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祝福的语言特点及对教学内容的建议》.docx
《祝福》交织着两条主线:“我”的归乡一一离乡以及祥林嫂之死。首先,“我”在旧历的年底回到故乡鲁镇,待到第三天,便决定离开。一方面因为与鲁四老爷话不投机,与周围一成不变的环境格格不入;另一方面祥林嫂关于“魂灵”的拷问让“我”碎不及防,以“说不清”搪塞她之后,内心始终不安,直到闻其死讯,百感交集。其次,是祥林嫂这条主线。她在某一年的冬初瞒着婆家来到鲁镇,在卫老婆子的引见下,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她做工毫不含糊,周围人都说比男人还勤快,她很满足。新年刚过十几天后,她在淘米的时候被卫老婆子和婆家人绑回去了,为了给婆家的二儿子娶媳妇筹彩礼,祥林嫂被婆婆卖给了贺家的贺老六。祥林嫂经过激烈抗争无果,最终嫁给了贺老六,并生了一个儿子。有一年的秋天,祥林嫂回到了鲁四老爷家,这时的她连续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丈夫感染伤寒而死,儿子被狼叼走了,祥林嫂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逢人就复述儿子阿毛被狼叼走丧命的故事,人们从一开始的同情渐渐变得厌恶和冷漠。鲁四老爷家忌惮祥林嫂败坏风俗,不准她插手祭祀的事务,逐渐孤立了她。为了死后不受苦,在柳妈的建议下,祥林嫂去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但仍然受到鲁四老爷家的冷遇,最后被打发走了,在“祝福”的热烈氛围中孤独地死去。
鲁迅难以走近的原因在于大多数读者习惯跳开原著,直接阅读评论,对作品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评论或有政治因素的深刻烙印,或可能是作者的断章取义,致使读者在理解作品时,反而因缺乏相关知识背景,而障碍重重,对解读文本没有实质帮助。这一现象也存在于大部分教师之中,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的鲁迅,于是在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师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理解鲁迅的遣词造句与人物形象和文本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
《祝福》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唠叨”,这看似与作者始终奉行的“力避行文的唠叨”和“对语言的洁癖(周作人语)”矛盾。但从安排语言的目的来看,并非如此,周先慎曾在《简笔和繁笔》中提出:“‘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祝福》中的相关语言现象恰恰呼应了这点,读者通过品读小说精妙的文本语言,找寻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产生内省和反思的意识。除了语言的重复性,《祝福》的语言特点还表现为用词的精准性和模糊性的有机结合。在描写祥林嫂落魄的形象时,没有繁复的形容词,而是连续运用了七个数词“一”,使她看起来是如此萧索。以五个时间词分隔出故事发展的层次,从中可以对鲁镇民众和“我”这一群体对祥林嫂的情感态度的轨迹窥见一二。最后文本还体现了叙述者语言和对话语言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1.巧用反复
2.1.1.重复出现的虚词
(1)“她张着口怔怔地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
己也觉得没趣。”
(2)“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3)“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祥林嫂不断重复阿毛的故事,鲁镇人逐渐开始厌烦这种重复,反复地念叨切身之痛必然是因为悲痛之情得不到排解,然而人们的那几滴眼泪如做戏般落下,鲁迅用戏谑的笔调如此讽刺道:“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对于鲁镇人而言,祥林嫂的遭遇只是谈资,她们的同情并非出于真心,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可见一斑,多么的惺惺作态。人们的这种麻痹让祥林嫂感到恐惧和无助,她只得掩藏起情绪,让外人察觉不到她情绪的变化,因此鲁迅用了“似乎”一词,体现了祥林嫂被冷落的萧索处境。
(4)“(四叔)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在祥林嫂刚刚到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她正新寡,鲁四老爷忌讳她的身份,不愿留她做工,只是“我”的四婶“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可见,鲁四老爷虽然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但仍然忌讳颇多,从始至终都对祥林嫂存有偏见和鄙夷,丝毫没有怜悯和同情,甚至以“这种人”统称之,言外之意便是祥林嫂如今的命运是她咎由自取,一点也不可怜。(5)“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6)“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这句话隐含着一组“变”和“不变”的关系:变的是祥林嫂的人生际遇,不变是鲁镇人的冷漠和麻痹的生活状态。祥林嫂失去至亲,却雪上加霜,受到鲁镇人的厌恶和排挤,可以从以下句子窥见一二:“四叔„„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但音调和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鲁四老爷从一开始只将祥林嫂看作是劳力和工具,“似乎”一词看出他丝毫不同情祥林嫂的境遇,恰恰认为败坏了风俗,可说是冷漠之极了。鲁四老爷书房的长桌上有副对联,其中一边写道: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可是他的所书与其所行却难以对照。(7)“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8)“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9)”‘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
(10)“什么时候?一一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一一我说不清。”(11)"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
上述六个“说不清”,除了第九句,其他都准确地展示了“我”从陷入自责到迅速消解自责的心理变化过程,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何尝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者用干净利索的笔触刻画了丑陋的国民劣根性:不愿正视自身的缺陷。
第9句是鲁四老爷家短工对于与自己同属一层社会地位的祥林嫂的死的完全漠然和麻木的态度,读来更令人感到寒心。这也是鲁迅通过重复的语言刻画出的血淋淋的社会现实。(12)“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13)“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第12句中,“先前的事”指祥林嫂发现婆家的人来寻她了,使鲁家怀疑她是逃出来的。这象征着祥林嫂的过去。对于祥林嫂来说,这是事实;而对于鲁镇众人来说,这只是一种假设。所以当她的婆家尚未采取行动之前,众人对她的印象仍然是勤劳能干的女工,所以便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忘却了那个消极意义的假设,对她的印象是积极的。
而第13句中,虽然同是“忘却”,然而此时祥林嫂出逃的秘密己揭晓,婆家终于采取了抓捕行动,她在碎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抓回家去。众人明白了之前的假设就是事实,对祥林嫂的观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消极的因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鲁镇看客们对祥林嫂的印象发生如何的转变,祥林嫂这位底层人物的命运都只是众人的谈资而己,不会在内心刻下烙印。这两处“忘却”从侧面突出了祥林嫂的低微。
2.1.2.重复出现的句子
(14)“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小说开头写道:“虽说故乡,然而己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可见作者对鲁镇并没有归属感,对于鲁镇表面热烈的“祝福”氛围始终无法融入其中,在雪天里只得百无聊赖地呆在鲁四老爷的书房里,这种无所归依的心情让“我”无法忍受,这是肉体上渴望逃离鲁镇;直到祥林嫂拷问“我”人死后有没有魂灵,却问住了“我”,于是在精神上也无所依傍,也渴望逃离鲁镇。
(15)“现在是交了好运了。”(16)“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卫老婆子所谓的“交了好运”对于祥林嫂来说是在封建制度的逼迫下不得己而为之。“除了礼教代表的士大夫家以外,寡妇并不禁止再嫁,问题是没有她的自由意志,必须由家族决定,换句话说即是怎么出卖,卖多少钱,这样办好的再嫁是不触犯礼法的。”
2,因此“好运”恰恰反讽了迫害祥林嫂至死的封建社会制度。(17)“‘可恶!然而„„’四叔说。”(18)“‘可恶!’四叔说。”(19)“‘然而„„’四叔说。”
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第一印象不佳主要源于其寡妇身份,但她太太执意将祥林嫂留下后,祥林嫂的做工表现无疑是令他满意的:不仅在试工期内,整天的做,正式定局后,做工也丝毫没有懈怠,周围人都夸赞“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并且鲁家的一切大小事务几乎都由祥林嫂一人打理,根本用不着添短工。祥林嫂的能力让鲁家的一切井井有条,省去了主人的许多操心。同时,人们的夸赞声令鲁四老爷也脸上有光,内心也开始重新审视祥林嫂的地位,从最初的完全否定到逐渐认可了她的能力。而就在这个重要的转折期,婆家的抓人行动让祥林嫂的秘密大白于天下:她是瞒着婆家出逃,求卫老婆子荐地方做工的。这个秘密让鲁四老爷感到愤怒。他愤慨于祥林嫂的隐瞒,认为其“可恶”,但他的内心又不禁产生担忧,能马上再觅得如祥林嫂一般得力的女工吗?这恐怕便是“然而”后所隐含的内心活动。
(20)“‘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21)“‘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祥林嫂连续失去第二任丈夫和儿子后,整个人仿佛失了魂魄,做事也不如之前麻利,再加上她的寡妇身份,连原本信任她的四婶都对她有所忌惮,听从丈夫的告诫,禁止祥林嫂插手一切有关祭祀的事务,由自己亲自完成。四婶此举让祥林嫂一下子无所适从,打破了祥林嫂在鲁家常规的工作程序,让祥林嫂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和绝望中,使她成为了一个鲁家花钱请来的摆设,造成了主人忙前忙后,工人无所事事的奇怪局面,这无疑是极大的反讽。
2.1.3.重复出现的段落
鲁迅受到魏晋文学的影响,在语言上推崇简洁有力,尤其在对话上很少使用大段的文字,然而在本文中却两次安排祥林嫂叙述了阿毛之死的故事,两段字数都超过了200字,并且除了个别词语,叙述逻辑和语句几乎一模一样,这一点值得细究。
虽然叙述的是阿毛的故事,但所有行动的主体都是祥林嫂。故事主人公地位的削弱,和叙述者地位的增强,突出了叙述者情感的投入度是极高的,儿子的死对祥林嫂走向绝望是致命一击。两段文字都以“我真傻,真的”开头,表达了祥林嫂将悲剧归咎于自己,是致使她走向绝望的导火索,却还不足以杀死她。真正杀死她的是人们对她两次的叙述背后的情绪的漠视,阻断了她疏解情绪的途径。
人们还将她的伤心事拿来当作谈资,嫌弃她,不让她插手祭祀之事,也毁灭了她希望通过劳动重新开始生活的希望。也就是说,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祥林嫂在周围人的冷遇下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最终走向灭亡。这200多字的话语对塑造人物的悲剧性是至关重要的。
2.2准确贴切的用词
(22)“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拉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一段外貌描写中出现了一些数字:一轮、一个活物、一个破碗、一支竹竿、一个乞丐。没有多余的形容词,却让祥林嫂落魄之极的形象跃然纸上,使读者感同身受,也不免产生惊然之感。
