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共)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
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体是基础,体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技能的发展,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幼儿在完成体育动作和参加竞赛性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各种心理感受,或成功,或失败,或欢乐,或希望,或失望。《纲要》在健康领域的教育要求中指出,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的态度。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式和引导儿童参加时,要更注重幼儿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把身体的锻炼与其他相关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体育活动中影响幼儿心理的因素
1、幼儿身体体能状况和取得成功的体验。
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接受和肯定程度对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极为重要。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体质较佳的幼儿,一般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体育活动,容易形成自我肯定的概念,因而经常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相反那些动作迟钝、身体
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常常会遭受失败,因而,他们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倾向,表现为行为消极、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2、家长对孩子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序和对待成败的态度。
在体育活动中自信心较强,主动合作性较好的幼儿,大多数生活在家庭气氛民主、宽松、和谐的家庭中,他们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注意孩子健康的心理发育。以鼓励启发教育为主,而一些家庭不完美或不重视孩子心理发育的情况下,孩子们缺乏协作精神,在遭受体育活动中的失败时往往更加显得沮丧、退缩。
3、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的正确评价的反馈。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以来于成人的评价,尤其是教师、父母的[评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能使幼儿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愿望,而消极的评价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长期的,使幼儿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遇到困难没有信心,不敢迎接挑战。对体育活动尤其是竞赛性体育游戏时,不能单纯地评价结果,教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水平和个性特点,善于观察和分析。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在体育活动中,教学任务和目的规定了幼儿应该做的事情和必须达到的结果,而幼儿的需要和态度则决定了幼儿“意愿”做什么事情,体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使两种相互联系彼此加强,化外在需求为幼儿内在的需要。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特殊的心理调节力量——情绪、情感。一方面,教师要建立恰当的成功标准,及时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只要幼儿能在各方面超越自己,便是一种成功,便应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是对幼儿的一种巨大的鼓励、鼓舞,会成为他们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舒展大方的示范动作,来构建幼儿积极的心理定势,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
1、创设氛围
幼儿对成人评价的依赖性与他们的年龄或反比,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该在语言和行动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尤其是心理素质、活动能力差的幼儿应更多给予鼓励和支持,不应轻易否定或批评。
在组织竞赛性游戏时,老师必须淡化输赢的观念,而引导幼儿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合作,如何胜而不骄、败而不馁,要让幼儿在游戏和同伴接受的气氛中,幼儿的积极情绪会在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有了被人接纳和受人尊重的体验。
2、鼓励尝试
幼儿期是个体主动性发展的良好时期,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幼儿大胆尝试,由被动完成动作,转变为主动探索思考完成要求的途径。
例如在“小马运粮”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练习跨过“小河”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尝试探索各种不同的过河方法,河的宽窄不同,过河方式也不同,幼儿可以单脚跳、双脚跳、助跑跨跳等,教师及时对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信心得到大大增强,获得成就感,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
