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修辞学角度试析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4:3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西方修辞学角度试析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西方修辞学角度试析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

第一篇:从西方修辞学角度试析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

摘 要:观众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对电视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更高。电视新闻摄像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够满足日渐提高的市场需求。摄像工作者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作为摄像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摄像是一门艺术,也是刚刚发展壮大起来的,新闻摄像仿佛一门艺术,既要如实反映事件,又要生动、客观。本文针对新闻片摄像的问题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闻摄像;新闻片;特点

一、引言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spring festival gala evening of cctv),通常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自1983年开办起,每年除夕夜20点首播的春晚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受关注,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综艺性晚会[1]。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自2月8日凌晨零点40分落下帷幕至今已逾数日,全国观众对作为大部分国人心中年夜饭必备的这道精神文化大餐依旧讨论热烈。大批受众与往年一样,通过网络对今年春晚争相表达评价。有网友盛赞今年春晚比往年精彩,是历年来最突出主题的一届春晚,时尚感人,凝聚了思想,指出了方向,坚定了信念,提振了士气。也有网友直接批论说,今年春晚娱乐性差,像文艺晚会的“新闻联播”。面对来自“众口难调”的网友的各种反馈,春晚总导演70后吕逸涛认为需要吸纳观众对的好建议,忽略不好的建议,认为观众的点赞或批评实质都是对春晚的支持,并对整场晚会自评了一百分[2]。“猴年春晚是否可得满分?其整体编排设置对影视制作者有何启示?”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可在使用西方修辞学的理性解析后自现。

二、猴年春晚体现的西方修辞学

亚认定诉诸修辞学的威信度(ethos)手段为“说服的支配性因素(the controlling factor of persuasion)”。修辞者在受众心目中构筑的形象是否公正信实,几乎成了决定他的说服工作是否奏效的“支配性因素”[7]。导演安排了结合九三阅兵和军改的情景剧《将军与士兵》引爆英雄情结这一ethos。百岁老军人出场这一环节更将受众心中的英雄主义火焰点燃。

新修辞理论代表者伯克阐述了“认同”的含义:只有当我们能够讲另外一个人的话,在言辞、姿势、声调、语序、形象、态度、思想等方面做到和他并无二致,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认同于这个人的言谈方式时,我们才能说得动他[8]。春晚小品等语言类节目贴近年轻人口味和生活经验,接地气儿。加之tfboys等受欢迎年轻偶像组合使得90后年轻观众对今年春晚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六尺巷》和《山水中国美》节目将阔别多年的影视明星赵薇和林心如请到了舞台歌唱,激起了80后年轻观众的怀旧心情。

不得不提的是彩排出现过的美猴王六小龄童的节目最终没能上春晚,使得不少受众失去了看猴年春晚的热情。导演虽有顾全大局的理由,但细心的受众却能发现舞台上不少场景出现了猴王扮相的其他演员。因此没选六小龄童这个几代受众心目中的猴王上春晚的这一安排,实在是既没有利用好美猴王这个经典人物的ethos,也没有与受众认同,确实是导演在把握修辞学中pathos时的失当之举。

整体而言,猴年春晚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当代政治仪式,起到了倡导主流文化、构建文化认同、整合集体情感记忆、培养社会情绪的作用。使人们的共同感由传统的家、故乡、地方等扩张到整个民族和国家,并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团聚意象的展演,建构团结、统一的民族国家形象。观众主动地接受了温和的国民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灌输,巩固了“想象的共同体” [9]。

三、结语

通过对2016年的猴年春晚从西方修辞学角度的解读可知:一个导演成不成功要看作品在受众中的反响,这看似不可预控;而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导演,则明确需要导演自身对西方修辞学理论有所理解把握和恰当运用,这是导演可以预先具备的。有西方修辞学理念支撑的节目作品,值得广大影视作品制作者回味体会借鉴,以此制作出更多影响深远的作品来。

