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教学反思(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4:3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氧化硫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第一篇: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教学原述]

(1)教师出示一集气瓶盛放的二氧化硫,让学生观察现象。问:二氧化硫有什么物理性质?学生回答。

(2)教师演示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实验。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什么?学生回答。

(3)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启发学生二氧化硫还有哪些性质?学生回答:氧化性、还原性。然后启发学生:二氧化硫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分别体现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师生共同总结,并写出有关方程式。

(4)教师演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与氯气的漂白性作对比研究。

(5)小结后反馈练习[课案分析]

本课从教学理念上看似乎达成了师生互动的效果,学生的思维活动、视觉感官等充分地被调动和活跃起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到位。但学生的兴趣、动手探究能力、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观察能力等化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是很不到位的。这是因为这堂课从一开始在理念上就发生了偏差。[反思视点]

反思一:让学生落实书上的知识点,而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探究能力上下功夫。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素养的学生呢?

反思二:仅仅从演示实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吗?老师设计好的问题确实是学生要探究和想反问的吗?是教师领着学生学还是指导学生学呢?从提高学生观察、发问和兴趣及进一步探究方面还应落实和整改哪些内容?

反思三:学生只掌握了知识点就可以了吗?从培养探究能力角度看,老师是否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充分让学生动手和观察,观察后让学生自己来产生疑问,而不是老师来提问题,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适当提练几个有价值的,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导和点拨。而不是马上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已思考获取知识。[设计改进] 针对上述反思点,我把它提交到化学组里让大家讨论得出整改办法。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录象镜头立即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思维火花一触即发。二氧化硫到底是怎样一种物质呢?它具有怎样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如此的危害?让学生根据所看录象总结酸雨的危害。然后通过三个创新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在探究中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虫子为什么会死呢?(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探究实验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实验设计:仪器与药品——pH试纸、火柴、烧杯、酒精灯(让学生仅用给出的仪器与药品来验证二氧化硫溶于水的酸性),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组长汇报实验设计方案,教师给予科学分析与评价,最后得出最佳实验方案。学生做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投影)酸雨——“空中杀手”,酸雨的形成过程图,得出结论: 2SO2 + O2 2SO3

SO3 + H2O == H2SO4 SO2 + H2O H2SO3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还原性。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启发学生二氧化硫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回答:氧化性)。教师引导学生怎样证明其氧化性?学生设计实验,二氧化硫与硫化氢都有毒,采取全封闭装置。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分析、讲评。最后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探究实验3:花儿为什么会变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把红花放进装有二氧化硫的锥形瓶中,观察颜色,颜色逐渐边浅,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同时提出一个探究问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一样吗? [课后体会] 学生的问题全面而细致,从观察中得来,这些问题是他们自己想探究的,而不是被动的思考。从知识的生成角度看,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实验,查找资料等方法,从根本上教会学生认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激活潜在的创新意识。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和巩固。

每每上课后,从理念的角度进行反思,对照探究性学习的原则,新教学理念不断地提练精华,弥补不足,从教学理念上不断总结、升华,根据教学理念选用不同形式,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优秀教师。

第二篇: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一课的教学反思

白马中学 王小霞

《硫和二氧化硫》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充满着大量的与现实生活相关信息,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课堂又从课堂走向社会。故2015年1月8日上午第四节课我在高一(4)班上了《二氧化硫》一节课。从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有:

1、以空气质量日报引入新课,紧紧围绕二氧化硫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为什么空气中这么多气体而我们却选用二氧化硫的指标来衡量空气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课。

2、关注学生主体。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知识的传授,我都不是直接给出或介绍,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慢慢地引导学生探究、总结。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体系。在问题解答方面,产生的疑惑方面,我会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集思广益。结果这个做法在课堂上看到学生非常活跃,师生互动比较激烈与频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采用观看实验录像、比较、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自我表现法等综合启发式教学法学习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设计意图是突破本节的难点)。

3、联系生活实际。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在讲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时,我从“150万双一次性筷子=66平方”材料信息入手,让学生从有关一次性筷子的材料中获得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并能从根本抵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并告知食用含二氧化硫超标的食品会对人的肝和肾等有严重的损害,甚至有致癌作用,同时介绍三种方法鉴别熏蒸的一次性筷子 ;在讲完二氧化硫与碱反应后,提出生产生活和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尾气应如何处理等等。总之在进行二氧化硫的教学中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所引用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都能充分的利用。在整节课中,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不仅学生动手操作是新课程的理念,而且学生不断的动脑思考更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

4、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系统掌握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整节课实施的是“以练带复”教学模式,以练习来巩固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渗透高考题让学生觉得高考离他们并不遥远。但是由于预设有些高,我垫的板凳不够高,学生在解题时有些吃力,所以下次要注意把难点知识分散难度。