3、坚持教育性原则 体育活动的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自信、自强的品质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在设计活动时,应既能表现个人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所有表现个人技能的游戏最好都用组队的方式来进行,使幼儿在获得成就感或失落感的同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互助观念的形成而且幼儿在活动中的不良情绪也会在集体中得到化解。
4、克服两种极端心理
自卑和自责是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两种极端心理结果,为了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感,教师应尽量多挖掘孩子在活动中的专长,少批评多鼓励,让幼儿重新评价自己,认识到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劣势。没有必要低看自己;在活动中对能力低的幼儿降低要求,尽量使之多获得成就感,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对自负感强的幼儿,教师主要在平衡家时全面考虑幼儿个性品德表现,智慧发挥,适当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使他们摆脱骄傲与依赖。
总之,体育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题引导他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去探索、发展,在与伙伴的竞争或合作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和正确对待他人与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
识
指导老师:迮林
07550747 张玉
摘要: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总想尽自己最大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进去,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她们缺乏生活知识和活动经验,并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识,很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必须使幼儿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做到安全与活动同步进行。
关键词: 幼儿 体育活动 安全意识
引言: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是家长与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幼儿园,体育活动尤为重要。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激发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幼儿身心健康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体育活动是幼儿身体的直接参与体验的过程,幼儿在动态的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现意外,户外活动时教师 的关注度点不可能一直在某一个幼儿身上,再加上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缺少体育活动经验,对遇到的突发问题不能正确的应对,很容易发生危险。如何让幼儿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作为教师如何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幼儿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锻炼幼儿的身体,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运动中,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耐久力,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幼儿肢体均衡的发展和基本的运动能力的提高,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避免外界的伤害,健康顺利的成长。幼儿园必须把保障幼儿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充分了解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及存在的 安全隐患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幼儿体育目标的途径。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早操活动、户外体育活动、体育游戏。
(一)早操 活动
早操活动是晨间进行身体锻炼的总称,以基本体操为主要内容,活动时间约半小时左右,且要求每天都按时进行(阴雨天可在室内或走廊开展)。其活动的形式大多采用集体(如集体做操等)和自选活动。在早操活动中也会存在 很多安全隐患。.每天幼儿早操前都会有一些在班级的自由活动,如自由选读、玩积木等等。教师要在早操前检查每一个幼儿的衣服,一方面看看他们穿的是否适合锻炼,一方面检查他们的衣服口袋是否装有积木等坚硬物品,以免发生意外。如:在早操前,幼儿在玩积木时,把积木放入口袋了,忘记拿出来,在进行早操活动时会出现体侧、体前屈和较为激烈的跳跃运动,容易戳伤自己。.幼儿到户外去做早操都是排队的方式,在上下楼梯时很容易发生危险。如:幼儿下楼梯,在下楼的过程中幼儿极容易发生后面幼儿推前面幼儿的现象,这样前面的幼儿一旦摔倒,后面的幼儿极容易接二连三的摔倒或踩踏现象。.教师在组织幼儿早操 前 要考虑到活动的场地。首先供给幼儿的活动场地要平坦、不能太滑、太坚硬或是留有石块、玻璃、凹洞等杂物。在做器械活动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场地的大小,以免发生意外。如:在做棍操的时候,如果教师供给的场地不宽裕,幼儿在做操时很容易发生幼儿间不经意敲打的现象,很容易受到伤害。
