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科学临床教学见习指导
外科学临床教学见习指导
(供临床、儿、妇、眼、口、影像、预防用)
前
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病理、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一门医学科学课程。通过外科学的教学实践,学生应能掌握外科常见病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学会一些外科基本手术操作。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明确抗生素不能替代无菌术,懂得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能以为外科就是手术。
外科学的教学进程包括:课堂讲授、见习和实习;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讲授内容以授课为主,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为重点,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反映现代外科的水平。对常见病、多发病要求学生达到熟悉和了解的目的,扩大知识面。
教学时要重视外科学的基础学科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范例、病例讨论、动物实验、临床教学、参观及参加手术、分析特殊检查结果、电化教学、多媒体、电脑网络等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医学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
外科临床教学见习指导绪言
一、第一学期内容
1、外科换药
2、麻醉学
3、烧伤
4、肿瘤
5、泌尿系统疾病
6、颅脑疾病
7、心胸疾病
二、第二学期内容
8、腹外疝、腹部损伤
9、胃十二指肠疾病
10、肠疾病
11、阑尾炎、急腹症
12、肝脏疾病、门静脉高压症
13、胆道疾病、胰腺疾病
14、周围血管疾病
15、骨折概论
16、骨折各论
17、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
外科临床教学见习指导绪言
一、见习要求:
外科临床见习由于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外科临床的见习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在第一学期外科见习中。要求重点在无菌术、手术学以及外科总论部分及部分专科内容。而在第二学期则要求掌握腹外疝、急腹症、胃十二指肠疾病、肠疾病、阑尾炎、肝脏疾病、胰腺疾病、门静脉高压症、直肠肛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骨折概论、骨折各论、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骨科门诊常见病的病因、病理和防治方法。
二、见习准备:
1、学生重点复习教科书见习内容,掌握其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
2、教师选择典型疾病,并准备好见习内容有关的多媒体、电脑网络、电视录像带、幻灯片、X光片、CT片及有关的大体标本。并提前一天在示教室黑板上写明学生要采集病史的病床号,供学生采病史前做好安排。
3、学生在见习早一天采集病史(2—3人一组),各自写病历一份,在当天见习完毕时交教师批阅。
三、见习方法:
1、见习当天推选一位同学先将采集病史中的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在教师的伴同下对指定病例在床边进行病史报告及体格检查。再由教师核实,补充和纠正。或在教师带领下观察或示教其他病例。
2、集中示教室,由学生归纳该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
3、教师对病史的采集、描写等提出纠正指导。
4、小组讨论:结合参考题由教师作启发性提问。
5、教师结合X光片、录像带、幻灯片、CT片或大体标本进行示教。
6、教师结合该章节教学见习,结合新近展进行小结,并收取学生提交的病史批阅。
7、学生报告病史、体检,教师复查、纠正,其他病例示教等一个半学时。
8、讨论、讲解,结合录像带、幻灯,大体标本,X光片,CT片等示教小结一个半学时。
四、时间分配:总学时数为68学时。
五、作业:交病史2—3份,经教师修改后归还学生。
六、外科学临床见习第一学期外总在实验室进行,麻醉学、烫伤、换药、肿瘤、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在附属医院;第二学期见习普外科、骨科;每次4学时。
第一学期内容
一、外科换药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无菌观念,熟悉创口的分类及处理
2、掌握换药和切开引流的基本原则。
3、掌握切口的分类及拆线基本技术。
4、了解外科换药的常用器械,化学消毒剂、敷料和各种引流物。见习方式:
1、教师带教是在门诊或病房进行。
2、教师结合病例,讲解示范。
3、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重要知识点
1、无菌术
2、切口的分类
3、换药和切开引流的基本原则。临床技能要点
1、各类创口的换药
2、拆线、拔除引流物
3、脓肿的切开引流 讨论议题:
1、换药进程应注意哪些无菌原则?
2、换药时应注意观察哪些内容?
3、脓肿切开的原则是什么?
4、什么叫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术?
5、伤口愈合分哪几类?
6、什么叫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试述污染伤口清创术?
7、试述外科引流适应症。
二、麻醉学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全脊椎麻醉判断及处理要领。
2、掌握心肺脑初期复苏,熟悉后期复苏,了解复苏后治疗工作。
3、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了解其操作步骤、管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4、了解麻醉的概念和临床任务。
5、了解麻醉前准备的必要性和麻醉中观察病人的重要性,熟悉麻醉前一般准备工作。
6、了解静脉麻醉药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以及其临床应用,了解全身麻醉常用方法,熟悉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7、了解术后镇痛常用几种方法。
(注:本见习要求在院手术室内完成要求学生在进手术室时,一定要严格按无菌术要求进行,听从老师和手术室有关人员的安排)见习方式:
1、学生进入手术室时,更衣集中讲解见习参观内容和注意事项。
2、教师带领同学在手术室参观、了解麻醉设备和常用药物。
3、通过病例使同学们了解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4、了解硬膜外麻醉的全进程操作技术及麻醉管理。
5、了解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全进程(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6、讲解监护仪、麻醉(呼吸)机。
7、再次集中同学多媒体补充讲解并讨论答疑。重要知识点:
1、局部麻醉的种类、方法、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2、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术、硬膜外神经阻滞术、蛛网膜下腔神经与硬膜外神经联合阻滞术、全身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临床技能要点:
1、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全身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的使用。讨论议题:
1、如何调节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平面。
2、硬脊膜外麻醉的注意事项。
3、麻醉前应做哪些准备。
4、麻醉药有哪些临床应用特点?常用吸入麻醉药有哪几种?有些什么药理特点和使用方法?
