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能走那条路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1953年11月20日的《河南日报》
作者简介1928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县的一个农村。少年时仅上过一年初中,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进盐栈当过学徒。1945年在他父亲办的邮政代办所谋得差使。1948年洛阳解放,做过银行职员和干部文化学校的语文教师。50年代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53年11月在《河南日报》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曾被全国40余家报刊转载,被认为是那时表现农村生活的比较好的小说之一。1954年下农村落户当农民。1955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59年他编剧的电影《老兵新传》被评为国庆10周年优秀影片,并荣获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发表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好评。“文化大革命”前,他写了近50篇小说,曾出版过《不能走那条路》、《芦花放白的时候》、《夜走骆驼岭》、《李双双小传》、《车轮的辙印》等短篇小说集和中篇小说《冰化雪消》,以及电影剧本《老兵新传》、《李双双》、《龙马精神》等十几部。此外还有话剧、戏曲、散文等作品。1969年被下放农村劳动。1973年回郑州。1977年发表电影剧本《大河奔流》,1979年至1985年出版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他热爱农村,曾多次下乡“落户”当“农民”,体验生活,比较熟悉了解农民的思想感情、生活和语言。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反映农村的革命运动,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新人新事。其作品特点,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构思新颖、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的语言性格化,具有清新、明朗、自然和幽默感,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内容概要这几天,人人都在谈论着张拴卖地的事情了。张拴本来日子倒也能过,土改后分了十几亩地,要不是胡捣腾性口,地种好,粮食也足够吃。可是他不好好种地,偏想做牲口买卖,买卖没做好,倒欠下他妻妹夫几十万元的帐。债主还见天来要帐。张拴是个小农户,经不起这波折,无论怎样打算也过不去这一关。他心一横:卖地!卖“一杆旗”。这“一杆旗”是村子里头一份好地,人见人爱。张拴咬牙卖这块地,想一是好卖,二是这二亩地能卖一百多万,剩下的钱还能再出去捞一把。村里人都猜测着谁能买地,最后猜到宋老定身上。都知道他这两年翻过来了,二儿子东林又是个木匠,每月汇来几十万。老定又早就吵着要置几亩业。可是有人不相信,因为他大儿子东山是个共产党员。宋老定今年一连接到东林8封挂号信,一封一封里都有钱。这可把他愁住了,他一辈子没穿过一双洋袜子,可是也舍不得买;给地里上肥料,豆饼也舍不得买;互助组打井他不肯出钱;他老婆为了女儿有孕,问他要了几百回钱也不给。他只是把钱攒着又攒,预备将来能买地。一听说张拴要卖“一杆旗”地,就像他先前娶媳妇时花轿到门口那一会儿一样,心里又急又高兴,东跑西跑地打听着。东山得知父亲的心思后表示反对,还告诉老定说张拴的地不卖了,他已经答应借给张拴50万块钱。
他不能眼看着人家破产。宋老定一听,气得火冒三丈,他不明白儿子竟不能理解做爹的心思,庄稼人看重的就是土地,他买地还不是为了子孙后代!父子俩一闹气,急坏了东山媳妇秀兰,她劝导东山要和父亲多接近,从思想上慢慢开导他,不能太生硬。东山听了挺服气。第二天,宋老定就去找王老三,想让他帮着撺掇撺掇张拴。王老三解放前给地主当过帐房,是个溜尖耍滑的人物,过去理都不理宋老定,现在看见村里群众挺拥护东山,见了老定就格外亲热、格外巴结。他诱劝老定买下地,再雇个长工,晚年享享清福。老定经他一说有些心动,但又一想自己过去当长工的时候,王老三给地主买地也是这股子劲,心头就泛上一股恶气。幻觉中似乎看见了张拴的那一群孩子,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头,向他跑来。他急忙踮着脚走到家里,听见秀兰正对婆婆说,现在有了合作社,不用公公为他们打算。宋老定气得饭也不吃,谎称要到集上吃肉去。跑到集上,他却只吃了一碗豆腐汤煮馍。