(二)户外体育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是以教师直接指导或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形式 为主.活动的内容是 大型 器械或 含基本动作的自由 活动,由于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场地宽敞,可以给幼儿一定得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但是幼儿天生好动,缺乏安全意识,所以在户外活动时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在幼儿园,滑滑梯、攀登架、木马等大小型固定的运动器械是幼儿的乐园,幼儿都特别喜欢这些项目。往往幼儿都会在游戏的过程中只顾得怎么开心,怎么玩,在此过成中没有安全意识,很容易发生危险。如:小朋友会在玩滑滑梯时,喜欢互相争先从上面滑下来或则有的幼儿从滑滑梯下面往上爬,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教师应该在活动前交代好幼儿不可以抢,不可以做危险动作等不正确的行为。.在进行户外活动的前首先要保证场地、器械进行检查,给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物质环境。幼儿园要定时的检查运动器械,使运动器械使用方便、牢固、安全。幼儿的运动场地要保持干净,没有沙、石、玻璃等障碍物。幼儿园也可创设一些安全标志、警示语,更好的向幼儿宣传安全意识。
(三)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兴趣性强,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极易调动,是健身健心的最佳活动。体育游戏的种类有很多,如: 合作类游戏、竞赛类游戏和情境类游戏等等。.合作类游戏
合作类游戏是需要幼儿与同伴之间合作完成的,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存在个体差异,协调性差,不能很好的完成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或合作不协调、容易互相绊倒、摔跤等现象。.竞赛类游戏
竞赛类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方式。同伴与同伴、队与队、组与组之 间的竞争,在这些游戏中幼儿的速度会非常快,往往会忽略了游戏的规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情境类游戏
情境类游戏是在某种情境下开展的游戏,幼儿会较感兴趣,往往会全心全意投入其中,不能很好的把握游戏中角色与角色突然地转变,又因为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应变能力有限,也很容易发生危险。
三、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一)早操活动.教师应该在幼儿进入早操活动场地前,认真做好早操前的安全检查。应提醒幼儿检查着装、鞋子,避免幼儿的口袋里装有利器、石块、树棍等易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的物品,避免鞋带散了,绊倒同伴或自己.在幼儿上下楼梯时,教师应该组织幼儿有顺序的 上下楼梯,保持安静不可以打闹,一个接着一个慢慢地下楼。
2.做器械操时,教师应事先教会幼儿正确的、安全的使用器械。教师应告诉幼儿什么动作不能做,如果做了会怎么样等等,教师还应提醒幼儿注意幼与同伴之间的做操距离,提醒幼儿使用的指向要准确,不要对着同伴的头、或眼睛等容易受伤的部位。教师应提供给幼儿做操的场地一定要宽裕,让幼儿可以有空间得到身体的伸展。
3.在早操活动时往往幼儿会非常兴奋。教师应不断的提醒幼儿,跑时看清个人所处的位置。避开有障碍物的方向,和前面的幼儿不冲撞;跳时要注意脚下障碍物的位置,一次跳过,不要跳在障碍物上;钻时要注意低头、弯腰;前冲时要控制自己的速度;与同伴合作活动时,要让身高相等的幼儿站在一组,要让活动能力相当的幼儿站在一组,以顺利完成动作。
(二)户外体育活动
1.幼儿园户外的各种大、中、小型的器械是孩幼儿的最爱,幼儿往往会玩的很开心,甚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确保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和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在幼儿玩大型器械时,教师应及时提示、提醒。
2.幼儿园设计一些安全标志,贴在醒目的地方,时时提醒幼儿,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如我们把“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张贴在荡船和秋千的铁环处,把“禁止头朝下”的标志张贴在滑梯处等,这些都对幼儿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时间长了,幼儿在玩大型器械时看到了安全标志,便会自然而然的强化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3.教师选择的活动场地最好是有日照的泥草地,让幼儿能在活动时接触到阳光。但草地上的草不能过软或过厚,不能高低不平。否则幼儿会容易摔跤,如:让幼儿在草地上四散跑的时候,就会跑不快,而且很容易摔跤这样。教师所选择的场地要 使幼儿有了充分的活动范围,消除互相碰撞、挤来挤去等不安全隐患。
(三)体育游戏 1.合作类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良好的合作,可以采用协调性好的幼儿带着协调性较差的幼儿一起游戏。如:在 体育游戏“ 两人三足 ”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幼儿很好的合作才能完成。如果两个幼儿没有统一出脚,各走各的,很容易发生绊倒或崴脚等现象。所以幼儿 要在出脚之前商量好先统一出哪只脚,然后跟着节奏出脚,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活动。
2.竞赛类游戏
