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未来1
个性化与潜能开发的心灵教育 中产家庭教育服务的专业机构
“成长未来”(ST<)青少年教育手册
个性化与潜能开发的心灵教育 中产家庭教育服务的专业机构
■教育宗旨
只为青少年领袖未来设计
■教育目标
Students Today,Leaders Tomorrow ■教育理念
知道你与众不同,指导你与众不同,直到你与众不同
■教育系统
关于ST<课程
中国教育部的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广大关注。全人格心理学提出学习的智商、情感的智商与逆境的智商才是完整的心智潜能。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话题,人类的历史将我们从公元前500年拉回公元2008年的现代中国。古往今来,众多的教育思潮纷至沓来,却一直有一条红线贯穿伊始,在孩子就是未来,孩子就是希望的人类共识下,青少年的教育已成为人类最为基本的课题之一。以知识点导向,以学习技能导向,以兴趣与心态导向并不能真正的解决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时,中西相融的以心灵为导向的青少教育应运而生。ST<课程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内核,遵循教育心理学原理,从青少年心灵训练,天才潜能开发,性格与特质分析,行动正面导向,自我能力提升,人格与价值修炼等六个方面构建青少年成长中必备的28种物质。
借鉴美国等国际教育优秀成果,将亲子教育,技能教育,潜能教育,心理教育,励志教育和领袖教育六大因子融入中国青少年教育实践中,是国际化教育交流成果的重要收获。以价值观为中心的青少年成长课程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已让全球上百万的家庭爱益。如美国著名的潜能激发专家丹尼斯博士、美国国际大学博士、家庭动力及终身成就议题首席专家马利安教授近30年潜心研究曾开发了青少年成长课程,ST<课程激情推出,真情打造让青少年走向卓越的教育平台。
以青少年成长教育为使命,至力培养青少年领袖天赋重塑青少年的心灵。
PDC课程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跳出,务实的将青少年德育教育落实到行动中,互动的课程,个性化的辅导,体验式参与让孩子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并设立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将人格与价值观双重导入。
这是影响青少年一生的创新教育,这是影响中国家庭未来的教育工程。
ST<课程的特点
教育方针:个性化成长 素质培养 教育方式:体验式 教练式 感悟式
个性化与潜能开发的心灵教育 中产家庭教育服务的专业机构
教育方案:教师有一套体系 教学有一套方法 操作有一套教案 教育方向:从心灵到行为 从设计到操作
■ST<课程目标
1.激发自信心 2.培养成功欲望 3.培养良好的习惯 4.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5.培养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 6.培养青少年愿意付出的心态 7.学习自我认定和超能力发挥的能力 8.学习拥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精力的方法 9.培养青少年学会做到全面的平衡学习的方法 10.学习如何面对挫折 11.学习与身边的人相处 12.学习如何用心倾听与对话 13.学习如何真诚的沟通与表达 14.学习如何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11.学会将负面的情绪立刻转化为行动力的策略 12.体验走在高峰时刻的自我心理状态与自我突破 13.学习与家长的良性沟通实现走进母子的内心世界 14.学会承担责任 15.培养感恩的情怀 16.激发青少年的梦想 17.学会制订科学学习目标 18.培养分解自我学习计划的能力 19.培养青少年超强的自我生存能力 21.学会组建自己的团队并与团队亲和相处 22.解除内心的障碍激发青少年主动学习的意愿
■ST<28种素质
个性化与潜能开发的心灵教育 中产家庭教育服务的专业机构
礼敬 宽容 真诚 自律 关爱 乐观 诚信 共赢 勇敢 欣赏 感恩 坚强 善良 坚持 聆听 创新 孝敬 良知 热情 积极 认真 自信 专注 信任 支持 激情 承诺 负责任
■ST<课程结构
模块1 自我意识呼唤 第一单元:重新认识自己
认识现实自我,重绘理想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制定修补性格和提升性格的计划。第二单元:认识陌生人
学会相处,学会与陌生人沟通,学会判断与选择,离开舒适圈后的第一次生命思考。第三单元:建立信任
安全,爱与信任是人生的基础课,让孩子们学会懂是信任是什么,学会懂得宽容是什么。第四课:自我体验和焦虑应对
发现心中那个坚强的自我,和自己对话的方法和技巧,心灵鸡汤—增强心灵的免疫力,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第五单元:人生约誓
发现心中潜在的梦想与方向,发现当下的不足与挑战自我,实现行为习惯地改变.模块2 自我魅力提升 第一单元: 印象管理
通过服饰、手势、表情等元素塑造自己的形象,让自己成为别人无法忘记和拒绝的人。第二单元: 演讲与口才
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内容训练,提升学生语言的丰富程度和条例性,并使学生能够使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包括使用幽默的技巧,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说服练习和辩论练习。
第三单元: 形体礼仪训练
本次课程我们将体验和练习肢体语言和礼仪的巨大作用。第四单元:情绪管理
提升自己对情绪的敏锐度和容忍度,学会使用多种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从体验中体会情商的重要性。模块3 人格自我突破
个性化与潜能开发的心灵教育 中产家庭教育服务的专业机构
第一单元:学会负责任 第二单元:学会付出 第三单元:懂理选择 第四单元:学会感恩
这个模块中,通过体验与分享,通过游戏与心理暗示,通过潜能训练与教练引导完成学生的心灵的洞达与提练,完成人性的提纯与升华过程。模块4 融入团队建设 第一单元:破冰练习
本次课程将告诉学生怎样了解他人并尽快和他人建立初度的信任和亲密感,让自己快速地融入一个圈子。第二单元:组建团队
在本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和实践怎样成为团队的核心,并建立强有力的团队文化,在团队合作中开展活动。第三单元:团队分享与合作
