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报纸对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
我国报纸对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
作者:
万小广
前 言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大学教育迅猛发展。2004年,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经超过两千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超过19%,进入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1]。
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曾经以“天之骄子”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大学生,如今似乎已经发生了某种改变[2]。在百度新闻搜索下选中“新闻标题”,键入“大学生”进行搜索,检索得到的标题经简单整理后可以归纳出以下主题:其一,关于大学生道德堕落的,如《大学生口述:校园钟点房是我们隐秘的欢乐场》;其
二、关于大学生受害者形象的,如《 大学生轻信QQ号码中奖 一天七次给骗子汇款》;其
三、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如《大学生毕业后从“贵族”变成了“贫民” 》;其
四、关于女大学生的,如《女大学生实践营销课程 网上拍卖自己身体 》[3]。这种现象引发了笔者对大学生的媒体形象问题的兴趣。
当代传播理论和文化研究都认为,“作为当代文化的重要产制者,大众传媒对于某一社会群体的呈现和再现(representation),关涉到该群体的主体经验能否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得到表达和体现,构成和影响着其社会身份构成,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群体对于该群体成员的情感、态度和想象,乃至影响到对于该群体的公共决策。” [4] “再现”作为一个符号——意义的建构过程,往往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它影响公众对这一群体的认知图式,并且关乎该群体的社会身份认同以及公共决策。而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再现”的一个主要途径又是在大众传媒上完成的。
事实上,国内外有关特殊社会群体的媒体形象研究著述颇丰,如国内关于农民、农民工群体、民营企业家群体等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特别是美国也有大量的关于媒体再现女性以及少数族群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在方法、理论建构上给本文对大学生群体的媒介形象分析提供借鉴。
我国报纸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再现”是本文的关注中心,笔者选取了北京市的三家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考察、分析这三家关于大学生的新闻报道来回答以下问题:我国报纸刻画了什么样的当代大学生形象,又是如何刻画的?大学生的主体经验在这种刻画中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种再现所产制的形象对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建构有哪些影响,可能会激起社会公众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什么情绪和态度?
本文以下内容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将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与叙事分析相结合——进行说明,解释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是介绍本文的抽样调查对象、抽样方法;然后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析各大报纸所再现的大学生形象以及如何再现的;最后是小结以及对研究本身进行的讨论。
一、研究方法的探讨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的作者安德斯•汉森这样写道:“(大众传播领域)被来自不同学派,有着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的学者所占据。他们都致力于按照自己的方式构建现实。”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是因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是因为“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专用或者完整无缺的,它们都不是在与文化或者政治隔绝的状态下孕育、发展和应用的。” [5]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安德斯•汉森倡导“一种综合的社会科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的是“对所获得的数据采用一种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媒介系统纳入整个社会系统进行考察。同时在具体操作中,研究者“不仅要考虑哪种研究方法是最适合的,还应该考虑研究方法怎样组合才能够产生一个更好的效果”。据此,本文试图综合内容分析与叙事分析这两种方法展开研究。以下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说明。
内容分析是一种客观、系统、能对明确的传播内容进行定量描述的方法。它提供了在系统和可靠的研究范式下如何进行分析和量化媒体内容的操作原则。但它的缺点在于不能解释从内容分析中得出的这些量化指标的意义及其更广泛的社会意义。由于有关内容分析的文献已经很丰富,所以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叙事分析。
要解释什么是“叙事分析”,必须先说明什么是“叙事”(narrative)。叙事是从文学传统中所借鉴的概念。具体而言,一种叙事往往由对故事情节的基本安排、特定的角色分配以及与此相应的特定情境构成。叙事中的角色安排往往对应着对于该群体的“再现”方式,并产制某种特定形象。叙事分析就是通过分析文本中特定角色的分配与其所处的情境,来描述文本所产制的群体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其对于公众认知该群体的影响[6]。
之所以采用叙事分析方法来研究新闻报道,是因为新闻往往是以叙事的方式呈现的。新闻即“有目的地讲故事”,能够有效地呈现一个“特定的符号世界,一个稳定的、可以被认识的新闻世界,具有重复的模式和主题”。[7]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名称和细节可能每日都变化,但是它们所嵌入的基本框架——符号体系——却更为持久。“新闻作为一个持久的符号系统对于受众的影响要比它所提供的一些个别成分要大得多”[8]。因此,对新闻进行叙事分析有助于澄清新闻文本在特定价值观念指导下所描绘的社会图景,包括特定社会群体的公共形象,并可由此分析公众对该群体的认知。
这种方法与内容分析相结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一方面叙事分析可以在内容分析力所不能及的数据阐释和深层社会意义探讨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内容分析又可保证理论框架及结论的可靠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抽样对象和抽样方法说明
本文以北京为考察地点,选择了该市三家报纸作为抽样调查对象,分别是:《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
以北京为考察地,是因为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截止2006年,该市共有79所大学(含民办),在校生人有70万多万人[9]。而选择这三家报纸是因为它们在北京市有巨大的影响力,这可以从其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看出来。根据《中国新闻年鉴2005》显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北京晚报》的发行量为90.1万份,位居北京市之首;第二名是在传媒经营上屡屡创新的《北京青年报》,它是北京市团委的机关报,发行量是66.6万份[10]。《京华时报》是由《人民报纸》社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合作的产物,它的发行量尚未有公开数据,但创刊不到六年而广告经营额就达到9700多万,在全国报纸排名中占据第10位[11]。
