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

时间:2019-05-15 04:2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正确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正确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

第一篇:如何正确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怎样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是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一节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既是前面教学活动的延续,又是为后面教学活动作好准备,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按照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时间少、效果大,体育课的教学时间是宝贵的,体育教师要将体育课进行严密的组织,一环接一环,不浪费一分一秒钟,力求做到时间少、效果好。因此一节体育课应做到:

1、轻松活泼的导入;

2、形象凝练的精讲;

3、优美舒展的示范;

4、变换多样的练习;

5、及时准确的提高;

6、客观的小结。

小学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依据一定的科学程序组织活动兼有艺术创造的复杂细致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呢?我认为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是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

一节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既是前面教学活动的延续,又是为后面教学活动作好准备,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一节体育课的基本环节是:一节课划分成四个部分,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主要)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每个部分当中还划分成更细致的教学步骤,使体育课进行紧凑而有节奏。开始部分主要是文体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准备部分主要是激发学生动机,引起上体育课的欲望,做热身活动,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方面的准备。基本部分主要是传授新教材、复习旧教材、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独立锻炼的能力等。一般安排一个技术教材的教学和身体素质的锻炼两部分,也有的只安排一个或两个技术教材,或全部是发展身体素质教材。结束部分主要是降低运动强度,使学生身心逐渐恢复接近相对安静时水平,对课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

一节课分成六个步骤即六段教学。引起动机阶段、满足运动愿望阶段、保持活跃情绪阶段、发展运动能力阶段、身心恢复阶段、布置作业阶段。这六个阶段教学不仅考虑生理因素,也考虑心理因素。

按照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时间少、效果大,体育课的教学时间是宝贵的,体育教师要将体育课进行严密的组织,一环接一环,不浪费一分一秒钟,力求做到时间少、效果好。具体做法如下:

1、轻松活泼的导入

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准备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有很多,如:游戏法、比赛法、想象法、自练法、模仿法、舞蹈法、情境法等。例如:将常规的“队列操练”通过趣味化、游戏化的改编,既达到队列操练的目的,又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练习效果。如:反口令三面转法;重新命名三面转法——1代表向右转、2代表向左转、3代表向后转等。

2、形象凝练的精讲

体育教学中如何用语言进行讲解,是技术问题,也是艺术问题。技术动作上的修养,技术动作的讲解可以编成几个步骤或者是几句顺口溜,让学生好学也好记,比如:我前几天讲的公开课“前滚翻”,在组织上就有些乱,听了很多老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下来我反复思考,我觉得可以再讲动作要领的时候把它分解成5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掌握,这样有助于学生各个环节清晰、快速的掌握与学会,也可以把动作要领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熟记,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会。有了5步教学法就可以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一步步的练习,教师也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概念后在进行分组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在语言艺术上的修养,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

3、优美舒展的示范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示范,比如:我在这次公开课上讲“前滚翻”只是自己做了几个漂亮的动作,而没有很好地运用上完整与分解结合,正确速度与慢速度结合的方法,所以学生对动作只是走马观花而没有深入掌握导致练习时错误的发生。也可以正确示范与有代表性的错误示范结合,也可以用直观教具来进行示范等。还可以适时改变示范面,因此,准确优美规范化的示范动作是体育教学的无声语言,对学生有强大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结构等实际情况。把握好示范的时机、位置、角度、方向、速度等方面的艺术性,借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准确优美的示范,能使学生较快理解动作要领和建立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为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钦佩和赞美,学生由此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欣赏==羡慕==向往==跃跃一试,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应。示范能力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4、变换多样的练习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具体要求,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并进行示范,要特别重视独立练习起始阶段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在要求快和灵活。在练习过程中把严格要求和耐心帮助、欢快愉悦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勤学苦练,还要使学生乐学爱练。

5、及时准确的提高

一节课只有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而不向学生质疑,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然后去练习。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6、客观的小结

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积极向上的音乐中和教师一起用舞蹈、游戏、韵律来放松身体,从而结束本节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模仿力,又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也融洽了师生关系,更达到了身心放松的目的。

总之,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一堂好的体育课。它会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不会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因忙碌而淡忘体育。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他们心中已根深蒂固,这便是每一堂体育课潜移默化的结果。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二十一世纪,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创新能力,将“快乐体育”真正融入到课堂中。

第二篇:一节好体育课的标准

一节好体育课的标准

作者:小白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一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

1、教学目标明确。按新课标要求,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明确立体目标。应根据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体育特长生与体育差生的不同情况所及教学环境制定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目标。

2、教学方法科学。体育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都有它的特殊作用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情况来决定,这样能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4、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

5、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校本教材如何体现于日常的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中?