第二篇: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对于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两个人对修辞学的定义来分析该作品的语言特色。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王希杰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经典地艺术地再现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而且还在于它准确地真实地描写了战后美国反正统文化青年的语言习惯。本文试图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探寻《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来剖析该作品语言的成功之处。在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中提出了三组理论范畴:“四个世界”、“零度和偏离”、“显性和隐性”。“四个世界”是《修辞学通论》中的第一组修辞范畴。它理论的概括了与修辞有关的一切因素(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及诸多因素之间尤其是语言世界同其他三个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明了修辞实际上是语言、文化、心理、物理四个世界的统一体。《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评论家们视为二战后美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真实的物理世界。“我认为文化不能同国家的其它事物相提并论,无论如何,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人眼中,美国的文化并没有真正的社会地位。”这一论点出自美国社会及文学评论家诺曼•波德霍尔泰之口,它曾一度成为美国人对于美国文化的普遍看法。对与一个民主国家的声誉来说,这给大众留下了一面是粗俗低下一面又是单纯天真的双重印象。因为艺术已被描绘成乡巴佬的小把戏或其它无足轻重的事物的派生物,与当讨颇为流行和时髦的审美评价标准——欧式风格的文化与艺术——相对照,美国及其自身的努力一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艺术实践。但是,在战后岁月里,上述主张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进入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候,由求新猎奇而带来的自豪感成为了美国文化世界的主流声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反正统语言,正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文化在语言上的真实反映。评论家们一般地认为,反正统文化运动是战后美国青年在思想和文化领域对传统的主流价值标准的反叛和挑战,也是对于战后美国社会道德认同的一种冲击。他们主张和平,倡导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身着奇装异服,追新猎奇,满嘴的粗俗言语,迷恋于毒品和摇滚乐。在《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本)的前言中写道:“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霍尔顿的粗俗语言和奇言怪句彰显出对虚伪社会现实的冷嘲热讽;塞林格的小说蕴藉着对美国正统文化标准反叛的主题并且展示了他所处的特定年龄群及社会阶层的语言特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反正统性。塞林格的语言风格以独特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反映了20 世纪中期美国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对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意外的推动作用。而在心理世界上,40 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塞林格多次脱离社会、遁迹世外,最后隐退到新罕布什尔州乡间山顶上的一所小屋里,潜心研究东方佛教,这样的消极遁世行为正是他的心理世界的反映。所有这些都准确地在作品的反正统语言上得到了体现。

“零度和偏离”是《修辞学通论》中的第二组修辞范畴。为了寻找到一般的抽象的规律,修辞研究必须从一般的、理想的状态出发,必须运用理想化的方法。但是修辞不能回避现实;现实是:一切都是对理想状态的变异和偏离,不过程度不同罢了。“零度”是适应理想化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偏离”就是面对现实的策略手段。在王希杰看来,“偏离”其实是语言的本质,“零度”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出来的理想化的语言形式,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根本不存在“零度”的标准化语言,实际存在的只有“偏离”。“偏离会使人产生惊讶的感受,而令人惊讶的效果正是修辞学的目的。”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小说中,大量典型化的俚语的使用正好体现了语言“偏离”的本质。霍尔顿大量的使用了俚词“old”,将它几乎加在了所有的人名前。校长被称为“old Hass”,因为他是一个伪君子;电梯工人被称为“old Maurice”,因为他对霍尔顿拳打脚踢,霍尔顿恨不得对他开枪打死六次;霍尔顿称他既同情又厌恶的历史教师为“old Spencer”;而霍尔顿最喜爱的妹妹被称为“oldPhoebe”。这些俚语的特点就是一词多义,感情色彩不确定。人们出于喜好回大量使用俚语,用语取代不同的词汇。小说中还使用了大量的诅咒词,如damn、hell、goddam 等,它们在书中很多地方被用来替代形容词和副词,这似乎抹去了形容词和副词对于人和事物的性质的差异。符合语法结构的语句、正式的词语如果被霍尔顿大量的运用,反而背离了人物的性格。一方面,霍尔顿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陋习,如吸烟喝酒和讲粗话;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压抑,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出现的俚语成为了霍尔顿表达对社会不满和宣泄内心的积郁的有力的工具。从修辞的“零度和偏离”角度看去,俚语的出现,替换了许多理想化的语言方式,从而符合了语言的自身的发展规律。霍尔顿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幽默风趣。霍尔顿是勤于思考的少年,能常常在生活中发现不和谐,还爱看幽默有趣的文学作品,他的语言流淌着幽默色彩。例如,霍尔顿说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半辈子的生活都是在照镜子”、“像这一类事——有人头上挨了块石头什么的,总能让阿克莱笑得掉下裤子。”说电影院里一个小孩母亲“心肠软得就跟狼差不离”,等等。通观霍尔顿的幽默语言,带有夸张色彩的自嘲和他嘲是其幽默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塞林格对东方佛教颇有研究,他笔下的霍尔顿多少有一些超脱的性格、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习惯。霍尔顿的这些自嘲和他嘲是他投向虚伪社会的匕首,发泄他对丑陋社会不满的方式。塞林格出色的语言运用使霍尔顿的形象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也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欧洲文艺理论史上的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理论著作,被西方修辞学界推为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亚里士多德对于修辞的定义是“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说服方式”是《修辞学》中的核心词。亚里士多德说“修辞术的功能不在于说服,而在于在每一种事情上找出其中的说服方式。”“没有教养的人在广大听众面前更有说服力⋯⋯因为有教养的人讲的是普通的、一般的道理,没有教养的人讲的则是他们所懂得的、切身的经验。”。