幼儿对竞赛类游戏兴奋性极高,特别是大班幼儿已经有了集体意识,他们会尽全力为本队争光.教师在组织竞赛游戏前,应带领幼儿做必要准备活动.重点强调竞赛规则,提示幼儿在遵守规则下才能有序的参与竞赛,游戏中的标志线和往返点必须完成后,下一位幼儿才能出发,才不会在路途中相遇相撞,才不会在障碍物上争抢而发生危险,如有违规的幼儿在情绪激动下提前跑出,迎面的幼儿也应学会转身避让,变换方向避让,或低姿避让,以免直接撞伤面部.在活动前教师要讲清活动的规则,让幼儿按要求参加竞赛。告诉幼儿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3.情境游戏
幼儿喜欢在情境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还喜欢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如遇到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突然变化,教师应放慢语速,让幼儿有准备的时间。避免角色变化过快,教师掌控的时间不足,而出现意外。如:大班情境游戏中的《狡猾的狐狸在哪里》。游戏要求在教师发出在哪里的“里”字的口令后,面对面的幼儿同时做出动作。快速反应后,幼儿一组转身跑,一组追捉。如果教师口令发的太快,易造成有些幼儿反应快,有些幼儿反应慢。反应慢的还未转身,反应快的幼儿已经开始跑了,就会造成幼儿迎面相撞的现象。因此,教师在使用口令时,应根据幼儿情况快慢有变,快慢适度。
四、具体方法
1.强化意识
教师要加强幼儿的意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多用语言提醒,让幼儿去多看自我保护意识的图书,并在有危险处设置图片,而且也要让幼儿多看电视中的自我保护方法,让幼儿不知不觉的接受,让这些在幼儿的脑子里面根深蒂固。还要与家长共同教育幼儿,让幼儿不仅在幼儿园里有保护意识,在家里也同样有自我保护意识!2.教会方法
教要教会幼儿一些动作技能上的自我保护方法。如:高处往低处跳时,要注意屈膝缓冲,以免两膝关节受伤;做操持器操时要提醒幼儿站队的间隔距离,以免器械互相碰撞;投沙包。飞碟,飞盘时不要面对面练习以免砸到对方;跳绳时提示幼儿不要把绳套在颈部,以免发生意外;幼儿在双人接球时动作要适中,不要对着面部,以免面部受伤。
四、总结
保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职责,但是自我保护和安全问题不能被动的等待和给予,而应该让幼儿主动的去获得,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法,不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幼儿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3、《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篇:在体育活动中关注学前班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体育活动中关注学前班幼儿的个体差异
任丹
摘要 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其主要的内在特性,只要幼儿在进行认识、实践、其个性特征就必然会表现出来。因此深刻认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幼儿发展的前提。只有尊重差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民主、科学和个性化的教育,也是成功的教育。尊重有个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是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促进幼儿差异发展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个体的全面和发展,强调每个人富有个性的发展。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大力倡导发现每个儿童的特点,认为教育应该考虑发展和利用每个人的独特性。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学前班幼儿
个体差异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所以我园教师齐心合力制作了一系列的体育区角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各种体育精神。但是每个幼儿都不一样所以必定会有个体差异的发生,所以这次主要研究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及处理方法。
1、活动中幼儿具体表现的差异 在攀爬区有大部分幼儿都不敢往高处爬,只是在攀爬架的下方玩耍,垫子上面很多幼儿会觉得简单无聊。在投掷区幼儿会觉得太简单了,球框不够高。在综合区幼儿有些不敢大胆走梅花桩有些不敢走荡桥还有的幼儿平衡力差。在跨栏区有部分幼儿会将栏杆弄倒,脚跨不起来。在创意区幼儿对套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都不怎么去玩。
2、改进策略
建立自信,满足需要
“儿童本来就是有学习工作的自然需求。还有希望让大人认为自己是‘好孩子’的欲望。”当幼儿找到他所擅长的活动时,他将乐于探索,并逐步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成功的体验会让他有信心跳转一个难度更大的领域。与幼儿智力强项相对应得学习风格也会帮助幼儿接受另一个领域的挑战。识别强项与弱项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必定要通过注重个别差异的个性化教育来实现。幼儿的强项和弱项并不是在幼儿期就已经定性,要关注每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准确的分析幼儿行为,并科学认定幼儿强项和暂时弱项,同时要分析该幼儿造成弱项的原因,以及在以弱项为主导的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等等。这样才能有可能有针对性地考虑如何充分为幼儿弱项发展提供空间,给幼儿的强项提供展示舞台。只有真正了解分析幼儿,才能寻求幼儿发展想抢带动弱项的途径和方法,使强项带动弱项的发展得以顺利进行。适时鼓励,及时引导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群体活动中,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有时会感受到同伴的长处和优势,有时也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不足。由于年龄特点,幼儿还不能辩证的看问题,经常受到“挫折”以后,就更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容易自暴自弃。