傍晚,东山开完党支部会议回来,主动找爹爹和解,见他还固执着,便调转话头,从庄稼引到解放前宋家的贫困史,使宋老定自己明白了新旧的对比。东山语重心长地说:“咱不能走地主走的那一条路。”宋老定脑子里乱得很。他想着千说万说还是多几亩土地算事。以后东林们分家时,一个人能分一二十亩地多好。孙子们早晚提起来说时:“经我爷手买了多少地!”他们也知道他爷爷是“置业手”。他又想起王老三说的:“过年一季麦就把一多半本捞回来了!”谁嫌地多!况且这是买“一杆旗”这块地,全村头一份好地,不能错过这机会。他想着想着,便一直走到“一杆旗”地里。他被这黑油油的土地吸引着,看四下没人,就沿着地边走起来,想步步看这块地究竟还有二亩四分没有。他猛地看见了张拴他爹的坟。张拴的爹是解放前一年死的,耍了一辈子扁担,临死时还没有一份地能埋葬自己。张拴把他爹的棺材在破窑里放了两年,一直到土改后才算把他埋到这块地里。老定想起张拴他爹的悲惨结局,又想起自己解放前受的苦,眼泪直想往外涌,没量完地就赶快回村子去了。在村头碰见长山老头正难着两米布袋麦要给张拴送去,借给他去供销社卖了买苇子织席还帐。长山说这麦子放在家里也不急用,他又不预备买地。老定听了,脸刷地一下红了。晚饭后,张拴来找东山,听说他不在,就慌里慌张地走了。宋老定很是纳闷。不一会儿,东山和张拴一同来了,两人径去东山屋里说话。老定悄悄地赤着脚立在院里窗子下听他们谈话。张拴说他决定照东山说的办,不卖地。打几个月席,以后好好种地。还说长山伯已经借给他五斗麦,信贷社答应借给他20万,现在就看东山这里能不能再借给他二三十万。东山说他爹总是打不通思想,他也不想让爹爹生气,老人家受了一辈子苦,弄几个钱自然金贵。他预备把互助组的人召集起来说说,发动大家一起来帮助张拴。张拴十分感动,又宽慰东山说:“谁也知道你有个糊涂爹,不会怪你。”东山说他爹这二年其实也有转变,经他劝导,他爹已经不再要买地了,就只是怕借钱这事张风。张拴也说他知道老定叔是直心人,过去也给地主划过十字,知道卖地的苦滋味„„一席话,听得外边的宋老定热泪盈眶。第二天,宋老定大清早就起来去地里找东山,他准备和东山商量一下,决定先在下凹地头打一眼井,秋后再装一部水车。他恰巧碰见张拴由对面走来。他正想上去打招呼,张拴好像故意回避似地急忙拐到高粱地里。“张拴!张拴!我有话要和你说!”他大声喊着,张拴只得从地里走出来。老定说:“后晌到我家给你30万块钱!”“借给我的?”张拴瞪着眼睛吃惊地问。“不借给你难道我还想买地!你记住:以后要好好地下劲种地,要不,连谁你都对不住!”他说罢,就一直朝东一步一步迎着太阳走去。
作品鉴赏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虽然参加了互助组,但仍抱着旧思想的农民宋老定企图买地,却由于遭到身为共产党员的儿子东山及社会舆论的反对而转变主意的故事,反映了解放初期我国农村生活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由于它是当代小说创作中最早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发表后,“立刻受到了读者、尤其是中南及河南文艺界领导方面的重视和推崇。”除了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四、五十个报刊转载外,还被改编成话剧、梆子、坠子、连环画等,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对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展,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虽然文艺界对这篇作品还有过争论,如李琮的《〈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和康濯的“评《(〈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但大多在整体上均给以肯定。认为作者对主要人物宋老定的描写是比较真实、生动和具有特征的。李准从小生长在河南农村,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他“能够从生活出发,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基本的思想性格,一方面细致地描绘了宋老定作为小生产者一心想当‘置业手’,追求发家致富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又注意刻画出他毕竟是个受苦人,勤劳俭朴、正直善良,富有阶级同情心。这种以后者为主导因素的矛盾性格,加以共产党员、儿子东山的反复帮助和周围群众的影响、教育,终于使他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迎着太阳走去’。”关于宋老定的几个细节描写都很有特色,如当他因听到媳妇秀兰和婆婆的谈话而生气时说:“我要到集上吃肉哩!”“我给谁省哩,我把八股套绳都打断了,还落不下好!”“他确实到集上吃了一顿。