通过体验,让孩子懂是配合的重要性,懂得团队的力量无比,懂得没有完美的个人,懂得团队的支持重要性。第四单元:角色定位
通过团队分工与协作,团队支持与互动,理解角色的重要性,懂得责任是什么?敞开彼此的心灵,以一颗赤诚的心去靠近、信任和感激他人。
第四次课:掌控团队——让自己快速地融入一个圈子,靠近他人
本次课程将告诉学生怎样做一个合格的领导,清晰地发出指令,冷静地作出决策,并带领整个团队前进。模块5 发现真实自我
第一单元:学习时间管理的技巧 第二单元:学会倾听的技巧 第三单元:学习道歉技巧 第四单元:学会分享的技巧 第五单元:学会沟通的技巧 模块6 自我实践管理 第一单元:生存训练
个性化与潜能开发的心灵教育 中产家庭教育服务的专业机构
学生们将综合运用所学习知识来解决野外生存的一系列问题,并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完成特定任务。
第二单元:拓展训练 第三单元:模拟联合国
每个参与的学生不仅要解决自己国家的诸多问题,财务、教育、环保、国防……还要在联合国中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据理力争。第四单元:走进自我实践
建立心理档案,建立目标计划,建立自我成长体系.■ST<课程时间
1.周五晚上入学,周日晚下课,连续训练。2.社会实践模版独立成章,另行安排。
■ST<导师介绍
三木,原名李刚, 毕业于澳洲师范名校埃迪斯•科文大学,是中国早期提出”家长学校”和素质教育理念专家之一,曾为中国大陆早期职业经理人和企业集团高级经营管理者, 任中华企管网专家培训师,中华讲师网专家讲师, NLP教育及团队训练导师,《从心灵到行为》训练理论创始人,致力青少年个性化教育和潜能开发工作,多年来一直关注心理成长与学习成长的双向培养,任国际青少年成长研究中心PDC讲师,应邀在各地学校开展青少年素质培训课程,2008年在中国优秀校长国际论坛上作素质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实践的主题发言。
训练的学校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
主讲课程有: 《父母是一种职业》
《青少年成长未来》
附录:
个性化与潜能开发的心灵教育 中产家庭教育服务的专业机构
一、课程的另一种写法
(1)与自己的关系---------生命价值与自我蜕变
认清生命的意义及自我定位
目标的设定与有效达成 价值观与标准的设定 建立责任感
提升勇气与自信 加强时间管理及自律性
(2)与家庭的关系---------亲子关系与健全人格
感受爱与表达爱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健全人格与积极心态 自主意识与独立心态 准确表达与真诚沟通 学习与快乐双赢
(3)与社会的关系--------勇敢突破与灵活应对
树立成功的心态
实现自我突破 强化适应能力 积极应对挑战
提高情商与逆境商
(4)与他人的关系-------成功沟通与团队合作
卓越沟通技能
人际关系黄金定律(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对待你,你就怎么样对待别人。)尊重他人与团队合作 强化感染与号召力 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领导才能与领袖意识
(5)与未来的关系------成功心态与生涯设计
生涯规划与管理
自我设计与重塑 潜能激发与运用 放大心理格局
提升能量与行动力 制造机会,创造可能性
二、课程回
用图片与视频表示
第二篇:回望成长 寄语未来
回顾成长 展望未来
大学于我来说,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到长大以后的心向往之,一直都是在我意识里存在的梦想,而现在的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是一种怎么样的姿势第一次踏进安大的校门了,只知道当时的自己,激动地在学校里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对于所有的一切新颖,我都有想迅速熟知的愿望,而我就是这样满怀着热情开始了自己在大学里的生活,也是以同等的情绪来面对自己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涯。
大学生活注定将会成为我人生中间最宝贵的一部分记忆,从大一时候的各种社团开始的奔波到大二时候课程增多的忙碌再到大三时候自己对考研的规划再到这个令人忧伤的毕业季节,从一开始的满腔热情到后来的归于平淡紧接着的按部就班再到后来的别离时灰色的情绪。而现在的我们,也终于能够明白自己已经是站在大学的尾端了,逝者如斯,留给我们的还未等我们仔细去体会,一股离别的气息又迎面袭来,让人措手不及,都是行色匆匆的人遇上了突袭的寒流,很多情绪都只是来不及。
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的社团,学生会,奖学金,入党;在日常生活中的同学活动,旅游,集体出行,其中的过程与结果,种种细节,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深深被感触。
在临近大学下半部分的时候,工作还是考研就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对于考研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过多的去思考这个事情,总感觉那样的事情离我很遥远,而到了我真正不得不去思考的时候,我才明白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也在思考中发现自己对本专业有很大的兴趣,于是我毅然决定考研。
准备考研的日子是艰苦的却也是充实的,但是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坚持,我听过许多例子说是有的人既准备考研又准备找工作,因此两手抓的同时却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结果是一无所获,这是前车之鉴。
经历过占座与守座,每天朝去晚回,有过烦躁有过动摇,但是却始终都没有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与努力,终于让自己修成了正果,成功考上了理想大学的研究生。而回想起来,对于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考研路,也确实感触颇多。
在看似枯燥而乏味的考研之路上,或许有人认为几乎外界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吸引你的因素,但是其实这样的日子本身也会是一种欢乐,只要你能够正确地面对,想想以后,想想结果,你也会乐此不疲。