《麦田里的守望者》风靡美国,靠的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整部作品也缺乏构成情节生动常用的巧合、误会、意外以及尖锐的矛盾冲突等。塞林格正是希望透过普通青少年的寻常生活去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表达他对那个时代和人的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霍尔顿的生活遭遇是青少年、成年人将要经历或经历过的,唯其如此,霍尔顿的处境才具有典型性。从亚氏的“说服方式”来说,寻常的生活细节经过塞林格审美主体的观察和选择后,同样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更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塞林格善于运用幽默技巧,制造不和谐,让主人公受点小罪。包围着霍尔顿的人和事充满着不和谐,丑态百出,令人捧腹。霍尔顿的老师斯宾塞先生在和霍尔顿会面时,身着睡衣,瘦骨嶙峋,还不停地用手挖鼻孔。霍尔顿的同校伙伴阿克莱从不刷牙,耳朵脏得要命,满脸生着粉刺,可他老是剔着自己的灰指甲。《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通体呈现出丑的意象语言,以一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们的经历,使人感到当时的美国社会腐败,丑不可耐,原来心地纯洁善良的霍尔顿理应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处处受创。霍尔顿烦闷之际答应拉皮条的电梯工同意叫来妓女鬼混,但在和妓女见面后,又兴致全无;虽然霍尔顿仍旧付了预先讲好的价钱,但妓女认为不够,把那个开电梯的叫来,揍了霍尔顿一顿。就连一直受霍尔顿敬重的安多里尼老师对霍尔顿似乎也有不轨的企图,让霍尔顿仓皇出逃。看到天真的霍尔顿遭受一个又一个罪,读者在同情他的同时,又觉得他受的这些罪有点好笑。其实,这种幽默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读者在笑后会感到阵阵悲伤袭来。这些可笑的人和事也抓住了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在轻松愉快、同情中听完了霍尔顿叙述的故事,很轻松的接受了塞林格说给他们的独特的语言。塞林格独具匠心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和情节处理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成为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世界文学名著。参考文献: [1] 塞林格J D.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2]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4] 聂焱.中国现代修辞学的一座里程碑.毕节师专学报,1997(4).[5] 张河川.《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色.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6] 罗士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反正统文化语言.外国文学评论,1994(1).[7] 何勇.浅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艺术特色.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4).[8]李战子.《麦田里的守望者》口语特色分析.外语研究,1994(4).

第三篇: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戴春花 《考试周刊》2008年 第52期

作者:戴春花 时间:2016-01-11 浏览:68

话题:教育学习跨文化交际 西方文化 中华文化 价值观 中西方 摘要: 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关键词: 哲学角度 中西方价值观 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价值观的内涵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一)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二)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二)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契约。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人们的交往原则: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五)价值观与家庭观念

在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在家庭观念很淡薄的美国家庭,各人的卧室是各自的castle(堡垒),其他人不得擅入;连父母想进入子女的房间,都得敲门获准。作为对个人“利己”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造访他人必须预约,否则就侵犯了别人享受独处的自由;作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未经允许连桌上的书籍、报纸都不能动,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利己”的权利在这些规范中得到了确认。