除了“一轮”表示一种动作状态,其他六个“一”从数量上修饰了她现在所有的都是些破败的东西,更让读者为祥林嫂的命运哀叹。她激烈地反抗过封建的婆家、被包办的婚姻,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在物质上,她“分明”是一个乞丐另一方面,在精神上,她也走向了崩溃,不再有追求了,和乞丐无异,因此作者用了“纯乎”,进一步表明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毁灭。在这一点上,与“我”肉体和精神双重的无所依而决定逃离鲁镇的变化过程是一致的。
因此,祥林嫂和“我”的两条主线殊途同归,而两个角色一死一生,“我”的生却未能换来觉醒,也蕴含着作者对“人吃人”社会对卑微生命压迫的现实充满了忧虑。“我”这条线是不可或缺的,在后文将进行简述。
仍以这段肖像描写为例,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3“我”见到祥林嫂时,她“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这里的“间或”表示及其偶尔,“轮”名词借用为动词,有“转动”的意思,而仔细斟酌,前者又不如后者的动作灵活。用前面的副词修饰,短短四字便使得祥林嫂呆滞的神情跃然纸上,用词精确而生动。在后面一个分句中,用“活物”来描述一个人,一定是贬义色彩的,作者通过这个词意在展示人心麻木的鲁镇社会氛围活活将祥林嫂折磨成了一个“东西”。
纵观全文,作者多次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刻画其精神状态。丈夫去世后,她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顺着眼”,一个“顺”字精确地展现了她安分守己的性格和做好准备顶住各种压力讨生活的心态;在听闻死后要被两个丈夫分尸后,她第二天“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围”住她,打击她的精神的不仅仅是深重的黑眼圈,更是内心煎熬纠结的情感状态,让她找不到出口,看不到希望;在捐完槛却仍不被四婶允许接触“祝福”的事务之后,她的“眼睛窃陷下去”,相较于前一句的“围”,眼神变得空洞,忧愁和绝望更浓重。
(23)“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24)“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
了。”
(25)“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了先前的事。”(26)“有一年的秋季,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27)“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鲁迅在使用这五个时间词时分寸把握得很精准,只有第1句中使用了“五年前”这个确数,五年前的祥林嫂“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头发也花白起来”,笔者作了一个大致推算:她刚来鲁四老爷家做女工的时候。小说中对她的外貌是这样描述的:“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然后经历了两个新年,她嫁给了贺老六,又经过两年,她重回鲁家,这时应当是三十一二左右。五年后再次与“我”相遇,应当是四十上下。
鲁迅明确了“我”与祥林嫂见第一面和最后一面的时间,对中间的时间都模糊处理了,突出了祥林嫂从一开始瞒着婆家出来做工,充满干劲,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应当有的状态;到经受了多重打击:丈夫儿子先后死去,被鲁镇人们逐渐排挤、冷落,使她逐渐走向了绝望之境,因此,即使仍处在壮年,却尽显老态。这是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毁灭。
祥林嫂悲剧性由以下的一番心理独白可以窥见一二:“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现鲁四老爷急切离开的心情和对祥林嫂深深的厌恶。“偏偏”指的是“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现代汉语词典》),但是人的生死岂是由他来掌握的? 更何况,祥林嫂的死正是由包括鲁四老爷在内的鲁镇人共同造成的,他们希望天随人愿,但恰恰不随人愿,这无疑是对麻痹的鲁镇人的最深刻讽刺和批判。而与祥林嫂属于同一阶层的短工听闻她的死讯,反应是令人烯嘘的冷谈:“怎么死的?一一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还不是”、“仍然”一方面展现了短工对“我”的提问感到不耐烦,另一方面突出了短工的麻木,祥林嫂和她同是底层人民,但他对其死亡没有任何惋惜同情之感,使人读来不禁后背发凉。然而他们自己何尝不也是被封建制度压迫得喘不过气,转而欺辱看似比自己弱势的祥林嫂呢? 综上,鲁迅在描写祥林嫂时的笔触是庄重的,不断加深她命运的悲剧感;而将讽刺之笔都落在其他人物的言行举止中,他深刻地抨击了国民“善于”忘却的劣根性并意图唤醒更多麻木的灵魂。
2.3.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互相呼应
有研究者曾进行过大胆的假设:如果《祝福》以鲁四老爷为叙述者,从他之口讲出的祥林嫂的故事会是怎样基调?作者的叙述语言又会是什么基调?整篇小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而如果以祥林嫂为叙述者,这些元素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对小说创作者来说,可供他选择的叙述者是很多的,专业严谨的作者一定经过了认真的分析比较,才选出一个最理想的人选。叙述者的语言也就是叙述语言必然要个性化,才能将自己与一般区别开来,使读者产生情感呼应。当然无论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如何,叙述语言始终都要符合叙述者的出身、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符合他的性格、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
《祝福》的叙述者“我”的归乡一离乡与祥林嫂的死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两条主线,然而“我”的地位在教学内容中的缺失是不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小说的,这恐怕源于教师难以把握叙述语言和小说对话语言的关系。
《祝福》中选取了“我”作为叙述者,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叙述,但选择了一个可信的第三方叙述者,对小说情节的开展和核心价值的披露都有相较于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优势。首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我”?在鲁镇,人们都是“看客”,没有人真正关心祥林嫂的不幸;而祥林嫂,根本没有对象倾诉自己的不幸和痛苦。这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也无法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冷漠的人、冷淡的社会,他们注定担当不了叙述者的角色。所以,作者只能把叙述的任务交给“我”,同时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和旁观者,相较于第一人称叙事者具有更高的进出故事的自由度。“我”在鲁迅的其他小说中也多次出现,是作为一个出身鲁镇却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我”的远离恰恰使我得以旁观鲁镇众生相,处于更清醒的状态,我能以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不仅如此,“我”的远离,使我得以以悲悯的眼光注视着作品里的所有人物和发生的所有事件,把鲁镇社会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祥林嫂的不幸在鲁镇引不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这种表面上的麻木、混饨,显示了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我”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不但成为鲁镇社会与小说人物活动的实时记录者,而且实现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远距离观照。而在关照鲁镇众生的同时,作者也无时无刻不在解剖着知识分子的灵魂。“小说的叙事学一般把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分为‘能够信赖的’与‘不能够信赖的”,4“前者体现为叙述者的理念与作者是一致的,后者则是相背离的”。5对于“我”来说,鲁四老爷的封建思想和伪善的面目是令人反感的,“我”在鲁镇的守旧氛围中格格不入,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读者把“我”变成能够信赖的叙述者。但在对待祥林嫂的逼问和听闻祥林嫂死讯的态度上,“我”又失去了可信赖性。面对鲁镇冷漠、萧索的氛围,我无能为力,并且在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我”陷入了深切的失望和痛苦之中,负疚感久久难以消除。所以,“我”虽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着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但精神道德深度不够,这种不足正是由扎根于灵魂的传统思想导致的。那么,一个有理性的、有一定知识层次的知识分子尚且表现得如此冷漠和无动于衷,下层民众的态度可想而知,这更反衬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诚的自我解剖。其次,选取“我”这一叙事主体最直接地体现了作者关照国民性的强烈意识。“我”出现在鲁迅的许多其他小说中,并且这些作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部元宝曾提出,鲁迅的唯一作品就是《鲁迅全集》,他的作品之间有逻辑联系,小说与小说、杂文都有紧密联系。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之间的“互文性”对单一作品有更准确的把握。
“互文性”,主要是指不同文本之间在结构、故事等方面相互模仿,在主题上相互关联或暗合,当然也包括直接引用另一文本。6这种现象,在同一作家的不同文本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由于语言表述的一维性,使得作者不可能在一部作品的自始至终,或者所有作品中都能够完美地塑造他心中的艺术形象,或者一次性地表现他全部的思想观念,他必然会在潜意识里多次修正他的作品,从而导致他的作品具有“互文性”。因而,我们在解读一个作家的艺术文本时,要放眼作者的不同文本,保持一种全局的、整体的、比较的眼光,要在互涉文本的对照中去领悟他的作品的深刻内涵,去理解其作品的整体思想。
以《祝福》中的“我”为例,把它放在整个《呐喊》、《仿徨》的一系列小说中探寻其深层内涵。
鲁迅在《呐喊》《仿徨》的创作中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小说中,叙述者是作者的发言人和思想观念的投射者,作者要借助叙述者具体展开小说的叙述,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世界以读者能够接受的形式带入到小说的叙述中去,因此小说作者与叙述者的表达必然有重合的部分,叙述者必然带有作家的主体特征。《呐喊》中的一部分作品如《狂人日记》《孔乙己》《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等就己经明显带有这种主体特征。到了《仿徨》中,作者增强了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主体性,除《祝福》外,《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叙述者“我”和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作者内心矛盾的两种表现状态。而《伤逝》中的“我”就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通篇都是在严厉拷问自我灵魂。如果把这几篇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叙述者“我”是有共性的: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也保留了真诚和纯洁,不虚伪,不势利,有正义感和责任心,思想认识和知识层次明显高于普通民众,但是残酷而冷漠的现实社会正在消磨他们走向光明的勇气,他们逐渐变得和普通民众一样无力,开始逃避真相和他们应该担负的责任。在《伤逝》里,“我”无法真正理解子君的苦衷,因此不敢如实地承担自己应该面对的责任,终于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在《孤独者》和《在酒楼上》中,虽然叙述者“我’同情、关怀、惋惜主人公的命运,却爱莫能助,此外,伴随着对某些行为思想的不认同和不理解,因此,叙述者与主人公的关系实际上是疏离的,这更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和悲凉感。在这些作品中,叙述者一面讲述他人的故事,一面剖析自己的内心,这种双线结构在鲁迅小说中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这样的叙述方式赋予鲁迅小说十分鲜明的作家主体特征。外国学者对鲁迅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尤其重视这种主体特征,也就是说,他们最关注的是作家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属于作家所处的时代的浸润之下产生的特定的文化心态。
