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不能走拼音化

时间:2019-05-15 04:2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字不能走拼音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字不能走拼音化》。

第一篇:汉字不能走拼音化

研 究课程名称:论文题目:学院名称:专 业:姓 名:学 号:

生 课 程 论 文

文字学 拼音化不是汉字的未来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 张 雪 2013年7 月

2012020351

拼音化不是汉字的未来

摘 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近年来,关于汉字是否应走拼音化道路的争论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从文字发展的规律及汉字本身的特点对汉字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汉字作为汉民族的书写符号,有着它自身的规律与优势,不会也不能走拼音化的道路。关键词:汉字 拼音化 规律

60年来,汉字规范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关于汉字改革的方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汉字的未来是否走向拼音化的争论也随着汉字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愈演愈烈。

汉字拼音化的主张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这一百多年里几乎没有中断过。这首要数赵元任和他的《国语罗马字方案》 , 其次是瞿秋白和他的《中国拉丁字母方案》。建国后汉语新文字也作很多尝试,其中以文改会于1955年创制的《汉语拼音方案》和袁晓园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创制的《方块式拼音汉字》为代表。可以说几乎每一步关于汉字的改革,就伴随着拼音化的更进一步。

主张拼音化的学者支持汉字拼音化的原因有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为文字的发展规律是从表形发展到表意,最终过渡到表音。他们认为汉字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象形文字描绘事物的形状,会意文字揣摸字的大意,后来人们创造出形声字,又用假借的方法纯粹以音表意,这些都是汉字向拼音化方向发展的表现。他们还认为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对汉字的重大变革证明了汉字是可以进行拼音化改革的。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为汉字本身具有表音表意的局限性,具有难认难写的障碍。虽然是表意文字,但很多汉字并不能从字面看出其准确的意义;形声字虽然占汉字绝大多数,但人们并不能据此断定大量形声字的读音;汉字笔画繁多复杂难以掌握。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汉字用于机械化和信息化处理比较难,用于国际化交流比较难。目前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惟独汉字是个例外,因而将会防碍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对上述主张汉字退出历史舞台,以拼音字母取代之的观点,我个人持不同意见。

1、从文字发展规律上看,对文字发展三段论应正确认识。文字发展三段论是从生物进化论引申而来的,但至少对生物进化模式的片面理解。生物种系的进化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有如一棵树的成长,既有树干的延续,也有树干的分枝。生物进化既有前进的进化,其结果是造成生物等级从低级到高级;也有分支的进化,其结果是原物种突变,新物种产生。环境的剧烈变化是分支进化发生的原因。日本利用汉字的笔画变形,创造了纯粹表音的假名(音节文字),是在表意文字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而产生的新的文字分类单元。表音文字是表意文字的突变形式,两者之间是分支进化关系,并没有等级高低的区别。王宁先生就提出了区别于三段论的两趋向的观点,他认为语言的特点决定文字类型,文字发展与它记录的语言结构相关,文字并不只是只有一套共同的发展规律。文字发展呈现出两种不同趋向,即表意文字在向前进化的过程中,侧重于“音”的民族把它发展成拼音文字,侧重于“义”的民族选择留在表意体系中继续向前发展,彼此没有优劣之分。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汉字作为记录语义型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其发展始终会坚持它的表意趋向。

2、从汉民族交际的需要来看,汉字最适合汉语。首先,汉语语素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其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词素的数量要比音节多好多倍,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同音词。通常一个音节能够记录不同的词,如ji这个音节可以辨识积、基、机、讥等不同意义的词,若实现拼音化,这些原用字形区别的不同的词素也就无法识别,势必给汉语的运用带来混乱。其次,汉语中有大量的形声字,约占所有汉字的80%以上,形声字使汉字本身具有了表音功能,由于采用了音意结合表示词素的方法,使构成汉字的基本符号大大减少。而表音文字,如英语,虽然只有26个字母,但是这些字母所组成的单词量远比汉字的数量要多的多。再次,汉语使用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因为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所以不同方言的人阅读时并不一定读出标准音,用自己的方言读音同样能理解,若使用拼音文字,不但方言之间,甚至同一方言内的人也可能难以辨认,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国家统一。