另外,这三家报纸基本上覆盖到了北京市各个阶层,分别是我国城市报纸几种重要类型的代表。从报纸性质上看,人民日报报业集团与北大青鸟集团合办的《京华时报》代表我国商业化程度较高的报纸;作为北京市团委机关报的《北京青年报》,由于是主管青年工作的团委机关报,需要承担的宣传职能使得该报具备了较强的政治属性;而《北京晚报》则居于二者之间,既具备商业属性,同时也受到其母报——北京市党委机关报《北京日报》政治方面的约束,但在本文所考察的大学生问题上,它比团委机关报受到的约束要小一些。从三家报纸的受众构成上看,一般认为,《京华时报》的主要受众是市民阶层;《北京青年报》则主要覆盖商业化报纸服务的另一个阶层——白领阶层;而《北京晚报》的受众构成则较为复杂,除市民阶层和白领阶层外,还包括老年人、知识分子等群体。
所以,这三家报纸大体上可以反映我国城市报业的基本结构,对考察它们得出的结论应该可以推论到全国其他城市的报纸。
本文通过对这三家报纸自2004年1月到2006年12月三年间的报纸进行系统随机抽样来获得新闻报道样本。具体操作方式是:以一年为单位,采取混合周(在抽样范围内随机依次抽取构成周一至周日等组成一周)、日历周(在抽样范围内随机抽取一周)、组合周(在抽样范围内按等距依次抽取周一至周日组成一周)进行抽样[12],每家报纸得到63期的样本,三份共计189期报纸。搜集这些报纸上有关大学生的所有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总共得到153篇新闻报道,其中《北京报纸》篇;《北京晚报》45篇;《北京青年报》60篇;《京华时报》48篇。
三、各报对大学生所进行的类型化叙事及形象建构
抽样得到的新闻文本显示,各报对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存在几种常见的叙事类型,分别是:精英化叙事,受优待叙事,受难叙事,负面行为叙事和中立叙事。这些类型化的叙事构成了大学生报道的基本框架,各种叙事类型对应着特定的大学生形象。典型的精英化叙事可以描述如下:大学生群体或个别成员从事某种具有正面社会价值评价的行为,如参与扶贫支教等志愿者活动、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等等;或具有某种正面的品性。具体的例子如《百名学生 助学民工子弟》(见《北京青年报》2004/03/30)、《俩富家大学生借钱养兔子创业》(见《北京青年报》2006/03/27)、《清华同学要打工挣钱捐助》(见《北京晚报》2006/2/26);
典型的受优待叙事如下:政府或社会颁布、实施某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学生能从中受益;或者是大学生群体或个人遭受某种危机(比如贫困难以入学或就业困难),政府或社会施以援手。无论哪种情况, 大学生都是这类叙事中受爱护的幸福群体,但指向的却是关爱和优待的主体——政府和社会。例如《到西部工作户口可留京》(见《北京青年报》2005/12/23)、《北大贫困生报到 当场将获礼包》(见《北京青年报》2006/8/31);
典型的受难叙事的描述是:大学生群体或者个别成员由于种种原因而遭受磨难、不幸,包括就业困难、被欺骗以及粗暴对待。如《南京女研究生找份工作花了近万元》(见《北京晚报》2005/10/15)、《北大学子要入厕 言语不当遭掌掴》(见《北京青年报》2006/05/11)。
典型的负面行为叙事可以描述如下:大学生群体或个别成员做出某种明显具有负面社会价值评价的行为,尤其是违法犯罪行为。具体事例如《两女大学生对女同学用“私刑”被判刑》(见《京华时报》2005/3/30)、《一大学生把交警打成脑震荡》(见《京华时报》2004/1/2)。
中立叙事既是指在新闻报道在叙事中没有明显的价值倾向,仅根据这类报道的内容以及标题不能做出对大学生群体或成员的价值评判。如《香港大学师生与航天英雄见面》(见《北京晚报》2005/1/29)、《留校学生庙会抖空竹》(见《北京青年报》2006/1/30)。
从报道内容分析,各种叙事类型(中立叙事除外)往往对应着模式化的大学生形象:精英化叙事对应的是有知识,有能力,有爱心,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精英形象;受优待叙事对应的则是受到社会关爱,享受优待的幸运者形象;受难叙事叙说他们经受诸如求职困难、被骗、被坑等等艰辛与苦难的遭遇,描绘了大学生脆弱无助的形象;负面行为叙事则通过大学生做出种种违法犯罪、道德品质败坏的行为,来刻画当代大学生龌龊肮脏的形象。总之,这种类型化叙事具有某种结构的稳定性,也构成了报纸在处理大学生新闻报道时的基本报道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某种“刻板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报纸所再现的大学生形象,我们需要对类型化叙事所再现的各种形象进行细致的量化分析。
四、各报所再现的大学生形象及对其社会身份的影响
表1:各报新闻报道所再现的大学生形象统计表
北京青年报
北京晚报
京华报纸
总计
n=60
n=45
n=48
n=153
精英形象
35%(21)
28.8%(13)
10.4%(5)
受优待者形象
30%(18)
17.8%(8)
22.9%(11)
受难者形象
13.3%(8)
24.4%(11)
31.3%(15)
负面行为者形象
3.3%(2)
8.9%(4)
18.8%(9)中立形象
6.6%(4)
6.7%(3)
4.2%(2)无明确叙事
11.7%(7)
13.3%(6)
12.5%(6)
注:1.纵向百分比相加之和不等于100%,是因为对小数点后三位数进行了四舍五入;
2.横向报纸从左往右排列,报纸的商业化程度逐渐加深; 从上表统计中可以明显发现,“精英形象”、“受难者形象”和“受优待者形象”是报纸对大学生“再现”得最为频繁的三类形象。下面本文将进一步阐释报纸所再现的形象是否充分表达了大学生的主体经验,它对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建构的影响,以及可能激起公众对大学生的何种情绪和态度。
大学生精英形象是我国报纸刻画最为着力的形象。这种刻画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但却较少体现大学生群体自身构成的复杂性以及所处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这样片面强调大学生的精英形象,会导致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精英角色期待,一方面会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合理布局。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需要侧重理论研究的大学生,也需要侧重实际应用的高级技工,将大学生与精英挂钩容易助长“学而优则大学生”的社会偏见和人才的盲目流动。所以,大学生精英形象未能反映该群体的全貌;对公众认知可能会造成一定片面化印象,并进而给建立在民意基础上公共教育决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受优待者形象也是在统计中出现较多的一类形象。这种形象的频繁出现的根本目的在于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如何得到落实。应该说,大学生群体得到了很多政策优待和社会关心,但这些优待与关心是否落实,是否真的给所有大学生带来好处,则往往没有得到报道,因而大学生群体真正的利益诉求也未能充分地得到表达。与此同时,受优待者形象经报纸传达给公众成为他们对大学生认知的一部分,可能部分地消解公众对大学生实际困境的同情,因为政府和社会“已经替他们做太多事情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我们贫困生这个寒假有意义》(见《北京青年报》2006/1/30)
受难者形象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统中,灾难或者负面报道一般被认为不利于社会稳定。而根据上表显示:在这个形象上着力程度与媒体的商业化程度成正比,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受难者形象主要源于报纸的商业化。报纸如果主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关注大学生的苦难,就很难真实反映其现实境遇,只是为一些人提供猎奇的材料。总体上,受难者形象有利于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理解和同情,但另一方面,如果报道出发点是为了煽情、猎奇,又会阻碍这种理解和同情。如:《北大学子要入厕 言语不当遭掌掴》(《北京青年报》2006/05/11)。负面行为者形象从统计上看在各报出现的量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新闻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要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两为”方针,被赋予了较多的教化意义,各个群体的负面行为报道都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行为报道受到的限制就更多了。不过,与其他群体不同,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报道所担负的政治风险要远远小于其他群体(如官员群体),所得的商业收益则是一样的,于是大学生群体的负面行为便频繁地成为报道对象。上表统计表明,在大学生负面行为者形象上的着力程度同样与媒体的商业化程度成正比。与受难者形象再现相比,负面行为者形象的刻画时使用的煽情、猎奇手法更加出格,鲜有客观报道事实而不添盐加醋的,尤其是在女大学生负面行为的报道上更加出格[13]。对大学生负面行为的报道能够帮助公众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但多数报道所使用的歪曲、猎奇、煽情乃至无中生有的报道方式阻碍了这种认知。负面行为者形象虽然量很少,但对于大学生公共形象的损害却是巨大的,它抑制了大学生群体的真实表达与获得社会认同, 容易激起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简单的、偏激的情绪。
