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方法设计
精打细算(小数除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本班的学生对于除法计算知识掌握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这就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个班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这些同学能够很顺利学好本节知识。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己经掌握整数的除法计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旧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并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己以学过的知识的思想来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方法设计:
1、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去冬寒假老师让你们帮助父母购置年货,并作好记录,你们还记得吗?(记得)新学年开学,我在检查这项作业时,梦枝同学告诉我,有一次,妈妈让他到小商店去买几袋醋,售货员告诉他,有两种醋,一种本地产的,10元5袋,一种清徐产的,9元3袋,可是他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发言)为什么要买这种?(便宜!)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今天淘气打算去买牛奶(课件出示主题图)
你猜一猜淘气会买那个商店的牛奶?为什么?
生1: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甲商店的,因为11.50÷5大约是2元多,我感觉已经很便宜了。生2: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乙商店的,因为乙商店虽然总价高一些,但是可以有六袋,我觉得比较合适。......3、师:现在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如果两个商店的牛奶质量一样,你觉得淘气应该买价格高的还是价格便宜的牛奶?
师:如果品质相同的话,我们自然要买便宜的,因为要精打细算嘛!(板书课题)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每个商店牛奶的价格,谁会列算式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9÷6 观察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就叫做“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那该怎样计算呢?这可是一个新问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已学过的知识,先想一想办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学生小组交流。(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5、组织全班交流。(抽生板演)
尝试用整数除法的方法利用竖式计算。
6、师小结: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我们知道了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来计算,不过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了,愿意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下,下面这几道题吗?(课件出示练习)
1、试做7.42÷ 7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总结。
2、试做1.2 ÷ 5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总结。
3、试做13.8 ÷ 15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总结。
四、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一)、分发课堂作业评价题。
1、基础题、强化题。(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5.6÷8=
25.5÷5 =
4.27÷7=
4.8÷15 =
2.08÷2 = 9.63÷9 =
完成后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细心的同学在展示栏进行展示)(2)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
1.30
5
7.4 18)18.54 23)149.5 8)5.9 2 18
138
6
11 5
2
11 5
2
0
0
0(3)解决实际问题。①田倩倩同学到商店里买了8袋盐,付给售货员7.2元,每袋盐多少元?
②陈丰买了3本练习本花了1.50元,如果买5本练习本需要多少元?
2、开放题。
小明在献爱心活动中,准备把72.72元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你认为小明会捐给()位小朋友,每个灾区小朋友()元钱。师: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伸出友爱之手,将自己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哪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小数除法)
11.5 5=2.3(元)
12.9 6=2.15(元)
答:乙商店牛奶便宜。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紧扣新课程理念,密切现实与生活的联系,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着力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认真细心正确地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二篇:《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我们知道:
毕加索的〈〈牛〉〉系列变体,由开始的写实形变化到最后的几条线,仍然是牛的符号般的表达。蒙德里安的〈〈树〉〉也好似平面化的简化,但是却更加注意枝条形成的节奏张力以及对负形空间的均衡切割。这就不在是树的简化描写,而转向画面的结构表现,从而引发了他的有关苹果树的系列作品。
设计素描是结构性,分析性的。-----瓶罐解析:结构素描是认识事物外在与内部结构的基本方式。解剖结构,几何结构,团块结构,骨架结构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现象的认知。但是对结构的认识与表现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瓶罐上,它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还应当扩展到瓶罐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发展到整个画面构架系统。因此首先自由选择瓶罐的数量,利用其大小,方圆,粗细,高低等对比的要素加以组合,利用和谐统一的原理加以规整,开始结构素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从理性上加以分析。分析生发的一些延长线,中轴线,辅助线帮助建立了明确的节奏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寻找和建立画面的结构关系。学生回发现感觉到的节奏,韵律,美感的确是可以通过理性加以把握的。
下一步是形态分析,除了功能性的本质分析之外,在形态表现上利用画面的网格寻找秩序,进行数理的分析也是一种基本的方式。学生以往比较感性的表现自然韵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打上网格就可以使这种感觉的秩序明确化,在网格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使它更加清晰。表面上开放的轮廓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形成种种分离。切割与重叠交错的形态关系,从而产生了内部张力更加紧密的构架造型。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要学会简化原则的运用。一个物体简化到不能减少的地步,留下的就是它的基本结构,而基本的结构形态认识正是创造新造型的基础。接着,打破封闭的造型,用延伸轮廓线,中轴线,辅助线去建立更紧密的间距和更有趣的空间切割,逐渐摆脱了具象的约束,一直到画变体画。最后的变体画在表现上很自由,用什么手法都可以,利用的是从写生解析推导出来的抽象形态要素,不在是装饰性的概念化的简单处理方式。