3、从汉文化的传承来看,汉字是对汉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没有被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越千年而存,汉字极强的承载功能使汉字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机和活力。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和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如出一辙,此外,方块字的字形特点和横平竖直的笔画特点,也体现了中国人崇尚“宁折不屈”的道德观。而拼音文字,几乎仅仅为了记录语音而设,而语音的差异造成文字难以固定,其表意功能也就大打折扣,英语在数百年里因语音的变化而面目全非,这对古文化遗产的继承极为不力。

4、从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来看,汉字的应用并不比拼音文字逊色。不可否认,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未来的交流中,哪一种语言最易于计算机信息化,传输最便捷,最利于交流,就最有前途。首先从汉字的凝定性来看,它不会因为时间推移造成的发音的不同而改变字形,不会出现英语因发音的变化而拼写变化的情况,这在计算机语言的使用中极为重要。其次,经过众多学者的多年的不懈努力,汉字信息化已取得很大成果,尤其是汉字输入方面,五笔字型输入法使得汉字比拼音文字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分钟可达到300多个,另外郑码、紫光灯方法各有千秋;而且据科学家预测,未来信息传输的趋势的图形传输,这也与汉字最为接近。

综上所述,汉字发展的未来不会也没有必要走向拼音化。单通道联结是文字进化的低级阶段,双通道联结是文字进化的高级阶段,文字从形与音、义的单通道联结前进到双通道联结是文字发展的普遍规律。最初的表音文字仍然属于单通道联结,是表意文字为了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分支进化突变的结果。不能单凭出现时间的早晚做出先进与落后的判断,关键要看文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结状态。无论是留在表意体系中的汉字,还是突变为表音的文字,在文字发展的现阶段,形与音、义之间都建立了联结,这是文字最理想的状态。文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如何巩固形、音、义之间的联结,而汉字就是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作为世界上最古老与成熟且具有突出优越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文字,并非拼音文字所能代替,同时作为最适合汉语交际、最适合汉文化传承、最具有科学性的文字,也是拼音文字所无法比拟。

参考文献:

[1]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M].北京:北京改革出版社,1979 [2]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树辉.试论汉字改革的方向和途径[J]新疆工程学院学报,2000 [4]陈建峰.汉字拼音化之我见[J]井冈山师范学院报,2002

第二篇:汉语拼音化

汉语拼音化

汉语拼音化的利与弊

汉语拼音化的失败原因

汉语发展历经几千年,从最早殷商的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到后来的繁体字、简体字,最近网上有出现一阵拼音风,大家一个劲的打拼音字母,赶时髦,后来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汉语拼音化在中国大地上曾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汉语拼音化的产生与覆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

在1951年,毛泽东就指出:“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但是,究竟采用什么形式的拼音方案,他本人也是经过了反复斟酌的。毛泽东到苏联访问时,斯大林曾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字母。毛泽东回到北京之后,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制订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同时,上海的新文字研究会停止推广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产生。

1955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设立了“拼音方案委员会”,开始设计汉语拼音方案,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6年2月1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个草案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5个新字母,以便实现“一字一音”,不用辨读和双字母。草案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955年10月15日,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的。会议之后,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向毛泽东提议采用拉丁字母,毛泽东表示同意并在中央开会通过。

经过一系列努力,《汉语拼音方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得到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规范化普通话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这个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别是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的优点,它是我国三百多年拼音字母运动的结晶,是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拼音方案经验的总结,比任何历史上一个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汉语拼音方案》自制订以来,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用于给汉字注音:从1958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采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接着,中学教科书、字典、词典以及通俗读物、扫盲课本也采用汉语拼音注音。社会各界都掀起一股“

汉语拼音”的热潮。

②用于教学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陆续出版了利用汉语拼音编写的普通话教材、读物、字典、词典,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进行全面训练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③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书刊的索引。75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用汉语拼音排序,正文的每一个条目都注上了汉语拼音。

④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我国已经有壮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僳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相一致的字母形式。

⑤用于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汉字的领域:《汉语拼音方案》为盲文的点字和聋哑人的手语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汉语拼音还可用于手旗通讯、灯光通信中,用同汉语拼音字母对应的手旗讯号或灯光符号来传递信息。在电子计算机输入汉字方面,拼音输入法是一种最为普及的输入方法。

汉语拼音被相继采用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以及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中国专有词语的国际标准。由此,《汉语拼音方案》从中国标准发展成为国际标准。