作者:小白

校本教材要体现在日常的阳光体育教学中,我认为应该目标创意,首先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一个让学生在运动中增进健康,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展现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建立健全组织、责任到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挂帅,校长室、教育处、德育处、少先队、体育艺术组齐抓共管,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征求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制定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统筹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体育课由体育教师负责,课外体育活动课由正副班主任 老师组织,体育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有序活动。形式多样。各年级保证按照国家课改新标准要求开足体育课。学校实行“两课、两操、一活动”:“三课”即各个年级每周 2节体育课,“两操”即每天做广播体操、自编操,两次眼保健操;“一活动”即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安排 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实施《体质健康标准》、课间活动、社区活动、家庭体育锻炼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为了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掀起全体学生健身运动的高潮,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的热情,督促那些锻炼意识差的学生投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使上课内容的消化理解在课外得以实现,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

摘要者:小白

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 号)(下称“中发7 号文件”)下发以来,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如,有的地方把学生每天1 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列入作息时间表;有的地方对中小学生书面家庭作业作了明确时间限制。但是,当前还有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对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进展没起色的情况,更有部分学校仍然存在削减、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这些突出问题深深制约了“中发7 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严重阻碍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整体进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发7 号文件”中提出的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本文在回顾“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历史沿革基础上,阐明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内涵,并就如何更好地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出了相关建议。“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

(1)缘起。

经查阅文件,发现关于“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最早见于20 世纪50 年代,而且当时不是为了鼓励学生加强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提出来的,反而是为了限制学生过多地参加课外活动,避免影响身心健康提出来的。1951 年8 月6 日,根据当时全国各级学校由于功课过重,社团活动过多,加上伙食管理不到位,卫生工作注意不够,学生身体严重不良,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的状况,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发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提出:“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一小时至一小时半为原则。通勤学生可酌量减少。学生从事生产劳动时,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20 世纪50 年代后期我国实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即“劳卫制”,60 年代至70 年代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体育遭到破坏,关于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规定在各类文件中很少提及。(2)列入立法。

“文化大革命”给当时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学校体育教学秩序遭到破坏,场地设施被严重损毁,学生体质状况普遍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恢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高学生体质,1978 年4 月14 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78 教体字319 号),这个通知是粉碎“四人帮”后,中央三部委发出的第1 个体育卫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国学校体育自20 世纪70 年代末后工作的起点与基础。

通知中提出:“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中小学要认真做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每周最少要有两节列入课表;每天平均保证有1 小时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包括体育课、早操、课间操和群众性课外体育活动)。”该通知明确了两个方面:一是,从加强和确保的角度要求学校每天平均保证学生有1 小时的体育锻炼,不是限制学生过多地参与课外及体育活动,而是鼓励和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要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内容,把体育课、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了1 小时。1978 年9 月22 日,教育部发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78 教普字928 号)中提出:“学生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锻炼)每天要有1 小时。”

在1978 年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酝酿着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也就是1979 年5 月15~22 日召开的“扬州会议”。在“扬州会议”之后的一些文件中进一步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和内容进行明确与巩固,并逐渐走向法制化。1979 年9 月25 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主要精神的通知(79 教体字019 号)中提出:“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卫生活动,认真做好5 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抓好每天1 小时的锻炼。要认真做好早操、课间操,提高做操质量。每周最少安排两节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保证每天平均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1979 年10 月5 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关于试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的通知(79 教体字020 号、体群字45 号),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关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提出:“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学生要坚持每天做好早操和课间操,每周参加2 课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未开体育课的3 年级以上学生,要有领导地组织锻炼小组或运动队,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各年级学生都要保证平均每天有1 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却没有明确提出关于1 小时的要求。1982 年6 月12 日,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82 教育普一字002 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必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 小时的体育活动。为了进一步保证全体学生每天1小时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安排的体育活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82 教体字007 号)中再次明确了1小时的内容包括:“一是每天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或早操); 二是每周上好两节体育课;三是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都要安排1 次课外体育活动。此外,要保证学生课间10 分钟到室外休息或活动。”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凡是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都要安排1 次课外体育活动”,在此以前的一些提法,只是说要保证有课外体育活动或每周至少要安排2 次课外体育活动。这一提法,实际上,又是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拓展。