5、静脉麻醉药有那些临床药理特点?肌松药分哪几类?各有哪些代表药物。
6、全身麻醉有哪些并发症和意外。
7、常用局部麻醉药有哪些?各自的麻醉性能和临床应用怎样?
8、腰麻和硬膜外阻滞术中和术后各有哪些并发症?
9、监护仪和呼吸机使用问题。
10、心肺复习苏初期和后期各有哪些措施?现行脑复苏有哪些措施?
三、烧伤
目的与要求:
1、熟悉烧伤的病理和病程演变。
2、熟悉烧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学会创面初期处理和补液疗法。
见习方式:
1、教师以课堂录像作为主要见习内容。
2、课中进行烧伤面积的计算练习。
3、以急诊烧伤病人为辅助见习内容。重要知识点
1、烧伤三度四分法
2、烧伤抗体休克的补液原则
3、烧伤败血症防治原则
临床技能要点
1、烧伤深度的判断和面积的计算
2、烧伤创面的初期处理
1、补液疗法 讨论议题:
1、按中国新九分法,成人头颈部,躯干烧伤面积是多少?双下肢体表面积是多少?一岁婴幼儿双下肢烧伤面积又是多少?
2、烧伤分哪三个期?
3、通过临床实例,说出烧伤三度四分法,各度具有下列各项特点:a、深度;b、病理;c、临床特点;d、愈合过程。
4、结合病房病人,按国内通用的晶、胶体补液方法计算。例如:病人Ⅱ°、Ⅲ°烧伤面积为60%,体重为50公斤: ⑴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是多少? ⑵第1、2、3个8小时晶、胶体、水分量分别各是多少? ⑶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是多少?
5、烧伤病员抗体休克补液过程中,临床调节补液量指标有哪几项?其中最主要指标是什么?
6、烧伤病员哪些情况宜用包扎疗法?那些情况下宜用暴露疗法?
7、烧伤败血症防治原则主要有那几点?
8、烧伤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9、切痂术主要用在哪度烧伤?削痂术宜用在哪度烧伤?
六、教材:
外科学(第六版)
四、肿瘤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肿瘤分类,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2、熟悉临床常见肿瘤的特征。
3、掌握恶性肿瘤的检查诊断步骤及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体表肿瘤的诊治原则。
二、见习方式:
1、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多媒体了解肿瘤的基本特征和诊断治疗方法。
2、教师带学生在门诊讲解常见体表肿瘤及诊断与治疗要点。在病房教师可通过住院病人,讲解甲状腺或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3、结合(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讲解体表肿瘤的检查方法,包括外形大小、硬度活动,及周围组织(皮肤、肌肉)的关系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强调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三、重要知识点:
1. 良、恶性肿瘤的临床鉴别要点。2. 良、恶性肿瘤的外科处理原则。3.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四、临床技能要点:
1. 仔细体会体表良、恶性肿瘤的特点,如: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肿块鉴别。
2. 结合病例对乳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期。
3. 结合病房病人对乳房或甲状腺肿块作出初步诊断,治疗计划。
五、讨论议题:
1、常见体表肿瘤有哪些?
2、良恶性肿瘤有何区别?
3、如何正确检查体表肿块?
4、乳腺癌病理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5、乳癌的转移途径有哪几种?
6、乳癌的国际分期如何确定?各期的治疗原则如何?
7、乳癌的治疗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8、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有哪几种?临床上各有什么特点? 教材:
外科学
(第六版)
主编:吴在德、吴肇汉
副主编:郑树、安洪 版次:2003年8月第六版第38次印刷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67616688)
五、泌尿系统疾病
总
则:每次见习安排4学时,每次突出一个重点。
题
目:泌尿、男生殖系常见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目的与要求:
1、掌握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症状及主要临床表现。
2、了解泌尿系统损伤、炎症、梗阻、肿瘤、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见习方式:
1、教师在病房通过典型病例进行床边讲解,在教室组织同学进行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导尿(或演示),并介绍各种类型导尿管、尿道操作,膀胱镜,阅读典型X片,CT片及各类泌尿系造影片。
3、教师对学生典型病例的讨论进行总结。
重要知识点: 泌尿系统损伤、炎症、梗阻、肿瘤、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临床技能要点:泌尿外科体检、尿样采集、导尿术的无菌操作。
讨论议题:
1、血尿的定义和分类,列出可引起血尿的常见外科疾病名称,这些病人血尿各有何 特点?