现代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建立

为了适应社会各个领域应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实际需要,我国从70年代开始,就着手研究汉语拼音正词法问题。

在经历了清末的切音字运动、民国初年的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30年代初期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之后,由于在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制定上所积累的多方面经验,于1982年正式成立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委员会提出,汉语拼音正词法应该以现代汉语语法中定义的词作为正词法的拼写单位,同时也要照顾到阅读和理解的方便,并且要照顾到某些国际上拼写的习惯。同时,该委员会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以及大量拼写试验的基础上发表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又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之最终确立。随后,在8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形势,我国在拼音化的政策上做了调整。

1986年1月,当时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导生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做了一份报告,报告完全没有提毛泽东指示的“拼音化方向”,只是谈到扩大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这意味着,我国政府放弃了毛泽东提出的“拼音化方向”的政策,汉语拼音不再被看作文字,而只是被看作是一种辅助汉字的工具。汉字是正宗的、法定的文字,而拼音不是法定的文字。因此,自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以来,拼音与汉字就不再处

于平起平坐的地位,拼音的地位是从属于汉字的,它不再是准备将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在1986年5月3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纪要》中更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汉字仍然是国家的法定文字,还要继续发挥其作用。”汉字的地位由此重新确立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章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这样,就从法律上确定了汉语拼音的地位和作用。汉语拼音在汉字教学中起了很好的作用。

汉语拼音化„„弊大于利

汉语拼音化的弊大于利。汉语拼音化曾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最终还是化为了历史的尘土,方块字顽强的生命力是他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汉语拼音化之利:

1、达到普及汉语的目的,是人只要会读就会写,绝不会出现冷僻字不会写的毛病。

2、与拉丁国家接轨,符合信息现代化的要求。

汉语拼音化之弊:

汉语拼音化之弊:

“只要说出来能听得懂,用拼音写出来就一定能看得懂”的推测并不正确。有声语言生机勃勃,它甚至还有许多“野性”,书面所以需要一套特殊体制,不仅是为了制约有声“野性”,也是因为它难以对付那种活泼性。“亿元、一元”同音,新条件下看不懂不能直录了,于是不能用拼音直接转写“亿元”,必须改写“一亿元”或“一百兆元”了。“千克”作标准计量单位是符合科学语言表达法的,但是“千”的语素作用和构词作用涉及深层语言习惯,因此它的阻力比较大。这只是一个词的变化,拼音化遇到的将是一大堆问题,它们很可能会同时爆发出来。新产生的歧义句式也需要分化,因此要在高层语言体制中做许多调整工作。那种工作的实质是去重新约定,所以需要相当长的社会实践过程。如果允许强大的汉字书面系统与它并存,新约定的需求会难以表现出来。而完全放弃汉字让它进入交际市场去自由调整,恐怕很难预料它不会陷入某种混乱状态。——这是现代信息文明大跃进中世人瞩目的重要课题。

汉语拼音化按词连写,多了一层语言信息,但是它照样缺少高层韵律信息,因此词组和句子要借助经验来辨认。实际上即使改进拼音方案,也不能反映全部语音,它不可能跟有声系统完全等价,所以它跟汉字书面语一样

,也是一个小系统。

拼音化面临的不是直接替换语音的原始任务,让它升格做拼音文字,遇到的是特殊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应付以汉字为基础的书面规范。同音词是靠汉字保护的。设法在拼音中区分它们未必能找到简单而有系统的方法,而分化、限用某些同音词的工作是在改变书面规范。

改变书面规范也需要有声语言的支持,要放弃一些说法,采用一些新的说法,难度就更大了。

有些字母标调方案是将调号放在音节之后, 虽然也不便于阅读, 但使把力还跳得过去.在很多国罗拼写中, 调号是在拼写中间, 读起来更麻烦.历史证明, ‘国罗’还不如注音符号方便.注音, 国罗并存近60年, 但人们宁用不是罗马字母的注音, 也不用国罗.大陆1958年正式颁布了拼音方案, 就等于否定废除了罗马字.80年代Taiwan政府也正式废除.Taiwan政府要求学者制定新方案, 但有两个要求: 1.不得和汉语拼音一模一样;2.不许用字母标调.失败根源„„难得群众拥护

如同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一样,汉语拼音化只能在专家和学者之中才有立足之地,广大老百姓仍然拥护着表意汉语,方块字在人们心中就是汉语的象征,不要说是突变,即使是渐变,也很难得到群众的认可

我们进行了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卷请看附录

共调查30人

赞成汉语拼音化的 2人

不赞成汉语拼音化的 28人

光看数据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某些人言词之激烈,可以说是有了保家卫国的气概。

某位说道:“仅四百多个读音就能代替数万个汉字?