在教育系统努力推进和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同时,国家体育系统也加大了落实的力度。1983 年5 月15 日,国家体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3 个文件的通知”(83 体群字35号)提出:“要配合教育部抓好学生每天1 小时体育活动的贯彻落实工作。要紧紧抓住这个重要环节,花大力气抓好。要有步骤地进行,条件好的要求先达到,条件一时不具备的,可以先做到平均1 小时,同时创造条件,逐步做到1 小时。为了使这项活动有科学依据,拟协同教育部和科研单位,对保证学生每天1 小时体育活动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活动,提出科学论据,并大力宣传。”

1990 年3 月20 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发布实施了由国务院1990 年2 月20 日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提出了要求:“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 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 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这次通过法规的形式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对普通高等学校没有提出硬性要求。在内容方面,明确了1 小时主要以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而且中小学每周要至少安排3 次课外体育活动,但没有对每次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提出具体要求。(3)全面实施。

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内容后,“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也成为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和基础性工作。在随后的10 多年中,各种学校体育文件中也基本上按照“条例”的规定重申或加以明确。

2005 年8 月19 日专门下发了《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教体艺[2005]10 号),对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 小时体育活动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相关要求,并进一步明确学生每天1 小时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内容中的“课间操”变为“大课间体育活动”。2006 年12 月20 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 号),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1 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2007 年5 月7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 号)中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并对其相关方面提出了要求。2009 年10 月1 日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一条中又明确提出:“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 小时的体育活动”。

我国学校体育实施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从20 世纪50 年代提出到现在全面实施都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只不过20 世纪50 年代是基于营养不良的情况提出每天不要超过1~1.5 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现在是基于运动不足,要保证每天1 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由部门文件列进国家法规,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方面到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范畴。其内容也从单纯的课外体育活动到体育课、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再到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到现在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目前,随着“中央7 号文件”和《全民健身条例》的全面贯彻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工作内容,并且已成为当前开展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关键。、“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内涵

根据我国多年政策的延续和学校体育的实践经验,“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指由学校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集体锻炼的时间,主要包括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通过这一阐述,可以反映出几个特征:

(1)“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1小时,所以,有些学校把学生在上、下学路上的时间和在家里、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计算在内是不妥的;(2)1小时必须是由学校有计划组织的集体体育活动,有些学校把学生自由的课间活动和个别学生自发的体育锻炼算作1 小时是不对的;(3)只有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和有组织的集体课外体育活动才能算作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具体来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

1)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落实学生每天1 小时锻炼的主渠道,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l~2 年级每周4 课时,小学3~6 年级和初中每周3 课时,高中每周2 课时。地方和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特别是毕业年级更要开足上好体育课。体育课的教学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和条件与学生特点,以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增强,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课间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练习来安排教学内容,体育课要加强管理和规范教学行为,适度增加学生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注意运动安全,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练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的必要保证,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 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 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掀起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课外体育活动热潮;要努力建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周末、假期坚持体育锻炼。农村学校要根据校园环境和地域特点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积极开展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课外体育活动。3)严格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它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学习疲劳、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校要每天至少统一安排25~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1 次,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课表,形成制度;要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要因地、因校、因时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场地不足的学校可采用错时、分段、分年级等方法,想方设法为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建议

1)深刻认识做好“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发7 号文件”和《全民健身条例》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方面;是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和增强学生体质工作的重中之中;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标志; 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落实学生每天1 小时锻炼时间,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最低要求,是一项硬指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明确1 小时锻炼时间的工作范畴和基本要求[6-8]。“中发7 号文件”提出:“通过5 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体能素质明显提高。”现在距离实现“中发7 号文件”提出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的时间越来越近,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进一步增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切实增强学生体质。

2)加强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的领导。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加强统一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要按照“中发7 号”文件及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措施。要把做好“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作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当前的重大任务,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抓。特别要加强县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工作,提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要求,并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落实工作的教师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重新核定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编制指标,尽快配齐体育教师。积极实施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轮训制度,并纳入教师培训工作规划。要按同工同酬的原则,合理计算体育教师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工作量,落实并提高体育教师室外工作的劳保待遇。学校要提高其他学科教师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其他学科教师对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并合理分工,形成落实工作的教师合力。

(3)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创造落实工作的条件。各级数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并做到每年要有增长。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配足建好开展“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工作所需的器材和场地。高等学校要认真执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资源,努力满足学生开展“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需要。

