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尿检查的意义整理
正常新鲜尿液:为淡黄色或黄色,透明。
血尿;临床诊断泌尿系炎症、结石、结核、肿瘤、感染等。
血红蛋白尿:外观暗红色透明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等。
胆红素尿:深黄色透明,见于各种黄疸。
乳糜尿:白色混浊,淋巴管赌塞如丝虫病、肿瘤、结核等。
浓尿:白色混浊,多见于泌尿系感染。
结晶尿:颗粒状浑浊,泌尿系感染,结石。
1.比重:用于提示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尿比重受饮水等因素影响较大,新生儿尿1.012左右,小婴儿为1.002-1.005,儿童可在1.001-1.035,成人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一般随机尿比重1.003~1.030。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新功能不全、脱水、糖尿病等,如果尿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 尿崩症等。
2.酸碱度:用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是临床上诊断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尿pH受食物摄取、机体进餐后碱潮状态、生理活动和药物的影响, 正常饮食条件下的晨尿,多偏弱酸性,pH 5.5~6.5,平均pH 6.0。降低见于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痛风、服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之后。
3.蛋白质:蛋白质检查是尿液化学成分检验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正常情况下,终尿蛋白含量很少,当蛋白定性呈阳性时,称为蛋白尿。蛋白尿又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产生源于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如剧烈运动后,发热、妊娠期妇女和体位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尿蛋白增多见于各种肾炎、肾功能不全和肾病综和症等,进一步检查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电泳,区分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可提供肾脏病变性质的很多信息(如肾炎、肾病综合症等)。
4.葡萄糖: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含量一般为2.8mmol/L或<0.5克/24小时,用普通方法检测为阴性。当血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糖阈(≥8.9-9.9mmol/L)或(160-180mg/dl)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尿糖出现阳性。尿糖测定广泛用于对糖尿病的初筛。留尿标本,严格讲应以膀胱尿排空后再饮水后30分钟为宜,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病人的代谢情况。肾性尿糖是由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疾病引起肾脏对糖的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的尿糖。但病人的血糖及糖耐量曲线基本正常,这与糖尿病性尿糖有根本的区别。尿糖检测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观察等。尿糖检测时应同时检测血糖,综合评价血糖和尿糖,可区分由于内分泌激素分泌失常所致血糖增高性糖尿和肾糖阈减低所致的肾性糖尿。
5.酮体:尿酮体是尿中乙酰乙酸(占20%)、β-羟丁酸(占78%)及丙酮(占2%)的总称,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当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进一步就可产生酮尿。正常情况下尿酮体阴性。强阳性试验结果具有诊断价值,常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试带只测尿乙酰乙酸和丙酮,不能检测β-羟丁酸。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及剧烈运动后等。
6.胆红素和尿胆原:这二项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体内胆红素分为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尿检中的胆红素检测的是直接胆红素,尿胆原检测。
尿胆红素:正常人为阴性,阳性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而溶血性黄疸为可阴性
尿胆原: 正常人可有弱阳性反映,阴性见于阻塞性黄疸,强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等。
7.亚硝酸盐(nitrite,NIT):主要原理是利用病原菌对尿硝酸盐的还原反应,进行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检。尿NIT阳性检出率取决于3个重要条件:尿中致病菌是否存在硝酸盐还原酶(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尿在膀胱内是否停留足够细菌作用的时间(4h)和患者尿中是否存在适量硝酸盐(能否正常饮食等)。因此宜使用晨尿标本,及时送检,尽快测定。正常人尿NIT检测阴性。阳性结果常表示有细菌存在,但阳性程度不与细菌数量成正比。由于NIT单一试验影响因素较多,结果阴性不能排除菌尿的可能,结果阳性见于泌尿系感染 结石、结核等,因此解释结果时可与白细胞酯酶、尿沉渣镜检结果综合分析。尿细菌培养法为确证试验。
8.潜血(红细胞,BLD):利用尿中血红蛋白类过氧化酶法,根据血红蛋白的氧化性使色素变色推算出来的。本方法假阴性率低(仅发生在尿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或试带失效时),约0.9%,因此很适于血尿初筛。当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时,也可引起假阳性的结果。