因此,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要帮助幼儿分析原因,消除困惑,并引导幼儿看清自己的强项,提高自我认识水平。由于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时其弱项很难被马上带动,就需要支持、引导,要帮助幼儿客服困难,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勇于表现、勇敢参加各种活动,这样就会更多弱项被带动发展,是幼儿的进步更快更大。
实施以强项带弱项
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提高幼儿弱项的办法就要杜绝“一刀切,齐步走”的形式,要找到适宜的突破口,实施强项带动弱项的策略。当需要弱项发挥作用时,通过强项作用所获得的有关学习经验就会激活弱项,再通过适宜的引导,弱项就会充分活动,从而得以培养和提高。
总结
通过研究,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确实会存在个体差异,在集体活动我们更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多花时间来培养这些孩子,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其他幼儿同步,从关注幼儿的集体学习转变为指导幼儿个体差异的学习。
参考文献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第四篇:幼儿体育活动
《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读后感
读《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后,让我深刻体会到,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伟大的体育家陶行知在谈到幼儿健康教育时的话:“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做为工作在幼教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健康的人生奠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健康成长。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本学期我们的主要工作,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体育区域活动开展顺利。可是在探索区体育游戏活动中,我经常会发现有些胆怯的小朋友独自一人看着别人玩,或者试了试后就放弃了,我也试图让他们能跟上大家的步伐,可结果有点让我失望。比如我们班的李言同、李言乙小朋友天性胆怯,上体育课或者做体育游戏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受伤。玩探索区的轮胎和竹梯时,任我怎么鼓励她们就是不敢站上去。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体育游戏中的胆怯心理?本书告诉我们,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喜好,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发展特点。在教育中发现、利用幼儿喜爱的形式,在尝试中感知幼儿掌握该动作的难点和重点,将幼儿的动作发展在幼儿现在经验、设计辅助游戏、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分层,由低到高,惭惭调整活动材料的难度,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最大的发展。读本书后,我和李言同、李言乙两位小朋友做了一次小交流,我问她们:你们为什么不探索区玩?她俩说,我们也想玩,就是感觉很高,站上去会晃所以就害怕。听了孩子们的真心话,我意识到,探索区对她们来说并不是没有兴趣的,相反还很喜欢,只是这个新区孩子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摆放的难度过高,让这两位小朋友一下子适应不了。于是我说,那明天老师摆的矮一点,你们愿意来玩吗?两位孩子露出喜悦的笑脸说,愿意。第二天我从新调整了探索区轮胎和竹梯摆放位置,一轮胎一竹梯让她们俩先玩,看她们胆子惭惭大了,玩的也比上次开心多了,又再调整为两轮胎一竹梯,慢慢适应几天后,我发现她们进步很大,现在能和大家玩的一样好了。
这次经验让深刻的明白到,任实践都要有理论的基础,总之,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要依据《纲要》精神,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从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出发,给孩子最大的支持,让幼儿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得到发展。
第五篇:在经历中培养小班幼儿爱心
在经历中培养小班幼儿爱心
无锡市钱桥中心幼儿园朱燕芹
人的经历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及所处环境所受教育和交往的总和。不同的经历可以造就不同的道德、智能和人格,人的发展需要经历,更需要经历教育。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们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小班幼儿正处于个性情感初步形成、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认知与判断能力有了初步的萌芽,抓住这一有效时期,加以科学、全面、形象、生动的情感熏陶,将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初步建立。在一次次经历中使孩子懂得知识、增长经验、体验爱心。
一、发源、催化爱心