心态是主导。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心态都是主导。在面对考研的时候,不需要有多么紧张,不需要有多么紧凑,考研是一项长期的计划,要举重若轻,才会使你在复习的过程中间 不躁不骄,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每天的时间。
信心很重要。或许你会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很多解题的麻烦,或许你会在复习过程中遇到没有遇见过的问题,若是此时的你就此动摇了自己,那么会是你最大的损失。信心不是建立在一个或者两个问题上面的,信心是你长期的不懈,也是你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的坚持。有了信心才能勇敢地去面对一些困境,有了信心才能在困境中间战胜自己。
复习要规划。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要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每一个科目都会是举足轻重,但若是因为单科的不达线就此失去了读研的机会,那么对整个人生来说,会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身体是本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争取一点短暂的复习时间久熬到深夜或者食不守时,那是很愚蠢也是极其不可取的做法。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劳逸相结合,学累了的时候可以出去走一走,适当运动运动调节一下。复习很重要,但是对于自己身体的照顾也并不可少。
考研生活让我感受到的是另外的一种乐趣,与大一大二时候的无忧无虑不同,这是一种压力下的乐趣。
时间是我的朋友,她带给了我生命的财富,而我始终都没有在当时想过自己会珍惜考研的那段时间,只是任光阴荏苒日月流梭。或许在自己以后的生活里面也不会再有这样简单而快乐的日子了吧,可是庆幸的是,结果是好的,我也没有辜负自己一年多的生活。
我不知道多少年后我是否还会记得大学里的每一个细节,但是我坚信自己的坚持和梦想。我享受着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的过程,不仅是因为这段时间是我成为我生活道路上永恒的宝贵回忆,更加也是为了自己这即将改变我整个的人生。
姓名:周礼斌 专业:环境科学 年纪:08级
电话:***
第三篇:校园未来成长的沃土
校园——未来成长的沃土
----德育工作感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畅聊我工作的情况、激动的心情是无以言比的。当我们漫步校园、不经意间听到漫骂声时;没留意却扫视到仍在地面上的垃圾时;走在教室的过道上瞅到不成熟的“爱”字时;突然发现学生在手机上偷偷地观看未成年人不能涉入的影片时······我们会从心里感到遗憾:“因为肥沃的土地里有了干扰因数,茁壮成长的未来受到了影响”。也是那一刻,我们感知了“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真正含义。
我们仁江中学是2009年开始上全日制的寄宿制中学。目前有12个教学班,620名学生。其中532名学生住校(男生291名、女生241名)。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生活背景,家庭状况、社会关系、思想状态、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性格气质、情感和爱好、法制意识、纪律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取向以及与人的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有不同。而且他们和我们的老师一样以校为家(星期天到校后星期五才回家),24小时与老师相处,针对这一具体情况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严守师德,强化
管理,提升质量”为学校工作目标,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从各个方面入手,开展全方位育人活动。首先抓的是管理育人: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我校《学生常规纪律检查实施细则》要求男生在校不蓄长发、怪发、女生不蓄披肩发;课间十分钟不做剧烈活动的游戏;上课期间课内课外不准高声喧哗等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升旗制度》全校师生必须人人参加周一的升旗仪式、不得迟到。升旗仪式上师生都必须按秩序排队严肃站立,目送五星红旗升上旗杆顶部。《课前宣誓制度》要求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天早读课开始时人人参加课前宣誓。《卫生大扫除检查评分标准》要求每位值日生认真打扫应该打扫的区域,检查人员公平公正给予评估,(而且每月都将评比的结果公示在墙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生正确的评价观。《班级评比制度》和《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给学生以鼓励。在这些制度的督促下,以这些制度要求为依据期末评比出先进的班集体和个人,且将此公布在学校大门的处的墙上,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榜样作用。而且通过一系列的评比制度,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体的凝聚力。
然后以活动为载体发挥了活动育人的若大作用。学校有组织的各类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我校在开展活动教育学生时主要以“文明教育”、“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环保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等七大教育为重点。“文明教育”以“文明六在”为准