美国的家庭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大多是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是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没有隔夜的仇”;兄弟之间情同手足,有矛盾也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长幼之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家人“尊长爱幼”便“家和万事兴”,就受到公众舆论的尊敬和羡慕。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家”的神圣性很淡薄,而“亲情”氛围尤为浓郁:既相互“利他”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又乐于以“自家”的优势帮助他人。法律也有保障发扬“利他”精神,“见义勇为”者的利益的专门条文。(六)稳定与变化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稳定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希望家庭稳定,生活平静,实现“安居乐业”。中国社会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使得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与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有关。儒家提出“内求”,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道家倡导“无为”;佛教主张通过冥想和反省来获得自我认识、拯救和内心的平静。因此中国提倡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内心平静,生活恬淡。

美国文化的真谛是“变化”,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并且不断创新,小到个人服装各异、家居和建筑各具风格,大到科技创新,无不体现变化的真谛。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形态的流动方面,如地域、职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这种变化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财富,更多的闲暇。变化这种价值观与海洋文化和基督教有直接的关系。海洋文化就是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个性解放,这个过程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过程。(七)从时间观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Canifom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89.[2]Myron W.Lustig.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Wadsworth.Inc.1988.[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04,(4).[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1-15.[10]宋莉.跨文化交际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1]王娟.中西文化群己观的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33-34.[12]许果,梅林.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渔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双月刊),2002,(12).[13]于桂敏,王鲍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第四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推荐本文

-----------------

[摘要]饮食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交往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8)04-53-02

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一直是我国外语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几个因素促成和发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其次是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全球性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流的强烈愿望,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从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对象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

(一)西方人关注营养与生存

英美人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以为它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

(二)中国人追求美味和享受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在中国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家庭宴客,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不单纯是为了饱和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可以说营养问题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影响。

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一)西方人崇尚自由,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饮食文化中明显体现出“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纵有搭配,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泾渭分明。“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二)中国人向往和谐,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当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其称为“珠联璧合”。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他们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如肯德基的炸鸡不仅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甚至可由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标准。在中国烹调中,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同样是“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是不同的。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最常用的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甚至上百道菜式。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烹饪时不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对身体不利。

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

综上,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5]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金正昆:《商务礼仪》。

第五篇: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 作为职业英语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有效国际商务交际能力的人才。要想与西方进行有效交际 ,就必须要掌握西方的文化 ,深谙其修辞规范。本文借鉴 西方修辞学理论指导商务英语教学 ,把商务英语教学与国际话语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 五个转变 ” 改革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对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拥有外语知识远远不够 ,还必须拥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 ,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 ,才能适应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才能进行有效的国际交际。有效交际能力不是只学好英语就能具备的能力 ,它意味着不仅要知道语言符号本身 ,还要知道说什么、对谁说以及在各种场合怎样说才合适。交际能力涉及到说话者所应有的、用来使用和理解语言形式的社会文化知识。但是 ,长期以来人们对商务英语的认识不足 ,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是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学生的英语实战能力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

一、商务英语的属性及其培养目标

1964年 , Halliday在与他人合著的 The Linguis2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中提出了 ESP的概念。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 ,即专门用途英语。根据不同研究方向 , ESP可分为商务英语 ,科技英语 ,医药英语 ,法律英语等等。Jordan(1997)对 ESP进行了细分(见下图)。[ 1 ]可见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 ,是商务共同体成员在从事商务活动时所使用的英语语言变体的总称;它并不是一种特别的语言 ,而只是英语在商务语境中的运用 ,属于职业英语(EOP)。普通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习者习得一种能力 ,在走向社会后能够应付可能出现的、千变万化的交际问题。商务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 ,是商务共同体成员共同语言。ESP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使 ESP学习者顺利进入某一目标话语共同体 ,也可以理解成“ 要成为某一目标话语共同体成员的准备工作 ”。[ 2 ]具体地说 ,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 ,能在跨文化的国际环境中有效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换言之 ,就是培养在国际商务交往中“ 能使用外语应对和说服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尽可能改变对方的看法和态度的人才 ” [ 3 ],即培养具备有效国际交际能力的人才。