9.白细胞酯酶:是利用酯酶法检测粒细胞胞质中的特异性酯酶,从而间接反映尿中,中性粒细胞多少,用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白细胞增高:主要见于泌尿系感染 结石、结核等,正常人检测应为阴性。本项检测假阳性率较高,主要见于尿标本被阴道分泌物污染等,因此要求标本应新鲜。
后两项是应用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的,这是由于在门诊大批量检验时,尿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操作费时,要求每份标本都快速作出准确报告较困难,而简单、快速、规范化的尿干化学分析具备了筛检的条件。但尿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完全取代尿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而只能起筛检作用。当干化学检测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均为阴性时,可不进行显微镜检查,但如其中1项阳性,必须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
当肾病时镜下观察到管型对诊断和治疗是有很大帮助。如镜下看到管型又分多种。
透明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充血性心衰剧烈运动,发热及老年人。
白细胞管型: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红斑狼疮肾炎。
红细胞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异、肾梗塞及恶性高血压。
颗粒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
蜡样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不全、肾淀粉变性。
脂肪管型: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
第二篇:尿动力学检查常见参考值
尿动力学检查常见参考值
尿流率检查:
最大尿流率:15ml/s(男),20ml/s(女)
平均尿流率:7.5ml/s(男),10ml/s(女)
排尿量:200ml
排尿时间:40s(男),30s(女);
同步测定:
初始尿意:150~200ml
强烈尿意:300ml±
急迫尿意:>300ml
最大膀胱容量:400ml±;小儿膀胱功能容量=年龄x30+30ml残余尿量:<5ml
膀胱顺应性:高:残余尿量多,常规大于700ml以上,压力上升2~3cmH2O,通常考虑逼尿肌收缩力差或乏力。
略低:逼尿肌压10~11cmH2O
偏低:逼尿肌压12~14cmH2O
低:逼尿肌压≥15cmH2O
排尿期膀胱主动收缩有力为:40cmH2O±(男),20cmH2O±(女)
P/Q=最大尿流率所对应的Pdet-最大尿流率×2
该值>40为梗阻,15~40为可疑梗阻,<15为正常 尿道压力测定:
最大尿道压:100~200cmH2O(男),80~100cmH2O(女)
膀胱颈压:20~35cmH2O(男女均相同)
功能尿道长度:40mm±(男),30mm±(女)
前列腺长度:30mm±尿道控制带长度:20mm±(女)精阜压:20~35cmH2O
第三篇:检查的意义
检查的意义
看看几条格言:
1、管理的一半是检查,检查是为了培养一种好的养成。
2、下级(学生)不会做你要求的,下级(学生)只会做你检查的。
3、哪里没有检查,哪里就会滋生问题;哪里没有检查出问题,哪里就没有负责任的检查。
4、必须通过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检查,才能强化正确的行为,使它成为一种习惯。
5、有检查和没有检查不一样。负责任的检查和不负责任的检查不一样。检查会给被检查者一种压力。工作不负责任就是对企业的犯罪。
6、干工作只有布置,没有检查和反馈,是管理的严重缺陷 想想检查的意义:
检查的意义就是检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识检查的意义,才能自觉和认真地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重复的持续的检查,可以强化正确行为,抑制或消除错误行为,久而久之,就能得到好的工作养成。所以,必须通过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检查,才能强化正确的行为,使它成为一种习惯。
实践证明,只给下级提要求,下级未必去做,而明确告诉你要检查的事项,下级通常会做的很好。
检查加整改可以把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使问题和错误增长;反过来,哪里没有检查,哪里就会滋生问题;哪里没有查出问题,哪里就没有负责任的检查。因为,工作中的问题和错误总是会产生,总是难以避免的。
有检查和没有检查不一样,但检查必须是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负责任的检查,才能给被检查者一种压力,发挥检查的作用,因此,检查者的责任心和原则性非常关键。工作不负责任,检查不负责任,容忍错误存在,放任问题滋长,就是对企业的犯罪。尝试落实的措施:
明确任务、分层落实、评价反馈、再次验收----循环更迭,持之以恒
第四篇:尿管护理
尿管的护理
尿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必要护理措施。虽然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上常因操作和导尿器的原因,仍存在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近年来,常规的尿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因此对尿管置入的研究更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多样化。
下面从导尿管的选择、导尿的方法、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尿路感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护理和拔管困难时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1 尿管的选择
在临床上,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正逐渐被橡胶导尿管代替。临床上现在常用气囊导尿管,它具有操作简便、减少漏尿现象和不易脱落等优点。常用的气囊导尿管有三腔气囊导尿管和双腔气囊导尿管。两者相比较,前者比后者多了接冲洗装置的一腔,可以形成密闭式膀胱冲洗引流系统,减少污染的机会。导尿管口径的大小选择应根据尿液的外观、导尿的目的、性别等综合考虑。如尿液澄清,可选择口径较小的尿管;尿液浑浊或有沉淀及凝块时,应选择口径较大的尿管;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常规选用F18~20的尿管。2 导尿方法的选择