总之,这次的公开课我经过认真备课、查阅资料、虚心请教的过程以及同组老师和名师工作室各位领导和成员的点评,都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对我以后的教学成长都受益匪浅。

第三篇:《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一、精心创设求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关酸雨的录像,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渴望,亲切的是日常生活所能碰到的问题,渴望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这时我再顺水推舟引出课题: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欲知酸雨如何形成,得先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时就能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我做到了这一点。

二、内容重组,过渡自然

秉着新课程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于是我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内容做了重新的安排:硫单质及其燃烧后的产物已在初中时接触过,我不再作为上课时的讲解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硫的性质。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我将其进行补充改进:首先介绍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教材上是往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品红溶液来说明二氧化硫漂白作用,这样的说服力不强,学生会认为会不会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后得到的亚硫酸具有漂白作用而不是二氧化硫。在教研室陈主任的帮助下我把其改成了往二氧化硫气体中伸入品红试纸来验证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这样既避免想到亚硫酸的影响,又在加热时不会有过多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分解出来。实验简单易行,又能避免学生在认知上的歧义。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一处亮点。接着从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最后从化合价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性。这样既过渡自然又环环紧扣。

三、问题驱动,激发兴趣与动力

二氧化硫性质学习整个过程中,我都以问题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如在学习其物理性质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了解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从哪几点考虑?

2、如何知道一种气体物质的水溶性?方案设计?几个问题把学生带入了实验探究。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时,我不是直接引入漂白实验而是,而是先创设情景:古时利用燃烧硫的方法漂白布料,你能说说其可能原理吗?引入可能的性质漂白作用,再进行实验探究验证。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其它两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及氧化还原性时也都是精心的设置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呈现,我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直接填鸭式的告知方式的枯燥无味,激起学生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及兴趣,上课时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四、创设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

在验证二氧化硫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提出方案通过颜色变化观察(往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质疑能否说明就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还是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使溶液褪色?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强烈矛盾,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及积极思维。正如心理学家瓦龙说:“思维者,克服矛盾之过程也”,上课时也确实激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学生探究实验的高潮。

五、关注学生主体,教师起引导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知识的传授,我都不是直接给出或介绍,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慢慢地引导学生探究、总结。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体系。在问题解答方面,产生的疑惑方面,我会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集思广益。结果这个做法在课堂上看到学生非常活跃,师生互动比较激烈与频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提高环保意识。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结构与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通过二氧化硫污染的教学,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法建议

二氧化硫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二氧化硫与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里,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目的是将课堂上或书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建议如下:(1)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①二氧化硫造成污染及其防治的化学原理; ②本地二氧化硫污染成因分析;

③防治建议(化学的、工业的、社会的角度)。(2)布置任务

①文献收集:学生查询有关资料,资料来源可以使多渠道的,例如计算机网络、图书馆、教科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报道、空气质量报告,也可以就此问题进行专家访谈等。

②综述与分析:对所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主要数据、主要观点或主张;对这些数据和观点进行科学分析,整理成《文献综述》。

③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出自己的观点(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论证。然后将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是论文、小报、展板、调查报告等。

(3)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5-7人,选出组长,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4)组织表达与交流活动

根据学生成果形式,组织全班交流活动。交流以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体师生介绍研究过程与成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为学生准备适当条件(例如多媒体系统、实验仪器与药品、相关软件等)。教师和其他学生对汇报的内容、形式、成果做出评价,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

2.学生已经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元素——碱金属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在教学思路上,应该从“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过渡到“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也就是说二氧化硫的学习应该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学习。

3.在本章教材内容里,关于硫元素的化合物只介绍两种——二氧化硫、硫酸。这两种物质的教学,应该足以支撑学生对硫元素的总体认识。通过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建立“硫元素系统”的整体印象。4.中学所学理论(例如物质结构理论)内容浅显,远不足以满足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解释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规律的应用,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规律、物质的分类与通性等等。

对二氧化硫而言: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分析,二氧化硫试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2NaOH=Na2SO3+H2O;CaO+SO2=CaSO3;H2O+SO2=H2SO3。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分析,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与强氧化剂反应是可以被氧化为+6价,在水溶液中通常以SO42-的形式存在,干态时可以以SO3的形式存在;与强还原剂反应时,可以被还原为0价,通常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从物质的特殊性角度来分析,二氧化硫具有以下性质:①毒性(其毒性不如硫化氢强);②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机理与次氯酸有所不同。次氯酸的漂白作用是利用其强烈的氧化性,将有色物质的分子破坏掉,变为无色的物质。这个反应通常进行的比较完全,且为不可逆过程;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二氧化硫、水和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一般来说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或者长时间放置会将二氧化硫重新放出,使被漂白的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由于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容易毁坏被漂白的物质,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比次氯酸应用的场合多。5.二氧化硫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性质,是知识系统和链条中的“关节点”,应用简单仪器就可以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建议师生一起设计一个联合装置,一次性地展现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并防止污染教室内的空气。