对叙述者“我”有了初步的认识,便可展开对《祝福》中对话语言和叙述者语言的比较研究。小说中出现对话语言的情节按顺序概括为:祥林嫂逼问“我”关于魂灵和地狱的事情、“我”询问鲁四家短工祥林嫂的死讯、鲁四夫妇与卫老婆子在祥林嫂被抓回去后的三次对话、祥林嫂两次对众人讲述阿毛的故事、祥林嫂与柳妈之间关于捐门槛的对话。
首先,在这些对话语言中,祥林嫂作为对话主体出现都是在她经历了人生变故之后。她与“我”探讨魂灵和地狱,对于一位以劳力谋生的人来说,这两个概念本不应该是她需要深究的,然而那时的祥林嫂却是那样的“求知若渴”,连“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还“切切的说”,她是那样迫切地想要为人生绝望的境地寻找一个出口,直至最后把“我”逼到了窘迫的,不知所措的地步,答案也是“说不清”的,于是祥林嫂仿佛失去了最后的信念,其结局的悲剧色彩更浓重。而她两次重复阿毛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她与鲁镇众人的对话,但从众人的态度看来,这更像是她的独白。人们一开始还存有些许的同情,不过没有人能够对另一个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于是随着人们对祥林嫂的反复念叨逐渐感到厌烦,心态发生了变化,变得冷漠、暗自嘲弄。讽刺的是,整篇小说中祥林嫂大多以一个沉默寡言的形象出现,唯独在这里的话语最多,但此时她人生的基调是萧索的,于是,又重新回到了寡言少语的状态。虽然表面看来与变故前差不多,但变故前她的沉默是因为勤恳的工作、还算美好的家庭是她人生的寄托,而失去了这一切后,她的沉默是因为没有了寄托,逐渐陷入绝望,将自己与外界分隔开,自我保护起来。所以,对柳妈捐门槛的提议,她不抱什么期望,权作孤注一掷了。
纵观这三次以祥林嫂为主体的对话,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语言经历了简一繁-简的变化过程,这与叙述者语言对繁简笔墨的处理有一定的统一性。
其次,其他几次对话发生在叙述者和旁观者之间:“我”询问鲁四家短工祥林嫂的死讯、鲁四夫妇与卫老婆子在祥林嫂被抓回去后的三次对话。“我”、短工的语言以短促的语句为主,在短短的四组问答中,作者运用了四个破折号,有的意在表示语气的转换,表达短工对于祥林嫂在“祝福”准备期间死亡这件事的不满,这与他的身份是极为符合的,因为短工必然对主人察言观色,鲁四老爷刚刚埋怨过祥林嫂是个“谬种”,短工便也展现出了那样一幅面孔。“我说不清”之前的那个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他想了想补述了这一句,更从侧面体现祥林嫂是多么地为人忽视,甚至连同为底层人民的短工也是急于摆脱与她的联系的。
上述对话语言既简洁而到位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同时映照了叙述者语言所希望揭示的国民劣根性,在组织架构上十分严密。
4.2.对((祝福》教学内容的建议
在以往的观念中,研究者们往往将教学效果的事倍功半归结为教学方法的不得当,对学习方法引导不够。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再好的作品只有通过好的教学途径才能发挥其传递信息的价值,在课例中,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的创新,改变了课堂结构,创新了教学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仍然需要意识到一切低效教学的最根本原因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没有充足的把握。有专家提出,对学生的文学鉴赏力的培养是目前呼声最高却实践最少的,只有研究突破了,才能唤醒文学教育。教师必须迫切地更新原来熟悉的文学观念和教育观念,将文学阅读的新知识、新方法充实到小说阅读教学中。
有学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文学教育中哪些是新知识?从哪里来?如何运用于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叙事学把小说看作叙述和虚构行为的成果,这使得小说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增加了一个中介,它能有效地防止作品内部的世界与主题之间的“短路化”连接,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小说的人物的描绘、情节的设置以及其他技术化处理,这些内容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而对小说文本的处理反映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些处理包括叙述者、叙述角度、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读者就会自主地探究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会达到什么效果?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就找到了源头和说法。
当然,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将叙事学的观念渗透进了课堂中,在五课时中专门辟出两课时介绍“叙述者”和“视角”两个概念,只是遗憾的是,“叙述者”的意义成为“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和“第一人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这两个学生未必能懂的概念的综合;“视角”被还原成某种艺术技巧。且不说学生对这些解释内容中的名词解释能否理解,教师自己恐怕也得反复背上好几遍才敢在讲台上说吧。而且除此之外的三课时仍遵循传统的小说教学模式,整篇课文的讲解成为了新旧揉杂的成果,叙事学概念被学生回圈吞枣地吃下,效果也不会太理想,仍有待完善。那么,叙事学知识有了,如何避免将新知识用旧方法传授这样的偏差呢?只有从观念上进行调整,要明白叙事学的概念引入教学,目的首先在于帮助学生将“叙述与虚构”的观念建立起来,它阻止了学生一头扎入虚构的世界,这会使他们痛苦,但当他们为“叙述”本身找到解读它价值的线索时,会转化为惊喜。“叙述者”、“视角”等概念帮助学生重组了阅读经验,解释了阅读感受。
从解读主题这一点来说,关键不在于读不读主题,而是怎么读。传统的“短路化”解读法由于忽视了“叙述”这个中介,使阅读过程索然无味。而小说恰恰是凭借“叙述与虚构”才达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的,又因每篇小说的统一方式不同,才构成文学独一无二的魅力。所以,必须将“叙述”纳入读主题的过程中,使文本鲜活起来。在《祝福》中,就表现为将叙述者“我”纳入进来,探求“我”与作者、作者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批判封建礼教的小说汗牛充栋,但像鲁迅这样处理主题的作家恐怕绝无仅有,这也才算是体现了叙事学的价值。
这就必须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学生只有认真地对待文本,抓住细节,才能保障文学教育的实施。强调这一点,是对一些让学生漫无目的发表观点的“多元”教学提出指正。真正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文学教育是让学生具备新的小说观,把握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做出独立但有根有据的解读的阅读活动。所以,这就必须避免以往将作品肢解的误区,将文章看作一个整体。
在前两章的分析中,归纳出《祝福》的语言特点表现为语言的重复性,用词准确贴切,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有辩证的关系。初步界定了《祝福》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人教版的教学内容重点探讨小说的三要素的具体内容,学习鉴赏人物形象和品味语言的方法;苏教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体会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强调阅读感受的表达;鲁教版的教学重点落实在从不同的叙述角度品读祥林嫂的命运悲剧。
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中唤起读者最初的珍贵的阅读感受,这一感受源于小说伊始,“我”面对祥林嫂对我进行有关灵魂有无的拷问,两人之间焦灼的推拉过程,直到最后“我”竟然从头否定了自己的所有观点,落荒而逃,这一情节无疑使读者产生了深深的震颤。只不过随着阅读的推进,被故事的情节和祥林嫂状态的变化这些内容所消减。因此,必须明确这篇小说的基本情节脉络清晰,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把握,需要教师引导的部分是阅读的体验。
其次,教师作为读者身份阅读《祝福》时,会在明知道鲁镇社会是一个虚构的空间的情况下,被作者创造的“真实”的幻境所裹挟,忘却了去思考一些问题: 比如作者是如何虚构这篇小说的?他是怎样叙述祥林嫂的?他为什么选取这种叙述方式和虚构方式?现代叙事学观点认为叙述者不等同于作者,两者的立场态度自然也有差异,因此明确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可以看作教学的难点,必须调动上文提到的阅读体验,去发掘“我”的故事。
再次,围绕着上文对各版本教材的编纂情况的分析比较,确立了三个主要的环节:一是梳理祥林嫂的故事,通过品读巧用重复和用词贴切的语句,比如“她张着口,怔怔地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直着眼”刻画了出祥林嫂内心的错愕和呆滞,以至“孩子们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摧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终于没趣的也走了”。在孩子们看来,那种目光有些疹人,他们以为最严重的“神经病”人的眼光大概就是这般模样,此时的祥林嫂只是感觉世界忽然变得十分陌生一一噩梦惊醒之后还是噩梦。二是关注“叙述者”,明确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统一的,这在上文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的关系有所论述。三是引导学生发现“我”的故事,需要设计一些活动加以启发,比如提出一个辩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思考:“如果你是小说中的“我”,让你选择救救祥林嫂,你选择在她生命历程的哪个阶段救她?怎么救?”建议整个教学内容可以围绕着这一辩题展开,这个辩题是将“叙述与虚构”的关系,以及叙述者“我”进行了结合,落实为一个具体的问题。对这一辩题的立论和论证都必须立足于文本,可以通过抓住巧用重复和用词准确贴切的语句,分析人物精神状态,并结合叙述语言与对话语言的辩证关系,明确叙述者“我”的存在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性,探究叙事角度对作品核心价值的影响。
经过一番调整,也就是要明确,《祝福》的教学在读人物、读情节的阅读图式的基础上,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叙述与虚构”的观念,找到文中叙事语言和对话语言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是小说中“最富意味的形式”,叙述者“我”的存在,发掘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逻辑要自始至终统一分明,设计问题要环环相扣,当然也要及时敏感地捕捉学生的阅读反应,始终围绕核心要点:“叙述和虚构”的关系,整体把握文章。
第二篇:《祝福的语言特点及对教学内容的建议》.docx.