2.1 清醒病人应该向其解释导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配合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操作人员应该处于病人右侧,病人取仰卧位,在严格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将选好的尿管男性插入20~22cm,女性插入4~6cm。气囊导尿管因为其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5~6cm,要将气囊完全送入膀胱,还应该见尿再插6厘米以上才能避免损伤尿道。在往气囊内注水的时候还应该试气囊内压力,如果压力太大,必须确定是否在膀胱内,应该再进一段再注水。
2.2 男性病人由于生理特点尿道长,有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导尿时困难更大,病人的痛苦更明显,如果尿管刺激引起尿道痉挛完全可能造成插管困难甚至失败。可以使用利宁(利多卡因凝胶)由尿道口注入,起到松弛尿道肌肉,减轻疼痛及疼痛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减少阻力,减轻对尿道黏膜的刺激,避免损伤黏膜而导致出血,减轻病人痛苦,利于插管成功。
2.3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导尿常不能顺利的插入,病人取侧卧位,垫高臀部呈30度角即可插入。个别用此办法不能插入的,也可将导尿管顶端自侧孔钻入5mm,取直径1.5mm、比导尿管长约50mm的针丝,距前端15mm处弯成约145°角,将导丝绷紧状固定于导管中,可克服金属导尿管太硬易损伤尿道以及橡皮导管太软不易插入的特点。
2.4 女病人由于生理的原因,更不容易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因此要求做好前期的准备,会阴的冲洗和两次消毒。高龄女病人由于肌肉结缔组织萎缩,萎缩的阴道牵拉尿道口使之陷于阴道壁之中,同时又因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作用而显的苍白,光滑,阴道口也变小,更使这些病人的尿道口暴露困难,对于这些病人应该在消毒好会阴之后戴好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于阴道2cm,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并可以调整手指的位置,可以见到阴道前壁的所有黏膜,即可以找到尿道口,然后便可以插管。3拔除尿管的方法
拔除尿管也是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气囊尿管以固定牢靠、方便、置于会阴部清洁之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结构、质量、患者自身原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因素,致使部分病人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增加了病人痛苦。拔管时遇患者精神紧张,气囊回缩不良及尿垢形成等因素致拔管困难者,不得硬行拔出。应先安慰病人,使其情绪稳定。护士本身保持冷静,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不要强行拔管从而损伤尿道。患者精神紧张导致尿道痉挛应该先让病人平静5~10min,或请示医生使用解痉剂。气囊回缩不良的可以在排空小便后使用石蜡油或者是利宁从尿管开口处往膀胱内注入,润滑尿道后用 拇指与食指将外露尿管拧搓数遍,然后将注射器乳头插于气囊外口部,注入5ml气体后再慢慢抽吸或者剪断尿管让气囊内液体或空气自行排出。拔管后应该早让病人自行解小便,避免尿储留 4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预防
4.1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树立插管就会引起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尿管解决尿失禁和记录出入量问题。对于尿失禁者,应了解其原因,重视心理护理,耐心训练患者排尿。女性尿失禁患者可用尿不湿,男性患者采用男性尿袋或加长塑料袋接尿。对长期昏迷的男性患者采用100 cm×7 cm加长塑料袋接尿比男性尿袋更好。对泌尿系统疾病留置导尿的患者,嘱其进行提肛肌训练,训练自主排尿功能,对于截瘫病人留置尿管应定时夹闭尿管[2],根据病人膀胱充盈度等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可明显减少尿路感染。4.2 保持尿道口清洁、相对无菌
导尿前先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部,再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两遍,然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留置导管后每天用0.05% 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会阴部、尿管2次。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尿道口,保持会阴部清洁相对无菌。4.3 腔内感染途径的预防 4.3.1采用密闭引流系统
尽量避免分离导尿与集尿袋接头,集尿袋每3天换一次较合理。需做尿检查时,以无菌操作从尿袋抽取。4.3.2避免膀胱冲洗
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在病情许可下,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每天饮水达3 000 ml以上。一般不主张进行膀胱冲洗,更不主张用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冲洗膀胱,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引发感染。如有血凝块,粘膜碎片阻塞尿管时应更换导尿管必须膀胱冲洗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最好用三腔导尿管,用输液装置在消毒的尿管尾端进行穿刺快
速滴入,避免连接处打开。有人研究应用单向冲洗式导尿管与单猪尾多孔导尿管,方便了留取尿标本及膀胱冲洗,解决了长期留置导尿引起的尿管堵塞 4.3.3严格无菌技术,遵守操作规程