家庭是对孩子成长最具影响力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个性行为品质,并使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有力的催化剂。父母、亲人是爱心传递的使者。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父母的爱心浇灌。世界五彩缤纷,人间丰富多彩,都需要有爱心的人去发现,去欣赏,去领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家庭中独生子女现象的逐渐普及,孩子已成为每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父母长辈的过多保护和百般溺爱,渐渐地促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品质,他们在接受来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断的关爱时,感到非常的理所当然,因而他们也就丝毫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求与感受。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在群体中与他人相处时往往就会时时处处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表现出冷漠和自私的不良行为倾向。这种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而作为幼儿园,要使我们的爱心教育得以深化,体现实效,则必须要牢牢抓住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以家庭环境的改造和创设为依托,使爱心教育渗透在学校、家庭、社区各个领域,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爱心教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以景制情、以点带面,来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家庭爱心的目标,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对幼儿家庭的爱心教育,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爱父母、爱同伴、爱老师着手,进而激发他们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
因此,我们将家园连动、家园互动作为了爱心教育的主要方式。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隔代亲”的现象益发严重,爷爷奶奶过多的呵护与盲目的宠爱,造成了孩子的娇纵与任性,他们对爷爷奶奶没有尊重与爱,因此,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爱心培养显得由为重要。结合“九九老人节”,我们开展了活动。在活动前我们要求幼儿观察爷爷奶奶在家的劳动情景和他们的爱好。这个要求虽然简单,但孩子们往往容易忽视,所以在活动中,当我们请小朋友介绍爷爷奶奶的名字及工作时,孩子们知道仍然很少。于是我们请爷爷奶奶谈谈自己的一些情况,让幼儿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接着我们请小朋友说说爷爷奶奶是怎样关心自己的,自己应该怎样关心和帮助爷爷奶奶。孩子们能较踊跃地说出来,可见,他们对爷爷奶奶的关心与爱有一定的感受力,也知道一些如何回报的方式,最后,幼儿的即兴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看着开学时还大哭的心肝宝贝变的这么能干、可爱,他们感到异常欣慰,相信这个节日会是最有意义的。活动后,我们请爷爷奶奶们在家继续配合与教育,让孩子们爱老人的意识与行为成为自发的习惯。
再如:“三八”妇女节,我们围绕“我的好妈妈”展开活动。通过收集妈妈的作品,如织的毛衣,围巾等,知道妈妈本领大,夸夸自己的妈妈。妈妈为孩子每天做的正是孩子最容易忽视的,我们通过看录像并听妈妈介绍,让孩子初步了解妈妈每天早晨、下班回来、晚上是怎样关心、照顾宝宝的,很辛苦。我们还让孩子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对妈妈的爱。因为“爱心”贵在“点滴”,孩子应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表达。如:唱一首歌、说感谢的话,亲一亲妈妈,为妈妈捶捶背„„我们还让孩子涂一朵红花,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这一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又对幼儿有一定的技能要求,通过示范,幼儿认真地开始了作画,他们涂得异常细致、均匀,因为这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呀。待幼儿涂好后,我又让幼儿上前来说一句祝福的话。孩子们大都会说:“祝妈妈节日快乐!”我想当孩子们回到家中,当妈妈们拿到“礼物”、听到“祝福”,一定会觉得异常幸福吧!这一幅幅稚嫩的作品,折射出孩子无限的爱。而这份来自孩子的感动,一定能更深地触动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利用家长会,我们例举了许多父母应注意的言行,因为父母同情别人的困难、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儿童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如,公共汽车上,让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邻居阿婆年老生病,家长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阿婆做事。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家长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 „„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同情和怜悯实质是把自己的疼痛和难受扩大到别人身上的结果。经常让儿童把自已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儿童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例如:看到小弟弟摔倒了,家长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某地发生灾情家长可引导孩子:“那里的小朋友没有饭吃,很饿,没有衣服穿,冻极了,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里,会怎么样?我们去捐点衣服。食品送给灾区的人吧!”„„