2、尿三杯试验有何意义?
3、导尿管有几类几种?比较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时需要注意事项。
4、试述膀胱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KUB、IVP、RP的临床意义如何?
6、何谓尿路刺激症状,其临床意义如何?
7、试述尿路损伤的临床表现?各个部位损伤尿外渗的范围?
8、诱发尿路感染的病理基础有哪些?
9、试述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10、哪些情况有肾结核的可能性?延误泌尿系结核诊断情况又有哪些?
11、形成尿路结石的原因有哪些?哪些尿石症病人可用非手术疗法?有哪些措施?
12、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治疗原则?
13、膀胱肿瘤的最主要症状是什么?怎样进行临床分期? 教材:
外科学
(第六版)
主编:吴在德、吴肇汉
副主编:郑树、安洪 版次:2003年8月第六版第38次印刷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67616688)
六、颅脑疾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神经外科疾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2、掌握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的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熟悉神经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4、了解颅内占位病变、脊髓压迫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5、了解神经外科常见的辅助检查。如CT、MRI、DSA等。
见习方式:
1、在病房通过典型病例进行床边讲解,在教室组织同学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观看颅脑CT、MRI、脑血管造影、X片。
3、分组对术前、术后病人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4、由教师对学生典型病例的讨论进行总结。
重点知识点:
颅内压增高与颅脑损伤的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临床技能要点:
2、掌握神经外科疾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3、熟悉神经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讨论议题:
1、凹陷性骨折的手术指征?
2、什么叫中间清醒期?什么叫逆行性遗忘?
3、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脑疝形成机制?脑疝典型临床表现?脑疝抢救具体措施?
5、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血肿典型CT表现?
6、典型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 教材:
外科学
(第六版)
主编:吴在德、吴肇汉
副主编:郑树、安洪
七、心胸疾病
总
则:每次见习安排4学时,每次突出一个重点。
题
目:胸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见胸部外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处理原则。
2、掌握肺癌的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指征、治疗原则。
3、了解食管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处理原则。
4、了解常见先心病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原则,熟悉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5、了解肋骨骨折的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6、了解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外科手术适应症。
7、了解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见习方式:
1、教师在病房通过典型病例进行床边讲解。在教室组织同学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胸部X平片、CT、MRI、B超等辅助检查。
3、教师对学生典型病例的讨论进行总结。
重要知识点:胸部外伤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及处理原则,肺癌的临床症状、病理及外科处理原则。各类心脏病的外科适应征。
临床技能要点:胸部外科体检,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使用。
讨论议题:
1、何为反常呼吸运动?纵隔摆动及处理原则?
2、张力性气胸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
3、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常用方法、拔管指征?
4、哪些征象提示进行性血胸?进行性血胸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5、肺癌的肺外表现有哪些?肺癌常用诊断方法的评价?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6、食管的解剖特点和临床意义?晚期食管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有哪些?
7、冠心病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方法? 教材:
外科学
(第六版)
主编:吴在德、吴肇汉
副主编:郑树、安洪 版次:2003年8月第六版第38次印刷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67616688)
第二学期内容
一、腹外疝
目的与要求:
1、熟悉腹外疝的概念形成因素及病理和类型。
2、熟悉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等部位。
3、掌握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4、了解腹外疝发生了嵌顿或绞窄时的治疗理原则。
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并分析病史,汇报有无体现疾病的特点;
3、指导学生进行体检;
4、指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做出治疗方案和术式选择;
5、指导学生了解如何防范疝嵌顿和术后疝再发;
6、通过录像观看,进一步掌握腹外疝的知识。重要知识点:
1、腹外疝的概念,形成因素及病理和类型,2、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等部位。临床技能要点:
1、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讨论议题:
1、形成腹外疝的二大因素。
2、腹股沟区的解剖情况。
3、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诊断。
4、股疝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5、腹股沟疝的各种手术方法和各自适应症及术后治疗原则。
6、了解腹股沟疝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观察的具体内容。
二、腹部损伤
目的与要求:
1、熟悉单纯腹壁损伤,腹内实质性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破裂的临床特点。
2、掌握腹外伤、腹膜炎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
3、熟悉实质性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它们的治疗原则。
4、了解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及主要处理方法。尤其要注意盆腔脓肿的早期诊断。
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交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出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选择有意义的辅助检查、处理
手术方式。
4、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血常规,血球压积,腹部平片,B超,CT片,了解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定义。
重要知识点:
1、腹内实质性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破裂的临床特点,腹膜炎的发病特点。临床技能要点:
1、腹外伤、腹膜炎诊断方法。
2、实质性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它们的治疗原则。讨论议题:
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①有关发病情况(病史)在诊断损伤的部位,那一种脏器损伤及性质起了什么作用?②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中地位和作用?③腹外伤的诊断关键是什么?