进行尿管护理前,应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导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表皮细菌的带入,造成尿道口内的感染 4.3.4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随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尿量,注意避免尿管、引流管弯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位置,发生尿道口污染后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5留置尿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插管时机
张穗等[12]认为全麻病人选择最佳置管时机,以减少导尿刺激所致的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血液动力学改变。研究表明导尿应在麻醉诱导后10 min进行,这对于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是很有利的,可避免心血管意外的发生。5.2 判断尿管位置
置管位置错误在临床并不少见,插入气囊导尿管时,尿管的最低位是气囊的远侧端,经测量此端至尿管尖端长5 cm,若照传统导尿法的长度插入气囊导尿管,则气囊正好位于膜部尿道内,气囊充盈时必然造成尿道过度扩张,压迫和撕裂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气囊导尿管时,置入尿管的长度应为尿道长度加气囊远端至尿管尖端的长度(5 cm),女性病人用气囊导尿管导尿插入的长度约10 cm,男性病人长度为25 cm。因气囊导尿管无刻度标记,故在使用时,往往待气囊充盈后,顺尿道向外牵拉尿管有阻力时,即为该尿管插入的最佳长度。此时若膀胱内有尿,即可以自行流出,若无尿流出,则可在耻骨联合上方加压,或经尿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后回抽,以证实尿管置入的正确性。5.3 尿管的固定
气囊导尿管与传统橡皮尿管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不用在尿道外口的周围固定,只需将尿管与另一个密封尿袋的塑料管相接,然后将尿袋挂于床旁,注意床旁引流管勿固定太短、太紧,不利于病人的活动,或稍有翻动即牵拉尿管。自制约12 cm的铁钩挂于床旁,尿袋挂到铁钩上,比较方便、适用。保持一定长度,避免牵拉过紧,导致气囊变形进入尿道损伤尿道粘膜[1]。对于尿道损伤、尿道狭窄病人妥善固定尿管更显重要。可用布胶布将气囊尿管的尾端固定于大腿内侧,减少尿道张力,防止管道脱落[5]。5.4 尿管留置时间
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发生率增加。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发生率呈正比关系。原因是导尿管插入尿道并长期留置尿道膀胱内,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破坏了正常的生理环境,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刘优珍[3]调查233例尿路感染病例显示:留置导尿管占院内尿路感染的66.52%。插管当天发生尿路感染率3.43%,留置尿管1 d、2 d,大于或等于14 d,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9%及91%。张美珍[4]调查61例留置导尿患者显示:尿管留置1 d、2 d、14 d,泌尿系统感染率分别为1%、5%及100%,与美国CDC的研究报告一致。因此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除正常饮食外,24 h饮水量应大于3 000 ml,达到自身冲洗的目的,以改善留置导尿所致的菌尿状态。5.5 尿管拔管时间的选择
为预防拔管后病人出现尿潴留,要合理选择留置导尿病人的拔管时机。通常认为在膀胱充盈时拔管较好,利于患者自行排尿的尽早恢复,可减少尿管的复插率,对预防院内泌尿系感染有积极的意义。拔管前经导尿管直接将开塞露注入膀胱,刺激膀胱壁收缩,促进排尿,可预防拔管后尿潴留。6.尿管护理
6.1 一般尿管护理常规
6.1.1.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尿管接无菌引流袋后,应用别针固定在床旁。6.2.保持引流通畅。
6.2.1 引流管不宜过长或过短,以1米为宜,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6.2.2 接管与引流管管腔均不宜过小。
6.2.3 血块、尿盐、脓团或坏死组织堵塞尿管时,可用生理盐水30-50毫升进行冲洗,必要时可保持持续冲洗。6.3.防止逆行感染。
6.3.1 引流管位置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6.3.2 尿管每两周更换一次(尿道手术除外)。蕈形尿管每月更换一次。6.3.3 每三日更换尿袋。
6.3.4 保持会阴部清洁。可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会阴部及距尿道口5cm的尿管,去除分泌物,每日两次。
6.4 膀胱有感染时,可用抗生素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冲洗,每日2次。6.5 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护理常规
6.5.1.每日更换伤口敷料,清洗尿管周围分泌物。6.5.2.术后12天,腹壁瘘管形成,方可拔除膀胱造瘘管。6.5.3.拔管前,先作夹管实验,证实尿道通畅后,才除。
6.5.4.病情需要或造瘘管阻塞后可冲洗,冲洗液用无菌生理盐水,压力不能过猛,并应观察病人反应。6.6 肾盂造瘘管护理常规
6.6.1.严格无菌操作,并接无菌引流袋,每天更换。
6.6.2.一般不作常规冲洗。必须冲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ml,病人有腰胀不适,立即停止冲洗。
6.6.3.手术后12天,试行夹管3天,无漏尿,无腰胀,不发烧,证实肾盂至膀胱引流通畅时,才能拔管。
参 考 文 献 [1] 吴索娟.气囊导尿插管方法的改进与护理.天津护理,2004,2:15.[2] 应霞艳,俞立农.气囊导尿管留置方法的改进与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3,1:24.[3] 刘优珍.剖宫产术孕妇留置导尿管长度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593.[4] 张美珍.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种充盈气囊方法病人不适感比较.护理研究,2004,11:59.[5] 张玉芬,冯蕾.气囊导尿管脱出原因与预防.中国乡村医药,2004,3:18.