下述装置供参考: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硫在氧族中燃烧能够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播放视频:硫在氧气中燃烧。

引言:我们以硫为代表物,认识了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现在我们要学习硫的重要氧化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讲述:物理性质

展示:闻气体气味正确方法的图片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此处若无演示条件,也可以播放视频文件)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物质分类判断它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分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既说明它能溶于水,又说明它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在此可以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

讨论: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中为什么开始水面没有顺利上升?振荡后水面很快上升?(在液面上形成饱和亚硫酸溶液,阻止SO2的吸收。)要求:学生写出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介:亚硫酸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推断它应具有的化学性质。

讲述:当二氧化硫遇到强还原剂时,表现出氧化性。例如: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可以生成硫和水。过渡:二氧化硫主要表现出还原性。讲述: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 增加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碘水褪色。

分析: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由此推断二氧化硫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氯水、溴水褪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并与氯气等作对比,小结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推断它的用途。

过渡:二氧化硫在工业上可以作漂白剂,还能杀灭霉菌和细菌,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但是也有不法之徒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让馒头、银耳变得更白,只顾个人利益,不管他人的身体健康。请同学们今后要注意。此外,二氧化硫还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讲述: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的概念和危害。展示图片、播放有关酸雨的录像。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毒、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 :40)2.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2 + H2O H2SO3

SO2 + CaO = CaSO3

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SO2 + NaOH = NaHSO3 SO2 + Ca(OH)2 = CaSO3↓+ H2O CaSO3+SO2+H2O=Ca(HSO3)(2)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弱氧化性:2 H2S + SO2 = 3 S↓+ 2 H2O(介绍)

②较强的还原性:

如SO2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

2SO2+O2(3)漂白性 3.用途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2SO3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 HBr

酸雨 探究活动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一、探究活动的题目

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现将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则溶液是否褪色?通入后再给溶液加热有何现象?

二、实验探究

1.先往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说明理由。

2.向另一支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氯气,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说明理由。

3.向第三支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混合气。注意此时分成三组实验。

(1)第一组:控制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比例为1 :1,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溶液加热有何现象?(2)第二组:二氧化硫过量,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溶液加热有何现象?(3)第三组:氯气过量,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溶液加热有何现象?

三、分析原理

氯气和二氧化硫单独与品红溶液反应,均会使之褪色,其中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因为它能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重新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使溶液颜色复原;氯气溶于水后生成强氧化剂次氯酸,它能使有色物质因被氧化而褪色,加热也不能使颜色复原。但这两种气体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 HCl 因此,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两种物质就会失去原来的漂白作用。而当它们当中的任何一种物质过量时,反应后的溶液就会反映出这种过量物质的性质。因此,当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通入溶液中,不会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二氧化硫过量时,溶液褪色,给溶液加热后溶液的颜色会复原;当氯气过量时,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不能使溶液颜色复原。

四、实验后的启示

在思考问题时,一定要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切忌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如果只注意两种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则会忽视这两种物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只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反应,就会忽视某一种物质过量时的情况。不过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两种物质漂白原理这一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的基础上。

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

(1)已知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的反应,试根据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推测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的情况,并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对你的推测加以验证。说明与实施方案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望文生义,而忽视化学式背后活生生的“性质”,从而违背化学学习的规律。本活动通过“形似”的CO2和SO2的性质对比,揭示二氧化硫的性质本质,锻炼学生的思维的科学性、全面性。

方案设计建议:

方案一 比较CO2和SO2二者的性质(特别是化合价),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然后用实验加以验证。方案二 先进行实验,然后对生成物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在对结论进行讨论。活动组织建议:

第一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第二步: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本组所设计的方案; 第三步:全体师生对方案进行质询和评议;

第四步:修改或完善方案后以小组为单位,按方案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第五步:呈交实验报告,必要时进行全班交流。

(2)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跟硫酸的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硫。请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以说明二氧化硫的酸性、还原性、氧化性和漂白性。说明与实施方案建议 设计意图: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和反应条件确定制备气的所用的装置;在综合考虑二氧化硫性质的基础上,设计全面反映其性质的装置,达到认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培养综合能力。方案设计建议: 活动组织建议:

①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设计装置;

②用投影机将学生的方案展示出来,师生共同予以评价; ③选择2-3个方案进行实际操作。④各组汇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小结。

(3)将二氧化硫和氯气共同作用于品红溶液后,在对其进行加热。试分析可能发生的现象。说明与实施方案建议

设计意图:锻炼思维的逻辑性、缜密性。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档次:

①知道二氧化硫和氯气均有漂白性;

②记得二氧化硫和氯气(氯水)可以发生反应是漂白功能丧失;

③知道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氯气(或氯水)具有氧化性,二者相遇会发生反应,生成的盐酸和稀硫酸不具有漂白性;

④注意到二氧化硫跟氯气(氯水)反应时量的关系,如果有一种物质过量,则反应后会显示过量的物质的性质;

⑤在设计实验时,考虑了品红的用量问题。好的实验程序是将两种漂白剂混合,再通入(或滴入)品红溶液,(若漂白剂物质的量之比不是1:1时)至恰好褪色;

⑥会用数学的语言简捷而严密地表达反应的情况。数学模型示例:

在漂白剂先混合,在作用于品红溶液,并恰至刚好褪色的情况下: n(SO2):n(Cl2)>1时,品红颜色可以恢复; n(SO2):n(Cl2)=1时,品红不会褪色; n(SO2):n(Cl2)<1时,品红颜色不会恢复。

因此,本活动具有较好的思维梯度,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起点和收获,同时展现了化学严密的逻辑品质。方案设计建议:

方案一:二氧化硫和氯气先混合再通入瓶红溶液,至恰好褪色(1:1时不褪色)。

方案二:二氧化硫和氯气先分别同入适量水中,再用胶头滴管滴入品红溶液,至恰好褪色(1:1时不褪色)。活动组织建议:

由于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会造成污染,建议选择2-3人分别实施自己的方案,然后向大家报告。最后有师生共同讨论,对问题做出圆满的回答。(4)在模拟自然环境下研究二氧化硫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对植物成长的影响。说明与实施方案建议

设计意图: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活动在选择植物等方面应用到生物有关知识。方案设计建议:

选择不同的植物,测量不同SO2含量气体时植物坏死所需要的时间。活动组织建议:

①建议邀请生物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设计;

②学生分组设计实施方案,并进行论证; ③实验观察周期不超过2周; ④鼓励方案多样性。

朱征

第五篇: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本章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对象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本章前,学生已学习过了酸性氧化物CO2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教师的问题引导和交流,小组之间的协作和探究,使学生们顺利突破本节的难点并掌握本节课重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③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2)过程与方法:

①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初步学会从实验推导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推理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测反应原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

①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培养学生的互动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②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策略:

通过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的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感受到二氧化硫离我们并不远,并不是与我们毫无关系的而是息息相关来导入本节的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学生自主地设计探究实验和讨论分析,令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用分类法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节重点,而且巩固了二氧化碳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用酸雨图片来创设出问题情景,并提出问题:

1、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物质?它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容易回答出第一个问题,但不能回答出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让学生留下悬念,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实验演示:将事先收集满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让学生观察SO2的颜色、状态,并闻气味。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学生讲述:SO2的物理性质

教师引导: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得出SO2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关系。

(教师)播放Flash动画,通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判断这一现象是属于SO2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引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新课,边讲边板书。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⑴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① 导学生得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根据“二氧化硫溶于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使水溶液变红,长时间放置后,溶液又重新恢复紫色”这一事实,说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进而说明“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的可逆性,并简单说明“可逆反应”的特征。

设置问题:

3、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这二个反应是可逆反应?(学生)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③让学生判断“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分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在硫元素所有化合价中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得出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并引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这一化学性质的学习。

3、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与反应的可逆性。

②简单讲述SO3的性质。

(教师)展示图片,引入酸雨形成的原因

4、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用不法商贩漂白银耳的例子引入,讲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5、二氧化硫漂白性与其他物质漂白性的不同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师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实现了将实验探究学习引入了常规教学,在课件制作上导航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内容;课件交互性良好,促进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教材之间的交互。而且,借助多媒体,不仅加大了课堂的密度和容量,而且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实验观察、讨论与分析中掌握了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下载二氧化硫教学反思(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氧化硫教学反思(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的方法,加强......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反思 教学思路:以龙门石窟前后20年的图片引入,结合新闻链接当地的石灰窑产业,请同学们分析龙门石窟受到损害的原因。板块一:酸雨的形成和治理。首......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

    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过程,笔者发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内容进行反思:一、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反思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3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范围比较广,既有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又有环境保护常识,教材力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由二氧化......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二氧化硫”教学案例 一、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二氧化硫教案

    - 123 - 二氧化硫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 2. 氧化性: 3. 还原性: 4. 漂白性: 三、二氧化硫与社会: 【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贯穿知识和生活两大......

    二氧化硫说课稿

    《二氧化硫》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实现“课程教学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

    《二氧化硫》说课稿

    《二氧化硫》说课稿 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