不过他没有吃肉,他只吃了一碗豆腐汤煮馍。”又如他偷偷步量张拴的地看看有没有足够的亩数这一段描写,都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宋老定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人物语言也极富有个性,切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与宋老定相比较,东山这个共产党员的形象显得较单薄。虽不乏一些真实的生活气息,但主要是讲一般的道理,缺少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及行动。给人以平面感。这是由于作者“还没有钻到这个人物的灵魂深处,对于这个人物还缺乏较深刻的理解。”在故事结构上也受了单线条发展的限制,未能概括更丰富的生活内容。这是李准早期创作的明显弱点。李准在谈他的创作体会时说:“这篇小说中用的是豫西口头语,我很喜欢这种语言,它是那样的精练、生动而又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我也经过选择,并不敢把只有当地人才懂的方言搬上去。我觉得我用这种语言,也是我平常的语言。„„我也不用长的句子,不用长的附加语。当然,在语言上我的功夫还不够,这篇小说中有些语言还嫌‘文’了些,有些语言还不准确、生动有力。”一段话可以说是对这篇小说语言比较公允的评价。(范犁)
第二篇:《不能走那条路》读书札记
《不能走那条路》读书札记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期就决定了是一个矛盾多发的故事,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福气是巨大的,农民们在长期受到地主的剥削统治下终于翻身做主人,那样的滋味只有那个时期的农民才会真正体会的到。
但是改革是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制度,但是农民心中的那种对土地的渴望并不会因为改革而消失,这也是故事的矛盾起因。主要人物有三,第一当然是东山的父亲老定,还有想卖地的张栓以及忠于组织的东山。
许多人在评论这篇文章时都从政治的角度,改革的角度来评析,但是作为一个读书的学生笔者而言,那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大背景是重要的,但是今天的我们去看这篇文章最愿意谈论的还是那个老父亲的深刻人物形象,也就是文学本身。所以在此不谈东山是怎么样的爱党,怎么样遵行党的命令,怎么样在人们都知道他的父亲是何等顽固的情况下还极力劝说。在此,对于这个平面人,笔者直接把他看作一个“律”,例如地心吸力是一个人无法逃脱的律,这里也是一样,老定被儿子这个律牢牢得控制着,他怎么样想飞上天都是难上加难。对于张栓我也不多做剖析,因为他的出境是没有出路的境地,除了卖地就是借钱,别无选者。对于老定,他就是那个最大天上的诱惑,只想脱离地心引力飞上去把他一口咬下来。这样的抽象化以后,我们再来看这个主角,他内心的心理挣扎就尤为清晰起来。起先是一个小道消息,走漏了风声,传到老定的耳朵里,他就开始心里发痒,怎么样开始在这块美地上动起脑筋来。在加上旁边想借机占便宜的小人怂恿,自己内心对于儿女的将来期望,以及自己对于土地治理的信心,还有从前的那些苦日子等等,这些一系列的因素加在一起在人的内心中,叫谁都会往上扑的。不过却有个律一直托着他,就是“不能走那条路”。起初老定是气急败坏的,因为是亲身儿子和自己对着干,何等伤心而难受,但是他一点也没有考虑到张栓家里的难处,而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所以大骂儿子不是,但又不好直接拿前砸给张栓而把地给抢下来,因为之前已经说过了,这是一个律,他逃也逃不掉,必须要面对,不解决这个律,他得了地也是不安心的。
到了末了,东山接受姊妹的指点,开始运用智慧,唤醒了父亲从前是如何受地主压迫的悲惨经历,在次成为整个故事的转折点。父亲的内心开始动摇,之前总结的一系列应该卖地的理由开始与张栓的悲惨遭遇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这是故事最精彩的内心刻画部分,给我们看见一个经历土地改革而没有经历思想改革的农民的内心巨大挣扎。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那个“律”还是把老定拉了下来,“不能走那条路”胜利了。不过老定也是心甘情愿得交出了自己的钱给了张栓,也算是两方的矛盾都化解。桥毛的设计,美好的结局。
第三篇:有些路,永远不能走(禁毒宣传活动演讲稿)
有些路,永远不能走
灵台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十三班 曹志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灵台县城关中学七年级的曹志宇。
人生路漫漫,且行且珍惜。我演讲的题目是:有些路,永远不能走!