第五篇:睡觉起床尿尿超过2次、持续1周快检查
睡觉起床尿尿超过2次、持续1周快检查
【记者苏湘云、锺佩芳/台北报导】 2014/05/19 夜间小便次数多、夜间频尿又被称为「夜尿」,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夜尿问题。台北市立万芳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温玉清表示,像心脏衰竭、下肢水肿、抗利尿激素下降、下肢静脉曲张、膀胱容积减少等都可能引起夜尿。男性摄护腺肥大、女性荷尔蒙改变、女性尿道萎缩、怀孕也都容易出现夜尿。
睡眠障碍、焦虑、忧郁造成失眠,所以常起床上厕所,进一步误以为这是夜尿生理症状,实际上背後原因主要为睡眠、情绪问题;年长男性多半是因摄护腺肥大造成夜尿。年长男性如果因夜尿问题就医,医师问诊後多半会采用肛门指诊,以了解是否摄护腺肥大,不是再安排後续检查。
有些人则是因为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导致整天都有多尿问题,只是白天以为这是正常,没有察觉,到了晚上,感觉特别明显。温玉清医师指出,临床上患者因夜间频尿就医,细问之下发现患者整天都有多尿问题,经检查确诊患有糖尿病。
出现夜尿困扰,睡觉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喝水及饮料。温玉清医师提醒,夜尿常会干扰睡眠,患者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自然不佳,因此较容易产生摔倒、意外等风险,可能进一步对整体健康、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晚上睡觉起床小便次数超过两次以上,持续一星期都没有改善,最好到医院就医、接受检查,以找出原因、及早展开治疗。
年长男性若有摄护腺问题,会使夜间小便次数变多。新光医院健检中心主任、家医科医师江柏欣表示,有些心脏衰竭病人白天脚会水肿,积在下肢,夜晚平躺後,造成回流,而增加夜间小便的次数。
膀胱过动症也会增加夜间小便的次数。正常膀胱容量有400CC,一般来说,3~400CC就会急著想上厕所,但对膀胱过动症患者而言,150CC时就会想上厕所。
少数脑下垂体疾病也是原因,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症候群,当脑下垂体分泌的荷尔蒙与一般分泌不太一样时,整日小便次数会增加。
二林基督教医院泌尿外科医师林廷谕表示,夜间频尿是指半夜起来小便2次以上,有中断睡眠的情形。夜间多尿是指夜间尿量占全天尿量的1/3以上,即使晚间已刻意减少水分的补充,依然经常夜尿。
为何会频尿?膀胱容积缩小,晚上产生尿意增加,膀胱容积改变又分为物理性及功能性,物理上有膀胱内、外肿瘤以及怀孕末期,如骨盆腔内肿瘤、摄护腺良性肥大等,造成夜间频尿;而功能性的有中风、糖尿病、脊椎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巴金森等引起膀胱病变,造成夜间频尿;下泌尿道感染、间质性膀胱炎、化疗药物引起出血性的膀胱炎、K他命等也会让每次的排尿量减少、次数增加引起频尿。
夜间多尿症多因体内水分郁积,在夜晚时才从尿液排出。许多内科慢性疾病,像是心衰竭、肝硬化、蛋白尿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下肢水肿等,都会有夜间多尿的症状。另,有服用抗忧郁剂、抗利尿剂、四环酶素等也都会造成多尿。林医师表示,年纪大者也会有夜间小便次数增加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