纯粹是用汉语拼音能正常地使用吗?

如果重新为拼音化的汉语制定语法,还不如学英语”

还有的说道:“不支持汉语拼音化,五千年中华文化很多都蕴涵在了汉字里,放弃汉字无异于自断其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我们却要主动放弃自己的国粹,去追捧西方文明,那就只有永远做奴才。

我手头有一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现代汉语拼音文字新编》(讨论稿)不知楼主看过没有,完全是英文字母、希腊字母、国际音标、汉语旧拼音以及自造符号的混合体,用来当密码倒挺合适。”

汉字的既成事实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它是民族、社会、历史赋予的宝贵财富。汉字是世界上最稳定的文字之一,汉字支撑的书面语言在稳定中进步和演变,因此沿着既定轨道它大体上能适应不同时代的总体需求。但是,从汉字到汉语也都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于是它又不能满足每一时代的全部需要。汉字字多难学,然而它的语素音节性质和几千年的定向发展又使拼音文字难

以简单取代它。汉字的功过和汉字文化的趋向正在接受新的检验。它们的取舍将遵循什么万全的原则?维持目前汉字的字式连写,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难题几乎无法

解决,即使勉强解决,也会像现在的汉字输入一样,繁难低效。

仔细注意一下就知道,目前的汉字文本形式造成岐义的情况相当

多,有时我们还要仔细琢磨,才能不致弄错,而让计算机达到我

们一样的智能,恐怕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我们应该承认现实,不能坚持鸵鸟政策,与新的技术对抗到底。那样,吃亏的是我

们自己。

“拼音夹用汉字的“基础华文”,第一,形态上不伦不类,非驴非马,搞得人眼花缭乱,而且酷似日文文本,这样,无论从

视觉上还是感情上都是难以通过的;另外,在便于计算机处理的

角度来说,这种形式也未必有多少优势。再者,文字是追求相对

稳定的,这样的双重文字结构是难以保持比较长时期的稳定的。

在我们看来,王开杨先生所推荐的恰恰是最差,最不可取的

文本形式。

所以,我们主张:在当前,汉字文本应该采用按词分写的形

式;在将来,应该采用拼音化的按词分写形式。

中国人对于按词分写是一时不习惯的,也许开头时候会稍微

多化点时间,但是,很快就会适应的。而习惯拼音文字的人们则

不会因为空格的问题而困扰,如果不留空格,一直连续写下去,他们反而感到不可思议。我们学习外文,也没有因为空格问题为

难,为什么?因为句子本身就是由词组成的,这些词在语音流中

也是自然地分节的,便于识别和理解。

实际上,即使我们书写汉字,仔细地体味一下自己书写的过

程,虽然我们都是把汉字一个个连起来写的,但是在我们书写的

过程中,是按照语音流一个一个单词写的。正像一堵墙,看起来

是一个整体,这就像是我们的一篇文章,形式上是联成一体的。

如果仔细分析,那堵墙其实是由一块一块的砖头,用水泥或者石

灰砂浆连接成为一体的;同样,我们的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一个 的单词,按照语法规则连接而构成的。所以,在原则上,按词分

写应该不会影响思考,反而与思路一致,促进思路的清晰。

客观地说,汉字连写在历史上和现在都容易产生歧义,带来

一些麻烦,这才是更应该重视和防止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的一

个笑话,下雨了,一个店主不想留客,写了一张告示“下雨天留

客 天留我不

留。”一个客人想要住店,把告示断作:“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在实际生活中,引起这样歧义的实例