今天,是一个平凡而特殊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举行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意义重大。
一讲到禁毒,有人就会认为:禁毒跟我很遥远,与我无关。其实不然,毒品,戕害生灵,残害亲情,实为万恶不赦!“烟枪一支,不见枪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片,不见烟火冲天,烧尽财产家园。”这是解放前对吸毒者危害家庭的真实写照。一个多世纪前,林则徐那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壮举,洗去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光辉篇章。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毒品又在某些地方死灰复燃,大有泛滥成灾之势,正吞噬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消耗着国家的巨额财富,如不及时制止,任其肆虐下去,“东亚病夫”的称号就有可能再次回到中国人的头上,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毒品这一白色瘟疫已蔓延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它无不深恶痛绝。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曾说:“毒品在吞噬着我们整个社会,毒品在毁掉我们的青少年和未来。” 毒品,祸国殃民。它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吸毒者为了它,不惜失掉了宝贵的生命,还连累了亲朋好友。到后来,变得人不成人,家不成家,一片凄惨。
青少年朋友们,我们就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有些路,永远不能走;有的错,永远都不能犯!青春年少的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未来就像一只风筝把握在自己手中。紧握住它,你就把握住了你人生的航向;一旦放手,这未来则就像流星一样陨落。同学们,树砍断了还能再长,草烧了还能“春风吹又生”,可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我们千万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呀!我们千万不要让毒品这黑色的大网网住我们的手脚,束缚我们的心灵;我们千万不要让毒品这可怕的陷阱埋葬了我们花样的年华呀!毒品带给人类的将只会是毁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对每一个人而言,这决对不是一句简简单単的口号,更像是一口警钟,时时刻刻在你的耳边响起。毒品,犹如一股浊流,悄然地侵蚀着每个角落,而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是祖国的希望,青春的芳华是用来奋斗的!所以必须经得起诱惑,保护身边的每一寸净土。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立于世界,中国才有希望!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民族的希望,为了宝贵的生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让我们从心底喊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用强健的体魄创造美好明天!青少年朋友们:
让我们永远把这句话铭记在心里吧:有些路,永远不能走!2018年5月
第四篇:走自己的路作文优秀
走自己的路作文优秀
走自己的路作文优秀1
想起,我和小伙伴们拉起钩时,我们说,“以后我们要上同一个初中。”
想起,我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我们说,“以后我们要一起上高中。”
转眼间,我在这异乡的学校已经待上了第二个年头,可是以前所有陪我一起走来的小伙伴们,却都踏上了各自的路程。
身边的小伙伴们也越来越少,当有一天,打开QQ的联系人看时,许多曾经一起嬉戏的朋友都被自动收入不常用联系人,我曾鼓起勇气点开他们,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发一句问候的话。
这种生疏而又奇怪的感觉,或许热闹惯了,只要身边的人一少,我的孤独感就会在某一瞬间上来。那一天,寝室里只有我一个人,舍友们似乎约好了一样集体消失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我傻傻地坐在那里,竟忘了吃饭。
总有一段路,我们要自己走,珍惜相遇的人,珍惜相聚的时光,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路口,我们是否会分离。
总有一段路,我们要自己走,学会坚强,成熟地面对悲观离合,下一条街,还会有多多少少的相聚与分别。
走自己的路作文优秀2