肌理训练——瓶罐解析之后,让学生带上笔,纸,颜料和刷子去拓印大自然中富于肌理感的物体表面。然后是复印肌理,把实物的表面肌理在复印机上复印下来,如牛仔裤,毛衣等等。然后在结合到瓶罐造型中去,置换图形。复印,拓印,拼贴等手段是现代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平面设计中更是经常用到。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肌理产生初步的兴趣。他们还在纸上用各种手段去制造肌理。甚至用实物肌理,如茶叶,纺织物等显示材料创造表面效果等等,学生们已经初步接触到材料问题。
补充的课题是自然形态的内部形态分析,例如青椒,洋葱的内部形状很有趣味性,同一个物体内部,外部造型常有所区别。把一个物体进行分割后,具体形态都互不相同。作业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的就同一个东西做不同的局部表现形态分析,内部形态单元分析,以及最小的单元形态推导,然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形象结构。根据分析,解析的形态,加以综合和变化,在发展成一张变体画。当然在这样的分析作业中,所提取的并不仅仅是形态,还会有更为刺激的视觉表现要素。
接着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发现——联想——设计。
如:交叉:
含义:交,交错,交流,交互,交通;叉,穿插,叉开。堆砌的立体交叉:一堆火柴。
磁电波的交叉,眼光的交叉。
交叉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情人节的交叉:KISS 交叉在自然中的现象:根系在地面下的交叉生长。交叉在汉字中的表现:凶,风,文,爽,交叉在数字中的表现:485 声音的交叉
扣子的缝线和剪子等交叉。
如:凹凸:
洼陷和突起
用被压凹的牙膏,牙膏管流出牙膏可以表现:此消彼长的凹凸关系 马桶的凹凸体现固体和液体的关系
鸡蛋和鸡蛋盒子的凹凸体现安全问题。
心电图的凹凸体现上涨和下降的含义。
地基的凹凸体现地基凹的越深,未来的楼才建的越高。
手指摁下皮球,产生了洼陷,这样的凹凸有一种心理的视觉张力暗示,凹陷对突出的 反抗。
插销与插座 手插入鼻孔 嘴的凹凸
最后阶段,可让同学们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创意,从而进一步拓展其思维。如:夫字与人民币的符号,若一倒一正则可以表现当下女性的一种择偶观念。再一步是对图形进行创意:如: 游艇开到了地铁道里。河马在垃圾堆里游泳。橘子比楼房大。图象倒置。动物拟人化。
以上训练课题,使学生对绘画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宏观到微观,由外表到内部结构,一步一步使其理性思维逐步加深,联想课题的训练使他们的设计思维进一步拓宽,从而顺利的使学生对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篇:论教学方法的设计
【 论文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设计
【论文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关键,因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考虑用什么方法讲课,又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会学生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文章作者就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这三个因素的集合并相互作用,就形成教学过程。从教师与教材的关系看,教师必须钻研教材;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而教师从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上看,教师必须考虑教法,即研究如何使教材内容易为学生所掌握,如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关键,因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考虑用什么方法讲课,又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会学生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措施。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设计绝不是无关紧要的。
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处理好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的形式。学生在校期间,要用主要精力和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去接受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 科学 知识,即通过接受间接经验去获得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教学也因此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感性材料的堆砌,而是要求感性材料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指所举的材料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所用的事例,引证的材料,做的实验、演示等等,都能够典型地说明所要讲的那个原理。一个好教师,一节好课,不在于课堂上引证了多少材料,而在于这些材料能否充分说明所要讲的 规律 性知识。课堂中说东道西,“旁征博引”,罗列了许多材料,学生尽管听得很感兴趣,但所得规律性的知识并不多,这样的课,其实并不是好课。衡量好课的标准不在于具体事实和现象列举了多少,而在于是否将可能的最大量的科学原理教给学生。所以,一个好教师的备课,要在设计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掌握知识的途径)方面下功夫。也即,教师备课应在教法上下功夫。教法就是学法,就是设计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程序。因而,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教学去取得一定的直接经验,要注意有效地利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从而克服接受间接经验中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2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
我国古代 教育 家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与“思”结合,朱熹讲究的“熟读、精思”,要求“读”与“思”结合。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独立精神。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同 发展 思维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思维是两个既相关联而又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两个教学任务既统一在同一的教学活动中,又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知识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维活动要以知识为基础,比如人的思考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而“概念”本身就是知识。丰富的想象也离不开平时知识的积累。因此,思维能力的发展对知识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单纯的思维训练是不可能进行的。当然,思维能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思维能力的高低密切地影响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的知识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既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首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会怎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对知识的渴求状态。再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由已知推向未知,才具有了真正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随时把新知识有机地加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力求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利于今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3教学方法要注重整体设计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集合。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自觉进行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才有可能整体优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新颖。