二、西方修辞学与言语交际

西方修辞学源远流长,定义甚多。柏拉图认为修辞是演说中讨好听众的美辞 ,即“ 良言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是“ 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 ”

[ 4 ]。20世纪新修辞学领袖、美国修辞学家伯克把其定义为“ 人类使用词语形成态度或者诱导他人的行为 ” [ 5 ]。无论“ 修辞学 ” 的定义发生何种变化 ,至少有一点一直不变 — — — 重点检测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达到某种目的。亚氏把修辞学当作一门劝说与诱导的艺术 ,用于说服他人 ,使他人的信仰与行动服从于自己的意志。伯克的定义仍然以劝说为中心 ,是对亚氏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伯克修辞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 同一性” 学说。伯克认为 ,修辞活动的本质和标志是寻求“ 同一性 ” ,人们在言语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达到同一。言说者的话语折出他对某一事物的赞成还是反对的态度 ,如果倾听者也

随之赞成或反对 ,“ 同一性 ” 便出现了。[ 6 ]伯克认为 ,劝说并不是从说者到听者的单向过程 ,也不是直线性的过程 ,而是一种合作活动 ,在活动中说者与听者取得共同立场“ 合为一体 ”。西方修辞学以修辞为手段 ,寻找“ 最佳 ” 的劝说方法 ,目的是说服听者,彼此沟通 ,达到同一 ,是一种方法论。[ 7 ]可见 , 西方修辞学与言语交际有着不解的渊源。在美国修辞学界 ,通常把言语交际学看作是当代修辞学复兴的一个具体表现 ,甚至把它当作是当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现代修辞学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步伐 ,从早期的演说到言语交际 ,再到交际研究 ,已经拓展成为一个多学科的领域。[ 8 ]简言之 ,修辞学已成为一门研究语言作为有效的言语交流行为的全面性的理论。[ 9 ]

三、西方修辞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个能用外国语言进行有效地描述从而说服和改变对方的看法和态度的人才的培养当然也离不开对 西方修辞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因此 ,以 西方修辞学来指导商务英语教学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有效能力而不是单纯注重他们的所谓语言能力 ,加强他们对西方修辞传统和当代实践的研究 ,实现“从语言到话语 ,表达到对应 ,交流到说服,解释到辩论的跨越 ” [ 10 ],对培养有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西方人文和社会科学界普遍认为修辞 /雄辩是一切话语的基础。不管是知识的构筑 ,真理的确立 ,学派的形成 ,观点的阐明和交流 ,都离不开以劝说、论辩为中心的修辞及其原理、原则、规范 ,离不开对相关修辞资源的“ 合法 ” 开发利用。由于修辞深深卷入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在从政策的制定 ,体制的运行到自我意识的构筑等核心任务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要想真正了解西方 ,不能不首先了解西方修辞。要想善于和西方打交道 ,首先必须懂得如何和西方进行“修辞接触 ”。要想真正参与“ 国际 ” 话语(包括学术话语)交流 ,也非熟练掌握西方修辞规范不可。[ 11 ]作为职业英语 ,商务英语教学要适应社会需求 ,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注重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注重国际话语实践 ,培养学生的有效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西方修辞的原理、原则和规范总是围绕着劝说、论辩这个中心 ,因此在教学设计范式变革上通过实行“五个转变 ”把西方修辞理论与国际话语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分析其修辞情境、修辞意图和修辞手段等来掌握话语的生成规律、论辩实践、劝说模式等 ,让学生自始至终“ 浸泡” 在目的语文化氛围中 ,培养其跨文化的思维能力、适应能力 ,学会与西方进行有效交际。

(一)更新教学理念 ,从注重语言能力教学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有效交际能力转变过去 ,人们认为只要学好“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 ” 就能学好英语。事实上 ,如果以达到有效交际为目的 ,比发音、语法、句子更重要的部分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但这以往被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所忽略 ,于是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可以操流利正确的牛津或纽约腔英语侃侃而谈 ,对英语国家上至经典作家下到流行音乐、影星球星都十分了解 ,然而一谈正事 ,一需要解决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面对充满利益冲突的争议却无法使自己的跨文化交流伙伴或对手肃然起敬。”