很多,只不过影响没有这么典型而已。在王开杨先生的文章中也

列举了一些。

所以,汉字的书写格式应该改变,应该按词分写,应该逐渐

养成这个好习惯。

按词分写应该作出严格的规定并且坚决贯彻实行,这是汉文

系统进一步精确化的需要。

按词分写也是每一个书写者的责任——我们写东西,是为了

让别人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那么,消除任何可能的的误解是书

写者必须做到的。作者自然要为读者考虑。

当然,这里还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哪些汉字的组

合是词?这个问题在专家那里可能还会有不少争议,这就更说明

应该搞清楚了,作为我们为之骄傲的母语,连最基本的词汇的问

题都不清楚,那我们化那么多钱,养那么多专家干什么?这也只

能证明我们学术作风浮噪和浅薄。

其实,真正要做,也不是那么困难,可以由少到多,一批一

批地确定和公布。技术难度并不大,阻力主要是传统思维和观念。

关于美观问题,首先,在准确和美观之间,我们应该挑选准

确;其次,加了空格也不能说就不美观。在清末以前,汉字文章

都是从头到尾连写在一起的,可以想象这给阅读造成多大的不便

。按照连写才美观的审美观,那时的书写格式是最美观了吧?后

来,我们引进了标点符号,文章好读,文意清晰了,但是,汉字

之间加了很多空格,还加了一些“不伦不类”的符号。如果几百

年前的某位老先生忽然活了过来,看到我们现在的文本,说不定

会痛恨疾首。可是,现在,我们不是习惯了吗?如果现在恢复我

们过去几千年一直沿用的连写,还有几个人同意呢?按词分写也

会是这样。

再说,拼音文字必须按词分写,我们却从来没有感到它们不

美观。任何改革都必然要冲击旧的习惯和观念,可能会在短时间

内使得原来习惯于旧的书写形式的人感到不方便,不习惯。但是,只要利大于弊,就应该去做,而且要快做。何况,对于一开始

就学习按词分写形式的小学生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不会感

到困惑和不习惯。让我们这些先学会了汉字的人,为后学者作一

点好事吧。

而且,句子中增加了一些空格,与语音流是一致的,在形式

上和阅读时增加了节奏感和层次感,也有助于

提高阅读和理解的

效率。以高速公路为例,完全平直的车道是不可取的,必须有意

地,人为地增加一些弯道,以免司机的视觉疲劳,发生事故。句

子中的空格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

总之,汉语文本的形式,应该改为按词分节书写,无论从科

学性,准确性,形式美,节奏感等等方面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说起缺点,可能唯一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增加了文章的长度,多用一点纸张,但是,为了文章的表述准确,为了解决汉字的“

字”和汉语的“词”关系不匹配,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汉字歧

义字符段的干扰,解决中文信息处理中“词”的切分这个中文信

息处理中高级阶段中的“瓶颈”问题,多用一点纸就是必要的牺

牲了。实际上,真正用纸比较多的人,绝大部分都在使用计算机,写初稿和修改,基本上都是无纸化作业,很多文本又是通过互

联网传递的,也是无纸化作业,正是计算机使得我们省去了大量 的纸的消耗。目前,正在探讨和解决“无纸化”办公问题,“费

纸”的问题不应该是什么大问题。

再说,费纸只是对于目前使用的汉字文本而言。如果将来实

现了拼音化,形式上使得文章长度加大了,但是因为拼音文本字

母容易识别,可以使用更小的字号,那么一张纸上可以排更多的

行数。所以,从总量上说,是否费纸,还是需要实际测算后才能

作出结论。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目前的汉字文本改为按词分写后,与未

来的拼音化文本形式没有冲突,并且为拼音化打好基础,给汉文 的未来的发展修桥铺路,使拼音化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何

分词——在汉字文本中先行解决。也许正是这一点引起反对拼音

化的一些人的警觉和恐惧,因此拒绝接受按词分写的文本改革。

其实也未必非要把两者联系到一起,如果汉字文本形式改革

后,克服了汉字原先的缺陷,能够与计算机非常和谐,那么,拼

音化也许就成为不必要的了;如果做不到这样,必须实行拼音化

才能解决,那么,即使不搞汉字文本改革,汉字依然要退出历史

舞台,被拼音汉文替代,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第三篇:走基层不能“虚应”

走基层不能“虚应”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成效显著,密切了媒体与基层的联系,锻炼了队伍,其他部门也很受益。实践证明,这项活动是完全必要的。据有关部门了解,目前大多数单位仍然继续力行,巩固和扩大已有的成果。但也有少数媒体,对走基层并不热心,对走基层的稿子处理并不精心,放松了领导,颇有“虚应”迹象。这是值得注意的。