(4)全面实施“校方责任保险”,切实加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安全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要求,全面实施校方责任保险,解决学校、家长及教师开展“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后顾之忧。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要加强对体育教师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对学生校园安全的教育。要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要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切实加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安全保障。

(5)加强科学研究,探索“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的科学评价方法。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机构、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科学研究,不断丰富1 小时体育锻炼的内容,积极探索1 小时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开发1 小时体育锻炼的科学评价方法与手段。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科学的运动生理及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依据和简易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安排能让学生喜闻乐见,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6)加大宣传,赢取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宣传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性及典型和成效,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氛围,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要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好的单位、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要组织学校开展交流会、推进会、观摩会等活动,通过交流学习,真正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采用多种方式“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 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赢取社会更大的支持。

3)加强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的督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督查督办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督导内容、职责和程序,提高督导实效,确保“中发7 号文件”的精神得到贯彻落实。

(1)要列入各项教育督导内容。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要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作为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的重点内容,要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督导检查。、(2)要列入考核评优评先工作中。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领导、校长工作考核的内容,要在对县(区)、学校的合格性评估、示范性评估、评优评先工作中实施一票否决。

(3)要实行全面督导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经常性督导与阶段性督查相结合、主动督促与接受公众监督相结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要求和计划向社会公布;各级督导部门要将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告,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应限期解决;要对督办的事件做到全程监控、跟踪管理、定期通报;要拓宽“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监督渠道,把政府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工作的合力。

综上所述,“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经过50 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而且是贯彻落实“中发7 号文件”的重要内容,还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关键措施,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共同关注并确保学生每天参加至少1 小时的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使青少年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如何评价一节好的体育课

如何评价一节好的体育课

——新授课

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评价一节好的体育课,怎样的体育课才算是一节好的体育课,我翻阅了很多的体育杂志与网上的对一节好的体育课的标准的讨论,每位老师或专家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都是都从整体上来讲一节好课的标准的,没有对每个课型的的有较为具体的评价标准,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评价一节体育新授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教学设计评价

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备课,它是教师“事先”对教学活动的预测和设想,是体育课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应该说教学设计愈充分愈好,教学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由于新授课是新授教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太了解,所以要充分备课,认真做好三备工作,即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这不仅是制订体育教学计划的依据,还是经济利用体育新授课时间的基本条件。

1、备教材。是指体育教师在全面了解《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掌握个教材在大纲中的地位、教材性质、难易程度、安排的课时数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宏观的高度上,去分析教材,合理安排教材和搭配教材,使教材之间产生正迁移,从而缩短新授课的教学时间。

2、备学生。是指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其生长发育的规律。例如:高一年级的女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力量较差,需全面协调发展,女生活泼好动,自尊心强,在教学中应多正面鼓励,激发学习兴趣和自尊心。体育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有无伤病,有无体育特长生以及学生的现有体育知识和技能水平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真正作到有的放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新授课时间的价值。

2.3 备场地、器材。是要求体育教师上新授课前,了解本校常用运动项目(大纲规定的必修教材、部分限选教材和任选教材)的场地教材是否齐全、优良情况及其布置得是否合理等,并能根据其情况制订出确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等,力求不因场地、器材问题而无谓的浪费体育新授课的时间。

二、从教学效果评价

三、从教师教学水平评价

第四篇:把握教学各环节

把握教学各环节,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中,我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搜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教学从理论上解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评价良好。、认真备课.作为一名教师 , 上好一堂课不难 , 但备好一堂课很难.因此 , 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 , 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 , 不满意就不收工。我认真研究课文 , 找出了重点 , 难点 , 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 , 不沉闷 , 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 , 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有时准备好的录象带 , 让学生观摩学习, 学生特别用功 ,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与此可见 , 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 , 就是一个教师表演技能的阶段。上课时 , 本着 “ 传道 , 授业 , 解惑 ” 的原则 ,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 使讲解有条理 , 清晰 , 准确 , 生动。我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 , 不让其分心 , 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 , 现实,使每堂课学生有所获 , 努力使学生打好基础 , 培养能力 , 发展智慧 , 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因材施教 ,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 , 学生在不断学习中 , 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 , 差生面扩大 , 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 , 绝对不能忽视。为此 , 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从平时的课堂反应 , 课后交流 , 周记记录中掌握各个学生的心理状况 , 抓住他们的特点和个性 , 有的放矢地与其进行交流 , 及时给予关怀和关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 并给予表扬;积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 及时给予鼓励 ,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只要坚持对这些同学的辅导 , 他们的基础重新建立起来 , 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总之 , 这六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地做好每项工作,取得了所较为理想的好成绩,同时一年多的付出,也取得了全体同仁的认可和肯定。但是,我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现代教学意识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的21世纪新型教师。