2、腹内实质性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什么?
3、肝脾破裂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4、胃肠穿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盆腔残瘤脓肿的临床表现及如何早期处理。
三、胃十二指肠疾病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溃疡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
2、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手术适应症,手术原则和手术方式。
3、熟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出血,疤痕出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掌握胃癌的病理特征,转移方式,早期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要点。
5、了解胃癌清扫及胃大部切除后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并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出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选择有意义的辅助检查、处理意见手术方式。
4、指导学生阅读胃镜报告单。X造影片、B超了解胃镜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地位和意义。
5、通过录像片的观看,进一步增强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了解。重要知识点:
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手术适应症,手术原则和手术方式。
2、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出血,疤痕出门梗阻的临床表现。
3、胃癌的病理特征,转移方式。临床技能要点:
1、溃疡病早期诊断。
2、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出血,疤痕出门梗阻的诊断。讨论议题:
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手术适应症。
2、胃大部切除术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理论依据。
3、溃疡病的各种并发症临床表现及其特点。
4、由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因不同,其手术适应症和方法有哪些不同?
5、溃疡病出血与胃癌出血的鉴别诊断。
6、初步掌握胃大部切除后的胃肠吻合方式及各自适应症和优缺点。
7、胃大部切除的手术常见并发症。
8、胃癌淋巴结廓清术R2,R2+1,R3。
四、肠疾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肠梗阻的病因分类及病理生理的变化。熟悉其临床表现,掌握其临床诊断思 路,各种肠梗阻X片的表现和治疗原则。
2、了解小肠肿瘤及息肉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掌握结肠肿瘤的临床表现,左右半结肠肿瘤的特点。熟悉常用辅助检查、X片表现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
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并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出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选择有意义的辅助检查、处理意见、手术方式。
4、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腹部平片、结肠镜报告、B超、CT、了解肠疾病的特点。
5、通过录像片的观看。进一步增强对肠疾病的了解。重要知识点:
1、肠梗阻的病因分类及病理生理的变化。肠梗阻临床诊断思路,各种肠梗阻X片的表现和治疗原则。
2、结肠肿瘤的临床表现,左右半结肠肿瘤的特点。结肠肿瘤的常用辅助检查、X片表现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
临床技能要点:
1、机械性肠梗阻病人的肠形、蠕动波、肠鸣音
2、腹部平片、结肠镜报告、B超、CT
讨论议题:
1、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2、如何诊断机械性肠梗阻,如何鉴别绞窄性或单纯性肠梗阻。
3、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4、结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治疗范围。
5、区别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
6、肠梗阻的综合治疗。
7、肠梗阻的分类。
五、阑尾炎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阑尾炎的病理和临床分类
2、掌握急性阑尾炎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3、熟悉各型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了解特殊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见习方式:
1、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和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处理意见和手术方式。通过观看录像片、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该病知识的了解。
4、示教各种特殊体征: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
5、介绍一些典型的阑尾炎误诊病例,以及有严重其他并发症的病例,以增加同学的临床知识和恶性认识。
6、讲解阑尾炎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步骤,为今后手术示教打下基础。重要知识点:
1、急性阑尾炎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临床技能要点:
麦氏点的压痛和反跳痛,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讨论议题:
1、急性阑尾炎病史特征和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依据。
2、急性阑尾炎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如右输尿管结石,右侧妇科疾患等)
3、阑尾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和阑尾脓肿的治疗原则。
4、阑尾切除的手术步骤。
5、阑尾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如何防范?