凡事贵在坚持。“走转改”活动也要坚持下去,不应是一阵风,热闹一阵,过后照旧,这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走基层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了解下情,掌握实情,反映民情。而且情况必须力求“真”,即真实的而非虚假的、表面的。如果走基层只是蜻蜓点水,很难了解到基层真实情况。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你到基层跑得勤,和群众接触多,就由“生”变“熟”了,相互有了信任,群众就会对你掏心窝。说真话是写好报道、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干部下基层要持之以恒,要勤走勤听,不辞辛劳,多和基层干部群众交心结友。

这些年来,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变化极大,很多地方真是旧貌换新颜。随着社会进步,这种变化还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当然问题也会随之增多。如果下基层只是一年半载偶尔为之,或是走马观花地“到此一游”,既不了解它的过去历史,也不了解变化过程,那样的下基层恐怕很难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其他工作也不会有多大收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过程,都有连续性。

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争取多“挤”出些时间到基层看看,也极有必要。经常下基层的人,既熟悉基层单位的过去,又洞察现状的来龙去脉,处理起基层问题的时候,可能更为顺手稳妥。因此,常到基层走走,应成为国家干部的必修课。而对媒体工作者来说,下基层不只是写某篇报道,也是去学习锻炼、接受教育。基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基层同志埋头实干巧干苦干,不尚空谈,把党与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各自的劳动工作中,他们都是实践者。实践出真知,由点及面,自下而上,基层的经验与体会,往往能为深化改革提供支点与试点,成为解决问题的宝贵资源。

把走基层经常化、常态化,才会真正出实效、有收获。

第四篇:面试不能跟着感觉走

我曾经招聘过一个全国市场推广经理,此人曾经在非常知名的企业做过产品经理,后到某小型企业任职副总经理,人长的仪表堂堂,言语表达和沟通能力都很不错,待人接物礼貌周到。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感觉很不错的人,入职以后工作消极被动、思路贫乏,还不时抱怨企业不能提供其发挥的空间。还有一个省级销售经理,外表英俊,谈吐非凡,在面试中很快就获得了销售总监和招聘主管的青睐。可入职没多久,就被公司发现有兼职行为,而且业绩也没有丝毫起色。另有一个求职者,她的外表不能用一般来形容,估计大多数面试官会因此否决此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入职后,表现出了较高的职业素养,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深得上级和公司称赞。当然她应聘的不会是前台、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等需要经常抛头露面、展示公司形象的职位。凡此种种,无不说明通过感觉来主导的面试,会让你录用不胜任岗位的人,或者错过恰恰你需要的人。

无数理论和实践表明,靠感觉主导面试的面试官,会招到一些面试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面试高手”。但试想一下,有多少职位的任职要求仅仅是表达能力强、外表出众和出身相同呢?我们通过面试真正要找的人是那些符合任职资格要求并能做出未来预期业绩的人,而不仅仅是我们感觉较好的人。实际上,组织中的不少科研、技术、质量等能力出众的人才,可能曾经是言语木纳、沟通能力欠佳的非明星求职者,那些销售、广告、设计等业绩不凡的人才,大多都是面试官看起来比较怪异的另类求职者。也许面试官瞬间形成的不好印象(感觉),会让组织失去一个急需的顶尖人才,面试跟着感觉走的危害可见一斑。

虽然我们不推崇面试跟着感觉走,但并不是说面试中的感觉就一无是处。作为具有丰富经验的面试官的一种直觉,它仍然可以提醒我们注意考察求职者身上的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对老练的面试官来说,我们要避免的是不要让感觉成为面试进行和结果判定的主导因素,而要使它成为在客观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的一个辅助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甄选人才。我们今天很多组织之所以推崇结构化面试,除了因为它的公平性以外,还有就是它能获得求职者大量有关工作的信息,防止面试官在面试刚开始时就形成对求职者的好感觉或偏见,防止因“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影响面试的正常进行,从而让面试官在做录用决定时依靠的是大量事实的数据而不是求职者的外表、言谈等因素,面试的结果也会更加可靠。

最后,我套用曾经流行全国的一首老歌《跟着感觉走》作为文章的结尾,希望所有面试官都能为自己的组织找到合适的人才。“跟着招聘职位的任职要求走,面试官的脚步会越来越轻松,人才会离你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楚。”