新,就不能翻来复去,总是陈词旧例重复使用。久闻芝兰不觉香,要推陈出新,常讲常新。比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就不必老调重弹,而可另辟溪径,以湖泊为例。首先讲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湖泊,有盐湖,甜湖(湖水含碱和氧化钠,碱微甜),火湖(湖中有荧光素和荧光酵素的生物),死湖(湖中没有任何生物)„„等,使学生懂得仅湖泊就有这麽多不同的特点。然后从这样具体而有趣的事例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所谓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接着再以湖泊的特点,进一步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几种表现,如甜湖,其矛盾的侧面是含有碱和氯化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碱与氯化钠的含量也不同。当氯化钠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湖水就咸;当碱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湖水就微甜,而且在湖里洗衣服不用洗涤剂也能除去油污。这样就把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寓于湖泊的种种特点之中,使学生听得明白而有趣,且印象深刻。同时,还向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广阔无边,科学的深邃奥妙,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
第四篇: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
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
【摘 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探究式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项新的教学模式。文章首先阐述了探索式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最后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列出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实例,以期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意义 步骤 设计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备科学性、综合性、地域性、复杂性特点的学科。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还包括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发展规律,地理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使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言论,通过实践来消化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地理学科探索发现的要求。
一、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教师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要教会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来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通过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地理知识有的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讲课枯燥,学生很容易走神,无法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则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自己只需要把控好全局即可;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感兴趣,学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探究式教学能够将教材、课堂、教师、学生有机融合起来,使四者之间相互作用,构建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打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教师引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去自主发现探索,提出问题,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别,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评价提取信息,整理归纳信息,再通过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探究方式将自己整理的信息表达、分享出来,最终将问题解决。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三、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步骤是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地理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奇妙的地理景观。情境的??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要使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课题,教师就需要对情境进行精心设计。
(二)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后,教师就要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解决课题。可以是课本中固有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是探究式教学要分析的对象。
(三)分析探究讨论
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探究的方式。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在正式讲课前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对于内容复杂、相对较难的问题,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给学生留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四)得出结论
在探究讨论过后,师生共同归纳讨论结果,总结问题答案,总结学习成果。
(五)迁移拓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美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以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
(一)导入课题
太阳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外界放射着能量,那么我们地球上不同地区获得的辐射能量是相同的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气候类型?南北半球为什么会有差异很大的植物类型?这和太阳辐射有关系吗?
(二)提出问题
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提出问题一:看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设计意图:学会读坐标图。
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提出问题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问题三:问题一和问题二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学会读景观图和统计图。问题四:描述这两个地区自然景观差异。设计意图:由生物量差异进一步拓展到动物、气候等要素的差异。
(三)分析讨论
学生各自提取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做出评价。
(四)归纳总结
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一般说来,太阳辐射量大的地区,其相应的生物量也大。
(五)迁移拓展
热带雨林的动植物数量、种类十分丰富,是生物的乐园。你们能解释一下热带雨林为什么如此生机勃勃吗?