中立形象也占有一定比例,再现这种形象的叙事一般而言比较真实、客观、全面,较少主观色彩,报道的内容广泛,且基本上没有类型化的叙事,有利于增进公众对大学生的了解,以及大学生主体经验的表达。
从整体上根据不同类型的形象所占的比例,我们可以概括出当代大学生在报纸上的群体形象:这个群体富于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正面的品性,政府和社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关爱他们,但他们在生活中也会遭受一定的磨难与考验,而且还在一些无法理解的负面道德观指导下,做出某些让人遗憾的负面行为。
另外从表中也可看出,各报所“再现”的大学生形象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由于所有者以及商业化程度的不同,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如在三报中《京华时报》最为强调受难者形象与负面行为者形象,这与其商业化程度较高有关。而《北京青年报》比其他两报更为强调大学生的精英形象和受优待形象,这是它作为北京市团委机关报,以及担负的宣传职能所决定的。有意思的是,《北京晚报》的统计数据位居二者之间,似乎体现出商业力量与行政力量的某种平衡。
五 小结与讨论
本文大致勾勒出我国报纸所再现的当代大学生形象:这个群体富于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正面的品性,政府和社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关爱他们,但他们在生活中也会遭受一定的磨难与考验,而且还在一些无法理解的负面道德观指导下,做出某些让人遗憾的负面行为。
而且,不同报纸所“再现”的大学生形象基本上是相似的,但报纸所有者和商业化程度的不同,对大学生整体形象的再现也略有差别。
各报对大学生整体形象的再现是通过各种类型化的叙事来实现的,特定的叙事类型产制出特定的大学生形象,并且影响着公众对大学生的认知图式。例如,精英叙事产制大学生精英形象,受优待叙事产制受难者形象,受难叙事产制受难者形象。
但是,各种不同类型形象的再现及产制的形象并不能完全表达大学生群体的主体经验,如大学生精英形象未能反映该群体的全貌,受优待者形象与大学生的现实利益诉求出现了一定差距等等。而在另一方面,这些形象经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传播、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理解和接受,并有力地参与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身份的建构,乃至影响到与大学生相关的公共决策。
讨 论
本文对我国报纸所再现的当代大学生形象所做的研究表明,大众传媒对某一社会群体进行的新闻报道存在类型化叙事并产制特定形象的假设,这种再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于特定群体的认知、理解与接受,乃至成为公共决策的考虑因素。
因此,新闻传媒应该有意识地总结分析对特定群体所进行的报道,不仅要做到“微观真实”,即尽量避免类型化、图谱化的报道方式;还应该尽量“宏观真实”,对已有的报道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对某一群体报道的习惯性思路以及尚未触及的盲点。正如哈钦斯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中所指出的,新闻传媒应该完整显现“社会各个群体的典型画面”[14]。陈力丹教授在《作为话语的新闻》的序言中写道:“我们以往的分析,主要是凭直觉经验来写总结文章,或使用量化统计方法,因而虽然了解了新闻制作的日常组织形式、收集新闻的程序,以及新闻制作的社会控制和经济局限,但不了解新闻话语的结构如何隐蔽而无形地影响着人的头脑。从话语角度分析新闻叙事的文本,是一种认识论意义的研究,它实际开辟了一个研究领域。”[15] 本文在突破传统研究方法上作了一番尝试之后,对这段话体会更深。而笔者认为,除了文学研究中的叙事分析和符号学研究中的话语分析之外,其他社会科学中的各类定性定量研究方法都可以根据具体研究对象来综合使用。
本文在研究中因为种种原因还存在一些缺憾。如因为抽样统计技术不成熟,难免造成一定统计误差;所选择的样本量太少,可能缺乏代表性。另外,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传媒未纳入研究视野,也可能使结论产生一定偏差。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改进和完善。
作者简介:万小广,中国社科院新闻系07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 切实提供教学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5(1)[2] 卢德平.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报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3] 百度.http://news.baidu.com/, 2007年2月28日访问
[4] 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5] 安德斯·汉森等.大众传播研究方法.新华出版社,2004: 97 [6][7] [8] 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9] 北京教育委员会网站.2005年北京各级普通学校基本情况.http://www.xiexiebang.com, 2007年3月9日访问 [10] 袁焕书.中国新闻年鉴2005.中国新闻年鉴社,2005 [11] 媒中媒.吴海民畅谈京华时报广告价值.年3月9日访问
http://www.mediaok.net/,2007[12] 明安香.传播学教学大纲.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内部发行),2003 [13] 何蕊,沈立赛.网络新闻中扭曲的女大学生形象--以新浪网为例.今传媒(学术版),2006(6)
[14] 哈钦斯委员会,展江等译.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回首页
第二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发展的不足等,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及其缺失的成因,并提出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何为“责任”?字典解释是:指应尽的义务或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责任。人,不仅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跟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享受国家法律赋予权利的同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更应该自觉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责任感主流是积极的和向上的。在我国春运期间,在全国各大汽车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高速公路站旁等到处可见大学生志愿者辛勤的身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数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以他们最诚挚的笑容、最热忱的服务迎接了一位又一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展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各高校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中,许多大学生自觉地走进儿童福利院、孤儿院辅导功课、陪伴游戏,走进老人院为老人按摩推背、陪伴聊天……。所有这些行动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智慧,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激情的一代。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却渐渐疏离社会,淡漠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追求个人理想。在思政课堂上,我曾多次提问学生关于个人理想的问题,但很多同学的回答基本上都是“顺利毕业”、“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将来买车买房”、“希望将来一家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诸如此类。