《祝福》交织着两条主线 :“我”的归乡一一离乡以及祥林嫂之死。首先, “我”在旧历的年底回到故乡鲁镇,待到第三天,便决定离开。一方面因为与鲁 四老爷话不投机, 与周围一成不变的环境格格不入;另一方面祥林嫂关于 “魂灵” 的拷问让“我”碎不及防,以“说不清”搪塞她之后,内心始终不安,直到闻其 死讯,百感交集。其次,是祥林嫂这条主线。她在某一年的冬初瞒着婆家来到鲁 镇,在卫老婆子的引见下,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她做工毫不含糊,周围人都说 比男人还勤快, 她很满足。新年刚过十几天后, 她在淘米的时候被卫老婆子和婆 家人绑回去了, 为了给婆家的二儿子娶媳妇筹彩礼, 祥林嫂被婆婆卖给了贺家的 贺老六。祥林嫂经过激烈抗争无果,最终嫁给了贺老六,并生了一个儿子。有一 年的秋天, 祥林嫂回到了鲁四老爷家, 这时的她连续失去了丈夫和儿子, 丈夫感 染伤寒而死, 儿子被狼叼走了, 祥林嫂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逢人就复述儿子阿毛 被狼叼走丧命的故事, 人们从一开始的同情渐渐变得厌恶和冷漠。鲁四老爷家忌 惮祥林嫂败坏风俗,不准她插手祭祀的事务,逐渐孤立了她。为了死后不受苦, 在柳妈的建议下, 祥林嫂去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 但仍然受到鲁四老爷家的冷遇, 最后被打发走了,在“祝福”的热烈氛围中孤独地死去。
鲁迅难以走近的原因在于大多数读者习惯跳开原著,直接阅读评论,对作 品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评论或有政治因素的深刻烙印, 或可能是作者的断 章取义,致使读者在理解作品时,反而因缺乏相关知识背景,而障碍重重,对解 读文本没有实质帮助。这一现象也存在于大部分教师之中, 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引 导学生走进真实的鲁迅, 于是在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师生 “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 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理解鲁迅的遣词造句与人物形 象和文本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
《祝福》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唠叨” ,这看似与作 者始终奉行的“力避行文的唠叨”和“对语言的洁癖(周作人语 ”矛盾。但从安 排语言的目的来看,并非如此,周先慎曾在《简笔和繁笔》中提出 :“ ‘繁’呢, 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 :描摹物态, 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 能使细致入微。有时, 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 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祝福》 中的相关语言现象恰恰呼应了这点, 读者通过品读小说精妙的文本 语言, 找寻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产生内省和反思的意识。除了语言的重复性, 《祝
福》 的语言特点还表现为用词的精准性和模糊性的有机结合。在描写祥林嫂落魄 的形象时,没有繁复的形容词,而是连续运用了七个数词“一” ,使她看起来是 如此萧索。以五个时间词分隔出故事发展的层次,从中可以对鲁镇民众和“我” 这一群体对祥林嫂的情感态度的轨迹窥见一二。最后文本还体现了叙述者语言和 对话语言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1.巧用反复 2.1.1.重复出现的虚词
(1 “她张着口怔怔地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 己也觉得没趣。”
(2“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3“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 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祥林嫂不断重复阿毛的故事, 鲁镇人逐渐开始厌烦这种重复, 反复地念 叨切身之痛必然是因为悲痛之情得不到排解, 然而人们的那几滴眼泪如做戏般落 下,鲁迅用戏谑的笔调如此讽刺道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 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对于鲁镇人 而言,祥林嫂的遭遇只是谈资,她们的同情并非出于真心,由“一齐流下那停在 眼角上的眼泪” 可见一斑, 多么的惺惺作态。人们的这种麻痹让祥林嫂感到恐惧 和无助,她只得掩藏起情绪,让外人察觉不到她情绪的变化,因此鲁迅用了“似 乎”一词,体现了祥林嫂被冷落的萧索处境。
(4 “(四叔 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 坏风俗的, 用她帮忙还可以, 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 一切饭菜, 只好自己做, 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在祥林嫂刚刚到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 她正新寡, 鲁四老爷忌讳她的 身份,不愿留她做工,只是“我”的四婶“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 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 了。”
可见, 鲁四老爷虽然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但仍然忌讳颇多, 从始至终都对 祥林嫂存有偏见和鄙夷,丝毫没有怜悯和同情,甚至以“这种人”统称之,言外 之意便是祥林嫂如今的命运是她咎由自取,一点也不可怜。
(5“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6“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这句话隐含着一组 “变” 和 “不变” 的关系 :变的是祥林嫂的人生际遇, 不变是鲁镇人的冷漠和麻痹的生活状态。祥林嫂失去至亲, 却雪上加霜, 受到鲁 镇人的厌恶和排挤,可以从以下句子窥见一二 :“四叔„„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 说,这种人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 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但音调和 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鲁四老爷从一开始只将祥林嫂 看作是劳力和工具, “似乎”一词看出他丝毫不同情祥林嫂的境遇,恰恰认为败 坏了风俗, 可说是冷漠之极了。鲁四老爷书房的长桌上有副对联, 其中一边写道 :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可是他的所书与其所行却难以对照。
(7“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8“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 的事, 本没有什么深意义, 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 ,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 无关系了。”
(9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 事事逍遥自在了。”
(10“什么时候 ? 一一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一一我说不清。”(11 "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 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 已经过去, 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 松。”
上述六个“说不清” ,除了第九句,其他都准确地展示了“我”从陷入 自责到迅速消解自责的心理变化过程, 与阿 Q 的 “精神胜利法” 何尝不是有着异 曲同工之处。作者用干净利索的笔触刻画了丑陋的国民劣根性 :不愿正视自身的 缺陷。
第 9句是鲁四老爷家短工对于与自己同属一层社会地位的祥林嫂的死的完 全漠然和麻木的态度, 读来更令人感到寒心。这也是鲁迅通过重复的语言刻画出 的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12“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13“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第 12句中, “先前的事” 指祥林嫂发现婆家的人来寻她了, 使鲁家怀疑 她是逃出来的。这象征着祥林嫂的过去。对于祥林嫂来说,这是事实;而对于鲁 镇众人来说, 这只是一种假设。所以当她的婆家尚未采取行动之前, 众人对她的 印象仍然是勤劳能干的女工, 所以便随着时间的流逝, 逐渐忘却了那个消极意义 的假设,对她的印象是积极的。
而第 13句中,虽然同是“忘却” ,然而此时祥林嫂出逃的秘密己揭晓,婆 家终于采取了抓捕行动, 她在碎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抓回家去。众人明白了之前的 假设就是事实,对祥林嫂的观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消极的因素。
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不论鲁镇看客们对祥林嫂的印象发生如何的转变, 祥 林嫂这位底层人物的命运都只是众人的谈资而己, 不会在内心刻下烙印。这两处 “忘却”从侧面突出了祥林嫂的低微。
2.1.2.重复出现的句子
(14“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小说开头写道 :“虽说故乡,然而己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 的宅子里。” ,可见作者对鲁镇并没有归属感,对于鲁镇表面热烈的“祝福”氛围 始终无法融入其中, 在雪天里只得百无聊赖地呆在鲁四老爷的书房里, 这种无所 归依的心情让 “我” 无法忍受, 这是肉体上渴望逃离鲁镇;直到祥林嫂拷问 “我” 人死后有没有魂灵,却问住了“我” ,于是在精神上也无所依傍,也渴望逃离鲁 镇。
(15“现在是交了好运了。”(16“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卫老婆子所谓的 “交了好运” 对于祥林嫂来说是在封建制度的逼迫下不 得己而为之。“除了礼教代表的士大夫家以外,寡妇并不禁止再嫁,问题是没有 她的自由意志,必须由家族决定,换句话说即是怎么出卖,卖多少钱,这样办好 的再嫁是不触犯礼法的。”
2,因此“好运”恰恰反讽了迫害祥林嫂至死的封建社会制度。(17“ ‘可恶!然而„„’四叔说。”(18“ ‘可恶!’四叔说。”(19“ ‘然而„„’四叔说。”
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第一印象不佳主要源于其寡妇身份,但她太太执意将 祥林嫂留下后,祥林嫂的做工表现无疑是令他满意的 :不仅在试工期内,整天的 做,正式定局后,做工也丝毫没有懈怠,周围人都夸赞“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 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并且鲁家的一切大小事务几乎都由祥林嫂一人 打理, 根本用不着添短工。祥林嫂的能力让鲁家的一切井井有条, 省去了主人的 许多操心。同时, 人们的夸赞声令鲁四老爷也脸上有光, 内心也开始重新审视祥 林嫂的地位, 从最初的完全
否定到逐渐认可了她的能力。而就在这个重要的转折 期,婆家的抓人行动让祥林嫂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她是瞒着婆家出逃,求卫老婆 子荐地方做工的。这个秘密让鲁四老爷感到愤怒。他愤慨于祥林嫂的隐瞒, 认为 其“可恶” ,但他的内心又不禁产生担忧,能马上再觅得如祥林嫂一般得力的女 工吗 ? 这恐怕便是“然而”后所隐含的内心活动。
(20“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21 “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祥林嫂连续失去第二任丈夫和儿子后, 整个人仿佛失了魂魄, 做事也不 如之前麻利, 再加上她的寡妇身份, 连原本信任她的四婶都对她有所忌惮, 听从 丈夫的告诫, 禁止祥林嫂插手一切有关祭祀的事务, 由自己亲自完成。四婶此举 让祥林嫂一下子无所适从, 打破了祥林嫂在鲁家常规的工作程序, 让祥林嫂陷入 更深的自我怀疑和绝望中, 使她成为了一个鲁家花钱请来的摆设, 造成了主人忙 前忙后,工人无所事事的奇怪局面,这无疑是极大的反讽。
2.1.3.重复出现的段落
鲁迅受到魏晋文学的影响, 在语言上推崇简洁有力, 尤其在对话上很少使用 大段的文字, 然而在本文中却两次安排祥林嫂叙述了阿毛之死的故事, 两段字数 都超过了 200字, 并且除了个别词语, 叙述逻辑和语句几乎一模一样, 这一点值 得细究。
虽然叙述的是阿毛的故事, 但所有行动的主体都是祥林嫂。故事主人公地位 的削弱, 和叙述者地位的增强, 突出了叙述者情感的投入度是极高的, 儿子的死 对祥林嫂走向绝望是致命一击。两段文字都以“我真傻,真的”开头,表达了祥
林嫂将悲剧归咎于自己, 是致使她走向绝望的导火索, 却还不足以杀死她。真正 杀死她的是人们对她两次的叙述背后的情绪的漠视,阻断了她疏解情绪的途径。人们还将她的伤心事拿来当作谈资, 嫌弃她, 不让她插手祭祀之事, 也毁灭 了她希望通过劳动重新开始生活的希望。也就是说, 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 祥林嫂在
周围人的冷遇下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最终走向灭亡。这 200多字的 话语对塑造人物的悲剧性是至关重要的。
2.2准确贴切的用词
(22“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 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拉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了裂 :她分明已经纯乎 是一个乞丐了。”
这一段外貌描写中出现了一些数字 :一轮、一个活物、一个破碗、一支竹竿、一个乞丐。没有多余的形容词, 却让祥林嫂落魄之极的形象跃然纸上, 使读者感 同身受,也不免产生惊然之感。