原文的出处,还是比较客观的写出来了

第五篇:《不能走那条路》读书札记

《不能走那条路》读书札记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期就决定了是一个矛盾多发的故事,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福气是巨大的,农民们在长期受到地主的剥削统治下终于翻身做主人,那样的滋味只有那个时期的农民才会真正体会的到。

但是改革是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制度,但是农民心中的那种对土地的渴望并不会因为改革而消失,这也是故事的矛盾起因。主要人物有三,第一当然是东山的父亲老定,还有想卖地的张栓以及忠于组织的东山。

许多人在评论这篇文章时都从政治的角度,改革的角度来评析,但是作为一个读书的学生笔者而言,那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大背景是重要的,但是今天的我们去看这篇文章最愿意谈论的还是那个老父亲的深刻人物形象,也就是文学本身。所以在此不谈东山是怎么样的爱党,怎么样遵行党的命令,怎么样在人们都知道他的父亲是何等顽固的情况下还极力劝说。在此,对于这个平面人,笔者直接把他看作一个“律”,例如地心吸力是一个人无法逃脱的律,这里也是一样,老定被儿子这个律牢牢得控制着,他怎么样想飞上天都是难上加难。对于张栓我也不多做剖析,因为他的出境是没有出路的境地,除了卖地就是借钱,别无选者。对于老定,他就是那个最大天上的诱惑,只想脱离地心引力飞上去把他一口咬下来。这样的抽象化以后,我们再来看这个主角,他内心的心理挣扎就尤为清晰起来。起先是一个小道消息,走漏了风声,传到老定的耳朵里,他就开始心里发痒,怎么样开始在这块美地上动起脑筋来。在加上旁边想借机占便宜的小人怂恿,自己内心对于儿女的将来期望,以及自己对于土地治理的信心,还有从前的那些苦日子等等,这些一系列的因素加在一起在人的内心中,叫谁都会往上扑的。不过却有个律一直托着他,就是“不能走那条路”。起初老定是气急败坏的,因为是亲身儿子和自己对着干,何等伤心而难受,但是他一点也没有考虑到张栓家里的难处,而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所以大骂儿子不是,但又不好直接拿前砸给张栓而把地给抢下来,因为之前已经说过了,这是一个律,他逃也逃不掉,必须要面对,不解决这个律,他得了地也是不安心的。

到了末了,东山接受姊妹的指点,开始运用智慧,唤醒了父亲从前是如何受地主压迫的悲惨经历,在次成为整个故事的转折点。父亲的内心开始动摇,之前总结的一系列应该卖地的理由开始与张栓的悲惨遭遇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这是故事最精彩的内心刻画部分,给我们看见一个经历土地改革而没有经历思想改革的农民的内心巨大挣扎。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那个“律”还是把老定拉了下来,“不能走那条路”胜利了。不过老定也是心甘情愿得交出了自己的钱给了张栓,也算是两方的矛盾都化解。桥毛的设计,美好的结局。

下载汉字不能走拼音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字不能走拼音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不能走”阅读附答案

    (8分)“我不能走”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

    不能走那条路(优秀范文五篇)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1953年11月20日的《河南日报》作者简介1928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县的一个农村。少年时仅上过一年初中,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进盐栈当过学徒。1945年在他父亲办的......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能走“极端”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能走“极端”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全国上下务实、节俭的阵阵清风扑面而来:领导下基层调研不再用警车开道封路了,单位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现象少多了,......

    【精品文档】谁也不能替你走青春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题记:努力吧,年轻的鹰;奋斗吧,年轻的鹰;惜时吧,年轻的鹰: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题记:努力吧,年轻的鹰;奋斗吧,年轻的......

    中考语文阅读带答案 “我不能走”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

    励志文章:谁也不能替你走青春

    励志文章:谁也不能替你走青春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像文中的“弟弟”一样徘徊于高二的同胞们,相信自己,有付出必有回报! 亲爱的弟弟,不知我走的时候,放在你床头的那封信,你究竟是漫不......

    “红船精神”不能丢 干在实处走在前

    “红船精神”不能丢干在实处走在前嘉兴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红色基因。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

    为了更多活着的人 我不能走[五篇模版]

    为了更多活着的人 我不能走 发布时间:2008-05-26 访问次数:4 ——记绵阳市北川县工商联党组书记 尚兴琼 绵阳北川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因“5.12”大地震而更加“出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