站三尺讲台,铸崇高师德,这就是我此时的肺腑之言。

第五篇:把握好调查研究的两个环节

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探索和解决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同志不能正确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存在着作风不扎实、方法不得当、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从实践看,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两个环节: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必须全面系统。毛泽东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纯粹主观的东西,它始终依赖于客观对象和物质的实践活动,因此,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和意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那么,如何搞好调查呢?一是要搞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对调查的对象、重点、难点以及调查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认真查阅有关的资料,掌握有关政策规定以及调查课题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状况,特别是对一个时期内带有方向性、倾向性的问题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的专题调研,更要注意事先拿出调研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二是作风要深入。毛泽东曾把调查研究形象地概括为“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两种形式。“下马观花”式的调查,是一项艰苦细致甚至危险的工作。沉得越深,工作越实,获得的资料才越丰富;反之,如果走马观花,作风漂浮甚至心猿意马,是达不到调查目的的。三是调查要全面。毛泽东曾强调: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切忌片面性。克服片面性,就要在调查对象上,既调查机关,又调查基层,既调查领导,又调查群众;在调查方法上,既通过汇报了解情况,又深入到一线获得感性认识,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防止以点“代”面、一叶障目。四是要密切联系群众。邓小平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人也不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因此,调查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组织群众,“让群众说话”,做到听真话、察实情。研究是调查的升华,必须深入细致。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现象是人们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表现于事物外面的东西,本质则是深藏于内的支配着外在各种变化的内在东西。要把握客观事物,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下一番功夫,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种功夫就是研究。搞好研究,首先是要对调查中掌握的材料和现象进行深刻的分析。调查之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研究,对实践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分析,找出带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来。其次是要边调查边研究。调查虽然是研究的基础,但二者却是相辅相成的,必须边调查边研究,通过研究使调查更加深入,从认识到实践多几个回合。调查研究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志调查结束后,在研究时才发现占有的材料不全面,坐在办公室里向基层要数字、问情况;有的调查时不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只向群众问“是什么”、“怎么样”,不问“为什么”、“怎么办”,到头来对基层的情况若明若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调查回来后,甚至干脆把材料交给秘书或组织几个“笔杆子”,由他们代为研究,自己成了“甩手掌柜”的;等等。这种调研脱节、重调轻研甚至调而不研的做法,严重违背认识的客观规律,影响了调研质量。因此,调研一定要边收集、整理材料,边梳理、研究问题,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贯彻于调研的全过程。再次是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和主流,分析其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没有一种“钉子精神”是不行的,必须开动脑筋,在研究上下一番苦功夫、深功夫、细功夫。当然,在肯于研究的同时还要善于研究,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的基础上,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制作”,如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以及比较、分类、统计、想象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本质的东西。

下载如何正确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正确把握好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握好五大环节创建学习型社会

    把握好五大环节 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写作组:罗川山(执笔) 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蒋勤国(执笔) 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市社科联秘书长、......

    怎样正确把握好演讲的时限

    文章标题:怎样正确把握好演讲的时限众所周知,演讲既不是连续说话永不休止的纯耐力角逐,也不是上台鞠个躬后就飘然而去的黑色幽默,而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这就涉......

    如何把握正确把握字母教学

    如何把握正确把握字母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26个字母的教学是重中之重,是基础,是通往英语成功学习的金钥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假如我们对26个字母的教学疏忽大意,采用走马观......

    一节好课应当把握的四个度

    一节好课应当把握的四个度——以四节全国公开课为例 ● 薛伟强 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21116) 好课的标准见仁见智,由历史教学而言,兴趣激发、史料运用、学术拓展及现实关照......

    一节难忘的体育课

    一节难忘的体育课 体育相对于语文、数学等主课来讲是一门课外的知识,又是一门锻炼身体,锻炼意志的课堂。其中我最喜欢体育项目中的“打篮球”。每次上体育课时,我就会和班里的......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几点反思张国友通过学习了毛振明专家的讲座,我明白了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怎样上好一节体育课

    怎样上好一节体育课一、 课前: 备好课、作好充分准备、做好学情分析,是上好一堂课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课前的准备,可以说备好了一份教案,课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在写教案前应认真钻......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旧的教育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评价一节体育课,离不开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求教......