺术作品欣赏[导读] 学习书法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它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书法的书写方法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描摹,临写,背临,创作 2010年04月02日 整理:书......

    书法欣赏[精选]

    书法欣赏 孙中山书法欣赏 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66——1925)早年立志反清,任同盟会总理。确立了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逝世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