久而久之,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在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爱心氛围、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使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体验、施与爱心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把“爱心”行为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以及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主动示爱,爱护动植物及自己的物品,使其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爱心教育。如“好朋友”活动,在幼儿经过开学初的“分离焦虑期”后,孩子们的“重心”逐渐转向班级大集体,开始关注班级里的一切,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自己的好朋友了,拉手的朋友、小组的朋友、娃娃家的朋友、搭积木的朋友„„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与我们有意识的渗透引导中,孩子们越来越意识到朋友的存在与需要。每次如厕后、出教室活动前,他们都会兴奋的喊“好朋友、好朋友。”然后欢天喜地地牵起朋友的手来到队伍中,别提有多亲热呢。于是,我们组织了
专门的活动,我请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使幼儿更全面的了解朋友,表达对朋友的喜欢之情。然后和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说一说,用小班幼儿特有的稚气与纯真、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爱,鼓励幼儿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保持正确的方式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对培养了幼儿的爱心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会分享,学会关爱,这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是有困难的。要让他们将自己喜欢的食品分给别人,孩子们会乐意吗?我们结合“六一”儿童节,让孩子们从最基本的分享食品开始。活动前,我们请每位幼儿带一份自己喜欢的食品来园,活动当天,经过“六一”节日谈话、观看录像、观看大班幼儿节目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了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感受了节日的快乐。回到教室,适当休息之后,我们请小朋友们将带来的好吃的东西拿出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食品。接着,我提了一个问题:“每组有这么多好吃的,要是都能尝一点就好了,该怎么办?”孩子们自己提出把食品放在一起,大家一起吃。我顺势利导,将孩子们的食品分类摆放,做了简单的说明后,孩子们便手拿盘勺,以自助形式去自由选择吃东西。他们都因为吃到了许多种东西而感到高兴,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由此,力力等小朋友自己提出要将自己的书带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那样自己也能看到更多的书。接着,别的小朋友有的说要带玩具汽车来大家一起玩,有的说要将家里的娃娃放到娃娃家大家一起抱„„孩子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个小小的活动拉开了分享的序幕,孩子们由此而想到别人,不再完全自我。这也是我们培养孩子爱心的方式之一。
再如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无疑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成人纷纷捐款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当然,这无疑是教育幼儿的一次好机会。所以,我们让幼儿观看了一些新闻报道,特别是解救幼儿的新闻,让他们更能感同身受,知道这些和他们一般大小的宝宝没有了爸爸妈妈、没有了家,多可怜呀!这么活生生的教材、这么多感人的画面,让孩子们幼小地心灵也有了深深的触动,萌生了他们的同情心和怜悯心。这样,当我们对孩子和家长发出捐款倡议书时,善良的孩子们都主动要求爸爸妈妈多捐点、要捐“红钞票”呢。之后,学校组织了集体默哀仪式和集体捐助仪式。我们为孩子们制作并佩戴上白花和“爱心小天使”的胸饰。全园师生集中到了大操场上,随着警笛的哀鸣,集体默哀三分钟。在这个庄严肃穆地时刻,连平时最调皮、最好动的鹏鹏和韬韬也出奇地懂事、出奇地听话,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而当大家一个一个排好队,将款物放入捐款箱时,又那么地秩序井然,那么地认真慎重,俨然像个小大人。回到教室,我们组织孩子看了灾区孩子正在接受捐助物资,又开始有书可以看,有牛奶可以喝,他们就开心地拍起了手,因为这里面将有他们的一份付出。
“人之初、性本善”,对于孩子,我们往往会看到他们身上自我、自私之处,但其实并不乏爱心。大海靠一滴滴水汇集而成,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所以,我们要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那么,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让我们共同努力,播洒爱的种子、演绎爱的真谛、传递爱的真情,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每个人的心田,携手创建一个美好、和谐、文明的美丽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