[ 12 ]因此 ,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让学生体认多元文化 ,掌握西方修辞的话语运作模式 ,学会用外语自如应对各种局面 ,努力实现外语教学从语言到话语 ,表达到应对 ,交流到说服 ,解释到论辩的跨越。

(二)改革课程设置、拓宽教学内容 ,努力实现从 EGP交际层次向 ESP交际层次的转变培养有效交际能力必须要有较强的 文化意识及敏感性。培养 文化意识就是要在其他文化群体中能够理解其成员的行为、期待、角度和价值观。[ 13 ]因此 ,我们要改革课程设

置、贯连其他学科 ,拓宽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解读其他群体人的行动、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假设、想法和信仰。换言之 ,就是要努力实现让学生能从 EGP(普通英语)交际层次向如:商务谈判、商务演讲答辩等 ESP(专业英语)交际层次的突破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有使用专门外语进行实际交流的机会 ,做到一出校门就能与国际交流的实际“ 接轨 ”。如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谈判人要熟悉对方的价值观以了解其思想模式、行为模式才能正确分析、评估相互所处的环境、彼此的利益诉求等 ,进而进行有智谋的谈判 ,但又要熟悉国际惯例和所在行业知识 ,才能进行双赢的有效沟通 ,说服对方并达成贸易协议。

(三)改革教学模式 ,从课堂讲授为主向课堂讲授与国际商务交际现场模拟相结合转变结合国际话语实践对于理解与掌握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西方修辞的工作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课堂由老师讲授和现场模拟两部分组成,课堂“ 以教师为主导” ,以要点讲授和答疑解难为重点;模拟演练部分,先播放真实的国际商务交际现场的录像,然后学生进行模拟演练,为了增加模拟演练的“ 真实性” 还可邀请有关的行家参加。这时老师就是“ 导演 ” ,负责组织、咨询和点评;学生就是“ 演员 ” ,负责演戏。这样做有利于变语言的“usage” 为语言的“use”;变传授“knowledge” 为培养“skill”;变要求“should” 为示范“how54.[ 3 ] [ 10 ] , [ 11 ] , [ 12 ]周耀东.西方修辞与中国的外语教育-刘亚猛教授访谈 [ J ].外国语言文学 , 2004(1): 140.[ 7 ]温科学.现代修辞学调查-论中西方现代修辞学的对接融合 [ J ].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 2007(6): 6573.[ 9 ]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0: 2815.[ 15 ]Hall ET.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Doubleday, 1977: 14.[ 16 ] Pr osserM.The CulturalDial ogue:An I ntr oducti on t o I ntercultural Communicati on.Bost on: Hought on Mifflin Co,1978: 5.[ 17 ]陈俊森 ,樊葳葳 ,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6: 236, 275.

下载从西方修辞学角度试析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西方修辞学角度试析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修辞学角度下的广告语探究(精选五篇)

    修辞学角度下的广告语探究 摘要:在商品社会中,一条优秀的广告可以成就一家企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告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着观众或读者,也俘获了消......

    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学演讲西方修辞学浅析

    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学演讲西方修辞学浅析 李荣义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2009级 学号:090723067) 【摘要】肯尼斯·伯克认为任何语篇都包含着人类动机。人类的行为是在动机驱使下......

    从读者角度分析

    从读者角度分析,本人从网上摘抄如下文字 (1)首次上市,主要的传播对象是针对那些有猎奇心理的读者,对于这类读者向他们提出一种全新的概念“财商”,并通过海报、主流媒体等制造出一......

    从孩子角度分析

    从孩子的角度部署移民计划|案例分析 2016-07-11侨通资讯 办EB-5的,EB5Sir接触过的家庭,都是为了孩子,今天来看一篇Peng & Weber律师的文章,就是谈如何围绕孩子做规划的问题,供读......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见死不救”现象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基地班黄二艳0941061031前不久在广东佛山发生了一起“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压受伤,18人步行或骑车路过,均......

    从学生角度出发

    从学生角度出发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刘娟 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从哪儿出发?这对于老师来说毋庸置疑,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看一看自己的课堂,是否真正从孩子的角度......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解读《女勇士》中“乡村医生”里的鬼 2 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解读《女勇士》中“乡村医生”里的鬼 2 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