除了“一轮”表示一种动作状态,其他六个“一”从数量上修饰了她现在所 有的都是些破败的东西, 更让读者为祥林嫂的命运哀叹。她激烈地反抗过封建的 婆家、被包办的婚姻,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在物质上,她“分明”是一个乞丐另 一方面,在精神上,她也走向了崩溃,不再有追求了,和乞丐无异,因此作者用 了“纯乎” ,进一步表明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毁灭。在这一点上,与“我”肉体 和精神双重的无所依而决定逃离鲁镇的变化过程是一致的。
因此,祥林嫂和“我”的两条主线殊途同归,而两个角色一死一生, “我” 的生却未能换来觉醒, 也蕴含着作者对 “人吃人” 社会对卑微生命压迫的现实充 满了忧虑。“我”这条线是不可或缺的,在后文将进行简述。
仍以这段肖像描写为例,鲁迅先生曾说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她的眼睛。” 3“我”见到祥林嫂时,她“只有眼珠间或一轮” ,这里的 “间或”表示及其偶尔, “轮”名词借用为动词,有“转动”的意思,而仔细斟 酌, 前者又不如后者的动作灵活。用前面的副词修饰, 短短四字便使得祥林嫂呆 滞的神情跃然纸上,用词精确而生动。在后面一个分句中,用“活物”来描述一 个人, 一定是贬义色彩的, 作者通过这个词意在展示人心麻木的鲁镇社会氛围活
活将祥林嫂折磨成了一个“东西”。
纵观全文,作者多次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刻画其精神状态。丈夫去世后, 她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顺着眼” ,一个“顺”字精确地展现了她安分守己的性 格和做好准备顶住各种压力讨生活的心态;在听闻死后要被两个丈夫分尸后,她 第二天“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 “围”住她,打击她的精神的不仅仅是深重的 黑眼圈,更是内心煎熬纠结的情感状态,让她找不到出口,看不到希望;在捐完 槛却仍不被四婶允许接触“祝福”的事务之后,她的“眼睛窃陷下去” ,相较于 前一句的“围” ,眼神变得空洞,忧愁和绝望更浓重。
(23“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24“有一年的冬初, 四叔家里要换女工, 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 了。”
(25“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了先前的事。”(26“有一年的秋季,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27“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鲁迅在使用这五个时间词时分寸把握得很精准,只有第 1句中使用了“五 年前”这个确数, 五年前的祥林嫂“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 “头发也花白起来” ,笔者 作了一个大致推算 :她刚来鲁四老爷家做女工的时候。小说中对她的外貌是这样 描述的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 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然后经历了两个新年,她嫁给了贺老六,又经过 两年,她重回鲁家,这时应当是三十一二左右。五年后再次与“我”相遇,应当 是四十上下。
鲁迅明确了 “我” 与祥林嫂见第一面和最后一面的时间, 对中间的时间都模 糊处理了, 突出了祥林嫂从一开始瞒着婆家出来做工, 充满干劲, 是二十几岁的 年轻人应当有的状态;到经受了多重打击 :丈夫儿子先后死去, 被鲁镇人们逐渐排 挤、冷落,使她逐渐走向了绝望之境,因此,即使仍处在壮年,却尽显老态。这 是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毁灭。
祥林嫂悲剧性由以下的一番心理独白可以窥见一二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 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
现鲁四老爷急切离开的心情和对祥林嫂深深的厌恶。“偏偏”指的是“事实跟所 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现代汉语词典》 ,但是人的生死岂是由他来掌握 的 ? 更何况, 祥林嫂的死正是由包括鲁四老爷在内的鲁镇人共同造成的, 他们希 望天随人愿,但恰恰不随人愿,这无疑是对麻痹的鲁镇人的最深刻讽刺和批判。而与祥林嫂属于同一阶层的短工听闻她的死讯,反应是令人烯嘘的冷谈 :“怎么 死的 ? 一一还不是穷死的 ? ”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 “还不是”、“仍然”一方面展现了短工对“我”的提问感到不耐烦,另一方 面突出了短工的麻木, 祥林嫂和她同是底层人民, 但他对其死亡没有任何惋惜同 情之感, 使人读来不禁后背发凉。然而他们自己何尝不也是被封建制度压迫得喘 不过气,转而欺辱看似比自己弱势的祥林嫂呢 ? 综上,鲁迅在描写祥林嫂时的笔触是庄重的,不断加深她命运的悲剧感;而 将讽刺之笔都落在其他人物的言行举止中, 他深刻地抨击了国民 “善于” 忘却的 劣根性并意图唤醒更多麻木的灵魂。
2.3.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互相呼应
有研究者曾进行过大胆的假设 :如果《祝福》以鲁四老爷为叙述者,从他之 口讲出的祥林嫂的故事会是怎样基调 ? 作者的叙述语言又会是什么基调 ? 整篇小 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 而如果以祥林嫂为叙述者, 这些元素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 对小说创作者来说,可供他选择的叙述者是很多的,专业严谨的作者一定 经过了认真的分析比较, 才选出一个最理想的人选。叙述者的语言也就是叙述语 言必然要个性化, 才能将自己与一般区别开来, 使读者产生情感呼应。当然无论 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如何, 叙述语言始终都要符合叙述者的出身、受教育程度、社 会地位,符合他的性格、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
《祝福》 的叙述者 “我” 的归乡一离乡与祥林嫂的死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两条 主线,然而“我”的地位在教学内容中的缺失是不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小说的, 这恐怕源于教师难以把握叙述语言和小说对话语言的关系。
《祝福》中选取了“我”作为叙述者,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叙述,但选择 了一个可信的第三方叙述者, 对小说情节的开展和核心价值的披露都有相较于第 一人称叙述者的优势。
首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我” ? 在鲁镇,人们都是“看客” ,没有人真正关 心祥林嫂的不幸;而祥林嫂,根本没有对象倾诉自己的不幸和痛苦。这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 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也无法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冷漠的人、冷淡的社会, 他们注定担当不了叙述者的角色。所以, 作者只能把叙述的任务交 给“我” ,同时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和旁观者,相较于第一人称叙事者具有更高的 进出故事的自由度。“我”在鲁迅的其他小说中也多次出现,是作为一个出身鲁 镇却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我”的远离恰恰使 我得以旁观鲁镇众生相, 处于更清醒的状态, 我能以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 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不仅如此, “我”的远离,使我得以以悲悯的眼光 注视着作品里的所有人物和发生的所有事件,把鲁镇社会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祥林嫂的不幸在鲁镇引不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 这种表面上的麻木、混饨, 显示 了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我” 在这里的作用就是 :不但成为鲁镇社会与小说人物 活动的实时记录者, 而且实现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远距离观照。而在关照鲁镇 众生的同时,作者也无时无刻不在解剖着知识分子的灵魂。“小说的叙事学一般 把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分为‘能够信赖的’与‘不能够信赖的” ,4“前者体现为叙述者的理念与作者是一致的,后者则是相背离的”。
5对于 “我” 来说, 鲁四老爷的封建思想和伪善的面目是令人反感的, “我” 在鲁镇的守旧氛围中格格不入,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读者把“我”变成能够信赖 的叙述者。但在对待祥林嫂的逼问和听闻祥林嫂死讯的态度上, “我”又失去了 可信赖性。面对鲁镇冷漠、萧索的氛围,我无能为力,并且在潜意识里想逃避现 实矛盾。“我” 陷入
了深切的失望和痛苦之中, 负疚感久久难以消除。所以, “我” 虽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有着理性的判断和思考, 但精神道德深度不够, 这种不 足正是由扎根于灵魂的传统思想导致的。那么, 一个有理性的、有一定知识层次 的知识分子尚且表现得如此冷漠和无动于衷, 下层民众的态度可想而知, 这更反 衬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诚的自我解剖。其次, 选取 “我” 这一叙事主体最直接地体现了作者关照国民性的强烈意识。“ 我” 出现在鲁迅的许多其他小说中, 并且这些作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部元宝曾提出, 鲁迅的唯一作品就是《鲁迅全集》 ,他的作品之间有逻辑联系,小说与小说、杂 文都有紧密联系。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之间的 “互文性” 对单一作品有更准确 的把握。
“互文性” ,主要是指不同文本之间在结构、故事等方面相互模仿,在主题 上相互关联或暗合,当然也包括直接引用另一文本。6这种现象,在同一作家的 不同文本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 :由于语言表述的一维性,使得作者 不可能在一部作品的自始至终, 或者所有作品中都能够完美地塑造他心中的艺术 形象, 或者一次性地表现他全部的思想观念, 他必然会在潜意识里多次修正他的 作品,从而导致他的作品具有“互文性”。因而,我们在解读一个作家的艺术文 本时,要放眼作者的不同文本,保持一种全局的、整体的、比较的眼光,要在互 涉文本的对照中去领悟他的作品的深刻内涵,去理解其作品的整体思想。
以《祝福》中的“我”为例,把它放在整个《呐喊》、《仿徨》的一系列小说 中探寻其深层内涵。
鲁迅在《呐喊》 《仿徨》的创作中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小说 中, 叙述者是作者的发言人和思想观念的投射者, 作者要借助叙述者具体展开小 说的叙述, 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世界以读者能够接受的形式带入到小说的叙 述中去, 因此小说作者与叙述者的表达必然有重合的部分, 叙述者必然带有作家 的主体特征。《呐喊》中的一部分作品如《狂人日记》 《孔乙己》 《头发的故事》 《阿 Q 正传》等就己经明显带有这种主体特征。到了《仿徨》中,作者增强了第 一人称
叙述者的主体性,除《祝福》外, 《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叙述者 “我” 和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作者内心矛盾的两种表现状态。而 《伤逝》 中的 “我” 就是作品的主人公, 作品通篇都是在严厉拷问自我灵魂。如果把这几篇作品联系 起来阅读,叙述者“我”是有共性的 :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也保留了真诚和纯 洁,不虚伪,不势利,有正义感和责任心,思想认识和知识层次明显高于普通民 众, 但是残酷而冷漠的现实社会正在消磨他们走向光明的勇气, 他们逐渐变得和 普通民众一样无力, 开始逃避真相和他们应该担负的责任。在 《伤逝》 里, “我” 无法真正理解子君的苦衷, 因此不敢如实地承担自己应该面对的责任, 终于导致 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在《孤独者》和《在酒楼上》中,虽然叙述者“我’同情、关怀、惋惜主人公的命运,却爱莫能助,此外,伴随着对某些行为思想的不认同 和不理解, 因此, 叙述者与主人公的关系实际上是疏离的, 这更进一步加深了主 人公的孤独感和悲凉感。在这些作品中, 叙述者一面讲述他人的故事, 一面剖析
自己的内心, 这种双线结构在鲁迅小说中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而且这样的叙述 方式赋予鲁迅小说十分鲜明的作家主体特征。外国学者对鲁迅小说叙事艺术的研 究尤其重视这种主体特征, 也就是说, 他们最关注的是作家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 的属于作家所处的时代的浸润之下产生的特定的文化心态。
对叙述者“我”有了初步的认识,便可展开对《祝福》中对话语言和叙述 者语言的比较研究。小说中出现对话语言的情节按顺序概括为 :祥林嫂逼问 “我” 关于魂灵和地狱的事情、“我”询问鲁四家短工祥林嫂的死讯、鲁四夫妇与卫老 婆子在祥林嫂被抓回去后的三次对话、祥林嫂两次对众人讲述阿毛的故事、祥林 嫂与柳妈之间关于捐门槛的对话。
首先, 在这些对话语言中, 祥林嫂作为对话主体出现都是在她经历了人生变 故之后。她与“我”探讨魂灵和地狱,对于一位以劳力谋生的人来说,这两个概 念本不应该是她需要深究的, 然而那时的祥林嫂却是那样的 “求知若渴” , 连 “她 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 还 “切切的说” , 她是那样迫切地想要为人生绝 望的境地寻找一个出口,直至最后把“我”逼到了窘迫的,不知所措的地步,答 案也是“说不清”的,于是祥林嫂仿佛失去了最后的信念,其结局的悲剧色彩更 浓重。而她两次重复阿毛的