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对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比较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较密切的个人理想,而较少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联系起来,“缺乏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社会应有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缺乏感恩之心。我国《婚姻法》(2001年修正案第21条第1、2款)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至18岁为止。”身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在被宠爱、被呵护、被关注的环境里长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是在履行义务,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勤劳动,不懂得珍惜父母的默默付出,不懂得换位思考,一味地考虑父母应为自己付出什么,而较少地考虑自己应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较强而义务感、责任感较弱”
第三,注重奢侈享受,忽视艰苦奋斗。在当今的大学里,大学生拥有MP3、MP4已成为过去式,Iphone4s、Iphone6、Ipod等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名牌衣物、名牌饰物才是现在进行时。对于学习,许多大学生只遵循“60分万岁”的原则,精力主要都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补考、重修、清考根本不当一回事,淡化对自身的责任。
第四,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诚信缺失。在高校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朗朗上口,却不以实际行动践行;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课桌文化“丰富多彩”,纸巾、饮料罐、塑料袋总被遗忘在课桌的抽屉里,陪伴着学生上完一节又一节课;为了追求便利而使用一次性用品,浪费水电资源,对破坏环境现象习以为常……。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主要成因进行思考分析,能有针对性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积极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知不觉地取向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上的不正当竞争、贪污腐败、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的失误。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被父母捧在手掌上。家长重视亲情教育,为了子女任劳任怨,甘愿付出一切却不要求回报。这种畸形的培养与教育造成了子女只懂索取不惜回报。他们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带有任性、受挫能力不强、意志力不坚定等性格特征。
第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不少高校片面强调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技能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术的培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一些学生把思政课当成是“洗脑课”。虽然“05方案”明确规定各高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内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第四,大学生自身的不足。由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社会实践较少,缺乏社会经验和理性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很难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加上自我的认识不足,使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与社会关系以及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热切希望的认识和理解不正确,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强烈动力与激情。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凝聚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和国家的奉献与责任。如果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国家难以发展,个人也会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会变得愈加狭窄。因此,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必须有效地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其自身对社会责任自觉的、实际的行为。
首先,要深刻认识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大学生,除了要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外,还要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不仅要集中精力刻苦学习,还有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要对自身负责,还要承担起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这又要求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把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把“内在的责任感上升到为国家建设,为社会繁荣尽职尽责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享受“大学生”的权利时,更应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做到符合“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切实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下转102页)
第三篇: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启示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启示
作者:曾 艳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 的人格模式。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 的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无可否认,这种仁与礼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传统人格中奴性、依赖的一面,但是在哲学解放的当代,我们更应该全面、深刻地反思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对其进行扬弃和超越。笔者认为,儒家理想人格理论中追求道德内圣、注重道德修养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健全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具体阐述如下:
一、弘扬儒家“仁者爱人”、“泛爱众”的博爱情怀,培养大学生知行统一的道德认知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道德理论中的基本原则。而“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爱人”不仅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也是君子 型理想人格必须具备的首要品格。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即回答“爱人”(《颜渊》)。后来孟子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离娄下》)。作为对理想人格的一种内在要求,“爱人”不仅仅要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即所谓“亲亲之爱”,还必须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 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实行广博的爱。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学而》)。《礼记·礼运》篇要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孟子也提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这就意味着遵循“仁”的伦理原则,就不能只爱自己的亲属宗族,还必须以广博的胸怀去爱众人。这种博爱意识,反映了儒家理想人格的人道主义 精神。孔子还特别强调“为仁”的自觉性。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仁人”,决定因素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心中有成为“仁人”的理想,那么在行动上就会处处以“仁”的标准要求自 己,自觉地通过学习使自己具备“仁人”的崇高品质,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行仁”,自觉地捍卫“仁”,为“仁”而献身。当然,就理想人格来说,“泛爱 众”,以博大的道德情怀去“爱人”,并不意味着要无原则地爱所有的人。儒家主张要有所爱,有所恶。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这就是说,爱仁人是仁,恶不仁之人也是仁。真正的仁者,就要既能“好仁者”,又能“恶不仁者”。儒家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理想人格的培养来 说,仍然是有一定的合理意义的。
儒家推己及人道德思维方法的实质,就是按照自己的本性从而按照人的本性处理人际关系,以实现社会生活秩序的和谐这一思维模式的积极因素,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为中华民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宽人严己的优良品格。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还有扩大的趋势,社会体制转型所引发的新的利益、观念、心理等冲突,再加上市场经济带 来的消极作用,人际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日渐增多,见死不救见利忘义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能积极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 国内环境和新的形势,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做到知行统一。在社会生活中大力倡导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积极思想,为社会奉献爱心,热心公 益,扶危济困,惟其如此,才能抵制和消除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弘扬儒家心忧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局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它不仅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表现人对当前现 实的一种态度。中国古代文化洋溢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气氛,而以儒家表现得最为充分,这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重要的启示。“君子有终身之忧”是孔孟的思 想基调。孔子忧人格的颓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忧道义的沉沦,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的忧患之情体现在(孟子)一书中,书中“忧”字出现了27次。孔子孟子的忧患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君子有终身之忧”成为一切有为之士的共同人格特征,强烈的忧 患意识为爱国情感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成为中华文明不断进取的强大原动力。
儒家既有深深的忧患意识,就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孔子说:“士不可以 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则向往“居天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境界。孔孟的使命感和责任 意识,影响了众多爱国之士,培养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厚关注之情,从明东林党人所倡言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心”,到清初顾炎武所宣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显示了一种心忧天下的责 任感和救世报国的爱国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都有其成长的地方。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塑造瀚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今天,我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肩负着强国富民之重任,为此,大学生必须发扬儒家爱国传统和使命意识,培养自己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贵任感:在祖国还不十分强大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在国际强权政治和巨大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决支持国家的统一大业,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同时,还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勤奋工作,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三、弘扬儒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气节操守,培养大学生坚强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在道德行为过程中所作出的意志努力,它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和要求,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调节行为和克服困难的道德能力,是在履行道德义务过 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儒家认为,道德意志是道德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确定人生的目标,并且能克服困难去实现目标,而且还能对人的行为 活动起到一种支配和调节作用。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儒家特别重视立志。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这集中体现了他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甚至重于生命。孔子曾自述“五十有 五而志于学”(《为政》),并多次讲到“志”。在儒家看来,人人都应当立志,君子更应该有志。作为君子,应当“志于道”、“志于仁”、“仁以为己任”,把弘扬仁道作为 人生的最高目标。“志”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所以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他赞美和推崇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气节情操和人格独立精神,认为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就应当至死不渝地去奋斗,去追 求。他甚至把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人生理想的实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所以他说“朝闻用道,夕死可矣。”(《里仁》)。孟子也提倡“尚志”。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公孙丑上》)他要求人 们要像“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告子上》)一样“志于道”、“志于仁”。儒家的这种志于道、志于仁,以及人贵有志、志不可夺的思想,成为许多志士仁人的坚强信念和人生追求。