绳在师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公民活动”让师生相互监督各自的言行,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乱说乱写乱踩的现象不翼而飞。我校以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为契机,组织全体师生在旗帜下进行庄严的宣誓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以班级体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迎国庆、庆国庆活动,让学生通过出版刊等活动了解祖国的历史,十二月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纪念南京大屠杀”爱国演讲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学生自生的信心,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开展了全校学生每天早读课开始时以班级体为单位的课前宣誓活动,加大了对学生的信心教育力度。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美化、净化和静化活动,爱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随手拾起无意丢落的垃圾入垃圾箱、上楼下楼靠右轻声行走、上课期间在教室里上课或休息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也是我校学生的习惯,这是我校养成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见证。为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开展长期的晨读活动,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乐趣,使得学生能够把其它玩耍方面的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为了更好地搞好我校的德育工作,发挥我校班主任和班干部的职能,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和班干部会议。要求各班主任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 的教育思想,每月开展一次以“五爱教育”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同时,上好每一个周以“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反对法轮功邪教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在全体班干部和共青团员的共同努力下彻底清除校园内的黄、赌、吸烟,严格制止了文化垃圾的产生,进一步加强
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促使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使我校已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精神文明的育人基地; 进一步强化了心灵塑造,使学生真正懂得做人的基本道德。
第四篇: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
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图)[作者]钟启泉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 培养和造就未来教育家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与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反思一系列关乎教师教育安身立命的问题,诸如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如何扎根本土实践,提升教育学术;教师教育如何跟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对话与交流,等等。我们应当而且已经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切入,回应时代的课题与挑战。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北京师范大学
[超链接] http://bnu.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336277
培养和造就未来教育家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与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反思一系列关乎教师教育安身立命的问题,诸如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如何扎根本土实践,提升教育学术;教师教育如何跟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对话与交流,等等。我们应当而且已经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切入,回应时代的课题与挑战。
一、教育家的成长与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温总理的指示吹响了我国教师教育创新的号角。事实上,早在2004年就根据教育部袁部长的部署、在师范司的直接领导下展开了整整五年的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旨在确立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能够适应(引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力求凸显如下两个创新点:
第一个创新点,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需要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教育家”的成长,彰显当代理想教师———反思性实践家的专业属性。这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型和职业品格的提升。具体含意是:
其一,从“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传统的“定型化教学”强调教师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将预设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当代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的“授之以渔”。会学知识比知识掌握本身更为重要。教师的职责更多地是为学生创设相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提供恰当的帮助。这就是“情境化教学”。在这种场合,教学计划只是一种预设的行动纲要,教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这样,教师才可能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其二,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我国教师往往被视为“教书匠”,意味着教师只是用某些技巧加工别人提供的教材,并将这些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在“反思性实践”中,主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的,不是既定的教育理论或技术,而恰恰是教师在每日每时的教学过程中借助自身实践的反思而形成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通常是内隐的,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与个性特征的,它镶嵌在教师日常教育的情境之中,因而是因应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教师的实践智慧不仅来源于活动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的反思,而且也基于实践情境重新解读理论概念,发展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其三,从“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实践不是单纯的理论应用领域,它也是实践性理论形成的领域。对于教师而言,“理论的实践化”固然重要,“实践性理论”或是“实践的理论化”更是必须。作为 “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是情境性的。这种教师会有意识地运用理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更会从自身的实践经验中“悟”出自己的“行动理论”。这样,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反思者、研究者、“实践性理论”的创造者。
第二个创新点,教师教育课程的构成需要实现观念与体制的创新,彰显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三大原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针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弊端,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实践,并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的经验,凸显了三大改革原理:
其一,“儿童为本”(教师学习的内容取向)。这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师是儿童(0-18岁)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发展。“儿童本位”的含意是发现儿童、尊重儿童。
所谓“发现儿童”,是发现在人的生命周期中存在的“儿童”,亦即发现儿童期与儿童的特性。这意味着⑴儿童是人。⑵儿童是儿童,儿童不是小大人。
⑶儿童不是静态不变的。他们要成长,要发展,最终要成长为成人。所谓尊重儿童,就是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即保障基本人权。
其二,“实践取向”(教师学习的实践性质)。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教师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教师自身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的过程。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必须是基于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案例的研究。
其三,“终身学习”(教师学力的持续发展)。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教师专业的“学习”拥有三个基本原理:其一,越是基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就越是有效;其二,越是扎根于学习者的鲜活经验就越是有效;其三,越是细致地反 2 思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越是有效。所以,教师的成长需要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者”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奠定基石新课程改革贯穿了一条明晰的改革逻辑: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聚焦“课程、课堂、教师”的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正在全球展开。况且,按照教学论“三角形模型”,大凡教学总是基于三大要素———儿童、教师、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无论从师范大学的服务对象还是自身的教育学术发展来说,发展“三大研究”已是刻不容缓了。
第一,儿童学研究。在世界儿童学研究的风潮下,欧、美、日各国的以脑科学为中心的“教育神经科学”(脑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高潮迭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9年启动的 “学习科学与脑科学研究”,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科学。2003年成立的日本儿童学会基于医学、生物学和文化学的视点从身心两个侧面展开跨学科的儿童研究,借以确立儿童科学的体系。2002年以来,日本全国有63所大学新设儿童学系和儿童学专业。日本的儿童学课程涵盖了儿童医学、儿童社会学、儿童文化学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诸多模块式课程。这些儿童学课程旨在拓展教师的儿童学视野,探寻真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儿童世界,正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诉求。可喜的是,我国教育界已经涌现了关注儿童研究的新气象,诸如上海医生进驻中小学开展生物教育学研究;纪录片《巴学园》(《成长的秘密》)为我们展示了鲜活的儿童世界。