故事, 可以看作是她与鲁镇众人的对话, 但从众人的 态度看来, 这更像是她的独白。人们一开始还存有些许的同情, 不过没有人能够 对另一个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于是随着人们对祥林嫂的反复念叨逐渐感到厌烦, 心态发生了变化,变得冷漠、暗自嘲弄。讽刺的是,整篇小说中祥林嫂大多以一 个沉默寡言的形象出现, 唯独在这里的话语最多, 但此时她人生的基调是萧索的, 于是, 又重新回到了寡言少语的状态。虽然表面看来与变故前差不多, 但变故前 她的沉默是因为勤恳的工作、还算美好的家庭是她人生的寄托, 而失去了这一切 后,她的沉默是因为没有了寄托,逐渐陷入绝望,将自己与外界分隔开,自我保 护起来。所以,对柳妈捐门槛的提议,她不抱什么期望,权作孤注一掷了。纵观这三次以祥林嫂为主体的对话, 表现出这样的特点 :语言经历了简一繁-简的变化过程,这与叙述者语言对繁简笔墨的处理有一定的统一性。
其次, 其他几次对话发生在叙述者和旁观者之间 :“我” 询问鲁四家短工祥 林嫂的死讯、鲁四夫妇与卫老婆子在祥林嫂被抓回去后的三次对话。“我”、短工 的语言以短促的语句为主, 在短短的四组问答中, 作者运用了四个破折号, 有的
意在表示语气的转换, 表达短工对于祥林嫂在 “祝福” 准备期间死亡这件事的不 满, 这与他的身份是极为符合的, 因为短工必然对主人察言观色, 鲁四老爷刚刚 埋怨过祥林嫂是个“谬种” ,短工便也展现出了那样一幅面孔。“我说不清”之前 的那个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 他想了想补述了这一句, 更从侧面体现祥林嫂 是多么地为人忽视,甚至连同为底层人民的短工也是急于摆脱与她的联系的。上述对话语言既简洁而到位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同时映照了叙述者 语言所希望揭示的国民劣根性,在组织架构上十分严密。
4.2.对((祝福》教学内容的建议
在以往的观念中, 研究者们往往将教学效果的事倍功半归结为教学方法 的不得当, 对学习方法引导不够。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 再好的作品只有通过好 的教学途径才能发挥其传递信息的价值, 在课例中, 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的创新, 改变了课堂结构, 创新了教学方法, 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仍然需要意识 到一切低效教学的最根本原因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没有充足的把握。有专家提出, 对学生的文学
鉴赏力的培养是目前呼声最高却实践最少的, 只有研究突破了, 才 能唤醒文学教育。教师必须迫切地更新原来熟悉的文学观念和教育观念, 将文学 阅读的新知识、新方法充实到小说阅读教学中。
有学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文学教育中哪些是新知识 ? 从哪里来 ? 如何运用于 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叙事学把小说看作叙述和虚构行为的成果, 这使得 小说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增加了一个中介, 它能有效地防止作品内部的世界与主题 之间的“短路化”连接,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小说的人物的描绘、情节的设置以及 其他技术化处理, 这些内容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 而对小说文本的处理反映了 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些处理包括叙述者、叙述角度、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它 们共同构成了 “有意味的形式”。读者就会自主地探究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 这么写 会达到什么效果 ? 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就找到了源头和说法。
当然,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将叙事学的观念渗透进了课堂中,在 五课时中专门辟出两课时介绍“叙述者”和“视角”两个概念,只是遗憾的是, “叙述者”的意义成为“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和“第一人称增添了故事的真 实性”这两个学生未必能懂的概念的综合;“视角”被还原成某种艺术技巧。且 不说学生对这些解释内容中的名词解释能否理解, 教师自己恐怕也得反复背上好
几遍才敢在讲台上说吧。而且除此之外的三课时仍遵循传统的小说教学模式, 整 篇课文的讲解成为了新旧揉杂的成果, 叙事学概念被学生回圈吞枣地吃下, 效果 也不会太理想,仍有待完善。那么,叙事学知识有了,如何避免将新知识用旧方 法传授这样的偏差呢 ? 只有从观念上进行调整,要明白叙事学的概念引入教学, 目的首先在于帮助学生将 “叙述与虚构” 的观念建立起来, 它阻止了学生一头扎 入虚构的世界,这会使他们痛苦,但当他们为“叙述”本身找到解读它价值的线 索时,会转化为惊喜。“叙述者”、“视角”等概念帮助学生重组了阅读经验,解 释了阅读感受。
从解读主题这一点来说, 关键不在于读不读主题, 而是怎么读。传统的 “短 路化”解读法由于忽视了“叙述”这个中介,使阅读过程索然无味。而小说恰恰 是凭借 “叙述与虚构” 才达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的, 又因每篇小说的统一方 式不同,才
构成文学独一无二的魅力。所以,必须将“叙述”纳入读主题的过程 中,使文本鲜活起来。在《祝福》中,就表现为将叙述者“我”纳入进来,探求 “我”与作者、作者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批判封建礼教的小说汗牛充栋,但像 鲁迅这样处理主题的作家恐怕绝无仅有,这也才算是体现了叙事学的价值。这就必须牵涉到另一个问题, 学生只有认真地对待文本, 抓住细节, 才能保 障文学教育的实施。强调这一点,是对一些让学生漫无目的发表观点的“多元” 教学提出指正。真正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文学教育是让学生具备新的小说观, 把握 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 做出独立但有根有据的解读的阅读活动。所以, 这 就必须避免以往将作品肢解的误区,将文章看作一个整体。
在前两章的分析中,归纳出《祝福》的语言特点表现为语言的重复性,用词 准确贴切,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有辩证的关系。初步界定了《祝福》在不同版本 教材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人教版的教学内容重点探讨小说的三要素的具体内容, 学习鉴赏人物形象和品味语言的方法;苏教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体会读者与作者 的情感共鸣,强调阅读感受的表达;鲁教版的教学重点落实在从不同的叙述角度 品读祥林嫂的命运悲剧。
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中唤起读者最初的珍贵的阅读感受, 这一感受源于小说伊 始, “我” 面对祥林嫂对我进行有关灵魂有无的拷问, 两人之间焦灼的推拉过程, 直到最后“我”竟然从头否定了自己的所有观点,落荒而逃,这一情节无疑使读
者产生了深深的震颤。只不过随着阅读的推进, 被故事的情节和祥林嫂状态的变 化这些内容所消减。因此, 必须明确这篇小说的基本情节脉络清晰, 对学生来说 比较容易把握,需要教师引导的部分是阅读的体验。
其次,教师作为读者身份阅读《祝福》时,会在明知道鲁镇社会是一个虚构 的空间的情况下, 被作者创造的 “真实” 的幻境所裹挟, 忘却了去思考一些问题 : 比如作者是如何虚构这篇小说的 ? 他是怎样叙述祥林嫂的 ? 他为什么选取这 种叙述方式和虚构方式 ? 现代叙事学观点认为叙述者不等同于作者,两者的立场 态度自然也有
差异, 因此明确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可以看作教学的难点, 必须调动 上文提到的阅读体验,去发掘“我”的故事。
再次, 围绕着上文对各版本教材的编纂情况的分析比较, 确立了三个主要的 环节 :一是梳理祥林嫂的故事,通过品读巧用重复和用词贴切的语句,比如“她 张着口,怔怔地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 , “直着眼” 刻画了出祥林嫂内心的错愕和呆滞, 以至 “孩子们看见她的眼光就吃 惊,牵着母亲的衣襟摧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终于没趣的也走了”。在孩 子们看来,那种目光有些疹人,他们以为最严重的“神经病”人的眼光大概就是 这般模样, 此时的祥林嫂只是感觉世界忽然变得十分陌生一一噩梦惊醒之后还是 噩梦。二是关注“叙述者” ,明确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统一的,这在上文叙述 语言和对话语言的关系有所论述。三是引导学生发现“我”的故事,需要设计一 些活动加以启发,比如提出一个辩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思考 :“如果你是小说 中的 “我” , 让你选择救救祥林嫂, 你选择在她生命历程的哪个阶段救她 ? 怎么救 ? ” 建议整个教学内容可以围绕着这一辩题展开, 这个辩题是将 “叙述与虚构” 的关 系,以及叙述者“我”进行了结合,落实为一个具体的问题,。对这一辩题的立 论和论证都必须立足于文本, 可以通过抓住巧用重复和用词准确贴切的语句, 分 析人物精神状态,并结合叙述语言与对话语言的辩证关系,明确叙述者“我”的 存在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性,探究叙事角度对作品核心价值的影响。
经过一番调整,也就是要明确, 《祝福》的教学在读人物、读情节的阅读图 式的基础上,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叙述与虚构”的观念,找到文中叙事语言和对 话语言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是小说中“最富意味的形式” ,叙述者“我”的存 在, 发掘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逻
辑要自始至终统一分明, 设计问题要环环相扣, 当然也要及时敏感地捕捉学生的 阅读反应,始终围绕核心要点 :“叙述和虚构”的关系,整体把握文章。
第三篇:浅析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目录
目 录
摘要............................................................................................................................3
一、节日祝福短信语言的界定..............................................................................4
二、祝福短信的来源....................................................................................................5
(一)幽默笑话.................................................5
(二)经典台词..................................................5(三)网络用语....................................................6
三、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6
(一)祝福短信的表层结构........................................6
(二)祝福短信的句法结构........................................7
(三)祝福短信的修辞格丰富多样..................................7
1、比喻修辞格................................................................................................8
2、排比修辞格................................................................................................9
3、比拟修辞格................................................................................................9
(四)数字谐音带来的诙谐效果...................................9
(五)手机短信字符及字母词带来的新鲜效果.......................11
(六)诗词、歌词的引用,让祝福短信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11
四、目前我国祝福短信中存在的问题......................................................................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3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常备品。而由手机所衍生出来的手机短信,成为现在人们日常沟通的桥梁。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祝福短信更是充斥着手机,在感动着每个人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文学的熏陶。现在的祝福短信或加入诗歌、歌曲动人的词句,或利用修辞格或比喻或排比动人心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祝福短信已经不像当初那般吸引人,现在逢年过节群发的短信充斥着人们的手机,让很多人很困扰。当祝福短信已经不再具有祝福的意义,而成为困扰人们的垃圾短信时,祝福短信的意义就变味了。本文主要从祝福短信的界定出发,探讨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进而发掘出祝福短信中所存在的各种特色。
关键词: 手机 祝福短信 语言 特色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浅析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引言
祝福短信就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编辑特殊的文本信息发送给朋友的一种祝福方式。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现在祝福短信的发送越来越方便,而祝福短信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或幽默或搞笑或感动,各种各样的祝福短信让人应接不暇。祝福短信的特点有哪些?祝福短信的语言特色在哪里?本文将一一探讨。