六、肝脏疾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了解其发病原因
2、熟悉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和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疾病特点。
3、结合典型病,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处理意见和手术方式。
4、指导学生进行体检、阅读有关化验单(AFP等)B超、CT、MRI、DSA等。
5、通过观看录像片,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该病的了解。重要知识点:
1、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2、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临床技能要点:
肝肿大体格检查,阅读有关化验单(AFP等)B超、CT、MRI、DSA等。讨论议题:
1、肝癌病理分类。
2、肝癌的诊断方法。
3、肝癌的治疗方法。
4、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
5、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方法。
6、阿米巴肝脓肿的手术适应症。
7、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
七、门静脉高压症 目的与要求:
1、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和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 断、鉴别诊断、特殊的辅助检查、处理意见和治疗手段。
4、指导学生体检,注意肝、脾肿大、质地边缘等情况。展示三腔二囊管,演示操作,指导学生阅读食道静脉曲张X片。
5、通过录像片的观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该病各知识的了解。重要知识点:
1、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临床技能要点:
肝、脾肿大的体检,展示三腔二囊管,演示操作,指导学生阅读食道静脉曲张X片。讨论议题:
1、门静脉与腔静脉系之间的四个交通支。
2、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
3、何谓窦前和窦后性阻塞。
4、门静脉的正常压力。
5、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方法。
6、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
7、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8、断流术与分流术的适应症。
9、临床常用断流与分流的几种方法。
10、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脾切除的手术适应症。
八、胆道疾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胆道的解剖生理及特殊检查。
2、掌握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手术适应症。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和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 断、鉴别诊断、特殊检查、处理意见手术方式。
4、示教特殊体征:墨菲氏症讲解胆道疾病特点。胆道三联症和五联症的表现和临床意义。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结石,展示PTC、PTCD针和导管“T”型管
5、通过录像片的观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此病知识的了解。重要知识点: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和手术适应症。
临床技能要点:
墨菲氏症、胆道三联症和五联症检查方法,“T”型管放置和拔除。
讨论议题:
1、胆固醇和胆色素结石的病因。
2、胆道正常解剖值。
3、胆总管切开探查的指征。
4、急性化脓胆管炎的诊断标准。
5、胆道疾病的并发症。
九、胰腺疾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
2、掌握胰腺占位性疾病诊断和治疗。
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和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指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特殊检查、处理原则及治疗方法。
4、指导学生阅读化验单、B超、CT、MRI、DSA片,了解其定义。
5、通过录像片的观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此病知识的了解。重要知识点:
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
2、胰腺占位性疾病诊断和治疗。
临床技能要点:
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2、胰腺占位性疾病诊断和治疗。
3、阅读化验单、B超、CT、MRI、DSA片。讨论议题:
1、胰腺的解剖生理。急性胰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2、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3、胰腺癌的治疗。
4、胰头癌与壶腹部周围癌的诊断和常用Child,Wipple和Cattel手术方式。
十、直肠肛管疾病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直肠肛管的解剖,学会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2、掌握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求及治 疗原则。
3、掌握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原则。
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和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 断,鉴别诊断,特殊的辅助检查,处理意见和治疗手段。
4、示教直肠指检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肠位报告单和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
5、通过观看录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该病各知识的了解。重要知识点:
1、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求及治 疗原则。
2、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原则。
临床技能要点:
直肠指检方法 讨论议题:
1、直肠肛管的检查方法。
2、鲜血便的鉴别诊断。
3、肛周脓肿的发病因素和诊断方法。
4、痔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5、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治疗的原则。
十一、周围血管疾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和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
2、学会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了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见习方式:
1、学生汇报病史
2、教师修改和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疾病的特点。
3、结合典型病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初步诊 断、鉴别诊断、特殊检查、处理意见手术方式。
4、示教特殊体征:Pratt氏试验和Perthes氏试验 重要知识点:
1、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临床技能要点:
1、Pratt氏试验和Perthes氏试验 讨论议题:
1、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与分期。
2、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检查和诊断。
3、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4、Pratt氏试验和Perthes氏试验的临床意义。
5、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手术治疗的方法。
6、简略讨论雷诺氏综合症和下肢深静脉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十二、骨折概论
目的与要求:
1、掌握骨折的分类,移位因素、临床表现、骨折愈合过程、常见并发症,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骨折的治疗原则。
2、熟悉骨折的急救,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3、学会手法整复的基本要求和固定操作方法(小夹板、石膏绷带、牵引术)
见习方式:
1、见习前准备好典型病例、X线片、录像片。
2、选择皮肤牵引、骨针牵引的病例,以便学生见、老师讲解。
3、准备小夹板、石膏绷带,由教师指导下示范一个石膏固定(石膏托、管型石膏)示范夹板固定,以达到骨折固定之目的。
4、教师通过问答形式,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重要知识点:
1、骨折的分类,移位机理、临床表现、骨折愈合过程、常见并发症,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骨折的治疗原则。