第二,教师学研究。国际教师学研究思潮形形色色,有学术主义、发展主义、社会效率、社会改造主义等等的研究,但不同流派的教师研究都是通过对教师的教育实践的特定侧面进行反思而产生的。它们从分别聚焦教育实践的特定领域。当今声势浩大的“反思性教学研究”,倡导教师新的职业品性,即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
国际教师学研究的聚焦点,值得我们关注。其一,聚焦教师个人成长的研究。其二,聚焦教师团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其三,聚焦教育关系的研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教师角色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教师的能力正在发生着从“传递力”向“创造力”的转变;教师的视野正在发生着从“学科视野”向“课程视野”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作用正在发生着从“控制者”向“引领者”的转变。一些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形成了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雏形,为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展现了广阔的空间。这是非同小可的。教师角色的转型、教师团队的形成、“课堂革命”的方略以及特色学校的创生,亟待我们去研究和总结。
第三,教材学研究。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实践,是三种对话、三种实践的三位一体———同客观世界进行对话的认知性实践、同他人展开对话的社会性实践、同自身进行对话的道德性实践———的过程,而教材则是这种对话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体,是“教学之本”。教科书不是现成知识点的堆积,它包括了三个构成要素: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系统;知识体系背后的思维方式与作业方式;思 3 维方式与作业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义务教育教科书归根结底是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一个载体、反映公民形象的一个缩影。优秀的教科书需要精细的“教材化”的加工编制的功夫。
教材有其漫长的历史发展及其千姿百态的现代形态。我们可以从教材的发展史中汲取前人教材开发的智慧,发展现代教材编制的技术。现代教材学归纳了教材的三大基本功能。这就是:⑴信息源功能———为学生选择和传递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⑵结构化功能———帮助学生建构并梳理自己知识的结构化功能。⑶指导性功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指导功能。教材学研究有着广阔的天地。
教材学研究是开发新时代教科书的前提条件。我国新时代的教科书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从当今世界的教科书政策看,无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有纲无本”,都意味着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研究教材、开发教材的素质与能力;从教科书国际比较看,我的整体判断是———理科教材难度偏高,文科教材难度偏低。但都同样没有解决好教材的内在结构———“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统一问题。标榜新课程的教材未必是新教材,其深层次的原因也是缺乏教材研究的积累。教材的社会学研究、信息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学论研究乃至国际比较研究,不是一般出版企业单位能够承担的。教材学研究的主力军当然是拥有多学科、跨学科优势的师范院校。
“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应当成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期待在若干师范大学建立儿童学、教师学、教材学的国家级研究中心,把儿童学、教师学、教材学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学科加以开发。现在该是聚焦上述三大研究,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奠定基石的时候了。
第五篇:着眼青年成长 思考银行未来
由于奉化中山支行青年员工比较多,所以最关心的问题是:将来的发展和能力的锻炼
着眼青年成长 思考银行未来
奉化中山支行王亚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生活中富有创造性的群体,进入企业,青年更是不可被忽视的一支力量。青年是企业的新生力量,其良好的状态与面貌使企业一直充满生机和活力;青年人无所畏惧、不断超越的精神,能为企业不断赢得发展的新机会;青年是企业发展重要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更是企业中促进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支生力军。而对于银行业来说,目前银行青年员工占全行职工的近一半左右,一线青年员工和基层行青年占比更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年员工已成为我行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但是对于青年人来说,不压重担难成才,少压重担晚成才。一旦让青年感到没有发展的机会,才华得不到施展,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进而失去工作的热情,有句话说:当你热爱你的工作时,你是工作的主人,当你憎恨你的工作时,工作是你的主人。青年人极富进取心,胸怀成就一番事业的热情、信心与力量,很容易满足;但同时由于青年的多变性与不稳定性,他们也极易受挫折、受环境的影响,从而远离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前青年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青年员工大多毕业于多是大学毕业生。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这部分毕业生从踏进单位起,就进入一线服务,面临工资相对低、积蓄少、购房、结婚、生子、提升学历等各项实际困难,面对现实生活巨大的利益反差,极易产生落差感和困惑感;