一、节日祝福短信语言的界定
短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书信”的变体。对于古时候的人来说,一般都是飞鸽传书,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短信已经完全取代了之前书信的功能。短信就是通过手机发送的一些文本信息,这些文本信息通常表达了寄信者的情感,抒发了他们的感情。尤其是现在,随着微博、微信、QQ等软件的兴起,祝福短信的发送更加简单,可谓是开创了人人都是作家的时代。
短信对于文本的编辑有着严格的字数规定,当你的输入超过一定的字数后,在发送过程中,系统就会自动的将它分割开来。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我们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但是一般情况而言,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用一条短信表达我们所有的情绪。这就给编辑短信的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他必须要通过精心的语言提炼来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凝练自己的感情,将自己要表达的思想缩短在这短短的70个字符中。因此,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作者,都是很好的文字运用者。如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祝福短信有:你把爱付出,默默耕耘家庭的花园;你把梦扬起,依然攀登事业的山峰;你把情传递,时刻守候爱情的天空;你把心捧出,始终热爱生活的沃土。三八节到了,愿你快乐!另一则经典的有:手拎提包亭玉立,手镯戒指流光溢。耳环摇摆项链 4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耀,美丽动感发飘逸。美腿丰胸秀气质,睫毛长长大眸子。欲说先笑礼让先,回眸一笑展魅力。三八节,愿你年轻如花丽。
二、祝福短信的来源
(一)幽默笑话
幽默是生活的调味剂,同时也是快乐的必需品。在生活过程中,一个生性幽默的人,往往会受到周围人们的喜爱,因为这样的人天生喜感,会把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尤其是在如今人们生活、工作压力颇大的今天,幽默更加不可缺失。因此,现在的祝福短信深谙人们的心理,而添加幽默元素进入也成为理所当然。
怎么搞得?拨你的手机,语音提示说:“您拨打的是外地小懒猪,请在所拨打的号码前加拨猪圈区号。”真不敢相信,我又拨了以便,语音提示机主已被宰。
加入了幽默元素的手机短信,更加的诙谐幽默、轻松俏皮,但往往有时候又深含蕴意。比如上面将收件人比喻成“小懒猪”的短信,其实就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当收件人收到这封祝福短信的时候,相信也会开心的一笑。
(二)经典台词
经典台词在祝福短信中出现已经不稀奇,这是因为现在我国的祝福短信已经包罗万象,无所不包。祝福短信将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台词通过包装发送出来,在大家感觉到熟悉的时候又感到新奇,不可谓一种突破。
“让祝福多飞一会儿,射穿你的整个兔年。365天,后有快乐尾随,前有开心堵截,左边埋伏安康,有变驻扎如意。缴枪吧,除了幸福,什么都不给你留下。“
“你读或者不读,短信就在那里,散发弄弄祝福;你念或者不念,情意就在那里,不淡不减。你来我的心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祝福,欣然欢喜。”
对于这样的一些祝福短信,可能让一些中年人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意思,但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却深受他们的喜爱,受到他们的追捧。
“爱一年恨一年缘分啊,你一条我一条谢谢啊。过一天美一年哲学啊,走两步是两部开心啊!苍天啊大地啊,替我提前祝福您吧,中秋快乐。”
而上述一条相信很多中年人应该特别熟悉,在赵本山和范伟的一系列小品中,这些台词都相当的经典和深入人心,用这样的经典台词来传递祝福,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网络用语
现在的社会是年轻的社会,因此短信的使用者也是年轻人居多。在他们发送的短信中,加入很多网络用语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网络用语主要包括一些英文、阿拉伯数字和特殊的字母符号,这些符号不但增加了祝福短信的趣味性,同时也让祝福短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Pfpf——佩服佩服 <@_@>——醉了
可能在一些中年人看来会觉得头晕眼花难以理解,但是在时代多变的今天,网络用语在祝福短信中已经有相当的市场,并且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
三、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一)祝福短信的表层结构
所谓祝福短信的表层结构,就是指其在朗诵时的语音特点。古时候,中国的诗歌讲究押韵和韵律美,这主要是因为古代诗歌其实是要唱出来的,是一种歌曲的形式而非朗诵的形式。从《诗经》到李白、刘永的诗词都是如此,朗朗上口的旋律不但韵律优美,同时也将歌词的意境美展现了出来。演变到现在的短信,同样继承了中国诗歌美得特点,将语言的音律美作为了祝福短信的首要特点。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你是月饼我是馅,缠缠绵绵总见面;你是风筝我是线,追追逐逐把你牵;你是明月我是泉,圆圆满满一万年。
朗朗上口的旋律,将这则祝福短信中的思念传递的更加的深切动人,吸引人们的眼光。而无论是馅还是线,你和我都是在一起的,都是离不开彼此的,此生注定相依相偎,永远在一起,而最后的“圆圆满满一万年”最终将发信者得心声吐露。
(二)祝福短信的句法结构
祝福短信的句法结构,就是祝福短信在编辑过程中所采用的句法。是一般句还是排比句,亦或者对对仗、押韵句。祝福短信的句法结构式为了让整个祝福短信体现出一种音律美。所谓音律美,就是在大家朗读的时候要能够朗朗上口并且具有一定的节奏,我国的顺口溜或谚语、诗歌等都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做出来的,因此才能够流传至今。押韵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分为句句押韵和隔句押韵。在祝福短信中这两种方式都会出现,主要是为了使其句法更加工整对仗。
冬至送你幸福秧,健康好运堆满仓;冬至送你平安浆,快乐如意胜花香;冬至送你祝福长,朋友情谊永芬芳;冬至送你短消息,吉祥如意永伴你身旁。
“仓cang”、“香xiang”、“芳fang”、“旁pang”,押ang韵,不仅表达了对亲友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希望对方可以快乐如意幸福安康,而和谐的韵律也让大家朗读起来意犹未尽。
(三)祝福短信的修辞格丰富多样
从众多的节日祝福短信中我们能够探析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修辞格的运用。我们一般知道的修辞格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用、借代等,而这些修辞格也经常在一些祝福短信中被大家认知和熟悉。这些修辞格的运用,让祝福短信更加富有魅力和个性,尤其是当发送祝福短信的人,刻意将几种修辞格并列起来用时,就能够使得祝福短信更加具有个人色彩和影响力。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1、比喻修辞格
所谓的比喻其实就是打比方,就是人们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本质不同但是有相似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进而用其中一个事物去描绘或者说明另一个事物,去表现另一个事物,进而使其通俗易懂。比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明喻、暗喻、借喻等,此处将一一举例。
明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一般在一个祝福短信中,本体和喻体是一定要出现的,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本体,用B来表示喻体的话,那么一般的格式就是A如B。而且明喻是比喻句中最典型的比喻句,因为不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语义上,明喻的表达都相对更加完整到位,且富有特色。
恋爱就像是做饭,先认识的时候是看着顺眼,没有熟在心里,两个人在盛着水的锅里分分离离,游离不定,但是慢慢的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熬得透了,熟到家了,也就顺其自然,黏黏糊糊,再也分不开了。
暗喻,也叫隐喻,一般的格式是A是B。在暗喻的祝福短信中,一般本体和喻体的关系都更为密切。而且暗喻具有相当明显的特征词,常常是“是、做、变为、变成、等于”,当出现这些词语又符合暗喻的格式时,基本可以认定这个句子就是暗喻句。不同于明喻句所类比的两类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因此相比较于明喻,暗喻是一种更加高明的比喻格式。
她是夜明珠,暗夜里,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死,消灭不了她,她是太阳,离开了地平线,却闪耀在天上。
借喻就是本体不出现,而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或者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描写本体,这样从形式上来说,其实已经看不出是比喻句,因为本体和喻体已经融为一体,而这种表达方式也更加的简练含蓄。
在新的一年里,祝所有小老鼠、米老鼠、雌老鼠、小田鼠、大田鼠新年快乐。希望来年少吃点粮食,多做点善事,多学习小白鼠精神,发挥鼠类集团的人员优势,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不管是明喻还是暗喻,亦或是借喻,这些修辞格在祝福短信中出现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使短信更加有魅力,让看短信的人在收到短信观看的一瞬间不仅能够收获快乐,同时能够感受到远方人所传递的情谊,能够感受到发信息的人的心意。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2、排比修辞格
排比句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的时候两个自己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之所以喜欢用排比句,是因为用排比句来说理,可以收到调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句来抒情的话,也可以使得句子节奏鲜明和谐,最终使感情洋溢,而且气势上更加强烈;用排比句来叙事写景的话,能够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并且形象生动有效。因此在祝福短信中,排比句运用的相当广泛普遍。
十面埋伏是雄心,破釜沉舟是决心,完璧归赵是忠心,程门立雪是虚心,卧薪尝胆是苦心,愚公移山是信心,绳锯木断是专心,精卫填海是恒心,大展宏图需八心,朋友您可别花心。祝新春快乐!
信念天气预报:你将会遇到金钱雨、幸运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霞、幸福云、顺利霜、美满雷、安全雹、开心闪、它们将伴你一整年。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将一些美好的祝愿,如金钱、幸运、友情、爱情等这些元素通过排比展示出来,不但让整个句子读起来形象生动,同时也让收到短信的人感受到远方朋友的情谊,进而使友情更加天长地久。
3、比拟修辞格
比拟句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比拟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拟人一种是拟物。不同于比喻句的是,比拟句主要是借助于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因此不管是拟人句还是拟物句,始终都没有拟体。
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
您是一支爱箭,时刻保护我的全家;您是一名陪练员,为我老爸提高厨艺。衷心祝福您,我送您6朵康乃馨,以表达我的心意。
(四)数字谐音带来的诙谐效果
在现在的祝福短信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新奇的元素参杂其中。以前的祝福短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信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是温馨、感动和对发短信者语言组织能力的惊叹。但是现在,随着90后的成长,很多专有的字符开始出现在祝福短信中,这中间比较明显的就是用数字所表示的语言,和用谐音所展示的情感。
所谓的谐音就是利用音近的字来代替短信中实际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到达一种俏皮风趣的效果。当收信人看到这样一封祝福短信时,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只是会心一笑,而是会为被这种幽默风趣所打动,进而哈哈一笑。以猪年的几则谐音祝福短信为例:
祝你青春常“猪”,“猪”圆玉润,事事胸有成“猪”。小猪哼哼叫,恭祝鸿运到,小猪撒欢跑,恭祝身体好。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
以上短信在猪年发送的时候,不但契合了猪年的主题,同时也是的短信更加的个性化和趣味化,让收信人在收到短信的时候能够哈哈大笑,进而开启幸福快乐的猪年,也达到了发信人的祝福目的。
数字短信的演变更加的诙谐有趣。手机发送祝福短信是有字符限制的,因此对于很多喜欢展示自己文采的人来说,短信文本篇幅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为了在一个文本里尽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文采,表达出自己对远方朋友的祝福,他们找出了各种各样替代的方式方法,其中用数字来代替一些常见的文字成为了首选。这是因为数字所占用的字符数相对较少,这样编写祝福短信的人就有空间发表其他的思绪。
一斤花生二斤枣,好远经常跟你跑;三斤苹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离;五斤橘子六斤桃,年年招财又进宝;七斤葡萄八斤橙,愿你心想事就成;九斤芒果十斤瓜,愿你天天乐开花!