2、骨折的急救,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临床技能要点:
手法整复的基本要求和固定操作方法(录像)
讨论议题:
1、骨折定义、病因、分类和移位机制。
2、骨折特有症状和一般体征。
3、骨折常见并发症、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
4、骨折愈合的过程、骨折不愈合、迟延愈合和畸形愈合的防治原则。
5、骨折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6、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十三、骨折各论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肱骨髁上骨折、科雷氏骨折、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的类型、诊断、治疗原则。
2、熟悉股骨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尺桡骨骨折的分类、诊断、治疗原则。
3、了解肩关节脱位、肩锁关脱位、髋关节脱位的分类、诊断、治疗原则。
见习方式:
1、选择典型病例、X线片。
2、可选一个需手法整复病例来示教。
3、教师示范提问,然后通过问答形式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重要知识点:
1、肱骨髁上骨折、科雷氏骨折、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的类型、诊断、治疗原则。
2、股骨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尺桡骨骨折的分类、诊断、治疗原则。
临床技能要点:
1、肱骨髁上骨折、科雷氏骨折的手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髋关节后脱位、桡骨小头脱位及脊柱骨折的转运方法。
讨论议题:
1、肱骨髁上的解剖特点、骨折的分型、并发症、治疗原则。
2、科雷氏骨折的典型体征,移位特点、诊断、手法复位的要点。
3、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体征、诊断、治疗原则。
4、胫腓骨骨折的特点、治疗原则。
5、脊柱骨折的类型、体征、截瘫并发症。
6、脱位的特有体征。
十四、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
3、了解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肿瘤外科分期。
见习方式:
1、选择典型病例、X片。
2、教师示范讲解,然后通过提问形式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重要知识点: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原则。
2、慢性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
临床技能要点:
1、关节穿刺术(各关节的穿刺点)
讨论议题:
1、急性骨髓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慢性骨髓炎手术治疗的指征。
3、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诊断、治疗原则。
4、骨关节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X片特征、诊断、治疗原则。
5、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常见的成骨肉瘤、巨细胞瘤、骨软骨瘤的X片特征)。
第二篇:《外科学实习见习》教学大纲
《外科学实习见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0131008大纲执笔人:曹苇 见习周数(时数):36学时大纲审稿人:沈振亚 学分:4
开课学期:7、7、7
适用专业:儿科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影像学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儿科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2006年教学计划制订
二、实习(见习、实践)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包括许多疾病,它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在治疗方面要能运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处理方法。通过外科学的教学,学生应最终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并学会某些外科基本操作。
学习外科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要下苦功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学习外科学还必须重视外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能以为外科就是手术,手术就能解决一切。
外科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见习和实习,本大纲主要针对临床见习部分制定。对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在临床见习中学会基本操作。对要“熟悉”的内容,教师可作概括的讲解,学生则对此有一般的认识,对要求“了解”的自学内容,学生也应在自学时根据不同要求认真学习。
三、实习(见习、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外科临床见习,使学生将所学的外科基础理论与外科临床实践密切相结合,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外科专业知识,掌握、熟悉或了解外科常见病的基本诊疗方法,初步学会临床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实习(见习、实践)内容
见习共分为36学时,其中普外科16学时,骨科8学时,脑外科4学时,泌尿外科4学时,胸外科4学时。具体内容见《外科学见习指导》。见习地点在外科大楼各病区内。
五、实习(见习、实践)的形式与方法
分组见习,由带教老师讲解和演示。
通过参加查房、读片、病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六、实习(见习、实践)考核和成绩评定
老师即时提问和简短的书面测试
成绩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七、实习(见习、实践)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根据见习的内容,写简要的临床病历,或对病例讨论作简要的书面报告。
八、实习(见习、实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外科学》 吴在德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五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3.83、《外科学实习指导》(自编)外科学教研室,2002.5
第三篇:外科学临床教学中腹腔镜系统的运用
外科学临床教学中腹腔镜系统的运用
摘 要:当前医学技术向着微创手术方向发展,腹腔镜系统正是切合这一发展机遇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微创系统。本文结合腹腔镜系统的运用对外科学的临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外科学 临床教学 腹腔镜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43-01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变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医学理念。当前,尽量减少医疗创伤和微创化的理念已经渐渐的向着外科的各个领域渗透。在电子电热学科上发展起来的使用电子镜像代替人眼观察以及利用形状细长的医疗器械代替手术刀,以尽量减小患者身体组织创伤、减轻手术中出现的全身性的应激反应为目的的微创手术正在异军突起般改变着传统的外科手术技术。当前腹腔镜技术已经在外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怎样将腹腔镜技术同外科学教学结合起来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以腹腔镜技术为例改变医学生对传统医学的看法
医学专业教师应当积极的寻求腹腔镜技术等现代医学前沿的相关影视资料为是学生播放。让学生对这些先进的医学技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经过向学生展示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同医学结合起来给现代医学所带来的革命性发展,让他们深切的认识到自身对医学技术认识的不足。教师应当在进行医学教学时特别注意将腹腔镜系统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进行医学实验时,教师们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腹腔镜,在实验中真切的看到动物体内各个脏器的病理表现。相较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论学习,现实中直观的观察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改变学生已经形成的对医学技术不正确的看法。腹腔镜系统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1腹腔镜系统对解剖和手术过程的展示
由于人体内的脏器构造紧密精巧,所以以往的教学手法根本没有办法将脏器的构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们看。腹腔镜系统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这一教学难点:学生们通过腹腔镜可以和参加手术的医生看到一样的图像。学生们还可以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腹腔内各个脏器的形状、血管和神经。通过对正常人脏器和病人脏器的反复比较使学生自己真切的认识到脏器的病理结构。这样直观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法所无法比拟的。