五、结语
探究式教学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学习任务明确,教学过程脉络分明,学生的思路也会相对清晰。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课堂内容,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第五篇: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设计(最终版)
应用文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文体,它不仅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同时也是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社会生活的纽带。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那么,如何使学生学好、写好应用文,真正体现应用文教学的实用价值呢?笔者认为应该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搞好实践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践内容,无疑是让学生从单一知识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可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可以以“广告”为实践课题,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了解广告,再让学生到大街上观察,从中悟出现代广告的特点及制作方法,从而自己设计出广告。笔者就曾经开设过一堂别开生面的广告词欣赏创作课。笔者课前先让学生收集来自各媒体的广告语,上课时让学生写到黑板上。由于广告语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此兴趣很高,争先恐后上台来写,不到10分钟,整个黑板全写满了。一大批社会上流行的广告语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洗发水广告),“不打不相识”(一打字机广告),“今日你饮左味啊”(益力多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永恒青春,来自步森”,“奥柯玛电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等等。趁着学生的这份热情,笔者不失时机地分析了广告词与商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指出一些广告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为学校、班级设计广告语。最后,笔者收到了许多不错的作品,如“管理精英,文秘最精”,“一流http://www.xiexiebang.com学校,培养一流学生”等等。再如讲授应聘交谈的技巧时,笔者也设计了实践课题,先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最后进行一次模拟应聘。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表现不俗。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实践内容,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好应用文、用好应用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运用启发反思法,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学生们即使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了,也往往会认为应用文写作简单,只要依格式写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不愿深思,不肯下功夫。这是影响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心理障碍。因此,笔者在完成绪论讲述后,紧接着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写作测试,作为第一次课堂作业。笔者抽三四位同学(通常是学生干部)上台来写一份规范的请假条或一则会议通知,其他同学则在作业本上完成。然后笔者动员学生互相点评,并指导修改黑板上的作业。每次进行这一测试,学生们都会发现,符合规范要求的作业不到30%,甚至经过大家修改后的作业也很难达到合格。在学生点评和修改的基础上,笔者再加以细致评析,指出其中的问题,并启发学生体会、分析造成写作失范的原因,不仅在于缺乏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还在于在缺乏认真深思的态度,从而帮助学生反省自己在应用文写作上存在的差距和缺点。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听讲和应用文演练方面更加认真了。
启发反思法常常能产生震撼效果。在其后的课堂练习中,同学们跃跃欲试,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三、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崇尚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教”的教学主张。有了前面的铺垫,应用文教学很快就能进入正常运行的轨道。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采取了“精讲多练,自主互教”的策略。每一种文体只用20分钟讲清文体特征、写作要求,进行必要的范文评析即可。这类讲解放在每次下课前,作为新一轮练习的指导,而新课开始时主要对上一轮作业进行检查、交流。交流之前要求学生先仔细修改一遍,再互相交换作业,相互批改,批改者必须签名,并相互讨论、争论。学生必须对作业进行精心修改后才能交给同学批改,批改者主要指出问题,不能代替作者修改,而经同学批改的作业,作者必须根据同学的意见再推敲后才能交老师审阅。在学生互教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抽查督促,解答学生有争议的问题,随时发现有共性的问题和优秀的作业,进行讲评和指点,有时还鼓励学生上台评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大量的写作练习放在课外,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纠错、点拨和展示成果,大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对作业还采取了评比优秀的方式,首先由学生互相交换,写出评语(本身也是一种练习),再由各班评出前十名,并由推荐人讲述推荐理由(以锻炼学生的口才)。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明白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真谛——学以致用,更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结合实际,设置案例
选择好了练习的文体,还要精心设置案例,使每一案例既融入知识点,又切合社会实际。可用一个案例将多种文体组合在一起,让学生依次完成多种文体的训练,同时也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实践中,熟悉工作的过程和步骤。
例如,通过实例“去番禺日立集团实习”,让学生思考:学生去实习时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如需要向上级请示、集团领导需要批复、实习前的开会动员、向参加会议的个人发会议通知(写会议通知);会议进行期间的工作主要是做好会议的秘书工作,如做会议记录、参加会议并报告会议情况(写讲话稿、会议简报);还有与实习单位联系的函、实习后的报告怎么写等。通过这一个案例,学生可以连续训练七八种应用文体,掌握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请示、批复、决定、报告、函等应用文知识。之后,让学生参与实践。如实习前的开会动员环节,从会前到会后,让学生担任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主持人和发言者等工作都让他们全权负责。这样既达到了练习应用文写作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能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篇应用文书的形成及其功用。
在练习素材的选择上,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校的活动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如可以让学生就某学生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练习写表彰性通报,就某个学生的违纪现象练习写处理决定,又如为学校、班级召开会议拟写通知,为治理校园环境拟写通告以及为班级拟写规章制度等。再比如学校开展的演讲辩论比赛、写作知识竞赛、班级简报、校内刊物写稿、运动会等,都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利时机。选择这类贴近学生的素材进行训练,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练习效果较好。
如果练习写作较为复杂的文体,比如调查报告、会议简报、总结、报告等,教师也可以先收集一些现成的材料,如调查数据、会议记录等,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组织成文。或者教师视题目难度提前若干时间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独立完成。总之,要让学生通过设计的案例和给定材料的训练来了解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不同文体的写法。
综上所述,应用文书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实践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公文格式表达公文内容,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会写作、肯钻研,从而真正使应用文成为学生手中的有力武器,为生活、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