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将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的责任看得比个人忧患与死亡更重要。孔子提出了“行己有耻”的气节修养方法,要求人们要明辨是非、善恶,行为要知耻而有 所约束,闻过则改,见贤思齐。孟子也强调知耻对于做人的重要性,说“耻之于人大炙”,与此同时,孟子还从正面提出了气节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浩然之气”,就是坚持对仁义的信仰,“志”即志向、目标、理想,它是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也正是由于“志”的不同,使人们在道 德行为、人生道路、生活态度和方式等方面有不同的选择。正是由于“志”的作用,使人们在其生命活动以及在对道德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 性、坚持性、自制力和意志力。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今天,不少人,由于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失去对糖衣炮弹的警惕,经受不住各种诱惑,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加强道德意志的修养显得更加 必要,努力弘扬儒家的浩然正气,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保持自己的操守,不为外物所左右,维护君子的人格尊严,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不为物质欲望而降志辱身,不为金钱美色而丧失人格,不向社会丑恶现象低眉折腰,甘于清贫,乐于奉献,艰苦创业,做一个有高尚道德、脱离了低级 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的情况下,坚决反对外来干预,坚决顶住各种压力,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的主权和尊严。
四、弘扬儒家刚毅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这种坚强之毅力是实现“仁”所不可缺少的品质。在孔子看来,人容易被外在的各种诱惑和自身的欲望所左右而做不到坚持自己的志向。因此,无欲则 刚。儒家讲的“自强”,就是“反求诸己”,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兢兢业业,持之以恒。《中庸》第十章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儒家理想人格所提倡的自强精神的深刻写照,对国家民族而言,这种自强精神重视社会整体和他人价值,重视为国家社稷之大我而克 制个人之小我,重视民族的大志大气与大德。对个人主体而言,这种自强精神即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可使个体达到无私无畏的崇高境界。如若人人都修养到这样的境界,那就是一种民族气节了!同时,这种自强精神不仅要有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之志与浩然之气,而且需要砥砺意志和自我磨练。儒家强调的自我磨练不同于西方避苦求乐的方式,它重视培养人 的道德精神,教育人以避乐吃苦为乐,自觉承受物质贫困和身体劳 苦。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孔子孟子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后世仁人志士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战胜困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造就了无数英雄豪杰。鲁迅先生把这些人尊之为民族的脊 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 脊梁”。儒家在道德实践中,能够摆脱小我的局限,自强不息,刚健进取,造就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在当今这个社会变迁日益迅速的时代 里,人们经历了经济的繁荣带来的物质满足和快乐,但也见证了不公平和不平等导致的种种悲哀。对不少人来说,社会责任感似乎成了生命中不堪承受的负担。积极 倡导儒家君子敢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将其变成一贯的生活方式,是社会和谐持久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不可无志,人生不能没有理想。青年总是与未来相联系,要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青年人必须树立远大理想,邓小平说“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当前,我们的社会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青年大学生必须以此为导向,来确立自己的个人理想,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 理想,个人愿望服从社会需要,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贵。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确立了远大理想后,还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理 想而奋力拚搏。
综上所述,儒家的人格理想反应了积极的入世精神。无论君子、豪杰、圣人,都具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把经邦济世、建功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把个人的完善与人类的福祉联系在一起,极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也正是今天我们进行现代化道德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现代性理想人格,才能具有中国特色。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
一、大学生就业难可能造成社会影响
1、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容易导致心理挫伤和应激行为
大学生大多都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当他们临近毕业,甚至一入校,就开始面临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较容易在心理中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而当这种阴影成为一种‚情结‛的时,无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校园中有5%的大学生情绪不稳定,他们急需‚心理救助‛。当大学文凭和能力不足以成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安身立命的保证时,期望于现实的巨大反差,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受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如2003年1月,浙江某大学学生怀疑招工公正性竟刺杀公务员事件。又如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2〃23‛恶性凶杀案。这些血的事实都发生在毕业生的身上。
2、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可能引发新一轮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
据调查,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中,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占被调查者的89.8%。这种心理在下岗职工家庭中更为强烈。77.6%的父母要求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这其中,56.6%要求子女达到本科或硕士学历。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广大家庭的教育投资和消费产生两种不利影响,即一是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会不断加大教育投资,一味追求子女的高学历,而忽视其实用性;二是一些经济相对较差或比较困难的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家庭,可能因不堪日益沉重的教育投资而迫使子女失学。如河北一些农村的家庭已经一改往日‚砸锅卖铁资助孩子读大学‛,在经济并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让子女主动失学。