2.2腹腔镜的存储功能对医学生学习的拓展
腹腔镜还带有录像功能,如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运用腹腔镜将比较典型的病理手术过程全程记录下来供学生们研习,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们还可以对这些视频进行加工编辑,加入自己的看法和讲解,然后经过剪辑放在网络平台上供有需要的学生点击学习。这样做的优点就是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当然,教师们还应当制定一系列配套的练习题和实验供学生实践,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医学教学是一项相当严谨的活动,教师们不能图一时省事而放松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在视频的结尾,教师们可以适当的为学生布置一些同腹腔镜所记录的手术视频密切相关的问题供学生们思考。
笔者通过对国内一些大型医学院校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当前腹腔镜系统的了解还不多,有的学生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另一方面,许多医学专业的女生对外科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见。教师们应当充分向学生介绍腹腔镜系统对现代医学带来的变革。比如:以往对患者创伤比较大的手术经过技术的革新医生们已经可以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对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在提高患者的成活率、减少对病患的创伤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教师们应当积极的向医学生展示现代科技对医学技术带来的革命。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有一个大致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方法、新思路、新器材、新观念的引入,以往医学手术所不敢涉及的手术领域或者传统医学认为属于高风险、高难度、高技术的手术,在当前的新型仪器的辅助下也将变得十分的平常。教师们通过新技术的介绍,为学生展示了医学的光明前景。这必将激励学生向着医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方向迈进。
2.3腹腔镜的系统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医疗仪器的改进和革新极大的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我们知道,显微镜的出现带领人类走进了微观世界,青霉素的发现挽救了数不清的生命,伦琴射线的发现使得医生在不进行手术的情况下了解人体内部的病变成为了可能。腹腔镜技术融合了众多先进的技术,比如:光学、影像学、异常精密的医疗机械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界有关人士的不断探索,腹腔镜系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腹腔镜发展历程的了解,教师们应当使学生受到腹腔镜系统的启发,建立起学无止境的观念。特别是对于医学来说,医疗技术的革新换代非常的快,医疗界是一个永远充满活力和发展动力的领域。教师们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操作腹腔镜系统,通过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今后的仪器操作中不再恐慌和不知所措。实际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学生利用先进仪器进行探索实验的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领导们应当积极的改变腹腔镜系统还未引入医学专业教学领域的现状。院领导应当引进先进的腹腔镜系统设备,加强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实验,尽早的将腹腔镜系统完美的融入到医学教学工作中。结语
本文对腹腔镜系统做了简要的介绍,并探讨了外科学临床教学中腹腔镜系统的运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同行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艳玲,乔明辉,文东垌.微创技术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和展望[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191-194.[2]史常旭,马向阳,葛东媛.妇科腹腔镜的发展与未来[J].重庆医学,2013,(5):638-641.[3]杨淑萍,张文兴,刘文娟.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1):16-18.[4]缪辉来,林木生.电视腹腔镜在录像系统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1):100-103.作者简介:刘华武(1986年-),男,汉族,湖南省郴州市人,学历:硕士学历,助教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外科学。
第四篇: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
生效日期:2004年6月5日 修订日期:2009年7月30日
第一条 为加强临床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发挥专家治学的作用,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设立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
第二条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遵循医学教育教学规律,依照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
第三条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院长统一领导下,对临床教学发展、改革和管理进行咨询指导、评议审议和监督检查。
(一)咨询指导。对医学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方向、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指导咨询。指导临床学科教研室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评估与检查等工作。
(二)评议审议。评议和推荐教学优秀成果、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参与评议临床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审议临床教学改革方案、教学管理规章、教学规范等。
(三)监督检查。采取课堂听课、教学查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实习教学进行有效的督导检查。
第四条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由部分教学专家、教研室主任、职能部门代表组成。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一人,委员若干人。
第五条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四年换届一次。因工作变动或离退休等原因不宜担任委员的,经研究可作临时补充调整。第六条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决策和组织协调能力,秉公办事;熟悉临床教学工作,按要求参加有关教学工作会议,担任专家评委,承担教改立项等工作;近年来为医学生讲课或举行学术讲座。
第七条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特殊情况下可召开临时会议。
第八条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活动经费从医院教学经费中列支。
第九条 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学部,办公室主任由教学部主任兼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和联络。
第十条 本章程由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医学生预见习临床教学的影响因素
医学生预见习临床教学的影响因素
摘要:预见习是指让低年级学生在暑假期间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医院进行临床学习活动。本文通过分析对我校临床医学院中医、中西医专业的本科生及其带教老师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且分析预见习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关键词:预见习;医学生;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0;K8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039-02
早期接触临床是目前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医学院本科生见习、实习是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后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为突出“早临床、多临床”的特色,巩固和增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各大医学院校纷纷开展了低年级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一、背景