其次青年组织的凝聚力还不强,覆盖面不广,还有一部分青年人
游离于组织以外,同时一些基层行青年组织受到时间、人员、经费等
制约,有效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很少,离广大青年同志的要求还
有一定的差距。
再次青年中有一部分员工思想消极,对待我行发展的态度竟然是
无所谓,而有的高学历的员工对于跳槽有很大的倾向和准备,许多人
则认为,服务态度的冷漠、服务质量的优劣都于薪酬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成功机会的公正性非常不满,认为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最后是是我行青年员工长期在处理单一业务环境中成长,对经济
全球化带给金融业的新知识、新业务比较陌生,视野狭隘,对我行即
将拓展的新业务发展十分不利,而且很多青年员工患有“冷热症”,入
行时热,情绪高,进行后冷,失落感强,业务不钻研,上班混日子,得过且过,无所作为。
青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青年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
青年员工是员工队伍中最朝气蓬勃、最富活力的一支力量,是实现“最
优秀、最盈利、最受尊敬的现代金融企业”的伟大愿景的生力军。所
以促进青年员工全方面发展,是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笔者认为领导班子应该要足够的重视青年工作,引导青年员
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
益观,引导青年员工适应时代潮流,弘扬青春主旋律,立足爱岗敬业、岗位成才,同时更要重视青年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与此同时,要重视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形成一种信任人、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要注重“以德服人”、“以情感人”。要针对青年员工中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认真调查研究,帮助员工排忧解难。使青年员工铸就良好职业道德,把实现理想和个人价值观溶入工行整体事业之中,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工行的改革与发展增光添彩。鼓励青年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提升学历,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获取比较完全和比较广博的知识,不仅要精通本岗位的的工作,还要了解其它岗位的工作,以利于交流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整体工作的发展。
其次要充分利用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的各类青年组织体系集聚青年人才,共青团组织是青年员工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是青年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所以共青团要把服务青年作为团的建设的突破口,不断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满足青年的服务需求,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力。当前要着重在为青年的学习和成才方面提供服务,更好地代表和维护青年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充分发挥在青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好青年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广泛联系和吸引青年,团结和影响青年,要进一步拓展青年工作的空间,增强团组织的行政职能,扩大团的覆盖面,增强团的影响力。要强化青年工作的手段,积极深入地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使团的各项工作得以贯彻和落实。
最后我们青年员工要坚定信念,做胸怀抱负的青年,勤奋务实,做勇于创新的人才,打造复合型人才,创建学习性银行成了我行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利必要武器。在过去我们成功地开展了“青年读书计划”等活动,都收效很大,从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员工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继续探索更有利的方法和方式,譬如组织大型学习、开展竞技比赛、鼓励青年员工参加社会认证的考试取得高学历等等。
何为成才,成才不在于当多大的官,挣多少钱。在你的岗位上能够做出自己认为满意的事情,这就是成功。岗位成才很重要,希望支行能够努力为青年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正如我们倡导的“学校、赛场、家园”的企业氛围,把工行当作自己的家,并共同把这个家建设好。我们要形成自己独特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将工行建成银行里的苹果手机,而不是山寨手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共同去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青年员工肩上的担子还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