如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吃紧形势继续发展,在‚供过于求‛的职场杠杆作用下,不少求职者很难显示出公平竞争、不卑不亢的气度。为了尽早找到好的工作,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极易使用非正常的方法,如跑关系、找熟人、搞贿赂,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了讨好招聘者,甚至还得心甘情愿地‚作践自己‛,直至做出一些超常规的努力。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性、制度性的限制安排,如职场的‚经验准入‛、名额限制等,人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门槛,实际上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隔离‛和社会不公,破坏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理念和氛围,进一步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被剥夺感,引发反社会的心理与行为。
3、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到高等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发挥
如果‚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持续增加并累积若干年,那将会对整个城市社会的稳定产生冲击和威胁。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批判力较强。人数少或零星状态还不会引起社会注意,一旦人数积累到一定数量,他们将形成一股很大的社会冲击力量;另一方面,城市一旦出现大批有文化的青年失业者,社会舆论的压力也将陡然增加。如果说新一代农民工如引导不好、管理不善对城市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主要地将是实体层面的;那么,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对城市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主要地将是思想文化层面的。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背负着个人夙愿和家庭寄托的贫困大学生,逾八成(80.3%)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对于这些过于期望‚读书改变命运‛的农村家庭而言,大学学费成了他们家庭中最大的一笔投资。但就业的压力,‚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却让他们发现自己在‚改变命运‛面前的无力。贫困毕业生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缺乏可依靠的‚人脉‛,面对令人咋舌的就业成本,只能无奈地‚望职兴叹‛。随之而来,由‚就业难‛而引发的‚还贷难‛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后遗症‛之一。据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的统计,大学毕业生未按期还贷率高达56%,其中45%是因为就业困难。大学生还贷情况不佳,无疑加大了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顾虑,贫困毕业生刚刚走出校园就面临着诚信危机。与此同时,有些高校甚至以不还贷为由扣发毕业证、学位证,使贫困大学生找工作难上加难,更没有办法按时还贷,由此陷入了可怕的恶性循环。
4、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每年学费及生活费等各项支出约需1万元,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学生本科毕业,需4万元。绝大多数供养过大学生的农村家庭,均负债累累,出现了经济与教育的反比规律:即一户家庭的孩子书读得越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就越差;供养大学生越多,其家庭就越贫困。以青海省为例:农牧民近年人均纯收入(2001年为1610元,2002年为1710.8
元,2003年为1817.38元,2004年为2004元)计,几乎每个农村籍学生家庭都有沉重的贷款和债务负担。农民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读书,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回到农村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有的虽被临时聘用或打短工,但收入极低使贷款无法偿还,家庭长期贫困。这种‘高投入、无回报’的现状让许多家长痛哭流涕。多次发生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自绝于人世的悲剧。
严峻的就业现状使毕业后回到户籍所在地的农家子弟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年轻人年龄大都在25-30岁之间,经济上难以自主,既就不了业,也成不了家,悲观绝望。对前途的渺茫和命运的不公表现出愤愤不平,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厌世心态摧毁了他们的心灵。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产生了一些影响和谐的负面效应,使农民家庭和子女看不到希望。农村学生辍学率升高,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普九‛成果难以巩固,这些问题影响着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1、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提高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帮助
就业,乃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团结稳定。因此,不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形势的发展,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和网络媒体及全体民众等社会各界都要形成共识,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通过齐抓共建,资源共享,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实事做好,好事做实。
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市场存量与增量的‚比较充分就业‛
经验表明,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展好的国家和地区,就业压力均比较小。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比例已达75%以上,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75%以上。因此,在促进社会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大有潜力可挖。
3、以‚就业优先‛政策目标为指导,积极创造公平和公正的就业环境
国内外经验表明,由政府提供环境保证,创造就业机会,安臵失业人员的成本大大低于给予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政府作为扩大就业的第一责任人,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来考虑,提供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由于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差别性、歧视性待遇,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的力度。
4、转变青年就业观念,大力发展多元就业形式,从而带动更多毕业生的理性择业