祝一方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新的1年开始,祝好事接2连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抛到9霄云外,请接受我10全10美的祝福。
以上短信都是通过数字来巧妙的表达发信人的情感,这样的短信即活泼可爱又具有幽默感,让人眼前一亮。
祝福短信的语言特点
(五)手机短信字符及字母词带来的新鲜效果
现在App盛行,比如微信、易信、来往、Line等,随着这些软件的盛行,网络短信符号开始出现在手机短信中,主要表现在手机短信开始有一些特殊的符号,比如笑脸☺、愤怒,这些都成为现在手机祝福短信的常用符号,来表达更多年轻人的思想。如汉语拼音的字母“BT”表示“变态”,“PMP”表示“拍马屁”,“KKK”表示“快快快”,而英文字母“CU”表示“see you”,“HRU”表示“How are you”,这些都是从一些网络用语或年轻人日常口头用语中所演变而来的,现在这些元素也都被广泛的运用于祝福短信中,在年轻人之间流行并推广。
另外,字母也可以代替语言进行一些特殊的表达。比如当表白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好意思难于启齿,因此就会用发短信息的方式来诠释。这个时候如果用一些大家都熟知的字母词来表达的话,相对于汉字的尴尬,既能够达到表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缓解发信人的尴尬。
再则,一些特殊符号的运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是一些图像,如上述案例,祝你青春常“猪”,“猪”圆玉润,事事胸有成“猪”。如果用字符来表达的话就是,祝你青春常“
╭︿︿︿╮ {/ o o /}((oo))︶ ︶︶”,相信当大家收到这样的短信时,一定会开心的哈哈大笑,进而起到祝福短信的作用。
(六)诗词、歌词的引用,让祝福短信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人历史文明的国家,其中诗词歌赋一直是被国外很多国家艳羡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更是受到很多国外人士的喜爱,不远万里前来中国学习。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国的诗词歌赋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意义,而现在很多祝福短信以将这些诗词歌赋元素加入其中,两者结合起来所衍生出来的新的祝福短信,不但增加了短信的文化内涵,同时让我国的诗词歌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目前我国祝福短信中存在的问题
大考临近,谨以此共勉: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考生尽通宵,惜秦皇汉武,胆子太小,唐宗宋祖,不得不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后只把白卷交,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全部重考。
这首在考试前夕被同学改变的诗词,保留了原诗作的韵律和格律,但是不同的是将诗作的内容更换为跟考试氛围贴近的诗句,顿时让整个短信变得活泼可爱。如果当时你也是正在备考的学生,相信当你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时,一定会瞬间缓解备考的焦虑心态,进而会心一笑。
“我代表中共最强的领导班子:国家主席李世民,军委主席成吉思汗,国务院总理诸葛亮,地质部长张衡,公安部长展昭,国土资源部部长徐霞客,发改委主任商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包拯,国家禁毒署舒张林祖徐,妇联主任武则天,新闻出版署署长纪晓岚,中东特使张骞,台湾办公厅厅长郑成功,文化部部长唐伯虎,拆迁办主任孟姜女,计生委主任唐僧,航空部部长嫦娥,国家跳水队队长屈原,向你致以最诚挚的问候,祝中秋快乐。
“我代表党中央,代表地方,代表冬天的白菜帮,夏天的西瓜秧,秋天的菠菜汤,冬天的土豆筐,向你致以亲切的问候,祝中秋快乐。”
上面两个短信的内容格式基本相同,但是不同的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另一个就属于“下里巴人”的格调了。第一个短信集合了我国古代所有伟大人物,而且每个人的职位安排与其历史经历高度契合,如果是懂历史的人,当收到这样一个祝福短信时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收藏下来,因为这样的一条好短信千载难逢。但是如果是下一个短信的话,那么收到此短信的人可能微微一笑后,这样的短信就会永久的留在收件箱里不会再被翻阅,因此好的祝福短信应该是具有流传传播作用的。
四、目前我国祝福短信中存在的问题
小时候跟着爸妈去拜年/每次都能挣到很多压岁钱/我上学之后把存下的这点钱/都换成了明信片/一张张贴上有票寄向远方/也收到了很多最美的祝福赠言/可再也没见过那一张张笑脸/大学毕业我买了一个手机/那年头看起来我好像还
结论
挺牛的/从此以后的大年除夕/就是各种煽情的拜年信息/声声爆竹震动四年的神经/绚丽烟花照亮湿润的眼睛/团圆饺子饱含浓浓的温情/任何祝福都显得太轻太轻/给您拜年了,春节好/感动得我快要流出眼泪/突然发现落款人名不对/原来你这是群发的信息/你竟然还忘了修改后缀/我顿时觉得过年索然无味/就好像喝了一碗温白开水/你说他怎么能这么棒槌/我真想给这爷一锤/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实在是觉得太累/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真不是面子的问题/我只是还念真的东西——摘自歌曲《群发的短信我不回》
相信上面一首歌大家都听到过,这是2014年春节联欢时候的一首歌曲,也充分展示了现在祝福短信的问题,那就是群发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大家收到祝福短信的心态。
结论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通过发送祝福短信给远方的亲人送去祝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也已经成为人们的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现在,祝福短信的来源主要有幽默笑话、经典台词和网络流行用语,而且现在的祝福短信语言特色丰富,加入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祝福短信更加的对仗,而且气势逼人。再加上其他元素如字母符号、网络符号等的加入,祝福短信也发展的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祝福短信也存在的一定的问题,那就是群发祝福短信的现象严重,虽然在收到群发短信的时候不会觉得怎样,但是对于双方的情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用心对待每一条祝福短信,也是在真心对待你的朋友。
参考文献
[1]张天莹(2007)浅析节日祝福短信的语言特色,《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参考文献
第5期。
[2]唐定芬(2007)手机短信的语言特点研究,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论文。[3]岑泽丽(2010)浅析节日祝福短信的语言特色及其文化内涵《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半期。
[4]侯银梅(2010)祝福短信语言的韵律美探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5]彭莉(2010)浅析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特点的异同,《现代语文(语文研究班)》第9期。
第四篇: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测量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测量的任务和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2)地面点位的确定;
(3)直线定向和坐标推算;
(4)测量的基本工作和原则。
2、教学要求:
了解测量的任务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理解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地面点位的确定;了解直线定向和坐标的推算;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水准测量
1、教学内容
(1)水准测量原理;
(2)DS3型水准仪的组成和使用;
(3)普通水准测量;
(4)DS3型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5)水准测量的误差;
(6)自动安平水准仪;
(7)精密水准仪。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实验二水准测量;
实验三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教学要求
熟悉水准测量的原理;了解水准仪的组成,掌握水准仪的操作;基本掌握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熟练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外业和内业计算;了解水准测量误差产生原因及消减方法;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的使用。
三、角度测量
1、教学内容
(1)角度测量原理;
(2)普通光学经纬仪的组成及使用;
(3)水平角测量;
(4)竖直角测量;
(5)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6)角度测量的误差。
实验四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
实验五竖直角观测及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实验六经纬仪的检验。
2、教学要求
掌握角度测量原理;了解光学经纬仪的组成,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与检验方法及角度的测量方法与记录计算;了解角度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减方法。
四、距离测量
1、教学内容
(1)钢尺量距;
(2)视距测量;
(3)电磁波测距;
(4)距离测量的误差;
(5)全站仪。
实验七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2、教学要求
学会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掌握三项改正计算;了解视距测量与电磁波测距方法;熟悉全站仪的使用;了解距离测量的误差产生原因及消减方法。
五、误差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测量误差概述;
(2)衡量精度的标准;
(3)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
(4)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5)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2、教学要求
了解误差的来源、分类、性质和衡量精度的标准;了解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掌握等精度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了解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六、小地区控制测量
1、教学内容
(1)控制测量概述;
(2)导线测量;
(3)交会测量;
(4)
三、四等水准测量;
(5)三角高程测量。
2、教学要求
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控制网的分类、等级与布设、导线的布设形式、等级与技术要求,熟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业计算方法;了解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及记录,掌握水准测量的作业与计算方法。
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1、教学内容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4)地形图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教学要求
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与测绘方法;基本掌握地形图的应用。
八、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1、教学内容
(1)施工测量概述;
(2)施工控制测量;
(3)测设的基本工作;
(4)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
实验九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教学要求
熟悉施工测量的任务与特点;熟悉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以及点位的测设方法。
九、建筑施工测量
1、教学内容
(1)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2)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
(3)工业厂房的施工测量;
(4)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2、教学要求:
掌握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方法;熟悉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方法。
十、道桥施工测量
1、教学内容
(1)道路中线复测与曲线测设;
(2)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3)道路施工测量;
(4)桥梁施工测量。
2、教学要求
仅对道桥专业,要求掌握本章内容。
十一、现代测量技术
1、教学内容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2)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3)地理信息(GIS)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2、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现代测量新技术发展情况及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第五篇: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建议
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建议
高校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普遍缺乏兴趣,这与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理论性强,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以及模式化的讲课方式直接相关。
高校政治理论课包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科内容。这是我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科目。
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大同小异。当我们看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时,不难发现,其内容交叉重复,具体表现如下:
1.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重复。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观点等等,同学们在中学都学习过,到了大学再学,同学们因而对此也乏味了。
2.政治理论课各科间内容交叉重复严重。比如,民主政治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讲,类似的原理性内容,各门课程交叉重复之处很多。
教育部曾在全国200所高校10万名大学生中对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测评,在实用性调查方面近80%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吸引”或“很难学”。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政治理论课理论性极强,给人的感觉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联系实际少、学生实践又少,这直接造成了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让同学感觉空洞无味。
另一方面,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着其教学效果。
部分教师很“强势”,课堂上侃侃而谈,整个课堂只是教师一人在“表演”,敷衍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而在教学方法层面,只重视理论阐述,让学生强记、强背,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和作用,而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采取课堂讲授、理论灌输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脱离社会热点,回避现实问题,缺乏实证说服力。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势必影响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兴趣,制约和影响了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之,学生受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又受专业教育的影响,从而忽视了学习的统一性、协调性,从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不可否认,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学生的多样化以及思想的多元化,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对于上述问题,我个人建议如下:
1.科学合理地解决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对于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的内容,大可不必再“反刍”。而代之为案例、问题的探讨研究,通过讨论、辩论、分析,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而对于四门科目间交叉的教学内容,则应合理筛选、统筹安排,避免四门科目的交叉内容反复教学。重点处则展开,浅显处则“一笔带过”,讲过的则不讲,这样让教学内容趋于一个合理的结构与体系。
2.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思考并重。政治理论课,极强的理论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寓理论于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理解政治理论。学习不仅是学,更要思,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事例、问题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而在课后则可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精神,同时也增强了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3.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高校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决不能用中小学“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变着花样”教学,通过各种媒介来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比如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等。在课堂上采用课堂讨论、事例探究、问题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来教学,形成一个互动式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要适应日益多样化的学生群体,也要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调整、整合教学内容,变革、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更好的为培养社会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