当今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采用的是三段式培养方案,通过“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三个环节,将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比国际现今常用的教学模式,我国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然而却忽略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医学院校纷纷让医学生早接触临床、多科研,其中预见习最为常见。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推进教学基地建设、开展低年级预见习活动、实行师承教育模式、以赛促学等方式改进临床教育模式。中山大学的研究指出,让低年级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预见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更深入地了解医院的运作和日常工作流程,并将临床和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巩固了知识。但是,研究同时也指出:由于医院水平参差不齐,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学生反映预见习效果欠佳。
我校临床医学院在教学大纲中要求:本科大
一、大二学生持学院介绍信到家乡自行联系当地卫生院(站、所)进行医疗流程观摩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大三的医学生在第六学期结束后便在我校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为期4周的教学实习。为了提高我校临床医学院学生预见习的教学效果,发现预见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我们在2017年暑假对我院大
二、大三的中医、中西医学生及其带教老师进行了无记名的临床见习效果的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 10进行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反馈
1.规范的教学基地提高了学生见习的满意度。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水平,我们将回收的问卷从“老师水平”、“医院软硬件设施”、“自身能力的提升”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出学生满意度,满分为5分。数据显示,学生整体满意度指标平均得分3.52分,其中大
三、大二学生整体满意度指标平均分分别为3.73、3.31,说明大多数学生对本次见习较满意。研究发现,在“自身能力提升”这一栏两个年级的学生分数差异不大,分别为3.66分和3.51分,差异最大的两个维度为“老师水平”和“医院软硬件设施”。究其原因,我院大三同学的预见习地点为学院的教学基地医院,其硬件设施配备水平、教学水平和治疗水平都有一定的保证。相比大二同学自行返乡进行的临床预见习,大三同学的见习教学更为规范和严谨、见习目的也更为明确。所以就学习效果而言,学校教学基地医院预见习的同?W自我感觉有明显的收获。
2.专业技能水平的不足降低了见习满意度。在学校教学环节的不足和改进方面,超过70%的同学选择了“专业技能培训”,其中选择“西医基础知识”和“西医临床技能”分别占72.7%和77.3%,代表自己需要加强此项。而回收的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问卷中,“技术操作、临床护理及病房管理能力”的指标平均得分在所有项目中最低,仅有3.84分(满分5分)。在老师的反馈中,从需要增强的能力、外校优势、我校优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需要增强的能力”这一方面选择“专业技能”选项的最多,其个案百分比为70.9%。而“外校学生具有的优势”中选择“临床技能操作”的人最多,个案百分比为45.9%。
三组数据都充分说明对比其他医学院校,我院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需要提高,同时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西医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的必要性。
3.临床思维的建立影响了见习效果。在带教老师满意度的调查中,我们将其分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品德修养、医院适应性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其中“学习能力”在四个维度中得分率最低。而所有维度中“学生尊师重教”得分最高,为4.86分(满分5分);最低为“技术操作、临床护理及病房管理能力”,3.84分,其次为“学生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和“学生病例书写能力”,分别为4.04分和4.07分。在最后“本校学生具有的优势”这一问题中,选择“学习能力”的人数最多,其个案百分比为75%。
这两组数据表明,多数临床带教老师认为我院学生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但是同时也认为我院学生学习能力占优势。由此可见,我院本科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学习态度端正,但是对于已有技能中最重要的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却是欠缺的。此因学校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忽略了医学是一门灵活的学科,临床的变化多端,生搬硬套不再适用,“惯性思维”会让学生在临床上束手无措,同时也不利于与带教老师互动,降低了预见习效果。
三、分析及总结
1.建立规范的见习基地和制度。迫于学生见习医院水平的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应尽量安排学生在学校的教学基地进行见习。但由于教学医院资源有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教学资格优、良两类,将见习同学分两批,先分别见习,后在一定时间点交换见习,以确保教学水平的相对一致,保证教学质量。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科室必须提前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大纲要求,同时设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细化各项指标,列出参照标准,将指标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专家老师意见,进一步规范临床实践,如:病房中的床旁教学的频率达多少次/周,时长不少于多少min/次。同时,可以建立一支教学基地督查小组,监督教学基地的教学实行情况,通过学生和带教老师的反馈及时反馈,确保见习活动的规范进行。
2.教学计划中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我国,一名中医类专业医学生要同时学习中医和西医的专业知识。作为一所中医院校,我院的教学重心倾向于中医知识的教学,在西医学科的教学上犹显不足。但是,社会和医院对医学生的要求日渐全面,中医类医学生在掌握中医知识的同时,对西医的知识及现代医院的常规操作亦需熟悉。为了提高竞争力、适应社会各方的需求、更好地融入正常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环境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愈显重要。
对此,我们可以成立临床实践教学中心,增加临床科目的技能培训课和实训课,在课程结束后按职医技能考试要求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过关考试,严格要求,不合格者重修,以此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准入见习生。
3.采用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在学生培养时,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和思维培养。对此,我们可以考虑在普通课程中加入PBL和CBL两种教学方法。并将灌输式教学转为启发式教学,同时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如提前将病例交给医学生,让其通过了解如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来学习。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在临床问题上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课堂参与度,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总结,多考虑失败的原因并改正。
预见习在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为了让学生提高见习效果、增加时间利用率,了解预见习中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知,教学基地的规范性、临床技能的水平、是否临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都会影响预见习的效果。只要我们完善不足、控制影响因素,就能有效提高预见习的效果,为医学生后期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冽,吴毅梅,郑东辉.低年级医学生预见习实践及教学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2]赖学莉,谌卫,等.PBL与CBL综合教学法在八年制医学生肾内科见习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5):2382-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