她是一个盲姑娘,世界中哪儿都是黑的,没有一丝色彩,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虽上着盲人的学校,可她比我们明着眼的人更加努力。她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做一款盲人都能用的软件。
她将学校中的书都看了好几遍,通过父亲的帮助,还将一个作家的整本诗歌集背诵了下来,并朗诵给了学校的同学、老师及作家本人听。她申请老师将这本书刺成盲文,并给作家寄去了一本,作家感慨这是自己的作品翻译过来最厚、最重的一本,也是自己无法阅读的一本。
她还想去学英语,可因为是盲人被拒绝了,可她并没有放弃,选择了另一条路学英语。之前她被学校拒绝了,可后来她发誓会跟上的,学校才勉强答应。在父亲的帮助下,她每天去听碟片、背单词,终于在学校里能和明眼同学正常交流。考试时,次次在班中名列前茅,并在期末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了。
她想出国,一个外国教授来到中国考察她。之前,本以为他们是开玩笑的,一个盲人竟自己会打理还会说英文,还想去异国学制作软件。直到见到她,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就这样,她成为了第一个会讲英语的盲人,并去异国留学的中国人。
走自己的路吧,相信上帝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走自己的路作文优秀3
世上路很多,路的走法很多,但我就喜欢这样走。
我喜欢边走路边踢小石子;我喜欢走在路边的`草丛里;我喜欢下雨天,在小水坑里踩上一脚,溅起一片水花;我喜欢沿着马路边的高台走;我喜欢弯弯曲曲从这边到那边的绕着走。
妈妈告诉我,踢着小石子走路会把鞋磨破,然后把我已破了一个洞的鞋给换上一双新的;走在草丛里会踩上脏东西,然后弯下身子给我清洗鞋上的污垢;踩小水坑会溅上满身的泥巴,然后把我沾了一身泥巴的衣服拿去清洗;沿着高台走会很危险,然后蹲在我面前为我擦额头上的伤口;走弯路会很费力气,让后拿出一包牛奶让我歇会。
现在我终于上了中学,妈妈不再那么管我了,没有人在我耳边唠叨怎么走路了!可是,我却惊奇的发现我现在喜欢那样走路了。
在平坦的马路上走着轻盈的步伐;靠着右边走却不踩草地;雨天出去找那些高点的地方走;沿着直线走但又避过路边的高台。
其实我知道,在我走过的每一条路上都有妈妈的印记,她教我怎么走才能保护好自己,教我怎么走才能剩下最多的力气,教我怎么把走路的道理用到生活中,我知道,妈妈爱我!
我喜欢那样走路,走自己的路,更喜欢自己走的每条路上都有妈妈的影子!因为我也爱妈妈!
第五篇:走基层不能“虚应”
走基层不能“虚应”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成效显著,密切了媒体与基层的联系,锻炼了队伍,其他部门也很受益。实践证明,这项活动是完全必要的。据有关部门了解,目前大多数单位仍然继续力行,巩固和扩大已有的成果。但也有少数媒体,对走基层并不热心,对走基层的稿子处理并不精心,放松了领导,颇有“虚应”迹象。这是值得注意的。
凡事贵在坚持。“走转改”活动也要坚持下去,不应是一阵风,热闹一阵,过后照旧,这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走基层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了解下情,掌握实情,反映民情。而且情况必须力求“真”,即真实的而非虚假的、表面的。如果走基层只是蜻蜓点水,很难了解到基层真实情况。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你到基层跑得勤,和群众接触多,就由“生”变“熟”了,相互有了信任,群众就会对你掏心窝。说真话是写好报道、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干部下基层要持之以恒,要勤走勤听,不辞辛劳,多和基层干部群众交心结友。
这些年来,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变化极大,很多地方真是旧貌换新颜。随着社会进步,这种变化还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当然问题也会随之增多。如果下基层只是一年半载偶尔为之,或是走马观花地“到此一游”,既不了解它的过去历史,也不了解变化过程,那样的下基层恐怕很难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其他工作也不会有多大收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过程,都有连续性。
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争取多“挤”出些时间到基层看看,也极有必要。经常下基层的人,既熟悉基层单位的过去,又洞察现状的来龙去脉,处理起基层问题的时候,可能更为顺手稳妥。因此,常到基层走走,应成为国家干部的必修课。而对媒体工作者来说,下基层不只是写某篇报道,也是去学习锻炼、接受教育。基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基层同志埋头实干巧干苦干,不尚空谈,把党与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各自的劳动工作中,他们都是实践者。实践出真知,由点及面,自下而上,基层的经验与体会,往往能为深化改革提供支点与试点,成为解决问题的宝贵资源。
把走基层经常化、常态化,才会真正出实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