进一步鼓励和提倡‚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和做法,形成‚大人才观‛、‚大人事观‛的理念和措施。一方面,根据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和要求,大力开展市场营销、经济法等毕业生创业知识培训,另一方面,聘请相关的具有教学指导经验、专业政策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毕业生创业指导员,对毕业生创业人员开展创业咨询、跟踪辅导、开业指导和服务,促进毕业生成功创业。通过各方面尝试和多种措施努力,达到‚一人成功就业,众人理性择业‛、‚一人成功创业,众人顺利就业‛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转变当前青年就业难、难就业的局面。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一,大学生的社会历史地位
大学是近现代教育的产物。发源于西方,流行于全世界。中国的大学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中国大学生的历史要比中国大学的历史要稍长一些。洋务运动中被派往国外留学的大学生应该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生。
自从大学生这一群体产生以来,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早期的留学生们对中国学习西方,中国的近现代化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了民族的脊梁。詹天佑,鲁迅,周恩来,邓小平,华罗庚,郭沫若,钱学森,李四光,侯德榜等人是他们中德杰出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深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全面竞争空前激烈。而对人才的争夺则成为竞争制胜的法宝之一。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就是未来和希望。他们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
二,认清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明白了大学生的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后,我们必须认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主要是因为:
(一)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所要求的。大学生只有认清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才能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二)这是祖国和人民群众所要求的。作为年轻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他们的素质如何,受到祖国和人民群众的热切关心。每一个希望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人都希望我们的接班人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都希望我们大学生有上佳的表现。
(三)这是时代所要求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各国间的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白炽化。而综合国力,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现代人才的主体收到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培养人才和招揽人才的政策,方案。而我国要想在这轮竞争中胜出,除了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还必须加强他们的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所以说,认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实为大局所趋,形势所迫,不能有半点含糊。
三,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意识现状
整体良好,但非常令人担忧。
从全局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他们能够胸怀祖国和人民,致力于为祖国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关注时事,勇于鉴言践行,对关系到的国计民生的事情相当关心。他们真正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致力于自身的完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们发愤图强,艰苦卓绝,但却心底光明。他们勤劳简朴,惜时节约但却乐观豁达。他们给人们以光明,以希望。
但是,大学生在责任与使命方面的问题着实令人担忧。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的粗言秽语让人侧目;不顾年迈的父母和深深爱着他们同学、老师而撒手人寰的大学生一再出现,不能不让人疑惑:大学生究竟有没有责任感;马加爵、刘海洋事件更是让人瞠目。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使命意识不强的现状十分令人心痛。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部分人甚至因此对大学生产生一些偏见。而且,这一不良状况似乎并没有很大逆转的迹象。这一切不得不让人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导致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受西方不良思想的腐蚀。这是外因。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中国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特别是在部分分辨是非能力较差的人群当中,而部分学生则很遗憾的成为这一群体的成员。
2、我国教育部门在这方面重视不足。近年来,国家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国大学教育方面的问题依然很多。对大学生责任与使命意识教育的缺失,正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大学教育出现以下严重的问题:重科学,不重人文;重理论,不重实践;重能力,不重品德;重形式,不重实质等等。或许,这看起来有些偏激,但这些确确实实的存在着。虽然,我们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并采取了一定的对策,但效果并不让人满意。
3、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他给我们带来了繁荣,也带来社会风气的下降。追名逐利之风盛行,人们之间的关系业多出了几层涵义。人们的利己之心相当强烈,责任意识急剧下降。这些都使得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们不在像我们的前辈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多的是;为一己之利而读书。虽然这些并不占主流,但他们又很强的蔓延势头,在青年学生中大有市场,而且影响极坏。
4、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社会风气的下降,也使的我们家庭教育出现了惊人的变化。父母们给我们灌输的更多的是怎样去与别人斗智、争夺,怎样去投机取巧,怎样去牟取个人利益;五讲四美三热爱,早就被压在床头柜下面了。
5、部分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要求,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风气的濡染,家庭教育的扭曲,国民教育的缺失。这一切就造就了部分学生的意志的消沉,追求的低俗化。他们过度追逐物质的享受,从不知使命、责任为何物。自己的生活、人生大都是一塌糊涂。
虽然目前大学生中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大学生已经是;与家与国无望;了。出现了这些问题就是在要求我们去战胜它们、超越它们。我们是时代的强者,我们必须成长起来,完善起来,强大起来。不仅仅是在肢体方面,更是在头脑方面、思想方面
历史使命的内容:、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2、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支教等等。
3、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
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4、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